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设更高品质更有温度的文明县城 ——专访鄂托克前旗委书记 王羽强

    鄂尔多斯市鄂托克前旗于2017年11月荣获“全国县级文明城市”称号,2020年顺利通过国家复查验收,现在又将迎来三年一度的复审。如何持续巩固拓展文明创建成果,不断提升百姓生活品质、地区治理水平和社会文明程度,记者就此专访了鄂托克前旗委书记王羽强。

    王羽强说,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提升城市品质的重要途径,是践行“人民至上”理念的具体实践。鄂托克前旗区位交通便利、产业基础厚实、文化底蕴深厚、生态环境优美、发展前景广阔,经过多年的众志成城、艰辛努力,文明创建早已渗透在地区发展生动实践中,融合在百姓生活点滴细节里,成了全旗上下的思想共识和行动自觉。圆满通过新一轮的复审验收,既是义不容辞的重大责任,更是履职为民的崭新使命。我们将按照党的二十大提出的“统筹推动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要求,持续发力、久久为功,人人、时时、处处深化文明创建工作,奋力建设更高品质、更有温度、更具内涵的全国文明县城。

    一是在发展利民中夯实创建基础。建设更高水平的全国文明县城,必须有更强的综合实力、发展层次来支撑和保障。我们将坚持把创城作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生动实践的题中之意,紧紧围绕自治区“五大任务”和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任务、鄂尔多斯市“三个四”奋斗目标,结合“奋进鄂前旗”和“转型跨越之年”目标要求,立足旗情实际和资源禀赋,有力推进三次产业优化升级、互动融合,持续加快重大项目建设,不断深化“全民招商、全员引资”行动,全力推进双碳实践先行区、乡村振兴样板区、红色文化传承区、区域合作示范区“四区”建设,全面提升发展质量和成色,为文明创建提供坚实物质保障。

    二是在实事惠民中提升创建质量。让人民群众过上更加美好幸福的生活是创城的永恒追求和根本目的。我们将把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落实到具体行动中,不断加大民生领域投入,持续繁荣社会事业,强化优质公共服务供给,办好群众“家门口”的教育、医疗、养老、就业等民生实事,有序推进雨污管网分离改造、住宅楼盘开发、综合物流园区等民生项目建设,大力推进地下水超采治理,让人民群众在现代化进程中享受更高品质生活。

    三是在创建靠民中凝聚创建合力。全国文明县城创建的每一项具体任务,都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都离不开群众的支持和参与。我们将始终把群众作为深化文明创建的核心力量,充分利用各类宣传媒介,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宣传文明创建工作,推广文明规范、挖掘先进典型,感染和带动广大群众树立“主人翁”意识,争做文明行为的践行者、文明风尚的传播者、文明城市的参与者,切实凝聚起全民创建的磅礴力量。

    王羽强说,我们将铆足干劲、昂扬斗志、全力攻坚,不负这片热土、不负百姓期待,以更高的标准、更实的举措、更大的力度推动深化文明创建各项工作落实落细,让各族群众在共建全国文明县城中共享文明成果、共创美好未来。(记者王玉琢)

    2023-04-07
  • 巴彦淖尔市150余种优质农畜产品亮相重庆

    记者从巴彦淖尔市乡村振兴局获悉,近日,2023年京蒙消费帮扶集采推介会暨帮扶产品“五进”活动在重庆市召开,巴彦淖尔市150余种优质农畜产品亮相推介会。

    据悉,本次推介会以“结对帮扶、对接产销、携手同行、乡村振兴”为主题,推介会期间,巴彦淖尔市集中展示了“天赋河套”授权产品及全市各地优质农畜产品,包括籽类炒货、粮油、肉类、中蒙药材、酿造、有机奶等品类。通过现场讲解、产品品鉴体验、线上直播推介等方式,提升产自“北纬40度”黄金种植带的河套优质农畜产品知名度,受到与会客商的一致好评。

    “前年在重庆举办的京蒙消费帮扶集采推介会上,自治区只有170余种优质农畜产品参展,这一次,仅巴彦淖尔市就有150余种产品亮相。”巴彦淖尔市乡村振兴局副局长杨正茂自豪地说,“我们将积极利用京蒙协作平台,努力壮大产业、打造品牌、拓宽渠道,推动全市优质绿色农畜产品源源不断地进京入渝,走向全国。”

    推介会上,巴彦淖尔市企业还与北京市企业达成6.5亿元农畜产品及乳品采购协议、达成30多个初步合作意向。(记者薛来)

    2023-04-07
  • 锡林郭勒盟:森林草原发生火情可以自动报警

    近期以来,积雪消融、大风干旱天气增多让森林草原防火形势严峻。对此,锡林郭勒盟森林草原防火灭火指挥部下发通知,要求力争实现零火灾目标,一旦发生火情,要“打早、打小”,将火灾损失降到最低。


    锡林浩特市林业和草原局以野外的25个云台和150多个球形相机为依托建立了森林草原防灭火调度平台,在发生火情时可以自动识别并以报警的形式及时传送,并预测在当时的气候和环境条件下,火灾发生1个小时后能发展到什么样的程度,以便防灭火队可以根据当时的情况及时采取管控措施。


    锡林浩特市政府专职森林草原防灭火队队长于强告诉记者,近日,防灭火队每日派出巡逻车辆4台、巡逻人员18人,携带灭火机具30套,在重点时段对重点区域进行携装巡护,加强野外火源管控,严防森林草原火灾发生,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记者巴依斯古楞)

    2023-04-06
  • 农技加持“种收运储加销”各环节 全链条节粮减损让中国碗多盛“河套粮”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这首耳熟能详的唐诗,道出粮食的来之不易。


    五谷者,万民之命,国之重宝。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粮食安全是事关人类生存的根本性问题,减少粮食损耗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


    巴彦淖尔市作为产粮大市,做好全链条节粮减损,意义重大,大有可为。近年来,该市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力度,提升农业生产服务水平,开展节约粮食行动,推动粮食“种收运储加销”各环节节约减损取得实效,更好稳住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


    从种到收,农技减损实力强


    春风激荡,农机轰鸣。连日来,巴彦淖尔市临河区狼山农场广阔的田野中,数台安装着北斗导航系统的播种机在田间穿梭。随着播种机的匀速前行,种子、肥料同时被均匀播撒在土壤里。


    “传统播种机经常出现复种和漏种现象,既浪费种子又不能保证质量。”农机手方龙向记者介绍,“给拖拉机安装上北斗导航系统,只需设定好线路和地块数据,播种机就能进行直线播种,每千米偏差不超过2厘米,不但提高了播种精准度和种植效率,还能从源头上减少种子浪费。”


    在临河区城关镇蓿亥村,农技特派员樊秀荣正在指导农户调试播种机的播种量和施肥量。“每年春耕,农技特派员都要来指导我们如何选购种子,怎样科学使用化肥,如何使用新型农药进行病虫害防治,这对后期增产起了关键作用。”村民李宽云说。


    “做好病虫害防治,本身就是节约减损粮食,”樊秀荣告诉记者,临河区是农业农村部确定的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今年要推广新的种植技术,以节约种子提高单产,增加农民收入。


    以前,每到收获季节,人们总会到田里拾麦穗,捡玉米棒子。如今,这一场景在很多地方已成为历史。


    在内蒙古禾兴农牧业有限公司院内,停放着2台籽粒直收型玉米收割机。“这玩意可不赖,一台100多万元呢!”公司总经理白恩泽爱惜地抚摸着机身说,“原来的掰棒子机容易丢棒子,而籽粒直收机可以将棒子直接脱粒,亩均减损150斤以上。”


    节粮减损,农技先行。目前,巴彦淖尔市农机总动力达640万千瓦,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85.9%,杭锦后旗等5个旗县区荣获“全国全程机械化示范县”;231名农技特派员活跃在田间地头,大力推广“12396服务热线+科技特派员”“科技特派员+科技小院(园区、基地)+新型经营主体+农牧户”等服务模式,着力提升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效能,为粮食减损增产作出突出贡献。


    从运到储,止漏防霉招数硬


    收粮时载重40吨,到加工厂却少了400公斤小麦。时隔多年,内蒙古恒丰集团副总经理刘勇仍旧记忆犹新。


    “早些年将小麦直接装车后,会从车斗缝隙漏粮,后来改用袋装运输,但袋子的边角又会‘卡粮’,粮车到了加工厂后,40吨小麦会减损1%至2%。”刘勇说,为减少粮食损失,集团购入密封式物流车,漏粮现象从此杜绝。集团还与所属物流公司达成1‰的损失率约定,如果损失率超标,集团则对物流公司进行考核,以此强化运输责任。


    这几天,孙长峰正在做玉米种植前期准备工作,今年他要种植500亩玉米。“要是往年,总担心天阴下雨,可不敢这么扩大规模。”作为乌拉特前旗小佘太镇大十份村增隆昌社的种粮大户,孙长峰的底气源于家门口的玉米烘干塔。


    长期以来,村民均以传统方式晾晒粮食,不仅受到天气、晒场、人工等因素制约,还极易造成霉变。为此,小佘太镇党委、政府积极争取项目资金500余万元,建成仓储6000吨玉米库房和一次烘干600吨玉米的烘干塔,有效解决了农户的玉米加工、脱粒、晾晒、仓储等难题。


    运得好,烘得好,还要储得好。在临河区车站粮库,粮食住进“空调房”。登上6米高的梯子,进入粮库后,阵阵凉气逼人。据介绍,粮库下方安置弧形地上笼,笼顶距地面40公分,以防粮食与地面接触。仓库外墙底部设置通风口,利用风机注入冷风降温。


    位于杭锦后旗头道桥镇的中储粮巴彦淖尔直属库,其储粮“黑科技”令人震撼。仓房安装着电子测温、智能通风、智能安全监控、内环流控温等系统,粮温常年保持在15℃以下,利于粮食保鲜,抑制储粮害虫和霉菌的生长繁殖。


    “减损是个系统工程,夯实服务基础是关键。”临河区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粮食股股长赵永强说,“我们建立了粮食产后服务中心,支持企业改造粮食仓容和烘干设备,引导农户科学储粮,进一步降低粮食损失。”


    从加到销,榨干吃净效率高


    促进粮食精深加工,也是粮食减损增效的重要途径。


    走进恒丰集团面粉加工车间,轰鸣声不断,磨粉机正自动有序运转着。细看车间,屋顶垂下上百条管道,直通磨粉机,透明玻璃罩内,不同规格的小麦正被精深加工。


    近年来,恒丰集团多次引进先进设备,更新加工工艺,将小麦层层细磨,小麦出粉率从过去的72%提升到78%左右。麦皮剥离后被制作成粗粮产品,胚芽取出来可以泡水喝,具有降低血脂、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功效。


    “节粮减损就等于增产增收,直接关系集团收益。”刘勇说,“公司的设备经常进行升级改造,小麦利用率持续提升,节粮减损已经成为集团提质增效的重要途径。”


    农头工尾、粮头食尾,每一粒粮食都被“榨干吃净”。


    “勤拿少取,拒绝浪费”“节约光荣、浪费可耻”“光盘行动从我做起”……在巴彦淖尔市的饭店和大中小学校的食堂里,随处可见这样的宣传语。“顾客点菜时,服务员会依据用餐人数推荐点菜份额,从源头上避免因‘多点餐’造成的浪费。我们还为顾客免费提供打包餐盒,争取做到顿顿都‘光盘’、人人肯打包。”临河区一家麻辣香锅店负责人祝先生对记者说。


    近年来,巴彦淖尔市多次组织广大干部群众参加节粮减损普法教育和节粮减损线上专题培训,广泛借助各类平台宣传《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反食品浪费法》等法律法规;持续举办“粮食安全宣传周”“粮食科技活动周”“光盘行动”“粮食交易大会”等活动,推崇节约粮食、倡导文明用餐,坚决遏制“舌尖上的浪费”;认真落实《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严格公务接待、会议、培训等公务活动用餐管理,在全社会形成浪费可耻、节约光荣的浓厚氛围。


    “从种子到饭粒无间隙节约减损,背后是‘种收运储加销’全链条协同发力。”巴彦淖尔市发改委党组成员、副主任袁培才说,粮食从田间到餐桌,要经历生产、流通、加工、消费等多个环节,做好全链条、系统化管理,才能提升粮食品质和附加值,带动更多农户、企业和消费者融入高效集约的减损链条,让中国人碗里多盛“河套粮”。(记者薛来)

    2023-04-06
  • 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召开部分代表座谈会强调 为推进内蒙古现代化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

    3月29日,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常务副主任林少春与列席自治区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的自治区人大代表座谈交流。


    座谈会上,13名代表交流了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精神的心得体会,对自治区“两个屏障”促进条例立法工作提出意见建议。


    林少春说,各位代表要提高政治站位,强化代表意识,密切联系群众,认真履职尽责,为推进内蒙古现代化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


    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韶春主持会议,秘书长施文学出席。(记者陈春艳)

    2023-03-30
  • 提振信心,助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春风浩荡满目新,踔厉奋发正当时。时下,北疆大地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步履铿锵、动能十足。


    走进包头市内蒙古通威高纯晶硅有限公司二期建设现场,热火朝天的生产景象映入眼帘。“项目充分运用独创的第七代永祥法,打造智能智慧工厂,项目的建设速度、投产速度、达产速度、超产速度、收益速度均创行业同期投产项目第一。”内蒙古通威高纯晶硅有限公司总经理张习松兴致勃勃地介绍,“得益于包头市优良的营商环境,2022年12月通威股份扩大投资,20万吨高纯晶硅项目签约落户包头。”


    千帆竞发起宏图,凝心聚力谱新篇。3月20日,自治区政府在北京与中央企业就深化合作进行座谈,并举办京津冀地区招商引资推介及项目签约仪式,近200家企业参加此次推介及项目签约,其中78家企业签约80个项目、总额超2400亿元。


    一系列新动作传递出内蒙古乘势而上、信心满满助推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强烈信号。


    大力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民营经济是稳定宏观经济的重要基础,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民营经济作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就业机会的主要提供者、技术进步的主要推动者,地位和作用十分重要,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上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民建、工商联界委员时强调,要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破除制约民营企业公平参与市场竞争的制度障碍,依法维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从制度和法律上把对国企民企平等对待的要求落下来,鼓励和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提振市场预期和信心。


    “我们正积极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2021年起,自治区党委、政府连续三年‘新年第一会’聚焦优化营商环境主题,旨在举全区之力全面打赢优化营商环境整体攻坚战,以营商环境的优化升级营造平稳健康的经济环境,保障和促进全区经济稳字当头、稳中有进、提质增效。”内蒙古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龚明珠说。


    优化营商环境牵一发而动全身。龚明珠介绍,内蒙古以顶层设计思路推动优化营商环境制度建设,自治区层面成立了优化营商环境组,进一步健全体制机制,推动放权、强化监管、优化服务。去年,自治区政府出台《内蒙古以更优营商环境服务市场主体行动方案》(3.0方案),提出25个方面181条具体举措,首次对标北上广江浙等先进地区,以营商环境数字化转型升级、提升全流程网上服务水平为统领,着力推动实现智慧审批、智慧监管、智慧服务,让企业群众办事更便利、更公平、不求人。


    优质的营商环境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沃土,更是企业“招得来”“留得住”的先决条件。“今年,包头市提出打造‘包你满意’营商环境升级版,由解决企业提出的个性问题为主向主动解决制约企业发展的共性问题转变,集中攻坚、定向破解企业土地和厂房长期办不了手续、不能形成有效资产等问题,确保年内基本解决工业企业用地遗留问题。同时,围绕深化拓展‘五个大起底’行动,开展社会投资类‘半拉子’工程大起底,想方设法用市场化等手段盘活闲置资源,帮助企业把沉淀资产变成有效资本,释放企业发展潜力活力。”自治区党委常委、包头市委书记丁绣峰说。


    作为土生土长在包头的民企,内蒙古鹿景金钢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顾靖深有感触:“随着民营企业市场竞争和营商环境的制度改善,传统企业再次燃起创业的信心,真正达成‘轻装上阵、大胆发展’的政策目标,诸如新建项目‘包联制’‘项目前置手续审批绿色通道’等政策出台,快速解决了民营企业在发展道路上的‘燃眉之急’。”


    强化企业主体地位


    “高质量发展对民营经济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民营企业要践行新发展理念,深刻把握民营经济发展存在的不足和面临的挑战,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坚守主业、做强实业,自觉走高质量发展路子。”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上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民建、工商联界委员时强调。


    广大民营企业苦练内功,开辟新赛道,全力争一流。


    “科技创新是集团高质量发展的强大支撑。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不断推进建筑产业工业化、设计施工一体化的全面应用,并广泛应用了BIM技术、装配式建筑、精益建筑、智慧工地、绿色建筑、节能建筑等科技成果,取得了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专利及先进施工工法等诸多科技成果。”兴泰集团总裁高国栋说,“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我们民营企业的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我们将认真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在今后的发展中践行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


    “国家明确提出要通过市场化机制激励企业创新,强调要强化企业创新的主体地位。弘元新材3年累计投入14.82亿元,不断加快科技成果的应用转化和关键技术的研发攻关,培育壮大企业发展新动能。今后,我们将充分利用弘元未来研究院,继续在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方面发力,在包头打造集‘绿电+工业硅+多晶硅+拉晶+切片’的‘硅片一体化产业链’,为包头建成‘世界绿色硅都’贡献弘元力量。”弘元新材料(包头)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昊说。


    包头市工商联副主席、内蒙古中厚钢板有限公司董事长邓宝君说:“我们坚定笃行包头市政府‘一个创新,三个实现’和包钢‘突围打样,重振雄风,做强包钢,做有尊严、受尊重的企业’的精神,自觉走高质量发展路子。2023年,公司将投资1000万元建成两条冷轧横切纵剪生产线,用于包钢冷轧、镀锌和锌铝镁卷板深加工,填补包头硅基、托盘、光伏支架制造用卷板缺口,提供国际一流的汽车板。”


    “面对困难和挑战,民营经济展现出强有力的韧性和活力,扛住了超预期因素的冲击,市场主体数量持续增加,产业升级取得进展,结构调整不断优化,正稳步迈向高质量发展。2022年,内蒙古百家民企和民企上市公司营收总额超过1.1万亿元。民营企业对全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进一步提升。”自治区政协副主席、自治区工商联主席安润生介绍。


    大力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


    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伟大进程中实现高质量发展,这是时代的呼唤。


    “好环境成就好企业,增信心重在优环境。自治区工商联一直致力于积极参政议政、建言献策,开展政策解读,服务企业转型升级,进行宣传教育,加强舆论引导,以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下一步,我们将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方针,紧扣‘两个健康’工作主题,落实‘四会’要求,团结引领广大民营企业家坚定信心信念,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结合全国工商联成立70周年相关活动,开展民营经济发展成就宣传,推出一批敢闯敢干、改革创新的民营企业家先进典型。同时,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助力内蒙古招商引资、扩大开放,实现经济量质齐升。实打实帮助民营企业纾困解难,助力打造公平竞争环境,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为完成好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贡献力量。”安润生说。


    “自治区在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系列成效。全区广大民营企业家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参与内蒙古五大任务建设,在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新成就,实现了新突破,为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新贡献。”龚明珠说。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对提振民营企业信心、推动民营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作为自治区政协委员,我要时刻关注时局,把诚信守法作为企业经营的立身之本,把促消费、扩内需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同利家电今年将持续开展‘家电下乡’‘家电以旧换新’等多项促销活动,满足消费者对智能家电的需求。”自治区政协委员、中国家电商业协会副理事长、包头同利家电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祁莹说。


    “通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更加深切地感受到绿色是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我要始终不忘实业报国、制造强国,推动光伏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同时,深入转变发展方式,不断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包头美科硅能源有限公司总经理王艺澄坚定地说。


    迎难不惧、击楫勇进;坚定信心,未来可期。从春天出发,民企必将再起宏图。(记者李永桃蔡冬梅)

    2023-03-30
  • 四市居民身份证首次申领试点“全区通办”

    3月16日至3月30日,自治区在呼和浩特市、包头市、鄂尔多斯市和乌兰察布市实施区内居民身份证首次申领“全区通办”试点工作。首次申领居民身份证可在经常居住地公安派出所、户政大厅异地办理。见习记者杨林枝摄

    2023-03-29
  • 乌兰察布市81个重点项目集中签约

    3月28日,乌兰察布市2023年第一季度81个重点项目集中签约仪式在察右前旗举行。


    本次集中签约成功签约81个项目,协议总投资761亿元,项目涉及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康养旅游、特色农畜产品加工等多个领域,这些项目投资规模大、带动能力强,契合乌兰察布发展前景,将为全市持续优化产业结构、做大经济总量、提高发展质量注入更多新活力、储备更多新动能。签约仪式上,乌兰察布市政府为10名商会负责人和企业家颁发招商专员聘任书。


    今年以来,乌兰察布市把招商引资作为“一号工程”,以“五大任务”为统领,以“五大经济”为抓手,深入开展平台招商、链式招商、以商招商、以会招商、以贤招商,加快构建“招大商、大招商、招好商”的新发展格局。在乌兰察布市委和政府主要领导带头推动下,乌兰察布招商引资成果丰硕。截至目前,全市新签约项目179项,计划总投资1654.83亿元。(记者皇甫美鲜海军)

    2023-03-29
  • 统筹资金促进高质量发展,看内蒙古怎么做?

    统筹使用财政资金,是实现宏观调控、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


    为此,进入2023年,全区各级财政部门在统筹利用各类资金中助力稳增长、促改革、惠民生、防风险,深化财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千方百计、持之以恒推动五大任务落地,为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财力保障。


    统筹用好中央转移支付、本级预算资金和债券资金——除保民生、保工资、保运转支出和化解债务、债务还本付息等刚性支出外,其余可用资金全部向落实五大任务聚焦。同时,自治区财政厅正在加大各类专项资金整合力度,并与债券资金打捆使用;加强财政政策与金融、产业、科技等各类政策协调配合,对标落实五大任务要求,与有关部门共同梳理、优化、调整各类专项资金投入结构,增强政策资金针对性、有效性;盟市财政部门将统筹自有财力和自治区转移支付资金,推动财政资金全面保障五大任务落地,形成保障合力。


    抓住机会跑政策、跑项目、跑资金——财政部门将主动对接发改、生态环境、住房建设等业务主管部门,加强与国家部委沟通衔接,全面梳理国家政策导向、资金配置、工作布局,找准落实五大任务的结合点,争取把更多五大任务重点项目纳入国家规划;提高项目储备质量,努力争取各类转移支付资金和地方政府债券资金,努力增加可用财力,扩大财政支出规模,为重大决策部署付诸实施提供财力保障。


    发挥财政资金撬动作用——推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规范发展、阳光运行,加快推进各类政府投资基金运作,切实提高基金投放效率,扩大基金投放规模;支持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落地,鼓励引导自治区国有金融企业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健全完善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引导社会资本、金融资本参与重点项目投资,保障重大项目资金需求。


    “努力完成五大任务、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内蒙古必须承担的重大政治责任,是保障国家生态安全、能源安全、粮食安全、产业安全、边疆安全的客观需要。”自治区宏观经济研究中心专家司咏梅认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内蒙古实现经济晋位升级、培育新的财源增长极、做大经济总量的必选题和必答题,而统筹使用财政资金、以积极的财政政策助力五大任务落地,是重中之重。


    任重道远,行则必至。推动内蒙古现代化建设、打造祖国北疆亮丽风景线,离不开高质量发展;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离不开高质量发展。我们热切期盼着:通过统筹使用财政资金,内蒙古在高质量发展中书写出更加精彩的时代答卷!(记者杨帆)

    2023-03-28
  • 内蒙古高技能人才总量达110多万人

    本报呼和浩特3月27日电(记者张枨)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人社厅获悉:日前,内蒙古自治区首批“特级技师、首席技师”证书颁发仪式在包头市举行,首批获评的特级技师18人、首席技师7人,来自区内3家装备制造企业和1家盐化公司的生产或技术攻关一线,涉及电焊工、数控车床工、普通车床工、特种冲压工等多个工种。


    据悉,2022年,人社部制定出台《关于健全完善新时代技能人才职业技能等级制度的意见(试行)》,将原有的“五级”技能等级延伸为“八级”,形成由学徒工、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特级技师、首席技师构成的职业技能等级(岗位)序列,并建立与之相匹配的岗位绩效工资制。


    近年来,内蒙古采取多种措施,促进更多技能人才投身技术技能创新,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截至2022年底,内蒙古自治区高技能人才总量达到110多万人,95家企业评价机构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评价工作。下一步,内蒙古人社部门将围绕内蒙古自治区产业集群和重点产业链发展需求,积极实施“新八级工”制度,加大特级技师、首席技师培养力度,充分调动各级各类企业培养技能人才积极性和主动性,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实施制造强国、技能强国战略提供技能人才支撑。

    2023-03-28
  • 包头市推进老工业基地改造和产业转型升级成效明显 连续两年获国家发改委通报表彰

    如果说由于推进老工业基地改造和产业转型升级工作成效明显,2021年第一次被国家发展改革委通报表彰,给包头市带来的是充分肯定,那么,在近日公布的国家对各地老工业基地改造和产业转型升级工作进行的2022“年终大考”中包头市再次胜出,则让包头人格外振奋,干劲儿更足了!包头市也因此成为自治区唯一连续两年获得此项表彰的城市。


    荣誉的背后是包头市持续推进项目建设、加大招商引资、优化营商环境、布局产业结构等支撑高质量发展的要件取得历史性突破的优异表现,更是包头市坚持“两新”导向,强化增量意识,以回到历史最高水平的决心,铆足干劲,调优状态,凝聚力量,全力以赴培育新增量,只争朝夕打造新动能的精神状态和科学决策的具体体现。


    一路走来,如今,包头市正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不断校准前行“坐标系”,努力突破发展“天花板”,持续推进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和产业转型升级工作,培育城市发展新动能,焕发老工业基地新活力,重振包头雄风,再创往日辉煌。


    包头市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发展的引擎,下大力气推动项目建设,努力实现产业的延链补链强链。2022年,全年实施重大项目902个,完成投资1422亿元,竣工419个,达到历史最好水平。


    包头市持续擦亮“包你满意”“包你放心”优化营商环境品牌,全力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提出277条创新改革举措,推出优化营商环境创新举措重点任务100条;深化“一窗综合受理”改革,市级大厅综合受理率达到100%;举行政商恳谈早餐会,倾听企业需求,帮助企业解决项目审批、政策支持、要素保障等方面实际困难,积极推动包头市成为国企敢干、民企敢闯、外企敢投的发展高地。


    在一系列举措和政策的推动下,2022年包头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53.6%和84.6%,规上工业增加值突破1200亿元,增速18个月保持全区第一;实施工业技改项目202个,完成投资112.6亿元,投资增长90.1%;推进数字化改造项目106个,建成行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7个,工业企业“上云用数赋能”基本实现全覆盖,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试点和工业互联网示范试点入选数量分别占全区的50%和100%;以高效服务有力推动项目建设,全市待批项目手续办结率100%,居全区第一。


    包头市向创新要发展,着力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老工业基地产业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据统计,全年规上工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7.7%,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2020年降低32%;全年共实施关键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项目80个,自治区“揭榜挂帅”榜单项目入选数量、全社会年度研发投入和强度居自治区第一,成为全区唯一获批自治区科技成果评价试点城市。


    光伏产业集群加速集聚,成为全国首批光伏产业产值超千亿元城市;稀土产业集群成形成势,稀土原材料就地转化率达到79%;陆上风电装备产业集群快速壮大,产值增长189.5%;新能源产业集群加快发展,新能源装机容量和年发电量分别占全区11.8%和11.9%……


    如今的包头,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已成形起势,包头人正在以更大力度和更有效的举措,确保“十四五”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和产业转型升级工作取得更新更快进展,为全国老工业城市转型发展继续探索一批可复制、可推广、可借鉴的包头经验。(记者蔡冬梅)

    2023-03-27
  • 内蒙古加快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

    阳春三月,乍暖还寒,然而在奇瑞汽车鄂尔多斯分公司焊装车间里却是一派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


    据了解,奇瑞鄂尔多斯项目焊装车间经过升级改造后,新生产线使用机器人142台,较之前增加了近100台,生产线自动化率达到65%,平均每100秒就有1辆白车身总成下线,生产制造工艺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这段时间,奇瑞汽车鄂尔多斯分公司焊装车间正在开足马力生产整车和相关零部件,目前企业3月份的订单已达6000多台。据悉,预计3月末,企业还将投资86亿多元建设具备20万台新能源汽车生产能力的乘用车二期自动化项目。


    “届时,奇瑞鄂尔多斯分公司的生产制造能力将会突破每年50万台,二期的生产线将会更加高端化、智能化,自动化率将会达到98%以上。”奇瑞汽车鄂尔多斯分公司焊装车间主任李玉鹏说。


    向“智造”要活力,以创新拓市场。放眼亮丽北疆,智能制造热潮喷涌,创新活力持续迸发。内蒙古把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作为主攻方向,加快推动制造业向高端迈进、向智能升级、向绿色转型,目前已形成了化工、冶金建材、装备制造等优势产业。2022年,内蒙古制造业占GDP比重达17.5%,较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42.6%,占全区投资的24.7%,较上年提高4.3个百分点,其中,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91.6%。


    今年,内蒙古将继续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等方面加强市场主体培育,不断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对相关企业和项目进行一定比例奖补,在更深层次推动工业调整优化升级。


    在高端化发展方面,内蒙古将高标准培育绿色农畜产品加工、现代装备制造、新型化工、新材料、生物医药等先进制造业集群,推动产业链向下游延伸、价值链向中高端攀升,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实现产业结构的整体优化和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在智能化发展方面,将进一步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加快智慧园区、智能工厂、智慧矿山建设,促进产业的数字化转型与智能化升级。在绿色化发展方面,正不断加快过剩低效产能退出,加强工业企业节能节水改造,创建低碳零碳示范园区,促进产业绿色化转型。


    “今年,内蒙古计划实施亿元以上制造业重点项目792个,推进企业‘上云用数赋智’,力争实现‘工业企业生产设备数字化率达到50%、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60%’的目标。”自治区工信厅有关负责人表示。(记者康丽娜)

    2023-03-27

  • 首 页  上一页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下一页    尾 页  

    版权声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 8629 6259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696号 蒙ICP备160010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