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日冲刺”,毕业生就业如何“乘风破浪”

    “你要应聘语文教师,请先大声朗诵一首诗歌。”5月26日,在广西大学举办的2023届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周(广西分会场)首场招聘会上,防城港市北部湾高级中学的面试官巫桂山向求职学生提了这样的要求。


    显然,这超出了对方的预料,同学愣了几秒后磕磕绊绊地背了一首。在巫桂山看来,朗诵一首诗歌不仅是考察语文知识,还能看出求职者的性格和语言表达能力,“这些仅凭简历上的文字很难看出来,却是当语文老师的必要条件”。


    当天,教育部在京举办2023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百日冲刺”行动暨就业促进周启动仪式。据教育部此前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预计1158万人,同比增加82万人。就业形势严峻。


    7月临近,大量学生毕业离校进入就业市场。随着毕业生求职进入窗口期,近日,教育、人社、共青团等部门推出多项政策措施,全力攻坚促进青年就业。而即将毕业“入海”的应届毕业生们,也通过不懈努力,在挑战和压力面前,乘风破浪,争取早日成功上岸。


    给企业做“背调”避开求职路上的“暗礁险滩”


    5月初,共青团中央的微信公众号发布了《毕业生,毕业生求职警惕八类陷阱》,文中就黑中介、打着兼职旗号诈骗、收取押金培训费、传销等容易遇到的问题作了提醒。文中特别提到,有的模糊处理工作内容,将销售员、业务员等职位美化成“市场部经理”“事业部总监”等有诱惑力的名称。


    福建工程学院的钟琇琳在找工作和实习时,都会主动去社交媒体或者企业信息查询系统中对这家单位做一番“背调”,主要看企业是否合法合规、经营状态、法律风险以及曾经就职过这家单位员工的评价。钟琇琳坦言,如果看到评价中有不合理加班、管理风格不适合自己或者有大量未处理的官司,不太会进一步考虑这家单位。


    “首先考虑央企国企,其次是专业相关,然后是工作地点在广西,最后考虑薪资待遇合理。”对于第一份工作,广西民族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的欧朝晖有一个清晰的条件优先级排序。“如果公司规模体量大,在不同区域设置分公司,相对来说是比较好的企业;如果是小企业,个人虽然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但公司抗风险的能力会弱一些。”


    在某社交平台搜索“找工作避雷”,不少用户都会分享教程教求职者如何判断一家企业是否值得去,手把手教大家如何识别出“画饼企业”,甚至有的直接列出“黑榜企业”。钟琇琳总结起来就是“套路太多,真诚太少”,她在实习时发现有的岗位名称是“新媒体运营”,面试一聊发现,实际上的工作远不止基础的运营工作,写活动策划、写新闻稿、拍摄剪辑,几乎都需要完成。


    钟琇琳希望,学校可以通过就业指导课等方式教大家如何规避求职路上的风险,从面试、签合同到就业入职,以及在职场中合法权益被侵犯时如何维权,“很多时候只能自己搜集资料,自我摸索,就算网上查到的信息也需要甄别一遍”。


    非应届生光顾招聘会现场提前“瞭望航向”


    与手里拿着10多份简历的同学不同,吴琰琴显得有些与众不同,她两手空空,也没有背包。她是广西大学文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研一学生,她参加招聘会并非是寻找实习机会,而是“来了解一下就业行情”。


    刚刚入学的她对未来的发展规划正陷入迷茫,“有的学长学姐毕业后去做老师,也有去媒体工作的,也有去其他行业创业的”,吴琰琴觉得在招聘会现场可以一次了解多种行业的发展情况,在和招聘方的沟通和比较中,更容易“瞭望到毕业后入海的航向”。


    3个多小时,吴琰琴先后谈了5家招聘单位,“这家可以走人才引进政策,有5万-10万元的安家费”“第一轮考核注重性格谈吐,第二轮要准备试讲片段,第三轮重点考察学科基础知识”“这家单位要求高中教师资格证,还需要相关教学和比赛经验”,每当听到关键信息,她都会用手机记录下来。


    就读于陕西师范大学的朱安安今年4月拿到了一家新能源汽车外企的offer,“工作地点在浙江,一般下午4点半就可以下班,我挺满意的。”之所以能够如愿找到这份工作,她觉得最大的经验是“早做准备”。


    从入学时,她就下定决心“一切为了找到合适的工作服务”,利用寒暑假先后到多家互联网公司实习。起初做内容用户等运营类工作,但尝试过一段时间后觉得乏味和无聊,“原本文字和视频传播都是我喜欢的事,如果变成工作就会降低这种乐趣。”朱安安抓住最后的一次实习机会,转换就业赛道去新能源汽车企业实习,正是这份相关实习经验让她在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


    事实上,朱安安身边的不少同学仍然在就业的岸边徘徊,“今年就业形势依旧很难,我先后跑了4场线下的招聘会,网申了上百家单位,如果没有早做准备去实习,我也很难获得让我满意的工作。”在朱安安看来,在一次次跟用人单位打交道的过程中,她会更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适合自己的发展轨道。


    毕业生“入海之路”并不孤单


    5月26日,这场落地于广西大学的专场招聘会上,自治区内不少高校的应届毕业生慕名而来,希望找到合适的工作。仅南宁师范大学就包了7辆大巴从各个校区带着近300名有求职意向的应届毕业生参加招聘会。


    南宁师范大学招生就业处副处长陈欢庆介绍,学校各部门和领导都十分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特别是今年春节以后,深入地开展“访企拓岗”就业行动,贴心地为毕业生提供各种就业服务、政策信息,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指导和帮助。


    近期,共青团中央召开促进大学生就业工作推进会上强调,帮助2023届毕业生就业已经进入最后攻坚期,各级共青团组织要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压紧工作责任、严实工作作风,统筹推进促进就业行动有序高效实施,用心用情用功把工作做到学生心坎上。


    在广西大学举办的这场招聘会上,崇左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是众多摊位中较为特殊的存在。招聘会开始的前两个小时,这里就收到了30个同学的简历。“我们带了38家企业的招聘信息,这些都是经过我们资质审查过的单位,如果求职者想要报名多个企业,只需要提交一份简历就可以。”崇左市人社局的工作人员介绍,作为广西最年轻的城市,我们推出了一次性生活补贴、人才住房保障和租房补贴、创业补贴、灵活就业补贴等人才政策。


    “就业还是要靠自己,自己去努力争取,找到自己的位置。”南宁师范大学的谢妮琴希望找到一份小学老师的工作,看了几家南宁的学校发现竞争很激烈,很多外省的毕业生也在同时竞争,于是她将目标投向家乡陆川县的小学,“考取的证书多一点,总归是好的。我们能做的就是不断地尝试,不要害怕碰壁,也不要那么焦虑,慢慢来”。


    “先就业再择业,不意味着什么工作都可以接受”。钟琇琳认为,选择踮踮脚就能够到的工作,再慢慢积累经验,开启职场的“乘风破浪之旅”。


    即将踏上工作岗位的朱安安也曾陷入自我怀疑,父母觉得“既然读了研究生肯定会找到更理想的工作”,身边人都羡慕自己的生活状态,但那时候工作尚未确定、一边实习一边修改毕业论文,生活也并不轻松,她最终顶住压力,不断地去投递简历、面试、笔试,摸索着找到了自己的人生航向。“无论是尽快工作还是休整再出发,只要是自己主动选择的都没有什么问题。相比于盲目追随社会时钟的节奏,真实的自我掌控感更加重要。等到时机成熟,我们一起跃入人海,做一朵奔涌的浪花。”朱安安说。

    2023-05-31
  • 农业农村部再次部署安排“三夏”生产工作 应对持续阴雨天气及时抓好小麦抢收烘干晾晒

    新华社北京5月30日电当前,全国小麦陆续进入集中收获期。5月下旬,北方冬麦区出现大范围持续降雨天气过程,局地出现短时强降雨、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部分地区发生“烂场雨”,导致局部麦田倒伏或被淹、部分成熟小麦发芽霉变。近日农业农村部印发紧急通知,要求相关省份科学应对“烂场雨”天气,抢时抓好小麦抢收和烘干晾晒。





    一是及时抢排田间积水。要逐个田块排查,对低洼积水地块组织应急服务队,调度适宜排涝机具,及时清理沟渠,排除田间积水,促进小麦生长恢复,便于机收;华北等地小麦还在灌浆期,要继续抓好“一喷三防”全覆盖实施,喷施叶面肥、杀虫杀菌剂,促进恢复生长,延长灌浆时间,最大限度减轻灾害损失。


    二是科学调度机械抢收。要根据小麦成熟度、收获进度及天气变化,精准对接机收服务供需。要协调落实好跨区机收免费通行政策,进一步细化优化服务保障措施,通过24小时机收热线值班电话及时帮助解决困难问题、打通堵点卡点,确保作业农机畅通无阻、安全作业。要迅速组织应急作业队,千方百计调集履带式收割机参与受灾地块抢收,加强跨省协作和省内协同,第一时间可收能收尽收。对有萌动发芽迹象的小麦,雨晴后含水量降到适宜程度立即组织机械抢收;对倒伏麦田,指导机手压低割台、降低车速、逆向收割,避免造成过多损失。


    三是抓好小麦烘干晾晒。要摸排粮食烘干需求,发动国有粮库、粮食收储企业、供销系统、农民合作社等多方力量,利用各类粮食烘干机械,尽最大努力烘干晾晒含水率高的小麦,尽量减少损失和霉变。要克服一切困难,保障烘干机械能源供应,最大限度满足烘干需要。充分利用广场操场、房前屋后等各类场所,晾晒收获小麦,防止直接堆积造成发芽霉变。


    四是做好发芽霉变小麦处置。要加强排查处置,对发现麦粒萌动发芽的小麦田块,帮助农民及时收获、烘干晾晒,组织粮食收购企业根据发芽程度分类收购,防止出现卖难情况;对发生霉变的小麦,要妥善处置后,根据实际用作饲料、工业用途,避免直接流入口粮市场。对小麦繁种田,要登记品种、面积、农户,确保种子质量安全,坚决防止不合格种子流入市场,给秋播小麦生产造成安全隐患。

    2023-05-31
  • 三次登顶后 汝志刚重新“丈量”我们与珠峰的距离

    汝志刚有3张珠穆朗玛峰的登顶证书,但3张证书上却标记着世界第一高峰的3个不同的“身高”。


    2019年,汝志刚从位于尼泊尔的珠峰南坡成功登顶,由尼泊尔政府颁发的登顶证书中珠峰的高度为8848米;2020年,他从我国境内的珠峰北坡登顶,我国政府颁发的登顶证书中珠峰的高度为8844.43米。同年年底,中国、尼泊尔两国向世界宣布了珠峰的最新高度为8848.86米。


    今年尼泊尔当地时间5月22日早上7时50分,汝志刚第三次登顶珠峰,最新的登顶证书不仅镌刻了珠峰最新的高度,也让他在3次珠峰攀登后,重新“丈量”了普通人和珠峰之间的距离。


    镜头下的珠峰不再“高不可攀”


    1953年5月29日,新西兰人埃德蒙·希拉里和尼泊尔向导丹增·诺尔盖从南坡登上珠峰,实现人类首次登顶。今年距那次壮举刚好70周年。


    极具纪念意义的节点“召唤”着全球的攀登者。以南坡为例,今年尼泊尔当局一共颁发了478张珠穆朗玛峰登山许可证,创下70年以来的最高纪录。


    但今年的珠峰攀登也面临诸多挑战,“前期来自世界各地的攀登者不少都遭遇流感,身体状况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后来受到孟加拉国飓风的影响,珠峰区域天气不好,风一直很大,异常寒冷。”多年坚持环球旅行探险的汝志刚对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表示,队伍原计划于5月19日登顶,受天气影响,不得不在C2营地(海拔6400米)无氧驻扎4天,5月21日晚才从C4营地(海拔7950米)冒着风雪向山顶进发。


    气温接近零下40摄氏度,汝志刚的氧气面罩和皮肤交界处黏糊糊的“像掉了层皮”,他发现自己有轻微冻伤,“这是我3次登珠峰,第一次真正感受到寒冷”。他记得,2019年攀登时,同样的海拔他可以用手机拍20条以上视频,但今年仅拍了四五条,“冷到不愿把手机拿出来”——这是汝志刚作为户外短视频博主特有的衡量标准,4年前,他就感受过记录珠峰攀登的力量,如今他在各大平台的粉丝数接近400万。


    “珠峰像一把汤勺,希拉里台阶就是勺把。”2019年5月22日,在海拔8790米的希拉里台阶处,汝志刚和约200多名攀登者“遭遇”了,他用镜头还原了这场史无前例的“珠峰拥堵”:从下往上拍,在“勺把”排队等待冲顶的人穿着不同颜色的登山服,一个挨一个贴着山壁从顶峰蜿蜒下来,像女孩雪白手腕上的一串纤细彩珠;等攀到高处往下拍,彩色线条变成缤纷的一团,人的姿态清晰起来,有的攀登者已经失去可以依靠的山壁,只能用手抓住绳子,膝盖顶在雪里,单脚撑在石头上,拥堵严重时,这样的姿势得保持个把小时。


    返回大本营后,汝志刚连上营地的Wi-Fi网络上传了视频。舆论沸腾时,这组晃动的镜头迅速被播放超过1300万次,成了各大媒体引用的主要来源。流量扑面而来,“有钱人”“玩儿命”“不考虑家人”“不环保”等标签出现在汝志刚视频评论区里,但他也注意到,有高赞评论表示“感谢你让我见到了世界屋脊的样子”。


    “我的视频好像成了大众和珠峰间的纽带。”汝志刚有了记录的动力,“5800米营地的厨房什么样?如何用水用电?队员的帐篷有多大?攀登者的背包里都有什么……”从前期拉练到沿途的细枝末节,他通过短视频完整地呈现了这一超越极限旅程的点点滴滴,让镜头里的珠峰不再“高不可攀”。同时,影响力的提升也帮他开拓了变现渠道,让他得以持续“走在路上”。


    记录的代价也在变化。2019年,汝志刚曾用短视频专门介绍,在海拔5334米的地方,10多秒的视频得传一两个小时,为了满足记录珠峰攀登的愿望,他要花200美元买10GB流量。如今,10多秒的视频几分钟就能发出,原始的10GB流量也已包括在登山费用里,但更大的用网需求让他还得另花250美元申请不设上限的网络服务,“珠峰和外界的联系已经越来越紧密”。


    今年从南坡登顶后,汝志刚发现有中国登山者从北坡上来了,和他“顶峰相见”的丹增罗布曾在2018年把梅西的球衣带上珠峰,而汝志刚也在2020年登顶时展示过巴萨俱乐部的围巾。世界之巅,经幡猎猎,人们把祈愿、思念和挚爱带到峰顶,前仆后继地追求着表达的“最高形式”。


    “不用否认,珠峰就是最高海拔的名利场。”汝志刚坦言,“大约能同时站六七个人”的珠峰上,承载了太多人的希望、渴望甚至奢望。他感受到,近年来,想攀珠峰的人越来越多,尤其缺少门槛限制、价格空间相对较大的南坡,聚集了全世界怀揣各种目的的攀登者:有人经历重大变故想重活一次,有人要逃离繁杂日常找一片净土,有人想用极致挑战打破事业瓶颈,有人要为转换赛道“定制”一块招牌,有人延续家族登山传统收获成长顺便积累升学资本,有人想尝试在珠峰上用滑翔伞一览群山,也有人就是想找个“能吹一辈子的牛”。


    还原我们和珠峰的距离


    “无论大家报以怎样的动机,真正能攀珠峰的至少都是有决心、能吃苦、综合素质达标的攀登者。”在汝志刚看来,珠峰可以包容坦承内心欲望的人,但很难照拂内心没有敬畏的人。


    这次登珠峰,汝志刚遇到不少受他影响开始登山的人,但一位山友告诉他:“没想到真正登珠峰那么难。”他瞬间陷入反思,“我突然意识到,我以前的作品确实拉近了大众和珠峰的距离,但也可能消解了珠峰的神秘感,让部分人失去敬畏心,误解了自己和珠峰的距离。”然而,在8000米的雪山上,这种误解的结果往往致命。


    汝志刚曾在一家知名海外通信公司的技术研发部工作,“IT男,没人会把我和户外运动、珠峰这些词联系起来。”他老家在安徽亳州,平原地区的孩子“从小没见过山头”,真正接触登山是在2016年在非洲肯尼亚旅行期间,“赤道附近的雪山”让他觉得稀奇,在向导的逐步指导下,他艰难地攀登了乞力马扎罗山,虽然从登山服装到登山设备,几乎所有的东西都是临时租借的,但攀登的感觉再也戒不掉,随后,从2016年年底到2017年的短短1年多内,汝志刚成功登顶四川四姑娘山二峰、昆仑山慕士塔格峰、喜马拉雅山马纳斯鲁峰,为站到珠峰脚下作足准备。


    “登山是科学的运动,尤其普通人登雪山,不是竞技,更多是和自己比。”汝志刚表示,现在越来越多攀登者没有攒够高海拔攀登经验就开始挑战珠峰,这样不仅会因为缺乏操作经验出现意外,还可能错过发现自身缺陷的时机,“每个人身体状况不同,有些不适宜高海拔的问题只会在真实的攀登环境中出现,如果缺乏前期检验,问题直接暴露在珠峰上,救援困难就会成倍放大。”循序渐进储备体能和心态,在攀登珠峰中缺一不可,“尤其要学会忍受孤独”。前往珠峰前,他连续爬过43趟嵩山,“每天一个人看一样的风景,正是这种枯燥的训练过程,让我在攀登珠峰时能保持头脑清醒”。


    保持头脑清醒是珠峰上“保命”的关键。尤其商业登山更加繁荣的南坡路线,没有年龄和“8000米海拔以上山峰攀登经验”等限制,风险不可小觑,除了气候、雪崩、冰裂缝等自然风险,也要应对拥堵、保障不到位、救援不及时等人为因素,“只有不断总结经验,扎实训练,才能把风险降低”。


    3次攀登珠峰,汝志刚都用了同一套装备,连体服上布满了各种补丁,高山靴上留下了一个个被冰爪划破的口子,他把胸前口袋的位置留给了手机、葡萄糖和六七条横幅,“手机和葡萄糖,如果放在外面很容易死机和冻住,且拿取的时候最好摘掉手套,否则拉不开拉链或者掉落更麻烦。”风雪之中,每个动作都必须提前计划。


    尽管“海拔越高,一根火腿肠的重量都会越明显”,但汝志刚还是第一次带上了相机,“希望采集一些镜头,将来可以用到电影里,一部记录普通人一步步追梦的电影”。去年当选“中国当代徐霞客”的汝志刚,在第三次被珠峰“接纳”后,想把真正的珠峰以及珠峰攀登这项运动带到大众面前。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梁璇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3-05-30
  • 世界女排联赛今日开打 中国女排期待开门红

    资料图:李盈莹扣球。


    中新网北京5月30日电(记者邢蕊)2023年世界女排联赛将于北京时间5月30日拉开大幕。这是今年第一项国际性排球赛事,也是中国女排在2023年的首次亮相。由于本次大赛与奥运资格积分挂钩,16支参赛队伍必将展开激烈竞争。中国女排在争取名次的同时,也将通过与高水平对手过招,检验集训成果。


    据悉,中国女排已于26日飞赴日本,为此次大赛做准备。从年初至今,中国女排经历了从宁波北仑到福建漳州的封闭集训。主教练蔡斌透露,球队整体表现令人满意,队伍的磨合和配合在不断进步。


    根据赛程安排,中国女排此次将先后参加日本名古屋、中国香港和韩国水原三站比赛。首站比赛,中国队将依次迎战巴西队、德国队、荷兰队和日本队。


    从此次出征的14人大名单来看,其中既包括袁心玥、龚翔宇、李盈莹等大赛经验丰富的国手,也有在排超联赛中表现出色的小将。第一周的四个对手,巴西和日本女排,无疑是中国女排最大的挑战。





    资料图:中国女排队长袁心玥接受媒体采访。张金川摄


    对于中国女排利好的是,巴西队公布的首周14人名单主要以年轻选手为主,加比、塔伊萨等老将暂时缺席。日本女排则依旧由古贺纱理那领衔,石川真佑、井上爱里沙等主力队员悉数在列。


    开赛前,在与日本女排进行的一场友谊赛中,年轻的巴西队多点开花,2:2逼平了几乎全主力出战的日本队,特别是“00后”边攻克里斯蒂娜和贝格曼的发挥尤为出色。不难看出,本次大赛,巴西队主帅吉马良斯意在锻炼新人。不过面对板凳深度雄厚的巴西队,中国女排也需要打起精神,全力以赴。


    日本队主帅真锅政义在此前的采访中已经明确表示,希望队伍能在本次大赛中打进四强。为此,真锅政义已经要求主攻和边攻提速,在训练中也不断强调发球和一传的重要性,力求以快速多变的技战术打败对手。与日本女排交手,将是对中国队实力与心态的双重考验。


    第一周的比赛结束后,女排姑娘们还将同欧美强队过招,意大利队、塞尔维亚队和美国队都是中国女排熟悉的老对手。随着赛程推移,比赛的看点也日益增多。





    资料图:中国女排队员在漳州集训。张金川摄


    去年的世界女排联赛,中国队最终排名第六。据蔡斌介绍,今年集训期间,中国女排把整体战术配合作为训练重点,根据球队在去年国际大赛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弥补和针对性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世界女排联赛也是巴黎奥运资格赛(9月)到来之前,最为重要的一次实战练兵机会。对于中国女排而言,今年的目标无疑是尽早拿到明年奥运会的参赛资格。而实现这一目标,也需要队员们在世联赛中查漏补缺、积累经验。


    中国女排的首场比赛将于北京时间5月31日17:00开打,对手是巴西女排。女排姑娘们将以何种姿态面对强敌,我们拭目以待。(完)

    2023-05-30
  • 多所高校2023年高招政策陆续出炉 新专业新模式顺应国家发展

    近日,北京邮电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和北京交通大学联合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本校2023年的高招政策与自身亮点,为即将到来的招生季预热,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放眼全国,多所高校在近一段时间公布高招政策,并举办校园开放日等活动,邀请学生和家长前来咨询。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梳理发现,“新”依旧是今年高招的关键词。为迎合新的国家发展趋势,多所高校纷纷出台切合自身情况的新招生政策与项目,充分发挥自身特色,在转专业限制、深造条件、培养模式设置等方面作出调整,为考生提供更多样化的选择。


    聚焦国家发展,多高校新增专业


    大数据、人工智能、行星科学……在今年不少高校的招生方案中,一些契合科技发展的新专业十分吸睛。


    以北京交通大学为例,该校今年新增数字经济、金融科技、供应链管理、数据科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工程力学等6个专业。


    对此,北京交通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王皓表示,“新增6个招生专业均为当前热度高、行业领域优势明显、我校开设基础扎实的专业。”除此之外,该校还新增4个双学士学位招生项目,入学时将面向对应大类学生选拔,学生毕业后获得双学位。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通过梳理对比不少高校新增的专业后发现:这些专业多是当下热度高、行业领域优势明显、符合国家发展趋势的专业。比如,北京邮电大学新开设的“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专业,直指高速通信集成电路与光子芯片的设计与研发工程,切合国家重大战略;北京林业大学新增的“国家公园建设与管理”专业为2022年首次获教育部批准的专业。该专业旨在服务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战略,聚焦自然保护地体系的建设与管理;太原理工大学新增6个专业与当下热门行业相关:物理学、化学、生态学、能源互联网工程、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和表演专业。


    “创新”也是新增专业所共有的特征之一。


    例如,南京大学今年新增“行星科学专业”。据了解,行星科学以深空探测为主要研究手段,由天文学、空间科学和地球科学等多学科交叉而成。该专业实行小班教学,导师制,培养具有高素质、宽基础、强实践、重创新和国际化特征的行星科学人才。北京科技大学在2023年新增智能建造、智能采矿工程两个专业,顺应当下新兴起的人工智能发展趋势。


    在西安交通大学,今年该校新增了医工学和国际经贸规则专业。西安交通大学招生办主任曹良志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介绍,医工学针对未来人类生命健康需求及对医疗设备研发的需求而设置,依托该校强势的理工科专业,支撑未来新医学设备的研发和新治疗方案的研究。我国在国际经贸中面对纠纷、法律事务时,将需要大量国际法专业的创新型人才,因此应国家和社会需要,整合了学校在国际法方面的优势资源,创办了国际经贸规则专业,就业需求量将会很大。


    强化专业特色,“跨界”办学模式受关注


    由于高校各自重点关注的领域不同,不少高校均依据自身优势学科或专业,设立新的人才培养项目,并对项目中的学生给予一定的资源倾斜。


    比如,北京化工大学设置宏德书院,聚焦工程学科、化学学科、法学学科的人才培养,在全国范围内共招生180人。书院推行以院士为主体的导师制以及个性化的教育模式,着重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此外,多所高校也强调跨学科培养复合型人才。比如,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自推出了7个双学士学位项目后,今年又成功获批5个双学士学位项目,强调语言+的复合型人才培养策略,贴合国家对涉外高端语言人才的需求。


    不仅跨学科成为新趋势,跨校、跨国培养也成为一些高校培养国际性、复合型人才的重要方式。


    北京外国语大学和多所知名高校开展了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探索。例如与中国政法大学的“英语+法学”联合学士学位项目,与中国人民大学的“西班牙语+国际新闻与传播”联合学士学位项目,与中央财经大学的“英语+金融学”联合学士学位项目,与北京理工大学的“英语+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联合学士学位项目。


    此外,该校鼓励学生在第3-8学期进行跨学科或跨专业自主辅修,学生按辅修要求修满学分即可拿到北外颁发的对应专业的辅修证书。


    “南京大学是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最活跃的中国大学之一。2022年,南京大学与芬兰赫尔辛基大学合作设立南京赫尔辛基大气与地球系统科学学院,简称‘南赫学院’。”南京大学本科招生办公室主任李浩在不久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赫尔辛基大学是芬兰的最高学府,也是大气与地球系统科学全球顶级高校。两校将融合优势,打造前沿引领、多学科交叉的大气与地球系统科学“本—硕—博”人才培养体系,共同服务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应对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等全球与地区问题。


    电子科技大学自2022年起新增办学地点设在海南校区的中外合作办学招生大类,该专业大类包含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两个专业,均为学校A+学科对应的专业。其间有到成都校本部及英国格拉斯哥大学交流学习的机会,也可以申请3+2、4+1等海外联合培养模式。师资主要由电子科技大学与格拉斯哥大学的优秀老师进行授课。毕业时颁发电子科技大学双证,同时还能获得格拉斯哥大学的学位证书。


    助力学生成长,多所高校优化人才培养模式


    进入学校后,想转专业怎么办?学成之后,是就业还是读研……面对这些学生关心的实际问题,不少高校都在探索更加灵活的人才培养模式。


    本科生深造的问题,不仅是学生关注的大事,也考验着高校选才育人的能力。近年来,不少高校推出本硕博贯通培养、直博等人才培养项目,让真正有志于从事专业领域科学研究的同学在学校的支持下得到快速成长。


    北京邮电大学2022年设立未来学院,开设本硕博贯通培养实验班“元班”,集聚学校最具优势特色专业,按计算机类(元班)、电子信息类(元班)两个大类招生。


    北京邮电大学招生办公室副主任陈伟表示,“元班”采用“特殊政策护航+优质资源倾斜+顶尖师资汇聚+卓越实践支撑”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人才培养模式,并采用弹性化“长学制”,实施本硕博贯通培养。完成实验班本科阶段学业综合评价要求的学生,均可在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集成电路、网络空间安全、关键基础软件等国家急需人才领域的学科或方向范围内获得研究生推免资格,并优先以硕博连读方式攻读博士研究生。


    同样,湖南大学也开设了人文科学试验班与理科试验班,今年起面向全国招生。两个试验班采用全程导师制。为每名学生选聘一位责任心强、学术造诣深厚且具有国际视野的杰出学者为学业导师,选择分流专业后增配一位专业导师。试验班进行本硕博贯通培养。达到学校推免基本条件的试验班学生,可进入硕士阶段或直博学习,研究生推免不受指标限制。为学生了解世界学术研究最前沿、融入国际一流学术群体创造条件。


    对于转专业等学生关心的实在问题,一些高校放低门槛,增加转专业机会,提高考生在选择院校或专业时的容错率。


    以北京林业大学为例,该学校提出“0门槛申请转专业”制度,在本科四年期间为考生提供3次转专业机会,分别位于大一第二学期初、大二第一学期初、大二第二学期初,给予考生较为充分的调整空间。北京交通大学则根据往年数据指出,转专业成功率在50%-70%左右。


    针对不同省区的不同高考模式,高校也作出了相对应的调整。比如,北京交通大学承诺平行志愿提档不退档,针对高考3+3省区提出“报三保一”的政策,针对高考3+1+2的省区提出“报六保一”政策,优先在考生填报的专业中进行选择,减少考生被调剂至未报专业的可能。


    近年来,高校的专业设置一直是高考招生领域的热门话题,有关专家分析指出,专业设置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核心支柱”和关键抓手,也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成效。


    “高校的人才培养必须全面回到国家与社会发展的需求这个轨道上来。”中国教育在线总编辑陈志文表示,“我们身处一个科学技术快速迭代,融合发展的时期,一些传统行业消失,一批新行业产生,或者与信息技术等结合,催生出大量新业态,对人才培养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我们必须面对和回应。”


    不久前,教育部会同发改委等五部委发布《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方案》明确提出,到2025年,优化调整高校20%左右学科专业布点。陈志文认为,要做好学科专业设置改革,高校需要准确定位。学科专业设置只是一个开始、一个抓手,最后还要落实到具体的人才培养,而不能只是停留在专业名字的变动上。“同时,我们也要警惕一些盲目赶时髦的学科专业设置改革。社会上热衷什么就设置什么,罔顾科学性与自身定位。”(记者叶雨婷实习生王浩昆)

    2023-05-29
  • 景海鹏、朱杨柱、桂海潮,新“太空出差三人组”公布!

    定了!我国将于5月30日9时31分发射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





    经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飞行任务总指挥部研究决定,神舟十六号航天员乘组由景海鹏、朱杨柱、桂海潮3名航天员组成。





    景海鹏





    朱杨柱





    桂海潮


    神舟十六号乘组是中国空间站进入应用与发展阶段迎来的首个乘组。其中,航天驾驶员景海鹏和航天飞行工程师朱杨柱来自航天员大队,主要负责直接操纵、管理航天器,以及开展相关技术试验。载荷专家桂海潮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一名教授,主要负责空间科学实验载荷的在轨操作,在科学、航天工程等领域受过专业训练且具有丰富操作经验。(记者李国利、黎云、黄一宸、胡碧霞)

    2023-05-29
  • “买房中介费,都超过我一年收入了”

    “买房中介费,都超过我一年收入了”


    专家:加强监管制定指导价减轻买房人负担


    本报记者孙天骄韩丹东


    “中介费太高了。”


    近日,北京市民李明(化名)通过中介购买了一套价格大约400万元的二手房,中介费花了10万元。


    他当时还看了临近小区一套120平方米的房子,房主在房产中介挂出的价格是1200万元,算下来的中介费是30万元,仅中介费就相差两倍。


    记者采访多位购房者发现,他们不但要面对大城市高昂的房价,还要面对高昂的中介费,买房压力巨大。这种现象也引起主管部门的关注。近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印发《关于规范房地产经纪服务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房地产经纪机构要合理降低住房买卖和租赁经纪服务费用等。


    接受《法治日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认为,长期以来,房产中介服务的交易习惯是以房屋价格为基准进行固定费率计费,如此统一的计算方式会导致价格高的房产,中介费水涨船高,与房产中介机构所提供的服务成本和服务质量很可能不相匹配,欠缺合理性。《意见》的出台,有利于加强房地产经纪业务的管理,进一步规范房地产经纪市场,从而减轻二手房买方压力。


    金额高而且不合理


    中介费用遭人诟病


    为了选择合适的住宅,李明没少和房产中介打交道,“跑了3个月,换了3家中介,看了快100套房子”。


    据李明介绍,他选择的3家房产中介,都是北京房地产市场上规模比较大的机构,二手房买卖的中介费是房屋成交价的2%至3%。


    在多番比较后,李明最终敲定了一套房,“中介费的价值应该体现在能顺利帮买房者完成过户的每个细节之中,但就我的买房经历来说,中介机构提供的服务和收取的中介费不成正比”。


    中介人员告诉他,中介费包括评估费、咨询费、买卖代理费、权证办理服务费、地产咨询服务费等。但在李明看来,他“看不见”这些服务,他能感受到的仅是中介人员提供咨询、带看房、帮着办理过户业务等服务。


    李明觉得自己支付了中介费并没有得到专业服务。中介人员每次带他看房,都没有准备任何纸质材料,他看房时问起来,中介人员才临时找材料向他介绍相关情况;他发现房屋或者所在小区有问题时,中介人员也总是想着搪塞过去等。


    更让李明感觉滑稽的是,中介人员向他提供了很多“非中介”服务,比如,某房产中介的工作人员在得知他的购房要求之后,不是按照他的要求寻找二手房源,而是一直向他推荐郊区的新房,他拒绝了好几次,甚至看了十几套房子之后,对方还在说“哥,要不考虑下新房吧”。


    “只因为买新房手续少,中介可以拿到开发商的提成。”李明说。


    “幸亏没有选择这家房产中介,要是交了中介费之后出现什么问题,真是得不偿失。”李明说。


    家住北京市朝阳区的梁先生同样对买房过程中的中介费多有诟病:收了他十几万元中介费,中介人员既不了解房屋情况,也不了解购房政策,回答问题错了还嘴硬……


    北京市民秦放(化名)甚至因高昂的中介费而打算放弃买房。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购买一套两居室,价格大概在500万元,除了房价,“中介费按房价的2%至3%之间收取,房价高,中介费水涨船高,十几万元相当于我一年的收入,太贵了。”


    北京市民邓琳(化名)的老家在湖南省长沙市,她觉得中介费按照房价的一定比例设置不合理。两年前,她在长沙通过中介买了一套房,房价190余万元,中介费花了6万余元;今年年初,她和丈夫在北京市购入一套两居室,花费700余万元,中介费近20万元。


    记者调查还发现,中介机构的中介费收取比例并不统一。有的中介公司针对房屋所在的不同地域、楼盘类型等情况,收取一定比例的中介费。中介费的收取对象也不固定。有的由买方负担,有的由买卖双方负担。


    固定费率交易习惯


    致中介费水涨船高


    早在去年,市场就有传言,将取消房产中介,核心也是对“中介费”的诟病。


    不过,以自己的看房经历为例,秦放说,要买房,基本绕不开中介费,因为不通过中介机构,很难接触到合适的房源。


    在海润天睿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包华看来,房地产交易涉及金额巨大且直接影响买卖双方生活,交易本身也极具专业性,需要专业人士协助双方达成交易并顺利履约。


    对此,华东政法大学房地产政策法律研究所所长杨勤法认为,在二手房交易过程中,由于买卖双方存在信息差,所以对中介服务有较大需求。因此,作为沟通二手房交易双方的“桥梁”,房产中介机构的存在有其合理性。


    据杨勤法介绍,在二手房交易中介费方面,我国此前曾实行政府指导价管理制度,如北京、上海等地均有对房地产经纪服务收费标准的规定。


    2014年6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住建部发布《关于放开房地产咨询收费和下放房地产经纪收费管理的通知》,指出房地产中介服务机构接受委托,提供有关房地产政策法规、技术及相关信息等咨询的服务收费,实行市场调节价。另外,下放房地产经纪服务收费定价权限,由省级人民政府价格、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管理,各地可根据当地市场发育实际情况,决定实行政府指导价管理或市场调节价。


    杨勤法说,这意味着,随着房地产市场和房地产经纪市场的发展,我国房地产经纪业务逐渐实行市场调节价,具体收费标准由房地产经纪机构自行制定并按规定明码标价。


    杨勤法认为,由此带来的一个问题是,房产中介服务的这种交易习惯,以房屋价格为基准进行固定费率计费且固定费率的弹性较小,如此统一的计算方式会导致高价房产的中介费畸高,与房产中介机构所提供的服务成本和服务质量很可能不相匹配,欠缺合理性。


    包华也发现,由于有些房地产交易价格高昂,按固定比例收取服务费的做法,容易出现超高服务费,与中介服务工作的价值相背离。


    据杨勤法研究,在中介机构收取的费用方面,除了中介费较高以外,还存在一些乱收费现象。这主要是因为房屋交易过程很长,透明度不足,个别中介机构以“跑腿费”“担保费”“融资费”等为名向购房者多收取费用。


    受访专家认为,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为了解决部分房地产经纪机构存在利用房源客源优势收取过高费用、捆绑收费等问题,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印发《意见》,以规范房地产经纪服务,加强房地产经纪行业管理,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加强房产中介监管


    合理确定服务收费


    市场在规范中有序发展,存量时代下,过往的“自由”亟须得到合理约束。


    《意见》提出,房地产经纪服务收费由交易各方根据服务内容、服务质量,结合市场供求关系等因素协商确定。房地产经纪机构要合理降低住房买卖和租赁经纪服务费用。鼓励按照成交价格越高、服务费率越低的原则实行分档定价,引导由交易双方共同承担经纪服务费用。


    杨勤法认为,此次《意见》的出台,是政府对近年来房地产经纪市场发展状况的积极回应,除了重申此前相关规定中的一些原则外,也针对当下房地产经纪市场乃至整个社会经济运行状态和趋势提出了新的要求。《意见》的出台,有利于加强房地产经纪业务的管理,有利于进一步规范房地产经纪市场,从而为其今后持续发展奠定法治基础。


    在杨勤法看来,除此之外,由于房产中介业务是二手房进入市场流转的重要渠道,因此,《意见》提出的监管措施,对房地产经纪市场和房地产市场均有利好作用。


    北京市康达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孟丽娜认为,对于实行市场调节价的经纪服务收费,《意见》也从完善市场交易秩序角度,提出了若干举措(如“严禁操纵经纪服务收费”),以使此类收费能如实反映市场真实情况。


    孟丽娜介绍说,从中介服务工作与收费的对应关系而言,固然房屋价值越高,中介经纪服务的付出越多,但是二者并不是等比的关系。房屋价值越高,经纪服务收费中所对应的成本比例越低。因此,当中介费用的总额较高,甚至成为房屋买卖双方的过重负担、影响交易的时候,对房价中较高部分对应的中介服务收费予以一定的限制,是一种见效快的调节手段。而且,虽然单笔中介费总额可能因此下降,但会由此提高交易双方的成交意愿和成交率,并通过扩大的成交量对房地产经纪机构的利益予以弥补。


    杨勤法认为,此次《意见》所提出的服务费率与成交价格成反比的定价模式,相较于既有市场习惯而言更具合理性,并且能够较大幅度降低高价二手房的流转交易成本,鼓励二手房交易,盘活住宅存量。


    同时,杨勤法建议,在《意见》提到的相关规定基础上,可以制定二手房中介费的指导价,同时加强对中介服务透明度监管。中介机构应该提供清晰明确的服务内容和收费标准,确保购房者了解他们所支付费用的具体用途,这包括明确说明中介人员在交易过程中所提供的具体服务和相关费用,防止乱收费现象的发生。


    “不能任由一些大的中介机构利用其支配地位操控价格。尤其在一些房价较高的城市,对于购房者来说,高额中介费也不利于二手房交易市场的良性发展。”杨勤法说。


    在杨勤法看来,还应加强对房产中介市场的监管。政府和行业协会应该加强对房地产中介行业的监管,确保中介机构遵守法律法规,提供合规和专业的服务。为了确保二手房中介市场的良性竞争,防止垄断和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的发生,必要时,反垄断监管部门也可以参与到监管中。此外,购房者自身也应该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的信息了解,以提高对中介费和中介服务的认知,比如可以通过自主学习、参考专业意见和咨询独立机构等方式。


    孟丽娜提醒说,买卖双方在签订中介合同、接受中介服务之前,不要相信口头的介绍、说明和保证,对中介费用和对应的服务项目,要让中介机构写下来、说明白、算清楚,自己心里有本账,这是避免事后后悔或感觉被欺骗的主要途径。同时,也可以多问、多听,寻找一个最为满意的服务机构和价格。


    包华说,民法典明确规定,中介服务方的权益可以获得法律保护,这为中介服务市场的良性发展打下了基础。在此基础上,政府可以积极引导中介机构提供更多元化的服务,并依据质价相符的原则,多元化定价,以满足社会公众需要。


    此外,杨勤法建议推广二手房买卖“去中介化”的方式。比如2021年,浙江省杭州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旗下的“杭州市二手房交易监管服务平台”,上线了“个人自主挂牌房源”功能,房东们可以自行在平台上挂上自家房源,购房者也可以“绕开”中介直接和房东面对面交易,为二手房买卖提供了更多可能性。(法治日报)

    2023-05-26
  • 风电光伏发电总装机超8亿千瓦 约为36个三峡电站的总装机容量

    记者从国家能源局获悉:截至今年4月底,我国风电装机3.8亿千瓦,光伏发电装机4.4亿千瓦,风电光伏发电总装机突破8亿千瓦,达到8.2亿千瓦,占全国发电装机的30.9%。8.2亿千瓦,约为36个三峡电站的总装机容量。





    今年以来,风电光伏发电工程投资持续增长,为能源保供注入更多绿色动能。1—4月,风电完成投资400亿元,同比增长20.7%;太阳能发电完成投资743亿元,同比增长156.3%。在雅砻江流域,海拔4600米的柯拉光伏电站项目现场,建设者全力冲刺年中并网发电目标。


    “今年迎峰度夏关键时期,雅砻江梯级水电站保供能力预计为494亿千瓦时,相比去年同期增发23亿千瓦时。加上今年将投产的柯拉光伏、腊巴山风电等新能源发电项目,同期发电量预计还将增加9亿千瓦时,电力保供能力可达503亿千瓦时,能够满足1600万个家庭全年使用。”国投集团雅砻江公司集控中心副主任魏鹏说。


    与此同时,我国风电光伏产业链竞争力持续保持全球领先水平。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秦海岩介绍,我国已是全球最大的风电装备制造基地,部分关键零部件的产量占到全球市场的70%以上。光伏方面,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名誉理事长王勃华介绍,今年一季度,我国光伏多晶硅、硅片、电池片、组件4个环节产量同比增长均在58%以上;光伏产品出口总额140多亿美元,同比增长超15%。(记者丁怡婷)

    2023-05-26
  • 江苏出台意见规范校外培训机构:一次性收费不得超过5000元

    中新网南京5月24日电(徐珊珊)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将于5月26日正式实施。24日,江苏省教育厅举办新闻发布会,介绍相关政策背景和主要内容。记者注意到,《实施意见》健全校外培训机构日常管理制度,规定校外培训机构一次性培训收费跨度不得超过3个月或60课时,且不得超过5000元。


    《实施意见》规定,招生简章须标明校外培训机构全称、审批文书编号、办学内容、收费项目、收费标准、退费办法和服务承诺等内容。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应当严格执行政府指导价,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应当根据办学成本、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市场供需状况等因素依法合理确定收费标准。提前收取费用不得早于培训开始前1个月。


    《实施意见》明确,严禁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开展学科类培训,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家教、家政、托管、咨询等名义面向中小学生开展学科类培训。严禁以学前班、幼小衔接班、思维训练班等名义面向学龄前儿童开展线下学科类(含外语)培训,不得举办或参与举办面向学龄前儿童和中小学生的学科竞赛或等级测试。中小学和在职中小学教师不得举办或参与举办校外培训机构,在职中小学教师不得受聘于校外培训机构。


    《实施意见》强调,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和寒暑假组织学科类培训。各类线下培训结束时间均不得晚于20:30。线上培训每课时不超过30分钟、课程间隔不少于10分钟、培训结束时间不晚于21:00。学科类培训机构的培训进度不得超过所在县(市、区)中小学同期进度,培训时间不得和当地中小学教学时间相冲突,不得留作业。


    《实施意见》还对校外培训机构专职教学教研人员、资质、公示等方面作出具体规定。


    “双减”工作开展以来,江苏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取得了明显成效,全社会支持和认可校外培训治理的良好氛围逐步形成。江苏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从“双减”前的8670家大幅压减至205家,压减率达到97.64%。(完)

    2023-05-25
  • 缅怀杨绛:离世七周年,她为何令人怀念?

    中新网北京5月25日电(记者上官云)2016年5月25日,著名作家、翻译家杨绛离开了人世。彼时消息一出,许多人在微博发文悼念,表达悲痛之情。


    在文学成就上,杨绛是令人景仰的大家;在生活中,她是一位可爱的老人,关心晚辈、朋友,为人谦虚而低调,晚年深居简出,依旧笔耕不辍。


    时光匆匆流逝,但未带走大家对她的思念。


    一位著名的翻译家


    杨绛出生于知识分子家庭,本名杨季康。她从小就喜欢读书,中英文书都拿来看。1932年进入清华大学学习后,杨绛与钱锺书相识,不久结为夫妇,育有一女钱瑗。





    钱锺书先生和杨绛先生在杨先生“唐诗日课”的习字桌前合影。人民文学出版社供图


    她了解钱锺书的价值,愿为他研究著述志业的成功,为充分发挥他的潜力、创造力而牺牲自己,“这种爱不是盲目的,是理解,理解愈深,感情愈好。”


    钱锺书拙于生活琐事,杨绛便包揽了一应杂事。二人留学回国后,她全力支持丈夫写作《围城》,自己也尝试写了一部四幕剧《称心如意》,备受赞誉,“杨绛”笔名从此传开。


    “围在城里的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对婚姻也罢,职业也罢。人生的愿望大都如此。”这段旁白每每出现在电视剧《围城》的片头,至今仍被广泛引用,据说也出自杨绛之手。


    后来,杨绛自学西班牙语,并着手翻译原文《堂吉诃德》。1978年,她翻译的《堂吉诃德》终获出版,至今被公认为翻译佳作。


    晚年,杨绛依然笔耕不辍。出版随笔集《我们仨》,写尽对丈夫和女儿最深切绵长的怀念;《走到人生边上》探讨人生价值和灵魂去向,被评论家赞为“具有初生婴儿的纯真和美丽”。


    在钱锺书去世后,杨绛开始了另一项庞大而繁重的工作:誊清、粘贴、整理钱锺书生前留下的大量手稿和读书笔记,交由商务印书馆影印出版。


    “我只是一滴清水”


    尽管声名远播,但杨绛一直低调谦虚,多年来总是“保其天真,成其自然,潜心一志完成自己能做的事”。


    在一篇《自序》中,她对自己有过这样的定位,“我不是专业作家;文集里的全部作品都是随遇而作。我只是一个业余作者。”





    资料图:此前,无锡钱钟书故居中,来自各地的民众缅怀杨绛先生,寄托哀思。孙权摄


    有人要为她写传记,她往往会好言相劝“不要写”。理由很简单,“我是一个平凡的人,不值得你们写传记,我干脆劝你们放弃这项工作。”


    晚年的杨绛几乎从未出席公开场合的活动,即便是2014年最新的9卷本《杨绛文集》出版首发时也是如此。


    据说,在回绝出版社举办研讨会的建议时,她风趣地说,“没必要嘛,我只是一滴清水,不是肥皂水,不能吹泡泡。”


    杨绛去世后,中国社科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发布讣告称:钱锺书、杨绛先生家中所藏存珍贵文物字画,已于生前全部无偿捐赠中国国家博物馆。书籍、手稿以及其他财产等,亦均作了安排交待,捐赠国家有关单位,并指定了遗嘱执行人。


    安静地离开


    《我们仨》中提到的“我们家”,位于北京三里河一个宿舍小区,是一所没有封闭阳台、也没什么室内装修的寓所。自1977年一家人搬进来,杨绛就再没离开过。


    她的邻居曾告诉记者,对杨绛最大的印象就是“生活很简朴”,“别人家都装修得很好,她家这么多年还是水泥地板,也不装修。”





    资料图:2016年5月25日,105岁高龄的著名作家、翻译家杨季康(笔名杨绛)逝世。清华园内图书馆前,不少学子送来鲜花和近千只白色纸鹤寄托哀思。金硕摄


    家里陈设虽然简单,但生活十分温馨。“我们两人每天在起居室静静地各据一书桌,静静地读书工作。我们工作之余,就在附近各处‘探险’,或在院子里来回散步。”


    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钱瑗和钱锺书去世后,对杨绛来说,这里变成了旅途上的客栈。“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还在寻觅归途。”


    对于死亡,她态度淡然超脱,将这个人生必然的归宿称为“回家”,并留有遗嘱:自己去世后,丧事从简;不设灵堂,不举行遗体告别仪式,不留骨灰。


    著名评论家白烨曾透露,“她确实有遗言,说自己希望安静地走,不希望被外界打扰。”


    曾有人评价杨绛“行文平静克制但蕴含着强大的力量,时光流逝,她的才华与人格魅力依然闪光”。或许,这也是很多人依然怀念她的原因。(完)

    2023-05-25
  • 1至4月中欧班列累计开行5611列

    1至4月中欧班列累计开行5611列(新数据新看点)


    同比增长17%


    本报北京5月22日电(记者李心萍)记者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获悉:今年1至4月,中欧班列累计开行5611列、运送货物60.9万标箱,同比分别增长17%、32%,重箱率100%。其中,4月单月开行1459列、运送货物16万标箱,同比分别增长25%、45%。


    今年以来,国铁集团充分利用口岸站挖潜提效和扩编增吨条件,不断扩充中欧班列通道能力,西、中、东三条通道1至4月班列开行数同比分别增长25%、9%、10%,中欧班列运输能力和效率持续增强,开行质量进一步提升。


    截至今年4月底,中欧班列国内出发城市达109个,通达欧洲25个国家211个城市。(人民日报)

    2023-05-24
  • 国家网信办:切实维护网络安全,增强数据安全保障能力

    中新网5月23日电据中国网信网23日消息,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2年)》,并展望2023年数字中国发展工作。





    报告显示,2022年数字中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数字基础设施规模能级大幅提升。截至2022年底,累计建成开通5G基站231.2万个,5G用户达5.61亿户,全球占比均超过60%。全国110个城市达到千兆城市建设标准,千兆光网具备覆盖超过5亿户家庭能力。移动物联网终端用户数达到18.45亿户,成为全球主要经济体中首个实现“物超人”的国家。


    报告还提到,数字经济成为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同比名义增长10.3%,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41.5%。数字产业规模稳步增长,电子信息制造业实现营业收入15.4万亿元,同比增长5.5%;软件业务收入达10.81万亿元,同比增长11.2%;工业互联网核心产业规模超1.2万亿元,同比增长15.5%。


    展望2023年,报告明确四个方面加快建设数字中国。


    一是夯实数字中国建设基础。打通数字基础设施大动脉,持续拓展网络基础设施覆盖广度深度,推进算力基础设施优化布局,加快提升应用基础设施水平。畅通数据资源大循环,健全国家数据管理体制机制,加快构建数据基础制度体系,推动公共数据汇聚利用,释放商业数据价值潜能。


    二是全面赋能经济社会发展。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培育壮大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加快数字技术创新应用和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支持数字企业发展壮大,推动平台企业规范健康发展。发展高效协同的数字政务,加快制度规则创新,完善与数字政务建设相适应的规章制度。强化数字化能力建设,促进信息系统网络互联互通、数据按需共享、业务高效协同。提升数字化服务水平,推进线上线下融合。打造自信繁荣的数字文化,深入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加强优质网络文化产品供给,强化网络版权保护。提升数字文化服务能力,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企业、文化业态、文化消费模式。构建普惠便捷的数字社会。促进数字公共服务普惠化,大力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规范互联网诊疗和互联网医院发展。推进数字社会治理精准化,深入实施数字乡村发展行动。普及数字生活智能化,深入实施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行动,推进全民畅享数字生活。建设绿色智慧的数字生态文明。推动生态环境智慧治理,推进智慧国土、智慧水利体系建设,加快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三是强化数字中国关键能力。构筑自立自强的数字技术创新体系,加快推进数字领域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发挥科技型骨干企业引领支撑作用。筑牢可信可控的数字安全屏障,切实维护网络安全,增强数据安全保障能力,提升个人信息保护水平。


    四是优化数字化发展环境。建设公平规范的数字治理生态。完善数字领域法律法规体系,加强立法统筹协调,构建技术标准体系,引领带动数字技术产业创新。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构建科学、高效、有序的管网治网格局,创新推进网络文明建设。构建开放共赢的数字领域国际合作格局。推动建立多层面协同、多平台支撑、多主体参与的数字领域国际交流合作体系,高质量共建“数字丝绸之路”。拓展数字领域国际合作空间,共同培育全球数字化发展新动能。(中新财经)

    2023-05-24

  • 首 页  上一页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下一页    尾 页  

    版权声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 8629 6259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696号 蒙ICP备160010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