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临沂河东区:打通“堵点”释放基层团组织活力
更新时间:2021-12-09
  一场年轻时尚的社区音乐节让“团”字招牌收获了高人气。

  早在一年前,山东省临沂市河东区吾悦社区因住户以20-40岁年龄段居多,面临青少年事务繁杂却人手匮乏的窘况。而在河东区基层团组织,类似情况并不鲜见。

  为补充工作力量,2020年,河东区启动首批专职青少年事务社工招考,33岁的吴湘灵顺利入选并任职于吾悦社区。一年里,她创新开展楼宇“微自治”、培育“吾悦吾家楼悦楼”特色楼宇文化、创建微信公众号,常态化组织开展各类“青春社区”文化活动。在团河东区委的专项工作经费支持下,花费5万元的社区音乐节更是从“不敢想”变为现实。

  “梯队式”配强工作力量

  多是小事、杂事、难事,却件件连接着青年对团组织的信任感和认同度,检验着团干部服务青年的工作能力和信念初心。

  事实上,基层团组织“无人干事、无钱办事、不会干事、不愿干事”的状况由来已久。为有效破解这一难题,河东区紧抓团干部队伍建设这一“牛鼻子”,从党政层面加强顶层设计和支持力度,由此进一步强化共青团政治功能和社会功能,重焕基层团组织活力。

  2021年初县域共青团改革正式启动以来,“梯队式”配强工作力量成为河东区采取的首项举措。在区级,为团区委及时补充事业单位工作力量4名,配备挂职副书记两名、兼职副书记5名,团区委机关编制内干部配备率、在岗率达到100%并常态保持。

  同时,在乡镇(街道),由镇街党(工)委书记担任青年工作委员会主任,配强配齐11个镇街团(工)委书记的同时,为每个镇街招聘1名专职青少年事务社工并担任专职团委副书记。在村(社区),公开招考21名专职青少年事务社工担任团委副书记。

  吾悦社区党支部书记兼团委书记刘根用“接地气”“黏性”形容吴湘灵的角色,“因为拥有8年丰富的街道工作经验,她不仅充当了居民、物业、街道、区直部门之间沟通的桥梁,同时协调更多资源下沉社区直接为居民服务”。

  破解无钱办事、四处“化缘”窘境

  人的问题解决了,钱的问题又浮出水面。实际工作中,无钱办事、四处“化缘”常常是基层团干部不得不面对的尴尬。以团河东区委为例,之前全年工作经费不到20万元,而在当地大剧院租场地搞活动每次租金就需10万元,团河东区委不得不想尽各种办法节省开支、减少活动规模和数量。

  经充分调研,得到党政部门支持的一纸红头文件给了团河东区委十足的工作底气。河东区委办公室和区政府办公室联合出台《河东区青年工作经费管理使用办法》,明确将青年工作经费纳入区级财政预算。

  按照上述文件,根据全区14-35周岁青年常住人口数,按照每人8元的标准,每年设立104万元的青年工作保障经费,用于阵地建设、学习交流培训、青少年特色服务、青年友好型城市建设等,这为基层共青团撬动更多社会资源提供了基础保障。

  专项工作经费设立后,河东区团组织为青少年办实事数量翻了两番。

  尤其是组织多批乡村好青年到上海、杭州开展电商培训,让乡村电商遍地开花,为当地五金制造、农副产品深加工等特色产业发展赋予新动能。不仅如此,团河东区委书记刘柯含观察到,越来越多的乡镇(街道)团委书记由之前仅完成“规定动作”,转而开始主动琢磨符合本地实际的“自选动作”。

  为了提升基层团干部的工作能力,河东区委专门出台《关于体系化推进团干部成长计划的实施意见》,将团干部培训纳入全区干部教育培训总体规划,常态化开展能力培训。每年择优向组织部门推荐30名综合素质好、工作出色且潜力较大的团干部,通过挂职、交流、轮岗等方式,选派到乡村振兴、信访维稳、拆迁还建一线接受锻炼,成为推进重点工作的中坚力量。

  在凤凰岭街道项目拆迁现场,一支由76名团干部组成的青年突击队已连续奋战多日。他们中大多数没有拆迁工作经验,最初去老百姓家里做工作,不到20分钟就被赶了出来。随着有经验的老团干帮带新人的模式推广,这些队员逐步学会如何把政策讲到百姓心坎上。

  “每个小组都是一个战斗堡垒,这些年轻队员敢于担当、攻坚克难,在拆迁一线起到了先锋模范作用。”凤凰岭街道办事处主任孙成伟评价。

  得到一线历练的团干,在服务青少年本职岗位上迸发出能量。短短一年半的时间,河东区团干部就募集社会资金620万元,建设希望小屋300间,让困境儿童倍感温暖。

  环环相扣的改革靶向形成良性循环

  河东区通过“实绩式”加大激励力度,除每年年底对团干部履职情况进行集中评议,并作为评先树优、转岗提拔等重要依据外,还创新打通体制外团干部的上升渠道。

  其中包括对体制外的挂兼职干部、青少年事务社工,通过定向考录、人才引进等方式,进入区内事业单位;在全区按照20%的比例,确定表现突出的全职村(社区)团组织书记、青少年事务社工,每月给予300元奖励等。

  “没人、没钱、不会干、干好了出路在哪里”——河东区的改革靶向环环相扣,形成体系化、闭合式的良性循环。“有效扭转了基层团干部人员少、力量弱、作用发挥不明显的局面,既充实了基层团的工作力量,又实现了能上能下、约束有力、激励有效,实实在在推动基层团组织发挥作用。”刘柯含感慨。

  随着改革的推进,河东区还出台《关于分层分类加强基层团组织建设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尤其注重解决两新领域团组织有效覆盖的问题,进一步激活县域共青团工作一池春水。

  作为一家互联网+文创企业,佳画文创年销售额在全国同行业中排名第一,近500人员工团队平均年龄仅28岁。2019年,该公司成立团委后,设立团员示范岗,打造青年活动室,开辟团员学习会议室,青年员工还自发组织了“安宁乐队”,每月定期举办生日聚会,丰富的团建活动和完善的学习体制给来自全国各地的人才大家庭般的温暖。

  据统计,改革以来,河东区团干部从179名增至410名,其中体制外团干部配备92名,专职团干部配备率100%,挂、兼职团干部配备率提升200%;组织青年突击队136支、青年突击队员2200余人;15名优秀乡镇(街道)、区直机关团(工)委书记得到提拔重用,基层团干部比学赶超的风气令人振奋。

  “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青年有朝气、有信心,区域才会有朝气、有发展。”在河东区委书记隽新阳看来,改革必须紧抓“人”这个关键因素,必须围绕制约干部成长的堵点难点对症下药,只有青年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上来了,基础保障真正夯实了,工作的局面才会打开,才能有效带动更多年轻人投身区域发展。

责任编辑:陈墨

版权声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 8629 6259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696号 蒙ICP备160010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