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首家省级碳计量中心落户辽宁大连

    人民网沈阳5月22日电近日,辽宁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在大连市举办辽宁省碳计量中心(电碳)筹建和辽宁省容量计量检定站建成揭牌仪式,标志着全国首家省级碳计量中心正式落户大连。


    碳计量,是碳市场、碳交易的基础,也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技术支撑。辽宁省碳计量中心(电碳)的建设以重点领域电碳为切入点,将碳计量工作和资源高效利用、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产业结构深度调整、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等重大战略需求紧密结合,为深入实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助力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聚焦高端装备制造、石化、冶金等重点产业“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提供有效计量支撑和技术保障。


    辽宁省碳计量中心(电碳)将紧密对接国家、辽宁“双碳”战略目标和政策要求,加强电碳计量技术研究、路径探索和制度建设,助力建立健全“双碳”计量体系。开展碳排放、碳监测、碳核查、碳足迹、碳交易、碳汇等相关基础、前沿和应用计量技术研究,提升电碳领域计量器具在线检定校准的技术能力和水平。加强电碳计量数据的采集、分析、评价和应用,提高电碳排放数据质量,服务碳核查、碳交易等工作顺利开展。同时,为政府、企业提供差异化、多样化、专业化的碳计量诊断、碳计量审查等技术服务,推动碳排放从“核算”向“测量”转变。

    2023-05-22
  • 新华社评论员:在以学增智中不断提升能力

    “以学增智,就是要从党的科学理论中悟规律、明方向、学方法、增智慧,把看家本领、兴党本领、强国本领学到手。”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听取陕西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并发表重要讲话,深刻阐明“以学增智”的丰富内涵,提出明确要求,为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走深走实提供了思想和行动指南。


    科学理论的价值在于指导实践。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就是要推动全党特别是领导干部全面系统掌握这一思想的基本观点、科学体系,把握好这一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不断增进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真正把马克思主义看家本领学到手,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以学增智,要提升政治能力。在干部干好工作所需的各种能力中,政治能力是第一位的。要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从思想上正本清源、固本培元,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要善于从党和人民的立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出发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善于从繁杂问题中把握事物的规律性、从苗头问题中发现事物的趋势性、从偶然问题中认识事物的必然性,善于驾驭复杂局面、凝聚社会力量、防范政治风险,切实担负好党和人民赋予的政治责任,真正成为政治上的明白人。


    以学增智,要提升思维能力。推进新时代伟大实践,离不开科学思维的有力支撑。广大党员、干部只有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转化为自己的科学思想方法,作为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总钥匙”,把思想方法搞对头,认识问题才站得高,分析问题才看得深,开展工作也才能把得准。要切实提高战略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历史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能力,做到善于把握事物本质、把握发展规律、把握工作关键、把握政策尺度,不断增强工作科学性、预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提供科学思想方法。


    “一语不能践,万卷徒空虚。”以学增智,要提升实践能力。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目的全在于运用,在于把这一思想变成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学思想必须见行动。广大党员、干部要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全面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实践要求,增强推动高质量发展、服务群众、防范化解风险本领。要加强斗争精神和斗争本领养成,着力增强防风险、迎挑战、抗打压能力,及时填知识空白、补素质短板、强能力弱项,不断提高专业化水平,带头担当作为,做到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难关头豁得出来。


    当前,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正在全党深入开展。以这次主题教育为契机,不断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汲取奋发进取的智慧和力量,熟练掌握其中蕴含的领导方法、思想方法、工作方法,练就担当的宽肩膀、成事的真本领,驰而不息抓落实,立足岗位作贡献,我们就一定能在新征程上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

    2023-05-19
  • 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依靠法治(人民观点)——身边变化看生态②

    生态环境保护是一个系统完备、全面整体的过程,必须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形成环环相扣、协同联动的制度体系


    强化制度执行,让制度成为刚性的约束和不可触碰的高压线,才能真正把生态领域的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一个成功的环保案例背后,往往有一个关于制度或法制的故事。


    卢孝华的家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桥林街道周营村,离长江只有数百米。白天到江边看风景,晚上去江边跳广场舞,已成为她的生活习惯。浩浩江水、绿地花海,让她感到惬意舒心。


    遥想多年以前,桥林街道却是另一番景象。在桥林街道的18.9公里长江岸线上,最多时聚集了47家大小船厂,切割、轧钢、除锈、喷漆,既是生产工序,也是污染源头。沿江居民抱怨:“江边呛得睁不开眼,我们是‘滨江不见水,近水不亲水’。”


    “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理念深刻转变,制度长出“牙齿”。南京编制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全面开展长江岸线专项整治行动,制定并实施《南京市长江岸线保护办法》《南京市长江岸线保护条例》。


    不断织密织牢的制度之网,助力船厂变绿地、码头变公园。一段段“生产岸线”变成诗情画意的“生态岸线”,生动印证“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依靠法治”。


    思想认识到位,行动才能自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生态文明建设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深刻变革,生态环境保护是一个系统完备、全面整体的过程,必须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形成环环相扣、协同联动的制度体系。要求“加快制度创新,增加制度供给,完善制度配套,强化制度执行”,提出“对任何地方、任何时候、任何人,凡是需要追责的,必须一追到底”,明确“要严格用制度管权治吏、护蓝增绿”……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总结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经验,强调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深刻回答了生态文明建设的保障机制问题。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制定修订环境保护法等多部法律法规,建立实行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制度,全面推行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建立实施生态补偿制度、河湖长制、林长制……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我国生态环境法治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生态文明“四梁八柱”性质的制度体系基本形成。今天,河长制带来河长治,一幅幅鱼翔浅底、人水相亲的图画徐徐铺展;日益完善的湿地生态补偿制度,让保护生态不吃亏、能受益的局面渐成常态;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制度进一步完善,民众环保意识不断增强,形成全民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新局面。越织越密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既夯实了保护绿水青山、保障生态安全的基础,也让用制度文明为生态文明保驾护航逐渐成为共识,让美丽中国渐行渐近。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制度的刚性和权威必须牢固树立起来,不得作选择、搞变通、打折扣。”前不久,第二轮第四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情况公布,一大批重大生态环境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啃最硬的“骨头”,解最难的问题,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制度自2015年建立实行以来,动真碰硬、攻坚克难,坚决查处一批破坏生态环境的重大典型案件、解决一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环境问题,释放出“决不能让制度规定成为‘没有牙齿的老虎’”的强烈信号。强化制度执行,让制度成为刚性的约束和不可触碰的高压线,才能真正把生态领域的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生态环境保护能否落到实处,关键在领导干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些重大生态环境事件背后,都有领导干部不负责任、不作为的问题,都有一些地方环保意识不强、履职不到位、执行不严格的问题,都有环保有关部门执法监督作用发挥不到位、强制力不够的问题。”甘肃祁连山由乱到治,陕西打响秦岭青山保卫战,青海木里矿区重披绿装……一大批生态环境问题整改深入进行,既彰显了制度建设成效,也给各级领导干部敲响警钟,“在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上,就是要不能越雷池一步,否则就应该受到惩罚”。各级领导干部是本行政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第一责任人。对那些不顾生态环境盲目决策、造成严重后果的人,必须追究其责任,而且要终身追责。


    朗朗晴空、徐徐清风,民生之要、百姓之盼。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不断提高生态环境领域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我们相信,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中国建设,步伐将会更坚实,成果将会更丰硕。

    2023-05-19
  • 首府打造城绿相融的“无界公园”

    5月16日,习惯到青城公园晨练、休闲散步的呼和浩特市民们发现,青城公园四周的围墙和栅栏在不经意间已被拆除,整个公园美景延伸至街区,不用进公园便能近距离欣赏到园内的旖旎风光美景,好不惬意。


    据了解,今年“五一”节过后,呼和浩特园林部门便着手拆除青城公园东、西两侧栅栏、围墙,着力将青城公园打造成“无界公园”,将曾经被挡在围墙内的公园景色与城市景观融为一体,同时,也让市民出入游园更便捷。


    “以前公园有围墙,入园需要绕很大一圈到大门口。现在好了,围墙没了,进公园不用绕路了,出门溜达溜达,不知不觉就来公园了。”每天去公园晨练的市民高先生说。


    截至目前,呼和浩特市拥有各类公园、游园345处;建口袋公园、社区游园486处,位居全区首位。该市逐年推进“无界公园”建设,越来越多的公园因地制宜拆墙透绿,将园内的绿地、山水景观延伸到街区,经不断改造升级后,变身24小时开放的城市“绿色会客厅”。(记者皇甫秀玲)

    2023-05-18
  • 累计发电量全国第一 内蒙古能源产业向“新”而行 向“绿”转变

    人民网呼和浩特5月17日电(刘艺琳、实习生拓宇婷)5月17日,内蒙古自治区政府新闻办召开“以两件大事为主抓手推进内蒙古现代化建设”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1场)自治区能源局专场会议,介绍内蒙古自治区1—4月能源经济运行、发展情况。





    “以两件大事为主抓手推进内蒙古现代化建设”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1场)自治区能源局专场会议。实习生拓宇婷摄


    据介绍,内蒙古自治区全力推动能源经济高质量发展,2023年1—4月,自治区能源经济特别是新能源经济总体上呈现稳中向好、稳中加快的发展趋势。


    能源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前4个月新增新能源并网装机531万千瓦,是去年(2022年)同期规模的5倍,并网总规模6713万千瓦,装机占比37.5%,较去年同期提高2.4%。新能源发电量567亿千瓦时,占比24.4%,同比提高2.8%。


    能源经济布局更加集聚集约。蒙西沙戈荒地区3个单体1200万千瓦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正在推进,第三批大基地2280万千瓦新能源刚刚获批,新能源单体建设规模已从十万千瓦级奔向百万千瓦级。呼包鄂风光氢储全产业链基地建设已初具规模,风电已形成500万千瓦,光伏已形成1000万千瓦的供给能力,产业上下游配套的发展格局正在形成,新能源产业经济布局更加集聚集约。


    能源重大项目投资增长有力。前4个月能源重大项目手续办理、开复工率均超过55%,完成投资达到354亿元,是去年同期的2倍,也是近年来手续办理、开复工最好的一年,其中新能源项目完成投资273亿元,是去年同期的2.6倍。风光氢储等新能源装备制造项目完成投资约158亿元,氢储装备制造实现了从无到有的突破,完成投资超过21亿元。


    煤炭兜底作用相对稳定。前4个月,全区调度煤炭产量4.1亿吨,同比增长2.25%,其中外运煤炭占比稳定在60%左右,约2.4亿吨。


    电力绿色转型步伐加快。前4个月,全区累计发电量2321亿千瓦时,位居全国第一,同比增长13.8%,同比增速提高8.5%,三年来发电量首次实现两位数增长。新能源发电量占比达24.1%,同比提高2.6个百分点,风力发电达到47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0.8%,光伏发电达到8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7.1%。全区外送电量908亿千瓦时,位居全国第一,同比增长15%。全区全社会用电量151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较去年同期提高7.3个百分点,其中二产用电量133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


    油气增产上产稳步推进。自治区前4个月原油产量94.82万吨,同比增长17.82%。天然气产量113.15亿立方米,同比增长4.67%。煤制油产量40.59万吨,同比增长3.07%。煤制气产量9.46亿立方米,同比增长3.34%。


    下一步,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将继续围绕加快推动能源重大项目建设、提高新建项目手续办结率和开复工率、优化完善能源产业政策、推动在产煤矿稳产增产等方面开展工作,深入推进自治区能源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3-05-18
  • 上海国际车展显示——汽车行业正加快智能化电动化转型(深度观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日前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巩固和扩大新能源汽车发展优势,加快推进充电桩、储能等设施建设和配套电网改造。


    全球1000多家整车和零部件公司参展、超过150款新车全球首发、展出800余款新能源车型、跨国品牌携全系电动化车型深耕中国市场、中国品牌智能电动汽车加快走出去步伐……4月27日落幕的上海国际车展显示,全球汽车行业正加快智能化电动化转型。


    得益于一系列新能源汽车支持政策,更得益于中国品牌车企紧抓转型机遇推出适应消费需求的新技术、新产品,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连续8年位居全球第一。今年一季度销量同比增长26.2%,延续良好发展态势。


    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已进入全面市场化拓展期,行业企业正聚焦成本、效率与用户体验,加快创新步伐,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推动产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从量变到质变,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正向规模效益型迈进


    “2022年是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一年,年销售首次突破1000万辆,同比增长63.6%,中国继续实施财税金融、积分管理、道路通行等新能源汽车支持政策,产业发展交出了一份亮丽的答卷。”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说。


    ——市场规模快速增长。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售688.7万辆,同比增长93.4%,销量占比25.6%,提前3年完成2025年规划目标。今年一季度,我国新能源汽车迎来开门红,产销分别完成165万辆和158.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7.7%和26.2%,市场占有率提升至26.1%。


    ——核心技术持续突破。继量产动力电池单体能量密度达到300千瓦时每千克、新型成组技术和高镍无钴电池等实现突破应用、纯电动乘用车百公里平均电耗下降到12.35千瓦时之后,我国动力电池技术再上新台阶。上海车展期间,宁德时代宣布,第一代钠离子电池电芯首发落地奇瑞iCAR品牌车型。该电芯常温下充电15分钟,电量可达80%以上,不仅成本更低,产业链也将实现自主可控。宁德时代还发布了单体能量密度高达500千瓦时每千克的凝聚态电池,其车规级版本在年内即可具备量产能力。


    ——智能辅助驾驶系统加速落地。在去年开启高速NCA(智驾导航辅助系统)的基础上,阿维塔汽车日前在上海、深圳、广州、重庆正式开放城区NCA用户试驾体验。华为发布的最新一代智能驾驶系统ADS2.0,同样可不依赖高精度地图就能实现城市NCA功能,该系统在问界M5华为高阶智能驾驶版首发。小鹏汽车“视觉为主、雷达为辅,重感知、轻地图”的技术路线也迎来收获期,3月31日向旗下两款高端车型用户开放XNGP(自动导航辅助驾驶)第一阶段能力,不仅可在广州、深圳和上海等城市依靠高精地图实现点到点全程智能辅助驾驶,在无高清地图的城市也具备直行红绿灯识别起停、跨线绕行障碍能力。


    ——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稳步提升。继在“三电”(电池、电机、电控)技术上逐步建立起竞争优势之后,国产大算力芯片正陆续实现装车应用。自去年9月首发量产以来,地平线高等级智能驾驶芯片征程5累计获得9家车企近20款车型的量产定点,出货量已突破10万片。基于国内首款自主研发7纳米车规级SoC芯片“龙鹰一号”,亿咖通科技发布了安托拉系列计算平台两款核心产品。其中,搭载安托拉1000计算平台的车型将由中国一汽年内量产。上海车展期间,黑芝麻智能发布了全球首个智能汽车跨域计算芯片平台武当系列,可灵活支持双脑、智舱智驾、中央计算等各种架构方案。


    ——品牌高端化迈出新步伐。售价50万元至60万元的全景智慧旗舰SUV问界M9、官方预售价格109.8万元的比亚迪高端品牌首款纯电SUV仰望U8、预售价格区间70万元至160万元的中大型豪华电动越野车东风猛士917、预售价168.6万元的广汽埃安超级电动跑车HyperSSR赛道版……本届上海车展,中国新能源车企品牌迈出高端化新步伐。


    ——产业生态持续优化。截至去年底,我国累计建成充电桩521万个、换电站1973座,形成了全球最大规模的充换电网络。为解决纯电动汽车“里程焦虑”,小鹏汽车推出国内首个量产800V高压碳化硅平台,车桩结合最高可实现充电5分钟、续航200公里。蔚来汽车3月份开始布局换电时间缩短20%、日服务次数提升30%的第三代换电站,计划年内累计建成换电站超过2300座。


    “在可见的时间窗口内,中国品牌正在改变智能电动车竞争模式,也拥有了重塑产业格局、打造世界级品牌的机会。”长安汽车总裁王俊说,无论是技术还是市场,中国新能源汽车正处于从量变到质变、从规模型迈向规模效益型的新阶段。


    拥抱中国市场,跨国品牌加大在华研发投资力度


    上海车展开幕前夕,欧洲某汽车跨国公司董事会的成员们再度来华。在仔细品鉴、试驾了数款中国自主品牌新能源“爆款”车型后,曾经的全球汽车产业领跑者们不禁发出感慨。


    惊叹于中国智能电动汽车进步之大的,不只这家欧洲车企。本届上海车展,本土新能源车企扎堆的6号馆,以及比亚迪高端品牌“仰望”所在的8号馆,成为各大跨国公司高管关注的焦点。在仔细参观了上述展台以及本土供应商智能化、电动化解决方案后,丰田汽车公司首席技术官、副社长、执行役员中嶋裕树表示,“对中国的全新技术发展感到非常震惊。”


    品牌高端旗舰纯电车型全球首发,全品牌、全车系掀起电动攻势,加大新产品导入计划,成立本土研发公司……一个个跨国品牌,正加速拥抱中国市场。


    ——着眼中国市场巨大潜力,不断推出新品。


    车展前夕,上汽通用汽车发布了奥特能纯电平台第二款车型别克ELECTRAE5。“上汽通用汽车不断加大在电动化、智能网联化领域的战略投入。”上汽通用汽车有关负责人表示,到2025年底,仅别克品牌就将推出5款奥特能纯电动车型。上海车展,梅赛德斯—奔驰打出了“在奔驰中,超越奔驰”的品牌口号,并带来了豪华品牌中最丰富的全品牌新能源产品。宝马宣布今年计划为中国消费者带来11款纯电动产品,2030年之前,纯电动车型将占据集团全球年度交付量的50%以上。


    ——依托中国产业链完备优势,降低综合成本。


    搭载丰田第五代混动系统的一汽丰田荣放智能插电双擎车型中国首发、搭载1.5T发动机和双驱动电机的东风日产超混电驱奇骏首度亮相、基于第四代双电机混动系统打造的本田雅阁e:PHEV强电智混车型将于5月上市……本届上海车展,以混动技术见长的丰田、日产和本田,分别为旗下的混动车型打造了“智能电混”“超混电驱”“强电智混”新标签,上述混合动力系统将陆续搭载到三大品牌全系车型上。


    “丰田在中国生产的混动车型中,一级供应商本地采购比例已经达到95%,以后这些零部件供应商也会服务中国本土的整车生产厂商。”中嶋裕树表示,进一步提升本地采购比例,有助于降低成本,提升丰田混合动力产品的竞争力。


    ——加强与中国研发力量合作,补齐技术短板。


    上海车展期间,大众汽车集团宣布将投资约10亿欧元,在合肥成立聚焦智能网联电动汽车研发、创新与采购的新公司。梅赛德斯—奔驰旗下公司与清华大学成立“可持续交通联合研究院”,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在建设了德国以外最大研发和创新网络的基础上,宝马宣布全面升级在华研发,以更好满足中国市场需求。


    与本土三电龙头企业联合开发,一汽丰田车展期间上市的纯电轿车bZ3已经迈出了实质性的第一步。据悉,该车型三电技术由丰田与比亚迪合作研发,其中,动力电池来自比亚迪旗下弗迪电池,驱动电机则来自弗迪动力。


    在合资企业中充分发挥中方合作伙伴的技术和研发优势,建立全新合作模式,马自达走在了前面。上海车展前夕,马自达宣布将长安汽车在电动化、智能化技术领域的优势全面融入合作开发的新能源车型中。2024年底和2025年底前,两款本土化研发、生产的新能源车型将先后上市。


    “电动化转型需要政府制定清晰的技术路线和强有力的产业推动政策,智能网联化则离不开语言环境、文化环境,两者都有明显的本土属性。”广汽集团总经理冯兴亚认为,只有精准了解目标市场,满足和引导本地消费需求,补齐电动化、智能网联化短板,才能赢得市场。


    成本、效率、全球化,中国品牌打响体系能力“攻坚战”


    “中国品牌在智能化、电动化领域取得了暂时领先,但绝不能骄傲。”冯兴亚表示,中国品牌确实尝到了先行者的红利,但当跨国车企都意识到应该怎么做之后,就到了真正比拼实力、比拼体系能力的时候。


    “淘汰赛刚刚开始。”小鹏汽车董事长兼CEO何小鹏说,智能电动汽车驶入“后半程”,车企的生存之道在于成本平衡、高效研发和高端体验。


    体系能力的比拼,首先体现在成本上。2022年,受碳酸锂价格暴涨影响,国内多数新能源车企亏损扩大。财报显示,除比亚迪实现净利润166.22亿元外,一些新能源汽车上市公司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亏损。


    “相较燃油车,新能源汽车尤其是纯电动汽车的成本结构发生了变化。”王俊说,原来的动力传动系统大概占整车原材料成本的22%至28%,而新能源汽车大概要占40%至55%。因此,除了通过规模效应降成本,研发范式、合作关系、资源体系甚至商业模式也要转变。比如,下车身一体化铝压铸,大大减少了冲压和焊接工艺的结构件数量,在减少设备投入的同时,提高了生产效率,有望成为今后的发展方向。


    体系能力的比拼,还体现在效率上。未来,新车型研发周期缩短20%,智能体验迭代周期缩短30%,整车综合研发成本降低50%,车载智能系统的软件适配成本降低85%,语音对话服务成本降低50%……上海车展前夕,小鹏汽车发布的“扶摇”全域智能进化架构,将助力企业实现效率全面提升。


    体系能力比拼的另一个维度是全球化。本届上海车展,长安汽车发布了“海纳百川”计划:到2030年,长安汽车海外市场投资突破100亿美元,海外市场年销量突破120万辆,海外业务从业人员突破1万人,将长安汽车打造成为世界一流汽车品牌。2022年中国品牌乘用车出口冠军奇瑞汽车,邀请1000多名海外经销商、合作伙伴参加上海车展,为全球化战略按下“加速键”。极氪宣布开启全球化战略布局,年内在瑞典、荷兰开设首批直营门店并实现交付,2026年进入大部分西欧地区,力争2030年成为欧洲电动车市场的领先品牌。


    “下一步,要更大力度、更高水平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辛国斌表示,要加强顶层设计,建立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部际协调机制,统筹推进产业发展全局性工作;强化技术创新,支持产学研用深度合作,开展车用芯片、固态电池、操作系统、高精度传感器等技术攻关;完善政策体系,制定加快充换电建设、公共领域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等支持政策;深化国际合作,建设海外政策、法规、标准等信息共享服务平台,支持中国品牌开拓海外市场。

    2023-05-17
  • 江苏践行长江大保护——江南岸 绿意平添新动力(高质量发展调研行)

    滚滚江水自西向东,一座郁郁葱葱的沙洲横隔江面。这座沙洲是南京长江新济洲国家湿地公园,黄金水道上奔忙来往的船只宛如颗颗珍珠穿梭在翠色绸带当中。


    周营村是新济洲对岸的一个小村庄,也是长江进入江苏的“第一站”。曾经,将近28公里的长江岸线上临江布满船舶修造等数十家企业,船厂切割、轧钢、喷漆、除锈对大气和水环境造成了污染,也挤压着野生动物的栖息地。


    2010年至2017年,周小祥在船厂从事机械台班租赁工作。由于产业附加值低,沿江十几家造船厂陆续出现经营不善的情况,污染也越来越多。


    宁可牺牲一些发展速度,也要坚决修复长江生态环境。自2019以来,南京市全力完成长江岸线整治,浦口区累计投入24亿元,整治违法违规项目47项,拆除船厂、养殖场等38项,拆除建筑物约13万平方米,清除水泥地坪、砂石地坪等150万平方米,复绿面积170万平方米,并全部恢复生态绿地。


    “很多人当时不理解,现在看却是利在千秋。”清新的江风,拂过周小祥的面颊,也吹暖了村民们的心。大家心里明白,整治十里船厂带不是不发展,而是谋求更高质量的发展。就这样,在船厂上班的人逐渐投入新的岗位,有人去到周边的开发区打工,有人为新开通的地铁做配套服务,还有人回归田园,搞起设施农业。


    在江苏,长江蜿蜒432.5公里,岸线总长1169公里,其中常州拥有长江岸线25.8公里,曾是江苏省沿江城市中化工企业最密集的区域之一。常州市将“手术刀”对准了年产值达数百亿元的滨江化工园区,沿江1公里范围内,28家化工企业已全部关停腾退并连片复绿,现复绿面积已超3300亩,建成万亩新龙生态林。


    破立并举,从低端产能转向绿色发展。300米曾经是常隆化工有限公司距离江岸的直线距离,这家生产化学农药的工厂成为第一家被拆除的企业。“搬迁后,我们瞄准了半导体材料、电子化学品等高端材料项目。”常隆化工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目前,常州已有755亩土地通过省级验收、完成指标调剂置换,并充分利用搬迁腾退的工业用地指标,引进一批高新科技产业,推动产业向中高端迈进,滨江经济开发区2022年实现工业总产值573.3亿元,同比增长26.8%;实现税收21.1亿元,同比增长66.9%;新型碳材料产业集群成功入选全国先进制造业集群,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修复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双赢。

    2023-05-17
  • 向“绿”而行,“碳”寻新路 ——山东化工企业绿色转型发展一线见闻

    5月15日,在广饶科力达石化有限公司120万吨/年新型超低硫船舶动力燃料项目施工现场,管廊纵横、钢架林立,施工人员正对装置设备进行最后的调试工作,准备近期开工投产。


    “船舶动力燃料项目原料来源于公司现有装置的石脑油、柴油、蜡油和渣油,我们通过与石化领域专家合作,突破了渣油加氢精制脱硫技术,对重质渣油所含的硫、氮、杂质进行回收和处理,油品质量进一步升级的同时,将船燃油硫含量从3.5%降低到0.5%,每年减少二氧化硫排放10万吨。”公司总经理刘国东介绍。项目投产后,公司成为省内首家达到国际海事组织标准要求的船舶动力燃料生产企业,有效填补国内低硫燃料油市场空缺。


    石化行业是制造业发展的支柱产业,以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为主攻方向,山东石化企业聚焦“双碳”战略,通过能效提升及工艺改进、构建循环经济、开发生产绿色低碳产品等,探索企业绿色转型发展新模式。


    作为典型的复杂流程工业,石化行业的低碳发展需要延长产业链,增强高端聚合物。5月14日,淄博鑫泰石化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正在巡检30万吨/年丙烷脱氢项目。去年投产的丙烷脱氢项目每年可产聚合级丙烯30万吨,同时副产氢气1.2万吨。这些副产的氢气,可以为鑫泰石化的高端特种油加氢装置提供氢气资源,实现了化工与炼油的资源互补,凸显节能降碳优势。


    “我们规划建设的六期烷烃综合利用项目、七期绿色烯烃低碳一体化项目,将打通原油炼制—基础化工原料—高端化工新材料+专用化学品的特色产业链,助推企业在‘十四五’期间完成‘小油头、大化身、高化尾’的差异化发展路线,实现特种油、芳烃、碳三、氢能源四大高端产业集群协同发展的规划目标。”鑫泰石化副总经理张志鹏说,完成转型后,化工产品的占比可提升至76%。


    向“绿”而行,也为企业发展带来广阔市场空间。在汶上化工园区,山东洲蓝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投产虽不到3年,但公司的新一代微晶材料精脱硫技术已在多个大型钢铁厂、焦化厂的高炉气、焦炉气脱硫项目应用,节能减排、节约增效成果明显。


    “采用新一代微晶材料精脱硫技术进行脱硫,相比传统的氧化铝、活性炭等脱硫方式,每生产一吨铁可以节省费用10元。自前年脱硫塔投入使用以来,已节约运转费用1000多万元。”近日,青岛特殊钢铁有限公司1号热风炉精脱硫项目负责人马盼告诉记者,4个脱硫塔是并联的,其中一个脱硫塔微晶材料再生时,不影响其他3个脱硫塔正常运转,避免了停炉带来的损失。


    在山东洲蓝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成型车间里,过滤机、筛分机、成型机排列整齐,伴随着阵阵清脆的声音,硕大的双层袋逐渐被微晶材料装满。“这种微晶材料可以像洗衣服一样进行清洗,脏了可以通过工业装置进行再生,再生后重新具备强大的吸附功能,而且可以重复利用5至7年;除此之外,公司还研发设计了脱硫塔体,对钢铁厂、焦化企业的高炉气、焦炉气进行前端脱硫处理。”山东洲蓝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承科介绍。得益于良好的市场前景,公司业务发展很快,去年公司实现销售收入3.2亿元,今年公司的营业额目标是10亿元。


    当前,众多山东石化企业正通过科技创新促进绿色转型,释放着绿色低碳发展新活力,助力打造山东化工的发展新优势。(李明吕光社刘磊)

    2023-05-16
  • 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大家谈·一起来想一起来干⑮·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我国绿色、循环、低碳发展迈出坚实步伐。本期大家谈,我们选编3篇来稿,与读者一起分享构建绿色低碳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基层实践。


    ——编者


    积极倡导绿色生活方式


    北京朝阳区王浩骅


    绿色低碳生活是人民群众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事业。对此,必须切实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以实际行动减少能源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


    近年来,北京许多社区积极倡导构建绿色生活方式。有的社区开展“以车易物”活动,居民长期废弃不用的自行车,可以置换成礼品兑换券,推动了闲置资源的回收再利用;有的社区围绕生活垃圾分类开展知识讲解、趣味游戏等活动,居民参与热情高涨;还有的社区通过举办节约用水宣传周,介绍节水小窍门……从生活入手,从小事抓起,节约集约利用资源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


    节约资源是推动资源高效利用、生态文明建设和高质量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我们每个人都应充分认识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重要意义,为加快绿色转型贡献力量。


    将生态优势变产业优势


    重庆两江新区王欣悦


    三峡库区是全国重要的淡水资源储备库和生态功能区,也是农村面积大、农民人口多、农业占比高的山区。如何走好绿色发展之路,是库区发展的一道必答题。


    重庆的答案是,推进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着力提升绿水青山的“颜值”,以绿色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能。涪陵区因榨菜闻名,但榨菜废水对水环境易造成严重污染。涪陵区建起污水处理站,引入高端工艺,让腌制盐水变纯净水,同时对废弃材料再利用,“绝不让一滴未经处理达标的榨菜废水排入长江”。在万州区,过去三峡库区消落带裸露的淤泥不仅影响美观,还散发难闻气味。万州区推广栽植不怕水淹水泡的中山杉,在沿江乡镇建设中山杉繁育场,形成了色彩缤纷的“水上森林”景观带,周边延伸出多家民宿农家乐。


    如今,在丰都县,一座座“大风车”将“绿电”源源不断地输送至千家万户;在忠县,皇华岛上植被丰茂,游人络绎不绝;在巫山县,数十家矿山关停,当地群众吃上旅游饭……生态优势成功转变为产业优势,让三峡库区人民真切感受到: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保护好这方山水,生活定会越来越美好。


    精打细算用好每滴水


    宁夏银川市玉宁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要把水资源问题考虑进去,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发展节水产业。”笔者所在的地方,因水资源匮乏,经济社会发展主要依赖于过境黄河水。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是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的重中之重。


    去年,宁夏有关部门印发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实施方案,提出城市和县城再生水利用率分别达到50%、35%,城市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力争控制在9%以内等目标。严格落实“四水四定”重要原则,要加大刚性约束,督促重点行业“拧紧”水龙头;也要加大柔性引导,在全社会大力倡导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还要加大科技投入,让水资源调配更加精细快捷……这些实实在在的举措,不仅让老百姓用上水、用好水,也在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上收获了看得见的成效。


    水是生命线,水的承载空间决定了经济社会的发展空间。黄河水资源量就这么多,沿黄地区必须大力发展节水产业和技术,推动用水方式由粗放向节约集约转变。精打细算用好每滴水、从严从细管好每滴水,必能为推进高质量发展筑牢水资源保障的基石。

    2023-05-16
  • 亦庄崛起33座国家级绿色工厂

    在北京亦庄环境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再生水厂,自动化控制系统和智能化管理模式为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和可持续发展作出突出贡献。本报记者和冠欣摄


    本报记者曹政


    如果从天空俯瞰全球500强ABB公司位于亦庄的工厂,会看到屋顶上覆盖着一块块太阳能光伏板,这屋顶一年能发电约42万度,改造后两年多来相当于减少约920吨温室气体排放。


    在产业聚集的工业重镇亦庄,绿色正成为一座座工厂的“底色”。北京经开区近日介绍,通过多年来政策支持、资金引导和企业升级,目前共拥有33家国家级绿色工厂,数量位居全市第一。


    绿色制造体系多点开花


    在亦庄,ABB的3家子公司都是国家级绿色工厂。除了屋顶上的光伏,工厂的绿色之处还在于智慧能源管理: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实现设备的监视、优化、预测和管理。这些法子助力其自身运营中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三年减少约65%。


    越来越多这样的绿色工厂崛起:京东方在亦庄的两家工厂率先实现100%使用再生水作为生产用水;赛诺菲制药公司使用绿色智能的照明和空调系统,每年分别平均减少能耗的31%和10%;悦康药业通过烟气余热回收热量代替原蒸汽提供热量,每天可节省热量数千千瓦……


    截至目前,北京亦庄共有国家级绿色工厂达33家,其数量位居全市第一。“国家级绿色工厂覆盖了北京亦庄四大主导产业,绿色制造体系实现多点开花。”北京经开区相关负责人说。


    不仅如此。连接着大批工业厂房的供水管线里,也流淌着高品质的再生水。“我们已经累计生产高品质工业用再生水1.4亿吨,占开发区总供水量约三分之一,相当于70个昆明湖。”运营着多座水厂的北京亦庄环境科技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再生水厂使用双膜法等多种水处理工艺,使区域污水处理率达到100%。


    绿色工厂牵动绿色产业链


    置身绿色浪潮中,每家企业都不是单打独斗,一家绿色工厂更要带动一条产业链、供应链向“绿”而行。


    本身已是绿色工厂的京东方再发力,从绿色供应商管理、绿色生产、绿色回收体系、搭建绿色信息收集监测披露平台等关键环节制定了绿色供应链管理战略,完善产业链的绿色发展。


    如果说绿色供应链是探索行业转型,而绿色能源产业全链条培育则是一次全新的布局——自2020年起,亦庄陆续引进联合燃料电池、华丰燃料电池、新研氢能总部等氢能产业链上的重要力量,布局氢能产业。如今,在氢能领域已形成一定基础,覆盖氢能产业的制、储、运、加、用、研等全产业链。


    资金助力产业向“绿”而行


    凉水河畔,巨大的风车随风转动。风车旁,正是中国首个可再生能源“碳中和”智慧园区。“我们用十几年的时间探索出一条智慧能源驱动智慧园区的创新路径。”金风科技相关负责人解释了其中的奥秘:通过部署可再生能源发电设备,实现电力的自发自用,各类节能措施也能够进一步提高园区能效。


    在产业园区聚集的亦庄,这些经验正加速复制。“我们积极复制推广‘金风零碳’模式,在碳中和方面已经完成了8个试点项目。”北京经开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北京亦庄还推出了“绿色发展资金”,累计支持环保、节能、绿色建筑等项目596个,支持资金3.33亿元,带动企业环保投资16.62亿元,节能5871.5吨标准煤。


    今年,亦庄将推进整区光伏试点工程;鼓励企业建设“零碳工厂”和“零碳车间”,打造“零碳产品”;加速“双碳”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从智慧低碳能源供应、低碳交通和低碳建筑等方面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绿色低碳技术创新中心。

    2023-05-15
  • 天津:绿色供应链“链”出高质量发展

    数个十多米高的货架并排而立,间距不大;前后保险杠总成、扰流板等大型汽车零部件置于其中,物料不轻。如此紧凑的立体仓储空间怎么存取货品?走近一看,数个堆垛机器人“飞檐走壁”,与地上跑的AGV(无人搬运车)默契配合,搬运、拣选、装卸、检验……一气呵成。在富维东阳汽车塑料零部件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车间里,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一目了然。


    “三年前我们还是传统仓储方式,费地儿不说,还耗时耗人。是下游客户一汽-大众的绿色‘链’动,让我们的发展之路越走越轻松。就说这个投入700多万元建的智能仓库,一年能省200多万元,隐形效益更多。”生产经理潘昱企的话不禁令人好奇,什么“链”作用这么大?


    “是绿色供应链”,在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党委副书记高解放揭晓答案,“工信部最近公布2022年度绿色供应链管理示范企业,我们名列其中。”若把绿色工厂形容成“一枝独秀”,绿色供应链便是“春色满园”。作为核心企业的一汽-大众在注重自身低碳发展的同时,通过绿色供应管理、绿色采购等方式,引领并指导上下游企业齐齐绿色转型,带动全产业链竞争力和绿色化水平持续提升。问及为何坚持绿色发展,高解放说:“我们始终牢记并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三个着力’重要要求,把绿色作为发展战略和社会责任,为天津建设‘无废城市’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贡献企业之力。”


    想成为绿色供应链管理示范企业可不容易。“只有行业中代表性强、影响力大、实力雄厚、绿色供应链管理基础好的核心企业有资格参评。工信部组成专家评审组,从绿色采购及供应商管理、绿色生产等五大维度考察企业,对30项指标打分,综合条件过硬才可通过评审。”一汽-大众生产管理部物流规划与管理科负责人陈志刚介绍,凭借联动生产管理、采购、质保、整车制造等多部门,企业实现跨供应商、物流、生产、回收等全供应链绿色创新管理,评审组对诸多亮点给予高度评价,因而,企业在2020年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后斩获又一殊荣。


    陈志刚用“不胜枚举”形容绿色亮点:大力推广使用可循环包装,实现平均减少使用纸箱450万个/年、木托盘120万个/年;将可循环包装材料向内包装扩展,减少包装使用80万个/年,使包装单车体积降低3%;首创厂内物流无纸化项目,节约用纸837万张/年;对物流能源精益管控,单车物流去年实现节约能耗55%、减少碳排32%,减少水耗36%……


    “2013年总书记在津考察时提出‘着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企业2016年来津谋定方向。”高解放表示,工厂建设之初,在环保方面的总投资额超过2.2亿元,并持续加大投入。“拿去年年底建成使用的光伏项目来说,一期工程每年提供1300万千瓦时的清洁电力,发电量占全年用电总额15%以上,不仅年减碳1.1万吨,还能节省大量电费。”他透露,今年春节后,企业将再投资23亿元开工建设新厂房,预计明年下半年建成投产。


    “绿色”对链上中小企业也能获益良多?“能!”潘昱企给予肯定的回答,一汽-大众定期为上下游企业做绿色培训,还深入富维东阳在天津、长春、青岛等地的工厂,解决绿色制造上的痛点。“企业从智能仓储到整个周转、生产流程,在一汽-大众带动下均实现自动化、数字化、精益化,更加提高效率、提升质量。”


    “把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化为不竭动力,让绿色成为天津高质量发展的底色。目前,天津的国家级绿色制造示范单位累计达154家,新增数量连续3年排名全国各城市前三。其中35家入选国家级绿色供应链管理示范企业,它们联动供应商实施了百余个绿色低碳改造项目,提升了产业链整体水平。”市工信局节能与综合利用处副处长许玉程表示,落实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绿色低碳发展等行动方案,本市协同推进能源消费低碳化、资源利用循环化、产品供给绿色化等,高质量构建绿色制造体系。同时通过先进技术装备推广应用、发挥试点示范带动作用、创新行业管理和服务手段、完善政策措施和保障体系等“组合拳”,持续打造国家绿色制造示范单位。(记者史莺)

    2023-05-15
  • 赵龙在南平三明调研:发挥生态优势做强特色产业 加快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5月10日至11日,福建省省长赵龙赴南平建瓯市、延平区和三明尤溪县,调研产业发展、园区建设、乡村振兴和传统文化保护传承等情况。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扎实开展主题教育,大兴调查研究,进一步发挥生态优势,做强特色产业,加快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福建篇章。


    南平竹资源丰富,素有“中国笋都竹乡”美誉,去年竹产业产值达440亿元。赵龙十分关心竹产业发展,深入建瓯圣象华宇集团的展厅和智能车间,察看各品类竹木地板产品,了解研发生产和销售情况,勉励企业继续扎根福建,延伸产业链条,不断做大做强。随后,赵龙主持召开座谈会,与竹家居、竹制品、竹炭、竹纤维、竹笋、竹机械、竹创意等企业代表共商产业发展,现场协调解决具体问题。得知笋竹精深加工带动竹农增收,“以竹代木”“以竹代塑”开辟了新赛道,他高兴地说,竹子“生来即有节,长成更虚心”,寓意文雅,浑身是宝,竹产业是绿色低碳产业,推进全链条发展大有前途、大有可为。要深化产业链条梳理,统筹做好竹产业、竹科技、竹文化、竹工艺,推动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要加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强化实用管用技术研究,进一步提升竹林种植质量,有效解决伐运、加工和竹纤维生产利用等问题,把“一根竹”往深里做、往实里做、往大里做、往强里做。希望各位企业家朋友心无旁骛做实业,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促进产业发展、百姓增收。省直有关部门和市、县各级政府要加强调查研究,及时出台针对性政策措施,全力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加快推进竹产业高质量发展。


    企业是高质量发展和科技创新的主体。赵龙先后考察了福矛酒业、太阳电缆、空天碳智慧、元力活性炭、旭源纺织等企业,每到一处,他都认真了解产品生产工艺、经营销售情况、市场发展前景,详细询问并现场协调解决企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勉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丰富产品供给,集聚上下游配套企业,进一步补链强链延链。他说,没有过时的产业,只有落后的工艺,要强化数字赋能,加快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化改造,大力培育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同时要守牢环保底线,推动绿色低碳发展。赵龙还察看了企业所在的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等建设情况,要求推进园区标准化建设,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大力推进以商招商,鼓励更多企业入园,带动产业兴园,促进产城融合发展、群众就业增收。


    尤溪县桂峰村既完整保存了古村落格局风貌,又很好进行了活化利用,慕名而来的游览者众。赵龙沿途察看古民居、古建筑,与沿街商铺、民宿经营者、来此创业的“新村民”茶叙交流,了解历史文化名村保护和乡村产业发展情况。他强调,要保护和利用并举,因地制宜、盘活资源、做强特色,把业态培养起来,把人气集聚起来,吸引更多年轻人返乡创业,带动村民实现共同富裕。在建瓯市铁井栏—紫芝街历史文化街区、文庙和尤溪县朱子文化园,赵龙察看了解保护利用情况,强调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珍爱之心、尊崇之心保护好传统街区,保护好古建筑,保护好文物,同时要加强活化利用,丰富功能业态,加强宣传阐释,促进文旅深度融合。


    福建省已进入汛期,赵龙专程来到延平区建溪与西溪交汇处,现场检查闽江流域防汛抗旱与河湖管理保护工作。他指出,要扎实做好防汛备汛工作,层层压实责任,强化预警监测,完善应急预案,健全风险防范化解机制,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巩固闽江流域生态保护修复成效,让一江碧水绵延后世、惠泽人民。(记者林宇熙)

    2023-05-12

  • 首 页  上一页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下一页    尾 页  

    版权声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 8629 6259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696号 蒙ICP备160010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