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郑州:让创新创业成为城市名片

    2021年“全国双创活动周”主会场设在郑州,不是偶然的。“这与近年来坚持不懈地进行以‘郑创汇’为主的双创活动所取得的成绩分不开。”河南省科技厅科技金融与服务业处负责人表示,郑州创新创业一直走在河南前列,对全省创新创业水平起到了“助推器”作用。

    郑州市科技局局长夏阳告诉科技日报记者,从2015到2021年,“郑创汇”国际创新创业大赛连续走过7个年头。大赛聚焦核心技术,激励原始创新,吸引了国内外上万个具有原创性和引领性的成果参赛,孵化了UU跑腿、泛锐熠辉等优秀创新创业项目,带动200多万人就业、服务4000多万商户,形成了涵盖创业辅导、资本对接等全链条创新孵化体系,让双创蓬勃发展的生态圈勃发出更多更好的应用价值,已成为一个有全国影响力的双创品牌。

    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原创新创业中心

    2020年底,科技部火炬中心公布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年度评价结果,在235家优秀国家级孵化器中,郑州市有9家,居北京、上海、广州、南京之后列第5位。

    近日发布的2020年度《中国城市创新创业环境评价研究报告》中,郑州进入全国20强,在黄河流域各城市排名第一,创新创业环境的人才要素和金融要素在全国位居前列。

    “十三五”期间,郑州市研发经费快速增长,年均增长18.8%,超过同期GDP年均增速。郑州高新区科技型中小企业数由310家增至2103家,5年增加近7倍。

    夏阳说,对一个内陆城市而言,取得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背后是郑州市委市政府对双创工作的支持,也是全市科技工作者孜孜不倦的努力。郑州市紧紧围绕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战略部署,以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原创新创业中心为目标,在建设一批高度专业化的载体和引智平台的同时,全面打造“郑创汇”等集政策、服务、平台、融资等优势于一体的创新创业平台和生态环境,通过“政府引导、市场参与、树立品牌”方式,为创业者搭建了一个集路演展示、创业辅导、资本对接及媒体传播为一体的多元化创新创业平台,成为推动郑州创新驱动发展的新生力量。

    截至目前,郑州市拥有各类创新创业载体255家,孵化载体总面积达863万平方米,在孵企业团队超过12000家。仅郑州高新区构建起“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的全链条创新孵化培育模式,还在政策先行先试方面大胆探索,构建了“1+6+N金梧桐”政策体系,推出12项创新型政策,从载体、平台、政策、金融各方面营造了有利于创新创业创造的良好发展环境。

    完善政策体系为双创保驾护航

    有政策,就有遵循;有激励,便增动力。郑州市在认真落实国家、省支持创新创业政策的同时,加强顶层设计,出台门类齐全、含金量高的创新创业支持政策。首先,郑州市加强顶层设计,优化政策供给,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实施意见》《关于鼓励大学生和科技人才创新创业的若干政策(试行)》《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创新创业载体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等一系列政策,涵盖创新创业载体建设认定奖补、孵化运营补贴、“郑创汇”国际创新创业大赛补贴等涵盖创新创业全过程的支持政策,极大地激发了全社会创新创业热情。

    其次,加大支持力度,强化政策兑现。对新认定(备案)的市级、省级、国家级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给予10万—200万元的奖补,对年度考核优秀的孵化载体给予10万—50万元的运营补助,对“郑创汇”大赛月赛和年度总决赛获奖项目给予5万—100万元奖补。简化补贴申报、审核程序,尽快下拨各项补助。2021年汛情、疫情期间采取网上申报方式,加快资金拨付进度,上半年就对105家孵化载体和获奖项目拨付补贴资金3450万元。

    再者,实施倍增计划,壮大创新主体。近3年,市财政投入16.7亿元补助研发活动、投入4.8亿元支持重大科技专项、投入2.7亿元支持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带动了智能装备制造、智能终端、信息安全、智能传感器等领域创新企业快速发展。2021年前三批新增入库郑州市科技型企业1797家,总数达到9643家。

    2021-10-27
  • 今天起,让我们为昆明城市名片建言献策

    城市公园是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市民社会生活和精神文明的重要载体。城市公园在引导市民公共活动,提供交往空间的同时,也在传承和发扬城市精神的活力,延续城市文脉。

    几十年来,随着城市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发生日新月异的巨变,而城市公园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一个城市的文明发展程度。城市公园的前世今生,也是一代代人的回忆。当然,在这个城市变迁的过程中,部分城市公园,也出现了一些值得商榷的嬗变。比如有些城市已经开始慢慢失去了公园特有的休闲功能,或成商业街、或成饭店茶楼、或成游乐场、甚至成为了露天烧烤场……



    翠湖(春城晚报-开屏新闻资料图)

    作为云南的省会城市

    昆明

    那些耳熟能详的城市公园

    又有哪些嬗变?



    昆明动物园有的动物笼舍,似乎几十年不变,犹如“棚户区”;

    大型餐馆堂而皇之开在了西华公园内;

    昆明郊野公园,成为了烟熏火燎的“烧烤场”;

    翠湖公园也慢慢地沦为了“小吃一条街”……

    即日起,春城晚报-开屏新闻推出“昆明城市公园的嬗变”系列报道,围观昆明各大公园目前的现状,旨在为城市公园的发展提供一些决策参考。

    如何看待这些嬗变,又如何塑造城市公园这张名片?春城晚报-开屏新闻也将开通倾听民意渠道,网友可以通过登录开屏新闻“有事找开屏”,还可以拨打晚报热线64100000也提供更多线索和建言献策。

    2021-10-27
  • “网红长沙”何以展会“长红”

    9月29日,长沙国际会展中心,一名参展商在第二届中非经贸博览会上通过表演推销非洲鼓。记者辜鹏博摄





    10月18日,参观者在博鳌亚洲论坛全球经济发展与安全论坛博览会的“一创科技”展区参观。记者辜鹏博摄


    长沙最近很忙:世界计算大会、第16届中国传媒年会、第二届中非经贸博览会、博鳌亚洲论坛经安会、长江中游城市群“双碳”峰会、2021中国筑博会……世界级、全国性知名展会高频率举行。


    长沙最近很红:中外宾客纷至沓来,共襄盛举,为长沙倾注新的能量与活力,让千年古城焕发出新的生机与光彩。


    因拥有岳麓书院、橘子洲头、文和友、茶颜悦色……这些年,长沙成了响当当的“网红长沙”。“网红”背后,长沙会展业实现“井喷式”发展,让“网红”变成“长红”。


    装得下世界——从“不愿来”到“抢着来”


    埃塞俄比亚的咖啡、南非的红酒、卢旺达辣酱……在第二届中非经贸博览会主题展馆里,风土人情和特色产品仿佛把观众带到了美丽的非洲大陆。


    这场两年一届的国际性展会,是落实中非合作“八大行动”之一,也是中央在湖南布局的首个具有国家战略性意义的展会。第二届共吸引40多个非洲国家、近900家中非企业参加,意向成交额达2亿美元,展会规模效应和虹吸效果逐渐凸显。


    近年来,长沙会展业的发展有目共睹,除了中非经贸博览会,长沙打造了国际工程机械展、国际食餐会、中国轨道交通博览会、中部农博会、中国筑博会、长沙建博会等全国知名展览,引进和培育了博鳌亚洲论坛全球经安会、北斗峰会、岳麓峰会、世界计算大会、国际稻作论坛、夜经济发展峰会等国际性高端会议,体现了长沙打造“会展名城”的雄心壮志。


    没有无缘无故的走红。早在2003年,长沙市就创全国之先成立会展办,并出台扶持政策,打造“中部会展高地”、建设“国家会展名城”,梦想的种子从此生根。


    最初展会散、小、弱,没有影响力,曾被评价为“醒得早,起得晚”,因为没有合适的办会办展场地,许多大型展会不愿来长沙,长沙会展业一度经历低迷,遭遇“冷板凳”。


    补短板才能强产业。10余年来,长沙集中发力,先后建成并运营长沙国际会展中心、长沙国际会议中心、北辰国际会议中心,成为中部地区展会基础设施最齐全、最先进的城市之一。


    2016年,总投资近60亿元、占地50余万平方米的长沙国际会展中心落成。这座全省最大、中部一流的现代化新展馆,能承接10万平方米以上的展会。它的建成,对长沙会展业具有跨时代的意义,从此长沙会展开始“扬眉吐气”。展馆的区位优势、先进设计、专业服务,带动长沙会展业迈上新台阶。


    2019年,长沙国际会议中心建成运营,参考全球最先进的会议中心修建,是目前中部地区面积最大的会议中心,可同时满足万人开会需求。双馆并肩,长沙会展新城板块格局初现,为会展经济高质量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回顾“十三五”,长沙一直在推进会展产业基础设施建设。长沙市会展办主任李舜介绍,目前长沙已形成“一核两翼多点”的格局,各有侧重又全面发展,让不同需求、不同档次的展会在长沙均能找到合适的举办场所。


    “一核”,即由长沙国际会展中心、长沙国际会议中心组成的会展新城,主打大型会展、中高端会议,中非经贸博览会、国际工程机械展、国际食餐会等重大项目就是在这里举办。


    “两翼”,即北辰国际会议中心、梅溪湖国际艺术中心,依靠梅溪湖剧院、长沙滨江文化园等资源,散发着浓郁文艺气息,主打休闲、文化、娱乐等领域展会。


    “多点”,即湖南国际会展中心、红星国际会展中心、湖南省展览馆、湖南美术馆等大型场馆和会议型酒店,地处城中心,人流较大,大多举办与市民生活相关的商贸消费展会和文化艺术展会。


    随着展馆格局体系建成,长沙逐渐成为全国会展圈的“网红城市”,许多大型展会纷纷前来举办。


    “不到两个月,已举办50多场大型政府或市场类活动。”今年9月1日运营的北辰国际会议中心,被誉为长沙的“城市会客厅”,其市场销售总监朱泫颐告诉记者,目前来自全国各地的订单排到了春节后,许多大型活动抢着来长沙举办。


    策得出品牌——从散、小、弱到“国际范”


    长沙举办展会有先天优势:区位优越交通便利、文娱资源丰富、市民热情好客,但更重要的是,长沙“后天”努力打造的产业优势。


    纵观近5年长沙展会题材,可发现其与产业结合十分紧密。可以这样说,产业兴衰决定着展会的生命力。


    湖南是农业大省。中部农博会已成功举办22届,是农业农村部唯一准许以“中国中部”冠名的展会,成为国内外农业新技术、新产品、新成果展示的重要窗口,线上线下同步,成功打造“永不落幕的农博会”。


    长沙是工程机械之都。2021长沙国际工程机械展面积达30万平方米,近30万人次专业观众观展参会,现场成交额突破400亿元,部分指标超过全球顶级三大工程机械展,也是湖南迄今举办的国际化程度最高、行业影响力最大的展会。


    湖南是北斗系统重要技术策源地。首届北斗规模应用国际峰会今年9月在长沙举行。北斗峰会对促进全球卫星导航事业进步,让北斗系统更好地服务全球、造福人类,意义重大。


    长沙是全国互联网产业第五城,产业主营业务收入破千亿。互联网岳麓峰会,分享前沿观点与智慧,促成产业对接合作,从最初的小规模论坛,成为引领互联网领域创新发展的“风向标”。


    中国轨道交通博览会、湖南花博会、长沙新材料博览会等产业会展不断涌现,不仅让会展和产业良性互动,也让展会成为产业展示的新名片、城市形象的加分项。


    “长沙有22条优势产业链,为展业策划提供了丰富的题材和强有力的支撑。”长沙市会展办二级巡视员陈树中表示,优先发展符合长沙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向的会展,大力发展产业会展,既是长沙特色会展发展之路,也是必然选择。


    在长沙市会议产业协会会长黄芳看来,长沙会展业的发展与市委、市政府在政策配套、项目申办、营商环境等方面的支持密不可分。


    长沙近年来不断加大财税政策支持力度,合理安排会展业发展专项资金,对重点会展项目进行扶持,并健全资金保障和绩效管理,充分发挥好财政资金的杠杆功能。


    通过积极培育会展市场与会展主体,目前长沙已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基础、需求为导向、政府有效监管和适度推动的会展业发展新格局。


    追得上梦想——从默默无闻到“会展名城”


    一流的展馆,承接一流的展会,这是长沙会展迈向梦想的先手棋。然而展会来了,长沙如何成功运营?


    解决交通问题。会展活动属于大进大出的项目,规模越大,对人员、物料、配套服务等需求越多,短短几天内,要完成展品的进馆与撤展,这对于主办地的区位和交通条件,提出了极高要求。


    在长沙,京广、沪昆、渝厦三条高铁汇聚,“双跑道”的黄花机场运力跻身全国一流,磁浮快线实现高铁与航空交通运输无缝对接,形成“空铁联运”一体化交通网络。在一次大型展会结束后,需要800台货柜车撤展,凭借有序的组织引导和高效的交通网络,仅用十几个小时就完成了,而且未引起交通拥堵。


    解决吃住问题。长沙共有1.3万多家宾馆、酒店、旅馆、民宿等,其中50间客房以上酒店类住宿企业近500家,鳞次栉比的酒店为展会提供了保障。


    尤其是长沙会展新城片区,一年来吸引W酒店、瑞吉酒店、铂瑞酒店3家国际五星级酒店落户,另有5家星级酒店集体入驻。周边村民看到会展蓬勃发展前景,也纷纷试水,雨花区谭阳洲村民杨振华拉上6个村民,经营起4350平方米的酒店。“来办会展、开会的人越来越多,我们很看好酒店的运营。”杨振华说。


    解决人才问题。办场展会,不是搭个台这么简单,还有物流、营销、布展、活动执行、会务服务、宣传等环节。长沙充分用好“人才新政”,吸引更多优秀高端会展人才落户长沙、服务会展。广告、传媒、文印等行业企业形成“会展服务联盟”,为其提供支撑。


    目前长沙市有会展及活动市场主体近6万家,一支“会展湘军”正在形成,一批龙头企业加速发展。其中,获得国际会展联盟认证的展览和会议企业共8家,居中西部省会城市第一。


    10月18日至20日,博鳌亚洲论坛全球经安会在长沙举办,3000多位嘉宾和代表欢聚一堂。首届“经安会”犹如一座桥梁,让世界更加了解长沙,让长沙加速融入世界,提升了长沙的区域引领力和国际影响力。


    长沙打造“会展名城”的梦想正照进现实。


    “会展业的产业综合带动系数为1∶9,它带来的产业集聚、投资促进、外贸拉动、消费升级等溢出效应,将为全面实施‘三高四新’发展战略提供新环境、新支撑和新动力。”长沙市会展办党组书记周文舜表示,目前长沙会展行业已实现千亿产业的发展目标,并带动相关产业发展近万亿元。据统计,2016年以来,长沙会展业展览数量、展览面积等主要经济指标一直保持中部第一,连续4年获省会城市会展业竞争力指数排行榜第一,被全国会展业界誉为“中国会展业一道靓丽的风景”。

    2021-10-26
  • 湖南蓝山:美丽田园 秋景如画

    湖南省永州市蓝山县新圩镇数万亩晚稻进入丰收成熟期。黄春涛摄






    人民网长沙10月25日电近日,湖南省永州市蓝山县新圩镇一带,田园秋色,如诗如画。10月中下旬,新圩镇数万亩晚稻进入丰收成熟期,金灿灿的田野与乡村公路、河水溪流、现代民居相映成趣,勾勒出一幅幅色彩斑斓的秋日田园画卷。

    2021-10-26
  • 擦亮城市名片 助力文明城市创建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是民心所向、大势所趋、和谐所在、发展所需。庄浪县各乡镇各部门紧盯三年创建任务,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紧紧围绕“九大任务”和“十大行动”,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广泛动员、全民行动,迅速掀起创建工作热潮。

    庄浪县执法局严格落实网格化管理制度,做到横向到边、竖向到底,齐心协力确保“创城”工作计划有序推进。

    局班子加强督导检查力度,全面践行“一线工作法”,深入城区主要路段,积极开展“马路办公”,协调解决越门经营、乱摆摊点、占道经营、乱涂乱画等重难点问题,营造干净、整洁、安全、有序市容环境秩序。

    持续加强对城区主次街道环境卫生清扫、清空和保洁工作,不间断清洗作业,加大城区主次干道、人行道积尘洗刷清洗,达到“路见本色”,对城区陈旧破损的垃圾箱(斗)进行更新,切实提高城区环卫保洁质量和效率。

    持续开展非机动车辆管理,组织干部职工深入城区主次干道人行道,规范非机动车辆停车400余辆。

    加强园林管护工作,重点对县城南北滨河路绿化带、5个公园和6个广场的乔灌木、绿篱、草花、草坪进行锄草修剪、病虫害防治、喷洒防冻剂等一系列景观提升活动,多举措推进园林绿化景观品质提升。累计修剪绿篱2000平方米,清理死树枯枝80株,扶正转块200余块。

    庄浪县公用事业管理局以创建文明城市和城市更新“十大行动”为契机,全力开展市政公用设施维护和物业管理工作,着力推进城市更新、提质,助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

    一是提高政治站位,靠实工作责任。县公用局把创建文明城市和城市更新工作作为当前一项重要工作,迅速召开全体职工会议,全面传达市、县会议精神,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切实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性。同时,制定了工作方案,分解了工作任务、明确了工作目标、细化了工作措施,靠实了工作责任,做到了人人有责任,件件有目标,事事有落实。

    二是坚持问题导向,推动任务落实。迅速启动城区人行道维护、城区路面补油及窨井盖安全问题治理专项整治行动,自创建文明城市和城市更新工作开展以来,共排查城区各类窨井盖1850余个,维修更换窨井盖85个;填补城区破损坑洼路面900平方米;维修人行道约640平方米;疏通堵塞污水管道400米,并对破损沥青路面进行了排查,经初步统计,需修补破损沥青路面5000平方米,目前正在开挖之中。同时,加强城区路灯管护,对朝阳广场、紫荆广场、梯田广场及城区主要路段的路灯进行了维修更换,共更换LED灯泡100个,瓷灯头20个,亚克力灯罩30个,维修雪亮工程点位130个,更换地埋线650米;并且根据季节变化,及时调整了路灯开关灯时间,提高了城区亮灯率,节约了资源,为群众安全出行提供了便利。

    三是加强物业管理,助力文明城市创建和城市更新。按照《甘肃省住宅小区物业管理服务等级暂行标准》《庄浪县住宅物业服务星级标准》《庄浪县住宅物业管理服务水平和效能提升年活动实施方案》等方案要求,会同县住建局、发改局、市场监管局、城市社区、业主委员会等单位组成考核测评小组,对物业服务企业服务情况进行了测评,并将测评结果与物业企业信用档案挂钩,向社会公示。对小区安全隐患、物业服务、消防通道、环境卫生及收费公示情况进行7轮次监督检查,对存在问题的小区,当场下发整改通知书15份。督促物业服务公司重新划定了停车位,切实解决了车辆乱停乱放的现象;督促物业服务公司严格按照服务等级开展服务,切实维护了业主的合法权益;督促物业公司全面清除院落和楼宇内外垃圾、杂物、地面小广告、卫生死角,切实解决了部分小区“脏、乱、差”的问题,为业主提供了舒适的居住环境。

    四是以规划为引领,查短板补弱项。为切实解决全县停车难、供暖矛盾突出的问题,县公用局积极组织实施公园路停车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项目,该项目预计年内建成投运,建成后可提供240个临时车位;实施育才街暖气管道改造工程,预计10月底前建成投运。

    下一步,县公用局将继续以文明城市创建和城市更新“十大行动”为主线,按照补短板、强弱项的工作思路,全面推进城市有机更新,重点推进完善市政基础设施、加强供热管理、物业管理等工作,逐步将城市粗放式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转变,提升城市品质,助推创城工作。

    2021-10-25
  • 展示靓丽城市名片 郑新建投全力做好“双创”周保障工作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2021年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以下简称“双创”周)于10月19日在郑州正式启幕,为助力“双创”周顺利推进,展示郑州靓丽的城市名片,按照郑东新区管委会工作安排部署,河南省郑州新区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城市管养子公司科学部署、精准发力开展了一系列工作,保障“双创”周活动圆满举行。

    面面俱到做保障不放过每一个“卫生死角”



    据悉,10月18日起,郑新建投城市管养子公司兴东市政环卫管养部要求管理员对入住酒店周边加大巡查力度,保持长期驻守状态,定时回传现场情况。同时增加晚6点至11点延时保洁岗位,全面提高保洁质量,呈现干净整洁的晚间环境。

    此外,兴东市政环卫管养部还分析往年气候,结合气象预报,针对“双创”周活动前夕郑州降雨多情况,及时启动应急预案。科学调度人员及车辆,人机结合,有效加速雨水清扫作业进程,防止道路积水,确保道路畅通及出行安全。

    据兴东市政相关负责人介绍,为“双创”周该公司特别设立专项整治小组,针对卫生死角,路面污染,果皮箱、灭烟器等城市家具设施的外观、功能使用情况以及是否存在安全隐患进行逐项排查。立时发现立即整改,并结合现场实际情况,提前部署,制定环境卫生保障措施方案,全力保障双创活动的顺利开展。

    强化巡查早维修不留每一个道路隐患



    7月伊始,郑新建投城市管养子公司郑新东启要求管理员对郑州东站周边道路、通往龙子湖主会场道路以及入住酒店周边道路加大巡查力度,发现问题及时修复,克服了“7·20”特大洪涝灾害后道路不畅、设备不足等诸多困难。截至10月15日,共维修郑州东站周边破损道路210平方米,主会场道路人行道砖1637平方米,入住酒店周边破损人行道36处。

    线上线下“双巡检”不漏每一个照明故障



    郑新建投城市管养子公司兴东市政照明综合管养部联动智能城市景观照明管理平台,通过互联网实时监控管养区域内景观照明设备运行情况。同时加大线下巡查力度,全面打造线上线下“双巡检”模式,切实保障夜景设施设备在双创周期间正常运转。

    “我们要求员工加大维修力度,提高维修精度和工作效率,恪尽职守,切实做到“小故障即时修复”,避免诱发大故障。”兴东市政相关负责人说。

    清水草严巡逻展现水域靓城风采



    今年的“双创”周主会场所在的郑州龙子湖智慧岛中原科技城会议中心周边场地水草生长旺盛,严重影响水域环境,为展现龙子湖良好的景观形象,郑新建投城市管养子公司兴东水利组织大型割草船、保洁人员通过人工与机械相结合的方式对龙子湖水域水面、沿岸水草专项开展了不间断打捞清理工作,累计清运水草垃圾50余立方米,切实提升了龙子湖水域形象。

    此外,为保障龙子湖水域环境安全,兴东水利加强龙子湖水域安保巡逻力度,组织巡逻队配合船只对龙子湖进行不间断巡逻。同时组织安保人员对夜间野钓现象开展专项治理行动,确保夜间龙子湖水域安全,为“双创”周营造和谐稳定社会环境。

    弘扬“绣花”精神“绣”出城市亮丽图景

    提升道路精细化管理,要下足“绣花”功夫,管理越精细,群众的满意度就越高。郑新建投城市管养子公司兴东园林积极组织人员对金水路、黄河路、永和铂爵酒店、天鹅城酒店、汇艺万怡酒店等涉及的路段和酒店周边的绿化养护进行排查整改并开展精细化管理,并对黄河路中央花坛、平安大道进行升级改造。

    “一个井盖、一盏路灯、一棵行道树、一个垃圾桶,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其实是事关群众切身利益和郑州城市形象的‘大事’。”兴东园林相关负责人介绍道,从精细处入手,“绣”出城市的亮丽图景。

    2021-10-25
  • 青海省8个社区入选2021年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

    10月20日,记者从青海省卫生健康委获悉,根据《关于开展2021年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创建工作的通知》安排,2021年1月以来,国家卫生健康委、全国老龄办在全国组织开展了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创建工作。在各地推荐的基础上,经过逐级审核和公示,992个社区被命名为2021年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青海省8个社区入选。


    青海省入选的8个社区分别是:西宁市城东区大众街街道共和路社区、西宁市城中区南川东路街道龙泰社区、西宁市城西区古城台街道昆仑路东社区、西宁市城西区文汇路街道文亭巷社区、西宁市城北区小桥大街街道毛胜寺社区、海东市乐都区碾伯镇古城东大街社区、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川口镇史纳社区、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川口镇馨怡社区。


    今后,入选的8个社区将充分发挥模范带头和典型引路作用,带动和引领城乡社区,改善老年人居住生活环境,提高为老综合服务水平,积极推进老年友好社会建设。同时,青海省还要加强对被命名社区的检查指导,确保创建后的工作质量和老年人满意度持续提升。

    2021-10-22
  • 青海:低碳生活,绿建未来

    9月28日,西宁市城西区兴海路街道中华巷社区开展“增强禁塑环保意识、拥抱绿色健康生活”禁塑主题宣传活动,呼吁人们从日常生活做起,养成绿色生活、绿色消费的好习惯。李志锋摄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要倡导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的生产生活方式”“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让人民切实感受到发展带来的生态效益”……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倡导的绿色低碳生活理念已然深入人心,逐渐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


    青海地处青藏高原,是国家重要生态安全屏障,也是全国乃至全球缓冲气候变化的“调节器”和“敏感区”。坚定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是青海省委省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扎扎实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举措和实际行动。如今,在这片72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绿色低碳已融入人们的习惯里、生活中。


    立规矩,织密协作网络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推动形成绿色生产和绿色生活方式”也被明确写入了国务院印发的《“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中。


    一系列顶层设计,吹响了600万青海各族儿女朝着绿色低碳生活前进的号角。


    青海省发布实施了《青海省绿色建筑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和《青海省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预制构件制作和验收规程》两项标准,有效规范了绿色建筑工程质量管理。


    西宁市制定了《西宁市公共机构节能绩效考评工作方案》等机制,将公共机构节能工作纳入全市工作目标考核,进一步激励约束了公共机构节能工作。对重点用能单位水、电计量表进行改造,合理实现分户、分类、分项计量,为能耗统计和能耗监测创造条件。全面推行节能设备设施,全市各级公共机构全面普及LED照明和节水型器具,采取更换终端节水器具、中水回收和雨水收集利用等措施加强用水管理。


    海东市颁布施行《海东市绿色宜居城市建设促进条例》《海东市全民义务植树条例》等地方性法规,生态建设法治化走在全省前列。“十三五”期间,海东市造林面积居全省之首,森林覆盖率提升至36%,绿色发展指数位列全省第一,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95%。


    齐参与,构建治理体系


    良好的生态环境关系每个地区、每个行业、每个家庭,每个人都是生态环境的保护者、建设者、受益者。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


    青海夯实基础,让公众参与垃圾分类,减少污染产生——


    玉树藏族自治州杂多县每天产生的垃圾有50吨,过去一度“垃圾围城”。在进行垃圾分类之后,经过3年多的试点推广,走出了一条政府主导,社区、学校、企业、牧民共同参与、互相监督的“户分拣、村保洁、乡收运、县处理”的“N+1”牧区垃圾处理新模式,昔日的“垃圾城”变成了今日的“清洁城”。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全州各级公共机构组织干部职工收集报纸、墨盒、电子产品等废旧可回收物品开展绿色兑换,助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


    青海积极引导,社会共建美丽中国的热情显著提升——


    从2016年开始,青海圣诺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绿色工厂”建设,组建全国惟一的高纯纳米氧化铝材料制备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打造绿色生态设计产品,实施绿色制造系统集成项目,突破绿色制造关键工艺,激发企业绿色发展新活力。


    变化不仅仅发生在这一家企业。近年来,青海以绿色发展理念为引领,走循环低碳发展道路,推进工业绿色发展各项工作,开创节能“双控”和工业绿色发展新局面。很多企业转变发展方式,加快推广绿色制造技术应用,在节能技术改造、节能技术管理以及节能绿色发展集成项目方面实现新的发展转型,推动工业经济绿色高质量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参与途径和平台的拓宽、形式和手段的丰富,越来越多的社会组织和个人,把自己摆进建设美丽中国的大局中。有的成为民间协会的带头人,守一方清水;有的担任志愿讲解员,服务一方居民……以多种多样的方式推动环境质量改善。


    聚沙成塔,星火燎原,全社会的努力、坚持与守望,汇聚在一起,便不再是微光,前行的方向也因之更加明亮。


    重行动,绿色重塑时尚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


    而这份美丽和幸福的获得,需要每一个人的共同努力。


    也许你已经发现,公众生活理念悄然发生绿色转变——


    传统美德再次时髦起来,一些好习惯再度受到推崇。人走关灯、双面用纸,节约能源资源的好传统重新得到重视。意识决定行动。这些理念的转变,让生活大不同。


    出门坐公交车,在家里节约用水、用电,购物使用环保袋……一直以来,家住海东市的李莲芬和家人始终坚持绿色环保的生活习惯。在她看来,低碳生活离我们并不远,节约一度电、少开一天车,都是对环境的保护。只要每个人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爱护环境,我们的家园就会变得越来越美丽。


    也许你已经加入,绿色生活领域有了更多全民行动——


    革陋习、倡节约、护环境,新风尚已经运用到日常生活的食、住、行等细节中。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党的十八大以来,西宁市各地区各部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采取出台相关文件、开展“光盘行动”等措施,号召人们杜绝餐桌上的浪费,“光盘行动”逐渐成为人们的自觉,厉行节约日益成为社会共识,“舌尖上的浪费”现象明显减少,文明餐桌已经成为西宁的一道风景。


    “绿”起来的,还有我们的日常出行。新能源车的推广,让车辆减排成为可能。今年以来,西宁市持续加快推广应用新能源车辆,出租车更新224台,网约车更新167台。为加强汽车尾气治理,开展实施排放检验与维修I/M制度,已投入建设5家M站;为鼓励货运车辆更新为新能源车辆,对符合奖励对象的新能源货运配送车辆,从绿色发展财政奖补资金中按0.2元/公里补贴。在海东市,除了新能源公交车,公共自行车也早已投入运行。利用自行车在短途交通方面的优势,将公共自行车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的延续,解决了城市居民出行难题。


    也许你已经注意,践行绿色生活“玩法”创新,愈加有趣——


    西宁市城中区在全省率先投入使用垃圾分类智能提示设备。利用智能摄像头感应人流,播报垃圾分类语音提醒。该设备可以让居民能快速精准分类投放,并通过后端录像机界面快速回查,了解居民是否真正做到正确垃圾分类。


    为推进绿色发展样板城市创建,倡导绿色低碳生活理念,日前西宁市生态环境局建设的西宁碳积分微信小程序正式上线运行。今后,市民步行、骑行、认购碳汇等低碳行为,经后台科学量化后可以变成相应碳积分,累积后可以兑换手机话费、电影卡、游乐园门票、特色农产品等物品。


    回望过去,绿色生活渐成时尚。成绩的取得,靠的是全社会动员、全民参与。


    展望未来,“十四五”时期“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号角已经吹响,我们鼓足风帆,相约下一程,携手阔步同行。

    2021-10-22
  • 湖南双牌:秋耕冬种红红火火

    10月21日电时下正值秋冬农业生产季节,近日,从双牌农业农村部门获悉,截至目前,双牌县已落实秋冬生产面积10.2万亩,占计划任务的112%,其中落实油菜3.6万亩,绿肥3.8万亩,经济作物2.8万亩。


    泷泊镇枫木山村地势平坦,冬种条件优越,是当地万亩油菜高产示范片所在地。深秋已至,放眼望去,万余亩油菜已吐新绿,河风吹过,油菜随风舒展,婀娜多姿,赏心悦目。正在基地从事油菜管理的农民陈兆辉介绍说,他是种粮大户,今年种植粮食面积265亩,晚稻收割一结束便对所有土地进行了翻耕,种上了油菜,全农机耕作,省时又省力。


    “受干旱影响,今年油菜发芽率较去年有所减少,得赶紧科学施药、追肥。”农户在忙,农技人员也没闲着,纷纷组队下到田间地头,开展技术指导。“近期有降水,这两天赶紧组织人抽沟,做好排水,避免幼苗被水溺。”


    为了不误农时,10月初,双牌县召开了秋冬农业生产动员会,县委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分别在泷泊镇和永岚产业园建成了万亩和千亩油菜种植示范基地,各乡镇、相关部门按照“宣传发动、行政推动、科技拉动、样板带动”的工作思路,通过宣传发动,任务落地压实,政策落实到位等措施迅速在全县掀起了秋冬种农业生产热潮,圆满完成了生产任务。

    2021-10-22
  • 这就是山东|奋战40天!济南起步区全力打好黄河大道(一期)通车攻坚战

    10月17日,黄河大道工程建设指挥部总指挥张海平一行查看黄河大道(一期)工程施工现场,听取项目建设进展情况汇报,并对下步工程推进做出部署安排。当天,黄河大道一期工程正式打响“奋战40天”通车攻坚战。


    黄河大道工程正处于关键冲刺阶段,目前现场劳务人员3100余人,机械400余辆24小时连续作业。截至目前,黄河大道(一期)会展中心段全线隧道主体结构完成,综合管线完成90%;体育中心段主体结构底板已全部完成,主体结构顶板施工完成约52%;邢家渡干渠以南济乐高速以东(2公里)两侧辅路综合管线和路基完成,水稳基层、中粒式沥青施工加快推进;济乐高速以西(4.13公里)右幅综合管线完成80%。





    为确保项目建设再提速,指挥部要求各参建单位必须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配属适宜人力、物力,饱和施工,有序施工。各单位要抓重点、克难点、保节点,切实形成“真抓实干、大干快干、精干细干”良好风气和建设氛围,全力践行工匠精神,掀起施工建设奋战新高潮,共同打好黄河大道(一期)工程通车攻坚战,确保如期通车,按期竣工。在抓生产的同时必须管安全,切实做到“四个一律,六个百分百”,打造安全文明标杆示范工地。按照目前计划,会展中心段10月底地面快车道具备临时通车条件;体育中心段10月底完成隧道主体结构,11月底实现凤凰桥落地北向通行,南向12月底通车;邢家渡干渠以南济乐高速以东段10月30日具备通车条件;济乐高速以西段11月中旬右幅达到通车条件。

    2021-10-21
  • 展民俗 庆丰收

    10月15日,在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四荣乡庆丰收活动中,苗族姑娘在田间烧鱼。


    当日,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四荣乡举办“金秋庆丰收”系列活动,通过农耕文化体验、共尝百家宴等活动,庆祝五谷丰登。

    2021-10-20
  • 2021年全国“双创”活动周广西分会场活动举办

    10月19日下午,2021年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广西分会场活动启动仪式在广西财经学院相思湖校区举行。


    2021年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于10月19—25日举办,主题为“高质量创新创造高水平创业就业”。广西分会场活动由自治区政府主办,自治区发展改革委、自治区科协、南宁市政府、广西财经学院承办。活动周旨在促进各类创新创业要素聚集、交流、对接,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


    广西分会场活动包含“双创”成果展、“双创”论坛和培训等项目,成果展设立5个专题展区,突出展示我区代表性的优秀“双创”成果和创新创业中的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通过举办论坛和培训,邀请科技创新企业代表和专家学者参会并授课,分享“双创”的成功经验和案例,搭建更加广阔的沟通交流平台,营造人人关注创新、支持创新、参与创新的良好局面,推动创新成为引领我区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源。

    2021-10-20

  • 首 页  上一页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下一页    尾 页  

    版权声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 8629 6259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696号 蒙ICP备160010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