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思想 强党性 重实践 建新功】水利部:走深走实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水利部党组把高质量、高标准开展主题教育作为重大政治任务,着力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为新时代水利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抓实理论学习,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


    水利部党组坚持在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持续用力,全面深化理论学习。发挥领导干部领学促学作用,通过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专题读书班、赴红旗渠现场践学、党组书记讲主题教育专题党课等形式,示范带动学习。结合水利实际,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治水重要论述,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等重要讲话精神。


    水利部党组不断强化基层党组织理论武装。切实加强对部机关司局和部属系统党组织理论学习的指导督促,注重发挥党支部、党小组教育功能,依托“三会一课”、主题党日、联学联做、现场学习、调研学习等方式,引导党员干部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水利部党组大力推动实施青年理论学习提升工程,进一步夯实青年政治思想根基。组织水利青年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水最新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等专题,开展深入学习、专题研讨。通过青年理论学习小组学习研讨、青年干部理论学习成果交流展示、关系民生的涉水“关键小事”调研攻关、“学用新思想悦读伴成长”青年读书实践活动等,把学习成效转化为青年干部做好本职工作、推动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抓实调查研究,在解决实际问题上下功夫


    党中央把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作为此次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水利部党组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调查研究的重要论述,按照“深、实、细、准、效”五字诀开展调研。


    紧紧围绕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水利部党组制定关于大兴调查研究的实施方案,把党中央部署的重点内容细化为12个方面的具体调研内容。水利部党组书记、部长李国英牵头推进“水利工程白蚁等害堤动物危害及防治政策措施”课题,赴长江流域干支流堤防和海河流域卫运河堤防开展对策性、解剖式调研。水利部领导班子成员针对水利工作中的突出难点问题,分别牵头就推进新时代水利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完善对腐败的动态清零、常态惩治工作机制,推进水利基础设施REITs试点项目,发展节水产业,加强水工程联合调度,《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修订立法等重点课题调研,研究思路办法、提出政策措施。统筹抓好部属系统调研工作,部领导班子成员、部机关司局、部直属单位处级以上领导班子成员确定调研课题266个,领题开展调研,以高标准高质量水利调查研究推动水利中心工作。


    为推进调研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水利部党组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通知,要求规范调查研究工作,坚决防止和纠正调查研究不良倾向,避免多头扎堆重复调研增加基层负担。坚持因地制宜,综合运用座谈访谈、随机走访、问卷调查、统计分析等方式,充分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开展调查研究。坚持深入水利基层一线,到困难多、工作打不开局面的单位解剖麻雀,查找差距和不足。坚持问计于群众,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涉水的烦心事操心事揪心事。


    抓实推动发展,在落实中央部署上下功夫


    水利部党组锚定主题教育的目标要求,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真抓实干、克难奋进,推动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部属系统党组织通过设立党员示范岗、先锋岗,成立青年突击队、先锋队,组织党员干部立足岗位作贡献,积极履职尽责、勇于担当作为,在防汛抗旱抢险等急难险重任务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认真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案例,把人民群众对持久水安全、优质水资源、健康水生态、宜居水环境、先进水文化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围绕山洪灾害防御、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农村饮水安全保障、河湖“清四乱”等方面,建立民生水利项目清单,组织办好民生水利实事。


    水利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提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以新气象新作为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加强水旱灾害防御,最大程度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饮水安全和粮食作物灌溉用水需求。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推进:截至5月上旬,2023年新开工重大水利工程15项;1月至5月,我国完成水利建设投资4106亿元,同比增长32.1%。母亲河复苏行动深入实施:2022年京杭大运河实现百年来首次全线通水,永定河实现865公里河道全线通水,白洋淀生态水位保证率达到100%,华北地区地下水水位总体回升。此外,水利工程运行管护和灌区建设全面加强,水利安全生产风险隐患排查整治行动开展,水资源节约管理持续强化,高校节水持续推进,数字孪生水利建设加快推进,水利体制机制法治不断健全,国家水安全保障能力持续提升。

    2023-06-16
  • 从“彼此契合”到“互相成就”——“第二个结合”的内在逻辑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建设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内涵十分丰富、思想十分深刻,对于我们深刻把握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深刻把握“两个结合”的重大意义,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需要认真学习和领会。


    1.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彼此契合”


    契合,意为两相符合。不同事物的契合性就是一种先在的共同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受益于其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的高度契合性,这种契合性既形成了两者之间的亲和力,也奠定了双方的结合点。“结合”是主体间的一种相互接受行为。“契合”是逻辑前提,“结合”是逻辑进程。


    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存在着众多契合点,以下仅举几例:


    第一,两者在宇宙观上具有契合性:都具有无神论的共同特征。《论语》中没有“创世纪”的观念和关于“一神教”的启示,后世儒家更不乏唯物主义和无神论大师,无神论汇成了中国儒家的主体精神特征之一;马克思主义不仅以一种彻底的反宗教、反神学的理论面貌出现在欧洲思想史上,而且还以其科学无神论为武器揭露了宗教神学的本质。这两种文化都反对采取超人间的力量去改造社会,主张重视现实人生和现实社会。








    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文瀚厅。新华社发


    第二,两者在实践观上具有契合性。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观点,重实践、拒玄虚也是儒家哲学的基本特征。从孔子到荀子、王充、王阳明,再到明清之际的“实学”大师顾炎武、王夫之、颜元等人,无不重视实践、实行、实效,他们在对“知行”关系的论述上,颇多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相合之处。当然,马克思所说的实践是“改变世界”的“革命的实践”,这是超越儒学的地方。


    第三,两者在辩证思维方式上具有契合性。美国学者斯塔尔认为,辩证法在中国文化传统中比在欧洲文化传统中影响广泛而深刻,古希腊的辩证思想“没等到牢固地扎根就被抛弃了”,只是到了德国古典哲学家那里辩证法才获得了重生。相反,辩证思维的逻辑在中国哲学中一直延续至今。斯塔尔写道:辩证法在其最早的创始人那里,具有一种三合一的结构,对立面的两个互补要素被包含在第三个要素之内,这是一个不变的框架,冲突就在这个框架内发生……中国的太极图就是这种框架的象征,阴阳的冲突被束缚在这个圆圈内。黑格尔唯心主义辩证法就是这样一个“圆圈”,马克思的唯物辩证法是对黑格尔辩证法的“颠倒”和扬弃。


    第四,两者在天下观和历史观上具有契合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非常重视从现实的物质生活根源中寻找历史发展的动因,认为人的道德和政治活动乃至国家的治乱兴衰与人的直接的物质利益和生活状况息息相关;儒家强调国家的根本是人民,政治制度、君主专制相对于民本都是次要的;儒学认为历史阶段的发展在于“势”(必然性),而不在于“圣人意”(绝对精神),历史的进化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王夫之曾用“理势合一”的命题阐述了历史的必然性与规律性相统一的杰出见解。美国汉学家魏斐德认为,王夫之“在某些方面,这引起共鸣的主题让人隐约地联想到了马克思本人”。


    第五,两者在道德观上具有契合性。马克思主义与儒学一方面承认人的自然属性及其表现形式的合理性;另一方面又认为只有用人的社会属性来规范自然属性才能达到人性的完善。儒家一方面承认“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另一方面却主张“为善去恶”来完善人性。马克思批判资本主义制度鼓励人们不择手段地去满足个人私欲,主张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使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相适应,实现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第六,两者在社会观上具有契合性。马克思主义与儒学都反对超验的宗教信仰,都主张在社会生活和实践经验上的“革故鼎新”,认为超越不是对人间的超越,而是对现实的超越,是对未来一个没有剥削和压迫、人人平等、公平正义社会的向往;两者都认为理想境界就是理想社会和理想人格的完美统一,是物质财富充裕和道德境界高尚的统一。这种未来社会只有通过现实人的世代努力才能最终实现。因此,儒家的“大同”与马克思主义主张的共产主义社会具有高度契合性。


    由契合到亲和,再到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这是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历史和逻辑的进程。


    2.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互相成就”


    正是由于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存在高度的契合性,在这一前提下,两者才有可能进入相互“结合”的逻辑进程,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让经由“结合”而形成的新文化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


    在革命斗争中,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对一系列独创性经验作了理论概括,创立了毛泽东思想,解决了“中国向何处去、中国革命向何处去”的时代课题。鉴于民主革命时期教条化的马克思主义使中国革命蒙受了巨大损失,经验和教训使中国共产党人意识到:马克思主义必须中国化,即必须与中国具体的革命实际相结合,使之具备“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只有如此才能解决中国的具体问题。通过“第一个结合”找到了一条中国革命胜利的道路,建立了新中国。以邓小平同志、江泽民同志、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新的实践和时代特征出发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理论成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


    “第二个结合”,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表明我们党对中国道路、理论、制度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推进文化创新的自觉性达到了新高度。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结合”的前提是彼此契合、“结合”的结果是互相成就、“结合”筑牢了道路根基、“结合”打开了创新空间、“结合”巩固了文化主体性。创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这一文化主体性的最有力体现。这充分揭示了“第二个结合”的内在逻辑进程。“第二个结合”的成就不仅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而且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能体现出中华文化主体性的新的文化生命体,使经由“结合”而形成的新文化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


    3.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由“彼此契合”到“互相成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必然结果。当前,我们面临着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历史使命,“第二个结合”的逻辑进程并未结束。因此,要不断深化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建设的规律性认识,在总结“第二个结合”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其最大功用。


    “第二个结合”提供了治国理政和文化建设的思想资源。中国这样一个历史悠久、文脉传承不曾中断的文明古国,积累了丰富的文化遗产,这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一座思想宝库。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能够源源不断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智慧和方案。


    “第二个结合”奠定了新时代文化自信的心理基石。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它既是一种凝聚着历史自信的恒久力量,又是一种携同理论自信、制度自信、道路自信的信念合力,只有不断加固“文化自信”的精神支柱,才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我们在“不忘本来”的同时,还要注重“吸收外来”,在坚持历史自信、文化自信的同时,充分利用全人类创造的文明价值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服务。


    “第二个结合”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有别于其他文明体系的“中国特色”之所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声音、中国话语、中国力量、中国故事、中国式现代化……无不标注着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特色”蕴含着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文化基因。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让我们能够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中,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这意味着“第二个结合”可以纠正一些文化认识上的偏差,打破一些思想上的禁锢,使“第二个结合”的逻辑进程不断向前延伸——“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

    2023-06-15
  • 【学思想 强党性 重实践 建新功】吉林:深学思想精髓 推动全面振兴

    “社区虽小,却连着千家万户。社区工作做得好,群众就会感觉更平安、更幸福,更能切身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日前,在吉林省吉林市昌邑区延安街道景园社区,吉林大学博士生讲师团成员和社区工作者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更加深入地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这是吉林省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走深走实的剪影之一。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吉林省抓住理论学习主线,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统一,在学习中铸魂赋能,在调研中破局解题,在整改中见行见效,引导党员干部运用党的创新理论推动发展,努力展现新担当、新突破、新作为。


    深入学习,铸魂赋能


    4月7日,吉林省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召开。吉林省上下迅速行动起来,全面掀起开展主题教育热潮,形成了大培训、大学习、大提升的良好氛围。


    4月23日至26日,吉林省委常委班子组织开展领学、自学和参观省红色资源展览等系列活动。这是省委常委班子读书班实施的第二阶段理论学习计划。


    吉林省委办公厅领导班子读书班从“强化理论自觉、把握精髓要义、掌握科学方法、突出实践运用”等方面把握理论学习,进一步厘清“为什么学”“学什么”“如何学好”等问题,从一开始就让理论学习成体系、有途径。


    层层作表率,处处见行动。吉林大学成立专家宣讲团和博士生讲师团,先后走进吉大第一医院、沈阳铁路局长春客运段等单位专题宣讲党的创新理论,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吉林省委政研室党员干部开启“7+3”学习模式,在7天集体学习的基础上延长3天精读研学时间,推动学习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吉林省高速集团依托“吉高党建直通车”等平台分享文、图、音、像等学习资料,打造指尖上的“学习圈”;吉林杨靖宇干部学院建强用好“学习书苑”第一课堂,鼓励教员和学员在读书互动中领悟思想伟力。


    统筹调研,破局解题


    从理论学习到推动发展,调查研究是关键一环。吉林省加强统筹力度,从发展大局和工作实际出发审核各部门各单位调研计划,对调研内容、时间、地点、方式等情况进行台账管理,做到全周期、全过程、全链条监管评估,确保全省调研找准真问题、找到真办法。


    围绕党建质量,吉林省直机关工委选择党建基础扎实和薄弱两类基层党组织进行调研,开展对比式、系统性分析,着力解决机关党建中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打造全面进步、全面过硬的战斗堡垒。


    围绕医疗服务,吉林省医疗保障局结合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确定了稳妥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支付方式改革及强化医疗经办管理体系建设等26个调研题目,推动惠民利民政策落地。


    围绕教育教学,长春师范大学在深入基层进行走访座谈的基础上,采取访企拓岗、联络校友、校际调研等多种方式,从不同层面深入了解学校人才培养工作,提出整改方案,推动学校办学治校、教育教学等各项工作进一步提升。


    吉林省委组织部组织一处处长肖剑锋说:“调研就是要到困难大、群众意见多、工作打不开局面的地方和单位去开展。”吉林省根据建设和发展需要提出12个调研方向,要求全省各部门各单位积极攻关、破解难题。


    以学促干,见行见效


    吉林省对调研发现的问题、推动发展遇到的问题、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及巡视巡察、审计监督指出的问题进行全面建档,明确整改责任,督促全省各部门各单位见行见效。


    吉林省自然资源厅积极对“住宅手续不全难办理产权证”的问题展开整治。截至5月17日,已为8个小区、1261户居民解决了建设主体缺失等问题,办理了不动产权证。


    长春铁路运输中级法院针对生态环境保护中司法协作不畅的问题,广泛沟通协调,与通化、白山和辽宁丹东等地法院共同签署协议,建立司法保护跨域协作样本,为践行“两山”理念和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完善了体制机制。


    长春理工大学领导班子聚焦学校高质量发展开展领题调研、梳理问题清单推进整改,聚焦优化调整本科专业结构,实施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建立起“校内专业评估、省内专业评价、国际专业认证”三级本科专业综合评估体系,已完成部分传统专业升级改造;全力推进学生公寓和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大楼项目建设,下大力气改善学生住宿和教师科研条件。


    目前,吉林省第一批主题教育单位已列出主题教育期间重点解决的问题清单,实行台账管理、销号整改。同时,在整改中,各单位及时回应实施就业优先政策、推进健康吉林建设、加大教育惠民力度、兜牢民生保障底线等群众关切的急难愁盼问题。

    2023-06-15
  • 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及其文化意蕴

    一部人类发展史就是一部由“必然王国”迈向“自由王国”的文明史。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中华文明以现代力量,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中华文明具有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等突出特性,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存在高度的契合性,“结合”的结果是互相成就,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让经由“结合”而形成的新文化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着独特文明观,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植根于中华文明的深厚沃土,建基于社会主义文明的厚重基石,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重构了世界现代化的文明图景,为在新起点上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不竭精神支撑和创新动能,为世界现代化理论与实践发展贡献宝贵的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





    作为中国的基本国情和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色,“人口规模巨大”既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现实逻辑,也内在规定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属性。人口数量庞大、结构复杂,客观上表明中国整体迈进现代化所面临的形势任务极为艰巨和复杂,必须做好应对各种困难的准备,坚持稳中求进、循序渐进、持续推进。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现代化和人类文明的生产者、创造者和推动者。我国古代历来就有“重民”“爱民”“亲民”“利民”“恤民”的民本思想和优良传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体力量”“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中国式现代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始终把人民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创造主体、获得主体、共享主体。“现实的人”及其社会实践活动是社会历史存在和发展的前提,中国十四亿多人口构成了推进现代化最坚实的根基、最深厚的力量。所以“人口规模巨大”辩证来看更是一种优势和潜力,是推进现代化进程的磅礴力量。在新征程上,如何将“人口规模巨大”这一潜在优势转化为现实动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式现代化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指导。人民既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主体,也是价值主体。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人民的主体作用,充分体现人民的意志,保障人民的权益。具体来说,就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挥“人口规模巨大”的优势,凝聚人民群众团结奋斗的磅礴之力,形成共建共享的良好氛围。





    从人类文明发展的历程看,现代化有着共同的特征,但是在实现现代化的具体方式和目标上,不同国家和民族却是大相径庭。西方式现代化本质上属于资本主义现代化,其实现现代化的价值目标、动力机制、具体战略等均受制于资本、服务于少数资产占有者的最大利益,社会阶层结构极化、贫富两极分化、政治撕裂成了西方现代化的必然结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中国很早就具有“天下均平”等共富思想,倡导建立一个普遍富裕的“大同社会”,为当代共同富裕理论提供了重要的传统文化资源。中国式现代化坚持人民至上理念,坚持社会主义的现代化方向,其最终目标是实现人自由而全面发展,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本质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从根本上克服了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内在矛盾。从实践主体和价值主体上看,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是少数人、部分人、部分地区或集团的发展和富裕,而是“一个都不能少”,是以人民为中心最为生动的证明;从实践过程来看,共同富裕不是同时、同步、整齐划一、平均主义,而是在统筹效率和公平基础上循序渐进、逐步推进的动态发展过程;从实践结果上看,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指全民、全面、全方位共享现代化的成果,归根到底就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仅要求解决财富创造与分配问题,而且要求将全体人民平等纳入财富创造和文明共享体系,折射出一种现代化的文明理念。





    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作为一种“有意识的类存在物”,是自然存在和社会存在、物质存在和精神存在的统一。“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要求个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亦即人的自然性与社会性、物质性与精神性高度统一。马克思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在总体上揭示了人类现代化的走向和趋势,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科学指引。中华文明历来重视人的精神生活,既追求丰衣足食,富国强兵,又重视人格尊严和内在修养,强调“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中国式现代化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形态,必然要求人通过劳动逐渐实现自己的自由本质,以达到物质和精神需要、自然和社会需要的协调统一。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人,本质上就是文化的人,而不是‘物化’的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仅仅是对物质的追求,更是对幸福指数、人际关系、精神生活等更高层次的追求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感悟。中国式现代化要求在统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基础上,以辩证、全面、系统、协调的观点正确处理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以高度丰裕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不断丰富人们的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克服西方现代化人的单向度发展的弊端,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向世界展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全新面貌。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从思想来源上看,既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继承和发展了“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哲理思想,也是对马克思主义自然是人的无机身体观点的继承与发展,克服了西方“主客二分”“二元对立”的传统思维局限,走出了一条与西方以掠夺和破坏自然为代价的现代化模式不同的文明和谐共生新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自然是生命之母,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前提是要处理好人、自然、社会的关系。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看,人作为自然的有机组成部分,“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界之中”,同时人又是具有主体性、能动性、创造性的类存在物,人的本质还在于其社会性,即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所以,人、自然、社会是一种“三位一体”交互性重塑关系。“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在深刻把握“人—自然—社会”和谐关系的基础上,从人类文明永续发展的高度构建了一个和谐共生的文明新形态,找到了一把解决人与自然关系异化问题的“金钥匙”,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全新方案,为人类文明发展贡献了宝贵智慧。新征程上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需要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维护生态正义、倡导生态伦理,推进实现更高质量、更高水平、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从而超越传统工业文明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模式,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命共同体。





    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共产党从历史、现实、未来的客观判断中得出的正确结论,是思想自信和实践自觉的有机统一。在5000多年的文明发展中,中华民族一直追求并传承着和平、和睦、和谐的坚定理念。热爱和平、追求和谐是中华文明一贯的文化品格,亲仁善邻、协和万邦构成了中华民族对外交往的文化底色。中国共产党始终以世界眼光关注人类前途命运,从人类发展大潮流、世界变化大格局、中国发展大历史正确认识和处理同外部世界的关系,既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又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中国既强调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又注重对外开放、合作共赢,坚定站在人类文明进步的一边,大力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将“走和平发展道路”正式写入党章和宪法,开辟了一条和平通往现代化的全新道路。走和平发展道路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色,来源于中华文明亲仁善邻、协和万邦的思想传统,建基于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的平等交流和对话。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倡导要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树立“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在推动自身发展的过程中,也在积极主动履行国际义务,以中国的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和平发展的现代化道路,引领人类文明发展的健康方向。


    中国式现代化突破了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的局限,是对“文明优越论”“文明冲突论”“文明霸权论”等错误观点的有力回应,丰富了人类对文明发展的规律性认识,是对世界现代化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创新。中国式现代化基于历史唯物主义的文明交往向度和人类文明进步逻辑,以其独有的世界眼光和博大的文明力量为世界现代化进程注入了强劲的生机和活力。

    2023-06-14
  • 【学思想 强党性 重实践 建新功】科技部:紧扣科技创新使命任务开展主题教育

    开展先进集成电路专题调研,重点推动解决在设计、制造、供应链等方面应用基础研究薄弱的问题;深入调研当前全球人工智能发展新趋势、我国人工智能发展优势和面临问题,推动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前沿科技领域发展,在战略必争领域加强前瞻部署……


    这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以来,科技部由主要负责同志带头开展的一系列调查研究,力求在事关国家战略安全的领域加快补短板。


    主题教育启动以来,科技部党组高度重视、认真组织,按照中央要求,带领广大党员干部“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把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等贯通起来,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有力推动机构改革和科技创新发展。


    在统筹谋划上,科技部加强工作统筹、任务统筹、群体统筹、措施统筹,采用“挂图作战”的方式明确时间表、路线图,做到点面结合、一体推进,在学习群体、学习内容、任务实施等方面实现高质量全覆盖;坚持“学”字当头,健全“部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示范学、基层党组织带动学、青年理论学习小组踊跃学”大学习格局,认真研读主题教育学习材料,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通过举办读书班、开展专题研讨等深化理论武装。


    在调查研究上,科技部紧扣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使命任务,结合机构改革新部署新要求,部领导牵头聚焦八大重点调研方向,凝练形成19个重大调研课题,提出40余项具体产出成果,推动加快实现科技工作全链条统筹;将主题教育理论学习、调查研究与推动发展相结合,将检视整改和干部队伍教育整顿相结合,将机构改革与建章立制相结合,聚焦机构改革的新部署新要求,着力提升履职能力,高质量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科技创新重大决策部署。


    在统一部署下,各个司局单位开展了各具特色的调查研究:规划司将主题教育与中心工作紧密结合,开展“基础研究投入与统计相关问题”专题调研,重点查找地方对企业基础研究投入统计口径存在差异的情况和原因,力争提出完善基础研究统计工作的针对性政策举措。同时,组织“五一回乡研思”活动,青年同志自选调研题目,形成微报告,组织微研讨。


    人才与科普司重视综合应用各类方法,重点采取下沉蹲点、随机走访、面对面访谈等方式,综合运用抽样调查、统计分析以及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方法,深入科研一线,摸清情况、吃透问题;重大专项司主动走出去,深入科研一线,先后组织开展各类研讨50余场,发放调查问卷5000余份,广泛听取专业机构意见,加强与相关部门沟通。


    办公厅在调研督办过程中发现,政策制定与落实存在“最后一公里”落地难的问题,督查督办存在事项统筹和力度深度不足的问题,提出打通政策落实体制机制障碍,加强宣传引导、加强统筹协调、深化成果应用等一系列举措。


    成果与区域司把科技成果转化的中央典型经验推广至地方,希望通过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全面形成中央和地方各个层面的探索经验,凝练形成覆盖科技成果转化全链条的改革举措政策包,在更大范围内集成式推广,真正将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机制改革的红利释放出来。


    作为科技部下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调研组赴浙江开展专题调研活动。调研组分别前往浙江嘉兴和浙江杭州对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简称“长三院”)、湖畔实验室、杭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进行实地调研。长三院是浙江省与清华大学联合举办的新型创新载体,其建设实践对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科技部还注重把主题教育与机构改革相融互促,举办3期集中轮训,部领导作专题报告,通过多种方式做深做实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党员干部学思想、强党性。围绕机构改革后科技部工作范畴和标准要求的重大转变,结合干部队伍教育整顿要求,组织开展能力素质大讨论,12位司局主要负责同志作辅导报告。青年同志积极参加科技部直属机关团委组织的“学用新思想、建功新时代、争做科技新青年”系列学习、调研活动,推动重实践、建新功。


    科技部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主题教育各项部署要求,更加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持续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见行动,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坚强保障。

    2023-06-14
  • 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应处理好几个关系

    作者:娄季芳(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经济高质量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和关键,也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基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至今,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效率经济”,“好”的市场经济应是“高投入产出比”的经济,即在同等投入下,产出越多越好,或同等产出下,投入越少越好。因此,提高质量和效益也是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统筹考虑、全面谋划,妥善处理好政府与市场、效率与公平、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自力更生与对外开放、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发展与安全等关系,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这些既是我国经济发展新阶段面临的重要矛盾,也是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经济高质量发展应坚持“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的完美结合。政府和市场是调节经济的两种手段,互相配合、缺一不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价值规律调节着经济的自发运行,政府则通过政策指导、管理监督、政策干预等措施弥补“市场失灵”。建设有效市场,必须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建设有为政府,必须发挥好政府的宏观调控、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和环境保护职能与作用,尊重市场和经济客观规律,做到“补位而不越位”“有为而不乱为”。

    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经济高质量发展应坚持“做大蛋糕”的同时“分好蛋糕”。市场经济是“效率经济”,做大经济总量是发展市场经济的重要目标,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优越性的重要体现。“分好蛋糕”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动力来源,经济发展的最终动力源泉是全体人民,要使经济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效运行的内在要求。“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在不断做大做强经济总量的同时,我们要密切关注社会分配和民生领域的短板和弱项,通过转移支付、社会保障等方式进行扶持和帮助,努力缩小区域、城乡及行业发展差距,让全体人民共享经济发展带来的财富增长和生活改善。

    正确处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关系。经济高质量发展应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繁荣。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最高价值命题,也是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价值观之一。人的全面发展的程度与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水平密不可分。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物质和精神都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必需品,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既有食品、衣服、住房、交通等物质层面的,也有安全、民主、法治、教育、健康、幸福感等精神层面的。当前,我国虽然已经具备了较高的物质产品生产能力,但是产品质量和品质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更多样的、更高级的需求。尤其在生态、医疗、教育等民生领域的发展还与人民群众的期待和要求有较大差距。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发展不均衡的现象仍然存在。因此,一方面要继续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增强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另一方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广泛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增强全国各族人民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为经济建设提供勇往直前、无坚不摧的精神力量。

    正确处理坚持自力更生与扩大对外开放的关系。经济高质量发展既要秉持自力更生的原则,也要坚持对外开放的方针。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我们党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一贯坚持的原则,对外开放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方针。改革开放以来,通过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分工与合作,我国获得了支撑经济长期增长的资金和技术等,但当前,我们面临支撑我国未来长久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而“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只有靠自力更生。随着国际经济政治形势的演化和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遏制打压中国经济,频频发生“脱钩”“断链”,我们必须立足本国市场,发挥中国经济规模大、地域广的特点,加强内循环。市场经济是“开放型经济”,物资、人员、信息、技术等生产要素必须充分流动才能保证资源配置的高效率;同时,市场经济也是“竞争型经济”,各经济主体在价值规律的作用下通过充分竞争发现价值、实现利润,推动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良性循环。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良性互动既有利于本国经济发展,也有利于国际市场实现优势互补,节约成本、提高效率,是双赢的选择。

    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经济高质量发展应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大自然既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也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着土地、森林、矿产、能源等资源供给者的角色,同时自然生态体系脆弱,一旦遭到破坏就难以恢复。我们必须考虑子孙后代的生存和永续发展,不能竭泽而渔。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突破了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二元对立的思维,深刻阐明生态文明建设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本质要求。我们应站在更宏观、更长远、更全面的视角来认识发展和保护的关系,保护是为了将来更好的发展,发展必须注重生态保护,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经济资源、保护生产要素,二者互为表里、共生共荣。

    正确处理发展与安全的关系。经济高质量发展应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发展具有基础性、根本性,是解决安全问题的总钥匙。发展就是最大的安全。安全是发展的条件和保障,没有安全和稳定,一切都无从谈起。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统筹发展和安全,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个重大原则。”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新矛盾新挑战层出不穷。同时,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我国发展面临许多前所未有的困难和问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要注重经济安全,具体来说就是要坚持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牢牢把握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的控制权;严控金融、地方债务风险;保障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资源、能源持续、可靠和有效供给;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提高农业科技和装备水平;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加快发展自主可控的战略高新技术和重要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我们要充分认识面临的“危”与“机”,正确处理好发展与安全的关系,危机并存、危中有机、危可转机。既要切实增强忧患意识,充分做好应对各种复杂困难局面的斗争准备,也要善于把握机遇,增强斗争意识,掌握斗争规律,提高斗争本领,调动和运用好国内外形势变化带来的一切积极因素,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以斗争求安全、谋发展。

    2023-06-13
  • 把高质量调研成果转化为惠民生实招

    【光明论坛】

    作者:张倵瑃付玉联(均系重庆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重庆市委党校分中心研究员)

    调查研究的根本目的是解决问题。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注重调研成果转化运用,在调查的基础上深化研究,提高调研成果质量,切实把调研成果转化为解决问题、改进工作的实际举措,防止调查多研究少、情况多分析少,提出的对策建议大而化之、空洞抽象、不解决实际问题。”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增进民生福祉意义重大。大兴调查研究就是抓住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个为政之道,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最大政绩,及时回应和有效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广大群众检验调查研究工作的成效。

    以高质量调查研究把准民生之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际,各地纷纷把为民办实事作为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围绕群众生产生活制定周密调研方案,把民之所想、民之所需、民之所盼纳入重点调研内容。坚持问题导向,聚焦人民群众急难愁盼,下沉一线,深入群众,访实情、听真话,形成问题清单、需求列表。坚持系统观念,针对调研反映出来的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问题和需求,进行系统研究和分类处理。对那些具有普遍性、制度性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政策优化和制度完善。对那些具有个性化、差异化的问题,注重结合实际情况,下足“绣花功夫”,回应到群众心坎上。对那些具有发展性、超前性的问题,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一件接着一件办,积极引导社会预期,纾解群众急难,让老百姓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

    以高质量调研成果扣紧民生之本。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关系到人民生活品质与社会和谐稳定。我国劳动人口众多,当前经济复苏发展面临较大压力,全面实施就业优先战略面临外在环境与内在条件的多重变化。不少地方把稳增长、保就业作为重要调研课题,进一步加强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和城镇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的就业工作调研,着眼于促进就业的重点领域、重点企业,开展大走访、大调研。在重庆,主题教育市委巡回指导组在督导中强化服务和助力发展,组织多家企业召开专题座谈会,围绕企业发展中的难题、国企招聘等问题开展深入调研。同时,以主题教育为契机,聚焦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急难愁盼问题开展六大专题调查研究,针对深化川渝互动合作、加大创业扶持力度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以高质量调研成果回应民生之盼。住房是民生之要,住房问题关系千家万户。安居乐业自古以来就是中国老百姓的朴素向往,安居方能乐业、安居促进乐业。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心系百姓安居冷暖,对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始终念兹在兹。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住房和城乡建设作出的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坚持学用结合、知行合一,把学习成果转化为解决民生之要的实际举措。特别是综合运用走访调查、座谈调研、问卷调查、案例分析等方式方法,从保障民生、推动发展的高度对住房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做到既倾听又倾心、既借智又用力、既建章又立制,用一揽子政策、一系列实招回应和解决群众住房需求。一段时间以来,老旧小区改造成为群众十分关心的问题。北京将主题教育与办好民生实事相结合,针对老旧小区改造和老楼加装电梯等重点问题开展集体调研,以“接诉即办”为抓手,以“每月一题”集中攻坚、主动治理。浙江把未来社区、住宅加装电梯、保障性租赁住房等方面纳入主题教育工作方案,着力解决新市民、青年人的住房困难问题,努力实现老百姓住有所居、住有安居、住有宜居的愿景。

    以高质量调研成果增进民生之利。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要自觉主动扛起这个重大责任,把增进民生福祉置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宏大场景下进行思考谋划,把多谋民生之利、多解百姓之忧、多筑幸福之基作为高质量开展主题教育和调查研究的主要方向与行动抓手,将调研工作的深、实、细、准、效,转化为人民群众实实在在的利益和好处。新疆把加快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等民生实事作为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对幼有所育、幼有优育的美好期盼。重庆把实施高品质生活惠民富民行动纳入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行动方案的“十项行动”之中,对全生命周期公共服务优质共享、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等民生福祉作出谋划部署,加快建设高品质生活示范区,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023-06-13
  • 深刻领悟中国式现代化的文明意蕴

    作者:高正礼(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北京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不仅推动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伟大飞跃,而且促进了人类文明进步,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具有极高的文明意蕴。

    发展了人类社会新型的精神文明

    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之一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且创新发展了人类社会新型精神文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曾构想社会主义社会能够创造比资本主义社会更高的精神文明。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党明确提出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据此明确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并把“科学技术现代化”纳入“四个现代化”目标任务。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提出“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国家,不但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之后,党对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的认识从“两位一体”“三位一体”“四位一体”拓展到“五位一体”,精神文明建设始终是其中的“一位”。资本主义及其之前的社会都是统治阶级“支配着精神生产”的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和“精神力量”都是“统治阶级的思想”,其不仅是唯心的、迷信的、盲从的,而且是社会极少数人享有、绝大多数人受禁锢和奴役的思想文化。而我们要建设的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满足广大人民生活需要的精神文明,目的是推动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提高人民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人类社会新型的精神文明,是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科学健康的精神文明。

    开辟了人类现代化的文明道路

    现代化既是人类从传统社会转化为现代社会的结果,本身也是转化的过程。资本主义现代化,特别是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的现代化,都是通过对内压榨劳苦大众,对外发动战争、贩奴、殖民、掠夺等方式实现的,“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这是一条给本国人民和亚非拉被压迫民族人民带来深重苦难的现代化道路,是一条充满血腥罪恶、受到道义谴责的野蛮道路。中国式现代化的探索和推进,始终紧紧依靠国内人民的辛勤劳动和创新创造实现自身的发展壮大。在对外交往方面,新中国成立伊始就实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创立并坚持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并且明确地把发展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合作确立为外交工作的立足点,始终在坚定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谋求自身发展,又以自身发展更好地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积极援助发展中国家摆脱贫困、迈向现代化,走的是一条全新的和平发展、占据人类道义制高点的文明现代化道路。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式现代化不走殖民掠夺的老路,不走国强必霸的歪路,走的是和平发展的人间正道。”广大发展中国家同中国国情相近,都有独特悠久的文化传统、曾经遭受西方殖民掠夺的痛苦经历、人民渴望和平并提高生活水平的现实诉求等。所以,中国式现代化的显著成就和宝贵经验,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推动了中华文明的现代转型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中华文明以现代力量,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也蕴藏着解决近代以来人类社会所面临种种问题和挑战的思想智慧。在百余年奋斗历程中,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坚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寻找源头活水,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探索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华文明倡导的天下为公、民惟邦本、革故鼎新、自强不息、亲仁善邻等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等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智慧源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要特别重视挖掘中华五千年文明中的精华,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同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结合起来,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共产党人坚定不移地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代文化、时代精神相融相通,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创造新的表现形式,“用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激活了中华民族历经几千年创造的伟大文明,使中华文明再次迸发出强大精神力量”,推动实现向现代文明转型,国际传播力影响力显著增强,必将继续为促进人类文明进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精神动力。

    促进了人类文明的交流互鉴

    资本主义现代化奉行零和博弈、自我中心、现代化=西方化、文明优劣和冲突等文化观、文明观,一直把西方的价值理念、文化习惯等当作所谓“普世价值”强行向发展中国家推行,认为自己的人种和文明高人一等,执意改变甚至取代其他文明,给众多文明的生存和赓续造成极大破坏。“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不竭动力;文明只有民族特色、区域影响、形式表现之分,没有高低优劣之别,人类“创造的各种文明,都闪烁着璀璨光芒,为各国现代化积蓄了厚重底蕴、赋予了鲜明特质”。因此,中国式现代化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包容超越文明优越”。新中国成立以来,党领导人民既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又大胆借鉴一切人类文明的有益成果,同包括资本主义现代化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开展文化交流、对话与合作,不仅繁荣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而且为人类文明交流互鉴、进步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2023年3月,在出席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时,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全球文明倡议”,共同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向国际社会充分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文明价值,共同携手同行现代化之路,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道上阔步前进。

    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人类曾创造多种文明形态。中国共产党既是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政党,也是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政党,始终坚持胸怀天下,把中国人民的命运同世界各国人民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把实现全人类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作为远大目标。党领导人民探索、开创、推进和拓展的中国式现代化,具有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等中国特色,遵循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等本质要求,代表了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方向,展现了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新图景,是一种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独特世界观、价值观、历史观、文明观、民主观、生态观等及其伟大实践,是对世界现代化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创新。中国式现代化作为人类文明新形态,与全球其他文明相互借鉴,必将极大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

    2023-06-12
  • 【光明论坛】深入理解“第二个结合”的认识论意义

    【光明论坛】

    作者:田鹏颖(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辽宁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让我们能够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中,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这一重大论断,不仅对于我们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推动“两个结合”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而且对于我们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具有重大认识论意义。

    “第二个结合”为“第一个结合”提供学理前提。“两个结合”既内在关联、密不可分,又各有选择、各展所长。从学理上说,要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必须首先实现马克思主义从“来”中国到“在”中国的历史转变,从而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而解决这一问题的首要前提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只有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才能根深叶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历史事实表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已经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实现了落地生根。“‘结合’的前提是彼此契合。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源不同,但彼此存在高度的契合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马克思主义“化中国”提供了更为根本、更为扎实、更为深沉、更为巩固的文化土壤和学理前提。

    “第二个结合”为“结合”的成果互相成就奠定文化基础。长期以来,人们往往侧重于从马克思主义改变中国来认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实际上中国也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创造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版本。发挥理论指导作用的并不是马克思恩格斯那些具体结论或个别词句,而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中国化时代化了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第二个结合”不仅让马克思主义采取了“中华民族形式”,而且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不仅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和时代的,而且让马克思主义的命运同中国共产党的命运、中国人民的命运、中华民族的命运紧紧连在一起。

    “第二个结合”为中国道路开辟、推进和拓展提供历史纵深。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高度重视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中求索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充分彰显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在文化上的高度自觉自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一脉相承的哲学内蕴、文化底蕴、理论积蕴,因为被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所唤醒所激活,从而为中国人民“走自己的路”提供了坚定的价值和情感支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因为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得到宝贵文化滋养而充满生机活力、激发时代脉动,两者的有机结合,使得中国式现代化既具有世界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又必然呈现鲜明中国特色。

    “第二个结合”为未来理论和制度创新提供认知空间。“第二个结合”既让我们深刻感受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一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永恒魅力,又让我们深刻体会到,必须以更高远的历史站位、更宽广的世界视野、更深邃的战略眼光,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探索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我们既要在“第二个结合”中不断增强对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主动,又要不断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化主动,从而让“第二个结合”作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让我们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中,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涵养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文化自信。

    “第二个结合”为巩固文化主体性提供智慧之源。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中华民族从不断衰落到根本转变命运、持续走向繁荣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本质上都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强大支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厚沃土,深刻汲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道德理念,使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主脉和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内在贯通,使历史中国的深厚底蕴与现实中国的崭新气象深相融通,形成了中华民族智慧的最新表达和理论上的最新概括,让中华文明在新时代再次绽放出夺目光彩。这既为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了原创性贡献,为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了历史性贡献,又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世界性贡献。

    2023-06-12
  •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高质量民生建设推进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

    我国14亿多人口整体迈进现代化社会,规模超过现有发达国家人口的总和,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发展途径和推进方式也必然具有自己的特点。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基于推进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对民生建设提出的更高标准和要求,立足新时代以来我国民生建设卓越成就的现实基础,着眼破解现实国情对高质量民生建设的约束,推进民生事业高质量发展。


    高质量民生建设对推进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的重大意义


    高质量民生建设是推进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的关键目标。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推进高质量民生建设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在新时代新征程的具体要求。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最终要体现在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幸福美满上,体现在亿万人民生活福祉不断改善上,民生福祉是衡量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实现程度的一项核心指标。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以民生福祉的改善为出发点,顺应民心、尊重民意、关注民情、致力民生,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在高质量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高质量民生建设为推进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提供人力(人才)资源和发展红利。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质量发展需要高素质劳动者,只有促进共同富裕,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提升人力资本,才能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夯实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基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要求,为人民提高受教育程度、增强发展能力创造更加普惠公平的条件,畅通向上流动通道,给更多人创造致富机会,形成人人参与的发展环境。人口规模巨大,意味着巨大的人力(人才)资源优势。我国拥有8.8亿劳动年龄人口,超过全球所有发达国家劳动年龄人口总和。在人口增速和人口结构发生深刻变化的时代背景下,如何通过高质量民生建设,以范式转换将民生福祉提升与人力资本提升有机、有效地结合起来,为推进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提供不竭人力(人才)资源和发展红利,值得深入探究。


    高质量民生建设为推进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提供市场空间和市场潜力。庞大的人口规模,意味着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可观的消费潜力。在超大规模市场中,技术和产品较易产生规模效益,有利于促进技术进步、提升产品质量,形成新的商业模式、消费品牌等。党的二十大报告要求,“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我国有4亿多中等收入群体、14亿多人口,人均GDP突破1.2万美元,市场发展空间广阔、潜力巨大。通过高质量民生建设,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等,提供和创造的市场空间和市场潜力是难以估量的,在全球也是独一无二的。


    高质量民生建设为推进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创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社会稳定是国家强盛的前提,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没有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是不可能实现的。确保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关键是赢得民心、守住民心。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守住民心的根本路径。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推进高质量民生建设,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深入群众、深入基层,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增强均衡性和可及性,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是维持和谐有序的社会环境,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实现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的有效途径。


    人口规模巨大的现实国情对高质量民生建设提出挑战


    人口规模巨大本身对民生建设就是巨大挑战。人口规模巨大,一方面意味着民生建设的地位至关重要,另一方面又意味着民生问题十分复杂、异质性强。当前,我国虽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但相对贫困仍将长期存在,各种民生问题依然存在,涉及人口数以亿计,包括高龄老人、困难残疾人、城乡低收入人口、就业困难农民工以及部分未就业大学毕业生等各类群体,每个群体的人口规模都有数百万乃至上千万,分别统计都相当于世界上一个中小型国家的人口,他们所遇到的困难和需求既有相同点,又各有不同。解决他们的困难、满足他们的需求的制度设计既要体现共性,又要考虑差异性。这就导致我国民生保障制度(社会政策)整合与分异的矛盾长期存在,整合体现公平,分异体现差异。在新征程上推进高质量民生建设,要在处理好对特殊人群特殊保护的同时,解决与制度分异或“碎片化”相伴而生的不公平问题。


    人口结构变化对民生建设构成挑战。“七普”数据显示: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18.70%(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13.50%)。据估计,“十四五”时期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总量将突破3亿,占总人口将超过20%;2035年左右,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4亿,在总人口中的占比将超过30%。据《中华人民共和国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22年全年出生人口956万人,死亡人口1041万人,自然增长率为-0.60‰。人口自然结构发生的变化,使得养老、育幼的需求都变得十分突出,老有所养、老有颐养是必然要求,幼有所育、幼有善育更是关系家庭、社会和国家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这些领域都成为新征程上我国民生建设的重点。


    民生建设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国“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仍然较大;群众在就业、教育、医疗、托育、养老、住房等方面面临不少难题”。民生建设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是个老问题,并且在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背景下表现出一系列新特点。党的二十大报告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丰富了新征程上民生建设、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内涵。新征程上推进高质量民生建设,不仅要在完善分配制度、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上着力,推进物质生活共同富裕,还要多维度体现丰富全体人民精神生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发展经济、做大蛋糕与改善民生、分好蛋糕的矛盾。当前,我国稳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任何指标按人口平均计算,大多都还处在世界平均水平乃至世界平均水平之下。对于一个人口规模巨大的国家而言,发展经济、做大蛋糕与改善民生、分好蛋糕都很重要。我国目前有中等收入人口4亿左右,到2035年中等收入人口规模将达到8亿,初步形成橄榄型社会结构。而要实现这一目标,一方面要构建新发展格局、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另一方面要不断提高中低收入人口特别是低收入人口收入水平和社会福利水平。


    新征程上高质量民生建设的推进路径


    以社会政策改革创新作为推进高质量民生建设的基本抓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是一个抽象的、玄奥的概念,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止步于思想环节”,“调整收入分配格局,完善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解决好收入差距问题,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这些重要论述,是落实共享发展、推进高质量民生建设的要求,也指明了社会政策的作用空间和角色担当。当前,适应新征程上高质量民生建设的现实需要,我国社会政策制度改革创新已进入强调和注重系统集成、协同高效的阶段。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准确把握社会政策各个方面之间、社会政策领域和其他相关领域之间改革的联系,提高统筹谋划和协调推进能力,确保各项改革形成整体合力。为此,必须遵循民生建设发展完善的一般规律,做好社会政策的顶层设计和优化创新,依法治理、刚性约束、精细管理、数字赋能,统筹推进民生建设高质量发展。


    既注重完善社会政策基本制度体系,一揽子解决民生问题;也要注重解决突出矛盾,通过解决民生建设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当前,“一老一小”社会服务成为突出问题,成为新征程上社会政策改革创新的重中之重;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五年过渡期后,相对贫困治理将成为未来一个较长时期的目标任务。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规模巨大的国家推进高质量民生建设史无先例,无论是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还是推进共同富裕,其复杂性、艰巨性都是前所未见。因此,必须坚持体系完善与重点突破相结合,推动民生保障事业不断取得新的进步。


    处理好做大蛋糕与分好蛋糕的关系,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推进高质量民生建设。经济发展、做大蛋糕是推进保障和改善民生事业的前提和基础。因此,社会政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必须处理好。新时代社会政策的创新发展,必须突出对人民群众人力资本的投资性,增加教育、就业培训、就业岗位和人民收入。政策导向应特别强调扶智、扶志、扶技、增能、赋权,发挥政策对象的积极性、主动性、进取性、创造性,提升政策对象的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经济资本,不断打通民生保障和经济发展相得益彰的路子。必须清醒认识到,高质量民生建设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始终从国情出发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既不好高骛远,也不因循守旧,保持历史耐心,坚持稳中求进、循序渐进、持续推进”。新征程上,民生改善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绝无可能一蹴而就。要一件接着一件办,一年接着一年干,稳扎稳打,逐步提升。


    推进高质量民生建设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实践证明,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全国各族人民能够围绕共同的民生建设目标,汇聚各方面力量,调动各方面资源,上下一心,高效有力地办成民生大事。新征程上,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党的领导、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推动民生保障事业不断取得新的进步,实现民生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将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不断向前推进。

    2023-06-09
  • 彼此契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深厚底蕴

    作者:张太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共党史教研部副主任)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这是我们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得出的规律性的认识,是我们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结合”的前提是彼此契合。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源不同,但彼此存在高度的契合性。相互契合才能有机结合。放眼历史的长时空可以发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深刻影响了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的演进,推动马克思主义在相互激荡的各种思潮中脱颖而出,并逐渐在中国落地生根。马克思主义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使中国这个古老的东方大国创造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发展奇迹。





    彼此契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深厚底蕴


    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部分藏品。新华社发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自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并成为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以来,始终面临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问题。毛泽东同志指出:“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


    马克思主义必须和我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科学社会主义的主张受到中国人民热烈欢迎,并最终扎根中国大地、开花结果,决不是偶然的,而是同我国传承了几千年的优秀历史文化和广大人民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念融通的。”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价值倾向和思维习惯上存在多方面契合,正如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其中蕴含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重要体现,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日用而不觉”,是在思维模式上的“暗合”或“无意识融通”。这种“无意识融通”奠定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文化基础。本文仅择取几个方面简要述之。


    天下为公与为人类求解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博大精深,归根到底就是一句话,为人类求解放。”马克思主义哲学被称为“实践的唯物主义”,其主旨不仅是“解释世界”,而且是“改造世界”,也就是努力实现人类的解放和幸福。中华传统文化也讲求“以天下之大圣,行天下之大事”“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中华民族强调“经世致用”,注重“践履”。“国民常性,所察在政事日用,所务在工商耕稼,志尽于有生,语绝于无验。”要治理天下,必须先在日常生活中修身养性,形成一种内在约束,从而可以有所为有所不为。可以说,中国素来有“以思想治国”的传统,而马克思主义者同样注重个人修养,注重“思想建设”,主张改造社会要先有理论的武装,要求人们以共产主义的道德修养作为行动指南。


    胸怀天下,坚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践行路径,与马克思主义要求的掌握先进理论、树立理想信念、为人类求解放,是非常吻合的。毛泽东同志在接受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就曾号召国人“改造中国与世界”“我们总要努力!我们总要拼命的向前!我们黄金的世界,光华灿烂的世界,就在面前!”他的世界主义理想是“愿自己好,也愿别人好,质言之,即愿大家好的主义”。这既反映了中国传统的“天下”观念,又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对人类解放的执着追求,可谓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在中国共产党人身上的典型体现,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气度和内在追求。


    天人合一与唯物主义


    在马克思看来,“只有在社会中,自然界才是人自己的人的存在的基础”。从唯物主义出发,马克思把人看作“自然界的一部分”,主张从实践的角度、从人的主体地位去“人化自然”。这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存在内在一致性。《庄子》云:“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易经》指出,天之道在于“始万物”,地之道在于“生万物”,人之道在于“成万物”。在自然界中,天地人三者虽各有其道,但又是相互对应、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这样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宇宙观”,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古就有朴素的唯物主义色彩。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带有明显的唯物主义倾向。孔子曰:“未知生,焉知死?”《庄子》中说:“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东汉王充的《论衡》更是体现了较为系统的无神论。中国古人常说:“读书人不信鬼神!”因此,试图寻求新的精神家园的中国人最初接触到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时,会感到难得的思想上的共鸣。毛泽东同志曾指出,“天下之生民,各为宇宙之一体,即宇宙之真理,各具于人人之心中,虽有偏全之不同,而总有几分之存在。今吾以大本大源为号召,天下之心其有不动者乎?天下之心皆动,天下之事有不能为者乎?天下之事可为,国家有不富强幸福者乎?”“民”为“宇宙”之一部分,若其心“皆动”,则可为“天下之事”。这样的认知,显然为接受马克思主义所讲的“人化自然”提供了条件。李大钊在《物质变动与道德变动》一文中运用唯物史观指出,“物质既常有变动,精神的构造也就随着变动”,道德“是适应物质上社会的要求而成的”。


    民为邦本与人民创造历史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没有人民群众,任何历史的画卷都不能展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古以来就有着浓厚的民本思想,如“民可近,不可下”“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博施于民而能济众”“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人视水见形,视民知治不”等。以民为本、为民谋福,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之一。


    1919年,毛泽东同志写下《民众的大联合》,其中一方面讲道:“有一派很激烈的,就用‘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办法……这一派的音(首)领,是一个生在德国的,叫做马克斯(思)。”另一方面又讲道:“我们中华民族原有伟大的能力!压迫愈深,反动愈大,蓄之既久,其发必速。我敢说一怪话,他日中华民族的改革,将较任何民族为彻底。中华民族的社会,将较任何民族为光明。中华民族的大联合,将较任何地域任何民族而先告成功。”这里既讲到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又讲到“中华民族原有伟大的能力”,体现了“民为邦本”与“人民创造历史”的契合。


    大同社会与共产主义


    中国自古就有大同社会的理想:“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马克思则描绘了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各尽所能、各取所需、尽善尽美的共产主义社会:“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这两种思想勾勒的理想社会具有内在的相似性。


    梁启超称马克思为“社会主义之泰斗也”,“社会主义者,近百年来世界之特产物也,概括其最要之义,不过曰土地归公,资本归公,专以劳力为百物价值之源泉”“吾中国固夙有之”“中国古代井田制度,正与近世之社会主义同一立脚点,近人多能言之矣”。1919年,在新的世界变局下,李大钊提出,劳工阶级联合起来,“打破国界,打倒全世界资本的阶级”“一步一步的向前奋斗,直到世界大同”。他还号召,“合世界人类组织一个人类的联合,把种界国界完全打破。这就是我们人类全体所馨香祷祝的世界大同”“创造一个平等、自由、没有远近亲疏的世界”。不难看出,正在走向马克思主义的李大钊明显是以大同来理解和阐释共产主义社会的。


    1923年,瞿秋白在《赤潮曲》中歌颂十月革命,写道:“远东古国,四万万同胞,同声歌颂,神圣的劳动”“从今后,福音遍被,天下文明。只待共产大同!”“共产”与“大同”并用,充分说明二者的相通与契合,以及作者以“大同”对“共产”的理解。在艾思奇看来,“中国民族和它的优秀传统中本来早就有着马克思主义的种子”,这些“种子”散布在中国传统的各种思想和学说中,无论中国历代的何种思想,大都有积极向上的追求,那就是对理想的生活和社会的追求。他认为,这是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最相合的地方,“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共产主义,而共产主义社会,曾是中国历史上一切伟大思想家所共有的理想。从老子、墨子、孔子、孟子,以至于孙中山先生,都希望着世界上有‘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能够出现。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就是以马克思的科学共产主义的理论为滋养料,而从中国民族自己的共产主义的种子中成长起来的”。法国汉学家谢和耐曾指出,“认为人类由原始共产主义发展到未来社会主义的五阶段论,使人联想到了公羊派有关‘大同’的淑世观点”“在所有的西方哲学中,马克思主义无疑距中国思想之基本方向最近”。这种相近相通相合,无疑是五四运动以后中国人在各种相互激荡的政治思潮中选择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因素,也颇能解释现代中国思想演进的趋势和结果。这也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的,“结合”的结果是互相成就,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让经由“结合”而形成的新文化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

    2023-06-09
  •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认真学习《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第二卷


    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办公室


    《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第二卷在全国出版发行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学习《习近平著作选读》,是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的重大政治任务。习近平法治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习近平著作选读》中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论述,进一步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把法治中国建设向纵深推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1.牢牢坚持习近平法治思想在全面依法治国中的指导地位


    《习近平著作选读》中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依法治国重要论述,生动展现了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形成发展过程,系统阐释了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丰富内涵。其中,第二卷收入的《从全局和战略高度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11月16日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重要讲话的一部分,这次会议明确了习近平法治思想在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中的指导地位,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进程中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大事。习近平法治思想是新时代十年法治建设最重要的标志性成果,是我们党百年来提出的最全面、最系统、最科学的法治思想体系,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为发展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作出重大原创性贡献,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习近平法治思想在全面依法治国中的指导地位不动摇,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切实把习近平法治思想转化为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的强大动力和生动实践。


    习近平法治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家、思想家、战略家的深刻洞察力和理论创造力,把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作为理论起点、逻辑起点、价值起点,聚焦全面依法治国的时代命题,深入回答了事关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习近平法治思想主要方面集中体现为“十一个坚持”,其核心要义深刻阐明了全面依法治国的政治方向、重要地位、重点任务、重大关系、工作布局、重要保障,构成了一个富有开创性、实践性、真理性、前瞻性的科学思想体系。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借鉴人类法治文明有益成果,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和人类法治文明发展的规律性认识达到新的历史高度,成为引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思想旗帜。


    习近平法治思想是党领导法治建设丰富实践和宝贵经验的科学总结。我们党自成立之日起就高度重视法治建设,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百年历程,也是党领导人民追求法治、探索法治、建设法治、推进法治、厉行法治的光辉历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把握党百年法治奋斗的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以矢志不渝的决心意志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把全面依法治国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党的历史上第一次组建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一次以党中央工作会议形式研究部署全面依法治国工作,引领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习近平法治思想在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基础上,对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经验进行提炼和升华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凝聚着中国共产党人在法治建设长期探索中形成的经验积累和智慧结晶,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供了科学行动指南。


    习近平法治思想集中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法治领域的原创性贡献。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擘画全面依法治国宏伟蓝图。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法治中国,十八届四中全会专题研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大问题,党的十九大把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列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八个明确”,把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列入“十四个坚持”基本方略,十九届四中全会对提高党依法治国、依法执政能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部署,党的二十大对全面依法治国作出专章部署,突出法治保障工作。这一系列开创性、前瞻性、引领性的重大决策部署,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深远的战略思维和强烈的历史担当。习近平法治思想创造性提出一系列战略性、实践性、真理性、指导性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在理论上有许多重大突破、重大创新、重大发展,从法治领域深化了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作出重大原创性、集成性贡献。


    习近平法治思想是新时代新征程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伟大时代孕育伟大思想,伟大思想引领伟大征程。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之所以能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根本在于有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领航掌舵,在于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科学指引。党的二十大开启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同时,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必须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要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国家各方面工作法治化。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新思想新论断、作出的新部署新要求,深刻回答了全面依法治国的方向性、根本性、战略性重大问题,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不仅针对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任务、重大问题、重大挑战提供了法治解决之道,而且为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引领,是顺应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代要求应运而生的重大战略思想,是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必将引领法治中国建设在新征程实现更大发展。


    2.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道路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第一位的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全面依法治国向哪里走、走什么路作出深刻论述,强调:“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走对路。如果路走错了,南辕北辙了,那再提什么要求和举措也都没有意义了。”《习近平著作选读》中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论述,鲜明地贯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这一条红线,深刻阐明了全面依法治国的政治方向、正确道路,抓住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根本,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必须遵循的政治准绳。我们必须自觉增强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自信、底气、定力,始终确保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前进。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最根本的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牢牢把握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政治方向。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把法治作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贯彻落实全过程人民民主各项要求,提高党依法治国、依法执政能力。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充分发挥法治建设决策议事协调机构职能作用,强化党对法治建设的领导,实现全面依法治国统筹协调推进。及时通过宪法法律确认党和人民在实践中取得的重大理论创新、实践创新成果,坚持好、巩固好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长期性的制度保障。切实把习近平法治思想贯彻落实到全面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不断开辟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新境界,开创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的新局面。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根本目的是依法保障人民权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立场。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把体现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愿望、维护人民权益、增进人民福祉落实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充分调动人民群众投身依法治国实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紧紧围绕人民群众新要求新期待,系统研究谋划和解决法治领域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紧紧围绕保障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扎实谋划推进每一项法治工作,让人民群众在每一项法律制度、每一个执法决定、每一宗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始终坚持“两个结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走什么样的法治道路,是由这个国家的基本国情决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适合中国国情、适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法治道路,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唯一正确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一切从我国实际出发,统筹考虑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法治建设总体进程、人民群众需求等因素,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规律的认识,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法入规,深入挖掘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发挥好法律的规范作用和道德的教化作用,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努力使社会主义法治成为良法善治。在道路问题上必须旗帜鲜明、立场坚定,坚决抵制西方“宪政”“三权鼎立”“司法独立”等错误观点,决不照搬别国模式和做法。


    3.奋力推进新时代新征程全面依法治国工作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著作选读》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上的报告《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为开卷篇。党的二十大对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战略部署。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牢记“国之大者”,全力推动党的二十大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决策部署落地见效,在法治中国建设新征程上展现新担当新作为。


    持续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走深走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是必须持续抓紧抓实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要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纳入党员教育体系、干部教育体系、国民教育体系和社会教育体系,深化法治工作部门全战线、全覆盖培训轮训,把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八五”普法首要任务做实做细。全面加强对习近平法治思想原创性贡献的学理化阐释、学术化表达、体系化构建,统筹各方面力量推出一批高质量研究成果。加强习近平法治思想对外宣介,在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法治理论、法律制度、法治文化上抓得更实、更有成效,进一步彰显中国法治影响力和感召力。结合开展主题教育,持续把学悟笃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引向深入,围绕全面依法治国重大问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真正运用习近平法治思想立场观点方法分析解决实践难题。


    健全完善党领导全面依法治国的制度机制。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之魂。完善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机制,在重要法律法规中明确规定贯彻落实党的领导有关内容,推进党的领导制度化、法治化。深化法治领域改革,在党的领导下统筹协调各方面资源和力量,着力破除制约全面依法治国实践的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更好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推进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落实,优化法治考核,创新法治督察方式方法,落实法治督察与纪检监察监督协作配合机制,切实增强针对性、实效性。


    以高水平法治服务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服务保障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坚持法治先行、保障同步,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雄安新区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以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海南自贸港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持续加强法治保障。做好法律法规立改废释,推动完善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市场经济基础制度,健全以公平为原则的产权保护制度,把“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落到实处。依法将各类金融活动全部纳入监管,依法规范和引导资本健康发展,推动经济发展在法治轨道上运行。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推动从制度和法律上把对各类经营主体平等对待的要求落下来,为所有经营主体提供依法平等保护、一视同仁的良好法治环境。


    一体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全面依法治国进入新阶段,对法治建设整体性、系统性、协同性要求更高。要全面落实法治建设“一规划两纲要”,组织开展中期评估,确保各项任务如期完成。强化立法统筹协调,加强重点领域、新兴领域、涉外领域立法,推进完善重要领域法律制度,统筹立改废释,提高立法质量和效率。推动法治政府建设提质增效,组织开展第三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活动,推进第二轮法治政府建设督察,出台意见加强省市县乡四级全覆盖的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工作体系建设,抓实行政复议工作,提升依法行政水平。深入推进“八五”普法,健全普法宣传教育机制,创新法治宣传教育方法,增强普法工作实效,提升全体公民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加快构建新时代大调解工作格局,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依法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纠纷,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切实增强人民群众法治获得感。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加大法治服务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抓住食品药品、公共卫生、生态环境、安全生产、交通运输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重点突破、专项整治、务求实效,用法治保障人民安居乐业。加快完善体现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的法律制度,加强人权法治保障,努力营造更加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建立健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法律制度,加强共同富裕法治保障,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推进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拓宽提高法律服务层次、领域、品质,逐步实现从基本满足群众需求到精准满足群众多元化、个性化需求的转变。


    大力加强涉外法治工作。法治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切实抓好涉外领域立法,进一步完善反制裁、反干涉、反“长臂管辖”法律法规,加强我国法域外适用法律体系建设,推动形成系统完备的涉外法律法规体系。深化涉外执法司法实践,切实提升涉外执法司法效能,维护好国家利益。着力培育一批国际一流的律师事务所、仲裁机构,深入推进国际商事仲裁中心建设试点,积极开展全国涉外法律服务示范机构创建活动,提高涉外法律服务水平。加强涉外法治人才队伍建设,强化协同育人,努力培养更多政治素质高、通晓国际规则、具有国际视野的优秀涉外法治人才。


    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增强历史自信,保持战略定力,守正创新,勇毅前行,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不断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更加广阔的空间、更加光明的前景。

    2023-06-08

  • 首 页  上一页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下一页    尾 页  

    版权声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 8629 6259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696号 蒙ICP备160010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