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郑州五类困难群众参加居民医保个人缴费可享政府资助

    据河南郑州市医疗保障局消息,郑州市医保局、财政局12月1日联合发布《关于做好困难群众参加2022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有关工作的通知》,明确以下五类具有郑州市户籍的困难群众参加2022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个人缴费可享政府资助:

    1.特困供养人员;

    2.最低生活保障对象;

    3.易致贫返贫人口(含:脱贫享受政策户、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以及突发严重困难户的家庭成员);

    4.低收入家庭中60岁以上老年人、未成年人和丧失劳动能力的残疾人;

    5.困境儿童。

    所需财政补助资金由市、县(市、区)两级财政各承担50%。(总台记者田萌王一丹)

    2021-12-03
  • 北京拟修订新增产业禁限目录 共涉及55处调整

    新华社北京12月2日电(记者郭宇靖)《北京市新增产业的禁止和限制目录》(修订征求意见稿)2日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此次目录修订在生态环保、民生保障、产业引导等方面进行了优化调整,相较于上一版共优化调整政策措施55处。

    《北京市新增产业的禁止和限制目录》于2014年7月首次发布实施,2015年、2018年分别进行了修订完善。北京市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录实施七年来,对于北京治理“大城市病”、倒逼发展方式转变、促进减量提质和改善生态环境发挥了重要作用。严控非首都功能增量效果明显。

    结合新阶段新形势,此次目录进行了相应的优化调整。其中,在生态环保和安全管理方面,北京全市层面由原禁止新增燃煤火力发电、燃气热电联产调整为禁止新增火力发电、热电联产(保障城市应急备用、调峰和基本运行除外)。同时,在首都功能核心区、城四区、城市副中心,禁止新设立或迁入冷藏车、集装箱、大型货物运输业户(车辆)等。

    在民生保障方面,目录对与群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生产、生活性服务业予以支持。核心区、城四区、城市副中心餐饮业的管理措施中,取消原限制新增低于60平方米餐饮企业的规定,不再简单按照面积大小实行禁限管理;明确规划用途为“餐饮服务”,或规划用途为“商业”并符合餐饮用房相关规定的地下空间可以从事餐饮业。同时,对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社会关注度高的零售、快递服务、垃圾处理等行业管理措施进行了修订。

    在产业引导方面,目录立足首都城市战略定位,继续严格禁限不符合首都功能和北京率先实现“双碳”目标的一般性制造业。同时,衔接支持高精尖产业发展系列规划政策,如制造业相关措施中,增加对氢能、智能网联和新能源汽车配套制造等细分支持。

    2021-12-03
  • 兰考南彰镇:乡村振兴 洼地变身家居产业园  

    中国网兰考11月29日电经过一年多的建设,如今兰考县南彰镇的名门木秀产业园已初具规模,进入试运营阶段。而此前,这里还是洼地一片,赶上乡村振兴的快车后,这片洼地已破茧成蝶!

    兰考县南彰镇名门木秀产业园位于南彰镇政府北侧1公里处,这里曾经是洼地一片,老百姓对此苦不堪言。当南彰镇政府决定开发建设这片洼地时,得到了群众的大力理解和支持。

    据了解,名门木秀产业园区总规划面积104.8公顷,一期占地522亩,规划标准化厂房14栋,单栋面积11600平米,建筑密度54%。建成后的园区将成为辐射豫鲁两省三县市的复合性生产孵化基地、面向豫东的综合性木制品生产流通基地、对接开封市的区域示范性基地和引领兰考县的网络化家居产业创新基地。

    目前,园区已完善了五纵九横的园区路网系统,依靠扶贫、交通项目修建道路共计5万㎡,投资420万元建成雨污管网4500米,投资180余万建成供水、消防一体化管网4100米》……

    据南彰镇名门木秀产业园负责人介绍,进入园区的企业必须是木制品企业,目前已筛选出龙头效应比较好、带动就业能力强、安全环保污染少的第一批入驻园区企业11家,都已陆续试生产。第二批入驻企业筛选1家,与投资1.5亿元的山东恒达木业完成签约,其主要生产高端百叶窗、实木门,全部用于出口。同时作为园区配套的投资5000万的生物质气化供热项目已落户园区,实现了绿色能源可持续发展;投资5000多万的110KV变电站已纳入兰考县重点项目,年底开工建设,将为园区及南彰镇提供充足的电力保证。

    在园区可以看到,木制品产品已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八达木业的板芯提供给天宝木业、中晟木业、宇鹏木业、金然木业加工、贴面,销往国内大中城市。这些厂的下脚料被开鑫颗粒收购加工成生物质颗粒给供鲁豫热力,产生清洁、绿色的新能源…….

    在这里,木材不再是普通的板材,而是摇身变成了透气窗、家具,出口到了美国、德国、韩国等国家,不仅能出口创汇,更能为群众提供就业机会,为企业提供财富,为政府提供税收。

    完善的服务、贴心的帮助、美丽的环境为名门木秀产业园区赢得了口碑,前来投资、询问二期的客商络绎不绝。目前园区二期已启动土地流转工作。预计二期建成后,年产值可达18亿,可安排2500人就业。(刘林森许丙顺)

    2021-12-01
  • 冷空气继续影响我国中东部 华北黄淮等地有雾和霾天气

    据中央气象台网站消息,受冷空气影响,11月29日8时至12月1日8时,西北地区东部、东北地区大部、华北大部、黄淮大部、江汉东部、江淮、江南中东部、四川盆地东部、贵州北部、华南北部等地将降温6~8℃,其中,东北地区东部、黄淮东部、江淮东部、江南东部等地局地降温可达10℃,黑龙江东南部、吉林东部、辽宁东北部局地可达12℃。


    昨日西北华北等地出现大风降温内蒙古黑龙江等地出现降雪


    受冷空气影响,昨日,西北地区、华北西部和北部、黑龙江中南部等地出现6~8级阵风,局地9~10级;新疆东部、甘肃、青海北部、内蒙古中东部、黑龙江西部等地部分地区出现6~10℃降温,局地降幅超过12℃;内蒙古东北部、黑龙江中部和东北部降小到中雪,黑龙江伊春局地大雪;甘肃、青海东北部、陕西西南部等地部分地区及新疆昌吉降雪、雨或雨夹雪1~4毫米,新疆昌吉奇台局地7毫米。


    今晨,北京北部和东部、天津北部、山东西部、河北北部和东部、安徽北部等地部分地区出现能见度不足1公里的大雾,局地能见度不足200米。


    冷空气继续影响我国中东部


    受冷空气影响,11月29日08时至12月1日08时,西北地区东部、东北地区大部、华北大部、黄淮大部、江汉东部、江淮、江南中东部、四川盆地东部、贵州北部、华南北部等地将降温6~8℃,其中,东北地区东部、黄淮东部、江淮东部、江南东部等地局地降温可达10℃,黑龙江东南部、吉林东部、辽宁东北部局地可达12℃。12月1日早晨最低气温0℃线位于江淮东部经江汉至四川盆地北部一带,江南南部至华南北部最低气温将降至4℃左右。西北地区中东部、华北、东北、黄淮、江汉、江淮、江南北部等地有4~5级偏北风,阵风6~8级;我国东部海域和南部海域等地有7~8级风,阵风9~10级。中央气象台11月29日06时发布寒潮蓝色预警,继续发布海上大风预报。


    此外,未来三天,西北地区东南部、华北、东北地区等地部分地区有小到中雨雪或雨夹雪。其中,东北地区南部和东部有大到暴雪,局地大暴雪或特大暴雪。


    华北黄淮等地有雾和霾天气


    29日早晨至上午,河北中南部、河南中东部、山东西部、安徽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大雾天气,其中河北中南部、河南东部等地有浓雾,局地有能见度不足200米的强浓雾。中央气象台11月29日06时继续发布大雾预报。中央气象台11月29日06时继续发布大雾预报。


    29日,受冷空气和降水的共同影响,华北中南部、黄淮西部、江汉等地部分地区的轻至中度霾天气将自北向南逐渐减弱消散。


    未来三天具体预报


    11月29日08时至30日08时,陕西中南部、华北北部和西部、东北地区中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小到中雪或雨夹雪,其中,吉林东部、辽宁东北部等地局地有大到暴雪(10~12毫米)。西南地区东部、陕西中南部、华北中南部、黄淮、江淮东部、江南东部、台湾岛东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小到中雨(10~15毫米)。西北地区中东部、东北地区南部、华北、黄淮、江汉、江淮等地部分地区有4~5级及以上风。我国东部和南部海区有6~8级及以上风。


    11月30日08时至12月1日08时,东北地区东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小到中雪,其中,黑龙江东部、吉林东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大到暴雪,局地大暴雪(20~28毫米)。山东半岛、云南中部、台湾岛东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小雨。内蒙古西北部、黑龙江东北部、吉林东部、辽东半岛等地部分地区有4~5级风。


    12月1日08时至2日08时,内蒙古东北部、黑龙江西北部和东部、吉林东部、西藏南部和西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小到中雪(2.5~4毫米)。台湾岛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小雨。内蒙古东北部、黑龙江东北部、吉林东部等地部分地区有4~6级风。

    2021-11-29
  • 生活服务业加速迈向数字化

    打造数字生活消费新场景,丰富线上生活服务新供给


    生活服务业加速迈向数字化


    网络约车、外卖配送、线上购物……近年来,数字经济发展孕育出平台经济、共享经济等新业态,生活性服务业加速迈向数字化。国家发改委近日发布《关于推动生活性服务业补短板上水平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针对生活性服务业发展提出9个方面30项具体举措,其中就包括推动服务数字化赋能。


    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


    今年3月,浙江金华“网订店送”医保结算正式启动试点。当地参保人在移动支付平台绑定医保卡后,可通过部分网络平台下单,实现“买药不跑腿,还能刷医保”。如今,这项便民数字服务已覆盖金华全部县市。


    随着“互联网+”的边界不断拓宽,生活性服务业正驶入数字化转型快车道。何为生活性服务业?简言之,就是指满足居民最终消费需求的服务活动,涉及文化、旅游、体育、健康、养老、教育等诸多领域。


    中国数字经济发展迅猛,用户规模庞大,为生活性服务业数字化赋能提供了坚实基础和良好氛围。中国信通院发布的《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2021)》显示,2020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39.2万亿元,占GDP比重为38.6%。三大产业中,服务业数字化水平最高,数字经济比重达40.7%,高于全部经济(38.6%)、工业(21.0%)、农业(8.9%)。


    “生活性服务业消费已成为中国消费增长的重要驱动之一。在超过10亿网民巨大流量需求的支撑下,生活性服务业具有可观的市场规模。”广东财经大学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产业学院副院长王方方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防疫期间,生活服务业数字化转型速度加快,创新模式呈现多元化特点,服务方式更加注重寻求线下和线上的融合。


    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10月,全国网上零售额超过10万亿元,同比增长17.4%,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14.6%。业内人士认为,中国生活性服务业数字化转型中的一大特征是,线下场景加快线上化,前端消费互联网带动后端产业互联网发展。


    王方方认为,防疫期间,数字化的生活服务有效保障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旺盛的市场需求促使相关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来提升自身生产和运营效率,这为保障中小微企业健康稳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同时,随着生活性服务业比重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日益提升,其数字化发展将进一步拓展行业边界,为服务业迈向高质量发展开拓新空间。


    商务部、中央网信办和发改委日前印发《“十四五”电子商务发展规划》指出,要引领消费升级,培育高品质数字生活,提出“打造数字生活消费新场景”“丰富线上生活服务新供给”“满足线下生活服务新需求”等具体目标。


    “十四五”时期,数字经济的作用和地位将继续提升,生活性服务业数字化转型的必要性进一步凸显。无锡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吴琦分析,生活服务业数字化转型不仅可以拓展消费需求、推动供需动态优化并实现有效匹配,还可以优化服务方式、提升行业发展质量和效率,为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个性化需求、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助力。


    让生活性服务业数字化转型走在正轨


    一段时间以来,平台垄断、大数据杀熟、个人信息泄露、刷单炒信等事件屡见不鲜。如何保证生活性服务业的数字化转型始终走在正轨?


    在王方方看来,迈向数字化的生活性服务业存在一些发展短板,例如:服务水平不高,无法满足消费者个性化、多元化的需求;平台不正当竞争、侵犯消费者隐私等行为破坏了数字市场正常的竞争秩序。“各方应凝聚共识,明确界定商业数据资源权属问题;相关部门应强化在数字经济领域的反垄断立法和执法力度,加强对互联网重点领域的监管,促进平台经济健康有序发展。”


    专家认为,生活性服务业的数字化转型离不开政府层面的大力推动,一是建设政策软环境,确保规则先行,二是建设硬环境,提供以“新基建”为核心的基础设施建设,还需要引入公平竞争环境,激发企业创新创业热情。


    近日发布的《意见》提出,引导电子商务平台企业依法依规为市场主体提供一站式、一体化服务;在保障数据安全和保护个人隐私前提下,分领域制定生活服务数据开放共享标准和目录清单等。


    吴琦建议,应从顶层设计、应用创新、要素支持、治理能力等多层面统筹推进,推动生活性服务业数字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具体来说,一是要出台更多相关指导意见或专项行动方案,明确转型的方向、重点和路径,完善政府、企业、社会的协同治理模式;二是加快数字技术在生活性服务业的融合应用,充分发挥数字技术价值;三是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拓宽相关企业融资渠道;四是进一步明确支持生活性服务业新业态发展的举措,大力提升从业者数字技能,拓展从业者职业发展空间。五是通过试点示范、政府购买服务、开放政府资源,带动生活性服务业整体数字化转型,降低中小企业转型壁垒。"

    2021-11-26
  • 广西36条措施支持新能源汽车推广:年底实现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基础设施全覆盖

    央广网北京11月24日消息近日,广西自治区政府印发《关于支持广西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若干措施》(下称《措施》),围绕新能源汽车售后服务、充电基础设施布局、新能源汽车停车收费优惠等问题提出36条具体举措。《措施》指出,到今年底,基本实现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基础设施全覆盖,基本满足城际交通、长途出行的充电需求。到2023年底,城市配送车辆电动化率达到50%以上,各市、县出租车电动化率不得低于50%。

    《措施》要求,推动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快速增长。把新能源汽车占比纳入政府采购条件;加快城乡客运班线应用新能源汽车,自2021年起,每年对具备改造条件的公交班线进行改造,改造年增长率不低于10%,改造后的公交班线实现100%应用新能源汽车;严格执行公共交通领域新能源替代政策,自2021年12月1日起,全区范围内不再换购或新增燃油公交车,不再批准新增燃油出租车运营投放指标,在营运的燃油出租车需要换购车辆时,应全部换购为新能源汽车,到2023年底,各市、县出租车电动化率不得低于50%;物流配送企业逐年提高新能源汽车使用比重,到2023年底,城市配送车辆电动化率达到50%以上,鼓励新能源汽车企业开展末端物流配送新能源快递物流车辆试用体验活动,不断优化迭代产品和服务,并与地方邮政快递、物流配送企业开展合作,积极探索以租代售、车电分离等新型商业模式。

    《措施》提到,要持续大力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规范引导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设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基础设施,到2021年底,基本实现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基础设施全覆盖,基本满足城际交通、长途出行的充电需求。到2023年底,全区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车位占总停车位的比例不低于20%;全区各级自然资源、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要坚决落实国家对新建住宅小区停车位应当100%建设充电基础设施或预留建设安装条件的规定,在新建住宅小区规划条件设置、施工图设计审查、竣工验收等环节严格把关,将充电基础设施配建情况纳入整体工程验收范畴。

    《措施》要求,优化提升“八桂充”平台综合服务功能。增加充电基础设施检测服务功能、财政补贴在线申请审核功能、新能源汽车运营里程归集功能,优化支付和统一开票功能,为公务用车、集团用户用车和广大驾驶人用车提供便利。

    2021-11-25
  • 北京6条高速公路施划冬奥专用车道

    记者从北京市交通委获悉:为做好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交通保障工作,北京市高速公路冬奥专用车道施划工作近日正式启动。按照计划,北京全市将在市域内7条高速公路上设置冬奥交通指引标识共计205.6公里,其中6条高速公路施划冬奥专用车道。预计11月底前,将完成专用道标线及标识施划工作;12月底前,将完成交通指引标识牌更换及设置工作。

    据北京市交通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北京市将在京藏高速(马甸桥—健翔桥)、京新高速(箭亭桥—六环路方向)、机场二高速(T3—管头桥)、京平高速(李天桥—温榆桥)、机场高速(温榆桥—新东路)、京礼高速(土城村东桥—延庆区界)6条高速公路段双向施划冬奥专用车道。六环路(阜石路—李天桥)不施划专用车道,将双向设置冬奥交通指引标识。

    据了解,冬奥专用车道由标线、配套标识标志组成。专用车道标线为橘色和白色相间的虚线,五环标识使用预成型标线带在专用道的起点设置。为最大限度减少对市民出行的影响,六环内的6条高速公路均于夜间施工。

    在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期间,北京赛区和延庆赛区共计规划奥运道路网271.8公里,覆盖主要涉奥场所。目前,专用车道只施划不启用,北京冬奥会开幕前,北京市将发布启用通告。(记者王昊男)

    2021-11-25
  • 国考笔试即将开考 多地要求考生准备核酸证明

    本月28日,2022年度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2年度公务员招录笔试将举行,本次国考计划招录3.12万人,共有212.3万人通过报名资格审核。随着考试临近,近期,多地发布疫情防控通知,部分地区要求考生提供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国考笔试倒计时准考证打印已开启


    2022年度国考笔试将于本月28日开考,具体考试时间为11月28日上午9:00—11:00(行政职业能力测验),11月28日下午14:00—17:00(申论)。


    本次国考招考共有75个部门、23个直属机构参加,计划招录3.12万人。截至10月26日资格审查结束,共有212.3万人通过了用人单位的资格审查,通过资格审查人数与录用计划数之比约为68:1。


    按照招考公告,报名确认成功的报考者,可于11月22日0:00至11月28日12:00期间登录考录专题网站打印准考证。


    国考报名阶段部分岗位竞争激烈


    自2009年起,国考报名人数已经连续14年超百万,今年报名人数更是突破200万,热度不减。


    本次国考报名阶段,西藏阿里地区邮政管理局“一级主任科员及以下”一职吸引众多考生报考,截至报名通道关闭时,此岗位报录比就已接近“两万选一”。


    “每年这些炙手可热的职位都是偶然出现的,但是,它们也有一些共同特征,这些岗位往往对考生的学历、基层工作年限等条件限制较少。”华图教育研究院专家郑文照表示,报名人数较多的职位往往限制条件少、报考门槛低,但考生报考热门岗位,进入面试难度也较大。


    对于“国考热”现象,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钱玉英表示,国考之所以“热”,一方面是因为公务员发展前景广阔,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公务员考试公信力强,具有制度化、规范化的特点。“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足够优秀者能够在公务员考试中脱颖而出,这也从另一个侧


    多地考生须提供核酸阴性证明


    国考开考在即,考场防疫不能掉以轻心。近期,不少地区发布公告,对国考防疫工作进行部署。不少地区要求考生除提供考试所在地健康码外,还要提供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以江西为例,考前14天有本土病例报告所在设区市(除中高风险地区)或外省旅居史的;考前7天内出现发热、干咳、嗅觉减退等异常状况的;从事进口物品搬运、运输、存储和销售等相关工作的,考前14天内接触过涉疫进口冷链食品或其他涉疫物品的考生须提供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情形。


    同时,北京、上海、湖南、江苏等地要求所有参加考试的考生均需提供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以北京为例,在北京参加国考笔试的考生需持本人首场考试前48小时内采样的核酸检测阴性报告。核酸检测报告须为全国范围内具有新冠肺炎病毒检测资质的机构出具的纸质或电子报告,提供的报告上须准确显示采样时间,要精确到小时。


    此外,四川、辽宁等地对不同区域的考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有些地区考生需提供2次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以四川为例,在四川考区成都市参考的所有考生需提供本人首场考试前3天内2次(采样时间间隔24小时)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阴性报告证明。而在泸州市、绵阳市、宜宾市参考的所有考生只需提供本人首场考试前48小时内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阴性报告证明

    2021-11-24
  • 张家口冬奥村首次“点亮”

    这是11月23日拍摄的张家口冬奥村夜景(无人机照片)。


    当日,2022年北京冬奥会张家口冬奥村(冬残奥村)开展了首场常规用电负荷测试暨亮灯仪式。张家口冬奥村(冬残奥村)位于崇礼冬奥核心区的中心位置,地上建筑面积约13.5万平方米,地下面积约10.3万平方米。此次测试覆盖村内各区域,对31栋运动员公寓楼和广场区22个商业空间的灯管进行满负荷压力检测。

    2021-11-24
  • 山西规模以上原煤产量连续3个月超亿吨

    新华社太原11月23日电(记者梁晓飞)山西省统计局日前发布数据显示,10月份山西规模以上原煤产量10275.2万吨,同比增长5.2%,已连续3个月产量超亿吨。

    山西省能源局有关负责人表示,10月份以来,山西煤炭日均产量保持在330万吨以上。截至11月21日,山西已为14个省区市供应电煤2187万吨。目前,山西省生产矿井正在满负荷生产,预计全年煤炭产量有望突破12亿吨。

    此外,山西全力保障省内发电企业用煤,大力推进发电供热企业签订煤炭中长期合同。截至目前,山西省内发电供热企业补签中长期合同4314万吨,全年共签订中长期合同11557万吨,覆盖率达100%。

    2021-11-23
  • 江西上调因工致残人员伤残津贴等定期待遇

    新华社南昌11月23日电(记者邬慧颖)记者从江西省人社厅获悉,江西省近期调整因工致残人员伤残津贴等定期待遇,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的伤残人员每人每月增加数额不等的伤残津贴。

    其中,一级伤残人员每人每月增加144元;二级伤残人员每人每月增加136元;三级伤残人员每人每月增加128元;四级伤残人员每人每月增加120元。

    此次调整还提到,如果因工死亡职工亲属已领取供养亲属抚恤金,其配偶每人每月增加64元,其他亲属每人每月增加48元,其中,孤寡老人或者孤儿每人每月在48元的基础上增加16元。如果因工死亡职工有多个供养亲属,其增加的供养亲属抚恤金之和每月不超过160元。

    同时,被确定为需要生活护理的因工致残职工,按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和生活部分不能自理三个档次,其生活护理费标准分别调整到统筹地区上年度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的50%、40%和30%。

    2021-11-23
  • 北京市疾控发布新版进口非冷链货品常态化防控指引

    市疾控发布新版进口非冷链货品常态化防控指引


    进口货品收到后存放一段时间再使用


    市疾控中心日前发布新版《进口非冷链货品的常态化疫情防控指引》,建议消费者收到进口货品后,存放一段时间再使用。


    指引要求,进口货品入关时要按规定开展新冠病毒检测监测,并做好集装箱和货物外包装的预防性消毒处理工作;在通关、存储、物流等环节应做好登记,并做到根据疫情风险分来源国家或地区的物理分离;入境后做到与其他货品无交叉,可参照入境人员的闭环管理对进口货品进行揽收、分拣、投递等,提倡自动化无接触式运行,加强相关物流人员的个人防护措施和运输工具的消毒工作。


    进口货品涉及的各环节从业人员及环境应建立完善的检测制度及健康监测制度。保洁人员、环卫工人、废物回收人员、垃圾处理场人员等相关工作人员存在接触进口货品包装或废弃物的可能,在工作中也应加强个人防护、做好健康监测。


    消费者收到进口货品时,要戴好口罩手套,对各层包装做好预防性消毒,处理完进口货品后及时规范洗手;包装箱、包装盒消毒后及时丢弃或销毁,尽量不带入室内;建议进口货品存放一段时间后再使用。


    市民在接触进口货品后的14天内如出现发热、干咳等新冠肺炎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并主动告知医生相关流行病学史。

    2021-11-22

  • 首 页  上一页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下一页    尾 页  

    版权声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 8629 6259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696号 蒙ICP备160010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