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至7月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713亿元 同比增长7%

    人民网北京8月10日电(记者王连香)记者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铁集团)获悉,今年1至7月,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713亿元、同比增长7%。特别是7月份,青藏铁路西宁至格尔木段、兰新高铁兰州至西宁段等提质改造项目投产运营,为坐着火车暑期游提供了新线路新选择。

    国铁集团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国铁集团抓住疫情平稳转段后的有利契机,全力推动“十四五”规划纲要确定的铁路重大工程项目,紧盯计划开通项目、重点在建项目、新开工项目,科学调配建设资源,优化施工组织安排,强化现场督导检查,同时加强与有关部门、企业的沟通协调,积极推进征地拆迁、市政配套建设和外部环境整治等工作,保持铁路建设稳步有序推进。





    6月26日,成宜高铁沿滩站施工现场。国铁集团供图

    该负责人介绍,7月份,一批提质改造项目投产运营,青藏铁路西宁至格尔木段提质工程完工,首开时速160公里高原复兴号动车组,坐着火车去格尔木、德令哈更加便捷;兰新高铁兰州至西宁段提质工程完成,常态化按时速250公里高标运营,兰州至西宁最快59分钟可达;既有兰新铁路通道客货运输能力再次提升,助推新疆和内地加强联系。





    时速160公里复兴号动车组开上青藏铁路。国铁集团供图

    该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在建项目扎实有效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捷报频传,重庆至黔江铁路刘家山隧道、滇藏铁路丽江至香格里拉段哈巴雪山隧道贯通,成都至宜宾高铁全线铺轨完成,广汕高铁、川青铁路青白江至镇江关段启动联调联试,沪宁沿江高铁联调联试试验时速达385公里。

    该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国铁集团将把主题教育学习成效持续转化为加快构建现代化铁路基础设施体系的强大力量,紧密对接国家战略和民生需求,加大年内计划开通项目、重点在建项目和运输急需项目推进力度,为率先实现铁路现代化、勇当服务和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火车头”提供坚强有力保障。

    2023-08-10
  • 安徽积极打造低空产业集群

    8月9日,记者从安徽省交通厅获悉,近日安徽省交通厅发布《2023年1-6月份全省交通运输重点工作完成情况》。今年1-6月,安徽省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700.7亿元,完成年度计划任务的56.0%,同比增长25.5%。

    据悉,截至6月底,合肥机场改扩建已完成投资26.6亿元,占总规模的17%。亳州机场已完成投资26.6亿元,占总规模的17%。蚌埠机场已完成投资8.02亿元,占总规模的58.4%。池州机场改扩建已完成投资4.4亿元,占总规模的59.1%。阜阳机场改扩建已基本完成,新航站楼已正式启用。泗县、界首、旌德、金安、明光等通用机场已分别完成投资1.7亿元、3.1亿元、1.1亿元、1.9亿元、0.18亿元,占总规模的56%、92%、48%、60%、8%。

    值得注意的是,积极开辟低空短途运输航线,努力打造低空产业集群。安徽省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期截至2023年2月份已结束,相关试点任务顺利完成,后续将固化相关制度机制,继续提升低空空域服务能力。肥东白龙通用机场正式投入运营,进一步完善低空飞行服务站系统功能,拟制第二期低空通信补盲设备建设方案,支持鼓励省通航控股集团积极开展合肥至黄山的低空旅游航线。省内另有芜湖市芜宣机场3条短途运输航线常态化运营。

    2023-08-10
  • 我国首条直通中越边境高铁开始铺轨

    据中国铁路南宁局集团有限公司消息,8月8日上午9点30分,在广西防城港市境内,铺轨机将一组500米长的钢轨铺设到防城港至东兴铁路预铺好道砟、轨枕的道床上,标志着我国首条直通中越边境的高铁——防东铁路进入铺轨阶段。




    防东铁路铺轨现场。中国铁路南宁局供图

    防东铁路处于中国沿海铁路最西端,是通达中国与越南唯一海陆相连的口岸城市东兴市的首条铁路。线路自防城港北站南端引出,向西南至东兴市站,途经防城港市江山镇、东兴市江平镇,正线全长46.9公里,设防城港北站、东兴市站,预留江山半岛站,设计时速200公里,基础设施预留时速250公里条件。




    防东铁路铺轨现场航拍。中国铁路南宁局供图

    防东铁路全线铺轨施工106.7公里,铺道砟28万立方米,铺道岔27组。这条铁路沿边沿海,背靠十万大山,地形地貌复杂,共有8座隧道、32座桥梁,桥隧比达68%,长钢轨运输和铺设风险高、难度大。铺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采用人工配合机械设备预铺道砟、布枕,再由先进的履带式钢轨牵引车拖拉500米长钢轨进行铺设,具有安全性好、工序少、效率高、施工范围广等特点,有效确保铺轨顺利。

    截至目前,防东铁路全线隧道、桥梁工程已全面完成,路基工程完成90%,站前工程总体完成97%。按施工计划,今年9月底前完成全线铺轨施工,12月底具备开通运营条件。

    防东铁路项目是《“十四五”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高质量建设实施方案》通道内联外延重点工程之一,开通运营后,防城港至东兴将结束无铁路交通历史,两地通行时间将从目前60分钟缩短至20分钟左右。边境口岸城市东兴市将接入中国高铁网,中国高铁与越南云屯至芒街高速公路间公铁联运转换距离缩短至5公里,打通北部湾经济区乃至粤港澳大湾区通向东盟国家的高铁通道,对促进双方经贸往来将起到积极作用。

    2023-08-09
  • 六部门联合印发国家层面首个氢能全产业链标准体系建设指南

    记者8日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获悉:为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发展氢能产业的决策部署,充分发挥标准对氢能产业发展的规范和引领作用,近日,国家标准委与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应急管理部、国家能源局等部门联合印发《氢能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3版)》(以下简称《指南》)。这是国家层面首个氢能全产业链标准体系建设指南。

    氢能是一种来源丰富、绿色低碳、应用广泛的二次能源,对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据介绍,《指南》系统构建了氢能制、储、输、用全产业链标准体系,涵盖基础与安全、氢制备、氢储存和输运、氢加注、氢能应用5个子体系,按照技术、设备、系统、安全、检测等进一步分解,形成了20个二级子体系、69个三级子体系。

    《指南》提出了标准制修订工作的重点,还明确了近三年国内国际氢能标准化工作重点任务,部署了核心标准研制行动和国际标准化提升行动等“两大行动”,提出了组织实施的有关措施。

    2023-08-09
  • 54个百强县进入“GDP千亿俱乐部”

    2023年百强县榜单出炉。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旗下赛迪顾问发布《2023中国县域经济百强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对全国(除港澳台)1864个县级行政单位进行分析。报告显示,2023百强县中进入“GDP千亿俱乐部”的县域达到54个,其中江苏、浙江两省“千亿县”数量保持领先。

    如何界定“百强县”?报告显示,2023赛迪百强县设置评价“双门槛”,即GDP≥600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亿元,从经济实力、增长潜力、富裕程度、绿色水平4个一级指标,以及8个二级指标、27个三级指标进行综合评价。

    从百强县整体分布情况看,2023百强县名单中,东部地区占65席,中部地区占20席,西部地区占14席,东北地区仅占1席。分省份来看,江苏、浙江、山东三省表现突出,分别占23席、16席和13席。居百强县榜单前十位的县市分别为江苏省昆山市、江苏省江阴市、江苏省张家港市、江苏省常熟市、福建省晋江市、江苏省太仓市、浙江省慈溪市、山东省龙口市、江苏省宜兴市、湖南省长沙县。

    中国百强县实力有多强?报告显示,从发展水平看,百强县与“粤苏浙鲁”等经济强省体量相当,百强县进出口总额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可与“粤苏浙鲁”等经济大省比肩。从发展动能看,固定资产投资强势拉动百强县经济增长,百强县第二产业增加值超过“粤苏浙鲁”。从富裕程度看,人均可支配收入彰显百强县“富民”与“强县”并重,百强县人均可支配收入占人均GDP比重低于发达省份,城乡人均收入占比较高。

    值得关注的是,2023百强县中,进入“GDP千亿俱乐部”的县域数量达54个。这54个“千亿县”去年完成GDP共8.6万亿元,占全国经济总量的7.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均值达到108亿元。从排名看,54个“千亿县”中排名前十位的县市分别为:江苏省昆山市、江苏省江阴市、江苏省张家港市、福建省晋江市、江苏省常熟市、浙江省慈溪市、江苏省宜兴市、陕西省神木市、湖南省长沙县、浙江省义乌市。其中,昆山市GDP超过5000亿元,位居榜首。

    赛迪顾问有关负责人介绍,当前“千亿县”已形成六大典型发展模式:一是以昆山市、江阴市、慈溪市、义乌市等为代表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创新驱动主导模式;二是以晋江市、南安市等为代表的粤闽浙沿海城市群产业集群驱动主导模式;三是以长沙县、浏阳市、宁乡市为代表的长株潭城市群区域融合驱动主导模式;四是以龙口市、胶州市为代表的山东半岛城市群传统产业升级驱动主导模式;五是以神木市、准格尔旗为代表的呼包鄂榆城市群资源驱动主导模式;六是以仁怀市为代表的核心企业驱动主导模式。

    “从中国县域发展演进趋势看,‘千亿县’快速增长势头强劲,强县标准和发展逻辑发生深刻变化,县域经济在国家高质量发展中的短板加快补强,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进入重要机遇期,县域加快成为投资和消费重要阵地,不同类型县城差异化助力新型城镇化建设,省级行政单元成为统筹县域发展的重要力量,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县域高质量发展必选题。”赛迪顾问有关负责人说。

    2023-08-08
  • 中国贸促会调研数据显示 外贸企业信心稳活力强

    近期,中国贸促会对3100余家外贸企业开展了深入调研。调研数据显示,75.1%的外贸企业对今年三季度发展表示“信心稳定不变”及“较有信心”。

    “相信随着我国经济运行整体回升向好,更多务实有效的政策措施发挥效力,广大外贸企业的队伍必将更加壮大,活力也必将进一步增强。”中国贸促会新闻发言人孙晓在近日举行的中国贸促会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说。

    上述调研中,被问及“当前对外贸企业生产经营的利好因素”时,57.2%的外贸企业选择了“海外客户一直稳定”,55.5%的外贸企业选择“国家稳外贸政策效果好,地方政府扶持力度大”。除此之外,跨境电商等贸易新业态发展迅猛、RCEP红利显现等利好因素也正发挥作用。

    据海关统计,上半年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贸企业54万家,同比增加6.9%。其中,以中小微企业为主、充满活力的民营企业不断扩容,同比增加8.3%。上半年全国贸促系统签发出境ATA单证册3879份,同比增长217.69%,这表明中国企业参与和拓展海外市场积极性持续高涨,对国际市场信心增强。

    “我们将会同各地各部门形成政策合力,认真落实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的政策措施,想方设法帮助企业应对国际市场需求疲弱等挑战,全力推动我国外贸促稳提质。”孙晓说。

    今年二季度,中国贸促会还对来自全国26个省区市的近800家外资企业进行调研访问,其中,59.82%的受访外资企业来自加工制造环节,64.6%为小微企业。调研结果显示,超九成受访外资企业对2022年四季度以来中央出台的外资政策评价“满意”以上。

    从经营情况看,近七成受访外资企业看好未来5年中国市场前景,超九成受访外资企业认为中国市场吸引力上升或持平,超八成受访外资企业预期今年在华投资利润率将持平或有所增加。

    从来华投资动因看,“市场规模大”“优惠政策多”“产业链供应链完整”是受访外资企业来华投资的最主要动因,占比分别为77.54%、53.36%和39.91%。

    从发展机遇看,受访外资企业认为“技术创新与研发”“中西部地区市场不断开放”和“数字经济”为其在华发展提供了较大机遇,占比分别为60.66%、44.49%和43.63%,其中“技术创新与研发”连续两个季度成为最主要发展机遇。

    “今年以来,随着中国经济运行整体回升向好,跨国企业在华投资信心稳定,外商扩大对华投资整体趋势没有改变。”孙晓说。

    2023-08-07
  • 人工智能产业“抱团”壮大

    中国工程院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战略研究院近日发布的《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科技产业发展2023》显示,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表现出明显的集群化趋势。专家认为,在人工智能产业集群中,平台企业、中小企业、科研院所和投资者之间相互协同,共同构建富有活力的产业创新生态。

    “当天就可以让想法落地”

    据悉,人工智能产业集群构建起分工明确、合作紧密的人工智能创新生态系统,业内人士用“上下楼就是上下游,产业园就是产业链”来形容其优点。

    长阳创谷是上海市人工智能应用试点园区,聚集大量人工智能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园区定期把有共同需求的企业组织起来,开展各类沙龙、茶话会等,分享经验、碰撞创意、对接需求。正是通过这些活动,园区内的上海快卜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完成了资源对接,推动“光储充检”一体化智能超级快充站项目成功落地。

    人工智能产业集群通常汇聚人工智能基础层、技术层、应用层全产业链企业,功能协调、协作高效。汇纳科技是一家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应用解决方案提供商,落户在上海市张江人工智能岛。汇纳科技联席总裁张柏军说:“有时候在园区里散个步,大家突然有个项目想法,当天就可以组织人员对接,让想法落地。”

    工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蓬勃发展,核心产业规模达到5000亿元,企业数量超过4300家,创新成果不断涌现。业内人士认为,一批行业龙头和独角兽企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中国人工智能产业集群加速成长。

    “链主”企业发挥“头雁”作用

    多地立足产业基础,形成各具特色的人工智能产业集群。

    位于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区的“中国声谷”,是国家级人工智能重要产业基地。最初,“中国声谷”依托本地龙头企业科大讯飞发展智能语音产业。科大讯飞发挥“链主”企业“头雁”作用,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聚集发展,吸引了大量企业落户“中国声谷”,进而壮大成智能语音生态集群。如今,这里汇聚1000多家企业,形成千亿级的人工智能产业集群。

    早在2017年,国务院就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提出“结合各地区基础和优势,按人工智能应用领域分门别类进行相关产业布局”,鼓励地方围绕人工智能产业链和创新链,打造人工智能产业集群和创新高地。

    不少地方顺应人工智能发展势头,规划布局本地人工智能特色产业集群。2022年9月,《重庆市发展汽车软件与人工智能技术应用行动计划(2022—2025年)》发布,提出做大做强汽车软件与人工智能产业集群。今年6月,《北京市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5年)》发布,提出到2025年培育100种高技术高附加值机器人产品、100种具有全国推广价值的应用场景,打造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机器人产业集群。

    《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科技产业发展2023》指出,中国人工智能产业集群主要分布在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川渝地区的重点城市。通过外部创新资源的引入和内部创新资源的激活,西部地区的西安、中部地区的武汉和长沙以及东北地区的沈阳、大连、哈尔滨等出现人工智能产业集群雏形。

    多地加快布局“拼算力”

    算力是人工智能发展的“底座”。不少地方加快部署建设算力中心,保障人工智能产业集群的算力需求。

    近日,科技部正式批复,支持武汉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开放创新平台。“我们已为300余家科研机构和企业、高校提供公共算力服务,帮助实现人脸识别、图像识别、语音识别等应用场景。”武汉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工作人员介绍。

    国家信息中心发布的《智能计算中心创新发展指南》显示,目前中国超过30个城市正在建设或提出建设智能计算中心,整体布局以东部地区为主,并逐渐向中西部地区拓展。“算力是数字经济时代的发动机,有利于形成高端产业在区域集群化发展的向心力。”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研究院副院长宋向清说。

    2023-08-07
  • 紧锣密鼓 地方因地制宜扩需求强产业

    全国31个省区市上半年经济数据已经全部出炉。近期,多地陆续召开会议,谋划新一轮稳经济举措,列出下半年的重点任务清单,包括着力扩大需求,增强三驾马车拉动力;因地制宜促传统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优化营商环境、推动惠企政策落实等。密集部署之下,下半年稳经济地方路线图逐渐明晰。

    在山东淄博高新区,齐鲁储能谷的零碳智慧创新产业园、固态锂电池产业园、先进储能装备创新产业园已初步成形,合计占地面积超过2700亩;光伏组件、集装箱式储能装置、固态锂电池等产业项目已部分建成投产。

    “国家‘双碳’目标引领下,风光电开发、储能设施建设正成为新的发展趋势。”淄博景能科技有限公司在齐鲁储能谷投资了多个项目,公司董事长李轶群说,以储能为核心,齐鲁储能谷聚合和打通了风电、光伏及电芯上下游链条,竞争优势初步显现,未来前景可期。

    从已披露的上半年数据来看,多地依据各自特色资源优势,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壮大新兴产业,为经济增长注入新动能。

    上半年,上海全市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8385.47亿元,同比增长14.6%,增速比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快2.8个百分点。其中,新能源汽车、新能源和高端装备产值分别增长69.8%、57.8%和33.1%。河北省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5%。其中,新能源整车制造增长1.4倍,光电子器件制造增长74.7%。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8.0%,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20.8%。

    根据多地提出的下半年任务清单,各地仍将因地制宜,在重点领域、特色领域加力布局,在打造产业集群上做文章。

    湖南表示,将加快构建湖南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重点打造世界一流的信创产业集群、全国领先的音视频产业集群、行业领先的北斗规模应用产业集群、具有竞争力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湖北提出,推动汽车产业加速转向新能源、钢铁产业加速转向高端化、化工产业加速转向精细化,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安徽则提出,适度超前布局智能算力基础设施,推进长三角枢纽节点芜湖数据中心集群建设。

    当前,受国内经济恢复基础尚不稳固以及国际环境复杂多变等因素影响,市场需求不足依然制约明显。在各地下半年稳经济的任务清单中,增强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拉动力是关键一环。

    促消费,多地强调紧盯重点领域。比如,黑龙江提出,要推动消费扩容升级,研究出台稳定大宗消费、促进汽车消费、拓展农村消费等政策举措。云南提出,出台云南省促进家居消费的政策措施,持续发放“彩云家电消费券”,开展“家居焕新季”、家电下乡、家电家具以旧换新等活动促进家居消费。

    扩投资,多地正在加紧推进一批重大项目建设。重庆表示,将围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等战略部署,从科技创新、产业转型升级、基础设施补短板、提升城市发展能级等方面,再积极谋划储备一批项目。江西提出,推进项目攻坚行动,完善基础设施项目库和产业项目库。

    稳外贸,多地稳住存量力争增量。上半年,多地以“新三样”(新能源汽车、锂离子电池、太阳能电池)为代表的出口表现亮眼,下一步,地方特别是外贸大省仍将重点推进外贸出口促稳提质。江苏提出,着力稳外贸,既拓展“新三样”等外贸新增量,又努力稳住传统出口产品市场份额,推动外贸创新发展。浙江表示,下半年将组织300个团组、2000家企业出海参展洽谈。

    除了扩大需求、做强产业,不少地方也着力破解当前经济运行中经营主体信心不强、预期偏弱等突出问题,多措并举增强营商环境“软实力”。

    黑龙江提出,下半年,要培育壮大经营主体,全面落实稳经济政策措施和减税降费等助企纾困政策,强化企业帮扶,加大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力度,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大力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河南提出,将推动审批流程再造,完善权益保护机制,全面推进信用河南建设。湖北提出,将重拳整治损害营商环境问题,全力助企纾困、推动惠企政策落实,持续降低企业成本。

    2023-08-04
  • 这里是两千多年前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这里是两千多年前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一把铜斧“惊天下”!铜绿山考古发现50年的“再发现”

    “铜绿山考古发现是中国古代青铜器研究的一个新领域,也是中国考古学新开辟的一个领域。”中国现代考古学奠基人之一夏鼐曾经这样评价湖北大冶铜绿山古铜矿遗址。时至今日,铜绿山遗址仍是人们认为采冶延续时间最长、采冶规模最大、采冶链最完整、采冶技术最高、保存最完好的古代矿冶遗址,被国外冶金史专家称为“在其他任何地方看不到的奇迹”。

    1984年铜绿山古铜矿遗址博物馆建成开放,这是国家继西安半坡遗址、秦始皇兵马俑遗址之后兴建的第三座遗址博物馆。在铜绿山古铜矿遗址发现50周年之际,博物馆新馆于今年6月建成开放,以更为丰富的考古资料和生动的展陈形式,向世人呈现铜绿山作为中国青铜文化奇迹、中国矿冶考古奇迹的历史文化价值。

    从“铜斧惊天下”到“神秘的脚印”

    一次改写中国青铜文明历史的发现

    “牙刷草,开紫花,哪里有铜哪里就有它。”春夏之交,位于湖北黄石大冶市城区西南的铜绿山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内,遍地红茎绿叶的海州香薷生机勃勃,在风中摇曳,当地人称铜草花,又叫牙刷草。

    草木花间,一座红铜色工棚屋顶建筑依山就势融入矿山,室内结构形如自上而下的斜巷矿道,这就是刚刚落成的铜绿山古铜矿遗址博物馆新馆。“矿道”底层,有宋、清时期的冶炼遗迹,室外北侧为近现代采掘机器布置的工业景观;新馆建筑上端则与古铜矿遗址连为一体,商周时期多处采矿遗址分布其间;在其西侧,还有现代采掘铜铁矿石而形成的一个巨大露天采矿坑。

    错落起伏的景观视野,不仅给人以独特的艺术美感,也映照着古代中国辉煌灿烂的青铜文明。

    2012年,也是春夏之交,当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陈树祥等考古工作者在铜绿山岩阴山脚拨开一片铜草花,打开一个考古探方,惊奇地发现,深埋地下竟有一片神秘的脚印痕迹。

    在矿冶遗址发现古人足迹十分罕见!考古人员迅速邀来公安部痕迹鉴定专家一同现场勘查,先后共发现足印35枚,数量较多,保存状态各异,鉴定为赤足脚印,具有年代久远的特征,完整印痕长者有26厘米。随机抽检部分足印推测,其中一人身高约有1.72米,而另一人约为1.52米到1.54米。有些脚印有内侧浅外侧深或者横向移位等迹象,似乎是当时正在湿地上负重前行。

    考古工作者推测,这些古人脚印,正是铜绿山古铜矿的矿工们留下的。根据这些脚印,不仅可以推断古代矿工们的高矮胖瘦等特征,还可以还原他们当时或背或挑等各种劳动场景……

    矿工劳动的足迹,将人们的视线牵回到古代矿冶文明的奇观。

    大冶,其名最早源于《庄子·大宗师》,取“今一以天地为大炉,以造化为大冶”之意。今天的大冶,因大冶铁矿、大冶有色金属公司等矿冶企业而著称。而翻开历史,黄巢筑炉、岳飞铸剑、朱元璋置铁冶所、张之洞创办大冶铁矿,千百年来这里铜铁矿山开采未停、冶炼炉火不熄。李白也曾记述“其初铜铁曾青,未择地而出,大冶鼓铸,如天降神”之盛况。

    真正改写中国古代青铜文明历史的,是1973年,大冶铜绿山一把铜斧横空出世,震惊天下!

    当时,大冶有色金属公司铜绿山铜铁矿企工人在铜绿山露天剥离和采挖过程中,先后发现冶炼渣、铜斧等物品,此外,还发现古坑木、古坑道等遗迹,似乎是一片当地人称为“老窿”的古矿井。有的古坑木被当地老百姓捡回,当作生火做饭的极好燃料。此后,湖北省博物馆还从当地居民手中征集了一件最大铜斧,重达16.3公斤,被誉为“中国第一斧”!

    这些发现引起矿山负责人的注意,他们将其中一把重3.5公斤的铜斧邮寄至中国历史博物馆(现中国国家博物馆),并函告现场情况。中国历史博物馆立即回电“保留现场”。几天后,来自北京和武汉的专家抵达铜绿山,经过一周的考古调查,初步认定这里是一处春秋战国时期的大型采矿遗址。

    一个沉埋二千余年的古代矿坑被认知,从而重见天日。

    1974年至1985年,国家文物局组织专业人员,对铜绿山矿山生产区暨铜绿山古铜矿遗址南北长约2公里,东西宽约1公里,包括铜绿山、大岩阴山、小岩阴山等12个矿体进行考古调查发掘,进而开展“考古大会战”,先后发现商周、汉唐时期采矿竖井和盲井231个,平巷和斜巷100多条,东周时期鼓风冶铜炉12座,宋代炒铜炉17座。推测古代采矿井巷总长度8000多米,冶炼炉渣达40万吨以上,冶炼红铜达8万至12万吨,其规模之宏大、采冶技术之高超举世瞩目。主要开采时间从3500年前商代中期一直到西汉时期,延续一千多年。

    铜绿山古铜矿遗址的首次发现,使整个世界为之惊诧。1980年6月,在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召开的中国古代青铜器学术讨论会上,夏鼐先生宣读题为《铜绿山古铜矿的发掘》论文,向世界宣告,我国商周时代青铜器铸造业与采矿、冶炼业已经分工进行。国际考古学、冶金史等方面专家纷纷来到铜绿山,目睹“难得一见的古代矿冶遗物”。

    一团困扰考古学界多年的历史迷雾,也终于被铜绿山铜斧拨开,被炉火映红!

    著名考古学家殷玮璋说,早在1928年发现安阳殷墟遗址之后,中国考古人就面临一个困惑:殷商时期如此数量庞大的青铜器是由何人制造,铜料来自何方?考古工作者曾经寻找了很久,却一直没有结果。

    重达875公斤的司(后)母戊大方鼎、气势磅礴的曾侯乙编钟、精美绝伦的越王勾践剑……古代中国创造了一个又一个青铜文化奇迹。但是因为缺乏考古证据,一些学者提出中国青铜文化“外来说”。有人甚至断言:“如果中国不产青铜,那中国的青铜器也应该是舶来品。”

    陈树祥说,直到发现铜绿山古铜矿遗址,长期让人困惑的青铜铸器用料来源问题才豁然雾解。

    2012年发现的矿工脚印,再次引起轰动,古铜矿考古不仅“见物”,而且“见人”。在陈树祥带领下,铜绿山第二轮考古发掘一直持续到2018年。循着远古足印,他们在四方塘遗址区发现258座墓葬。根据随葬器物分析,墓主人大多为古代矿工和矿山管理者,主要是春秋战国时期楚人或归附楚国杨越人的墓葬,另有13座西周时期墓葬,两座商代墓葬,还有一座随葬器物反映出夏代特征。由此,铜绿山采矿历史或可上溯至夏代。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首席专家王巍指出:“铜绿山古铜矿遗址以无可辩驳的事实证明,中国青铜文化是一部完整独立的发展史,彰显其在人类冶金史、科技史和文化史中的重要地位。”

    1982年铜绿山古铜矿遗址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21年荣列中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名单。

    两千多年前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一部诠释古代中国创造能力的实典

    铜绿山古铜矿遗址博物馆的核心,现场展示一处井巷纵横交错、密如蛛网的“地下迷宫”。这便是考古发现铜绿山古铜矿7号矿体1号采矿点的原址。为了原地保护和展示,早在1984年,就建起这座长36米、宽30米的展览大厅。置身展厅回廊,俯身看去,只见脚下由黄土、木架构筑的“迷宫”错综盘亘,竖井、斜井、平巷、盲井层层叠压,排水巷道和木制水槽蜿蜒其间,清晰地展示了古代先民运用木架支护开拓井巷、采掘矿石的情景。

    1号“老窿”主要是春秋时期地下采矿场,有的早到西周,距今超过2500年。在木制榫卯框架支护下至今仍保存完好,有些井巷变形较小,甚至可以容人爬身进入。

    湖北省博物馆原副馆长王劲是铜绿山第一任考古发掘领队,业界称她为中国矿冶考古第一人。她曾指出,铜绿山让我们解读了一部古代采矿技术的发展史。“从采掘地面露天铜矿开始,在追寻矿脉开采中,开创了凿井、拓巷向地下开采,在井下采掘中不断创新采矿技术,由开采地下浅层矿体,追逐至深层矿层的采掘,全凭人工劳作竟把井巷的开凿延到了距地表60余米,的确是让人震惊的深度。”

    深井采掘既要实现井巷的开拓,又要保证矿井的安全,还要解决追踪矿脉、井巷通风、排水、照明以及运输提升等一系列技术难题。博物馆工作人员李妹讲解道,为保证安全,古代矿工发明和发展了一整套木构支护技术,从地表至地下凿竖井,井底凿平巷,巷底凿盲井,最终实现上下连贯,井巷相通。

    为实现通风,古代矿工们在井下修建风墙,利用井口高低气压差,实现自然通风。但是,随着矿井越来越深,巷道越来越多,完全靠自然通风还不够。这时,他们又发明了“燃烧对流法”。考古人员在一部分竖井的底部,发现大量灰烬和残留的枯竹签(条)。原来,矿工们封堵废巷口,在一侧井底使用枯竹签(条)生火,使井巷内污浊空气受热膨胀,比重减轻,形成强大的热气流,沿竖井向上流动排出井外,而新鲜冷空气则从另一边的井巷进入,形成流动气场。

    为了方便井巷照明,尽量减少井巷烟雾导致生产者窒息,矿工们选择燃点低、浓烟少的竹子削片浸油后,扎成火把;为防范地下水,工匠们用木头制成水槽、在废弃平巷底部挖出水沟,引导地下水汇聚,再用木桶把积水吊出去;他们还使用了中国最早的提升机械木绞车,在竖井中提升矿石、积水等物质……古代工匠们用聪明才智解决了地下深井一个个关键性技术难题。

    “铜绿山最深的矿坑遗址有60多米,但未在矿坑中发现人体尸骸,这说明,矿坑内没有发生过大规模地下安全事故。”陈树祥认为,这足以说明地下矿坑的安全性比较高。

    “铜绿山古铜矿遗址之伟大,不仅因为它是中华民族青铜文明的标志性象征,更因遗存上展现出的高超采冶技术,为人类冶金史、科技史、文明史作出的突出贡献。”湖北省文物局原副局长吴宏堂说,走进铜绿山古铜矿遗址,古人找矿有方、采矿有道、炼铜有术的智慧体现得淋漓尽致。

    在博物馆新馆“炼铜有方”展厅里,一件特殊的“国宝”引人驻足:看来只是黄泥筑起的一座土炉灶,却凝聚着古代矿冶工匠们的智慧。熊熊炉火中,矿石熔炼为铜锭,成为青铜器铸造的主要原料。这是铜绿山遗址发掘的6号炼铜竖炉。

    在铜绿山古铜矿遗址,考古人员共清理出16座冶铜炼炉。他们结构基本相同,由炉身、炉缸和炉基组成。保存完好的6号竖炉,复原高度为1.6米,炉缸为椭圆形,缸底有“火沟”(防潮沟),炉缸前设有“金门”(排渣、出铜口),炉缸两侧有“鼓风口”,整体上已经基本符合现代鼓风炉的构造。

    春秋早期就发明和使用鼓风炉炼铜,这不仅在中国是首次发现,在世界冶金史上也是独一无二的。

    对铜绿山矿区的考古调查发现,50多处冶炼遗址上堆积着厚厚的炉渣,有的高度竟达3米,推算矿区古炉渣约40万吨,炼出的粗铜在8万到12万吨。令人称奇的是,这些古炉渣平均含铜只有0.7%,而含铁却高达30%—55%。铜绿山矿料是铜铁共生矿,冶炼的过程也就是将铜和铁分离的过程。铜的熔点在1200摄氏度左右,铁的熔点在1400摄氏度左右,二三千年前,工匠们已经能够恰到好处地控制炉温,使矿石中的铜高纯度地熔炼出来。

    铜绿山古铜矿遗址还发现一些铜饼,是古炼炉出产的铜锭,其含铜量超过93%,遥遥领先于当时世界。

    为了验证这一结论,考古工作者曾经专门仿制了两座竖炉进行模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这种炼铜炉不仅可以持续冶炼,只要炼炉不坏,备足冶炼材料,便能日复一日地进行,而且冶炼出的粗铜,铜含量达到94%—97%,炉渣平均含铜0.8%,与考古发掘结果基本一致。

    铜绿山堪称一个两千多年前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已故湖北省博物馆原馆长谭维四曾指出:铜绿山古铜矿遗址就是一部立体式的冶金史百科全书。他说:“当人类历史进入青铜时代后,铜矿的开采、铜的冶炼、青铜器铸造的水平,是其社会生产与科学技术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铜绿山古铜矿的考古发掘表明,其采矿、冶铜工艺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处于当时世界的前列。”

    从楚庄王“问鼎”到曾侯乙编钟

    一把破解长江流域文明进程的密钥

    现代地质勘探资料表明,我国铜、锡、铅矿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的湖北、湖南、江西、安徽及西南的云南等地,尤其长江中下游是一条蕴藏丰富的铜矿带。

    考古发现表明,除了大冶铜绿山遗址之外,长江中游还密集分布有湖北阳新港下村遗址、江西瑞昌铜岭遗址、安徽南部铜陵-南陵遗址群等古代铜矿遗址。可见,早在商周时期,一条十分重要的铜矿开采和冶炼带沿江布局,因资源禀赋而生,又因长江、汉水等交通要道而兴。

    武汉黄陂盘龙城遗址是商代早中期重要城址。走进盘龙城遗址,青铜圆腹大圆鼎、雕花钺形器等精美青铜器向世人展示早商时期青铜文化的异彩纷呈。作为长江流域已知布局最清晰、遗迹最丰富的商代城址,这里不同等级贵族墓葬出土鼎、甗、鬲、斝、爵、觚等青铜器共计300多件。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原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联合相关科研单位采用铅同位素技术,对盘龙城出土部分青铜器样品与大冶铜绿山古矿区和瑞昌铜岭古矿区出土矿料检测数据进行对比,显示盘龙城青铜器的铸器铜料分别来源于铜绿山和铜岭。学者认为,盘龙城是商王朝在长江流域设置的重要城邑,其作用就是掌控长江中游一带铜矿资源。

    2021年1月,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又在位于武汉市黄陂区的鲁台山郭元咀遗址,发现商代晚期铸铜遗址,仅用于铸铜的人工台地面积就达千余平方米,是迄今所见长江中游规模最大的一处商代铸铜遗址。经检测分析,其铜料分别来自赣东北、鄂东南及铜绿山。在商代,长江中游铜业已实现从开采、冶炼到铸造、运输的“全产业链”发展。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青铜时代,铜是生产兵器、礼乐器及贵族生活用具的重要战略资源,铜资源是财富的象征,也是军事实力的表现。从地理位置来看,商人南下获取大冶、瑞昌一带的铜矿资源,并以盘龙城、郭元咀作为中转站、加工地,可以说是最佳选择。

    周灭商以后,继续加强对南方铜矿的控制,保障铜料源源不断流向中原。史料记载,仅西周至春秋早期三百多年间,南土楚国、鄂国、百越集团、东夷、南淮夷先后发生数起反叛周人的大事件,对铜矿资源争夺十分激烈。

    《史记·楚世家》载:“当周夷王之时,王室微,诸侯或不朝,相伐。熊渠甚得江汉间民和,乃兴兵伐庸、杨粤,至于鄂。”“鄂”,有学者认为即今鄂州一带,其领地包括今大冶铜绿山。从而说明楚国在西周晚期曾一度控制铜绿山一带的铜矿资源。

    著名楚史专家张正明曾表示:“楚国若没有铜绿山,就没有楚文化。”历史学家徐中舒在《论巴蜀文化》一文写道:“春秋战国时代,90%以上的铜皆产于楚国。”丰富铜料为楚国问鼎中原奠定了基础。公元前606年,楚庄王兵临洛水,向周王使臣王孙满问鼎之大小轻重,放言“楚国折钩之喙,足以为九鼎”。楚庄王如此耀武扬威,其底气当是来自对军事经济实力的高度自信。

    无独有偶,在楚国的旁边,还藏着一个不显山露水却贵气十足的诸侯国,这就是曾国。考古发现,自西周早期直至战国中期,曾国一直保持着对青铜礼器和青铜乐器的特别钟爱,尤其到战国早期曾侯乙之时,曾侯乙编钟、曾侯乙尊盘等青铜器展现出中国古代青铜文化的巅峰技艺。

    铜绿山遗址博物馆新馆陈列了一套曾侯乙编钟复制件,这也是迄今为止经文物部门批准制造的第七套曾侯乙编钟复制件,它向参观者述说着曾侯乙编钟的铜料来源故事。

    曾国何以也能源源不断获得铜绿山等矿山的铜料供给?一些研究者认为,曾国作为西周初年的分封诸侯,担负的职责就是“镇抚淮夷”,扼守由长江中游通往中原地区的交通要道——随枣走廊,也就是铜矿资源的运输之路,考古学上称为“金道锡行”。

    据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方勤介绍,湖北京山苏家垄墓地出土的曾伯桼铜壶上,有铭文记载“克狄淮夷,抑燮繁阳,金道锡行,且既卑方”。周王分封曾国,就是让其驻守此“金道锡行”。而曾国成为楚国的附庸之后,承担辅佐楚王掌管“金道锡行”之职,并充当了楚国与中原铜资源的“中间商”。

    正因为如此,直至战国中期,曾国一直在楚国之侧保持着富有而繁荣的发展状况。特别是对曾国的考古发掘,将我们带入一个璀璨的青铜文化的“高科技时代”。

    有学者推算,著名的曾侯乙编钟用铜总重量2.5吨,以铜绿山出产的铜料,至少可以铸造4万套编钟。夏鼐指出:“从铜绿山获得的丰富资料,说明楚国在铜矿的开采和冶炼方面已达到较高水平,从而对于曾侯乙墓出土的青铜器具,总产量达到十吨之多的惊人数字,也就有了更深的理解。”

    舍弃十几亿也要“原地保护”

    一场保护利用历史文化遗产的交锋

    铜绿山古铜矿遗址作为长江流域青铜文化之源,承载的科学信息、历史记忆、文化精神和社会认同不言而喻。与此同时,铜绿山古铜矿遗址所在地为铜绿山铜铁矿核心生产区的“状元矿”,其经济价值同样十分可观。

    遗址在采矿过程中发现,现代铜铁开采与古老铜矿遗址孰轻孰重?一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采矿发展的交锋由此产生。

    1971年开始现代机械化开采的铜绿山矿,在最初几年的露天剥离过程中,不断发现古代采矿遗迹和遗物,大量古矿井支护木甚至被附近村民纷纷拾去当作柴火。这令考古工作者一直引以为憾。铜绿山古铜矿遗址发现后,各级政府都非常重视,采取了一系列保护措施。

    1980年2月和1981年4月,国家文物局、原冶金部和湖北省文化局联合在黄石市先后两次召开铜绿山古铜矿遗址保护座谈会,会议纪要确定将有代表性的铜绿山7号矿体(俗称大岩阴山)古铜矿遗址永久保存,不再露天开采,保护范围约5.5万平方米。1984年,在铜绿山7号矿体古遗址上建成了我国首个矿冶遗址博物馆,进行专门保护并对外开放,供游客参观学习。

    但是,保护与发展的矛盾交锋一直激烈进行。由于遗址博物馆坐落于7号矿体上,原地将保留铜矿石139万吨、铁矿石64万吨。为争取对矿体进行开采,1983年,有关方面提出对古矿井发掘后进行异地保护的方案,将2000平方米的采矿遗存向东搬迁400米,进行异地拼装保护。

    围绕“原地保护”还是“搬迁保护”的论战持续了长达8年时间。1990年7月,国务院召开会议专题研究铜绿山古铜矿遗址保护问题。1991年8月,国务院宣布将铜绿山7号矿体的古铜矿遗址进行原地保护。八年论争,终于一锤定音!

    国家舍弃了价值十几亿元的资源不开采,这在世界文物保护史上也是少见的。国家文物局原局长张德勤称,铜绿山创造了“中国大型文化遗址保护的典范”。

    “铜绿山古铜矿遗址保护论证,实质是中华文化遗产保护与国有资产取舍、文物保护长远利益与眼前经济利益在观念上的一次大博弈。”陈树祥说,铜绿山古铜矿遗址有穿越时空的永恒价值,历时多年的论证,也为中国文物遗产如何保护探索了一条科学保护之路。

    1994年,铜绿山古铜矿遗址被列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名录》预备清单。

    然而,遗憾的是,由于保护管理职责不明,一些企业及个人违法越界采矿或盗采7号矿体,导致遗址本体和环境遭受严重破坏。采矿、放炮、滑坡、地质裂缝……严重威胁到遗址安全。2006年,铜绿山古铜矿遗址从候选了十多年的《世界文化遗产名录》预备清单中撤了下来。2007年7月,遗址博物馆也因出现地表开裂等严重险情而不得不闭馆整顿。

    历史教训十分深刻。2009年,经文物主管部门批准,铜绿山古铜矿遗址划归大冶市政府管理。为此,当地成立了大冶市铜绿山古铜矿遗址保护管理委员会,并大力推进铜绿山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

    2012年,《铜绿山古铜矿遗址保护规划》经国家文物局批准通过,湖北省政府批复同意实施,铜绿山保护范围由原来的5万多平方米扩大到555.7万平方米。当年,铜绿山古铜矿遗址第二次入选《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翌年被国家文物局公布为第二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项目。

    露天开采彻底结束,保护区面积扩大100倍,第二轮抢救性考古发掘全面展开……铜绿山古铜矿遗产迎来了“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新时代。

    今年6月,铜绿山古铜矿遗址博物馆新馆正式建成开放,馆藏万件文物标本,新增展陈面积1.2万平方米,室外展示区域超14万平方米,“铜山有宝”“找矿有方”“采矿有道”“炼铜有术”“青铜有源”五个方面主题,集中展示了铜绿山古铜矿遗址发现、发掘、保护的全过程。

    新馆室外考古发掘遗迹采取室内现场展示、模拟展示和标志性展示。此外,对考古遗址公园现存的矿山、矿石、泉塘和喜铜植物进行修复展示,并增添了研学设施,使公园内各类矿冶景观达到20多处,基本实现了“移步有景观,处处有故事”。这处考古遗址公园全方位展示铜绿山古铜矿遗址在人类冶金史、科技史、文明史上的突出贡献,阐释出先民们筚路蓝缕的奋斗精神、坚忍不拔的开拓精神和独具匠心的创新精神,传承青铜文明继往开来的时代精神。

    目前,铜绿山古铜矿遗址已被列入国家大遗址保护利用“十四五”规划、第二批国家工业遗产名单,大遗址保护利用还在逐步推进。专家认为,铜绿山古铜矿遗址在中国乃至世界矿冶史上都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科学价值,应当积极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让更多人参与到保护利用历史文化遗产的活动之中,持续擦亮、打响铜绿山古铜矿遗址品牌。

    2023-08-04
  • 全链条发力打造中国“奶罐”硬实力 ——从奶业振兴看内蒙古高起点跨越

    奶牛存栏169.5万头,同比增长13.4%。

    牛奶产量275.3万吨,同比增长11%。

    乳制品产量227.6万吨,增速14.7%。

    今年上半年,内蒙古再次用亮眼的“成绩单”展现出奶业发展“加速度”。

    “乳香飘飘”的内蒙古,究竟在中国“奶罐”中占多大分量?

    内蒙古地处“黄金奶源带”,是全国最大的奶业生产区,奶牛存栏、牛奶产量、奶产品产值等多个指标稳居全国首位,全国人民每喝5杯牛奶就有1杯来自内蒙古。

    数字说话。全区现有年销售500万以上乳制品企业83家,加工能力1230万吨。2023年,自治区级以上龙头企业新增8家,达到38家,加工能力达到1140万吨。此外,全区获得SC认证的企业有41家,获得小作坊登记证的手工坊有1584家,加工能力达到16万吨。

    2022年8月,荷兰合作银行公布“2022年全球乳业20强”,伊利位居“全球乳业五强”,连续9年保持亚洲乳业第一。蒙牛升至第七位。

    鲜有一个区域能像内蒙古这样,同时孕育两大位列全球乳业前十强的乳企。中国乳业“两牛鼎立”,助力呼和浩特从“中国乳都”向“世界乳都”迈进。从中,也可以看出内蒙古在中国乳业中沉甸甸的分量。

    奶业是内蒙古的绿色现代产业、当家支柱产业,是保障国家农畜产品供给、建设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的重要支撑。全力推进奶业振兴,瞄准奶业这个长板,全力把产业链拉得更长,成为内蒙古推进经济工作、承担政治使命的明确目标。

    8月,巍巍大青山下的伊利现代智慧健康谷更显朝气。

    在位于健康谷的液态奶全球智造标杆基地里,智能化的生产线高效运转,日处理鲜奶6500吨,是全球产能领先的单体工厂。同样位于健康谷的敕勒川生态智慧牧场,采用了全球一流的自动化设备和智慧低碳管理系统,是全球领先的智慧示范牧场。

    作为“十四五”期间呼和浩特市的重点项目,伊利现代智慧健康谷聚焦打造以乳产业为核心的“千亿级产业集群”,通过产业驱动全链发展、数字赋能智慧城市、绿色引领产城融合,创造了全球奶业多项“之最”。在健康谷,人们可以近距离感受世界先进的乳业生产新模式,也可以见证从“一棵草”到“一杯奶”的乳业生产全过程。

    透过伊利,可以清晰看到内蒙古立足得天独厚的奶业发展优势,全力推动奶业向更广、更深、更高水平发展壮大的坚实脚步。

    “家底”很厚,分量很足。今年以来,我区锚定奶业率先振兴目标,紧盯奶产量达到785万吨、奶业产业链产值突破2000亿元的年度目标,坚持“链长+链主+专班”工作模式,以全产业链思维加快推进奶业发展。

    政策发力,持续推进奶业振兴。我区连续出台实施一揽子扶持发展政策,2022年出台了支持力度空前的“奶九条”,聚焦优质牧草供给、优良品种培育、优质奶源基地建设、奶牛疫病防控、乳业科技创新等环节,从全产业链解决制约奶业发展的关键问题。今年继续完善支持政策,对“奶九条”优化升级,深入研究分析当前区内外奶业发展现状,总结现行政策运行成效,聚焦解决当前行业生存压力增大等制约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问题。

    奶业更有“国际范儿”,还需跨过哪些坎?优质饲草供应、自主供种能力是两个绕不开的话题。

    奶牛好,牛奶才好。在现代奶业发展中,奶牛良种是奶业生产的根基,优质高产奶牛直接影响着奶源供应。

    在赛科星清水河奶牛核心育种场,培育“国际范儿”种牛劲正酣。

    透过参观通道的玻璃墙,可以看到一头头奶牛正排队进入自动化挤奶转盘机,药浴杀菌、拳握式验奶、擦拭、上杯巡杯流水操作,自动挤奶的场面有序而壮观。

    这里是国内规模最大、遗传质量最高、技术集成要素最全的奶牛核心育种场,每年可培育顶级乳用种牛500头,生产高产奶牛性控胚胎5万枚。下一步,这里将建成服务全区、辐射全国的优质奶牛种源基地。

    赛科星的背后,是我区坚持自主培育为主、引进和繁育相结合加快良种奶牛扩繁的坚定步伐。目前,全区有育种企业7家,包括2家国家级核心育种场和5家种公牛站,有全国排名前100名的荷斯坦种公牛19头、西门塔尔牛37头。上半年,全区共生产荷斯坦冻精42.3万支,生产荷斯坦性控胚胎7484枚,冻精、性控胚胎供给能力均可满足区内全部需求。已推广使用性控冻精10.3万头、性控胚胎6721枚。

    6月初,呼和浩特市土左旗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内3200亩头茬紫花苜蓿开镰收割。

    苜蓿草为豆科苜蓿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被誉为“牧草之王”。与其他秸秆饲料相比,其具有蛋白含量高、纤维质优、适口性好的特点,对于提高奶牛产奶量、提升鲜奶质量有重要作用。

    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种植基地工作人员介绍说,6月初是紫花苜蓿的头茬收割期,由于其生长周期为28天,所以每年6月至10月可收获4茬。

    收割后的苜蓿草经过晾晒,随后被打捆机用多层拉伸膜打包成高1.2米、宽1米的圆柱形“草罐头”。经过厌氧发酵的苜蓿青贮,营养保留完整,口感更佳,而且贮存时间可达2-3年。同时在发酵中会产生乳酸菌,使每头奶牛的产奶量能提高10%左右,这样的一个个“草罐头”成了奶牛的最佳营养餐。

    如果说牧场是奶业的第一车间,那么牧草则是奶业的第一原料。要饲养出好的奶牛,就要从其优中选优的“口粮”开始。

    饲草产业的健康发展,给奶牛端起“铁饭碗”。上半年,我区饲草种植总面积1834万亩。其中,青贮玉米1409万亩,燕麦草167万亩,预计青贮玉米、燕麦草供给能力可满足区内全部需求;种植苜蓿258万亩,其中2023年新种植苜蓿62万亩,今年我区优质苜蓿的自给率预计可提高到80%,较2022年提升5个百分点。

    强化集群建设、促进协同发展,内蒙古抓好延链、补链、强链,全力打造一流加工企业、做强一流产品、创建一流品牌,全链条发力打造“奶罐”硬实力。

    2023-08-03
  • 济广高速改扩建项目西侧新建高架现雏形



    7月31日,记者在长清区平安南路至大学路之间的济广高速公路改扩建现场看到,高速公路西侧新建高架已现雏形,在平安南路与海棠路交叉口处,施工人员搭建起脚手架,准备架设箱梁,扩建高速公路将向东北方向延伸。

    据了解,济广高速公路山东段是山东省“九纵五横一环七射多连”高速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长清段全长42.1公里,途经文昌、平安、崮云湖、归德、孝里5个街道,是一条贯穿长清区,连接京台高速济泰段和济南绕城高速二环线西环段的交通运输大动脉。

    济广高速改扩建项目将由原来的双向四车道拓宽为双向八车道,进一步提升群众出行品质,提高交通承载能力。

    截至目前,项目临时工程完成82.26%,路基工程完成66.35%,桥涵工程完成58.73%,施工进度在全线排名前列。

    2023-08-03
  • 一批高新技术产业项目落地海南自贸港

    新华社海口8月2日电(记者吴茂辉)记者从海南省商务厅获悉,在海口近日举行的海南自由贸易港高新技术产业投资(招商)大会签署了55个合作协议,协议投资规模约126亿元,涵盖医疗器械、生物医药、食品加工、环保设备、新型材料、智慧物流、珠宝加工、航空航天、数字经济、保税维修和再制造等领域,助力海南自贸港高新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

    签约项目基本覆盖海南所有市县,其中海口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签约晖致医药等9个项目,计划总投资近20亿元。

    据介绍,海南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有自贸港政策优势、区位优势、环境优势,以及发展南繁、深海、航天等产业的气候温度、海洋深度和地理纬度的独特优势。5年来,海南高新技术企业保持着40%以上的增速,特别是近3年海南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数量已分别从838家、56家增加到1552家、261家。

    今年上半年,海南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9.9%,较一季度加快11.3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5.2%、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31.5%。投资方面,海南工业投资已连续17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

    2023-08-02

  • 首 页  上一页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下一页    尾 页  

    版权声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 8629 6259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696号 蒙ICP备160010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