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快世界一流大学建设 为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新贡献

    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双一流”建设高校和国家重点建设的唯一综合性海洋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深刻认识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深刻理解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深刻把握高等教育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担负的重要使命,充分发挥高校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重要结合点的独特作用,奋力开创建设特色显著的世界一流大学新局面。


    坚持党的领导,提升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引领力。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海洋大学三亚海洋研究院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及时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完善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实机制。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贯彻民主集中制,完善党委履行管党治党、办学治校主体责任机制。着力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扎实推进“双创”“双带头人”培育创建。开展干部政治能力提升、队伍建设提质、奋进精神提振行动,激发干事创业活力。加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弘扬自我革命精神,健全完善监督体系,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坚持立德树人,提升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竞争力。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积极推进思政工作守正创新,充分发挥“大思政课”育人作用,深化“三全育人”改革,坚持“五育并举”,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强化实施“拔尖计划2.0”“强基计划”“卓越计划2.0”等,深入实施卓越研究生教育行动,加强本研贯通培养体系建设,建强崇本学院、未来海洋学院,建设未来技术学院,培养造就国家海洋事业的领军人才和骨干力量,坚定不移走好人才自主培养之路。


    坚持引育并举,提升打造世界海洋人才高地的支撑力。坚持党管人才,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密切配合、学院具体实施的人才工作体系。强化人才强校首位功能,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校战略,完善富有中国海大特色的人才工程体系,构建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推进“筑峰”“繁荣”等校内人才工程和青年英才海外培育计划,充分发挥博士后作为人才队伍蓄水池的重要作用。深化人才发展机制改革,完善各类人才发展体系,构建更加科学多元的人才评价体系,激发队伍创新创造活力。努力培养更多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打造世界海洋人才高地,形成人才竞争比较优势。


    坚持服务国家,提升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创新力。坚持把服务国家作为最高追求,坚持“四个面向”,加强有组织科研,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推进实施“透明海洋2.0”“蓝色药库”“蓝色粮仓2.0”“健康海洋”“深蓝大脑”以及海洋工程和装备等重大科技创新工程,建好前沿科学中心等国家级重大科技创新平台,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着力解决“卡脖子”问题,助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构筑世界重要的海洋创新高地。牢牢把握重大历史机遇,深度融入和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面向海洋强国建设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深入推进科教、产教、校地融合,加快西海岸校区、三亚海洋研究院等战略载体建设,实施好驻鲁部属高校服务山东重点建设项目,增强创新驱动发展的能力和贡献。


    坚持开放办学,提升深化国际交流合作的影响力。深入推进对外开放,紧扣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国家外交大局、共建“一带一路”和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推进高水平对外交流合作。拓展全球海洋科教协作网络,深化与世界一流科教机构高水平、实质性合作。强化国际涉海大学联盟等国际组织作用发挥,谋划发起国际大科学计划,在更多国际组织和国际计划中发挥更大作用,增强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


    坚持文化引领,提升汇聚师生团结奋斗的向心力。深入实施文化引领战略,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化以“海大精神”为核心的大学文化建设。加强校史研究,深入挖掘红色资源,讲好海大故事,展现海大形象,传播海洋文化。厚植校园文化氛围,提升校园文化品位,增强师生校友价值认同、情感认同,建设好共有精神家园,为一流大学建设提供更为强大的精神力量。


    党的二十大吹响了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和海洋强国的时代号角。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学校将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进一步增强历史自信、历史自觉和历史主动,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加快建设特色显著的世界一流大学,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2023-01-18
  •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定不移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指导实践

    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要跟进一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是党的思想建设的根本任务”,强调“健全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指导实践工作体系”。这是推进新时代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重大举措。新征程上,必须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坚定不移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指导实践。


    1.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


    一个民族要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刻不能没有正确思想指引。新时代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指导实践,必须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作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系统深入回答了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党治国理政的一系列重大时代课题,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思想之旗、精神之魂,是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学习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必须把握好这一科学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坚持学而信、学而思、学而行。


    在深学细悟中感受真理伟力。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只有笃学不倦、笃思不止,原原本本学理论、逐字逐句读原文、逐章逐节悟原理,在观全景、知全貌、明全义中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深刻认识这一科学思想的历史地位和重大意义,深刻领会这一科学思想的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实践要求,深刻把握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才能真正学深悟透。要在人民立场、民族抱负、历史担当、世界责任中把握其要义,在学习中深刻感悟习近平总书记是经过历史检验、实践考验、斗争历练的当之无愧的党的核心,是赢得全党全国人民衷心拥护爱戴的人民领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领路人。


    在融会贯通中筑牢信仰之基。弘扬马克思主义优良学风,把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同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贯通起来,同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结合起来,同新时代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丰富实践融通起来,准确把握这一思想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在学习中注重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进一步夯实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忠诚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对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强信心。


    在知行合一中汲取奋进力量。党的创新理论不是教条而是行动指南。学习的目的全在于运用。学懂、弄通是前提,用好、做实是根本。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行,就在于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并用以指导实践。我们要把握新征程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树立鲜明的实践导向、问题导向、效果导向,锚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牢牢把握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任务,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把自己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主动做起而行之的行动者、当攻坚克难的奋斗者。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观察新形势、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将学习成果体现到提高政治能力和领导水平上,体现到更好满足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上,体现到增强斗争本领上,在工作中不断创造新气象、实现新作为。


    2.完善和发展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指导实践的各项制度机制


    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指导实践,必须抓好制度建设,注重建立长效机制,在健全理论学习教育、理论研究阐释、理论宣传宣讲等机制上下更大功夫,推动学习贯彻不断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


    健全理论学习教育机制。突出针对性和实效性,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抓好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运用好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这一重要组织形式和学习交流途径,探索实施分类分级管理机制,形成以上率下的学习传导机制。利用好“三会一课”、主题党日、集中培训等基本制度,建立和完善理论学习监督检查制度。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引导党员、干部不断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积极建好、用好网络学习载体,充分发挥“学习强国”“干部网络学院”“干部在线学习”等学习平台作用,不断增强平台黏度,提升学习效果。重点抓好青年这个重要群体,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引导青年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伟大实践中建功立业。


    健全理论研究阐释机制。理论研究越深入、越透彻,对科学理论的认识越深刻,掌握理论、运用理论就越自觉。聚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大思想观点,围绕理论体系、思想风貌和学理创造,持续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建设。准确把握新征程新要求,树立问题导向,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加大对重大理论问题、重大现实问题、重大实践经验研究总结的力度。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编译和研究,从科学理论的历史传承中汲取智慧,使广大人民群众更深刻地感悟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不断增强对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按照《国家“十四五”时期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划》要求,扎实推进国家高端智库和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科学谋划、统筹协调、培育支持各类智库有序发展,着力建成定位清晰、特色鲜明、布局合理的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体系。建好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培养一大批高素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


    健全理论宣传普及机制。健全面向基层、面向群众的理论宣传普及工作体系,在创新机制中推进党的创新理论进企业、进农村、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进军营、进网络。积极回应社会关切,通过鲜活生动的事例、群众喜闻乐见的话语方式、通俗易懂的语言、接地气的方式讲述好新变化、新面貌、新气象,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实现“听者爱听、说者善说、彼此共鸣”。推出适合党员干部、青年学生、知识分子、基层群众的理论产品,实现精准传播、有效覆盖。传播手段上彰显网络新媒体优势,重点打造H5、动漫、可视化数据、VR等表现形式,主动融入网络流行文化圈,有效提升理论宣传的到达率、点赞率。完善各类资源平台优化整合机制,充分用好县级融媒体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等资源要素,集聚、整合与优化配置效能。分层次、宽领域建立宣讲队伍,整合各类宣讲人才资源,加大培育培训,推动宣讲队伍专业化建设。


    3.以党的创新理论为指导,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


    新时代新征程,坚定不移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指导实践,必须勇于结合新的实践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善于用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在“两个结合”中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在新时代新征程创造令世人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迹。


    在紧跟时代步伐中推进党的理论创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处于关键时期,我们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会越来越多,风险考验会越来越复杂,甚至会遇到难以想象的惊涛骇浪,决不能有任何喘口气、歇歇脚的想法。在新征程上,坚定自信自强,在掌握历史主动中引领时代前进,不断提高运用科学理论指导我们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的能力,依靠科学理论引领伟大事业,不断赢得优势、赢得主动、赢得未来。把握历史大势、顺应潮流,持续推进党的理论创新,以理论上的创新科学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更好应对变局、把握大局、开创新局。


    在满足人民需要中推进党的理论创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立场推进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和本质要求,回答了理论创新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今天,我们所面临问题的复杂程度、解决问题的艰巨程度明显加大,给理论创新提出了全新要求。应按照党的二十大提出的“站稳人民立场、把握人民愿望、尊重人民创造、集中人民智慧,形成为人民所喜爱、所认同、所拥有的理论”的要求,从人民的站位、人民的视角、人民的需要、人民的经验出发,发挥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保持同人民群众最密切的联系,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及时总结实践经验并进行新的理论创新。


    在坚持问题导向中推进党的理论创新。坚持问题意识、解答时代问题是理论创新的动力。新时代新征程,只有坚持问题导向,不断推动理论创新与解决问题之间良性互动,才能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必须不断“增强问题意识,聚焦实践遇到的新问题、改革发展稳定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国际变局中的重大问题、党的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不断提出真正解决问题的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着眼我国发展面临的新的战略机遇、新的战略任务、新的战略阶段、新的战略要求、新的战略环境,在破解各种问题中作出符合中国实际和时代要求的正确回答,得出符合客观规律的科学认识,形成与时俱进的理论成果。


    在发展理论中推进党的理论创新。理论创新只有在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理论需求紧密结合中才能具有指导意义和真理价值。中国共产党人将坚定信仰马克思主义与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掌握其基本立场观点方法,不断推进理论创新,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为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重大贡献。当前,我国正处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中,必须继续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有机统一起来,坚持“两个结合”,牢牢把握“六个必须坚持”,更精准地运用马克思主义之“矢”去射新时代中国之“的”,在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加蓬勃发展中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在引领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中不断进行理论创造,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生命力。

    2023-01-18
  • 自觉履行使命担当 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战略支撑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清华大学党委把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的首要政治任务,自觉履行使命担当,把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培养人才第一资源、增强创新第一动力更好结合起来,努力为一体推进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战略支撑。


    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培养人才是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的大计,也是大学对国家最根本、最重要的贡献。清华大学要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落实“八个相统一”“六要”要求,深化思政课改革,坚持教学也是学术理念,推进课程思政、探索导学思政,上好新时代“大思政课”。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应国家之所需,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重点,弘扬又红又专、全面发展的培养特色,坚持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教育理念,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探索推动本科生文理渗透、通专融合的培养方式,加强科学精神、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教育,深入实施“强基计划”,创新完善因材施教模式,激励最优秀学生投身基础学科研究。推进“让学术更学术、让专业更专业”的研究生分类培养,完善研究生申请学位创新成果评价制度,激励博士生勇闯“无人区”、做“第一等的题目”,建好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加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创新科教融汇、产教融合培养机制,鼓励教师及时将科研成果转化为课程教学资源,依托大型科研平台、重大科研任务培养创新人才,推动行业企业全方位参与协同育人,着力提升研究生发现真问题、解决大难题、定义新命题的实践创新能力。


    完善大学创新体系,在服务国家的历史进程中成就一流大学的新高度。科技是推动历史前进的磅礴力量。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勇攀高峰,充分发挥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的策源地作用。清华大学要继续秉持“顶天、立地、树人”的科研宗旨,深化科研体制机制改革,以“主动请缨”的责任担当、“打虎上山”的大无畏气概,坚持“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斗争精神,敢于跨过科技创新领域的“鸭绿江”,努力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把学科建设作为发展根基,优化学科布局,统筹学科发展,全方位、高质量推进学科建设,营建健康学术生态、实现有效学术治理。用好学科交叉融合的“催化剂”,打破学科专业壁垒,完善学科交叉管理机制,针对国家急迫需要和长远发展重大需求,推进战略性新兴交叉学科建设,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突出“从0到1”原创导向,加强对重大科学问题的部署,强化对非共识、高风险、颠覆性科学探索的支持,力争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的重大突破。瞄准关键核心技术,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不断优化重大项目管理机制,推进全国重点实验室改革,深度参与国家实验室建设,建立健全重大科技创新基地协同创新机制,不断产出“与国家发展需要丝丝相扣”的高水平创新成果,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打造大学和企业创新“双引擎”,深度参与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实施。积极开展国际科技合作,建设高水平合作研究平台,积极参与推动国际大科学计划,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促进人类共同福祉。


    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核心战略,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世界科技强国必须能够在全球范围内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我国要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归根结底要靠高水平创新人才。清华大学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持续推进人才强校核心战略,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明确政治标准和学术标准并重,改进面向人才的思想政治工作,加强对学术骨干教师的政治吸纳,努力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事业中来。完善更加开放的人才引育机制,汇聚一批世界顶尖人才和一流学者,培育一批倾心育人的教学名师和具有创新活力的青年人才,把清华园建设成为人才的向往之地、心安之处。坚持全方位培养用好人才,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实施更加积极、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特别是加大对青年教师的支持力度,让他们挑大梁、当主角、快成长。坚持将师德师风作为人才评价第一标准,强调教书育人第一学术责任,坚决破除“五唯”,倡导重师德师风、重真才实学、重质量贡献的学术评价导向。加强学术共同体建设,强化学术共同体的自律意识,提升学术共同体成员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对学术不端行为“零容忍”。引导教师把服务国家作为最高追求,深入推进有组织科研,支持广大教师“做第一等的学术”、做有长远意义的研究,让各类人才的创新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传承一代代大师的思想学问、气度风范、精神品格,让大师风范在校园永驻。


    《光明日报》(2023年01月16日05版)

    2023-01-16
  • 自主科研仪器,践行原始创新

    自主科研仪器,践行原始创新


    讲述人:清华大学自动化系教师吴嘉敏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这不仅对新时代高等教育赋予了新的历史责任和战略使命,也对我们科学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2021年4月19日,清华110周年校庆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清华大学考察,特别来到成像与智能技术实验室。我非常有幸就在现场,当总书记提到“中国教育是能够培养出大师来的”,让我们这些清华自己培养的博士们备受鼓舞,也深深感受到了总书记对我们青年科研工作者的期望。


    2013年,为了突破现有生物成像仪器“管中窥豹,只见一斑”的局限,实现对复杂生命活动从亚细胞到器官的跨尺度观测,推动生命科学和医学的重大突破,自然科学基金委国家重大科研仪器设备研制专项“多维多尺度高分辨率计算摄像仪器”正式启动。我有幸作为技术骨干参与其中,面向这一世界科技前沿,开展关键技术攻关。经过九年的不懈努力,戴琼海院士带领的成像与智能技术实验室在活体介观显微观测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进展,先后突破了光学像差、光毒性、光量子噪声极限、空间带宽积等国际难题,打开了哺乳动物大规模细胞间相互作用研究的大门,相关工作成果接连发表于《细胞》《自然》《自然·生物技术》等权威期刊,实现了国际脑科学和肿瘤研究观测仪器的领跑。


    生逢盛世,肩负重任。未来,我们将面向国家重大需求,为中国成为世界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作出自己更大的贡献!

    2023-01-16
  • 让宣讲形成燎原之势 使党的创新理论在基层落地生根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围绕党的二十大提出的新思想新论断、作出的新部署新要求,浙江组织开展“六学六进六争先”等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学习实践活动,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基层、走进群众、浸润人心,使党的先进思想理论在人民群众心中生根发芽,焕发出蓬勃生命力。


    营造浓厚宣讲氛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全面、系统、深入学习,才能完整、准确、全面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为确保宣讲严格按照党中央要求开展,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讲深讲透讲准,浙江推动形成了党员干部示范引领、社会各界齐心合力、青年群体张扬活力的宣讲格局。


    “关键少数”以上率下,让宣讲持续兴起热潮。浙江注重发挥领导干部“关键少数”的引领作用,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上,推动“关键少数”引领“绝大多数”,以上率下做好榜样示范。积极组建以省领导、各设区市委主要负责同志、省有关部门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为代表的宣讲团,通过集体备课、座谈讨论等方式广泛开展研究式学习、讨论式学习、体验式学习,带动全省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学深悟透、深刻把握党的二十大精神精髓要义,带头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各类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全省上下迅速兴起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强大声势。


    社会各界群策群力,让宣讲形成“燎原”之势。宣讲受众分布广、人员多,需要一支兼具政治素养、理论水平、宣讲能力的高素质宣讲员队伍,进行全方位、多层次、多声部宣讲。浙江以社科机构、高校智库等专家学者及宣讲名师组成的省级理论宣讲名师工作室为中枢,各地遴选一批与群众联系紧密、有志于宣讲的基层党员干部、乡村带头人等,再培养和发现一批社区、企业的“民间讲师”,逐步形成了社科专家深入讲、青年群体组团讲、新闻记者访谈讲、基层干部一线讲的宣讲局面,推动宣讲既分不同人群“精准滴灌”,又在社会面形成全覆盖。


    青年“后浪”比学赶超,让宣讲成为一种时尚。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浙江在全省广泛开展“浙青年·爱学习”、青年辩论、党的二十大精神知识竞赛等各类活动,如丽水市成立“新时代青年挺进师”学习小组,金华磐安打造“向上青年学习班车”,衢州市推广“8090”青年宣讲团等,在全省范围内发掘培养了一批爱学习、勤思考、善宣讲的青年骨干。通过寻找“00后talker”活动,浙江在全省各高校和企业中选拔优秀青年宣传员,“00后”宣讲员正式“上岗”。他们运用新媒体等多种形式,讲好新时代十年的历史性成就,用青春的话语讲活浙江的“红色根脉”故事和共同富裕探索实践,为全省的宣讲氛围增添了一抹亮丽的青春色彩。


    创新话语表达方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以来,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是十分生动的,我们的学习也应该是生动的。浙江用心展开理论通俗化阐释,采用更新潮、更活泼、更亮眼的表达方式,力争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讲清楚、讲明白,让老百姓听得懂、能领会、可落实。


    结合读者关心的生活热点讲,增添理论宣讲的“家常味”。浙江各地积极组织专家学者、宣讲名师等深入探讨、细化研究,以大众视角对党的二十大精神进行专题梳理和话语解读,结合群众通俗易懂的家常话、喜闻乐见的身边事,用“亲身经历”讲出“理论魅力”、用“邻里家常”唠出“理政新篇”,助推党的二十大精神入脑入心。如杭州组织4名杭州市党的二十大代表走进基层一线,以自己的参会经历、切身感受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湖州“走美丽乡村看最美中国”活动中,全省8名党的二十大代表走进农家小院、矿坑遗址话感悟、谈收获,使宣讲过程亦成为连接党心民心的过程。


    结合表现新潮的数字载体讲,升级理论宣讲的“时代感”。借助新兴技术载体,浙江各地的理论宣讲增添了更多新颖表现形式,赋予受众更加鲜活饱满的学习体验。如嘉兴市的“红色剧本杀”沉浸式情景党课,打破传统宣讲方式,变“读稿宣讲”为“故事宣讲”,变“灌输宣讲”为“互动宣讲”,变“台上台下”为“围坐一堂”,让受众充分参与学习过程,收获感更足。宁波市《张人亚》《永不消逝的光辉》等情境微宣讲,通过角色代入、情景诵读、光电演绎等方式,让受众“亲身”体验革命先辈的英雄事迹,使对历史的回眸、思想的体悟更加直击人心。


    结合积韵流长的传统文化讲,彰显理论宣讲的“文艺范”。浙江拥有传承悠久、润泽人心的文化富矿,将诗词歌舞、书法曲艺等文化瑰宝融入理论宣讲中,突破了传统宣讲单调刻板的窠臼,让受众爱听爱看、乐在其中。如舟山市将海岛特有的渔歌号子、舟山锣鼓等乡土艺术应用到宣讲中,将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和政策方针用“三句半”“快板书”“顺口溜”等形式进行演绎。绍兴市运用评话、莲花落、越剧等文艺形式开展宣讲,制作了一批具有本土特色的宣讲作品,让受众接受思想洗礼的同时感受文化之美。


    立体传播党的声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读者在哪里,受众在哪里,宣传报道的触角就要伸向哪里,宣传思想工作的着力点和落脚点就要放在哪里。浙江积极开辟辐射面广、目标明确、立体多元的宣讲阵地,让党的声音更快、更准、更便捷地传达到全省各地。


    统筹兼顾网上网下,增强信息传播时效度。当前,互联网逐渐成为人们获取信息资讯、工作学习的重要途径和工具,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必须统筹规划好线上线下媒体传播,充分协调利用好报、网、端、微、视、屏等平台资源,推进全矩阵宣传。浙江通过开设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专题专栏、探索打造“云端微型党课”,积极开发掌上学习平台等,逐渐在网络上形成受众群体多样、传播面广的宣传声势。如金华义乌依托公共直播间,把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搬进了“联合国社区”。台州市“理润青年”云宣讲、“小马扎课堂”等,吸引了百万人次前来学习互动。


    注重宣讲分层分众,提升思想传达针对性。宣讲需考虑不同行业、不同领域、不同群体的差异性和特殊性,注意“把握大势、区分对象、精准施策”,才能有的放矢地满足各类人群的多维需求。浙江各地通过实地调研、问卷调查等方式,从需求侧出发,围绕宣讲对象关心的难点热点,号准脉、开好方。如宁波市条块式、分众化开发课程,推出专家宣讲师资库和宣讲菜单,提供“你点我派”服务。湖州市派出“宣讲名师”“媒体记者”“家园先锋”“志愿巾帼”等队伍深入各地开展对象化互动化宣讲,有效地找准了“要讲”和“想听”契合点。


    宣讲场景立体多元,扩大理论宣传覆盖面。浙江各地积极开辟生活化、日常化学习场景,把宣讲搬到街头巷尾、公园广场和车间工地。如金华市在公交车阅读专区印制宣讲二维码,将8路公交“劳模创新号”打造成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红色移动课堂。温州市创设“车间课堂”“工地课堂”等宣讲模式,引导党组织书记、党员深入生产车间、项目一线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有效解决两新组织工学矛盾问题。舟山普陀的“海上”流动课堂,切实打通“最后一公里”,让宣讲不限于讲台、不囿于课堂,人人可参与、人人爱参与。

    2023-01-13
  •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

    纵观世界近现代发展史,现代化总是与民主相生相伴。现代化为民主提供物质、精神等基础保障,而民主则是现代化的目标和本质之一,民主政治发展状况直接影响现代化的前进方向和实现状况。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这就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这一关键维度描绘了中国式现代化所追求的民主政治图景。准确理解全过程人民民主与中国式现代化之间的深刻内在关联,有助于我们更好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前进方向、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目标特点,进而更好把握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


    全过程人民民主与中国式现代化蕴含共同价值原则


    全过程人民民主与中国式现代化,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科学运用马克思主义回答时代课题所取得的理论创新成果,是建立在唯物史观基础上的实践经验总结,凝结着党基于中国国情和自身奋斗目标所作出的重要价值判断。


    全过程人民民主与中国式现代化充分表达了党对人民群众历史主体地位的尊重与维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百年来,在由政党本质所决定的政党使命驱动下,中国共产党始终站在人民立场上探索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方案,正确认识和把握实现现代化所必须遵循的客观规律,在各个历史时期准确提出并顺利完成目标任务。持续、切实回应人民群众不断提升的美好生活期待,构成中国式现代化各项事业展开的逻辑起点。因而,中国式现代化鲜明贯彻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人民群众不仅是现代化进程推进的力量主体,也是现代化发展成果的受益主体,强调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诉求必须通过党和国家各方面工作生动具体地呈现出来,而这也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成为中国式现代化本质要求的基础所在。


    全过程人民民主与中国式现代化彰显中国精神的本质内涵与发展方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人类文明发展史不断验证这样一个规律:政治制度的建构、发展道路的确立,只有立足本国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才能取得成功,只有不断改革创新才能持续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与中国式现代化,植根于中国灿烂辉煌的历史文化,创造性传承与发展了艰苦奋斗、独立自主、不畏艰险、众志成城等价值理念;同时,二者都是党与时俱进、改革创新的时代结晶与理论提炼,折射出百年来党领导人民坚守的价值追求和共同愿景。植根民族、紧跟时代,中国精神所释放的强大力量激励中国人民不断勇毅前行,从而在全过程人民民主与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中始终保持文化自信和战略定力。


    全过程人民民主与中国式现代化共同体现了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的文明担当。现代化的发展成果不应由少数国家所独享,现代化的成功标准也不能由少数国家所决定。中国用几十年时间走过了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在剧烈的社会变革中,没有发生后发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容易出现的社会动荡,不仅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奇迹,也创造了社会长期稳定奇迹。中国共产党提出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这些价值要素贯穿和内化于全过程人民民主和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动实践中,展现了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明担当,极大鼓舞了广大发展中国家独立自主探索本国民主制度和现代化发展道路的信心。


    全过程人民民主从政治主体维度诠释中国式现代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基于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创造性提出了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政治理念。全过程人民民主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政治特征和民主要求,从人民当家作主的主体角度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导向和实践要求。


    全过程人民民主凸显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人民立场。“现代化”本身即意味着人类对自身认识从古典到现代的跃升,彰显着人类在处理自然关系、社会关系的方式方法以及目标指向上实现了深刻变革。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需要呈现出人类文明朝着更高标准演进的动态趋势,而不是冰冷的、机械的社会发展形态更迭。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导致人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不可持续性作了系统批判,论证了社会主义先进制度何以能够实现各方面综合协调发展的人民根基。全过程人民民主作为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民主运行机制,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各环节,强调维护人民群众全面综合发展的权益,进而契合中国式现代化所强调的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具体要求。


    全过程人民民主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取得成功的深层动因。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开创的、属于全体中国人民的发展伟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式现代化区别于其他国家发展道路的核心标识和关键要素。党领导的现代化是为了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毛泽东同志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指出,“有了人民的国家,人民才有可能在全国范围内和全体规模上,用民主的方法,教育自己和改造自己”。党的全面领导将人民群众的主体力量充分组织和动员起来,是中国式民主能够形成全过程运行机制的根本所在。与此同时,全过程人民民主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重要方式,一方面确保人民群众拥有安定有序的政治环境、充足良好的政治条件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各项事业;另一方面促进各领域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实现大团结,推动形成有助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广泛共识和强大合力。


    全过程人民民主为解决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风险考验提供了科学方案。中国人口多、底子薄,地区差异大,社会环境复杂,面临世所罕见的现代化发展难题。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也是中国式现代化克服一切艰难困苦、不断取得新胜利的大前提。进一步来讲,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制度方案充分彰显了中国智慧,能够通过系统全面、相互衔接的完整民主实践机制,引领人民群众围绕发展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行广泛商量,并达成统一的思想认识,从而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深厚民意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民主不是装饰品,不是用来做摆设的,而是要用来解决人民需要解决的问题的。”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价值理念和机制设计富有实效性和创造性,能够充分激发社会发展活力,发挥各领域人民群众的聪明才智,从而有效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为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标明实践进路


    中国式现代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在新的历史方位上,全过程人民民主应以现代化目标要求为发展导向,不断塑造比较优势。


    以现代化发展布局不断完善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体系。民主制度与程序具有鲜明的时代性,需要围绕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更新、更高实践需求不断进行完善和优化,避免出现因制度体系不完善、不配套、不精准而造成的民主落实不足问题。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全局性、长期性的系统工程,坚持和完善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体系,应从中国式现代化的顶层设计和战略部署出发,建立健全更多类型、更多功能的民主制度与程序安排,加强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体系的有效联动,为中国式现代化各项事业整体推进凝聚强大民主力量。


    以现代化目标任务持续明确全过程人民民主核心议题。民主议题设置是政治实践的重要环节,民主体制机制的运行往往围绕特定政治议题而展开。党的二十大报告在阐述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时,明确界定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深刻内涵与本质要求,并提出了未来一段时期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任务。全过程人民民主各项制度安排和工作举措应提升现实针对性,始终聚焦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关键性议题,以党和人民事业规划为发展导向。在各个领域和各个层级酝酿、商讨、解决相关具体议题时,应密切结合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要求,最大限度整合有益于社会进步的丰富民主资源。


    以现代化治理能力全面提升全过程人民民主发展效能。民主与治理在政治实践中相互贯通。从治理的本源内涵看,民主被视为判断治理状态是否真正达成的关键要素。而从民主的实践价值看,治理是民主的政治功能得以释放的重要场域,治理能力大小也是检验民主体制机制科学与否的重要尺度。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方面,为强化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效能指明了方向。以现代化治理能力赋能全过程人民民主,应提升民主参与主体运用民主制度解决实际问题的本领,同时注重锻炼广大人民群众和公权力主体参与民主治理的能力,通过价值引导、教育培训等方式塑造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价值观。


    以现代化信息技术深入拓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实施空间。信息技术革命在推动人类生产力极大跃升的同时,深刻改变了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和社会交往的范围、内容与形式。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所伴随的科技进步,为丰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践内涵提供了动力源泉。第一,以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平台为载体充分贯彻网上群众路线,搭建网上网下相融合的民主参与机制;第二,增强全过程人民民主运行程序的智能化、数字化水平,搭建更加便民、更加多样的民主参与渠道;第三,将现代化信息技术有机融入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环节的具体实施过程,提升全过程人民民主运行效率。

    2023-01-13
  •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融入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方式与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用好红色资源,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在河南安阳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红旗渠精神同延安精神是一脉相承的,是中华民族不可磨灭的历史记忆,永远震撼人心。年轻一代要继承和发扬吃苦耐劳、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摒弃骄娇二气,像我们的父辈一样把青春热血镌刻在历史的丰碑上”。包括伟大建党精神、延安精神、红旗渠精神等在内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上好“大思政课”的鲜活素材、融通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效媒介。依托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相关学术成果和实践教学基地,通过课堂叙事式教学、平台情景式教学、基地体验式教学、网络延展式教学的“四位一体”立体化实践教学模式,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全面融入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能够使广大青年学生深刻领悟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丰富内涵和时代意义,激励他们继承优良传统,赓续红色血脉,将志气、骨气、底气固化为信仰,转化为信念,强化为信心。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用红旗渠精神教育人民特别是广大青少年,社会主义是拼出来、干出来、拿命换来的,不仅过去如此,新时代也是如此”。弘扬包括红旗渠精神在内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重在实效性,实现课堂叙事式教学、平台情景式教学、基地体验式教学、网络延展式教学的相互渗透、有机融合、功能互补,有效整合校内校外、课内课外、线上线下等教育教学资源,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课堂叙事式教学,指根据“小故事大主题、语言通俗易懂、贴近学生实际”的原则,针对教材中的不同知识点,挖掘“红色故事”蕴含的教育主题,聘请英雄模范人物担任特聘教授走进课堂,强化课堂教学的叙事性和吸引力。平台情景式教学,指借助多功能思政课实践教学平台,以学生深度参与、深度体验为主旨,利用文艺表演、情景剧、辩论赛等形式,将教学内容转换在体验探究之中。基地体验式教学,指因地制宜,建立和利用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通过参观考察、调研访谈或劳模授课,引导学生带着问题感受革命历史、感悟先进事迹、追寻先辈足迹,用百年奋斗的辉煌成就激发学习热情和奋斗激情。网络延展式教学,则是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等共享性学习资源,运用虚拟仿真、新媒体、人机交互、大数据等技术,让学生在图形、动画、三维场景构造的虚拟环境中感受和掌握教材内容。


    通过“四位一体”立体化实践教学,把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融入高校思政课,以课堂理论教学为支撑,实现了对机制、资源、功能等现有实践教学要素的深度整合,克服了实践教学要素离散化的困难,打通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之间的时空壁垒,体现了从知性启智、感性润心,到悟性思辨、理性笃行的循序渐进过程。


    首先,回应时代课题,构建“大思政课”体系,创意性实现了“思政课堂—校内平台—校外基地—网络空间”的联通互补和互融互促。坚持开门办思政课,推动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结合,完善思政课实践教学机制,已经成为深化思政课改革创新的重要突破点。“四位一体”立体化实践教学模式,在内容上实现了教材与现实相结合,在形式上实现了显性与隐形相结合,在功能上实现了引领与内化相结合,在场域上实现了课堂与社会相结合。


    其次,坚持问题导向,突破实践教学“瓶颈”,创造性地解决了实践教学方法难多样、参与难全员、效果难呈现、运行难长效等问题。有效解决了实践教学长效规范运行的难题,通过系统建构、整体推进,克服了教学组织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有效解决了实践教学要素分离的弊病,通过同类资源协同化、社会力量同向化、异质资源相容化,实现教育资源配置效益的最大化;有效解决了实践教学实施偏窄扁平的困境,通过深度挖掘实践教学元素、综合利用实践教学资源、高效整合实践教学功能,实现实践育人的全员、全方位和全过程。


    再次,立足根本任务,聚焦“讲深讲透讲活”,创新性地聚焦“教”与“学”的主要矛盾,以学生为主体反向设计实践教学实施方案。通过开展课堂叙事式教学,实现明理学道;通过网络延展式教学,实现明理识道;通过平台情景式教学,实现明理悟道;通过基地体验式教学,实现明理行道。在方法选取、路径实施、原则遵循、环境优化、机制保障等方面,坚持一切以学生成长成才为中心进行顶层设计,形成了“教师+学生”双主体的实践育人体系,从而把“教”的目标和成效化于“学”的感知和践行,让学生在教学主体转换中做到知行合一。


    实践教学模式倡导不同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协同与互动,以及不同实践教学方式的整合与联动,旨在通过实践教学过程的“共建”和“共育”,实现实践教育价值的“共创”和“共享”。以伟大建党精神、延安精神、红旗渠精神等丰富多样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作为抓手,通过“四位一体”立体化实践教学,为构建课堂教学引领实践教学、实践教学反哺课堂教学的良好生态提供了有效路径。


    通过专题化推动,贯通“课堂+实践”,解决课堂教学供给与学生理论需求不平衡的矛盾。依托区域红色文化资源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提炼契合每门思政课的实践教学主题,通过专题开发形成故事资料库、实践要素牵引导图、整体化流程表等实操方案,以避免实践教学目标离散、方法随意等问题;以课堂叙事为牵引,推动“英模情感叙事+教师道理叙事”相结合、理论课堂讲授与实践教学内容相融通,通过具象化的教学主题、艺术化的教学方法、生活化的教学叙事,增强思政课理论教学的实践性;有效拓展课堂教学的时空场域,将教材重难点作为核心问题融入实践教学设计,多角度、全空间聚焦问题解决,有效平衡课堂供给有限性与学生需求多样化的矛盾。


    通过全链条带动,融通“要素+方法”,一体化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解决教学要素离散化与教育系统完整性的矛盾。在研究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要素功能、剖析学生个性特点和价值认同规律的基础上,整合校园文化活动等校内实践教学资源,打造校内多功能、专业化实践教学平台,构建校外系统性、开放性实践教学基地;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和亲身体验把区域红色文化融入课堂认知、平台创作、基地体验等多向互促中,为大学生的理论认知、价值塑造、素质提升搭建常态化体验平台;构建全过程、多要素、网格化、链条式的实践教学体系,在体验过程中检验并达成育人效果,有效解决教学目标随意化、方法简单化、受众代表化、效果瞬时化等共性问题。


    通过多项目驱动,联通“网上+网下”,多模态搭建沉浸式育人平台。着力打造联动式课堂教学和步入式实践教学,依托智媒体、大数据、虚拟仿真和网络通信等信息技术,根据桌面式、沉浸式、分布式等多样化需要,通过教学主题专题化、教学方法虚拟化、教学推广融媒化,搭建以思政课微信公众号、网上精品课等为载体的共建共享学习平台,通过虚拟实验设备创设直观、生动、形象的数字化教学仿真场景,打造“指尖化课堂”“沉浸式课堂”,拓展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时空与资源,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良性互动。

    2023-01-11
  • 江苏:“勇挑大梁”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在改革开放的市场前沿,在创新兴业的工厂车间,在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基层一线,各地区各行业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一根本要求,坚定信心、积极作为,扎实推动经济不断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今日起,本刊推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高质量发展”专题,分享新征程上开拓奋斗的故事,感受新时代的蓬勃生机。


    冬春之交,一家家企业产销两旺的火热氛围,一个个工地机器轰鸣的建设场景,汇聚成江苏大地上最暖的风景。


    1月2日,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江苏太仓公司二期工地上热火朝天。“7月,厂房就要竣工了!用于生产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以满足不断扩大的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需求。”联合汽车公司项目部负责人告诉记者。在他身后,是苏州新年第一个集中开工现场,工地上钢结构拼接的撞击声,吹响了春天奋进的号角。


    2023年的苏州新年第一个集中开工仪式聚焦“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集群建设”,总投资916亿元的142个新能源汽车产业项目,在苏州市域内集中开工签约或投产投用。“苏州要紧抓重要产业机遇、重大产业项目不放松,以分秒必争的冲刺状态夯实经济发展基础,扛稳江苏经济发展‘压舱石’重任。”会场上,江苏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曹路宝的发言掷地有声。


    苏州新年第一个集中开工仪式现场的火热场景,是江苏大地奋力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的一个缩影。开拓进取,只争朝夕,8500万江苏儿女“勇挑大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展现新时代新征程实业报国、产业报国的江苏担当。


    1.敢为人先,跑出经济发展“加速度”


    春江水暖。2022年岁末,江苏多个城市纷纷包机出国,带领招商团队和企业赴海外维护客户、争取订单。


    一则则看似简短的信息,道不尽满载而归的喜悦之情——


    12月5日,徐州组织4家外贸企业赴境外参加“中东迪拜五大行业展”,对接客商160余家,达成意向成交额260万美元;12月7日,南通64家企业参加2022日本东京亚洲纺织成衣展冬展,最终达成意向成交金额2亿元;12月9日,苏州赴欧经贸团30个招商小分队达成意向投资59.54亿美元,随行的外贸企业揽回订单约30亿元。


    “赴海外招商引资拓市场,我们收获的不仅仅是项目和订单,还有继续扩大‘走出去’的强烈信心。”江苏长江纸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顾丽感受颇深。欧洲之行她的公司拿到约1500万美元订单,远超预期,其中有1/3的订单来自新客户。


    敢为人先,是刻在江苏人骨子里的先天基因。面对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江苏各地在产业主赛道上彰显特色,实现优势互补、差异化发展。


    地处江苏最北端的连云港,发力建设“一带一路”强支点。万吨级泊位已超70个,85条港口航线覆盖波斯湾、南非等地,串接起20条海铁联运通道及苏鲁豫皖内河港口。


    一连串喜人的消息从四面八方传来。常州瞄准新能源汽车赛道,前瞻布局动力电池领域全产业链,涵盖电池材料等31个关键环节,新能源领域产值超5000亿元。扬州2022年百亿级重特大项目签约已达8个,超过此前十年的总和。建市只有短短26年的宿迁,全市经济总量由最初的全国第146位跃升至第75位,成为江苏乃至长三角地区发展速度最快、综合实力提升最明显的地级市之一。


    2.补链强链,打造“搬不走、压不垮、拆不散”的产业集群


    2022年10月16日,党的二十大开幕前,党的二十大代表、江苏省昆山市委书记周伟亮相“党代表通道”。当有记者问及:“外界一直有外资撤离中国的言论,作为中国利用外资比较集中的地方,昆山是否遇到了类似现象?”周伟微笑着和记者分享了一个故事:“一家知名的光电企业,在2013年投资昆山13亿美元的基础上,新近又追加18亿美元的投资,持续增资昆山。”周伟还透露,今年8月,昆山已经提前4个月完成外资到账的全年目标任务。


    在国际贸易和投资增长普遍乏力的当下,昆山为何有如此亮眼的表现?昆山给出的答案是,“产业链优势就是最大的底气。”


    多年来,江苏坚守实体经济,把制造业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根基,举全省之力打造一批“搬不走、压不垮、拆不散”的产业集群。


    作为全国典型的老工业基地和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强市是徐州发展的核心词。卡特、徐工等龙头企业发展迅猛,利勃海尔等名企纷纷布局徐州,这里正逐步构建起完备的“主机—零部件—后道服务”全链条协作关系。


    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专注于市场细分领域,是强链固链补链的重要一环。2022年,围绕16个先进制造业集群确定的重点领域和50条重点产业链的关键环节,江苏率先探索建立了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小巨人”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的梯度培育体系。


    南京市在全国率先出台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参加政府采购的落地政策,对专精特新中的小微企业给予20%的价格抵扣,推动创新型企业厚积成势。无锡列出引进8000家科技型企业的发展目标,在全国多地建立了30多个科创飞地,投入30多亿元建立科创载体,供人才团队拎包入住。


    近期,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了45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名单,其中江苏占10席,涵盖软件信息、船舶、新材料、医药等重点产业。这些集群正成为驱动江苏制造由大变强的澎湃力量。


    3.集聚资源,创新活力奔涌不息


    在近期召开的江苏省委十四届三次全会上,江苏省明确支持南京建设国家区域科技创新中心。江苏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韩立明说,南京要拥抱创新经济,更加突出前沿技术创新,奋力打造全国重要的区域创新高地和人才高地。


    2022年,南京紫金山未来网络实验室发布全球首个“广域确定性网络系统”。该系统能为工业、无人驾驶、远程医疗等经济社会新场景提供定制网络服务。


    近年来,江苏以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为突破口,不断提升产业集群创新水平,涌现出一批国际领跑或并跑的先进技术。在问天实验舱里,35款数万只(套)关键核心元器件来自中国电科第55研究所;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上,应用了江苏多家高校院所提供的配套技术;卡塔尔世界杯足球赛,从足球到电力工程到基建,江苏制造元素无处不在……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直径约10厘米、厚度只有0.35毫米……近日,在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苏州),记者见到仅三张A4纸厚度的碳化硅晶片。“这是第三代半导体的关键核心材料之一,看着不起眼,却是个实打实的节能高手。我们正在进行联合攻关,用它为新能源汽车打造国产‘功率芯’。”江苏第三代半导体研究院院长徐科介绍。


    创新让企业向纵深扎根,不断优化的营商环境则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2022年岁末,在江苏智建美住智能建筑科技有限公司智美云工厂生产车间内,建筑模板正在快速组装成型等待发货。“2022年四季度,我们又接连收获了三笔优质订单,价值4000多万元!”企业运营总监李松歌告诉记者。


    在企业心无旁骛抓发展的背后,一套惠企“组合拳”紧紧跟随。“当前,我们瞄准企业发展的难点和堵点问题,一方面,充分释放‘退、免、减、缓、降’等各项政策叠加效应,切实减轻企业税费负担;另一方面,积极帮助企业用好密集出台的金融政策,推动金融活水持续涌向企业发展的关键环节。”江阴市常务副市长王琪介绍道。


    2022年,江苏先后出台“苏政40条”“助企纾困22条”等政策措施,极大地激发了各类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临近春节,江苏各地用“真金白银”助力企业稳生产稳就业。盐城市大丰区出台激励措施,对符合条件的规上制造业企业,按企业当月参加社保职工每人500元到1000元的标准进行奖补,单个企业奖补金额封顶50万元,助力经济“开门红”。


    创新活力在江苏大地奔涌不息。数据显示,我国15.1%的领跑技术分布在江苏,1/5的高技术产品出口来自“江苏制造”。在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征途中,江苏儿女向着“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大踏步前进。

    2023-01-11
  •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国人民大学】踔厉奋发 做新时代新征程的奋进者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国人民大学牵头哲学社会科学“五路大军”中的杰出代表,深入开展党的创新理论的教育教学和研究阐释,铺开一份份学、思、践、悟的路线图。


    谈到“五路大军”集结的原因,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张东刚表示:“作为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责无旁贷,要当好带头学习宣传研究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旗帜,不断增强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踔厉奋发、勇毅前进,以更加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深化党的创新理论学习宣传研究阐释,坚定不移走好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为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作出更大贡献!”


    主动谋划、高效推进、凝聚共识,中国人民大学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党的二十大提出的目标任务上来,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持续贡献人大力量。


    学深悟透讲准讲深讲透讲活


    2022年11月2日,近千名人大学子齐聚课堂,聆听中央宣讲团成员、中国人民大学校长林尚立作报告。林尚立详解大会主题、时代要求和使命任务,对青年学子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提出希望:“要勇做奋斗者、实干家;要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要胸怀‘国之大者’。”报告会后的学生代表座谈上,谈及未来,同学们信心满满,“我们不仅是新时代的亲历者、见证者,更是新时代的受益者,未来还要努力成为新时代新征程上的建设者。”


    中国人民大学持续探索“统学、领学、研学、联学、践学”的学习联动机制,第一时间面向全校干部师生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进“形势与政策课”专项行动,把中国式现代化伟大实践融入新时代思政课堂,举办集体备课会,书记校长主讲“新时代新征程”第一课,学术大师解读中国式现代化,党的二十大代表宋鱼水、祖力亚提·司马义、徐川等把热气腾腾的大会精神带进课堂,还有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贯通的青年宣讲课和社会大课堂与校园小课堂紧密结合的大调研。


    经济学院教授刘守英讲“中国式现代化的独特路径”,哲学院教授臧峰宇讲“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逻辑”……2022年11月起,彰显中国人民大学政治站位、学术品位、育人本位的“中国式现代化大讲堂”开讲,目前已有数十位知名教授为同学们带来一场场思想盛宴。


    通过“新时代新征程”第一课、“中国式现代化大讲堂”学科示范课、“大道之行”名家讲座课、“时代之问”师生研讨课、“复兴之约”青年宣讲课、“奋斗之路”社会实践课,同学们从听众变成参与者,在问与答、讲与演、知与行的互动中把形势与政策转化为思考与行动。


    “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人大‘红船人’第一时间组织学习,原原本本学、完完整整学。”曾在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中国人民大学时作为学生代表汇报学习生活的王海蓉说,“青年一代与民族复兴的伟大进程同频共振,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奋斗终身,我们责无旁贷。”延河讲师团的同学面向全国近3000所中小学开展红色党史专题宣讲,“我们要将个人学业与党和国家的事业相结合,以学术研究的成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曾与习近平总书记“同上一堂思政课”、来自延河讲师团的薛思齐说。


    主动担当联学联建联动联合


    2022年11月7日,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和第一所中学——中国人民大学和延安中学分别在习近平总书记亲临考察过的教室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联学,将热气腾腾的大会精神和语重心长的殷殷教诲结合起来,让活跃在新时代新征程的延安精神更好地进校园、进课堂。


    “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教诲和亲切关怀,将永远镌刻在我们的成长之路上,成为时刻激励我们奋进向前的力量源泉。”来自延安中学的常瑞雪同学在发言中说。中国人民大学“强国先锋”知行学社郑槐泠同学表示,将牢记嘱托、勇毅前行,传承和弘扬伟大延安精神,认真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把对祖国血浓于水、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情感贯穿学业全过程、融汇在事业追求中。


    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2022年上半年,中国人民大学正式启动“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建设工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工程”,举全校之力强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的系统性谋划、整体性推进、项目化管理。


    一马当先研究阐释实践传播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十年来,我们经历了对党和人民事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三件大事。其中一件是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


    瞄准这件大事,人大师生“一马当先”:聚焦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中国人民大学做好顶层设计,集聚研究优势,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脱贫攻坚口述史”系列访谈项目,组织师生深入全国832个贫困县开展调查研究,把成果写在中国大地上,培育一批批时代新人,书写属于人大人“独树一帜”的答卷。


    复兴梦想正在召唤,广阔舞台已经搭建。由人大研究生组成的20支“理解中国”学术实践团队,奔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过的省区市,围绕民族工作、基层治理、乡村振兴、疫情防控、产业发展等多个主题,利用假期开展实践调研,撰写调研报告。


    党的二十大聚焦了全球目光,也牵动着中国人民大学万千在海外的学子、国际学生炽热振奋的心。他们以人大为起点,以饱满的精神风貌向全世界传递中国声音,讲好中国共产党故事,讲好我们正在经历的新时代故事。他们之中,有的虽身在千里之外的异国他乡,依旧心系祖国;有的参与党的二十大报告译校工作,以独特的视角理解中国担当;有的第一时间观看直播,认真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他们为党的二十大擘画的中国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感到无比振奋,更加明确了当好展现可信、可爱、可敬中国形象友好使者的决心和信心。


    走在前列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汇聚“独树一帜”的研究力量,中国人民大学在繁荣发展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上走在前列、干在实处,打造人文社科研究和创新高地,力争以有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生命力的“大平台、大团队、大项目、大成果”打造“独树一帜”的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部署重大研究工程、组建跨学科机构,凝聚高水平研究人才。


    2022年2月,中国人民大学启动《中国文明史》《世界文明史》编撰工作和“中国式现代化与文明新形态研究院”筹备工作,2022年11月23日,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式现代化与文明新形态研究院”揭牌,“文明史研究工程”启动,以各领域重量级专家和青年学术骨干为基础组建《世界文明史》《中国文明史》研究团队,推动以文史哲为核心的、融通中外的“中国式现代化与文明史”研究。


    打造“1+5+N”的高水平人才队伍体系,启动实施“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建设工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工程”,与国内理论界顶级的单位团结合作,深入开展党的创新理论的教育教学和研究阐释。


    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相继成立“中共党史党建学院”“纪检监察学院”“祖国完全统一研究中心”“党委学生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委员会”等研究平台和工作机构,形成多个跨学科、跨学院的研究队伍,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持续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党办的大学让党放心、人民的大学不负人民,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深情厚望始终激励着人大师生踔厉奋发、团结奋斗。”张东刚说。

    2023-01-10
  •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始终牢记“五个必由之路”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贯彻新发展理念是新时代我国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全面从严治党是党永葆生机活力、走好新的赶考之路的必由之路。“五个必由之路”源自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光辉历史,源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发展的伟大实践,更源自新时代十年的伟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是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得出的至关重要的规律性认识,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始终牢记“五个必由之路”,深刻理解蕴含其中的规律性认识,才能引领和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巍巍巨轮乘风破浪、行稳致远。


    1.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的重要论断,揭示了党的领导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昭示了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和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新的高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历经百年奋斗开创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回望历史,中国从四分五裂、一盘散沙到高度统一、民族团结,从积贫积弱、一穷二白到全面小康、繁荣富强,从被动挨打、饱受欺凌到独立自主、坚定自信,仅用几十年时间就走完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采取一系列战略性举措,推进一系列变革性实践,实现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果,经受住了来自政治、经济、意识形态、自然界等方面的风险挑战考验,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事实雄辩地证明,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扭转近代以后的历史命运、取得今天的伟大成就,最根本的是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要治理好我们这样的大党大国,必须做到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新征程上,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从根本上讲还是要靠党的领导这个“定海神针”,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使党更好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首先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定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只要坚定不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我们就一定能够确保全党全国拥有团结奋斗的强大政治凝聚力、发展自信心,集聚起守正创新、共克时艰的强大力量,形成风雨来袭时全体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的重要论断进一步深化了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规律性认识,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进新征程指明前进方向。


    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主义,关键要看这个主义能否解决这个国家面临的历史性课题。近代中国积贫积弱、任人宰割,无数仁人志士为挽救民族危亡、实现民族振兴上下求索,各种主义和思潮轮番登场,但都没能解决中国的前途和命运问题。最终,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建立新中国、开创并成功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使中国大踏步赶上了时代。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团结带领人民创造了前所未有的伟大奇迹:平均每年1000多万人脱贫,相当于一个中等国家的人口脱贫,脱贫攻坚的阳光照耀到了每一个角落,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显示出强大生机活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事实雄辩地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这条道路走得对、走得通,而且也一定能够走得稳、走得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是我们必须不断推进的伟大事业,又是我们开创未来的根本保证。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走自己的路,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立足点,更是党百年奋斗得出的历史结论。”当前,百年变局与世纪疫情交织叠加,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从容应对关系我国改革发展稳定全局的一系列风险考验,需要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必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运用制度威力应对风险挑战的冲击。只要我们始终不渝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保持政治定力,坚持实干兴邦,就一定能够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迎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3.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


    “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这一重要论述既深刻揭示党和人民奋进历程积累的宝贵经验,又鲜明发出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伟大号召,饱含着坚定的历史自信和强烈的历史担当。


    力量生于团结,幸福源自奋斗。浴血奋战的革命岁月,我们党坚持紧紧依靠群众、广泛发动群众,与人民同甘共苦、团结奋斗,共同书写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壮丽史诗。发愤图强的建设时期,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广泛团结起来,携手并肩、战天斗地,实现了一穷二白、人口众多的东方大国大步迈进社会主义社会的伟大飞跃,并取得巨大成就。大潮激荡的改革年代,党充分激发蕴藏在人民群众中的创造伟力,团结带领人民大胆试、勇敢闯,大踏步赶上了时代。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紧紧依靠人民,稳经济、促发展,战贫困、建小康,控疫情、抗大灾,应变局、化危机,攻克了一个个看似不可攻克的难关险阻,创造了一个个令人刮目相看的人间奇迹。事实雄辩地证明:党和人民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团结奋斗的结果,是党和人民一道拼出来、干出来、奋斗出来的,团结奋斗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最显著的精神标识。


    团结才能胜利,奋斗才会成功。我们靠团结奋斗创造了辉煌历史,还要靠团结奋斗开辟美好未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在党的旗帜下团结成‘一块坚硬的钢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号巨轮乘风破浪、扬帆远航”。新征程上,我们还将面临种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甚至会遇到难以想象的惊涛骇浪。越是环境复杂,越需要勠力同心、众志成城的团结合力;越是征程壮阔,越需要踔厉奋发、笃行不怠的奋斗精神。只要在党的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众志成城,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我们就一定能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困难,汇聚起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磅礴力量,继续创造令人刮目相看的新的奇迹。


    4.贯彻新发展理念是新时代我国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


    新发展理念,是在深刻总结国内外发展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形成的,也是在深刻分析国内外发展大势的基础上形成的,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新认识。


    我们党领导人民治国理政,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回答好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实现发展这个重大问题。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已经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原有的发展理念已经不能适应新的发展要求。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总结国内外发展经验教训、深刻分析国内外发展大势,创造性地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系统回答了关于发展的目的、动力、方式、路径等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具有很强的战略性、纲领性、引领性。十年来,在新发展理念引领下,我国实现了从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历史性转变,经济实力实现历史性跃升,国内生产总值从54万亿元增长到114万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1.2万美元,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的比重达18.5%,提高7.2个百分点,稳居世界第二位。事实雄辩地表明,新发展理念是指挥棒、红绿灯,是我国新时代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是管全局、管根本、管长远的导向。


    当前,我国已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基础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我国经济发展的前景十分光明、任务十分繁重,同时,我国发展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变化,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党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新征程上,要把新发展理念贯彻到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坚持从根本宗旨把握新发展理念,从问题导向把握新发展理念,从忧患意识把握新发展理念。只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我们就一定能够不断提高我国发展的竞争力和持续力,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把握主动、赢得未来。


    5.全面从严治党是党永葆生机活力、走好新的赶考之路的必由之路


    打铁必须自身硬。“全面从严治党是党永葆生机活力、走好新的赶考之路的必由之路”这一重要论断揭示了全面从严治党和党长期执政规律,开辟了百年大党自我革命的新境界。


    作为一个长期执政的大党,如何跳出治乱兴衰的历史周期率?这是党长期面临的严峻考验。我们党能够从最初的50多名党员发展到今天的9600多万名党员,战胜一个又一个困难,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关键在于始终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管党治党宽松软的状况,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十年磨一剑”的定力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以“得罪千百人、不负十四亿”的使命担当开展了史无前例的反腐败斗争,打了一套自我革命的“组合拳”,针对“七个有之”等严重影响党的形象和威信、严重损害党群干群关系的突出问题,祛疴治乱,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打虎”“拍蝇”“猎狐”多管齐下,刹住了一些多年未刹住的歪风邪气,解决了许多长期没有解决的顽瘴痼疾,清除了党、国家、军队内部存在的严重隐患,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经过坚决斗争,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密切,党心民心更加凝聚,党的执政根基坚如磐石。事实雄辩地证明,自我革命是我们党跳出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


    “自知者英,自胜者雄。”民族复兴梦想越接近,改革开放任务越繁重,越要加强党的建设。我们党面临的“四大考验”“四种危险”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新征程上,我们要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在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中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确保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始终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继续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不忘初心使命,牢记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不断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确保党永远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使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2023-01-10
  • 以高质量发展为牵引 高水平推进现代化建设 奋力推动广东在新征程中走在全国前列创造新的辉煌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是广东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和全部工作的重心。广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聚焦习近平总书记赋予广东的使命任务,以高质量发展为牵引,高水平推进现代化建设,守正创新、团结奋斗,奋力在新征程中走在全国前列、创造新的辉煌。


    深刻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切实增强紧跟总书记、奋进新征程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


    党的二十大精神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我们要在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上下功夫,以“五个牢牢把握”为重点,学深悟透思想精髓、核心要义、实践要求,切实用党的二十大精神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引领发展,把握历史主动,走好新的赶考之路。


    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更加坚定自觉做到“两个维护”。新时代10年,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有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掌舵领航,在于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两个确立”是党在新时代取得的重大政治成果,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对广东来说,“两个确立”不仅是我们这些年抓住历史机遇、应对风险挑战、推进改革发展的根本原因,也是在新征程上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应对一切不确定性的最大确定性、最大底气、最大保证。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更加坚定自觉以党的创新理论统领和指引广东各项工作。思想力量激扬奋进力量,理论主动才能把握历史主动。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入阐述了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重大问题,深刻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要把着力点放在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上,和“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联系贯通起来,更好落实到广东各项工作中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坚持“两个结合”的光辉典范,我们要全面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切实用以观察分析形势、谋划推动广东各项工作。


    深刻领会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任务,更加坚定自觉按照党中央战略部署推进广东现代化建设。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所进行的一切奋斗,就是为了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的二十大强调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科学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蓝图。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要把重点放到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和实践突破上,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和本质要求,深刻认识中国式现代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大道,坚定历史自觉和道路自信。要深刻认识广东在现代化建设大局中肩负着走在前列、支撑带动、窗口示范的使命任务,胸怀“国之大者”谋划和推动广东现代化建设。要充分认识广东具备的优势和基础、差距和不足,切实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广东现代化建设的首要任务和总抓手,把聚焦高质量发展作为强烈共识和重要方法论,以高质量发展的步步推进,赢得现代化建设的节节胜利。


    肩负起新时代新征程的使命任务,积极探索中国式现代化的广东路径


    党的二十大为新时代新征程改革发展各项事业作出了顶层设计和战略规划,我们要结合习近平总书记赋予广东的使命任务,立足新的历史方位,找准出发点、着力点、突破点,谋划广东现代化建设的行动方案和施工图,以生动实践在南粤大地展开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精彩演绎。


    突出深化粤港澳合作,高水平谋划推进大湾区建设。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我们要牢牢抓住这个新时代广东改革开放的“纲”,统筹推进深圳先行示范区和横琴、前海、南沙三大平台等重大战略重大平台落地落实。把规划抓在手上,紧紧扭住规划纲要和配套文件,细化每项任务的时间表、路线图;把项目落在地上,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制定重点项目清单,短中长科学摆布,注重发挥港澳作用,共同谋划、争取和推动项目建设;把未来融在路上,探索三地协同发展新模式,在共同参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共担民族复兴大任中展现大湾区建设的广阔空间、无限潜力;把百姓记在心上,深化研究三地规则衔接、机制对接,推动就业、教育、医疗、社保等民生合作不断取得新突破,切实增强港澳同胞对祖国的向心力和对“一国两制”的认同感。


    突出更大魄力、更高起点,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广东的独特优势和鲜明特质。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三次视察广东,都对广东改革开放寄予殷切期望。迈上新的征程,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广东要继续用好改革开放关键一招,为现代化建设释放充沛活力、注入强大动力。新时代新征程的改革很关键,也是难闯的关口,要迎难而上、攻坚克难,与时俱进全面深化改革,做好改革总体规划,推进“集成式”改革,建立健全推动改革落实的制度机制,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努力续写更多“春天的故事”。广东靠率先开放赢得了先机,还要靠扩大开放赢得未来,要锐意开拓全面扩大开放,优化对外开放布局,打出外贸、外资、外包、外经、外智“五外联动”组合拳,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努力塑造广东开放型经济新优势。


    突出制造业当家,加快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广东靠制造业起家,在新征程上要坚持制造业当家,把制造业这份厚实的家当做优做强,在新的高度挺起广东现代化建设的产业“脊梁”。要抓大产业,做强支柱产业,做大新兴产业,塑造未来产业,强化区域产业布局,把产业家底夯实筑牢。要抓大平台,大力拓平台、促升级、强特色、重效益,打造制造业当家“金名片”。要抓大项目,持续布局落子、着力构建大招商工作格局、只争朝夕强势推进项目建设、发动领导干部靠前指挥,提升制造业当家“加速度”。要抓大企业,巩固壮大一批行业领军企业,建立优质企业梯队培育体系,引导企业建立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撑起制造业当家“顶梁柱”。要抓大环境,舍得下本钱加大制造业投入,切实营造实业为本、制造当家的浓厚氛围。


    突出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协同推进教育强省、科技创新强省和人才强省建设。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广东推进现代化建设,关键是科技,科技要靠人才,人才要靠教育,要坚持系统观念、协同推进,把现代化建设的根基打得更稳更牢。要着眼提质培优,构建更高质量的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体系,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推动高校人才培养和创新产出水平“双提升”。要着眼引领推动,加快构建起“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全过程创新生态链,把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要着眼培引并举,抓住建设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的重大机遇,抓好人才培养、人才引进、人才使用,增创人才发展新优势。


    突出县域振兴,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近年来,广东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城乡区域发展格局不断优化,但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依然是广东高质量发展的最大短板,是现代化建设必须解决的头号难题。县域活则全省活,要牢牢抓住县域这个重要发力点,启动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全力推动县域高质量发展,强化乡镇联城带村的节点功能,深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要发挥好规划引领作用,更大力度推进城乡要素双向流动,强化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县镇村统筹,推进规划建设、基础设施、要素配置、生态环保、基本公共服务等一体化发展。要扎实推进乡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加强镇街风貌管控,提高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下定决心解决城中村这个“老大难”问题。要强化政策机制支撑,充分发挥基础设施的先导作用,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取得更大突破性进展。


    突出绿美广东引领,擦亮高质量发展的生态底色。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也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省委十三届二次全会作出深入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的决定,要求我们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努力探索新时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广东路径。要聚焦品质提升,群策群力抓绿化,抓林分改善、林相改造,抓城乡绿化美化,抓生态保护修复,营造“城在林中、路在绿中、房在园中、人在景中”的绿美人居环境。要聚焦啃硬骨头,持之以恒抓治污,强化源头施治、系统综治、制度长治,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让绿色成为广东发展的鲜明底色。要立足广东资源禀赋,围绕结构优化抓“双碳”,在能源方面坚持先立后破,在产业、建筑、交通等方面优化产业结构,在碳汇方面更好提升生态碳汇能力,实现绿水青山的有效变现。


    突出文化自信自强,推进“两个文明”相协调、相促进。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广东处于“两个前沿”,尤其需要推动“两个文明”相协调、相促进,为奋进新征程提供更加强大的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精神推动力。要提升理论武装新高度,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教育人民、指导实践,旗帜鲜明加强思想舆论引导,切实守好意识形态安全“南大门”。要弘扬社会文明新风尚,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充分发挥文明实践阵地功能,让向上向善、刚健朴实的文化融入日常生活。要绽放岭南文化新光彩,实现文化发展新突破,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不断做强岭南特色品牌,打造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扛鼎之作,让“诗和远方”在广东触手可及。


    突出均衡性可及性,让老百姓生活步步高、喜洋洋。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心系民生、情牵百姓,多次深入南粤大地,走村访户、嘘寒问暖。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为现实。要着力破解民生难题,坚持问题导向,谋划实施“民生十大工程”,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要着力健全覆盖全民、城乡统筹、公平统一、安全规范、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推动社会保障从“制度全覆盖”转向“人群全覆盖”。要着力探索共同富裕的有效路径,坚持在高质量发展中推进共同富裕,探索构建符合广东特点的分配制度。要牢牢守住安全底线,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广东、法治广东,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持续打造全国最安全稳定、最公平公正、法治环境最好的地区之一。


    坚定不移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和党的建设,为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我们要牢记“三个务必”,以“永远在路上”的清醒执着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和党的建设,团结带领全省干部群众走好新的赶考之路。


    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深刻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这一重大时代课题,为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和党的建设提供了基本遵循。我们要全面、系统、整体落实党的全面领导,立足“两个大局”,胸怀“国之大者”,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始终在服从服务国家大局中展现广东的使命担当。要一体推进全省各层级各领域党组织建设,深化实施“头雁”工程和南粤党员先锋工程,筑牢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严密组织体系。要旗帜鲜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不断巩固发展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要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转化为广大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锤炼党性和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要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有效实现党的领导、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坚强战斗堡垒。


    着力建设政治过硬、适应新时代要求、具备领导现代化建设能力的干部队伍。为政之要,首在得人。我们要坚持党管干部原则,落实新时代好干部标准,强化正确选人用人导向,扎实做好干部培育、选拔、管理、使用工作。要加强全方位管理和经常性监督,做深做实干部政治素质考察,突出把好政治关、廉政关,完善考核评价机制,强化实践锻炼、专业训练,聚焦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制造业当家等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考察干部、选拔干部。要坚持严管和厚爱相结合,集中开展干部不担当不作为等专项整治,落实“三个区分开来”,推动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激励干部敢于担当、积极作为。要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健全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常态化工作机制,坚持政治能力和业务能力培训两手抓,深入实施干部专业化能力提升计划,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确保广东改革发展事业后继有人、薪火相传。


    深化自我革命,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勇于自我革命,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最显著的标志,是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也是我们党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的关键所在。我们要全面落实完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各项部署要求,坚持制度治党、依规治党,健全党统一领导、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发挥政治巡视利剑作用,坚持失责必问、问责必严,全面推进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要坚持以严的基调强化正风肃纪,用严字当头、常抓常严、一严到底,换来风清气正、海晏河清、朗朗乾坤。要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督促领导干部严于律己、严负其责、严管所辖。要坚决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坚持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不断彰显不敢腐的震慑、扎牢不能腐的笼子、增强不想腐的自觉。要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经常性开展党章党规党纪教育,加强廉洁文化建设,用好广东红色资源,持续涵养新风正气。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在新的征程上,广东将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党的旗帜下团结成“一块坚硬的钢铁”,坚定信心、同心同德,踔厉奋发、勇毅前行,扎扎实实办好广东的事,努力创造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迹,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广东应有贡献。

    2023-01-06
  • 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引领 铸就科技强国的钢铁脊梁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这一重要论断深刻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教育、科技和人才事业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规律的深刻把握,对新时代新征程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的重视与期待。


    作为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第一所钢铁工业高等学府,北京科技大学始终与党和国家同呼吸、共命运。2020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学校全体巴基斯坦留学生回信。2022年4月21日,在学校建校7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学校老教授回信,对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促进钢铁产业创新发展、绿色低碳发展,铸就科技强国、制造强国的钢铁脊梁提出殷切期望。


    北京科技大学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快建设特色鲜明、有重要影响的世界一流大学,着力发挥教育、科技、人才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用,为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北科大智慧与力量。


    聚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高质量教育支撑。北京科技大学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检验办学治校成效的根本标准,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构建“五育并举”思政育人新格局。坚持产教融合、科教融合,健全完善研究型本科教育体系、开放式研究生教育体系和服务型继续教育体系,纵深推进本科生全程导师制,积极探索“一生双师百企千人”卓越工程人才培养模式,重点实施好工程硕博士培养改革试点专项和“百企万人”计划,加强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培养更多听党话、跟党走、有理想、有本领、具有为国奉献钢筋铁骨的高素质人才。


    聚焦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供科技创新成果支撑。高校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北京科技大学始终坚持科技自立自强,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主动下好科技创新“先手棋”,助推科技发展“加速度”。充分发挥学校多平台集成科研优势,组建大团队、搭建大平台、承接大项目、产出大成果,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学校持续加强对国际前沿、国家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前瞻性研究,深度参与材料科学国家实验室等建设。加强有组织科研,面向碳达峰碳中和、前沿新材料、智能制造等,积聚力量攻克关键核心技术、解决“卡脖子”问题。深化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体制机制改革,构建起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转移转化工作机制,加快自主创新成果转化应用。


    聚焦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提供战略人才支撑。北京科技大学坚持人才引领驱动,不断健全人才新机制,打造人才强磁场,营造留才好生态,加快形成高层次人才引育体系。始终坚持人才强校,通过实施系列引才育才政策措施,不断培养战略科学家,打造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造就一流青年科技人才队伍。学校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性、战略性工程,从数量、结构、质量、评价四个方面统筹推进,努力构建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把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放在首位,将“严谨治学、甘为人梯”精神融入教师荣誉表彰体系。坚持破“五唯”、有作为,进一步健全完善“评晋聘”三位一体的职称职级岗聘体系。关心、支持青年教师成长,持续深化“双走”战略,实施学科交叉研究培育项目、项目导师制。加大博士后培养力度,将博士后作为学校教师补充的重要来源。


    新时代新征程,北京科技大学将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深刻领会精神内涵,将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给北京科技大学师生两次重要回信精神融入推进学校事业发展之中,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努力为党和国家培养更多“听党话、跟党走、有理想、有本领、具有为国奉献钢筋铁骨的高素质人才”,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筑牢人才基础、建设人才高地,为铸就科技强国、制造强国的钢铁脊梁,助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坚定不移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2023-01-06

  • 首 页  上一页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下一页    尾 页  

    版权声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 8629 6259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696号 蒙ICP备160010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