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百年党史中汲取党史学科发展的智慧

    内容提要


    推动党史学科发展,对于深化党的历史研究和宣传、科学总结党的历史经验、加强党员干部党性修养、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等,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认真总结百年来党史研究的宝贵经验,对于新时代推动党史学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历史蕴含着丰富智慧。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学习党史,善于从党史中汲取前进的智慧和力量。在这个过程中,党史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也逐步发展起来。党史学科有着明确的研究对象、严谨的学术体系,产生了丰硕的研究成果。推动党史学科发展,对于深化党的历史研究和宣传、科学总结党的历史经验、加强党员干部党性修养、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等,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认真总结百年来党史研究的宝贵经验,对于新时代推动党史学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加强党的领导为党史学科发展提供根本保障


    党史学习和研究工作从一开始就是在党中央的直接领导和亲切关怀下开展的,这是党史学科发展始终坚持正确方向的根本保障。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中央作出《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毛泽东同志、周恩来同志、刘少奇同志、朱德同志、陈云同志等带头学习和研究党史,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和著作,奠定了党史学科的理论基础。新中国成立后,党史学习研究工作扎实开展,《中国共产党的三十年》等一些重要党史著作出版。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同志主持起草《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指明了党史研究的正确方向。江泽民同志对努力学习中国历史特别是中国近现代历史和党的历史作出深刻论述。胡锦涛同志要求广大中青年干部进一步学习党的知识和党的历史,深入了解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加强党史学习研究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论述,立意高远、内涵丰富、思想深刻,为新时代推动党史学科发展提供了根本指针。


    延安时期,党中央设立干部教育部,后来又专门成立中央学习组,毛泽东同志任组长,并要求各级党组织也设立相应机构,加强对党史学习和研究的领导。改革开放后,党中央成立党史工作领导小组,并成立了专门从事党史工作的中央党史研究室,县级以上地方都成立了从事党史研究和资料搜集整理等工作的研究机构,为党史学科发展提供了组织保障。高校和一些研究单位也有专门从事党史研究的机构和人员。各地还成立了中共党史学会,组织党史工作者有计划开展党史研究。2010年6月,《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史工作的意见》下发。随后全国党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以中共中央名义制定和下发关于党史工作的文件,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是第一次;由党中央召开全国党史工作会议,在我们党的历史上也是第一次,这极大地促进了党史学科的发展。2018年3月,党中央将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编译局的职责整合,组建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统筹党史研究、文献编辑和著作编译资源力量,打造党的历史和理论研究高端平台。


    1942年毛泽东同志发表《如何研究中共党史》,对党史研究的对象、内容、研究方法以及党的历史分期等问题进行了系统阐释,为党史学科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我们党以“决议”形式总结党的历史经验,对重大历史事件、重要理论问题和重要人物作出评价,为党史学科发展提供了指导原则。1945年党的六届七中全会通过《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充分体现了我们党的远见卓识和政治上的成熟,也为党史学科发展指明了正确方向。在我们党百年华诞之际,党中央决定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党史学科发展迎来了新的春天。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是党史学科发展的根本指针。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将重点研究全面总结党的百年奋斗的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问题,必将有力推动党史学科发展。可以说,党的创新理论一直指导着党史学科健康发展。


    树立正确党史观为党史学科发展提供根本遵循


    历史观是史学的核心和灵魂。坚持正确历史观,才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科学探究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是科学的历史观。党史研究一开始就是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进行的。蔡和森的《中国共产党史的发展(提纲)》、瞿秋白的《中国共产党历史概论》等,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叙述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毛泽东同志的《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等一系列著作,就是运用唯物史观研究党史的经典之作。正确党史观是在唯物史观指导下形成的研究党史的理论原则和根本方法。新时代树立正确党史观,就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系统学习和研究党的历史。


    坚持实事求是原则。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是我们党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领导方法。”历史是客观存在的,研究党史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原则,求真求实、探求本源,既不能因为记录成就而回避失误和曲折,也不能因为探索中的失误和曲折而否定取得的成就,而要从实际出发作出符合实际的判断。


    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任何历史行为和人物活动都会受到历史条件的限制。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求把历史问题放在当时的社会背景和历史条件下进行研究,从而作出符合历史实际的客观评价,不能用今天的时代条件、发展水平、认识水平去衡量和要求前人,否则就会陷入历史虚无主义泥潭。


    坚持大历史观。历史的长河奔腾不息,历史、现实、未来不可分割。研究历史要将其看作一个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的统一整体。树立大历史观,就要从历史长河中探究历史规律,以宏阔的国际视野把握历史大势。习近平总书记注重把党的历史与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史、世界社会主义500多年发展史、中华民族近代以来180多年的历史结合起来考察,运用大历史观揭示历史规律、把握历史趋势。把学习党史与学习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有机结合起来,就要运用大历史观来总结历史经验,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运用科学方法。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以这一根本方法为指导所形成的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为社会科学研究提供了基本原则和科学路径。党史学科作为社会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既要采用社会科学一般方法,也要善于运用比较史学、个案研究、口述史学等具体研究方法。这些研究方法都对党史学科发展产生了重要推动作用。


    整理运用好史料为党史学科发展提供坚实基础


    史料是历史研究的基础和前提。党的历史资料记录着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懈奋斗的光辉历程和伟大成就,蕴含着百年大党风华正茂的成功密码,珍藏着中国共产党人百年来坚守初心使命的生动故事,具有存史资政育人的巨大功能。


    我们党历来重视档案资料的保管和利用,为党史学科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早在1927年10月,党中央就正式成立文件保管处,后来又成立中央文库,周恩来同志直接联系。中央文库收集和保管了从1922年起到1933年党中央从上海迁至江西瑞金为止的中央和各地党组织的文件、中国工农红军档案、中华苏维埃政府文件等,共2万余件,为我们党保存了极为珍贵的档案资料,也为党史学科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史料基础。1937年,中央军委发布《关于征集红军历史材料的通知》,要求广泛征集各根据地红军的文件材料。延安时期,毛泽东同志主持编辑了《六大以前》《六大以来》两部历史文献集,包括党的决议、会议纪要等共计400多万字。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成立专门机构,加强党史文献的搜集整理。改革开放以来,各种档案资料的整理汇编更是应有尽有。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红色资源的挖掘和运用,强调“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各地积极推进红色资源的抢救、修复、整理和数字化工作,进一步加大红色档案的接收和征集工作力度,为党史学科发展夯实了资源基础。


    培养人才为党史学科发展提供力量支撑


    党的历史是资政育人的生动教科书。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就在党校系统开设党史课程,至今党校系统仍然是开展党史教育的重要阵地。同时,陕北公学等根据地的大学系统也开设党史课程,形成了一支专门从事党史研究的队伍,培养了大批党史工作者。新中国成立后,高校的政治理论课不断充实,开设了中共党史课程,1986年课程名称改为中国革命史。无论中国革命史还是目前高校开设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的主体内容都是中共党史。为培养党史研究人才,一些高校设置中共党史专业,为党史教学培养师资,为党史学科发展培养人才。改革开放后,我国设立了中共党史专业的硕士点和博士点,目前已经形成本—硕—博学位授权点齐全、培养层次完整的学科体系。一些高校还设置了党史专业博士后流动站,培养了大批党史研究人才。


    党史学科的发展历程表明,党史学科发展状况与高校开设中共党史专业和课程是紧密相关的。在高校开设中共党史专业和课程,培养理想信念坚定、业务知识扎实、学术功底深厚的专业人才,为党史学科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撑,有力促进了党史学科持续健康发展,更好发挥资政育人的重要作用。

    2021-09-27
  • 入党宣誓仪式:从无到有到成熟的演进(上)

    “预备党员必须面向党旗进行入党宣誓”,是党章对发展新党员的明确规定。入党宣誓仪式从无到有到成熟、规范,是中国共产党从创立、发展到日益壮大的一个缩影,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中根据实际需要不断进行自我调整、自我教育、自我建设的过程。






    战士们火线入党,面对毛主席像宣誓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在所成立的××个无产阶级政党共产主义者同盟的章程中,规定了有关入党宣誓的程序内容。入党宣誓仪式采取的是问答式。宣誓时,“支部主席向被接收入盟的盟员宣读和说明章程的××条到第四十九条”,“要在简短的讲话中特别强调入盟者应尽的义务”,“然后向他发问:‘那么,你愿意加入这个同盟吗?’如果后者回答‘愿意’,那么主席就要他保证尽盟员的一切义务,然后宣布他为盟员并在下一次会议上将他编入支部”。


    中国共产党一开始并没有采用这种宣誓仪式。中共创立时期,党员分为两部分:党的创始人和被吸收入党者。前者创立共产党性质的组织,并在此过程中自然转化为党员;后者主要通过介绍人的“谈话”加入党的队伍中。


    中共一大的代表及各地的共产主义小组成员,是一代伟业的开创者,是中共的创始人。这些人没有介绍人,也没有固定的入党手续可以参考,是没有经过特别的入党仪式而成为党员的——成立和参加共产党性质组织的时间就是他们的入党时间,成立和参加共产党性质组织就是他们成为一个真正的共产党人的事实依据。如毛泽东,他的入党时间是1920年,这是他在湖南长沙创建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时间。当时,他和“何叔衡、彭璜等6人在建党文件上签了名”,就算入了党。后来,毛泽东回忆:“苏联共产党是由小组到联邦,就是说由马克思主义的小组发展到领导苏维埃联邦的党。我们也是由小组经根据地到全国。……我们开始的时候,也是很小的小组。”入党时,“我没有介绍人。我们那时候就是自己搞的”。


    ■二■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本着慎重发展党员的原则,被介绍进来的新党员的入党手续逐渐严格起来。中共一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个纲领》第四、五条明确规定,新党员必须经一人介绍,并经当地党组织审查,多数党员同意,再经该地区执行委员会批准,方可接受其入党。而较为严肃而正规的入党仪式也是在这时候萌芽的。根据入党对象的不同,有两种不同的入党仪式:一、当场举手表决式。这是对于原来的团员来说的,由于他们本身就可以参加支部会议,这种方式方便可行。原为中共旅俄支部团员的萧劲光,在回忆转党的情景时说:“支部大会党团员都参加,通过党员时,党团员都举手。”二、谈话式。由介绍人“谈话”,以了解入党人的思想动向,并宣布组织的决定,这是发展党员的主要方式。“谈话”这种方式的出现,为以后较为正规的入党仪式的形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可以看作宣誓仪式应用的酝酿。


    宣誓是庄严的承诺。1922年6月,旅欧共产主义青年组织在巴黎举行了××次代表大会,确定成立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周恩来提议新团员入团时应当宣誓,但有人不赞成,说这种形式是带有宗教色彩的。周恩来对此解释说:我们宣誓不是宗教信仰,是带有政治约束的。


    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国共合作的背景下公开合法地向社会各阶层深入扎根,党员数量迅速增加,素质不断提升。如何规范党员的言论和行为,增强其纪律性和自律性,成为摆在中国共产党人面前的重要问题。于是,新的严格的入党手续被推上历史舞台。1924年,新党员入党,已经需要填表了。据罗明回忆,他在一所学校发展党员的时候,就号召同学填表。入党登记表是从革命态势较好的广州寄过来的。我们“请杨匏安把入党登记表、证件、文件等从广州寄来。此后,我们就先从师范部各班做起,与各班同学秘密联系,吸收国民党左派组织成员”。入党登记表的内容,包括新党员的姓名、地址及入党时间等,既从书面上明确了入党人的共产党员身份,具有相当的稳定性,也使组织在党员的统计、审查等方面有据可依。因此,比起口头“谈话”来说,它是入党方式上的一大进步。


    随后,中共中央越来越重视吸取共产主义者同盟的经验,把宣誓仪式应用到中共吸收党员的实践中来,并进行了硬性规定。1925年8月,中共中央在《中央通告第五十三号——介绍新党员之变通办法,各团体中党的组织与任务》中规定,“新生入学时(指入党)必须经过入学仪式(指宣誓),并立即编入某一支部”。在此规定下,在一些马克思主义深入传播、群众素质好、觉悟高的工厂和学校,宣誓仪式被采用,并逐渐形成了一定的带有中国特色的程序和形式。


    首先,宣誓前,一般需由介绍人找发展对象“谈话”。“谈话”的内容主要涉及其生活状况、思想动向、阶级觉悟等。经过一段时间的教育和培养,他们的视野开阔起来,革命的意识也逐步增强。


    其次,在宣誓现场的布置上,一般使用党旗。党旗,即镰刀斧头旗(后改为镰刀锤头旗),象征着工人和农民的联合专政。新党员在“火红的党旗”下宣誓,庄严而神圣。也有在马克思像前宣誓的。1924年,安徽旌德县早期共产党员梅大栋就是在一尊马克思银像前宣誓入党的。这尊马克思银像,系银铸半身胸像,通高15.5厘米,重300克,空心浇铸。底座呈正方形,边长5厘米,正面铸有印刷体俄文“卡尔·马克思”;内壁铸有两行书写体俄文,意为第六号,莫斯科制造。这尊马克思银像的由来,与梅大栋有着直接的关系。


    梅大栋,1900年出生于皖南旌德县梅村一户农民家庭。从宣城省立第四师范毕业后,他回到家乡小学任教。1921年春假,恽代英、萧楚女带领一些进步学生,以游黄山为名,前往旌德县等地开展革命活动。此后,梅大栋与恽代英一直保持着联系。1923年春,梅大栋经恽代英介绍,到江西安源路矿工会做秘书工作。在刘少奇领导下,他在这里工作了3年。1924年1月,梅大栋加入中国共产党时,就是在这尊马克思银像前宣的誓。这是他××次见到“马克思”。1925年7月,梅大栋奉命从江西调回皖南做地下工作时,将刘少奇交给他保管的马克思银像带了回来,并藏于梅村家中。同年11月,徽州××个党组织——中共梅村党支部成立。25岁的梅大栋摆出这尊银像,领着新党员面对“马克思”举行了庄严的入党宣誓。从此,马克思主义思想在皖南扎下了根,成为指引工农大众进行反帝反封建革命斗争的锐利思想武器。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捕杀大批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皖南党组织也遭到破坏,梅大栋的弟弟梅大梁遭到敌人杀害。梅大栋潜往武汉。临行前,他一再叮嘱妻子:“一定要把马克思银像收藏好,千万不能丢失。”他的妻子先是把它用布仔细包裹起来,埋藏在自家房后的灰堆里,后来风声渐紧,又偷偷地把银像转移到4公里外的娘家,塞进墙缝里,然后用泥巴糊上。1959年,为了进行革命历史传统教育,旌德县人民政府从梅大栋儿子梅本华处征集到这尊珍贵的马克思银像后,将其存放于旌德县档案馆进行展出。

    2021-09-26
  • 方城县袁店回族乡: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袁店回族乡因地制宜,结合实际多举措开展专题学习活动,力求将党史学习教育实效转化为干实事、履职责的强大动力,真正做到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

    为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袁店回族乡设立党史学习教育园地,通过微信群发送学习资料,以此来丰富党员学习内容。“既定内容”重点读,“兴趣内容”自己读。读习近平总书记著作、读四史在支部党员和群众中蔚然成风,大家纷纷表示:“读总书记重要论述和著作,总有现实意义的温暖”。

    党史学习教育中,党员书写党史学习心得,大家都有深深的感悟:“百年党史是一堂修养大课,其中优秀共产党人的高尚道德情操,铸就了一座座精神丰碑,让我们知道信仰的力量”,希望大家能够以学习党史教育为新起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在党史学习过程中,组织动员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广泛参与“我为群众办实事”志愿服务活动,针对不同村特点,从矛盾纠纷化解、电信诈骗预防宣传、窗口服务、防灾减灾、疫情防控等方面着手,全面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深入基层了解民意,为群众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同时,以讲党课与志愿服务相结合的形式,深入各村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宣传活动,做到家喻户晓。

    2021-09-24
  • 黑龙江省司法厅政治部四个党支部联合开展“学党史办实事 服务新区发展”主题党日活动

    9月17日,省司法厅政治部人事警务处、警务督察总队、组织培训处、离退休老干部处四个党支部赴哈尔滨市松北区(新区)联合开展“学党史办实事、服务新区发展”主题党日活动。省司法厅党委委员、政治部主任司清出席活动并讲话。



    活动中,首先实地参观了哈尔滨新光光电科技有限公司、黑龙江长城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深圳(哈尔滨)产业园区等省级重点项目,随后全体党员重温了入党誓词,在党旗下庄严宣誓,最后召开了学党史办实事、服务新区发展座谈会。座谈会上,松北区区委常委、政府副区长甄长瑜介绍了新区发展规划概况以及司法行政工作基本情况,与会人员围绕新区法治建设和司法行政工作存疑问题和现实困难进行了交流。

    司清代表厅党委指出,新区发展建设事关全省大局,牵动着省委、省政府和全省人民的心。新一届省司法厅党委组建以来,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高度关注新区建设和发展,立足新区法治建设和司法行政工作需求,推动成立了中国(黑龙江)自贸区法治研究中心、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自贸区法治研究工作部,为新区司法局选派了业务骨干和专业人才。选派干部能够充分发挥专业优势,积极肯干,甘于奉献,为新区发展贡献了力量。司清表示,新区发展建设离不开法治保障和司法行政支持,下步,省司法厅将继续与新区加强联系,不断提高服务意识,强化服务举措,持续为新区发展建设提供法治服务和智力支持。

    本次主题党日活动立足办好实事、服务发展,是开门做好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工作的具体举措,通过实地参观切身感受新区发展,了解新区法治建设新情况、新问题,为新区法治建设和司法行政工作建言献策。厅政治部四个党支部党员代表,厅社区矫正管理处、人民参与和促进法治处、法律援助工作管理处、公证管理处、律师工作处、中国(黑龙江)自贸区法治研究中心、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自贸区法治研究工作部有关负责同志,厅机关青年理论学习第三小组部分党员参加活动。

    2021-09-24
  • 谱写农业农村改革发展新的华彩乐章

    “让乡亲们过好光景,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初心使命,共产党就要把这件事情干好,不断交上好答卷。全党全国全社会都要大力弘扬脱贫攻坚精神,奋发图强、自力更生,不断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的更大胜利。”今年9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榆林市绥德县张家砭镇郝家桥村考察时指出。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把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标志性工程,组织推进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力度最大、惠及人口最多的脱贫攻坚战,启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业农村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立意高远,内涵丰富,思想深刻,对于做好新时代的“三农”工作,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书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农”新篇章,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


    “务农重本,国之大纲。”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农业农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农为邦本,本固邦宁。我们要坚持用大历史观来看待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只有深刻理解了‘三农’问题,才能更好理解我们这个党、这个国家、这个民族。必须看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依然在农村。”


    2013年12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一定要看到,农业还是‘四化同步’的短腿,农村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农业基础稳固,农村和谐稳定,农民安居乐业,整个大局就有保障,各项工作都会比较主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必须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不断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始终把‘三农’工作牢牢抓住、紧紧抓好。”


    2015年12月24日至25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对做好“三农”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指出:“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十二五’时期,我国农业农村发展成果丰硕,为我们赢得全局工作主动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必须看到,我国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难题和挑战还很多,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和放松‘三农’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十三五’时期,必须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牢固树立和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加大强农惠农富农力度,深入推进农村各项改革,破解‘三农’难题、增强创新动力、厚植发展优势,积极推进农业现代化,扎实做好脱贫开发工作,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平,让农业农村成为可以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


    2016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凤阳县小岗村主持召开农村改革座谈会时指出:“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加大推进新形势下农村改革力度,加强城乡统筹,全面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促进农业基础稳固、农村和谐稳定、农民安居乐业。”


    2017年3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四川代表团审议时强调:“重视农业,夯实农业这个基础,历来是固本安民之要。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已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农业的主要矛盾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必须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开创农业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2018年9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总方针,就是要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我们一直强调,对‘三农’要多予少取放活,但实际工作中‘三农’工作‘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问题还比较突出。我们要扭转这种倾向,在资金投入、要素配置、公共服务、干部配备等方面采取有力举措,加快补齐农业农村发展短板,不断缩小城乡差距,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家园。”


    2018年9月23日,我国迎来第一个中国农民丰收节。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党中央,向全国亿万农民致以节日的问候和良好的祝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是党中央研究决定的,进一步彰显了‘三农’工作重中之重的基础地位,是一件影响深远的大事。”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希望广大农民和社会各界积极参与中国农民丰收节活动,营造全社会关注农业、关心农村、关爱农民的浓厚氛围,调动亿万农民重农务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赢脱贫攻坚战、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在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中谱写我国农业农村改革发展新的华彩乐章!”


    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对全国春季农业生产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越是面对风险挑战,越要稳住农业,越要确保粮食和重要副食品安全。各级党委要把‘三农’工作摆到重中之重的位置,统筹抓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重点任务,把农业基础打得更牢,把‘三农’领域短板补得更实,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提供有力支撑。”


    2020年12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看,稳住农业基本盘、守好‘三农’基础是应变局、开新局的‘压舱石’。对我们这样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大国来说,‘三农’向好,全局主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党务必充分认识新发展阶段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我们党‘三农’工作一系列方针政策的继承和发展,是亿万农民的殷切期盼。全党同志务必深刻认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把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作为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大原则,把振兴乡村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个重大任务,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目标、更有力的举措,书写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农’新篇章。”


    “我到农村调研,在很多村子看到的多是老年人和小孩,年轻人不多,青壮年男性更是寥寥无几。留在农村的是‘三八六一九九部队’。出去的不愿回乡干农业,留下的不安心搞农业,再过十年、二十年,谁来种地?农业后继乏人问题严重,这的确不是杞人忧天啊!”2013年12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村庄空心化和‘三留守’是一个问题的两个侧面。外在表现是村子空了,本质上是人一茬一茬离开农村。农村是我国传统文明的发源地,乡土文化的根不能断,农村不能成为荒芜的农村、留守的农村、记忆中的故园。”


    2017年12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我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出发、着眼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出的重大决策。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


    2018年3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山东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要深刻认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扎扎实实把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好。”


    2018年9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八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我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对乡村振兴战略进行了概括,提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这其中,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是总方针,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是制度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现代化进程中,城的比重上升,乡的比重下降,是客观规律,但在我国拥有近14亿人口的国情下,不管工业化、城镇化进展到哪一步,农业都要发展,乡村都不会消亡,城乡将长期共生并存,这也是客观规律。即便我国城镇化率达到70%,农村仍将有4亿多人口。如果在现代化进程中把农村4亿多人落下,到头来‘一边是繁荣的城市、一边是凋敝的农村’,这不符合我们党的执政宗旨,也不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这样的现代化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40年前,我们通过农村改革拉开了改革开放大幕。40年后的今天,我们应该通过振兴乡村,开启城乡融合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我常讲,领导干部要胸怀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历史关口,在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已经完成的形势下,在新冠肺炎疫情加剧世界动荡变革的特殊时刻,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是需要全党高度重视的一个关系大局的重大问题。”2020年12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要坚决守住脱贫攻坚成果,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不留空档,政策不留空白。”


    今年2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毕节市黔西县新仁苗族乡化屋村考察调研时指出:“今年我们将迎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伟大胜利。中华民族是个大家庭,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不能落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一个民族也不能落下。脱贫之后,要接续推进乡村振兴,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希望乡亲们继续努力奋斗,把乡村产业发展得更好,把乡村建设得更美。”


    今年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强调:“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要围绕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带来的新形势、提出的新要求,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持续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让低收入人口和欠发达地区共享发展成果,在现代化进程中不掉队、赶上来。”


    “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今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桂林市全州县才湾镇毛竹山村考察时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决不能有任何喘口气、歇歇脚的想法,要在新起点上接续奋斗,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今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西藏考察时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更加聚焦群众普遍关注的民生问题,办好就业、教育、社保、医疗、养老、托幼、住房等民生实事,一件一件抓落实,让各族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现代化。能否处理好城乡关系,关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是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2013年11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中指出:“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突出矛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城乡二元结构没有根本改变,城乡发展差距不断拉大趋势没有根本扭转。根本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


    2013年12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强调:“城镇化是城乡协调发展的过程。没有农村发展,城镇化就会缺乏根基。有些地方错误理解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干了一些‘以城吞乡、逼民上楼’的事,严重损害了农民利益。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绝不是要把农村都变成城市,把农村居民点都变成高楼大厦。”


    2015年4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把工业和农业、城市和乡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谋划,促进城乡在规划布局、要素配置、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生态保护等方面相互融合和共同发展。着力点是通过建立城乡融合的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目标是逐步实现城乡居民基本权益平等化、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居民收入均衡化、城乡要素配置合理化,以及城乡产业发展融合化。”


    “不管城市怎么发展,我国仍会有大量农民留在农村,农业基础地位仍需要打牢夯实,这对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这就要求我国城镇化必须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城市工作必须同‘三农’工作一起推动。”2015年12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推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基本公共服务等一体化发展,增强城市对农村的反哺能力、带动能力,形成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


    “我们一定要认识到,城镇和乡村是互促互进、共生共存的。”2017年12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城镇化是城乡协调发展的过程,不能以农业萎缩、乡村凋敝为代价。近年来,我们在统筹城乡发展方面作出了很大努力,取得了重大进展。但是,城乡要素合理流动机制还存在缺陷,无论是进城还是下乡,渠道还没有完全打通,要素还存在不平等交换。要坚持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现阶段,城乡差距大最直观的是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差距大。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要体现在公共资源配置上。要把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放在农村,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互联互通,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挡升级,特别是加快道路、农田水利、水利设施建设,完善管护运行机制。要加快推动公共服务下乡,逐步建立健全全民覆盖、普惠共享、城乡一体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2018年3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山东代表团审议时指出:“要推动乡村人才振兴,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让愿意留在乡村、建设家乡的人留得安心,让愿意上山下乡、回报乡村的人更有信心,激励各类人才在农村广阔天地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打造一支强大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在乡村形成人才、土地、资金、产业汇聚的良性循环。”


    “我国发展最大的不平衡是城乡发展不平衡,最大的不充分是农村发展不充分。”2018年9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八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下决心调整工农关系、城乡关系,采取了一系列举措推动‘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是为了从全局和战略高度来把握和处理工农关系、城乡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乡村振兴战略这篇大文章做好,必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我们一开始就没有提城市化,而是提城镇化,目的就是促进城乡融合。要向改革要动力,加快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要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强化常住人口基本公共服务,维护进城落户农民的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2020年12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推动城乡融合发展见实效,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要把县域作为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切入点,赋予县级更多资源整合使用的自主权,强化县城综合服务能力。”


    今年8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承德市双滦区偏桥子镇大贵口村考察调研时指出:“即使未来我国城镇化达到很高水平,也还有几亿人在农村就业生活。我们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既要建设繁华的城市,也要建设繁荣的农村,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这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才能实现。”


    实现粮食安全和现代高效农业相统一


    “民为国基,谷为民命。”解决好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始终是关系国计民生的一个重大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我们这样一个有着14亿人口的大国来说,农业基础地位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和削弱,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在任何时候都是真理。”


    2013年12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洪范八政,食为政首。’我国是人口众多的大国,解决好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虽然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但这就是一个紧平衡,而且紧平衡很可能是我国粮食安全的长期态势。我国耕地就那么多,潜力就那么大,在粮食问题上不可能长期出现高枕无忧的局面。因此,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粮食生产和对农业的支持。恰恰相反,我们要不断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


    2013年12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在耕地,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农民可以非农化,但耕地不能非农化。如果耕地都非农化了,我们赖以吃饭的家底就没有了。”“极而言之,保护耕地要像保护文物那样来做,甚至要像保护大熊猫那样来做。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大家立了军令状,必须做到,没有一点点讨价还价的余地!”


    “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决不意味着可以忽视粮食生产了。”2016年12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国家粮食安全这根弦什么时候都要绷紧,一刻也不能放松。我说过,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里,而且里面应该主要装中国粮。这是从战略上考虑的。要严守耕地红线,推动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加快落地,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防止粮食生产出现大的滑坡。”


    2017年12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对粮食问题,要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在我们这样一个13亿多人口的大国,粮食多了是问题,少了也是问题,但这是两种不同性质的问题。多了是库存压力,是财政压力;少了是社会压力,是整个大局的压力。对粮食问题,要从战略上看,看得深一点、远一点。”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保障粮食安全,关键是要保粮食生产能力,确保需要时能产得出、供得上。这就要求我们守住耕地红线,把高标准农田建设好,把农田水利搞上去,把现代种业、农业机械等技术装备水平提上来,把粮食生产功能区划好建设好,真正把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落到实处。”


    2020年5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经济界委员联组会时指出:“这次新冠肺炎疫情如此严重,但我国社会始终保持稳定,粮食和重要农副产品稳定供给功不可没。总的来说,我国农业连年丰收,粮食储备充裕,完全有能力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形势下,要着力解决农业发展中存在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重点从农产品结构、抗风险能力、农业现代化水平上发力。”


    “有些人以为,有钱就能买到粮,多进口一些农产品还可以省自己的地和水。这次疫情期间,有18个国家限制粮食等农产品出口,全球供应链受冲击,一度引发恐慌,造成价格大幅波动。这种事情近年来时有发生,国际上一有风吹草动,各国就先捂住自己的‘粮袋子’。”2020年12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如果在吃饭问题上被‘卡脖子’,就会一剑封喉。我反复强调要办好自己的事,其中很重要的一个任务就是始终立足自身抓好农业生产,以国内稳产保供的确定性来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


    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已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农业的主要矛盾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必须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开创农业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着眼于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在稳定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产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同时,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农业技术创新步伐,走出一条集约、高效、安全、持续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


    2017年12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我国农业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要坚持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加快推进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不断提高我国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实现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的转变。”


    2018年3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山东代表团审议时指出:“要发展现代农业,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推进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提高农业创新力、竞争力、全要素生产率,提高农业质量、效益、整体素质。”


    2019年3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河南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挥自身优势,抓住粮食这个核心竞争力,延伸粮食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不断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实现粮食安全和现代高效农业相统一。”


    农业现代化,种子是基础。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一个世界,一项技术能够创造一个奇迹。


    “农民说,‘好儿要好娘,好种多打粮’,‘种地不选种,累死落个空’。要下决心把民族种业搞上去,抓紧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从源头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2013年12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要舍得下气力、增投入,注重创新机制、激发活力,着重解决好科研和生产‘两张皮’问题,真正让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


    今年7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时强调:“农业现代化,种子是基础,必须把民族种业搞上去,把种源安全提升到关系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集中力量破难题、补短板、强优势、控风险,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


    增加农民收入是“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


    “治国之道,富民为始。”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014年3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贵州代表团审议时指出:“党的十八大以后,我第二次到地方调研,就到了河北阜平县,后来又去了不少贫困地区。我到这些地方调研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看真贫、扶真贫、真扶贫。不了解农村,不了解贫困地区,不了解农民尤其是贫困农民,就不会真正了解中国,就不能真正懂得中国,更不可能治理好中国。”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多到农村去,多到贫困地区去,了解真实情况,带着深厚感情做好扶贫开发工作,把扶贫开发工作抓紧抓紧再抓紧、做实做实再做实,真正使贫困地区群众不断得到真实惠。”


    2015年10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五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指出:“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是最突出的短板。虽然全面小康不是人人同样的小康,但如果现有的7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生活水平没有明显提高,全面小康也不能让人信服。”


    2015年11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一个标志性指标。对这个问题,我一直在思考,也一直在强调,就是因为心里还有些不托底。所以,我说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关键看贫困老乡能不能脱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对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必须实现,而且必须全面实现,没有任何讨价还价的余地。”


    “增加农民收入是‘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农民小康不小康,关键看收入。检验农村工作实效的一个重要尺度,就是看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没有。”2016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农村改革座谈会时指出,“要构建促进农民持续较快增收的长效政策机制,通过发展农村经济、组织农民外出务工经商、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等多种途径增加农民收入,不断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让广大农民尽快富裕起来。”


    2017年12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全面小康目标能否如期实现,关键取决于脱贫攻坚战能否打赢。没有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个底线任务不能打任何折扣,我们党向人民作出的承诺不能打任何折扣。”


    2018年3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山东代表团审议时指出:“要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紧紧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围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构建乡村产业体系,实现产业兴旺,把产业发展落到促进农民增收上来,全力以赴消除农村贫困,推动乡村生活富裕。”


    “农业农村工作,说一千、道一万,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要加快构建促进农民持续较快增收的长效政策机制,让广大农民都尽快富裕起来。”2018年6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济南市章丘区双山街道三涧溪村考察时指出。


    2018年9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八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打好脱贫攻坚战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优先任务。贫困村和所在县乡当前的工作重点就是脱贫攻坚,目标不变、靶心不散、频道不换。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我们将消除绝对贫困,但相对贫困仍将长期存在。到那时,现在针对绝对贫困的脱贫攻坚举措要逐步调整为针对相对贫困的日常性帮扶措施,并纳入乡村振兴战略架构下统筹安排。这个问题要及早谋划、早作打算。”


    “‘车岭车上天,九岭爬九年’。当年‘三进下党’的场景,我至今还历历在目。经过30年的不懈奋斗,下党天堑变通途、旧貌换新颜,乡亲们有了越来越多的幸福感、获得感,这生动印证了弱鸟先飞、滴水穿石的道理。”2019年8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给福建寿宁县下党乡的乡亲们回信时指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希望乡亲们继续发扬滴水穿石的精神,坚定信心、埋头苦干、久久为功,持续巩固脱贫成果,积极建设美好家园,努力走出一条具有闽东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老百姓利益着想,让老百姓幸福就是党的事业。”2019年8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武威市古浪县黄花滩生态移民区富民新村考察调研时指出,“贫困乡亲脱贫是第一步,接下来要确保乡亲们稳定脱贫,扶贫政策和扶贫队伍要保留一段时间,从发展产业、壮大集体经济等方面想办法、找出路,让易地搬迁的群众留得住、能就业、有收入,日子越过越好。”


    2020年12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党中央决定,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完成后,对摆脱贫困的县,从脱贫之日起设立5年过渡期。过渡期内要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对现有帮扶政策逐项分类优化调整,合理把握调整节奏、力度、时限,逐步实现由集中资源支持脱贫攻坚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平稳过渡。”


    今年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指出:“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标志着我们党在团结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大步。”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仍然任重道远。我们没有任何理由骄傲自满、松劲歇脚,必须乘势而上、再接再厉、接续奋斗。”


    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


    乡村振兴离不开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当前,我国城乡利益格局深刻调整,农村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农民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这种前所未有的变化,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巨大活力,同时也形成了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和创新乡村治理,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让农村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


    2013年12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管理,要以保障和改善农村民生为优先方向,树立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理念,确保广大农民安居乐业、农村社会安定有序。”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提高预防化解社会矛盾水平,要从完善政策、健全体系、落实责任、创新机制等方面入手,及时反映和协调农民各方面利益诉求,处理好政府和群众利益关系,从源头上预防减少社会矛盾,做好矛盾纠纷源头化解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做到发现在早、防范在先、处置在小,防止碰头叠加、蔓延升级。要学习和推广‘枫桥经验’,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2016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农村改革座谈会时指出:“农村改革发展离不开稳定的社会环境。稳定也是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农村地域辽阔,农民居住分散,乡情千差万别,社会管理任务繁重。”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进平安乡镇、平安村庄建设,加强农村社会治安工作,推进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建设,构建农村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开展突出治安问题专项整治,对扰乱农村生产生活秩序、危害农民生命财产安全的犯罪活动要严厉打击,对邪教、外部势力干扰渗透活动要有效防范和打击。要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引导广大农民增强守法用法意识,发挥好村规民约、村民民主协商、村民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在乡村治理中的积极作用。”


    “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是实现乡村善治的有效途径。”2017年12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要以党的领导统揽全局,创新村民自治的有效实现形式,推动社会治理和服务重心向基层下移。要丰富基层民主协商的实现形式,发挥村民监督的作用,让农民自己‘说事、议事、主事’,做到村里的事村民商量着办。要培育富有地方特色和时代精神的新乡贤文化,发挥其在乡村治理中的积极作用。法治是乡村治理的前提和保障,要把政府各项涉农工作纳入法治化轨道,加强农村法治宣传教育,完善农村法治服务,引导干部群众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依法表达诉求、解决纠纷、维护权益。”


    2018年3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山东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和公共文化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入挖掘优秀传统农耕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培育挖掘乡土文化人才,弘扬主旋律和社会正气,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改善农民精神风貌,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


    2018年9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八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农村现代化既包括‘物’的现代化,也包括‘人’的现代化,还包括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我们要坚持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一体设计、一并推进,实现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跨越。”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农耕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我国很多村庄有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历史,至今保持完整。很多风俗习惯、村规民约等具有深厚的优秀传统文化基因,至今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要在实行自治和法治的同时,注重发挥好德治的作用,推动礼仪之邦、优秀传统文化和法治社会建设相辅相成。要继续进行这方面的探索和创新,并不断总结推广。”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农村政策千条万条,最终都得靠基层干部来落实。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有几百万农村基层干部,常年风里来雨里去,同农民直接打交道,是推动农村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的基本力量。这支队伍总体是好的,是信得过、靠得住、有战斗力的。”


    “对广大农村基层干部,政治上要信任,工作上要依靠,生活上要关心。”2013年12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完善农村基层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打造一支高素质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加大从优秀村干部中考录乡镇公务员和乡镇领导干部力度,为加强农村社会治理服务充实新生力量。要建立稳定的村级组织运转和基本公共服务经费保障制度,提高农村基层干部报酬待遇和社会保障水平。要加强农村基层干部教育培训和监督管理力度,引导他们提高为民服务本领、强化廉洁履职意识,为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贡献力量。”


    2017年12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加强对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的监督管理,严肃查处侵犯农民利益的‘微腐败’,给老百姓一个公道清明的乡村。要把农民群众关心的突出问题作为纪检监察工作的重点,继续紧盯惠农项目资金、集体资产管理、土地征收等领域的突出问题,持之以恒正风肃纪。针对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部署开展专项治理。严惩横行乡里、欺压百姓的黑恶势力及充当保护伞的党员干部,廓清农村基层政治生态。”


    2020年12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建设一支政治过硬、本领过硬、作风过硬的乡村振兴干部队伍,选派一批优秀干部到乡村振兴一线岗位,把乡村振兴作为培养锻炼干部的广阔舞台。要吸引各类人才在乡村振兴中建功立业,激发广大农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打造农民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良好人居环境,是广大农民的殷切期盼。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推行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让生态美起来、环境靓起来,再现山清水秀、天蓝地绿、村美人和的美丽画卷。”


    2013年12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搞新农村建设要注意生态环境保护,注意乡土味道,体现农村特点,保留乡村风貌,不能照搬照抄城镇建设那一套,搞得城市不像城市、农村不像农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搞新农村建设,决不是要把这些乡情美景都弄没了,而是要让它们与现代生活融为一体,所以我说要慎砍树、禁挖山、不填湖、少拆房。”


    2014年12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农业发展不仅要杜绝生态环境欠新账,而且要逐步还旧账。要推行农业标准化清洁生产,完善节水、节肥、节药的激励约束机制,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更好保障农畜产品安全。对山水林田湖实施更严格的保护,加快生态脆弱区、地下水漏斗区、土壤重金属污染区治理,打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攻坚战。要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


    2014年12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镇江市丹徒区世业镇永茂圩自然村调研时强调:“解决好厕所问题在新农村建设中具有标志性意义,要因地制宜做好厕所下水道管网建设和农村污水处理,不断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总书记还叮嘱当地干部要深化城乡统筹,扎实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新农村建设一定要走符合农村实际的路子,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充分体现农村特点,注意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2015年1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湾桥镇古生村调研时指出。


    “经过长期发展,我国耕地开发利用强度过大,一些地方地力严重透支,水土流失、地下水严重超采、土壤退化、面源污染加重已成为制约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矛盾。”2015年10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的说明》中强调,“利用现阶段国内外市场粮食供给宽裕的时机,在部分地区实行耕地轮作休耕,既有利于耕地休养生息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又有利于平衡粮食供求矛盾、稳定农民收入、减轻财政压力。”


    “现在,我们已到了必须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力度的时候了,也到了有能力做好这件事情的时候了。”2016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考察时指出,“过去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为了多产粮食不得不毁林开荒、毁草开荒、填湖造地,现在温饱问题稳定解决了,保护生态环境就应该而且必须成为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


    2016年12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四次会议时强调:“加快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关系6亿多农村居民生产生活环境,关系农村能源革命,关系能不能不断改善土壤地力、治理好农业面源污染,是一件利国利民利长远的大好事。”


    “良好生态环境是农村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要守住生态保护红线,推动乡村自然资本加快增值,让良好生态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撑点。”2017年12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在我们这代人的记忆中,小时候的农村呈现的是河里游泳、溪里捉鱼、池塘洗菜的景象。才过去几十年,现在一些农村变成什么样了,大家心里都有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必须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把该减的减下来、该退的退出来、该治理的治理到位。农村生态环境好了,土地上就会长出金元宝,生态就会变成摇钱树,田园风光、湖光山色、秀美乡村就可以成为聚宝盆,生态农业、养生养老、森林康养、乡村旅游就会红火起来。”


    2018年3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山东代表团审议时指出:“要推动乡村生态振兴,坚持绿色发展,加强农村突出环境问题综合治理,扎实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完善农村生活设施,打造农民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让良好生态成为乡村振兴支撑点。”


    2018年5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指出:“农村环境直接影响米袋子、菜篮子、水缸子、城镇后花园。要调整农业投入结构,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增加有机肥使用比重,完善废旧地膜回收处理制度。要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实现全国行政村环境整治全覆盖,基本解决农村的垃圾、污水、厕所问题,打造美丽乡村,为老百姓留住鸟语花香田园风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良好人居环境,是广大农民的殷切期盼,一些农村‘脏乱差’的面貌必须加快改变。”“厕所问题不是小事情,直接关系农民群众生活品质,要把它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具体工作来推进,不断抓出成效。”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已经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和行动,成为新发展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证明,经济发展不能以破坏生态为代价,生态本身就是经济,保护生态就是发展生产力。”2020年3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湖州市安吉县天荒坪镇余村村考察调研时指出,“希望乡亲们坚定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在保护好生态前提下,积极发展多种经营,把生态效益更好转化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今年4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推进土壤污染防治,有效管控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要推动污染治理向乡镇、农村延伸,强化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明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


    办好农村的事情,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党。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提高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提高新时代党全面领导农村工作能力和水平。”


    2012年12月底,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阜平县考察扶贫开发工作时指出:“中央高度重视‘三农’工作,这些年来每年中央一号文件都是关于‘三农’工作的,现在中央有一系列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和扶贫开发政策,这些政策要一丝不苟、毫不走样地落实到基层,政策的好处要全部落实到基层、落实到每一个农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党和政府的扶贫开发政策、支持农业农村发展的政策、支持农民增收的政策原原本本传递给乡亲们,让乡亲们了解党和政府的政策,真正享受到政策的好处,一起来落实好政策。”


    2013年12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农村工作千头万绪,抓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是关键。无论农村社会结构如何变化,无论各类经济社会组织如何发育成长,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地位不能动摇、战斗堡垒作用不能削弱。”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管农村工作是我们的传统。这个传统不能丢。各级党委要加强对‘三农’工作的领导,各级领导干部都要重视‘三农’工作,多到农村去走一走、多到农民家里去看一看,真正了解农民诉求和期盼,真心实意帮助农民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推动农村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一些地方选派优秀机关干部到村里任职、挂职,是有利于了解基层真实情况、夯实基层工作基础、培养锻炼干部的举措,一举多得。”


    “我们常讲,‘村看村、户看户、农民看支部’,‘给钱给物,还要建个好支部’。要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把党组织建设成为落实党的政策、带领农民致富、密切联系群众、维护农村稳定的坚强领导核心。”2016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农村改革座谈会时指出。


    “提衣提领子,牵牛牵鼻子。办好农村的事,要靠好的带头人,靠一个好的基层党组织。”2017年12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抓住健全乡村组织体系这个关键,发挥好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等方面的战斗堡垒作用。要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和党员队伍建设,整顿软弱涣散农村基层党组织,解决弱化、虚化、边缘化问题,稳妥有序开展不合格党员处置工作,着力引导农村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健全党委全面统一领导、政府负责、党委农村工作部门统筹协调的农村工作领导体制。各级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要懂‘三农’工作、会抓‘三农’工作,分管领导要真正成为‘三农’工作的行家里手。要建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责任制,实行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党委和政府一把手是第一责任人,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乡村振兴不是一句口号,讲究的就是一个‘实’字,农村工作干部要真正深入群众,真心依靠群众,真情关爱群众,真诚服务群众。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倡导求真务实精神,真抓实干,吹糠见米,出水方见两脚泥,切忌浮于表面、流于形式、隔山打牛,以作风的提振推动乡村的振兴。”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给浙江宁波余姚市梁弄镇横坎头村全体党员回信时强调:“办好农村的事情,实现乡村振兴,基层党组织必须坚强,党员队伍必须过硬。希望你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传承好红色基因,发挥好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同乡亲们一道,再接再厉、苦干实干,结合自身实际,发挥自身优势,努力建设富裕、文明、宜居的美丽乡村,让乡亲们的生活越来越红火。”


    2018年3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山东代表团审议时指出:“要推动乡村组织振兴,打造千千万万个坚强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培养千千万万名优秀的农村基层党组织书记,深化村民自治实践,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确保乡村社会充满活力、安定有序。”


    “乡村振兴不是坐享其成,等不来、也送不来,要靠广大农民奋斗。村党支部要成为帮助农民致富、维护农村稳定、推进乡村振兴的坚强战斗堡垒。”2018年4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宜昌市夷陵区太平溪镇许家冲村考察时强调。


    2018年9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八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各级党委和党组织必须加强领导,汇聚起全党上下、社会各方的强大力量。要把好乡村振兴战略的政治方向,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性质,发展新型集体经济,走共同富裕道路。要充分发挥好乡村党组织的作用,把乡村党组织建设好,把领导班子建设强。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要创新乡村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充分激发乡村现有人才活力,把更多城市人才引向乡村创新创业。”


    2020年12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各级党委要扛起政治责任,落实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方针,以更大力度推动乡村振兴。县委书记要把主要精力放在‘三农’工作上,当好乡村振兴的‘一线总指挥’。要选优配强乡镇领导班子、村‘两委’成员特别是村党支部书记。要突出抓基层、强基础、固基本的工作导向,推动各类资源向基层下沉,为基层干事创业创造更好条件。”


    今年2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给河北平山县西柏坡镇北庄村全体党员回信时指出:“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希望你们坚决响应党中央号召,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把乡亲们更好团结起来、凝聚起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让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


    “农,天下之大业也。”我们有党的领导的政治优势,有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有亿万农民的创造精神,有强大的经济实力支撑,完全可以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件大事办好,不断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持续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以更有力的举措、汇聚更强大的力量,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努力绘就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


    (本报记者汪晓东、李翔、刘书文)

    2021-09-23
  • “党史学习教育在央企”系列活动正式启动

    本网北京9月17日电(记者黄玉琦)9月15日,由国资委党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联合主办的“党史学习教育在央企”系列活动在京正式启动。





    国资委党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国资委宣传局局长陈国栋,人民网总编辑罗华,中国中车集团党委副书记王铵共同启动“党史学习教育在央企”系列活动。中国中车供图。


    国资委党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国资委宣传局局长陈国栋在启动仪式致辞中指出,国资委党委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精心统筹谋划、深入组织实施,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扎实有序有效开展,努力走好“第一方阵”。他强调,要开展好“党史学习教育在央企”系列活动,加强宣传引导,聚焦优势特色,扛起责任担当,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深入职工、深入基层、深入人心。


    人民网总编辑罗华在致辞中表示,“党史学习教育在央企”系列活动,旨在充分展示各中央企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中的先进经验、典型做法,持续推动国资央企系统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下一步活动将分批走进各中央企业,围绕各单位有力推进党史学习教育的落实举措、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经验方法,以及为民办实事的显著成效和涌现出来的感人故事等方面,加强宣传推广,总结分享阶段性成果。


    中国中车集团党委副书记王铵在致辞中指出,100多年来,中车人始终秉承“实业兴邦、产业报国”的光荣使命,铸就了中国中车鲜活的红色基因。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中车党委以学党史、创特色、树典范、促发展为目标,坚持规定动作与自选动作相结合,努力做到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助力公司改革发展,不断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取得新进展新突破。


    在随后召开的中央企业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座谈会上,中国中车集团、中航集团、中国中铁、中交集团等中央企业相关负责同志结合工作实际,围绕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助力交通强国建设主题,就把学习党史同总结经验、观照现实、推动工作深度结合等方面,交流党史学习教育进展情况和经验做法。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负责同志介绍了党史学习教育官网的相关建设情况及下一步重点工作。


    国资委宣传局相关同志、人民网相关同志、部分在京中央企业党委(党组)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相关同志、媒体代表等参加此次活动。

    2021-09-22
  • 深刻认识把握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专论)

    继续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要全面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不断严密党的组织体系。我们要深刻认识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的地位和作用,准确把握其科学内涵,认真贯彻其实践要求,把我们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


    党的力量来自组织。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继续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不断严密党的组织体系”。这为我们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抓好党的组织体系建设提供了重要指针。党的百年历史表明,什么时候坚持正确组织路线,党的组织就蓬勃发展,党的事业就顺利推进;什么时候组织路线发生偏差,党的组织就遭到破坏,党的事业就遭受挫折。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不断严密党的组织体系,对于加强新时代党的建设、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坚强领导核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深刻认识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的地位和作用


    中国共产党肩负伟大历史使命,要实现自己的奋斗目标,必须根据马克思主义建党原则,把自身建设成为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为加强党的组织建设提供了科学遵循,为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提供了重要保证。






    我们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十分重视组织工作。党的一大通过的党纲规定了党的组织建设的原则。按照马克思主义建党原则,我们党经过实践探索和不懈努力,建立了包括党的中央组织、地方组织、基层组织在内的严密组织体系。100年来,我们党在领导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中不断深化对组织路线的认识,实现了党的组织路线的与时俱进。1928年,党的六大通过的《关于组织问题草案之决议》明确提出“组织路线”的概念。1929年召开的古田会议要求:“努力去改造党的组织,务使党的组织确实能担负党的政治任务”。1938年,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同志提出了“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的重要论断,提出领导干部的标准是“才德兼备”,干部路线是“任人唯贤”。1979年,邓小平同志提出了“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的实现要靠组织路线来保证”的重要论断。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加强党的建设。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提出了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强调以组织体系建设为重点,把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规律的认识提升到了新高度。


    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紧扣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科学回答了党的组织建设中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彰显了把党的伟大自我革命进行到底的坚定决心。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着眼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旨在更好地把全党组织起来、把优秀人才聚集起来、把人民群众动员起来,为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准确把握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的科学内涵


    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是: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组织体系建设为重点,着力培养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着力集聚爱国奉献的各方面优秀人才,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任人唯贤,为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坚强组织保证。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科学揭示了党的组织建设的基本规律,是对长期以来党的建设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我们要正确把握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的科学内涵,将其作为加强党的建设、做好党的组织工作的根本遵循。


    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思想是一个政党的精神旗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遵循。只有实现全党思想上的统一,才能实现全党政治上、组织上的统一,才能保证全党各级组织和广大党员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以组织体系建设为重点。严密的组织体系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优势所在、力量所在,党的全面领导要靠党的严密的组织体系来实现。我们党建立了上下贯通的党的中央组织、地方组织和基层组织。同时,在中央和地方国家机关、人民团体、经济组织、文化组织和其他非党组织的领导机关中成立党组。以党的组织体系建设为重点,为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奠定了坚实基础。


    着力培养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这是对新时代选人用人规律的深刻揭示,为加强新时代干部队伍建设指明了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时代,我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努力造就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忠诚干净担当是对新时代好干部标准的高度概括,按照这个标准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是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的关键所在。


    着力集聚爱国奉献的各方面优秀人才。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我们党历来尊重人才、爱惜人才。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需要实施人才强国战略,聚天下英才而用之,集聚爱党爱国、忠诚奉献的优秀人才,为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任人唯贤。立政之道,唯在任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干部工作也好,人才工作也好,本质上都是用人问题。我们要应变局、育新机、开新局、谋复兴,关键是要把党的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好、建设强。”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正确把握德与才、人与事的辩证关系,突出了德的优先地位和事业为上的导向,明确了新时代选拔任用干部的根本原则。


    为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坚强组织保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正确政治路线决定正确组织路线,正确组织路线服务保证正确政治路线。”党的领导是全面的、系统的,正确的组织路线有利于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认真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的实践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的重要论述,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党的组织建设抓什么、怎么抓的问题,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指导性,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


    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全党、凝心聚魂。注重思想建党、理论强党,是我们党的鲜明特色和光荣传统。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完成近代以来其他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带领人民取得革命、建设、改革的辉煌成就,就在于始终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指南,始终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使全党始终保持统一的思想、坚定的意志、协调的行动、强大的战斗力。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是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的首要任务。


    着力构建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严密组织体系,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有效落实。党的全部工作要靠党的坚强组织体系去实现。要强化系统思维、坚持一体推进,做到横向纵向一起抓,推进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有效覆盖。选优配强党组织主要负责人及其领导成员,带动全党更好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按照党章要求,保证全党各个组织和全体党员坚持“四个服从”、做到“两个维护”,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得到贯彻落实。


    建设政治过硬、具备领导现代化建设能力的干部队伍。坚持把政治过硬放在首位,着力提高干部队伍专业化水平。落实好干部标准,把用人的指向和选人的风向统一起来,使选出来的干部德配其位、才配其位、人岗相宜。从战略高度加强对优秀年轻干部的选拔、培养和使用,保证党的事业后继有人、长盛不衰。坚持严管与厚爱并重,既从严管理干部,又建立健全干部担当作为的激励保护机制。


    全方位培养、引进和用好人才。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拓宽引进人才的视野,完善重点人才培养支持措施,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加强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引导广大人才把爱国之情转化为报国之行,把强国之志转化为发展动力,建设一支爱国奉献、勇于创新创造的优秀人才队伍。


    中国共产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百年恰是风华正茂。现在,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我们要坚持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不断严密党的组织体系,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引领和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巍巍巨轮行稳致远。

    2021-09-22
  • 大力弘扬伟大抗震救灾精神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领导下,我们开展了历史上救援速度最快、动员范围最广、投入力量最大的抗震救灾斗争,最大限度地挽救了受灾群众生命,最大限度地减低了灾害造成的损失,夺取了抗震救灾斗争的重大胜利,形成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2013年5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就芦山地震抗震救灾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时强调:“大力弘扬伟大抗震救灾精神,大力发挥各级党组织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广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四川汶川特大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一次地震。面对突如其来的特大地震灾害,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众志成城,迎难而上,顽强奋战。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坚强领导、科学指挥,始终与灾区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灾区各级党委和政府处变不惊、指挥若定,各级干部挺身而出、身先士卒,带领群众化悲痛为力量、从废墟上勇敢站立起来,充分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人民解放军指战员、武警部队官兵、民兵预备役人员和公安民警冲锋在前、勇挑重担,发挥了主力军和突击队作用;全国人民心系灾区、情系灾区,形成了齐心协力抗击灾害的磅礴力量。这场特大地震灾害,既是人世间的一场重大磨难,也是前进中的一场重大考验。抗震救灾斗争重大胜利再一次证明,社会主义中国具有强大发展活力,人民是推动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真正动力,人民军队是保卫人民的钢铁长城,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人民军队的政治本色,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的显著政治优势,我们必须倍加珍惜、永远坚持。


    在波澜壮阔的抗震救灾斗争中,我们用理想凝聚力量、用信念铸就坚强、用真情凝结关爱,铸就了伟大抗震救灾精神。面对特大地震灾害,我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举国上下患难与共,前方后方同心协力,海内海外风雨同舟,凝结成坚如磐石、牢不可破的生命共同体,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和衷共济、团结奋斗的民族品格;不畏艰险、百折不挠,重灾面前不低头,生死较量不战栗,千难万险不放弃,顽强挑战体力极限、精神极限、生存极限,哪里灾情危急就向哪里冲去,哪里有生死考验就向哪里挺进,哪里有受灾群众就向哪里集结,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敢于胜利的民族品格;坚持以人为本、尊重科学,和时间赛跑、同死神抗争,对生命高度关爱、对科学高度尊崇,既充分发挥人的能动精神,又充分发挥科技的重要作用,展现了中华民族关爱生命、崇尚理性的民族品格。伟大抗震救灾精神,集中体现和进一步发展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集中体现和进一步发展了我们党和军队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集中体现和进一步发展了中华民族的伟大民族精神和当代中国人民的时代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13年过去了,地震灾区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映秀的新街,游人如织;汉旺的校园,生机盎然;羌寨的农家乐,生意兴旺;北川的工业园,机声隆隆……在伟大抗震救灾精神的砥砺下,我们取得了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的胜利,创造了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的奇迹。从汶川到玉树,从舟曲到芦山,我们经历了灾难的创痛,更在灾难中铸就了不屈的精神,凝聚了无尽的力量。历史和实践充分证明,抗震救灾精神是党和人民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


    2018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汶川县映秀镇漩口中学遗址,叮嘱一定要把地震遗址保护好,使其成为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团结就是力量,拼搏才能胜利。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我们面临的风险挑战明显增多。越是在困难的情况下,越是要增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同舟共济的凝聚力,越是要鼓起越是艰险越向前的精气神。只要我们有准备,团结一心,共同应对,就完全能够从容应对征途上的各种复杂局面,战胜各种可能出现的艰难险阻。我们要在全党全社会大力弘扬伟大抗震救灾精神,使之转化为艰苦奋斗的坚定意志,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力量。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中华民族历史上经历过很多磨难,但从来没有被压垮过,而是愈挫愈勇,不断在磨难中成长、从磨难中奋起。前进道路上,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勠力同心、锐意进取,我们就一定能战胜一切风险挑战,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2021-09-18
  • 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 在浙江嘉兴召开座谈会

    5月14日电5月14日,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在浙江嘉兴召开部分省市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同志座谈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党中央有关部署要求,交流党史学习教育进展情况和经验做法,研究推进下一步党史学习教育工作。


    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副组长兼办公室主任王晓晖主持会议并讲话。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福建省、江西省、山东省以及浙江省嘉兴市、余姚市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同志参加会议并发言。


    会议认为,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各地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决策部署,自觉把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作为重大政治任务,高标准高质量谋划推进各项工作,党史学习教育开局良好、特色鲜明、进展顺利、成效明显,党员干部积极投入,广大群众热情参与,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会议提出,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往深里走、往实里走,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关于党的历史的重要论述为基本遵循,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精神,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重中之重并贯穿始终。坚持分类指导,压紧压实责任,做好督促指导工作,针对重点群体的学习教育提出更有效的办法。坚持典型引路,注意总结挖掘专题学习研讨、基层宣讲、办实事、不同群体学习教育的典型,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坚持立破并举,发挥好红色资源的内容优势、主流媒体的引导优势、新媒体融媒体的传播优势,唱响主旋律主基调。坚持效果导向,务求实效、防止形式主义,把解决问题作为衡量学习教育成效的重要标志,做到学习教育与中心任务两促进、两不误,以党史学习教育新进展新成效迎接建党一百周年。

    2021-09-18
  • 践行初心 担当使命(思想纵横)

    践行初心、担当使命,是伟大建党精神的重要内涵。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兴业路到复兴路,我们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初心和使命始终激励着我们党坚毅前行。


    我们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毅然担负起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历史重任。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冒着生命危险建立先进组织、进行艰苦斗争,为的正是民族解放事业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革命战争时期,方志敏、杨靖宇、赵一曼、刘胡兰等无数先烈以铮铮铁骨、流血牺牲守初心、担使命。和平年代,雷锋、焦裕禄、王进喜、谷文昌、孔繁森、杨善洲、张富清、张桂梅等先锋模范以赤子情怀、无私奉献守初心、担使命。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传承和弘扬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的伟大精神,谱写了一曲曲荡气回肠的奋斗赞歌。中华民族从曾经的积贫积弱到今日展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气象,以不可阻挡的步伐迈向伟大复兴,中国人民从曾经被剥削被压迫到今日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过上殷实幸福的生活,正是中国共产党矢志践行初心使命、团结带领广大人民不懈奋斗创造的伟大成就。


    党的初心和使命是党的性质宗旨、理想信念、奋斗目标的集中体现。以百姓心为心,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我们党把对初心使命的守护体现到一以贯之的为人民服务、让人民过上好日子的奋斗实践中。80多年前,在湖南汝城县沙洲村,3名红军女战士借宿徐解秀老人家中,临走时,把自己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留给老人。老人说,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回顾历史,党领导人民打土豪、分田地,是为人民根本利益而斗争;领导人民开展抗日战争、赶走日本侵略者,是为人民根本利益而斗争;领导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是为人民根本利益而斗争;领导人民开展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变一穷二白的国家面貌,是为人民根本利益而斗争;领导人民实行改革开放、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同样是为人民根本利益而斗争。无论处在哪个历史阶段,我们党始终坚持与人民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与人民风雨同舟、血脉相通、生死与共,始终为人民利益而奋斗。


    践行初心、担当使命,让我们党永远年轻、永远朝气蓬勃。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是不同时期中国共产党人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的具体展现,也让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缔造的伟大建党精神更加熠熠生辉。为人民利益奋斗永无止境,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始终不渝。因为坚守初心使命,赢得人民群众衷心拥护和坚定支持,我们党才能在那么弱小的情况下逐步发展壮大起来。今天,中国共产党要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更要始终做到初心如磐、使命在肩。


    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唯有不忘初心,方可告慰历史、告慰先辈,方可赢得民心、赢得时代,方可善作善成、一往无前。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也是全体党员、干部的终身课题。我们要把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的精神作为宝贵财富继承好、弘扬好,为解答好永恒课题、终身课题而不懈奋斗。

    2021-09-18
  • 听!声声警钟鸣,回荡90年!

    不忘历史烽烟起


    心中长鸣警钟声


    90年前的今天


    九一八事变爆发





    90年不短


    我们端起历史的望远镜


    才能更清晰地回望


    获得更深沉的思考


    90年不长


    九一八就像矗立在


    历史长河中的一枚坐标


    警示着这个古老民族


    安不忘危,治不忘乱





    90年前的9月18日深夜


    日军炸毁沈阳柳条湖


    附近南满铁路路轨


    反诬中国军队所为


    遂炮轰东北军北大营


    发动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





    资料图:日军占领沈阳城。新华社发


    日本军国主义自此开始了


    长达14年的侵华战争


    侵略者在中国大地上无恶不作


    战争罪行罄竹难书





    资料图:1931年9月19日,日本侵略军装甲部队侵入沈阳市。


    历史告诉我们


    落后就要挨打





    国难当头


    大敌当前


    哪里有压迫


    哪里就有反抗





    9月19日


    中共满洲省委即发表


    《中共满洲省委为日本帝国主义武装占领满洲宣言》


    呼吁社会各界民众


    以武装手段驱逐日本侵略者


    并相继派出一大批党员骨干


    领导民众武装抗日





    在中国共产党的影响下


    九名爱国人士聚集在一起


    冒死搜集了大量罪证实物


    汇编成包含300多页文件、照片等在内的


    日本侵华一手证据


    取名为“TRUTH”(真相)


    由国际友人递交给国联赴华调查团


    使日本侵华罪行大白于天下





    参观者经过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内的《义勇军进行曲》浮雕墙。新华社记者李钢摄


    田汉、聂耳


    联袂创作了《义勇军进行曲》


    这首振聋发聩的歌曲


    迅即传遍大江南北


    成为时代最强音


    九一八事变后


    中国人民奋起抵抗日寇侵略暴行


    拉开了14年可歌可泣的抗战序幕





    杨靖宇


    在冰天雪地、弹尽粮绝的情况下


    孤身一人与日寇


    周旋战斗几昼夜后壮烈牺牲


    日军残忍地铡下他的头颅


    解剖遗体时发现


    他的胃里竟没有一粒粮食


    只有树皮、草根和棉絮





    赵一曼在与日军作战中


    为掩护部队突围


    身负重伤被俘


    在狱中,敌人对她施以酷刑


    她宁死不屈,壮烈牺牲


    牺牲前


    她给八岁儿子留下一封家书:


    我最亲爱的孩子啊


    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


    就用实行来教育你


    在你长大成人之后


    希望不要忘记


    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


    ……





    东北抗联第5军妇女团8名成员


    在背水作战至弹尽的情况下


    誓死不屈


    她们高唱着《国际歌》


    挽臂涉入乌斯浑河


    集体沉江,壮烈殉国


    “同志们,


    我们是共产党员、抗联战士,


    宁死也不做俘虏!


    为祖国的解放而战死,


    是我们最大的光荣!”


    无数先烈用鲜血浇筑了


    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古老中国凤凰涅槃、浴火重生


    历史无法改写,未来可以书写





    听!这警钟声声长鸣!


    今日之中国


    早已不是90年前的旧中国


    中国人民有骨气、有信心、有能力


    做好自己的事,走好自己的路


    捍卫来之不易的和平





    听!这警钟声声长鸣!


    回望九一八


    我们要树立历史思维


    汲取历史教训


    获得历史智慧


    始终居安思危


    大步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021-09-18
  • 用爱的教育传递红色火种 ——记上海市黄浦区卢湾一中心小学校长、教师吴蓉瑾

    在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纪念馆,“红喇叭”社团的小讲解员们与吴蓉瑾互动。本报记者孟歆迪摄/光明图片


    她扎根基础教育27年,组建小学生红色讲解员社团,16年来培养千名小讲解员童音讲党史;她倡导情感教育,探索研发情感教育课程,惠及学生近10万人次;她坚持推动将优质教育资源辐射到乡村学校,担任市郊乡村学校校长3年,将其办成家门口的好学校;她积极探索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以数据驱动大规模因材施教。


    吴蓉瑾,上海市黄浦区卢湾一中心小学校长、教师,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全国三八红旗手。当你走近她,感受到的是她对教育事业的赤诚和热爱。


    红色传承路上小不点们的“带队者”


    9月15日,吴蓉瑾顶着细雨带着高矮不一的一队小学生走进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纪念馆。一进门,孩子们轻车熟路地“反过来”带着在场的大人们进行参观。普通话、上海话、英语轮番上阵,而吴蓉瑾就像普通听众一样认真地听着,走向下一个参观点位时,又会自然地与孩子们手牵着手。


    吴蓉瑾所在的卢湾一中心小学坐落于上海市中心黄浦区,毗邻中共一大会址,有着独一无二的红色底蕴与丰厚的党史学习资源。


    16年前,吴蓉瑾发起成立了专门志愿服务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的全国第一个小学生讲解员社团——“红喇叭”小讲解员社团,吹响了红色文化传播的“红喇叭”。她带领学生一同学习党的历史、讨论撰写讲解稿、磨炼讲解技巧,用互动学习、深度参与的方式,吸引小学生主动走进红色场馆,传承红色精神。如今,在吴蓉瑾的推动下,“中共一大纪念馆讲解”成为黄浦区卢湾一中心小学的一门必修课程,培养了千余名小讲解员,逐渐成了一支传播红色文化、传递红色火种的重要力量。


    吴蓉瑾还在学校连续多年举办“红色一课”“中国人过中国节”“学雷锋学劳模”等专题课程和主题活动,推动爱国主义教育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


    探索构建情感教育体系的“云朵妈妈”


    因为爱生如子,吴蓉瑾被学生们亲切地称为“云朵妈妈”。每个学生毕业时,吴蓉瑾都会赠送一张有自己联系方式的卡片作为纪念,上面写着:“有困难找‘云朵妈妈’,任何烦恼都可以。”


    吴蓉瑾的同事跟记者讲了这样一件事:吴蓉瑾酷爱喝咖啡,而且她有偏头疼,每天必须拿一杯浓咖啡镇定。有一天她却突然在朋友圈发出“戒咖啡的第一天打卡”。一问才知道,原来是有一个孩子病了,不爱吃饭,身体也受到了影响。她知道后跟孩子约定,我最喜欢咖啡,我戒掉,你把你不想吃的东西多吃一口,咱俩一起努力。从那之后她每天在朋友圈里打卡,让孩子知道自己在坚持,一坚持就是400天。最后,孩子说:“一段新生活即将开始,‘云朵妈妈’会和我一起走向更好的明天。”


    吴蓉瑾认为,“离开健全人格和丰富情感的教育是不完整的。以情动人,用情育人,情感教育就是和孩子一起学会爱”。她推崇情感教育,努力推动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塑造青少年的完整人格,把学校建设成一个“充满爱的学校”。2004年起,吴蓉瑾和同事开始探索构建“以情育情”的情感教育体系,将情感教育融入德、智、体、美、劳各个方面,提高学生的沟通交流和情感表达能力。十几年来,吴蓉瑾和教学团队一起,筛选打磨数百节经典情感教育课,构成了包括8个板块、20个专题的学校情感教育课程。


    致力于让教育均衡发展的“铁人校长”


    教育均衡发展是吴蓉瑾的“教育梦想”。将优质教育资源和创新实践成果辐射到薄弱地区、薄弱学校是她的一贯追求。她赶赴教育薄弱地区,为万名校长提供在线学习,为当地教师开展培训,青海、陕西、贵州等地的250多所学校学习和借鉴了卢湾一中心小学的教育教学模式。她牵头承担了上海市松江区、奉贤区两所市郊学校8年的委托管理任务,以及四川省都江堰市天马山中心小学的重建和支援工作,受助学校教学质量进步明显,学生学业成绩均由区内、县内末端变为名列前茅。


    作为特级校长,她受组织派遣流动到嘉定区卢湾一中心实验小学担任校长。学校刚开办时,只有6个教学班,整个校园空空荡荡的。而现在家长们都想着办法要把孩子送到卢一实小,还有不少人来打听,怎样可以到这里来读书。通过3年的努力,这所乡村学校真正办成了家门口的好学校。


    为了推动教育公平和教育均衡发展,让每个学生受到同样关注,吴蓉瑾提倡课堂教学与信息化深度融合,并在全国率先提出“云课堂”这一教学模式。10余年里,她带领师生投身“云课堂”的探索实践。她探索的智慧课堂,打破了传统“教室”概念,随时、随地、随需助力因材施教,教师可以通过信息系统,了解每个学生的课堂进度、学习习惯等,用数据读懂学生的成长规律,并以此为依据提供个性化指导。


    在校的师生都知道,每天早上,吴蓉瑾都会站在校门口与孩子们打招呼,午休时间,吴蓉瑾要看小孩子吃饭,五六点钟各个年级陆续放学后,她却还留在办公室。于是除了“云朵妈妈”外,她还多了个“铁人校长”的称号。


    “我大概骨子里就是做老师的,我一走进学校就很兴奋。我很享受教学,很喜欢孩子,愿意把一天24小时都投入这份工作。”吴蓉瑾说。

    2021-09-17

  • 首 页  上一页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下一页    尾 页  

    版权声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 8629 6259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696号 蒙ICP备160010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