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年轻人提供就业新方向 新职业不断出炉 开辟就业新赛道

    汪星宇是名“斜杠”青年。身为某综艺节目冠军、创业青年的他,还是一名“研学旅行指导师”。近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向社会公示了包括民宿管家、家庭教育指导师、研学旅行指导师等在内的18个新职业。经公示征求意见、修改完善后,这些新职业将被纳入新版职业分类大典。


    不断出炉的新职业为大学生就业带来新机会,很多新职业平均薪酬高、工作方式灵活,成为就业路上的条条新赛道。


    “我创业团队里的10多名队友都是年轻人,我们终于有了职业身份,这对研学领域的发展无疑是个利好消息。”汪星宇说。


    新职业成年轻人就业新方向、新指引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教授李长安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时说,这次公示的新职业客观反映了经济社会的最新发展,以及人们追求高质量生活过程中的新需求,很多新职业对大学生有比较大的吸引力,成为大学生就业的新方向、新指引。


    据统计,2019年至2021年,人社部会同有关部门发布了4批共56个新职业。目前这些新职业已纳入最新修订并对外公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


    李长安说,近年来,我国新经济新业态快速发展,很多新就业形态领域催生了新职业。目前我国以网约配送员、互联网营销师、在线学习服务师等为代表的新职业就业形态劳动者已近1亿,且数量在持续增加。


    汪星宇和几个小伙伴在2017年创办了乡村笔记研学项目,通过体验式学习将学校课程大纲里的社会实践部分落实,带着城市的孩子们来到乡村研学,“迄今为止,我和我的研学旅行师团队已经带领5000多个城市孩子到乡村研学,还资助了1000多个乡村孩子来到城市切实体验各行各业”。


    “新职业有助于建立行业规范以及服务标准,当研学旅行师开始专注于研学本身时,教育和旅游能更加有机地融合,从业者也能更有序地参与行业的迭代更新。”汪星宇说。


    很多年轻人看中新职业的新前景


    来自人社部的信息显示,不少新职业是在数字经济发展中催生的数字职业,如此次公示的“数据安全工程技术人员”“数字化解决方案设计师”“数据库运行管理员”“信息系统适配验证师”“数字孪生应用技术员”“商务数据分析师”“农业数字化技术员”等,都具有数字职业的鲜明特点。


    美的楼宇科技研究院院长孟涛认为,数字化解决方案设计师的岗位职责是运用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和数字化技术,设计数字化业务场景和业务流程,提出并制订数字化项目架构的技术解决方案。但数字化解决方案设计师是复杂技能构成工种,更需要在实践和项目执行中积累经验。


    他以楼宇的电梯维护为例,从后台监控到数据异常,需要准确分析出现的问题,通过手机给相应的维修工人派单。“这个工作不能简单依靠培训速成,有的要在其他岗位上锻炼很多年。”孟涛说,这种数字化新挑战对年轻人具有吸引力和挑战力。


    此次公示的新职业中,还有一些在新阶段新理念新格局和适应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中孕育的新职业,如为满足广大旅游消费者个性需求的民宿行业蓬勃发展,“民宿管家”短短几年实现了由零到百万级的规模跨越。


    记者从浙江旅游职业学院了解到,今年刚毕业的民宿管理方向班的30名学生全部顺利找到工作,目前民宿管家供不应求。


    此次人社部公示的新职业中“民宿管家”由浙江省德清县申报。据了解,德清县如今有4000名民宿管家,仅莫干山度假区就有近900家民宿。莫干山民宿管家培训中心副主任刘杰表示,这些年民宿行业的发展碰到很多新问题,而制约行业发展的瓶颈是人才因素,因此有了申报“民宿管家”这一新职业的想法。


    刘杰说,目前我国民宿每年平均新增约1万家,即使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每年也平均新增6000家民宿。假设每间民宿需要3-5名管家,每年便会产生1.8万-3万名“民宿管家”的需求。


    浙江旅游职业学院教授章艺认为,新职业带来多元化就业通道,是社会不断发展的产物,对学校的人才培养提出新要求,“每一种新职业从公示、发布到市场应用都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经过长时间打磨与考验,从而建立起一套人才选拔、培养、认证的职业教育体系”。


    新职业、新业态技能培训如火如荼


    新职业层出不穷,各种培训也如火如荼地展开。2021年7月,人社部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联合钉钉推出新职业在线学习平台3.0版。截至2021年10月,新职业在线学习平台承接新职业学习人数918万,学习人次2774万,其中“数字化管理师”学习认证人数超过240万。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2019级学生陆荣花在数字化管理师实训课上,第一天就成功地用低代码搭出了一个OA审批流程应用,而刚开始她以为“编程、代码是很高深的东西,是计算机专业的同学才能掌握的”。陆荣花实训结束后先后考取了数字化管理师初级、中级资格证书。毕业后,她在今年年初顺利入职昆明一家科技公司,月薪可达万元。


    据了解,针对当前庞大的新职业市场,各地在积极筹备新职业相关的技能培训。人社部职业能力建设司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人社部将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制定新职业标准,并指导培训机构依据国家职业标准开展培训。同时,积极稳妥推行社会化评价,对评价认定合格的人员,由评价机构按照有关规定颁发证书。


    李长安指出,把这些新职业纳入目前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对于规范新职业的培训市场具有积极意义。新职业能起到职业引导作用,促使对新职业有兴趣的大学生做好职业规划,从长远角度解决更多就业问题。(记者李桂杰)

    2022-07-18
  • 国家统计局:就业形势好转 城镇调查失业率回落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今天(7月15日)上午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介绍2022年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


    上半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654万人,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为5.7%,其中二季度平均为5.8%。4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6.1%;5、6月份连续回落,分别为5.9%、5.5%。6月份,本地户籍人口调查失业率为5.3%;外来户籍人口调查失业率为5.8%,其中外来农业户籍人口调查失业率为5.3%。16-24岁、25-59岁人口调查失业率分别为19.3%、4.5%。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8%,比上月下降1.1个百分点。全国企业就业人员周平均工作时间为47.7小时。二季度末,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总量18124万人。

    2022-07-18
  • 上半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654万人

    新华社北京7月14日电(记者姜琳)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14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和国内疫情带来的冲击,各地区各部门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全力以赴稳就业保就业,就业局势保持总体稳定。1至6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654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59%,与时序进度基本一致。


    从各地情况看,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任务完成快于时序进度,但受局部疫情影响,3个省份进度偏慢。


    从城镇调查失业率走势看,近两个月就业形势逐渐好转。一季度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均值为5.5%,处于较低水平。4月份受疫情影响走高至6.1%,5月份回落至5.9%,6月份进一步回落。分年龄看,25至59岁人口调查失业率低于整体失业水平,但16至24岁人口调查失业率有所上升。


    城乡困难人员就业稳中有增。6月末,脱贫人口务工规模3223万人,同比增加160万人,25个中西部省份均已完成目标任务。1至6月,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85万人,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规模保持基本稳定,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250万人。


    尽管较大就业压力,但从供求关系看,我国市场岗位需求始终大于求职人数。根据人社部数据,上半年,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和市场机构求人倍率均在1以上。其中,二季度100个城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求人倍率1.37。


    人社部表示,随着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加快落地,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高效统筹,各方面围绕就业同向发力,就业局势有望继续回暖。与此同时,国际形势依然复杂严峻,国内经济恢复仍面临挑战,就业总量压力依然存在,稳就业保就业工作仍需付出更多努力。


    人社部提出,要加强调度、加大力度、加快进度,通过加快释放减负稳岗政策红利、加力促进创业和灵活就业、加密组织线上线下就业服务活动、加大未就业毕业生就业支持力度、加强其他重点群体就业帮扶等五方面政策举措,努力完成各项就业目标任务,努力确保就业局势总体稳定。

    2022-07-15
  • 20年招不到医学院毕业生 基层医院人才荒怎么破

    浙江龙游县卫生健康局近期在答复政协委员提案时,报告了当地遭遇的基层医院人才荒问题。龙游县卫健局称,当前队伍结构不尽合理,招人难、留人难问题较突出。龙游县县级医院已连续20余年招不到浙大医学院的毕业生,招聘现场经常门可罗雀,急诊、麻醉等紧缺岗位多年未招聘到人。今年4月,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砚山县有政协委员在提案中指出,砚山县人民医院现为二级甲等综合医院,创建三级医院最大的困难就是人员编制和职称不足。(澎湃新闻网7月13日)


    龙游县、砚山县县级医院在招人难、留人难等方面的遭遇,都直指一个问题——基层医院人才荒。基层医院招人难、留人难,原因大致可分为如下几种:编制不足、待遇不高、职称不足、前景不明。


    目前,各地各单位都严控编制,从精简人员、提高效率角度看,这有一定的合理性。但这也导致基层医院岗位的吸引力大大降低:既然干着同样的工作、却可能因没有编制而在待遇、晋升等方面“低人一等”,那么医学院毕业生为何不选择更高的平台?而有些即便以无编身份入职基层医院的人,也是以此为跳板,积累经验后继续考编或跳槽到城区的大医院。编制可以严控,可基层无医的风险却片刻小觑不得,在基层医院编制供给方面,各地可能需要统筹考量,别让缺编制约了医院的正常运转。


    基层医院待遇不高也是人才荒出现的重要原因。从一名医学生成长为一名医生,付出的时间、经济成本是相当大的,某些基层医院的待遇会让他们的择业性价比大打折扣。如果在待遇上没有竞争力,如何能吸引到优秀的医学人才?人们都说“再穷不能穷教育”,其实医疗领域的投入同样是不能穷的,它直接关乎基层群众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危,在提高基层医生待遇上,不少地方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在职称评定方面,某些基层医院同样处于弱势地位。一方面,基层医院医疗资源相对落后,这制约了基层医生科研工作的开展,另一方面,基层医生受限于学历、奖项、论文等方面的条件,在职称评定方面缺乏竞争力。对于这个问题,国家与地方层面都已经开始重视,要求在职称评定中“因地制宜”,要求破除以往唯论文、唯学历、唯奖项、唯“帽子”倾向,对于基层卫生专业技术人才,重点评价其服务基层水平、接诊量和解决基层实际问题能力,突出实践和实操能力考核。这些都是可喜的变化,解决基层医院编制不足的难题,对于留住人才功莫大焉。


    不少医生担心,一旦进入基层医院,可能就一辈子都要待在这里了,这一担忧理应被理解。不解决基层医生对前景不明的担忧,就很难留得住人才。基层医院也要想办法组织医生外出学习,提升专业素养,而在晋升机制上,也要向有基层医院工作经历者倾斜。让基层医院的人才有畅通的发展空间,才能吸引新的人才源源不断汇入,形成良性循环的一潭活水。

    2022-07-15
  • 持续帮扶,共促高校毕业生顺利就业

    高校毕业生是国家的宝贵财富。各方进一步凝聚力量、共促就业,就一定能更好帮助高校毕业生们找到建功立业的机遇与舞台,成就更加精彩的人生


    人社部印发通知,于7月至12月启动实施2022年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服务攻坚行动;上海、杭州等城市针对高校毕业生的最新落户政策,大幅降低了人才落户门槛,让大学生“先落户后就业”;宁夏计划招募4100名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开展“三支一扶”服务……为做好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近段时间,相关部门和地区陆续出台一系列举措,精心保障高校毕业生的求职之路。


    高校毕业生是国家的宝贵财富,解决好他们的就业问题,既关系实现个人价值和家庭幸福,更关乎国家长远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中央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当前正是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关键阶段,要进一步挖掘岗位资源,做实做细就业指导服务,学校、企业和有关部门要抓好学生就业签约落实工作,尤其要把脱贫家庭、低保家庭、零就业家庭以及有残疾的、较长时间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作为重点帮扶对象。”随着今年1076万名高校毕业生走出校园、步入社会,他们求职的方式、寻求帮扶的途径也随之变化。如何确保服务不断线、工作不断档,是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一道必答题。


    做好衔接,确保帮扶不落人。毕业生从高校步入社会,服务毕业生的主体也从高校转为各地的人社部门。这就要求人社部门提早与教育部门、高校对接,尽快获取未就业毕业生的相关信息,及时建立台账,确保每位需要帮助的高校毕业生都能获得相应的服务。值得注意的是,6月底人社部已开放2022届未就业毕业生求职登记小程序,未就业毕业生可在户籍地、常住地、求职地进行失业登记或求职登记,这将确保高校毕业生求助有渠道,服务不断线。


    精准施策,做到服务高质量。今年以来,从精准推送岗位信息,到提供个性化就业服务方案,各地积极推动公共服务进校园。实践证明,更加细致的就业服务工作,有利于高校毕业生实现高质量就业。随着高校毕业生从校园走入社会,各地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仍应延续之前的好做法,切实提高服务精准性,确保帮扶质量。例如,对有就业意愿的高校毕业生,若其缺乏相关经验,可提供职业指导、技能培训、见习机会等服务,若其缺少岗位信息,可加大岗位推介力度;对暂无就业意愿的,也应做好状态记录,及时跟进服务。


    创造条件,力促求职渠道畅。在校期间,校园招聘是促进就业的有效手段,也是高校毕业生求职的主渠道。毕业生离校后,各类社会化专场招聘活动应承接起校园招聘的功能,当好用人单位与高校毕业生的沟通桥梁。特别是要用好线上招聘平台,广泛应用直播带岗、空中宣讲、无接触面试等新模式,加快岗位信息省级集中、全国联网发布,畅通信息发布渠道,让高校毕业生能更方便、更快捷地获取岗位信息。当然,在落实疫情防控常态化要求的基础上,有条件的地方应尽可能组织线下招聘活动,提高供需匹配效率。


    当前全国疫情防控形势总体向好,为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造了有利条件。7月份以来,不少地方积极行动,不断探索好做法、新路径,有的地方为求职毕业生提供住宿、交通便利,不少省份重启延期的就业招考,还有的地方归集发布适合高校毕业生的基层就业岗位……随着一系列举措的接续落地,各方进一步凝聚力量、共促就业,就一定能更好帮助高校毕业生们找到建功立业的机遇与舞台,成就更加精彩的人生。

    2022-07-14
  • 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部署加力稳岗拓岗的政策举措 确保就业大局稳定

    新华社北京7月13日电国务院总理李克强7月13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力稳岗拓岗的政策举措,确保就业大局稳定;要求多措并举扩消费,确定支持绿色智能家电消费的措施。





    会议指出,就业是头等民生大事、稳经济大盘的重要支撑。有就业才能创造财富、增加收入,进而带动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今年以来,各地各部门贯彻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加大力度落实稳就业各项政策,6月份就业形势较4、5月份好转。但稳就业任务依然繁重,要坚持就业优先,以发展促就业,以稳就业支撑经济加快恢复和平稳发展。一是继续通过保市场主体稳就业。持续落实助企纾困政策,打通落实堵点,实行社保费缓缴、稳岗返还、就业补助等打包办理。二是更多用市场化社会化办法增加就业岗位。支持以创业带就业,对符合条件的初创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继续发放最高20万元创业担保贷款并由财政贴息。地方政府要拿出资金,帮助孵化基地降低初创企业场地租金等费用。三是抓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落实已确定的拓展毕业生就业渠道政策。加快恢复线下招聘。出台政策支持服务外包产业吸纳毕业生。对未就业毕业生“一人一策”提供不断线帮扶服务。实施好以工代赈。确保零就业家庭至少有一人尽快就业。四是保障劳动者平等就业权利。严禁在就业上歧视曾经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的康复者。相关部门要加强劳动保障监察,对此类歧视现象发现一起严肃处理一起。五是地方政府要承担稳就业主体责任,确保实现就业目标。对地方就业工作及时通报督导。


    会议指出,我国有2亿多灵活就业人员。灵活就业能有效促进就业,也有利于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要强化保障和服务。一是允许灵活就业人员在就业地参加职工基本养老、医疗保险,依托国家统一平台参保登记,提升社保缴费、转移接续、异地就医等便利度。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等从事灵活就业的,按规定给予社保补贴。二是依法保护灵活就业人员合法权益,严肃查处逃避用工主体责任、拖欠薪酬等问题,实施好职业伤害保障试点。三是加快零工市场建设,推动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免费提供零工供需对接;对符合条件的灵活就业人员培训,给予培训补贴和培训期间生活补贴。


    会议指出,消费是最终需求,扩消费既有利于提升群众生活水平,又能带动就业、投资和产业升级。要注重用市场化、可持续办法扩大消费,更好发挥消费对经济增长的主拉动作用,满足群众需求。要加快释放绿色智能家电消费潜力。一是在全国开展家电以旧换新和家电下乡,鼓励有条件地方予以资金和政策支持。实施中要维护全国统一开放大市场,保障公平竞争。二是完善绿色智能家电标准,推进安装、维修等全链条服务标准化。三是支持发展废旧家电回收利用,全面实施千兆光纤网络工程,加快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巩固提升农村电网,为扩大家电消费提供支撑。


    会议研究了其他事项。

    2022-07-14
  • 三部门发文推动社会组织助力高校毕业生等群体就业

    新华社北京7月12日电(记者高蕾)记者12日从民政部获悉,民政部、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近日联合印发通知,推动社会组织进一步助力高校毕业生等群体就业。


    通知指出,以社会团体、基金会和社会服务机构为主体组成的社会组织是吸纳就业的重要力量,要把促进高校毕业生等群体就业摆在社会组织工作更加突出的位置,完善社会组织吸纳就业政策,优化社会组织发展环境,引导社会组织动员社会力量,助力开发就业岗位、拓展就业空间、提供就业服务。


    通知强调,各地要严格开展社会组织登记审查,将新成立社会组织“有与其业务活动相适应的专职工作人员”的法定准入条件落到实处,带动专职就业岗位增加;要广泛动员、积极推动社会组织参与“百万就业见习岗位募集计划”,指导社会组织结合高质量发展要求合理设置见习岗位条件,增强对高校毕业生吸引力;要引导和鼓励社会组织依据章程、业务范围和自身专长优势,在规范有序开展活动基础上,积极提供专业化、多样化、个性化服务,推动以事业发展支撑就业;要有序组织高校大学生到社会组织开展就业对接、实习实践、志愿服务、社会公益等活动,提高高校毕业生到社会组织及其会员单位、理事单位就业的积极性。


    此外,通知还要求,创新校社合作模式,加强人才供需对接,鼓励社会组织与职业院校、技工院校共建实训基地,通过校社双师带徒、工学交替等方式,推进开展订单、定岗、定向式人才培养,满足社会组织领域对急需紧缺人才需求,助推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

    2022-07-13
  • 通辽市多措并举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近日,内蒙古民族大学2022届毕业生校园招聘会在通辽市举办。


    在招聘会现场,通辽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书记、局长杜志军为高校毕业生及企业讲解就业创业相关政策,并叮嘱企业要用足、用好、用对惠企利民的好政策,为更多的毕业生提供就业机会。


    “刚才听说有专门给大学生的各种补贴,还有创业贷款,其实大学生找工作的渠道也不少,根据自己的专业来创业也是不错的选择。”已经考取足球裁判员证书,又擅长排球专业的张青亮对未来充满希望。


    据了解,为促进高校毕业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通辽市针对高校毕业生开展了“四送四进”就业服务,通过“送岗位、送培训、送政策、送资金”和“进企业、进社区、进学校、进农村牧区”等活动,推进就业创业政策咨询、职业介绍、用工指导等服务。通过技能培训、专场招聘会、就业岗位精准对接等方式,为用人单位和求职者提供线上线下就业服务。同时,全面落实国家百万青年见习计划、高校毕业就业拓展计划,扩大见习规模,拓展见习岗位。充分挖掘机关事业单位就业岗位,稳定国有企业招聘规模。拓展社区基层岗位,组织好“三支一扶”等基层服务项目,创造更多适合毕业生的优质岗位。


    截至目前,通辽市高校毕业生实现就业创业或落实就业去向5718人,完成内蒙古年度目标任务的53.09%。组织开展高校毕业生创业培训351人,开展就业见习346人。


    下一步,通辽市将开展市场就业项目、基层招募项目、创业引领项目、优化就业服务项目等8个项目,加大就业需求较大领域岗位征集力度,积极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一线从事志愿服务工作,通过落实税费减免、创业担保贷款、创业补贴等政策支持高校毕业生创新创业,指导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及网络招聘平台为用人单位和高校毕业生全年提供岗位招聘服务,强化对毕业生的就业服务和指导,积极引导高校毕业生根据市场需求谋求适合自身的就业创业渠道及到城乡社区就业创业。(记者薛一群实习生王海霞)

    2022-07-13
  • 我国有劳动力的易地扶贫搬迁家庭基本实现至少1人就业

    新华社北京7月11日电(记者侯雪静)国家乡村振兴局局长刘焕鑫表示,今年上半年,易地扶贫搬迁脱贫群众就业规模459.4万人,有劳动力的易地扶贫搬迁家庭基本实现至少1人就业。





    刘焕鑫是在近日举行的全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暨促进就业帮扶车间发展工作会议上作出上述表述的。


    据刘焕鑫介绍,截至6月底,我国就业帮扶车间数量和吸纳脱贫人口数量持续保持稳定,分别达到3.4万个、43.3万人,为脱贫人口稳定就业、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提供了重要支撑。


    会议指出,要扎实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确保搬迁脱贫群众稳得住、融得进、逐步能致富。进一步加强对搬迁群众的监测帮扶,优化监测方式,定期集中排查,及时将符合条件的搬迁群众纳入监测对象,实施精准帮扶。进一步加强对搬迁群众的就业帮扶,强化东西部劳务协作,拓展就地就近就业渠道,增强搬迁脱贫劳动力就业技能。进一步加强安置点帮扶产业园区建设,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发展高质量庭院经济。


    会议强调,就业帮扶车间是促进就业的重要手段,也是促进脱贫人口就业增收的重要载体,将多措并举促进就业帮扶车间高质量发展,确保完成就业帮扶车间数量稳定在3万个以上、吸纳脱贫人口就业数量稳定在40万人以上的年度目标。全面摸底排查,做到基础底数清、政策落实清、经营状况清。强化分类施策,实行“升级一批”“扶持一批”“新建一批”“清理一批”。强化政策支撑,做到现有政策落实到位、各类资金统筹使用、配套政策超前谋划。强化提质增效,将帮扶车间发展与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相融合、与延伸产业链条相融合、与培育新兴产业相融合。

    2022-07-12
  • 河北:11条举措助推职工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近日,河北省总工会出台《“千企万岗促就业勠力同心促发展”稳就业工作实施方案》,重点聚焦转岗待岗职工、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农民工、困难职工及其家庭成员、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职工、各级工会创业就业培训学员等7类群体,明确继续实施小微企业工会经费全额返还政策等11项具体举措,助推职工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针对当前各地现状,实施方案明确,继续实施小微企业工会经费全额返还政策,全省县以上工会预计返还工会经费6000余万元,帮助小微企业稳岗位稳就业。深入开展集体协商共同约定行动,引导暂时遇到经营困难的企业,采取调整薪酬、灵活安排工作时间、轮岗轮休、组织培训等方式稳定工作岗位,做到尽量不裁员、少裁员;组织开展各种形式技术练兵、技术攻关活动,团结带领全体职工与企业同舟共济、共谋发展。


    为做好就业服务工作,实施方案指出,搭建就业服务平台,积极组织开展民营企业招聘月、金秋招聘月等活动;探索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工会就业工作新模式,积极参加工会跨区域就业合作;建好省市县总工会就业服务平台,积极对接全总平台,为用工企业与职工提供常态化精准服务。全面开展线上招聘活动,以“千企万岗促就业勠力同心促发展”为主题,依托“冀工之家——职工服务平台”,组织各级工会开展灵活多样的招聘活动,动员优质企业积极参与,帮助各类求职者实现就业。


    为促进职工就业,实施方案明确,省总工会将投入900万元,持续开展创业就业培训,支持各级工会全年至少培训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技能等级证书职工8000人以上,特别是将家政类技能培训作为重点,全年培训获证职工2000人以上。做好新业态群体就业服务,以快递行业为牵引,提升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就业质量;深入开展送文化、送健康、送保障、送温暖、送岗位、送技能“六送”专题活动。分时段加大重点群体就业服务力度,6至7月,重点开展困难职工家庭高校毕业生“阳光就业暖心行动”;8至9月,重点对困难退役军人职工开展就业帮扶;10至11月,重点对转岗待岗职工、困难职工及其家庭成员提供就业帮扶,提高就业服务精准度。深化创业就业扶持专项行动,对有创业愿望和能力且符合条件的困难职工家庭,通过贷款贴息、无息借款、物资支持等方式实施创业扶持,以创业带动就业。


    针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实施方案明确,要做好疫情期间常态化送温暖和困难帮扶工作,特别是针对疫情影响的转岗待岗且生活遇到临时性困难的职工开展慰问,千方百计帮助他们渡过难关;建立健全预防职工返贫致困监测和帮扶机制,对于新产生的生活困难职工,符合条件的及时建立档案,及时帮扶。加强疫情对职工就业影响的调查监测,通过多种形式摸清疫情对职工就业等生产生活的影响、职工对工会组织的期盼,探索更多纾难解困项目。畅通就业服务咨询热线,充分利用“12351”职工维权服务热线,第一时间接听职工反映的问题,及时向政府相关部门反映,积极帮助解决,将矛盾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省总工会有关负责人要求,各级工会要把稳就业作为“一把手”工程,精心组织,周密部署,细化工作方案,明确任务分工;要增加本级工会经费投入,积极争取使用当地政府部门和社会化渠道筹集的资金,为创业就业、技能培训、组织招聘、帮扶服务等提供坚实的物质保障。(记者方素菊)

    2022-07-12
  • 易地搬迁脱贫群众就业规模459.4万人

    记者从国家乡村振兴局获悉: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和就业帮扶车间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截至今年6月底,搬迁脱贫群众就业规模459.4万人,超过2021年底水平,有劳动力的搬迁家庭基本实现至少1人就业;就业帮扶车间数量和吸纳脱贫人口数量持续保持稳定,分别达到3.4万个、43.3万人,为脱贫人口稳定就业、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提供了有力支撑。


    易地搬迁脱贫群众是防止规模性返贫的重要群体,把搬迁脱贫群众务工规模和收入稳定住,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至关重要。数据显示,全国累计有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3.5万个,搬迁脱贫人口960多万。2021年搬迁脱贫群众人均纯收入11897元,其中工资性收入占比72.4%。


    7月8日至9日,国家乡村振兴局召开相关会议强调,要千方百计促进低收入搬迁脱贫群众增收,进一步加强对搬迁群众的就业帮扶,强化东西部劳务协作,拓展就地就近就业渠道,增强搬迁脱贫劳动力就业技能。


    就业帮扶车间是促进就业的重要手段,也是促进脱贫人口就业增收的重要载体。国家乡村振兴局表示,要多措并举促进就业帮扶车间高质量发展,确保完成就业帮扶车间数量稳定在3万个以上、吸纳脱贫人口就业数量稳定在40万人以上的年度目标。在摸底排查的基础上,将带动脱贫人口务工就业效果作为重要指标,依据带动能力和经营状况对就业帮扶车间重新进行认定。强化提质增效,将帮扶车间发展与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相融合、与延伸产业链条相融合、与培育新兴产业相融合。(记者顾仲阳)

    2022-07-11
  • 线上招聘时间地点更灵活 打开求职就业“快速通道”

    提到求职,你会想到什么场景?是人头攒动的线下招聘会?是炎热天气中四处奔走投递出的一份份简历?还是奔波各地的一场场面试?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高校毕业生规模和增量均创历史新高。线上招聘正在为毕业生就业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成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快速通道”。


    线上面试时间地点更灵活


    线上招聘正变得越来越普遍。今年毕业于北京工业大学的小雪刚刚拿到了录用通知,将入职上海一家技术公司,她全程通过线上操作完成了简历投递、笔试以及面试的流程。提到线上应聘,小雪非常开心:“线上面试在我熟悉的环境里进行,我的心态放松,紧张情绪缓解。线上面试节省了奔波的时间和金钱成本,让我能够更好地发挥。否则,我很有可能因为需要前往外地的不便而错失机会。应该说,我能找到这份工作得感谢公司采取了线上面试。”


    对于用人单位来说,经过不断实践和反复调整,线上招聘流程和经验也越来越完善顺畅。在一家外贸公司负责人力资源工作的徐经理说:“线上求职、应聘的趋势越来越明显。经过不断调整后,今年我们公司的线上招聘流程已经比较顺畅。简历投递与筛选、组织统一笔试、视频面试等流程环节形成了较完善的机制,我们还开发了适合公司用人需求的系统软件。”


    业内人士认为,求职应聘本质上是双向选择的过程。通过线上招聘,求职者和公司都可以获得更多的选择。“以前经常有我们看好的应聘者,却因为时间、场地等客观原因而放弃,让人遗憾。如今采用线上面试,时间、地点都更灵活,公司获得了与更多优秀求职者进一步深入交流的机会。”徐经理说。


    高校推出招聘平台更可靠


    为帮助毕业生就业,各高校推出了线上就业平台,通过开展“空中双选会”、针对专业特色组织专场招聘、邀请专家和人力资源部门从业者帮助学生完善简历,尽力为毕业生提供就业指导服务。


    今年的应届毕业生小高对本报记者说:“我们学校的线上就业信息平台很方便,不仅有各种双选会,还整合了招聘信息,节约了毕业生到处搜索、关注就业单位招聘公告的时间。通过一个平台,就可以方便地获取多种信息。”不少高校的就业平台还可以自制简历、保存模板或者直接线上投递简历,有学校“背书”的求职信息平台更好地支持毕业生找工作。


    在中国人民大学担任学生就业辅导工作的田老师表示:“近两年,绝大部分学生选择线上求职。学校的线上就业平台扩大了信息面,为学生提供了更多招聘信息;另一方面,学生在求职过程中会担心遇到黑中介、受骗等情况,甚至以前也出现过一些第三方平台非法窃取简历导致个人信息泄露等问题。学校就业平台发布的信息必须经过审核,确保真实可靠,为学生就业提供更多安全保障。”


    创新创业支持服务更完善


    5月以来,多部门密集出台面向应届毕业生的倾斜政策,促进大学生求职就业。比如,工信部联合教育部启动全国中小企业网上百日招聘高校毕业生活动,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开设了招聘专场;人社部启动了百日千万网络招聘专项行动。


    教育部依托大学生就业网,联合多家社会招聘机构,共同推出“24365校园招聘服务”,为高校毕业生提供每天24小时、全年365天免费网上就业服务。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截至6月22日,这项校园招聘服务为2022届高校毕业生发布岗位累计3140万个,毕业生投递简历1.67亿人次。


    近日,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组织了“2022年暑期北京地区毕业生就业服务月活动”,通过“北京毕业生就业创业服务平台”线上开展网络招聘等服务。对于有创新创业意愿的高校毕业生,该平台还可以提供贷款和资金支持,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便利。据介绍,符合北京市创业担保贷款及北京市一次性创业补贴等相关政策要求的毕业生,可申请资金支持。创业担保贷款根据个人创业或小微企业的不同情况,可获批300万元以内的贷款(根据借款人实际需求和经营状况与担保公司协商确定),贷款期限最长不超过3年。根据创业情况及招用本市户籍劳动力情况,一次性创业补贴审批额度为0.8万元至1万元。

    2022-07-11

  • 首 页  上一页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下一页    尾 页  

    版权声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 8629 6259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696号 蒙ICP备160010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