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键要抢“黄金时间”——沈阳市五大危急重症救治中心见闻

    新华社记者于力、于也童


    突发心梗、产妇遇到危重病情、儿童被异物卡住……救治这类急症,关键要抢“黄金时间”。2019年以来,沈阳市不断探索高效、便民、惠民的急诊急救服务体系建设,重点建设小儿气管异物、胸痛、脑卒中、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创伤等五大危急重症救治中心,努力为急症患者打通抢救“高速公路”。


    “沈阳市卒中急救地图”抢救治“黄金时间”


    脑卒中是我国致残率和致死率较高的疾病,建立卒中急救网络对降低患者死亡率、控制高致残率意义重大。


    今年1月,沈阳市民张大爷突然言语不清,右侧肢体无力。家属立即通过“沈阳市卒中急救地图”微信公众号呼叫救护车,张大爷在最短时间内被转运至沈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因转运及时,张大爷的溶栓及取栓手术顺利实施。


    “沈阳能开展卒中抢救的医院并不少,过去由于缺乏统一协调,群众碰上突发情况不知往哪送,容易耽误最佳治疗时间。”沈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徐冰说。据介绍,沈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在2017年牵头发布“沈阳市卒中急救地图”。如今,沈阳已分区建立了33家定点救治机构,形成医院、质控中心与120急救协同配合的急救和分级诊疗体系,建起覆盖全市的卒中救治网络。


    通过“卒中地图”App,市民可方便掌握哪家医院有溶栓能力、医院位置等信息。App还能实现数据录入和上报,从救护车接诊起,就将卒中患者的信息即时传递给接诊医生。


    精准开辟“绿色通道”提高救治成功率


    沈阳围绕当地高发的五大类危急重症患者诊治需要,重点建设危急重症救治中心,通过制定急救预案、建立协同救治体系、开辟“绿色通道”等一系列措施,确保危急重症患者第一时间得到有效救治。


    在沈阳市妇婴医院,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抢救中心努力将紧急剖宫产控制在平均15分钟。“我们建立了孕产妇抢救急诊‘绿色通道’,以急诊科为中心的多学科抢救团队可在10分钟内到位参与会诊抢救。”沈阳市妇婴医院副院长郜红艳说。


    急性心肌梗死以发病急、死亡率高成为健康“杀手”。作为胸痛中心,沈阳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于2019年牵头成立了沈阳市胸痛救治联盟,成员单位目前已增至24家,基本实现市区、县域全覆盖。在医护人员不断努力下,沈阳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将急性胸痛患者的“门球时间”(患者进入医院大门到介入手术的时间)从146.33分钟缩短到62.57分钟。


    沈阳市卫生健康委还在沈阳市儿童医院等4家医疗机构建立起小儿气管异物救治网络。小儿气道异物急救专项电话直接由气道异物诊疗中心医生接听,谁值班谁接听、谁接听谁负责,实现患者家属与医生无缝对接。


    上下联动打通生命“高速公路”


    沈阳市五大危急重症救治中心构建起高效便捷的救治保障网,避免了转院延迟和救治断点,有助于最大程度提高患者救治成功率、降低死亡率。


    沈阳市儿童医院率先在沈阳地区启动了危重新生儿转运工作,与基层医院保持常态化联动,由专业的急救团队转运危重新生儿,确保转运同时展开救治,极大提升了危重新生儿抢救成功率。目前,转运半径以沈阳市儿童医院为中心,已辐射到辽宁省内辽阳、阜新、铁岭等多地。


    “去年,沈阳新民一基层医院转运来一名26周、体重仅880克的超低出生体重儿,孩子情况危重。急救车边运送、边抢救、边监护,到院后经过医护团队不懈努力,孩子生命体征均很快恢复正常,98天后安全出院。”沈阳市儿童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主任于慕刚说。


    上下联动,有效提升了基层医疗服务水平。沈阳市妇婴医院努力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模拟实训中心”,并在2019年建立了妇产科医疗联盟,截至目前共有22家基层医疗单位加入。“基层医疗单位面对急危重症的经验少,他们定期报名来中心参加实训,有效提升了医疗团队的实战能力。”郜红艳说。


    沈阳市卫生健康委主任苏立明表示,沈阳将通过建立区域协同急诊急救网络体系,不断优化救治流程,为患者提供更加快速、优质的诊疗服务。

    2021-08-20
  • 海上打“浒”记——山东青岛迎击最大规模浒苔侵袭

    近日,山东青岛近海遭历史最大规模浒苔侵袭,这也是浒苔灾害连续十五年影响青岛。当地已启动紧急预案,目前打捞浒苔约24万吨。经全面布控、有效处置,青岛市已把浒苔灾害影响降至最低。

    据自然资源部北海预报中心监测,5月17日卫星首次在苏北浅滩附近海域发现成规模漂浮浒苔。随后,浒苔向偏北方向漂移,分布面积和覆盖面积迅速增大。根据监测,当前,黄海海域浒苔灾害规模已创历史最大值。其中,6月26日,黄海浒苔分布面积约60594平方千米,覆盖面积1746平方千米,覆盖面积是之前最大年份2013年的2.3倍;6月30日青岛所辖海域浒苔覆盖总面积达到峰值,约551平方千米。



    7月6日拍摄的从海里冲上岸的浒苔。新华社记者王凯摄

    青岛市海洋与渔业行政执法支队支队长张永举表示,青岛市海域今年浒苔覆盖面积是去年的9倍。青岛市已于6月18日发布海洋大型藻类灾害橙色预警,并启动Ⅱ级应急响应。目前,浒苔密集区已经抵达青岛市近岸海域,受持续东南风和往复流影响,给近岸处置造成了巨大压力。

    为全面应对浒苔绿潮灾害,青岛市按照“近岸防御、突出重点,由近及远、先急后缓”的原则,利用卫星遥感、直升机、海上巡航、近岸监控、浒苔追踪器等多手段,加大监测预报和信息综合研判,根据浒苔动态分布情况,及时调整海上拦截力量,优化近岸拦截网布设,全力实施海上阻截浒苔。



    7月6日,船只在海上清理浒苔。(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王凯摄

    记者在青岛市八大峡广场附近看到,海上一道道浒苔拦截网由近及远一字排开,海面上已经难见大规模成片浒苔,残留的浒苔被拦截在防线之外。岸边吊车、挖掘机全部上阵,将近岸的浒苔及时打捞,卸到早已在旁等待的货车上。装满浒苔的货车接连不断开往广场上的浒苔处置点,把浒苔卸下后堆放在广场空地上,等待下一步集中处置利用。



    7月6日,工人在清理浒苔。新华社记者王凯摄

    张永举说,青岛市在海上设了三道防线,以最大能力减少浒苔上岸率,“如果没有恶劣天气的话,经过全面布控、有效处置,我们完全有信心把浒苔灾害影响降至最低,游客可以放心来青岛旅游、当地居民生产生活也不会有太多影响。”



    7月6日,工人在清理浒苔。新华社记者王凯摄

    据了解,历年的卫星监测和船舶跟踪监测显示,黄海南部海域浅滩大规模紫菜养殖筏架,是浒苔大量繁殖、增生并最后漂浮入海的“温床”。

    面对“年年来犯”的浒苔灾害,青岛市正在探索对打捞的浒苔脱水、压缩后,进行工厂化处置,并以浒苔为原料制成多种海藻有机肥。但业内人士表示,目前浒苔的利用仍处于初级阶段,处置成本较高,仍需进一步开发研究相关技术。



    7月6日拍摄的从海里捞上岸的浒苔。新华社记者王凯摄

    专家表示,浒苔灾害已连续十五年侵袭黄海海域,其对青岛及山东其他沿海城市的海洋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如何依靠科学研究逐步遏制并彻底根治浒苔灾害,应是政府部门和科研单位的当务之急。

    截至7月3日,青岛市累计出动船只7300余艘次,打捞浒苔约24万吨。据自然资源部北海预报中心监测,今年浒苔绿潮灾害对青岛市影响将持续到8月中旬。

    2021-07-07
  • 宁夏探索推行净采矿权出让

    新华社银川7月4日电(记者靳赫、于瑶)记者4日从宁夏自然资源厅了解到,为深化矿产资源管理改革,宁夏选取吴忠市及其所辖县(区)开展为期2年的净采矿权出让试点工作,构建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市场决定、科学配置、社会监督的矿产资源“净矿”出让工作机制。

    试点市、县(区)将在2021年底前,完成净采矿权出让宗数不低于本年度采矿权出让计划的30%;2022年底前,完成净采矿权出让宗数不低于本年度采矿权出让计划的50%。

    宁夏提出,试点市、县(区)自然资源部门在采矿权年度出让计划中选取具备条件的拟出让采矿权,由属地政府组织发展改革、生态环境等部门及矿山所在乡镇政府,对拟出让采矿权范围开展联合踏勘审查。同时,对拟出让采矿权矿区范围或影响范围内土地,以及地面附着物的权属进行调查,确保权属清晰,符合用地、用林政策。

    试点地区净采矿权采取招标、拍卖、挂牌的方式出让,由试点市、县(区)自然资源部门委托矿业权评估机构开展采矿权出让收益评估,确定出让起始价,提交矿业权交易机构组织出让。

    2021-07-06
  • 北京市创业担保贷款取消人员类别和户籍限制

    新华社北京6月30日电(陈旭、李爱生)个人创业担保贷款最高贷款额度为50万元、小微创业担保贷款最高额度300万元、借款人年利息2.35%、无担保费用、取消人员类别和户籍限制……在北京的创业者迎来利好消息,这是记者日前从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举办的“便民利企办实事,创贷政策进基地”活动上获悉的。

    据悉,北京市创业担保贷款是由政府设立贷款担保基金、受托担保机构提供担保、经办银行发放贷款、财政部门给予贴息的政策性贷款。今年以来,北京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扩大创业担保贷款覆盖范围,提高贷款额度,降低利率水平,合理分担利息,扩大免除反担保范围。

    北京市人社局劳动服务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深入创业企业调研的基础上,今年的创业担保贷款政策支持范围扩大,取消了贷款对象的人员类别和户籍限制,面向辖内注册经营的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农民专业合作社、民办非企业单位等创业主体,实现了外地在京创业人员与本地人员同城同待遇。

    创业担保贷款经办银行、北京银行中关村分行相关负责人介绍,个人创业担保贷款最高50万元、期限最长3年,小微创业担保贷款最高300万元、期限最长2年。借款人仅需承担贷款利息中“LPR-150BP”以下部分,剩余部分由财政给予贴息;免收担保费。受理后资料齐备5个工作日内即可放款。

    据悉,北京市人社局依托北京市创业孵化示范基地等平台开辟创业担保贷款绿色通道。活动期间,海淀区15家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意企业实现贷款或达成贷款担保意向超过1000万元。

    目前,北京利用政务服务大数据平台推动创业担保贷款业务办理,借款人资格认定环节不需提交身份证、营业执照、社保缴费证明等纸质材料,通过系统后台数据比对即可审核,审核时限大幅缩短,营造更加优越的营商环境。

    2021-07-02
  • 广东新冠疫情重型和危重型患者全部清零

    新华社广州6月30日电(记者肖思思、马晓澄)记者6月30日从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广东工作组和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获悉,广东省5月21日以来的本土新冠肺炎疫情累计救治12例危重型和7例重型患者,无一例死亡。截至6月30日,重型和危重型患者全部清零,临床治疗压力大大缓解。

    据悉,截至6月30日14时,广东省已连续8天无新增新冠肺炎感染者报告,累计出院或解除隔离129例阳性感染者,在院治疗或隔离感染者降至61例。

    6月22日至29日,广州、深圳、东莞三地在已完成全员核酸检测的基础上,又完成重点地区、重点人群多轮次核酸筛查超6000万人次,均未发现阳性感染者。

    有关专家表示,广东省自5月21日以来相继在广州、深圳、东莞三地发生本土新冠肺炎疫情,目前社区传播均已阻断,局部管控区域已逐步恢复常态生活与生产。

    2021-07-01
  • 山东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以金融服务高质量发展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起步之年。山东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下称“省地方金融监管局”)全面加强党对金融工作的领导,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切实增强做好地方金融发展改革稳定工作的政治责任感,围绕金融服务高质量发展,在为群众办实事中推动全省金融工作再上新台阶,在服务重大发展战略中展现新担当、激发新动能、开拓新局面。

    永远跟党走,为民办实事。今年以来,省地方金融监管局坚持以党建工作为统领,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进一步深学细悟、融会贯通,实现了党史学习入心入脑,党建业务同频共振。近日,该局创新开展“峥嵘——党史情景再现”培训、“讲好党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主题演讲等活动,在组织上构建“红色保障”,在思想上筑牢“红色堤坝”,有效发挥了党组织的凝聚力、组织力、创新力,取得了聚人心、提素质、促发展的良好效果。同时,围绕“学史力行”开展调研式学习,通过走基层、接地气、办实事,聚焦金融行业的痛点难点问题以及企业公众高度关注的急难愁盼问题,把党史学习教育的成效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改革发展成果,全力助推山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全国首创

    金融辅导为企业纾困解难

    山东华宸高压容器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经营高压容器产品的企业,国内市场占有率达85%。“车间新上的生产线,6月就能投产,比原计划提前半年。”该公司董事长马连全说,今年5月,他还在为缺少资金无法购买生产设备而发愁。困难之际,武城县金融风险防控中心抽调专人与金融辅导队进驻企业,联系银行实行上门服务,仅用7天时间就为企业办理了4000万元贷款。

    在全国首创金融辅导制度,是山东省委省政府为优化金融服务、助推企业发展、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作出的战略部署。金融辅导工作启动实施一年多以来,在提升民营经济和小微企业融资水平、助力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坚持“属地结对、就近辅导”原则,金融辅导队与企业精准对接,形成了覆盖广泛、结构优化、布局合理、服务高效的金融辅导网格。金融辅导制度从全省优选5826名金融辅导员、2200余名服务专员,组建了1942支金融辅导队伍,将32494家企业纳入金融辅导,进一步延伸服务触角,拓展辅导覆盖范围。自2020年启动金融辅导工作以来,共解决了1.49万家企业融资需求,涉及金额3859.2亿元。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为突出纾困解难,省地方金融监管局围绕支持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将受疫情影响大的外资外贸、文旅等企业纳入金融辅导范围;为突出培育新动能,金融辅导入选企业基本囊括了具有辅导意愿的拟上市公司、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省级重大项目承担企业等,近期又将3家独角兽企业、108家瞪羚企业、94家制造业重点支持企业纳入金融辅导范围。

    注重多方联动、多措并举,金融辅导工作努力为企业综合提供全方位、定制化、一站式金融服务,收效明显。根据企业需求,银行的金融辅导员在入企服务时,与证券、保险、会计、法律等服务专员一同入企,提供政策解读、事务咨询、规范改制、上市挂牌等全方位定制服务。金融辅导工作开展至今,我省已开展政策传导落实、金融策划协调、信用培育提升等入企服务8万多家次,在丰富金融政策传导渠道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金融辅导再升级,“金融管家”来服务。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省地方金融监管局在全省16个园区、21个乡镇探索推行“金融管家”制度试点,组织当地优秀金融辅导员组成“金融管家”团队,并将“金融管家”服务模式纳入金融辅导工作体系,进一步发挥金融辅导作用,为园区、乡镇、企业提供金融规划、金融知识宣传推广、融资需求对接等一揽子精准化、定制化的金融服务。

    坚守初心

    普惠金融为发展添翼赋能

    烟台富阳实业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化工产品及煤炭贸易的中小企业。今年初,该企业向烟台银行提出了办理无还本续贷的诉求。烟台银行在了解公司困难及融资需求后,立即开展实地调研,加快推进授信业务报批,并将贷款利率下调至合理水平,有效缓解了企业的资金困难。

    这是山东落实政策、践行普惠金融的生动实践。近年来,我省不断完善惠企融资政策体系,推动金融机构创新产品,提升金融服务,着力发展普惠金融,引导金融机构坚守服务实体经济初心,回归服务实体经济本源。

    如何有效降低企业综合融资成本一直是省地方金融监管局关注和工作的重点。近年来,省地方金融监管局会同山东银保监局等部门陆续印发了推进落实无还本续贷政策的指导意见、业务奖励暂行办法等文件。无还本续贷业务通过新老贷款无缝接续,省去了企业还款后至新发放贷款的时间,为企业节约了过桥资金成本。目前,我省已有200余家银行机构制定了无还本续贷管理制度或操作办法。截至5月末,山东省小微企业无还本续贷业务余额达到1663.47亿元,比年初增加133.37亿元,成为我省普惠金融服务的一大亮点。

    应急转贷是我省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缓解企业融资难题的另一“法宝”。2019年,我省设立省级企业应急转贷引导基金,并逐步建立起覆盖16市的全省应急转贷服务体系,为生产经营基本正常、信用信息记录良好的民营中小微企业提供过桥资金,助力企业缓解流动资金压力。截至2021年5月末,省级转贷基金运营机构已与136家银行机构签订了应急转贷合作协议。今年1-5月份,全省应急转贷服务体系累计服务企业4909家次,转贷金额586.8亿元,越来越多的企业享受到这项政策带来的红利。

    缺乏有效抵质押物是广大中小企业融资过程中的“拦路虎”,针对这一难题,我省积极推动银行机构与税务部门互动,将企业纳税信息转化为授信依据,让小微企业的纳税记录成为融资的“真金白银”,为破解企业融资难题提供了一条可行路径。2019年,山东省“银税互动”融资服务平台正式启用,实现了“银税互动”服务方式从“线下”到“线上”、数据传输从“单向”到“多向”、信息种类从“单一”到“多元”的提档升级,构建起了“互联网+税务+银行”的全新服务模式,我省“银税互动”工作走在了全国前列。截至2021年5月末,接入该平台的银行机构已有160余家,贷款余额267亿元,比年初增加71.3亿元,有效实现了纳税信用的增值应用。

    借助大数据等科技手段,搭建综合金融服务平台,为普惠金融建设添砖加瓦。为落实省委、省政府实施“金融畅通工程”的决策部署,省地方金融监管局会同省大数据局,正在做实做优省融资服务平台,并升级搭建省综合金融服务平台,以数据应用为驱动,服务政、金、企对接需求,打造全链条、多场景、数字化综合金融服务生态。

    加强培育

    上市、过会公司数量创新高

    近日,我省又一家金融机构叩开A股大门。6月18日上午9点30分,伴随着上海证券交易所里铜锣的敲响,齐鲁银行正式登陆主板,迎来圆梦A股的重要时刻。

    近年来,我省不断加强企业上市培育工作,上市公司数量快速增长。其中,2020年,我省上市、过会公司数量创近年新高,新增上市公司29家,新增上市、过会公司53家;境内IPO排队和辅导公司达161家;股票、债券直接融资合计7798.66亿元,同比增长21%。

    喜人增速在今年继续上演。今年以来,我省新增上市挂牌公司16家。截至目前(6月23日),IPO已过会公司15家,在审公司31家,上市辅导公司119家,上市公司总量达350家;截至5月末,全省股票、债券两项直接融资3259.92亿元,同比增长6.64%。

    上市公司较快增长的背后,是省地方金融监管局以正向激励强动力、扩展资源挖潜力、深化合作添助力的不懈努力,是持续为企业上市工作铺路架桥的恒心和决心。

    为推动企业多上市、快上市,省地方金融监管局加大激励力度,2020年将拟在科创板、精选层公开发行的企业纳入金融创新发展引导资金奖励范围;今年,探索设立上市公司孵化聚集区,深挖优质企业资源,全省上市后备资源库企业扩展到2000家,全力打造全省上市后备资源优质梯队。

    近年来,我省与沪、深、港交易所全面深化合作关系,联合上交所设立资本市场服务山东基地,在全省举办资本市场系列活动;联合深交所制订了针对我省的新旧动能转换资本市场行动专项方案,在8个市开展资本市场服务周活动;会同上交所等组建科创板企业培育中心山东班,对100余家重点拟在科创板上市企业开展了5次集中培训及相关活动。今年以来,全省新增科创板、创业板、精选层上市挂牌公司10家;排队科创板、创业板、精选层上市挂牌公司39家;正在辅导的科创板、创业板、精选层上市挂牌公司近百家。

    聚焦“三农”

    打造金融助力乡村振兴样板

    近日,兰陵农商银行针对在长三角地区创业的兰陵人,创新推出“思乡创业贷”。兰陵县南桥镇南桥村的任金利,在上海成立了上海激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为各大商超、平台配送蔬菜。他想在兰陵老家承包100亩土地种植蔬菜,成立兰陵县金顺家庭农场,实现“从地头到餐桌”的订单式生产,可资金问题始终是迈不过去的坎儿。得知情况后,兰陵农商银行第一时间为其发放200万元的“思乡创业贷”,扶持他圆了创业梦。此外,兰陵农商银行还推出“新型职业农民贷”,累计发放贷款1.8亿元,近830名农户受益。

    乡村富才能农民富,乡村兴才能山东兴。近年来,我省将金融扶贫与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密切衔接,围绕盘活农村生产要素深化金融创新,推广“农地经营权+多种经营权”或“农地经营权+地上附着物”等抵押融资,努力扩大支持乡村振兴的资金规模,强化考评引导,激发金融机构服务动力,引导更多金融资源精准投向乡村振兴等领域。2021年5月,省地方金融局联合省直有关部门印发了《金融服务乡村产业振兴指导意见》,提出综合运用财政资金、信贷资源、资本市场、保险服务、担保增信等政策手段,促进金融资源下乡,改善涉农主体金融服务,巩固深化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建设成果。

    2020年7月,临沂普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改革试验区(下称“临沂金改试验区”)获批,这是全国第一个以乡村振兴为题的金改试验区,是一块“金字招牌”。近一年来,我省加快推进临沂金改试验区建设,在推动金融机构服务下沉、建立健全抵质押担保机制、发挥资本市场功能、发挥保险风险管理作用、推动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优化金融生态环境等方面先行先试,积极在普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领域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临沂模式和山东经验。

    创新农业担保方式,强化农业担保增信,致力于为“三农”融资开辟新渠道、新途径。近年来,山东省农业发展信贷担保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山东农担”)以乡村场景金融为抓手,聚焦“三农”融资难、贵、烦问题,先后推出与强村贷、农耕贷、生猪贷、巾帼创业贷等342个信贷产品相匹配的担保产品。目前,山东农担累计为全省11.8万户农业经营主体提供担保贷款600亿元,在保9.1万户456.2亿元,今年新增4.2万户270亿元,累保、在保、年度新增金额及净资产放大倍数、风险管控水平均全国领先,成为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又一典型范例。

    源头防控

    营造安全稳定金融环境

    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是省地方金融监管局为民办实事的重要阵地。为切实提升社会公众风险识别能力,守住钱袋子、护好幸福家,省地方金融监管局积极协调各级各有关部门开展了丰富多彩的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月活动,提高群众风险防范意识和识别非法金融活动的能力,并全力推动集资融资领域信访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多渠道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截至5月底,通过“12345”热线、接诉即办、政务服务网、门户网站互动交流等渠道受理群众各类投诉、咨询信件209件,办结192件。为扎实落实《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条例》,该局组织对《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条例》开展了大范围、广覆盖的普法宣传,同时,切实加大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力度,深入推进防范非法集资工作网格化管理,依法维护群众切身利益。

    为稳妥处置互联网金融违法犯罪活动,省金融稳定发展领导小组印发《山东省互联网金融违法犯罪活动专项整治方案》,实施互联网金融违法犯罪专项整治。此次整治自5月份启动,将全面排查在我省注册网络平台从事非法金融活动乱象,为清理互联网金融领域违法犯罪行为,营造安全稳定的经济金融环境创造条件基础。

    为强化对金融风险的监测预警,构建监测全面、预警及时的金融风险防控体系,我省倾力打造“金安工程”,着重建设金融风险防控监测大数据平台,对非法集资、重点企业流动性、地方金融组织、金融机构、金融舆情等风险进行实时监测、及时预警。针对不同领域风险特点,该平台建立了5套监测体系和预警模型,设计了500余个风险指标,已汇聚政务部门、金融机构、资讯机构等6亿多条数据,建立了常态化监测工作机制,监测对象已扩充至147万家。目前,该平台已正式上线运行,在早识别、早预警、早发现、早处置金融风险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为建好用好“金安工程”,省地方金融监管局专门成立了山东省金融运行监测中心,专司重点领域金融风险监测预警工作,开展金融运行态势、风险形势分析研究。

    百尺竿头再蓄力,厚积薄发扬风帆。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省地方金融监管局将继续以党建为引领,凝心聚力,砥砺前行,聚焦高质量发展主题,肩负起新时代所赋予的新使命、新定位,锚定“七个走在前列”“九个强省突破”,抓实抓牢“服务实体经济,防范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工作目标任务,带动全省金融业以更优质的金融综合服务助力山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①6月18日上午,齐鲁银行在上交所上市,齐鲁银行董事长王晓春与上海证券交易所副总经理卢大彪签订《上市协议书》。

    ②2020年11月14日,乳山农商银行组织客户经理来到大孤山镇上夼村支部委员会,为该村颁发“服务乡村振兴样板村"牌匾。

    ③今年6月,农发行山东省分行筹措300亿元信贷资金支持夏粮收购,确保售粮农民“粮出手,钱到手”。

    ④山东工行金融辅导队员到企业现场调研,了解企业金融需求,做好金融辅导服务。

    2021-06-30
  • 北京政法系统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

    坚持问题导向,健全完善深化“接诉即办”工作长效机制,确保群众诉求得到有效解决

    为切实抓好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各项工作,引导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积极回应群众对新时代政法工作的新要求、新期待,近两个月来,一场场生动的“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在北京展开。

    记者从北京市委政法委了解到,目前,北京市级政法机关已推出325项体现首善标准、具有首都特色的具体措施,许多百姓关心和企业关切的“急难愁盼”问题和诉求得到了解决。同时,首都政法队伍坚持问题导向,健全完善深化“接诉即办”工作长效机制,确保群众诉求得到有效解决。

    群众有呼我有所应

    “之前楼道里有住户养鸡,味道很大,交涉了好多次都不管用,这次反映后,终于得到了解决。”……日前,在北京远郊密云区,名为“三团下乡”的“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在全区20个镇街全覆盖展开,由当地政法机关组成的“痛点攻坚团”“英模报告团”“法治宣讲团”各自行程1400多公里,走进乡村、群众,走近矛盾、问题。

    其中,“痛点攻坚团”通过在村口、社区、集市和服务大厅摆桌子、听民意、解难题,受到群众欢迎。有群众反映,规定电动自行车不能进楼道后产生了充电难问题,“痛点攻坚团”立即协调当地街道和消防部门,计划依照相关标准在小区安装充电桩;有村民说,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农用三轮车出行受限,在农村极不方便,“痛点攻坚团”与区交管部门商议,因地制宜出台过渡办法……

    “通过此次活动,提高了群众对政法系统教育整顿的知晓度和参与度,通过解决问题,进而提升群众的安全感满意度。”“痛点攻坚团”团长、密云区委政法委二级调研员黄鑫介绍,该团还有效结合北京12345热线“接诉即办”工作,拓宽问题线索征集渠道,目前,接到群众反映问题541件,协同相关部门解决515件。

    在北京通州,20余名六七十岁的老年人日前来到通州区人民法院立案大厅。这些老人都是位于京津冀交界处的通州区漷县镇梁家务村的村民,因此前通州法院判决的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纠纷案件已生效,一同来办理执行案件的立案手续。

    因为缺乏诉讼经验,老人们对于如何准备材料一头雾水,坐了近3个小时车来到法院,这次办不成还要再来第二次。针对这种情况,通州法院立案庭法官一行4人来到梁家务村开展巡回立案,不到两个小时为40余名村民办理了立案手续。“法院现场办公,省得老百姓来回跑,这才是真真正正为老百姓办实事。”一位村民感慨地说。

    记者了解到,漷县镇梁家务村涉及耕地腾退执行案件共计83件,涉及耕地面积260余亩,涉及村民74人。目前,涉及漷县镇梁家务村耕地腾退83件执行案件将全部执行完毕结案。

    向前一步未诉先行

    “线上咨询、统一派单、专人回复”,近日,北京市怀柔区人民检察院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向前一步主动开通了24小时检察监督热线,全天候、一站式的模式既能高质量发挥检察职能,拓宽民事检察、行政检察和公益诉讼检察线索来源渠道,又有效地打通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2021年4月,家住怀柔区某村的张某发现山后堆满了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不知如何是好的张某想起了怀柔检察监督热线,致电求助。接到线索交办单后,第五检察部检察官杜山泉及时与张某取得联系,向其了解情况,实地查看现场垃圾堆放情况并开展调查,随后采取检察建议的形式高效推动属地政府及主管部门组织力量迅速整改。

    “怀柔检察监督热线本着‘有限职责、无限服务’的工作理念,有的诉求不在检察机关职能范围,我们也会利用专业优势提供帮助。”怀柔区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赵晓峰介绍,自热线开通以来,已接到61名群众来电,办结29件。

    在北京市司法行政系统,公证处周末“不打烊”给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方便。据介绍,该局选取11家公证机构周六为群众提供民生类公证服务,3家公证机构周日为群众提供民生类公证服务,切实解决群众节假日办理公证难的问题。

    除此之外,5月31日至6月6日期间,该局还组织全市25家公证机构开展“集中办理遗嘱公证服务周”活动。在东方公证处,大厅内增设5个遗嘱公证专门窗口,其中一个负责现场预约登记,4个接待室专门办理遗嘱公证。据统计,当周,该公证处完成遗嘱公证预约登记57件,办理遗嘱公证31件,比平日办理量增加200%。

    “此次选取的都是北京市接待能力强、服务水平高的公证机构,涵盖城区公证机构和郊区公证机构。”北京市司法局二级巡视员王群表示,“这项举措是长效制度,将长期坚持推行。”

    创新机制深化实践

    记者采访发现,在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北京部分地区和部门不断创新机制、深化实践,门头沟区政法单位以“两室一站”创建新的服务、联络、办事机制,积极优化营商环境;丰台公安分局打造32个“刘安式社区示范岗”,弘扬英模精神,深化为民服务。

    在中关村科技园门头沟园,驻园企业足不出园就能向法官、检察官及律师面对面咨询法律问题,既能得到专业高效的法律意见,又能获得公平正义的法律援助。记者了解到,今年4月,在门头沟区委政法委的统筹协调下,区法院、区检察院、区司法局在园区内分别设立了法官联络室、检察官联络室、律师公证工作站,每周一天安排专人在岗,开辟联络“窗口”,“蹲点”便捷服务,发挥各自专业优势为企业纾困解难。

    利德衡环保有限公司管控中心副总监冯立文说,该公司于2012年与山东、山西两家公司签订了价值约210万元的工程合同,工程款却迟迟未能兑付,出于常年合作关系,又不希望通过诉讼方式“撕破脸”。正在愁眉不展之际,法官联络室的法律指导起到实效:通过诉讼保全,促使对方主动和谈,达成了庭外和解。困扰公司近9年的问题,只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就解决了,大大节约了企业成本。

    门头沟区委政法委相关负责同志表示,“两室一站”是门头沟政法单位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优化区域营商环境的重要一环,既可以从宏观层面对民营企业发展提供快捷有效的法律服务和指导,又可以发挥政法各单位职能作用,推动企业依法依规完善管理制度,有效防范法律风险,进一步维护企业合法权益,为企业健康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法律保障。

    在丰台区,丰台公安分局在411个社区、16个医院警务室开展了“刘安式社区示范岗”创建,第一批确定32个优秀社区岗,并于5月底集中统一挂牌,民警车红霞所在的红狮家园社区就是第一批挂牌示范岗。红狮家园是一个5000多人的中型社区,住着许多老年人,“有困难找红霞”早已成了许多大爷大妈的习惯。

    今年5月一天的凌晨3点,车红霞接到一位80多岁的失独老人的电话:“上厕所时摔倒了,车警官你能来一下吗?”已经休息的车红霞二话不说,开车来到社区,熟门熟路地找到老人,并带她到同仁医院检查,再回到家里已是早晨7点。老人没有大碍,但事到如今还惦记着车红霞替她垫付的挂号费……

    “设立示范岗,对我们来说是鼓励更是鞭策,我们要从心出发,学习刘安同志的工作作风,把人民群众的小事,当成我们公安民警的大事,更好地改进工作,融入群众。”车红霞说。(鲁畅)

    2021-06-29
  •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博物馆在青岛开馆





    6月26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博物馆在山东省青岛市举行开馆仪式。这是开馆仪式现场。新华社发(于斌摄)

    新华社青岛6月26日电(记者黎云、孙鲁明)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博物馆26日上午在山东省青岛市举行开馆仪式。新落成的海军博物馆是人民海军建设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的一个缩影,见证着海军向海图强的昂扬风貌。

    据海军博物馆馆长张利波介绍,海军博物馆以人民海军发展沿革为主轴,以海军历史上著名战役和战斗、重要事件、重大发展成就、武器装备和英模人物为重点,通过4000余件文物、1200余幅图片,近百组雕塑、浮雕、场景、油画,以及40多个视频等,全方位、全过程、全景式展现了人民海军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一路劈波斩浪,取得举世瞩目伟大成就的创业史、奋斗史、发展史,突出展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海军发生的历史性变革。



    6月26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博物馆在山东省青岛市举行开馆仪式。这是开馆仪式现场(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江帆摄)

    海军博物馆主要分为室内、海上和陆上三大展区。室内展区设置的人民海军历史基本陈列,围绕“向海图强”主题,分为“艰苦创业、扬帆启航”“改革开放、乘风破浪”“强国强军、挺进深蓝”三部分。海上舰艇展区建有3座码头6个泊位,停靠着1:1复制的长江舰,以及我国第一艘国产驱逐舰、第一艘国产核潜艇等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功勋舰艇。陆上装备展区主要展陈了曾在解放沿海岛屿、保卫海疆安全、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等任务中发挥过重大作用的小型水面舰艇、航空装备、陆战装备和岸防装备等。



    6月26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博物馆在山东省青岛市举行开馆仪式。这是陆上装备展区的航空装备(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江帆摄)



    6月26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博物馆在山东省青岛市举行开馆仪式。这是海上舰艇展区(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江帆摄)



    6月26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博物馆在山东省青岛市举行开馆仪式,参加仪式的海军官兵整齐列队。新华社发(于斌摄)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博物馆展示的海军英模走廊(6月22日摄,手机照片)。新华社发(郭中正摄)

    2021-06-28
  • 杭州上线“双碳地图” 助力精准减碳

    新华社杭州6月24日电(记者林光耀)近日,通过上线“双碳地图”,浙江省杭州市实现了全市县镇碳排放“全景看一网控”,为实施节能降碳,推进重点领域绿色低碳转型提供助力。

    杭州“双碳地图”依托杭州能源大数据中心跨领域协同优势,结合杭州“城市大脑”,汇集各类碳排数据,通过多维度网格化碳效率快速计算,试水开展“碳画像”。

    “双碳地图”以镇街网格中的企业、居民、交通等作为监测基本单位和地图绘制的基本要素,由点汇聚成像,用不同的颜色表示区域能耗强度。颜色越深,表示碳排放强度越大,并最终绘制成区域碳排放地图。人们通过区分不同色彩、色块大小密集程度,就能够直观了解城市不同区域的碳排放情况。

    目前,“双碳地图”通过对城市碳排放的精准分析汇总,构建起横向涵盖能源、工业、居民、建筑、交通、生态六大维度,纵向贯通市、区、镇街三级网格,范围覆盖杭州13个区县、199个镇街的城市全景碳分析模型。

    今年6月,杭州欣美电气有限公司所在网格就拿到了一张“碳诊断书”。通过建设800千瓦的屋顶光伏发电站和150千瓦的小型储能站,配合绿色智慧能源控制平台,该企业实现了厂区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净零排放,打造了“零碳”智慧工厂。

    这样的探索成果,被“双碳地图”测算到后,国网杭州供电公司结合该企业所在的杭州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网格整体碳排放情况,向该网格给出了“减碳诊断”——建议在区域内择有条件企业和建筑,推广“欣美模式”,打造“零碳”工厂,助推绿色发展。

    国网杭州供电公司发展部副主任商佳宜表示,政府部门可以通过对“双碳地图”上区域的判断,进行合理的碳排放管控。

    2021-06-25
  • 安徽铜陵:无人智慧警局24小时不“打烊”

    新华社合肥6月24日电(记者张紫赟)智能政务机器人、业务受理机、证件发放机、智能文件柜……走入位于安徽省铜陵市政务服务中心旁的无人智慧警局,高科技气息扑面而来。

    6月22日下午,“00后”肖克勤通过“交管12123”App,预约前来无人智慧警局参加驾考科目一考试,在他刷身份证进行人脸识别后,系统为他随机分配自助考试机。当他走入考试机后,手机信号被切断,考试过程全程监控,现场画面被同步投放至考试机门外屏幕上。

    “特别方便,随时来随时考,也不用工作人员辅助,自助式考试。”肖克勤说,以前需要坐1个小时公交车,到距离市区较远的车管所考试,如今在家门口就能考试。

    在这个无人智慧警局,共有10台自助服务设备,其中智能政务机器人,可为群众提供公安政务服务引导与咨询;综合警务自助亭,包括户政、车驾管、出入境业务,提供现场拍照、体检、制证等服务;自助考试机,可实现驾驶员科目一、科目四和满分学习考试。群众只需携带身份证、驾驶证、行驶证,即可一站式、全天候自助办理户政、车驾管、出入境等3大类、32项高频公安业务。

    “太神奇了,拍照、体检、制证,一个综合警务自助亭全部搞定。”正在办理驾驶证换证业务的市民瞿先生说。

    据铜陵市公安局行政许可服务科科长朱启赟介绍,无人智慧警局依托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打破时间、地域界限,实现公安业务由“窗口固定时间办”转变为“群众随时自助办”,为群众办事开启“加速度”“随时办”。

    数据显示,自2020年12月底该无人智慧警局启用以来,已受理群众办事2200余人次,办结各类公安业务3000余笔。“下一步,将继续依托科技力量,不断优化自助设备,拓展智慧服务场景,让群众办事更加便利。”朱启赟说。

    据了解,今年以来,铜陵市公安局瞄准群众急难愁盼事,开展了系列“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如在符合条件的基层派出所设置综合服务窗口,将公安政务服务向群众“家门口”延伸;在公安政务服务大厅,推出免费快递、信息联查等便民利企服务;打破数据和系统壁垒,推进业务网上办;向重点企业派驻警企联络员,等等。

    2021-06-24
  • 李家庄:红与绿,在这里交融

    编者按:河北是英雄的土地、革命的土地,是新中国从这里走来的土地。


    在燕赵大地上,数量众多、独具特色的革命遗址、遗迹、纪念馆,见证了中国共产党人和广大人民群众听党指挥、不畏牺牲、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光荣历史和优良传统,不但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路的辉煌印记,也是河北无数党员干部的精神宝藏,更是教育后人的生动教材。


    五一假期期间,带着家人孩子,不妨去这些充满红色记忆的地方走走看看,在革命的山山水水中涤荡灵魂,感怀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凝心聚力,砥砺前行。





    站在中央统战部旧址广场前的停车场,可以看到浩荡的岗南水库。人民网付兆飒摄


    人民网石家庄5月1日电(付兆飒)新中国成立前,中央统战部在这里展开了艰苦卓绝的大统战工作,新中国统一战线从这里走来……李家庄村的过往是红色的。


    近年来,李家庄村先后被评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全国生态文化村”……李家庄村的现在是绿色的。


    擦亮红,着眼绿。在中央统战部和省、市、县的大力支持下,李家庄村深入挖掘红色资源和生态优势,提升乡村文化和旅游文化内涵,建设成为具有太行风情的红色旅游山村,把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落到实处,让红色和绿色在这里碰撞出耀眼的火花。





    游客在中央统战部旧址参观。人民网付兆飒摄





    中央统战部旧址一景。人民网付兆飒摄


    赓续红色基因汲取奋进力量


    红色,是李家庄村最为厚重的一种底色。


    李家庄村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岗南镇,三面环水、一面靠山,是富有光荣革命传统的老区,被誉为“统战故里、同心家园”。


    沐浴着春日和风,一批批游客走进中央统战部旧址,学习了解李家庄时期的大量统战史实,了解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与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患难与共的奋斗历程。来自于宁波的张海红驻足于馆内李家庄民主人士谱墙前思绪万千,“在这里我们见证了各民主党派的历史选择,了解到了新政协的筹备过程,很受感动。”


    时间倒回。1948年4月,中央城工部迁驻李家庄村,距离西柏坡村只有2.5公里。同年9月,中共中央将中央城工部改名为中央统战部。1949年1月,北平和平解放后,2月至3月间中央统战部从李家庄分三批迁到北平。在李家庄的这一年,正值解放战争大决战、新中国即将建立的关键时期,中央统战部在极其艰苦条件下创造性开展工作,出色完成了多项重大任务,为新中国的统一战线事业奠定了组织、制度和作风基础。


    坐拥殷实的红色家底,近年来,河北省委统战部、石家庄市委统战部和平山县委深入开发研究、进村入户走访,详实了解中央统战部在李家庄时期的办公生活布局,在科学规划、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按照“尊重历史、修旧如旧、拓展功能”的原则,对旧址进行一系列改造提升,致力于打造成为集“传统教育、学习培训、理论研究”于一体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赵延通是衡水高新区大麻森乡赵夏寨村的党支部书记,他专门带领村里的全体党员来这里学党史、悟初心。“展馆里各部分的展示都很翔实生动,通过这次参观我了解到了很多之前不知道的历史故事,也更加坚定了我带领村民好好奋斗的信念。”


    据介绍,正式对外开放后,旧址多次承担接待各级领导考察学习的重要任务,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截至目前,累计接待全国各地参观学习团体3650多班次,党日、党建活动260多班次,总客流量120多万人次。中国侨联、民盟中央、民革河北省委、河北大学、河北师范大学、天津工业大学等在此挂牌成立教育实践基地。


    平山县李家庄中央统战部旧址工作人员李少雷介绍说,为进一步发挥旧址展馆作用,以建党100周年为契机,我们既要挖掘旧址红色文化资源,完善图片、文字、新媒体等史料,更好地弘扬统战文化,也要提高旧址管理水平,优化工作机制,加强讲解培训,为参观考察团体、广大游客提供优质的参观学习体验。





    李家庄村前大街同心工坊。人民网付兆飒摄





    李家庄村旅岛农家院的客房。人民网付兆飒摄


    念好绿水青山经唱好乡村振兴戏


    绿色,是李家庄村最为鲜明的一抹原色。


    经历过告别鱼米之乡、搬到旱岭高地的李家庄村人,更懂得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价值所在。隐在山水间的特色民宿、新型环保材料修建的登山步道、绿意盎然的同心园,都体现着“爱山如父、爱水如母、爱林如子”的生态观念。李家庄村仿佛世外桃源,村民们传承了乡情、乡味、乡愁,游客们则在这里进一步感悟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奥妙。


    不经意间,走进村子里的旅岛农家院,瞬间被暖到了:排排的鲜花,木制的秋千,石制的棋盘桌,美味的农家饭菜,还有新改造的智能房间,让来到这里住宿的客人感到身心愉悦,它也因此成为了村里的网红民宿。“这是我们家开农家院的第四个年头了,去年经营农家院赚了15万,生意是真的好。”农家院的女主人韩会茹向我们介绍说道,以前家里种地,一年连一万都赚不到,跟现在的生活没得比。今年,是建党一百周年,来李家庄村旅游的人更加多了,眼瞅着忙不过来,韩会茹雇了3名服务员来帮忙,“客人觉得这边的风景好、环境好,来了都不想走了。”


    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契机,以乡村旅游为抓手,以产业发展为动力,探索“旅游+”模式,通过开发健康养生旅游、生态文化旅游、运动休闲旅游,进一步延伸旅游产业链,李家庄村实现了由美丽资源优势向产业发展优势转变、美丽元素向美丽经济转变。


    据中央统战部挂职干部、李家庄村第一书记侯霄冰介绍说,现在村子采用“农户+企业+特色民宿”模式,整合闲置农宅,按照“一户一设计、一户一特点”进行装修改造,发展经营农家乐。“目前,与企业专业化合作经营的精品民宿有10户,农户每年获得3-7万元分成;农户自主经营特色民宿有27户,每年收入5-20万元。”


    此外,李家庄村还成立乡村旅游合作社,注册“李家庄”品牌,复原石磨面粉、古法香油等原生态手工作坊;打造同心工坊,以“同心、同向、同行”为主题,在前大街引进新文创产品,包括瓷器馆、内画馆、葫芦烙画彩汇馆、宫绣馆,传承中华传统文化脉络,打造特色伴手礼和艺术品。


    内容丰富起来了,来旅游的客人也多了。在村庄里,随处可见悠闲自得的游客,来自于四面八方的他们在这里共同体会到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惬意感。据侯霄冰介绍,现在游客多以周边的游客为主,但也有不少远道而来的客人。在前大街同心工坊前,来自于石家庄的魏女士在和同伴们一起拍照留念,“这是我第二次来李家庄村了,感觉这里的环境愈发得好了,每次来都有不同的新鲜感,我已经爱上这里了。”


    通过旅游产业带动,李家庄村9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脱贫,2019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2.5万元。


    侯霄冰说道,2021年,李家庄村将继续发扬优良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围绕“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团结带领干部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不断推进文旅产业发展,持续提升乡村文化内涵,千方百计地帮助村民增收致富。

    2021-05-17
  • 保定曲阳:抢占荒山“种”太阳

    4月30日拍摄的位于曲阳县孝墓镇柳树沟村的山地光伏规模化应用示范基地。近年来,长江三峡集团、中国电力投资集团等企业的投资,促进了曲阳县光伏发电产业发展。目前,该县光伏发电已完成并网400兆瓦,350兆瓦正在建设中,预计2021年6月,全县累计并网规模可达750兆瓦。

    2021-05-17

  • 首 页  上一页   77 78 79 80 81 82 83  下一页    尾 页  

    版权声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 8629 6259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696号 蒙ICP备160010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