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老区新貌|大别山革命老区:别样好光景

    巍巍大别山,绵延于鄂豫皖三省交界地区,横亘于神州大地腹地。这里回响着“28年红旗不倒”的革命壮歌、映照过刘邓大军“千里跃进”的历史雄姿,更见证了老区人民波澜壮阔的脱贫攻坚决胜之战。

    如今在新时代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的路上,“英雄山”上的人们传承红色基因,秉持绿色发展,聚力产业振兴,迎来别样好光景。

    红色传承

    走在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区独山镇的红军街,路两旁林立着苏维埃俱乐部、赤卫军指挥部、列宁小学等革命遗址。

    在革命战争年代,大别山区200多万人民投身革命,许多人为国捐躯。红色是老区人民信仰的底色。

    今年已经是余静在大别山腹地——安徽省金寨县花石乡大湾村的第7个年头。当年,她从县中医院主动请缨来到该村任驻村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队长,从此只身扑在大山里。

    余静见证了山乡振兴过程中一点一滴的变化。“从小就听着革命故事长大,我们沿着革命前辈的足迹继续前行。”她说。

    红色历史引领人们走向胜利,也是宝贵的精神财富。

    在河南省信阳市新县,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烈士陵园陈列室里,12岁的徐柯瑞拿着小本子,认真记录着红色故事,“我希望自己能接好接力棒,把革命先烈的故事讲给更多的人听。”在这里,他已经义务讲解了40多场,而像他一样的“小小讲解员”,新县培养了600多名。

    近年来,安徽、湖北、河南深挖大别山红色资源,开发红色旅游路线和红色精品课程,让红色基因根植每个人的内心深处。

    如今独山镇的红军街上小吃、民宿、传统手工艺品等业态云集,成为远近闻名的红色文旅街区。黄麻起义策源地之一的湖北省黄冈市红安县红色旅游年接待游客超过800万人次,位于河南新县的鄂豫皖苏区首府旧址等红色场馆和红色遗址遗迹正成为生动的红色课堂。

    绿色发展

    大别山主峰白马尖,此时花开娇艳,百鸟啼鸣,远眺可见群山——这里是美丽中国腹地深处的绿色屏障。

    近年来,鄂豫皖三省不断加强大别山区域自然保护地建设,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73岁的新县香山湖管理区水塝村村民韩启国目之所及,一片绿野是最珍贵的东西。基于全村的共识,这里保留下千年紫藤等1000余株古树名木。该县对当地古树名木挂牌保护,公益林全部纳入森林保险。

    安徽省安庆市岳西县石关乡东冲村的胡汪存一度“望树兴叹”:他经营一家苗木基地,守着1700多亩公益林不能碰,发展又急需资金。去年,县里传来“公益林补偿收益权”质押贷款的消息,很快他便拿到当地首笔“生态贷”15万元。

    眼下,岳西县正探索建设“两山银行”。全县拥有省级以上公益林138万余亩,2021年度公益林补助资金约1905万元,可质押贷款额2.8亿元左右。

    恢复绿、守护绿只是第一步,大别山正从“生态佳”走向“生态+”。

    白马尖下——安徽省六安市霍山县大化坪镇的高山茶园,由于海拔高、气温低,茶叶采摘时间比山脚下要晚一个月。此时,茶园依然忙碌,采摘好的茶叶正通过轨道车源源不断运下山。如今,大别山里飘茶香,茶产业成为老区增收致富的主要特色产业。仅在霍山县,去年茶叶总产量就超过1万吨,综合产值26亿元,茶农人均年收入达5500元。

    翻开大别山全域旅游地图,探险漂流、观鸟摄影、茶园体验……一村一品的旅游特色,正吸引游客纷至沓来。

    产业蓝海

    如今的大别山革命老区,因新而兴。

    在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种植蓝莓的大棚连上了5G,数据不仅传输迅速,还能同步到县里的物联网平台。湖北省黄冈市红安县,红薯被称为“苕”,如今,它被加工成红薯生全粉,生产出红薯条、冰激凌、面点、饼干等休闲食品,成为高附加值产品。

    位于安徽省金寨县现代产业园的安徽中环晶研新材料有限公司,比纸还薄的软磁合金材料正在这里源源不断地“走”下产线、“走”出深山,它是电动汽车、智能电器、手机无线充电等产品的首选材料。

    数据显示,2021年,安徽大别山革命老区规模以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同比增长32.8%,增幅高于全省4个百分点。

    在河南新县香山湖畔的林冲村,大别山露营公园二期项目火热建设中,别苑民宿、露营学院、七个露营活动广场和剧院等设施正一步步从蓝图变为现实,“乡村旅游+研学”新模式将在青山绿水间焕发新活力。

    安徽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郭浩告诉记者,下一步将持续增强革命老区特色产业竞争力、生态环境承载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支撑力,努力走出一条新时代振兴发展新路。(记者陈诺、曹嘉玥、翟濯、徐海波)

    2022-05-30
  • 湘鄂渝黔革命老区—— 出行路更畅 致富路更宽(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老区新貌)

    湖南省桑植县洪家关白族乡贺龙故居前,一座古朴的木制风雨桥横亘在玉泉河之上。1935年,红二方面军从桑植县刘家坪白族乡开始长征前,贺龙走过这座桥,沿着山间羊肠小道,与部队会合。

    湘鄂渝黔革命老区地处武陵山区,这里群峰环绕、沟深壑险。当年红军长征需要克服的道道天险,也是长期束缚当地经济发展的重重关隘。

    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位于湖南省吉首市的矮寨特大悬索桥视察。了解到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近年来交通条件变化很大,特别是乡村道路网已基本形成,总书记很高兴。总书记指出,贫困地区要脱贫致富,改善交通等基础设施条件很重要,这方面要加大力度,继续支持。

    2017年,张桑高速贯通;2019年,黔张常铁路通车;2021年,张吉怀高铁开通运营……如今重走这片红土地,高山深谷桥隧相连,千里路途旦夕可至,高速、高铁路网密集。

    路通了,老区的发展思路也打开了。去年,矮寨特大悬索桥连同德夯大峡谷,周边德夯、吉斗两个古老苗寨,组团成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走进吉斗苗寨,村民龙云忠正坐在自家门口编着竹编。“编了30多年,以前只有赶集时才编一些竹篓竹筐,换一点生活费。”自从景区建成后,龙云忠的木制老宅成了景区的一部分。龙云忠变换着手法,编制一些手工艺品,也吃上了“旅游饭”。

    从沪昆高铁溆浦南站出发,驱车不到1小时,就到了溆浦县葛竹坪镇山背村。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花瑶挑花”传承人奉寨妹在村里办起传习所,带学生、制作手工艺品。“这些手工艺品以前没市场,如今供不应求。”奉寨妹说,2015年,村里引进湖南雪峰山生态文化旅游公司,开发高山梯田、高山台地等旅游项目,文化创意产品也受到青睐。

    4月11日,满载着40个标箱货物的中老铁路“万象—怀化”国际货运班列列车,稳稳停在怀化西编组站。这标志着怀化成为中老铁路开通后,我国中部地区首个实现中老班列双向开行的城市。“货物有小家电、小型农机等,全程5天,比原来到广州港经越南至老挝的路线快了一周。”湖南冠祥商贸公司总经理陈荣子介绍,不光时间短了,运费也较以前降低30%左右。

    3条普铁和3条高铁线路在怀化交会,当地正将交通优势转化为发展动力。2019年,国家发改委印发《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将怀化定位为西部陆海新通道东线“重庆—怀化—柳州—北部湾”主通道上重要节点城市。“我们将依托交通优势,发展铁海联运,将怀化打造成对外开放前沿。”怀化市市长黎春秋说。

    不久前,麻阳苗族自治县双冲村村民张洁家自产的3万多斤冰糖橙,通过贸易企业卖到了东南亚。“对接上西部陆海新通道,橙子卖出了好价钱!”张洁高兴地说。

    规划总面积17.2平方公里的怀化国际陆港里,机车轰鸣、桥吊林立;口岸物流区,铁路港、公路港、综合物流园初具规模。今年起,湖南省连续5年每年支持怀化3亿元资金,力争到2026年,怀化国际陆港吞吐量达1000万吨,成为武陵山区重要的对外开放基地。

    2022-05-24
  •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老区新貌丨 “八路军故乡”的好日子

    上午9点,93岁的山西省长治市武乡县砖壁村村民肖江河吃过早饭后,来到家附近的八路军总司令部砖壁旧址。“过去进村只有一条很窄的山路,毛驴背上驮着口袋,过去后蹭的都是土。”

    一面靠山、三面临崖的奇特地形,让地处太行山深处的砖壁村成为八路军总部驻地的绝佳选择。1940年,震惊中外的“百团大战”打响,指挥部就设在砖壁村。肖江河曾担任儿童团团长,在抗日战争时期负责给驻扎在此的八路军站岗放哨。

    从教师岗位退休后30多年来,只要身体允许,肖江河一直在为参观者讲述八路军在砖壁村的故事。“当年的进村小路已经大变样了,成了一条双向两车道的柏油马路。”

    山西省长治市武乡县,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八路军故乡”。当年只有14万人口的武乡县,就有9万多人参加各种抗日救亡组织,1.4万多人参军参战,2万多人为国捐躯。作为全国红色旅游重点县,武乡坚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推动红色旅游发展。

    砖壁村党支部书记李丽杰说,越来越多人知道了砖壁村,人们来这里回忆抗战的艰辛,感悟今天生活的来之不易,很多游客还会在村里住上几天;如今村里已经有38家农家乐,25个民宿院落。46岁的张国兵是“农家乐第十号饭店”的男主人,他说:“现在虽然不算旺季,但每天也有四五十人来用餐。”

    李丽杰告诉记者,发展旅游给村民带来了“真金白银”——2010年砖壁村人均收入仅为2640元,2021年达到了将近9000元。

    在距离砖壁村13公里的王家峪村,游客中心和宾馆已经落成,新修建的广场满眼绿植,路边工人师傅正在调试路灯和进行墙面美化。抗战时期,王家峪村曾是八路军总司令部和中共中央北方局所在地,多年来人们慕名而来。

    “这两年村里建设改造力度非常大。”王家峪村党支部书记李志文说,得益于上级资金扶持,村里110多户村民生活污水处理实现全覆盖,从根本上解决了村民生活用水问题和村内环境污染问题。

    30多户村民自制的千层鞋底儿、棉布老虎、八路军娃娃、红星杨挂坠等工艺品,以及自家种的小杂粮吸引了外地游客购买。李志文说,随着旅游基础设施的完善,相信越来越多村民会吃上“旅游饭”。

    变化的不只是村容村貌。在下北漳村村民暴晋先眼里,村子美了,村民的素质也提高了。谈到过去,暴晋先说,村里没人住的老宅房顶都是塌的,村里道路遍地垃圾。“现在村子犄角旮旯都干干净净,人们都说下北漳村变美了。”

    下北漳村党支部书记李志亮说,相比砖壁村和王家峪村,下北漳村的红色气质有着独特的“文艺范儿”。1940年初,前方鲁迅艺术学校在下北漳村成立,在太行山根据地形成一支一手拿笔、一手拿枪的队伍,掀起了一次又一次的创作热潮。

    如今,修葺一新的下北漳村“前方鲁艺”旧址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参观者。5月中旬,记者见到驻村的讲解员赵蕾,她告诉记者,一上午就接待了来自省内外的三批参观者,人们一致的感觉是村庄虽然小,但是精致、清新。

    旅游还带动了土特产销路。近年来,村民家里的小米、蜂蜜等特色产品成为重要的增收“宝贝”。

    2021年,武乡“旅游+乡村振兴+乡村农家乐+土特产销售”旅游新业态共带动2105户6489人就业增收。搭乘红色旅游的快车,“小米加步枪、好米在武乡”的名气越来越大,近年来谷子年种植规模稳定在10万亩,年产量达4000多万斤,带动3万多农户增收。

    初夏时节,行走在武乡山间宽阔平整的道路上,一幅青山绿水的太行画卷徐徐展开,红色旅游带来的全新改变仍在继续。

    2022-05-24
  •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伟大变革丨这是辛付村,也是“幸福村”!

    “200斤没问题!下午就发货。”在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临夏县土桥镇辛付村的一座温室大棚里,32岁的李珊珊“挤”在架豆丰收的一片绿意中,冲妻子付荷花大声重复着刚刚电话里接到的订单。大棚门口,一袋袋新鲜采摘出来的架豆,被码得整整齐齐,准备运往周边的农贸市场。

    一座座院落错落有致,一条条村道宽阔平坦,载着架豆的货车穿梭在像公园一样的辛付村里。忙完棚里的活,李珊珊又匆忙赶回家中,与老人商量新房客厅软装设计的“扫尾工作”。虽然忙得不亦乐乎,但他脸上始终洋溢着幸福灿烂的笑容。

    临夏县地处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过渡地带,平均海拔超过2200米,曾是我国深度贫困地区。2013年从湖北省咸宁职业技术学院毕业后,李珊珊创过业、打过工,却都以失败告终。

    “那时候一心想着走出大山多闯闯,总觉得外面机会多。”李珊珊表示,当时辛付村大多数年轻人的想法跟他一样。

    2020年,经过村上干部和家人的反复劝说,李珊珊决定在而立之年拼一把,返回家乡种植大棚。“我没有种植经验,但政府有技能培训。”李珊珊打开手机,展示着“辛付村日光温室指导交流群”里的聊天内容。“选种、育苗、施肥、采摘……在群里,与种植相关的各类问题都能随时提问,专家都是‘秒回’,这只是线上的,线下镇上农技站的专家们也会定期来给我们指导。”

    辛付村包村组长齐永霞介绍,近年来,辛付村大力发展现代高效设施农业,流转土地1300亩,建成高效节能温棚300座。“通过集中经营、分散经营和农户自主经营的方式发展温棚蔬菜。目前,全村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

    两年多的时间,李珊珊已经发展成村上的种植大户,经营着12座温室大棚,种植了架豆、西葫芦等蔬菜,每座大棚的年收入超过30000元。“现在,周边一些老百姓到他家棚里打工,每人每月能有1000多元的收入,让一部分人实现了就近就业。”齐永霞说。

    钱包鼓了,生活好了,辛付村老百姓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村子的“颜值”也越来越高。“过年的时候亲戚来串门,都找不到我家在哪,变化太大了。”李珊珊说。

    土桥镇党委书记鲁得强介绍,近年来,通过一系列人居环境提升项目的实施,辛付村已经初步实现了公园式秀美村庄的建设目标。“我们通过埋设污水管道、改造厕所、安装路灯等一系列举措,积极统筹推进棚户区改造和村容村貌整治,提升群众满意度和幸福感,让老百姓能更好地安居乐业。”

    鲁得强说,如今的土桥镇一点都不土,辛付村也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幸福村”。“未来,我们要在持续大力发展种植产业的基础上,依托辛付村环境美、离城近等条件优势,发展乡村旅游,进一步拓宽群众的致富渠道。”

    去年,李珊珊把老屋翻修了,装修正在扫尾。今年,他把两个儿子分别送到镇上的小学和幼儿园。苦尽甘来,李珊珊坦言,从未想过辛苦付出换来的幸福生活如此甜蜜。“下一步,我想发展电商,把我的种植事业做大做强,挣更多的钱,带动更多的乡亲增收致富。”

    2022-05-20
  •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我们的新时代丨开发蓝海的巨人:探访“深海一号”能源站

    从三亚乘直升机飞行大约50分钟,矗立深海的钢铁巨人“深海一号”能源站便呈现眼前,源源不断的海底天然气供应让能源站顶端的火炬熊熊燃烧、昼夜通明。近日记者探访了这处深水气田。

    “深海一号”是我国首个自营勘探开发的1500米深水大气田,于2021年6月25日在海南陵水海域正式投产。“深海一号”气田的投产标志着我国海洋油气勘探开发迈向新阶段。

    直升机在空中盘旋两圈后,抵抗着海风的阻力,缓缓降落在“深海一号”能源站的甲板上,打开舱门,记者已然置身蓝海中央,深蓝的海水映照着明黄色的钢架结构,这座源源不断输送天然气的钢铁巨人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为保证持续产气,能源站全年无休,机械设备24小时不间断作业。记者探访“深海一号”大气田时,“蛙人”正乘吊笼去水下完成作业,机械维修工轮班检查各类设备运行情况,安全生产负责人组织安全培训和演习……

    “深海一号”能源站机械主操郭明乐告诉记者:“我们就像机械设备的‘诊疗师’,对设备的‘望闻问切’每个环节都不可少。”

    2014年,位于琼东南盆地的“深海一号”大气田被发现,其探明天然气储量超千亿立方米,最大水深超过1500米,最大井深超过4000米。这一发现打开了通往深水天然气“宝藏”的大门。

    “深海一号”能源站用于“深海一号”大气田的开发。能源站建设不仅存在缺乏先例借鉴、建设工期紧的情况,还必须按照“30年不回坞检修”等高质量标准设计建造,仅下部船体就由24万个零部件组成,设计建造极难。

    中国海油“深海一号”气田开发项目总经理尤学刚表示,尽管我国浅水石油开采能力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但深水油气田开发“一无技术、二无资源、三无经验”,气田开发前期状况不断。

    面对困境,“深海一号”开发生产团队带领数千名施工人员昼夜轮流作业,高质量完成了船体建造、上部组块建造以及两个组块的“大合龙”,创下了比国际同类平台建设工期提前18个月的纪录。

    气田投产后,面对大量先进技术和设备的首次应用,开发生产团队在缺少可借鉴经验的情况下,持续探索、深入攻关,先后解决水下生产设备和生产流动性保障系统等在深度调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2022年5月3日,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公布第26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奖名单,中国海油海南分公司“深海一号”开发生产团队集体摘得荣誉。

    “深海一号”大气田开发项目是我国自主发现并设计、建造、安装生产平台的大型深水项目,填补了多项国内技术空白。

    “‘深海一号’项目实现新材料研发、新装备研制及新技术应用多达64项,项目的示范性研发应用,使半潜式油气生产平台的关键设备自主化率由33%提高到80%。”“深海一号”气田开发项目副总经理刘孔忠说。

    尤学刚介绍,“深海一号”能源站总重量超过5万吨,最大投影面积相当于两个标准足球场大小,总高度达120米,相当于40层楼高,最大排水量达11万吨,相当于3艘中型航母。其船体工程焊缝总长度高达60万米,可以环绕北京六环3圈;使用电缆长度超800公里,可以环绕海南岛一周。

    2021年1月,在3艘大马力拖轮共同牵引下,“深海一号”能源站从山东烟台出发,先后穿越渤海、黄海、东海和台湾海峡,历时18天、航行1600海里,最终安全抵达海南陵水海域预定位置,施工人员成功在1500米深水进行多点永久系泊。

    蓝海巨人“深海一号”为国家能源保供提供了重要支持。数据显示,投产以来,该气田已累计生产天然气超17亿立方米,日峰值产能达1000万立方米,实现为粤港琼等地稳定供气。

    2022-05-20
  •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伟大变革丨高原咖啡飘出牦牛奶香

    不久前刚下过一场雨,青藏高原上的俄合拉村绿意更深。27岁的马强强准备咖啡豆、打扫桌椅,为即将到来的旅游旺季作准备。

    俄合拉村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合作市佐盖曼玛镇,是当地有名的旅游村。村子里错落分布着20多座以白墙木梯为特色的藏式民宿,一条小溪从村前蜿蜒流过。

    马强强创办的咖啡厅建在俄合拉村一角,装修风格简洁。与其他咖啡店不同,他家的咖啡因牦牛奶的融入而独具风味,许多游客及当地村民都会走进他的咖啡厅“打卡”。

    “我开咖啡厅的初衷是出于热爱,很庆幸赶上了时代发展的大好机遇。”马强强说。

    甘南州平均海拔在3000米以上,这里气候高寒,人烟稀少,当地经济以农牧业为主。2015年起,甘南州从开展全域无垃圾行动入手,大力发展全域旅游。随着一批风光优美、独具特色的旅游村寨拔地而起,游客纷至沓来,甘南州扩大开放、加快发展的步伐越来越稳。

    俄合拉村就是其中一个旅游标杆村。佐盖曼玛镇副镇长任君红介绍,全村共有34户196人,以前村民收入主要来自种植、养殖业。从2019年开始,当地政府投入4000多万元改善村内基础设施,将俄合拉村打造成集游客服务中心、马队驿站、藏式民宿、酒吧等于一体的度假村落。

    “过去牛羊就圈在自家院子里,现在牛羊迁到草场,家里变成民宿,不仅人居环境变好了,还增加了一份收入。”54岁的村民旦知草说。

    任君红介绍,现在村民们可通过入股分红、就地打工、提供骑马服务等方式共享绿色发展红利,“旅游业收入已占到俄合拉村总收入的四成,每户每年最多可增收3万元至4万元。”

    马强强就是在这种情形下萌生了创办咖啡厅的想法。他说,看好村子的旅游发展潜力,也想为村民致富打开一扇新的“窗子”。

    2021年,俄合拉村接待游客数量达5.6万人次,总营业额超过340万元。据不完全统计,大约三分之一的游客光顾了马强强的咖啡店,不少外地游客表达了对牦牛奶口味咖啡的喜爱。这也激发了他加大投入、扩展业务的想法。

    焕然一新的村子不仅留下了更多人就地务工,也呼唤更多年轻人回归。在马强强的咖啡厅旁,一幢两层的木质建筑已经完工,这个新建成的“藏家乐”将成为另一位返乡年轻人的梦想起点。

    2022-05-20
  •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老区新貌丨山水、产业、风情“扮靓”畲乡

    久雨初晴、碧空如洗,闽东北山区空气中飘散着浓郁的草木清香。沿崎岖山路蜿蜒而上,记者来到福州市罗源县霍口畲族乡采访。

    革命年代,山高林密的霍口是一片红色热土,开展过声势浩大的“破仓分粮”斗争,活跃着以畲族群众为主的霍口游击独立队,为解放罗源及周边地区作出过重要贡献。

    昔日的霍口“靠山吃山”,畜禽养殖、竹木加工业是村民主要收入来源。随着近年来大型水库的建设,霍口成为福州市第二水源保护区。这意味着数千户村民要另寻生计,转产转业的新难题摆在眼前。

    “生态保护没有退路,我们坚决对污染环境的产业说‘不’,畜禽养殖、竹木加工产业全部退出。到2019年时,全乡没有一家工业企业。”霍口乡党委书记雷农水说。

    立足当地生态优势,仅用短短几年时间,霍口把食用菌做成了大产业。

    川边村,山脚下的一处菇棚内,阵阵菇香扑面而来,排列整齐的菇架上层层叠叠摆满了菇棒,已近收获季尾声,一朵朵破壁而出的饱满香菇让人欣喜。

    身着畲族服装的村民雷兴福正在采菇,他过去一直在外跑运输,2020年起在村干部引导下种起了香菇,尝到了甜头。“菇棚占地6亩,种植10万多棒,总产量约1万斤,最贵时干菇一斤能卖到21元,毛收入在30万元左右。”雷兴福给记者算着这一季的“收入账”。

    朵朵小香菇,撑起致富伞。2021年,霍口香菇生产超1000万棒,年产值1.8亿元。如今,霍口正在建设9个冷链仓储中心,打造涵盖生产、仓储、销售的全产业链。

    在香菇之外,霍口还发展笋竹一体、特色畲医药材种植等林下经济,油茶、紫竹、黄桃等“一村一品”特色农业产业体系正在形成,全年农业总产值达3.39亿元。

    作为福州市最大的民族乡,霍口正努力走出一条民族特色发展之路,助力实现乡村振兴。

    青山环抱的福湖畲族村,畲族人口占95%,是当年福湖武工队所在地,现在是国家级特色村寨。村里街道干净整洁,空气清新,畲族民俗展示馆、畲医药百草园、雷家大院等畲文化风貌建筑展现别致的畲族风情。

    “我们要做大畲族‘三月三’民俗文化旅游节,利用邻近的畲山水景区资源,加大畲族服饰、畲医药、畲绣等非遗保护开发力度,把福湖打造成畲乡民俗体验游目的地。”福湖村党支部书记雷文喜说着规划。

    60岁的村民雷秀福采用传统畲族工艺制作的风味豆腐,在罗源小有名气,不少消费者慕名购买。“遇上重要节日,最多时一天能卖200多斤豆腐,收入过千元,消费者得提前预订。”雷秀福告诉记者。

    霍口畲乡的变迁,离不开政府政策大力支持。

    针对霍口村民发展产业面临的资金难题,罗源县农村信用合作社推出“畲情贷”金融产品,两年多来已为霍口农户提供贷款逾1亿元,解了村民燃眉之急,大大降低了农户融资成本。

    为了解决因霍口水库建成后淹没部分道路对沿线群众出行产生的影响,一条总投入过亿元、全长7.83公里的复建公路项目正在加紧建设,乡村连接外界的交通将更加畅通。

    雷农水告诉记者,“做足山水文章,做强特色产业,促进民族团结,加快乡村振兴”是畲乡奋斗目标。

    2022-05-20
  •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伟大变革丨“组团式”医疗援藏:开创高原医疗新局面

    4个多月前那场生命抢救战惊心动魄的情景,让王寿懿至今难忘。

    今年初,西藏山南市妇幼保健院接诊孕期仅29周的临产孕妇曲珍。经过初步检查,发现她是胎盘早剥,情况十分危急。

    在湖北援藏妇产科专家和当地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曲珍最终成功诞下一名男婴。但婴儿体重仅有1.2公斤,出生时无哭声、无呼吸、心跳微弱,生命体征极不稳定。

    “情况紧急,在告知并取得家属同意后,我们立即将新生儿送入重症监护室,给予心肺复苏、呼吸机辅助通气、肺表面活性物质应用等紧急救治。”湖北援藏医生、山南市妇幼保健院儿科主任王寿懿回忆。

    经过47个日夜的专业诊疗和精心护理,新生儿逐渐度过危险期,各项指标逐步恢复正常,体重增至2.2公斤。

    如今,孩子各项检查指标复查均已达标,曲珍悬着的心总算放下了。“多亏援藏医生,现在宝宝体质好多了,感谢他们给了我一次当妈妈的机会。”曲珍眼里噙着泪说道。

    这个早产儿的救治案例,刷新了山南市妇幼保健院低体重儿成功救治的纪录,这样的纪录在雪域高原被不断刷新……

    西藏和平解放70多年来,国家投入大量资金、出台特殊政策,支持发展西藏卫生健康事业,西藏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得到有效保障。

    2015年,党中央启动实施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改变了过去医疗援藏短期分散的格局。7个对口援藏省市65家医院及国家卫生健康委直属医院选派上千名骨干医生,帮扶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等8家医院全部创成“三级医院”,实现了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7年来,来自祖国各地的7批次、1300余名“组团式”援藏医疗人才接续奔赴西藏,用仁心仁术在雪域高原书写了一个个救死扶伤的感人故事。

    江苏泰州市人民医院援藏医生在拉萨市当雄县人民医院为一名儿童做检查。新华社记者李键摄

    支援拉萨市人民医院的北京朝阳医院医生王伟,带领团队成功切除9岁小女孩阿吉的腹膜后巨大肿瘤,让这个来自藏北牧区贫困户家庭免去了转院区外救治的高额费用,实现了“大病救治不出藏”。

    中石油援藏医疗队医生霍志平,在平均海拔5000多米的那曲市双湖县,为生命垂危的曲德实施剖宫产手术,术后母子平安,曲德夫妇满怀感激,动人故事在藏北高原广为流传。

    截至2021年底,西藏已实现400多种“大病”不出自治区、2400多种“中病”不出地市、常见病易发病不出县区就能治疗,全区人均预期寿命从2015年的68.2岁提高至72.19岁。

    “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工作为西藏各族群众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实惠。援藏专家带来了先进技术和管理理念,不仅填补了西藏当地医疗领域的许多空白,更为当地留下了一批‘带不走、留得住’的医疗人才。”西藏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格桑玉珍说。

    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工作还采取“团队带团队、专家带骨干、师傅带徒弟”的模式,通过集中派遣专业技术人才进藏开展全方位帮扶,培养本地人才,不断补齐西藏医疗短板,让高原群众享受更优质的医疗资源。

    “跟着北京援藏医生能学到很多东西,我的第一任师父龚晓峰教会我进行骨科微创手术,在临床上很实用。”拉萨市人民医院骨科大夫落松群培说,如今,他已能熟练运用微创技术。

    “90后”援藏医生樊伟,是西安市红会医院的创伤骨科主治医师。进藏近一年时间,他先后带着徒弟做了200余台各类手术,也把自己掌握的医学治疗技术和理念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本地医生。

    “目前,在援藏力量的帮助下,西藏已精准培养不同层次医疗骨干2400余名,使一大批本地医生加快成长,成为各医院的中坚力量。‘组团式’医疗援藏开创了高原医疗新局面。”格桑玉珍说。

    2022-05-17
  •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老区新貌丨探访大别山腹地:老区不老,青春正好

    地处皖西大别山腹地的金寨县,被誉为“红军的摇篮、将军的故乡”,是家喻户晓的革命老区。记者日前采访发现,这处红色故土越来越“年轻”,正在振兴之路上焕发朝气。

    步入金寨县红军广场,拾级而上可看到高耸挺拔的革命烈士纪念塔,塔身“燎原星火”四个大字苍劲有力,山脚下的革命博物馆,策划发动立夏节起义的穿石庙会议桌边,游客纷纷驻足。

    1929年立夏夜,“惊雷”在大山深处炸响:当地党组织领导人民群众,发动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武装起义。这是中国共产党在鄂豫皖边区武装起义第一次取得全面胜利。自此金寨红旗漫卷、赤潮涌动,在历史留下光辉印记。

    金寨厚重的历史,也蕴含着新的时代使命。金寨县革命博物馆馆长倪军告诉记者,依托红色基因库建设试点,当地数字化采集了革命文物、文献资料、建筑物等,建立起县域红色文化大数据体系,同时开展“大别山精神红色教育课程”进校园活动,赓续红色血脉。

    红色沃土,也要是发展沃土。当地从红色历史挖掘发展动力,建立“学党史、走基层、问冷暖、办实事”长效机制,想企业所想,急企业所急。“多亏政府的悉心帮助,我们没有因疫情停工过一天。”安徽中鑫宏伟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罗会鹏说。

    红色金寨,产业气质在更新。在金寨县现代产业园区内的安徽雅迪机车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新上的自动化喷涂、装配生产线上,1分钟不到就有一台电动机车下线。据了解,这里是雅迪在华东地区配置的最大机车生产基地。该公司综合管理部负责人林莎告诉记者,2021年超过80万辆电动机车从这里发往全国各地,产值达15亿元。

    近年来,当地围绕大健康、新能源、电子信息、精密制造四大主导产业,精准开展“双招双引”,延链、补链、强链。以现代产业园为例,截至今年4月底,入园工业企业507家,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46家、高新技术企业35家。

    红色金寨,发展机遇在酝酿。推动工业经济提质增效,将特色农业作为基础、全域旅游作为长板……老区在绿野播种着新的机遇。

    不久前,金寨的香菇、板栗上榜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至此,包括猕猴桃、山核桃等在内的7个金寨特产榜上有名。2021年,该县实现农业增加值27亿元、同比增长9.5%。

    金寨县文旅体育局一张全域旅游地图上,一条线串起无数个点,斑竹园镇正是其中一个亮点。它是立夏节起义会师的地方,如今被打造为“红色小镇”。2021年,金寨县共接待游客325万余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13.67亿元。

    红色金寨,青春活力在凝聚。从皖南医学院毕业的“90后”夏鹏,2018年高票当选村支书。学药出身的他卷起裤脚,在田野里寻觅一方乡村振兴的“补药”。金寨200余个村中,像他一样的青年“一把手”已超过三分之一。

    位于流波䃥镇的国网新源安徽金寨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已进入发电倒计时,作为大别山区首个抽水蓄能电站,这里一度云集了超过3000人的施工大军,项目建设方是一个年轻团队,员工来自五湖四海,平均年龄31岁,如今已在大山深处坚守了快10个年头。

    红色金寨,崭新面貌在呈现。30岁那年,异乡青年袁圆在金寨找到了满意的天空:他和朋友“扎根”果子园乡建起全县第一家滑翔伞飞行训练基地,带着越来越多游客换个角度纵览青山。

    位于花石乡的大湾村,平均海拔有800米以上。这个曾经封闭、落后的小山村有了游客接待中心、农耕博物馆、星空民宿、十里漂流甚至书店;2019年率先覆盖5G网络,如今又在当地电力部门的支持下建起全省首个乡村“电力驿站”,成为“零碳”的示范;村民山上种茶、家中迎客,手机直播带货、广场上跳舞……

    记者见到村民陈泽申时,他正在自家的农产品货架旁忙碌着,这位搞过种养殖、当过炒茶师傅的大湾村老农民,如今干着村里的公益性岗位、售卖农产品,还利用光伏“晒太阳”发电挣钱,他笑着告诉记者,现在致富门路越来越多,日子越过越好,“感觉自己也像年轻了十几岁”,充满干劲。

    2022-05-17
  •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老区新貌丨今日“将军县”,农旅产业“红”

    70岁的严金木是白果树湾村第一个买农机的人。不久前,听说村里要加大农业投入,他又新买了一辆拖拉机和一辆小货车,拉农资、运农货……虽说年纪大了,但干劲儿丝毫不减。

    白果树湾村位于我国著名的“将军县”——湖北省大悟县,是大别山脉西段的一个红色村落。80年前,新四军第五师司令部迁驻至此,成为鄂豫皖湘赣五省边界地区抗战指挥中心。这是白果树湾村民引以自豪的光荣历史。

    白果树湾村山大林密、耕地分散,一直以来,村民靠“巴掌大”的田地生活。“小时候家里穷,老是吃了上顿没下顿。”严金木告诉记者,村民们深受红色历史影响,骨子里有着不服输的韧劲儿。

    脱贫攻坚战打响后,随着政策的倾斜、政府的大力帮扶,村民的主动性、积极性大大提高。2019年,白果树湾村脱贫出列。如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现乡村振兴,成为白果树湾村面临的新考题。

    背靠绿水青山,依托红色资源,白果树湾村着重抓红色美丽村庄建设,积极修缮、开发新四军第五师司令部等28处革命遗址,持续改善人居环境,走出了一条农旅融合、农旅共兴的乡村振兴路。

    走进白果树湾村,宽敞的柏油公路依山绵延,革命旧址与村居民舍错落有致;观景广场上,各地游客兴致盎然;村旁溪水边,满头银发的婆婆捣衣浣洗,相伴欢声笑语……

    记者了解到,在刚过去的“五一”假期,不少外地游客到这里追寻历史足迹,感受红色文化,游赏乡村美景,白果树湾村热闹非凡。

    “一天接待8个团,从早忙到晚,有时候根本顾不上吃饭。”27岁的红色宣讲员汪文雪说,她是听着红色故事长大的,大学毕业后毅然返回山村,为乡村振兴出力。“小时候听大人讲故事,现在我要把村里的红色历史讲给更多人听。”她说。

    游客打卡革命旧址的同时,还可以在村里品尝特色农家菜。村民严小育的农家乐生意火爆,腊鱼、腊鸭、红烧肉、炒土鸡蛋……什么都做,游客们吃得尽兴。

    白果树湾村党委书记汪金洲介绍,依托丰富的红色资源和自然风光,白果树湾村已初步建成集红色旅游、乡村度假、野外体验、休闲娱乐于一体的乡村休闲度假基地。这些年,白果树湾村平均每年接待游客超过30万人次。

    在发展红色旅游产业的同时,绿茶、油茶、茶树菇、小龙虾等乡村集体经济也在快速壮大。村里成立了白果树湾绿茶制作车间,通过统一收购、销售,茶叶卖得又快又好。

    “目前,白果树湾村仅绿茶基地就发展到1500多亩,全村103户人家平均年增收近万元。”汪金洲说,将来,村里还会大规模引进光伏产业,以产业带动乡村振兴。

    白果树湾村的变迁是大悟县近年来发展的缩影。芳畈镇、阳平镇、新城镇、宣化店镇等具有光荣革命历史的乡镇正通过打造“红色高地”,推动“绿色发展”,带动乡村振兴。

    过去几十年,严金木开着拖拉机在大别山区飞奔,把挨家挨户收来的农货运出大山。如今,村里建起了网络直播间,直播带货成了新时尚,与城镇、与全国各地直达相连。

    “村里的产业一天比一天兴旺,大家的收入一天比一天高,我还要接着干。”严金木笑着说。

    2022-05-17
  •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老区新貌丨琼崖老区在自贸港建设中谱写新篇

    清澈蔚蓝的海水,包裹着苍翠繁盛的雨林,成就了海南岛“南海明珠”的美誉。

    如果说蓝色和绿色是海南岛的亮丽外衣,那红色,才是海南岛最鲜明的底色。琼崖革命曾创造坚持武装斗争二十三年红旗不倒的奇迹。

    党的十八大以来,琼崖老区党员干部以革命精神为指引,积极投身精准扶贫、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旅游发展等多项工作当中,带领老区群众走出一条脱贫致富、乡村振兴的道路。红色,已成为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的精神内核。

    革命老区万宁市长丰镇七甲村曾经是深度贫困村,脱贫攻坚的号角吹响后,七甲村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帮扶下,大力发展莲雾、火龙果、菠萝蜜等特色农业产业,村里461户1731名贫困群众于2019年全部脱贫出列。七甲村荣获2020年“海南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2021年全村人均年纯收入增至1.2万余元。

    七甲村后边溪村民小组组长符树海种植的100棵莲雾,每年能带来10万余元收入,他正计划在菠萝蜜树林里间种斑兰叶,让土地发挥更大效益。

    符树海告诉记者,后边溪村的大榕树曾是革命时期的交通站,如今是党员群众共商乡村振兴大计的“根据地”。他感慨:“以前共产党带领我们翻身当家做主,现在又带着我们脱贫致富奔小康,村民的生活越来越好。”

    2020年底,海南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5.21万户64.97万人全部脱贫,600个贫困村全部退出,5个贫困县全部摘帽。

    在乡村振兴方面,琼崖各地老区村庄也大步走在前列。在琼崖东路主要革命根据地之一的万宁市和乐镇六连村,六连村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刘祥征说,在红色基因的影响下,六连村群众特别能吃苦耐劳,发展生产不等不靠,是远近闻名的蛋鸭养殖大村,村民年人均纯收入超过2.4万元。

    养殖了2000多只蛋鸭的六连村村民周先平,对村里食品加工厂的发展充满信心。他说:“村里有原材料,生产咸鸭蛋和蛋黄肉粽是就地取材,村民可以在家门口就业,村集体也能增加收入,以后村庄建设会越来越好。”

    海口市琼山区道崇村是全省18个革命模范村之一,早在1926年,当地就成立了农民协会,是海南较早的农民协会之一。在抗日战争时期,道崇村村民曾作出巨大牺牲。

    从2014年起,道崇村党支部带领群众多方寻找适合当地种植的特色农产品品种,如今已发展起龙眼基地、山柚茶基地、紫玉米基地、三角梅共享农庄、万亩椰子生态产业大观园等多个产业形态,村民年人均纯收入达到2.38万元。

    道崇村60多岁的革命后代王统奋向记者提起他家种的茄子时笑得合不拢嘴。他家的茄子全年都可以采摘,一亩地就“包圆”了周边三江镇、红旗镇农贸市场的茄子供应,半年时间已收入3万多元。

    谈及种植秘诀,他和记者聊到了土壤pH值、有机肥的作用、以短期作物养长期作物的好处……“这都是跟省农科院的专家学的,有困难就找村干部,一个电话就过来了。”王统奋说。

    据道崇村党支部书记吴海山介绍,在海南自贸港建设中,琼山区引导道崇村主动扛起革命老区的责任担当,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加快形成“红色旅游+绿色产业”齐头并进的发展局面。

    海南省老区建设促进会常务副会长梁振球告诉记者,自2016年起,特别是2020年以来,琼崖老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发生显著变化,呈现出崭新面貌。

    道路交通问题曾是制约老区发展的瓶颈。党的十八大以来,海南高速公路新增里程508公里,实现县县通高速,海南岛中部地区“2小时交通生活圈”已成为现实。

    为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推海南自贸港建设,让老区人民逐步过上更加富裕幸福的生活,2021年,海南省出台关于新时代支持琼崖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相关实施意见,提出要发挥老区在海南自贸港建设中的独特作用。

    梁振球认为,随着海南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海南生态软件园等自贸港重点园区在老区落地发展,越来越多的老区村庄成为海南乡村旅游业、热带特色高效农业发展的生力军。

    2022-05-16
  • 老区新貌|海南万宁:红色七甲展新貌

    七甲村位于海南省万宁市长丰镇西南部。近年来,七甲党支部继承革命先烈的优良传统,在这片红色土地上,带领全体村民攻坚克难,帮助当地百姓增收致富。






    如今,七甲村人居环境优美,生态优良,特色农业产业兴盛,一幅“红、绿、金”交织而成的新画卷正在这里徐徐展开。

    2022-05-16

  • 首 页  上一页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下一页    尾 页  

    版权声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 8629 6259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696号 蒙ICP备160010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