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三重逻辑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是我们党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经过革命、建设和改革长期探索形成的智慧结晶。经过党的十八大以来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我们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深入贯彻和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必须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


    理论逻辑


    从哲学意蕴来看,中国式现代化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光辉典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一般而言,现代化涉及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心理等方面的整体变迁,并具有向更大范围扩展的特征。工业化被认为是西方早期现代化的核心特征,正是工业化的迅速发展推动了社会各方面以及人的现代化。由于欧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率先完成现代化这一历史进程,现代化一度被西方定义为是一个朝着欧美型的社会、经济和政治系统演变的过程。随着世界现代化实践的发展,早期“单线进化论”式的现代化理论遭到了现实的挑战,又逐渐形成“依附理论”“世界体系理论”等现代化理论。马克思恩格斯在论述现代大工业、世界历史、东方社会发展等话题时,闪耀着鲜明的现代化思想。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类社会的现代化阶段是发展过程的一次飞跃,具有同以往各个历史发展阶段所完全不同的重要特征,主要表现在大工业生产、现代科学技术、世界整体、高度分化和整合、世俗化和城市化。实现民族独立是开启现代化的先决条件,以工业化为核心的社会化大生产是现代化的基础,世界上并无实现现代化的固定道路和可复制的模式。中国共产党在“两个结合”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指导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成功开创、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既具有普遍性特征,又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尽管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但治理赤字、信任赤字、和平赤字、发展赤字不断加剧。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内部要素和外部环境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必须开创一条新的现代化道路,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在长期实践基础上形成的思想理论结晶,是对西方现代化理论的超越,是对世界现代化理论的重大丰富和发展。


    历史逻辑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团结带领中国人民经过革命、建设和改革,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面对前所未有的民族危机和社会矛盾,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革命和奋斗,最终建立了新中国,彻底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为开启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进入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党在巩固新中国政权的同时,不断推进现代化建设事业,从“以苏为师”到“以苏为鉴”,在艰难中探索、总结和前进,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在反思总结苏联片面注重工业化的经验教训后,提出要合理调整农、轻、重比例,协调发展农业和工业,并特别强调科学技术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提出“努力把我国逐步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改革开放以来,在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后,我们党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出了“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概念和“小康”的概念,强调要同时抓好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此后,党相继提出了现代化建设“新三步走”战略、“三位一体”布局和“四位一体”布局,推动中国式现代化更加全面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胸怀“两个大局”,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经历了对党和人民事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三件大事,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新时代赋予了中国式现代化更加丰富的特色内涵,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巨大优势,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


    实践逻辑


    近代以来,闭关锁国的文明古国被迫卷入世界现代化大潮之中,在西方国家的殖民掠夺下,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民族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各种政治力量相继登场,各种救国方案轮番出台,但无一不是跟在西方现代化后面亦步亦趋,被动地应对世界现代化大变局,最后均以失败告终。直到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中国共产党坚持独立自主和守正创新,成功开创了中国式现代化。纵观历史,中国式现代化是符合世界历史潮流、适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历史已经雄辩地证明,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我们党开创新的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新时代新征程,要紧紧围绕党的中心任务,牢牢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本质要求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原则,不断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


    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要深刻认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和中国特色,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保障、凝聚强大合力。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也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独特优势,必须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中国式现代化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而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式现代化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宏伟工程,要坚持系统观念,不断提高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能力,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发挥教育、科技、人才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用,统筹发展与安全;要将中国式现代化置于经济全球化大潮之中,置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中,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践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中国式现代化是一条前人没有走过的路,要继续在“两个结合”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不断创造和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为世界之治贡献中国智慧、提供中国方案。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前途光明,任重道远。我们要紧紧锚定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步走”的战略安排,聚精会神开好局、起好步;在前进道路上牢牢把握“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发扬斗争精神”五项重大原则,为全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磅礴力量。

    2023-02-02
  • 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贡献退役军人工作力量(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强调“加强军人军属荣誉激励和权益保障,做好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巩固发展军政军民团结”。这为做好新时代退役军人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退役军人事务系统要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坚持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退役军人工作重要论述,努力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贡献更多退役军人工作力量。


    着力推进退役军人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到2035年我国发展的总体目标之一,提出全面推进国家各方面工作法治化。退役军人工作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适应国家发展步伐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着力建立健全组织管理体系、工作运行体系、政策制度体系,持续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更好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推动组织管理体系更加坚强有力。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始终把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贯穿退役军人工作全过程各方面,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持续加强政治机关建设,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深入落实“五有”“全覆盖”要求,着力建强服务保障体系,持续推进服务中心(站)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不断拓展服务范围、完善服务流程、提升服务效能。进一步强化干部队伍建设,加强教育培训、实践锻炼、关心爱护,激励广大干部担当作为、拼搏奋斗。


    推动工作运行体系更加顺畅有序。始终把机制建设摆在突出位置,着力完善系统、部门、军地合力协作机制,健全移交安置、就业创业、双拥共建、英烈保护、矛盾化解等重点工作机制,推动工作运行更加规范有序、顺畅高效。着力完善责任逐级压实、压力层层传导的工作落实机制,将退役军人工作纳入地方党政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充分发挥督查推动工作落实的重要作用。建好用好信息化工作平台,借助信息技术和大数据提供便捷、精准的服务,以信息化建设推动退役军人工作提质增效。


    推动政策制度体系更加健全有效。始终把依法行政作为推动工作的基本准则,切实提高退役军人工作法治化水平。坚决贯彻落实关于加强新时代退役军人工作的意见、退役军人工作政策制度改革方案,深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退役军人保障法》,细化实施《“十四五”退役军人服务和保障规划》,加快制订修订《退役军人安置条例》《军人抚恤优待条例》《烈士褒扬条例》等,不断健全完善退役军人工作政策制度体系。对政策落实情况进行大盘点,贯通政策制定“最先一公里”和政策执行“最后一公里”,推动退役军人工作持续改进提高。


    努力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做好退役军人工作,必须始终围绕党和国家中心工作,更好助力经济社会发展。退役军人事务系统要坚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在努力推动自身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同时,着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提供有力人才支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迫切需要大批高素质人才。退役军人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是经济社会建设的生力军。要坚持把推动退役军人更好安置就业作为工作的着力点,着力提升职业技能、拓宽就业渠道,构建适应性培训、职业技能培训、学历教育、终身职业教育有机统一的教育培训体系,举办系列招聘活动和创业创新大赛,建立就业服务信息平台,帮助广大退役军人充分就业、稳定就业、体面就业、高质量就业,让他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贡献聪明才智、实现人生价值。


    积极助力基层治理。退役军人普遍政治坚定、视野开阔、敢于担当,许多同志在基层治理、乡村振兴等重要领域发挥着突出作用。在实践中,要大力推广贵州安顺发展“兵支书”做法,推动优秀退役军人依法依规进入基层“两委”,鼓励支持退役军人到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基层一线工作,积极投身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稳边固疆事业。


    推进精细化服务保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切实把广大退役军人合法权益维护好,把他们的工作和生活保障好。”必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着力为广大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提供更加优质精准的服务,切实让他们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努力提升服务保障质量,提高部分服务对象抚恤补助标准,为部分退役军人办理养老保险集中补缴,全面制发优待证。努力推动服务更加精准,为服务对象建档立卡,准确掌握各类服务对象需求,提供个性化服务保障。


    积极服务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开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新局面”“巩固提高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加强军地战略规划统筹、政策制度衔接、资源要素共享”。退役军人工作是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延伸和重要支撑,必须放在强军事业中来思考和推动。退役军人事务系统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退役军人工作重要论述,始终胸怀“国之大者”,聚焦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对接国防和军队改革,积极服务部队练兵备战,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对接国防和军队改革。服务改革强军是退役军人事务系统责无旁贷的政治责任,必须始终紧跟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步伐,对标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目标,主动适应军队作战指挥、力量体系、政策制度等方面深刻变革,对退役军人工作各环节进行体系化设计,切实担起服务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的使命。围绕军事政策制度改革要求,制定相应改革方案,确保政策制度有效衔接。围绕军事人员现代化要求,高质量完成退役安置任务。


    配合军队练兵备战。落实关于加强新时代拥军支前工作意见,建立全国双拥系统应急应战快速响应机制,适时开展演习演练,确保遇事随时能够拉得出、上得去、保得好。紧贴部队练兵备战需要,坚持平战结合、平战一体,精准掌握退役军人服役时的专业方向、退役后的工作去向,着力将光荣院、优抚医院、军供站等打造成服务保障的重要阵地,充分发挥退役军人事务系统资源军事效能。强力推进师级及以下离退休军人和伤病残士兵移交工作,帮助部队轻装上阵、专谋打赢。


    鼓舞昂扬军心士气。聚焦广大官兵急难愁盼问题,积极助力随军家属就业,推进军人子女教育优待,切实推动解决军人后顾之忧,提升广大官兵的荣誉感、获得感、自豪感。着力加强荣誉激励,广泛宣传军人敢于牺牲、无私奉献的精神风貌,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激励有志青年从军报国、献身国防,促进广大官兵建功军营、忠诚报国。


    助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退役军人工作政治性强、涉及面广,与国家安全工作密切相关,在维护国家安全中承担着重要责任。退役军人事务系统必须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按照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要求,全力抓好各项安全稳定工作。


    有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始终把维护退役军人合法权益放在第一位,坚持把退役军人当家人、把退役军人来信当家书、把退役军人的事当家事,带着爱心、耐心、细心解决问题,做到诉求合理的及时解决到位、一时难以解决的思想引导到位、生活困难的帮扶救助到位。进一步畅通信、访、网、电等各种诉求反映渠道,持续开展矛盾问题攻坚化解,努力做到接信即办、接电即复、案结事了。大力推广新时代“枫桥经验”,充分发挥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作用,引导广大退役军人积极参与政策宣介、老兵调解、法律援助等工作,切实化解矛盾、疏导情绪、团结同志。


    广泛参与应急处突抢险。退役军人大多具有专业特长、组织纪律性强,危急时刻豁得出、关键时刻冲得上。许多同志在现役时曾遂行多种应急处突任务,不少同志退役后仍坚守在公安、应急、消防、边防等岗位,还有大批退役军人积极参与抢险救援、疫情防控等志愿服务,始终站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第一线。要着眼国家安全应急体系建设,组织培养退役军人应急力量,引导退役军人投身抢险救灾、应急处突、医疗救援等,努力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稳定、国家长治久安贡献力量。


    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凝聚奋进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团结就是力量,团结才能胜利”“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退役军人事务系统要牢记职责使命,坚持把广大退役军人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不断巩固和推进军政军民团结,弘扬伟大民族精神,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凝聚奋进力量。


    引领汇聚奋进力量。持续深化“老兵永远跟党走”“最美退役军人”等学习宣传活动,引导广大退役军人保持革命军人本色,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充分发挥退役军人典型示范、引导带动作用,形成携手并肩、团结一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生动局面。


    巩固军政军民团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拥军优属、拥政爱民是我党我军特有的政治优势,坚如磐石的军政军民关系是我们战胜一切艰难险阻、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法宝。”退役军人工作连接军地,承担着推动军政军民关系更加团结的重要使命。要深入开展双拥模范城(县)命名表彰,推动双拥工作不断走深走实。广泛开展“情系边海防官兵”“关爱功臣”“最美军嫂”等活动,扎实做好拥军优属工作,健全完善军地互办实事“双清单”机制,不断深化军爱民、民拥军的深厚鱼水情谊。


    大力弘扬民族精神。要坚持建好用好红色资源,开展县以下烈士纪念设施提质改造,充分利用红色资源开展宣传教育,推动红色基因融入血液和灵魂。大力弘扬英烈精神,在烈士纪念日组织开展烈士公祭,推动施行英雄烈士保护法,组织“为烈士寻亲”“百年英烈”等系列活动,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价值引领力、文化凝聚力和精神推动力。

    2023-02-02
  • 加大改革力度,推进中高职一体化建设

    中高职一体化改革一直以来都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热点,同时也是难点。中办、国办《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指出:“要一体化设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推动各层次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培养方案衔接,支持在培养周期长、技能要求高的专业领域实施长学制培养。”中办、国办《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再次强调:“支持优质中等职业学校与高等职业学校联合开展五年一贯制办学,开展中等职业教育与职业本科教育衔接培养。”近些年来,中高职一体化改革实践一直在持续,但宏观政策意图与改革实践效果之间的落差仍然客观存在,需要我们基于新发展阶段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的人才需求实际来设计专业课程与教学体系,创设一体化的政策保障体系,实现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中高职一体化培养。


    1.中高职一体化改革面临挑战


    从历史的角度看,特定专业的中高职一体化是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系统性改革。浙江、广东、江苏等省早在20世纪末21世初就已经开始在重点职业高中进行“3+2”五年一贯制职业教育改革试点。如今,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在全国普遍开展,除了传统的“3+2”五年一贯制,还有“3+3”六年一贯制、“3+4”七年一贯制等一体化形式。可以说,我国中高职一体化改革的20余年实践取得了丰硕成果,已经成为培养高质量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但与此同时,中职与高职在运行体制上隶属不同管理主体的“两段式”事实仍未改变,中高职一体化在实际工作中存在培养目标模糊、教学标准不一、课程内容重复等问题,以及学校场域以外的区域教研、招生、评价等管理与保障问题。


    课程与教学是教育的核心,课程体系与专业教学标准等关键因素能否一体化设计是长学制人才培养能否有效的关键。但在实际中,中高职一体化专业在确定指标完成招生计划后,前三年的教学组织实施基本上由中职学校自行完成,高职院校对中职学校课程与教学管理的提前介入和监控不够,在教学的实施与管理上两类学校很难不脱节。虽然在理论与政策要求层面上,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应由中高职学校和行业协商制定,但由于缺乏清晰的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中职与高职两个培养层次的课程体系与人才培养方案实际上未能基于共同的理念与标准。此外,与长学制相适应的实训、教研、质量评价与管理机制的一体化也很难在实践中有效落实。上述问题的存在,导致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的质量与行业企业对高素质技术专业人才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亟待基于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内在逻辑对中高职两阶段的课程与教学体系进行系统设计,实现以全过程融通的一体化课程与教学体系为基础的长学制一体化培养。


    2.深化中高职一体化的可行路径


    首先,要以一体贯通设计的专业课程体系为主要切入口。从教学活动逻辑起点的视角看,职业教育类型特征的关键在于以技术技能为核心的知识和能力的传授,突出技术技能类知识教学规律的一体化专业课程体系是改革的重中之重,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有统一的理念与目标、一体融通的专业课程体系,否则,中职学校与高职学校各教各的,专业课程的重复与错位就在所难免了。化解长期以来“中高职各自为政”的矛盾,需要在省域范围内,由高职院校牵头组织开设同一专业的中高职学校,在教育主管部门推动下,促成中高职学校以共同体的方式研究五年乃至六年一贯制的专业课程体系,在专业上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一体化”。


    其次,要一体化设计专业教学标准和人才培养指导性方案。当前实施中高职一体化改革的相关专业,在操作层面的专业教学标准与人才培养方案仍然是“两段式”的。比如,在专业教学标准方面,国家分别有三年制高职与中职的专业教学标准,但还没有五年或六年一贯制的中高职一体贯通的专业教学标准。人才培养方案也一样,中职与高职的人才培养方案各自独立存在,不是按一个方案的不同阶段来设计。另外,鉴于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间的紧密联系,需要考虑在省域范围内推动中高职一体化改革,形成全省统一的一体化长学制专业教学标准和人才培养方案,以彻底解决原先一体化培养由学校个别对接、零散改进、凭经验推进的问题。


    第三,无论从改革的历史经验、现实教育行政管理权限来看,还是从职业教育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紧密联系来看,中高职一体化改革都必然要以省域范围内中高职学校为主体,满足区域特定行业企业人才需求。这需要中高职学校作为改革共同体在现代职业教育理念引领下,以服务特定区域为基础,实证调研、仔细梳理与专业相对应的区域行业特点、职业活动、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并映射到专业课程体系与专业教学标准当中,提炼形成特定区域产业的专业面向和培养规格,构建特色鲜明、充满活力的中高职一体化专业课程体系。


    3.一体化改革需要政策保障与社会支持


    第一,要着力打造多主体参与的区域中高职一体化改革共同体。一体化改革不是中高职学校围墙之内的课程或教学改革,而是涉及政府、行业企业和不同学段的职业学校,需要多方主体共同参与、协同创新,是典型的复杂系统工程。因此,中高职一体化改革要想真正取得实效,成为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渠道,就必须在政府主导下,构建起学校主体、行业企业积极参与的改革共同体。虽然政府、职业学校与行业企业对于中高职一体化改革有着共同的旨趣与利益所在,但改革的热情与动力却又不尽相同。在新发展阶段,政府需要强化主体意识、优化改革顶层设计,推动高职学校牵头中职学校实施一体化改革,激励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改革,形成紧密合作的改革共同体,保障一体化改革全过程的科学与高效。


    第二,要营造以学生为本、全面发展的一体化改革氛围。从20世纪末着眼于为中职学生寻找升学路径的一体化,到新发展阶段以长学制人才培养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一体化,“以学生为本”始终是中高职一体化改革不变的目标。只是在新发展阶段,以学生为本的内涵更为丰富,除了升学机会这个不再稀缺的资源外,更应注重在一体化长学制培养过程中发展学生的能力,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中高职一体化改革的根本。事实上,真正一体化设计的五年或六年一贯制,在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上应比两段式的“3+2”或“3+3”培养模式更高,否则就体现不出改革的必要性和优势了。新发展阶段,在一体化改革意义与重要性的宣传上,需要将职业教育的长学制一体化培养和新发展阶段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现实要求、当前中职学校生存与发展的社会条件变化、职业教育类型特征、学生与家长对接受更高层次职业教育的需求等结合起来,营造良好的中高职一体化改革氛围。


    第三,要以构建一体化的评价体系与教研体系来保障改革。一体化长学制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之所以具有超越“两段式”培养模式的优势,其核心就在于既突出了技术技能素养训练与养成的规律,又彰显了高素质的特征与要求。与之相适应,需要基于一体化培养来设计学生发展和技术技能的评价体系,以评价来引导一体化人才培养。一方面,要突出技术技能人才评价的特点,在评价指标上彰显职业教育特殊性;另一方面,更要以长学制周期来设计评价体系,弥合“两段式”评价相互游离的模式,实现中高职两个学段学生发展与技术技能评价的统一标准与一体化设计。尤其是在专业核心技能的评价上,需要以五年十个学期或六年十二个学期为周期来设计评价体系,并要考虑教学实训设备标准的一体化设计,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一体化培养。此外,中高职一体化改革进程中最容易被忽视的是教研体系的建构。作为职业教育领域连贯中职与高职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需要构建基于专业的中高职教研共同体,为一体化改革提供有力保障。


    总之,新发展阶段的中高职一体化改革需要紧紧把握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对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新要求,政校行企紧密协作,打造区域职业教育改革共同体,助力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2023-02-01
  •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促进物质富足和精神富有相统一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并把“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列为到2035年我国发展的总体目标之一。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新时代新征程上,应深刻把握共同富裕的科学内涵,不断厚植现代化的物质基础,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实现全体人民物质富足和精神富有相统一。


    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是社会主义共同富裕观的重要内容


    “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国家,我们党所追求的共同富裕既具有全民性,又具有全面性。全民性是指享受富裕的主体是全体人民,即共同富裕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全面性则是指共同富裕的内容是全方位的,既包括物质生活富裕,又包括精神生活富裕。


    物质生活富裕和精神生活富裕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物质生活需要是最基本的,只有满足了物质生活需要,才可能去追求精神生活需要。恩格斯指出:“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没有相应的物质基础,精神生活就无从谈起。精神生活以物质生活为基础,一经形成便具有相对独立性和能动性。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断增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随着时代发展形成的精神生活富裕是物质生活富裕得以持续和提升的有力保障。


    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基石,人的全面发展是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必然结果;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供更为有利的社会条件,人的全面发展又能够极大解放物质和文化生产力,推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向更高阶段跃升。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要在扎实推进全体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中,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


    现代化是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演进的过程。从工业革命开启以来,西方国家长期走在现代化的前沿,自诩为人类现代化的样板和标杆,并试图将现代化的西方模式强制推行给其他国家。西方现代化是一种以资本为中心的现代化,只见物不见人,造成资本对劳动的剥削,带来了社会贫富分化和物质主义的极度盛行。而中国式现代化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人,本质上就是文化的人,而不是“物化”的人;是能动的、全面的人,而不是僵化的、“单向度”的人。人类不仅追求物质条件、经济指标,还要追求“幸福指数”;不仅追求自然生态的和谐,还要追求“精神生态”的和谐;不仅追求效率和公平,还要追求人际关系的和谐与精神生活的充实,追求生命的意义。追求精神生活的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走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道路。


    物质贫困不是社会主义,精神贫乏也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现代化追求的是物质富足和精神富有的共同富裕。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不断提升,不仅对物质生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精神生活方面的要求也日益增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主义,共同富裕原则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方方面面,不仅体现在物质层面上,还要体现在精神层面上。必须牢牢把握物质富足、精神富有这一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扎实推动物质生活富裕和精神生活富裕取得新的进展。


    实现物质富足和精神富有相互融合、相互促进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不断厚植现代化的物质基础,不断夯实人民幸福生活的物质条件”。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应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发展更平衡、更协调,进一步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解决我国发展中面临的难题,为更高水平的共同富裕夯实牢固基础。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促进农村农民共同富裕。


    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应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自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不断凝聚推动共同富裕的精神力量。加强公共文化事业建设,健全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加强舆论引导,为推动共同富裕营造良好环境,激发全体人民昂扬斗志,以实际行动扎实推动共同富裕。


    新时代新征程上,应统筹推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牢牢把握物质富足、精神富有的根本要求,谋求物质生活富裕和精神生活富裕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发展样态。具言之,在物质文明建设的过程中,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进一步彰显社会公平正义,保障和改善民生,增强人们对美好生活和共同富裕的精神主动和信心,以此拓展精神生活富裕新空间;在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应做大做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以此开拓物质生活富裕新动能。运用系统观念,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相互融合中,推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统一协调发展,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

    2023-02-01
  •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全党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树牢群众观点,贯彻群众路线,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接受人民批评和监督,始终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从我们党的性质和根本宗旨出发,为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是我们党永葆青春活力和战斗力的重要传家宝。我们要时刻保持对“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的清醒和坚定,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论述,始终做到为了群众、相信群众、依靠群众,确保我们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既赓续弘扬了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的精神血脉和价值内涵,又蕴涵了新时代的精神品格和价值意蕴。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既要把握好党的百年奋斗成功经验的历史传承,也要把握好新时代的历史方位和现实要求。


    从历史来看,党的群众路线是我们党在革命战争年代进行革命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是无比宝贵的革命斗争经验的总结。党在斗争实践中认识到,革命斗争是人民群众的斗争,必须紧紧依靠和充分组织动员人民群众。毛泽东提出并系统地阐发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根本方法。在《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中,毛泽东指出:“在我党的一切实际工作中,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就是说,将群众的意见(分散的无系统的意见)集中起来(经过研究,化为集中的系统的意见),又到群众中去作宣传解释,化为群众的意见,使群众坚持下去,见之于行动,并在群众行动中考验这些意见是否正确。然后再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再到群众中坚持下去。如此无限循环,一次比一次地更正确、更生动、更丰富。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刘少奇在党的七大上作《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指出:“党的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的政治路线,也是我们党的根本的组织路线。”党的七大通过的党章,第一次明确规定了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和基本要求。随后,党的群众路线理论得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把党的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概括为“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永远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发挥亿万人民的创造伟力,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功成名就时做到居安思危、保持创业初期那种励精图治的精神状态不容易,执掌政权后做到节俭内敛、敬终如始不容易,承平时期严以治吏、防腐戒奢不容易,重大变革关头顺乎潮流、顺应民心不容易。这“四个不容易”告诫我们,踏上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我们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越是长期执政,就越不能丢掉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色,越不能忘记党的初心使命,越不能忘记我们党的群众路线这个制胜法宝。


    历史经验反复证明,什么时候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得好、执行得好,党和国家事业就顺利发展;什么时候党的群众路线贯彻不力、执行不力,党和国家的事业就会受到损害。我们要准确把握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的历史方位和现实要求,把贯彻执行党的群众路线看作厚植党长期执政的群众基础、不断进行革命的一项实实在在的工作,充分发挥群众路线的巨大威力,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靠什么?最重要的就是靠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密切联系群众。”“不论过去、现在和将来,我们都要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把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


    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首要的政治任务。党的理论来自人民、为了人民、造福人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之所以得到亿万人民的拥护,就在于始终秉持人民立场、坚持人民至上,是来自人民、为了人民、造福人民的理论。新时代我们走好党的群众路线,必须站稳政治立场,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更加坚定自觉地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凝心铸魂,永远牢记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个根本问题,牢记“国之大者”,制定和贯彻最符合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路线方针政策。发挥人民群众主体作用推进现代化进程,永远同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深入把握新时代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群众工作是我们的看家本领,我们党靠群众工作起家,同样要靠群众工作实现长期执政。”新时代新征程,我们须臾不可忘记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深刻把握新时代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创新和改进方式方法。人民群众中蕴藏着治国理政的智慧和力量;人民需要什么、向往什么、期盼什么,不是拍脑袋就能想出来的;每一项政策方针的制定,也不是纸上谈兵就能得出来的。好的方针政策都应该来自人民、顺应人民的意愿、符合人民的所思所想。要大行调查研究之风,以调研先行、调研开路,问政于基层、问需于百姓、问计于人民。要善于走网络群众路线,各级干部要经常上网看看,潜潜水、聊聊天、发发声,了解群众所思所愿,收集好想法好建议,积极回应网民关切、解疑释惑。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人民是阅卷人。“只要是人民群众欢迎、咧嘴笑的事,再难也要干到底;只要是人民群众不高兴、撇嘴的事,就坚决不要干!”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深刻变化,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我们在民生保障上还存在短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任务艰巨,人民群众在就业、教育、医疗、居住、养老等方面还面临不少难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增强使命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破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和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我们要牢记,党与人民生死相依、休戚与共,始终保持血肉联系,是党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根本保证。党的事业无论发展到什么阶段,都不能忘记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只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永不脱离群众,我们党一定能永远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拥护,我们的事业一定能始终拥有不竭的动力和源泉。

    2023-01-31
  • 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公平发展的中国担当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中国致力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经济全球化正确方向,共同营造有利于发展的国际环境,为中国参与全球治理提供了根本遵循。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中国着力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为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提供了中国方案,展现了大国担当。


    一是为全球经济治理贡献中国力量。在逆全球化思潮泛滥背景下,中国高举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大旗,反对保护主义,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推动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动经济全球化均衡发展。积极参与世贸组织改革,全面履行入世承诺,大幅放宽市场准入,进口关税总水平由15.3%降至7.4%,实施外资准入负面清单管理制度,部分领域开放水平甚至超过一些发达国家。完善全球经济治理机制,G20杭州峰会首创贸易投资合作机制,促进金砖、上合、中非、中拉、中阿合作机制化、系统化。加强多边区域经贸务实合作,就支持多边贸易体制发出中国声音,在坚定维护多边贸易体制的同时,加快实施自贸区战略,推动并落实RCEP合作,对深度挖掘双边经贸合作潜力、稳定和优化供应链产业链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是为全球卫生治理贡献中国方案。与世卫组织开展医改、疾病防控等务实合作,在应对新冠疫情上,中国主动担当作为,积极参与全球公共卫生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以实际行动支持世卫组织提出的“全球疫苗接种战略”,发起“一带一路”疫苗合作伙伴关系倡议,推动复工复产,向全球提供大量抗疫物资和疫苗,派出抗疫专家组,为疫情防控和遏制起到了重要作用,实践了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三是为全球贫困治理贡献中国智慧。贫困是人类社会的顽疾,是全世界面临的共同挑战。中国占世界人口近五分之一,2020年实现了全面脱贫,比《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确定的全球减贫目标提前十年,显著减少了世界贫困人口数量,为全球减贫事业发展和人类发展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脱贫减贫”的理念和方案也为全球提供了重要经验。与此同时,中国积极开展国际减贫合作,通过搭建平台、组织培训、智库交流等多种形式,开展国际间减贫交流,分享减贫经验,支持广大发展中国家减贫发展,向亚非拉国家提供了多种形式援助,减免债务,为广大发展中国家落实千年发展目标提供帮助。


    四是为全球安全治理贡献中国思想。中国作为国际安全共有规范的倡导者、扩散者和贡献者,致力于缓解全球安全赤字、摆脱国际安全困境、维护世界和平稳定。坚持遵循《联合国宪章》原则,提倡树立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安全观,通过对话谈判解决争端,在国际事务中主持公道正义,得到越来越多国家认同和响应。目前,中国与多个国际组织实现战略对接,在海洋安全、生物安全、公共卫生安全、应对恐怖主义等方面共谋解决路径,提升了国际社会应对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的治理能力,推进国际共同安全建设。俄乌冲突爆发后,中国始终坚持劝和促谈,呼吁通过对话解决争端,不激化矛盾,尊重各方合理安全关切,践行了中国一贯的安全主张,获得了广大发展中国家认同。


    五是为全球气候治理贡献中国经验。面对全球生态危机,中国高度重视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公平原则、各自能力原则,积极参与和引领全球气候治理。在实践中贯彻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以人民为中心,力促碳达峰碳中和,减污降碳协同增效。202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8.4%,超过承诺的40%~45%目标;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比重达15.9%,比2005年提升8.5个百分点,同样超出承诺的15%目标。在国际上加强低碳合作,维护《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巴黎协定》目标、原则和框架,维护发展中国家利益,推动共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截至2022年,中国与38个发展中国家签署43份气候变化合作文件,帮助28个国家实施37项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项目。与共建国家打造绿色“一带一路”,支持其开展清洁能源开发利用,绿色逐渐成为共建“一带一路”的底色。


    也应看到,国际形势波谲云诡,影响世界经济全面复苏和全球共同发展的各种不利因素仍然存在,各种深层次矛盾交织,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升级等较为突出,尤其是发达国家在对外经济政策表现出的严重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本土主义、实用主义倾向,已经给全球发展合作带来诸多不利影响。巩固经济全球化发展成果,推动建立新型的全球治理关系,推动世界经济实现复苏并走向可持续增长,需要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中国将不断提高对外开放质量和水平,在促进开放型世界经济过程中展现负责任大国的一贯担当,为完善全球治理贡献力量,在世界经济变局中扮演“常量”,推动全球治理朝着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第一,积极推进全球经济发展。坚持多边主义,推动WTO、APEC、G20等多边机制更好发挥作用,加快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推进绿色“一带一路”、数字“一带一路”以及高标准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形成国内与国际贸易投资通行规则相衔接的、规范透明的基本制度体系,共同构筑安全高效、互利共赢、稳定畅通的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体系。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实施自由贸易区提升战略,推进双边、区域和多边合作,积极有效对接落实国际高水平经贸规则,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合作,持续改善营商环境,提升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规模,买全球卖全球,通过扩大双向投资拓展全球市场空间,形成全球发展新动能,拉动全球经贸复苏,将自身发展成果惠及世界,强化中国负责任大国形象的全球认同与信任。


    第二,持续推进卫生健康国际交流和合作。继续秉持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理念,与国际社会加强合作,共同维护人类健康福祉和全球公共卫生安全。建设惠及全人类、高效可持续的全球公共卫生体系,努力推进公共卫生新规则和新标准的制定,筑牢保障全人类生命安全和健康的坚固防线。展现国际担当,力所能及地向发展中国家提供适应地方差异和具有高融合度的卫生公共产品。推动建立健全全球公共卫生安全长效融资机制、威胁监测预警与联合响应机制、资源储备和资源配置体系等合作机制。加快出台与中国大国地位和大国责任相符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全球卫生战略,提高国际卫生合作和援助实效。


    第三,深化推进全球贫困治理。将推进贫困治理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同各国加强减贫交流合作,推进发展中国家脱贫减贫进程,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减贫交流合作关系,为构建共同发展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加强农业对外合作,夯实发展中国家消除极端贫困的基础。将对外减贫合作与中国企业“走出去”相结合,通过开展投资和贸易合作,培育合作伙伴国家经济增长动力,特别是私营经济增长动力,推动合作伙伴国家建设有利于贫困人口的经济增长环境。考虑不同国家在致贫原因、贫困程度、国家治理能力等方面差异,引导各国把发展规划与贫困问题更紧密地联系起来,使发展规划与减贫脱贫相协调,探索减贫经验的本土化。


    第四,公平推进全球安全治理。坚持遵守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反对霸权主义和单边主义,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积极构建均衡、有效、可持续的安全架构,进一步完善全球安全治理体系。统筹维护传统领域和非传统领域安全,共同应对地区争端和恐怖主义、网络安全、生物安全等新旧全球性问题。推动全球安全治理实践走深走实,支持扩大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安全治理中的发言权,敦促发达国家在全球安全治理中的责任分担。重视各国合理安全关切,反对把一国安全建立在他国不安全基础之上,坚持劝和促谈和政治解决国际争端的大方向,反对搞双重标准、单边制裁。


    第五,全面推进全球气候治理。深化、创新全球气候治理主体共同体发展路径,积极承担适当的全球气候治理领导责任,在坚持联合国气候治理机制在全球气候治理中主导地位的同时,参与气候制度的制定。增强国际气候谈判的议程设定能力和协调能力,逐步加大国际气候援助力度,积极引领南南气候合作,为全球气候治理提供更多的国际公共产品,在交流中不断实现合作与共赢的道义深化、关系深化。进一步推进国内低碳绿色转型,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按期或提前实现双碳目标,通过自身实际行动为全球治理作出贡献。总结国家层面、城市层面、社会层面及产业层面的先进案例,加大国际传播力度,为全球绿色发展理念和方式的深化提供中国智慧和解决方案,进一步对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发挥引领作用。

    2023-01-31
  •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的里程碑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在新时代的革命性锻造中,中国共产党更加坚强有力。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的十八大以来,针对内部存在的突出问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加强党的领导,明确中国共产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是最高政治原则,确保党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推动中国共产党作为拥有9600多万名党员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更加团结统一;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坚持打铁必须自身硬,从制定和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开局破题,以党的政治建设统领党的建设各项工作,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开展了史无前例的反腐败斗争,刹住了一些长期没有刹住的歪风,纠治了一些多年未除的顽瘴痼疾,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开辟了管党治党兴党强党新境界,找到一条依靠自我革命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显著增强,管党治党宽松软状况得到根本扭转,消除了党、国家、军队内部存在的严重隐患,风清气正的党内政治生态不断形成和发展,党的面貌和气象发生深刻变化。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显著增强,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更加紧密,确保党永远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确保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不被迟滞甚至中断。中国共产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风险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新时代在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史上、在世界政党史上都具有标志性意义,书写了中国政治文明、世界政党文明新篇章。


    在新时代的伟大奋斗中,中国人民焕发出更为强烈的历史自觉和主动精神。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中国人民经济上被压榨,政治上被压迫,文化上被奴役,被西方列强蔑称为“东亚病夫”,精神受到重创。“四万万人齐下泪,天下何处是神州。”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中国人民从精神上开始由被动变为主动。党的百年奋斗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百年奋斗中,铸造了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精神品格,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宝库。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不可战胜的强大精神力量。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取得的一切成就,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不是别人恩赐的,而是通过不断斗争取得的。中国共产党在内忧外患中诞生、在历经磨难中成长、在攻坚克难中壮大,为了人民、国家、民族,为了理想信念,无论敌人如何强大、道路如何艰险、挑战如何严峻,中国共产党总是绝不畏惧、绝不退缩,不怕牺牲、百折不挠。新时代10年中国人民砥砺奋进,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激励感召下,在新时代伟大成就的大力鼓舞下,在应对风险挑战考验的艰难过程中,党心军心民心空前凝聚振奋。14亿多中国人民更加自信、自立、自强,更有志气、骨气、底气,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历史主动精神、历史创造精神,从根本上解决了近代以来不自信问题,开始自信自强平视世界。新征程上,中国人民的前进动力更加强大、奋斗精神更加昂扬、必胜信念更加坚定,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正信心百倍推进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在新时代的伟大实践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发展具有决定性。一个民族要想立足于世界前列,必须有发达的生产力。近代中国落后的最根本原因在于生产力落后。落后就要挨打,这是血的教训。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没有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生产力相对落后的状况到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的历史性突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党的十八大以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深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定型,书写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新篇章。我国经济实力实现历史性跃升,国内生产总值从五十四万亿元增长到一百一十四万亿元,我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的比重达百分之十八点五,提高七点二个百分点,稳居世界第二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三万九千八百元增加到八万一千元。谷物总产量稳居世界首位,十四亿多人的粮食安全、能源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城镇化率提高十一点六个百分点,达到百分之六十四点七。制造业规模、外汇储备稳居世界第一。建成世界最大的高速铁路网、高速公路网,机场港口、水利、能源、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成就,等等。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接续奋斗,完成了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赢脱贫攻坚战,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向前迈出新的一大步,实现了从大幅落后于时代到大踏步赶上时代的新跨越。”中华民族发展具备了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在新时代的伟大进程中,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社会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不仅是新时代三件大事之一,而且在500多年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也是具有历史意义的大事。新时代成功推进和拓展的中国式现代化,超越了资本主义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既切合中国实际,体现了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也体现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我国要坚定不移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断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极大地提升了社会主义的影响力,扩大了社会主义的吸引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由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成功,冷战结束后世界社会主义万马齐喑的局面得到很大程度的扭转,社会主义在同资本主义竞争中的被动局面得到很大程度的扭转,社会主义优越性得到很大程度的彰显。”意大利共产党总书记毛罗·阿尔博雷西评价说,意大利共产党人看到了一个极为原创、极为独特且高效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这是中国共产党对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主要贡献。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提供更多更好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为人类和平与发展崇高事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新时代十年的伟大成就来之不易,是党和人民一道拼出来、干出来、奋斗出来的。新时代的伟大实践充分证明,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是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决定性因素,对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两个确立”作为新时代取得的最大政治成果,成为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高度共识和共同意志,写在了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上,写在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心坎上,是党应对一切不确定性的最大确定性、最大底气、最大保证。


    新时代,新方位;新起点,新起航。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的里程碑意义,极大鼓舞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斗志,极大增强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自信,极大提振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精神。中国共产党已走过百年奋斗历程,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致力于人类和平与发展崇高事业,责任无比重大,使命无上光荣。1957年2月,毛泽东同志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指出:“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给我们开辟了一条到达理想境界的道路,而理想境界的实现还要靠我们的辛勤劳动。”站在新时代的历史高点,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继续团结奋斗!

    2023-01-30
  • 【中共二十大的世界意义】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公平发展的中国担当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中国致力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经济全球化正确方向,共同营造有利于发展的国际环境,为中国参与全球治理提供了根本遵循。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中国着力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为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提供了中国方案,展现了大国担当。


    一是为全球经济治理贡献中国力量。在逆全球化思潮泛滥背景下,中国高举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大旗,反对保护主义,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推动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动经济全球化均衡发展。积极参与世贸组织改革,全面履行入世承诺,大幅放宽市场准入,进口关税总水平由15.3%降至7.4%,实施外资准入负面清单管理制度,部分领域开放水平甚至超过一些发达国家。完善全球经济治理机制,G20杭州峰会首创贸易投资合作机制,促进金砖、上合、中非、中拉、中阿合作机制化、系统化。加强多边区域经贸务实合作,就支持多边贸易体制发出中国声音,在坚定维护多边贸易体制的同时,加快实施自贸区战略,推动并落实RCEP合作,对深度挖掘双边经贸合作潜力、稳定和优化供应链产业链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是为全球卫生治理贡献中国方案。与世卫组织开展医改、疾病防控等务实合作,在应对新冠疫情上,中国主动担当作为,积极参与全球公共卫生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以实际行动支持世卫组织提出的“全球疫苗接种战略”,发起“一带一路”疫苗合作伙伴关系倡议,推动复工复产,向全球提供大量抗疫物资和疫苗,派出抗疫专家组,为疫情防控和遏制起到了重要作用,实践了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三是为全球贫困治理贡献中国智慧。贫困是人类社会的顽疾,是全世界面临的共同挑战。中国占世界人口近五分之一,2020年实现了全面脱贫,比《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确定的全球减贫目标提前十年,显著减少了世界贫困人口数量,为全球减贫事业发展和人类发展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脱贫减贫”的理念和方案也为全球提供了重要经验。与此同时,中国积极开展国际减贫合作,通过搭建平台、组织培训、智库交流等多种形式,开展国际间减贫交流,分享减贫经验,支持广大发展中国家减贫发展,向亚非拉国家提供了多种形式援助,减免债务,为广大发展中国家落实千年发展目标提供帮助。


    四是为全球安全治理贡献中国思想。中国作为国际安全共有规范的倡导者、扩散者和贡献者,致力于缓解全球安全赤字、摆脱国际安全困境、维护世界和平稳定。坚持遵循《联合国宪章》原则,提倡树立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安全观,通过对话谈判解决争端,在国际事务中主持公道正义,得到越来越多国家认同和响应。目前,中国与多个国际组织实现战略对接,在海洋安全、生物安全、公共卫生安全、应对恐怖主义等方面共谋解决路径,提升了国际社会应对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的治理能力,推进国际共同安全建设。俄乌冲突爆发后,中国始终坚持劝和促谈,呼吁通过对话解决争端,不激化矛盾,尊重各方合理安全关切,践行了中国一贯的安全主张,获得了广大发展中国家认同。


    五是为全球气候治理贡献中国经验。面对全球生态危机,中国高度重视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公平原则、各自能力原则,积极参与和引领全球气候治理。在实践中贯彻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以人民为中心,力促碳达峰碳中和,减污降碳协同增效。202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8.4%,超过承诺的40%~45%目标;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比重达15.9%,比2005年提升8.5个百分点,同样超出承诺的15%目标。在国际上加强低碳合作,维护《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巴黎协定》目标、原则和框架,维护发展中国家利益,推动共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截至2022年,中国与38个发展中国家签署43份气候变化合作文件,帮助28个国家实施37项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项目。与共建国家打造绿色“一带一路”,支持其开展清洁能源开发利用,绿色逐渐成为共建“一带一路”的底色。


    也应看到,国际形势波谲云诡,影响世界经济全面复苏和全球共同发展的各种不利因素仍然存在,各种深层次矛盾交织,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升级等较为突出,尤其是发达国家在对外经济政策表现出的严重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本土主义、实用主义倾向,已经给全球发展合作带来诸多不利影响。巩固经济全球化发展成果,推动建立新型的全球治理关系,推动世界经济实现复苏并走向可持续增长,需要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中国将不断提高对外开放质量和水平,在促进开放型世界经济过程中展现负责任大国的一贯担当,为完善全球治理贡献力量,在世界经济变局中扮演“常量”,推动全球治理朝着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第一,积极推进全球经济发展。坚持多边主义,推动WTO、APEC、G20等多边机制更好发挥作用,加快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推进绿色“一带一路”、数字“一带一路”以及高标准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形成国内与国际贸易投资通行规则相衔接的、规范透明的基本制度体系,共同构筑安全高效、互利共赢、稳定畅通的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体系。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实施自由贸易区提升战略,推进双边、区域和多边合作,积极有效对接落实国际高水平经贸规则,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合作,持续改善营商环境,提升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规模,买全球卖全球,通过扩大双向投资拓展全球市场空间,形成全球发展新动能,拉动全球经贸复苏,将自身发展成果惠及世界,强化中国负责任大国形象的全球认同与信任。


    第二,持续推进卫生健康国际交流和合作。继续秉持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理念,与国际社会加强合作,共同维护人类健康福祉和全球公共卫生安全。建设惠及全人类、高效可持续的全球公共卫生体系,努力推进公共卫生新规则和新标准的制定,筑牢保障全人类生命安全和健康的坚固防线。展现国际担当,力所能及地向发展中国家提供适应地方差异和具有高融合度的卫生公共产品。推动建立健全全球公共卫生安全长效融资机制、威胁监测预警与联合响应机制、资源储备和资源配置体系等合作机制。加快出台与中国大国地位和大国责任相符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全球卫生战略,提高国际卫生合作和援助实效。


    第三,深化推进全球贫困治理。将推进贫困治理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同各国加强减贫交流合作,推进发展中国家脱贫减贫进程,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减贫交流合作关系,为构建共同发展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加强农业对外合作,夯实发展中国家消除极端贫困的基础。将对外减贫合作与中国企业“走出去”相结合,通过开展投资和贸易合作,培育合作伙伴国家经济增长动力,特别是私营经济增长动力,推动合作伙伴国家建设有利于贫困人口的经济增长环境。考虑不同国家在致贫原因、贫困程度、国家治理能力等方面差异,引导各国把发展规划与贫困问题更紧密地联系起来,使发展规划与减贫脱贫相协调,探索减贫经验的本土化。


    第四,公平推进全球安全治理。坚持遵守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反对霸权主义和单边主义,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积极构建均衡、有效、可持续的安全架构,进一步完善全球安全治理体系。统筹维护传统领域和非传统领域安全,共同应对地区争端和恐怖主义、网络安全、生物安全等新旧全球性问题。推动全球安全治理实践走深走实,支持扩大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安全治理中的发言权,敦促发达国家在全球安全治理中的责任分担。重视各国合理安全关切,反对把一国安全建立在他国不安全基础之上,坚持劝和促谈和政治解决国际争端的大方向,反对搞双重标准、单边制裁。


    第五,全面推进全球气候治理。深化、创新全球气候治理主体共同体发展路径,积极承担适当的全球气候治理领导责任,在坚持联合国气候治理机制在全球气候治理中主导地位的同时,参与气候制度的制定。增强国际气候谈判的议程设定能力和协调能力,逐步加大国际气候援助力度,积极引领南南气候合作,为全球气候治理提供更多的国际公共产品,在交流中不断实现合作与共赢的道义深化、关系深化。进一步推进国内低碳绿色转型,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按期或提前实现双碳目标,通过自身实际行动为全球治理作出贡献。总结国家层面、城市层面、社会层面及产业层面的先进案例,加大国际传播力度,为全球绿色发展理念和方式的深化提供中国智慧和解决方案,进一步对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发挥引领作用。

    2023-01-30
  • 团结奋斗创造新的历史伟业

    团结奋斗创造新的历史伟业


    ——纪念宋庆龄同志诞辰130周年


    全国政协办公厅


    宋庆龄同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之一,是全国各族人民、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衷心敬爱的卓越领导人,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事业的积极推动者、人民政协事业的杰出领导者。在近70年的革命生涯中,宋庆龄同志紧紧把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联系在一起,始终满怀爱国热忱,顺应历史进步潮流,坚决拥护和支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义无反顾投入中国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事业、世界和平和人类进步事业,为民族解放、国家独立、人民幸福建立了不朽功勋,为党的统一战线事业、人民政协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宋庆龄同志以其坚定信念、崇高风范、伟大人格,深受中国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敬仰和爱戴,永远值得海内外全体中华儿女钦佩和怀念。


    宋庆龄同志追求进步、立场坚定,永远和党在一起。自投身革命事业以来,宋庆龄同志始终坚信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内部革命力量中最大的动力”,秉承“永远和党在一起”的坚定信念,坚持与中国共产党同向同行。早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她就参与孙中山先生同中国共产党代表的重要会谈,对中国共产党有了初步认识。孙中山先生逝世后,宋庆龄同志等国民党左派继续与中国共产党合作,与蔡元培等发起组织中国民权保障同盟,积极营救廖承志、陈赓等共产党员。1935年11月,当得知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后,她由衷感到高兴,特意写信给毛泽东同志以示祝贺。全民族抗战爆发后,她坚信“共产党非但没有被打败,反而成了抗日的先锋”,克服被国民党当局监视、打压的困局,从不避讳与共产党人和左翼文化人士一同出席活动,鲜明地表明立场。1949年7月1日,宋庆龄同志发表了《向中国共产党致敬》的热情洋溢的讲话,指出“欢迎我们的领导者——这诞生在上海、生长在江西的丛山里、在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困苦中百炼成钢、在农村的泥土里成熟的领导者。向中国共产党致敬!”新中国成立后,宋庆龄同志始终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对社会主义道路充满希望和信心,坚信“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终于会成为全世界的一种通行的社会制度”,“这种社会制度,只有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实现,也一定会实现。”宋庆龄同志与党的领袖在长期的共同工作中,推心置腹,亲密无间,缔结了牢不可破的革命情谊。她对毛泽东同志十分钦佩,认为他“不但是一党的领袖,并且是全国人民的导师”。党也一向把她视为亲密的战友、同志和可敬的无产阶级先锋战士,毛泽东同志曾指出“党的高级干部还要向你学习,学习你的革命坚定性”。周恩来同志曾说:“延安的朋友们都惦记着您,感谢您为解放区所作的贡献。”在病危中,宋庆龄同志仍提出希望加入中国共产党。1981年5月,邓小平同志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紧急会议,一致决定接受她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实现了她长时期来的夙愿,这是宋庆龄同志的光荣,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光荣。


    宋庆龄同志奔走呼吁、团结各方,为党的统一战线事业建立了卓越功绩。宋庆龄同志一生与党的统一战线结下了不解之缘,在统一战线的酝酿、确立、发展、壮大各个时期都以其独特身份地位、崇高威望和号召力发挥了重要作用。早在20世纪20年代,宋庆龄同志就完全赞同孙中山先生提出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革命政策,大力支持孙中山先生改组国民党,协助孙中山先生实行第一次国共合作,为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做了大量切实有效的工作。孙中山先生病逝后,她继承孙中山先生“和平、奋斗、救中国”的遗志,坚决捍卫新三民主义,促使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继续执行三大政策的决定。九一八事变后,宋庆龄同志积极响应中共中央“全国人民团结起来,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八一宣言”,支持中国共产党关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号召,主张以团结抗日大局为重和平解决西安事变,与何香凝、冯玉祥等联名提出《恢复中山先生手订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案》,组织保卫中国同盟促进中国抗日统一战线与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沟通合作,向同情中国抗战的国际友人和海外侨胞进行募捐,为促成第二次国共合作、赢得抗日战争胜利作出了积极努力。全面内战爆发后,宋庆龄同志坚决拥护和支持中国共产党建立人民民主统一战线,支持进步组织和民主力量开展“反内战、反独裁,要团结、要民主”的斗争,发表《关于促成组织联合政府并呼吁美国人民制止他们的政府在军事上援助国民党的声明》,强烈谴责国民党发动反共、反人民的全面内战,呼吁建立人民民主制度。新中国成立后,宋庆龄同志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关于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指出在建设社会主义中“需要集合一切的力量和每一个人的知识。每一个政党、每一个人都可以有所贡献。党派的‘共存’与‘互相监督’、艺术上的‘百花齐放’、科学上的‘百家争鸣’,这一切都意味着各种不同的因素为了国家利益进行真诚合作和有效配合。”她积极发挥朋友遍天下的优势,广泛团结凝聚各族各界人士,为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宋庆龄同志率先垂范、为国为民,积极参与人民政协的创建和履职工作。人民政协的创建与宋庆龄同志的名字紧密相联。新中国建立前夕,中共中央就诚邀宋庆龄同志由沪北上参加新的政治协商会议,毛泽东、周恩来同志在邀请电报中说:“新的政治协商会议将在华北召开,中国人民革命历尽艰辛,中山先生遗志迄今始告实现,至祈先生命驾北来,参加此一人民历史伟大的事业。”1949年8月,宋庆龄同志由邓颖超同志等陪同抵达北平,在前门车站受到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同志和民主党派负责人迎接,以特邀代表的身份出席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当选为全国政协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她指出,“这是一个历史的跃进,一个建设的巨力,一个新中国的诞生!”“让我们现在就着手工作,建立一个独立、民主、和平与富强的新中国,和全世界的人民联合起来,实现世界的持久和平。”1954年12月,宋庆龄同志在全国政协二届一次会议上当选政协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任职期间,她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关于人民政协的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坚持团结和民主,积极引导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切实履行职责,充分发挥作用,为人民政协事业蓬勃发展付出了心血和汗水。她不辞辛劳,奔走城乡,访问工人、农民,阅读报告材料,听取工作汇报,了解到许多具体情况,指出中国“面临着巨大的任务,就是迅速发展我们的国民经济,首先是发展我们的民族工业,以及消除殖民主义造成的经济上停滞落后的状况,以使我们人民能够在政治上、经济上和文化上享受幸福生活”,提出中国“广大、分散、原始的”农业必须现代化,“‘半殖民地地位的’工业必须转变为独立自主、生产多样化、机械化的现代工业,‘为数少得可怜的’技术人员必须增多”等建议。她关注新中国妇女的健康、福利以及在政治、社会和教育上的进步,关怀青少年和儿童的健康成长,围绕相关问题提出许多真知灼见。她积极开展人民外交,对外广泛宣传中国的政治制度、政策主张,以高超的外交艺术推动国际社会正确了解新中国,架设起中国人民通往世界各国的友谊桥梁。


    宋庆龄同志胸怀大局、心系统一,广泛团结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致力于祖国统一大业。实现祖国统一是孙中山先生的遗愿,也是宋庆龄同志毕生的不懈追求。无论是艰苦卓绝的民主革命时期,还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她始终“志先生之志,行先生之行”,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坚定支持祖国和平统一大业。新中国成立后,宋庆龄同志鲜明地表示:“台湾是中国的领土,好多世纪以来一直是如此,这一点已为今天世界上一切明白是非的国家所承认”,还批驳了所谓“停火”“托管”“公民投票”“台湾地位未定”等谬论。1955年周恩来同志在万隆会议上阐明实现和平解放台湾的政策后,宋庆龄同志多次发表文章和谈话,赞同和支持中共中央主张,在《只有一个中国!》一文中严正指出:“中国只有一个。那就是中国人民在1949年10月1日建立的中国。在近代史上,这是第一个真正拥有主权的中国。它充分体现了我们整个民族的意志和愿望。”“台湾和中国其他领土不能任意被装扮成‘第二个’中国。它们必须再一次地并永久地回到我们伟大祖国的怀抱中来,在全体中国人民建设幸福富裕生活的过程中,作出贡献并得到福祉。”1979年,宋庆龄同志在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0周年发表的文章《人民的意志是不可战胜的》中发出热切期盼:“三十年了,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国家统一的大业还没有完成,哪一个中国人不应感到身有责任呢?”她深情地表示“我们希望我国全体人民能‘在同一个屋檐下’和睦相处”,真诚呼吁“台湾同胞能同我们一起,共同努力,来进一步发展和壮大革命的爱国统一战线,为伟大的祖国早日实现统一、共同发展四个现代化的建国大业而做出应有的贡献。”她广泛团结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特别是早年追随孙中山先生的故旧友朋,真心诚意地对待海外亲属,润物无声地化解历史积怨,殷切期待国共第三次合作,积极促进祖国统一大业。


    高风亮节,永垂千古。宋庆龄同志把毕生精力无私奉献给了振兴中华的伟大事业。她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也是统一战线和人民政协的骄傲。宋庆龄同志虽然离开我们已经40多年了,但她的革命精神、高尚人格、不朽功勋将永远被中国人民铭记。宋庆龄同志曾充满信心地说:“我衷心地祝愿我国伟大的人民,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不断加强团结,走向更加光辉的前程。”历史长河波澜壮阔,一代又一代人接续奋斗创造了今天的中国。现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已经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党的二十大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吹响了奋进新征程的时代号角。今天,我们纪念宋庆龄同志诞辰130周年,就是要继承和发扬宋庆龄同志等老一辈革命家的革命风范和宝贵精神,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齐众心、汇众力、聚众智,以斗争精神迎接挑战,以奋进拼搏开辟未来,以坚定步伐踏上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2023-01-29
  • 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 学习贯彻《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论述摘编》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教育系统精神文明建设,对加强立德树人、以德铸魂、以文化人等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为教育系统开展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


    举旗定向明确战略方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强调办教育,就是要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升社会文明程度,坚定文化自信,增强全民族创造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精神文明建设事关教育大局、发展全局,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登高望远明确目标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紧紧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教育系统开展精神文明建设的着力点,为我们指明了工作方向。


    系统思维明确科学方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审时度势、因势利导,创新内容和载体,改进方式和方法,使精神文明建设始终充满生机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教育系统开展精神文明建设的方法论,需要我们在实践中贯彻落实。


    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是教育的初心使命,加强教育系统精神文明建设,必须紧紧围绕这一初心使命,坚持立德的目的是育人,把精神文明建设落脚到时代新人培育上来。


    挺立主心骨铸魂育人。扎实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以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学生、教育学生。通过大手拉小手、大学到中学的形式,围绕厚植家国情怀、涵养进取品格、激发挺膺担当,开展青春使命教育,组织“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主题社会实践,引导广大学生听党话、跟党走,励志担当大任。


    对标好青年立德树人。以培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的“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为目标,实施“时代新人铸魂工程”,围绕提高学生思想理论水平、心理健康品质、网络文明素养、文化品位等方面,实施十大专项行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大力发展素质教育,帮助学生提升精神境界、丰富精神世界。


    弘扬新风尚润心化人。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活动,融入学生日常。常态化开展文明校园创建,选树“最美教师”“最美辅导员”“最美大学生”等先进典型,形成良好校园风气,带动广大学生崇德向善、见贤思齐。


    建立常态长效新机制。系统谋划教育系统精神文明建设,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学生的殷切期望、时代新人培根铸魂的共性需要、新时代青年学生的群体特点,逐一梳理建立落实机制,明确各层级具体任务,切实把倡导性的理念转化为操作性的机制办法,推动精神文明教育常态化制度化。


    构建多方联动新体系。建立完善大中小一体、家校社协同的教育系统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体系,加强高校在大中小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中的牵引带动作用,不断汇聚学校家庭社会育人合力,共同推动青少年的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协调发展,形成精神文明教育共同体。


    塑造智慧赋能新格局。有效运用数字化手段推动教育系统精神文明建设,将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打造成重要的公共服务产品,为教师提供开展精神文明教育的“政策包”“工具箱”,为学生提供丰富优质的精神食粮。


    大力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农业农村部


    《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论述摘编》(以下简称《论述摘编》),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规律,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科学理论。《论述摘编》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作出系统论述,为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党的十八大以来,农业农村部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不断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走向深入。


    围绕夯实农村思想阵地,聚力乡村振兴。指导各级农业农村部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持续在基层乡村组织开展“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宣传教育,宣讲党的好政策、身边好典型、美好新生活,教育引导推动广大农村党员、干部和群众深学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坚定不移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


    持续推进农村移风易俗,培育文明乡风。创新教育引导,连续三年开展“县乡长说唱移风易俗”征集展示,倡导文明乡风;坚持典型引路,持续遴选推介全国村级“文明乡风建设”案例,鼓励各地创新探索。持续针对高价彩礼、人情攀比、厚葬薄养、铺张浪费等移风易俗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治理,旗帜鲜明反对农村陈规陋习,在全社会营造弘扬新风正气的良好氛围。


    强化农民教育,提高文明素养。持续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提升新时代农民精神风貌。推进乡村普法,培育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深入农村开展送法下乡活动。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引导农民群众不断增强卫生环保意识,养成文明健康生活方式。推选“全国十佳农民”“最美农技员”等先进典型,鼓舞广大农民群众实干兴业、勤劳致富,鼓励农业工作者扎根基层、服务奉献。


    推进乡村文化振兴,丰富精神生活。实施农耕文化传承保护工程,挖掘认定和保护传承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组织开展“农业文化遗产里的中国”系列宣传,加强农耕智慧展示传播。牵头办好中国农民丰收节,因地制宜举办乡村文化体育活动。持续开展“新时代乡村阅读季”活动,选树宣传乡村阅读榜样,带动更多农民群众开卷阅读,提升文明素养。


    党的二十大对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作出新的重要部署。农业农村部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重要指示精神,把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内容,在四个方面持续加大工作力度。


    一是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推进。发挥农业农村部门与农民群众关系最密切、打交道最直接、服务最具体的优势,谋发展和抓思想共进,富口袋与富脑袋同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农村、深入人心。二是统筹推动形成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合力。会同各有关部门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宣传教育,促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持续推进农村移风易俗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完善村规民约和相关标准规范,广泛开展农村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三是健全长效化常态化工作机制。推动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纳入乡村振兴示范县、农村改革试验区等重点内容,纳入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和相关督查,细化分解工作任务,压实各地各级部门责任。及时总结基层创新做法,健全工作推进制度。四是打造具有农耕特色的精神文明建设品牌。持续认定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深入挖掘其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保护传承中华优秀农耕文化。突出农耕、农趣、农味,组织农民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文化体育活动,增加优质乡村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


    立足文化和旅游特色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文化和旅游部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党的二十大深刻阐述精神文明的深刻内涵、重要作用,对精神文明建设提出新的更高要求。文化建设是培根铸魂、凝神聚力的重要事业,既是精神文明建设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重要工作抓手。文化和旅游部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紧紧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创作更多优秀文艺作品,推出更多优秀文化产品、优质旅游产品,更好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要进一步牢牢守住人民立场、把握时代主题,实施好新时代系列艺术创作工程,引导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推出更多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精品力作。坚持线下线上融合、演出演播并举,组织丰富多彩的文艺演出、展览展示活动,让更多优秀作品与观众见面。加强文艺评论,发挥好引导创作、多出精品、提高审美、引领风尚作用。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统筹推动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推进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公共文化服务是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途径,也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渠道。要进一步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重心下移、共建共享,统筹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效能提升,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建设,完善覆盖城乡、便捷高效、保基本、促公平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办好群众歌咏、广场舞、“村晚”等群众性文化活动。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建设全国智慧图书馆体系和公共文化云,丰富数字文化资源、拓展智慧服务应用。推动各级公共文化机构做好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提升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务水平。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文物、古籍、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滋养。要进一步坚持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全面提升考古和文物保护利用水平,推进革命文物保护管理,深化博物馆改革发展,推出更多高水平展览展陈,使博物馆、纪念馆等成为社会教育殿堂。完善古籍保护体系,做好研究阐释利用工作。做好非遗系统性保护,统筹代表性项目保护、代表性传承人培养,完善非遗传播体系,让非遗更好融入当代生活、体现时代价值。


    党的二十大报告就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作出重要部署。文化和旅游市场繁荣有序发展,是精神文明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进一步着力健全文化和旅游市场服务质量评价体系,完善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市场监管机制,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持续推进文娱领域综合治理,开展文化和旅游市场专项整治,加大市场执法力度。深入推进旅游行业文明创建、文明实践,组织文明旅游主题实践活动。持续开展文明旅游公益宣传、教育引导和志愿服务,强化公民文明出游意识,推动形成文明、健康、绿色旅游新风尚。


    建设社会风气和道德风尚首善之城


    首都文明委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对推进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作出战略部署,把精神文明建设的地位和作用提到新的高度。加强首都精神文明建设,要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围绕加强“四个中心”功能建设、提高“四个服务”水平,坚持首善标准,树牢首都意识,统筹推动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更好提升社会文明程度,更好丰富人民精神世界,打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思想道德高地,推动建设社会风气和道德风尚首善之城。


    新征程上,要坚持德法共治,深入实施《北京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等法规,提高法治保障水平。发挥首都市民“热情开朗、大气开放、积极向上、乐于助人”的独特精神品质,调动向善向好的内驱力,引导市民自觉成为城市文明的传播者、践行者和守护者。


    北京文源深、文脉广、文运盛,富集各类人才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蕴含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巨大优势。要大力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用心用情用力保护管理利用红色资源,推动建党、抗战、新中国成立三大红色文化主题片区协同发展,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激励人们以更加坚定的自信、更加坚决的勇气拼搏进取。大力弘扬北京冬奥精神,深入挖掘冬奥文化遗产价值,持续展现“双奥之城”魅力风采。


    首都精神文明建设要坚持市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把全域全员文明创建作为提升首都治理水平的重要内容,以全国文明城区创建为龙头,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带动“五大创建”合力并进,坚持创建为民、惠民、靠民,推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城市治理格局。坚持“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及时呼应群众诉求,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着力解决市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首都精神文明建设要强化党建引领,深度融通文明城区创建、接诉即办12345热线、基层网格化治理等工作机制,深化源头治理和主动治理,前瞻预判、未诉先办,以触目可及的实际效果提升市民群众的认同感和满意度。抓好背街小巷环境精细化整治提升成果深化拓展工作,巩固3958条背街小巷整治成果,选树文明街巷、文明商户,带动城市环境面貌和景观品质全面提升。


    社会文明风尚是一座城市的面貌和气质,是城市发展阶段和内涵特质的外在表现。要创新首都学雷锋志愿服务,抓好冬奥筹办、疫情防控志愿服务成果转化,引导449.3万名实名注册志愿者热情奉献,擦亮“志愿蓝”“柠檬黄”等志愿服务品牌,打造志愿者的微笑这张“北京最好的名片”。建设用好全市17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362个文明实践所、6934个文明实践站,优化“点单派单”精准服务机制,更好地服务群众、成风化俗。巩固市民公共行为文明指数连年提升的良好态势(2021年达到90.06分,迈上90分高位),持续深化公共文明引导,倡导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生活方式,培育现代文明习惯。统筹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依托文明村镇、文明家庭创建,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高水平推进“两个文明”协调发展


    广东省文明委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


    实现中国式现代化,需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均衡发展、相互促进。要以辩证的、全面的、平衡的观点正确处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两个文明”协调发展是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物质贫困不是社会主义,精神贫乏也不是社会主义。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夯实人民幸福生活的物质条件,同时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两个文明”协调发展是我们党领导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总结。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们党领导人民成功开辟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中国式现代化强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这就要求我们要更加重视精神文明建设,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高品质的精神文化需求。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更加坚定自觉地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在“交汇处”“交融处”“交锋处”筑起牢不可破的精神堤坝,建设无惧风雨的精神家园。


    广东将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系统学习《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论述摘编》等理论读本,守正创新、开拓进取,以高质量的精神文明建设成果,更好地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高举思想旗帜,切实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深入实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传播工程,健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工作体系,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坚持“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强化价值引领,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快推进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广东段)建设,用好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等红色资源,擦亮“青年说”“少年说”等社会宣传品牌,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融入社会发展、融入日常生活。


    培育时代风尚,让文明之花开遍广东大地。倡导和培育向上向善、刚健朴实的文化,深入实施“礼在广东”“南粤家风”等道德实践活动,完善优化“15分钟文明实践圈”,办好精神文明建设特别节目,擦亮“志愿广东”品牌,接续实施精神文明创建九大行动,推动文明创建提质提效。构筑文化高地,不断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实施高品质文化供给工程,建设覆盖城乡、优质高效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施文艺精品创作扶持计划,不断推出弘扬主流价值、引领社会审美的优秀作品。实施岭南文化“双创”工程,推动岭南文化焕发新的时代光彩。


    让精神文明之光闪耀现代化建设新征程


    江苏省张家港市文明委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深刻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五个方面的中国特色,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张家港作为“两个文明”协调发展的先进典型,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与时俱进大力弘扬张家港精神,自觉扛起“勇挑大梁”重大责任,敢为先锋、勇立潮头,全力打造“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中国式现代化县域先行区,让精神文明之光闪耀张家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


    从2005年成为首个县级“全国文明城市”,到如今综合实力保持全国同类城市前三名、连续六届荣获“全国文明城市”、实现中央文明委创建表彰“大满贯”,张家港走出了一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两个文明”协调发展的特色之路,“一把手抓两手、两手抓两手硬”成为张家港精神文明建设最宝贵的经验。张家港将在新时代不断守正创新、推陈出新,绣好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双面绣”,擦亮“文明张家港”金字招牌。


    多年来,张家港坚持人民立场,坚守为民之本,坚持将80%以上的财政支出用于民生领域,聚焦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保障,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努力提升群众“幸福指数”和城市“文明指数”,先后获评“中国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范例城市”“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等200多项荣誉。张家港将始终做到善治惠民、创建利民,坚持把群众“表情包”当作工作“风向标”,将群众“没有不满意”作为工作标准,让“富口袋”和“富脑袋”齐头并进,用心用情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在高质量发展中创造一批共同富裕典范性成果,全面彰显发展的内涵和温度,推动张家港从“小康范例”走向“共同富裕范例”。


    作为全国城乡收入差距最小的地区之一,张家港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全国领先,城乡一体文明成为“文明张家港”最大的特色。奋进新征程,张家港将创新城乡文明融合发展新路径,大力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文明创建工程、文化惠民工程,持续深化“同创共建”“结对共建”活动,放大“人人都是张闻明”等文明品牌影响力,办好长江文化节,高标准建设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张家港段)、精神文明建设张家港研究与交流中心、全国文明城市建设展览馆等重点项目,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精神文明建设,涵养文明基因,激发文明自觉,推动文明善治向更高层次、更高水平迈进,充分彰显“文明张家港”的示范性引领性,在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实践中,把“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这篇文章做好,矢志先行先试、勇当探路先锋,努力提交一份满意答卷。

    2023-01-29
  • 加强网络谣言协同治理 还一片清朗网络空间

    近日,一则男子因其江西萍乡的女友父母提出“1888万彩礼”而分手的不实消息登上热搜,引发广泛关注,后该男子发文的账号被平台永久封禁。


    网络谣言,是令人深恶痛绝的网络乱象之一。它们有的挑唆对立、引发恐慌,有的传递不良价值观,误导公众认知,有的危害网民人身财产安全,影响社会和谐稳定。整治网络谣言是网络生态治理的重要内容,也是回应公众关切、保障网民权益的迫切需要。


    据了解,2022年9月起,中央网信办开展了为期3个月的“清朗·打击网络谣言和虚假信息”专项行动。据通报,截至2022年11月,重点网站平台共处置传播网络谣言账号5400余个,对造谣传谣行为形成有力震慑。


    当前,网络谣言治理涉及民法典、刑法、网络安全法、治安管理处罚法、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等法律和行政法规,也涉及《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等行政规章,还有相关的地方性网络虚假信息治理规则。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将面临拘留、罚款等行政处罚。因散布谣言而侵犯公民个人名誉权的,依据民法典等相关规定,侵权者将承担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及赔偿损失的责任。此外,制造、传播谣言还可能承担刑事责任。


    需要指出的是,谣言治理的法律规则一定程度上呈现出一些分散化和非系统性现象:一是一般性立法中的原则性规定较多,缺少具体法律责任的规定,惩处力度较轻,难以与造谣传谣的损害后果相匹配。二是专门性立法缺失,制度分散化,条款冲突、标准不一削弱了执法的权威性。三是缺少网络谣言概念、构成要件、治理措施与程序的具体规定,较难实现对网络谣言的精准打击。


    为规避网络实名制,恶意注册及非法账号交易、非法个人信息获取等使得利用他人账号发布谣言信息成为可能。一些网络平台尤其是信息聚合类平台面对海量信息监管乏力。此外,行业自律规则中缺乏行之有效的纠纷解决机制与成员约束机制等,削弱了规则的权威性与自律效果。网络谣言治理更多是事后处置,虽能发挥一定的威慑作用,但谣言产生的负面效果难以及时消散。网络谣言产生的原因极为复杂。互联网的治理之道在于协同共治,网络谣言的治理也需要各方合力,既注重事后的追责与救济,更要注重事前预防与事中监督,合力铲除网络谣言生存土壤。


    协同治理,立法先行。应完善现有一般性立法中的网络谣言治理规则,准确界定谣言的概念、类型。我国刑法中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与寻衅滋事罪使用的是“虚假信息”的表述,应厘清谣言与虚假信息的关系,实现立法中“谣言”概念的统一。加强法律法规中涉网络谣言民事、行政与刑事责任的衔接适用,优化谣言治理的具体标准。必要时可考虑制定统一的互联网领域基本法律并专章规定网络谣言治理的内容,包括网络谣言的法律概念、类型,主管部门、网络平台、网络用户等不同主体在网络谣言治理中的义务与责任、网络谣言违法行为的构成要件、网络谣言治理的具体措施与程序、法律责任及其衔接等内容,在实现体系协调的同时节约立法与适用成本。


    提升部门监管能力。应建立健全网络谣言治理协调工作机制,加强部门协同与信息共享,提升网络谣言打击的效率。在执法过程中应当仔细甄别、准确界定是否构成网络谣言,正确处理个人权利和行政权力的边界,实现打击谣言与保护个人权利的平衡。积极利用信用评价体系,将网络谣言治理重心前置,合理利用黑名单制度等信用公示与失信惩戒机制,加强事前预防,从源头抑制谣言的产生与传播。


    充分发挥网络平台主体作用。互联网平台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社交平台、信息内容聚合平台等是网络谣言传播的主要载体,有效的平台内部治理机制是遏制网络谣言的关键。建立健全法律框架内的合规治理体系,网络谣言治理是重要内容。平台应积极进行内容的源头审核,聚焦源头打击,在服务协议与自治规则中明确规定对发布谣言的相关账号进行禁言或关闭处理等惩罚措施。积极进行谣言反制技术的研发与运用,充分落实网络实名制等相关规则,增强溯源与识别能力。建立健全专门的辟谣通道,由专业团队基于用户投诉、政府机构与新闻媒体反馈等机制准确发现和识别谣言,进行联合辟谣。


    善用行业协会的自律作用。完善行业组织内部的代表遴选机制、组织机构设置以及运行程序机制,保障行业组织的广泛代表性与公正性。行业自律公约制定中不仅应保证行业内服务商的广泛认可与接受,还要吸纳网络用户代表参与。同时应完善信息公开与意见听取机制,实现行业内的透明治理和民主治理,建立完善互联网行业内部因违反自律公约的争议解决、行业处罚和成员约束机制。


    深入培育公众网络素养。积极进行网络素养教育和互联网伦理培育,引导民众树立理性、科学的网络信息生产和传播意识。加强反谣言宣传,增强民众对网络谣言的判断力和鉴别力。健全相关机制,鼓励网民积极对网络违法行为和有害网络信息进行举报和监督,共同打造清朗网络空间。

    2023-01-28
  • 以有力政治监督保障党的二十大决策部署落实见效——访清华大学纪检监察研究院首席专家、教授程文浩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强调,要以有力政治监督保障党的二十大决策部署落实见效。政治监督是督促全党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有力举措,要在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上下更大功夫。


    党的二十大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做实做细政治监督,保障党中央大政方针和决策部署落地见效。”日前,清华大学纪检监察研究院首席专家程文浩教授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说。


    切实担负起“两个维护”的特殊使命和重大责任


    旗帜鲜明讲政治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鲜明特征,是我们党一以贯之的政治优势。


    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保证全党服从中央,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党的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新时代十年,我们党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旗帜鲜明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推动全党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纪检监察机关是管党治党的政治机关。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是新时代新征程上纪检监察机关的重大使命、重大责任。程文浩说,要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部署要求,坚持和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推动各级党组织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确保全党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政治纪律是党最根本、最重要的纪律。新时代十年,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纪检监察机关严肃查处和坚决清除同党离心离德的“两面人”、结党营私的“小团伙”、阳奉阴违的“伪忠诚”,有力维护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程文浩表示,要围绕党的二十大决策部署推动政治监督,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及时发现、着力纠正“七个有之”问题,坚决防止领导干部成为利益集团和权势团体的代言人、代理人,坚决清除表里不一、阳奉阴违的“两面人”。同时,及时纠正贯彻落实党中央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存在的政治偏差,切实打通堵点淤点难点,确保执行不偏向、不变通、不走样。


    更加自觉地把工作置于党和国家大局中谋划推进


    党的二十大就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制定大政方针和战略部署,每一方面都涉及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都与14亿多中国人民的生活紧密相关。


    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到哪里,政治监督就跟进到哪里。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开局关乎全局,起步决定后程。“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对围绕落实党的二十大战略部署强化政治监督作出具体部署。”程文浩说,严格按照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要求,政治监督要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党中央决策部署同部门、行业、领域实际紧密结合,看党的二十大关于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主动构建新发展格局等战略部署落实了没有、落实得好不好;看党中央提出的重点任务、重点举措、重要政策、重要要求贯彻得怎么样;看属于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职责有没有担当起来。


    以高质量监督保障党和国家事业行稳致远


    程文浩表示,要坚决落实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部署要求,保障党的二十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地。


    政治监督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必须冲着具体的事去、盯着具体的任务抓、扭着具体的问题改,对监督谁、为谁监督、监督什么、怎样监督等要心中有数。政治监督精准化,要求对发现、分析、反映和推动解决问题都要精准。政治监督常态化,要求将监督融入日常、做在经常,让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


    程文浩说,在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过程中,要紧盯“关键少数”。他表示,突出对“一把手”的监督是做实政治监督的重要抓手,要将各级领导班子特别是“一把手”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情况,作为政治监督的重要内容,通过政治监督及时发现和纠正政治偏差,纠正维护群众利益不担当、不作为问题。


    强化政治监督,将监督的有效载体和抓手落实落细,不断丰富政治监督的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记者注意到,纪检监察机关不断推动完善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实机制,建立健全台账管理、动态跟踪、限期办结、督查问责、“回头看”等措施制度,着力打通党中央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最后一公里”。


    程文浩表示,以具体求深入,以精准求实效,以常态求长效,把政治监督贯穿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各方面,推动党的各级组织、全体党员自觉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对标对表,同党中央决策部署对标对表,从而以高质量监督保障党和国家事业行稳致远。

    2023-01-28

  • 首 页  上一页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下一页    尾 页  

    版权声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 8629 6259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696号 蒙ICP备160010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