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福建漳州官畲村,村民蓝里兴的民宿外墙绘有畲族姑娘唱山歌的彩绘,如今家家户户都有了这样的民族特色彩绘
这是福建省漳州市华安县新圩镇官畲村景色
村民在福建省漳州市华安县新圩镇官畲村的凤凰台上表演畲族传统舞蹈
在福建漳州官畲村,村民蓝里兴的民宿外墙绘有畲族姑娘唱山歌的彩绘,如今家家户户都有了这样的民族特色彩绘
这是福建省漳州市华安县新圩镇官畲村景色
村民在福建省漳州市华安县新圩镇官畲村的凤凰台上表演畲族传统舞蹈
“到格尔木那天是2004年11月25日,看到政府为我们每家每户统一建好的新房子,大家都特别高兴。”时隔多年,老支书更尕南杰仍然清晰地记得初到新村时的情形。
看着搬迁前的老照片,更尕南杰陷入回忆:“搬下来之前大家都在犹豫,毕竟要离开世代生活的草场,尤其是上了年纪的村民,心里更是没底。”为了解除村民思想包袱,这位有20多年党龄的老支书和村干部一起挨家挨户给村民解释搬迁政策,让大家放心。
2004年11月,包括更尕南杰在内的128户407名牧民,离开了世代居住的草原——位于青海省西南部的长江源头沱沱河流域,搬到了400多公里外的格尔木市南郊。2006年,长江源村正式建制。
搬到新家,就要开始新的生活。“那时候大家啥都不会呀,别说炒菜了,不少人连米饭都不会做。”更尕南杰笑着说,为了让大家更好地适应新生活,村党支部协调格尔木市相关部门,在村里开设了生活小课堂,教大家使用煤气灶,还举办起厨艺培训班,“从教厨艺开始,到各种生活技能。从支部组织的生活小课堂开始,大家慢慢习惯了新的生活方式。”
如今,牧民的生活方式已与市民无异。冰箱里多了蔬菜与水果,餐桌上添了米饭、面条和炒菜,以前顿顿离不开的糌粑、风干肉成了招待客人的稀罕玩意儿。在村党支部的帮助下,有的牧民在村里开起了餐馆,有炒菜、小吃,还有糕点和甜品。“以前吃不到的现在都吃到了,以前没用过的现在也用到了,日子过得越来越好!”更尕南杰说。
放下牧鞭来到城市,收入来源是移民关心的大问题。“虽说我们搬下来了,但我们却没离开草场。”50岁的党员藏保是一名草原管护员,基本上每半个月就要召集其他管护队员们一起上山巡护一次,每次三四天,有时需要一个多星期。
“搬下来之后,我们‘拿牧鞭’的牧民变成了‘领工资’的管护员。”藏保说,“国家每月给每个管护员1800元的工资,还有草原奖补,吃穿住行都不愁!”
“设立草原管护员,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解决了移民的收入问题。看到草原生态环境越来越好,管护员们的工作热情也越来越高。”长江源村党支部书记扎西达娃说,现在,全村194名草原生态管护员、33名湿地生态管护员在不断加强禁牧草原和野生动物的巡护和保护力度,范围覆盖501.1万亩禁牧区域。
扎西达娃说:“我们是草原的儿女,有义务守护好我们共同的家园。我们党员更要起到先锋模范作用,现在村里的几支管护队里基本上都有党员,他们就是管护队的‘领头羊’,带领队员把草原保护得越来越好。”
“原来山上的草场总是不够牛羊吃,草长得又小又稀疏,现在再上山看看,草长得又高又密,每次巡护还能看见不少野生动物。看着草场越来越好,我们打心眼里高兴。”藏保笑着说,等明年天气好的时候,他想带着孩子去巡护一趟,给他看看过去的照片,也看看现在的草场。
在村里新建的村史馆里,更尕南杰在给村里的党员讲党课:“党和国家的政策好,我们的日子以后肯定会越过越好!”
新华社北京9月20日电题:爱岗敬业、争创一流——劳模精神述评
新华社记者樊曦
劳模是什么?
是民族的精英、人民的楷模,是共和国的功臣。
劳模精神是什么?
是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
在2020年11月24日举行的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精辟概括了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深刻内涵,指出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是鼓舞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风雨无阻、勇敢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强调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
爱岗敬业、争创一流——不变的奋斗底色
伟大出自平凡,英雄来自人民。
“边区工人”赵占魁(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在我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斗争中,就涌现出了一批批“劳动英雄”,“边区工人”赵占魁穿着湿棉袄在高达2000摄氏度的熔炉前工作,终日汗流浃背,从不叫苦叫累;
新中国成立后,当家做主的中国工人阶级为党分忧、为国解难,全力投身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洪流,大庆“铁人”王进喜立下“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铮铮誓言;
改革开放号角吹响,劳动模范勇立时代潮头,开拓进取,产业工人许振超先后6次打破集装箱装卸世界纪录,创下令世界惊叹的“振超效率”;
“金手天焊”高凤林在工作中(2015年4月30日摄)。他先后为90多发火箭焊接过“心脏”,攻克航天焊接200多项难关。新华社发
党的十八大开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越来越多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劳动者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而奋斗,“金手天焊”高凤林先后为90多发火箭焊接过“心脏”,先后攻克航天焊接200多项难关,成为航天航空领域“大国工匠”;
……
在劳模身上,体现了一以贯之强烈的主人翁事业心和责任感,勇攀高峰的坚定志向和坚韧品格,崇尚劳动、恪尽职守的高尚情操。
1950年至今,我国先后召开16次表彰大会,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超过3万人次。
全国劳模、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肖明清审核海底隧道设计图纸(资料照片)。新华社发(张启山摄)
在全国劳模、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肖明清看来,“心心在一艺,其艺必工;心心在一职,其职必举”,是以劳模为代表的劳动者应该始终秉持的初心。
工作近30年,肖明清从一个普通技术人员成长为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带领团队研究和设计了从“万里长江第一隧”武汉长江隧道到“世界首座高铁水下盾构隧道”广深港高铁狮子洋隧道等60多座大型水底隧道,多座隧道创造了全国乃至世界之最。
时代在变,奋斗的底色永远不变。
艰苦奋斗、勇于创新——不变的奋斗情怀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
徐工集团高级工程师孙丽在“最美职工”发布仪式上(2018年4月25日摄)。新华社记者才扬摄
2013年前,我国2000吨以上的大型履带起重机全部依赖进口,价格、售后服务等受制于人。造出中国自己的“超级起重机”,是徐工集团高级工程师孙丽的梦想。
2013年,经过孙丽和团队的大力攻关,4000吨级履带起重机在山东烟台成功完成“首秀”,实现了我国在超大吨位履带式起重机研发制造领域的突破。该设备创造性地采用模块化、集成化设计,多项技术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
“为了这个梦想,我们奋斗了整整23年。”孙丽说。
创新,正是劳模精神不断发展、与时俱进的时代内涵。
“要增强创新意识、培养创新思维,展示锐意创新的勇气、敢为人先的锐气、蓬勃向上的朝气。”2020年11月24日,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向劳动者发出号召。
全国劳模薛莹(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全国劳模薛莹来自中航西飞,从1992年开始参与国际航空制造合作项目垂直尾翼的装配生产。为了让安装到飞机上的每一颗铆钉都做到质量最过硬、外观最漂亮,她和同事们一直致力于改进操作方法和工艺流程,先后交付的7000余架份优质垂直尾翼,赢得国际航空制造合作公司的高度认可。
浙江省海港集团宁波北仑第三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的桥吊司机竺士杰在宁波舟山港码头工作(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全国劳模竺士杰是浙江省海港集团宁波北仑第三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的一名桥吊司机,从业20多年来他立足岗位、勇于创新,以他名字命名的桥吊操作法已更新迭代至3.0版本。
……
全国总工会研究室副主任李睿祎表示,劳模精神随着时代发展不断变化,实践要求越来越高,引领价值越来越大,更加强调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
淡泊名利、甘于奉献——不变的奋斗品格
江苏省无锡微研股份有限公司高级技师陈亮在“最美职工”发布仪式上(2019年4月21日摄)。新华社记者才扬摄
1微米有多细?一根头发丝的1/60!
把模具精度控制在1微米之内,是全国劳模、无锡微研股份有限公司高级技师陈亮的拿手绝活。
“再仔细一点点,离1微米的精度就能更近一点点!”为了更好应对每一次挑战,陈亮为自己立下了这样一条工作准则。
立足本职、淡泊名利、爱岗奉献,这是一代代劳模的奋斗品格。
叶志成是浙江省劳模、国网温州市洞头区供电公司线路安装队队长,自1986年参加工作以来,在电网建设一线岗位上一干就是35年。
在电网建设任务极其繁重的时候,他每天起早摸黑,跋山涉水,放弃节假日休息时间,与施工队员一起拉线、排杆、立杆……在野外常常一待就是十几个小时。“苦一点累一点不算什么,要紧的是按时保质保量完成每一个施工任务。”他说。
伟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伟大。
“唯有不懈奋斗,才能创造幸福、实现梦想。”全国劳模、中铁一局五公司高级测量师白芝勇深有感触地说。从一名普通技术员到“金牌测量师”,20多年职业生涯中,他始终以“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的精神,默默扎根一线,不断实现人生的自我超越。他和他的团队精测的线路占到了中国高铁运营里程的十分之一。
劳动是一切幸福的源泉。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在实现中国梦伟大进程中拼搏奋斗、争创一流、勇攀高峰,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发挥了主力军作用,用智慧和汗水营造了劳动光荣、知识崇高、人才宝贵、创造伟大的社会风尚,谱写了“中国梦·劳动美”的新篇章。
人民创造历史,劳动开创未来。在劳模精神激励下,千千万万劳动者正在各自岗位上埋头苦干,以自己的拼搏付出、奋发进取汇聚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总结、概括、提炼了我们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形成的伟大建党精神,这就是“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一百年来,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是激励全体党员坚定理想信念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动员令,必将鼓舞全体党员在新的征程上为党和人民争取更大光荣。
理想信念是不可或缺的“精神密码”
百年大党何以永葆青春?理想信念是不可或缺的“精神密码”。一百年来,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激励了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英勇奋斗,成千上万的烈士为了这个理想献出了宝贵生命。百年党史证明,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
鲁迅先生曾说:“曾经阔气的要复古,正在阔气的要保持现状,未曾阔气的要革新。大抵如是。大抵!”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确大抵如是。为了拯救民族危亡,中国人民奋起反抗,仁人志士奔走呐喊,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接连而起,各种救国方案轮番出台,但都以失败而告终。在旧式的农民战争走到尽头,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和改良主义屡屡碰壁,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革命和西方资本主义的其他种种方案纷纷破产的情况下,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给苦苦探寻救亡图存出路的中国人民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全新选择。是什么让中国共产党振臂一呼应者云集?是什么力量让共产党人面对酷刑宁死不屈,在刑场上大义凛然、视死如归?是理想的力量,是信仰的召唤,是信念在支撑。“风雨浸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官兵一致同甘苦”都源于“革命理想高于天”。自诞生之日起,中国共产党就把马克思主义鲜明地写在自己的旗帜上,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
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克难制胜的力量源泉
人生如屋,信念如柱,理想如光。人的本质是符号化动物,人类进化过程中创造了符号又被符号所创造。正是符号功能赋予人类想象力,拥有遥望理想、坚守信念的能力,这是人作为高级动物独特性之所在,也是我们抵御各种诱惑、防腐拒变的强大武器。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站位就高了,眼界就宽了,心胸就开阔了,就能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在胜利和顺境时不骄傲不急躁,在困难和逆境时不消沉不动摇,经受住各种风险和困难考验,自觉抵御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历史和实践反复证明,一个政党有了远大理想和崇高追求,就会坚强有力,无坚不摧,无往不胜,就能经受一次次挫折而又一次次奋起;一名干部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站位就高了,心胸就开阔了,就能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做到“风雨不动安如山”。
坚定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之本,也是共产党人克难制胜的力量源泉。从建党初期只有50多名党员的政党,发展成为拥有9514.8万名党员的世界第一大执政党,从嘉兴南湖上的一条小船到承载着14亿人民希望的巍巍巨轮,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从弱小逐步发展壮大,在腥风血雨中一次次绝境重生,在攻坚克难中一次次转危为机,让一个积贫积弱、一穷二白的中国焕然一新,巍然屹立于世界东方,归根结底就在于始终坚定理想信念。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在革命年代,共产党人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舍生忘死、冲锋陷阵;在和平年代,共产党人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勇挑重担,在复杂严峻形势面前经受住各种考验。新的征程上,坚定理想信念,依然是我们奋战新时代克难制胜的不竭力量源泉。
坚定的理想信念要建立在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刻理解上
思想的成熟是理想信念坚定的前提,良好的理论素养又是思想成熟的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论上清醒,政治上才能坚定。”他还强调,只有学懂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特别是领会了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才能心明眼亮,才能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才能始终坚定理想信念。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正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滋养熏陶中形成的。坚定理想信念,就要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特别是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自觉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进工作、应对挑战。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全面系统学、及时跟进学、深入思考学、联系实际学,做到学而信、学而思、学而行,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与思想觉悟,练就扎实的“看家本领”,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
在2021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年轻干部必须练好内功、提升修养,做到信念坚定、对党忠诚,注重实际、实事求是,勇于担当、善于作为,坚持原则、敢于斗争,严守规矩、不逾底线,勤学苦练、增强本领,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不辜负党和人民期望和重托。这不仅是对年轻干部的勉励,也是对广大党员干部的要求。新的征程上,广大党员干部要自觉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牢记初心使命,坚定理想信念,砥砺政治品格,锤炼过硬本领,以忠诚干净担当的实际行动,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奋勇争先、建功立业。
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今年5月,在南阳视察南水北调工程时,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指出,人民就是江山。共产党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什么?就是守人民的心啊。人民拥护我们党,我们党就有生命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又饱含深情、意蕴深远地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七千余字的讲话全文,“人民”一词出现了86次,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贯穿全篇,充分彰显了“人民”在习近平总书记心中之“重”,全面、准确理解习近平总书记“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重要论述,必须把握其中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
理论逻辑: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
如何认识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是社会历史观的重大问题。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历史是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进行的,而历史的主体是人民,人民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历史进程的最终决定性力量,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理论品格。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党,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在百年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不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始终把人民放在最高位置。毛泽东同志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邓小平同志进一步指出,历史是人民创造的,并把人民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拥护不拥护、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党的各项工作的标准。江泽民同志结合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的实践指出,我们的改革和建设,只有得到人民群众的理解、支持和参与,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顺利推进,并提出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胡锦涛同志结合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指出,中国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主体,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者,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推动者,并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由此可见,中国共产党历经革命、建设、改革开放,始终把“人民”镌刻在自己的旗帜上。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人民观,明确提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并进一步深化了对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地位的认识,提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重要论断,人民与江山之间的辩证关系,这一论述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把人民放在最高位置的党性原则,宣誓了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的信仰,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展现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责任担当,是对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深化,闪耀着历史唯物主义的真理光芒。
历史逻辑:人民是党的力量源泉,是党执政最牢固的根基
在百年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化解一次次危险,战胜一个个困难,在腥风血雨中不断发展壮大,在艰难困苦中取得红色政权,根本原因就在于中国共产党始终紧紧依靠人民,深深植根人民,把人民作为党的力量源泉。回望党的革命历史,大革命失败后,跟随我们党闹革命而牺牲的革命者有30多万,他们当中大部分是人民群众;红军时期,人民群众就是党和人民军队的铜墙铁壁;抗日战争时期,我们党广泛发动群众,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解放战争时期,淮海战役支前民工543万,渡江战役支前民工320万,人民把“最后一碗米送去做军粮,最后一尺布送去做军装,最后一件老棉袄盖在担架上,最后一个亲骨肉送去上战场”,习近平总书记深情地讲,淮海战役的胜利是靠老百姓用小车推出来的,渡江战役胜利是靠老百姓用小船划出来的,生动诠释了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的胜利”。历史充分证明,人民是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
得民心者得天下,人民拥护和支持是党执政的最牢固根基。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前进,我们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其他发达国家几百年的发展历程,实现了一个又一个“不可能”,创造了一个又一个难以置信的奇迹,根基在人民。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成就是人民干出来的,改革开放的历史伟剧是人民探索出来的,新时代的辉煌业绩是亿万人民奋斗出来的。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历史充分证明,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赢得人民信任,得到人民支持,党就能够克服任何困难,就能够无往而不胜。
实践逻辑:人民是党战胜风险挑战的保证,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
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只有一切依靠人民、一切为了人民,才能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不断创造中华民族新的历史辉煌。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从国际来看,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权主义对世界和平与发展构成威胁,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从国内来看,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制度优势凸显,治理效能提升,经济长期向好,物质基础雄厚,人力资源丰富,市场空间广阔,发展韧性强劲,社会大局稳定,继续发展具有多方面优势和条件,同时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任务仍然艰巨,创新能力不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农业基础还不稳固,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生态环保任重道远,民生保障存在短板,社会治理还有弱项。面对风险挑战,只有紧紧依靠人民,同人民风雨同舟、血脉相通、生死与共,才能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披荆斩棘、克服困难、取得胜利。
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共同富裕方向,始终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维护人民根本利益,激发全体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促进社会公平,增进民生福祉,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奋力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着眼于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新发展,创造性地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民族工作重大命题,为新时代民族工作指明了方向。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9月召开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明确提出,“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全面贯彻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坚持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基础性事业抓紧抓好,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包容性更强、凝聚力更大的命运共同体”,为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行动指南。
1.辉煌成就诠释重大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从发展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建立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确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推动中华民族面貌发生历史性巨变等方面,深刻总结了新中国70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民族工作的辉煌成就,为深刻认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意义,进一步增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自觉性、坚定性提供了思想引领、理论指导和实践支撑。
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下,我国在世界上高举马克思主义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区域自治和各民族共同繁荣伟大旗帜,建立并不断巩固和发展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少数民族面貌、民族地区面貌、民族关系面貌、中华民族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民族问题成为长期困扰许多国家的社会问题、西方敌对势力长期利用民族问题对我实施干扰破坏的背景下,我国长期保持了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良好局面,在世界上稳固树立起了民族团结进步的“中国样板”。
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了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各族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前所未有地增强,中华民族的自豪感、自信心、凝聚力前所未有地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前所未有地增强。这些辉煌成就,是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的结果,是海内外全体中华儿女共同团结奋斗的结果,是维系和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雄厚社会基础。没有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就没有中华民族的大发展;没有中华民族的大发展,就没有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牢固纽带。我们要深刻认识这些辉煌成就的重大意义,深刻分析取得辉煌成就的根本原因,深刻认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自觉性、坚定性。
2.宝贵经验提供历史智慧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总结了新中国70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民族工作取得的宝贵经验。我们坚持准确把握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基本国情,把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作为各民族最高利益;坚持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坚定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做到统一和自治相结合、民族因素和区域因素相结合;坚持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坚持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不断满足各族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坚持文化认同是最深层的认同,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坚持各民族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用法律保障民族团结;坚持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使党的民族政策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坚持加强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不断健全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的体制机制。
这些宝贵经验,是我们党长期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我国民族工作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闪耀着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思想光芒,为继续坚持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方向不动摇提供了参照和动力。这些宝贵经验,是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重要内容和重要保障,为我们在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上不断加强各民族大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有力的思想保障。这些宝贵经验,揭示了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发展规律,昭示了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前进方向,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重要遵循。这些宝贵经验,承载着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精心做好民族工作的优良传统,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历史智慧。我们要深刻认识这些宝贵经验的丰富内涵和重大意义,创造性地用好这些宝贵经验,不断提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各项工作的水平。
3.基本规律启迪历史自觉
习近平总书记从我国各民族共同开拓祖国辽阔疆域、共同书写祖国悠久历史、共同创造中华灿烂文化、共同培育伟大民族精神四个方面,深刻揭示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和发展的规律,为增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自觉提供了思想支撑和方法指导。中华民族作为一个具有多元一体基本特征的民族实体,是一个历史形成、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四个“共同”既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的基本条件,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不断发展壮大的根本原因;既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的基础,也是维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纽带。
我们要深刻领会和把握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共同”的丰富内涵及其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不断增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自觉。推动全社会牢牢把握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这个中国历史发展的最大特点和基本规律,把这一共识转化为进一步增强各民族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同的动力,继续大力弘扬中华民族海纳百川的传统,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包容性更强、凝聚力更大的命运共同体。
4.重点任务指明努力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从坚持党的领导,团结带领各族人民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把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确保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同全国一道实现全面小康和现代化;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高举中华民族大团结的旗帜,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依法治理民族事务,确保各族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五个方面,明确了新时代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工作重点,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指明了具体途径和努力方向。
这些任务既各有侧重又相互关联,必须坚持总体把握、整体推进。我们要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华民族团结进步的根本保证,坚持党的民族工作基本理论、基本政策和基本经验,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不断完善民族工作体制机制,加强党对民族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确保中国共产党始终成为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中流砥柱、增强中华民族大团结的核心。我们要坚持“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理念不动摇,把发展作为解决民族地区各种问题的总钥匙,举全国之力确保民族地区如期实现全面小康,不断提高各族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我们要大力发展各民族优秀文化,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不断提高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让中华文化始终成为各民族共有的精神血脉,成为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我们要在各族人民中大力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其成为各族人民生活的根本价值导向。我们要坚持用法律保障民族团结,全面贯彻民族区域自治法,依法保障各民族合法权益,依法妥善处置涉民族因素的案件事件,严密防范和坚决打击各类渗透颠覆破坏活动、暴力恐怖活动、民族分裂活动、宗教极端活动。我们要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促进各民族在更广领域更深层次交往交流交融。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障,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象征。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一项重大系统工程来抓,将其全面融入落实“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各项工作之中,加强顶层设计,健全体制机制,细化政策举措,确保党中央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各项决策部署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实践基础。
一
在谈到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过程时,费孝通指出,“在相当早的时期,距今三千年前,在黄河中游出现了一个若干民族集团汇集和逐步融合的核心,被称为华夏,它像滚雪球一般地越滚越大,把周围的异族吸收进了这个核心”。这一历史演进,造就了我国各民族在分布上的交错杂居、文化上的兼收并蓄、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亲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多元一体格局。
自秦朝建立首个统一王朝后,无论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执掌的中央王朝,都以建立大一统政权为首要政治使命。大一统观念的形成,秦国“书同文,车同轨,量同衡,行同伦”改革是一个重要背景,其中尤以“书同文”影响深远。秦统一六国后,以秦国文字为标准推进文字统一,文书行政之制的大体确立,为大一统格局提供了文化支撑。一以贯之的汉字系统,为中华文化代代传承创造了稳定性条件,也是生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载体。
两千多年来,各民族在相互渗透、协同发展中交流、互动、融合,共同开拓了辽阔的疆域、书写了悠久的历史、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培育了伟大的精神。在长期演进中,各民族逐步实现了文化认同、心理与共、情感相通,构筑了看待世界、看待社会、看待人生的独特价值体系、文化内涵和精神品质,从而形成了中华民族区别于世界其他民族的根本特征。近代以来,亡国灭种危机空前沉重,各族人民携手共进,御外侮、赴国难,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不断深化对中华民族是一个命运共同体的理解和认同,在历史的互动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共同体意识得以巩固。
二
处理好民族问题、做好民族工作,是关系中华民族繁荣昌盛的大事。近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在这一领域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实践探索,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了坚实根基。
自诞生之日起,中国共产党就肩负起实现国家独立、民族解放的使命。七七事变后,中国共产党号召“全中国同胞,政府,与军队,团结起来,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抵抗日寇的侵掠”。各族人民组成的东北抗日联军,海南琼崖纵队,滇桂黔边区纵队,冀中、渤海回民支队,大青山蒙古族游击队,与全国抗日力量一起浴血奋战,赢得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反侵略战争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新中国的成立,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实现了各民族的空前团结。在1954年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作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被载入宪法。实践证明,这一制度对于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发挥了巨大作用。20世纪80年代末,针对苏联和东欧出现的动荡,邓小平同志对一些来访的外国领导人说:“解决民族问题,中国采取的不是民族共和国联邦制度,而是民族区域自治的制度。我们认为这个制度比较好,适合中国的情况。”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制定和完善了一系列民族政策,例如,坚持民族平等团结、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事业、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发展少数民族科教文卫等事业、使用和发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宗教信仰自由等,我国少数民族的面貌、民族地区的面貌、民族关系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民族工作,着眼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创新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取得显著成绩。党的十九大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并写入党章。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把“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作为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之一。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深入民族地区调研,问冷暖、听心声,以精准扶贫实际举措,确保少数民族地区告别绝对贫困,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
三
历史和实践昭示我们,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持续推动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向前发展,才能以不断增强的民族团结进步伟力助推中国梦的实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
增强文化认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应当大力挖掘、整理、宣传自古以来中国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事实,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各民族文化心理与价值观念的研究,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中华民族形象。
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各族群众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增强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使各族群众充分认识到只有把自己的命运同中华民族的命运紧紧连接在一起才能拥有更加光明的前途,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心灵深处。
强化维护民族团结的制度保障。一方面,加强民族团结,根本在于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要在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基础上,依法保障自治地方行使自治权,帮助支持自治地方解决好本地方的特殊问题。另一方面,善于用法律来保障民族团结。坚持民族事务治理法治化,在法治轨道上统筹力量、平衡利益、调节关系、规范行为,深度拓展各民族交往融通渠道,巩固和强化民族团结。
加快民族自治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发展是解决各种问题的总钥匙。应聚焦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统筹谋划、分类施策、精准发力,缩小差距,补齐短板,着力解决好各族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生产生活问题,让各族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在巩固脱贫成果方面下更大功夫、想更多办法、给予更多后续帮扶支持,促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夯实民族团结的物质基础。
中华民族在5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如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共同奋斗。这个生动局面的形成,根本在于坚持党的领导,发挥社会主义制度显著优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团结带领各族人民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本制度优势。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共同繁荣,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多元一体格局。究其根本,就在于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革命、建设、改革时期,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高度重视民族团结工作,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运用到不同时期的民族工作之中,制定了各项促进我国民族团结的民族政策,成功地解决了民族关系领域出现的各种问题,维护好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新时代,要继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更需要坚定不移地坚持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发挥好党的领导制度优势,使党的民族政策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让各族人民群众拥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坚定不移地跟党走,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
民族团结是维护国家大一统和社会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既符合国家长远发展的根本利益,又符合当前各民族发展进步繁荣的共同利益。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立足于我国多民族的基本国情,创造性地制定并成功实施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切实保障各族人民当家作主的主体地位。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国家制度体系和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民族团结,根本在于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各民族一律平等,以宪法和具体法律条文保障民族团结,坚持民族事务治理法治化,确保各族人民群众真正享有广泛权利。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建立健全民族法律法规体系和民族法治实施体系、监督体系、保障体系,初步形成了以宪法有关规定为根本,以民族区域自治法为主干的民族法律法规体系。面对新时代我国民族关系面临的新情况,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化解矛盾、调节关系,在法治轨道上汇聚力量、平衡关系、调节利益、规范行为,保障各族人民的合法权益。
文化是中华民族赖以存续之根。各民族在长期而频繁的文化交流中相互吸收、借鉴、改造和创新,共同创造出灿烂的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守正创新中弘扬民族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基因,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持久力量。新时代,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既要继续挖掘和弘扬优秀民族文化,使其与现代社会相适应;又要大力传承革命文化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神聚力,使各族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深厚的文化支撑。
新时代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将面临更为复杂的社会问题和矛盾,需要继续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机制,建立健全各族群众联系制度、代表座谈会制度、民族事务协商制度、矛盾纠纷处理制度等具体制度,确保各族人民真正广泛参与社会治理,共享社会治理和改革发展成果,在共建共治共享中,进一步促进各族人民相互交往交流交融,增进彼此了解和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认同是团结的前提和基础,团结是认同的巩固和深化,法治是认同和团结的保障。只有各族群众都树立对法律的信仰,自觉遵法守法,才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法者,治之端也。依法推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使用,是党和国家对民族地区的关怀,也是社会文明进步和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必然趋势,它有利于促进民族教育高质量发展,有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十九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第三十七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三条第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十二条都明确规定了中国公民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权利和义务,故而在民族语言授课学校使用国家统编教材,既是实施宪法和法律的活动,也是贯彻落实相关法律法规的具体举措,既契合法治精神、回应广大民意,也是民族地区发展的现实所需、长远之计。
马克思说过:“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二者不可分割,在法律关系上是相对应而存在的,都是实现人民利益的手段和途径,一个合格公民就是要权利和义务相一致。我国法律在推广通用语言文字的同时,也在加大力度保护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对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使用和发展给予了充分的法律保障和政策支持。但是我们不能据此把权利与义务对立起来,把履行义务作为行使权利的筹码,割裂权利与义务的统一关系。也就是说,国家法律对使用和发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保障并不排除使用国家通用语言的法定义务。
法律意识不仅是权利意识,更是责任意识和义务意识,无论是哪个民族哪个公民,都要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在主张法定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法定义务。那些认为“使用国家统编教材违背了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蒙古语言文字工作条例、民族教育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了少数民族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损害了少数民族群众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自治权利”的观点,是对法律条文的断章取义和片面理解。只强调权利而忽视义务、只享受权利而不履行义务,不仅是缺乏公共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表现,而且为法律法规所不容,可能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依法推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使用,必将有利于少数民族群众提升科学文化素养、更好地发展自我,必将进一步巩固民族团结进步的良好局面、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繁荣兴盛。
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考察时指出:“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是中华民族的生命所在、力量所在、希望所在,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一个民族都不能少,各族人民要心手相牵、团结奋进,共创中华民族的美好未来,共享民族复兴的伟大荣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1]。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仅要从形式上认可我国领土的完整性与政权的合法性,更要在实质上形成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理性认知、心理认同、情感依赖、态度肯定、积极评价,厘清内外之别。对内亲如手足,各族人民按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平等享有公民权利,履行公民义务;对外团结一致,不卑不亢,自觉维护中华民族共同的利益,彰显大国风范。
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题中应有之意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实现国家富强。中华民族共同体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预设了主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是政治共同体、文化共同体、利益共同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将个人、民族和国家融为一体,寻求最大公约数,要求个人利益、民族利益、国家利益三者的高度一致。我们每个人都是中华民族的一分子,个人的努力汇聚成强大的合力,形成共同的价值取向。个人前途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充分调动全社会积极因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立包容性秩序,使创造社会财富的力量充分涌现,使消极因素尽可能被化解,盲动因素得到正确引导。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实现民族振兴。民族振兴包含三层含义:一是核心价值观振兴。“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2]共同价值观与现代化的日常生活、政治生活、经济生活相匹配,通过书写中华民族共同的历史文化记忆,形成稳定的文化共同体,为中华民族信仰振兴明确了奋斗目标;二是经济振兴。深化“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利益共同体关系,充分发挥市场的整合功能,创造各民族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社会条件,才能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全面发展;三是文化振兴。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奉行“文明冲突论”、“历史终结论”、“民主和平论”和“软权力论”,驱动其在输出代表西方价值的政治和大众文化过程中蛊惑大众意识形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树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信,才能把人民期盼、民族向往、国家追求三者融为一体。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实现人民幸福。一方面,实现社会幸福和个体幸福的辩证统一需要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指引进行动态心理调试。从总体上来看,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民生不断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仍将长期存在。在发展过程中不可能做到绝对平均,绝对平均也不等同于公平,但差异性可能导致心理落差,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凝聚,才能引导人们正确看待发展中的不平衡问题,先进带动后进,共同砥砺前行。另一方面,实现物质幸福和精神幸福的辩证统一,需要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根本驱动力。物质需求的满足是实现人民幸福的前提和基础,精神幸福则更为高尚持久。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兼容并蓄,蕴含着五千年厚重的历史积淀,凝聚着强烈的认同感与归属感,形成了共同行动的原生内驱力。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创造的,仍在不断鼎故革新、与时俱进,在新时代亦将发挥继发内驱力的作用,集聚更强大的合力,激励更多的人共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
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经之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改革开放4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是中华文明几千年历史赋予的国家禀赋。中华民族是一个多元一体的大家庭,这是中国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起点和归宿。在我国辽阔的疆域内,让14亿人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需要秉持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消除发展起点不一致及自然、社会的偶然因素造成的影响,保障社会公平,促进平等。因此,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求走中国道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弘扬中国精神,弘扬中国精神必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一方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中华民族是我国各民族相互认同而形成的共同体,是“大一统”思想的文化载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于中华民族的传统基因之中,“大一统”思想在人民心中高于一切、根深蒂固。鸦片战争以后,随着中华民族意识的觉醒,在中国共产党的统一领导下,各族人民共同抗击共同的敌人、共同建设社会主义国家,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各民族人民合作共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创造了必要的条件。另一方面,改革开放铸就的伟大改革开放精神,极大丰富了时代精神内涵,成为当代中国人民最鲜明的精神标识。改革开放精神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通过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总结出来,同时被实践反复证明是正确的。这种“改革开放精神”,是中华民族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对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实践有着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凝聚中国力量,凝聚中国力量必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国力量是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是党领导下中华民族全体成员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力量。历史实践有力证明,团结一致是实现国家独立、富强、繁荣、发展的法宝。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各族人民共同利益之所在,关系到每个中国人的命运。伟大征程不可能一帆风顺,会遭遇各种艰难险阻,需要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精神支撑,形成强大的向心力,促进共同体内部成员相互帮助、不分彼此、共同发展,保证“两个一百年”目标任务的完成。
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坚定不移地坚持党的领导,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重要作用。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实现中华民族空前大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发挥党组织与党员作用,使各级党组织成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纽带和桥梁,让每一名党员成为共同历史文化记忆的书写者、实现共同理想使命的领路人和践行者。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把推动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改善群众生活,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持续增进民生福祉、提升发展质量效益,创新驱动发展。同时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增强“五个认同”。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文化差异背后隐藏的是人民群众的发展诉求。国家意志、民族意识根植于人民理性选择之中,具有建构性、动态性的特征。而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一方面,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坚持系统观念,鼓励东部地区带动和帮助中西部地区发展,扩大发达地区对欠发达地区和民族地区的对口援助,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另一方面,继续完善民族地区的经济政策。包括:增加民族地区的基础建设资金投入,完善转移支付力度财政政策;发展现代工业,加快民族地区产业协调发展政策;在西部大开发战略中,统筹协调、促进西部地区的区域政策;支持贫困民族地区发展的差别化扶贫政策;兴边富民行动,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专项规划的扶助政策;贯穿我国大部分民族地区的“一带一路”战略涉及的经济政策;经济发达地区对口支援民族地区的政策等。
构筑中华民族共有家园,巩固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文化自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支撑,是照亮民族复兴征程的精神之光。深入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学习教育,将个人的前途命运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融为一体;坚定文自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导,构筑当代中国人共有精神家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血脉,明确当代中国发展诉求;促进文化交流交融,强化中国文化软实力,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吸引力。
“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中华民族和各民族的关系,形象地说,就是一个大家庭和家庭成员的关系;各民族之间的关系,就是一个大家庭里不同成员的关系。
“各族人民亲如一家,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定要实现的根本保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基础性事业抓紧抓好。”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情回顾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深刻揭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生动力,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凝聚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磅礴力量,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邦畿千里,维民所止。”我们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各族先民胼手胝足、披荆斩棘,共同开发了祖国的锦绣河山。今天,960多万平方公里的国土富饶辽阔,这是各族先民留给我们的神圣故土,也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发展的美丽家园。我们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秦汉雄风、大唐气象、康乾盛世,都是各民族共同铸就的历史。今天,我们实现中国梦,就要紧紧依靠各族人民的力量。我们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中华文化之所以如此精彩纷呈、博大精深,就在于它兼收并蓄的包容特性。各族文化交相辉映,中华文化历久弥新,这是今天我们强大文化自信的根源。我们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在历史长河中,各民族共同熔铸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已深深融进了各族人民的血液和灵魂,成为推动中国发展进步的强大精神动力。
可以说,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各民族之所以团结融合,多元之所以聚为一体,源自各民族文化上的兼收并蓄、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亲近,源自中华民族追求团结统一的内生动力。正因为如此,中华文明才具有无与伦比的包容性和吸纳力,才可久可大、根深叶茂。
我们伟大的祖国,幅员辽阔,文明悠久,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是先人们留给我们的丰厚遗产,也是我国发展的巨大优势。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中,一体包含多元,多元组成一体;一体离不开多元,多元也离不开一体;一体是主线和方向,多元是要素和动力。中华民族是一个命运共同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各民族只有把自己的命运同中华民族的命运紧紧连结在一起,才有前途,才有希望。各民族团结奋斗、共同繁荣,是中华民族的立身之本、生命之依、力量之源。
回望历史,我国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奋斗历程是中华民族强大凝聚力和非凡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展望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各民族手挽着手、肩并着肩,共同努力奋斗。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包容性更强、凝聚力更大的命运共同体,我们就能共建美好家园,共创美好未来!
(来源:人民日报)
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建议》提出:“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点在于不断满足各族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
夯实国家统一之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处理好民族问题、做好民族工作,是关系祖国统一和边疆巩固的大事,是关系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大事,是关系国家长治久安和中华民族繁荣昌盛的大事。从历史传承来看,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共同开发祖国的辽阔疆域和锦绣河山,共同书写源远流长、举世瞩目的中华民族历史,共同创造博大精深、灿烂辉煌的中华文化,共同培育自强不息、历久弥新的中华民族精神。从现实国情来看,多民族的大一统,各民族多元一体,既是我国的一大特色,也是我国发展的一大有利因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了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我们坚定不移维护祖国统一,把爱祖国与爱民族、爱家乡统一起来,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抓好民族团结之本。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也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目标。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我们党不断夯实各民族团结奋进的思想基础,增进各族人民加强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的思想自觉,推动少数民族的面貌、民族地区的面貌、民族关系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历史性巨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就民族工作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推动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做好新时代民族团结工作,必须加强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全面贯彻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不断健全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的体制机制,把民族团结进步作为基础性事业抓紧抓好。
凝聚精神力量之魂。文化是一个民族的魂魄,文化认同是民族团结的根脉。中华文明植根于多民族文化沃土,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发展至今的文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基础在于搞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促进各民族在文化上相互尊重、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一方面,深入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宣传教育,引导各族群众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另一方面,加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把爱国主义精神贯穿各级各类学校教育全过程,把爱我中华的种子植入青少年的心灵深处。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推动各民族形成包容性更强、凝聚力更大的命运共同体,共建美好家园,共创美好未来。
(作者为西南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版权声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 8629 6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