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端午假期出游价格回落:出境游预订增12倍,“避暑游”提上日程

    临近端午小长假,近日,多家平台披露的数据显示,端午小长假的产品价格较“五一”假期普遍有所回落,而受季节性的影响,水上乐园、漂流等热度上涨。


    携程研究院认为,在“五一”报复性出游潮过后,一些游客选择在三天的端午假期中佛系度假、不凑热闹,因此热门目的地的酒店价格迎来下降。同时,由于近日国内航线燃油附加费下调,旅客飞行成本也随之减少。


    端午小长假多地酒店间夜均价较“五一”明显降低


    6月13日,马蜂窝旅游大数据显示,“端午去哪”近一周热度环比增长240%,利用三天假期在城郊或“2小时高铁圈”内的周边短途游是大多数游客的首选。但也有计划“请三休八”的年轻人,把目光投向了新疆、青海、贵州等长线游目的地,新疆近一周热度环比上涨超400%。


    携程发布的报告也显示,不少旅客选择的是“跨省了,但不远”路线,从热门的高铁线路来看,上海-杭州、深圳-广州、北京-北戴河、北京-天津等多条半径低于300公里的线路受青睐。以天津为例,端午假期来自周边的订单量同比增长近40倍,来自北京和河北的旅客占比过半。


    价格方面,携程数据显示,从目前预订情况来看,端午假期国内热门目的地Top10为:北京、上海、杭州、广州、成都、青岛、武汉、南京、深圳和西安。这些热门目的地中,多地酒店间夜均价较“五一”假期有明显降低,例如西安的酒店间夜均价较“五一”降低29%,南京降低22%,广州降低19%。


    机票也迎来价格降幅。截至6月11日,端午假期境内单程机票含税均价约887元,相较“五一”期间下降约20%。


    从预订情况来看,马蜂窝的数据显示,在周边游大军的带动下,散落于城郊“青山绿水”间的民宿成为了端午假期的主角。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杭州等周边游热门城市“民宿”平均热度近一周上涨80%,“京郊民宿”热度涨幅高达130%,“杭州民宿”热度上涨100%。


    在同程旅行平台,近一周内,部分城市端午期间的酒店均价涨幅已经超过了50%,热门目的地的酒店预订周期也进一步拉长,提前20天以上预订端午假期酒店的用户较“五一”假期上涨8%。


    高温提前催热“避暑游”


    在玩法上,随着多地频发高温预警,“避暑游”被提前提上日程。


    同程旅行的数据显示,漂流、水乐园成为端午小长假最热门的出游关键词,国内各大海滨目的地旅游热度也快速增长,有望在端午假期迎来一轮旅游旺季。


    同程旅行数据显示,端午假期中国游客最关注各类避暑清凉的旅游玩法。6月以来“漂流”相关产品搜索热度上涨272%,水乐园相关产品搜索热度涨幅超过150%。


    在携程平台上,近两周“溯溪”相关产品热度环比增长超50%。露营也在暑期的热浪来临前夕迎来客流,端午假期,上海、北京、安吉的露营地最受欢迎,其中上海露营订单同比增长7倍。


    此外,到乡村度假体验端午传统也成为不少旅客的心水之选。以携程度假农庄为例,端午假期的总体订单量同比上涨191%。相比今年火爆异常的“五一”,端午期间游客在携程度假农庄的平均停留间夜增长22%。


    此外,随着出境游的成本降低,端午小长假在飞行时长3小时以内的目的地也是不少游客的选择。


    携程数据显示,端午假期出境游预订同比增长超12倍。出境旅行成本正在降低,目前携程平台上,端午假期出境单程机票含税均价比“五一”期间价格降低约6%。


    同程旅行的数据显示,端午假期从广州出境的用户最多,其次是北京、深圳、上海和杭州。65%的出境游游客选择前往东南亚目的地,曼谷、金边、吉隆坡、马尼拉和新加坡是东南亚的热门旅游目的地。

    2023-06-14
  • 新版《烟草专卖行政处罚程序规定》将于7月20日起施行

    新华社北京6月12日电(记者魏弘毅、戴小河)记者12日从工信部获悉,根据相关法律及行政法规,工信部修订并公布《烟草专卖行政处罚程序规定》。新版规定将于2023年7月20日起施行,适用于各级烟草专卖局实施行政处罚。

    工信部产业政策与法规司相关负责同志介绍,本次公布的新版规定主要就五个方面进行了调整和完善,分别为:调整管辖和适用规定,完善简易程序和普通程序规定,调整听证程序规定,完善行政处罚执行、执法监督等规定,同时新增“一般规定”章节。具体而言,包括修改完善共同管辖争议处理、涉嫌犯罪案件移送等规定,提高适用简易程序的涉案数额,扩大听证适用范围等内容。

    对于新版规定的修订背景,相关负责同志介绍,2010年工信部制定并公布了现行《烟草专卖行政处罚程序规定》,明确了烟草专卖领域实施行政处罚的具体程序。2021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正式施行。现行《烟草专卖行政处罚程序规定》的部分内容需要根据新修订的行政处罚法作出修改完善,烟草专卖行政执法实践中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亟需对现行《烟草专卖行政处罚程序规定》作出相应调整和补充,以适应新的发展形势需要。

    据介绍,自2023年7月20日新版规定施行起,2010年1月21日公布的现行《烟草专卖行政处罚程序规定》将同时废止。

    2023-06-13
  • 聚焦新市民、年轻人,多地出台公积金新政

    当下,一些地区的住房公积金制度正发生悄然改变。例如,有的地区提取个人公积金余额可作为买房首付、一些地区提升了公积金贷款额度,也有地区提升了每月用于租房的公积金提取额上限……



    这些公积金新政释放出两个明显的信号:一是公积金贷款政策逐渐放宽;二是住房公积金通过租购并举支持缴存人解决基本住房问题的力度变得更大。

    日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发布的《全国住房公积金2022年年度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2022年,不论是住房公积金缴存群体,还是住房公积金缴存规模,都在持续增长,住房公积金制度惠及面进一步扩大。

    广东省规划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说:“住房公积金的这些变化在于让其成为住房领域的普惠金融,支持降低居民租房或买房成本,这是它最核心的要义。”

    住房公积金制度惠及面进一步扩大

    2022年,全国住房公积金缴存额已超3万亿元,缴存规模持续增长。《报告》显示,2022年,住房公积金缴存额达31935.05亿元,新增2778.18亿元,较上年增长9.53%,

    住房公积金制度惠及面进一步扩大,更多人享受到公积金制度带来的保障。《报告》指出,2022年,住房公积金实缴单位452.72万个,实缴职工16979.57万人,分别比上年增长8.80%和3.31%,全年新开户单位75.22万个,新开户职工1985.44万人。

    与此同时,住房公积金租购并举支持缴存人解决基本住房问题力度变得更大了。在购房方面,2022年,6782.63万人提取了21363.27亿元住房公积金,提取额比上年增长5.15%。

    住房贷款利率无疑是近几个月住房市场的热点话题之一。《报告》显示,2022年,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比同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低0.9-1.35个百分点,偿还期内可为贷款职工节约利息支出约2089.02亿元,加大了对缴存人首套刚性住房需求的支持力度。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京津冀房地产研究院院长、北京市房地产法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赵秀池指出,《报告》的亮点在于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重点支持首套普通住房,2022年,全国共发放个人住房贷款247.75万笔、11841.85亿元,在这200多万笔贷款中,首套住房贷款超八成,其中40岁以下缴存人贷款占比近八成,并且租房提取比重和租房提取人数持续增加。她说:“住房公积金有力地支持了租购并举住房制度的实现,为解决新市民、青年人的住房刚需作出了重大贡献。”

    公积金提取用于首付成新趋势

    当下,多地正在实施公积金新政。这些新政的主要目标既是为了缓解居民尤其是青年人、新市民的住房难题,也是为了稳楼市、稳预期。

    一些地区提出公积金缴存人可以提取公积金作为首付。6月1日,苏州市住房公积金发布了新政策,住房公积金余额可提取用作首付款,且不影响后续公积金贷款额度。

    还有一些地区提高了公积金贷款额度,并降低首付比例。5月18日,辽宁营口调整住房公积金政策,包括阶段性提高住房公积金贷款限额,阶段性降低住房公积金二手房贷款首付比例。

    针对多子女家庭,多地出台了专门的公积金政策。5月26日,南京市规定多子女家庭使用公积金贷款,最高额度可以上浮20%,多子女家庭最高额度可以达到60万元/人。

    “当前,公积金提取用于首付确实成为一种趋势。”易居研究院研究总监严跃进表示,该政策进一步说明“公积金提取-首付能力提振”之间的联动关系。他指出,这很大程度上有助于促进公积金资源合理利用,进而有利于提升居民购房能力。

    在严跃进看来,苏州的公积金政策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新风向,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各地对于公积金盘活以及促进住房交易活跃等有一定的共识。

    在李宇嘉看来,青年人买房面临的主要问题是首付门槛比较高,特别是一些刚就业的大学生虽然具备一定的月供能力,但“卡”在首付上。如果公积金可以提取为首付,那么对于提高他们的购房能力、降低购房门槛有很大帮助。

    赵秀池同样认为,这将提高住房公积金缴存人的购房能力,让缴存人能够早日圆住房梦,也有利于增加住房市场需求,促进楼市回暖,有利于楼市稳定健康发展。

    值得关注的是,2022年,发放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247.75万笔,比上年减少20.17%;发放金额11841.85亿元,比上年减少15.20%。

    李宇嘉也指出,住房公积金的核心是降低购房成本,但提取公积金作为首付,个别地区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提振市场。在这种情景下,这项政策可能导致公积金池子“水位下降”,影响公积金贷款、租房提取等,作用值得商榷。

    此外,南京还下调首套房认定标准,即使用住房公积金贷款购买第二套住房时,首套房面积认定标准为:家庭已有一套住房,人均建筑面积不超过40平方米。不再限定现有首套房面积。

    严跃进表示,这项政策进一步说明当前房地产市场政策宽松的导向,从实际情况看,此类城市近期楼市遇到了一些新压力,公积金政策对于活跃楼市交易行情有积极作用。

    新市民成为公积金新政关注重点

    住房公积金进一步发挥着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的作用,尤其是支持租房的力度继续加大。2022年,1537.87万人提取1521.37亿元用于租赁住房,分别比上年增长13.59%、20.87%。

    当下,多地政策在缓解租房难上持续“加码”。6月5日,北京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发布的《关于进一步优化租房提取业务的通知》提出,今后在京缴存的多子女家庭可按实际房租提取公积金,不受月缴存额限制。此外,无发票租房提取公积金的额度也由1500元调整为2000元。

    “住房公积金制度建立的初衷是解决城镇居民住房问题。”赵秀池认为,北京市等地提高住房公积金租赁住房的提取额度,有利于降低缴存人租房或买房的负担,提高租房或购房能力,提高居住水平。

    同时,赵秀池还指出,这也有力地支持了租赁市场发展,有利于居民重购轻租观念的改变。在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不断完善下,更多人选择租房,租房同样使生活更美好。

    李宇嘉表示,这是房地产市场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现阶段这一政策有助于构筑先租后买、租购并举的住房新制度。

    灵活就业人员的住房公积金缴存情况一直引人关注。2022年,住建部指导重庆等6个城市稳步推进灵活就业人员参加住房公积金制度试点工作,让灵活就业人员愿缴能缴,助力解决大城市新市民、青年人的住房问题。《报告》显示,6个试点城市共有22.03万名灵活就业人员缴存住房公积金,其中新市民、青年人占比超过70%。

    江西省新余市出台的住房公积金新政指出,从今年7月起,将新市民(农民工、个体工商户、自由职业者以非全日制、新业态等方式就业的灵活就业人员)纳入公积金制度覆盖范围,鼓励和支持新市民自愿缴存住房公积金。其中,还规定新市民正常缴存住房公积金满6个月后,可按规定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

    新市民成为公积金新政聚焦的重点之一。在严跃进看来,这一政策明确建立新市民住房公积金制度。这也充分说明,各地在新市民的住房公积金政策方面的改革思路愈加成熟。(记者赵丽梅)

    2023-06-13
  • 综合治理让内蒙古岱海再绽光彩

    盛夏的岱海,波光粼粼,炫目多彩。进入6月后,内蒙古第三大湖泊——岱海迎来了大量游客。

    “今年,岱海湖面面积比往年大了不少,生态越来越好了,游客也越来越多,游客们都愿意乘船领略岱海风光。”在岱海开了十几年观光船的“老船长”胡登雨说。

    岱海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凉城县,是列入“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的北方大湖。然而,过去几十年里,受人为和自然因素影响,岱海湖面急剧萎缩、水质不断恶化。

    2016年以来,内蒙古通过一系列措施“全力拯救”岱海,取得初步成效。近年来,乌兰察布市县两级不断优化岱海治理思路,科学分析、综合施策,从“一湖之治”升级为“流域之治”“生态之治”。



    这是4月19日拍摄的岱海(无人机拍摄)。新华社记者刘磊摄

    67岁的农民李秀秀家住凉城县鸿茅镇鞍子山村,2017年她把家里的20亩水地全部改成旱地,种植高粱、藜麦和黍子,还在地里用上了有机肥。“我们种旱地杂粮每亩地施200元的有机肥,政府免费提供。虽然产量低,但单价高,最主要的是不会污染土地和岱海。”李秀秀说。

    2020年以来,凉城县将岱海治理范围由湖水周边200平方公里拓展至流域沿线2000平方公里,将岱海流域26万亩水地改为旱地的同时,对岱海流域内60万亩耕地实施测土配方施肥,岱海周边15万亩耕地禁施化肥、推广有机肥,化肥施用量减少一半以上,大大减少岱海的面源污染。

    为了减少人为因素污染岱海,凉城县在岱海流域建设了一个日处理能力为210吨的生活垃圾处理厂、一座日处理能力800吨的污水处理厂和年产能2万吨的有机肥料厂,对岱海流域内的60多个自然村实行生活垃圾、污水、畜禽粪污集中处理。

    走进凉城县岱海镇元山子村村民刘文胜家的庭院,满眼翠绿、花香弥漫,在近40平方米的庭院里芍药、玫瑰灿烂绽放。不仅是他家,如今,岱海流域的村民家家户户把庭院整理得干干净净,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过去,牛羊猪散养,院里院外到处跑,院子里到处是粪污。前几年,在政府资助下家里修建了防渗发酵池,并安装了冲水厕所,如今,畜禽进圈,粪便堆进新建的防渗发酵池里,院子里干干净净。”刘文胜说。



    这是4月19日拍摄的岱海。新华社记者刘磊摄

    随着岱海水生态综合治理工程的实施和岱海应急补水工程的全线通水,目前,岱海水面面积达46.6平方公里,岱海水质也得到改善,流域内植被覆盖率从治理前的68%增加到现在的70%,鸟类由治理前的68种增加到现在的91种。2020年,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大鸨首次在岱海保护区出现,到2023年春季已有40多只。

    2023-06-12
  • 一种新型社交关系正在流行——“搭子”社交,年轻人情感需求新表达

    随着商家茶品制作技艺的创新,“花式饮茶”新方式层出不穷,受到不少消费者的欢迎。



    图为在安徽省黄山市屯溪区的一处茶室内,一些年轻人在相聚品茶。新华社记者杜宇摄


    2023淀山湖(昆山)国际露营节在江苏省昆山市举行。露营节涵盖露营装备展、飞盘活动以及露营派对等内容,满足露营爱好者的多样需求。




    图为两名游客在露营装备展区交流。唐旭骋摄(人民视觉)

    前段时间,一个名为“超一半的年轻人有‘搭子’”的话题登上了微博热搜,阅读量达2亿次之多;同时登上热搜的还有“‘搭子’是一种新型的社交关系”“为什么年轻人需要‘搭子’”等话题。“搭子”一词源自江南方言,传统语境下有饭“搭子”、牌“搭子”等说法,意指饭友、牌友。

    “搭子”话题在网络上不断受到关注,反映了方言里的“搭子”已经走出传统语境,转换为年轻人之间一种新型社交方式,并在越来越多的人群中流行,成为情感需求的新表达。

    “现在流行找‘搭子’,我也动了心”

    “找玩‘搭子’!97年,坐标余杭区,约周末出来玩!脱口秀桌游约饭打卡拍照都可以。有相机,可以互拍,我拍照技术不错!希望找一个差不多年纪、爱聊天的‘搭子’。”今年4月,浙江杭州的千千在社交平台小红书发布这样一条消息。千千是北方姑娘,研究生毕业来杭州工作,因为初来乍到,周末过得有些无趣。“现在流行找‘搭子’,我也动了心,希望通过网络找个玩‘搭子’。”千千说。

    帖子发出后,她收到许多私信,加了不少微信好友。不过因为性格属于慢热型,她从来没有约过别人。“后来在微信加了一个姑娘!她主动约我,聊天很有意思,不会冷场。我们一起拍照、看脱口秀,也逛街买衣服。”千千很满意她的“玩搭子”。

    从数据上看,像千千这样找“搭子”的事并不稀奇,截至5月,小红书上“搭子”词条的浏览量达到2000万,词条内发布的笔记数量有逾154万篇之多,各种“求搭”帖应有尽有;微博上相关话题阅读破亿,热度仍在攀升——找“搭子”,成了年轻人中一种时髦的社交方式。

    国家心理咨询师周小鹏指出,“搭子”可以看作是细分领域的精准陪伴,只要在某个领域分享共同兴趣、为某个目的彼此陪伴的人,就可以称为“搭子”。

    在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讲师董晨宇看来,与点头之交、亲朋好友相比,“搭子”的意义有相当微妙的分寸感。他指出,根据社会渗透理论,可以将人的社交由浅到深分为:知晓姓名、联系方式、工作内容等的履历信息,个人爱好,目标和愿景,以及恐惧和软肋。如果深入了解对方的目标和愿景、恐惧和软肋,必定是十分熟稔的亲友;如果只知一些基本履历信息,只能算同事或点头之交。其中,“个体爱好”与“搭子”非常相似。两个人“相互触碰但不太过亲昵,基于共同爱好来做事”,这就是“搭子”。

    实际生活中,“搭子”社交呈现出丰富多样的分类,从相约运动的健身“搭子”、一起玩剧本杀的剧本杀“搭子”,到一块儿学习的图书馆“搭子”、互相探讨深刻话题的哲学“搭子”……只有想不到,没有“搭”不到。正在爱尔兰上学的留学生坤艳回忆,自己在国内读书时,就有过一位留学申请“搭子”。“搭子”是她的同院同学,之前两人面熟却从未说过话。“当时我想出国读博,通过同学得知她也在申请,所以想跟她搭伴儿,交流申请经验和注意事项。”就这样,两人一拍即合。

    由此可见,找“搭子”不限于在网上“广而告之”,身边也隐藏着找到“搭子”的可能。根据相关机构发布的报告,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找“搭子”的几率更大——逾80%的受访者表示“搭子”来源于同学同事,借由线上线下活动认识的只占不到20%。

    在人员分布上,不同群体找“搭子”的比率和偏好也有所差异,工作环境较为稳定的白领比自由职业者更爱找“搭子”,女性比男性更爱找搭子。总体来说,各类群体的“搭子”主要集中在餐饮消费和户外旅行方面。

    没有负担的轻社交

    “搭子”社交是如何在年轻人中火起来的?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系讲师、硕士生导师胡鹏辉指出,首先要看到宏观的社会变化之于微观个体产生的影响,“现代化转型或者说城市化发展给人带来极大流动性,许多人不会一直‘驻留’家乡,而是外出求学,继而留在异地他乡。传统意义上的‘生于斯长于斯’状态较之以往更少见,‘异乡人’很难跟空间距离相去甚远的父母亲友进行面对面的即时沟通。”

    然而,人作为社会性动物,又需要借助社交找到情感归属,汲取能量、对抗孤独。胡鹏辉认为,面对不熟悉的地方、陌生的人群,个体化的青年往往倾向于选择“优先满足自身需要”的人际交往。有共同爱好、共同目的的搭子恰好符合这种需求。

    北京女孩璐璐曾为了去香港看演唱会找过“搭子”。当时,两个人都担心到当地人生地不熟,也都担心买到假票,因此成了“搭子”。“跟朋友去,她为了将就我而去看演唱会,我也要相应付出,陪她逛景点,但整个时间不充裕。跟‘搭子’去,我们目标一致,去香港只要完成看演唱会这一件事就好了。”

    胡鹏辉指出,“搭子”社交的积极意义正在于它是一种没有负担的轻社交,同时还能获得一定的情感补偿,实现某个目的。也就是说,“搭子”社交具有“利己”的工具属性,当双方的目标一致,“搭子”社交就可以服务于此并帮助二人“相互取暖”。心照不宣的距离感、默契留守的边界感,让“搭子”们轻松地待在各自的舒适区,不必假装熟悉、也不需刨根问底。这是“搭子”社交火起来的原因,也是其魅力所在。

    “从这个角度看,‘搭子’社交是亲密关系的降级。当然,会有人认为它不值得存在。”胡鹏辉说,“然而这种较强的工具属性,对于渴求满足某种需求的人来说还是很有必要的。”比如运动“搭子”在健身房里相互陪伴,避免了独处,又锻炼了身体;图书馆“搭子”相约学习看书写论文,学业取得了进步;哲学“搭子”在深层次有所共鸣,说是现代版“高山流水”也不为过。这让个体化的年轻人感到有所归属,不再孤独。

    一种重新寻回“附近”的可能

    “学术界有‘附近’的说法。”胡鹏辉提到,这也可以和找“搭子”联系起来。随着社会发展、互联网不断向末端延伸,动动手指就可以从APP上点外卖、坐在家里上网就能知晓一切,大家不再需要像原来那样和周围人早晚相见,“结果是人越来越‘原子化’,愈发关注自我和‘远方’,忽略了‘身边500米’。”寻找搭子其实正是走出“房间”、找回亲密和归属感、重拾“附近”的第一步。

    即使在不同国家留学,坤艳依然跨越大洋保持着和“搭子”的联系。她觉得,平日里她们就私人生活、个人情感、读书学业进行深入交流,就是双方进一步发展为朋友的信号。“虽然最初把对方定义为‘留学申请搭子’,但其实我们早就越过边界,成了无话不谈、一起吐槽一起笑的姐妹。”

    董晨宇把这种重拾“附近”的现象,解释为“搭子”社交不稳定性导致的“搭子”关系瓦解。“当两个人决定共同再‘剥一层洋葱’成为朋友,这段关系就瓦解了。”董晨宇说。只不过,“情感升级”是“搭子”关系的正向瓦解。

    然而,像坤艳这样发展“搭子”为朋友的人毕竟只是少数,更多情况可能是相处中发现各自取向和侧重点不同。“比如和一个人成为饭‘搭子’,但搭着搭着发现一个想吃什么就吃什么,另一个却斤斤计较,觉得这个贵了、那个不值了。一旦产生不协调,‘搭子’就可能默契地退回‘洋葱’第一层,‘搭子’关系也就不复存在了。”董晨宇说。

    即使取向一致,周小鹏认为“搭子”社交也并非完全可靠,甚至热衷结交“搭子”也有可能导致个体处理长久关系的能力退化。她指出,亲密关系中有三种角色,分别是:我开心就好,不管别人的“儿童角色”;我要管别人的“父母角色”;既要像父母角色那样管别人,也要像孩子角色那样偶尔玩一玩的“成人角色”。“孩子之间可以愉快玩耍,但不可能对彼此负责。”周小鹏说,“一部分人沉迷于‘搭子’社交,合则聚不合则散,会使自己儿童化,无法处理好身边的长久关系。说得严重一些的话,如果这个人过分儿童化,那么他永远无法变成成年人。”

    胡鹏辉认为,应当充分意识到,人对于归属感的需求始终存在,而“搭子”提供的情感支撑毕竟有限。如果抱着“找‘搭子’”的目标找“搭子”,最终会因为过分明确界限、不肯再迈一步而限制了深入交流的可能。

    专家建议,“搭子”社交是重拾“附近”的好方法,但终究还是要保持开放心态,积极寻找真正的交心友谊和亲密关系。(记者王晶玥)

    2023-06-12
  • 5月中国快递发展指数为370.9 同比提升37.8%

    中新网6月9日电据国家邮政局官方微信消息,国家邮政局今日发布2023年5月中国快递发展指数报告。经测算,2023年5月中国快递发展指数为370.9,同比提升37.8%。其中发展规模指数、服务质量指数、发展能力指数和发展趋势指数分别为406.1、592.1、214.8和70.0,同比分别提升17.8%、78.5%、8.3%和4.2%。5月,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服务质量有所提升,寄递网络不断完善,跨境能力持续增强。





    5月,快递发展规模指数为406.1,同比提升17.8%。从分项指标来看,预计5月快递业务量同比增速约为18%,业务收入增速将在14%左右。5月,快递业与电商协同发力,整体规模波动上升,业务量连破两个百亿大关。月初,在假日经济推动下,线上需求带动快递业务量上浮明显,五一期间(4.29-5.3)累计揽收快件14.96亿件,同比增长11.64%。中下旬,日均业务量稳定在3.5亿件左右。“5·20”前夕,市场规模小幅扩增,单日揽收量突破4亿件。


    5月,快递服务质量指数为592.1,同比提升78.5%。从分指标来看,快递服务公众满意度预计为81.3分,同比提高2.9分。重点地区72小时准时率预计为84.3%,同比提高8.7个百分点。5月,行业服务质效明显提高,用户体验有所改善。一是多方式提升寄递服务时效。快递企业注重提升重点经济圈寄递时效,为长三角和珠三角的主要城市提供承诺性的次日达服务。针对即将到来的商业大促,在部分货量较多的小区或商圈,探索“智能快递车+快递小哥揽派接驳”新模式,确保揽派时效,提升上门服务质量。二是多环节优化生鲜服务质量。入夏以来,荔枝、樱桃、枇杷、葡萄、鲜花等时令产品寄递需求激增,快递企业加大冷链设备设施投入,推动包装更规范、运输陆空结合,开通绿色通道,优鲜派送、保鲜送达,提供延伸至产销两端的一站式综合服务解决方案。三是多领域提升服务制造业水平。快递企业深度服务预制菜、运动服装等产业,将服务延伸至上下游,提供“干+仓+配”一体化供应链解决方案,将运输、仓储、配送各个环节紧密结合,进一步满足直播带货以及即时零售等新消费业态的需求。


    5月,快递发展能力指数为214.8,同比提升8.3%。快递企业投用无锡冷链分拨中心,行业自有航空公司新开通杭州-孟加拉达卡、成都-印度孟买、南宁-巴基斯坦拉合尔、鄂州-美国洛杉矶等国际货运航线,南亚、北美航空服务能力提升。铁路运输领域,推出“高铁急送”服务,开通重庆-越南河内国际班列,跨城市群、跨境服务能力稳步增强。


    5月,发展趋势指数为70.0,同比提升4.2%。多地在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寄递渠道安全、行业绿色发展等领域出台政策予以重点支持,发展环境持续向好。快递企业投融资活动增多,获资本市场青睐。在年中大促推动下,预计6月行业仍将有良好表现。

    2023-06-09
  • 快舟一号甲火箭成功发射“龙江三号”试验卫星

    中新网北京6月9日电(记者马帅莎)6月9日10时35分,命名为“快舟·锐科激光号”的快舟一号甲固体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以“一箭一星”方式,将我国首颗平板式新体制通信试验卫星“龙江三号”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6月9日10时35分,命名为“快舟·锐科激光号”的快舟一号甲固体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以“一箭一星”方式,将我国首颗平板式新体制通信试验卫星“龙江三号”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本次任务是快舟一号甲固体运载火箭的第20次发射。汪江波摄


    6月9日10时35分,命名为“快舟·锐科激光号”的快舟一号甲固体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以“一箭一星”方式,将我国首颗平板式新体制通信试验卫星“龙江三号”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本次任务是快舟一号甲固体运载火箭的第20次发射。汪江波摄


    “龙江三号”试验卫星由哈尔滨工业大学和哈尔滨工大卫星技术有限公司联合研制,主要用于验证星地高速通信、平板式卫星平台等关键技术。


    执行此次发射任务的快舟一号甲火箭,是由中国航天科工所属航天三江旗下航天科工火箭技术有限公司推出的一款小型固体运载火箭,主要为300公斤级低轨小卫星提供发射服务,具有飞行可靠性高、入轨精度高、准备周期短、保障需求少、发射成本低等特点。


    本次任务是快舟一号甲固体运载火箭的第20次发射。(完)

    2023-06-09
  • 两部门印发通知:举办全国和美乡村篮球大赛

    新华社北京6月7日电(记者曹奕博、吴博文)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国家体育总局办公厅日前印发通知,决定组织开展全国和美乡村篮球大赛。大赛分为基层赛、大区赛和总决赛三个阶段。金秋十月,全国总冠军将在贵州省台江县决出。


    通知指出,篮球运动在我国乡村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深受农民群众欢迎。大赛将秉持“农民主体、务实简约、安全有序、农趣农味”的办赛原则,旨在围绕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增强农民群众健身意识,通过举办全国性、群众性且富有农趣农味的乡村篮球比赛,突出展示新时代农民风采,展现乡村风貌,引领乡村风尚,营造全社会关心关注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的浓厚氛围,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通知鼓励各地将赛事活动与农事农季和民俗节庆相结合,与乡土文化展示、农产品展销和乡村旅游相结合,把篮球赛办在乡村、办出农趣、办出农味。


    根据赛事安排,6月至7月将举行基层赛,各省份利用农闲自行组织基层乡村篮球赛,组织形式自定,不作硬性要求;8月至9月举行大区赛,各省份以乡镇(村)为单位推出2支球队作为省级代表队参加大区赛。在全国设立东南、东北、西北、西南四个赛区,分赛区开展省级代表队比赛。各赛区获胜球队晋级第三阶段总决赛;首届全国和美乡村篮球大赛总决赛将于10月在贵州省台江县举办。


    本次比赛由农业农村部农村社会事业促进司和体育总局群众体育司指导,中国农民体育协会联合中华全国体育总会群体部主办,中国篮球协会提供技术支持。

    2023-06-08
  • 五大国有银行今起调整存款挂牌利率 3年期利率下调15个基点

    记者:姜樊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姜樊)6月8日,包括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和交通银行在内的五大国有银行再度下调存款挂牌利率。其中,活期存款利率从此前的0.25%下调至0.2%。2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下调10个基点至2.05%,3年期定存利率下调15个基点至2.45%,5年定期存款利率下调15个基点至2.5%。截至发稿时止,国有银行中仅邮储银行暂未调整存款挂牌利率。(新京报)

    2023-06-08
  • 教育部部署各地做好高考服务保障 提醒考生做好考前准备

    中新网6月6日电据教育部网站6日消息,2023年全国高考将于明天开考,日前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多次作出部署,要求各地坚持以考生为本,紧密围绕“平安高考”工作目标,加强治安出行、食宿卫生、防暑降温、噪音治理等方面的服务保障,为残障考生等特殊困难群体提供合理便利,努力营造温馨、舒适的考试环境。同时,还要充分做好考试期间可能出现的极端天气、自然灾害等突发情况的应对准备工作,确保高考平稳顺利举行。


    教育部特别提醒广大考生,一要认真阅读《考生须知》等,严格遵守考试规定,提前准备并携带好有关证件以及必备的考试用具。二要关注本地发布的高考防疫信息,根据有关要求提前做好个人防护准备工作。三要关注本地天气、交通情况,合理安排出行时间和路线,仔细核实确认考试时间、地点和科目,准确掌握考点考场路线设置,考虑考点安检等因素,预留足够赴考时间。四要诚信参加考试,不要携带手机等各类无线通讯工具及其他违禁物品进入考点(考场),如有携带需按考点要求统一存放至指定保管处。

    2023-06-06
  • 老年教育需求快速增长——老年大学准备好了吗

    北京魏公村东南角,是国家老年大学所在地。从双井到魏公村这条线路,退休后的熊应进每周五都要走一次,即便是跨过半个北京城,也乐此不疲。因为这一天,她可以不用管家务,“完全享受自己的时间”。





    上老年大学,到底学些什么,哪些课程最受欢迎,老人们最看重什么?近半个月来,记者前往多所老年大学,观察老人们的学习状态,与学校教师探讨他们面临的困难,试图讲述出老年大学里的故事。


    渴望新事物更渴望陪伴


    今年3月,以国家开放大学办学体系为基础,国家老年大学正式挂牌成立。


    记者到访国家老年大学时,天空正下着小雨。一楼大厅人流络绎不绝,电梯要等两轮才能上去。电梯里,老年大学的学员们相互打招呼,讨论着“家庭作业”的完成情况。一位穿着蓝色外衣的学员走出电梯,正巧碰到老师,对老师说:“可得给我们多讲几次,我老是记不住。”


    老年大学的教室设置在五、六、七层。一层近百米长,舞蹈室、绘画室等各类型教室分列两边,教学区域经过适老化改造,厕所、休息处安有扶手。教室不大,但都很现代化。


    教室里摆放着可活动座椅,中部挂着两台电视屏幕,坐在后部的学员也能够看清楚。


    这是熊应进上老年大学的第三个年头。这次,她报了两个班,写意山水画和摄影课,“好不容易抢到了名额,姐妹们都羡慕我”。


    “画竹子,也有章法,讲究疏密深浅,高低错落。”国家老年大学的书画课教师马恩甫,点评着学员们上一周的作品。


    十来幅作品,挂满窗边,光线透过宣纸照进来,作品用笔、纹理清清楚楚。熊应进指着同学的作品,对记者说:“马老师点评得很客观,不管你有没有基础,他都鼓励大家多动笔。”


    讲台下,有的学员在做笔记,有的举起手机录下视频,也有学员发问用笔的方式,甚至如何选纸、选墨等问题,现场气氛轻松。


    底下20来个学员,坐得满满当当,其中不乏满头白发的老人。


    这节课的最后,马恩甫现场教学,示范了梅花和牡丹的画法。学员们沉浸其中,“拖堂”20分钟后,意犹未尽。下课后,两个学员迅速走上讲台,在和老师商量后,将两幅作品借走,回家临摹。


    老年大学的一节课时间约为90分钟。上午下午各安排一课时,时间宽松。课间学员们在走廊里聊天、休息,气氛融洽。


    记者到访当天的课程安排是,上午为相机摄影技巧初级班、写意花鸟画中级班、太极扇初级班,下午为人像摄影技巧初级班、潮流手工和文化创意班、声乐初级和模特初级班。


    国家老年大学教务人员王宇建议记者周一再来体验,“那天的课,更好玩儿,有手机短视频制作和智能手机应用,部分内容在线上直播。”


    王宇正是手机短视频制作的教师,“内容要尽量简化,教他们多操作几次。要换位思考,要耐心细致,要慢条斯理,这是与老人相处时的沟通技巧”。


    午间休息,一位白头发老奶奶,想让王宇看看手机短视频为何无法保存。王宇花了十来分钟,帮她解决后,老人家把手机稳稳地揣进了小挎包里,满意地走出了办公室。


    “比起学会一两项使用手机的技巧,其实,他们更需要的是陪伴。”王宇的课堂上,曾出现过89岁的学员,“他完全能跟得上教学进度,每次的任务都完成得很好。”


    在国家老年大学里,学员们拥抱新事物,学习新知识,忙得不亦乐乎。


    多元社会力量办学课程不“老”


    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老年教育发展规划(2016—2020年)》提出,到2020年,全国县级以上城市原则上至少应有一所老年大学。


    中国老年大学协会的消息显示,截至2023年4月,全国各级各类老年大学(学校)已达7.6万所,参加学习的学员2000多万人。省、市、县、乡镇(街道)、村(社区)五级办学网络体系已经形成。


    目前,我国老年教育办学主体有党政部门、开放大学系统和社区教育系统、全日制高校、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还有社会组织和养老机构。


    一个周三,记者跟随中国人民大学志愿者徐鹏贺,前往某部委机关老年大学。这是徐鹏贺和同学第三次来教课了,“志愿者们都愿意来”。


    这次他教的是智能手机的使用,告诉学员如何用手机软件订酒店。徐鹏贺说:“大部分学员都能跟上节奏,遇到了问题,也会提问。”


    一位八十多岁老爷爷,让徐鹏贺印象深刻。这位学员每次都坐在第一排,本节课的后半段,他还在对照着笔记,复习此前的内容。


    记者调查发现,多元的办学主体所支撑起来的老年大学数量巨大,但可容纳的学员数量依然有限。资源供给和市场需求之间的缺口,也为社会机构创办老年培训班提供了机会。


    在北京达官营附近一所民办老年大学,场景同样火爆。


    这家老年大学位于写字楼11楼,下午的模特时装课还未开始,教室里便热闹起来。十几位学员,统一着白色T恤衫,准备训练。几乎同时,从另一间教室里传来二胡声,七八个学员正跟随老师练习。


    招生老师温艳(化名)介绍,该机构的任科教师均为专业院校毕业,所提供课程多达20余种。一般来说,10节课费用为1299元,班级容量为16人。温艳一再强调,“先到先得”。


    “在征集许多学员意见后,我们正准备开设更多新班。”温艳给记者提供了一张新课表,除了传统的朗诵、绘画和舞蹈课程,还列有“京剧10人小班”“竹笛二级”“非洲鼓”等课程。


    不少来访者都惊叹,老年大学课程可一点儿都不“老”。


    有调查显示,对于课程内容(多选),76%的人选择娱乐休闲类课程,30%左右的人选择生活技能类、健康保健类课程,20%左右的人选择信息技术类、家庭生活类、公民素养类课程,另外还有4%的人选择学历文凭类课程。


    根据《中国老年教育发展报告(2019—2020)》显示,得到老年学员选课排名前十的课程分别为:声乐、合唱、太极拳、摄影、养生、钢琴、民族舞、国画、书法、美术。


    “老年大学的课程设置需要根据老年人的特点进行调整。”上海老年大学副校长王敏说,“要重视老年人的兴趣爱好和实际需求,开设涉及老年人生活、保健和社交等方面的课程。课程的难度要适中,讲解方式要简单易懂,同时尽可能将现代信息技术与老年教育深度融合。”


    上海老年大学课程基本稳定,但微调一直持续。2023年3月的课程中,有“‘网红’制剂虽好,莫随意使用”和“数字新朋友:网络防诈”两节公开课。


    王敏强调,除了适需性课程,老年大学还要开设一些引领性课程,紧密结合国家政策及社会发展趋势,帮助老年人通过学习融入社会,跟上时代发展,成为主动学习者和健康生活者。


    办学经费掣肘师资水平有待提高


    国家老年大学在教育教学、技能培训、社会服务等水平上首屈一指,却很难代表全国整体水平。


    刊发在2022年10月《成人教育》的《我国老年大学空间分布的省际差异与相关性分析》一文显示,江苏、山东、四川、上海均有超过300所老年大学,除四川外其余省市均位于东部沿海地区,在平均数以下的省份共计19个,西藏、宁夏、海南、青海的老年大学数量不足20所。


    “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老年群体的分布都有所不同,这是差异产生的根本原因。”王敏表示,西部地区老年人的需求和权益也不容忽视。可通过增加政府投入和社会组织参与等方式加快西部地区老年大学的建设,还要充分发挥老年远程教育的优势,将东部地区老年教育的数字化优质资源输送到西部地区。


    但数字化手段,难以解决所有问题。“在大部分地区,老年大学办学经费面临掣肘。”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与社会发展研究院教授朱耀垠,长年研究老年教育。他总结,老年大学办学经费呈现“三多三少”特征:经济发达地区经费投入相对多,欠发达地区投入相对少;中心城市投入相对多,偏远地区投入相对少;县以上老年教育机构经费投入相对多,县以下基层老年教育机构经费投入相对少。


    朱耀垠分析:“目前,老年大学没有专项财政经费,绝大部分老年教育机构没有稳定的财政资金渠道,有老年教育专项经费的,大多在终身教育、社区教育、干部教育经费中统筹解决。老年大学的学费标准偏低,国家发改委的收费目录里没有老年教育的科目,每人、每门课的收费标准普遍在100~200元之间,热门课程大多只有300元。另外,存在社会捐赠渠道不畅等问题。”


    “要落实各级财政的支出责任。”朱耀垠建议,把老年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把老年大学和基层老年学校办学经费纳入财政预算,设立老年教育专门科目,确定人均拨付标准和每年增幅以及各级财政的负担比例。同时,加强老年教育与社区教育融合发展,将基层党群工作、社区教育、市民活动、养老服务和民生实事等方面的财政经费合理用于老年教育。


    在朱耀垠看来,“要扩大社会资金资源投入。对于民间资本投资建设老年大学,按投资公益事业对待,探索相应的激励政策以及与政府合作的有效方式”。


    “发展市场化的老年课程,是对老年教育的有益补充。”复旦大学老龄研究院副院长吴玉韶认为,市场化的老年课程更加方便可及,更具灵活性,可满足高层次、个性化的老年教育需求,有利于多角度、多渠道、多形式去解决老年教育面临的问题。


    据了解,上文提及的某部委机关老年大学曾四处联系老师授课,最后才找到了中国人民大学志愿者协会的同学们。双方合作开设线上课,收到了不错的反馈。于是,线下授课活动也陆续展开了。


    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发现,各类老年大学中的师资以兼职为主,志愿服务和全职教师只占少部分,师资是老年大学绕不开的话题。


    3月,国家老年大学挂牌成立时,教育部部长怀进鹏表示,普通高校、职业院校要为老年教育提供服务。


    “老年教育是比较灵活的教育类型。如果使用全职老师面临困难,就应该发展社会资源,尤其是吸引志愿者资源参与其中,动员低龄、健康、有知识文化的专业人士,补充到老年教师队伍里面。”吴玉韶坦言。


    “应拓宽师资来源渠道,鼓励各行各业优秀人才到老年大学任教或从事志愿服务。”朱耀垠建议,尤其是允许并鼓励各级各类学校的在职教师在不影响本职工作的前提下,到老年大学兼职、任教;允许高校艺体医学类学生在不影响学业的前提下到老年大学实习、任教,并取得合理报酬。


    国家老年大学正着手加强专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和培训。王宇介绍:“我们将建设老年大学师资库,提供统一的培训,并逐渐建立一套准入制度,把老年教育师资队伍逐步规范化。”国家老年大学实施的“银龄教师行动计划”,就是鼓励退休教师、职工和干部、老科技工作者和能工巧匠、有专长的学员参与国家老年大学的教学和管理。


    对于全面提升老年教师师资水平,朱耀垠建议,探索建立老年教育师资认证、准入制度,普及岗前培训,加强对老年大学教师进行老年教育学、老年心理学、老年教育教材教法等培训。同时,还要丰富师资共享交流平台,建设立体化的老年教育资源库,将老年教育师资库纳入其中。(记者陈鹏通讯员丁弋原)

    2023-06-06
  • 婚事新办简办,为爱“轻装上阵”

    归巢青年将新观念带回乡村,新风尚、新婚俗正在成为新潮流


    婚事新办简办,为爱“轻装上阵”


    不同于父辈入乡随俗的传统婚礼,如今的新青年们把新风尚、新婚俗带回乡野,去繁从简,把更多精力用在创业发展、劳动致富上。同时,多地也通过发布倡议书、完善机制等方式广泛开展婚俗改革,持续推动为爱减负,守护幸福成果。





    没有了“天价”彩礼、豪车迎亲,也没有山珍海味,取而代之的是骑自行车带着新娘子“低碳出嫁”,一场家庭聚会仅限亲朋好友参加……近年来,越来越多在城市打拼的乡村新青年将新的婚礼观念带回乡野,成为倡导婚事新办简办新风尚的主力军。


    “我们要‘轻装上阵’,走上幸福生活的新起点。”不少归巢青年表示,他们选择婚事新办简办,既是为双方家庭减负,也是为了让幸福回归纯粹。


    把新的婚礼观念带回乡


    “你们真决定这么草率就把婚礼给办了?小倩的父母不会有意见吗?”5月20日晚,陈舟的父亲又一次将他单独叫出去,询问婚礼的事情。“我跟小倩早就商量好了,婚礼一切从简,你们就别瞎操心了。”陈舟回应道。


    原来,当天是陈舟和张思倩的大喜之日。与传统迎亲嫁娶不同的是,没有豪车迎娶,没有彩礼、嫁妆,更没有动辄几十桌的婚宴,到场见证二人“修成正果”的只有10桌亲友和一纸婚书。


    今年27岁的陈舟老家在重庆巫溪县蒲莲镇农村,大学毕业后,陈舟一边在重庆主城一家互联网公司上班,一边等女友张思倩毕业。2022年底,二人决定返乡创业,同时把婚礼办了。


    “我们双方的父母都是农村人,听说我们要结婚,就准备大办一场。”陈舟坦言,刚开始,他也想的是自己风风光光地娶,妻子风风光光地嫁。可冷静下来后,陈舟认真盘算了下:按照本地传统习俗,彩礼要8.8万元,加上买烟、买酒以及婚庆公司和办酒席等,总共的费用要十几万元。


    创业刚起步的陈舟手头并不宽裕,家里条件也有限,妻子也知道他的难处,双方便各自做起了父母的思想工作,最终决定一切从简。


    “婚礼只是通向婚姻的‘桥梁’,而双方的感情可以是‘车’,也可以是‘船’。只要感情到位了,有没有‘桥’都无所谓。”张思倩表示,如果为了面子,而伤了感情,婚姻大概率长久不了。


    事实上,随着我国广泛开展婚俗改革,加之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青年返回农村,这些返乡青年也把崭新的婚礼观念带到农村,为爱减负。


    入乡未必要随俗


    今年“五一”期间,刚过而立之年的冉子瑞回到重庆奉节老家,到家第二天,亲戚找上门,向他借钱给儿子办婚礼。细聊下来,冉子瑞得知,亲戚准备给女方9.9万元的彩礼,美其名曰“长长久久”,还要在当地一家五星级酒店安排每桌价格为1888元的酒席……整套算下来价格超过20万元,目前还缺6万元。


    随后,冉子瑞得知,女方家里其实没有要求彩礼,对婚礼也没有提任何过分的要求,而是亲戚家执意要挣面子,又因为没有凑够钱,把婚期一推再推。


    “结婚没必要搞这么复杂,这样借钱办婚礼,挣到了面子又能怎么样呢?”冉子瑞和其他一众小辈展开游说。最终,拗不过这帮年轻人的“狂轰乱炸”,亲戚听进去了意见,同意降低婚礼、酒席等规格。


    类似的情况在全国各地屡见不鲜。在老一辈眼中,结婚是一项重要的社会仪式,关系着家族面子和尊严,因此会通过攀比彩礼金额和婚礼规模的方式来获得社会认可。


    “当结婚变成一场攀比和表演,不仅给家庭带来负担、给环境造成负面影响,也让婚俗风气陷入迷途、给原本纯洁的婚礼增添了许多杂质。”陈舟表示,不同于父辈,他们这代人,更愿意把精力用在创业发展、劳动致富上,而非无奈地接受入乡随俗的传统婚礼。


    “反正我以后就搞个旅游结婚,又简约又浪漫。”冉子瑞说。


    记者注意到,在从城市返巢的青年带动下,骑行山地车带着新娘子“低碳出嫁”;在草坪上办一场自己主持的婚礼;婚宴饭菜以家常菜、健康饮食为主,争取“光盘行动”以及旅游结婚等新风尚、新婚俗正在成为乡村婚礼新潮流。


    建章立制共护“幸福成果”


    “当前,尽管已经出现新婚礼的风潮,但破陋习树新风,婚俗改革仍是老大难问题。”在巫溪县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看来,旧婚俗“老”在千年遗风,“大”在千家万户,“难”在除旧立新。“要在根源上实现改变,教育引导是首要任务,同时,想要新风尚常态畅行,建章立制是关键。”


    该负责人介绍,针对部分地区炫富攀比、大操大办、无事整酒等陋习,巫溪县探索设立“总管讲堂”进行劝导,制定村规民约予以约束,并建立了包含符合社情民意的“整酒禁令”的村规民约。


    如今,“婚丧酒席俭办,无事酒席不办”的观念已在当地得到了群众的认可与支持。“我们从开业以来就立下了一个规定:自己不举办、不承接也不参加‘无事酒’,并劝导村民婚宴饭菜简单、健康化。”该县观峰村一酒庄老板谭传林告诉记者,他还联合村里的几个农庄老板和镇上签订了《不承接违规酒席承诺书》。


    青年婚恋问题是小家的事,也是国家大事。当前,全国各地纷纷通过发倡议、立规矩等方式,推动青年婚俗改革,守护“幸福成果”。今年1月,重庆市民政局、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市卫生健康委员会联合发出《文明节俭操办红白喜事倡议书倡议》,提倡通过举行集体婚礼、家庭婚礼、旅游结婚,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夫妻共植纪念树等形式,以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方式分享新婚喜悦。


    对此,冉子瑞认为,告别入乡随俗的乡村婚礼才更甜蜜,他们这代青年将从自身出发,卸下爱的负担,让幸福回归纯粹,也让婚俗改革的新风吹遍田野。(记者黄仕强)

    2023-06-02

  • 首 页  上一页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下一页    尾 页  

    版权声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 8629 6259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696号 蒙ICP备160010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