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帼心向党 喜迎二十大 她们是可敬可爱的“桂姐姐”
 来源:人民网广西频道  更新时间:2022-05-09
  近年来,广西各级妇联团结引领广大妇女立足岗位,创先争优,奋发有为,向善向上,涌现出了一大批讲奉献、肯担当、有作为的先进典型。结合全国妇联部署开展的“巾帼心向党喜迎二十大”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她们与千千万万“桂姐姐宣讲队”成员一起,引领广大妇女为凝心聚力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贡献巾帼之力,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杨宁: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向党的二十大献礼

  杨宁是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县安陲乡江门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广西妇联兼职副主席。2010年,杨宁以优异的成绩读完大学,毅然选择回到家乡——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融水苗族自治县安陲乡江门村当了一名大学生村官。

  为了工作,杨宁克服了种种困难。交通不便,让她更贴近群众——每次出山都顺路搭乘老乡的摩托车;村里电脑不行,就用自己上学时的电脑;到村里的第一年,杨宁将所有的文件材料都电子化归档,让村委会实现无纸化办公。宣传防火防盗、帮村民办理证件申请填表格……通过给村民办的各种小事,村民们逐渐认可了杨宁。一干就是6年,2016年,杨宁当选村党支部委员,次年当选村委会主任。

  脱贫攻坚,产业发展是突破口。杨宁调研发现江门村海拔较高,昼夜温差大,种出的泉水西瓜品质格外好。当年,杨宁把本地西瓜的照片加上文字发在了自己的朋友圈上,很快西瓜就被订购一空。尝到了甜头,村民种西瓜的积极性高了起来,杨宁顺势组织村里的留守妇女成立了苗阿嫂种养专业合作社,全村的高山泉水西瓜种植每亩地的收益从不足1000元提升到了近4000元,十多户贫困户因此实现了脱贫增收。她还带领江门村60多户农户种植香糯,通过“稻+鸭+鱼”共生的模式,每亩增收1500多元……2020年,江门村实现94户326人全部脱贫,杨宁也当选了江门村党总支书记。

  从当初的大学生村官到如今的江门村发展“第一责任人”,杨宁把最美好的时光献给了家乡。“我要不懈奋进努力,带领江门村的苗族同胞永远铭记党的恩情、永远跟党走,在新征程上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带领大苗山乡亲过上更红火的日子,以优异成绩向党的二十大献礼!”杨宁如是说。

  黄墁:牢记嘱托实现人生出彩

  黄墁是玉林市公安局刑事侦查支队副支队长,广西妇联兼职副主席。最开始进入警察队伍时,黄墁是一名法医。法医是一种特殊的职业,不仅要时常面对各种惨不忍睹的尸体,还要奔波于现场、解剖室、殡仪馆,这些都在挑战常人难以承受的心理极限。“再特殊的工作也要人去做,作为党员,我要为女性作榜样。”就这样,黄墁兢兢业业,踏实肯干,坚守在刑事侦查工作的第一线。

  2013年4月,在侦破一起恶性杀人案时,已怀孕两个多月的黄墁连续12个小时奔忙在两个现场,检验了2具尸体,为破案发挥了关键作用。由于劳累过度,黄墁遭遇流产。在组织和家庭的关爱下,她不久又满腔热情回到工作岗位。正如她所说,“选择自己所爱的,爱自己选择的。”三个月后,黄墁在缝合一具男尸时不幸被针刺破了手指,后来证实该男子是艾滋病感染者。局领导立即将黄墁送到医院诊疗。她服用艾滋病阻断药物,呕吐不止,瘦得只剩85斤。但她用顽强的斗志顶住了巨大压力,一边工作一边治疗。一年后排除了被感染,她又继续在工作岗位上默默奉献。

  2020年4月,黄墁调至玉林市公安局刑侦支队,组建命案积案攻坚组技术小组,全力服务命案积案攻坚战;通过大力推进刑事技术三项破案会战,利用DNA、指纹、人脸图像比中抓获传统“盗抢”现案犯罪嫌疑人403人;全市破获28起本地命案积案,完成率全区第一。2021年,广西妇联以“全国三八红旗手”黄墁为领衔人,创建了广西公安系统首个“三八红旗手工作室”,在黄墁的带动下,全市女民警职工“争先创优”的氛围蔚然成风。

  黄墁说,我们要珍惜好时代,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充分发挥女性“半边天”的作用和独特优势,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接续奋斗、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实现人生精彩。

  农凤娟:让“最美”微笑成高速公路风景线

  农凤娟是广西交通投资集团南宁高速公路运营有限公司青秀分公司南宁东收费站党支部书记、副站长,是以微笑服务为核心的“凤娟标杆”团队的带头人。2007年,走出校门的农凤娟进入高速公路行业工作,成为南宁石埠收费站的一名收费员。在远离市区的三尺岗亭,这位年轻的壮族姑娘日夜坚守,用心做好每一次微笑服务。

  “工作中有时会遇到一些突发情况,需要我们细心去化解矛盾。”农凤娟回忆,一天凌晨,一辆客车涉嫌逃费,她请司机耐心等候交警来验证车辆信息,可司机很暴躁,不停辱骂,还向她泼矿泉水。在处理这件事情的过程中,农凤娟一直微笑面对。

  在收费工作一线,农凤娟十多年来不断磨炼自己,累计服务210余万辆车辆通行,先后为司机排忧解难1万余次。“虽然和司机们的交流时间很短,但希望能用我们的微笑服务,让每个司机都感受到回家般的温暖。”农凤娟说。2010年12月,农凤娟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

  2015年,农凤娟所在的单位成立了以她名字命名的“凤娟标杆”团队。在农凤娟带领下,“凤娟标杆”团队先后研发出了“123舒心通行法”等创新项目36个,有效提升了高速公路服务质量。目前“凤娟标杆”团队已由成立之初的39人增加到93人,覆盖高速公路“微笑、保畅、稽查、养护、科技”等多个领域。2018年6月,农凤娟当选南宁东收费站党支部书记。

  “奋斗的青春最美丽。作为一名党员,未来我要继续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的事业,在平凡岗位上充分展现新时代女性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风貌,在凝心聚力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的新征程中贡献巾帼力量,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农凤娟说。

  黄雪慧:弘扬工匠精神共建壮美广西

  黄雪慧是吉利百矿集团东怀煤矿机电大班车工。1994年7月,黄雪慧从广西煤矿技工学校毕业后,回到父辈们奋斗一生的矿井,开启了她煤海奋斗的工作生涯。

  黄雪慧对待工作有高度的责任心和满腔的热情,不管是什么工作任务,她都能尽心尽力完成。在东怀煤矿建井初期,矿井遇到诸多困难,各种设备及零配件大多需要矿内自行设计加工制造。有一次,矿里给车间下达了15天内加工21套铁轨叉尖插盘的任务。加工这些工件工序复杂、难度大,又没有图纸,她和同事们只能加班加点,凭经验一个一个地测量,反复打磨,最终为东怀煤矿顺利投产赢得了时间,这是她在技术创新上迈进的第一个台阶。在机械化开采中,她通过小改小革,将120掘进机原厂配套的快速管接头换成了螺纹密封接头,使掘进机每月的用油量从4桶降到1桶,既节约了成本又提高了生产效率。

  随着机电设备的不断升级更新,以及矿井管理水平的日益提升,她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并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她和工友一起反复摸索和修改设计出了一种自制滑轮,有效地解决了液压支架在搬家过程中由于运输效率太低而影响安装速度的难题,大大提高了搬家工作效率,为矿井生产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作为矿二代的她,作风扎实,勤于钻研,在平凡的岗位上挥洒着努力与执着,从一名普普通通的工人一步一步地蜕变成为一名高级技工。黄雪慧对每一个加工产品都要求精雕细琢,不允许有丝毫失误。能做到100%的,就不会只做99.9%。她说:“践行工匠精神,往小里说,可以使自己的工作做好、做精;往大了说,可以振兴我们的民族工业和品牌。”

  黄雪慧说,作为一名生产一线的普通工人,我一定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立足本职爱岗敬业,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新知识,认真钻研新技术,努力提高专业技术水平,为企业发展、为家乡腾飞、为壮美广西建设贡献巾帼力量,以实际行动和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祝雪兰:做大六堡茶产业勇当巾帼奋斗者

  祝雪兰是梧州市苍梧县六堡镇山坪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主任。山坪村是一个偏远的瑶族村,祝雪兰通过大力发展六堡茶等产业,带领瑶族乡亲走上了致富之路。

  祝雪兰是家族六堡茶制作第四代传承人,从小就跟着外公种茶、采茶、制茶。年幼的祝雪兰伴随着六堡茶长大,耳濡目染间,六堡茶传统制作和技艺深深沁入心田,这不仅是生活的需求也是深植和传承六堡茶技艺的责任。在从事六堡茶制作及技艺传承二十余载中,她不断研究和改良关于六堡茶种植、采摘、制作、仓储等多个环节技艺,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瑶家传统制茶技艺,经她亲手制作的六堡茶,红、浓、陈、醇的特点更为突出。2018年,祝雪兰成为“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六堡茶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为了带动瑶族村民们走上致富之路,祝雪兰带头扩种茶园,入户动员,鼓励村民一起扩种六堡茶,组织开展茶叶种植管理技术培训,带领村民们改造了300亩低产茶园,又扩种了1000多亩,人均达到30亩,年产七万斤。祝雪兰还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方式发展六堡茶产业,吸纳贫困群众就业。她无偿向群众传授瑶族制茶技艺,先后培养出20多名专业制茶师,近千名茶产业从业者掌握了传统的制茶工艺。为畅通六堡茶销售渠道,祝雪兰发动群众成立了瑶家雪兰六堡茶专业合作社等4个六堡茶专业合作社,2018年,注册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品牌“祝雪兰云雾六堡茶”,实现了山坪村六堡茶的品牌跨越。

  2016年,山坪村摘掉了贫困村的帽子。2020年全村人均收入达到了1.2万元,被评为第四批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

  祝雪兰说,我要进一步提升精气神、增强自信心、鼓足实干劲,全力推进乡村振兴,特别是把发展六堡茶产业这篇文章做好。我将继续带领全村瑶族同胞,永远铭记党的恩情,永远跟党走,勇当巾帼奋斗者,以打造“以茶兴村、以旅强村、以文厚村”特色瑶寨的思路,走出一条茶文化、瑶文化、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的乡村振兴之路。

  许菲:奏响时代强音书写巾帼担当

  许菲是广西广播电视台《广西新闻》等节目的主持人。说起进入主持人行业,许菲记忆犹新。“那会儿我正在上初中,南宁办了广西第一所主持人专业培训班,全广西有2000多人报名,最后留下了30多个人。我稀里糊涂地报了名,然后莫名其妙地被录取了。”十来岁的小姑娘,背起行囊离开家乡柳州,去往南宁求学——一个从来都没有想过的专业。

  主持人班毕业后,1998年许菲被柳州电视台录用。2003年许菲考上了北京广播学院播音主持专业,毕业后来到广西电视台。2011年6月7日,许菲第一次主播《广西新闻》,在这个岗位上很快驾轻就熟,得到了各方面的认可。

  2014年,许菲又担任了广西电视台脱贫攻坚栏目《第一书记》的主持人,这个栏目涉及的众多故事让她难忘。许菲曾采访过一对姐弟,他们生活在广西百色一个偏僻山坳,席子一张就是墙,胶布一搭就是顶,而这就是祖孙三人的家。因为家庭变故,姐弟俩很小就陪爷爷上山采药维持生计。许菲被孩子的坚韧深深打动,她和孩子真诚地沟通,用深情的讲述感染了节目录制现场300多位爱心人士,为孩子募集到了10多万元爱心善款。节目结束后,许菲一直关注孩子的生活状况。她和姐弟俩所在村的第一书记一起,汇聚八方爱心力量,帮助祖孙三人盖起了三层水泥房,帮他们养起了猪和鸡。

  许菲还结识了很多有情怀、有担当的驻村第一书记。她在节目中帮助他们展示、推介扶贫产业项目,推广广西地标特色产品,让广西农特优产品走出大山,行销全国,助力乡村振兴。

  许菲说,在《广西新闻》播音员的岗位上,我将用心用情用力做好新时代的守望者与宣传员,广泛传播党的主张,书写巾帼担当,用心描绘时代画卷,用力奏响时代强音。

  不负时代,不负韶华。她们是壮乡2700多万妇女的优秀代表,是10多万“桂姐姐”宣讲员中的先锋模范;她们主动担当作为、融入发展大局,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的建设者;她们自觉崇德向善,做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风尚的倡导者;她们弘扬“四自”精神,做敢于追梦、展现新时代新作为的奋斗者,为凝心聚力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贡献巾帼之力,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责任编辑:延菁菁

版权声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 8629 6259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696号 蒙ICP备160010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