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写在“6·8世界海洋日”之际:把“生态答卷”写在碧海蓝天上

    海风阵阵,在绵延的海滩上螃蟹进进出出,白鹭在觅食嬉戏,成片的红树林宛如一道道绿色长城,筑起一道绿色生态屏障……


    日前,人民网跟随自然资源部走进浙江温州,探寻温州建设的人海共生、陆海统筹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之路。


    依海而生、因海而兴,温州好,别是一乾坤。近年来,温州市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握“碧海蓝天也是金山银山”的内涵,持续推动“国家蓝色海湾整治”行动,深耕海洋生态保护,促进自然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成为深入开展海洋强国建设、推动蓝色海湾整治的生动注脚。


    蓝色海湾整治让黄沙变“金沙”





    东岙沙滩风景。人民网欧阳易佳摄


    瓯江流日夜,百岛涌涛声。山海兼胜,风光施洞头。


    傍晚时分,在洞头东岙村,家家户户都支起了餐饮帐篷,做起了民宿生意,实现了在家门口赚钱的梦想。“这片沙滩的生态修复好了,环境好了,游客越来越多了。”东岙村民笑着说。


    2016年,浙江省温州市洞头区成为全国首批蓝色海湾整治试点单位之一。据介绍,蓝色海湾一期项目落地洞头国家级海洋公园,总投资4.76亿元,规划面积15平方公里,涉及17个村2.5万人。通过治理,洞头完成清淤疏浚157万平方米,修复沙滩面积10.51万平方米,建设海洋生态廊道23公里。


    温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洞头分局副局长张海环表示,借助实施整治项目的契机,当地利用生态“杠杆”撬动了产业崛起、海岛振兴,走出了一条彰显海韵、留得住乡愁的绿色发展道路。


    张海环介绍,2019年4月,洞头再次成功入围新一轮蓝色海湾整治项目,项目总投资4.51亿元,通过修复受损退化的海洋生态系统,修复沙滩和周边的生态廊道环境,实施“破堤通海”,打造“十里湿地”,开展“退养还海”,全力复原沙滩岸线,共修复了10个被过度挖掘、侵蚀蜕化的砂砾滩,面积达15万平方米,累计修复岸线22.76公里。


    “蓝色海湾整治提升的是环境,带来的是发展新动能。”张海环说,“如今的洞头,水清、岸绿、滩净、湾美、物丰、人和的美丽景象再度重现,越来越多的游客慕名前来,蓝色海湾整治让村民奔向共同富裕。”


    蓝色海湾,点沙成金。截至2022年12月,洞头形成15个民宿村集群,共有民宿594家,民宿村户均年收入超15万元。近5年来,落地开工亿元项目30个、百亿元项目2个,总投资达449亿元,GDP年均增长8.2%。


    “未来,洞头还将持续推进蓝色海湾整治行动,做好生态保护、修复、提升文章,助推‘海上花园’建设,努力将洞头打造成为海岛生态修复的全国样板。”张海环说。


    生态修复让红树林变“金树林”








    红树林郁郁葱葱。人民网欧阳易佳摄


    芒种过后,湿润的海风拂过脸颊,苍南沿浦湾上千亩整齐排列的红树林枝叶随风舞动,一片生机盎然,为海岸线筑起一条“绿色堤坝”。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保护红树林的紧迫意识被唤醒。2020年8月,自然资源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联合印发了《红树林保护修复专项行动计划(2020——2025年)》,明确要求浙江到2025年要新营建红树林200公顷。


    近年来,温州一直在推广种植红树林,改善海洋生态环境。截至2023年6月,累计投入7400万元,处置互花米草5500亩、新营建红树林2500亩,红树林总面积达6000亩,占全省75%以上。


    “红树林是生长在热带、亚热带陆地与海洋交界的海岸潮间带或海潮能达到的河流入海口的木本植物群落,具有防风消浪、保护堤岸、净化水质、维护海洋生物多样性等多种功能。”浙江省海洋水产养殖研究所副所长蔡景波介绍,在保护海洋环境方面,主要有净化海水水质的功能,有着“海洋绿肺”的美名。


    红树林的蓬勃生长,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也不断优化。蔡景波介绍,红树林作为生物多样性丰富的生态系统,林下的淤泥是蟹类、鱼类、底栖生物的家园,为众多动物提供觅食、避难和栖居场所,为海洋动物的产卵繁殖、幼鱼的发育提供丰富的饵料和避难场所。


    “现在滩涂环境好了,跳跳鱼都比之前多,一斤能卖70多块钱,一年下来赶海收入多了不少。”当地村民郑敬赶海归来,尽管身上还有着淤泥也难掩脸上的笑意,腰间的竹篓里装满了跳跳鱼。


    苍南县沿浦镇农办主任陈诗凯表示,为实现生态和经济两手抓,苍南县提出构建“红树林种植——生态养殖耦合”共存模式,即在红树林种植区周围设置大型生态养殖区,建设千亩滩涂大型底栖生物增殖与开发利用基地等。提高了红树林区生物多样性,提升了红树林生态系统质量,同时也反哺了养殖品质,实现互惠双赢。


    发展林下经济,实现点绿成金。陈诗凯介绍,红树林的种植促进了沿浦湾生物资源的增加,提高了物种多样性,改善了生态环境质量。“红树林种植——生态养殖耦合”共存模式,每年能为当地村集体增收约20%近1400万元的养殖收入。


    “同时,红树林具有碳储量高、碳汇潜力强的特点。”蔡景波补充,红树林能够捕获与储存大量二氧化碳并永久埋藏在沉积物里,是地球上固碳效率最高的生态系统之一,把蓝碳转换成碳交易产品是基于自然解决方案的实现碳中和的重要路径,保护红树林是我国增加碳汇能力的重要发力点,积极探索优质生态资源的价值变现,对持续不断推动经济社会绿色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2023-06-08
  • 激发能源经济新动力——牢记嘱托,推动高质量发展内蒙古答卷系列报道④

    核心提示


    ●2018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指出,要把现代能源经济这篇文章做好,紧跟世界能源技术革命新趋势,延长产业链条,提高能源资源综合利用效率。


    ●2021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找准内蒙古在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定位,深入分析自己的优势领域和短板不足,进一步明确经济发展的重点产业和主攻方向,推动相关产业迈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因地制宜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统筹推进基础设施建设。要注意扬长避短、培优增效,全力以赴把结构调过来、功能转过来、质量提上来。


    ●2022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立足富煤贫油少气的基本国情,按照国家“双碳”工作规划部署,增强系统观念,坚持稳中求进、逐步实现,坚持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推进,在降碳的同时确保能源安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粮食安全,保障群众正常生活,不能脱离实际、急于求成。


    建设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是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之一,更是内蒙古必须履行好的重大责任和光荣使命。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内蒙古能源发展作出重要指示。殷殷嘱托,重如千钧;使命在肩,笃定前行。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内蒙古紧紧围绕做好现代能源经济这篇文章,牢牢立足建设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的战略定位,坚定不移推进能源革命,优化调整能源产业结构,提高能源综合利用效率,加快构建多种能源协同互补、综合利用、集约高效的能源供给体系,绘就出一幅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新画卷。


    2022年,内蒙古能源经济多项指标在全国保持领先——煤炭产量达到12.2亿吨,电力总装机达到1.73亿千瓦,新能源建成装机规模达到6500万千瓦,煤炭保供达到9.45亿吨,外送电量达到2640亿千瓦时,对外输电能力达7000万千瓦。内蒙古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中尽显担当。


    立足煤,延伸煤,超越煤,煤化工产业链不断向下游延伸,价值链不断向中高端攀升,做大做强煤化工产业链,充分发挥煤炭对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作用


    一块黑色煤炭,一瓶白色聚丙烯颗粒,一卷透明保鲜膜,在久泰能源内蒙古有限公司的展台上一字排开,直观呈现出煤炭“由黑到白”的“蝶变”。


    立足煤,延伸煤,超越煤。“双碳”目标下,盛产煤炭的鄂尔多斯把资源型产业的发展重点放到资源转化升值上,煤化工产业链不断向下游延伸,价值链不断向中高端攀升。


    “鄂尔多斯已构建起煤制油气、煤制醇醚、煤制烯烃等多条产业链,煤炭在这里被‘吃干榨净’‘由黑变白’,实现资源型产业的纵向梯度增值,现已形成现代煤化工产能1925万吨,成为国内门类最全、规模最大的现代煤化工试验示范项目集中区。”鄂尔多斯市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说。


    “富煤、贫油、少气”,是我国能源“家底”的写照。“十四五”时期,煤炭仍是我国的主体能源,在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背景下,煤炭消费将逐步减量替代,煤炭工业的发展重点在于提升发展质量、保障能源供应安全。站在国家发展大局的制高点上放眼未来,煤炭大区内蒙古煤炭绿色低碳转型的战略意义显而易见。


    如何实现煤炭绿色低碳转型?内蒙古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探索出一条煤炭高效利用的创新发展之路。


    以高质量建设国家重要能源基地为目标,近年来,内蒙古坚持利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以煤炭为主的传统能源产业,加快煤矿智能化、绿色化改造,提高能源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建设现代煤化工延伸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严格控制“两高”项目盲目上马,逐步化解产业结构性矛盾,促进节能降耗,提升能源利用效率,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作出重要贡献。


    煤制油、煤制气、煤制烯烃、煤制甲醇、煤制乙二醇……煤炭保有储量、产能和产量均居全国前列的内蒙古,从“挖煤卖煤”到能源革命,变要素驱动为创新驱动,走出了一条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创新发展之路。


    目前,全区煤制烯烃、甲醇产量已居全国首位,是全国唯一一个拥有已建成投产煤制油、煤制气项目的省区。全区煤矿现代化开采水平、千万吨级现代化煤矿数量均居全国前列,单矿平均产能增至260万吨,为全国平均水平的3倍。全区年转化煤炭增至1亿多吨,形成以煤制油气、煤制烯烃和精细化学品制造等为主的国内规模最大的现代煤化工体系,建成国内门类最全的煤基再生能源产业体系。


    2022年,内蒙古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生产原煤11.7亿吨,位居全国第2位,占全国原煤产量的26.1%,占比较上年同期提高0.3个百分点;原煤产量比上年增长10.1%,增速高于全国1.1个百分点,对全国原煤产量增长贡献率达29.1%,高于第二位山西省0.9个百分点,充分发挥了煤炭对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作用。


    驭“风”而上,逐“光”而行,“氢”装上阵,“风光氢储车”一体化协同推进,再造一个“工业内蒙古”,为建设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提供澎湃有力的动能引擎


    初夏时节,万物竞秀。


    鄂尔多斯库布其沙漠腹地,三峡蒙能库布其基地项目先导工程建设现场,上百台推土机正开足马力平整土地,不久的将来,这里将变为“光的海洋”,化为“经济绿洲”,建成“生态样板”。


    作为全球最大规模“沙戈荒”风电光伏基地项目和全国首个开工建设的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大基地项目,该项目总投资超800亿元,总装机规模1600万千瓦,包括光伏800万千瓦和风电400万千瓦,配套改扩建先进高效煤电装机400万千瓦。项目建成后,每年可向京津冀地区送电约440亿千瓦时,每年节约标准煤约60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1600万吨,对促进能源清洁低碳转型、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走进位于呼和浩特市赛罕区的中环产业园展厅,闪闪发亮的单晶硅棒、晶莹剔透的石英坩埚分外引人注目。


    中环产业园自2009年投资建设,目前入园企业16家,建设完成光伏单晶一期至五期项目及配套设施,总投资近400亿元,光伏单晶晶体年产能达85GW,光伏单晶晶片年产能达25GW,建成了全球质量最优、单体规模最大、门类齐全、工艺技术先进、制造方式和人均效率全国领先的光伏单晶硅材料研发与制造中心。


    “大干快上”推进新能源建设,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是内蒙古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的最优选择。内蒙古风能、太阳能资源富集,是国家重要的清洁能源发展基地之一。风能资源技术可开发量14.6亿千瓦,约占全国的57%;太阳能资源技术可开发量94亿千瓦,约占全国的21%。发展新能源产业,内蒙古优势独具。


    “大干快上”推进新能源建设,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更是全国能源一盘棋指导下内蒙古必须承担的历史重任。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国家的“双碳”目标,为内蒙古现代能源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更为深刻的背景、更为深厚的内涵、更为清晰的方向。


    近年来,内蒙古抢抓新能源发展机遇,以打造成为全国乃至世界新能源产业高地为目标,一手抓新能源开发,一手抓新能源装备制造全产业链发展,着力推动内蒙古由化石能源大区向清洁能源大区转变,努力为国家提供更为稳定、更加安全、更加绿色的能源供给。


    ——印发实施“十四五”能源发展规划及可再生能源、油气、技术创新、氢能、能源数字化转型等多个专项规划,制定关于推进风电光伏、储能、氢能、新能源装备高质量发展意见等系列规划和指导性文件,搭建起自治区新能源产业发展政策体系的“四梁八柱”。


    ——聚焦“风光氢储”4条重点产业链,一体推进新能源开发与装备制造、运维服务等协同发展,着力打造千亿级装备制造产业集群。2022年,全区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完成投资620亿元,为年初计划的1.3倍,呼包鄂通全产业链装备制造基地初步成形。


    ——在全国率先创新推出6类新能源市场化消纳模式,通过市场化方式为新增负荷配置相应规模新能源,实现新能源自发自用和能耗总量、碳排放、用能成本下降。2022年,全区批复实施6类市场化新能源并网项目112个,总装机规模超过3000万千瓦。


    能源体系“四梁八柱”搭定,产业项目“雕梁画栋”写意。加快推进能源经济多元化、低碳化、高端化,以新能源带动新工业,内蒙古用驰而不息、久久为功的实干作答。


    目前,全区新能源并网装机超过6500万千瓦,在建和拟建的新能源规模超过1.3亿千瓦,约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大约是过去20年全区新能源建成规模的2倍,庞大的建设需求带动了上游原材料、中游装备制造、下游运维服务的市场增长,将至少贡献万亿元以上的工业产值,相当于再造了一个“工业内蒙古”,为建设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提供了澎湃有力的动能引擎。


    驭“风”而上,逐“光”而行,“氢”装上阵,“风光氢储车”一体化协同推进,内蒙古新能源产业跑出加速度,站上新高度。按照规划,今年,内蒙古将继续抢抓国家新能源重大发展机遇,加快大型风光基地和源网荷储、风光制氢等场景项目建设,预计年底全区新能源并网装机规模超过9000万千瓦,为全国实现“双碳”目标贡献新的更大力量。


    “煤从空中走,电送全中国”,逐“绿”前行、向“新”进发,内蒙古坚决履行好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大政治责任,勇做能源保供“压舱石”,扛起能源保供“硬”担当


    130米深井下,国家能源集团神东煤炭上湾煤矿8.8米超大采高智能综采工作面一派繁忙。伴随着采煤机巨大滚筒的持续旋转,一块块黑黝黝的原煤顺势落下。


    上湾煤矿8.8米超大采高智能综采工作面,是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超大采高智能综采工作面,也是世界上第一个8.8米超大采高智能综采工作面。该工作面通过应用设备在线点检、专家智能诊断、油脂集中润滑等28项智能化检修系统,以及三维实时数字孪生、惯性导航、全景拼接等42项智能化操作系统,形成“自主割煤+无人跟机+远程干预为辅”的开采模式。


    加快推进煤矿智能化建设,是推动煤炭工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技术支撑。截至目前,内蒙古已建成智能化煤矿126处;建成智能化采掘工作面227个,比2020年增加12.6倍。其中,25处露天煤矿开展无人驾驶试验,无人驾驶车辆达233台,比2020年增加12.7倍;82处煤矿井下应用矿山机器人、103处煤矿实现井下固定场所无人值守。按照内蒙古自治区推进煤矿智能化建设三年行动方案,到2023年底,内蒙古力争所有具备条件的240处正常生产煤矿全部实现智能化。


    在科学技术的强有力支撑下,煤炭先进产能不断释放。2022年,内蒙古完成煤炭保供任务9.45亿吨、居全国首位,其中,外送煤炭达到7.2亿吨,占全国跨省外送煤炭的1/3,在保障自治区煤炭稳定供应的同时,有力保障了全国29个省区市的用煤需求,内蒙古煤炭温暖了大半个中国。


    作为国家重要的电力供应基地,自1993年第一条外送华北500千伏输电线路投运以来,内蒙古电力外送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跨越式发展。为助力国家“双碳”战略,内蒙古在电力外送量10余年稳居全国第一的基础上,持续扩大新能源电力外送规模。目前,内蒙古新能源电力外送范围覆盖华北、东北、华东、西北地区,实现了电力资源更大范围的优化配置。2022年,全区电力总装机达到1.73亿千瓦,新能源装机达到6500万千瓦,外送电量达到2640亿千瓦时,外送电量占全国的六分之一,内蒙古电力点亮神州万家灯火。


    “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将始终胸怀‘两个大局’,牢记‘国之大者’,坚持煤电油气风光并举,进一步夯实煤炭煤电‘压舱石’,推动油气增储上产,增强能源供给韧性,推进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形成多种能源协同互补、综合利用、集约高效的供能方式,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中体现更大担当、展现更大作为。”自治区能源局有关负责人说。


    “煤从空中走,电送全中国”,内蒙古坚决履行好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大政治责任,勇做能源保供“压舱石”,扛起能源保供“硬”担当。今年,内蒙古将继续扛牢能源保供的重大政治责任,持续夯实能源工业保障基础,全力推动在建煤矿建成投产,加快自用和外运煤电项目建设,到2023年底力争煤炭产量达到12.5亿吨,电力装机突破2亿千瓦,其中新能源装机达到9000万千瓦、比重达到45%以上。


    时代大潮奔腾向前,责任使命催人奋进。作为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内蒙古将继续牢记嘱托、踔厉前行,推动现代能源经济逐“绿”前行、向“新”进发,全面提升能源资源供应保障能力,为端稳“能源饭碗”作出更大贡献。(记者康丽娜)

    2023-06-08
  • 守护绿水青山,加快低碳转型——安徽用绿色铺就高质量发展底色(高质量发展调研行)

    薛家洼变了——过去是“滨江不见江”,如今成“城市生态客厅”。


    夏日清晨的安徽省马鞍山市薛家洼生态园,绿意盎然。清风拂过,裹挟着草木清香。就在几年前,这里还聚集着众多“散乱污”企业、码头、固废堆场,生态问题突出。


    关停污染企业、修复岸堤、植树复绿……2019年起,马鞍山市以薛家洼为突破口,开展长江岸线综合整治,薛家洼变身市民亲江亲水亲绿的美丽岸线。


    安徽省近年来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好山好水保护好作为重要任务,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着力打造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区。


    傍晚,落日余晖,巢湖之上,金波荡漾。岸边,鲜花烂漫,绿树成荫,游人如织。


    巢湖也变了——水质从10年前劣Ⅴ类好转为Ⅳ类、国考断面全面达标、出湖入江水质保持Ⅱ类;已连续两年实现无蓝藻异味。


    巢湖之变,得益于合肥市近年来系统实施碧水、安澜、生态修复、绿色发展、富民共享“五大工程”和点源、线源、面源、内源“四源同治”,大力实施环巢湖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


    守护绿水青山,既要久久为功、持续努力,也要积极探索、创新突破。


    新安江发源于黄山市休宁县六股尖,是安徽省内的第三大水系,也是浙江省最大的入境河流,年均出境水量占千岛湖入库水量70%。


    多年来,由于上游水质不稳定,千岛湖的生态环境受到很大影响。2012年,全国首个跨省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在新安江启动实施,经过三轮试点和多年治理,最终形成跨省流域生态保护补偿的“新安江模式”,并在13个流域、18个省级行政区推广。


    今日新安江,生态效益显著。流域总体水质为优并稳定向好,跨省界断面水质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Ⅱ类标准,连续多年达到皖浙两省协定的生态保护补偿考核要求,每年向千岛湖输送近70亿立方米干净水,千岛湖水质实现同步改善。


    天朗气清、山清水秀,成为安徽的新常态。安徽省生态环境厅党组书记、厅长曹哨兵介绍,2022年,安徽全省PM2.5连续两年达国家二级标准;地表水水质状况保持良好,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86.1%,同比提高2.6个百分点;全省公众生态环境满意率92.8%,连续3年超90%。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


    番茄和水泥,可以产生何种联系?在位于芜湖市的海螺集团白马山水泥厂,有了答案。


    走进白马山水泥厂的智能温控室,一排排无土栽培的番茄引起记者的注意。走近一瞧,番茄底下是一根根白色空心管道,伸手一摸,能感到有气体吹出。


    “吹出来的是气肥,主要由二氧化碳构成。当白天日照强烈时,管道里吹出的二氧化碳会增多,来满足光合作用需要。”白马山水泥厂负责人卢叔敏解释。


    二氧化碳从何而来?这得益于海螺集团的5万吨级“二氧化碳捕集纯化”示范项目,它能把工业生产中排放的水泥窑烟气,变为农业生产中的气肥,再通过管道输送到温控室。


    水泥行业是排碳大户,如何有效回收、利用二氧化碳,成为企业减少对环境影响,实现低碳、绿色发展的关键。“利用气肥帮助番茄种植,正是我们向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有益尝试。”卢叔敏说。


    海螺集团总经理助理陈永波说:“我们还在筹备将捕集纯化的二氧化碳转化为高附加值的燃料或化学品,实现更大规模的资源再利用。”如今,海螺集团三碳(安徽)科技研究院已经联合南开大学开展“二氧化碳资源化综合利用”技术研究,将二氧化碳还原制备为“合成气”作为水泥窑烧制替代燃料。


    “我们将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力度,不断提升技术水平,坚定不移走绿色低碳发展之路。”陈永波说。


    安徽省生态环境厅有关负责人介绍,安徽坚持源头发力,绿色低碳转型不断加快,持续把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发展优势、竞争优势,组建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工作专班,2022年共推动落地项目1682个,总投资11940.8亿元,产业规模突破5000亿元,在安徽十大新兴产业专班招商引资统计监测结果中居第一位。

    2023-06-06
  • 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

    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黄河文化在整个中华文明体系中具有母体和发端的地位与意义,既是中华民族“魂”之所附,又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根基。阐发、传承、弘扬黄河文化,可以为文化认同提供坚实基础,为文化强国建设提供精神支撑,为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智慧启迪。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将为着力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强大的文化凝聚力、价值引导力和精神推动力,为世界文明刻下鲜明的中国烙印,引领中华文化走向新辉煌。





    位于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尖扎县境内的黄河上游尖扎段风光。新华社发


    1.阐发黄河文化,为文化认同提供坚实基础


    黄河被誉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哺育了中华民族,也孕育了5000多年未曾中断的中华文明,孕育了华夏文明的精神特质,见证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历史演变。中华民族人文始祖炎黄二帝和蚩尤,在黄河流域开创了中华民族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历史,开辟了中华民族绵延不绝、生生不息的道路。


    黄河不仅是一条波澜壮阔的自然之河,也是一条源远流长的文化之河,是中华民族的基本文化符号。历史上,黄河一直被誉为“百川之首”“四渎之宗”。黄河流域曾经是中国的主体,并长期作为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中国古代的政治文明、经济文明、科技文明等,都是在这一区域内产生和发展的。黄河流域孕育了河湟文化、关中文化、河洛文化、齐鲁文化等特色鲜明的地域文化,分布着郑州、西安、洛阳、开封等古都,诞生了《诗经》《老子》《史记》等经典著作。从黄河流域灿烂的新石器文化,到“邦国”文明的诞生,到作为文化基因的正统观和“大一统”观念的形成,到礼乐文明与理性人文基因的养成,在中国古代文明的长期发展中,黄河文化不仅以其高度发达的文明长期居于多样文化的领导地位,成为当时多样文化的凝聚中心和中华古文明当之无愧的代表,并且不断地给予周围的文化以深刻的影响,最终以自己为核心形成了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文化整体——中华文明。黄河文化独特的丰富内涵及历史意义赋予了它流域文化地位的同时,还兼具中华民族的国家文化与中央文化,中华文化中的根源文化、核心文化、主干文化的地位。


    黄河文化承载着华夏文明的集体记忆,是民族情感的重要载体和民族亲和力与凝聚力的核心,是众多炎黄子孙的心灵故乡。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从未中断,至今仍充满蓬勃生机与旺盛生命力。黄河文化蕴含着中华民族的精神之根与力量之源,是中华民族的基本文化符号。可以说,黄河文化是维系中华文化脉络的主干,是中华民族心理认知的最基本参照坐标。它纵向赓续了中华民族的文明历史,横向凝聚了全球炎黄子孙的心灵归属和精神寄托。黄河文化的存在表明,中国不是一个想象的共同体,而是历史共同体。中华民族要复兴,需要依靠文化认同凝聚全世界中华儿女的力量。深度阐发黄河文化,将最大限度形成中华儿女的文化认同,增强中华儿女同根同源、风雨同舟、守望相助的共同体情感,促使全体中华儿女手足相亲、人心相聚,让中华民族在复兴路上走得更坚定、更团结、更自信。


    2.传承黄河文化,为文化强国建设提供精神支撑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强国建设,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不断向前深入推进。黄河文化不仅寄托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还因其本身具有的文化特质而成为中华民族复兴之路的重要精神动力和坚实文化基础。传承黄河文化,有利于我们坚定文化自信,为文化强国建设提供精神支撑。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黄河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传承黄河文化,将为我们坚定文化自信提供丰厚滋养。黄河文化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其兼容并蓄的文化传承,造就了刚柔并济的民族精神内核,涵养了厚德载物的民族性格,锤炼了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讲清楚中国是什么样的文明和什么样的国家,讲清楚中国人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展现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和人文底蕴。”诞生于黄河流域的传说,如盘古开天辟地、女娲补天、夸父逐日、愚公移山、大禹治水等,都以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回应大自然对人类生存的挑战,为中华民族战胜艰难险阻、追求美好梦想提供了丰厚精神滋养,体现着中国人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基本起点。传承黄河文化,可以夯实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统一思想、形成广泛共识的思想基础,在全社会凝聚自然天成的磅礴历史动力。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有相匹配的文化赋能和文化力量的支撑。民族标识总是通过文化来确立的,没有文化的独特性也就无所谓民族的特点。经济全球化带来了文化的交流碰撞,我们应在更加广泛地开展同各国的文化交流中,取长补短、择善而从,在不断汲取各种文明养分中,丰富和发展黄河文化,大力弘扬中国特色的文化标识。黄河文化蕴含着中华民族深厚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协和万邦”“亲仁善邻”等价值理念,塑造着世界文明的中国特色。


    3.弘扬黄河文化,为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智慧启迪


    “黄河宁,天下平。”黄河是中华民族的生命河。但是,它在中国历史上又被冠以“善淤、善决、善徙”六字。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华民族治理黄河的历史是一部凝心聚力、团结协作的奋斗史,也是一部生动的治国史。黄河文化内蕴着中国之路、中国之治、中国之理背后的思想与精神力量。新时代弘扬黄河文化,不断以新的思想内涵、时代内涵和文明内涵回应人类实践的大逻辑,将为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智慧启迪,从而为中国式现代化把握时代、塑造时代和引领时代发展注入精神动力。


    黄河文化浸润着中国政治与社会文化中发达的制度要素,蕴含着我国自古以来治国理政的深厚智慧。黄河流域是我国礼仪与礼制文明产生最早的区域,黄河文化饱含着德治的传统思想理念,影响了仁礼并举、忠孝节义等治国理政思想的产生。自古以来,从大禹治水到潘季驯“束水攻沙”,从汉武帝“瓠子堵口”到康熙帝把“河务、漕运”刻在宫廷的柱子上,漫长的治河历史高度凝练了黄河文化对人与自然、人与人关系的基本态度。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的大同制度,大禹治水“身执耒臿,以为民先”所示范的责任情怀,西周“敬德保民”的礼乐制度,无不彰显着中华民族探索并实践制度建设的悠久传统。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治理好今天的中国,需要对我国历史和传统文化有深入了解,也需要对我国古代治国理政的探索和智慧进行积极总结。”国家治理能力具有很强的民族性、地域性、历史性和文化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治理体系,是由这个国家的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决定的,是由这个国家的人民决定的。我国今天的国家治理体系,是在我国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长期发展、渐进改进、内生性演化的结果。”5000多年中华文明内秉着中国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文化底蕴和精神特质。黄河治理历史反复证明,在中国这样一个拥有超大疆域、多民族、超多人口的大国,要实现良好的国家治理,就一定需要一个集中统一领导的政权和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黄河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历史文脉,充满人类文明的智慧之光,其生生不息的密码深藏在不断革新的历史实践中。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中,绝对不能割断历史脉络,而要把历史这本最好的教科书读懂、读深、读透,既契合我国历史悠久的多民族大一统的文化传统,又吸收现代政治文明发展成果。在此基础上自觉掌握、传承发展黄河治理文化体现出的管理机制、动员体制、政府行为规律等制度文化要素,方能为当前提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智慧启迪和重要借鉴,方能让黄河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2023-06-06
  • 探秘全国首座“双零”建筑






    本报记者颉亚珍


    在城市副中心五河交汇处,全国首座钢结构+全幕墙系统“双零”建筑——副中心规划展览馆正在热火朝天建设中。


    “双零”即零能耗、零碳。该馆建筑面积7583.78平方米,年耗能31.5万千瓦时,全年发电量达90万千瓦时,建筑综合节能率达到100%;全年碳排放量约为370.73吨,年均总减碳量达724吨(约等于1811亩森林年固碳量),建筑整体实现“碳中和”。那么,是什么样的技术保证了“双零”目标的实现呢?近日,记者走进现场一探究竟。


    屋顶上设“超级充电宝”


    规划展览馆的坡屋面铺的不是传统陶瓦,而是犹如古代铜器一样呈现磨砂般深褐色质感的光伏瓦,平屋面则设置了网点状的咖啡色玻璃基光伏板。记者了解到,光伏建筑一体化正是实现“双零”建筑的首个关键词。


    “光伏瓦不仅安装方便,还可以保温、隔热、发电,同时具有良好的低温抗冲击性和优异的耐腐蚀性。”中建一局城市副中心160地块项目经理许有越介绍,展览馆所在的160地块共铺设了约6000平方米的光伏设备,年发电量可达150千瓦时/平方米。光伏发电技术就像“超级充电宝”,把太阳能源源不断地转化为电能,光伏瓦产生的电能采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整体实现“零碳展览馆、低碳办公区”的目标。目前,光伏屋面已集中展开焊接挂瓦作业。


    外部“充电”的同时,高性能保温材料和气密性8级、水密性6级的高性能绿色防水隔气膜,给规划展览馆戴上了“围脖”,让展览馆“冬天冻不透,夏天晒不热”。“外墙保温材料的厚度一般为100毫米到130毫米,而我们把展览馆岩棉板的厚度做到了210毫米,保温隔热效果更好,可使展览馆的年耗能由61.38万千瓦时降低为31.5万千瓦时,相比基准建筑67万千瓦时的年耗能,建筑本体节能率达53%。”生产经理唐金齐说,在光伏“超级充电宝”与“围脖”的共同作用下,展览馆的综合节能率达到100%,填补了国内零能耗建筑体系的一项空白。


    “搭积木”式盖房绿色环保


    在规划展览馆的施工现场,地面的绿色防尘网上,装配式幕墙玻璃石材堆放有序,施工现场干净整洁,看不到材料切割四射的火花,也见不到成堆的建筑垃圾,与传统印象中的工地完全不同。许有越说:“展览馆采用的是装配式建筑工艺,有效减少了现场的材料浪费和垃圾产生。”


    装配式建筑工艺正是实现“双零”建筑的第二个关键词。


    装配式建筑工艺即提前在工厂模块化定制切割,再运输到施工现场进行“搭积木”式组合安装,工艺简便、绿色环保,但对预制构件的误差和现场施工的精度要求很高,“现浇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误差往往以厘米计,而我们的装配式建筑工艺实现了精度控制由毫米级向丝米级的提升”。


    “双零”施工技术可复制


    “智慧大脑”则是实现“双零”建筑的第三个关键词。副中心规划展览馆项目创新采用大数据、云计算等一系列硬核智慧技术,以技术赋能建筑智慧化,打造出智能建造的“超级大脑”,保障了该馆在设计、施工、维护和运营全生命周期的“双零”运行。


    “为了高效管理工作流程和数据储存,我们自主研发并应用基于区块链的精细化工程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了‘建筑+区块链’的‘零’的突破。”许有越介绍,在区块链管理系统中,通过物联网、三维扫描仪、放样机器人等智能设备采集上传的所有数据和项目文件都有自己的“身份证”,一经存储就不能篡改,保证项目数据的安全、真实、可靠;系统内嵌的专家库,可为项目形成专项解决方案。楼内物联网技术和智慧能源柔性管理模式,可实现温度湿度控制和天气环境智慧联动、楼内环境和人性化需求智慧联动,体现了智能建筑适应自然、利用自然的创新理念。而且,技术人员深度开发持续优化AI智能算法,AI逐步具备“持续学习”能力,系统审查的质量和效率将随之持续提升。


    目前,项目外立面幕墙已完工,这座地上地下各三层的“双零”建筑初具雏形。“副中心规划展览馆以方正典雅、质朴大气的建筑形式展示了副中心的文化底蕴和特色。这座‘双零’展览馆对标国际一流,更向世界展示了一种全新的零碳建筑形式!”唐金齐表示,随着建设的不断深入,“双零”建筑施工技术、经验不断积累且具有强大的可复制性,可为“双零”建筑项目在全国遍地开花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2023-06-02
  • 我国首个海上二氧化碳封存示范工程投用 把二氧化碳“捕回”海底

    二氧化碳封存工程示意图。


    中国海油供图


    地下岩层深处,不但有珍贵的油气资源,也有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在海洋油气钻探过程中,如何通过技术手段捕获伴生的二氧化碳,将其封存在海底?


    6月1日,距离广东深圳西南约200公里的恩平15—1原油钻采平台上,高碳原油生产井、生产处理系统、二氧化碳压缩机等设备依次启动,将油田开发伴生的二氧化碳捕获、分离,加压至气液混合的超临界状态后,通过二氧化碳回注井,回注至距平台3公里、海床之下800多米的咸水层中,实现长期稳定封存。


    这标志着我国首个海上二氧化碳封存示范工程投用,也意味着我国初步形成海上二氧化碳捕集、处理、注入、封存和监测的全套技术和装备体系,填补了海上二氧化碳封存技术空白。项目预计每年可封存二氧化碳30万吨,累计将超过150万吨,相当于植树近1400万棵。


    二氧化碳顺利回注到海底地层,要突破哪些“关卡”?


    首先要找到合适的存储位置。中国海油的专家们找到了一个状似倒扣“巨碗”的地质构造,具有自然封闭性,能实现二氧化碳长期稳定封存。


    位置选好后,就要钻一口垂直深度近900米、水平位移超3000米的大位移井,建立一条向“巨碗”输送二氧化碳的通道。如此大的水平位移,井壁摩擦力成倍提高,钻井时很容易被卡住,加上海底浅层土质松软,钻井时井眼容易垮塌和漏失钻井液。


    针对这些挑战,钻井专家定制了特制钻井液,既能抵抗酸性二氧化碳腐蚀,也能支撑井壁、润滑井眼,让二氧化碳回注之路通畅无阻。不仅如此,注气管柱还加装了光纤监测装置,每隔1米就有1个监测点,数千只敏锐的“眼睛”全方位观察管柱是否存在泄漏。


    我国海域沉积盆地分布广、地层厚度大、构造底层圈闭多,具备二氧化碳封存的良好地质条件,封存潜力预测达2.58万亿吨,能够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提供重要支撑。

    2023-06-02
  • 山东5部门联合发文:到2030年城乡建设领域碳排放达到峰值

    推动城乡建设领域绿色发展、节能减碳,是实现碳达峰目标的必然要求和重要途径。近日,山东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发改委等5部门联合印发《山东省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从绿色低碳城市建设、绿色低碳县城和乡村建设、提升建筑全链条绿色低碳发展水平等方面细化22条具体措施,确保到2030年实现城乡建设领域碳排放达到峰值。


    《方案》进一步明确了山东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近期和中长期目标,到2025年,城乡建设绿色低碳发展法规政策和体制机制初步建立,技术标准体系进一步健全,城乡建设方式加快从粗放式向集约化转变;绿色建筑发展质量不断提高,建筑能效水平稳步提升,绿色建造方式加速推广,建筑能耗和碳排放增长趋势得到有效控制,城乡建设领域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持续提升。到2030年,城乡建设领域碳排放达到峰值。2060年前,城乡建设方式全面实现绿色低碳转型等。


    城市是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载体。根据《方案》,系统推进绿色低碳城市建设,首先要合理优化城市功能布局,统筹地上地下空间综合开发利用,严格控制新建超高层建筑,稳步开展城市更新行动,推动“拆改留”到“留改拆”转变,除违法建筑和经专业机构鉴定为危房且无修缮保留价值的建筑外,不大规模、成片集中拆除现状建筑。要加强绿色低碳社区建设,到2030年,全省各设区市的完整居住社区覆盖率提高到60%以上。提高城镇基础设施运行效率,到2025年,新增地下综合管廊120公里,设区市全部创建国家节水型城市,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和整县(市、区)制雨污合流管网实现“双清零”,50%以上的县(市、区)基本建成城乡生活垃圾分类模范县。同时,要增强城市绿化碳汇能力,系统推进多层级公园体系,实现“300米见绿、500米见园”,2025年全省城市(县城)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2%。


    在县城和乡村建设方面,《意见》提出要加强县城建设密度与强度管控,推行“窄马路、密路网、小街区”,县城内部道路红线宽度不宜超过40米,广场集中硬地面积不宜超过2公顷。要推广绿色低碳农房,同时推动可再生能源在乡村生活热水、供气、供暖、供电等方面的应用,到2025年力争9个非通道城市农村地区清洁取暖率达到80%以上。


    推动高水平绿色建筑发展,是实现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的重要举措。《方案》提出要着力提升建筑全链条绿色低碳发展水平,全面推广绿色节能建筑,“十四五”期间,新增绿色建筑5亿平方米以上,到2030年星级绿色建筑面积占新建建筑比例达到50%以上。同时,提升既有建筑能效水平,“十四五”期间完成既有居住建筑节能(绿色化)改造3000万平方米,力争到2030年具备节能改造价值和条件的既有居住建筑实现应改尽改。在建筑用能方面,积极发展城镇分布式光伏系统、清洁能源供暖等,逐步建立以电力为主的建筑能源消费体系,到2025年,建筑用电占建筑能耗比例超过55%。发展应用绿色低碳建材,到2030年,新建建筑绿色建材应用比例达到70%。(方垒)

    2023-06-01
  • 青岛:税费红利让企业发展更添“绿意”

    青岛有着“红瓦绿树、碧海蓝天”的独特城市风貌,绿色低碳、青青之岛一直是这座城市孜孜不倦的追求和发展底色。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为探索绿色低碳发展道路、助力实现“双碳”目标任务,加快推动生产型企业全面绿色低碳转型发展,青岛市税务部门坚持以绿色税制践行低碳理念,让企业尽情畅享绿色健康发展新模式。


    如今绿色低碳已渗透青岛,成为城市底蕴,带动全社会向“绿”而生。


    以税“润绿”,下好税费红利“先手棋”


    绿色低碳、节能减排是促进生产型企业良性发展的关键,不仅关乎企业发展质量与经济效益,更关乎企业发展运行的生命周期。


    “没有绝对的垃圾,只有放错位置的资源。”这是青岛绿帆再生建材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勇长期以来一直坚持的观念。


    青岛绿帆再生建材有限公司是一家以循环再生为核心理念的生产制造企业,打造了现代化建筑废物资源化综合处置车间,致力于通过精细化处置和标准化利用,将建筑垃圾变废为宝,实现园区零垃圾、零废水、零废气、零废热、零能耗“五个零循环体系”的零碳排放。


    据陈勇介绍,为实现零碳排放的目标,园区配置废水处理再循环利用系统,设计雨水收集渠进行节水生产;打造烟气余热回收系统,与海水淡化系统相结合,实现无色无热无味烟气排放;采用光伏一体化设计控制能耗,解决生产和照明的用电需求……最终实现园区零碳能源系统建设。


    “目前,园区年处理建筑垃圾的能力可达到900万吨,节约天然骨料砂石470万吨,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150万吨。自环保税开征以来,税务部门宣传‘多排多缴、少排少缴、不排不缴’的征收原则,主动对接开展培训辅导,让我们充分享受到环境保护税减免红利,成为业内绿色环保生产经营的典范。”陈勇自豪地说道。


    以税“增绿”,提供税惠礼包“及时雨”


    绿色低碳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举全民之力,久久为功。企业作为实现绿色低碳目标的主要单位,只有策马扬鞭加速实现绿色转型,才能为绿色低碳这场“马拉松”蓄力赋能,而税收工作也是助力这场赛事成功的“加速器”。


    近年来,随着国家节能环保标准逐年提升,青岛能源热电集团第五热力有限公司致力于“煤改气”技术设备升级改造工作,旨在满足市民持续稳定供热需求的同时,加速推进自身由高耗能、高排放向低碳绿色经济转变。


    实施环保技改项目的初衷是不错,但大量的资金投入让企业犯了难。“今年年初,我们制定了加大‘煤改气’项目投入计划,投资金额约1.7亿元,新建两台116MW燃气热水锅炉及两套辅机,但由于投资成本较大,这让原本入不敷出的我们面临着更大的运行成本难题。”青岛能源热电集团第五热力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梅超表示。


    为解决热力公司的资金难题,确保环保技改项目顺利推进,税务部门第一时间为企业输送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精准解答涉税难题,指导企业申报获取留抵退税款3590万元,有效缓解了企业技改投资压力。


    “这笔资金来得真可谓是一场‘及时雨’,我们已经将这笔退税款及时投入到环保技改项目中。项目建成后,预计在维持供热量不变的情况下,二氧化碳排放量将减少约4万吨,较燃煤时降低80%左右。如果没有税收优惠政策的加持,我想企业绿色低碳之路难以走得如此顺畅。”梅超激动地向记者坦言。


    以税“护绿”,推出增值服务“连环招”


    推动企业绿色转型升级,离不开企业自身观念的转变,更离不开税收工作的引导和支持。越是难以推进的,越需要耐心跟进引导;越是正在推进的,越需要细心呵护辅导。


    提到税务增值服务,青岛建一混凝土有限公司负责人史玉亭有话说:“去年,为保证绿色特殊性能混凝土研发生产顺利推进,税务辅导团队第一时间进企业普及研发费加计扣除事前裁定制度和相关优惠政策,帮助我们节省了200多万元。”


    为保证税费优惠政策直达快享、应享尽享,把税收红利实实在在送到企业口袋里,李沧区税务局通过远程辅导、“专”线直连、建立“首席税务联络员”服务机制等方式,在政策落实上再加力、在纾困解难上再添力,持续快捷地为企业健康发展“充电续航”。通过推出多元化的增值服务,不仅让企业享受到增值税资源综合利用即征即退、企业所得税、环境保护税等税费优惠礼包,更让企业在未来发展中兼具竞争力和内生动力。


    “税务局心系纳税人缴费人,主动送政策上门、助企纾困解难的暖心举措,拉近了征纳双方的距离。同时,这也大大增加了企业绿色转型发展的信心和活力,激励我们在技术研发、转型升级、减排降耗等方面变得更加主动自觉。”史玉亭坚定地表示。(杜倩)

    2023-06-01
  • 《2022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发布——全国生态环境质量保持改善态势

    科技日报北京5月29日电(记者李禾)在5月29日生态环境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2022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以下简称《公报》)正式发布。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监测司副司长蒋火华说,《公报》显示,全国生态环境质量保持改善态势,年度改善目标已完成,主要表现为空气质量、地表水环境质量的两个“向好”,海水水质、土壤、城市声环境和自然生态状况的四个“稳定”。


    蒋火华说,2022年,我国空气质量稳中向好,全国33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PM_2.5平均浓度为29微克/立方米,“十三五”以来已实现七连降,6项主要污染物平均浓度连续3年稳定达标,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比例为0.9%,同比下降0.4个百分点。地表水环境质量持续向好,水质优良(Ⅰ—Ⅲ类)断面比例为87.9%,同比上升3个百分点,实现“十三五”以来七连升,劣Ⅴ类水质断面比例为0.7%,同比下降0.5个百分点。


    《公报》显示,管辖海域海水水质总体稳定,近岸海域海水优良(一、二类)水质比例为81.9%,同比上升0.6个百分点。土壤环境状况总体稳定,农用地安全利用率保持在90%以上。城市声环境质量总体稳定,功能区声环境质量昼间、夜间达标率分别为96%、86.6%,同比分别上升0.6个百分点、3.7个百分点。自然生态状况总体稳定,生态质量综合评价属于良好,与2021年相比无明显变化。


    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表示,尽管全国生态环境质量保持改善态势,但要清醒认识到,“稳中向好”的基础还不稳固,生态环境保护任务依然艰巨,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仍需要付出长期艰苦努力。


    监测是客观评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的重要依据。蒋火华说,新时代十年是我国生态环境监测成效最显著的10年,实现了监测网络“全覆盖”、数据质量“大提升”、监测信息“快、实、新”。


    据统计,国家直接组织开展监测的大气、地表水、地下水、土壤、海洋等环境监测点位达1.1万余个,实现了地级及以上城市全覆盖、重点流域全覆盖、省市交界全覆盖、管辖海域全覆盖。


    “天空地一体化监测网络初步建成,天上有卫星,空中有无人机,水里有监测船,地面有走航车,构建起守护祖国绿水青山的‘监测天网’。”蒋火华介绍,下一步,将根据“建立完善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工作主线,提升监测基础能力、数据分析应用能力、应急监测能力“三个能力”,深化碳监测、水生态监测、新污染物监测、智慧监测“四项试点”,做好空气、地表水和海洋、地下水和土壤、生态、噪声“五大监测”,努力实现“美丽中国哪儿美,监测数据告诉您”,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监测力量。

    2023-05-31
  • 交通与能源“牵手”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我国首个全路域交通能源融合示范项目。本报记者王延斌摄


    能源与交通息息相关、不可分割。交通是能源的最大负荷领域之一,能源的绿色发展则是交通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交能融合,即交通行业与绿色可再生能源的融合发展。推动交能融合发展,可以扩大可再生能源的利用范围;同时,新能源的不断发展,也让一些新型交通技术的实现成为可能。


    在高速公路旁的斜坡上,一块块光伏板延伸向远方。而在看不见的地下,太阳能电力正源源不断地被送往千家万户。


    5月26日,科技日报记者来到位于山东枣菏高速公路金乡服务区的我国首个全路域交通能源融合示范项目——枣菏高速交能融合示范工程。该项目由葛洲坝集团交通投资有限公司投资,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山西电力建设有限公司联合总承包建设。来自中国能建葛洲坝交投公司的专家告诉记者,该项目首创性地将交通与能源融合在一起,打造了交能融合发展的新样板。


    为何要将交通与能源融合发展?此次国内首个全路域交通能源融合示范项目建设有何难点?该项目对于推动交能融合发展有何意义?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


    能源技术发展使交能融合成为可能


    能源与交通息息相关、不可分割。交通是能源的最大负荷领域之一,能源的绿色发展则是交通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


    交能融合,即交通行业与绿色可再生能源的融合发展。推动交能融合发展,可以扩大可再生能源的利用范围;同时,新能源的不断发展,也让一些新型交通技术的实现成为可能。


    近年来,我国交通运输部与能源部门充分考虑燃料、电力及绿色能源等输送特点,在新型交能设施统筹布局规划建设中不断探索,将共建共享理念融入交能基础设施,一方面提高交通设施利用效率,另一方面减少能源资源消耗。


    随着光储一体化等新能源技术的发展与成熟,以及各种新材料在太阳能光伏发电、输电以及储电方面的成功应用,交能融合逐渐成为可能。交能融合设备或成为交通建设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


    2022年12月,2022世界交通运输大会召开,会议主题为“交能融合·绿动世界”,与会专家共商交能融合发展方案,绘制交能融合发展蓝图。更为引人注目的是,此次论坛发布了交能融合领域首个综合性报告——《交通与能源融合发展报告2022》,为推动交通与能源绿色融合发展、绿色转型给出了系统解决方案。


    5月11日,由中国公路学会、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共同举办的中国公路学会交通与能源融合发展工作委员会成立大会召开。记者注意到,本次大会对外发布了《交能融合一体化解决方案》,该方案总结了交通行业面临的“供电难”“伪低碳”两个突出问题,指向了交通与能源融合的现实难题,并提出了解决路径。


    枣菏高速交能融合示范工程便是该方案落地的典型样本之一。


    据介绍,上述项目利用服务区、路侧边坡等高速公路基础设施潜力,就地开发新能源,设置分布式光伏、风电储能等设备,产生的电能自发自用,余电还可上网。“该项目将新能源、高速公路两个行业的系统相互融合,实现源网荷储一体化和车路能云一体化,为基础设施和运输车辆持续提供绿色清洁能源。”枣菏高速交能融合示范工程技术负责人高抗说。


    在高速公路沿线布局光伏发电设施


    高速公路的封闭性以及独特性,决定了其对能源的依赖性。然而,目前国内应用太阳能光伏发电的高速公路项目很少。引入光伏发电项目,不仅可以缓解高速公路服务区的能源压力,降低化石能源消耗,提高资源和能源的利用效率,同时还可以大力推进光伏发电的技术创新,为新的光伏项目提供落地环境,推动新能源产业发展。


    目前来看,太阳能光伏发电在高速公路服务区的主要应用,大多集中在中小型负荷设备,如照明、监控、检测设备、小型发电机等。此外,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增多,未来光伏发电可在高速公路服务区为新能源汽车提供充电服务。


    不过,在高速公路沿线布局光伏发电设施并不简单。


    有交通专家在枣菏高速交能融合示范工程立项之前曾担心:在高速边坡施工会对边坡稳定性、边坡植被等产生不利影响,太阳能光伏板的光反射可能会干扰驾驶员视线,一旦发生车辆冲出隔离护栏的事故,路边的高压电设施可能会对驾驶员造成二次伤害。


    2020年,交通运输部出台意见,鼓励在服务区、边坡等公路沿线合理布局光伏发电设施,与市电等并网供电。中国能建葛洲坝交投公司看到了从高速公路开展交能融合项目的潜力。


    在中国能建葛洲坝交投新能源公司负责人李彬看来,山东太阳能辐照资源丰富,年均日照时间超2000小时;枣菏高速沿线地形平坦开阔,且有充足的路域资源可供使用,开发光伏电站较为适宜。


    为消除安全隐患,中国能源建设集团葛洲坝交投公司委托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进行安全性评估论证。在实验室里,研究人员乘坐不同的交通工具,模拟不同的坐姿、行动曲线、眩光角度,历经1年时间,经过100多次反复实验,最终用一份安全性评估报告消除了所有人的顾虑。


    高抗向记者强调:“这个项目实施可提高公路清洁能源自给率,实现交通电动化和电力去碳化。”而且这是国内首次在高速公路路侧布设太阳能发电项目,不但实现了金乡服务区的100%供电,富余电力还可以上网。


    智慧平台一体化调控源网荷储


    在金乡高速服务区,缕缕阳光汇集在光伏车棚、垂直轴风机、屋面光伏板上,整个服务区实现了100%“绿电”供应。记者将手机放在无线充电桌上,一会儿便能“满血复活”;无人超市里,只需拿着商品在机器上扫码、付款即可;十多分钟,电动汽车便充满了电。


    据了解,当阳光充足时,枣菏高速交能融合示范工程的零碳电力在随发随用之外,还会被储存起来,按需取用。


    “其实,这些还不是‘最硬核’的应用。枣菏高速交能融合一体化智慧平台才是交能融合的‘智能大脑’。”高抗说,它可以对能源网、交通网和数字网进行信息融合和智慧调控。


    枣菏高速交能融合一体化智慧平台的一个核心功能是源网荷储一体化调控,可以对高速全域的光伏、储能、用电负荷和电网进行统一协调控制,使“绿电”优先在高速全域内部消纳利用。


    着眼未来,中国能建葛洲坝交投公司研究院院长崔培强踌躇满志:“目前我们公司投资建设管理的高速公路总里程超过2700公里,为探索交能融合业务提供了载体。此次金乡段并网发电是企业交能融合项目的第一步,未来3至5年,我们将完成能源管理与智慧交通的深度融合,系统规划、建设冷链仓储物流、氢能中心等。”


    “作为交能融合领域的先行者,中国能源建设集团目前在绿色公路、近零碳港口等领域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系列创新成果。”针对交通与能源领域下一步的发展,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宋海良认为,应围绕绿色低碳、数字智慧“两化”转型,全力构建交能融合生命共同体,同时做强新平台,全力攻克交能融合技术装备难点堵点,拓展交能融合场景应用范围,并完善交能融合政策标准体系。(本报记者王延斌)

    2023-05-31
  • 统筹治理“绿肥黄瘦”——防沙治沙的内蒙古担当

    今天,再到库布其沙漠时,很难把它与“死亡之海”“生命禁区”联系在一起。


    是的,绿色已成为这片沙漠的主色调。树木葱茏,水草摇曳,牛羊成群……1.86万平方公里的沙漠,三分之一披上了绿装,成为世界上迄今为止唯一被整体治理的沙漠。库布其治沙实践被写入联合国宣言,被巴黎气候大会树立为“治沙样本”。


    今天,当被问起是否知道白独贵湾时,很多年轻人都会摇头。


    是的,在乌海市的卫星图上,那片几乎没有生命迹象的浑黄之地早已被绿色取代;在行政区划上,这个曾代表着“不毛之地”的地名,已经被甘德尔山生态文明景区替代。近3万亩滚滚流沙变绿洲,“消失”的白独贵湾,成为乌海治沙史上值得铭记的独家记忆。


    绿进沙退,沙魔止步。党的十八大以来,内蒙古全区累计营造林1.22亿亩、种草2.86亿亩,年均防沙治沙1200万亩以上,规模均居全国第一,这样的绿色奇迹在内蒙古大地不断上演。


    内蒙古横跨“三北”,是我国北方面积最大、种类最全的生态功能区。但同时也是我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最为集中、危害最为严重的省区之一,境内分布有巴丹吉林、腾格里、乌兰布和、库布其“四大沙漠”和毛乌素、浑善达克、科尔沁、呼伦贝尔“四大沙地”,生态环境基础十分脆弱。内蒙古生态状况如何,不仅关系全区各族群众生存和发展,而且关系华北、东北、西北乃至全国生态安全。


    护青绿,战黄沙,内蒙古义不容辞——


    系统谋划,制度保障。自治区党委、政府陆续出台《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和改革的意见》《内蒙古自治区构筑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规划纲要(2013—2020年)》等重要政策文件和规划,对防沙治沙作出系统部署。把防沙治沙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配套制定实施自治区防沙治沙规划、水土保持规划、京津风沙源治理规划等。各级政府每年安排专项资金用于生态保护建设和防沙治沙,同时从金融支持、税收优惠等方面完善政策,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防沙治沙。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统筹治理,沙区逐渐呈现出“绿肥黄瘦”的景象。


    技术创新,科学防治。深入实施“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京津风沙源治理、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还草等重点工程,以大工程带动大治理。同时,实施严格的保护措施,依法划定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坚决制止乱砍滥伐、乱采滥挖、超载过牧等破坏植被的行为,沙区生态系统得到有效保护和恢复。截至目前,全区共建成国家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18个,封禁面积18.35万公顷。在此过程中,探索形成了种子改良、节水抗旱、封沙育林等一大批适宜不同沙化类型地区的技术模式,全面推动人工造林向机械化造林转变,极大地提高了防沙治沙效率和质量。


    产业治沙,绿富同兴。在有效治理和严格保护的前提下,树立市场化、产业化思维,切实把防沙治沙与发展地方经济、增加农牧民收入紧密结合,培育发展了沙生植物种植与开发利用、特种药用植物种植与加工经营、林纸一体化和生物质能源产业化、沙漠景观旅游、节水灌溉和风能太阳能利用等六大类型沙产业,还带动了加工、贮藏、包装、运输等下游产业发展,形成了种养加、产供销一体化产业链,逆向拉动防沙治沙,走出了一条沙漠增绿、人民增收、企业增效的发展路子。


    今天的内蒙古,不仅给我国北方地区披上了风沙的“防护服”,还为全国人民打造了超级“碳库”和纯净“氧吧”,京津“风沙源”变成了首都“后花园”。


    成就的背后,是坚韧不屈的精神力量,是苦干实干的不懈奋斗。一代又一代治沙人与沙魔抗争,向荒凉宣战,在茫茫大漠种下绿色希望。


    自治区党委书记孙绍骋深入库布其沙漠考察防沙治沙工作时指出,治沙漠要多算生态账,守住底线;治沙地要多算经济账,创新治理模式。在从头至尾考察黄河内蒙古段大保护大治理情况时强调要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并指出,要在荒漠化地区大力推广沙柳、柠条等种植,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


    在科尔沁沙地西缘的敖汉旗,无数人与黄沙鏖战正酣。五六级的大风卷起漫天黄沙,第一天卸下的用来扎草方格的草捆,第二天就被黄沙掩埋。沙子打得脸生疼,但没有人退缩、叫苦。大家背着草捆、树苗,爬上十几米高的沙梁,扎下草方格,并种下一棵棵树苗。就着沙子吃过午饭,治沙牧民斯琴毕力格躺在刚栽下的不到20公分的柠条边,太阳没遮没拦地照在身上。“三年后就能有树荫了,不仅如此,还能平茬,加工成饲料喂养牲畜。”斯琴毕力格憧憬着。


    在毛乌素沙漠,“治沙女王”殷玉珍建起了生态园,不仅种庄稼,还种起了玫瑰。在过去近40年间,殷玉珍和丈夫在毛乌素沙地筑起了一道7万亩的“绿色屏障”,曾经寸草不生的沙海里甚至有了鸟儿筑巢。近年来,她还带动周边农牧民发展起了旅游业,生产的小米等也成了她的新名片,她先后获国内外各类奖项100多项。


    致力于防沙治沙的亿利资源集团,正在库布其浩瀚沙海里掀起一场场绿色革命。光伏治沙示范基地采用光伏板上发电、板下种植、板间养殖的治沙新模式,率先实现了产业多层化、生态多样化、效益多元化。集团创立的“微创气流植树法”和“螺旋钻植树法”,种下一棵树的时间不超过10秒,解决了沙漠里种树的难题。在库布其沙漠北缘、黄河的南岸,建起了长约170公里,宽度约1—3公里的锁边林带,有效阻挡泥沙入黄。


    ……


    成绩令人瞩目,但建设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仍然任重道远。唯有接续奋斗,才能持续书写新的绿色篇章。(记者霍晓庆)

    2023-05-30
  • 小牙刷在绿色转型中开拓大市场

    小牙刷在绿色转型中开拓大市场


    ——小物件藏着大创新①


    “凡是有人类居住的地方,就有杭集生产的牙刷。”位于江苏省扬州市生态科技新城杭集镇的中国牙刷博物馆里,这句话吸引了来来往往参观者的目光。


    杭集,这个面积只有40平方公里、人口不足4万人的小镇,却是全球最大的口腔护理用品和洗护用品产业基地。年产75亿支牙刷、年产值达130多亿元、全球每三支牙刷就有一支是“杭集制造”,铸就了名副其实的“中国牙刷之都”。


    杭集生产的牙刷,不少是供应酒店使用的一次性用品。过去,在激烈的同质化竞争中,杭集牙刷不得不靠拼价格、拼数量赢得市场,一度陷入了“一毛钱一支”的低价泥潭。随着绿色生产生活方式不断深入人心,对最高使用周期不过两天、与绿色环保理念背道而驰的塑料一次性牙刷进行改造升级,势在必行。


    杭集人从绿色发展中寻找发展的机遇和动力,用绿色发展理念带动技术创新、产品创新,依靠创新找准绿色转型的密码。


    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彰显绿色转型的魄力。随着绿色低碳生活方式蔚然成风,敏锐的杭集人及早作出产业发展调整,处处可见“不是别人要我们做,而是我们自己要做”的紧迫感。2019年7月1日起施行的《上海生活垃圾管理条例》规定“旅馆经营单位不得主动向消费者提供客房一次性日用品”,同时明确一次性物品“应当有利于保护环境”。杭集的牙刷企业随即设计推出可拆卸刷头的一次性牙刷。牙刷使用后,食品级的塑料刷柄可回收用于制作塑料板凳、垃圾桶等。让牙刷“一分为二”的小改造、微创新,发挥了促进分类回收和循环利用、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的大作用,也为企业的发展赢得了空间。


    立足国内资源禀赋,坚定绿色转型的底气。2021年,阿联酋迪拜的多家高端酒店都开始使用一款兼具环保和美感的竹柄牙刷,这种牙刷就来自杭集。竹柄牙刷看似简单,如果选材不当会手感粗糙、容易折断,影响使用体验。我国素有“竹子王国”之称,杭集充分用好丰富的竹资源,寻找适当生长环境、适当生长年份的竹子,生产出光滑且有韧性的刷柄,受到市场欢迎。以竹代塑的材质更新,不仅是发挥优势打开局面的务实之举,也是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生动实践。


    依靠自主创新技术,提升绿色转型的实力。杭集一家牙刷厂与纳米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合作,历经10个多月研发出一款环保牙刷。这款用甘蔗炼糖剩余的秸秆料制作成的牙刷柄,可实现100%降解,成功进入德国、瑞典等国家的牙科诊所。正是依靠自主创新、修炼“内功”,这家拥有40多年历史的老厂成功克服疫情等不利影响,开辟出一条高端化发展、差异化发展的新路径。


    小小一支牙刷,反映出绿色发展的长远考量,浓缩着创新驱动的技术含量。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绿色发展是我国发展的重大战略,绿色消费新趋势为创新型经济发展提供了宝贵机遇。当越来越多企业积极行动起来,把绿色发展理念转化为创新发展动力,在各自领域创造绿色消费新体验、引领绿色生活新风尚,一个全民共建共享的美丽中国正渐行渐近。(许晴)

    2023-05-30

  • 首 页  上一页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下一页    尾 页  

    版权声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 8629 6259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696号 蒙ICP备160010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