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半年中国钢材出口大幅增长 国际竞争力和潜力继续释放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六届六次理事(扩大)会议29日至30日在鞍山举行。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会长谭成旭在会上表示,今年上半年,中国钢材出口大幅增长,国际竞争力和潜力继续释放。

    上半年,中国出口钢材4358万吨,同比增长31.3%,出口钢坯167万吨,同比增长112.6%;进口钢材374万吨,同比下降35.2%,进口钢坯118万吨,同比下降68.5%,折合净出口粗钢4211万吨,同比增长64.3%。谭成旭说,上半年中国钢材出口大幅增长,缓解了国内市场供需压力。

    然而,钢材出口价格同比下降。上半年,中国钢材出口均价为每吨1075美元,同比下跌24.7%;进口均价为每吨1718美元,同比上涨10.2%。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多数钢材品种出口量大幅增长,21大类钢材品种中除冷轧薄板、电工钢板和冷轧窄带钢出口量同比下降外,其他18类品种出口量均同比增长,其中17类品种同比增幅在10%以上,厚钢板和钢筋同比增幅超过100%。从出口总量看,中国钢材主要出口至亚洲国家。从出口增量看,对巴西、阿联酋、沙特、土耳其出口同比增幅均在60%以上。

    分析指出,上半年,中国钢材进出口市场呈现出口大幅增长、进口明显回落的格局。具体来看,钢材出口市场呈现多数品种出口大幅增长,多数区域出口大幅增长的特点;钢材进口市场呈现多数品种进口大幅下降,主要区域进口大幅下降的局面。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受国内外供需变化、政策等因素影响。

    谭成旭表示,预计今年下半年中国钢材出口量增幅将收窄,进口量将保持低位。由于全球经济增速放缓等原因,预计中国钢材间接出口增长空间有限,全年大体保持平稳。(完)

    2023-07-31
  • 水利部将京津冀洪水防御应急响应提升至Ⅱ级

    水利部发布,据预报,今天到明天,海河流域大部将维持大到暴雨,北运河、永定河、大清河、滹沱河、滏阳河等河流将出现明显洪水过程,其中北运河、大清河、永定河可能发生编号或超警以上洪水。大清河东淀、北拒马河小清河分洪区、青龙湾减河大黄堡洼、滏阳河宁晋泊及大陆泽等蓄滞洪区可能漫溢进洪或达到启用条件。

    根据《水利部水旱灾害防御应急响应工作规程》,水利部决定7月30日12时将京津冀洪水防御应急响应提升至Ⅱ级,要求有关省市即刻进入应急响应工作状态,迅速周密有序做好蓄滞洪区运用准备,同时密切监视天气变化,滚动开展雨情水情预测预报,强化会商研判、应急值守和信息报送,科学精准实施水工程防洪调度,充分运用骨干水库拦洪削峰错峰,加强河道应急清障和堤防巡查防守,抓好水工程安全度汛、中小河流洪水和山洪灾害防御,全力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央视新闻客户端总台央视记者周伟王栋)

    2023-07-31
  • 湖北武汉 大量“治污鱼”死亡 或因湖水被污染 周围恶臭居民苦不堪言

    本报记者任永

    近日,有市民反映:“卓尔生活城旁的西汊湖有大量鱼死亡,散发着恶臭,严重影响周围居民的正常生活”,对此记者进行实地调查采访。



    7月28日,记者在现场看到湖面零散漂浮着死鱼,接近水面,一股恶臭扑面而来,在现场记者看到,湖边的生活污水(或化粪池)处理设备并未运转,附近居民称:“前几天下大雨,鱼死了很多,相关部门已经清理了”。记者在走访过程中了解到,类似这样的污水排放口不止一个。



    记者了解到,盘龙城汤仁海也有类似情况发生,在现场记者看到,汤仁海周围埋有多条直径约80厘米的排水管道,其上方为污水处理厂,记者看到,通往污水处理厂的管道内仍在流水,周围充斥着大量泡沫,在每个排污口周围,被人有意做了拦截,据周围居民讲:“雨天水就会漫过拦水坝,直接流到湖里”。在现场记者看到,拦水坝内外的水质明显不同。



    针对上述情况,记者电话联系盘龙城管委会分管环境的副主任姜宏,姜宏表示:“我不太清楚,这个事情不归我管,要采访需要先联系宣传部门”。

    政府巨资投放的“治污鱼”是为了生态平衡,改善水质,因过度污染造成鱼类死亡,造成环境严重污染且严重影响周围居民的正常生活,此事件望相关部门介入调查,对此记者做跟踪报道。

    责任编辑:延菁菁

    欢迎提供新闻线索(V:mingchengzaobao)

    2023-07-28
  • 夏粮收购市场稳中向好 丰收粮卖上好价钱

    国家统计局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全国夏粮产量14613万吨,与去年相比,稳中略减,但仍处于较高水平,实现了丰收。

    丰收变增收,收购环节是关键。眼下,夏粮由南到北陆续进入购销旺季。近日,记者来到江苏省扬州市、泰州市,探访夏粮收购情况如何。



    资金到位,服务贴心,乡亲们卖上“舒心粮”

    泰州靖江市斜桥镇,扬子江现代粮食物流有限公司收购点,粮仓外墙巨大的电子显示屏上,2023年产小麦价格公示很是醒目:一等:1.27元/斤,二等:1.25元/斤,三等:1.23元/斤。卡车依次开进场区,检验、过磅、入库,金黄色的麦子通过输送机、清理筛卸入粮仓。斜桥镇种粮大户唐正平是这个收购点的老客户,“这里早开门、晚收秤,价格上榜、标准上墙、样品上台,公开透明,乡亲们首选来这儿卖粮。”

    站在传送带边,公司总经理周靖抓起一把小麦掂掂,然后扔两粒进嘴品尝,“压手挺沉的,嚼起来不黏,这麦子不错!”周靖告诉记者,靖江夏粮收购5月25日开秤,利用农发行发放的贷款,这个收粮库点已经收购小麦5.8万吨。农发行江苏省分行粮棉油客户处处长陈卫东介绍:“我们提前备足夏粮收购资金200亿元,统筹调配力量集中办贷,全力支持夏粮收购。”

    多主体协同发力,夏粮收购平稳有序,今年江苏小麦收购总体呈现进度快、质量好、价格高的鲜明特点。

    夏粮收购好形势得益于政策给力。今年小麦最低收购价格每斤1.17元,比上年提高2分钱,已连续3年提高。江苏小麦市场价明显高于最低收购价,未能启动托市收购。4月底,国家发改委、农业农村部、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等六部门发出通知,要求扎实做好2023年夏季粮油收购工作。“夏粮收购是全年粮食收购的首战,我们高度重视,提前谋划,切实做到‘钱等粮’。”农发行党委书记、董事长钱文挥说,农发行提前组织21个夏粮收购省份相关机构,集中开展收储企业回访工作,安排1100亿元信贷资金专门用于夏粮收购。

    “好政策给我吃下了‘定心丸’,这几年种粮规模不断扩大。”今年,唐正平种植小麦超过650亩,平均亩产900多斤,品质也好,实现了大丰收。

    针对连日来的高温天气,江苏各地精心组织,优化服务,推广应用手机客户端、微信小程序预约收购,实现少排队、快售粮。上午9点半,记者到扬子江现代粮食物流有限公司采访,收购点没出现排队售粮的场景。唐正平告诉记者:“现在我们通过手机线上预约售粮,不用排队。粮一入库,钱就直接打到卡里,方便得很!”

    记者了解到,夏粮收购期间,农发行优化服务,各级行开通贷款审批“绿色通道”,落实限时办贷;同时优先使用网银系统结算支付收购资金,并提供全天候服务,基本实现农民售粮款“秒到账”。

    “我们优化服务,钱等粮、仓等粮、车等粮,确保夏粮应收尽收。”周靖说,早在收购之前,公司技术人员就深入田间地头,发放农企党建服务联系卡,统计夏粮种植品种、预估产量等信息;提前腾仓并囤,保养机械设备,检测计量器具,确保农户卖“明白粮”“舒心粮”。

    订单收购,优粮优价,粮农增收有了“金钥匙”

    优质优价,是今年江苏夏粮收购的一大亮点。

    今年江苏小麦播种面积3572万亩,较上年增加6.2万亩,其中优质高产品种占比超过九成。优质小麦需求旺,市场化购销活跃,优粮优价正成为粮农增收的“金钥匙”。

    麦收过后,扬州市广陵区头桥镇九圣村的田地里,已经插上青青禾苗,种粮大户桑锦东正在查看水稻长势。聊起种粮经,桑锦东打开了话匣子:“现在种粮都是跟着市场走。夏粮我种了100亩弱筋小麦‘扬麦15’,加工企业订单收购,价格比市场价每斤高5分钱。秋粮我继续搞订单种植。”

    种子好,粮才好。为培育推广优质粮种,去年农发行为江苏金土地种业有限公司贷款5000万元,今年又发放贷款8000万元。公司总经理杨德祯说:“我们利用农发行的资金支持,发展壮大扬麦生产产业化联合体,与粮农签订单,高于市场价收购,大大提升了乡亲们种植扬麦的积极性。”

    目前,金土地公司在扬州共有4万亩订单基地。扬州海鑫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陆海,负责头桥镇的订单推广,为乡亲们提供种子、农药、收购“一条龙”服务。“今年‘扬麦23’‘扬麦28’等品种很受市场欢迎,加工企业每斤加价3分钱收购。”陆海说。

    近年来,我国粮食收购以市场化收购为主,加工企业收购优质麦意愿强烈,引导农民不断提升小麦质量。为提高小麦种植效益,发展优质专用粮、集成推广科学种植模式,成为各地普遍做法。

    靖江是国家弱筋小麦种植基地,弱筋小麦是面粉厂的主要原料之一,今年相比其它小麦品种,溢价超过50元/吨。然而,记者采访了解到,今年斜桥镇“能叫得出来”的小麦品种就有10多个。“品种多、混着种,给收购销售都带来一定的麻烦。下一步我们将携手粮食企业,推动专种专储专收,提升农民种粮收益,方便企业开展粮食深加工和品牌打造。”斜桥镇农业农村局局长刘翠红说,根据摸底调查,镇上绝大多数种粮大户有种植专用粮的意愿。

    “夏粮种的专用麦,市场很欢迎,压茬种秋粮,我选的还是专用品种。”一三家庭农场经营者宋旭贤在斜桥镇富民村流转了1250亩地,秋粮种优质水稻“9108”,预计每斤能高出市场价1毛钱。

    延伸加工链,拓展服务链,挖掘粮食全产业链增值潜力

    扬州高邮市万嘉面粉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一粒粒小麦经过筛选、研磨等多道工序,被制作成面粉。“日加工400吨小麦,面粉销往江苏、上海等地市场。”公司总经理陆骏介绍,公司有6万吨仓储容量,采用环流熏蒸、机械通风、气调等储粮技术,为周边乡亲提供粮食收购、烘干、储藏等服务,提升储存粮食质量,减少坏粮损失。

    作为一家粮食加工企业,建好粮仓才能放手扩大生产。万嘉公司建设粮仓时,当地农发行提供了1000万元仓储设施建设贷款,今年又贷款1000万元用于夏粮收购。金融活水持续润泽,万嘉公司茁壮成长,公司加工当地特色红小麦,创设了两个面粉品牌,3个产品品类,广受市场欢迎。

    壮大粮食产业链,流通服务是重要一环。走进位于靖江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南方小麦交易市场,显示屏上数据不断滚动,两万多吨小麦正通过线上交易平台实时竞价销售。农发行发放贷款2500万元,支持南方小麦交易市场建设,开展线上粮源交易、资金结算、线下交收监管等全链条服务,去年市场粮食交易量突破370万吨。

    “互联网+粮食”服务模式搞得有声有色,今年,南方小麦交易市场又开始推广“线下一键代发货”新业务。“客户线上下单,我们全程服务,服务内容包括代取样、现场质量把关、安排物流等。”市场总经理张春良介绍,目前市场已成功为种粮大户线下对接5.6万多吨粮食,成交金额在1.6亿元左右。

    “粮食价格、粮食品质、粮食需求等一手大数据信息在这里汇聚,随时买、放心卖。”张春良说,截至目前,市场发展各类交易会员超过8000家,覆盖全国大部分省份,“线上+线下”双管齐下,促进粮食产、购、储、销各环节协同发展。

    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金融服务鼎力支持。“我们沿着粮食产业链积极拓展业务和服务。”农发行江苏省分行党委书记、行长高常青说,今年以来,我行组织辖内分支机构,对粮食全产业链客户开展逐一摸排和筛选营销,支持参与粮食收购的市场化收购企业增加到150多家。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动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尤其重要。”钱文挥说,农发行发挥自身优势,支持各地以建链补链强链为抓手,积极拓展粮食产业发展新空间,挖掘从田间到餐桌全产业链增值潜力。同时,激发全链条上的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推动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记者常钦)

    2023-07-28
  • 住房城乡建设部:要继续巩固房地产市场企稳回升态势

    新华社北京7月27日电(记者王优玲、潘洁)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在近日召开的企业座谈会上说,要继续巩固房地产市场企稳回升态势,大力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进一步落实好降低购买首套住房首付比例和贷款利率、改善性住房换购税费减免、个人住房贷款“认房不用认贷”等政策措施;继续做好保交楼工作,加快项目建设交付,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住房城乡建设部表示,稳住建筑业和房地产业两根支柱,对推动经济回升向好具有重要作用。要以工业化、数字化、绿色化为方向,大力推动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充分发挥建筑业“促投资、稳增长、保就业”的积极作用。

    在座谈会上,8家来自建筑施工、建设科技、房地产等领域的国有、民营企业负责人作了重点发言,结合企业生产经营实际,分析了当前行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表达了对相关政策落实情况的真切感受,就推动行业健康发展提出了政策建议。

    住房城乡建设部表示,要坚持系统思维、协同发力,通过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问题。要深化住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化科技赋能,提高住房品质,为人民群众建造“好房子”。希望建筑企业和房地产企业积极参与保障性住房建设、城中村改造和“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2023-07-28
  • 我国红树林面积增加7200多公顷

    新华社深圳7月26日电(记者梁希之)我国首次举办的国际红树林保护高级别论坛26日在深圳开幕。记者从论坛了解到,我国红树林面积比本世纪初增加了7200多公顷,彻底扭转了面积减少的趋势,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红树林面积净增加的国家之一。



    29个国家、《湿地公约》秘书处和联合国粮农组织等相关国际组织的160名代表参加本次论坛。论坛期间,举办了部级圆桌会议、全体会议、各国红树林风光图片展览等多项活动。

    部级圆桌会议上通过的《共同声明》倡导各国政府将红树林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纳入国家规划,以充分发挥其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共同探索可持续的筹资机制,在知识共享、科学研究、技术交流培训及试点项目等领域开展合作。

    论坛期间还设立了国际红树林保护专项基金,主要用于资助并支持开展红树林保护国际合作、科学研究、生态修复等项目。

    据国家林草局介绍,自去年11月《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举办以来,中国政府筹建“国际红树林中心”,将保护、修复、合理利用红树林和滨海蓝碳生态系统作为工作重点,组织开展技术交流、信息共享、监测评估和援外培训等,特别是对发展中国家提供服务和帮助。中国政府还制定完善湿地保护法配套制度,加强湿地保护监督检查,将湿地资源保护管理纳入林长制考核评价体系。

    2023-07-27
  • 中国气象局:预计8月全国有4次高温过程 可能进一步导致电力负荷增加

    央视网消息:7月26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负责人王亚伟在会上介绍,今年以来,我国高温热浪出现时间早、范围广、区域叠加、极端性强,全国共出现了6次区域性高温天气过程。特别是6月以来,黄淮和华北地区出现了多轮次、高强度的高温天气过程,有26个国家气象站日最高气温突破了历史极值。北京、天津、河北、新疆4个省(区、市)经历了最为炎热的6月天气。特别是6月22-24号,北京、天津出现连续3天日最高气温超过40℃的极端情况。

    高温天气对能源保供从供需两个方面都会带来影响。一方面从负荷侧来看,高温天气会导致群众生产生活用电负荷增加,给能源保供带来压力。另一方面从供电侧来看,温高雨少会导致水力发电出力不足,给蓄水发电保供带来影响。除高温天气以外,台风等气象灾害也将对电力设施安全运行带来影响,对能源保供带来一些不利的影响。气象部门和能源管理部门保持密切的沟通协作,及时通报最新的预报预测情况,采取有力措施最大限度降低天气对能源保供的影响。中央气象台预报,今年第5号台风“杜苏芮”可能于7月28日早晨到上午,在福建晋江到闽粤交界沿海登陆,登陆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可达14-15级。受其影响,台湾岛、浙江、福建、广东、江西等地会先后出现大到暴雨。28号以后“杜苏芮”将深入内陆北上,还将对我国东部地区造成进一步的影响。此次台风过程,总体有利于海上风力发电,但仍需关注台风登陆前后大风对风电机组安全运行的影响,建议福建、广东一带提前做好风电切出准备。此外,大风和强降雨可能对光伏电站、输电线路、变电站等电力设施产生破坏性影响,建议提前做好电力设施的检修和运行监控。中央气象台于今天上午发布了台风红色预警,请相关各地及时关注本地气象部门发布的预报预警信息,及时采取防范应对工作。

    从气温来看,预计到7月底,新疆盆地地区、甘肃西部、内蒙古西部高温天气持续,部分地区日最高气温可以达到35~38℃,光伏发电气象条件较好。

    预计8月份,全国有4次高温过程,江苏南部、安徽南部、上海、浙江、福建北部、华中大部及新疆等地高温日数较常年同期偏多,发生高温热浪的风险较高,可能进一步导致电力负荷增加。预计9月上旬,全国发生大范围持续性的高温天气过程概率较低,但江南地区仍可能有阶段性高温天气。气象部门将进一步加强监测预报预警,及时发布有关预警信息,全力以赴做好能源保供气象服务工作。

    2023-07-27
  • 54个“千亿县”带来哪些启示?

    (经济观察)54个“千亿县”带来哪些启示?

    中新社北京7月25日电(记者刘育英)2022年中国54个县域进入“GDP千亿俱乐部”(以下简称“千亿县”)。这些县域何以进入“GDP千亿俱乐部”?其模式和经验受到关注。

    中国县域GDP占全国GDP的比例在40%左右。当日赛迪顾问发布的《2023中国县域经济百强研究》显示,2022年,“千亿县”总数达到54个,完成GDP8.6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占全国经济总量的7.1%。

    其中,昆山市位列第一,地区生产总值超过5000亿元。“千亿县”名单新增伊金霍洛旗、瓦房店市、东台市、高邮市、仙桃市、沛县、闽侯县、邹城市、仪征市、寿光市,其中7个县域地区生产总值名义增速高于6%。

    县域在产业集群培育方面取得突出进展。2022年工信部公布的100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中,39个位于县域,占比接近四成。如:昆山小核酸创新型产业集群、宜兴水环境产业集群、天门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县域成为培育中小企业产业集群重要的载体。

    赛迪顾问业务总监兼县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余德彪说,县域经济是当前稳定宏观经济大盘的重要发力点。以“千亿县”为代表的县域经济发展势头强劲,为了更多的县域迈上“千亿县”的跃升提供了借鉴。

    据余德彪介绍,当前“千亿县”形成了六大典型发展模式:以昆山市、江阴市、慈溪市、义乌市等为代表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创新驱动主导模式;以晋江市、南安市等为代表的粤闽浙沿海城市群产业集群驱动主导模式;以长沙县、浏阳市、宁乡市为代表的长株潭城市群区域融合驱动主导模式。

    此外还有,以龙口市、胶州市为代表的山东半岛城市群传统产业升级驱动主导模式;以神木市、准格尔旗为代表的呼包鄂榆城市群资源驱动主导模式;以仁怀市为代表的核心企业驱动主导模式。

    以长江三角洲的创新驱动主导模式为例,余德彪解析说,这种模式的特点是百强县、“千亿县”的数量众多,技术创新、模式创新的能力强。其特点一是创新要素驱动,二是聚焦细分产业,三是一县一特色。

    不过,由于大城市的“虹吸效应”,县域经济仍然面临挑战。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原部长、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李毅中表示,一是县域GDP占全国GDP的比重过早过快下降,2012年县域GDP占全国GDP比重达54.9%,之后一路下跌;二是县域经济中工业占比过早过快地下降。

    县城是连接城乡重要的节点,不仅为生活在县城的人口提供安居乐业的条件,而且还能有效为5亿居住在乡村的人口就业提供高品质的公共服务。今后如何发展县域经济,“千亿县”或许带来一些启示。

    李毅中表示,县域工业要根据当地的资源禀赋、环境容量、产业基础、人口分布、市场状况以及历史传承等特点,差异化发展。

    李毅中还认为,县域工业要纳入当地城市群、都市圈的产业体系中,尽可能为当地的主导产业配套。在长三角、京津冀、成渝双城地区以及更多国家认定的区域性城市群、都市圈中,也都有一大批县域工业配套发挥了支撑作用。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院长陆军认为,现在发展县域经济的重要抓手是打破技术和数字在城乡之间的鸿沟。工业经济的发展可以弯道超车,但数字经济、智慧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弯道超车可能很难,因此要尽快实现城乡间的数字化均等发展格局。(完)

    2023-07-26
  • 国内油价调价窗口26日开启 或迎来“三连涨”

    中新网7月26日电(中新财经葛成)7月26日24时,国内新一轮成品油调价窗口将开启。机构预计,本轮成品油价格或继续上调,迎来“三连涨”。

    卓创资讯成品油分析师许磊认为,本计价周期内,尽管美联储加息、全球经济疲软等因素拖累油价,但石油输出国组织及其合作伙伴(OPEC+)承诺8月份将进一步减产,加剧了供应紧张的预期。此外,中国经济增长势头强劲,多重利好因素占据主导,推动国际油价反弹。

    “整体来看,国际原油震荡上涨,录得近三个月高点。原油变化率持续正值范围内运行,对应成品油零售限价处上调预期。”



    资料图:加油站。中新财经葛成摄

    机构测算,截至7月25日,本轮成品油调价周期第九个工作日,参考原油品种均价为每桶78.50美元,变化率为5.44%,预计国内汽油、柴油上调幅度约为每吨240元,折合汽油、柴油每升上调0.2元左右。

    本轮调整后,后续油价走势如何?

    “国际原油基本面表现仍然偏强,价格存在震荡上涨空间。”在许磊看来,美联储加息以及欧洲央行会议,或对国际油价产生短期影响。与此同时,在供应趋紧的背景下,多家国际组织和机构调高中国经济增长预期,或支撑油价在每桶80美元上方波动。

    金联创成品油分析师胡雪亦持相似观点,“后市来看,石油输出国组织及其合作伙伴(OPEC+)减产后,供应有望收紧,再加上各大机构看好中国的经济及原油需求,国际油价有望继续震荡走高。”(完)

    2023-07-26
  • 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青年路街道办事处违法建设专项整治工作推进会

    本网讯(记者弓盛舟通讯员李静)



    按照县工作部署要求,青年路街道开展违法建设专项整治工作推进会,青年路街道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高压遏新增、大力减存量,做到科学统筹、依法有序、标本兼治、稳步推进,不断提升辖区建设管理水平,在村、社区的共同努力下,青年路街道违法建设专项整治工作稳步推进。青年路街道组织工作人员对本辖区内开展拉网式排查,确保不漏一户一房,不留死角、不留盲区,建立违法建设台账,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切实履行职责范围内的违法建设监管和查处职责。加强政策宣传和思想引导,充分发挥社会监督和舆论导向作用,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技术、社会整治等多种手段,逐步形成“不敢违、不能违、不愿违”的违建整治新格局。青年路街道违法建设整治工作总体目标是“坚决遏制新增,大力消减存量,坚决消除安全隐患”,从源头上坚决堵住新增,在存量上快速稳妥递减,按照“一户一策、一栋一策、先急后缓、先大后小、先易后难”的原则,将整治任务分为首要任务和重点任务。下一步,青年路街道将继续扎实做好辖区内违法建设排查整治工作,加大宣传力度,进村入户向辖区居民普及违法建设法律法规和相关制度,努力打造富有现代气息、更加美丽宜居、充满生机活力、人民生活幸福的特色城市,为发展“四大片区”,建设“四个中牟”,做出新的贡献。

    责任编辑:延菁菁

    欢迎提供新闻线索(V:mingchengzaobao)

    2023-07-25
  • 底盘稳、消费旺 中国多举措推动经济恢复向好

    央视网消息:节目开始,首先通过数据看经济。



    数据一:近八成。农业农村部发布消息,目前,全国早稻收获已近八成。当前,南方稻区正处于大规模抢收早稻、抢种晚稻的关键时期,“双抢”作业正有序推进。各地共组织28万台联合收割机、24万台插秧机以及5万台烘干机投入“双抢”作业,机具保障总体充足。

    国家统计局:推动经济恢复向好消费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数据二:77.2%。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8.2%,最终消费支出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7.2%,为推动经济恢复向好发挥重要作用。



    今年以来,各家银行在支持消费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商贸物流企业等方面,持续加大资金投放。数据显示,截至6月末,农业银行支持农产品批发市场、物流园、县域商贸流通等农村消费流通企业贷款余额达1654亿元,比年初增加265亿元,增速19.04%。国家开发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等今年也都加大了对国家物流枢纽网络、冷链物流运行体系等物流基础设施以及农贸市场、批发市场等的金融支持。

    今年上半年多家银行加大对个人消费支持



    再来关注这样一组数据:近2000亿元、超1800亿元和622亿元。今年,各家银行还加大了对个人消费的支持。数据显示,工商银行6月底个人消费贷款余额近2000亿元,较年初增幅10%以上;中国银行6月末个人消费贷款余额超过1800亿元,较年初增速近18%;建设银行上半年新增个人消费贷款622亿元,累计服务2500万客户。各家银行的消费贷利率今年也普遍降低,多家大型商业银行的个人信用消费贷款利率平均在3.7%左右。

    2023-07-25
  • “我一个月工资不够支付托育费” 托育机构发展现状调查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家庭转变育儿理念,对婴幼儿托育行业的需求不断增加。加上国家政策利好的大力扶持,托育行业进入快速扩张时期,托育机构数量井喷式增长。截至2023年6月,全国在国家卫健委托育机构信息公示平台备案的托育机构超过2.6万家

    ●托育机构数量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供需矛盾,但根据公开资料梳理发现,目前提供全日托、半日托、计时托、临时托等多种形式的托育机构,多半是幼儿园内托班和部分早教机构转型而来,社区托育和家庭托育占比较少

    ●除了价格高昂外,行业标准模糊、相关资质模糊不清、服务质量参差不齐也是目前托育行业发展的痛点。多名从业人员指出,完善托育服务配套支持体系还需要一段时间。城市托育机构的运营成本比较高,回收效益慢,获得的实质性支持较少,尤其是遇到特殊时期,托育机构抗风险能力较弱

    □本报记者文丽娟

    □本报实习生郑婷

    宽敞明亮的园区,绘本、玩具等摆放得井然有序,泡泡球、滑梯等游乐设施均为圆形海绵材质,各个房间内色彩搭配和谐统一。一名2岁的小朋友正在专心玩泡泡球,老师在一旁耐心地示范动作。

    这是《法治日报》记者近日走进北京市朝阳区一家民办托育园后看到的场景。

    据托育园白老师介绍,其所在机构目前有5个班级、30多名学生,每个班级配备3名老师,“两教一保”。其中,乳儿班较为特殊,师生比为1:2或1:3。“来园里咨询托育服务的家长如今越来越多,他们希望在育儿方面获得更专业的支持。”

    “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婴幼儿托育问题愈加突出,越来越多的家长选择将3岁以下的孩子送到托育机构照料。国家卫健委数据显示,现阶段我国3岁以下婴幼儿数量约4000万,超过三成婴幼儿家庭有托育需求,但托育服务机构入托率仅为5.5%左右。截至2022年底,我国每千人口托位数约为2.5个,距离“十四五”期末要达到4.5个的目标仍有差距。

    一些社会机构嗅到商机,纷纷开办婴幼儿托育机构。那么,该行业目前的发展现状如何,面临怎样的问题挑战?记者采访多家托育机构发现,从业人员普遍反映行业进入快车道、服务质量有所提升,但同时也面临不同程度的发展困境。

    行业驶入“快车道”

    机构数量快速增加

    “宝贝们,都坐好啦。来,我们把手放在膝盖上。”

    “巧巧宝贝,来老师这里取材料啦!”

    ……

    7月13日上午10点,北京市朝阳区红领巾公园附近一家托育机构内,10多名幼儿正在两名助教和一名保育员的带领下,将手中的玩具雪花片穿到毛条上。“巧巧宝贝”今年2岁多,她穿得很认真,还时不时地帮其他小朋友操作。

    “这个课程设计包括穿、捏、拉等动作,老师们先演示一遍,然后让小朋友们跟着做,锻炼他们的双手合作能力、手眼协调性、规则意识和专注力等。”其中一名育婴师告诉记者。

    据了解,这家托育机构主要提供0岁至3岁孩子的早教和托育,目前托育班一共5个班,招了16名幼儿,班额已满。每个班的师资配比为1:4,即1名班主任、2名助教、1名保育员。

    “对于刚入园的幼儿,我们会安排1:1的师资,帮助幼儿适应过渡。”该机构老师向记者介绍,老师们没有明显分工,幼儿的生活和教育,每位老师都会参与,班主任负责整体的管理和安排,保育员负责洗漱和擦洗等。

    这位老师还介绍称,机构会根据课程内容安排老师辅助早教,比如幼儿的感统课程,会安排2名老师进行辅助,在专门的感统教室通过专门的体能和感统设备锻炼培养幼儿。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家庭转变育儿理念,对婴幼儿托育行业的需求不断增加。加上国家政策利好的大力扶持,托育行业进入快速扩张时期,托育机构数量井喷式增长。

    国家卫健委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6月,全国在国家卫健委托育机构信息公示平台备案的托育机构超过2.6万家。

    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学前教育专业委员会发布的《2023年中国托幼一体化及幼儿园办托育情况研究报告》进一步显示,截至2023年4月末,在完成备案的托育机构中,机构注册登记名称含有“幼儿园”相关关键词的有1.08万家机构,占托育机构总数的43.30%。这意味着,幼儿园正在成为办托育的重要力量。

    家长吐槽价格偏高

    机构宣称成本不低

    托育机构数量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供需矛盾,但记者根据公开资料梳理发现,目前提供全日托、半日托、计时托、临时托等多种形式的托育机构,多半是幼儿园内托班和部分早教机构转型而来,社区托育和家庭托育占比较少。

    《2022年北京市托育行业发展报告》也显示,截至2021年12月31日,北京市内拥有520家托育机构,民办托育机构是市场主力,占比达96.7%。

    由此带来的一个结果是,托育价格偏高。记者走访北京市5家民办托育机构发现,仅1家机构招生满员,3家机构托位空置率超过50%。托育收费最高可达16000元/月以上,最低为6800元/月,其余3家机构收费在7000元/月至9000元/月不等。

    记者随机采访10位家长发现,未送托家庭的理想月托育费用集中在3000元以内,多数已送托家庭则希望每月托育费用不超过5000元。

    “我们也想送宝宝去托育园,但是好一点的托育园价格太高了,我一个月的工资都不够,综合考量后还是决定让家里老人带。”生活在北京市海淀区的周女士是一名初中老师,平时工作忙无暇照顾孩子,本想送孩子上托育班却因价格高而作罢。

    家长们吐槽托育费用高,机构方面则表示自己也有难处。

    北京市朝阳区某民办托育园负责人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根据政策要求,托育机构必须位于三层楼以下,这样一来房子的租金就比较高;加上人力成本,比如照顾18个月以下幼儿的师生比是1:2,18个月以上的师生比是1:3,这也是一笔大开支;还有师资培训,一名老师培训一周,大约需要五六千元费用。

    “我们园一年成本是300多万元,房租和工资占了大头。照顾年龄越小的孩子,对老师的专业性和其他要求也就越高。”北京市朝阳区另一家托育中心负责人介绍道。

    山东省青岛市某托育中心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时也频频“倒苦水”:托育费标准是每月1880元,但每年房租、水电、教师工资等,这些成本算下来差不多近100万元,“入不敷出”。

    “和普通幼儿园不一样,婴幼儿托育设有乳儿班(6个月至12个月)、托小班(1岁至2岁)、托大班(2岁至3岁)3种班型,可以提供全日托、半日托、计时托、临时托等多种服务,但是在课程设置、服务项目、费用定价等方面,大家其实都是摸着石头过河。”上述负责人说。

    记者注意到,早在2022年8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3部门印发《养老托育服务业纾困扶持若干政策措施》,明确了房租和税费减免、社会保险支持等26条纾困扶持措施。

    对此,多名从业人员指出,完善托育服务配套支持体系还需要一段时间。城市托育机构的运营成本比较高,回收效益慢,获得的实质性支持较少,尤其是遇到特殊时期,托育机构抗风险能力较弱。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和文化发展研究部研究员佘宇、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史毅、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白钰等曾依托各地托育行业协会、托育头部企业等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针对托育机构的线上问卷调查,结果显示:

    8.66%的托育机构自建用房,房屋市场价约8543.18元/月,3.25%的自购用房,房屋市场价约11285.56元/月;45.85%的租赁商业用房作为机构业务用房,平均租金为32558.24元/月;5.42%的租赁社区公共用房,租金16162.54元/月;18.05%的租赁私人产权用房,租金25761.64元/月;5.42%的租赁国有资产用房,租金46614.63元/月。

    在购置的主要设备中,监控报警设备平均6.04万元,厨房类设备平均9.21万元,教学教具设备平均28.76万元,户外活动设备平均15.07万元。

    投资回收周期(或预计周期)中,36.46%选择“5年以上”,31.77%选择“3-5年(不含)”,27.44%选择“1-3年(不含)”,4.33%选择“1年以内(不含1年)”。

    标准资质模糊不清

    专业人才相对匮乏

    除了价格高昂外,行业标准模糊、相关资质模糊不清、服务质量参差不齐也是目前托育行业发展的痛点。

    从2019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指导意见》,对婴幼儿照护服务进行顶层设计,明确托育机构登记注册部门;到同年10月国家卫健委印发《托育机构设置标准(试行)》和《托育机构管理规范(试行)》,对场地、设施、人员、管理等多方面进行标准细化;再到2019年12月国家卫健委、民政部等印发《托育机构登记和备案办法(试行)》,我国婴幼儿托育服务在标准规范方面取得了明显进步,对托育机构专业化、规范化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

    然而,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发现,在落地实施过程中,关于托育机构的设施设备、人员配备、卫生健康、举办经费、安全防护等规定没有得到进一步细化,相应的监测评估制度也未能及时跟上,托育机构在实际工作中缺乏可参考的工作流程,提供的服务质量参差不齐。

    以餐饮为例,在记者走访的5家民办托育机构中,有的采用标准化配餐,由中央厨房统一送至直营店;有的具备独立食堂,按照营养带量提供餐饮;还有的采用半成品简单加工方式。定价标准也不相同,有的是每月950元专款专用;有的是60元/天。

    佘宇、史毅、白钰等人的调查结果显示,277家受访机构中配有厨房和配餐间的数量分别为244家(88.09%)和206家(74.37%)。

    受访机构除去8家不提供餐饮,剩下的269家机构中有230家(85.50%)采用自行制作的方式提供餐饮服务,36家机构(13.38%)采用中央厨房配送方式,3家机构(1.12%)采用半成品简单加工方式。配有消毒间的机构数量为176家(63.54%)。

    针对自行制作的方式提供餐饮服务的机构,相关管理和检查相对完善;针对采取集中配送方式或半成品加工方式提供餐饮服务的机构,则缺乏食品安全溯源和延伸检查的制度规范。

    此外,记者注意到,现阶段我国对0岁至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教师的资质要求比较模糊,各地区从业要求标准不一。一些托育机构对从业人员的学历和专业要求不高,有的从业人员甚至没有学前教育专业背景。

    记者以应聘托育师为由,致电北京、长沙、广州等地数家托育机构。有的托育机构称,应聘托育师首先要通过简历筛选,再进行面试,面试通过后进行培训,培训通过后颁发毕业证书即可上岗;有的托育机构要求“托育师须为大专以上学历”“具体专业不限,有相关专业最好”“如果不是相关专业,只要人好、有亲和力也行”;还有的托育机构称“没有教师资格证也没有关系”。

    而实际上,照顾0岁至3岁婴幼儿,对老师的综合能力要求更高。

    “幼儿园比较看重老师的教学、游戏组织能力,托育园则要求老师还要能够处理吐奶、如厕等情况,因此托育机构老师专业背景一般为学前教育、护理、早期教育等,另外还要符合具备幼儿园教师资格证、育婴师证等条件。”北京市朝阳区某托育中心负责人说。

    但现实情况是,在早期教育教师人才培养方面,截至2020年,我国开设早期教育的高等院校仅有71家,且多为高等专科学校和职业学院。值得期待的是,教育部去年9月发布的新版《职业教育专业简介》,已经将婴幼儿托育专业纳入其中。

    2023-07-25

  • 首 页  上一页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下一页    尾 页  

    版权声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 8629 6259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696号 蒙ICP备160010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