作者:张学文(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新华文摘杂志社编审)、刘益东(国家教育行政学院高校管理教研部副研究员)
高等教育是教育、科技、人才的关键连结点和集中交汇处。党的二十大报告单列专章论述科教兴国战略,将教育、科技、人才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位置。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把服务高质量发展作为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任务。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具有内在一致性和相互支撑性,要把三者有机结合起来、一体统筹推进,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倍增效应。在这样的背景下,以科教兴国战略为契机,可从政治、知识、社会、文化四个维度,理念、制度、话语三个层面,推进高等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协同推动高等教育强国建设进程。
6月17日,上海交通大学海洋学院2023年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在我国自主建造的第一艘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雪龙2”号上举行,70余名毕业生在甲板上与师长道别。新华社发
1、科教兴国战略为高等教育强国建设提供根本遵循
从“教育救国”思潮到科教兴国战略的发展历程看,教育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息息相关。中国教育百年发展史表明,教育始终是改造中国社会的重要力量。从清末的“教育救国”思潮、为救亡图存服务,到为社会扩大再生产培养各级各类劳动力,再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民族复兴的历史伟业服务,其核心使命就是通过振兴教育,提高国民素质,实现国家富强。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强调科教兴国战略,强调教育、科技、人才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密切关系,更加强调三者内在关系,旨在将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统筹谋划并一体推进,这为加快推进高等教育强国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
从高等教育发展历程看,大学的知识生产和社会服务功能相互交织、相互促进。“高深知识”是高等教育区别于其他类型教育的核心特征。从世界范围内大学的发展来看,其职能从偏重教学到偏重研究,再到倡导教学、研究与社会服务并重,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多次发生变化。大学的研究对象是“高深学问”,生产的也是“高深知识”,现代大学所提倡的社会服务,必定也是大学应用自身所特有的“高深知识”来解决社会问题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科技发展与高等教育的互动,进一步拓展了“高深知识”,丰富了其类型和功能。
从世界科学中心和高等教育中心的转移看,科技发展与高等教育密不可分。16世纪以来,世界科学中心经历了5次转移。世界高等教育中心的转移与科学中心的转移高度相关,科学活动和高等教育在推动世界发展方面同频共振,凸显了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发展能力和全球影响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实质就是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的理念。只有坚持优先发展教育,才能真正实现人才强国、科技强国和文化强国,才能真正构建世界一流的高等教育系统,真正实现高等教育从大到强的跨越式发展。
6月16日,来自泰国、也门、伊朗、坦桑尼亚等14个国家的30余名宁夏医科大学国际教育学院留学生在宁夏灵武市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感受中国治沙成就。图为留学生们跟随保护区职工学扎草方格。新华社发
2、从政治、知识、社会、文化四个维度协同推进高等教育强国建设
在政治维度,高等教育强国建设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第一,高等教育强国建设要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系列重要论述,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准确把握“国之大者”,将党的全面领导融入办学治校全过程,充分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持续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第二,以人民为中心,办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要通过相对完备的高等教育体系结构,形成教育、科技、人才发展合力,贯彻落实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总体目标,以高等教育的普及与公平为基础,走向内涵式发展。第三,坚持系统观念,强化高等教育系统顶层设计,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引导和支持不同地区、不同层次与类型的高等学校差异化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共同服务于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总体目标。
在知识维度,高等教育强国建设需要体现分类定位和知识生产模式变化。第一,知识逻辑下的高等教育强国建设,是一个分类分层的体系化目标。一方面,不同类型知识的目的和价值不尽相同,天然体现出分层分类特征。另一方面,高等教育体系作为生产高深知识的有机整体,内部自然演化出一套知识的分类体系。第二,知识生产有不同模式,有的具有高度专门性和独立性,有的具有跨学科特征。知识生产模式的变化揭示了大学社会功能的变化,知识的交互性、外部性、社会性等越来越受到重视。
在社会维度,高等教育强国建设要主动响应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第一,高等教育系统要与其他社会系统良性互动,主动对接其他社会系统的需求,形成自适应的调试机制。第二,高等教育强国建设要求大学在关键核心技术特别是“卡脖子”问题方面攻坚克难,在响应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第三,高等教育强国建设要主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在理念上,要推动构建有利于全人类福祉的终身教育体系;在制度上,要以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在行动上,前瞻研判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构建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共同体。
在文化维度,高等教育强国建设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第一,高等教育强国既要遵循世界高等教育发展一般规律和模式,更要适应我国独特的经济、政治、文化等环境;既要呈现共性,又要反映差异,培养国家发展所需的杰出人才。第二,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高等教育强国建设力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基石。只有深深植根于中国相对独立而成熟的学术传统,高等教育强国建设才能更好地吸收世界学术思想的精华,为中国学者开展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原创性学术研究和知识生产提供精神养分与条件保障。第三,走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高等教育强国建设新路。需要处理好三个关系:一是中国特色与世界一流的关系,既要守正创新,又要注重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形成独具特色的学术话语体系;二是重点建设与整体提升的关系,既要实现高等教育质量的整体性提升,也要有一批大学在核心关键节点上取得重要突破;三是公平和效率的关系,中国特色一流大学并不存在统一模式,既可以“大而强”,也可以“小而美”。
3、按照科教兴国战略部署,加快推进高等教育强国建设
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协同推进自然科学与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科学既包括自然科学,也包括哲学社会科学,但是,在研究和实践领域,却普遍存在一种“科学主义”,将“科学”等同于“好”的价值判断,将“科学”单一地理解为“自然科学”。在这种倾向之下,高等教育系统一定程度上存在着管理主义、绩效主义、“优绩制”等错误认知,严重影响了科研评价与科学发展。因此,在高等教育强国建设过程中,首先要加深对科学本身的理解。第一,要注意反思戴着“科学”帽子的某些极端行为、错误行为,尤其要警惕那些所谓“科学”的评价体系,进一步深入推进教育评价系统性改革,坚决破除“五唯”,加强增值性、综合性、过程性评价和同行评议。第二,要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讲话精神,在稳步推进科学发展、大力加强基础研究、加强有组织科研的同时,更加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注重提升自然科学家的人文素养,更加重视科学背后的人文关怀和伦理思考,警惕“科学”凌驾于价值观之上而可能产生的科学困境。
继续深入实施体制机制改革,推进高等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完善制度体系,强化制度执行能力。制度体系是科教兴国背景下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依托,制度体系的背后是整个高等教育治理体系。第一,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和加强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推动高校党建与办学治校深度融合,确保党的教育政策和相关决策部署在高校有效贯彻落实。第二,以评价制度改革为抓手,一体化推进科技体制和高等教育制度改革。全面梳理现有科技评价和高等教育评价制度,发现其中的矛盾冲突,适度整合、切实改革,构建科技评价和高等教育评价的“中国标准”。第三,强化执行监督、保障政策效果,需要防范制度执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将复杂目标简化为具体指标的现象,及时评估督导政策效果,坚决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建构中国特色高等教育话语体系,重塑世界高等教育版图与教育话语权。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重要目标是拥有一批一流大学、一流人才和一流成果,使中国成为世界科学知识和高深学问的生产中心、传播中心。第一,以原始创新和思想引领为标尺。强化基础研究前瞻性、战略性、系统性布局,发挥好制度、政策的价值驱动和战略牵引作用;形成有国际影响力的人文社会科学理念和思想,扩大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在全球思想界的影响力。第二,用好来华留学生资源,讲好中国故事。在深入实施既有的高等教育国际化战略基础上,探索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新型高等教育国际化战略,在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不断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和吸引力,多维多层讲好中国故事,不断扩大中国高等教育话语权,提升中国文化吸引力。第三,高等教育强国建设需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上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要从维护全人类利益的高度出发,通过构筑跨国学术共同体、世界青年共同体和社会责任共同体,携手解决人类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为构建新型世界秩序作出积极贡献。要以高等教育强国为抓手,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责任编辑:延菁菁
版权声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 8629 6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