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二十大丨贵州:绿色发展闯新路
 来源:新华网  更新时间:2022-10-07

  汽车在贵州省黔西市新仁收费站刚下高速,两侧青山迎面,山间一条8米多宽的崭新旅游公路蜿蜒在迷人的秋色中。

  行至乌蒙山腹地的黔西市新仁苗族乡化屋村,打开车窗,清爽的空气沁人心脾。路边的农家乐、民宿门前旌旗招牌各色各样,一栋栋黔西北民居简洁大方。

  村口一家苗绣车间中,27岁的苗族姑娘杨文丽正带着绣娘们飞针走线,赶制颇具苗族特色的旅游文创产品,一幅9米长的苗绣长卷即将完工。长卷画面上,错落有致的民居掩映在青山绿水间,身着少数民族服饰的村民们载歌载舞。

  “苗绣长卷展示了化屋村10年来的改变,这是我们用苗族特有的方式记录村民的美好生活,迎接党的二十大。”杨文丽告诉记者,村里十多位绣娘设计制作了这幅长卷,一针一线,用心用情。

  地处乌江上游、六冲河畔的化屋村,曾经和贵州山区的许多贫困村一样,生活贫困和生态恶化交织。

  而今,在化屋码头旁的广场环顾,小村庄是一番动人景象,山水旖旎如画,道路平整宽阔,楼房整齐漂亮,环境优美宜人……

  贵州省黔西市化屋村麻窝寨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2022年5月6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陶亮摄

  2021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化屋码头,沿江岸步行察看了乌江生态环境和水质情况,对当地加强入河排污口管理和水质监测体系建设的做法表示肯定。他强调,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努力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

  黔西市当地干部告诉记者,化屋村过去曾大面积开荒向山要粮,也曾“网箱养鱼、驾船捕鱼”向水要经济,最后“山秃了,水臭了”。而哺育着化屋村的乌江,流域内承载了贵州一半以上的人口和经济总量,也因粗放发展、两岸污水处理滞后,一度成为“污江”。

  党的十八大以来,化屋村开始“两条腿走路”,一方面通过山地增绿等措施加快生态修复,一方面依靠国家扶贫政策,补基础设施短板。2017年村里脱贫摘帽后,生态建设脚步也不停歇。

  在村里一家农家乐门口,记者碰到了刚巡河归来的村民杨清鑫,他脚上的胶鞋、手里的滤网还滴着水。十几年前,杨清鑫就在乌江支流六冲河里打鱼为生。2019年,为保护河道环境,六冲河全面禁渔,村里渔民分批转产上岸,他加入了村里护河队负责清理河道垃圾。

  化屋村村干部说,近几年,村里除了配备护林队、护河队,还拆除网箱1000多平方米;建设污水处理设施116座,村民生活污水不再直排入河。

  几乎同时,贵州也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乌江流域生态修复,推进实施《乌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全面推行五级河长制,大力整治沿岸磷化工污染,全面禁渔……

  “近年来村里的变化让我们深刻认识到,绿色发展才是长远的路。”化屋村驻村第一书记常开林告诉记者,2021年以来,为了不污染河流,化屋码头对游船油污处置实行更严格管理,并启用新能源船舶逐步替代燃油型船舶,还实施了特色民居改造工程提升污水治理水平。

  据统计,目前化屋村的森林覆盖率增至60%以上,主要河流水质也恢复至二类以上。依托好生态,村里开了30余家农家乐、19家农家旅馆,越来越多村民吃上了“旅游饭”。2021年,全村共接待游客65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3.1亿元,人均纯收入超过1.9万元,较2012年增加了6倍。

  放眼全省,2021年,贵州森林覆盖率达到62.12%,主要河流出境断面水质优良率保持100%,乌江干流水质达到二类标准,流域水质总体为优。2021年贵州林下经济带动超过300万农村人口增收,旅游及相关产业增加值突破1000亿元。

  水秀山清百业兴。记者从贵州省相关部门获悉,笃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贵州正以“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出新绩”为总目标,同步推进磷污染防治、赤水河流域生态保护、乌江流域生态保护等专项行动,同时加快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今年先后颁发了全省首张林业碳票、首张集体林碳票,持续做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篇大文章。

  今年1月,杨清鑫和媳妇在化屋村开起了一家名为“笑容顺安”的农家乐,旅游旺季,一天能挣2000元左右。平时除了打理农家乐,夫妻俩每天都会开着小船去巡河,一人负责开船,一人负责打捞河里的垃圾,配合默契。

  “国庆节游客多了,生意忙了不少。但再忙也要巡河,家门口的‘饭碗’一定要守好。”杨清鑫说,“河水不清,游客不来;环境越好,生活越美。”

责任编辑:延菁菁

版权声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 8629 6259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696号 蒙ICP备160010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