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头市重金支持乡村旅游重点村建设

    近日,包头市财政局下达扶持文化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奖励资金360万元,对2022年被评为自治区、包头市两级乡村旅游重点村给予奖励,积极推进乡村旅游重点村建设。


    这次包头市按照“一次性、不重复和就高奖励”原则,对石拐区青山村、土右旗西湾村2个市级乡村旅游重点村各奖励60万元,对青山区东达沟、九原区新河村、达茂旗套马沟村3个自治区级重点村各奖励80万元。

    为了畅通政策兑现,提升服务效能,包头市财政局组织乡村旅游重点村通过包头市惠企利民综合平台报送实施项目,经过该市文旅广电主管部门审核、公示,奖励资金直接拨付到村。(记者格日勒图)

    2022-09-01
  • 通辽:32万农户从肉牛产业链中获益

    一大早,家住通辽市扎鲁特旗乌力吉木仁苏木宝力皋嘎查的牧民敖门代来像往常一样在标准化牛棚里搂捆草、拌饲料,开始喂牛。20多年前,敖门代来积极响应旗里黄牛冷配改良政策,卖掉自家所有的草原小黄牛,开始采用“全年舍饲、冷配改良”的养殖模式,也是全苏木第一家一次引进5头西门塔尔品种牛的养殖户,开启了圈养牛的发展新路子。经过多年探索,敖门代来成功走出一条“全舍饲、全冷配”的繁殖育肥之路,他所在的家庭农场也成为当地农牧民学习观摩示范点。


    “去年我家的一头7月龄犊牛卖了6万元,这也是我们苏木卖得最贵的牛了。”敖门代来说,目前家庭牧场牛存栏75头,牛出栏年收入达100万元,奶制品年收入达30万元,人均收入可达43万多元。

    据了解,在敖门代来家庭牧场的带动下,目前全嘎查牛存栏3162头,养牛户超过72.3%,人均7.4头。同时辐射带动周边嘎查322户养殖5000多头黄牛改良新品种,实现单头牛比原有黄牛增收3000元,对全苏木生态保护及牛产业发展起到了积极引领带动作用。

    通辽是“中国黄牛之乡”,目前全市肉牛存栏达到338万头,居全国地市级首位,被农业农村部等部委认定为科尔沁牛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科尔沁肉牛优势特色产业集群,被中国畜牧业学会养牛学分会命名为“中国草原肉牛之都”。

    今年以来,通辽市立足科尔沁肉牛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国家肉牛核心育种场,以西门塔尔牛为主导品种,自主培育优质种公牛、组织优质冻精生产和推广、培育自主品牌“科尔沁肉牛”品种。目前,全市存栏优质种牛856头,年生产优质胚胎3000枚,特一级优质种牛供种能力达到300头以上;种公牛存栏181头,年生产优质冻精350万支,连续12年被农业农村部列为免检产品。

    通辽市围绕饲草种储、母牛扩繁、养殖育肥、市场交易、屠宰加工等环节,引导群众多角度、多渠道进入产业链条——通过入股分红、托管代养、场地租赁、饲草订单等多种方式,引导群众参与产业发展,开展合作经营,带动群众分享产业收益;依托7个大型肉牛交易市场,成立肉牛经纪人协会,对肉牛经纪人进行专业知识、诚信经营等培养培训,着力打造信誉好、能力强、知名度高的专业化经纪人队伍。

    与此同时,该市还先后出台《牛产业发展实施方案》《肉牛养殖保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金融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等系列政策文件,从金融和政策角度为全市牛产业发展保驾护航。目前,通辽市有1260个嘎查村以养牛为主导产业,32万户106万农牧民从肉牛产业中获益,全市肉牛贩卖交易和运输专业大户达到1万人以上。(记者郭洪申)

    2022-08-31
  • 安徽灵璧:“乡村振兴夜校”点亮乡村振兴路

    “如何全面推行乡村振兴……”8月17日,一堂图文并茂的乡村振兴夜校课,在灵璧县人民政府和各镇多媒体会议室开讲,听课的“学生”是县直相关单位乡村振兴分管负责同志、各镇(开发区)党委或政府(管委)主要负责同志、乡村振兴分管负责同志、乡村振兴工作站全体成员,驻村工作队、村书记,以电视电话的形式授课。






    “乡村振兴夜校”培训班。灵璧县委宣传部供图


    这样的“乡村振兴夜校”课在灵璧县已开讲了3期,如今,“学生”越来越多,课程内容的涵盖也越来越广,从如何推动乡村振兴、如何把握乡村振兴战略意义、设立乡村振兴过渡期的必要性和多维度下的乡村规划编制,再到如何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等,一期期的“乡村振兴夜校”课正在为乡村振兴汇聚“能量源”,点亮了乡村振兴路。

    随着全国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工作重心已转移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上。全体选派干部吃住在村,与村、组干部工作在一线,深入千家万户访民情、察民意、解民忧,他们在乡村一线不断宣传着党的政策、传递着党的声音,发动群众投身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中。为了让广大乡村振兴一线工作人员更好地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今年以来,灵璧县创造性地开展了对广大乡村振兴一线干部进行理论培训,为避开白天入户走访的工作时间,利用晚上举办“乡村振兴夜校”培训班。县乡村振兴局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干什么学什么”的思路,采取线上线下灵活的培训方式,按照“需求导向、分类施教、注重实效”原则,对学习内容进行靶向发力,提升学习效果。

    “通过‘乡村振兴夜校’的学习,我理清了抓乡村振兴工作的思路,更科学透彻地领悟了‘五大振兴’的内涵。”杨疃镇大余村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徐琦说。

    “‘乡村振兴夜校’让我学到很多知识,更明白了现阶段应该如何抓好乡村振兴工作。”杨疃镇杨集村党总支书记程壮壮说。

    “接下来,我们将继续以‘乡村振兴夜校’为培训交流阵地,围绕乡村振兴的五大任务,采取不同形式的培训,同时还要组织学员深入产业基地观摩学习。前几期,主要是按预设内容培训,下一步,还将根据学员需求,采取‘点单式’培训。让‘乡村振兴夜校’更好服务于党的基层建设,服务于乡村振兴。”灵璧县委组织部相关负责同志表示。(王庆明、李祥凤)

    2022-08-30
  • 在乡村编织幸福家园



    大地调色板。曹建军摄


    举目满眼绿,白云伴蓝天。走在青海高原,不论身处何地,呈现在眼前的都是一条条整洁干净的乡村道路,一户户窗明几净的百姓人家,一个个多姿多彩的村庄,犹如一幅幅油墨画卷,镌刻在高原大地上。

    建设美丽乡村,是党中央、国务院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举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针对美丽乡村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要求,强调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美丽中国要靠美丽乡村打基础;强调要为农民建设幸福家园和美丽宜居乡村。

    时针拨回到八年前,青海明确从2014年起,积极推进农牧区住房、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和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为主要内容的“高原美丽乡村”建设。锚定“每年确定300个建设村”的目标,科学规划、坚定执行、有效管理,不断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历经8年接续奋斗,全省乡村面貌焕然一新。

    截至2020年,青海省已安排实施2100个高原美丽乡村建设任务,同时,2021年、2022年继续实施每年300个高原美丽乡村建设,补齐设施短板,统筹推进环境整治,提升村容村貌,不断改善农牧区人居环境。

    基础设施配套水平提高,“养眼”又“怡心”

    基础设施建设一直是乡村振兴发展的“开路先锋”。修通产业路、快递进乡村、家门口看病……党的十八大以来,青海省农村牧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条件极大改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农牧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持续增强,乡村面貌发生巨大变化。

    十年来,我们畅通农村交通的“微循环”,以“四好农村路”建设工作为重点,新改建农村公路3.23万公里,为全省192个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建设配套道路829公里,解决全省366个乡镇、4146个建制村通硬化路难题,受益人口达到300余万。

    十年来,我们把农村电网改造升级作为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的重要资源和动力之一,打通供电“最后一公里”,实施农网升级改造专项行动,历时3年完成“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电网建设工程960项,让贫困地区群众真正用上了充足稳定的清洁绿色电,以优质可靠的电力供应助力全省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

    十年来,我们在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上狠下功夫,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组建46个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全省县乡村一体化诊疗格局实现全覆盖,县域内住院量提高到70.11%,群众就近就医比例大幅提升。

    十年来,我们把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作为建设美丽乡村、改善民生的首要任务来抓,农牧区260.6万人饮水安全水平得到巩固提升。

    从因地制宜实施道路硬化、村庄亮化、园林绿化到电网升级改造,再到人饮安全、文化广场及标准化卫生室、广播电视、数字网络宽带等项目,我们补齐了村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短板”,让农牧民喝上了干净水、用上了安全电、走上了平坦路。以基础设施建设“行动力度”加码美丽乡村“民生温度”,给农牧民群众交上了一份满意的“民生答卷”。

    住房安全充分保障,

    尽显“力度”和“温度”

    从“有没有”到“好不好”,农牧民居住条件的跨越和升级彰显着美丽乡村建设“力度”和“温度”。

    2019年全省危旧房改造任务“清零”后,青海省实现农牧区住房安全保障全覆盖,广大农牧民群众在住房方面“有没有”和“保安全”问题得到全面解决。但同时,为进一步解决青海省农牧区住房条件与人民群众追求更高品质的幸福生活要求存在的差距,2019年起由省级财政安排4.5亿元资金,对3万户农牧民家庭住房条件进行改善,110多个村庄风貌进行提升。同时,计划到2025年,使27万户农牧民居住条件得到根本性改善,约1000个村庄面貌发生显著变化。

    外墙的节能保温、屋顶的保温防水、被动式太阳能暖廊的架设,让农村牧区的群众也拥有城里人舒适的住房条件。而在提高农房质量安全和抗震能力的前提下,不断完善保暖、供水、供暖、供气和配套建设厨房、卫生间、洗澡间等功能设施,住房安全、舒适度和住房品质进一步提升。

    另一方面,长期以来困扰村民的生活不方便、生活缺品质的问题,尤其是水冲厕所入户问题和采暖保温问题得到有效解决。通过一系列项目建设,农牧民居住条件改善工程已成为推动农牧区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的民生工程和民心工程。

    记者从省住房城乡建设厅获悉,截至2022年6月底,已在全省1163个村庄安排实施14万户农牧民居住条件改善工程,累计投资达到40亿元,其中省级财政专项资金共投入21亿元。

    此外,全省各地围绕脱贫攻坚“住房安全有保障”目标,将农牧民危旧房改造在高原美丽乡村建设中全覆盖安排,让农牧民群众住上了安全房。通过统筹实施农牧民居住条件改善工程,有力推进农牧民居住条件从“有没有”向“好不好”转变,农牧民住房品质得到显著提升。

    人居环境有效改善,

    刷新“颜值”和“气质”

    大美青海,美美与共,既美在城市,也美在乡村,既美在“颜值”也美在“气质”。亮丽、别致的乡村美景背后,是顶层设计带来的美丽红利。

    2020年,青海省如期完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为全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启动实施打下了良好基础;今年年初,青海省印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实施方案(2021-2025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再提升正式拉开序幕。

    回望这场轰轰烈烈的“环境革命”,从全省大局到地方政府,从党员干部到农民牧民,都在为乡村的美丽蜕变集聚源源不断的力量。

    我们看到,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实现行政村全覆盖,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处置体系覆盖97.5%的行政村,58%以上村庄实施了高原美丽乡村建设项目,所有行政村均建立了日常保洁机制;

    我们看到,农村垃圾、污水得到治理的村庄分别占91.7%、12%,改造农村户厕近23.46万座、普及率达到58.27%;

    我们看到,“三清一改治六乱”村庄清洁行动4149个行政村全覆盖……

    一组组数据诉说着成绩。而为村庄“换颜”的过程中,拆旧舍清垃圾,逐步实现人居、种植、养殖“三区分离”,引花入村扮靓庭院巷道,不仅美化了环境,树立了健康意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还通过建立村庄环境卫生“门前三包、分区包干”的长效保洁机制,动员广大群众自主参与到环境整治的过程中来,农牧民群众精神面貌和卫生习惯明显改善,人人关心庭院改造、家家参与美化环境、全员提高了健康水平,进一步激发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描绘乡村新蓝图,打造乡村新景象,探索富民新路径,增添乡村新内涵……几年来,全省上下齐心协力,一个个环境优美、宜居宜业的美丽乡村正在高原大地如雨后春笋般兴起。记忆中的乡村,乡愁中的田园,正在农牧民群众的努力中,编织成美丽幸福的家园。

    2022-08-29
  • 《金融助冀“行家”说》系列报道之二:以精准施策稳大盘 使金融服务促振兴 人民网专访河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副主任吴铁军

    “因农而生、因农而兴、因农而强,市场和定位都与‘三农’息息相关”


    “河北农信因农而生、因农而兴、因农而强,我们的市场和定位都与‘三农’息息相关。”吴铁军说。





    自乡村振兴战略伊始,河北农信提出了“做优做强乡村振兴主办银行”的目标。截至2022年7月末,河北农信系统资产总额2.4万亿元;各项存款余额2万亿元;各项贷款余额1.4万亿元。其中涉农贷款余额达到7537亿元,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到9444亿元,分别约占全省同业的百分之三十多和百分之四十多,是全省涉农贷款和小微企业贷款投放最多和市场份额最大的银行业金融机构。


    改善县域消费环境、促进农村消费,是拉动内需、支持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潜力巨大。河北农信围绕加快补齐县域金融服务短板,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推出了一系列过硬措施。


    “聚焦县域经济和特色产业,把更多信贷资源投向小微企业、乡村振兴、县域特色产业、专精特新、绿色发展、制造强国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研发产业链供应链系列产品,重点研发107个县域特色产业集群系列快贷产品。”吴铁军表示,今年以来县域特色产业贷款增加143亿元,其中107个县域特色产业集群贷款增加91亿元;制造业贷款增加76亿元,占全部贷款增量的8.4%;绿色贷款增速、普惠贷款增速和科技贷款增速均超过各项贷款平均增速。


    此外,在围绕加快补齐小微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金融服务短板方面,河北农信在市县级农信机构绩效考核指标中增列小微企业贷款、首贷户数等四项指标,研发活体抵押系列产品,解决小微企业抵押难题,推动小微企业融资持续增量扩面。


    围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河北农信在哪些方面发力?


    对此,吴铁军介绍说,河北农信研发上线乡村振兴系列快贷产品“惠农快贷”,实现了线上渠道申请、全自动风控决策和放款的全流程业务交易,在做实乡村振兴主办银行方面实现突破性进展。抓紧建设乡村振兴综合服务平台,早日实现“金融业务+智慧政务+乡村振兴”一体化融合服务。


    “迅速对接省政府稳定经济运行‘1+20’政策体系,全力推动河北省经济尽快企稳回升”


    作为省属地方金融企业,今年以来,河北农信紧紧围绕国家所需、河北所急、农信所能,突出优势、聚焦重点、主动作为,出台了强化金融服务助力全省抗击疫情和稳企纾困十一条措施、助力稳住河北经济大盘实施方案,同时明确了一系列的实施细则,确保稳经济措施能够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尤其是进入6月份以来,为全面把握当前稳经济大盘的窗口期和关键期,河北农信迅速开展‘助力稳住河北经济大盘行动’,以超常规的力度和最快的速度推出服务举措,突出快、准、实,迅速对接省政府稳定经济运行‘1+20’政策体系,全力推动河北省经济尽快企稳回升。”吴铁军说。


    据了解,围绕稳经济,河北农信系统积极满足有效信贷需求。已向疫情防控重点领域投放贷款7.8亿元;向农业、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物流运输、文化旅游等疫情受困重点行业企业投放77亿元优惠利率经营性贷款;新增支持“三夏”贷款79亿元、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47亿元;对接河北省重点产业链供应链“白名单”企业2166户,新增授信33亿元。


    同时,河北农信围绕保就业加大对市场主体帮扶力度。截至目前,共对5301户中小微企业(含中小微企业主)实施延期还本付息,涉及贷款金额1057亿元;共对1512户个体工商户实施延期还本付息,涉及贷款金额29亿元;共对21户货车司机实施延期还本付息,涉及贷款金额1400万元;共向926户全省物流运输企业发放贷款54亿元。共对50万余笔、金额244亿元个人定期储蓄存款到期自动延期;共调整84笔、7300万元个人客户贷款疫情期间产生的征信逾期记录。


    一组组数据见证河北农信系统为稳住河北经济大盘所做的努力。“我们围绕惠民生,加大减费让利力度。7月末全省农信社各项贷款加权利率较年初下降了22个BP,新发放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执行利率较年初下降了31个BP,向疫情受困重点行业企业让利944万元,减免商户手续费5583万元。”吴铁军说。


    “将农信事业主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坚决服务好国家重大发展战略”


    众所周知,近年来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规划建设为河北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吴铁军说:“河北农信坚持党建引领,坚守支农支小,将农信事业主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坚决服务好国家重大发展战略。”


    在支持京津冀协同发展方面,河北农信积极与京津两地农信机构北京农商银行、天津农商银行开展对接合作,共同支持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据吴铁军介绍,2016年,河北农信与北京农商银行、天津农商银行共同推出京津冀“农银通”卡,突出支付结算便利,免除持卡人在京津冀三家金融机构6000余家营业网点及近万台ATM自助机具上交易时的跨行手续费,使持卡人能够在异地享受高效、便利、优惠的金融服务。河北农信共发行京津冀“农银通”卡125万张,卡内余额82亿元。


    积极对接京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金融支持京津冀交通体系建设服务体系,全省农信社交通一体化贷款余额已达到11亿元;大力支持有利于京津冀生态环境保护的企业,积极帮助企业升级改造,全省农信社生态环境保护贷款余额已达到16亿元;立足京津冀区域产业布局调整和产业链重构,支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做好京津先进制造业转移的配套金融支持工作,助力北京纾解非首都功能,全省农信社产业转移贷款余额已达到13亿元……


    同样,雄安新区的每一步发展都备受瞩目。


    吴铁军表示,雄县联社、安新联社、容城联社3家联社持续稳健发展,全力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河北省联社指导保定地区农信机构成立雄安农村商业银行改制工作小组,专门负责改革方面的具体工作。3家联社各项存款余额288亿元,比年初增加32亿元;各项贷款余额162亿元,比年初增加20亿元;除法人股占比较低外,其余各项改制指标基本达标。


    河北农信还积极开发信贷产品,创新推出“白衣天使贷”“公职人员消费贷”和“园丁贷”三种信用类、免抵押、免担保、低利率信贷产品,促进雄安新区消费金融发展,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全力支持配合新区拆迁建设,协助发放拆迁安置款近30亿元,及时优化完善基层营业网点选址布局,跟进拆迁安置群众提供贴身金融服务。截至目前共支持雄安新区贷款余额39亿元。


    “河北农信将继续举全省农信系统之力推动雄安农商银行加快组建,更好地服务雄安新区千年建设大计。”吴铁军说。

    2022-08-25
  • 呼和浩特:以文旅产业推动乡村振兴

    呼和浩特市各旗县区深入挖掘当地文化资源,大力发展特色文旅产业,带动群众增收致富,推动乡村振兴。





    住窑洞、看长城、品美食,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老牛湾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依靠当地独特的红色文化发展特色旅游,使当地群众吃上了增收致富的“旅游饭”。


    “景区自2017年建设以来,每年接待游客10万人左右,平均每年收入近400万元,为当地300余人解决了就业问题,每人每月可增加收入2000元以上,同时帮助老牛坡村20多户贫困户实现了稳定脱贫,也为当地的农特产品销售提供了平台,农民自产的农产品在家门口就可以卖个好价钱。”清水河县北堡乡老牛坡党员干部教育中心主任樊志敏介绍。


    呼和浩特市积极推进乡村旅游重点村镇建设,通过对恼包不夜城、胶泥湾村、郝家窑村等旅游重点村镇的重点打造,助力乡村振兴。目前,全市共成功创建5个国家级乡村旅游重点村,11个自治区乡村旅游重点村,改善了村容村貌,起到了示范带动效应。


    积极争取上级部门资金,通过发放旅游奖励金提高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积极性。对被评为国家级乡村旅游重点村的采用以奖代补的形式给予100万元资金支持,对评定为星级接待户的按照相应星级给予旅游奖励资金。2021年呼和浩特市文化旅游广电局共争取到资金785万元,其中郝家窑村等4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获得旅游发展资金400万元,星级旅游接待户共获得旅游奖励资金305万元,有效提高了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积极性。


    积极发挥星级农(牧)家乐对乡村旅游的拉动促进作用。到目前,呼和浩特市共有117家星级农(牧)家乐,其中五星级15家、四星级37家、三星级65家。为了进一步提高全市乡村(牧区)旅游接待户的接待水平,增加星级乡村(牧区)旅游接待户的申报积极性,呼和浩特市结合旅游发展实际出台了《呼和浩特市旅游奖励暂行办法》,对于申报成功的五、四、三星的农(牧)家乐分别给予30万元、10万元、5万元的奖励。(记者王雅静)

    2022-08-24
  • 田间冷库助力乡村产业蓬勃发展 各地推进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建设

    作为乡村建设行动的重点任务之一,2020年我国启动实施了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工程。农业农村部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产地冷藏保鲜设施新增库容达1200万吨以上。





    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工程实施两年来,中央财政累计安排资金100多亿元,支持约2.7万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集体经济组织建设产地冷藏保鲜设施,新增库容达1200万吨以上。支持121个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建设整县推进试点,率先探索构建农产品产地冷链物流体系。


    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品牌与流通促进处处长刘艳涛:目前该项目已经覆盖全国约1800个县市区、2.2万个村,县级覆盖率63%,重点向生鲜农产品主产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和脱贫地区倾斜。截至目前,全国已有一万多个主体申报了两万多个储备项目,为今年项目实施打下坚实基础。


    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建设项目成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力抓手


    据了解,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建设项目,两年累计覆盖545个脱贫县,占实际总补贴资金约50%,成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有力抓手。随着产地冷藏保鲜设施短板加快补齐,增强了农产品产地仓储保鲜、商品化处理和初加工能力,有效降低产后损失,实现择期错季销售,增强主体议价能力和产业抗风险能力。


    田间冷库助力乡村产业蓬勃发展


    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是农业生产中重要的一环,通过大力建设田间冷库等设施,不仅解决了农产品保鲜期短、损耗大、品质下降等问题,还扩大了农产品的供应范围,带动乡村产业蓬勃发展。


    一大早,在江西省全南县雅溪村的有机蔬菜种植基地,村民们正在收割鲜嫩的韭菜。收割后,很快就运到种植基地旁边的冷库内进行预冷、分拣、包装,当天下午通过冷链车辆运送到深圳等城市。


    全南县某农业公司田间管理员钟银:没有冷库的时候,农户种植的蔬菜保质期短。冷运技术加持之后,可以销售到更广的范围。


    就地保鲜和全程冷链物流带来的不仅仅是供应半径的扩大,而且经过专业低温化处理,有机蔬菜依然保持着原有的新鲜,品质和附加值都很有竞争力。


    全南县农业农村局局长曾渝峰:我们这个基地生产的(有机)韭菜,通过冷链,精选、分拣以后,能卖到30块钱一公斤左右。


    辽宁北镇“葡萄之乡”实现常年卖葡萄


    同样受益于冷库建设的,还有“葡萄之乡”辽宁省北镇市。眼下这里的20多万亩葡萄已经成熟,准备发往全国各地。


    依托于冷库的建设,葡萄的保鲜期最长可达7个月,这让鲍家村果农曹印梅有充足的时间可以对收获下来的葡萄进行加工分选和标准化包装,有了在电商平台上销售的基础。


    辽宁省北镇市鲍家乡大柳屯村果农曹印梅:这是小品种,它是真空包装,每串都是用吸潮纸包上,然后套上网套,抽成真空。有冷库我们可以常年卖葡萄了。


    曹大姐说,由于冬季葡萄的价格非常好,所以虽然冷库的成本要十几万,但2到3年就可以回本。目前,鲍家村300多户村民几乎家家都种葡萄,其中一半以上的人家建设了冷库。


    辽宁省北镇市葡萄协会会长唐英奎:我们有冷库4000多座,每年鲜储量在18万吨左右,对葡萄增值能达到一倍左右。


    加大政策支持推进产地冷藏保鲜能力提升


    为了推进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建设,两年多来,从中央到地方不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优化补贴政策、撬动社会资金投入,各地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能力和商品化处理能力得以提升。


    湖南省汉寿县的蔬菜种植大户何勇华两年前打算新建一座1800多立方米的冷库,然而一核算需要90万的建造费用,由于担心资金回笼周期过长,他迟迟没有动工。2020年,当地政府出台相关支持政策让他没有了后顾之忧。


    湖南省常德市汉寿县永鑫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何勇华:建设冷库的标准是1700块钱一个立方,政府给我们的奖补是建设成本的30%。


    农业部门还对有意向建冷库的农户开展调研,举办冷库申报的相关培训。审批获建后,每个月工作人员都会走访查看建设进度、解决难题。


    常德市汉寿县农业农村局蔬菜办主任黄庆:在我们下乡调研的过程中,有的合作社缺乏流动资金,今年我们农业农村局和银行合作,解决他们的启动资金问题。利息很低,年利息就是千分之四。


    两年多来,各地推动出台金融配套政策支持,支持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建设和后续运营资金需求。截至目前累计申贷金额达113.27亿元。

    2022-08-23
  • 兴安盟生态宜居为乡村振兴赋能

    一条宽阔的道路穿村而过,一幢幢民居干净整洁,每家每户房前有小花圃、房后有小菜园……日前,记者来到兴安盟乌兰浩特市义勒力特镇发现,昔日普普通通的农家小院如今充满了无限生机。



    兴安盟是农牧业大盟,60%的人口生活在农村牧区。近年来,兴安盟把农村牧区人居环境整治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硬任务,采取垃圾处理城乡环卫一体化、给排水一体化、“牛羊出院”人畜分离等措施,为乡村发展汇聚人气、增添活力。

    “现在农村条件越来越好了,大家对庭院的卫生也越来越上心,农村变化很大。”义勒力特嘎查党支部书记李德生说。今年,乌兰浩特市在义勒力特镇义勒力特嘎查启动了城乡环卫一体化乡村建设工程,由绿洁恒净环卫服务有限责任公司统筹负责村庄保洁清扫和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形成了“户集、村收、镇运、市处理”的治理模式,有效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

    记者了解到,目前兴安盟已将城乡环卫一体化试点范围扩大到了6个旗县市的425个嘎查村。

    他们用上了全自动洗衣机、水冲厕所,24小时都有自来水。眼下,科右前旗科尔沁镇平安村全体村民过上了渴望已久的“城里人”的生活。

    这样的生活,得益于2021年平安村借助京蒙协作契机,建设给排水一体化项目,以生活污水处理、供水改造为突破口,全力推进人居环境治理,打造出乡村振兴样板村,该村也因此成为全盟847个嘎查村中第一个整村推进的嘎查。目前,全盟实施给排水一体化试点项目的嘎查村达到12个,覆盖农牧户1330户。

    农业欣欣向荣、农村面貌焕然一新、农民生活蒸蒸日上,既有“面子”又有“里子”的美丽乡村成为乡村振兴的生动写照。

    前不久,科右中旗好腰苏木镇花灯嘎查的400多头牛搬进了“新家”——人畜分离集约型养殖小区。宽敞的棚圈、甘甜的井水、充足的饲草、完备的设施,让养殖户长春连连赞叹:“我家的牛来到养殖小区可是享福了,这多宽敞啊!”

    为着力打造优质肉牛繁育基地、优质肉牛输出基地,同时尊重村民的养殖传统,改善农村牧区人居环境,兴安盟在科右中旗、科右前旗、扎赉特旗、突泉县“三旗一县”12个牛羊养殖数量较大的嘎查村开展了“牛羊出院”人畜分离试点示范工程。12个嘎查村共实施新建棚圈、堆粪场、饲料库、隔离室改造提升和改良服务等项目26个,投入资金7800万元。依托此项工程,兴安盟传统的养殖模式正转变成现代化养殖,生态环境和肉牛产业发展聚合成乡村振兴新优势。(记者高敏娜通讯员武跟兄)

    2022-08-22
  • 沙坑“变”湖泊



    航拍乌兰浩特市神骏湾生态体验区。神骏湾生态体验区被当地人亲切地称为“小三亚”,这里曾经是一片废弃沙坑,经过治理,如今已“变身”成为总面积50余万平方米的湖泊。近年来,乌兰浩特市启动实施生态修复工程,打造精品旅游项目,将强村与富民有机结合,助推乡村振兴。

    2022-08-20
  • 河北滦平下营子村开展礼仪培训 智慧赋农精准对接助力乡村振兴

    人民网承德8月17日电(杨文娟)“礼仪体现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之中,它展现的是个人魅力、风度、学识和修养等。今天,我们的礼仪培训首先从坐姿、站姿开始。大家互相看看,在座的人谁的坐姿最标准呢?……”8月15日,智慧赋农助力乡村振兴滦平县金沟屯镇下营子村礼仪培训启动仪式举行,仪式结束后,来自爱心企业天鹅到家的讲师刘燕开始了公益礼仪培训课程,与参训学员积极互动,现场气氛迅速升温。


    “男士入座时要轻,至少要坐满椅子的2/3,轻靠椅背,双腿可以略分开……”培训现场,刘燕对男性和女性的坐姿进行了一一讲解。据了解,在接下来的礼仪培训中,讲师将围绕“何为礼仪与为何礼仪”“礼仪与美感源自内心”“基础服务礼仪”“商务礼仪”等内容,采用理论培训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的模式进行讲解,其中既有干货满满的礼仪知识,又有沉浸式的现场体验和情景模拟……参训学员可以从“做”中学,在“学”中做。


    “我们举办此次培训活动的目的就是要通过学习礼仪、知晓礼仪,来提高个人的内在修养,塑造自身良好形象,助力乡村旅游,推进乡村振兴。”滦平县委常委、组织部长郝立国介绍说,滦平是首都的“北大门”,京津的“后花园”,京承走廊的“黄金带”,很多优势得天独厚,下营子村要乘势而上,借势借力突破发展。2021年5月,下营子村迎来了人民日报社的驻村帮扶,驻村第一书记左松涛抓党建、兴产业、跑项目,该村现在处于最好的发展时期。


    争取中组部项目资金建设红色村庄;带领村民养蜂酿蜜注册品牌;依托“人民优选”线上销售农产品;下力气做好“热河中药花海小镇”项目……据了解,左松涛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以来,坚持“党建统领、产业强村、文明育村、实干兴村”的发展思路,培育典型、打造精品,不断弘扬“普通话标准音采集地”文化特色,壮大中药材产业,助力下营子村走好农业、农村、农民共同进步,生产、生活、生态和谐共融的乡村振兴之路。


    在采访中了解到,这几年,凭借国家3A级景区热河中药花海小镇,下营子村的乡村游逐渐“热”起来。目前,已形成花卉观光、科普研学、特色采摘、乡情体验、中药养生、亲子互动、会议会展、餐饮住宿等多种旅游业态,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体验。


    “我们现在正在积极进行热河中药花海小镇4A级景区申报,但是要想吸引更多的游客走进来、留下来,除了各项基础设施满足要求外,各种旅游服务也必须要跟上。”负责打造该项目的承德久财农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孙士河表示,开展员工礼仪培训,提升员工服务能力和水平刻不容缓。左松涛得知后,积极协调,联合滦平县人社局、县妇联等组织了此次培训活动,精准地满足了当前发展的需要。


    “现在我们村里的环境越来越好,周末、节假日来游玩的人也更多了。面对游客,我们不仅代表自己,也代表整个村的形象。通过第一次的培训,我就学到了很多礼仪知识,比如和游客说话要注意语气和肢体语言,不能东张西望、上下打量等,这也是对游客的尊重。”当天的培训结束后,久财农牧的员工、参训学员楚亚菊已经收获很大。


    据介绍,此次培训有100余人参加,培训将持续到8月18日结束。“通过此次培训,我希望参训人员能认识到自身在待人接物上的差距和不足,丰富自身的礼仪知识,同时也要把所学内容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工作中、服务中。”左松涛说,这也将对全村形成人人讲文明、讲礼仪、讲形象的良好风尚起到积极作用。

    2022-08-19
  • 内蒙古加大学生资助工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内蒙古继续加大对农村牧区、涉农高校、涉农专业学生的资助力度,加快培养拔尖创新型、复合应用型、实用技能型农林人才,提升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能力水平。





    义务教育方面,继续实施农村牧区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持续改善农村牧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状况和身体素质;中等职业教育方面,自治区对具有中等职业学校全日制学历教育正式学籍一二年级所有农村牧区(含县镇)在校学生、城市涉农专业学生建立国家助学金制度,按照每生每年1500—2000元标准给予资助;高等教育方面,在国家和自治区奖学金、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名额分配上,适当对以农林等学科专业为主的高校予以倾斜。


    2021年,自治区还出台了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学费补偿国家助学贷款代偿政策,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自治区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单位就业,改善基层人才队伍结构,促进城乡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记者刘志贤)

    2022-08-18
  • “种一亩大棚赛过五十亩大田”

    初秋,河套大地风和日丽,艳阳高照,正是农作物生长的大好时节。走进巴彦淖尔市临河区八一乡,连片的温室大棚显得格外显眼。大棚内,黄瓜、小白菜、芹菜、油菜、香菜等各种果蔬长势喜人。


    八一乡联丰村农民贾宝林夫妇今年又新建了一栋大棚。一大早,夫妻俩就到大棚里给新种的黄瓜苗拔草,黄瓜苗已经长到了10多公分。看着满棚绿油油的黄瓜苗,贾宝林信心满满。“再有20多天,我这一棚黄瓜就能上市了,今年又能增收一大笔,种一亩大棚赛过50亩大田!”贾宝林2012年就开始种植大棚黄瓜,已有10年的种植经验。他以前只有一栋1.5亩的大棚,年收入就可达到10万元以上。今年,他又新建了一栋1.9亩的大棚。

    联丰村有400多户常住人口,其中搞大棚种植的农户就达到90%。“联丰村从1998年建起第一栋温室大棚以来,累计建成温室大棚680栋。今年我们通过乡村振兴入库项目建设+农户自筹款建设的方式,投资768万元,又新建了88栋大棚。随着设施农业的发展,村民们的主要收入也逐渐从大田转换到了大棚,2021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2万元。”村党支部书记柴振清说。

    八一乡红星村的王强有5栋大棚。大棚里的绿叶小菜有的刚刚露出嫩芽,有的已经绿叶葱葱。他说:“这种绿叶小菜一年能种6茬儿,第一茬儿3月左右上市,最后一茬儿能卖到12月中旬。而且,蔬菜成熟后就会有收购商前来收购,供不应求。”

    八一乡红星村位于临河区东郊,种植大棚蔬菜已有30多年历史。

    设施农业是八一乡的主导产业,主要集中在联丰村、八一村和红星村。目前全乡设施农业面积达到1.03万亩,从业人员有3500多人。大棚种植的瓜果、蔬菜、花卉等有100多个品种,同时配套发展了旅游观光、休闲采摘等产业,实现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双丰收。(记者图古斯毕力格)

    2022-08-17

  • 首 页  上一页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下一页    尾 页  

    版权声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 8629 6259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696号 蒙ICP备160010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