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辽宁:2022年实现具备条件自然村全部通硬化路

    2022年年底前,辽宁省将实现具备条件的自然村(组)100%通硬化路,基本消灭农村公路存量危桥。





    辽宁省盘锦市大洼区曾家村曾营线。(受访者供图)


    今年,辽宁省安排省以上资金24.9亿元实施6500公里农村公路建设,全面提升“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建设,明年将继续加大建设力度,争取实现具备条件自然村(组)全部通硬化路。


    今年年初,辽宁省交通运输厅组织县区编制了建设改造工程计划,并同步开展施工图设计工作,细化落实具体工程项目,每月进行一次工程进展情况实地督导,推进工作开展。





    辽宁省抚顺市抚顺县抚金线。(受访者供图)


    据介绍,辽宁省还将常态化开展工程质量复验,对已完工工程,以“长度、宽度、厚度、强度”为主要检测指标展开复检,确保农村公路修建质量,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有力服务乡村振兴战略。

    2021-10-15
  • 广西:出实招求突破 全面推进“放管服”改革

    广西把推进“放管服”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先手棋、转变政府职能的当头炮,持续深化简政放权和政务服务“简易办”改革,政务服务效能不断提升,营商环境持续优化,真正惠及基层、惠及企业、惠及群众。


    近日,永福县中医院副院长张雪峰来到桂林市政务服务大厅办理医疗机构变更执业登记业务。今年7月,永福县中医院聘用了居住在贵州省黔南州的执业医师,急需办理医师执业注册变更登记,桂林市行政审批局跨省办理《医师执业证书》变更登记手续业务让办理流程得到极大简化。


    以承诺审批方式跨省发出《医师执业证书》,是桂林市总结“跨省通办”服务经验的基础上推出的行政审批新模式,截至今年9月底,外省人员在桂林共办理政务服务事项9000余件。


    在钦州,广西众森药业连锁有限公司连锁部经理潘成新为公司连锁店办理药品经营许可证,得益于钦州市推行的“承诺审批”模式,潘成新从提交材料到办结,当场就能完成。


    钦州市行政审批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申请人只要先递交规定的部分材料,签订承诺书后,就可当场或者在一定期限内取得审批许可,减少了办事时间与往返次数。


    持续深化简政放权,转变政府职能。2020年以来,我区共取消16项行政许可事项、承接4项行政许可事项。支持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高质量发展,分两批向自贸试验区下放自治区级行政权力事项162项;深化政务服务“简易办”改革,全区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承诺提速率达到74.95%、“最多跑一次”比例达到99.75%。全区14个设区市分别与全国12省区的40个市开展点对点“跨省通办”合作;深入推进商事制度改革,登记注册便利化水平不断提升;全区基本实现企业开办“1套材料、7个事项、1个工作日办结”,今年1月—8月,全区新登记企业12.43万户,同比增长14.11%;截至2021年8月底,广西的并联审批率达到76.88%。

    2021-10-14
  • 八桂山川美 四季皆宜人

    这是广西资源县境内的田园景观(4月29日摄,无人机照片)。


    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喜人,八桂大地一年四季生机盎然,山川处处景象宜人

    2021-10-14
  • 广西柳州:科技馆里享假日

    ↑2021年10月7日,在广西柳州科技馆,市民在体验科技展品。CICPHOTO/谭克兴摄

    2021-10-14
  • “绿城”之秋

    市民在广西南宁市南湖边运动(10月12日摄)。


    广西南宁市素有“绿城”之称。秋日里,这里依然草木葱茏,绿荫匝地,市民们常在芳草绿树间休闲运动。

    2021-10-14
  • 南京着力打造“数字乡村”新名片

    央广网南京10月13日消息(记者郑楚豫)为进一步消除城乡发展“数字鸿沟”,让农民共享数字化带来的红利,近年来,南京加速推动数字乡村全方位、多领域建设,着力打造“数字乡村”新名片。

    科技赋能打造生态农业新品牌

    近年来,南京市浦口区将数字化作为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切入点,聚焦产业升级、乡村治理等维度,用科技赋能农业打造标志性农产品品牌,描绘数字乡村新图景。

    永宁街道的青虾养殖就是近年来浦口打造的农业特色产业之一。为推进“永宁青虾”产业的快速发展,永宁街道对200亩青虾苗种集体土地进行改造、建成标准化青虾种苗繁育池144.41亩。街道组织农民建成联合共兴青虾产业园,推行青虾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建立健全品牌宣传机制,推动青虾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区域公用品牌价值,努力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

    通过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化技术,青虾养殖实现了产业革新,而标准化生产和品牌塑造,让“永宁青虾”真正闯出了市场。2021年年初,永宁青虾喜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数据托底树立社会治理新标杆

    产业兴旺了,百姓生活富足了,政府的社会治理水平也要不断提升。浦口探索大联勤网格化社会治理以网格服务为基础,以发现和处置社会治理中的各类问题为目的,通过运用信息化指挥系统,统筹调度相关职能部门,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开展联勤巡防、联动指挥、联合执法,促进各类社会问题的早发现早预防早处理。

    为推进数字乡村发展,擦亮高质量全面小康底色,南京溧水在2019年11月22日,便超前布局,成立溧水区智慧城市运营指挥中心(社会治理大联动中心),率先在全市建成“智慧城市大脑”和实体化运营平台。

    此外,溧水还主动探索科技成果赋能乡村治理,打造了全省首个、全国一流的新型智慧城市平台,并在全省率先建设了“适度超前、实战管用”的数字乡村功能平台。该数字乡村平台,可线上受理全区113个村(社)群众诉求,有效改善了村民“跑空趟”“没人管”“不知情”等传统乡村治理弊端。

    智慧元素扩充民生福祉新内容

    走进溧水区智慧城市运营指挥中心,60多平方米的显示屏上,水务基础地理信息、水管网数据、环卫洒水车位置、垃圾车状态等一览无余。

    据了解,智慧医保平台投入使用以来共计惠及面扩大62倍,报销金额增长6倍,智慧殡葬平台打通医疗、公安、人社、民政、财政等部门数据和业务,有望实现一次提交全流程网上办理。

    此外,目前溧水区已实现4G网络、有线电视信号覆盖率100%,全区4G站点建设2200多个,覆盖全区城乡。快递物流实现“村村通”。5G站点累计建设1600多个,实现了城区95%覆盖,农村85%覆盖,乡村旅游点实现全覆盖。

    在溧水区重点工业园区、人流密集的公园景区、城区公共区域、服务窗口、重点打造的美丽乡村投入建设无线WIFI全覆盖……溧水在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中,将AI技术充分应用到居民出行、医疗、停车等在内的各个场景,以信息化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数据赋能,让南京的乡村越来越美丽、越来越“聪明”。

    2021-10-13
  • 大连擦亮“办事不找人”“审批不见面”城市名片持续营商环境优化

    10月12日,在辽宁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大连市委常委、副市长骆东升介绍,在2020年度全国营商环境评价中,大连市成为全国进步最快的18个城市之一。其中,政府采购、跨境贸易、执行合同、包容普惠创新等指标成为全国标杆。今年上半年,大连市新登记市场主体50031户,同比高幅增长20.57%。

    骆东升介绍,今年3月,大连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大连市擦亮“办事不找人”“审批不见面”城市名片行动方案》,围绕公开“晒权”、规范“用权”、畅通“维权”、建立“找我办”事项联席协调机制、建立立体化监督体系和推进政务服务“审批不见面”等6个方面主要任务,制定了30项具体举措,在全市启动实施“办事不找人”“审批不见面”专项行动。

    骆东升介绍,首次在全市大规模集中“晒权”,共公布权责清单涉及行政职权22921项,政策清单涉及政策443项,公示政务服务事项审核准则,形成清晰、完整、精准、易懂的行政审批准则清单,公示单一事项主题服务513个,所有清单都实行动态更新,全面形成了规范化常态化“晒权”模式。

    创新建立了“找我办”联席协调机制,建立了专班,设置了专窗,理顺了流程,畅通受理渠道,切实解决问题。该机制成立3个月以来,共受理企业群众反映各类疑难问题80件,已办结77件,办结率95%,满意率100%,这项举措深得企业群众欢迎。

    骆东升表示,下一步,大连市将继续推进数字赋能,强化制度性创新,提升政务服务效能,持续打造“办事方便、法治良好、成本竞争力强、生态宜居”的营商环境,推进大连“两先区”高质量发展。

    2021-10-13
  • 赋能机器人生态圈,中智卫安打造深圳创新“新名片”

    40年弹指一挥间,深圳从"改革之都"成长为"创新之城";纵观深圳一路走来的蜕变史,一定离不开这些关键词:新兴产业、企业创新、高新技术……

    优秀的创新基因,成就了深圳发展的主旋律,更为这座城市孵化了一大批大大小小的高新企业。人工智能的发展,为这座"创新之城"注入新的活力,并带来更多的可能性。

    机器人产业迎快速发展新机遇

    作为全球人工智能及科技创新的重要发力点,机器人产业被誉为"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其研发、制造、应用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创新和高端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

    据2021世界机器人大会发布的《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报告(2021年)》显示,近年来,我国机器人产业快速发展,即便受到疫情影响,2020年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仍然为全球贡献了40%左右的份额,连续多年稳坐世界最大机器人消费国地位。

    此外,《报告》指出,2021年,我国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839亿元;其中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302.6亿元,高于全球服务机器人市场增速。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全国创新标杆城市的深圳,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机器人产业集聚区;同时,机器人产业已成为深圳智能制造业发展的重要方向。相关数据显示,2015-2020年,深圳市机器人产业总产值规模持续攀升;2020年深圳市机器人产业总产值为1434亿元,较2019年的1257亿元增长14.08%。

    机器人打造深圳创新新名片

    据统计,2020年,广东省机器人产业企业数量为1925家,位居全国省份首位,其中深圳企业数量占据了43%以上,企业优势十分明显。

    随着深圳人工智能产业的快速高质量发展,涌现出了一大批创新能力强、行业影响力大的本土机器人企业。其中,致力于运用"互联网+物联网"手段,推动服务机器人产业发展,赋能机器人产业生态圈的深圳中智卫安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简称:中智卫安),便是深圳机器人企业的中坚力量之一。

    作为深圳市十大机器人企业,以及深耕服务机器人研发制造与销售服务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智卫安凭借"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精神,深耕机器人行业数载,在产品创新力、生产智造力、平台服务力等方面积累了深厚经验,并已申请机器人领域相关专利近300项。



    据悉,中智卫安深度聚焦楼宇解决方案,并致力于成为智能楼宇商用服务机器人优秀提供商。近年来,中智卫安陆续推出了智能访客、迎宾巡更、光触媒空气消毒、消毒喷雾、智能配送、测温门岗、室内清洁、室外安保巡逻、送餐等多种功能的机器人产品,以满足不同场景的多元化需求。

    截至目前,中智卫安的机器人市场投放量已突破6万台,规模化应用于办公、政务、商超、医疗、酒店、餐饮、影院、教育等逾50个领域,服务客户30000+,服务人次超55亿。预计2021年,中智卫安的机器人生产规模将达10万台,服务人次将达100亿。

    建机器人智造生态链,为产业深度赋能

    为不断释放、辐射并带动机器人产业的聚集效应,中智卫安在专注企业自身的快速发展之余,更致力于打造机器人智造生态链。

    为促进机器人行业技术创新、产品研发、人才培养及合作交流,中智卫安以近12万平方米的阿尔麦斯机器人基地(RMaaS)为载体,为机器人企业提供外观设计,技术研发,样品生产制造,机器人批量生产、展示、测试、销售等一站式服务;同时,中智卫安还多维度整合了机器人上下游产业的优势资源,联合打造全行业机器人解决方案,深度赋能机器人产业高质高量发展。



    此外,中智卫安坚持发展以技术为驱动的互联网OTO模式,创造性的自主研发并搭建了"灵机云服务机器人产业互联网平台",颠覆了传统机器人企业的运营模式,实现了机器人产业全链条的完整服务闭环。

    灵机云服务机器人产业互联网平台集好萝卜网电商平台、人机协作服务平台、鲁班达达技术服务平台、数字化企业管理平台、运营服务平台于一体,五大平台覆盖了售前产品展示、客户现场部署、售后技术支持、企业内部管理、后续运营服务等机器人产业的交易全周期及服务全链条。

    中智卫安还依托核心技术——底盘导航算法及驱动(动)、语音AI技术(听、说)、视觉AI技术(看)、云平台技术,机器人数据上云、控制上云、业务上云、服务上云,为客户提供便捷的一站式机器人应用方案。

    值得注意的是,中智卫安还建立了健全的全国线下营销体系;覆盖了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等国内一线城市,正在着力构建37个省级子公司、300个地级市总代理商、5000个县市级和行业代理公司,为用户提供便捷、高效、专业的机器人应用体验。

    创新,是驱动深圳保持升腾向上的活力因子,也是中智卫安飞速发展的重要引擎。未来,中智卫安将坚持秉持"利他、赋能、通透协作、共赢"的新文化体系,以线上+线下的创新模式,赋能机器人产业生态圈,运营人工智能技术,智造美好新生活。

    2021-10-13
  • 为制造名城赋能 为幸福株洲添彩

    日前,株洲市教育局召开系统专题会议,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吴安浩传达株洲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结合教育工作实际,对抓好贯彻落实作出部署。全体局领导、科室负责人及市直学校党政负责人参会。

    会议指出,市第十三次党代会为株洲未来五年的发展规划了蓝图、指明了方向,对教育工作也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新任务。全市教育系统要深入学习领会、贯彻落实党代会精神,把学习贯彻好党代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要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宣讲活动,做到学思践悟、学用结合,特别是要研究吃透市委对未来五年教育的安排部署,查找教育发展短板,进一步明确和细化发展目标,强化工作举措。要结合“聚焦、裂变、创新、升级、品牌”方针,全面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聚焦人民群众诉求和渴望;深刻洞察学校、教师、学生教育元素,打破思维定势,不断释放新的能量;创新思维、创新举措,创造性地拿出解决问题的株洲方案;改善薄弱环节,升级各级各类教育;创建一批名校,打造株洲教育品牌,不断推动株洲教育高质量发展,为培育“制造名城”持续赋能,为“幸福株洲”夯实基础。

    会议强调,要突出重点,有机结合抓好党代会精神落地见效。围绕推进教育现代化,要加快学位园位建设,确保年底完成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50%的刚性任务;加快推进重点片区(田心)的学校建设,缓解入学压力;推进乡镇标准化寄宿制学校建设。要推进优质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全要素有序流动,努力实现教学、队伍、资源的县域统筹。要全面提升育人质量,深化教育评价改革,探索区域教育评价的有效方式;出台职业教育服务“三高四新”战略的实施方案。要抓实“双减”及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发展,守好“主阵地”,打好“组合拳”,争取创造“双减”工作的株洲经验;研究制定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发展工作实施方案,确保明年株洲民办义务教育学生总数市域控制在5%以内。要积极培育优秀师资,紧抓师资补充、师能提升、教师管理、结构优化、体制创新等关键环节。要努力争取高等教育资源扩充。要保障校园安全稳定,深化“平安建设示范校”“平安校园建设示范县市区”创建。要创建党建品牌,巩固和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在全市教育系统开展班主任“春风化雨”党建品牌创建。

    2021-10-13
  • 国庆假期昆明西山区实现旅游收入6.26亿元

    金碧广场“共生共融”立体花坛(10月6日摄)。西山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2021年“十一”期间,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全面助力文化和旅游市场恢复和发展,假日期间全区游客接待量达到95.55万人次,旅游收入6.26亿元。





    大观公园菊花绽放,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观赏(10月6日摄)。西山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景区景点中,西山风景区总接待人数46743人,接待收入221.4万元;大观景区累计接待游客10.46万人次,累计实现企业收入98.36万元。在非A级景区中,融创文旅城累计接待游客33.20万人次,实现企业收入1453万元;青鱼湾累计接待游客1.65万人次,实现企业收入200多万元。乡村旅游方面,西山区共接待乡村旅游游客17.6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191.67万元。





    游客在海埂大坝欣赏昆明夜景(10月6日摄)。西山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假期期间,西山区围绕COP15、喜迎国庆等主题为游客准备了丰富的旅游体验活动,为游客的节日出行提供更加多样的选择。

    2021-10-12
  • 云南昆明:文化厚重 魅力不断彰显

    西南联大旧址。记者赵伟摄





    南强街夜市。记者李海曦摄





    云南省博物馆。记者周密摄


    3万多年人类生活史、2400多年滇中文化史、1250多年建城史……在中国的市名册里,昆明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这里历史悠久、人文璀璨,血脉中流淌着文化的基因,是马可波罗笔下的“壮丽大城”。


    近年来,昆明充分保护和利用历史文化遗产,发挥本土历史文化、民族文化资源优势,重点打造一系列符合昆明历史文脉、精神气质的文化品牌,培育城市文化气质,全面提升历史文化名城品牌吸引力和影响力。


    有故事让历史文化遗产“活起来”


    历史上的云南是一条通道,这条通道带来了文化的碰撞和融汇:清末,云南有了“滇越铁路”;二战时期,中国加入反法西斯同盟,大后方的云南成了外援的补给站和输血站,随着中西文化的融汇,云南出现了“史迪威公路”“陈纳德飞虎队”“驼峰航线”“石龙坝水电站”等历史遗迹和经典故事。


    昆明曾是古滇国之都,储存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因子,古往今来,昆明文化年轮取决于先天的区位优势:放眼世界版图,云南是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的辐射中心,昆明是祖国西南的边疆省会城市。


    从战国时期的“庄蹻入滇”“滇王附汉”起,昆明早已融入中华文化的血脉;“陆军讲武堂”“护国起义”见证了多少仁人志士对强国之路的艰辛探索;新中国成立后,70多年的奋斗让昆明社会发展实现了不断迈向繁荣的历史性跨越。在昆明,多姿多彩的历史文化、民族文化、都市时尚文化、边疆异域文化交融,形成了昆明“汇东方与西方、融传统与现代”的文化气质和城市个性。


    一城山水半城湖,如同北京的什刹海、杭州的西湖一样,翠湖就是昆明的象征。翠湖之所以出现在昆明城中,源于700多年前的赛典赤治水。现在,翠湖是“昆明的眼睛”,这里聚集了云南陆军讲武堂、西南联大、朱德旧居、袁嘉谷故居等历史遗迹,如群星般璀璨。它们静静伫立在翠湖之畔,向来往的游人述说着“柳营洗马”、昆明近代“重九”起义、护国运动、云南抗战、云南解放等辉煌历史。


    每每路过翠湖,一栋黄色建筑格外显眼,时光在这里停留,历史留下了痕迹,这里就是我国唯一整体保留下来的百年军校、被誉为“黄埔军校摇篮”的云南陆军讲武堂历史博物馆。


    如果说“昆明蓝”是上天给予这片土地的自然馈赠,那么“讲武黄”就是昆明人把前人留下的精神财富升华为城市文化新符号的一个创新之举。


    云南陆军讲武堂是一座极其标准的“走马转角”式建筑,从高处鸟瞰,其造型又与昆明典型的“一颗印”式民居十分相似。这样极具特色的建筑风格,与讲武堂校训“坚忍刻苦”中所蕴含的精神力量,被来自中国国家博物馆、故宫文创团队的设计师们视若珍宝,先后打造出校训系列、功勋系列、色彩系列、剪影系列、自然系列、军事系列6个系列,包括冰箱贴、手绘丝巾、子弹杯、个性口罩、围巾等几十种“讲武”文创主题产品。


    一口就能“吃掉”讲武堂,你见过吗?这款高颜值又好吃的文创雪糕是“讲武文创”2019年国庆推出的“网红”产品,自推出以来一直受到广大游客追捧,成为游客的“新宠”。文物从不会开口说话,但有了文创产品,游客可以把文化“带回家”,具有昆明辨识度的历史文化遗产就此“活”了起来。


    作为历史的记录者与见证者,推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利用成果向社会开放、让公众共享,博物馆是一个绝佳的载体。2019年,昆明启动翠湖片区近现代历史博物馆群、官渡古镇片区非遗技艺博物馆群、龙泉宝云片区文化名人博物馆群3个博物馆群落建设。此外,来自昆明市文物局统计数据显示,仅“十三五”期间,昆明注册备案的博物馆就增加了12个,其中包括云南解放纪念馆、云南起义纪念馆、抗日战争胜利纪念堂博物馆等游客争相打卡的“网红”。


    目前,翠湖片区近现代历史博物馆群已基本成形,其中的16个博物馆、纪念馆已对外开放,环翠湖历史遗迹游线路、探寻昆明历史街区游线路、回望西南联大游线路、回顾云南革命历程游线路4条参观旅游线路将翠湖片区的文化瑰宝串起来,让文物活起来,成为符合昆明历史文脉、精神气质的文化品牌。


    有创新昆明凭历史文化实力“圈粉”


    “一颗印、三坊一照壁、四马推车、四合五天井、六合同春……”起源于清朝的南强街,与周边的祥云街、金碧路、同仁街、宝善街等形成昆明特有的老街巷群,大大小小的街巷,构成了这座城市经济、文化发展的脉络。


    隔着一个世纪的时光,清末民初的老宅院和现代先锋戏剧在南强街88号院剧场相遇了。作为昆明仅有的两个保留历史建筑风貌和特色的文化街区之一,南强街街区于2021年入选“省级历史文化街区”,位于其中的“南强街88号”是典型的“一颗印”式建筑。


    “体现古街文化传承云南特色戏剧”是“南强街88号”的发展宗旨,这里自2014年10月开始排演话剧,至今已累计演出达2300场,演出形式包括话剧、戏剧、滇剧、相声等。原创话剧《问心》、青年先锋话剧《鼠辈》《高兴》、庭院历史话剧《明灭·滇都斜阳》等剧目成为观众心目中的经典。除戏剧演出之外,这座历史建筑内还承接了昆明物质文化遗产的专场展示,如传统节日汉服雅集、古琴琴会、古筝演奏会、创艺家论坛等,成为传播昆明本土文化的窗口。


    “与其他发达城市的小资调调不同,南强街的岁月静好是沉淀在历史的芬芳里,看一场庭院剧,品一口美食,不来这里真是枉来昆明。”在国内某知名旅游论坛,“驴友”孤漠游侠这样写道。


    目前,昆明共有12个庭院剧场,分布在全市不同角落,《钱南园》《李公朴》等一批庭院剧深受省内外观众喜爱。“庭院剧+历史建筑”的创新组合,让历史走出书本走向舞台,让演出走下舞台走近观众,让昆明凭历史文化实力“圈粉”。


    如今,入夜的昆明人声鼎沸,在都市夜游经济发展中,昆明市各县(市)区纷纷打出“历史文化牌”,建设不同主题特色的旅游休闲街区,例如五华区以“历史文化和休闲文化”为主题打造“昆明老街和环翠湖休闲文化夜经济区”;盘龙区以“铁路文化”为主题打造“王旗营百年铁路文化夜经济区”;西山区以“历史文化、民族文化”为主题打造“金碧特色夜经济区”。作为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昆明又多了“创新活力”的历史文化注解。


    有人曾说:“一脚踏进昆明,心都醉了。”我们永远向往汪曾祺笔下《昆明的雨》,还有那些藏在古滇王国的无尽想象——让人魂牵梦萦的昆明。

    2021-10-12
  • 抚仙湖夕阳

    夕阳下的抚仙湖(10月4日摄)。新华网发(杨洪龙摄)


    落日时分,云团涌动,霞光漫天,抚仙湖沐浴在橘红色的霞光中,水波荡漾,格外美丽。


    地处云南中部的高原湖泊抚仙湖是我国最大的深水型淡水湖泊,这里景色优美,变幻万千。新华网发(杨洪龙耿钰耿梓榕李晓燕摄影报道)





    夕阳下的抚仙湖(10月4日摄)。新华网发(耿钰摄)





    夕阳下的抚仙湖(10月4日摄)。新华网发(耿钰摄)





    夕阳下的抚仙湖(10月4日摄)。新华网发(耿梓榕摄)





    夕阳下的抚仙湖(10月4日摄)。新华网发(李晓燕摄)





    夕阳下的抚仙湖(10月4日摄)。新华网发(李晓燕摄)





    夕阳下的抚仙湖(10月4日摄)。新华网发(杨洪龙摄)

    2021-10-12

  • 首 页  上一页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下一页    尾 页  

    版权声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 8629 6259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696号 蒙ICP备160010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