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京江宁区禄口街道结束过渡期进入常态化防控

    根据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工作指挥部《关于加强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的通告(第11号)》要求,江宁区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工作指挥部组织专家进行风险评估,禄口街道符合转入常态化防控条件。自2021年8月26日起,禄口街道结束过渡期,进入常态化防控。


    请广大市民持续关注江宁发布等官方媒体发布的疫情防控信息,不信谣、不传谣,积极配合落实各项防控措施。


    南京市江宁区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


    工作指挥部


    2021年8月26日

    2021-08-26
  • 人民日报署名文章:共享民族复兴的伟大荣光——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团结进步重要论述综述

    “当前,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已经开启,西藏发展也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只要跟中国共产党走、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同心协力,加强民族团结,我们就一定能够如期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今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西藏考察时指出。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就民族工作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推动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了新的历史性成就。习近平总书记一次次到民族地区调研,一次次同各族群众面对面交流。在雪域高原、天山南北,在祖国北疆、西南边陲,都留下了总书记的坚实足迹和深深牵挂。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团结进步的重要论述,立意高远,内涵丰富,思想深刻,对于做好新形势下的民族工作,加快民族地区发展、促进各族群众共同富裕,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凝聚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磅礴力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


    我们伟大的祖国,幅员辽阔,文明悠久,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是先人们留给我们的丰厚遗产,也是我国发展的巨大优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五十六个民族是历史形成的客观存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存在。我国少数民族有一亿多人,处理好民族关系始终是国家政治生活极为重要的内容。多民族、多文化恰恰是我国的一大特色,也是我国发展的一个重要动力。我们伟大的祖国是五十六个民族共同开发的,中华民族的未来也要靠五十六个民族共同来开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了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同时,面对复杂的国内外形势,我们更要团结一致、凝聚力量,确保中国发展的巨轮胜利前进。


    2013年3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只要我们紧密团结,万众一心,为实现共同梦想而奋斗,实现梦想的力量就无比强大,我们每个人为实现自己梦想的努力就拥有广阔的空间。”“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牢记使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用13亿人的智慧和力量汇集起不可战胜的磅礴力量。”


    2014年3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全国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少数民族界委员联组会时强调:“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这是我们的事业必定要胜利的基本保证。正确认识和处理民族关系,最根本的是要坚持民族平等,加强民族团结,推动民族互助,促进民族和谐。我们要坚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深入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牢固树立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思想观念,打牢民族团结的思想基础。”


    2014年9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多民族是我国的一大特色,也是我国发展的一大有利因素。在我国五千多年文明发展史上,曾经有许多民族登上过历史舞台。这些民族经过诞育、分化、交融,最终形成了今天的五十六个民族。各民族共同开发了祖国的锦绣河山、广袤疆域,共同创造了悠久的中国历史、灿烂的中华文化。秦汉雄风、盛唐气象、康乾盛世,是各民族共同铸就的辉煌。”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讲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一体包含多元,多元组成一体,一体离不开多元,多元也离不开一体,一体是主线和方向,多元是要素和动力,两者辩证统一。中华民族和各民族的关系,形象地说,是一个大家庭和家庭成员的关系,各民族的关系是一个大家庭里不同成员的关系。”


    2015年9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基层民族团结优秀代表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各民族大家的梦,也是我们各民族自己的梦。中国共产党就是团结和带领各族人民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向着人民更加美好的生活。民族团结就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


    团结是战胜一切困难的强大力量,是凝聚人心、成就伟业的重要保证。


    “在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征程中,我们一定要巩固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增强各党派、各团体、各民族、各阶层以及各方面的团结,坚决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和谐稳定,坚决反对任何破坏统一和团结的分裂活动。”2016年10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指出,“我们要凝聚起全体人民智慧和力量,激发出全社会创造活力和发展动力,让全体中华儿女万众一心、团结奋斗迸发出来的磅礴力量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动力。”


    2018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指出:“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加强民族团结,根本在于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要高举各民族大团结旗帜,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使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一理论根源越扎越深、实践根基越打越牢。”


    “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团结精神的人民。”2018年3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指出,“今天,中国取得的令世人瞩目的发展成就,更是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同心同向努力的结果。中国人民从亲身经历中深刻认识到,团结就是力量,团结才能前进,一个四分五裂的国家不可能发展进步。我相信,只要13亿多中国人民始终发扬这种伟大团结精神,我们就一定能够形成勇往直前、无坚不摧的强大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时代属于每一个人,每一个人都是新时代的见证者、开创者、建设者。只要精诚团结、共同奋斗,就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国人民实现梦想的步伐!”


    2019年9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指出:“各族人民亲如一家,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定要实现的根本保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基础性事业抓紧抓好。我们要全面贯彻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坚持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包容性更强、凝聚力更大的命运共同体。”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各民族手挽着手、肩并着肩,共同努力奋斗。”


    今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考察时指出:“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是中华民族的生命所在、力量所在、希望所在,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一个民族都不能少,各族人民要心手相牵、团结奋进,共创中华民族的美好未来,共享民族复兴的伟大荣光。”


    “看到乡亲们过上幸福生活,我感到很欣慰。我们要继续奋斗,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周年时中华民族一定能够更加坚强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今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考察时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一个民族也不能少。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大家只有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手足相亲、守望相助,才能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民族团结进步之花才能长盛不衰。”


    坚持党的领导,团结带领各族人民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凝聚各民族、发展各民族、繁荣各民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坚持党的领导,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持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加强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学习以及民族团结教育,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做好各项工作,把各族干部群众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不断增强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2014年3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全国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少数民族界委员联组会时指出:“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工作关乎大局。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新形势下做好民族工作必须牢牢把握的正确政治方向。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断增强各族人民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更好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统一。”


    2014年5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做好新疆工作是全党全国的大事,必须从战略全局高度,谋长远之策,行固本之举,建久安之势,成长治之业。党中央历来高度重视新疆工作,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推动新疆改革发展、民族团结、社会进步、民生改善、边防巩固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实践证明,我们党的治疆方略是正确的,必须长期坚持,保持战略定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坚定不移坚持党的民族政策、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要深入细致开展党的民族政策宣传和思想政治工作,坚决克服和防止简单化、片面化,坚决克服和防止忽左忽右、摇摆不定。随着形势发展,需要完善的可以完善,需要改革的可以改革,但不能在根本立场上动摇。”


    2014年9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民族工作能不能做好,最根本的一条是党的领导是不是坚强有力。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民族工作成功的根本保证,也是各民族大团结的根本保证。没有坚强有力的政治领导,一个多民族国家要实现团结统一是不可想象的。只要我们牢牢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没有任何人任何政治势力可以挑拨我们的民族关系,我们的民族团结统一在政治上就有充分保障。这一点,各民族的同志都要牢记在心。”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麻绳最容易从细处断。’各族群众对党和政府最直观的感受来自身边的党员、干部,来自常打交道的基层组织和基层政权。民族地区要重视基层党组织建设,使之成为富裕一方、团结一方、安定一方的坚强战斗堡垒,使每一名党员都成为维护团结稳定、促进共同富裕的一面旗帜。”


    2015年8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做好西藏工作,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着力建设好各级领导班子、干部人才队伍、基层组织,不断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高原上工作,最稀缺的是氧气,最宝贵的是精神。长期以来,一代又一代共产党员舍弃常人所拥有的、放弃常人所享受的,扎根雪域高原,矢志艰苦奋斗。广大党员、干部要发扬优良传统,不断为‘老西藏精神’注入新的时代内涵。”


    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2019年9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指出:“做好新形势下民族工作,必须加强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各级党委要把民族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把懂不懂民族工作、会不会搞民族团结作为考察领导干部的重要内容。要加强民族领域基础理论问题和重大现实问题研究,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政策的话语体系,提升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感召力。要夯实基层基础,推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民主党派、人民团体一起做好民族工作。要重视民族工作干部队伍建设,大力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和各类人才,支持民族工作部门更好履职尽责。”


    2019年9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招待会上指出:“在新的征程上,我们要高举团结的旗帜,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巩固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加强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大团结,增强各党派、各团体、各民族、各阶层以及各方面的大团结,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凝聚成一往无前的力量,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航船乘风破浪、扬帆远航。”


    2020年农历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赴云南看望慰问各族干部群众时指出:“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完善党的领导制度,纵向要到底,横向要到边。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要深入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坚持我国宗教的中国化方向。要实施好促进民族地区和人口较少民族发展、兴边富民行动等规划,不断提高各族群众生活水平。”


    今年3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青海代表团审议时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加快民族地区发展,多为各族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解难题,促进各族群众共同富裕,促进各族人民大团结,携手共建美好家园。”


    “嘎拉村的美好生活是西藏和平解放70年来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的一个缩影,这里是民族团结进步之花盛开的地方。”今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西藏林芝市巴宜区林芝镇嘎拉村考察时指出,“乡亲们的好日子得益于党和国家的好政策,也是你们自己用勤劳的双手创造的。要落实好党中央支持西藏发展政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把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确保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同全国一道实现全面小康和现代化


    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没有民族地区的全面小康和现代化,就没有全国的全面小康和现代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高把‘绿水青山’转变为‘金山银山’的能力,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各族人民,不断增强各族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2013年农历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赴甘肃看望各族干部群众时指出:“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特别是高度重视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发展,一定会给乡亲们更多支持和帮助,乡亲们要发扬自强自立精神,找准发展路子、苦干实干,早日改变贫困面貌。”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强调:“加快民族地区发展,核心是加快民族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步伐。发展是甩掉贫困帽子的总办法,贫困地区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把种什么、养什么、从哪里增收想明白,帮助乡亲们寻找脱贫致富的好路子。”


    2014年3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全国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少数民族界委员联组会时指出:“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看老乡,千万别忽视了分布在农村牧区、边疆广大地区的少数民族群众。中国共产党一再强调,增强民族团结的核心问题,就是要积极创造条件,千方百计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2014年9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发展是解决民族地区各种问题的总钥匙。关键是实现什么样的发展?‘安民可与为义,而危民易与为非。’要多办一些顺民意、惠民生的实事,多解决一些各族群众牵肠挂肚的问题。”


    “独龙族和其他一些少数民族的沧桑巨变,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前面的任务还很艰巨,我们要继续发挥我国制度的优越性,继续把工作做好、事情办好。全面实现小康,一个民族都不能少。”2015年1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会见云南怒江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干部群众代表时指出。


    2015年3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广西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把扶贫攻坚抓紧抓准抓到位,坚持精准扶贫,倒排工期,算好明细账,决不让一个少数民族、一个地区掉队。”


    “党的十八大后,我们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民族工作的大政方针和战略任务,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举措。我多次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2015年9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基层民族团结优秀代表时指出,“中央这么重视民族工作,这么重视脱贫工作,就是要更好维护民族地区团结稳定,更好加快民族地区发展,更好凝聚各民族智慧和力量,各民族一起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2016年3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青海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着力加强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着力培育民族地区特色优势产业,有序开发民族地区特色优势资源,提高民族地区产业结构层次,增强民族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社会事业发展和民生建设资金要向民族地区倾斜,让民族地区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2016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考察时指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何一个地区、任何一个民族都不能落下。要认真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融入国家发展战略,进一步解放思想、真抓实干、奋力前进,努力实现经济繁荣、民族团结、环境优美、人民富裕,确保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


    “广西是革命老区,是贫困地区,也是边境地区、民族地区。脱贫攻坚工作做好了,边疆稳定、民族团结就有了坚实基础;边境建设搞好了,民族事业发展了,对打赢脱贫攻坚战也是极大促进。这几项工作是一个有机整体,要一并研究、同步推进。”2017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考察时强调。


    “我们搞社会主义,就是要让各族人民都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2018年农历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赴四川看望慰问各族干部群众时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贫困地区,特别是在深度贫困地区,无论这块硬骨头有多硬都必须啃下,无论这场攻坚战有多难打都必须打赢,全面小康路上不能忘记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家庭。”


    2019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并指导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时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不能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个民族也不能少。共产党说到就要做到,也一定能够做到。”


    2019年9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指出:“把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确保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同全国一道实现全面小康和现代化。”“要完善差别化的区域政策,优化转移支付和对口支援机制,实施好促进民族地区和人口较少民族发展、兴边富民行动等规划,谋划好‘十四五’时期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让各族人民共创美好未来、共享中华民族新的光荣和梦想。”


    “得知毛南族实现整族脱贫、乡亲们生活有了明显改善,我感到很高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对毛南族实现整族脱贫作出重要指示指出,“近年来,多个少数民族先后实现整族脱贫,这是脱贫攻坚工作取得的重要成果。希望乡亲们把脱贫作为奔向更加美好新生活的新起点,再接再厉,继续奋斗,让日子越过越红火。”


    今年农历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赴贵州看望慰问各族干部群众时指出:“今年我们将迎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伟大胜利。中华民族是个大家庭,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不能落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一个民族也不能落下。脱贫之后,要接续推进乡村振兴,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希望乡亲们继续努力奋斗,把乡村产业发展得更好,把乡村建设得更美。”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魂魄,文化认同是民族团结的根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文化认同问题解决了,对伟大祖国、对中华民族、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才能巩固。”


    2013年10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全校学生的回信中指出:“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我国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奋斗历程是中华民族强大凝聚力和非凡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我国各民族多姿多彩的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希望学校继承光荣传统,传承各民族优秀文化,承担好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着力培养造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2014年5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在各族群众中牢固树立正确的祖国观、民族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


    “要向各族人民反复讲,各民族都对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贡献,各民族要相互欣赏、相互学习。把汉文化等同于中华文化、忽略少数民族文化,把本民族文化自外于中华文化、对中华文化缺乏认同,都是不对的,都要坚决克服。”2014年9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小德川流,大德敦化。中华民族为什么几千年能够生生不息、不断发展?很重要的原因是我们有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有一脉相承的价值追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决定着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发展方向,一定要在全社会、在各民族中大力培育和践行。在这个过程中,要注重从少数民族文化中汲取营养。”


    青少年时期是价值观、人生观和祖国观、民族观形成的关键期。“教育是渗进血液、透入灵魂的,一定要从小就抓,从幼儿园就抓。”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抓好爱国主义教育这一课,把爱我中华的种子埋入每个孩子的心灵深处,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祖国下一代的心田中生根发芽。各民族都要培养孩子们树立中华民族一员的意识,不要让孩子们只知道自己是哪个民族的人,首先要知道自己是中华民族,这是月亮和星星的关系。这件事一定要大张旗鼓做起来,持之以恒做下去。”


    2015年8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各级各类学校课程,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努力培养爱党爱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必须把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作为重要着力点和落脚点。”2015年12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九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教育引导全国各族人民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珍惜民族团结,维护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政治局面,不断增强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旗帜鲜明反对分裂国家图谋、破坏民族团结的言行,筑牢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铜墙铁壁。”


    2018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决定着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发展方向,必须在各民族中大力培育和践行,坚持从小就抓、从幼儿园就抓,注重从少数民族文化中汲取营养,创新载体和方式,搞好网上和网下结合,增进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形成各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牢固精神纽带,妥善处理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中的各种利益矛盾,把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建设得更加牢固。”


    中华文明植根于和而不同的多民族文化沃土,历史悠久,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发展至今的文明。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化之所以如此精彩纷呈、博大精深,就在于它兼收并蓄的包容特性。”“各族文化交相辉映,中华文化历久弥新,这是今天我们强大文化自信的根源。”


    2019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并指导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时强调:“要重视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承,支持和扶持《格萨(斯)尔》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培养好传承人,一代一代接下来、传下去。要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国家观、民族观、文化观,不断巩固各族人民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


    2019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考察时指出:“要加强对国粹传承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支持和扶持,加强对少数民族历史文化的研究,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2019年9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强调,“各民族在文化上要相互尊重、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在各族群众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牢固树立正确的祖国观、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对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至关重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以此为引领,推动各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创新交融,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增强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要搞好民族地区各级各类教育,全面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不断提高各族群众科学文化素质。”


    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研究,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纳入新疆干部教育、青少年教育、社会教育,教育引导各族干部群众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心灵深处。”


    今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认真做好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工作,全面推行使用国家统编教材。要在各族干部群众中深入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特别是要从青少年教育抓起,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全面理解党的民族政策,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旗帜鲜明反对各种错误思想观点,凝聚‘建设亮丽内蒙古,共圆伟大中国梦’的合力。”


    高举中华民族大团结的旗帜,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民族之所以团结融合,多元之所以聚为一体,源自各民族文化上的兼收并蓄、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亲近,源自中华民族追求团结统一的内生动力。正因为如此,中华文明才具有无与伦比的包容性和吸纳力,才可久可大、根深叶茂。”


    2014年农历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赴内蒙古调研看望慰问各族干部群众时指出:“希望内蒙古各族干部群众守望相助。守,就是守好家门,守好祖国边疆,守好内蒙古少数民族美好的精神家园;望,就是登高望远,规划事业、谋求发展要跳出当地、跳出自然条件限制、跳出内蒙古,有宽广的世界眼光,有大局意识;相助,就是各族干部群众要牢固树立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思想,各族人民拧成一股绳,共同守卫祖国边疆,共同创造美好生活。”


    2014年5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加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部署和开展多种形式的共建工作,推进‘双语’教育,推动建立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有序扩大新疆少数民族群众到内地接受教育、就业、居住的规模,促进各族群众在共同生产生活和工作学习中加深了解、增进感情。”


    2014年9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正确认识我国民族关系的主流。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这是我国民族关系的真实写照。”“要摆事实、讲道理,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多看主流,多看民族团结的光明面。同时,要正视新情况新挑战,不断维护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民族团结,要坚决反对大汉族主义和狭隘民族主义。反对‘两种主义’的问题,从共同纲领到现行宪法都作了规定。大汉族主义要不得,狭隘民族主义也要不得,它们都是民族团结的大敌。”“要各去所偏、归于一是,引导各族干部群众自觉维护国家最高利益和民族团结大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以来,孔雀东南飞,我国进入了各民族跨区域大流动的活跃期,少数民族人口大规模向东部和内地城市流动。内地人口向民族地区及不同民族之间也在进行着大规模流动。全国两亿多流动人口中少数民族占十分之一。东部城市这种现象尤为突出。老百姓形象地说,四川麻辣烫‘烫’到了边疆,新疆羊肉串‘串’遍了全国。因此,做好城市民族工作越来越重要。”


    船的力量在帆上,人的力量在心上。做民族团结重在交心,要将心比心、以心换心。


    2015年9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基层民族团结优秀代表时指出:“各民族同胞要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共同维护民族团结、国家统一。大家要行动起来,一起做交流、培养、融洽感情的工作,努力创造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社会条件,增强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向着伟大理想去奋斗。”


    2016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考察时强调:“我们国家是多民族国家,各民族是一家人,大家要相亲相爱、共同团结进步。”


    “咱们新疆好地方,民族团结一家亲。库尔班·吐鲁木是新疆各族人民的优秀代表,我小时候就听说过他爱党爱国的故事,让人十分感动。”2017年1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库尔班·吐鲁木的长女托乎提汗·库尔班的回信中指出,“多年来,你一直坚持你父亲爱党爱国的情怀,给后辈和乡亲们树立了榜样。希望你们全家继续像库尔班大叔那样,同乡亲们一道,做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模范,促进各族群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在党的领导下共同创造新疆更加美好的明天。”


    2019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并指导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时强调:“社区是各族群众共同的家,民族团结一家亲。要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社区,把社区打造成为各族群众守望相助的大家庭,积极创造各族群众安居乐业的良好社区环境。”


    2019年9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协工作会议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0周年大会上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推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2019年9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指出:“高举中华民族大团结的旗帜,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7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各民族在社会生活中紧密联系的广度和深度前所未有,我国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民族人口分布格局不断深化,呈现出大流动、大融居的新特点。我们要顺应这种形势,出台有利于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的政策举措和体制机制,完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体系,促进各民族共建美好家园、共创美好未来。”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全面深入持久开展起来,创新方式载体,推动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乡镇、进学校、进连队、进宗教活动场所等。大汉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都是民族团结的大敌,要坚决反对。”


    2020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挖掘、整理、宣传西藏自古以来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事实,引导各族群众看到民族的走向和未来,深刻认识到中华民族是命运共同体,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今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考察时强调:“要把社区作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重要阵地,发扬各族人民手拉手、心连心的好传统,共同建设民族团结一家亲的和谐家园。”


    今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西藏考察时指出:“要加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不断增强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打牢民族团结的思想基础。”


    依法治理民族事务,确保各族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法令行则国治,法令弛则国乱。只有树立对法律的信仰,各族群众自觉按法律办事,民族团结才有保障,民族关系才会牢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涉及民族因素的矛盾和问题,有不少是由于群众不懂法或者不守法酿成的。这些矛盾和问题,虽然带着‘民族’字样,但不都是民族问题。要增强各族群众法律意识,懂得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谁都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2014年3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全国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少数民族界委员联组会时强调:“全国各族人民都要珍惜民族大团结的政治局面,都要坚决反对一切危害各民族大团结的言行。要坚决依法惩处和打击暴力恐怖活动,筑牢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统一的铜墙铁壁。”


    2014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疆考察时指出:“新疆各族群众是我们的兄弟姐妹,宗教极端思想和恐怖主义是我们共同的敌人。团结兄弟姐妹,我们要付出真情、献上真心;打击共同敌人,我们要针锋相对、毫不留情。”


    “处理宗教问题的基本原则,就是保护合法、制止非法、遏制极端、抵御渗透、打击犯罪。”2014年5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依法保障信教群众正常宗教需求,尊重信教群众的习俗,稳步拓宽信教群众正确掌握宗教常识的合法渠道。要重视培养爱国宗教教职人员队伍,采取有力措施提高宗教界人士素质,确保宗教组织领导权牢牢掌握在爱国爱教人士手中。”


    2014年9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要严格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是什么问题就按什么问题处置。不能因为当事人身份证上写着‘某某民族’就犯嘀咕、绕着走,处理起来进退失据。对极少数蓄意挑拨民族关系、破坏民族团结的犯罪分子,对搞民族分裂和暴恐活动的犯罪分子,不论什么民族出身、信仰哪种宗教,都要坚决依法打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民族工作是政治性、政策性都很强的工作。要坚持从政治上把握民族关系、看待民族问题。要分清什么是民族问题、什么不是民族问题,既不能把不是民族问题的问题当作民族问题来处理,也不能把民族问题不当作民族问题来处理,而是什么问题就按什么问题处理,讲政治原则、讲政策策略、讲法治规范。”


    2015年3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广西代表团审议时指出:“要积极推进全面依法治国,营造公平有序的经济发展法治环境,把加快民族地区发展、维护少数民族群众合法权益纳入法治化轨道,依法管控边境秩序、维护边境地区安全稳定。各级党政机关和每一位领导干部、每一位工作人员都要增强法治观念、法律意识,坚持有法必依,善于运用法治方式开展工作,让人民群众在日常生产生活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


    “依法治藏、富民兴藏、长期建藏、凝聚人心、夯实基础,是党的十八大以后党中央提出的西藏工作重要原则。”2015年8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强调,“依法治藏,就是要维护宪法法律权威,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2016年4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提高宗教工作法治化水平,用法律规范政府管理宗教事务的行为,用法律调节涉及宗教的各种社会关系。要保护广大信教群众合法权益,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教育引导广大信教群众正确认识和处理国法和教规的关系,提高法治观念。”


    2016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考察时强调:“要坚决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引导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尊法守法,坚决抵御非法宗教渗透活动,促进宗教和顺、社会和谐。”


    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严密防范和坚决打击各种渗透颠覆破坏活动、暴力恐怖活动、民族分裂活动、宗教极端活动。加强国家安全教育,增强全党全国人民国家安全意识,推动全社会形成维护国家安全的强大合力。”


    2019年9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指出:“依法治理民族事务,确保各族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要全面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法,健全民族工作法律法规体系,依法保障各民族合法权益。要坚持一视同仁、一断于法,依法妥善处理涉民族因素的案事件,保证各族公民平等享有权利、平等履行义务,确保民族事务治理在法治轨道上运行。对各种渗透颠覆破坏活动、暴力恐怖活动、民族分裂活动、宗教极端活动,要严密防范、坚决打击。”


    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做好新疆工作,要完整准确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牢牢扭住新疆工作总目标,依法治疆、团结稳疆、文化润疆、富民兴疆、长期建疆,以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保障,多谋长远之策,多行固本之举,努力建设团结和谐、繁荣富裕、文明进步、安居乐业、生态良好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疆。”


    今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西藏考察时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尊重群众的宗教信仰,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积极引导藏传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促进宗教和顺、社会和谐、民族和睦,在推动社会发展进步中发挥积极作用。”


    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这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也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目标。实现这个心愿和目标,离不开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


    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团结一心、共同奋斗,就一定能凝聚起一往无前的磅礴力量,就一定能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风险挑战,就一定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2021-08-25
  • 汽油、柴油价格下调

    新华社北京8月23日电(记者安蓓)国家发展改革委23日称,根据近期国际市场油价变化情况,按照现行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自2021年8月23日24时起,国内汽油、柴油价格每吨分别降低250元和245元。


    此次调价折合每升下调约2角。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说,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大公司要组织好成品油生产和调运,确保市场稳定供应,严格执行国家价格政策。各地相关部门要加大市场监督检查力度,严厉查处不执行国家价格政策的行为,维护正常市场秩序。消费者可通过12315平台举报价格违法行为。


    本轮成品油调价周期内,国际市场原油价格大幅下跌。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监测中心预计,总体来看全球经济及原油需求复苏进程较为确定,但新冠变异病毒持续蔓延,将对国际油价运行带来扰动,短期内将呈现震荡走势。

    2021-08-24
  • 新华全媒+丨强降雨登陆 河南多地积极应对

    8月21日12时,河南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启动防汛Ⅱ级应急响应,可能受强降雨影响的地区也根据本地实际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响应,按照防汛预案采取措施积极应对。











    除郑州外,河南多地也积极应对强降雨登陆。8月21日晚,三门峡市迎来一次区域性强降雨天气,三门峡市组织城管、公安、应急等部门在城区重点区域和重点部位进行联勤值班,确保出现险情时能够及时处置。

    2021-08-23
  • 孟晚舟引渡事宜听证会结束 

    新华社渥太华8月18日电(记者李保东)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高等法院关于孟晚舟引渡事宜的听证会18日结束,但法官没有立即宣布判决结果。

    据加拿大媒体报道,法庭审理结束时,法官表示将于10月21日举行会议商定宣判日期。据加拿大媒体分析,由于加拿大大选9月20日举行,法官可能将于10月下旬对此作出裁决。

    华为加拿大公司在听证会结束后在社交媒体推特上发表声明,再次指出加拿大在孟晚舟事件中滥用法律程序的4个方面:政治动机、非法拘留、重大遗漏和错误陈述以及违反国际法。声明强调相信孟晚舟是清白的,支持孟晚舟寻求正义和自由。

    2018年12月1日,华为公司首席财务官孟晚舟在加拿大转机时,在没有违反任何加拿大法律的情况下被加方无理拘押。中方表示,加方应该反躬自省,立即纠正错误,释放孟晚舟并让她平安回到中国。

    2021-08-20
  • 苏州1183个“家门口的暑托班”来了 免费和公益是两大亮点

    新华网北京7月8日电作为苏州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的重点项目,今年暑假,苏州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点)的载体资源,在全市范围内免费开设了1183个“家门口的暑托班”,有效解决了双职工家庭无人照看孩子的实际困难。

    据媒体报道,考虑到上课质量和学生安全,每个暑托班控制在30人以内。社区一般在开课前三天发布报名通知,家长可通过社区微信群、电话等方式报名,先到先得,报满为止。

    周一到周五,每天上午九点到下午四点,是暑托班的开班时间。为了配合家长的下班时间,放学后还会给那些家长没时间来接的孩子安排晚托班。为了兜住课堂内外的安全,不少暑托班还增加了防撞设施和监控设备等安全措施。

    免费和公益是苏州暑托班的两大亮点。截止目前,苏州暑托班吸引了8万多名中小学生报名参加,2万多名志愿者参与其中。

    据了解,今后,苏州还将探索建立常态化的运行机制,让“暑托班”成为办实事的品牌项目。

    2021-07-08
  • 让妈妈带男娃上厕所不再难 公共场所第三卫生间建设使用情况调查

    ●近年来,不少地方积极落实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修订的《城市公共厕所设计标准》,探索在医院、商业区、交通枢纽区域、景区等公共场所设置第三卫生间

    ●目前,第三卫生间的数量相对较少,即便有的公共场所设置了第三卫生间,也存在使用率不高、标识模糊等情况

    ●空间和成本是设立推广第三卫生间的重要考量因素,如果这两个问题不解决,那么第三卫生间的推进将举步维艰

    7月2日17时许,北京南站二层候车室。张女士带着4岁的儿子候车时,孩子突然嚷嚷着要上厕所。原本张女士准备带孩子上女厕所,结果发现北京南站设置了第三卫生间,于是带孩子进入第三卫生间解决了如厕问题。

    “这真是解决了家长的大麻烦!我独自带儿子出门,经常碰到上厕所这一难题。带男娃去女厕所,总有诸多不便,而且孩子也慢慢有了性别意识。第三卫生间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难题。”张女士对《法治日报》记者如是说。

    张女士遇到的难题,很多人都曾经历过:异性家长单独带孩子出门,一起上厕所时可能遭到异样的目光,而让孩子一个人上厕所又存在安全隐患。最近,“如何看待妈妈带男童进女厕”还一度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

    为解决这一问题,近年来,不少地方积极落实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修订的《城市公共厕所设计标准》,探索在医院、商业区、交通枢纽区域、景区等公共场所设置第三卫生间。

    所谓第三卫生间,是指在厕所中专门设置的、为行为障碍者或协助行动不能自理的亲人(尤其是异性)使用的卫生间,主要是指女儿协助老父亲、儿子协助老母亲、母亲协助小男孩、父亲协助小女孩等。第三卫生间内一般有独立结构,人在里面互不妨碍,并配有相应的适用于残疾人的设施。

    目前,第三卫生间设置情况如何?使用率怎样?推广第三卫生间需要解决哪些难题?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进行了深入调查采访。

    避免尴尬提供便利

    第三卫生间需求大

    6月12日,端午节假期的第一天,安徽省宿州市国购广场人头攒动。在一处公共厕所外,记者统计发现,当天上午一小时内,就有5位妈妈带着三四岁的男童去女厕所如厕。

    “没有办法。本来想找个男保洁员来帮忙,但一时没找到,孩子又着急上厕所。说实话,男孩子上女厕所,确实让人有些尴尬。”其中一位妈妈刘女士对记者说,如果有独立的第三卫生间,自己肯定会带孩子去第三卫生间。

    记者注意到,当天还有一位男性家长,委托一位刚从厕所出来的女士帮忙带自己4岁的女儿上厕所。“女娃上男厕所就更不好意思了。我平时单独带孩子出门,都要求孩子先上个厕所,今天孩子喝水比较多,就遇到了上厕所的难题。”这名男性家长无奈地说。

    对于异性父母带孩子上厕所的问题,记者近日在北京、天津、安徽等地走访调查,随机采访的数十位路人中,绝大多数持理解的态度,但同时也提出,如果孩子较大,已经超过五六岁或个子比较高,为保护隐私、避免尴尬,还是应当让其独立上厕所或请他人帮忙。

    也有受访者明确反对异性父母带孩子上厕所。“有的孩子好奇心大,到处看,还问一些问题,令人很不舒服。我以前就碰到过,还发生过口角。”在天津大悦城,一位女士对记者如是说。

    大家普遍提出,商场、旅游景点等公共场所,应当设立类似第三卫生间这样独立、私密的卫生场所。

    除了异性父母单独带孩子出门上厕所难之外,记者采访发现,异性子女单独带年龄大、行动不便的父母外出时,也会遇到类似的难题。

    “有一次,我推着我妈在公园遛弯时,她突然闹肚子。我妈年过七旬,又行动不便,而公园的厕所仅分男女厕,还好当时有保洁阿姨帮忙。”北京市民张先生回忆说,类似的情况之前遇到过几次,出去旅游、逛商场都发生过,确实不方便。

    一位长期关注跨性别群体的业内人士核桃(化名)告诉记者,跨性别群体对第三卫生间也有现实需求。跨性别者在以心理性别着装和生活时,如厕也会面临道德与法律的困境。“比如对男跨女的跨性别者来说,他的心理是女性,但身体特征是男性,他不愿去男厕所,但去女厕所又会被当成变态或异装癖。”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第三卫生间应运而生。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法学院教师李静对《法治日报》记者说,第三卫生间属于特殊需求,但并不小众。“不管是去游乐园、商场还是景区,异性父母带着孩子的情况都比较常见,如果条件允许,不带孩子去异性厕所是最好的选择。而对于有需要的其他家人来说,第三卫生间也给他们提供了一个更好的选择。”

    人性化是现代化城市建设所考虑的首要元素之一,第三卫生间的设立能够充分彰显城市管理的人性化。在李静看来,第三卫生间既能保障孩子安全,又能保护旁人隐私,避免性别尴尬,体现了城市社会服务的精细化。

    数量不足认知度弱

    标识模糊利用率低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很多人在谈到异性父母带孩子上厕所难时,都能产生一定的共鸣,认为应当设置类似第三卫生间的卫生场所。但同时很多人都没听说过第三卫生间,也没有使用过第三卫生间。

    实际上,早在2016年年底,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修订的《城市公共厕所设计标准》就要求,城市中的一类固定式公共厕所,二级及以上医院的公共厕所,商业区、重要公共设施及重要交通客运设施区域的活动式公共厕所,均应设置第三卫生间。

    2016年12月,原国家旅游局发布《关于加快推进第三卫生间(家庭卫生间)建设的通知》,要求全国5A级旅游景区都应配备第三卫生间。

    但记者走访北京、天津、安徽等地的多个商场、室外公共厕所、交通枢纽站、体育馆发现,第三卫生间的数量相对较少。据媒体报道,截至2018年年底,即便是上海这样的大都市,公厕第三卫生间的配置比例也仅为14%。

    6月24日,记者来到北京市朝阳区某医院,在就诊大楼转了一圈发现,该院仅设置了一般的男女卫生间,男士卫生间里设置了一个无障碍厕位。有异性子女带年老的父母来上厕所,有的老人行动缓慢,但也只能自行上厕所。

    6月28日,记者来到天津大悦城,经咨询商场服务人员得知,这里二层南区和四层设有母婴室和亲子卫生间,都能够作为第三卫生间使用。但记者走访了商场一至五层公共厕所,均未发现上述设施。无障碍卫生间也不是每个楼层都设有,且多个无障碍卫生间出现不亮灯、正在维修等情况。

    当时商场人很多,许多家长都带着孩子,其中不乏异性家长。大家上厕所的办法基本一致:请保洁员或店员带自己的孩子去上厕所,实在不行就自己带。

    谈到第三卫生间,不少人将无障碍厕所视为第三卫生间。

    四川大学法学院教授周伟介绍说,无障碍厕所和第三卫生间在建设标准、设计、标识以及适用人群等方面都有所差别。例如,无障碍厕所会配有专门的无障碍设施,如安全扶手等,而第三卫生间的建设标准与此并不相同。

    而一些公共场所即便设置了第三卫生间,也存在使用率不高的情况。

    6月21日,记者走进北京地铁五棵松站第三卫生间内看到,里面除了有便于残障人士如厕的扶手外,还专门设置了儿童如厕空间,配置儿童马桶,安置了婴儿护理台,设施齐全。记者在外观察了半个小时,没有乘客进入第三卫生间。

    保洁人员介绍说,平日里很少有人使用这个卫生间。几位带孩子的家长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自己根本不知道地铁站里有第三卫生间,也不知道第三卫生间有什么功能和作用。

    此外,记者注意到,一些第三卫生间还存在标识模糊、锁着门、里面堆满杂物等情况。

    不少设有第三卫生间的场所只有无障碍卫生间的标识,还有些只有一般卫生间的标识,如果不走到厕所内部,就不会知道厕所的具体配置。如天津大悦城有些楼层的公共厕所,上面明明有无障碍卫生间的标识,但进去后发现只有带着台阶的男女厕所。

    在天津一商场,有保洁员告诉记者,第三卫生间的使用人数不多,里面设施又多,容易损坏且打扫起来比较麻烦,于是逐渐被荒废了。

    关注成本空间问题

    积极寻求多种方案

    公共厕所是反映城市文明的一个重要窗口。随着“厕所革命”的深入推进,各地各部门越来越关注第三卫生间的问题,用实际行动为民办实事。

    河北保定近期以创建卫生城市为契机,新建改造城市公厕347座,第三卫生间等成为标配,让品质生活更“方便”。去年,山东济南天下第一泉风景区完成了大明湖景区烟雨堂、超然楼和南丰祠、明湖居以及趵突泉景区南门5处卫生间的改造提升,主要包括墙地面更换、增加女厕位数量、新风系统、增加第三卫生间等。

    据交通运输部消息,自今年6月8日起至12月31日,交通运输部将从增加厕位数量、完善卫生设施、加强保洁管理等方面,持续深化公路服务区“厕所革命”专项行动,合理增设第三卫生间,完善儿童如厕设施,满足异性家人陪侍使用需求。

    就如何进一步推进第三卫生间的建设和使用,多位受访者提出,除了加大建设力度之外,还要做好宣传工作,让大家知晓第三卫生间的存在和功能;要设计浅显易懂的指示标识,张贴在人们容易看到的地方;要及时对第三卫生间的设施设备进行保养维修,做好清洁工作。

    周伟分析指出,空间和成本是设立推广第三卫生间的重要考量因素,如果这两个问题不解决,那么第三卫生间的推进将举步维艰。

    李静则认为,第三卫生间的推广既有观念上的问题,又有法律上的问题。“以无障碍厕所为例,《无障碍设施建设条例》已经出台多年,各省市都有无障碍设施建设条例,但直到近几年才有所发展,因为以前很多人并没有认识到建设无障碍厕所的必要性。而推进第三卫生间建设,更加需要转变观念和加强宣传。同时,第三卫生间的政策性导向明显,但缺少法律法规支持。如果地方立法时能考量到第三卫生间,就会更加有利于推广。”

    李静建议,在建设和改造过程中,可以将无障碍卫生间和第三卫生间合并,根据双方的建筑和设计标准进行调整,不仅能够节省成本,还不浪费空间。既设立男女厕所,又设立无障碍卫生间和家庭卫生间,这在一些地方很难做到,而建设或改造一个综合的第三卫生间,可行性较大。

    在李静看来,第三卫生间应当成为公共场所的标配,标识应该统一和醒目,可考虑用男女、孩子加上坐轮椅的人作为标识,方便人们识别。

    周伟则建议,推动第三卫生间建设需要双向发力,首先要让更多的人了解第三卫生间是什么、有何需求;其次相关部门在了解社会需求后,有的放矢制定相关政策。

    而对于跨性别者群体,核桃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第三卫生间内部的功能设计和普通卫生间没有太大区别,因此设置无性别卫生间是一种很好的选择。不分性别,都是小隔间,做好每个隔间的封闭性和隐私性,大家都能使用,可以提高使用效率。(记者张守坤记者韩丹东)

    2021-07-06
  • 全国优秀共产党员费英英:从孤残儿童护理一线到脱贫攻坚一线

    日前,党中央决定,表彰一批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和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其中,党的十九大代表,深圳市宝安区社会福利中心九级管理岗职员,龙川县龙母镇洋田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费英英获评全国优秀共产党员。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从孤残儿童护理一线到脱贫攻坚一线,费英英总是到党和人民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映照初心、践行使命。

    越是平凡的岗位,越是需要热爱和奉献。2002年毕业后,费英英就投身于孤残儿童护理一线,一干就是18年,把最美好的青春奉献给了孤残儿童护理事业。护理工作难度大、强度高,90%的孩子患有脑瘫、智力障碍、唐氏综合征、身体残疾等病症。不到三个月,在中心一起入职的18名同事相继辞职,尽管费英英也曾有过犹豫,但面对孩子们无助的眼神,她自问:“这些孩子已经遭受巨大的不幸,如果我也离开,那谁来照顾他们呢?”



    工作18年来,费英英先后参与护理近1500名孤残儿童,帮助800名孤残儿童找到爱心家庭收养、融入社会,以实际行动践行着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和担当。别人都佩服她的坚持,但她表示,“我自己就是一个普通的人,能为这些更需要爱的孤残儿童贡献我的光和热,让我有了一种并不普通的自豪感”。

    费英英不仅对孤残儿童怀有大爱之心,也有着朴素的为民情怀,“为困难群众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这是一名普通党员的责任和义务,我想尽自己能力帮助更多有需要的人。”2019年4月,费英英在担任河源市龙川县龙母镇洋田村第一书记、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后,致力于解决洋田村的脱贫问题。

    刚到洋田村时,情况不容乐观,配套基础设施条件差、人均才几分地且分布零散、60多户贫困户过半是文盲且有大病及残疾。她统筹推进全村扶贫工作,带领工作队解决撂荒农田流转问题,一户一户做农民思想工作,推动成立了洋田民心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并到处奔走推销,把客商请到村里,第一个月就卖出了20吨大米,让村民尝到甜头、看到盼头。此后又牵头成立经济合作社,带领村民采用现代化方式养鸡,为贫困户提供公益岗位,带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回村创业。

    在她的带领下,洋田村在短时间内从一个落后村转变为先进村,2020年贫困户纯收入接近1万元,村集体收入20万余元。她感慨道:“鞋底磨破了,可村民的家底摸清了;头发白了,但产业门路找对了;皮肤黑了,换来村里的路灯亮了。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

    2021-07-02
  • 青海原子城纪念馆30日恢复开放





    这是6月30日拍摄的青海原子城纪念馆(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张龙摄

    新华社西宁6月30日电(记者吕雪莉、解统强)6月30日,青海原子城纪念馆全面完成改陈布展工作,于当日恢复开放。

    位于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境内的西海镇,是我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国营二二一厂旧址,因此被称为“中国原子城”。



    6月30日,游客在青海原子城纪念馆内参观。新华社记者张龙摄

    2009年5月,青海原子城纪念馆建成开放。多年来,在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等方面发挥了强大的思想引领作用。这里也逐步成为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理想信念教育基地、党史党性教育基地和红色文化展示基地。

    据青海原子城纪念馆馆长马清芳介绍,纪念馆全面改陈工作于2020年底启动。改陈布展后,纪念馆以全新面貌恢复开馆,基本展陈面积从之前的4976平方米,增加到6015平方米;从以前的5个展厅,调整为8个展厅。通过多媒体全景体验、投影动态展示等互动技术,提升群众观展的互动性、参与性和趣味性。



    6月30日,游客在青海原子城纪念馆内参观。新华社记者张龙摄

    纪念馆通过我国核武器研制事业的决策、建设、实验与生产的历史实践,集中反映新中国成立初期,在极为严峻的国际环境和极为困难的国内条件下,中国人民不畏艰难、永攀科技高峰、捍卫民族尊严的志气和信心,反映了科技工作者为维护国家安全,舍家卫国、团结协作、自主创新,铸造“两弹一星”精神的卓越过程。

    2021-07-01
  • 让群众“金点子”成为治理“金钥匙”

    重视人民建议中的人民热情和人民智慧,会鼓励和带动更多人主动参与社会管理,实现社会共治

    2021年7月1日,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即将迎来百岁生日,上海市民也会迎来一个好消息:《上海市人民建议征集若干规定》将于7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是我国第一部由省级人大常委会制定的,专门促进和规范人民建议征集工作的地方性法规。该规定对人民建议的办理机构、征集方式、落实转化、鼓励参与等方面都作出了详细规定。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政策好不好、方向偏不偏、城市美不美、发展快不快……城市治理涉及公共生活的方方面面,市民的感受无疑最直接,他们也因此更有发言权。问题是,说者“有心”,听者是否“有意”?

    作为最早开展人民建议征集工作的城市之一,上海不仅愿意倾听,而且善于倾听。10年前,上海市信访办设立人民建议征集处。据统计,人民建议占信访总量的比例已从2012年的6.5%上升至2020年的30%,采纳率也从58%一路攀升至98%。去年7月,上海市人民建议征集办公室正式揭牌。过去的一年间,上海市人民建议征集办共接收处理群众意见建议事项两万余件,内容涵盖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向市委、市政府上报人民建议事项175件,职能部门采纳率达98.3%。

    比愿意听更重要的是愿意做。上海市的人民建议数量,是伴随着职能部门采纳率同步增长的。这种局面很容易理解:对于市民来说,看到自己的意见建议被重视和采纳,不仅能够解决实际问题,而且能够激发更多参与公共管理的热情;对于政府来说,越来越多的市民积极参与公共事务管理,不仅可以得到更加翔实的政策反馈,而且可以形成更加科学的决策依据,这本身就是提升城市软实力的有力保障。从这种意义上看,人民群众的“好声音”,就是城市治理的“新引擎”。

    上海为人民建议立法,是水到渠成的必然结果——明确了“怎么听”和“怎么做”之后,上海需要通过地方立法的形式让成功经验制度化、让积极效应规模化。新规明确,上海市人民建议征集工作遵循“倾听民意,广纳民智;畅通渠道,便捷高效;推动转化,优化治理;公开透明,接受监督”的基本原则。倾听民意是为了广纳民智,畅通渠道才能实现便捷高效,推动转化是为了优化治理,公开透明旨在接受监督。新规阐明了为什么倾听民意、怎么倾听民意、倾听之后怎么做、做不好怎么办等一系列问题,环环相扣、具有很强的逻辑性与可操作性。

    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首先就要提高市民参与城市管理的兴趣和信心,第一步就是确保市民“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对此,上海新规提出了两个原则:涉及社会公共利益和重大民生问题,根据需要开展专项征集,并逐步实施目录管理;对于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方面的人民建议,及时、快速收集、转送、汇总、分析,提高人民建议处理的时效性。兼顾常态化管理与突发事件应对,主动征集与快速反应相结合,可以确保公共事务与群众商量、请群众参与、让群众评判。

    随着数字科技的飞速发展,推进数字化转型是塑造城市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打造数字政府是提升基层治理水平的必然选择。按照上海新规,人民建议征集信息系统将进一步完善,实现议题发布、建议接收、办理反馈、信息查询、公众评价等功能,并接入“一网通办”“一网统管”平台;同时依托市大数据资源平台,推进人民建议征集工作信息的互联、互通和共享。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点是在服务中实现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在大数据资源平台的统一运营下,不仅意味着优化人民建议的渠道和体验,而且意味着重塑政府的管理模式。由此,不仅需要打破不同部门之间的信息壁垒,而且需要以更透明的体系迎接更广泛的监督。

    民有所呼,法有所应。上海此次立法不仅填补了城市治理中的一项空白,而且开风气之先。近年来,公众参政议政的热情不断高涨,而重视人民建议中的人民热情和人民智慧,无疑会鼓励和带动更多人主动参与社会管理,实现社会共治。(赵志疆)

    2021-06-30
  • 上海五里桥街道:从共治到善治,“居民的事情自己说了算”

    “垃圾分类投放时间怎么定?垃圾站设在哪儿?开个听证会吧?”“小区里楼房加装电梯,楼上楼下居民意见不同,开个矛盾协调会吧?”“儿童服务中心的空调装在哪?解决这个问题不是有‘三会’制度吗?”……

    听证会、协调会、评议会……2017年,“三会”制度被写入上海市居民委员会工作条例当中,成为上海解决基层治理“难点、堵点、痛点”的重要法宝。最近,记者走访了“三会”制度诞生地——上海黄浦区五里桥街道。

    五里桥街道管辖80多个居民区,其中的春江小区是典型的老旧小区。两年前,该小区拆除的一处违章车棚因缺乏日常管理,逐渐成为附近居民堆放杂物、倾倒建筑垃圾的“杂物间”。

    五里桥街道龙华居民区党总支充分运用“三会”制度:组织党员志愿者开展调研,广泛征询居民处理意见;在听证会和协调会阶段,居民一致决定打造一条独具特色的“春江小巷”,居民区党总支通过党建联建募集到改造项目资金;各方联合对资金使用和施工过程进行监督与管理,项目完成后召开评议会,各方对项目表达了意见……昔日的“杂物间”所在地最终变成独具文化特色和风采的小巷,带动了整个小区“颜值”提升。

    如今,“三会”制度在五里桥街道不断迭代升级,嵌入了议题征询、民主恳谈、监督合议,优化了操作和使用流程。

    五里桥街道党工委书记沈永兵告诉记者:“‘三会’制度切实解决了基层治理中谁来协商、协商什么、如何协商和提升成效的问题,让‘居民的事情自己说了算’,以老百姓满意为最终评价标准。”

    基层政府法治建设过程中,既需要凝聚共识,也需要法治化、规范化、专业化治理。五里桥街道由此“孵化”出了不少专业社会组织助力治理。

    “我们做到‘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2020年,街道通过招投标管理平台购买社会组织服务总金额超过400万元。”五里桥街道办事处副主任伊延辉说。

    为防止“业委会”出现“换届难”问题,五里桥街道早在2015年就孵化出上海黄浦区德同宜居服务中心。记者在该服务中心看到,五里桥街道各小区业委会换届工作的进度图被制成表格,各时间节点被严丝合缝地标注着。

    “在五里桥街道,我们每年要参与15个业委会的换届工作。从换届工作小组人员推选到公示公告发布、选票寄送、开箱验票等工作,服务中心都会全程参与,严把流程关。”德同宜居服务中心项目经理姚裕琼说。如今,该服务中心已将服务范围拓展到了上海的“九街一镇”。

    “在城市基层治理中,可充分调动社会组织,在法定框架下,参与到政府‘管不了、管不好、不该管’的事务性工作中去,为法治政府建设和基层社会治理不断借力赋能。”沈永兵说。

    2021-06-29
  • 注意!今日,北京公交、地铁这些线路调整运营

    根据北京市公安局《关于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型文艺演出活动交通管制的通告》,原定于2021年6月29日举办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型文艺演出活动,调整至2021年6月28日。公交、地铁部门6月28日(周一)首班车起,陆续对国家体育场周边相关公交线路、地铁车站进行运营调整。运营调整时间正值工作日早、晚高峰,请市民提前安排好出行时间和路线,尽可能避开活动区域、错峰出行。交通部门将根据交通管制情况及时采取灵活调度措施,加大周边运力保障,确保运力充足,将交通管制对市民公共交通出行的影响降到最低。此前发布的6月29日(周二)公交、地铁将进行运营调整的措施取消,6月29日(周二)全市公交、地铁恢复正常运营。管制期间公交、地铁运营调整信息如下:

    地面公交方面

    6月28日6时至演出活动结束,对国家体育场周边及相关道路分时、分段采取交通管制措施。管制期间公交集团53条线路将调整运营安排。其中:停驶6条、区间20条、绕行甩站27条。

    具体措施如下:

    1.5路(菜户营桥-北土城公交场站),17时至活动结束,双向发菜户营桥至马甸桥南区间。

    2.21路(北京西站-安华桥北),17时30分至活动结束,双向发北京西站至蓟门桥北区间。

    3.27路(定慧寺东-安定门外),17时至活动结束,双向发定慧寺东至德胜门区间。

    4.60路(龙潭公园-黄寺总政大院),17时30分至活动结束,双向发龙潭公园至鼓楼桥南区间。

    5.55路(祁家豁子-西安门),15时至活动结束,双向绕行健翔桥,甩民族园西路至健德门东3站。

    6.81路(北土城公交场站-永泰小区),13时30分至16时,双向绕行京藏高速、大屯路,甩华严里至南沟泥河6站。

    16时至活动结束,双向停驶。

    7.82路(前门-国家体育场东),首车开始至16时30分,双向发安贞西里至前门区间。

    16时30分至活动结束,双向停驶。

    8.86路(航天桥北-国家体育馆),13时至活动结束,双向发航天桥北至保福寺桥南区间。

    9.92路(海淀五路居-北土城公交场站),17时至活动结束,双向发海淀五路居至大柳树北站区间。

    10.113路(祁家豁子-大北窑南),14时30分至活动结束,大北窑南发至外馆斜街区间;15时至活动结束,蒋宅口发至大北窑南区间。

    11.123路(左家庄桥西-牡丹园西),16时30分至活动结束,发左家庄桥西至小黄庄区间;17时至活动结束,发和平里路口东至左家庄桥西区间。

    12.142路(丽泽桥北-炎黄艺术馆),17时40分至活动结束,双向发丽泽桥北至雅宝路区间。

    13.143路(国家体育馆-北京西站),13时至活动结束,双向发北京西站至北沙滩桥南区间。

    14.145路(国家体育馆-北京北站),13时至活动结束,双向发地铁西直门站至保福寺桥西区间。

    15.311路(来广营西桥东-大运村公交场站),首车至16时,双向绕行大屯路地下隧道,甩豹房西至中科院地理所3站。

    16时至活动结束,双向绕行安立路、北四环主路、学院路,甩豹房至北京科技大学北门8站。

    16.319路(南七家-大运村公交场站),首车至15时30分,双向绕行大屯路地下隧道,甩洼里南口至中科院地理所2站。

    15时30分至活动结束,南七家发至大屯东,绕行安立路,北四环主路,甩豹房至志新桥西10站;16时至活动结束,大运村公交场站发至学院桥东,绕行北四环主路、安立路,甩志新桥西至豹房9站。

    17.379路(左家庄-育新小区),首车至16时,双向绕行大屯路地下隧道,甩豹房西至中科院地理所3站。

    16时至活动结束,双向绕行北四环主路,京藏高速、大屯路,甩安慧桥北至南沟泥河8站。

    18.380路(慧忠里-德胜门),18时至活动结束,双向停驶。

    19.386路(巴沟村-清河营公交场站),13时10分至活动结束,双向绕行北四环主路,甩志新桥西至亚运村5站。

    20.400内(德贤路-德贤路),11时30分至活动结束,绕行北四环主路,甩志新桥西至亚运村5站。

    21.400外(阜永路口西-阜永路口西),11时30分至活动结束,绕行北四环主路,甩亚运村至志新桥西东5站。

    22.407路(马连店村-惠新东桥西),13时10分至活动结束,马连店村发至清河小营桥南,绕行北四环主路,甩亚运村1站;13时50分至活动结束,惠新东桥西发至安慧桥东,绕行北四环主路,甩亚运村至健翔桥东3站。

    23.409路(来广营西桥东-阜成门内),18时至活动结束,双向绕行安定路、安贞桥、安定门,甩地铁安贞门至钟楼北桥北8站。

    24.419路(甘露园北-国家体育场东),首车至活动结束,双向发甘露园北至对外经贸大学区间。

    25.425路(南坞-小营公交场站),15时30分至活动结束,双向绕行京藏高速、北四环主路、安立路,甩北沙滩桥东至豹房3站。

    26.430路(地坛西门-东沙各庄公交场站),17时至活动结束,双向甩惠新西桥1站。

    27.450路(田村半壁店东-来广营北),首车至15时30分,双向绕行大屯路地下隧道,甩中科院地理所、洼里南口2站。

    15时30分至活动结束,双向绕行京藏高速、北四环主路、安立路,甩北沙滩桥东至炎黄艺术馆6站。

    28.464路(回南家园-和平东桥),17时至活动结束,双向甩惠新西桥1站。

    29.466路(地铁北苑站-中关村南),首车至16时,双向绕行安立路、大屯路隧道,甩慧忠北里社区至中科院地理所4站。

    16时至活动结束,双向绕行北五环、林萃路,甩辛店村至奥运村西10站。

    30.484路(北苑家园-北医三院),首车至16时,双向绕行大屯路地下隧道,甩豹房西至中科院地理所3站。

    16时至活动结束,双向绕行安立路、北四环主路、京藏高速,甩豹房至南沟泥河5站。

    31.490路(宝盛里小区-惠新东桥西),13时20分至活动结束,双向绕行北四环主路,甩志新桥西至亚运村5站。

    32.510路(双泉堡东-杏坛路),15时30分至活动结束,双向绕行大屯路、京藏高速,甩南沟泥河至健德门东7站。

    33.515路(北土城公交场站-东大桥公交场站),17时30分至活动结束,双向发东大桥公交场站至地铁太阳宫站区间。

    34.518路(慧忠里-西山林语公交场站),16时至活动结束,双向发西山林语公交场站至双泉堡区间。

    35.538路(孙河公交场站-国家体育场东),首车至活动结束,双向发孙河公交场站至北苑路大屯区间。

    36.607路(宏福苑小区西-和平东桥),首车至15时,双向绕行北土城西路,甩民族园路、中华民族园2站。

    15时至活动结束,双向绕行京藏高速、北三环,甩北沙滩桥东至安华桥北10站。

    37.613路(来广营西桥东-巴沟村),13时至活动结束,双向绕行北四环主路,甩亚运村至志新桥西5站。

    38.620路(天通北苑-新街口豁口),18时10分至活动结束,天通北苑发至安慧桥北,绕行安慧桥、北四环主路、健翔桥、健德门,甩奥体东门至地铁北土城站4站;18时20分至活动结束,新街口豁口发至牡丹园东,绕行健德门、健翔桥,北四环主路,安慧桥,甩健德门东至奥体东门5站。

    39.645路(航天桥北-国家体育场东),首车至活动结束,双向发航天桥北至牡丹园区间。

    40.653路(北苑家园-海淀五路居),18时至活动结束,北苑家园发至安慧桥北,绕行北四环主路、京藏高速。甩奥体东门至地铁北土城站4站;17时30分至活动结束,海淀五路居发至牡丹园东,绕行京藏高速、北四环主路,安慧桥北站,甩健德门东至奥体东门5站。

    41.658路(嘉铭园公交场站-定慧桥南),13时30分至活动结束,双向绕行北四环主路,甩亚运村至健翔桥东3站。

    42.694路(嘉铭园公交场站-六圈路西口),18时至活动结束,双向绕行安定路、北三环,甩地铁安贞门站至安贞西里3站。

    43.695路(时代庄园北站-动物园枢纽站),首车至16时,双向绕行大屯路隧道,甩洼里南口、中科院地理所2站。

    16时至活动结束,双向绕行北五环、林萃路,甩辛店村至南沟泥河8站。

    44.928路(地铁望京西站-成府路口南),首车至活动结束,双向停驶。

    45.专7路(安定门-安定门),18时至活动结束,双向停驶。

    46.专8路(祁家豁子-祁家豁子),15时至活动结束,双向停驶。

    47.专51路(鼓楼桥西-鼓楼桥西),18时至活动结束,双向停驶。

    48.夜2(祁家豁子-万源路),23时20分至活动结束,祁家豁子往万源路方向,绕行健翔桥不甩站。

    49.夜6(青年路小区-国家体育馆),23时20分至活动结束,双向发青年路小区至小黄庄区间。

    50.夜14(北京西站-国家体育馆),23时20分至活动结束,双向发北京西站至二里庄北口区间。

    51.夜9(慧忠里-巴沟村),23时20分至活动结束,双向绕行北四环主路、京藏高速,甩奥体东门至健德门东5站。

    52.夜34(金蝉西路南口-慧忠里),23时20分至活动结束,双向绕行安立路、慧忠北路,甩慧忠北路西口、北辰东路、慧忠路西口3站。

    53.夜36(富丰桥西-和平东桥南),23时20分至活动结束,双向发富丰桥西至德胜门西区间。

    同时,根据地铁部分站点封闭的情况,相关公交线路将采取增发车次、配备机动车等措施保障乘客出行。

    轨道交通方面

    2021年6月28日(星期一),部分地铁线路车站将进行如下运营调整。

    一、首班车至末班车,8号线奥体中心站、奥林匹克公园站、森林公园南门站,以及15号线奥林匹克公园站封闭,各次列车在上述车站通过不停车。奥林匹克公园站停止8号线和15号线之间的换乘。

    二、17:00至末班车,8号线北土城站,10号线安贞门站、北土城站,以及15号线安立路站封闭,各次列车在上述车站通过不停车。北土城站停止8号线和10号线之间的换乘。

    三、17:00至末班车,5号线惠新西街南口站A口、D口及10号线健德门站C口封闭,乘客可从其他出入口进出站。

    四、18:00至末班车,2号线鼓楼大街站,8号线鼓楼大街站、安德里北街站、安华桥站封闭,各次列车在上述车站通过不停车。鼓楼大街站停止2号线和8号线之间的换乘。



    请您合理安排出行,由此给您带来的不便敬请谅解。

    此前发布的《6月29日(周二)部分地铁线路车站运营调整》废止,敬请乘客留意。

    来源:北京公交集团北京地铁京港地铁北京轨道运营

    2021-06-28

  • 首 页  上一页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下一页    尾 页  

    版权声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 8629 6259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696号 蒙ICP备160010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