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昭君故里的旅游饭越吃越香

    7月20日,中午刚过,在宜昌兴山县水月寺镇高岚村,“楠月溪舍”民宿负责人马建岚就忙了起来。她要赶在新的住店旅客到来前,收拾好离店客人腾退的房间。近两年来,每到暑期,马建岚的民宿几乎每天都能住满游客。

    兴山地处三峡库区。2022年6月20日,连接西南、中原和华北地区的郑渝高铁正式开通,兴山站同步启动运营,兴山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高岚村是朝天吼漂流景区所在地,也是国家级水利风景区,每年暑期都会吸引大量游客前来。宜昌导游王亓经常会在兴山站接待旅行团,“从武汉或郑州乘车到兴山站只要3个小时,然后去朝天吼和神农架也都很方便,所以很多游客选择这条路线。”

    借助高铁,昭君故里兴山的旅游市场呈现“井喷式”增长。数据显示,从郑渝高铁开通至今,兴山站上下旅客达129.3万人,其中到达旅客59万人。

    游客多了,高岚村发展民宿的村民也多了。马建岚此前曾在外地打工,2021年7月,她返乡创业,在朝天吼漂流景区不远处开起了民宿,“我的民宿有13间客房,高铁开通后,就算不是旅游旺季,也有很多客人来住宿。”

    高岚村党支部书记李明介绍,该村以前有近一半的村民在外打工,郑渝高铁开通后,越来越多的村民选择返乡创业,“村里的民宿现在已经增至68家,一家民宿的年收入在30万元左右,全村553户也都吃上了旅游饭。”

    如今,沿江高铁宜(昌)兴(山)联络线正在加快建设。建成后,兴山到武汉的时间将缩短至90分钟,兴山也将成为鄂西渝东的重要交通枢纽。对此,兴山县委书记曹宏伟表示,兴山将抓住发展机遇,打造“乡村振兴+全域旅游”发展格局。


    “到时候来兴山的游客肯定更多了。”马建岚说,她期待着沿江高铁的开通,也期待着日子越来越好。

    2024-07-22
  • 湖北兴山发布6条“小景大游”线路

    湖北兴山21日举办“小景大游·桃岭助力”农文旅品牌推介活动,现场发布6条“小奇特”景点旅游线路,36家旅行社现场签约,联合推介兴山目的地游。










    兴山地处宜昌与神农架交界,山奇、石怪、水秀、林茂、峡深、洞幽,拥有众多奇特的自然景观,昭君文化底蕴深厚。近年来,兴山以昭君文化铸魂,借助铁水公空的交通区位优势,以“大景区”理念构建旅游发展新格局,推动农文旅业态融合发展。

    当天发布的6条线路,既有知名度极高的“最美水上公路”、昭君村景区等,也有当前正火爆的朝天吼漂流,以及昭君别院、龙池龙眼、鱼翔白竹、仙溪湾、岩上茶居、水月时光、蓝莓部落等全面提档升级后的乡村网红打卡点,突出乡村游,串珠成线,充分释放县域内“繁星满天”的旅游资源合力。


    “兴山通过这些年的不断打造,旅游业态非常丰富了,旅行社将利用自己的渠道在全国范围内将兴山列入到神农架、恩施、三峡旅游线路之中,作为一种文化品牌进行推广。”当天签约的恩施州康泰国际旅行社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乔梁介绍。










    近年来,兴山紧紧围绕建设区域性旅游康养消费中心,定位山上避暑康养、山下旅游观光,全年接待游客达8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近50亿元。

    2022年6月20日郑万高铁全线开通,当年首个暑期两个月内,15万游客选择乘高铁来神农架,紧挨神农架的兴山也希望从“溢出效应”中分得一杯羹,正积极谋划争取兴神观光小火车、南阳800亩旅游度假区等文旅融合项目,进一步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推进“酒店民宿+特色文化”“酒店民宿+康养消费”融合发展新模式。

    为留住更多游客,兴山在推进昭君美人城等项目建设的同时,各景区也在不断丰富旅游业态,如2022年朝天吼景区在全国漂流行业内首次推出夜漂项目,今年7月6日又推进隧道漂流,让“一老一小”可以有更加舒缓的漂流体验。


    作为“情暖乡愁记忆养生游”的住宿推介酒店,兴山县桃花岭温泉度假酒店执行总经理张俊介绍,此次推介会上,酒店还联合省内武汉、襄阳、宜昌、恩施4个城市,36家旅行社和会务公司,以酒店+美景、酒店+美食、酒店+农产品、酒店+民宿,联合推介兴山的目的地游,并开展兴山乡村振兴“小景大游”旅游线路推介研讨会,构建“整合小景点,共建大平台、抱团促发展”的旅游新格局。

    2024-07-22
  • 扎兰屯市:黑木耳成富民特色产业

    这两天,扎兰屯市卧牛河镇黑木耳产业孵化基地迎来了采摘丰收季,大棚里一排排菌棒上面,一朵朵黑黝黝、胖嘟嘟的鲜嫩木耳长势喜人。

    近年来,扎兰屯市积极发展黑木耳产业,不断扩大产业规模,实施黑木耳产业孵化基地示范带动项目,投入资金626万元,建设占地109亩的标准化黑木耳吊袋大棚55栋,形成“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今年,产业孵化基地黑木耳大棚吊袋投入100万袋儿,地摆30万袋儿,年产干木耳16万斤,产值达550万元,辐射带动周边乡镇1000多户村民增收。收益资金将对红旗村和大坝村2个黑木耳产业发展试点村农户发放补贴,每户最高补贴1万元。在产业孵化基地的引领下,扎兰屯市鼓励蘑菇气镇、达斡尔乡和高台子街道扩大黑木耳种植规模,大力发展庭院经济,带动270户农户种植黑木耳150万袋以上,户均增收达5500元以上。

    如今,“扎兰木耳”已注册欧盟认证特色品牌,授权龙头企业、合作社、种植户统一使用,统一品牌销售。扎兰屯市通过电商中心线上线下助农直播带货、文旅直销等模式,扩大销售渠道。

    2024-07-19
  • 巧手传技艺生活添新彩

    【文化中国行】

    日前,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田桥镇泗兴屯村的柏杏书画院内,十余名农家妇女正利用雨后的农闲时间,挥笔作画。

    “县书画院定期选派资深画家到村里进行义务教学,为俺们村培养了80多名优秀画师。村民们忙时种果树、闲时执画笔,在家门口作画,完成后再由县里统一回收销售。现在,每位画师平均每月可增收3000余元。”泗兴屯村党支部书记王福林介绍。

    如今,巨野县大力发展工笔牡丹画产业,年投入500万元用于书画人才公益培训,书画产业从业人员达2万多人,其中农民画师8000余名,年交易书画作品150余万幅,作品远销40个国家和地区。工笔牡丹画产业不仅让群众的腰包鼓了起来,更让普通百姓在精神上获得了自信和富足感。

    乡村振兴,文化是灵魂。近年来,菏泽市围绕乡村文化振兴,积极探索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新路径,不断加强阵地建设,创新文化产品,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走进菏泽市鲁西新区马岭岗镇曹州面塑市级非遗传承人李斌家中,一个个形式多样、惟妙惟肖的面塑令人目不暇接。活泼俏皮的面塑展现出灵动与生机,同时还融入了二次元3D形象设计,让传统文化焕发出新潮和青春风采。

    为推动非遗融入乡村振兴战略,菏泽市积极挖掘传统文化技艺的新内涵,通过创新产品,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发展壮大。以曹州根雕、曹州堆绣、曹州蛋雕、刻瓷艺术、皮毛玩具等为主的20余类手工艺品不仅激活了传统文化、增加了乡村旅游的魅力,更成了村民们增收致富的金路子。

    目前,菏泽市已经形成了一批乡村“非遗”品牌,成为吸纳村民就业和带动村民增收的重要载体。

    2024-07-18
  • 穿行在古村落里的千年时光

    土默特右旗,一个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的地方。它的历史像一条从远古涓涓而来的小溪,汇入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在奔流不息中镌刻着古老印痕,讲述着过往的传说。在北疆文化的宏大叙事中,展露出自己独有的色彩。

    7月12日,记者来到土默特右旗苏波盖乡的古村落美岱桥村,这个村子2015年已经被纳入中国古村落保护名录。

    大约乾隆中后期,阴山南麓的土默川上,迎来了一批雁行人。他们像候鸟般春来秋走,在肥沃的土默川上春耕秋收,把收获的口粮带回“口里”(杀虎口以里,代指山西)。经年累月,渐渐定居,形成了村落。

    “最早来的有马姓、李姓、白姓三支,后来其他姓氏人也逐渐多了起来。”编写村史的何柳树告诉记者。

    美岱桥村北是村民的新居,一应的晋陕风格仿古建筑,揭示了“走西口”迁徙而来的村民保留的一抹乡愁。沿着主街一路向南,就是受保护的古村落。远远的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上百年的老榆树,枝繁叶茂。树冠把整个院落遮掩出一片阴凉,树干一个人抱不住。

    家家户户院落的围墙高一米左右。围墙就地取材,用一块块足球大小的卵石垒起来,中间的缝隙用石子补漏。这样的院墙坚固耐久,既昭示了自家院落的界限,又彼此鸡犬相闻,守望相助,彰显了与邻为伴、与邻为善的理念。

    从院落大门到主房,还铺有一条石子路。雨天,在泥泞中可以保留一条通道。有的院落里是三间正房,也有的是五间正房,大小不等,一致的土木结构建筑。中间一根圆木作担,一排椽檩支架,土坯墙厚1米,内置立柱支撑,立柱与椽檩榫卯相连。正面是雕花的窗户,窗棂是清代或民国时的花纹结构。窗户上贴着手绘的窗花,或牡丹或杜鹃,极尽写意。

    房子里有一盘土炕。炕的外沿靠南一侧与土灶相连,内通烟火,后墙壁置烟囱。烧水煮饭间,一盘土炕就变得热热乎乎。“这样的房子保温好,冬暖夏凉!”同行的苏波盖乡宣传委员路凌燕说。

    古村落里有这样的院落百余个,现在大多闲置,仅有几个院落仍有人家居住。一户人家的院子里养着几只土鸡。一只大红公鸡羽毛齐整,在院子里器宇轩昂地走动,仿佛检阅士兵的元帅。家里的大红躺柜古色古香,见证着百年印记。

    古村落的一棵大槐树下有一眼古井。井口直径半米,上方罩着六边形的石箍,然后是用榆木支起来的辘轳。辘轳已经干裂变形,石箍边缘光滑,但纹路清晰可见,看起来很有年代感。村里的老年人也说不清这口井的开凿年代,只记得他的爷爷说过,很早的时候,甘洌的井水就养育着美岱桥的住户,已经历了好几代人。

    村的东南有一个广场,大约百米左右。广场南面有一个戏台,占地约六米见方。戏台雕梁画栋,庄严古朴,据说是清代的建筑,近年,村里为了保护古建,做了修缮。广场北面是三官庙。庙门刷有红漆,两个石狮子健壮威武,分列庙门左右。庙堂有飞檐。屋脊上三个一组雕刻着麒麟等脊兽。三官庙与戏台的历史相当,近年也做了修缮。

    南戏北庙的布局,揭示出先民的智慧。每年丰收时节,戏台上唱戏,既唱给人看,也唱给神看,表达了村民对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美好祝愿。今天,戏台与庙宇之间的广场仍然是村民的聚集活动场所。正月里广场上布置的“九曲黄河阵”保留到现在。路凌燕说:“有旅行社领着游客来参观,游客对转九曲很感兴趣,所以就一直保留着”。

    村南有一条笔直的大路,约五米间宽,东西走向,通向村外。据旗志史办主任高景哲考证,这条路就是古官道。官道由来已久,在元朝时已经设立,用于交通和传递情报,相当于现在的高速公路。雍正时期在美岱桥村的东面美岱召村设有官办的驿站,有驿马8匹,供传递公文的信使休息换马。

    村里的一些老人至今留有古官道的记忆。他们回忆,民国时期官道的两侧是“车马大店”,商旅住店打尖络绎不绝。现在,古官道两侧的老房子被改造为民宿。一个个独立的小院房子,既保留了原有古朴典雅的风格,又装修了现代化水暖卫浴设施,住起来很方便。

    路凌燕告诉记者说,苏波盖乡的东老藏营村有个古城遗址,离美岱桥村不远。我们决定去看看。美岱桥村正南约1.5公里,已经是苏波盖乡东老藏村的地界。这里有一块文物保护石碑。石碑的背面写着古城遗址的基本情况,据考古专家讲,该城址对包头地区汉代县以下小型城镇设置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文物价值。

    在一片长势茂盛的绿油油玉米地里穿行,七转八弯后,一个近2米高的土台出现在眼前。台上大约是夯土的缘故,只零零星星长着一些杂草,在四周茂密的庄稼地中间,显得十分突兀。登上土台,地面坚硬瓷实,与庄稼地里的松软的土地明显不同。向西观望,土台一路延伸约有200米,在几棵大树旁边又转而向南。由于庄稼地的遮挡,我们只能看见脚下东西走向和南北走向的一段,未能窥见全貌。

    土默特右旗文史专家史银堂先生曾引用《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说,“咸阳县,汉置,后汉末省。即今绥远省(现内蒙古西部)萨拉齐县。”他考证,“塞外咸阳,也因其地在大青山之南,黄河之北,山水皆阳而得咸阳之名。塞外咸阳就是现土右旗境内的东老藏营古城。”同行的向导东老藏村民段俊杰说,这里出土过很多文物。史银堂先生也提到,西汉的条砖、筒瓦,东汉的素面陶器残片等“随处可见,俯拾即是”。

    站在古城遗址夯土墙上,看着脚下村民们碧绿的玉米地,成行成排连成一片,宛如碧波荡漾的海洋。两千年沧海桑田尽收眼底。一座小小的塞外古城,历经两千年岁月,仍然坚强地站立,诉说着中华文明生生不息,传承着中华文化的厚重音符。

    就在古村落的旁边一个园子里,开发了帐篷营地,吸引着周边众多市民周末前来休闲打卡。古村落和新时尚,在这里奇妙邂逅,彼此相望。


    古村落、古井、古戏台、古庙、古官道、塞外咸阳古城……在传承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土默特右旗正在打造文化高地的路上不断前行。

    2024-07-16
  • 兴安:“农联体”联出一片新天地

    “你们想看啥样儿的农业机械?我们这儿天上飞的地里跑的都有!”在兴安盟乌兰浩特市乌兰哈达镇混都冷嘎查,乌兰哈达镇“农联体”合作社理事长陈乌力吉木仁正介绍着各类现代化农业设施。

    随着“轰隆隆”的机械声,一架农用无人机不到10分钟就喷洒完一亩水田的叶面肥,玉米地里植保四轮机车张开了足有18米长的机械臂,一次能给30垅的玉米打药。

    “这工作量搁以前得五六个人背着打药机忙一整天才干得完。”陈乌力吉木仁笑着说,在他的“农联体”合作社,参与的各嘎查可以互补共享这些“高级”农具,极大地节省了工具成本,提高了农业作业效率,解放了农户的双手。

    今年以来,兴安盟级“晓景计划”带头人陈乌力吉木仁牵头,动员有意向联合发展的合作社、家庭农牧场及种植大户通过农机具入股等形式组建“农联体”合作社,充分整合农机设备和人力资源,以低于市场约30%的价格,为全镇农户提供农业生产社会化耕、种、防、收全程托管服务。

    目前,乌兰哈达镇“农联体”合作社覆盖了全镇11个嘎查200余户农民的4万余亩耕地,整合各类农机械50余台(辆),提供代耕代种、喷药灌溉施肥、机械收割等各类环节托管的机械化模式服务,实现农机具资源集约高效利用,并为村民提供40余个就业岗位,每人增收1万余元。


    除了稳抓水稻、玉米等主业,农联体还开展多种经营,积极探索“一举两得、一水二用、一田双收”的稻田养鱼模式,让鱼稻共生,打造纯天然、无公害招牌。农户变股东、小田变大田。多种经营,多维度服务,“农联体”合作社的新模式让广大农民尝到了甜头。

    2024-07-15
  • 乡村越建越美丽村歌越唱越嘹亮

    乡村舞台“角逐最美”,观众席上齐声合唱,田间地头歌声飞扬……近日,“村歌嘹亮”2024内蒙古村歌大擂台激情唱响,经现场专业评委综合评选,评出10首内蒙古自治区年度“最美村歌”、10首内蒙古自治区年度“优秀村歌”,北疆大地掀起一股齐唱村歌的热潮,释放出乐业安居的幸福能量。

    从一首到五百多首,从一人唱到大合唱,从一村唱到村村唱……在内蒙古,为什么村歌越唱越火?答案缘于北疆大地的优秀文化活力迸发,人民群众的精神食粮更加丰富,乡村振兴的致富路子越走越宽。

    美好生活唱出来

    “每到三月梨花开,我在村口等你来。一路梨花满眼春,万顷梨园香雪海……”一首村歌《梨花开时等你来》,唱出了巴彦淖尔市临河区干召庙镇民主村村民的心声,也成为当地“梨花节”的旅游文化名片。

    内蒙古素有“歌海舞乡”之美誉,深厚的文化底蕴、壮美的自然风光、别样的民俗风情,为创作者提供了丰厚的土壤。

    内蒙古村歌大擂台由“村歌嘹亮”项目延伸而来。2020年,内蒙古被中国文联确定为全国“文艺进万家健康你我他”新时代文明实践文艺志愿服务试点,内蒙古文联充分认识到文艺在助力乡村文化振兴中的深远意义,通过调查研究,结合群众需求,重点选聘一批讲政治、懂理论、爱基层、能担当、乐奉献的文艺工作者,采取“点对点”方式,深入农村牧区为村(嘎查)创作村歌、教农牧民唱村歌,“村歌嘹亮”项目由此诞生,并逐步发展成了以“村歌嘹亮”为示范引领的“我们的美好生活‘9+N’”新时代文明实践文艺志愿服务项目(以下简称“9+N”模式),目前,全区已有近千个嘎查村(社区)跟进落地“9+N”模式,累计创作村歌500余首。

    新时代的新农人、新农村、新农事,是村歌创作的鲜活素材。内蒙古广大创作者立足所在村的地理和人文特色,深入挖掘村里的优秀文化、历史底蕴、优势资源、精神特质,结合移风易俗、新生活理念及村民们的幸福生活、农村的发展变化,创作出风格各异的歌曲。一首首承载着村史、村情、村风的村歌,唱出了村民的幸福生活,润物无声地滋养了村民心田。

    文化阵地活起来

    “科尔沁草原深处有一个小镇,她是草原文化的故乡……”走进兴安盟科右前旗察尔森镇,朗朗上口的村歌《蔚蓝察尔森》被村民广泛传唱。

    2022年,兴安盟落地“9+N”模式,开展“文化村长”特色品牌行动,通过12个文艺志愿服务项目,统筹区、盟、旗三级文化文艺资源,采取“点对点”方式深入村(嘎查)开展文化服务活动,截至目前累计选派508名文艺工作者担任“文化村长”,已在469个行政村(嘎查)推广实施,挖掘培育各类本土乡村文艺人才6657人,组建村级文艺团队786个,锻造了一支“带不走”的乡村文艺队伍。

    “文化村长”时常邀约艺术家到村(嘎查)体验生活、采风创作、艺术辅导,艺术家向山乡汲取灵感,激发了创作活力,创作出大量接地气、传得开、留得下的优秀作品。村民在开展村歌录制、村舞排演等活动中,宣传推广村(嘎查)旅游产业、非遗文化和农副产品,有力促进了当地文旅产业发展,带动农副产品热销。

    一时间,全区各地纷纷创作村歌赞美家乡。2024内蒙古村歌大擂台上,12个盟市的20支村歌代表队以嘹亮村歌唱出最美家乡。呼和浩特市的《一溜湾情思》,唱的是位于黄河岸边的托克托县葡萄沟,这里被当地人称为塞上“吐鲁番”;包头市的《固阳有个文明村》,以西部民歌风格唱出“全国文明村”万胜壕村的新气象;乌海市的《来沙漠看海》,唱出了乌海集大漠、大湖、大山于一体的迷人风景;乌兰察布市的《山药蛋儿》以新潮的说唱形式,唱出了当地的风物特产……

    一首首村歌唱出家乡的美景、家乡的风情,更唱出了内蒙古人民对北疆大地的热爱。村歌“唱起来”,阵地“活起来”,在内蒙古文联的组织引领下,全区各级文联联合当地主管部门,大力整合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乡村文化广场和文体活动室等基层文化阵地,唱响移风易俗主旋律。

    文明新风扑面来

    “兴安岭下清澈的诺敏河,映着蓝天白云朵朵,诺敏河养育我的家乡,春风吹遍了汉古尔河……”呼伦贝尔市报送的村歌《稻花香里汉古尔河》,歌词简单质朴、旋律婉转悠扬,航拍视角下,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汉古尔河镇的绿水青山入目而来,许多网友纷纷留言点赞。

    正是源自内蒙古广大农村牧区的深厚土壤,符合村情实际的歌词唱腔,贴近广大人民群众的真情表达,一首首村歌才如《稻花香里汉古尔河》一样,以动听悠扬的旋律,原生态的背景画面,字里行间的淡淡乡愁,唤起了无数人的共鸣。

    “自从大家都唱起了村歌,村民的精气神都变了,陈规陋习少了,也减轻了人情负担。”汉古尔河镇乌兰村相关负责人表示。广大群众在一次次的传唱中,将村歌里的道德约束要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进一步增进了群众之间的感情,营造了和谐友爱的浓厚氛围,提高了各村群众的集体荣誉感和社会责任感。

    内蒙古文联党组书记、主席冀晓青说:“作为乡村的文化名片和有声符号,村歌承载着农民群众的乡土记忆,也记录着乡村生活的场景变迁。‘村歌嘹亮’2024内蒙古村歌大擂台展演,不仅能够宣传党的惠农富农政策,展示新时代新农村的崭新风貌,而且能够抒发广大农民群众对生活的热爱、对未来的期盼,在潜移默化中为农牧民群众带来心灵滋养,对塑造文明乡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看谁家院落最干净、谁家彩礼要最少、谁家家风传承好……家家比学赶超,小小的村歌让越来越多的群众对除陋习、树新风达成共识,文明新风吹进千家万户,各村实现了从“面子美”到“里子美”的蜕变。

    2024-07-11
  • 原来村庄可以这么美!

    在吉林省边境行采访的一周里,与我们同行的当地边境专班工作人员老马总在琢磨:“咱给G331国道想个啥宣传口号呢?”老马看到一辆自驾旅游车的后车窗上,贴着“318此生必驾”“219国之大道”的车贴,他也想给G331边境游起个容易叫得响的slogan(口号)。我们从他的身上看到了一股劲头、一种迫切、一份责任。

    吉林省是东三省中唯一既与朝鲜接壤,也与俄罗斯接壤的省份。G331国道串起了省内216个边境村。沿着边境线采访,我们常常发出惊叹,原来村庄可以这么美!村路上,挂着全国各地车牌的汽车驶过,像是房车展览会;穿着朝鲜族传统服饰,年轻人尽情地拍照直播;原来的老房子修葺一新,快递员来村里越来越频繁,一车车“山货”发到四面八方;村里除了蔬菜大棚,还撑起了越来越多的露营帐篷……

    采访中,我们了解到,这些变化源于年轻人回来了。在国外留过学的,在大城市打拼过的,到国外工作过的,看过了远方,如今他们坐在自家院子里,端着咖啡重新品味着家乡的人和风景。为什么吉林省要举全省之力支持边境村发展?一路上,我们在思考这个问题,也从不同人身上找到同样的答案,那就是:边境兴、国家稳;边民富、边疆固。

    216个边境村的发展状态各有不同,有的村子因为交通便利,风光旖旎,来旅游的人多,热气腾腾。但有的村子,老龄化程度仍然较高,基础条件不足以支撑农文旅一体化发展。几乎是跑遍了216个边境村的省边境村工作专班负责人说:“边境村仅靠‘输血’不行,要有‘造血’能力,才会更有活力。”

    这一路,我们看到因G331的贯通、自驾游兴起,村里的年轻人,无论是返乡创业者还是驻村干部,都在研究自家村子有什么“宝藏”。比谁更小众、谁更有特色,年轻人的头脑风暴“卷到天际”——“村子里闲置房屋少,民宿不是长项,那就挖掘采摘、漂流”“把电竞比赛开在我们村”……


    起初,我们是边境村的外来人,到了采访后半程,我们开始不自觉地为边境村的未来“出谋划策”,走着走着,心里生出一丝牵挂,更期盼着下一次再到边境村时,这里比现在更热闹。

    2024-07-10
  • 方寸庭院地变身“聚宝盆”

    推窗见瓜果,开门作饲养。走在乌兰察布市凉城县岱海镇的村庄,随处可见农户院内“小果园”种满瓜果蔬菜,“小院墙”里养着鸡鸭家禽,庭院一片生机勃勃景象。近年来,岱海镇将发展庭院经济作为助农增收的重要举措,立足村落农家小院,依靠“小家美”带动“大家富”,让秀美庭院留住“乡愁”,为村民增收寻找美好“钱”景。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是促进乡村振兴的经济基础。岱海镇鼓励村民利用空闲房屋、场院、空地或房前屋后种植果蔬、药材、经济树种和养殖鸡、鸭、鹅等小畜禽,同时依托自然资源、区位优势、农产品品质培育形成“庭院+”休闲、观光、采摘特色农业旅游观光带,不仅拓宽了当地农民的增收渠道,也为乡村旅游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镇村干部多次来宣传政策,鼓励大家发展庭院经济,我刚好收拾出房前的空地,种上了蔬菜,自己吃起来方便,剩下的拿去卖了,还有一定的补贴,真是太好了!”一位正在整理菜园的农户告诉记者。岱海镇杜家村因地制宜,依托庭院发展吊瓜、贝贝南瓜、本地土鸡等特色种植养殖,单个温室大棚种植吊瓜年收入可达9万多元,贝贝南瓜每亩可增收4万元,养殖棚的1000余只土鸡日产鲜蛋近800颗,成为闻名十里八乡的“岱海镇庭院经济跑步鸡蛋”乡村品牌。村民通过售卖“跑步鸡蛋”和吸引网友认领“跑步鸡”,年可增收15万元。

    “党建+产业”是乡村振兴的“助推器”。为了让庭院经济“跑”起来,凉城县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强化组织推动,大面积布局“庭院+”产业,推动全县8个乡镇形成庭院种植养殖规模。与此同时,该县充分发挥电子商务平台联接县内外商超的优势,为乡村农畜产品外销打通了渠道,也打通了推动乡村振兴的“任督二脉”。

    此外,以岱海镇为示范,凉城县还积极开展了“党员示范户”创建活动,示范带动广大农户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多渠道推进“庭院+”经济发展壮大。2023年,全县为2227户一般户兑现补贴资金132.4万元,为170户脱贫户和监测对象兑现补贴资金12.08万元,真正让庭院经济遍地开花,让方寸庭院地成为村民增收致富的“聚宝盆”。

    2024-07-05
  • 因“绿”而美 因“绿”而兴

    因“绿”而美因“绿”而兴






    ——探访马鞍山村蝶变之路



    马鞍山村,一个因山得名的小村庄,如今因“绿”而兴。

    在赤峰市喀喇沁旗河南街道,有一座形似马鞍的山峰,马鞍山村因此得名。当“铸牢共同体中华一家亲”主题宣传活动采访团走进马鞍山村时,立刻被满山青翠、遍野繁花“圈粉”。

    马鞍山村是多民族聚居村,总面积21平方公里,有“塞北小黄山”美称的马鞍山国家森林公园坐落于村内。马鞍山村先后荣获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国家森林乡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等荣誉称号。

    很难想象,这个小村庄曾经是当地有名的贫困村。由于山势陡峭,耕地资源少,村里没有像样的产业,村民过着“一把锄头二亩田,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收入一直上不去。

    蝶变靠什么?马鞍山村在实践中摸索出答案:生态越好,发展的动力越强。

    虫鸣鸟叫此起彼伏,青枝绿草夹道而立……在马鞍山林场,顺着登山步道拾级而上,仿佛走进了绿色海洋。

    位于马鞍山村附近的马鞍山林场始建于1962年10月,是以管护为主的生态经营型林场,总经营面积10.8万亩。近年来,该林场在“扩绿、护绿、兴绿”上持续发力,提升植被覆盖率,增加造林面积,提高森林质量,良好的生态也为发展林业经济及全域旅游提供了重要生态支撑。

    马鞍山林场副场长柴树岭告诉记者,林场按照“重点地段攻坚栽植、退化林分加快改造、个别林地抚育管理”的思路,不断进行造林绿化,进一步推动森林质量精准提升。

    作为“林二代”,今年已经是柴树岭与林场相伴的第40个年头。看着昔日的荒山秃岭变成如今的满眼苍翠,柴树岭感慨万千:“我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坚守,一代接着一代干,一定要守护好眼前的青山。”

    树木多了,生态好了,山下的产业也兴旺起来。马鞍山村依托优越的生态条件,深入挖掘整合人文历史、特色产业等资源,开发“乡村民宿+山水观光+亲子互动+红色教育”系列旅游线路,积极打造“一村多品”乡村旅游发展格局。

    远离尘嚣、亲近自然的美好体验,让马鞍山村成为“网红”打卡地。在乡村旅游带动下,村里建起了15家农家乐和民宿,除了摘农家果、吃农家饭、住农家院,当地品种丰富的农副产品也有了更多销售渠道,榛子、蘑菇和松茸等山货在家门口就能售卖出去。

    靠着好生态,马鞍山村先后引进双红、左优红等优质葡萄品种进行试种,产出的山葡萄不仅色泽好、糖分足,而且营养价值高,在市场上很受欢迎。同时,依托马鞍山区域良好的葡萄酒产业基础,引入了集山葡萄观光、山葡萄饮品开发、红酒生产销售、红酒文化展示等为一体的蒙野红酒庄园,进一步丰富旅游业态。


    做好“林”经济,提升“绿”效益。马鞍山村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不断改善村貌,调整产业结构,培育壮大山葡萄种植和乡村旅游两大主导产业,逐步走出了一条生态立村、产业富村、旅游强村的发展路子。

    2024-07-04
  • 贵州夏日梯田 苍翠欲滴

    仲夏时节,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加勉乡境内的梯田绿意盎然,与河流、青山相映成趣,构成一幅美丽的生态画卷。

    2024-07-02
  • 小村盛开“振兴花”

    走进辽宁省铁岭市清河区杨木林子镇前杨木林子村党群共富责任区的花卉种植大棚,只见数万株品种各异的非洲菊绚丽绽放,或红艳似火,或粉白如霞,或黄灿若金,美不胜收。花农们穿梭于花丛间,不时俯下身忙碌着。

    花农张耀正在采摘,他的动作迅速而轻柔,将一朵朵花形饱满、颜色鲜艳的非洲菊摘下。他说,非洲菊又叫扶郎花,花形与向日葵接近,花朵大而艳丽、颜色繁多,既可种植于公园等室外环境中,又可盆栽于室内或制作成花束,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前几年,我一直在种草莓,收益不高。去年,我和几个村民到前杨木林子村党委咨询,想看看有没有收益好、收益时间长的作物,村里的党员致富带头人迟刚帮我们谋划发展了非洲菊种植项目。非洲菊种植成本不高,管护要求较低,花期较长,每茬可种植四五年,收益显著。”

    产业兴旺是实现农民富裕、农业发展、农村繁荣的前提和基础。近年来,杨木林子镇充分发挥产业联合党委组织引领作用,积极谋划、深入开展“党群共同致富”活动,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充分挖掘利用现有资源优势,积极发展花卉产业。此举在提高土地利用率的同时拓宽了群众的增收渠道,发挥产业效益,为乡村全面振兴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花”色。

    迟刚介绍,前杨木林子村现有非洲菊种植大棚8座,产能较高,产值随市场情况波动,最高时每座大棚年产值近10万元。非洲菊虽对管护要求不高,但既不喜水又不能缺墒,在灌溉方面需要特别留意。前杨木林子村借鉴铁岭市其他区县的种植经验,从云南省引进了花苗,于2023年3月开始规模化种植非洲菊,同年8月即获丰收。如今,村里发展非洲菊产业初见成效,产出的花卉主要在铁岭市销售,未来计划进一步增加产能、拓宽销路。

    杨木林子镇党委书记李锐说,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把强化农民增收举措摆在突出位置。杨木林子镇强化联农带农机制,把产业增值收益和就业岗位更多地留在农村、留给农民,让村集体“家底”厚起来、村民“腰包”鼓起来,让农民切实享受到产业发展的成果。杨木林子镇坚持“党建引领、产业赋能、党群共富”的工作思路,坚持以产业发展为核心,不断整合资源、开拓思路,让小小非洲菊成为了当地特色产业、富民产业。

    2024-06-21

  • 首 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尾 页  

    版权声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 8629 6259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696号 蒙ICP备160010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