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绿色算力大会在呼和浩特市开幕

    会议现场。实习生黄正摄


    人民网呼和浩特7月2日电(富丽娟、实习生黄正)7月2日上午,中国绿色算力大会在呼和浩特市敕勒川草原千人会议中心举行开幕仪式。





    启动仪式。实习生黄正摄


    本次会议由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内蒙古分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内蒙古有限公司、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内蒙古自治区分公司主办,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内蒙古和林格尔新区管理委员会承办。








    会议现场。实习生黄正摄


    会议以“绿算赋能、青城论数——打造最强绿色算力供给者”为主题,旨在构建绿色算力成果展示窗口、打造“东数西算”绿色算力样板和建设绿色算力基础设施引领高地,助力提升国家整体算力能效和可再生能源使用水平,促进东西部协同联动和数字化发展赋能,推动高质量发展。来自国家相关部委、中国工程院、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八大节点和十大数据中心集群地方政府、自治区有关指导单位以及通信运营商、金融机构、高校科研机构、头部企业等近800人参加会议。





    和林格尔绿色算力发展研究中心揭牌仪式。实习生黄正摄


    值得关注的是,本次会议首次提出“绿色算力超市”概念。当前,数据已经成为第五大生产要素,为了让算力更加绿色、让算力调度更加智能、让算力购买更加便捷,和林格尔新区基于体量和规模在十大数据中心集群领先的绿色算力底座,率先提出打造“绿色算力超市”这一概念,并付诸实践,力争结合自身实际,为国家“东数西算”工程积累一批可推广可复制的经验。“绿色算力超市”着力探索构建融合通用计算、超算、智算等多云异构、算网一体、融合共享的多种算力资源统一纳管调度体系,打造从可用到易用、再到好用、再到即插即用的绿色算力供给、交易、结算全流程服务平台,让绿色算力使用像用水用电一样便捷,实现触手可及,赋能千行百业,助力和林格尔新区打响“最强绿色算力供给者”品牌。


    3天时间里,大会将举行1个开幕式暨主旨演讲,4个平行会议,2个活动(包括)1个圆桌会谈和1个主题参观。4个平行会议将围绕绿色能源、算力发展、数据价值要素化等领域,邀请产业研究机构、行业协会及领军企业分享产业趋势与技术实践。“青城论数”圆桌会谈将邀请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枢纽节点数据中心集群政府代表参与,交流算力建设情况、分享经验做法,并探讨未来发展方向与举措。此外,绿色算力和林格尔行活动将带领行业内人士参观考察和林格尔新区的重点产业基地和创新场所,了解和林格尔新区为绿色算力产业上下游企业营造的最优营商环境及和林格尔数据中心集群建设取得的显著成果。

    2023-07-03
  • 山东印发科技支撑碳达峰工作方案 到2025年培育壮大千家绿色高企

    山东印发科技支撑碳达峰工作方案


    到2025年培育壮大千家绿色高企


    日前,山东省科技厅会同省发展改革委等九部门,制定印发了《山东省科技支撑碳达峰工作方案》。


    根据《方案》,到2025年,山东省将突破一批绿色低碳发展中“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绿色产业核心竞争力显著提升:培育壮大1000家左右绿色低碳领域高新技术企业,打造5—8个产业规模大、创新能力强、产业链条完整的绿色技术产业集群;引进3—5个国家级“高精尖缺”创新型人才和团队,重点培养8—10个重大核心关键技术人才团队;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建设保障能力得到大幅提升。


    《方案》将重点任务分解为基础前沿创新、核心技术创新、创新平台引领、低碳人才引育、创新企业培育、创新示范推广、区域创新建设、创新战略研究、低碳开放合作和全民绿色低碳等十大行动,提出若干举措。


    落实“双碳”战略,必须大力发展新能源。根据《方案》,山东省将进一步加强新型能源科技创新支撑,重点突破氢能制取、储运及利用、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新型电网“源—网—荷—储”智慧协调等关键核心技术。继续加快实施“氢进万家”科技示范工程,开展氢能生产利用示范推广,探索氢能在多种场景下的高效、安全利用新模式,促进完善制氢、储(运)氢、输氢、加氢、用氢全产业链氢能技术体系。同时,大力打造“氢动走廊”区域示范样板。围绕培育壮大“鲁氢经济带”、打造山东半岛“氢动走廊”,加快氢能前沿技术研究,集中攻关大规模氢能制取、存储、运输、应用一体化技术,打造全国首个万台套氢能综合供能装置示范基地。创新支撑济南“中国氢谷”、青岛“东方氢岛”建设,实现“单电池—电堆—发动机—整车”全产业链高端化发展,探索氢能多场景高效、安全利用模式,打造“氢能社会”山东示范样板。


    《方案》对推进重点行业绿色低碳转型进行了部署:围绕钢铁、地炼、电解铝、焦化、轮胎、化肥、氯碱、水泥等“两高”行业,加快突破减污降碳关键技术,基于5G、数字孪生等,实现现有系统智慧化技术升级。研究重点行业低/零碳工业流程再造关键技术与装备,通过发展燃料替代、原料替代、短流程工艺等关键技术,实现工业过程源头—过程—末端全流程绿色低碳转型。


    根据《方案》,山东省将启动实施低碳零碳技术重大创新工程和“山东省碳达峰碳中和专项”科技示范工程,促进龙头企业与研究机构合作,推动核心关键技术创新突破与应用示范,推动重大集成性创新的突破和应用。发布绿色低碳技术成果目录,推进绿色低碳技术成果转化。(王亚楠通讯员刘凡子)

    2023-07-03
  • 内蒙古新能源装备制造业蓄能起势

    科右中旗瀚嘎利湖畔的风电场。毕力格摄


    盛夏六月,骄阳似火。与天气一样火热的,是项目建设所掀起的滚滚热浪。


    在远景乌兰察布叶片基地叶片车间内,工人们正在各自岗位上有条不紊地忙碌着,车间外,一排排长89米、重20吨左右的巨大风机叶片整齐排列、整装待发。


    “现在整个工厂已实现满负荷生产,二期扩建项目投产后,将成为远景在国内规模最大的叶片制造基地,实现从叶片研发、生产到培训、运维等全流程覆盖。”远景乌兰察布叶片基地负责人聂建军介绍。


    “远景集团的事业和未来都在内蒙古,我们将充分发挥集团在装备制造、风电储能等方面链主企业的优势,带动和引进更多优质企业来内蒙古投资发展,加快构建零碳新工业体系,打造新型电力系统,助力内蒙古储能等新能源全产业链建设。”远景科技集团董事长、CEO张雷说。


    按照“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思路,内蒙古紧盯行业头部企业和产业链关键环节,全力打造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链集群。2022年,全区引进多家新能源装备制造龙头企业,全年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投资达620亿元,为年初计划的1.3倍。


    头顶有风光、脚下有煤炭、手中有电网,为内蒙古制造业转型升级、新能源蓬勃发展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依托丰富的资源优势,内蒙古持续推动规划引领、顶层设计,优化空间布局,从全局性、前瞻性、战略性角度科学谋划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延链、补链、强链的方向和路径。


    2022年,《内蒙古自治区新能源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1—2025年)》出台。按照方案,内蒙古将统筹产业基础、区位条件、资源要素等因素,以包头市、通辽市、乌兰察布市、锡林郭勒盟等地区为重点,集中部署风电装备制造项目;以呼和浩特市、包头市、鄂尔多斯市为重点,集中布局光伏装备制造项目;以呼和浩特市、鄂尔多斯市、乌海市为重点,集中布局氢能装备研发制造项目;以呼和浩特市、鄂尔多斯市为重点,集中布局储能设备制造项目。集聚优势资源,重点建设呼和浩特经济技术开发区、包头装备制造产业园区—包头稀土高新区、锡林郭勒经济技术开发区、乌兰察布察哈尔工业园区、鄂尔多斯蒙苏经济开发区江苏产业园、通辽科尔沁工业园区等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


    规划引领下,各盟市因地制宜发展新能源装备制造业,一批规模大、能级高、带动力强的新能源项目纷纷上马、新能源装备制造业蓄能起势。


    鄂尔多斯市坚持以“双碳”目标倒逼产业转型、以能源结构调整带动经济结构转型、以新兴产业推动经济转型,推进新能源产业提速、扩量、成链,加快构建集能源生产、装备制造、应用示范于一体的“风光氢储车”全链条产业集群。目前,国内首个零碳产业园——远景鄂尔多斯零碳产业园一期项目已建成投产,全球最大规模的“沙戈荒”风电光伏基地——库布其沙漠新能源基地项目加紧推进。


    包头市正朝着打造陆上风电装备产业集群的目标稳步前进。目前,包头市加快推动明阳超大型陆上风机产业园、龙马高端风电产业园、南高齿大型风电齿轮箱等项目投产达效。围绕延链补链,积极引进大型叶片、大功率发电机等关键零部件企业,构建明阳、龙马等龙头引领,中车电机、南高齿等骨干支撑,天顺风电、金海新能源等配套企业协作共进的产业格局。


    通辽市坚持把“零碳城市建设”作为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的重要抓手,聚焦零碳产业发展,以低碳能源为基底,以零碳发展为引领,着力打造新能源及装备制造产业。如今,全市新能源装机超过火电装机规模,达到811万千瓦,蒙东风电装备制造产业基地加速建设,年内将形成2000台套风电整机的生产能力,千万千瓦级风光储氢氨一体化零碳产业园签约实施,一批零碳产业重大项目正在集聚。


    ……


    以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通辽4个基地为基础,以风光氢储4条产业链为重点,内蒙古深入开展延链、补链、强链行动,目前已基本实现新能源全产业链贯通,已形成风电装备整建制配套能力500万千瓦,光伏组件供给能力1000万千瓦,制氢设备年产能50台套,储能设备生产能力可满足13万千瓦时装机需求,风光氢储产业集群及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通辽装备制造基地初具规模。


    “内蒙古抢抓新能源发展机遇,一手抓新能源开发,一手抓新能源装备制造全产业链发展,努力打造全国乃至世界新能源产业高地,在新能源领域再造一个‘工业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有关负责人说,按照规划,“十四五”期间,内蒙古新能源装备制造业产值要达到1000亿元以上,形成年产800万千瓦以上风电整机及其零部件、400万千瓦以上太阳能电池及组件、360万千瓦以上储能装备、5000套以上燃料电池汽车电堆系统、800台套以上制氢及工业副产氢提纯设备、40万吨以上储氢设备的生产能力。(记者康丽娜)

    2023-06-29
  • 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调水调沙期间生态补水全面启动

    新华社济南6月28日电(记者刘诗平)记者28日从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了解到,2023年汛前黄河调水调沙期间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生态补水已全面启动。根据生态补水方案,今年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计划补水不少于1.5亿立方米。


    黄委山东黄河河务局水调处副处长彭程说,6月27日,黄河三角洲刁口河流路罗家屋子闸实现过流,清水沟流路实现9个取水口过流,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生态补水全面启动。


    截至28日8时,清水沟流路方面,累计引水3943万立方米。刁口河流路方面,罗家屋子闸、神仙沟闸取水,累计引水378万立方米。


    彭程说,山东黄河河务局将密切跟踪水头演进情况,加强现场督导检查,配合做好生态监测和效果评估。同时,督促相关单位抓住当前大流量时机,尽可能增加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生态补水量,确保补水工作有力有序高效推进。


    从2008年开始,黄委结合汛前调水调沙有计划地对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进行生态补水,2010年于调水调沙期间实施刁口河流路生态补水。经过多年补水,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湿地生态系统逐步修复提升,步入良性循环。


    2023年汛前黄河调水调沙于6月21日正式启动,这是黄河第22年实施汛前调水调沙,本次调水调沙历时20天左右。

    2023-06-29
  • 多国“Z世代”青年走进香格里拉 感受一草一木中的生态文明理念

    多国“Z世代”青年走进香格里拉感受一草一木中的生态文明理念


    图为多国“Z世代”青年在普达措国家公园游览。李嘉娴摄


    中新网迪庆6月27日电(罗婕陈静)“普达措以国家公园体制探索自养模式,在带动当地发展的同时还能保护生态环境,为世界各国发展生态旅游提供了一个值得借鉴的样本。”27日,来自佛得角共和国的美茜(BAPTISTALOIOLAMIRCIA)在云南香格里拉如是说。


    当日,来自中国、俄罗斯、印度、孟加拉国、佛得角等11个国家的青年跟随“‘Z世代’画像中国”网络互动活动走进香格里拉市,探访普达措国家公园和当地藏族民居,了解生态旅游和藏式建筑之中的生态文明理念。





    图为多国“Z世代”青年在普达措国家公园游览。李嘉娴摄


    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横断山脉金沙江东岸高山峡谷区的普达措国家公园,位于“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中心地带,以碧塔海、属都湖和弥里塘亚高山牧场为主要组成部分,这里原始生态环境保存完好,孕育出丰富的动植物资源。


    徒步于普达措国家公园中,湖泊湿地、森林草甸、绵延山脉等自然风光吸引“Z世代”青年们驻足拍照打卡。来自孟加拉国的杰勋(BHUIYANMDJASHIMUDDIN)是摄影爱好者,“我去过北京、上海、昆明、西双版纳等很多地方,最喜欢的还是香格里拉。这里树木葱郁,一草一木间充满生机,生态环境特别好,让人心旷神怡”。





    图为“Z世代”青年了解、体验藏族传统民居。李嘉娴摄


    “Z世代”青年们了解到,普达措国家公园于2006年开始对外营业,是中国大陆最早借鉴国外经验,率先开展国家公园研究的“试验田”。近年来,景区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进行适度的旅游开发,成为香格里拉旅游的主要景点之一。


    普达措国家公园访客服务部部长邓云芝介绍,公园自运营以来,带动周边两个乡镇共880余户居民从伐木、捕猎等“靠山吃山”的生活方式转变为依靠旅游反哺致富增收,公园近三成员工为当地居民,解决了部分就业问题。“未来,普达措依旧会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下,深入开发打造深度游、体验游、精品游等不同线路,并引入旅游新业态。”


    “在普达措,目光所及都是绿意盎然的连绵山脉,让我想起我奶奶所生活的岛屿。”美茜介绍,佛得角由群岛组成,这些海岛拥有阳光、海滩、海洋和山脉等不同的景色。“两地风景相似,并且拥有同样的生态保护观念,自然保护经验也值得相互借鉴。”


    随后,“Z世代”青年们走进处于景区之中的洛茸村。“洛茸”是藏语,意为好路径、好地方,当地藏族民众的传统文化、生态智慧早已融入生产、生活之中,因此村庄集中体现了公园人文景观资源的另一面。


    54岁的藏族村民边马家中拥有两栋三层小楼,一栋是已有30年历史的木质结构藏式传统民居,另一栋是冬天十分保暖的玻璃阳光房。他向“Z世代”青年们介绍,当地村民为了保护生态环境,自主发起村规民约,居民房屋建造30年内不能推倒重建,此外还会配合景区完成当地的生态保护工作。





    图为“Z世代”青年了解、体验藏族传统民居。刘冉阳摄


    来自马拉维共和国的青年伊诺(CHITOSIISIDOREINNOCENT)表示,他在普达措国家公园内看到一句标语,“幸福生活不只在于丰衣足食,也在于碧水蓝天”。“从藏式民居建筑中,可以看到当地人生态保护的理念深入人心,在他们心中,只有绿水青山才能带来最好的幸福生活。”


    当日,“Z世代”青年们围坐在草地上放声高歌,在一草一木中感受藏族民众的生活环境,用相机镜头记录下当地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向世界展示香格里拉的生态之美。(完)

    2023-06-28
  • 转变生产观念 算好经济账生态账 90后牧民圆了“绿色梦”

    夏日里,炽热的阳光照耀着锡林郭勒盟广袤的大地,在锡林浩特市宝力根苏木额尔敦塔拉嘎查牧民达古琴家的羊圈里,牧民们分工明确,手法娴熟,不到5分钟,一只只羊就褪去了厚重的“毛衣”,换上了轻薄的“夏装”。


    “每年的这个时候都是草原上剪羊毛的季节,嘎查牧民们会互相帮忙,轮流到各家剪羊毛。众人拾柴火焰高,我们家的100来只羊有半天就完事儿了。”达古琴说,剪羊毛不仅关乎羊的舒适和健康,也与牧民们的经济收入息息相关。


    “要是放在几年前,我家700多只羊,剪一次羊毛就得需要一个星期,但现在真不是个事儿。”达古琴忙碌中带着喜悦。


    性格开朗的达古琴,是位90后“新牧民”。2013年,他大学毕业后义无反顾地回到家乡,当起了牧民。经过10年的努力,他不仅在自家草场上建起了一座现代化家庭牧场,还牵头成立嘎查集体经济合作社,成为了嘎查致富的带头人。


    为什么一个90后的大男孩大学毕业后会放弃繁华都市的生活,甘愿回到草原当牧民呢?达古琴给出的答案很浪漫:“我的父母都是牧民,我在这片草原上出生和成长,跟‘她’不离不弃是我的梦想,我希望这个梦想有种颜色,那就是绿色。”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锡林郭勒草原,在宝力根苏木考察时强调,要加快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步伐,探索一些好办法,帮助农牧民更多分享产业利润效益,真正同龙头企业等经营主体形成利益共同体。


    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让当时有着2年养殖经验的达古琴在圆梦路上更有信心了。他意识到保护好生态,畜牧业才能持续发展。此后,他逐步调整畜群结构,将自家的600多只羊出售,从澳大利亚引进了30头纯种海福特牛,并积极学习冷配技术,加快牛群品种改良速度,取得了良好效益。


    “和养羊相比,养牛既能减轻草场压力,又能节省人工成本,不仅提高了收入,还保护了草原的生态。”达古琴给记者算了一笔生态账,一头牛的收入可顶10只羊,养一头牛可节约生态成本50%以上,他把家里的600多只羊换成牛来养殖,收入不仅没减少反而提高了。几年来,他家的养殖规模不断扩大,海福特牛存栏量从最初的30头发展到了现在的90多头,年均收入可达50万元。


    “这些年,不仅仅他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嘎查整体也走上了现代化畜牧业的道路。嘎查成立股份经济合作社就是一个见证,2022年合作社经营性收入达到了48万元,这让我们对实现共同富裕的信心更足了。”额尔敦塔拉嘎查党支部副书记斯琴说。


    额尔敦塔拉嘎查的变化是宝力根苏木的一个缩影。9年来,苏木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着力实现经济社会与生态保护协同发展,积极创建家庭牧场和养殖示范户,以示范户带动周边牧户转变生产方式,促进传统养殖方式向多元化转变。就在去年,苏木各嘎查集体经济收入均达到20万元以上,牧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习近平总书记此次在内蒙古考察时再次强调,稳步优化农牧业区域布局和生产结构,推动农牧业转型发展,大力发展生态农牧业,抓好农畜产品精深加工和绿色有机品牌打造,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农牧业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我们今后如何发展现代化畜牧业指明了方向。”宝力根苏木党委书记青格勒说,今后,苏木要聚焦特色化、集群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全面补链强链、推动产业创新。与此同时,抓实良种畜繁育工作,提高畜群生产能力、个体产值、养殖效益和品牌竞争力,推广智慧化平台建设,鼓励牧民转变生产观念,算好经济账、生态账,培育食品加工、冷链物流、电商销售、畜牧体验、民宿等新业态。(记者巴依斯古楞见习记者张璐)

    2023-06-28
  • 造就万千美丽乡村 造福万千农民群众

    浙江省乡村振兴研究院首席专家顾益康:


    造就万千美丽乡村造福万千农民群众


    光明日报记者陆健光明日报见习记者刘习


    今年是浙江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20周年。20年来,浙江持之以恒实施“千万工程”,探索出一条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中国的科学路径。我作为当时浙江省委农办副主任,有幸参与和见证了“千万工程”的实施和建设,感到莫大的幸运和荣耀,这也是我一辈子从事“三农”工作中最值得称道的事情。


    2002年,习近平同志到浙江工作,刚到任的118天里,他跑了11个市、25个县,深入基层察民情、听民意、访民忧。在察访中,农村环境问题逐渐“浮出水面”,成为关注的重点。2003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亲自调研、亲自部署、亲自推动,启动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20年来,浙江省委和省政府始终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理念,一以贯之地推动实施“千万工程”,村容村貌发生巨大变化。


    20年来,“千万工程”久久为功,持续深化,我们已不能把“千万工程”视为一项简单的人居环境整治工程。它实际上已成为推动农村全面小康建设的基础工程、统筹城乡发展的龙头工程、优化农村环境的生态工程、造福农民群众的民心工程;更是在新的赶考路上,我们党探索如何处理与农民关系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工程。20年试验摸索、20年久久为功,不仅生动勾勒出中国乡村振兴的未来之路,也深刻诠释了我们为什么要建设乡村、怎样建设乡村、要建成什么样的乡村这一历史课题。


    20年来,浙江以“千万工程”为抓手,推动乡村振兴的新实践不断迭代升级。“千万工程”是发展理念、发展模式的变革重塑。剖析浙江乡村振兴经验,概括起来主要有五点经验启示:


    坚持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和美丽乡村建设作为缩小城乡差距的主抓手。“千万工程”改变了以往政府只重视城市建设和城市公共服务,不重视农村建设和公共服务的状况,把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城乡一体化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作为“三农”工作重点,放到党和政府全部工作重中之重位置。


    坚持把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作为“三农”工作的奋斗目标。要切实把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作为新阶段‘三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千万工程”的实施增进了农民根本利益、尊重了农民权利,极大调动了广大群众参与的主动性积极性,确保了“千万工程”深入持久推进。


    坚持构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新型城乡关系和城乡融合发展的新体制。“千万工程”注重以城乡统筹规划来引领城乡一体建设,强调把“千万工程”作为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龙头工程来抓,极大地提升了“千万工程”建设水平,促进了城乡经济社会融合发展。


    坚持与时俱进深化“千万工程”内涵目标,不断把工程建设引向深入。浙江省委省政府始终“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把深化“千万工程”作为全省“三农”改革发展主抓手,把农村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与乡村建设结合起来,实现从整治垃圾村到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再到向未来乡村和共富乡村的迭代升级,使浙江成为中国美丽乡村示范省和乡村振兴先行省。


    坚持高位推动,党政“一把手”亲自抓。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每年都出席全省“千万工程”工作现场会,明确要求凡是“千万工程”中的重大问题,地方党政“一把手”都要亲自过问。浙江全省上下形成了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直接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推进机制。

    2023-06-25
  • 习语品读|要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保护耕地

    编者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文章,风格鲜明、思想深邃、内涵深刻,用历史映照现实、远观未来,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光芒。这些重要讲话和文章中充满魅力的语言,是习近平总书记执政理念的真实写照,也是他人格魅力的生动体现。央视网《天天学习》栏目推出“习语品读”系列,以“新闻漫画+文字品读”的形式,带您从不同维度感悟习近平总书记的语言魅力。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在我国这样一个人多地少、大国小农的国家,粮食安全一直被视为“国之大者”。地为粮之本,想要牢牢端稳中国饭碗,保护好耕地是核心要义。


    每年6月25日是全国“土地日”。自2019年以来,“节约集约用地严守耕地红线”已连续五年成为全国“土地日”的宣传主题,旨在号召全社会树立节约用地、保护耕地的意识,让每一寸土地都成为丰收的沃土。而这也正是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心之所系的头等大事。


    2020年12月28日,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粮食生产年年要抓紧。要严防死守18亿亩耕地红线,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2022年3月6日,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的农业界、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委员时,再次强调要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全面压实各级地方党委和政府耕地保护责任,中央要和各地签订耕地保护“军令状”,严格考核、终身追责,确保18亿亩耕地实至名归。


    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内,总书记连续两次用“长牙齿”来巧喻能“咬人”的严格措施,要求保护耕地的措施要够“刚”、够“硬核”,能够真正“咬得疼”违规者,体现出他“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的坚定决心和战略定力。


    这份对耕地保护真抓实干的良苦用心,可以一直追溯到习近平年轻的时候。


    习近平当知青的梁家河村是典型的陕北黄土高原地貌,沟壑纵横、常年干旱,需要靠天吃饭。1974年1月,20岁的习近平成为了梁家河大队党支部书记。他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带领社员们淤地造田,拦河打坝,增加农田面积。


    在和村民在聊天时,他若有所思:“黑子,你说咱梁家河为啥穷?为啥吃不饱饭?就是因为土地太少了。这里打上坝,增加这么大面积的水浇地,以后梁家河的子子孙孙都会受益。咱说啥也得干成这个事!”


    言出必行。在他的带动下,村里增加了几十亩耕地。他带领大家打出的坝顶的土地,成为梁家河村最好、最平整,也是最便于灌溉的土地,至今仍是梁家河最肥沃的一方良田。


    在河北正定,习近平作出了“要解决人多地少的矛盾,必须向荒滩进军”的决策部署,一直沉睡的荒滩种上了果树、花生、小杂粮,正定的人均收入实现了翻一番。


    在福建,习近平曾先后5次到我国南方红壤区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区域之一长汀调研指导,发出了彻底消灭荒山的动员令,让“山光、水浊、田瘦、人穷”的旧貌换了新颜。


    在浙江,习近平在《浙江日报》“之江新语”专栏撰文指出,土地要素制约是一个硬制约,在土地问题上要“长期从紧过日子”。


    党的十八大以来,回望习近平总书记的国内考察足迹,他几乎走遍了主要农区,多次深入田间地头看收成,反复强调保护耕地的重要性。截至2022年底,全国建成10亿亩高标准农田,稳定保障1万亿斤以上粮食产能。


    五谷者,万民之命,国之重宝。牢牢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底线,为耕者谋利,为食者造福,任重道远。

    2023-06-25
  • 健全生态环保制度 浦东又一部绿色生态法规出炉

    进一步聚焦健全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引领带动全市生态环保法治建设


    浦东新区又一部绿色生态法规出炉


    本报讯(记者王海燕)昨天举行的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上海市健全浦东新区生态环境保护制度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若干规定》),这是继《上海市浦东新区绿色金融发展若干规定》《上海市浦东新区固体废物资源化再利用若干规定》后,第三部围绕绿色生态制定的浦东新区法规。


    健全高水平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是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内容。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任阎锐表示,按照《引领区意见》,此次立法进一步聚焦健全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提高浦东新区生态环境保护法治化水平,引领带动全市生态环保法治建设。


    《若干规定》共15条,明确浦东新区将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建立健全减少污染排放、降低温室气体排放等激励约束机制,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为进一步健全生态环境保护源头预防制度,《若干规定》创新性提出了以下制度机制,包括推动大气污染物源排放清单与温室气体排放清单协同编制;完善碳排放管理制度,将碳排放纳入环境影响评价范围;优化环境影响评价办理机制,创新环境影响评价和排污许可同步办理等。


    为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过程控制制度,《若干规定》创新性提出探索推行农田退水规范化管理,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推动建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新污染物管控机制,加强针对新污染物全过程的管控和治理;进一步强化企业的环保主体责任,加强对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管理等。


    为进一步健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此次立法进一步明确街镇与各主管部门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工作中的职责分工;明确依法登记的环保公益性组织可以应邀以磋商第三人等身份参与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工作;探索生态环境损害鉴定电子化评估方式、探索建立生态环境公益基金制度、探索认购碳汇等替代性修复方式;就现场采样、非现场技术监测等作出探索性规定等。《若干规定》还强化了生态环境执法的相关保障措施,对生态环境领域广为关注的问题加大处罚力度;对环境数据造假提高处罚标准,进一步从严处罚。

    2023-06-21
  • 黔江:70兆瓦风电项目并网发电 缓解供电压力

    麒麟风电场矗立在高山。黔江区委宣传部供图


    夏季用电高峰期临近,重庆市清洁能源项目建设再添新进展。经过10个多月紧张施工,6月20日,总装机容量70兆瓦的重庆黔江区麒麟风电场顺利并网发电,为重庆电网注入绿色动能。


    在海拔1500多米的重庆黔江区麒麟风电场,多台风力发电机组矗立在高山大盖间,随着升压站、输电线路等配套设施完成建设,工作人员正抓紧调试设备,密切关注风电机组运行情况。


    大唐重庆黔江清洁能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超介绍,“目前,首批风力发电机组已完成静态和动态调试,升压和输变电设备运行良好,按计划正式接入国家电网,把清洁能源送到千家万户。”


    据了解,麒麟风电场总装机容量70兆瓦,包括14台单机容量5兆瓦的风力发电机组和1座110千伏升压站,分别位于重庆黔江区水市、鹅池、濯水、阿蓬江4个镇,项目总投资4.3亿元。目前,剩余风电机组正在抓紧安装中。


    “这14台风力发电机组的叶片长度达到93米,扫风面积大,能够有效提高风功率转换。在风力达到6-8级的情况下,可以实现满发,单台风机每分钟能够转动5-9圈,每转动一圈就能发电9度左右。”国网重庆黔江供电公司发展建设部副主任魏金柱说,“在满发状态下,单台风电机组每分钟发电量,足够普通家庭一个月的用电量。”


    作为重庆市黔江区第二座风电场,麒麟风电场的投用将有效补充枯水期水电出力不足的情况,为重庆电网再添清洁能源,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明显。


    “项目全容量并网后,预计每年向重庆电网输送1.34亿千瓦时的清洁能源,可节约标准煤4.88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2万吨,能够满足近11.16万户普通家庭一年的用电需求。”国网重庆黔江供电公司副总经理朱光友表示,“麒麟风电场的投用,提高了能源供给保障能力,有效缓解迎峰度夏期间电力供应的紧张局面,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近年来,重庆市黔江区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依托充沛的风能资源,已建成两座风电场,总装机容量150兆瓦,每年可产出2.8亿千瓦时的清洁能源。(张瑜洋、邹勇)

    2023-06-21
  • 陈吉宁:持续用力久久为功,狠抓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和生态保护修复治理 坚定不移走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本报讯(记者孟群舒)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市委主题教育和大兴调查研究部署要求,昨天下午,市委书记陈吉宁,市委副书记、市长龚正实地调研竹园污水处理厂四期工程,并以“四不两直”方式冒雨直插现场,分路检查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和绿色低碳转型工作。陈吉宁指出,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提高政治站位,深化思想认识,强化行动自觉,持续用力、久久为功,狠抓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和生态保护修复治理,坚定不移走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为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中央第五指导组组长李锦斌、副组长任正晓参加相关调研。


    位于浦东新区高东镇的竹园污水处理厂四期工程,是践行长江大保护、落实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和长江警示片突出问题整改要求的重要举措,完全建成后将大幅提高中心城区污水处理能力。陈吉宁、龚正和李锦斌、任正晓等现场察看工程规划、建设进展及处理能力,了解全市污水处理设施规划分布情况,听取长江经济带环境突出问题整改进展,就提高全市污水处理能力、解决污水溢流直排问题等与相关负责同志深入交流。陈吉宁说,要强化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全面对标对表党中央关于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战略部署,聚焦裉节问题,加大工作力度,以更高站位、更强担当、更实举措抓好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确保完成整改任务,巩固提升整改成效。要着眼全市大局,整体谋划、系统推进,加快完善设施布局、充分挖掘潜力、增强运行效能,切实提升全市污水协同处理能力。牢牢把握数字化、绿色化转型机遇,依托“一网统管”平台,深化一体化运行调度管理,更加科学精准解决污水溢流等问题,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提供有力支撑。


    日前,有市民致电“12345”市民热线,投诉位于共祥路的某企业污水乱排、污染河道,希望相关部门整治。陈吉宁一行冒着大雨赶往厂区,沿着泥泞的内部道路走到市民所指的制砂区域实地察看,并到河边检查管道排放情况,随后走进厂房监控室,向闻讯而来的企业负责人仔细询问有关情况。市领导要求一同暗访的有关部门负责同志抓紧开展排查检查,对涉及违规排放的严肃查处、督促整改。陈吉宁说,要增强忧患意识、强化底线思维,清醒认识长江上海段生态环境保护仍存薄弱环节,必须以钉钉子精神常抓不懈、久久为功。要严格实施督察制度,压实企业主体责任,畅通群众反映渠道,发挥媒体监督作用,共同守护好长江经济带的生态环境。


    近期上海雨水天气不断,因防汛泵站能力所限,汛期雨季开闸“放江”易导致部分河道水质出现反复。陈吉宁一行来到田川路、田林东路交汇处的蒲汇塘桥上,向正在取水采样的上海市水文总站工作人员了解河道水质情况,并走进田林泵站察看设备运行和排放能力,询问日常值守情况以及意见建议。陈吉宁说,要着眼超大城市管理运行需要,加快补齐基础设施建设短板,深入做好雨污混接整治、初期雨水调蓄等工作,优化完善协同联动治理机制,切实巩固提升城市水环境质量。


    龚正一行来到上海天然气管网公司五号沟液化天然气站,实地察看站内LNG码头接收、储罐运行、气化调度情况,详细了解LNG管网建设、保障能力建设等情况。龚正指出,LNG是保障全市燃气供应、优化用能结构的重要能源基础设施,要突出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的战略导向,瞄准“双碳”目标,走深走实绿色发展之路,加快LNG站线扩建项目建设,切实保障超大城市用气安全,服务长三角能源结构优化,为LNG在船舶动力领域的应用提供服务保障,推进长江航道绿色转型。


    随后,龚正一行来到中远海运发展航运租赁事业部,察看700标箱级长江干线电动集装箱船模型,详细了解船型特色和推进情况。企业负责人说,该船型作为首制万吨级纯电动船型,可减碳减噪音。首批两条船舶正抓紧建造,预计今年投运南京至上海洋山的航线。龚正鼓励企业加快船舶绿色低碳转型,用好科技赋能,多做开创性探索,实现降碳减污。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发挥上海龙头带动作用和长江经济带腹地优势,畅通国内大循环和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携手长江沿线省市,共同实现高质量发展。


    市领导张为、张小宏参加调研。

    2023-06-20
  • 山东全省电力迎峰度夏和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召开

    全省电力迎峰度夏和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召开


    全力做好迎峰度夏电力保供


    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


    林武周乃翔讲话





    6月19日上午,全省电力迎峰度夏和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在济南召开。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迎峰度夏电力保供的重要指示精神和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重要论述,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细化工作、压实责任,安排部署能源领域重点工作,全力做好迎峰度夏电力供应安全稳定工作,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能源支撑。


    省委书记林武,省委副书记、省长周乃翔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听取了我省电力迎峰度夏工作情况汇报,指出,做好迎峰度夏电力保供工作,对于支撑经济平稳运行、维护群众根本利益、保障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要科学研判形势,增强做好迎峰度夏电力保供工作的信心决心,在具体工作中把风险挑战估计得更足一些,把方案考虑得更周全一些,把措施落实得更扎实一些,确保圆满完成电力保供任务。要坚持多措并举,抓好精准监测分析,强化运行调节,加大“外电入鲁”力度,保障电煤供应,加快电源建设,守牢安全生产底线,强化工作保障,杜绝拉闸限电,坚决守牢电力安全稳定供应的底线。


    会议听取了我省“双碳”工作推进、煤电行业转型升级、储能发展、地热资源开发利用、长距离供热有关项目建设等情况汇报。会议强调,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作为工业大省、能源消费大省和碳排放大省,扎实推进“双碳”战略,是我省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我们必须坚决扛起的重大政治责任。要提高政治站位,完整准确全面领会中央关于“双碳”的决策部署,科学把握工作节奏,坚持节能优先原则,切实提高能效、降低万元GDP能耗,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要坚持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分类推进,做好小煤电机组的提能改造和大型煤电机组规划布局等重点工作,有序推动煤电行业转型升级。要加强储能发展统筹规划,密切与科研机构联系,建设一批最新储能设施。要高质量开发利用地热资源,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推进重点示范项目建设,促进产业持续健康发展。要加快推进长距离供热有关项目建设,密切协作配合,全力做好项目服务保障,推动能源工作高质量发展。


    会议以视频形式召开,省领导刘强、曾赞荣、张海波、范波、宋军继、周立伟、陈平,省直有关部门、省属有关企业和中央驻鲁有关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在主会场参加。各市设分会场。(刘兵李子路摄影房贤刚)

    2023-06-20

  • 首 页  上一页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下一页    尾 页  

    版权声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 8629 6259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696号 蒙ICP备160010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