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个可独立运行新能源项目建成

    本报呼和浩特1月8日电(记者张枨)日前,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额济纳旗“源网荷储”微电网示范项目完成建设,并初步实现并网供电,下一步将进入联调联试阶段。


    该项目投资1.25亿元,2022年9月初开工,历时3个多月的紧张建设,于2022年12月31日顺利完成通电试验。该项目新建储能电站1座,其中包括25兆瓦磷酸铁锂电池储能系统、4×1.8兆瓦柴油发电机系统及相应的电气设备和辅助设施、源网荷储控制管理系统等。


    该项目是中国首个具备独立运行能力的新能源项目,项目建成后,可与10千伏电网双回并联运行,实现“风、光、柴、储”联合运行,既能并网又能离网运行,形成电网之间的互相备用,能有效解决偏远地区电网供电可靠性低的问题,促进分布式新能源、微电网和大电网融合发展。


    据悉,“源网荷储”是一种包含“电源、电网、负荷、储能”整体解决方案的新型电力系统运行模式,可精确控制用电负荷和储能资源,解决清洁能源消纳及其产生的电网波动性等问题。

    2023-01-11
  • 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1月11日开幕

    10日上午,内蒙古召开自治区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新闻发布会通报,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将于1月11日至15日在呼和浩特召开,会期4天半。


    本次会议议程主要包括听取和审议《政协内蒙古自治区第十二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政协内蒙古自治区第十二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五年来提案工作情况的报告》;列席内蒙古自治区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听取并讨论《政府工作报告》及其他有关报告;选举政协内蒙古自治区第十三届委员会主席、副主席、秘书长、常务委员;审议通过政协内蒙古自治区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政治决议;审议通过政协内蒙古自治区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关于《政协内蒙古自治区第十二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的决议;表彰优秀提案等。


    大会期间,将举办两场“委员通道”,拟邀请8位政协委员参加。同时,为委员提供移动履职服务,委员可以通过内蒙古政协云手机APP,线上提交提案、社情民意信息和大会发言等。并将利用政协云智能会议系统,随时为委员推送会议通知、会议日程、文件资料等,委员可以查阅会议发言、简报等资料。(杨腾格尔、石毅)

    2023-01-11
  • 自治区草种业技术创新中心成立

    记者从自治区科技厅获悉,近日,历经2年筹建的内蒙古自治区草种业技术创新中心正式成立。


    草业是内蒙古优势特色产业,为强化草种业领域科技创新布局,自治区科技厅加快培育草种业领域科技创新平台。2020年,支持蒙草生态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国家林草局草原研究中心等10余家单位联合共建内蒙古自治区草种业技术创新中心。


    据悉,该中心建设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通过汇聚优势人才力量,将研发作为产业、技术作为产品,产学研协同推动重大基础研究成果产业化,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孵化、培育和发展提供创新服务。目前,中心已建成“草种质创新与共性关键技术平台”,审定登记锡林郭勒型华北驼绒藜等6个新品种,落地转化“中草27号”羊草、“中苜10号”紫花苜蓿等牧草新品种11个,建立良种繁育基地3万余亩,有效缓解了优质牧草和生态草良种供给不足问题。还建成草业数字化共享平台,实现数据对草种的资源收集、评价利用、繁育推广,草地监测、预警、开发等一体化信息技术支撑。(记者白莲)

    2023-01-10
  • 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如何推进?——做好二〇二三年经济工作系列报道之四

    内蒙古资源富集,遍地是宝,有“东林西矿,南农北牧”的美誉。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羊煤土气”都是内蒙古的骄傲。然而,这种粗放的资源开发利用模式、单一的产业发展方式在给内蒙古带来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造成了资源浪费、效益不高、创新不足等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内蒙古资源富集,但没有一点是多余的,都是不能浪费的。”


    自治区党委书记孙绍骋在“中国这十年·内蒙古”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内蒙古经济发展的沉疴。


    2022年8月15日至19日,内蒙古连开5场新闻发布会,宣布对待批项目、“半拉子”工程、闲置土地、沉淀资金、开发区建设五个方面进行大起底。这是自治区党委政府针对内蒙古长期存在的低质低效、闲置浪费问题开出的一剂“药方”,这是一场刀刃向内的自我革新。


    不久前,自治区党委十一届五次全会暨经济工作会议强调,今年将持续深化“五个大起底”行动,着力解决水、土地、城乡建设、矿产、废弃物、机关办公等领域各种资源浪费问题,推动各类资源真正活起来、高效用起来。


    细水长流生生不息


    发展是硬道理,节约是大战略。


    2022年,内蒙古出台《关于推进资源全面节约集约的指导意见》,传递出从观念、意识、措施、责任、机制等各方面把节约放在优先位置的鲜明导向。


    自治区自然资源厅党组书记、厅长赵大勇表示,要以实施批而未供、闲置土地大起底消化处置为抓手,切实解决自治区“存量建设用地数量大”与“重大招商项目落地难”并存的难题。“十四五”期间,力争盘活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67.94万亩;


    自治区发改委固定资产投资处副处长段宇坤表示,要把不符合产业政策和节约集约要求的未开工项目剔除出项目库,建立高效审批长效机制;


    自治区财政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冯建中表示,全面掌握各级各部门实有资金账户中沉淀资金规模及构成情况,分类提出处置意见,坚决收回长期沉淀资金。


    节约是战略,更是行动。


    2022年12月19日,S24准兴重载高速公路与河北省接壤的最后5公里断头路修通,搁置10年的工程正式收官,内蒙古又添一条融入京津冀的高速公路出区通道。


    这条高速公路2013年即建成通车,后来因为种种原因在内蒙古终点处约5公里停工。


    “五个大起底”行动开展后,该高速公路遗留工程纳入起底范围,2022年10月1日全面复工建设。


    “半拉子”工程是对资源的极大浪费,“五个大起底”行动发出了向“半拉子”工程冲锋的号角。


    自治区要求对“半拉子”工程存在问题清仓见底,立行立改,让资源从“沉睡”中醒来,发挥应有的价值。


    同时要求各地各部门今后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加强重大项目可行性研究,确保资金来源,提前开展项目绩效评估,杜绝出现“半拉子”工程。


    倡导节约、厉行节约,要及时转变思想,切实提高资源保护和综合利用水平;要大力弘扬求真务实,在全社会树立节约集约循环利用的资源观。


    自治区机关事务管理局实施点亮党政机关资源节约“一盏灯”行动,对自治区20余个党政机关单位实施基础性节电节水改造,安装近5万余套高效照明光源和1000余套节水器具,推动自治区本级党政机关率先实现高效照明光源全覆盖。


    自治区水利厅推进内蒙古在全国率先开展黄河干流水权转让试点改革。截至目前,共批复转让水量4.43亿立方米,已实际转让4.06亿立方米,先后解决了258个大型工业项目的用水指标问题。


    蒙能集团围绕煤炭开采和新能源建设提出提高土地运用效率等具体节约举措和目标。包钢集团就加快淘汰工业落后产能、加强矿产综合开采利用、提高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明确时间表、路线图。蒙盐集团围绕吨盐耗电、吨盐耗水、吨盐耗煤锁定最小“公约数”。


    “双碳”背景下,节约资源不仅仅是国民经济的大事,已经渗透到了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中。


    一个包装盒,可循环使用70次以上。最近,呼和浩特的市民到中国邮政网点寄快递时,工作人员会拿出一款薄薄的纸箱,也就几秒钟的时间,一个方方正正的箱子便成型了。装好箱,用窄胶带打一个“十字”,一个包裹便“轻装上阵”转往下一站。


    2022年,全区试点盟市新能源出租车更新比例达30%,新能源公交车、出租车总量超过7300辆。


    绿色快递、绿色交通、绿色消费……全区各地,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正在加快形成。


    细水长流方能生生不息,在“全面”上下功夫,在“高效”上做文章,实打实把全面节约开展起来,实打实把每一分钱花在刀刃上,内蒙古就一定能为维护国家生态安全、能源安全、粮食安全、产业安全提供强有力的资源保障,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为子孙后代积攒更多家底。


    取之有道用之不竭


    资源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发展经济跟居家过日子一样,要“节流”省钱更要“开源”赚钱。


    全面提高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从经济维度来看,意味着以更少的自然资本投入换取更多的经济效益,让更多优势资源流向效益高地。


    近日,在乌海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海勃湾产业园,一处停建3年的工业地块被重新启用,落户的是总投资182亿元的乌海东晶新材光伏产业链项目。


    这一工业地块占地25公顷,位于海勃湾产业园的南区,是园区中较大的一块工业用地,且毗邻乌海机场、京藏高速。2019年,前一项目停建后,这片土地一直处于闲置状态。随着“五个大起底”闲置资源要素大起底专项行动深入开展,这片优质地块焕发新生,实现了“腾笼换鸟”。


    土地资源不可再生,“五个大起底”要以存量换增量,盘活土地资源,盘活开发区闲置资源,让土地和闲置资源动起来、活起来、用起来,为招商引资、产业发展、项目建设等高效推进“腾出空间”。


    同样需要“动起来”的还有沉淀资金。


    自治区要求全面掌握各级各部门实有资金账户中沉淀资金规模,分类提出处置意见,坚决收回长期沉淀资金,把“零钱”变成“整钱”,统筹用于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重点领域和民生支出,努力实现公共资金使用效益最大化。


    自治区开展沉淀资金大起底专项行动以来,全区各级共缴回沉淀资金62.8亿元,11个盟市和2个计划单列市资金缴回率达100%。回缴资金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活水”。


    内蒙古党校经济学教研部教授、经济学博士郭启光说:“‘五个大起底’行动直面问题,待批项目大起底行动,变坐等审批为主动服务,把项目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经济拉动力的加速度;‘半拉子’工程大起底行动让中途搁置工程满血复活;批而未供、闲置土地大起底行动,盘活了土地资源存量,深挖出内部潜力,提高了土地资源利用水平;沉淀资金大起底行动,唤醒了长期‘沉睡’的公共资金,统筹用于发展急需的重点领域、化解各级政府债务、保障民生支出等‘刀刃’上;开发区闲置资源要素大起底行动,清退‘僵尸企业’‘僵尸项目’,促进开发区提质增效、集约发展。”


    随着“五个大起底”行动的深入推进,一大批沉寂多年的资源要素重新得到配置,许多领域焕发出勃勃生机。


    截至2022年底,全区批而未供土地消化面积13.2303万亩,闲置土地处置面积7.75万亩,全区各级共缴回沉淀资金62.8亿元,撤销多余银行账户2422个,96%的开发区待批项目手续办结,83.6%开发区闲置土地被盘活,纳入“半拉子”工程台账项目已盘活117个。


    资源用之不觉、失之难存。“五个大起底”动真碰硬,用实际行动回答了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这个高质量发展中的难题。


    积一勺以成江河,累微尘以崇峻极。做好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这篇大文章,内蒙古创新探索越多、努力越大、成效越足,发展的动力就会越来越强,发展的质量就能越来越高,人民群众从发展中收获的红利就会越来越多。(记者冯雪玉)

    2023-01-10
  • 自治区政协召开领导干部会议 宣布中央和自治区党委干部任免职决定 孙绍骋讲话 张延昆出席

    1月9日,自治区政协召开领导干部会议,宣布中央和自治区党委的干部任免职决定。自治区党委书记孙绍骋出席会议并讲话。

    自治区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李玉刚主持会议并宣布:根据中央有关决定,经自治区党委研究,张延昆同志任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党组书记,李秀领同志不再担任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党组书记职务。





    1月9日,自治区政协召开领导干部会议。记者袁永红摄





    1月9日,自治区党委书记孙绍骋出席自治区政协领导干部会议并讲话。记者袁永红摄

    孙绍骋说,这次职务调整是党中央从大局出发,通盘考虑、慎重研究作出的决定。大家要坚决拥护党中央决定,在张延昆同志的带领下,齐心协力做好工作,为完成好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贡献更多政协力量。要坚持和加强党对政协工作的全面领导,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要加强政协委员和干部队伍建设,围绕中心和大局履职尽责,着力提高深度协商互动、意见充分表达、广泛凝聚共识水平。要组织筹备好自治区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确保圆满成功。





    1月9日,自治区政协党组书记张延昆作表态发言。记者袁永红摄

    张延昆表示,坚决拥护党中央决定,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自治区党委工作要求,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努力为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为内蒙古发展贡献力量。

    胡达古拉、罗志虎、马学军、张华、其其格、欧阳晓晖、魏国楠、安润生参加会议。

    (内蒙古日报•草原全媒记者章奎)

    2023-01-09
  • 共525名!增设“环境资源界”!政协内蒙古自治区第十三届委员会委员名单公布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内蒙古自治区第十三届委员会委员名单






    (525人,2023年1月7日政协内蒙古自治区第十二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通过,按汉字姓名笔画为序排列)

    2023-01-09
  • 坚持问题导向 彰显监督实效 ——自治区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监督工作回眸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光阴的巨轮碾过5个春秋。

    恪尽职守,不忘初心,人大监督奏响新时代最强音。

    过去5年,自治区十三届人大常委会贯彻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围绕自治区党委中心工作,聚焦高质量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改善民生福祉、维护公平正义等,开展监督工作227项。探索实施“审议意见+问题清单”模式,推行“首次监督问题清单制”和“问题清单跟踪销号制”,人大监督刚性和实效充分彰显。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常委会聚焦高质量发展,助力打赢“三大攻坚战”,对国有经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优化营商环境、招商引资等开展有力监督,为内蒙古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全面起底、分类处置、限时办结……内蒙古对待批项目、“半拉子”工程、闲置土地、沉淀资金、开发区建设五个方面的大起底行动,直面问题、动真碰硬、力度空前。自治区十三届人大常委会听取和审议“五个大起底”行动推进情况报告,并提出审议意见,推动“五个大起底”行动走深走实。

    靶向监督,精准发力。出台国有资产监督工作五年规划,连续4年听取相关专项报告、审议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综合报告,彻底摸清了内蒙古国有资产“家底”。加强政府预算决算、新增专项债券使用审查监督,看紧政府的“钱袋子”。作出加强经济工作监督的决定,满足新形势新任务对经济监督工作的新要求。

    千忙万忙,不抓招商引资就是瞎忙;千招万招,不抓产业项目就是没招。自治区十三届人大常委会通过调研、专题询问等“全链条”监督模式打出人大监督“组合拳”,助推重大产业项目在内蒙古真正落地。

    把内蒙古建成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是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为内蒙古确定的战略定位。自治区十三届人大常委会以此为切入点和发力点,用最严格制度保护生态环境,构筑祖国北疆万里绿色长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草原是内蒙古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也是畜牧业发展的基础。开展草原“一法一条例”执法检查,并听取整改落实情况报告,跟踪问效,有力促进了内蒙古草原休养生息、永续发展。

    阳光灿烂,湖面如镜。呼伦湖、乌梁素海、岱海仿佛是镶嵌在内蒙古大地上的三颗明珠。自治区十三届人大常委会将“一湖两海”及察汗淖尔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列为2022年的重点监督项目,环境重点问题的解决带动了生态保护提质增效,全区上下合力守好这片碧绿、这方蔚蓝、这份纯净。

    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自治区十三届人大常委会连续5年开展大气、水、土壤保护和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环境保护法执法检查,督促各地将责任落实到位,让子孙后代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守护祖国北疆绿水青山,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各族群众共同的心愿。

    “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自治区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坚持依法治理民族事务,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举常委会之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情况专题调研并撰写了调研报告,在肯定成绩、指出问题的同时,提出七个“走在前、作表率”建议——

    “在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上走在前、作表率;在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上走在前、作表率……”继续保持“模范自治区”崇高荣誉,常委会提供了“人大方案”,得到自治区党委的充分肯定,并被吸收到有关文件中。

    围绕大局、突出重点、贴近民生,自治区十三届人大常委会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监督职权,以实际行动回应群众期盼。始终坚持人民至上,抗疫情、战贫困、稳就业,针对教育、医疗、养老等重大民生问题连续开展监督,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解决人民群众的揪心事。听取审议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基层治理等情况报告,为平安内蒙古、法治内蒙古建设夯石筑基,使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小康路上,一个也不能少。”精准脱贫进入攻坚拔寨关键期之际,主任会议成员带队分赴31个贫困旗县,针对6个贫困嘎查村进行“解剖麻雀”式的调研,先后走访66个苏木乡镇、99个嘎查、1726户农牧民,在17份调研报告的基础上,总结出一张包含5个方面25个问题的清单。

    这只是第一步。为真正解决问题,自治区十三届人大常委会建立了“问题清单销号制”,对问题落实情况进行连续监督,解决一个、销号一个。“旗县级农口资金整合难度大”“低保政策与扶贫政策衔接不紧密”等问题整改,取得实质性进展。

    找准问题,让被监督者“认账”;跟进监督,做到整改不到位,监督不停止。目前,“问题清单销号制”已经向全链条、常态化、规范化发展,成为人大工作的“内蒙古名片”。

    新征程,新使命,新作为,自治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在自治区党委的坚强领导下,牢记嘱托、勇担使命、踔厉奋发、笃志前行,持续加强和改进监督工作,为建设亮丽内蒙古贡献人大力量。(记者陈春艳)

    2023-01-09
  • 自治区党委常委班子召开2022年度民主生活会暨以案促改专题民主生活会 孙绍骋主持

    按照中央统一部署,1月8日,自治区党委常委班子用一天时间召开2022年度民主生活会暨以案促改专题民主生活会,紧扣主题、联系实际,严肃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自治区党委书记孙绍骋主持会议。

    中央第九督导组组长沈远新到会指导并作点评,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第九监督检查室有关同志到会指导。



    1月8日,自治区党委常委班子召开2022年度民主生活会暨以案促改专题民主生活会。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袁永红摄

    自治区党委常委会对开好这次民主生活会高度重视。会前,专门制定方案,深入开展学习研讨,广泛征求意见建议,认真进行谈心谈话,精心撰写对照检查材料,为开好民主生活会做了充分准备。

    会议首先通报了常委班子党史学习教育专题民主生活会整改措施落实情况和本次民主生活会征求意见情况。孙绍骋代表常委班子作对照检查,并带头作个人对照检查。其他常委同志逐一进行个人对照检查。每位常委发言后,其他同志依次提出批评意见。

    孙绍骋在总结讲话中说,这次民主生活会开得很好,达到了深化认识、凝聚力量、强化担当的目的。我们要切实用好民主生活会成果,以更高标准加强自身建设,自觉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上作表率,在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上作表率,在主动担当作为、狠抓工作落实上作表率,在为民服务、密切联系群众上作表率,在坚决同各种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作斗争上作表率。要认真抓好整改工作,把“当下改”和“长久立”结合起来,确保事事有着落、件件改到位。(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章奎)

    2023-01-09
  • 搁置10年的S24准兴重载高速公路遗留工程修通

    据自治区交通运输厅消息,近日,S24准兴重载高速公路与河北省接壤的最后“5公里断头路”成功修通,该高速公路蒙冀界跨省段联网互通工程正式通车。


    据悉,准兴重载高速公路是自治区地方高速S24的重要组成部分,于2013年建成通车,该高速公路建设期间考虑施工温度、征地影响、与河北省交接位置未确定等因素,在内蒙古终点处约5公里,建设单位完成了路基桥涵及路面基层,剩余面层及交安工程未施工。


    自治区“五个大起底”行动开展以后,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充分考虑公路公共服务属性和公益性特点,将该高速公路遗留工程纳入起底范围,乌兰察布市组织项目建设单位积极推进该高速公路剩余工程,使搁置10年的S24准兴重载高速公路遗留工程——准兴重载高速公路与河北省接壤最后“5公里断头路”于2022年10月1日全面复工建设。


    “准兴高速公路蒙冀界联网联通工程完成具有重大意义,既完成了自治区政府与河北省政府商定的高速公路路网接通任务,又解决了自治区出区高速‘断头路’问题,还开辟了蒙煤东运绕北京北部第二煤炭运输通道,为保障国家煤炭能源运输安全增加了通道。同时,还满足了准兴高速、张尚高速沿线两省区人民群众便捷出行的要求,将发挥良好的社会效益。”自治区交通运输厅相关负责人介绍。(记者高慧)

    2023-01-06
  • 内蒙古:创作文艺精品 彰显时代气派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


    刚刚挥手作别的2022年,全区文艺战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倾情服务人民,倾心创作精品,奏响一曲曲荡气回肠的时代之声、人民之声。


    2022年,内蒙古文艺创作紧贴时代脉搏,以艺术的、审美的、形象的方式为时代精神赋形,锻造出一批精品力作。内蒙古艺术剧院舞剧《骑兵》获得第十七届文华大奖、中宣部第十六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广播剧《有事找彪哥》、歌曲《少年(建党百年版)》获得中宣部第十六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广播剧和歌曲类优秀作品奖,内蒙古艺术剧院交响乐《旗帜》入选文旅部2022-2023年度“时代交响”创作扶持计划、交响乐大型作品名单。


    与时代同行,为人民抒写。2022年,内蒙古文学创作再建新功,王樵夫的散文《在蒙古高原洄游》荣获第四届丰子恺散文奖,安宁的散文《在深圳的日与夜》荣获第二届“龙华杯”全国“奋斗之城”散文大赛一等奖,郭雪波《摇篮旁的额吉》荣登《中国作家》·芒果“文学IP价值”排行榜。渡澜入选2021名人堂年度人文榜·年度新锐青年作家榜、获“王蒙青年作家支持计划·年度特选作家”荣誉。


    文化建设培根铸魂、凝神聚力。2022年,一批讲述内蒙古故事、中国故事的精品力作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更加有形、有感、有效。举行了第十九届草原文化节、中华戏曲名家名段演唱会、内蒙古民歌大会等一系列民族团结主题文艺活动;出版《“石榴籽”绘本丛书》;以中国画为载体,集全国众多美术家之力,历时三年创作推出高2米、长200米的中国画主题长卷《万里绿色长城图》《万马奔腾图》,充分展示了内蒙古生态文明建设和弘扬蒙古马精神取得的丰硕成果。


    2022年,内蒙古文艺事业人才辈出,一大批青年创作者如繁星闪耀,点亮创作的天空。内蒙古艺术剧院青年演员武燕妮获得第五届中国(黄河流域)戏剧红梅大赛金奖,内蒙古艺术剧院青年编剧吉日嘎拉、温都苏创作的剧本《雁·图腾》《父亲的草原》获得“戏剧中国”2021年度作品征集推选活动——话剧类潜力剧本奖,伊金霍洛旗乌兰牧骑作品《送礼》获得文化和旅游部中国戏剧文学学会“戏剧中国”2021年度小戏小品潜力剧本奖,科右中旗乌兰牧骑的乌力格尔《草原之子》表演者李格根珠格提名中国曲艺牡丹奖新人奖,准格尔旗乌兰牧骑王红红、贾文强在第十二届中国曲艺牡丹奖全国曲艺大赛(长治赛区)比赛中获新人奖,鄂托克前旗乌兰牧骑创排的舞蹈《捣炒米》在第十届华北五省(区)市舞蹈大赛(专业青年组)荣获表演三等奖、创作二等奖。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培育造就大批德艺双馨的文学艺术家和规模宏大的文化文艺人才队伍。这为新时代文艺工作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新的一年,全区文艺工作者将聚焦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继续推出一批优秀新创作品,挖掘整理、复排提升一批传统(保留)剧目。组织开展舞剧《骑兵》、杂技剧《美好生活》、交响曲《旗帜》等优秀剧目巡演;实施文艺作品质量提升工程,加强二人台、蒙古剧、漫瀚剧、晋剧等传统戏剧和新编历史剧创作,推出弘扬主旋律的歌曲、舞蹈、民乐、曲艺、小戏小品,以精品奉献人民;进一步完善文艺人才培养管理使用体制机制,培养造就更多高水平创作人才和德艺双馨的名家大师,满足新时代文艺高质量发展需求。


    一个时代的创作高度由优秀作品标注,一个时代的文艺高峰由精品力作铸就。2023年,期待内蒙古推出更多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优秀作品,让文艺佳作如千峰竞秀彰显时代气派,如绵延长河滋养人们心灵。(记者冯雪玉)

    2023-01-06
  • 凝心聚力担使命 奋楫扬帆新征程——2022年宣传思想工作综述

    2022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一年。

    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高举旗帜、凝聚力量、团结奋进,在党和人民的奋斗历程中写下历史性的一页。

    面对风高浪急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引领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一年来,宣传思想战线心怀“国之大者”、坚持守正创新,紧紧围绕迎接、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这条主线,以愈加饱满的精神状态,同心唱响时代奋进凯歌,汇聚起亿万人民团结奋斗、勇毅前行的磅礴力量。

    筑牢理论基础,汇聚思想共识

    2022年10月22日上午,人民大会堂万人大礼堂灯光璀璨、气氛热烈,党的二十大在这里胜利闭幕。

    闭幕会上,大会通过了关于《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的决议,一致同意把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新发展写入党章。这一刻,现场掌声如潮,见证思想的光辉,礼赞真理的力量。

    伟大时代催生伟大思想,伟大思想引领伟大时代。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为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一年来,宣传思想战线将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迎接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有机结合,不断夯实理论基础,为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提供了坚强思想保证。

    注重生动鲜活,推动理论武装向基层延伸——

    2022年11月9日,湖南省长沙市暮云街道莲华村党员学习室内,不时传来阵阵掌声,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央宣讲团成员与基层干部、村民代表围坐在一起,进行理论宣讲。

    在村里宣讲,“乡村振兴”自然是高频词。宣讲团成员围绕“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等话题,紧扣党的二十大报告和莲华村实际,引发现场干部群众的强烈共鸣。

    用接地气的形式宣讲党的政策主张,以生动的群众语言让党的创新理论走进百姓心田。

    一个多月时间里,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央宣讲团在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作报告80余场,举办各种形式互动交流活动50余场,直接听众101万人,通过电视直播、网络转播等渠道间接收听收看人数达2200多万。

    以中央宣讲团为参照,各地也纷纷抽调骨干力量组成宣讲团,在与干部群众互动交流中,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讲清楚,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讲透彻,“两个结合”日渐耳熟能详,“六个坚持”不断入脑入心。

    从北疆大地到彩云之南,从黄土高坡到雪域高原,各级各地宣讲队伍进机关、进企事业单位、进城乡社区、进校园、进军营、进各类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进网站,让党的“好声音”唱响基层每个角落。

    丰富研究视野,为思想阐释提供坚实学理支撑——

    在全党全社会喜迎党的二十大之际,《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以中英文版出版,面向海内外发行。

    作为集中展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的权威著作,《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至四卷已成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理论学习的案头卷、必读书。

    从习近平同志《论党的青年工作》《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论述摘编》等著作问世,到《习近平经济思想学习纲要》《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学习纲要》等书籍出版,伴随着研究视野的不断丰富,一个个理论成果帮助人们更加全面准确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深邃内涵。

    《百年大党面对面》聚焦“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一根本问题,语言通俗耐读,栏目设置多样,更加入了许多深度阅读的扫码链接;《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简史》《百年初心成大道——党史学习教育案例选编》等书籍相继问世,为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提供了丰富材料。

    一本本通俗理论读物广受读者青睐,成为宣传思想战线在推进理论建设中紧跟时代步伐、回应热点关切的生动写照。

    创新形式载体,理论传播广度不断拓展——

    一年来,主流媒体围绕党的创新理论宣传报道,既致力于打造重磅力作、奏响黄钟大吕,同时又主动顺应媒体融合之变,将镇版和刷屏相结合,打造令人眼前一亮、传播广泛的新媒体作品。

    中央主要媒体持续做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报道,推出电视专题片《领航》、系列纪录片《情怀》、融媒体产品“近镜头·温暖的瞬间”等新闻力作,多维度、立体化展现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思想、情怀风范,引导党员干部群众进一步增强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

    思想伟力激荡神州,党心民心极大凝聚。如今,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已化作人民心声,成为不可撼动的思想共识和行动自觉。

    展现十年成就,提振精神士气

    2012-2022,在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里,新时代十年踔厉奋发,镌刻着中国人民团结奋进的铿锵足迹。

    2012-2022,在幅员广袤的中华大地上,新时代十年成绩斐然,书写下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东方传奇。

    时光无言,山河为证。回首伟大变革,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聚焦十年来的战略性举措、变革性实践、突破性进展、标志性成果,宣传思想战线各领域广泛宣传、立体呈现,激励广大干部群众提振信心士气,以昂扬姿态奋进新征程、再创新辉煌。

    坚定自信,全景展现伟大历程——

    2022年国庆假期,秋日暖阳里,北京展览馆“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涌动着参观的热潮。

    从“奇迹号”巨轮模型扬起的风帆上追寻新时代中国的腾飞轨迹,通过四川凉山州“悬崖村”今昔对比照片体悟脱贫攻坚的伟大意义,透过“何以中国”线上展览感受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

    徜徉展厅,精彩纷呈的实物展陈和图文并茂的全媒展示,铺展开新时代气象万千的宏阔画卷,令人们深切体会到神州大地处处涌动的生机与活力。

    自9月27日开幕后,“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吸引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6个展区、6000多项展览要素浓缩十年时光,全方位、全景式展现了新时代走过的光辉历程。

    “成就辉煌、体验丰富”“深感震撼、鼓舞人心”“祝愿我的祖国繁荣昌盛越来越好”……展览留言簿上,观众们热情感言,表达着对发展成就的由衷赞叹与对党和国家的深情祝福。

    书写巨变,生动刻画非凡成就——

    积极深入调研、不断锤炼“四力”,新闻战线用务实作风、清新文风讲述奋斗征程,用融合手段、全媒呈现描绘出壮美图景。

    2022年2月17日,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大型主题采访活动正式启动。

    新闻战线分地区分领域分行业开展报道,广大新闻记者用手中的笔和镜头,满怀自豪记录伟大时代的历史跨越,满怀热忱展现伟大人民的不懈奋斗,充分反映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非凡成就和宝贵经验。

    中央主要新闻媒体开设“老区新貌”“大美边疆”等栏目,组织开展行进式、互动式采访,生动讲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革命老区和边疆地区的精彩故事。

    与此同时,中央和地方层面举办“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60个中央部门出席36场中央宣传部新闻发布会,31个省区市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在当地出席省级党委新闻发布会,全面展现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伟大成就。

    党的二十大新闻宣传给国人和世界留下难忘回忆。大会现场直播庄重大气、盛况传遍全球,二十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会报道生动立体、催人奋进,2场新闻发布会、5场记者招待会、8场外出参观采访活动丰富多彩,党代表通道、首设代表团新闻发言人引人注目,“二十大时光”专题专栏有声有色,网络传播平台精彩纷呈,各类融媒体产品直抵人心,展现了中国共产党民主务实、自信自强的形象。

    讴歌时代,精彩演绎十年蝶变——

    借一家肠粉店的命运起落从百姓视角反映中央八项规定带来的重要影响,以江南水乡为切入口讲述乡村振兴的故事……电视剧《我们这十年》火爆荧屏,通过11个单元将伟大变革落在一个个具体人物身上。有网友表示:“每个老百姓的获得感诠释出伟大变革,这是剧中人的故事,也是你我的生活。”

    从纪录片《这十年·幸福中国》、综艺《这十年·追光者》热播,到电影《奇迹·笨小孩》《平凡英雄》上映,再到电视剧《人世间》《县委大院》上演,一部部影视作品在细微处见真情,以小人物折射大时代。

    从“筑梦——我们的新时代美术摄影作品展”开展,到“时代交响——全国优秀乐团邀请展演”举办,来自各个领域的文艺工作者,用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刻画时代风貌、定格美好瞬间。

    坚持与时代同频、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宣传思想战线各领域以一个个有温度、有筋骨、有力量的精品佳作,提振了精神力量、擦亮了奋进底色。

    服务发展大局,凝聚信心力量

    2022年12月9日,法国巴黎戴高乐机场,一架搭载着江苏苏州商务经贸团近190人的包机缓缓降落。他们带着各色礼品和生产样品,赴欧洲多地开展订单洽谈和招商活动。

    随着我国疫情防控措施优化调整,浙江、江苏、四川等多地外贸企业在地方政府支持下,掀起组团“出海招商”的热潮,按下经济复苏“快进键”。

    这是长期以来,我国坚持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着力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的一个缩影。

    一年来,宣传思想战线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积极做好正面宣传引导,为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氛围,进一步稳预期强信心。

    “从改善社会心理预期、提振发展信心入手”,深入宣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等重要会议精神,宣传思想战线站在全局高度深入解读党中央对经济形势的重大判断,阐释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建设农业强国”的决策部署,展现特殊背景下中国经济的韧性、潜力和活力。《一图看懂2022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点》《中央定基调,明年经济工作这么干》等生动活泼的融媒体产品,回应了人民群众对经济发展趋势、就业增收、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关切,增强了砥砺前行的信心,激发了干事创业的热情。

    新闻媒体聚焦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科技自立自强等方面,播发“走进县城看发展”“江河奔腾看中国”“新征程·高质量发展谱新篇”等专题专栏报道,各路媒体记者访基层、看收获、谈发展、析经验,记录乡村振兴新变化、介绍科技创新新成果、展现改革发展新作为。

    围绕“二十条”“新十条”“乙类乙管”等疫情防控优化措施,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和各地有关部门,持续举办新闻发布会,就预防措施、感染后科学用药、康复后注意事项、老年人出现症状何时需要就医等群众关心的防疫热点问题,组织权威专家和专业人士,第一时间给予详细解答和分类指导,给人们吃下“定心丸”。

    新闻媒体积极开展宣传引导和心理疏导,充分解读防疫政策优化调整的科学性、合理性、必要性,及时反映党委政府已经做了什么、正在做什么、还要做什么,生动展现全社会团结一心、守望相助、共渡难关的最美画面和感人瞬间。一系列回应关切的详实数据、鲜活案例、专家采访,一个个传递温暖和力量的短视频、微影像、网文评论,缓解了焦虑、带来了信心、凝聚了共识。

    无数挺身而出、迎风逆行的志愿者,奔忙在抗疫一线,在网上、在线下全面搜集百姓的困难和需求,全力为群众排忧解难,一袋米、一捆菜、一盒药,物虽平常,皆是温暖。

    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新闻舆论工作守正创新,文化文艺领域百花齐放。

    近来,重大文化工程《复兴文库》出版发行,引发国人广泛关注。

    这部卷帙浩繁的丛书,全五编包含60多卷、300多册、1.1亿多字,已出版三编共计37卷、195册、6190万字,时间跨度百余年,字里行间回响着一个古老民族走向复兴的铿锵足音。

    “修史立典,存史启智,以文化人,这是中华民族延续几千年的一个传统。”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为《复兴文库》作序,发出“坚定历史自信、把握时代大势、走好中国道路”的时代强音。

    今日之中国,传承厚重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化自信正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从中国国家版本馆开馆到“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文化工程即将结项,一项项重大文化工程护文明之火种,传永续之文脉;

    从良渚、殷墟等遗址考古取得重要进展,到清代晚期木质沉船“长江口二号”出水,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考古中国”取得丰硕成果;

    从首届全民阅读大会成功召开,到“时代楷模”“中国好人”不断涌现,精神文明之花更加灿烂,道德的力量绽放出耀眼的光芒。

    一年来,宣传思想战线坚持以文化人、凝心聚力,为中华文明注入新的时代活力。

    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筑同心,需要统筹网上网下,营造天朗气清的网络生态。

    一枕临流水,一网通天下。2022年,水乡乌镇再次吸引世界目光。

    2022年11月9日,作为世界互联网大会国际组织成立后的首届年会,以“共建网络世界共创数字未来——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为主题的2022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成功举办。

    峰会上,新潮技术轮番亮相、智慧火花闪耀碰撞,关于数字未来的讨论和畅想正从乌镇传向未来和远方。

    一年来,无论是举办中国网络文明大会等活动,还是中央网信办出台加大治理网暴力度、整治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领域乱象等具体措施,宣传思想战线积极推进互联网内容建设,构筑向上向善的网络文明新风尚。

    在各部门通力合作下,网络空间更加清朗,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加速培育,相关法规制度体系更加完备,有力维护了亿万网民共同的精神家园。

    奏响中国之音,展示国家形象

    “中国14亿多人口实现现代化将是人类发展史上前所未有的大事。”

    2022年11月17日,习近平主席在泰国曼谷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发表书面演讲,深入阐释中国式现代化的丰富内涵和世界意义。

    从巴厘岛到曼谷再到利雅得,党的二十大圆满落幕后,中国元首外交的繁忙程度一路延续,不仅展示了大国外交的魅力,也为世界更好了解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打开了一扇扇窗。

    紧跟习近平主席全球步伐,中国媒体全方位报道、多角度呈现,推动中国理念、中国主张走向世界。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这些凝结着中国智慧与担当的理念和愿景,经过话筒、镜头和网络,不断让国际上更多的人所了解、所熟悉,为动荡的世界注入宝贵信心和力量。

    一年来,宣传思想战线在外宣领域结合中国不断推动全球发展、开展国际安全合作的生动故事,坚持国家站位、树立全球视野、创新话语表达,多语种、多渠道、多媒体向国际社会开展积极宣介,推动中国理念深入人心,渐成世界共识。

    奏响中国之音,既要讲好中国故事、中国方案,又要敢于亮剑、敢于斗争。

    2022年6月23日,瑞士日内瓦,中国常驻日内瓦代表团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共同举办的“人民幸福生活是最大的人权”涉疆视频宣介会如期举行。

    宣介会现场,与会嘉宾和专家学者高度赞赏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坚持在推动新疆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和保护人权等方面取得的显著成就,对一些西方国家基于谎言和虚假信息诬蔑中国的恶劣行径,予以深入揭露和驳斥。

    一年来,针对一些国家在涉疆、涉藏、涉港、涉台、涉疫情等问题上对中国的攻击抹黑,宣传思想战线敢于发声、善于发声,以充分的事实依据、丰富的表现形式,有理有利有节戳穿虚假谎言,令中国声音在众声喧哗中始终清晰响亮。

    一声声有力回击掷地有声、激浊扬清,一场场主场盛会尽显大国风范、笑迎四海宾朋:

    早春,片片“雪花”飘进“鸟巢”,八方来客汇集在五环旗下,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写下“一起向未来”的崭新篇章;

    夏季,第五届中非媒体合作论坛等活动如期而至,在彼此交流中,为促进民心相通、共谋合作发展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金秋,“新技术”首秀、“新鲜货”云集,第五届进博会为共创开放繁荣的美好世界凝聚强大正能量;

    冬日,第五届“阿拉伯艺术节”、“一带一路”新闻合作联盟第二届理事会议等活动,为密切人文交流搭建起友谊的桥梁。

    宾朋满座、济济一堂,宣传思想战线用真诚联接中外、用真情沟通世界,让国际社会更加清晰地看到一个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2023年的大幕已经拉开,历史写下辉煌过往,时间掀开崭新一页。

    回望过去,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文化事业日益繁荣,网络生态持续向好,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

    面向未来,习近平总书记发出号召:“我们要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努力创造更加灿烂的明天。”

    站在新的起点上,肩负着“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崇高使命,宣传思想战线意气风发、昂首前行,踏上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新华社记者王子铭、孙少龙、张研)

    -0001-11-30
  • 全国宣传部长会议在京召开 蔡奇出席并讲话

    新华社北京1月4日电全国宣传部长会议4日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蔡奇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紧扣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这条主线,扎实做好宣传思想工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

    蔡奇指出,新时代10年宣传思想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根本在于有习近平总书记掌舵领航,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思想,科学回答了宣传思想工作一系列方向性、根本性、战略性问题,为做好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一定要深入学习领会、抓好贯彻落实。

    蔡奇强调,做好今年宣传思想工作,要准确把握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以高度政治责任感落实好党的二十大关于宣传思想工作的决策部署。要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在抓好党员干部学习培训、组织面向基层宣讲、加强媒体宣传、推动贯彻落实上不断深化,推动学习宣传贯彻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更加深入人心。要大力唱响强信心的社会主旋律,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加强新阶段疫情防控宣传舆论引导。要着力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高品质的精神文化需求,全面提升外宣工作水平和效能,压紧压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要切实加强宣传思想战线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旗帜鲜明讲政治,提高工作本领,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努力展现宣传思想工作新气象新作为。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李书磊主持会议并作工作布置,强调要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思想,深刻把握党的二十大对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工作提出的任务要求,不断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引向深入,健全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指导实践工作体系,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以数字化为宣传思想工作赋能,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维护意识形态安全。要坚持党对宣传思想工作的全面领导,以新气象新作为推动宣传思想工作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出席会议。

    -0001-11-30

  • 首 页  上一页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下一页    尾 页  

    版权声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 8629 6259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696号 蒙ICP备160010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