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血澎湃!英雄城里有群红色基因传承者
来源:新华社
更新时间:2021-06-28
巍巍长白山,滔滔浑江水。
位于吉林省南部的通化市被称为“英雄之城”。
抗日战争时,东北抗联第一路军曾在这里消灭了大量日伪军。
解放战争时,通化是“四保临江”战役的主战场之一。
抗美援朝战争中,通化既是反帝前沿,又是可靠的大后方……
一批又一批民族英雄在这里留下红色印迹。
时间流逝,山城通化仍在不断演绎着热血澎湃的奋斗故事。
在这里,有一群红色基因传承者,
他们用自己的方式传播红色故事,追寻红色足迹。
退休前,马继志是一名普通的火车司机。
如今,他从河南来到吉林通化,在杨靖宇干部学院讲党课。
他无数次讲起杨靖宇将军的故事,
也是他爷爷的故事。
“1928年的一天,爷爷说要出一趟远门,从此再也没有回来。”
每次讲到杨靖宇牺牲的场景,马继志总会哽咽起来。
马继志说,他们家有个传家宝:一块普通的桦树皮。
那是他的父母1958年在杨靖宇牺牲的地方带回来的,
为的就是给他们刻下红色烙印,
牢记“严要求、重责任、懂知足”的家风。
在马继志看来,作为英雄后代,他能做的不多,
唯有把红色记忆不断地传承下去。
2013年,通化市通化县兴林镇曲柳川村村民刘福,
自筹资金建了“河里抗日根据地纪念馆”。
那个时候,没有人理解他,说他有钱了就乱花。
但他却坚持着自己的红色事业。
他说,他的爷爷曾为抗联送粮送药,
从爷爷到父亲,都叮嘱他永远不忘东北抗联。
如今,这座纪念馆连同兴林镇的革命遗迹,
成了远近闻名的红色教育基地。
戴上扩音器,40岁的王玲玲又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她是通化市抗美援朝烈士纪念馆的一名讲解员,
而她的爷爷王建华就是一名抗美援朝老兵。
她说,爷爷当年保家卫国是身背钢枪,她用的则是一部扩音器。
她说,小时候爷爷给她讲抗美援朝的故事;现在,她想把这些故事讲给更多人听。
最多的时候,王玲玲一天要讲10场。
同样的场馆,同样的故事,讲给不同的观众听。
工作之余,王玲玲经常走访抗美援朝老兵,
做一些“抢救式”的采访,挖掘更多的红色故事。
让她欣慰的是,她的女儿在学校被评为“红领巾小解说员”。
她说,要一直讲下去,钻研下去。
责任编辑:陈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