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人大代表王洁:推进能源清洁高效利用 守牢安全保供底线

    “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和技术研发,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2023年全国两会上,“能源”“科技”成为政府工作报告中的高频词。


    “作为一名来自国企能源战线的科技工作人员,我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近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现场听取政府工作报告后,全国人大代表、浙能集团员工王洁说。


    “浙江是经济大省、能源消费大省,却也是能源资源小省。”作为浙江省白马湖实验室科研管理部负责人,王洁建议,要实现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主要从两个维度入手:从源头上来说,需积极推动煤炭发电向清洁低碳和灵活高效转型,并进一步提升煤电清洁高效发电能力,以满足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对电力的需求;从治理上来说,需大力开展超低排放和减污降碳技术研发,以创新驱动发展,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近年来,王洁积极组织燃煤电厂污染物控制、环保设备运行优化等项目研发,并参与燃煤机组超低排放测试及优化工作。目前,燃煤机组超低排放技术已全面推广,超低排放设备的国产化率达到100%,摆脱了对日本、美国等一些国家技术设备的依赖。


    “煤电机组燃煤锅炉的环保设施好比在煤饼炉的排气口上戴了一个‘普通口罩’用来脱除有害气体,而超低排放相当于戴了一个KN95‘升级口罩’,排出的烟气更干净。”王洁介绍,该技术的应用使得燃煤发电达到了天然气发电的污染物排放水平,成本却只有天然气发电成本的1/3到1/2,将有效助力我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和能源高质量发展。


    2023年,浙江省在全国率先提出了“加快打造新型能源体系建设先行省”。为深入贯彻落实浙江省“地瓜经济”提能升级“一号开放工程”,浙能集团积极培育战略新兴产业,稳步推进氢能、储能、先进能源装备制造等培育主业,同时成立浙江省唯一由国企领建的省级实验室——白马湖实验室,旨在打造能源原创技术策源地,努力抢占“双碳”技术制高点。


    “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上,作为能源国企,我们将按照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要求,守牢能源安全保供底线,坚持绿色发展,以高度的政治站位和强烈的使命担当做好能源保供和安全生产,充分发挥能源保供‘顶梁柱’‘压舱石’作用。”王洁表示。

    2023-03-08
  • 两会声音 | 彭寿代表:助力双碳发展 加快基础材料产业绿色转型

    人民网北京3月6日电(胡雨松)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传统产业和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着力提升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加快前沿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广。


    “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我将把智慧和力量聚焦到科技事业中来,不断提高政治站位、思想站位、创新站位,坚定践行‘材料创造美好世界’时代使命,以材料体系自立自强加速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读完政府工作报告后,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建材集团总工程师彭寿发出这样的感慨。


    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彭寿带来的四个建议都与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发展相关。彭寿表示,我国钢铁、有色、化工、建材等基础材料产业有着良好基础,量大面广,对实现“稳增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基础材料产业的生产方式和生产效率都还有改进和提升空间。


    “基础材料行业碳排放在全国占比超50%,已经成为我国双碳发展的主战场。”在彭寿看来,加快基础材料绿色转型,对我国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实现国家绿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彭寿在日常履职中十分关注基础材料产业发展动态。他注意到,目前我国基础材料产业碳排放量仍然较高,碳减排空间与碳中和目标实现仍存在较大差距,同时受国际贸易影响,相关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受制约。“必须立足绿色化、高端化、智能化、国际化,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加强流程制造创新,强化材料变革创新,探索融合发展新机制、新模式,真正实现基础材料从高碳向低碳、从制造到智造的根本性转变。”彭寿说。


    对此,彭寿代表建议,在全国层面统筹开展基础材料产业双碳转型的系统化布局,通过总量管控、技术准入、碳排放核算,加速落后产能自我淘汰,倒逼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同时,加大龙头企业引领,支持行业龙头企业开展跨区域、跨所有制兼并重组,不断提升行业发展集中度,加速技术创新和产业迭代;此外,还要充分发挥“碳资产”的作用,建立完善我国基础材料全过程碳交易市场,力争在全球碳交易平台占据“一席之地”,通过“碳开放”“碳融合”有效减低“碳成本”,加速实现基础材料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2023-03-07
  • 全国人大代表、福建省政协副主席严可仕:建议推动渔业碳汇标准落地实施

    人民网福州3月7日电(吕春荣、钱嘉禾)海洋在全球气候变化和碳循环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发展海洋碳汇对于我国实现“双碳”目标,有着积极而深远的意义。其中渔业碳汇是海洋碳汇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渔业固碳增汇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路径。


    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期间,全国人大代表、福建省政协副主席,民进中央常委、福建省委会主委严可仕建议,推动渔业碳汇标准落地实施,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全国人大代表、福建省政协副主席,民进中央常委、福建省委会主委严可仕。受访者供图


    “我国具有发展海水养殖、增加渔业碳汇的资源禀赋优势。”严可仕介绍,据统计,2021年,我国海水养殖面积为2025.51千公顷,其中贝类和藻类养殖面积合计占比70%以上;海水养殖产品产量达2211.14万吨,其中贝类和藻类占比超80%,分别达69.02%和12.28%,都位居世界前列。


    严可仕表示,福建省在碳汇基础研究、增汇关键技术、交易平台建设、场景应用等方面也迈出了探索步伐,并先行先试在司法领域引入“碳汇”理念,全国首例以海洋渔业“蓝碳”赔偿渔业生态环境损害的案件在福州执行。


    与此同时,严可仕提出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他在调研中发现,主管部门虽然已发布了部分渔业碳汇标准,但整体上体系尚不健全,落地实施还存在“堵点”。比较突出的有:一是海洋渔业碳汇交易未纳入国家统一碳交易市场,未能发挥市场机制和金融政策等要素的积极作用;二是渔业碳汇方法学研究还需要深化,碳汇监测、计量、核查、评估体系有待建立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有待形成;三是渔业碳汇试点工作亟待开展,产业链条有待健全,等等。


    为此,他建议,加快完善渔业碳汇标准体系,让海洋渔业碳汇开发及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有路径、有方法、可操作。进一步摸清渔业碳汇规模和底数,并在此基础上,组织各地开展实地调查,结合渔业碳汇核算系数,获取准确的渔业碳汇量化等基础数据。加快试点推动渔业碳汇标准实施,引入碳汇金融,探索打造海洋碳汇经济全产业链,支持福州渔业碳汇综合示范区建设,打通渔业碳汇从开发、认证、交易到抵消的关键环节,推动渔业碳汇标准形成世界品牌。

    2023-03-07
  • 让“有色”更“绿色”(国是之窗)

    有色金属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也是工业领域碳排放的重点行业。近年来,中国有色金属行业快速发展,重点品种冶炼及压延加工产能产量占全球过半,单位产品能耗和污染物排放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但受产业规模大、用电结构依赖火电、循环经济体系不够完善等影响,“双碳”任务依然艰巨。


    聚焦有色金属行业碳达峰总体目标,应加快行业绿色低碳转型,让“有色”更“绿色”,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在此过程中,可充分发挥地区示范引领作用。


    云南有着丰富的有色金属资源,10种有色金属产量位居全国前五,铂族金属和锗铟稀贵金属材料产量全国第一,液态金属和钛产业初具规模。建议立足云南有色金属资源优势、清洁能源优势和区位优势,支持打造国家级有色金属材料基地。


    一是提升现代产业链质量,重点依托有色金属资源和绿色能源优势,向产业链前端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突出精深加工和高纯产品开发,优化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布局,推进用能体系绿色转换,全链条重塑有色金属及新材料产业发展新优势、绿色新模式。


    二是坚持创新驱动绿色发展,加快突破和推广行业低碳、零碳、负碳等关键技术,提升科技对节能减排、减少资源投入等方面的贡献度,为有色金属行业绿色低碳转型提供有力支撑。(本报记者叶传增整理)

    2023-03-06
  • 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对五类项目严格审批、严格把关

    3月5日上午9时,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开幕会。开幕会结束后举行“部长通道”采访活动,邀请部分列席会议的国务院有关部委负责人接受采访。


    经济日报记者


    黄部长你好,2023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释放积极信号。当前形势下,生态环境部将如何在服务和保障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守好生态环境底线?谢谢。


    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是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的。近十年来,我们在经济总量实现年均增长6.5%的同时,污染物排放在持续大幅度降低。我们在污染物减排方面,这十年,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的减排分别超过84%、58%,北京二氧化硫的浓度以个位数的微克来计。PM2.5连续九年下降,累计降低57%,重污染天气比例只占1%左右。老百姓对生态环境的满意度,根据最新调查结果超过了90%。所有这些情况表明高水平生态环境保护不仅不会阻碍经济发展,而且会为经济发展增添新动能,推动高质量发展。从另一方面看,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实现高质量发展,高水平的生态环境保护是内在要求、应有之义。所以,必须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中考量,统筹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一方面,既要支撑服务保障好经济平稳运行和发展向好;另一方面,要守好生态环境底线,以高水平保护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从环境影响评价领域来说,去年我们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做好能源、基础设施等领域重大项目建设环评要素保障。去年一年,生态环境部本级审批180个重大项目,涉及的投资1.9万亿。我们指导地方审批12.3万个项目,涉及投资23.3万亿。这些都为稳经济、促发展作出了贡献。


    我们的做法主要是“123”,“1”是落实好一套政策,我们出台了相关政策,构建了一套创新的政策体系,既包括同类项目打捆审批,规划环评和项目环评统筹联动这样一些创新性机制,确保环评审批高效率。“2”是畅通两项机制,一项是环评审批的绿色通道,主要针对重大项目。第二项是直达基层、直达中小微企业的咨询服务机制,通过远程在线帮扶、释疑解惑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帮助中小微企业提升环境管理能力,所有这些都是对环境影响评价效能的极大提升。“3”是落实好三本台账,就是国家层面、地方层面和利用外资层面三个方面的相关项目环评管理台账,提前介入、定期调度,共同推动这些项目落地。


    新的一年,我们仍然会继续用好“123”的政策,继续强化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环评要素保障。同时,还要强调守牢底线,这方面有“345”的考虑,所谓“3”,就是守住“三条底线”:一条是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这是总要求;二是依法依规,法律法规和标准是刚性的,不能动,这个底线不能破,特别对一些重大的、性质比较恶劣的违法行为,我们会严肃查处、决不姑息。三是生态环境质量只能向好不能变差的底线。“4”是把好“四道关口”:一是环评审批准入关,这里面包括规划环评、项目环评,包括前期的“三线一单”区域准入。二是排污许可关。第三道关、第四道关是兜底的,监督执法关和督察问责关。“5”是重点关注“五类项目”,哪五类呢?比如涉“两高”项目、生态敏感项目,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排放比较高的产业项目,另外涉圈水圈地的公园类项目,还有人民群众和社会反映强烈的项目。对这些项目严格审批、严格把关。


    谢谢。

    2023-03-06
  • 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智慧和力量——代表委员寄语2023年全国两会






    “复兴号”高铁列车在赣深高铁龙南特大桥疾驰而过。


    朱海鹏摄


    全国两会召开在即,肩负着人民的期望与重托,来自全国各地的代表委员们将齐聚一堂,认真履职、共商国是。


    党的二十大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明确了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目标任务。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新征程上如何展现新气象、干出新作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汇聚起团结奋斗的磅礴力量?记者采访了6位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和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听他们谈体会、话期待。


    ——编者


    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永嘉县岩坦镇源头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陈小静:


    创新基层社会治理


    社会治理工作最坚实的力量支撑在基层,最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也在基层。我一直关注基层社会治理问题。


    近年来,在全国各地,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进一步完善,基层社会治理水平迈上新台阶。我所在的源头村就是一个例证。村两委带领村民们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村子越来越美,村民的日子越来越红火。


    我们总结出一些经验。比如,坚持党建引领。积极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强化村里各党支部、党员在网格化管理、乡村产业发展等方面的责任担当,并且建立“网络台账”,村民扫描二维码就能知道各党支部的工作情况,以此获得村民信任与支持,激发村民干事热情。


    再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针对此前村民矛盾纠纷多的问题,我们推动构建多方联动的矛盾纠纷化解机制,既讲明法律、讲清政策,也讲“家和万事兴,邻里一家亲”的道理,切实把矛盾化解在基层。


    今后,我将继续立足本职,干好工作,进一步完善网络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基层治理平台。我坚信,随着基层治理体系的不断健全,社会必将更加和谐有序,“中国之治”基石必将不断夯实。


    (本报记者金歆整理)


    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广西壮族自治区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第五小学教师覃恬静:


    托起孩子的美好未来


    我是一名95后的全国人大代表,也是一名基层教师。我是受益于国家定向师范生政策的一员,毕业后回到乡村教书育人,努力用知识和力量托起孩子的未来。


    工作中,我深切感受到,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教育普及水平实现历史性跨越,教育质量实现新提升,教育条件保障也达到新水平。以我们环江县为例,教育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全县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不断提升,学校对音体美等专业教育也更加重视,学生发展更全面,前几年通过了国家级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验收。


    同时,我也注意到,在一些地方,尤其是在少数民族地区,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少数民族地区师资队伍不足的问题。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党的二十大对教育事业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我将认真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倾听群众心声,深入了解基层情况,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建议。今年,我将围绕如何更好地关爱培养留守儿童、如何让更多好老师到少数民族地区长期稳定开展教学工作等方面提出建议,努力让少数民族地区的孩子享受更加优质的教育。


    (本报记者倪弋李纵整理)


    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奥盛集团董事长汤亮:


    助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长三角地区作为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国家现代化建设和高质量发展大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作为一名来自上海民营企业的全国人大代表,我重点关注研究如何以产业链为抓手推动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2019年全国两会上,我走上“代表通道”,围绕高质量发展谈了一些认识体会。民营企业尤其是民营制造业,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迈过转型升级这道坎。转型是手段,升级是目标,转型不是转行,而是对主业的深耕。近年来,我紧扣发展大局,深入调研思考,进一步认识到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把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做实做优做强,同时要把提升全产业链水平作为主攻方向。


    近年来,长三角地区的一些龙头企业联合发起成立了长三角企业家联盟,推动长三角产业链的补链固链强链,组建了多个长三角产业链联盟。以长三角超导科技产业链联盟为例,多家企业联合联动,坚持自主创新,聚焦超导材料、超导电力设备等领域,聚力突破相关技术瓶颈。如今,由产业链企业共同参与并推进的全球首条35千伏公里级超导电缆示范工程已在上海投入运行,该工程项目的线路长度、载流量、应用场景等指标均达到国际领先标准。


    做强产业链,增强创造力,助推高质量发展。今后,我将继续为推动产业链、创新链的深度融合建言献策,为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助力添彩。


    (本报记者张璁巨云鹏整理)


    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研究员谷树忠:


    做美丽中国的建设者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我国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天更蓝了、山更绿了、水更清了;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提升生态系统的质量和稳定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人心,全党全社会推动绿色发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显著增强。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和本质要求之一,充分反映了我们党对现代化的认识达到新高度。历史与现实证明,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我们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之路。


    展望未来,生态文明建设应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充分发挥生态环境保护的引领、优化和倒逼作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同时在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重点领域,进一步加大参与力度、提升贡献水平。


    作为从事相关研究的全国政协委员,我要进一步围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目标要求,深化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生态保育、空间优化等方面的研究,以提案、报告等多种形式提出有价值的建议,做美丽中国的建设者。


    (本报记者李昌禹整理)


    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总设计师容易:


    筑梦九天永不停步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加快建设航天强国作出重要部署。作为一名航天工作者,我要牢记使命责任、勇于担当作为,为推动航天事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我所在的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研制团队,执行了从神舟一号至今的所有神舟飞船和目标飞行器发射任务,将16名、26人次航天员安全送入太空。为保障航天员生命安全,必须突破逃逸系统这一载人火箭独有的核心技术。研制团队在设计之初就深知这项技术是买不来、要不来的,必须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经过4年艰苦、细致的筛选、分析,研制团队设想了310种火箭故障模式,并对其中发生概率最高的11种故障模式进行了上万次的仿真试验,最终成功研制出火箭故障检测处理系统。后来,随着载人航天工程任务的不断深入,进入空间站阶段,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采取“发射1发、备份1发”及“滚动备份”的发射模式,以应对快速发射救援飞船接回航天员的需要,为航天员的生命安全加上“双保险”。


    自力更生、自主创新是我国航天事业发展壮大的成功密码,也是加快建设航天强国的内在要求。今后,我将和我的团队一道,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勇攀科技高峰,在太空中书写更多新传奇。


    (本报记者杨昊整理)


    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南京财经大学校长程永波:


    为乡村振兴建言献策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必须坚持不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为全国政协委员,我要充分发挥自身专长,多建有用之言、多谋务实之策。


    近年来,我经常深入田间地头,开展调查研究,从中深刻感受到新时代山乡巨变。比如,乡村资源要素活力持续激发,乡村特色产业蓬勃发展;积极、开放、有效的人才政策促进人才下乡、返乡、兴乡,农民参加教育培训的机会也越来越多,乡村人才规模不断壮大、素质稳步提升;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吹遍乡村大地,邻里守望、诚信重礼、勤俭节约的文明乡村不断涌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人心,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治理有序实施;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不断加强,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不断健全。


    同时,我们也需要清楚地认识到,推进乡村振兴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工程,仍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担任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的5年间,我重点关注粮食安全问题,一年聚焦一个“小切口”,如种业发展、粮食作物收入保险等,共计提交13件提案。今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二〇二三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已经发布,明确指出“坚决守牢确保粮食安全、防止规模性返贫等底线”。我将继续关注粮食安全问题,准备在加强粮食生产抗风险能力建设方面提出建议,为推进乡村振兴贡献智慧和力量。

    2023-03-02
  • “以竹代塑”开辟环保新赛道(人民时评)

    塑料污染是全球性问题。加强塑料污染治理,关键是找到合适的替代品。一段时间以来,小到一次性的饮料吸管,大到排水管道,在包装、建筑、运输、化工等众多领域,竹制品正在成为替代塑料制品的环保选择。


    通过截断、拉丝、打磨等步骤制成的竹吸管,不仅防烫、耐用,还能解决纸吸管遇水易软的问题;用竹材制成的集装箱底板,韧性更强、抗压性更好,适用于各类集装箱;竹缠绕产品质量轻、拉伸强度高、耐腐耐用、抗风抗震,能被加工成大口径复合管和压力管道等,广泛应用于交通、市政、水利等领域……实践表明,使用竹子作为绿色、低碳、可降解的生物质材料,是从源头减少塑料使用、减轻塑料污染的有效途径。小竹子撬动大产业,“以竹代塑”兼顾生态和经济效益,呈现广阔发展前景。


    在向国际竹藤组织成立二十五周年志庆暨第二届世界竹藤大会致贺信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政府同国际竹藤组织携手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共同发起‘以竹代塑’倡议,推动各国减少塑料污染”。我国是世界上竹资源最丰富、竹产业规模最大的国家。现阶段,我国竹基纤维复合材料、竹微丝复合包装材料等技术取得较大突破,竹产业横跨一二三产业,包括竹建材、竹日用品等10余类、上万个品种。“以竹代塑”是主动作为开辟环保新赛道的缩影,为统筹产业发展和生态保护写下生动注脚。


    同时也要看到,我国竹制品的销量和出口量虽逐年增加,但“以竹代塑”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认可度还有待提高;技术不够成熟的竹制品受限于产量和成本,尚未成为塑料替代品的首选。这就要求进一步夯实“以竹代塑”的产业基础,在质量、价格等方面增强竹制品竞争力,以便更好满足消费者需求。就经营主体而言,要下更大力气做好市场推广,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向科技要效益,向成本要空间。从产学研方面看,应坚持产业发展需求导向,强化竹产业科技创新资源开放共享,加强竹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等联合攻关,突破一批产业化前景良好的关键核心技术,不断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头连着低碳环保,一头连着产业发展,一根小竹子,呼唤治理大智慧。把握好减塑降碳与生活便利的平衡点,“有形之手”的作用不可忽视。要让政策添助力,激发龙头带动和产业集聚效应,促进集约经营和集群发展。比如,加强规划引领,布局竹产业集群,优先支持竹产业企业和园区发展。又如,完善财政支持政策,重点支持竹产业科技创新、竹产业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再如,建立健全协调推进机制,加强政策指导和支持,研究和协调解决竹产业发展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营造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


    其实,不只是竹制品,一次性塑料制品的替代品还包括布制品、木制品、纸制品以及新型生物降解塑料等产品。在严控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的同时,加强对可替代材料产品研发、生产和推广的支持,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一定能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作出贡献。

    2023-03-02
  • 风高浪急彰显韧劲 踔厉奋发再创新绩——《二〇二二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评读

    2022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遭遇国内外多重超预期因素冲击,风险挑战前所未有。从国际看,百年变局与世纪疫情交织,乌克兰危机复杂演变,世界经济滞胀风险上升,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从国内看,疫情反复延宕,高温干旱等自然灾害频发,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叠加,稳增长稳就业困难增大。面对风高浪急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果断加大宏观政策实施力度,有效应对超预期因素冲击,稳住了宏观经济大盘,促进发展质量稳步提升,保持社会大局和谐稳定。最新发布的《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全面记录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顶住压力奋进拼搏的过程,生动展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的新成就。


    一、经济实力再上新台阶


    2022年,一季度开局好于预期,二季度前期受超预期因素影响,经济一度出现下滑。面对困难局面,党中央、国务院果断决策,及时出台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措施,各地区各部门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积极财政政策提升效能,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加快实施,稳健货币政策灵活适度,流动性合理充裕,三季度经济大盘恢复回稳。四季度尽管疫情冲击再度加大,但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总体延续恢复态势。全年经济顶住压力实现3.0%的增长,在世界经济体量排名靠前的主要经济体中增速领先,经济总量持续扩大,发展基础更加坚实,综合国力进一步增强。经济总量突破120万亿元。202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达121万亿元,这是继2020年、2021年连续突破100万亿元、110万亿元之后,再次跃上新台阶。按年平均汇率折算,我国经济总量达18万亿美元,稳居世界第二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85698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达12741美元,继续保持在1.2万美元以上。农业基础地位进一步夯实。压紧压实粮食生产责任,加大支农惠农政策力度,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粮食产量再创新高。2022年,全年粮食产量13731亿斤,比上年增产0.5%,连续8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大豆油料产能提升工程扎实推进。2022年,全国大豆、油料产量分别比上年增长23.7%、1.1%。畜牧业生产稳定增长,猪牛羊禽肉产量增长3.8%。工业“压舱石”作用凸显。2022年,全部工业增加值首次超过40万亿元;其中制造业增加值达33.5万亿元,我国继续保持世界第一制造大国地位。能源保供成效明显。针对国际能源市场波动,强化国内煤炭兜底保障和油气增储上产,统筹做好煤电油气运保障供应,有效应对国内极端高温干旱等严峻挑战,生活生产用能得到较好保障。2022年,原煤产量45.6亿吨,比上年增长10.5%;原油产量20472万吨,2016年以来首次回升至2亿吨以上;天然气产量增长6.0%,连续6年增产超100亿立方米。基础设施建设加强。2022年末,我国铁路营业里程达15.5万公里;其中高铁4.2万公里,稳居世界第一。信息通信能力全面提升。2022年末,移动电话基站总数达1083万个,其中5G基站231万个,占全球比例超60%,建成全球规模最大、技术领先的网络基础设施。


    二、就业物价总体稳定


    2022年,国内外形势复杂严峻,疫情冲击下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吸纳就业能力下降,农民工就业困难增多,同时高校毕业生人数超过1000万人,创历史新高,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凸显,国际大宗商品供给短缺带来输入性通胀压力上升,稳就业稳物价挑战增多。各地区各部门把稳就业稳物价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全力助企纾困稳岗扩岗,强化创业带动就业,加大重点群体就业帮扶,做好就业服务和兜底保障,加大重点民生商品生产和供销对接,加强市场价格调控机制落实,全力推动保供稳价,保障了就业和物价形势总体平稳。就业基本盘总体稳定。2022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206万人,超额完成1100万人的年度目标任务。城镇调查失业率总体回落。受疫情等因素影响,2022年4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升至6.1%,随着稳就业举措逐步落实,就业形势总体向好,年末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降低至5.5%。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得到有效保障。2022年,农民工总量29562万人,比上年增长1.1%。居民消费价格涨势温和。在有效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坚持不搞“大水漫灌”,为物价平稳运行奠定坚实基础的同时,持续做好稳产保供,适时开展储备调节,促进产运销衔接,保障了市场价格总体稳定。2022年,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月度涨幅始终低于3%,全年仅上涨2.0%,大幅低于美国8.0%、欧元区8.4%、英国9.1%等发达经济体的涨幅,也明显低于印度、巴西、南非等新兴经济体6%—10%的涨幅,“中国价稳”与“全球通胀”形成极为鲜明的对比。


    三、新动能继续成长


    2022年,国际市场竞争更趋激烈,外部对我科技领域打压持续,断链脱钩风险加大。我国坚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扎实推进创新创业创造,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加大企业创新激励力度,大力激发创新活力,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持续增强,重大科技成果不断涌现,发展新动能不断成长。创新投入和产出持续增加。2022年,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达3.1万亿元,首次突破3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0.4%,连续7年保持两位数增长;R&D经费与GDP之比为2.55%,提升0.12个百分点。2022年末,我国发明专利有效量达421.2万件,位居世界第一。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强,创新成果转化加快。2022年,我国企业发明专利产业化率为48.1%,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加快壮大。国家实验室体系建设扎实推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加快建设,重大科技成果相继问世,有力带动产业现代化发展。2022年,“嫦娥”探月、“天问”探火、神舟系列飞船接力腾飞,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首架C919大飞机正式交付,第三艘航空母舰福建舰下水。新动能持续增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新兴技术广泛应用,新产业迅速成长。2022年,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7.4%,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8.9%;新能源汽车、太阳能电池、工业机器人等产品产量分别增长90.5%、46.8%、21.0%。移动物联网加快建设。2022年末,我国蜂窝物联网用户连接数达18.45亿户,比上年末增加4.47亿户,占全球总数的70%。


    四、绿色低碳转型稳步推进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2022年,在积极稳定经济运行的同时,全国上下坚定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大力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协同推动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持续深化污染防治攻坚战,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加快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生态环境持续优化,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加快形成。节能降耗减排稳步推进。2022年,全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上年下降0.1%,万元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0.8%。能源低碳转型持续深入,清洁能源生产较快增长,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不断提升。2022年,水电、核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清洁能源发电量比上年增长8.5%;非化石能源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为17.5%,提高0.8个百分点。污染治理成效继续显现。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改善。城市空气质量总体提升。2022年,全国33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细颗粒物(PM2.5)年平均浓度比上年下降3.3%。地表水环境继续改善。3641个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中,水质优良(Ⅰ—Ⅲ类)断面比例为87.9%,上升3.0个百分点。生态安全屏障继续巩固。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性治理,加强生态系统保护修复,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自然生态系统整体改善。2022年,完成造林面积383万公顷,其中人工造林面积120万公顷;种草改良面积321万公顷,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6.3万平方公里。


    五、高水平开放不断拓展


    2022年,世界经济复苏放缓,全球金融市场波动加大,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升温,对外经贸发展面临的不确定性明显增大。我国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着力构建新发展格局,坚定维护和践行多边主义,加快打造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积极推进制度型开放,持续提升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着力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扎实推进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对外经贸合作空间不断拓展,外贸外资持续增长,彰显了大国经济韧性和强大国际竞争力。货物贸易再创新高。2022年,货物进出口总额首次突破40万亿元大关,达到42.1万亿元,比上年增长7.7%,在高基数上实现新突破。服务贸易稳步增长。2022年,服务进出口总额比上年增长12.9%;其中知识密集型服务进出口增长7.8%。跨境电商潜力加快释放。2022年,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2.1万亿元,比上年增长9.8%。利用外资逆势增长。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加快打造,我国持续成为全球投资热土。2022年,我国实际使用外资按可比口径比上年增长6.3%,引资规模再创新高。高技术产业使用外资较快增长。2022年,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比上年增长28.3%,占全部使用外资比重为36.1%,比上年提高7.1个百分点。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成效显现。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贸往来日益紧密。2022年,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额创历史新高,达13.8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9.4%;我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额增长7.7%。2022年,中欧班列累计开行1.6万列,比上年增长9%;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累计发送货物75.6万标箱,增长18.5%。自贸区建设取得新进展。高质量实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推动区域一体化合作走向深入。2022年,我国对RCEP贸易伙伴进出口额、非金融类直接投资额分别比上年增长7.5%、18.9%,吸收其直接投资增长23.1%。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水平持续提升,自由贸易试验区开放高地示范带动作用凸显。2022年,我国21个自由贸易试验区进出口额比上年增长14.5%;海南自由贸易港货物进出口额突破2000亿元,增长36.8%。


    六、民生福祉持续增进


    增进民生福祉,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发展的根本目的。2022年,疫情对居民就业、收入和生活冲击较大,教育、医疗等领域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增多,基本民生保障压力明显加大。各地区各部门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人民群众关切,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持续提高教育质量,加强医疗卫生服务保障,强化社会保障兜底功能,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民生事业发展取得新进展,人民生活持续改善,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得到增强。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2022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上年实际增长2.9%,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2022年,脱贫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5.4%,快于全国农村居民收入增速。保基本兜底线坚实有力。社会保险覆盖面继续扩大。2022年末,全国基本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比上年末增加2430万人、849万人、825万人。低保扩围增效工作扎实推进,社会救助力度加大。2022年末全国享受城市、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分别为683万人、3349万人,全年临时救助达1083万人次,全国居民人均社会救济和补助收入比上年增长3.8%。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教育普及程度稳步提高。2022年,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分别提高至95.5%、91.6%。医疗卫生力量继续加强。2022年末,全国共有医疗卫生机构103.3万个,卫生技术人员1155万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扎实推进。2022年末,我国文化馆、公共图书馆分别达3503个、3303个;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达99.8%。


    历尽风霜志更坚,奋进新程壮阔多。2022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顶住压力,走过极不平凡的历程,经济实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升,谱写了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的结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攻坚克难、团结奋斗的结果。实践再次证明,只要党和人民站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任何困难都阻挡不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铿锵步伐。走在春潮涌动的当下,尽管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不确定,国内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恢复基础尚不牢固,但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的特点没有改变,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支撑高质量发展的要素条件没有改变,我们有基础、有信心、有能力抵御各种风险挑战,向着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稳步前行。让我们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阔步新征程,续写新荣光,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2023-03-01
  • 中国风电光伏累计装机突破7亿千瓦 应用新领域不断拓展

    风电光伏累计装机突破7亿千瓦,应用新领域新场景不断拓展


    新能源产业发展竞争力增强(产经观察·构建新引擎制胜新赛道③)


    本报记者丁怡婷


    出口总额超过512亿美元,同比增长80.3%——2022年,我国光伏产业在国际市场的表现亮眼。历经多年深耕细作,我国风电光伏产业竞争力大幅提升,光伏组件、风力发电机、齿轮箱等关键零部件占全球市场份额的比重提升至70%。在国内,风电光伏也已成为新增发电装机和新增发电量的主体,2022年占比分别达到78%和55%以上,累计装机突破7亿千瓦,相当于30多个三峡电站。


    以风电光伏为代表的新能源发展按下快进键,产业竞争力不断增强。未来,风电光伏行业还面临哪些新机遇?如何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记者进行了采访。


    下游需求旺盛,风电光伏产品生产火热


    一季度是风电行业生产的传统淡季,但今年,中材科技风电叶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庄琴霞的感受却不同:“不少企业从2月份就开始排产,3月份将基本进入满产状态,争分夺秒赶订单。”


    说起生产火热的原因,庄琴霞分析:一方面,下游客户加速布局新能源领域,释放了积极的市场信号;另一方面,去年受疫情等因素影响而放缓的风电装机需求,有望在今年加速放量。据行业预测,2023年至2025年,我国风电年均新增装机容量将达到6000万至7000万千瓦,相当于2022年新增装机的1.5倍以上。


    相比陆上风电,海上风电平均利用小时数更高且不占用土地、靠近电力负荷中心,是未来布局的方向。针对这一市场趋势,2022年中材叶片在两座沿海工厂布局了6条120米级叶片生产线。“120米级叶片的扫风面积相当于7个标准足球场,满发旋转一圈的发电量可供三口之家使用7天左右。”庄琴霞介绍,目前这款抗台风型叶片需求旺盛,订单已经排到2024年,还有一些国际客户前来寻求合作。


    淡季不淡,光伏企业同样有此感受。陕西咸阳,隆基绿能占地200多亩的组件工厂生产正忙。经过划片、串焊、叠层、封装测试、包装等工序,一块块长约2.27米、宽约1.13米的光伏组件等待出厂。“从目前的计划排产量来看,今年需求预计比去年增加2.5吉瓦,产能利用率可达到九成以上。”工厂负责人祁冀介绍。组件需求旺盛,也带动了上游硅片、电池片等环节的扩产。组件工厂40公里外,总投资超452亿元的光伏扩产项目也即将动工,预计年产100吉瓦硅片、50吉瓦光伏电池。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光伏产业链各环节产量再创新高,多晶硅、硅片、电池、组件产量同比增幅均超过55%;行业总产值突破1.4万亿元,同比增长超过95%;光伏组件产量、新增装机量分别连续16年、10年位居全球首位。


    产线繁忙、订单旺盛的背后,是市场对于风电光伏行业发展的良好预期。开年以来,多个重点项目加速落地:库布齐沙漠,全球最大规模“沙戈荒”风电光伏基地项目施工正酣,总投资超800亿元;广东汕头国际风电创新港产业项目签约开工,规模约300亿元;福建漳浦六鳌海上风电场二期项目开工建设,首次批量化采用16兆瓦及以上大容量海上风电机组……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发布的报告显示,预计2023年底全国并网风电4.3亿千瓦、并网太阳能发电4.9亿千瓦,太阳能发电及风电装机规模均有望首次超过水电装机规模。


    市场竞争激烈,降本增效成为制胜关键


    国际能源署预测,到2025年可再生能源将超过煤炭,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力来源。按照《“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十四五”期间,我国风电和太阳能发电量将实现翻倍……近年来,风电光伏产业吸引了不少投资加入。随着项目多点开花、市场竞争加剧,降本增效成为企业制胜的关键所在。


    2022年,隆基绿能自主研发的硅异质结电池转换效率达26.81%,这是最新世界纪录,也是首次由中国光伏企业创造的硅电池效率世界纪录。


    电池转换效率提高,意味着同样的面积吸收同样的光,能发出的电量更多。隆基绿能总裁李振国介绍,根据测算,转换效率在20%的基础之上每提高1个百分点,可以为下游电站节约5%以上的成本,“我们将力争让这一技术在两三年内实现量产。”据统计,从2014年起,我国企业与研究机构刷新晶硅电池片实验室效率50余次。


    数字化、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对于风电光伏产业降本增效同样大有助益。


    西北戈壁,直径186米的叶轮徐徐上升,在近百米高空与机舱精准对接,位于新疆昌吉的华电木垒40个井子风电项目完成又一台风机吊装。这里将安装125台智慧风机,建成后每年能发出22亿千瓦时的清洁电力。


    智慧风机,聪明在哪?新疆华电木垒新能源公司副总经理高翔说,通过将传感器植入风机部件,并借助先进的控制技术和算法,机组可以提前感知复杂风况变化,实现最优性能;开展塔筒状态监测、叶片振动监测等,可减少故障停机带来的发电损失,运维成本较传统风机降低约20%。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秦海岩介绍,近年来,风电设备的技术水平和可靠性不断提高,数字化、智能化、定制化技术进步显著。通过高塔架、翼型优化、新材料应用和精准测风等技术创新,我国风电发电效率较10年前提高30%。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陆上风电、光伏发电的平均度电成本,较2012年分别下降约48%和70%,为大规模、高比例、市场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未来前景可期,融合发展造就产业新空间


    使用寿命可达25年以上、最大可承受18级超强台风、清洗机器人自动清洗……浙江嘉兴,京能国际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项目装上了会发电的超级屋顶。相较传统在屋面上用支架撑起光伏板,这里的屋顶本身就由内板、保温棉、外板、光伏发电层等合而为一。


    “BIPV让光伏真正成为建筑的一部分,相比支架安装,不需要留出通道,这意味着同样的屋顶面积可以安装更大容量的组件,发电量提高约15%。”隆基绿能董事长钟宝申认为,除了在新建建筑积极推进BIPV之外,老旧建筑屋面翻新也是很大的潜力市场。


    当前,还有不少地方活用绿电资源,积极打造零碳产业园。在远景鄂尔多斯零碳产业园,园区80%的能源由本地风电、光伏直供,20%与电网交易,实现100%绿色零碳能源供给。远景科技集团首席执行官张雷说,接下来企业计划打造更多零碳产业园,提供零碳能源的系统解决方案。


    不只工业和建筑等领域,广袤乡村也为新能源产业发展提供了巨大空间。


    “以前牛棚照明一个月就得花300多元,自从屋顶架上了光伏板,电费省了不少。”对于嘎查里建起来的综合智慧新能源项目,内蒙古通辽市花吐古拉嘎查党支部书记包宝音吐很是认可。


    2022年,国家电投在当地建设了11兆瓦光伏、8兆瓦风电以及100个户用光伏项目。指着不远处的光伏电站,项目负责人孙文告诉记者:“原来这里是闲置盐碱地,我们租下来后对土壤进行改良,无偿交给村民种植荞麦,板上发电、板下种植,村里每年还能有10万多元的土地租赁收入。”


    推进乡村风电和光伏发展,既是壮大村集体经济、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的有效手段,也是助力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途径。《“十四五”可再生能源规划》部署了“千乡万村驭风行动”“千家万户沐光行动”,提出以县域为单元大力推动乡村风电建设,统筹农村具备条件的屋顶或统筹安排村集体集中场地开展分布式光伏建设。“根据测算,一个行政村只需拿出200平方米土地,安装2台3兆瓦风机,以村集体土地作价入股等方式,每年村集体可增收20多万元。”秦海岩介绍。


    “光伏+治沙”“新能源+氢能”“新能源+储能”……更多的“新能源+”应用项目正加快落地。国家能源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十四五”期间,将聚焦多元融合,重点开展光伏治沙、光伏廊道、海上风电与海洋油气深度融合发展、规模化可再生能源制氢等示范,探索多品种互补、多场景综合发展新模式。


    “过去十年,风电光伏产业实现了从小到大、由弱到强的跨越式发展。下一个十年,我们要穿越更多技术‘无人区’,提升产业竞争力,为全球绿色发展贡献更多中国‘风光’。”秦海岩说。(人民日报记者丁怡婷)

    2023-03-01
  • 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来自外部的风险挑战始终存在并日益凸显。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随时可能发生,需要应对的风险挑战、防范化解的矛盾问题比以往更加严峻复杂。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作出战略部署,强调要健全国家安全体系,增强维护国家安全能力,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完善社会治理体系,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为我们做好新时代发展与安全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发展和安全是一体之两翼、驱动之双轮。新征程上,加快构建新安全格局,把维护国家安全贯穿党和国家工作各方面全过程,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安全保障,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


    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审时度势作出的重大决策,是一项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任务。牢牢守住安全发展这条底线,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前提和保障。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需要统筹维护国家安全各类要素、各个领域、各方资源、各种手段,加快构建与新发展格局相适应的新安全格局,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既有助于运用高质量发展成果夯实国家安全基础,又有助于筑牢高质量发展的安全防线,把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推动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对内依靠强大的生产能力保证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得到满足,凭借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促进生产发展,提高国内大循环的内生动力和可靠性,对外凭借中国自身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更好防范化解外来冲击,不断提升我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


    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统筹好发展和安全,特别需要注重粮食安全、能源安全、金融安全这三大领域的安全工作。这三方面安全是国家和地区不可替代、不可逾越、不可轻视的生命线,是稳住国内发展基本盘、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支撑,是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压舱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就明确提出实施粮食安全战略、实施能源资源安全战略、实施金融安全战略。为此,必须强化监管和精准施策,及时化解出现的苗头性安全风险,切实维护好粮食安全、能源安全、金融安全,有效避免单一风险演变成系统风险,牢牢守住安全底线。


    能源是维系国计民生的稀缺资源,是国家竞争之要素。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地缘政治、经济、科技、治理体系等正经历深刻变化,能源局势将更加错综复杂。只有确保能源安全,中国经济才能在各种不确定因素冲击时表现出更大韧性。有效应对能源风险,确保能源安全,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能源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指导思想,贯彻“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深度推进能源革命,促进能源高质量发展。短期来看,应在保护能源供给渠道稳定、安全的同时,进一步强化能源的战略储备。中期来看,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推动能源清洁低碳高效利用,完善对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的调控,控制化石能源消费。长期来看,推动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的调整优化,推进能源革命,促进新能源行业的发展。


    仓廪实,天下安。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有着14亿多人口的大国来说,农业基础地位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和削弱,“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在任何时候都是真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人民至上,把解决吃饭问题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将保障国家安全作为保障人民切身利益最重要的议题。实施“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提出“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新粮食安全观,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粮食安全之路,为新的历史征程上保障粮食安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出了更高要求,进一步明确了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的战略部署。保证我国粮食安全,应牢牢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和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树立大食物观,发展设施农业,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同时积极参与全球粮食安全治理,共同应对和防范局部粮食危机。


    金融安全是国家经济社会健康平稳运行的重要前提和基础,事关国家根本利益,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根本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统筹金融发展和安全,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重点领域的风险得到稳妥处置,金融风险整体收敛、总体可控。经济兴,金融兴;金融活,经济活。当下,我国经济持续稳定恢复,金融业平稳健康发展。我国有能力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以经济高质量发展化解金融风险,以金融活水助力中国经济稳健前行。一方面,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加强和完善现代金融监管,强化金融稳定保障体系,依法将各类金融活动全部纳入监管,推进金融企业在完善公司治理中加强党的领导。另一方面,健全和完善金融风险的防范、预警和处置机制,继续加强风险源头管控。健全资本市场功能,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加强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破除地方保护和行政性垄断,依法规范和引导资本健康发展。

    2023-02-28
  • 两部流域专门法律护航一江清水、保卫大河安澜为“江河战略”提供法治保障(美丽中国)

    核心阅读


    大江大河,需要法治保障。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先后通过长江保护法、黄河保护法两部流域专门法律,这不仅是推进国家“江河战略”法治化的重要成果,也反映了江河治理在制度、观念和策略等各方面的全要素转变,为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法治保障。





    “继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之后,我们提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国家的‘江河战略’就确立起来了。”2021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深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时指出。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先后通过长江保护法、黄河保护法两部流域专门法律。流域专门立法对江河治理有什么重要意义?两部法律各有何特点?如何让流域专门法律更好地实施?


    以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江河


    重庆市万州区长江大桥北桥头,草青树绿,一派郁郁葱葱的景象。这里曾是一家化工厂。为了贯彻落实长江保护法,万州区关停了这家工厂,并实施了厂区土壤修复治理工程。2015年以来,万州区未新增1家化工企业,并关停了长江岸线1公里范围内的化工企业。这是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取得积极成效的生动缩影。


    2016年,《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印发。4年后,2020年12月2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经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表决通过,自2021年3月1日起施行。


    为长江保护立法,全国人大常委会贯彻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用两年时间完成起草审议工作,其中两次向社会公布草案全文征求意见建议。


    2022年12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八次会议上,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实施情况的报告显示,长江流域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经济发展质量不断提高,2021年长江流域国控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97.1%,长江干流水质连续两年达到Ⅱ类标准,长江经济带经济总量占全国比重达46.6%。同时,组织开展长江干流岸线利用项目清理整治,累计清理整治违法违规项目2441个。推进河湖“清四乱(乱占、乱采、乱堆、乱建)”常态化规范化,2021年清理整治长江流域“四乱”问题1.4万个。


    2021年,《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印发。仅1年之后,2022年10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经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表决通过,并将自2023年4月1日起施行。黄河保护法共11个章节122条,反映了黄河流域的突出特点,形成了有效保护黄河的法律制度体系。


    “长江保护法突出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把保护和修复长江流域生态环境放在压倒性位置;黄河保护法落实重在保护、要在治理的要求,量水而行、节水为重,通过做好水文章,坚定走绿色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之路。”武汉大学法学院教授秦天宝介绍,长江保护法和黄河保护法这两部流域专门立法以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长江黄河,推动“江河战略”实现良法善治。


    统筹协作机制助力齐抓共管系统治理


    在长江上游,川渝两地已成立川渝河长制联合推进办公室,通过加强跨界河流联防联控联治,携手共筑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在长江中游,湖北、江西、湖南三省共同签署了《长江中游三省推进“一江两湖”系统治理合作协议》,推进“一江两湖”系统治理合作事项;在长三角地区,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四地在立法、执法、司法等方面紧密协作、形成合力,实现长江口禁捕执法监管常态化、高质量办理跨域案件、健全监管长效机制……如今,长江流域各地普遍建立起各类统筹协调机制,协同推进对长江流域治理的“共抓大保护”。


    长江保护法规定,长江流域相关地方根据需要在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制定、规划编制、监督执法等方面建立协作机制,协同推进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黄河保护法规定,黄河流域省、自治区可以根据需要,建立省级协调机制,组织、协调推进本行政区域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工作。


    “统筹协作”既是两部流域性专门法律的亮点所在,也是助力齐抓共管系统治理的法治之策。


    在长江保护法实施之前,可以适用于长江流域保护的法律法规有多部,比如,在法律层面有水法、水污染防治法、防洪法和水土保持法等“涉水四法”;在行政法规层面有长江河道采砂管理条例、太湖流域管理条例等。但这些不同层级的立法的体系性、整体性、协同性不强。


    “我们曾对涉及长江流域的法律法规进行过事权梳理,发现各种法律法规大多授权中央和省级地方政府,中央层面分属10多个部委,有70多项职权,地方分属10多个省级政府,有100多项职权。这些法律法规在实施中,既有‘法律打架’,也有‘依法打架’等问题。这些问题在黄河流域治理中也同样存在。”中国法学会副会长吕忠梅说,长江和黄河流域是独特而完整的复杂巨型系统:地域上横跨我国东中西三部,范围广、人口众多、有着独特的生态系统,同时各区域间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大。这些特征,导致了一般性的涉水法律,或者涉及流域局部、单项的法律法规无法妥善处理流域保护的系统性和整体性问题。


    “长江保护法和黄河保护法对涉及多个领域、多个部门、多个地方的流域治理工作进行了统筹协调、系统性体制机制设计。”吕忠梅说,这既破除条块分割、各自为政、重复建设的弊端,又通过明确中央各部门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具体职责,促进长江和黄河流域的协同共治、融合发展。


    让江河生态“含绿量”提升流域发展“含金量”


    长江保护法和黄河保护法中,都同时明确规定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根本原则。这要求在对长江和黄河的治理中,必须正确处理发展与保护的关系,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让江河生态“含绿量”提升流域发展“含金量”。


    长江保护法实施以来,通过促进绿色转型、推进绿色发展,长江流域经济发展质量不断提高。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实施情况的报告指出,各地各部门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着力优化产业布局,推动沿江省市创建209家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聚焦集成电路、生物医药、工程机械、轨道交通装备、高端纺织等优势领域,培育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聚集群发展。


    “黄河流域生态破坏问题之所以长期得不到彻底解决,除与黄河流域的自然环境相关外,也与该流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较低、对黄河的过度开发利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为了有效解决黄河流域的生态问题,还应在提高黄河流域的高质量发展水平方面下功夫。”天津大学法学院讲席教授孙佑海说,黄河保护法规定了城乡融合发展、美丽乡村建设等制度措施,体现了只有实现黄河流域的高质量发展,才能真正保护好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的战略思维。


    “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未来在实施长江保护法和黄河保护法的过程中,应在国家流域协调机制和地方协作机制的原则规定下,进一步探索流域治理管理体制机制创新,特别是明晰国家统筹协调机制、流域管理机构和省际河湖长联席会议之间的关系以及具体职能分工和具体的协调、协同工作方式,确保形成流域统一治理管理的合力。”秦天宝建议,同时关注流域执法和司法过程中已经出现或可能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研究流域范围内统一执法和司法标准与尺度的方式方法,妥善审理涉砂、涉野、涉水产品、涉水土流失等环境资源类案件,在行民衔接、行刑衔接等方面积极探索创新。

    2023-02-28
  • 在“人退猫进”的过程中,荥经县、宝兴县等地传统产业萎缩,经历转型阵痛期后——与大熊猫为邻,这些村落正绿色崛起

    位于宝兴县邓池沟村的大熊猫国际溯源营地。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卢春阳摄


    大熊猫国家公园


    虽然已近3月,但雅安市荥经县龙苍沟国家森林公园里的冰雪还没完全消融,首届森林冰雪节的热度尚未褪去,不少游客下山后,在大熊猫国家公园南入口社区“第一村”——龙苍沟镇万年村游玩休息。


    130公里外,宝兴县蜂桶寨乡邓池沟村,同样是大熊猫国家公园入口社区,在高山之间的“熊猫新村”来了不少游学的团队……


    2021年,大熊猫国家公园正式成立。在“人退猫进”的过程中,荥经县、宝兴县等地传统的水电、木材、矿产等产业萎缩。经历转型阵痛期后,这些地方已逐渐探索出一条绿色发展之路。


    在荥经县,龙苍沟镇作为大熊猫国家公园南入口社区进行整体打造,“熊猫文旅”已成为区域支柱产业。


    在宝兴县,81.7%的土地面积划入大熊猫国家公园后,全县作为入口社区进行打造,城市能级实现跨越提升。


    “貊貊家园”


    带动入口社区快速崛起


    “今年春节,村里热闹极了,民宿和餐馆‘没歇气’。”2月下旬,记者来到万年村,见到第一书记毕涵。


    接待人数是往年的两倍多、熊猫氧养民宿酒店全部满房……说起春节的热闹,毕涵笑得合不拢嘴。


    万年村被称为“大熊猫国家公园南入口社区第一村”。抢抓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历史机遇,这个曾经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一跃成为“熊猫文旅目的地”。


    行走在万年村,以“貊貊”为主题的熊猫元素随处可见。貊貊空间是荥经县的大熊猫国家公园展示馆;貊貊星球是大熊猫国家公园青少年活动中心,也是全省面积最大的沉浸式互动体验场所;貊貊走廊、貊貊学校等,这些项目共同组成一个“貊貊家园”。


    “貊貊”是荥经县打造的大熊猫国家公园南入口专属形象IP。晋人郭璞在注解《山海经》中提到:“邛崃山,在汉嘉严道,有九折坂,出貊。貊似熊而黑白驳。亦食铜铁。”貊,就是大熊猫,这一记载也被认为是明确记载大熊猫栖息地的最早文献记录。“汉嘉严道”正是大熊猫国家公园南入口所在区域。


    “目前来看,‘貊貊家园’的招牌已经喊响了,很多游客慕名而来。”毕涵说,村里的方竹产业基地、康养徒步等文旅项目正在加速推进建设,相信会吸引更多人来。


    万年村党总支书记杨晓林向记者介绍了一组数据:2022年,万年村集体收入达到65.8万元,同比增长275%。有了产业支撑,村里定下今年“小目标”:集体收入突破100万元。


    不只万年村,“貊貊家园”也带动了整个龙苍沟镇的发展。


    “仅春节期间,龙苍沟镇就接待游客6万余人次,旅游收入达1116万元,分别较去年同期增长170%和200%。”龙苍沟镇党委书记高小松说,今年龙苍沟入口社区整体开发还将加快,总投资10亿元的9个项目已确定。熊猫社区安居工程、熊猫派出所、貊貊奇幻岛、熊猫生态法庭等,都将逐一呈现。


    “熊猫老家”


    推动县城和国家公园有机融合


    荥经县从“最早”的文献记录中提取“貊貊”这一熊猫文化元素。作为世界第一只大熊猫科学发现地,宝兴县则以“熊猫老家”作为特色熊猫文化标识。


    狭义来讲,“熊猫老家”在宝兴县蜂桶寨乡邓池沟村。1869年,当时还被称为“黑白熊”的大熊猫,正是从这里走向世界。


    从宝兴县城出发,沿着“中国熊猫奇遇大道”前往邓池沟村,一路山峦叠嶂、草木葱茏,路边不时出现大熊猫造型的石墩和道旗。临近村口,一座大型“熊猫拱门”上,醒目的大字提醒游客,这里是“世界大熊猫文化发祥地”。


    经过“大熊猫国家公园入口社区”的界碑,掩映在高山之间的“熊猫新村”映入眼帘:数十幢乡村农屋齐整排布,白墙青瓦,小径蜿蜒。


    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启动以来,宝兴按照“人退猫进”的发展思路,引导村民自主展开“生态移民”,39户168人从山上搬到这里。


    宝兴腊肉、农家豆花、青椒炒鸡……在“熊猫新村”32号农家乐里,老板李云均的拿手菜吸引了不少回头客。搬下山前,李云均靠运输石材为生。随着工矿企业、水电站大批退出,运输需求逐渐减少,在当地政府的号召下,他吃上了“旅游饭”。


    “设置生态管护、社会服务岗位,我们安置新村居民从事生态监测、环境教育服务等工作,让过去的‘生产者’变为‘保护者’。”邓池沟村党总支副书记黄韬说,“熊猫新村”如今已有21户村民发展民宿餐饮产业,14名村民被聘为国家公园森林管护队员,16户村民为大熊猫文化宣传教育中心提供熊猫食用竹。2022年,“熊猫新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1.8万元。


    类似“熊猫新村”的“生态移民”小区,宝兴全县共有51个。


    “我们迅速转变发展思路,把全县作为大熊猫国家公园入口社区来打造,县城的发展、规划都围绕国家公园建设进行。”宝兴县林业局副局长熊平说,这样就让宝兴县整体与大熊猫国家公园有机融为一体。


    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省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抓好大熊猫国家公园保护管理的同时,也在指导大熊猫国家公园范围内的20个县(市、区)编制入口社区发展规划,支持入口社区发展符合保护和规划要求的生态旅游、森林康养等绿色产业。


    入口社区


    多方力量共同参与建设


    屹立千年的青冈木、形态各异的真菌、郁郁葱葱的竹林秘境……在荥经县龙苍沟国家森林公园深处、大熊猫国家公园的一般控制区里,大熊猫国际森林探秘学校将森林变为课堂。“学校2021年正式运营,是大熊猫国家公园内第一所自然学校。”成都探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卢娇说,“我们希望在顺应自然、尊重自然的理念中,让大家真正深入和探索大自然。”


    2022年10月,该公司在宝兴县邓池沟村开始运营大熊猫国际溯源营地。“这里有大熊猫起源馆、溯源剧场、手作工坊等多种空间,开展自然教育活动,累计接待7万人次。”卢娇说。


    距离邓池沟村不远,宝兴县的蜂桶寨自然博物馆刚投用不久,馆内按照海拔由低到高的排列分布,展示包括大熊猫在内2000余件宝兴境内的动植物标本。一墙之隔的蜂桶寨模式植物园,培育着多种在宝兴境内首次发现并被科学记录的珍稀植物,我国首个绿尾虹雉保护研究中心也设立在此。这一组建筑群落,是宝兴开展大熊猫国家公园生物多样性、自然教育的重要基地。


    熊平说,在大熊猫国家公园入口社区建设中,正探索多方力量的共同参与,打造出更多高水平项目场景,以期在加强保护生态的同时实现全民共享。


    2月17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司法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典型案例,宝兴县人民法院审理的一起盗伐林木案入选。该案件中,6名被告人通过四川联合环境交易所自愿认购“碳汇”,用于盗伐林木行为的替代性生态修复。


    “这是四川省首例引入‘碳汇’理念开展修复性司法案件。”宝兴县人民法院政治部主任李春蓉介绍,引入“碳汇”修复理念是践行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的国家公园保护理念,目的是及时修复受损的生态环境,维护大熊猫国家公园的生物多样性。“我们将以法治的力量进一步保护大熊猫国家公园的自然生态环境。”李春蓉说。(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李鹏王怀王国平薛维睿)

    2023-02-27

  • 首 页  上一页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下一页    尾 页  

    版权声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 8629 6259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696号 蒙ICP备160010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