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时远:把握主线和方向,汇聚要素和动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丨论坛
更新时间:2021-07-07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习近平总书记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把握民族发展规律,提出的重大原创性论断。这一论断,写入了中国共产党章程,指明了新时代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承前启后、开拓前行的主线和方向。从理论上解读和丰富这一论断,在实践中推进和落实这一论断,是当前民族理论研究和民族工作实践的重大任务。

  01

  深刻认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辩证统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讲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一体包含多元,多元组成一体,一体离不开多元,多元也离不开一体,一体是主线和方向,多元是要素和动力,两者辩证统一。”对此,不仅要深刻认识和全面理解,而且要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本思想方法付诸实践。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辩证统一,其意义在于“多元”和“一体”的相互依存关系。这种依存关系的内在机理是相互离不开的“共同”。我们党领导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重要的宣示,就是“团结各民族为一体,共同对付日寇”,少数民族与汉族联合建立统一的国家。实践表明,各民族“共同”的思想,根植于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解放斗争的革命运动,昭示于新中国解决民族问题的理论与实践,彰显于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个民族也不能少”的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和同心共筑中国梦。可以说,“共同”是中国共产党的中华民族观、民族理论和民族工作实践的核心概念。其衍生的概念诸如“共有”“共享”“共筑”“共同认同”,指向就是多元一体的美美与共。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所蕴含的“共同”,离不开多元的要素和动力,更离不开一体的主线和方向。多元始终是构筑一体的要素和动力,而一体则是凝聚多元要素、引领多元动力的主线和方向。因此,践行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的新时代要求,聚焦“一体是主线和方向”,不是对“多元是要素和动力”作用的忽视、淡化或弱化。“多元”是包括汉族在内的多元,“一体”是56个民族的一体。

  可见,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解读,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增进各民族“共同”提供了理论升华和实践指引,蕴含了物质和精神相得益彰的深刻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在新时代,我国56个民族摆脱绝对贫困、实现了全体人民共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经济社会发展成就。这意味着在“强大的物质力量”范畴,为各民族步入第二个百年新征程开创了共同发展的新阶段。存在决定意识。物质生活“水涨”,精神生活必然“船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属于“强大的精神力量”范畴。而文化的力量,则是形成和汇聚“强大的精神力量”之动力之源。

  02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多元一体的题中之义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是一个科学命题。多元组成一体,是漫长的中国历史赋予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基质结构,是中华民族形成、发展和实现伟大复兴的内在机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是先人们留给我们的丰厚遗产,也是我国发展的巨大优势。”这种“丰厚遗产”和“巨大优势”的核心理念,就是各民族的“共同”。“共”意味着多元,没有“多”就无所谓“共”;“同”代表着一体,是由“多”团结、凝聚为“同”的一体。“共”中含“同”,“同”中有“共”,这是多元一体辩证统一的内涵。

  “共同”创造的“丰厚遗产”,在于历史上各民族共同开拓了祖国的疆域、共同书写了中国的历史、共同创造了中华文化、共同培育了伟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

  “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各民族之所以团结融合,多元之所以聚为一体,源自各民族文化上的兼收并蓄、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亲近,源自中华民族追求团结统一的内生动力。”

  这种内生动力,包括了古代“四夷”对中原大一统王朝的政治文化认同,诸如北魏、辽、金、西夏等,而元、清两代领土范围最广的大一统,及其对西藏、台湾、新疆的施政,为现代中国领土和国家主权奠定了历史基础。

  “共同”开创的“巨大优势”,在于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守望相助、同舟共济,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伟大实践。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对民族地区、边疆地区持续不断的人力、物力和差别化政策支持,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和深化,促进民族地区和人口较少民族发展、兴边富民行动、东西部扶贫协作、全国支援西藏、19个省市对口支援新疆、“三区三州”脱贫攻坚等一系列政策组合,推动西部地区、民族地区实现了前所未有的跨越式发展。同时,西部地区的生态功能、矿产和电力资源等,陆路边疆“一带一路”建设、对外开放和拓展国家发展新空间,对全国建设和发展体现着“巨大优势”。

  事实证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历史和现实的“共同”,是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巨大优势。

  03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一个民族也不能少”

  立足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共同”理念,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是中华民族大家庭56个家庭成员的共同责任。每个成员都属于多元的“要素和动力”范畴。“要素”包含了多种成分,既有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差距成分,也有文化特质、生活习俗的差异成分。前者,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步入第二个百年新征程的发展进程中,随着民生改善、社会公共服务均等化、西部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会持续解决,各民族平等共享的程度会持续扩大。而后者,在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中华文化建设中,则是提炼、培育和浸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质养分,是提升中华文化软实力的肥田沃土。

  缩小差距,是减少和消除“要素”中的不利因素;尊重差异,是扩大和发挥“要素”中的有利因素。这是增强、汇聚多元“动力”的必由之路。而这条路遵循一体昭示的“主线和方向”——在增进“共同”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把握“主线和方向”是调动和发挥多元“动力”的根本要求。这一过程如果用自然现象去比喻,相当于众多条溪流注入江河,汇聚一体。这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没有“多元”溪流的注入,就不会有“一体”江河的奔流澎湃。如果多元溪流出现“枯竭”,也意味着“一体”江河的“断流”。因此,尊重、呵护多元就是巩固一体,发挥多元的“要素和动力”作用,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基础性的动能意义。

  缩小差距、尊重差异、增进共同,体现了物质和精神“两把钥匙”的功能。缩小差距才能实现平等共享,尊重差异才能实现和衷共济,增进共同才能实现守望相助。各民族的“共同”,不是表象特征的“共同”,而是人心在我的同心同德。这是巩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本内涵,也是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基本立足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基础性事业抓紧抓好。”

  这一方面指出了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主线和方向”,另一方面强调了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基础性,需要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同心同向的努力,也就是“一个民族也不能少”。

  04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绵绵用力、久久为功的长远大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高举各民族大团结的旗帜,坚持绵绵用力、久久为功,把加强民族团结作为战略性、基础性、长远性工作来做。”“战略性、基础性、长远性”昭示了民族团结绝非策略、表层和短期行为的内涵。这是符合民族问题长期性、复杂性等基本特性的判断。实践证明,用激进的方式解决长期性的问题,以简化的方式处理复杂性的问题,往往适得其反。绵绵用力在于细水长流、持续不断地浸润社会、争取人心;久久为功在于铢积寸累、粒米成箩地增进共同、巩固一体。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民族工作,最关键的是搞好民族团结,最管用的是争取人心。”人心所向,关键是文化认同,以文化人是争取人心最有效的途径,也是增强“五个认同”的深层基础。因此,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本力量是文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是一个民族的魂魄,文化认同是民族团结的根脉。各民族在文化上要相互尊重、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各民族在文化上相互尊重、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借鉴,是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前提。而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中华文化集各民族文化之大成而整合、升华的沃土。培植、耕耘这片沃土,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是一项十分复杂艰巨的工程,需要通过绵绵用力的连续性、久久为功的持久性来建设。“战略性、基础性、长远性”的意义正在于此。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研究员。本文为作者在首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论坛上的书面发言。)

责任编辑:陈墨

版权声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 8629 6259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696号 蒙ICP备160010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