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光明网评论员:修筑乡村振兴的“‘通语’大道”

    光明网评论员:日前,教育部等三部门印发《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提升工程和推普助力乡村振兴计划实施方案》,明确了“十四五”时期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提出2025年实现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程度和质量全面提升的工作目标,通过“三大行动”,分类明确目标任务、实施路径和政策举措,并从加强组织领导、加大宣传力度、推进法制建设、强化评估监测4个方面提出保障要求。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简称“通语”,是一个国家规定在全国范围内普遍使用的语言和文字,在当代中国就是普通话和简体汉字。通语是相对于少数族群使用的语言文字而言的,在现实社会中,通语使用范围和程度往往与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人口素质、思维观念等密切相关。总体上来看,通语普及程度高的地方,往往市场经济发达,社会文明程度高,民众思维开放;反之,通语普及程度低的地方,其区域经济往往比较落后,民众的知识水平、文化素养、思维认知、家庭教育也相对落后。

    通语普及程度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这种线性相关关系,具有深刻的理论和社会根源。早在1966年,美国语言学家费希曼就观察到:“一个语言极度繁杂的国家,总是不发达的或半发达的;而一个高度发达的国家,总是具有高度的语言统一性”。有学者在基于统计数据作实证分析后发现,劳动者语言能力对劳动者收入的影响程度在11.62%~15.60%之间,其内在逻辑主要在于语言能力的提升增加了劳动者的就业机会。在更深层次的意义上,语言文字不只是语言文字,更是一种文化资本,是一种身体化的资本形式,它可以转化为经济资本和人力资本。劳动者语言文字能力的提升,也就意味着劳动力资源质量的提升,有助于提高整个社会劳动生产率水平,促进经济繁荣发展与社会进步。

    通语普及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相关关系,也与人们的日常经验深度契合。在城市中从事着环卫、保洁、保安等收入相对较低的职业的人们,许多都操着较为浓重的乡音。在收入越高的职业中掌握通语的劳动者比例通常也更高,总体上呈现通语掌握程度与职业薪酬回报之间的正比例关系。在脱贫攻坚的战场上,秦巴山区、武陵山区、乌蒙山区、大别山区、大小凉山地区等区域都有着特殊的当地方言,四省藏区、新疆南疆地区等少数民族地区更是如此。

    扶贫先扶智,扶智先通语。在脱贫攻坚战中,语言扶贫被当作是“一项具有先导性、全局性和基础性的扶贫措施”,早在2016年,国务院就印发《“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提出了“加强民族聚居地区少数民族特困群体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培训”等语言扶贫举措。当前,我们已经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历史性地消除了绝对贫困,同时也迎来了乡村全面振兴的艰巨任务,更需要充分发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乡村振兴中的积极作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就业能力素质,修筑乡村振兴的“‘通语’大道”,实现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

    当然,在做好通语推广普及的同时,还应处理好通语与少数民族语言、方言的关系,促进少数民族语言和地方方言资源的保护、开发、利用,形成通语推广普及与少数民族和地方方言保护的有机统一,促进各民族文化共同繁荣,这本身也是乡村全面振兴的题中应有之义。

    2022-01-11
  • “你看,乡亲们笑得多灿烂!”

    做好基层基础工作十分重要,只要每个基层党组织和每个共产党员都有强烈的宗旨意识和责任意识,都能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先锋模范作用,我们党就会很有力量,我们国家就会很有力量,我们人民就会很有力量,党的执政基础就能坚如磐石。


    ——习近平

    开栏的话

    党心连着民心,领袖情系人民。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的足迹遍及大江南北,深入山乡村寨、街道社区、厂矿企业、大中小学、科研院所、军营哨所,察民情、听民声、看变化、谋发展,彰显了深厚的人民情怀。

    刚刚过去的2021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我们从容应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奋力完成改革发展艰巨任务,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今年我们党将召开二十大,这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正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用自己勤劳的双手,不断创造美好生活。

    从今天起,本报推出“总书记和我握过手”系列报道,再现感人场景,重温暖心话语,见证发展变化,感受家国情怀,汇聚奋进力量,激励广大干部群众攻坚克难、开拓进取,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天刚蒙蒙亮,河北正定县塔元庄村的向往大道上已是热闹的劳动场面,村里的党员干部每天清晨都带着大伙儿一起打扫街道。

    村党支部书记尹计平告诉记者,8年多前的那一天,习近平总书记就是在这里下的车。看到拔地而起的新楼房,得知村民大多搬了新房,总书记很高兴,紧紧握住尹计平的手,连声称赞“没想到变化这么快、这么大”。

    “这些年,全村干部群众都铆足了劲儿,就是要把塔元庄建得好些、再好些!”尹计平说。

    “俺们村发展的每一步都跟落实总书记的指示分不开”

    1982年至1985年,习近平同志先后担任正定县委副书记、书记,经常骑自行车下乡调研,往来滹沱河两岸,其中就来过塔元庄村。

    2008年1月12日,习近平同志刚担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不久,第一次离京考察,就来到了塔元庄村。

    2013年7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调研指导河北省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再次来到塔元庄村考察。“这里我很熟悉,当年下乡就骑自行车来。今天就是来听大家意见的,看看乡亲们,接接地气,充充电。”总书记一段开场白,说得大家心里暖暖的,打开了记忆的闸门。

    一段跨越30多年的牵挂,把人民的领袖和冀中平原上这个普通的小村庄紧紧连在了一起。

    从解决温饱战胜贫困,到圆梦小康、推进乡村振兴,塔元庄村成为中国农村改革发展的一个缩影,也印证着“理论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的辩证法。

    “回过头来看,俺们村发展的每一步都跟落实总书记的指示分不开。”尹计平感慨。

    当年,时任正定县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针对正定紧邻省会的区位特点,经过深入调研,提出了“半城郊型”经济发展路子,并在实践中总结出了面向城市发展的“二十字经”:投其所好,供其所需,取其所长,补其所短,应其所变。

    塔元庄村沿着习近平同志指引的路子,很快在十里八乡冒了尖儿。时任村党支部书记的赵桂林还记得当年习近平同志调研的场景,“习书记不打招呼,直接就到了田间地头,和老百姓拉家常,鼓励大家发展第二产业,搞好农副产品深加工”。

    “俺们村很幸运,总书记当年出政策前摸情况、出政策后看落实都要搞调研,塔元庄是一个点。”赵桂林说,“这么多年,总书记一直牵挂着俺们,到中央工作后还回来看望俺们,这份情,塔元庄的乡亲深深地记在心上。”

    村委会大院的长廊里,“习近平总书记‘三农’思想在正定的形成与实践”展板引得人们驻足研读:“大力发展‘半城郊型’经济”“生态平衡规律对经济建设、对农业发展的关系最为重大”“建设科学化生活的现代农村”“办好农村的事,要靠好的带头人,靠一个好的基层党组织”……

    “总书记把正定的县情摸透了,把农村的事琢磨透了,又能从全局看问题,非常具有战略眼光。总书记当时提出的设想都实现了,提出的要求到现在都还管用!”尹计平说,“如今,我们的产品不仅供应石家庄,还销往了北京,融入了京津冀协同发展,更瞄准了全国市场!”

    习近平总书记30多年前在正定工作期间提出的一系列具有战略性、前瞻性的思想观点、思路举措,是深入调查研究的结果,经得起实践检验,具有穿越时空的力量、放射出真理的光芒。

    如今的塔元庄成了明星小康村,前来参观访问的人络绎不绝。记者在村里采访时,巧遇西藏阿里骨干教师培训团的青年老师们,他们正认真听着讲解,现场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深入基层调研的工作方法。尹计平告诉记者,全国各地的来访者中,年轻干部和青年学生居多。他们循着总书记的青春足迹,思考新时代人生奋斗的道路。

    “有公心就能守公正,自然就团结,干事就能成”

    塔元庄村老年活动中心,几张桌子拼成的长条桌,围着各式的椅子板凳,一切还是当年的陈设。墙上那张座谈会的大照片里,坐在最远处,伸着头、笑得最灿烂的,是村小学教师杜娟。

    “总书记和每个人都握了手,总书记的手很温厚,让人感觉到关怀和力量。”杜娟幸福地回忆起2013年7月11日座谈会的场景,“总书记微笑着回忆往事,一下子把大家拉回到30年前在正定工作的那段时光。”杜娟说,“我的笑是从心底里发出来的,没有总书记的关心,没有党的好政策,哪有今天的塔元庄!”

    沿着向往大道往里走,在新民居楼房坐电梯上四楼,来到了李彩芳家。

    李彩芳兴奋地说,那是个下雨天,她正在家收拾家务,听到敲门声,心想:“下着雨呢,谁来串门?”

    门开了,习近平总书记进了屋,和一家人亲切握手。

    “跟做梦一样,谁能想到哩!”李彩芳说。

    习近平总书记拉起了家常,问家庭收入,问孩子学习,问老人养老……一如当年下乡调研时的亲切自然。

    李彩芳告诉总书记,全村免费住上了电梯楼房不说,物业费、水费、暖气费还全免。李彩芳的母亲黄菊梅跟总书记说:“可幸福呢!做梦都没想到过上这样的好日子!”

    客厅墙上,挂着黄菊梅老人一针一线绣出来的大幅十字绣“花开富贵”。老人说:“多少年不拿针了,可是赶上这么好的生活,就想着让它变得更美!”

    李彩芳说,自己在村里做保洁,一个月挣2000多元;丈夫做电焊工每个月挣4000多元;村里每人每年还发2000元钱;家里60岁以上老人,享受每月600元的养老金福利,每年免费体检。“村里每周发一次蔬菜、每月供给米面油、老人每半个月发一次鸡蛋,过年置办年货都不用自己多费心!”

    村委会大楼走廊的墙上贴着一张“承诺单”。每年年初,党员代表和村民代表开会,商定村里一年的发展目标,都是关系村子发展和村民利益的具体事,村两委成员认领、承诺、张贴上墙,接受村民监督。

    2008年1月12日,习近平同志到塔元庄村调研基层党组织建设时指出:“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希望你们发挥好战斗堡垒作用,带领群众早日奔小康。”

    这些年,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尹计平带领村两委成员严守“三不三清”铁规——“不吃、不拿、不贪”“自身清、家庭清、朋友清”,村干部年年有承诺、有作为,党员户挂起“我家是党员”的示范牌、实行积分管理、联系困难户,党员志愿服务小分队全天候为群众提供“点单式”服务……

    “总书记说,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作为党的基层干部,心里要有群众,凡事要凭着一个‘公’字,有公心就能守公正,自然就团结,干事就能成。”尹计平说。

    全村干部群众齐努力,将图纸一点点“填满”,将其变成美好的现实

    走进塔元庄新建成的智慧农场,自动控温控湿系统、立体无土栽培、鱼菜共生栽植,让人耳目一新。这个农场,集科研、文化、旅游、康养、研学等产业形态于一体,努力实现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2013年7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塔元庄村时提出要求:“你们要在全国提前进入小康,把农业做成产业化,养老做成市场化,旅游做成规范化。”

    这成为塔元庄村发展的规划图、作战图,全村干部群众齐努力,将图纸一点点“填满”,将其变成美好的现实。

    农业产业化。蔬菜厂、豆芽厂、豆腐厂接连建成;集农业生产、观光旅游于一体的现代科技示范园开门迎客;200余户村民入股成立了丰禾种植专业合作社,注册了“塔元庄”牌商标,大米、面粉、牛蒡酒等农产品销往全国。

    养老市场化。投资150万元建设养老服务中心,配备健身广场、卫生诊所、超市、多功能娱乐厅等设施,构建居家养老的新型养老服务模式。

    旅游规范化。依托正定古城、滹沱河两岸景观,发展融红色文化、休闲娱乐、乡村民俗等为一体的乡村游。2020年,接待游客50万余人次,旅游综合收入800多万元。

    500多户、2000多口人的塔元庄村,集体经济收入由2013年的530万元,增加到2020年的2800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也翻了两番,达到3万余元。塔元庄如今引进了战略合作企业,正努力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区。

    “你看,乡亲们笑得多灿烂!”尹计平指着村委会墙上村里的全家福说。全村男女老少三年合一次影,2013年至今,拍了3张全家福,一张比一张兴旺,一张比一张鲜亮,一张比一张精神。

    “大伙儿都有一个愿望,期盼习近平总书记再回塔元庄看看。”尹计平说,塔元庄村实现了总书记提出的“在全国提前进入小康”的要求,“我们一定牢记总书记嘱托,继续撸起袖子加油干,争当乡村振兴的排头兵!”

    2022-01-10
  • “四好”村落 这样建成

    巴中市恩阳区万寿村(见图,本报记者宋豪新摄),是四川省“四好村”:村民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站在村前,入目是民居与山水相映成趣,水泥路通组达户,环境整洁,房屋错落有致,一幅美丽乡村画卷在眼前舒展。


    但仅仅六七年前,这里还是一个“四无村”:无新居、无产业、无配套、无集体经济收入。村里贫困发生率一度达到19.6%。

    这个依山傍湖的小山村,何以在几年间发生巨大变化?记者来到这里,一探究竟。

    抓住机遇——

    因地制宜发展旅游

    早些年,村里的青壮年纷纷外出打工,土地逐年撂荒,老支书王廷梓看着焦急,却无可奈何:“我们村当时最出名的就是穷。”

    2013年,王廷梓和乡亲们看到了转机。

    那一年,恩阳区正式挂牌成立,曾经的恩阳镇一跃成为巴中这个革命老区城市的重要一翼。巴中市在交通规划中这样定位恩阳:巴中市西南部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商品流通服务中心,以发展生态、历史文化、旅游为重点,开拓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和建材市场的生态环保型历史文化名镇。

    “要因地制宜,高位规划,既把脱贫攻坚工作抓细抓实,又要利用村里的资源优势重点发展旅游产业,打造成乡村旅游的一张名片。”恩阳区党委政府明确了万寿村的发展思路。

    那一年,连接成都和巴中的成巴高速全线贯通。村子紧邻成巴高速出口,成为名副其实的“入巴第一村”。

    村里人干劲十足,借着成巴高速全线贯通的契机,村党总支带领村民劈山开路,将连接高速的通村公路修到了家门口。出门上高速,开车就进村,外地游客渐渐多了起来。

    两年后,巴中民用机场建设项目巴中恩阳机场正式开工,地址就在村子附近。目前这个机场仍是巴中市唯一一个民用机场。

    随着2019年巴中恩阳机场正式开航,这个紧邻机场的小山村成为川东北旅游环线上的一个节点,驶上了发展的快车道。

    保护开发——

    善用资源留住乡愁

    “把咱们村打造成乡村旅游的一张名片。”村民们充满干劲,但产业规划思路却出现了分歧。

    有人提议,借着建设美丽新村聚居点的政策东风,拆旧建新。也有人说,村里一大特点就是保存有很多川北民居,看着破旧,住起来冬暖夏凉,全拆掉太浪费了。

    “川北民居是我们村独具特色的风貌,产业规划不能以改变特色为代价。留住它们,就是留住乡愁,留住属于我们的乡情味和烟火气。”村党总支书记肖梅说。

    清末民居“张家院子”的老住户张云生同样看到了老屋的价值。2014年,张云生返乡,被村里生机勃勃的景象感染,原本只想修缮祖屋的他,不断加大投入,最终联合7名在外务工的同乡,成立了公司,将“张家院子”改造成全村第一家巴山民宿。

    有了张云生的成功示范,心灵手巧的村里人对全村100多间土坯房进行了保护性改造。青青石板路、浓浓泥土香、中式古朴风……改造后的土坯房化身一座座巴山民宿,为村庄增添了更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韵味。

    扭住关键——

    改善环境生态宜居

    “‘五一’假期,我家门口停满了外地游客的车,整整忙了3天,挣了过去1年的钱。”村民顾文礼回忆。然而,烦恼随之而来。停车位不足、厕所排长队、垃圾随手丢……大量游客虽然带来了可观的收入,却也让村庄失去了往日的整洁。村里老人们的眉头又拧在了一起,“要是不把环境整治好,别说游客了,我们自己都不愿意。”

    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沿湖都是污水坑,雨污没有分流,管网也不健全,村民们就从这里入手,在民宿集中的区域及沿湖周边,通过处理、沉淀、砂滤净化等一系列措施分类治污。

    在住得较为分散的村民家中,村里试点推广一批小型污水处理装置。村民王廷武家里就安装了这样一套设备。“过去家里是旱厕,污水要靠车来拉,夏天味道很大。旱厕改造后,安装了污水处理设备,现在基本没有味了。”王廷武说。

    截至目前,全村已发展农家乐13家、民宿24家,停车场、环湖绿道一应俱全,能同时接待游客上千人。“村子美了,游客多了,大伙都开心,村里老人们的笑容也越来越多。”张云生说。

    四川省“四好村”“文化扶贫示范村”“创平安示范村”“文明村镇”“2019年全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示范村”……村史馆陈列的一系列荣誉,讲述着村民们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奋斗故事。

    下一步发展重点是什么?恩阳区相关负责人说:“要实现文化旅游产业品牌化。接下来,万寿村最好能形成几个叫得响、有辨识度的文旅品牌。”

    从抓住机遇、借势规划,到面向未来、拓展规划,村民们始终朝着“乡村旅游的一张名片”这一目标前进,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村庄的巨变告诉南来北往的人们:这里的乡村振兴,是正在发生的现实,也是振奋人心的未来。

    2022-01-07
  • 一城山水满城幸福 双鸭山市全力加快城市建设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城中五步一观,十步一景;身在城中走,人在画中游。一样的城市,不一样的双鸭山!来到这里,入眼的一切,让人感受到这个生态宜居城市的魅力和活力。


    如果说,山和水是双鸭山城市魅力的独有“禀赋”,那么,宜居宜业就是双鸭山城市活力的独特“名片”。

    五年来,双鸭山市坚持统筹区域协调融合发展,不断加快城市建设,不断完善城市功能,城市面貌发生巨大变化,人居环境得到极大改善,城市品位大幅提升。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天更蓝了,水更清了,路更宽了,楼更高了,灯更亮了,景更美了……”说起双鸭山市城市建设发生的变化,无论是生活在这座城市的居民,还是前来旅游、工作的人们都有这样的感触。

    关键词:基础设施日渐完善

    青山、绿树、花草、人家,天人合一,相映成趣,无一不显露出城林相融,人与自然和谐的格调。而今,推进一批打基础攒后劲利长远的重大项目,使双鸭山人民重新找回幸福的自信与自豪!

    几年来,建设和改造供水、供热、供气、雨污分流管网1084公里,天然气置换、背街巷道整治、停车场建设等成效显著。“引松入双”项目开工建设,高铁时代业已来临,5G基站实现主城区及县城全覆盖。

    近五年,全市新建改造市政道路172条130公里,改造背街巷道89条;新建停车场8处20088平方米;建设路跨线立交桥建成通车,极大程度缓解了交通压力;新建广场3座39152平方米;新建云峰山市民公园1座5600平方米。完成高铁配套设施建设项目。双鸭山市主城区物业基本服务覆盖率为94.9%,全市覆盖率为85%。

    城市供水方面,新建和改造供水管网259.53公里,将原弘烨公司供水管网与市自来水公司供水管网相连接,并彻底取缔矿井疏干水;实现了主城区24小时不间断供水,结束了市区60年分时分段供水历史。城市供气方面,主城区开始进行人工煤气向天然气置换工作,城市燃气开始向清洁能源过渡。双鸭山市新建和改造供气管网148.98公里。城市供热方面,新建和改造供热管网408.61公里,集中供热普及率达到78%以上。双鸭山市及所辖县区撤并建成区内10蒸吨以下燃煤小锅炉13台,将供热面积集中并入热电联产和大型锅炉房供热区域,并网面积27.74万平方米,为居民住上暖屋子提供有力保障。

    城市污水治理方面,新建和改造污水管网266.52公里,污水处理率达到95%,提前完成了“十三五”任务目标;同时新建再生水厂一座,开始了城市生活污水的资源化利用。完成了中央环保督查回头看整改任务的四个重点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积极推进城镇污水管网向农村延伸,主城区已实现雨污分流。积极推进污水截流干管建设11.7公里。

    生活垃圾治理方面,新建垃圾填埋场1座,垃圾处理能力264吨/日,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为100%;完成了中央环保督查回头看整改任务的双鸭山市29处存量垃圾治理工作;打造267个居民小区为示范片区,全市415个行政村和921家公共机构基本实现了生活垃圾分类,共计投放生活垃圾分类桶12000余个,惠及居民15万余户。建设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并依托此项目新增餐厨垃圾处理设备。全市415个行政村生活垃圾治理取得实效。

    关键词:人居环境日新月异

    群山环抱,红瓦绿树,风景如画。登上紧邻市区的翠峰阁俯瞰全城,被森林和绿色拥抱着的双鸭山大地,一幅“天蓝、地绿、水清、街净、路畅、灯明、楼美、商兴、人和”的美丽山水生态画卷徐徐展开。

    2019年至今,双鸭山市共改造老旧小区247个,709栋楼,建筑面积354.01万平方米,惠及居民37517户。通过精准识别,全市共改造农村四类重点对象危房5263户。

    全市新增公共绿地面积31.78公顷,建成区绿地覆盖率分别为36.84%和37.81%,增长了1个百分点。同时,进一步加大市政设施管护力度,设施完好率95%以上,亮灯率达98%,设施自动化控制率达到了90%。

    美丽乡村建设纵深推进。“五项革命”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三年整治圆满完成,“整洁”治脏、“整齐”治乱、“整治”治差成效显著,城乡环境大有改观。市容市貌得到持续改善,在综合治理违规占道经营和校园周边摊点、清理各类非法粘贴广告、查处噪音扰民行为等的基础上,拆除违法违章建筑8.6万平方米。

    全力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生态环境实现稳步提升。“大环保”格局基本构建完成。做好“治山理水、显山露水”大文章,困扰多年的污水直排、空气污染等问题得到较好解决,安邦河、挠力河治理取得实效,饮用水源地和国控断面水质全面达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由331天提升至349天,饶河县再获“中国天然氧吧”殊荣。

    关键词:城乡路网日趋优化

    漫步在双鸭山的大街小巷,你会发现,四通八达的路网更顺畅;驱车在双鸭山的平坦公路上时,你会发现,立体交通让出行更便捷。

    畅通城乡发展大动脉和微循环,累计投资58.9亿元建成高等级公路461公里;永安桥、永兴桥实现“两桥飞架城区、南北变通途”,实现了广大市民多年夙愿,成为振奋人心的“顺心桥”。

    “十三五”期间,是双鸭山市交通运输发展速度最快、质量最好时期,通过对双鸭山市国省干线和农村公路路网调整,双鸭山市现公路管护总里程4397.86公里,形成了以5纵8横国省干线为主骨架、地方农村公路为补充的交通网络。

    五年来,双鸭山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63.8亿元,争取国家投资36.8亿元,其中公路建设里程461公里,新建、改造维修客货站场43个。双鸭山市境内一级公路里程达到311公里、二级公路里程达到696.3公里,基本实现市辖区与县区间一级公路连接,全市415个建制村全部通硬化路。(记者杨军)

    2022-01-06
  • 安顺牛蹄村:绘就美丽新画卷 文化赋能谋振兴

    近日,贵州省高校乡村振兴研究中心“校农融合实践基地”在安顺经开区牛蹄村正式挂牌成立。接下来,该中心将会充分发挥专家团成员在文化、艺术领域的优势,助力牛蹄村文化建设,为推进当地农文旅融合发展贡献智慧力量。


    “美丽乡村不仅要有颜值,更要有气质,文化底蕴就是乡村气质的最佳彰显。”挂牌仪式现场,安顺学院党委书记罗荣彬表示,立足牛蹄村本身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文化要素,贵州省高校乡村振兴研究中心将立足贵州实际,汇聚国内专家学者,为牛蹄村的发展提供更为系统化的文化理论支撑,将其打造成为贵州甚至全国的“乡村文化振兴样板”。




    整村打造昔日“脏乱差”乡村实现美丽蝶变

    乡村美如画,农家年味浓。冬天的牛蹄村,清新的空气,开阔的视野,古色古香的民居建筑,青石板铺就的步行街,内容丰富的山骨·贵州文献博物馆,还有独具特色的咖啡馆……吸引了众多游客前往参观和打卡。

    “过去的牛蹄村,可不是现在这样。”幺铺镇副镇长宋煜笑着告诉记者。牛蹄村地处安顺经开区幺铺镇西南面,是一个青山环绕的布依族聚居村寨,与安湖、歪寨等村组为邻。不过,虽然这里依山傍水,景色秀丽。过去却因交通不便,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很多村民选择外出务工或直接搬离,原本有70户370余人的村寨,真正留下来的不足三分之一,成为名副其实的“空心村”和“脏乱差”的村落代表。

    改变源于2021年4月。为了激发群众动手建设美丽家园的热情,安顺经开区通过召开村民大会、院坝会、上门动员等方式,充分发动群众参与到创建宜居乡村动员行动中,引导大家自行拆除私搭乱建建筑和废弃旱厕,彻底清理道路及房前屋后垃圾,利用回填土栽种果树、蔬菜、绿植等,打造庭院前的“微田园”“微菜园”“微花园”。同时,全面推行“一约四会三榜”培育新民风,让村子实现了从“乱”到“治”的变化。

    不过,要让乡村真正发展起来,实现乡村振兴,仅做到整洁远远不够。如何结合市场的需求和变化,因地制宜,真正找到村寨发展的内在动力,成为当地领导干部的责任和使命。“牛蹄村四面环山,面朝‘十里荷廊’景区,生态环境绝佳,加之当地保留了较为完整的布依民居建筑和刺绣蜡染等技艺,如果能够对其进行系统地挖掘、整理和呈现,以文化赋能乡村发展,可谓一举多得,多方共赢。”宋煜说。

    这样的想法,与贵阳文通书局有限公司负责人舒奇峰不谋而合。作为贵阳最早一批书店经营者之一,舒奇峰从90年代开始投身书店行业。20多年来,他致力收藏贵州各地地方志等文献书籍。在舒奇峰心中一直有一个梦想:在乡村建造一座兼有图书馆、博物馆和学术研究功能的“贵州文献博物馆”,将自己收藏的数千册文献陈列出来,让更多专家学者走进博物馆进行学术研究,了解乡村文化,重树贵州人的文化自信。

    2021年7月,安顺经开区管委会幺铺镇政府与贵阳文通书局图书馆有限公司正式签约,正式启动牛蹄村宜居乡村建设文化振兴项目。双方以“文旅共融、共同缔造、成果共享”为原则,通过文化植入方式,融合红色文化、传统文化、布依族文化等各种元素,建设博物馆、蜡染馆、精品名宿等业态,致力将其打造成安顺乃至贵州的永久性地标和全国知名的研学基地,为乡村振兴赋能。

    共同缔造文化赋能让美丽乡村展新颜

    系统梳理展示贵州百位明贤故事,展出上千张反映贵州摄影历史的照片,收集60年来不同版本的《十万个为什么》,收录5000余张不同风格的优质唱片,还有众多珍贵的书籍、书信和书画作品……

    走进牛蹄村目前已经对外开放的“山骨·贵州文献博物馆”,仿若置身一座盛大的文化与艺术殿堂。2000多平方米的展厅里,到访者或安静参观,或认真思索,尽情感受跨越时空的文化艺术魅力。

    “博物馆是一个地方历史的积淀与见证,是一个区域存储文化记忆、体现文化内涵的载体。‘山骨·贵州文献博物馆’不仅有集大成的图书数据中心,还有名贤馆、贵州摄影史展馆、《十万个为什么》展示区、书画交流区等展馆展区,是展示贵州历史文化和美丽乡村形象的‘靓丽窗口’。”舒奇峰说。

    据介绍,牛蹄村宜居乡村建设文化振兴项目将分成两期进行建设。第一期主要对寨门、民居、步行街、贵州文献博物馆、贵州蜡染博物馆、民俗馆、医养馆、咖啡馆等公共空间和文化空间进行整体打造建设,目前已经基本完成。第二期则通过“共同缔造”方式,由村里成立合作社与贵阳文通书局图书馆有限公司合作,对该村闲置的29栋房屋进行精品名宿改造,在推动文旅融合的同时,通过逐渐发展起来的文旅产业,让村民实现就近就业。

    “该项目的精品民宿、食堂等建设已经接近尾声,预计春节期间就能正式对外营业。”舒奇峰表示,在各方力量的共同参与下,牛蹄村宜居乡村建设文化振兴项目各项工作推进十分顺利,通过整村打造,进一步增强当地群众对家乡的认同感和参与感。接下来,牛蹄村还将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优势,连片“十里荷廊”,种植玫瑰花1500余亩,同时整合原“131厂”厂房,打造日产量达2万个的鲜花饼生产车间和集艺术作品展览区、体验区、制作间为一体的三线文化创意产业园,实现农业产业的“接二连三”,真正实现村美民富。

    舒奇峰期待,未来,贵州省高校乡村振兴研究中心专家团能更多从学术和理论上提供支持,让一个能看、能听、能住、能玩、能感受文化的牛蹄村更好地呈现出来,真正实现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为牛蹄村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2022-01-05
  • 山东:到2025年超8成县市区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

    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任务。日前,省政府印发《山东省“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明确了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省、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先行省、推进现代农业强省建设引领省的发展定位,提出到2025年,全省农业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现代农业强省建设实现重大突破,乡村振兴齐鲁样板亮点纷呈,全省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县(市、区)达到80%以上,确保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走在全国前列。


    《规划》坚持城乡互补与工农互促统筹规划,坚持农业现代化与农村现代化一体设计,坚持全面布局与重点突破协调推进,坚持梯次发展与节点引领相互促进,明确了加快形成“区域产业协同、集群创新引领、县域全面统筹、百园优化提升、千镇融合互动、万村示范辐射”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格局。

    区域产业协同方面,山东省将重点打造鲁西平原粮食畜牧产业带、黄河流域生态农业产业带、沿海地区海洋渔业产业带等六大优势特色产业带;集群创新引领方面,将培育品种品质优良、规模体量较大、融合程度较深的区域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县域全面统筹方面,将加快打通城乡要素双向流动、平等交换的制度性通道,积极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百园优化提升方面,将对现代农业产业园改造提升、拓展功能,进一步增强辐射带动能力和示范引领效应;千镇融合互动方面,将打造标准化原料生产、集约加工转化、品牌市场营销于一体,区域主导产业优势突出、利益联结机制完善的农业产业强镇;万村示范辐射方面,将挖掘放大特色种养、传统手工、传统食品等,建设一批“小而精、特而美”的“一村一品”特色产业专业村。

    《规划》提出了坚持量质并重、保障重要农产品供给,坚持创新驱动、强化科技重要支撑作用,坚持调整优化、推进乡村产业融合升级,坚持生态引领、提升乡村绿色发展能力,坚持宜居宜业、稳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坚持善治有效、持续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坚持文化铸魂、有效推动乡村文明建设,坚持改革开放、健全城乡融合发展机制,坚持常态长效、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九项重点任务。

    保障重要农产品供给是首要任务。山东省将稳定粮食经济作物生产,到2025年,全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在5500万吨。增加优质畜禽产品供给,全省肉蛋奶产量稳定在1500万吨。提升渔业绿色生产能力,全省水产品总产量稳定在800万吨左右。加强标准质量品牌建设,培育100个省知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

    为强化科技重要支撑作用,山东省将加快推进现代种业发展,实施农业良种工程和现代种业提升工程,到2025年,培育具有重大应用前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突破性优良品种100个。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实施重大农业科技项目联合攻关,推动生物育种、高效农机、绿色投入品等领域自主创新。

    聚焦推进乡村产业融合升级,山东省将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业,推进农产品加工向产地下沉,支持粮食主产区发展粮食精深加工,地域特色农产品主产区开展产地初加工,引导加工企业向中心镇、专业村聚集。培育壮大乡村特色产业,重点发展小杂粮、中药材、特色果蔬、茶叶、特种养殖等具有地方特色的优势产业。优化拓展乡村休闲旅游,建设一批特色鲜明、功能完备、内涵丰富的乡村休闲旅游重点区。

    山东省将稳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统筹布局道路、供水、雨水、供电、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和垃圾处理等设施,到2025年,累计建设省级美丽乡村5000个。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多渠道增加农村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全面推进健康乡村建设,适时提高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毛鑫鑫马志顺)

    2022-01-04
  • 湖北秭归:“橙心橙意”庆丰收 运动盛宴迎新年

    人民网秭归12月31日电12月30日,三峡库区湖北省秭归县第九届橙交会暨湖北省2021年滑翔伞锦标赛在该县水田坝乡拉开帷幕。当地果农、游客以及滑翔伞、冬泳、长跑等体育爱好者共襄盛会,共同品味秭归柑农的“橙心橙意”,庆祝丰收的喜悦,迎接新年的到来。


    秭归县地处长江西陵峡畔,位于三峡工程坝上库首,是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故乡、革命先烈夏明翰的诞生地,是著名的“中国脐橙之乡”“中国最美外景地”,被国家划定为脐橙栽培的最佳适宜区之一。屈原在2300多年前写下了千古传颂的名篇《橘颂》,柑橘文化从此深植于秭归人民血脉之中。

    近年来,秭归全力推进脐橙产业和全域旅游事业发展壮大,“屈原故里”的知名度和品牌效应不断提升。如今,秭归脐橙已形成春有伦晚、夏有夏橙、秋有九月红、冬有纽荷尔的产品格局,全县脐橙种植面积40万亩,年产量达70万吨,综合产值超过85亿元,脐橙已成为秭归名副其实的“脱贫树”“致富树”“振兴树”。

    位于秭归西北部的水田坝乡,地处大巴山、巫山余脉和八面山坳会合地带,岭峰交错,植被丰茂。长江一级支流吒溪河穿境而过,孕育出6.2万亩优质脐橙产业园,成为秭归四季鲜橙主产区之一。近年来,该乡利用环吒溪河流域产业基础好、交通区位优、自然环境美、特色运动奇等优势,实现片区整体提升,围绕脐橙+、运动+、旅游+的发展理念,致力于打造“中国橙谷·环吒溪河”4A级旅游区、环吒溪河共同富裕先行带,全力打造水、陆、空三维立体运动为主打的旅游产品,成功入选湖北省“体育+”产业发展大会、宜昌市康养小镇名录。通过产业集聚、运动赛事、旅游体验,让美丽乡村释放出独特魅力。

    橙交会当天,20余家客商、柑橘销售与加工企业代表与本地脐橙经营市场主体、农民合作社及柑农现场对接洽谈,签订脐橙销售协议2.15万吨,总价值超1.1亿元。

    现场,湖北省“百千万”全民健身省级系列赛事之一的滑翔伞比赛也如期举行。十二具滑翔伞组成的编队在吒溪河谷特有的上升气流中起落盘旋,在澄澈蔚蓝的天空畅翔十余分钟,与群山对话,同白云言欢。吒溪河两岸的满坡金色鲜果一览无余,丰收的喜悦被带到蓝天之际,播撒给现场每一个人。

    “此次橙交会、湖北省滑翔伞锦标赛及系列活动的举办,将进一步搭建起柑农、企业、市场互动交流的平台,不断促进农旅体融合发展、深化经贸合作、扩大对外交流、助力乡村振兴,真正以‘农旅体’融合为载具,走出一条‘让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的秭归路径。”秭归县农业农村局局长兰华锋介绍道。

    当天,还举行了魅力橙谷跑、“泳往直前”畅游吒溪河冬泳等赛事,190余名长跑及冬泳爱好者或在橙黄橘绿的沿河跑道间角逐,或在碧波荡漾的吒溪河水里竞渡,美景美食,赏心乐事,令人心旷神怡。

    “我们为农、旅、体三种产业搭建了互通的桥梁,为农业插上旅游的翅膀,装上运动的引擎,让这里的山水更有活力,脐橙更有名气,运动更有魅力!”水田坝乡党委书记吴雄介绍道。(傅泓钊、郭婧婧)

    2021-12-31
  • 贵州:乡村治理有效 发展更添活力

    时已冬至,走进纳雍县鬃岭镇小屯村,家家户户的庭院里,连理柏、古松、君子兰等精心修理过的盆景别致雅观。加上粉墙黛瓦的小楼、干净整洁的柏油路……如今的小屯村,已是一幅美丽乡村新画卷。


    “以前,我们村又被称为‘煤矿村’,房前屋后垃圾乱堆,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灰。”村民龙从祥说。

    小屯村的巨变,始于“七人议事小组”的组建。2009年以来,针对乡村自治动力不足、群众发展观念落后等问题,小屯村探索创新了以党建为引领的“七人议事”自治机制,组织协调开展小康示范村建设,描绘出道路硬化、溪流净化、路灯亮化、卫生洁化、寨容美化的“小屯画卷”。

    乡村治,百姓安、国家稳。党的十九大报告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其中,治理有效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保障性要素。

    过去很长一段时期,“大事管不了,小事管不全”成为贵州部分地方乡村治理的痛点,而小屯村的变化成为贵州推进乡村治理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贵州以健全党组织领导下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为导向,探索了乡村治理的新方式新方法,不断完善乡村治理机制、提升乡村治理水平,人民群众生活与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十足。

    “事情办不办,村民说了算。”平坝区天龙镇高田村坚持民主决策,转变基层治理方式,充分尊重村民主体地位,充分发挥村规民约作用,将农村综合改革与美丽乡村建设有机结合,基础设施极大改善,村公共服务体系持续提升,村容村貌大为改观,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寨管家”奏响乡村治理“协奏曲”。遵义市湄潭县立足自然村寨划定了1112个寨子,构建“3+N”工作机制,推选5438名“寨管家”,主管宣传发动、环境卫生、公益事业、综合治理。依托“寨管家”机制,湄潭县形成了规模适度、更适应乡村治理需要的农村社区网格体系,通过有效集聚资源,为提升服务管理效率和精细化水平提供了便利。

    “平时村里的大事小事,家里的大事小事,只要有需要,‘管家’都会立刻赶来。”提起“寨管家”,湄潭县西河镇石家寨村村民石开训告诉记者,是他们的督促,让每家每户形成了保持房前屋后整洁干净的自觉。(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吴传娟)

    村民自治给力,文明乡风劲吹。为了移风易俗,破旧立新,六盘水市水城区营盘乡红德村通过村民代表大会表决通过“六要十八不准”村规民约,大力倡导厚养薄葬、不滥办酒席、不铺张浪费,形成群众自己的好规矩,有力地促进了乡风文明,老百姓拍手称快。

    红德村执行村规民约以来,既提升了营盘乡的颜值,也提升了营盘乡的气质,环境卫生和文明程度大大提升。

    全省广大农村在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同时,在乡村治理实践探索、总结成功经验、激发乡村活力上不断发力。今年10月,国家农业农村部公布了第二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镇名单,贵州32个村镇上榜,为各地乡村治理提供了可学习借鉴的模板。

    如今的贵州乡村,在“三治融合”的现代乡村治理体系下,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百姓安其居、畅其行、乐其业,绘就一幅绿色生态、平安和谐的美丽乡村新画卷。

    2021-12-30
  • 《丽水市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规划》正式发布

    近日,经丽水市政府同意,《丽水市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印发实施。


    《规划》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等中央、省里文件,以及《中共丽水市委关于制定丽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丽水加快跨越式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行动方案(2021-2025年)》《丽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等重要文件编制,明确今后一个时期丽水市争当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排头兵、打造以人的现代化为核心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山区样板的总体要求、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

    《规划》提出,“十四五”时期,丽水市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三大发展战略:品质化升级、组织化发展、数字化赋能。其中,品质化升级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基本要求和内在表现;组织化发展针对的是农业生产经营中普遍存在的“小散弱”问题,在坚持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基础上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数字化赋能则明确紧抓数字化改革推动山区换道赶超、加快跨越式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改变山区地理区位劣势,发挥并放大区域独特的生态人文比较优势。

    《规划》明确,到2025年,基本创成全国领先的品质农业示范区、花园乡村先行地、共同富裕幸福园,初步在农业高质量绿色发展、乡村空间格局优化、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重塑城乡未来关系、高质量实现共同富裕等五个方面取得农业农村现代化标志性成果。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5%以上;创成花园乡村600个;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0%,城乡居民收入倍差缩小至1.95倍;低收入农户收入实现翻番,消除年家庭人均收入13000元以下情况。

    《规划》围绕打造全国领先的品质农业示范区、打造全国领先的花园乡村先行地、打造全国领先的共同富裕幸福园、争当全国领先的农村改革探路者四个方面分解了农业农村现代化主要任务。

    具体来看,这些任务具备明显的丽水特色。如:《规划》提出实施“六业千亿”培育工程,即生态种植业、现代养殖业、乡土特色产业、农产品加工流通服务业、乡村休闲旅游业、乡村数字产业;深化“山”字系品牌建设,探索“丽水山耕”生态农产品、“丽水山居”农家乐民宿、“丽水山景”乡村旅游等“山”字系品牌融合发展之路,努力把“山”字系区域公用品牌打造成为全国乡村振兴品牌的引领者。加快开发一批能够支撑“山”字系品牌形象、具有鲜明地域标识度和较强竞争力的拳头产品,形成产品支撑品牌、品牌带动产品的良性互动;“对标欧盟·肥药双控”新三年行动计划明确,建成完善的动态对标体系、生产标准体系、质量管控体系、执法监管体系、科技支撑体系、现代治理体系、品牌推广体系,实现“降强度、降风险,优环境、优品质”的目标。

    “十四五”时期,丽水市还将按照“一山一水一幅画”的总体布局,打造花园乡村“十带风景、百村示范”,“一山”即以全域共建国家公园的理念建设花园乡村,为花园乡村绘就青翠山林底色。“一水”即把瓯江打造成为幸福河的鲜活样板,为花园乡村绘就碧绿河湖底色。“一幅画”即立足丽水新时代山水花园城市建设,将山水文化始终贯穿到花园乡村的建设、经营和管理全过程,绘就一幅好生态与大花园交相辉映、诗画田园与美丽乡村相互交融的丽水山居图。

    锚定“共富”目标,“十四五”时期,丽水市将重点围绕低收入农户增收致富、农民增收提速攻坚行动、壮大村集体经济、深化“大搬快聚富民安居”工程和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五个方面,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打造“八个万元”助农增收升级版,振兴乡村富民产业,探索富民增收新模式、新路径。到“十四五”末,实现集体经济年收入20万元以上且经营性收入10万元以上的行政村全覆盖,年收入100万元以上且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上的集体经济示范村达到300个。

    2021-12-29
  • 广安:努力绘就乡村振兴壮美画卷

    近日,在邻水县御临镇文武村蔬菜基地里,村民正在采摘白菜。


    “我在重庆蔬菜批发市场卖菜10多年,基地的蔬菜都是直接运往重庆市场。”该基地业主钟四明说,没有中间环节,效益更加可观。

    文武村属于水淹区,村里沿河的土地受到破坏,地里淤泥堆积,以前村民发展生产多有不便。御临镇党委政府经过考察后,决定引进业主钟四明成立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采取“专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实现产管销一体化管理,有效地实现了业主、农户利益双赢。

    靠着蔬菜产业,村里着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补齐了基础设施短板。如今,路通了,村美了,曾经的穷山村如今蜕变成令人羡慕的“幸福村”。

    文武村的改变仅是我市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个缩影。如今,放眼广安大地,一个个农业产业项目落地生根,一座座扶贫车间拔地而起,一排排农家院落宽敞整洁,一条条乡村路平整畅通……村美、民富、产业兴的宏伟愿景,如同一颗颗“梦想金豆”,在广袤农村大地默默耕耘下,生根发芽、开花结果,释放出乡村振兴的无限魅力。

    多措并举巩固成果提成色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近年来,我市把稳定促进农村居民,特别是脱贫群众、监测群众增收作为过渡期内巩固脱贫成效的根本出发点和最大目标,多措并举、狠抓落实。

    夯实乡村振兴基础,政策衔接是关键。我市认真研究国家层面“1+33”、省级层面“1+36”政策,结合广安实际,调整优化过渡期内相关政策,及时制定出台教育、健康医疗、饮水安全、产业、就业、兜底保障、土地、人才等方面的有效衔接政策35项,做到应出台尽出台,初步构建起广安“1+35”政策体系,为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

    坚决防止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是我市推进乡村振兴的前提和保障。为此,我市做好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工作,今年以来,为20.3万名农村困难群众发放低保金3.87亿元,新增城乡低保对象13673人,其中重残重病困难群众单独纳入低保2445人。同时,切实加强健康医疗帮扶力度,继续推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稳定实行县域内住院“先诊疗后结算”制度,实现“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县”,为29.5万名脱贫人口提供个人参合费用资助8269万元,为7万余人次脱贫群众报销县域内住院费用5160.9万元。用好卫生扶贫救助基金,实施大病专项救助、政策范围内医疗费用救助,惠及脱贫群众、监测群众32378人次。

    此外,我市还全面落实教育保障政策,构建从幼儿园到大学的教育全阶段资助体系,全面减轻困难家庭学生上学负担,为59.25万人次困难学生发放各类助学补贴5.24亿元。落实残疾人帮扶政策,建立残疾人跟踪访视机制,及时将易返贫致贫残疾人纳入防止返贫致贫监测和帮扶范围。继续将符合条件的脱贫残疾人纳入低保或特困人员救助范围,落实并发放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4750万元、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3712万元。

    联农带农产业兴旺农民富

    近日,岳池县顾县镇保全寺村的黄精基地里,村民李兴福、李艳林父子俩带领乡亲正在采挖成熟的黄精。用不了多久,这些药材就将通过加工、包装,运往全国各地。

    然而,在10多年前,这里还是长满荆棘的荒山坡。由于位处偏僻的深丘地带,生产生活条件较差,保全寺村曾是岳池县建档立卡贫困村,这里不适合传统农作物生长,却是药材生长的好地方。

    几年前,李艳林便决定在这里种植中药材。从几亩地的试种,到几十亩、上百亩的拓展,李艳林花光了家里的所有积蓄,决心改变家乡的面貌。

    经过5年的发展,李艳林的基地已经拓展到300多亩,主要种植黄精、瓜蒌、佛手等中药材,有了成规模的药材种植,村里乡亲们自然有了就业岗位,以前的建档立卡贫困村民,成了这里的产业工人。

    “在基地工作一年能赚2万多元,还能照看家里的小孩,基地提供了伙食,大家都很有干劲。”村民胡燕兰说。

    通过在家门口务工,村里的贫困户早已实现了脱贫,保全寺村也顺利摘帽。

    看着热情高涨的乡亲们,李艳林发展中药材产业更加信心十足。今年,他拓展了相邻的坡梁地,打造新的中药材产业园,准备将基地发展到500至1000亩。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基础。近年来,我市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打造“一村一品”“一村一业”,走品牌体系化、市场化、龙头化的品牌培育之路,建立龙安柚、广安蜜梨、邻水脐橙、优质粮油等主导产业16个,认定17批840个扶贫产品,累计销售农产品8.6亿元。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智慧农业、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等新产业新业态,推行“企业+基地+脱贫户”等联农带农模式,带动了5.27万脱贫群众增收,实现了产业兴旺农民富。

    内外兼修生态宜居乡村美

    近日,记者来到邻水县石滓镇大河坝新村,只见一排排楼房整齐划一,村内有青草、绿树、池塘、花圃,怡人的风景令人流连忘返。不远处的果园里,脐橙挂满枝头,村民们正忙着采收运往马路对面的洗选厂进行初加工,随后运往市场。

    “自从美丽乡村建设以来,村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虽然岁数大了,但还是希望能为村里出点力,让环境更美,大家住得更舒心。”70多岁的村民张保全告诉记者,他每天都在为村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碎石垫路、大坑填埋等,他都抢着出份力。

    “大河坝新村几乎和城里没啥差别,住在这里,心情格外舒畅。”看着现在村子的模样,村民谈庆民开心地说,2017年,该村还入围了“四川十大幸福美丽新村”。

    在我市,像这样内外兼修的“美丽乡村”还有很多。

    生态宜居,正是乡村振兴的内在要求。今年,我市启动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深入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巩固提升农村供水保障水平,建设高标准农田,做好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切实加大对乡镇中心校、卫生院、便民服务中心资金投入力度,进行农村户用卫生厕所无害化改造。

    接下来,我市将聚集同城融圈、优镇兴乡、品质主导、产业支撑“四大战略”,锐意进取、创新实干,牢树坚持共同富裕的发展理念,全力确保全市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强化东西部协作、省内对口帮扶、定点帮扶和驻村帮扶,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姿态,再接再厉,努力绘就乡村振兴壮美画卷。(广安日报记者卢琴)

    2021-12-28
  • 湖州: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再结硕果

    记者从湖州市农业农村局获悉,湖州市安吉县、长兴县、德清县日前获评2021年度浙江深化“千万工程”建设新时代美丽乡村(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工作优胜县(市、区),湖州市吴兴区东林镇、南浔区练市镇、德清县新市镇、长兴县洪桥镇、安吉县鄣吴镇和孝丰镇获评浙江省美丽乡村示范乡镇,湖州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再结硕果,收获满满。


    近年来,湖州持续实施“千万工程”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深入开展新时代美丽乡村“五美联创”。强化全域村庄规划,系统优化乡村空间格局,统筹城乡人口、生态建设、社会事业及公共服务等功能布局,完善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规划体系,扎实推动“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城市品牌VI系统与村庄设计有机结合,纵深推进农村垃圾、污水、厕所“三大革命”,农村整体面貌得到根本性改变。

    “湖州在浙江率先谋划建设组团式未来乡村,高标准打造新时代美丽乡村样板片区。”湖州市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湖州全市已建设片区21个、覆盖行政村近百个。据统计,在浙江率先实现省级美丽乡村示范县和市级美丽乡村全覆盖基础上,湖州累计创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乡镇37个、省级美丽乡村特色精品村117个,创建省新时代美丽乡村862个(其中精品村351个),建设提升美丽乡村示范带36条,累计落实省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项目67个。

    在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上,截至目前,湖州全市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和智慧化管理实现行政村全覆盖,累计完成创建省级高标准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示范村67个、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标杆村713个。

    下一步,湖州将持续深化“千万工程”,广泛开展新时代美丽乡村系列创建,加快实现全域共美、收入共增、重塑共促、变革共进、活力共兴、精神共富、社会共治、清廉共建,奋力绘就共同富裕大场景下新时代美丽乡村新图景。

    2021-12-27
  • 碧江:“四方面”锻造过硬驻村队伍 握稳乡村振兴“接力棒”

    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近年来,碧江区着眼于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抓好驻村工作队伍建设长远规划,做好“选育管爱”四篇文章,握稳乡村振兴大业的“接力棒”,加快推动乡村振兴开新局、走前列、做示范。


    突出标准优结构,不拘一格精准“选”

    印发《关于持续选派乡村振兴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的通知》,按照省、市在“五类村”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的相关要求,坚持选能人、用硬人标准和“因村派人、因人定村”原则,从区直各部门,乡(镇、街道)选派业务骨干到村开展帮扶工作,共组建42支驻村工作队,选派139名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驻村帮扶。持续优化驻村干部队伍结构,着力涵盖各领域人才,注重输入“新鲜血液”,从区直部门,乡(镇、街道)中选派政治素质好、工作作风实、综合能力强的优秀年轻干部到乡村振兴一线驻村锻炼,在促进年轻干部成长的同时,实现了驻村工作队伍年龄、学历结构稳中有优。目前,全区选派驻村干部队伍中40岁以下队员占比54%左右,大专及以上学历占比97%左右;选派科级干部及优秀年轻干部128名,占比92.1%。

    聚焦中心重实效,组织培训精心“育”

    按照省级示范培训班的标准要求,聚焦驻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能力提升,针对乡村振兴实际和贫困群众需要,精心设计培训课程,将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防贫预警监测、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农村基层党建、美丽乡村建设等作为培训内容,及时举办碧江区乡村振兴驻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专题培训班,切实提高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履职能力、理论政策水平和业务能力。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设置半个月的轮换交接期,围绕重点任务、村情民情、政策知识等方面内容,由原驻村队员对新驻村队员进行详细培训介绍,并形成具体工作清单,帮助新驻村队员熟悉工作流程、理清工作思路,确保工作接续、不受影响。

    健全机制促履职,落实制度从严“管”

    出台《碧江区驻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日常考评办法》,每月根据驻村干部履职表现、日常考勤等情况进行定量、定性考评,督促驻村干部到岗履职,目前已开展日常评价4次。全面落实驻村“四个划转”,将组织关系、工资、管理、考核划转到乡(镇、街道)和村(社区),严格执行值坐班制度。全面推行“线上+线下”管理模式,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通过“铜仁智慧党建一体化平台”每日进行签到和信息报送,区委组织部定期在“线上平台”对驻村干部到岗到位和日志撰写情况进行动态抽查掌握。区级和乡级分别组建督查组,采取明查暗访、交叉督查、电话抽查等方式,不定期对驻村干部到岗到位和履职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对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履职不到位、作风不扎实的,严格进行追责问责,确保纪律弦不放松。今年来,开展线上和线下督查共计11次,对发现问题已责令涉及乡(镇、街道)进行处理问责并全部完成整改。

    多措并举强保障,正向激励真情“爱”

    强化关怀激励,明确对乡村振兴一线干部在培养使用、表彰奖励、待遇保障等八个方面强化正向激励,坚持在第一线考察识别干部,激励和引导党员干部积极投身基层,建功一线。2021年来,累计提拔和进一步使用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54人,全区第一书记及驻村干部获全省表彰2名、市级表彰1名、区级表彰6名。严格落实每人每年不低于2万元驻村工作经费和驻村健康体检,严格按照每人每天60元的标准,据实发放驻村生活补助,并为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购买100万元保额的人身意外保险,让驻村干部真正能够沉下去、待得住,工作出实效。并根据实际情况动态分析研判驻村干部履职情况,对因“家庭负担重、工作调离单位等”的5名驻村干部按程序进行调换。(碧江组工)

    2021-12-24

  • 首 页  上一页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下一页    尾 页  

    版权声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 8629 6259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696号 蒙ICP备160010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