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民族有追求团结统一的内生动力

    我们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在历史长河中,农耕文明的勤劳质朴、崇礼亲仁,草原文明的热烈奔放、勇猛刚健,海洋文明的海纳百川、敢拼会赢,源源不断注入中华民族的特质和禀赋,共同熔铸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昭君出塞、文成公主进藏、凉州会盟、瓦氏夫人抗倭、土尔扈特万里东归、锡伯族万里戍边等就是这样的历史佳话。近代以后,面对亡国灭种的空前危机,各族人民共御外侮、同赴国难,抛头颅、洒热血,共同书写了中华民族艰苦卓绝、气壮山河的伟大史诗。其中涌现出一大批少数民族的卫国英烈、建党先驱、工农运动领袖、抗日英雄、开国将领,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人心所归,惟道与义。”在百年抗争中,各族人民血流到了一起、心聚在了一起,共同体意识空前增强,中华民族实现了从自在到自觉的伟大转变。中华民族精神是各族人民共同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已深深融进了各族人民的血液和灵魂,成为推动中国发展进步的强大精神动力。




    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各民族之所以团结融合,多元之所以聚为一体,源自各民族文化上的兼收并蓄、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亲近,源自中华民族追求团结统一的内生动力。正因为如此,中华文明才具有无与伦比的包容性和吸纳力,才可久可大、根深叶茂。





    ——摘自习近平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2019年9月27日)

    2021-06-16
  • 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


    为进一步深入学习、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对内蒙古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市委的部署要求,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扎实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5月13日上午,新城区召开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宣讲会,区委书记魏红军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带领全区干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重要论述和对内蒙古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汪洋主席讲话精神,努力在巩固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边疆安宁的良好局面中,体现担当、贡献力量。



    新城区委副书记、区长范志忠主持宣讲会。




    会议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就民族问题、民族工作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提出一系列具有原创性、时代性、指导性的重大战略思想和重大理论观点,汪洋主席的讲话是对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重要论述的精准解读。各地区、各部门要更加深刻认识“新时代民族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始终站在政治的高度、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把加强民族团结作为战略性、基础性、长远性工作来抓,确保新城区民族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方向不断前进。要紧密结合各自工作实际,全力推动新城区在新时代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上走在前、作表率。要坚持重在交心、以心换心,带着感情多做聚人心、眼人心的工作,让各族群众真切感受到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温暖,要继续推课做实学生家访、民意走访、信访接访“三访”结合工作,面对面与群众交流谈心、答疑解惑、解决问题。

    会议强调,全区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站在“两个维护”的政治高度,对标对表、深研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高站位把握、系统性把握、落实中把握,切实把总书记的重要嘱托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变成具体实践。各地区各部门要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上走在前、作表率,做足入脑入心、浸入骨髓的文章,切实做到“心通”“情通”“语通”“事通”“网通”;要在筑牢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上走在前、作表率,坚决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真正以首府“十四五”的良好开局,庆祝建党100周年。

    2021-06-16
  • 提高政治站位,坚决做维护民族团结的践行者


    28日上午,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举办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的专题讲座。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丹珠昂奔为常委会组成人员、列席自治区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的全国人大代表、自治区人大代表和各专委会成员、各地州市人大常委会负责人等进行专题辅导。



    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肖开提·依明出席讲座。

    丹珠昂奔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深刻内涵、重大意义、实践要求等内容,作了详细阐释。讲座内容丰富、主题鲜明,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思想性和启发性,是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一次精彩讲解,使与会人员对如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有了更深刻更全面的理解和把握。

    大家纷纷表示,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坚决做维护民族团结的践行者,把民族团结落实到工作学习生活方方面面,引导各族群众增强“五个认同”,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索跃主持专题讲座,董新光、巴代、祖木热提·吾布力、木合亚提·加尔木哈买提、库尔玛什·斯尔江、穆塔里甫·肉孜出席讲座。

    2021-06-16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重要讲话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做好新时代西藏工作至关重要。在日前召开的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西藏工作必须坚持以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为着眼点和着力点,强调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祖国统一是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民族团结是祖国统一的重要保证。“必须把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作为西藏工作的着眼点和着力点”,这是我们党领导人民治藏稳藏兴藏的一条成功经验,是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的一个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西藏工作的着眼点和着力点放到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上,把实现社会局势的持续稳定、长期稳定、全面稳定作为硬任务,对各方面工作统筹谋划、综合发力,牢牢掌握反分裂斗争主动权,推动西藏民族团结基础不断夯实,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日益深入人心。实践充分证明,西藏工作只有坚持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才能维护西藏和谐稳定、实现西藏繁荣进步。

    “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西藏是我国的一个重要边疆民族地区。西藏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的特殊重要性,主要体现为西藏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对国家统一和安全具有重大意义。要着眼全局,多谋长远之策,多行固本之举,坚决开展反分裂斗争,坚决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挑战,不断夯实西藏长治久安的根基。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旗帜鲜明反对分裂,是各族人民的共同责任和义务。要加强对群众的教育引导,广泛发动群众参与反分裂斗争,形成维护稳定的铜墙铁壁。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魂魄,文化认同是民族团结的根脉。加强民族团结,基础在于搞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要深入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深入开展西藏地方和祖国关系史教育,引导各族群众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要重视加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把爱国主义精神贯穿各级各类学校教育全过程,把爱我中华的种子埋入每个青少年的心灵深处。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要挖掘、整理、宣传西藏自古以来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事实,引导各族群众看到民族的走向和未来,深刻认识到中华民族是命运共同体,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要积极引导藏传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

    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这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也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目标。牢牢把握西藏工作的着眼点和着力点,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做好各项工作,建设团结富裕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让民族团结之花开遍雪域高原,我们就一定能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包容性更强、凝聚力更大的命运共同体,万众一心、同舟共济,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风险挑战,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变成美好现实。

    2021-06-16
  • 人民日报评论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重要讲话

    新华社北京8月31日电人民日报9月1日评论员文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重要讲话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做好新时代西藏工作至关重要。在日前召开的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西藏工作必须坚持以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为着眼点和着力点,强调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祖国统一是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民族团结是祖国统一的重要保证。“必须把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作为西藏工作的着眼点和着力点”,这是我们党领导人民治藏稳藏兴藏的一条成功经验,是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的一个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西藏工作的着眼点和着力点放到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上,把实现社会局势的持续稳定、长期稳定、全面稳定作为硬任务,对各方面工作统筹谋划、综合发力,牢牢掌握反分裂斗争主动权,推动西藏民族团结基础不断夯实,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日益深入人心。实践充分证明,西藏工作只有坚持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才能维护西藏和谐稳定、实现西藏繁荣进步。

    “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西藏是我国的一个重要边疆民族地区。西藏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的特殊重要性,主要体现为西藏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对国家统一和安全具有重大意义。要着眼全局,多谋长远之策,多行固本之举,坚决开展反分裂斗争,坚决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挑战,不断夯实西藏长治久安的根基。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旗帜鲜明反对分裂,是各族人民的共同责任和义务。要加强对群众的教育引导,广泛发动群众参与反分裂斗争,形成维护稳定的铜墙铁壁。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魂魄,文化认同是民族团结的根脉。加强民族团结,基础在于搞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要深入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深入开展西藏地方和祖国关系史教育,引导各族群众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要重视加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把爱国主义精神贯穿各级各类学校教育全过程,把爱我中华的种子埋入每个青少年的心灵深处。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要挖掘、整理、宣传西藏自古以来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事实,引导各族群众看到民族的走向和未来,深刻认识到中华民族是命运共同体,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要积极引导藏传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

    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这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也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目标。牢牢把握西藏工作的着眼点和着力点,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做好各项工作,建设团结富裕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让民族团结之花开遍雪域高原,我们就一定能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包容性更强、凝聚力更大的命运共同体,万众一心、同舟共济,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风险挑战,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变成美好现实。

    2021-06-16
  • 汉字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纽带

    文化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魂魄。中华民族在数千年文明演进中,孕育了光辉灿烂、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其中汉字文化独树一帜。汉字是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经过几千年发展演变和使用传播,汉字已成为中华民族共有共享的宝贵财富,对于增强中华文化认同、坚定文化自信意义重大。

    汉字铭刻着中华民族久远的文化记忆。文字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早在史前时期,中华先民就在岩石、器物上摹画契刻图画符号,孕育了文字的雏形。我国许多地区的新石器时代遗址陆续发现了带有刻画符号的考古器物,如贾湖遗址的龟甲、半坡遗址的陶钵、大汶口文化晚期遗址的陶尊,这些符号虽尚不能系统记录语言,但已是我们抵近先民世界的文化“密码”,闪现着中华文明的曙光。殷商时期的甲骨文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统,是汉字源头和中华文化根脉。目前出土的甲骨文献大多是晚商王室于占卜活动中契刻在龟甲兽骨上的记述文辞,反映了当时社会语言生活的一个方面。其实,殷商时期已有笔墨之用和典册之制,文字在社会治理、文化生活等各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甲骨文无疑是殷商语言生活中最为典型的文化标本,它历经数千年岁月冲蚀,依然能以其独特的形态、简练的文辞、宏大的体量,确证中国古史关于先商早商的历史叙述,展现先民早期社会的生活图景,留存着中华民族久远而清晰的文化记忆。

    汉字为中华文化生生不息创造了稳定条件。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语言生活出现了“言语异声,文字异形”的局面。秦统一六国后,以秦国文字为标准实行“书同文”制度,文字统一为国家统一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社会俗用的隶书开启了汉字隶变楷化的规范之路。秦汉以来汉字的形体样式基本定型,文书行政之制大体确立,汉字成为大一统格局的文化支撑。汉字还具有超越时空的稳定力量。几千年来,汉字体系前后相继、未曾断裂,从以甲骨文为代表的古文字到计算机处理的现代汉字,其方块样态、线条构形、表意原理一脉相通。一以贯之的汉字系统,为中华文化代代传承创造了稳定性条件。正如瑞典汉学家高本汉所言:“今天一个普通的英国人很少能看懂三百年前的本国文献……对于中国人说来,数千年的文献都能了解;他们对本国古代文化的无比热爱和理解,大都是由于他们文字的这种特殊的性质之故。”



    汉字涵养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作为汉语的书写系统,汉字有力维系着汉语的发展走向,使汉语在方言多样性与文化共同性上达到了平衡统一。中国地域辽阔,在长时期人群流动与文化变迁中,汉语形成了北方、吴、赣、湘、闽、粤、客家等几大方言区,有些方言差异很大,口语通解度较小,单凭口头语言甚至难以沟通。但汉语并没有在历史演变和地域变异中分化为不同语言,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汉字能够超越方言差异,“代偿”了沟通信息、联通人心、汇通文化的功能。正如李约瑟所言,“单音的象形文字的发明对中国起着一个强大的维系作用”。汉字这种“通古今、达四方”的超时空力量,源于其表意文字的本质特性。汉字不像拼音文字那样委身于口语语音,而是通过形、义等符号要素直接锚定语言的意义系统,“得意忘言”的书面语使不同时、地的人们可以方便地进行信息传递。对中国人来说,语与文常常是一体的,语言认同主要通过文字认同建立,在此过程中,文化认同得以生发。此外,汉字以其特有的形、义、音等元素,通过别具一格的组合规则和呈现方式,创造了书法篆刻、对联谜语、诗歌音乐等异彩纷呈的汉字文化,带给人们独特而奇妙的艺术享受和文化体验,源源不断地涵养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

    汉字见证并推动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历史进程。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历史,也是民族交往、语言交流、文化交融的历史,在此过程中,汉字起到了桥梁和纽带的作用。随着中国疆域扩大、民族交流加深,汉字很早就从中原传播到少数民族地区。我国境内一些少数民族起初没有自己的文字,汉字是他们借以交流和记事的工具。秦汉时期,北方匈奴族“无文书簿领”,其信函印玺都使用汉字。唐宋时期,契丹、党项、女真等民族起初习用汉字,后仿照汉字于10至12世纪创制了契丹文(大字)、西夏文、女真文,留存下来一批民族语言文献。这些比照汉字形貌特征和构造原理创造的文字被称为“汉字系文字”,共同组成一个“汉字大家族”。直到现在,有些汉字系的民族文字还在民间使用,如壮族的方块壮字、白族的传统白文,成为民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汉字见证并推动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历史进程。早在一千多年前就树立在拉萨大昭寺的唐蕃会盟碑用汉藏两种文字,书写了汉藏两族“叶同如一”的团结情意。13世纪初,元朝政府规定,“凡施用文字,因用汉楷及畏吾字以达本朝之言”。清代的语言生活如同《五体清文鉴》所展现的那样具有鲜明的多样性,其中汉字是当时文书行政系统和社会文化领域中最重要最通用的文字,因此编纂《康熙字典》“于以昭同文之治”。在中华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历程中,汉字不仅是族际交流工具,更是文化交流使者,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进步发展。

    文字的发展需要不断进行规划和调整。汉字在长期流传和使用中,出现了一些异体字、俗体字,妨碍了使用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现代社会的发展对汉字的规范化、标准化提出了更高要求。规范汉字是经过整理、由国家发布、在全国通用的现代标准汉字,是法律规定的国家通用文字,具有崇高的法律地位,在行政、司法、教育、文化等领域广泛使用,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纽带。大力推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和教材建设,有利于让民族地区各民族群众享受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教育,增进各民族之间的情感,提高中华文化的凝聚力。

    2021-06-16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社会结构视角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着眼于新时代民族工作新的阶段性特征,创造性地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重要论断,是在准确把握和认识统一多民族国家基本国情的基础上提出的,是对新时代民族工作的重大理论创新。认识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一基本国情,了解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手足相亲、守望相助这一基本状况,社会结构的视角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一体性表现在各民族共同开拓疆域、共同书写历史、共同创造文化、共同培育民族精神,这些方面的共同性也深深烙印在我国的社会结构上。



    重视一体内部的多元共生性

    在学术史上,对我国多民族国家历史与现实的认识,以费孝通先生的“多元一体格局”最具代表性。费孝通先生从民族与社会关系角度出发探讨民族与国家整体的关系,认为不能将多元一体的关系割裂开来,更不能将多元同一体对立起来。只讲多元,把每个民族作为封闭的单位,是忘记了民族之间形成的复杂联系和共生性;只讲一体,则忽视了民族具有历史和现实影响,统一多民族国家中的民族是当代中国社会的基本单位。

    中国共产党解决民族问题的成功经验之一正是妥善处理了“一”和“多”的关系。在实践中,我们党坚持一体包含多元,多元组成一体;一体离不开多元,多元也离不开一体;一体是主线和方向,多元是要素和动力,两者辩证统一。这是处理“多”和“一”的正确方法论。多元不是强调分离,只是必须坚持平等,妥善处理差异性;一体不是要消灭多元,而是要加强团结,不断增进共同性。

    多民族社会的结合和国家的整合是多元一体的一个重要面向,它建立在各民族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互动性、有机联系性和共生性之上,也就是多元之间的共生性。我国所有民族在历史上和现实中形成了互动中的共生关系,在讨论中华民族的时候,不能忽视各民族之间的互动性、有机联系性和共生性。民族之间具有互动性、有机联系性和共生性,是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重要基础。多民族是我国发展的一大有利因素,这个重要优势的发挥,必须强调有机联系中的多元、共生中的多元,加强对各民族有机联系中的共生性如何形成共同性的研究。

    厘清民族与社会的关系

    民族作为社会系统,具有体系性、过程性和动态性。民族社会建立在一定的历史、民族、文化基础之上,不断通过已有社会文化资源的运作来制造出特有的组织,这构成民族社会的自我复制。同时,民族也会在交往过程中同周边的民族进行交流学习,调整自身结构功能以适应新的历史条件,这构成民族社会的自我更新。

    社会作为整体,具有特殊的经济结构、政治结构、文化结构和民族结构,而民族社会必然处于一定的社会结构之中,是整体社会的一部分。中华民族共同体就是这样的多民族国家共同体,由国家内部全体民族人口共同参与,具有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方面的整体性。不同民族,或者一个民族内部的不同群体在这个共同体的结构中占据一定的位置,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社会结构重塑着民族内部的基本关系。在这一结构之下,民族与社会之间形成互为因果的关系,民族从属于社会,适应社会的发展;社会离不开民族,民族的发展也影响社会的进步。

    要深入理解民族现象,就必须将民族社会作为人类的集团之一,置于不同层次的社会结构之中考虑,从中可以清晰地看到民族的复杂性和特殊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应该重视在社会中看民族、从民族出发看社会,在民族与社会的互动关系中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

    正确理解多层共同体之间的关系

    “民族”这一概念最基本的含义是指人们的共同体,这个共同体在不同的层面有不同的面貌。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共同性、整体性在我国社会的不同层次上展现出结构化的特点,因而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认识到这个共同体是一个多层次的体系。

    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微观基础是“互嵌式社区”。我国历史上在民族走廊、跨区域民族聚居区形成了数量众多的多民族村寨与城镇,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又产生了众多工矿区、开发区、旅游区,这些现实中的“互嵌式社区”构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利资源。地域层面,特殊的地理环境及经济生活促成了区域内各民族相似的民族文化纽带和复杂的交往关系,表现为人口、宗教、民俗、经济生活等构成的社会网络,以及更深层次的市场体系、社会组织等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对人们的广泛联结。党中央强调推动建立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正是希望各民族在基层社会和社会结构两个层面通过结构互嵌、空间互嵌、经济互嵌、关系互嵌和文化互嵌,巩固和发展出一个结构相连、利益相关、情感相通的共同体社会形态。

    中华民族共同体具有多重面向。中华民族共同体作为多民族国家共同体,具有历史、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整体性。只有通过不断加强各方面的整体性、共同性,才能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基础。经济方面推动共同繁荣与共同发展;社会方面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文化方面建设兼收并蓄的共同体文化;精神方面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只有不断推进民族平等、经济依存、社会互嵌、文化兼容、手足相亲,才能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各项基础。

    中华民族共同体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组成部分。这里作为“一体”的中华民族又与其他民族构成世界民族之林的“多元”。从中华民族共同体、国与国的命运共同体、区域内命运共同体到人类命运共同体,命运共同体的基础是利益共同体,愿景是文明共享。中华民族是我们参与世界各民族合作竞争的唯一身份,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我们对于国家的崇高认同,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所有中国人的精神家园。

    综上所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在多元与一体、民族与社会的互动关系中予以准确把握。在多元与一体的关系中,要重视民族之间的互动性、有机联系性和共生性,从共生性中凝聚壮大共同性。在民族与社会的关系中,要重视在人类社会的不同层次中认识民族的位置,同时从民族出发理解不同层次社会的影响。在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共同体的互动中加强共同性建设,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社会基础,从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总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维系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强大精神纽带和推动中华民族发展进步的强大精神动力,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能忽视塑造这一中华民族共同心理特征的社会结构与社会关系。

    (作者:麻国庆,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央民族大学副校长)

    2021-06-16
  • 通过党史学习教育,在坚持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维护各民族大团结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把握中国历史文化和世界民族发展规律作出的重大论断,是我们党对民族工作认识的一次历史性飞跃,是新时代民族工作的鲜明主线和战略性任务。2021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通过党史学习教育,在坚持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维护各民族大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重大问题上不断提高思想认识和工作水平。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考察时强调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一个民族也不能少。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大家只有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手足相亲、守望相助,才能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民族团结进步之花才能长盛不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漫长的历史演进中逐渐形成,在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各族人民百年奋斗历程中发展加强。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深化对党的民族工作方针政策和理论实践的认识,从中汲取营养、蓄积能量,牢牢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推动新时代民族工作不断开创新局面,促进中华民族走向包容性更强、凝聚力更大的命运共同体。

    坚持党的领导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民族工作成功的根本保证,也是各民族大团结的根本保证。没有坚强有力的政治领导,一个多民族国家要实现团结统一是不可想象的。”

    回顾百年党史,中国共产党坚持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从一开始就高度重视民族工作,在中共二大纲领中提出了各民族一律平等、寻求中华民族独立和解放的政治主张。红军长征期间,中国共产党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政策,赢得了广大少数民族群众的拥护,留下了毛泽东与回族阿訇“单家集夜话”、刘伯承与小叶丹“彝海结盟”等民族团结历史佳话。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积极发动各族人民群众,推动建立并领导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同中国民族问题具体实际相结合,建立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并将这一基本政治制度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等一并写入《共同纲领》。新中国成立后,经过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我国各族人民共同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彻底消除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的总根源,前所未有地激发了各民族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改革开放后,党中央将发展作为解决民族问题的关键,不断加大对民族地区的支持力度,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推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加快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把民族地区作为脱贫攻坚的重中之重,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独龙族、基诺族等少数民族实现了“一跃跨千年”的历史飞跃。

    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华民族的先锋队,自然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心骨。回顾历史可知,党的一百年,就是团结带领各族人民实现国家独立、民族解放、人民幸福的一百年;党的百年奋斗史,就是一部带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的历史。实践充分证明,只有牢牢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团结各民族、解放各民族、振兴各民族,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空前的大团结。只要牢牢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没有任何势力任何人能够撼动我国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破坏我国各民族大团结的良好政治局面,削弱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民族工作面临着一系列新情况、新挑战、新任务,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

    保持政治定力。把党的领导贯穿到做好民族工作的全过程、体现到加强民族团结的各方面,坚持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确保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始终沿着正确轨道向前推进。

    强化理论武装。全面深入系统地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论述,深刻把握精神实质、核心要义,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善于从政治高度看待、认识和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

    完善体制机制。积极探索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研究体系、政策法规体系、实践创新体系、宣传教育体系、支撑保障体系,充分发挥各级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把民族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各部门通力协作各司其职、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民族工作格局,为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和强大动力。

    贯穿“两个共同”

    习近平总书记2021年4月在广西考察参观广西民族博物馆时指出,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是中华民族的生命所在、力量所在、希望所在。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一个民族都不能少,各族人民要心手相牵、团结奋进,共创中华民族的美好未来,共享民族复兴的伟大荣光。“两个共同”是做好民族工作的主题,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必经之途。

    回顾百年党史,特别是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我国少数民族的面貌、民族地区的面貌、民族关系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之所以能够发生翻天覆地的历史性巨变,关键在于56个民族始终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团结奋斗、携手共进,坚持经济上相互依存、文化上互相借鉴、情感上相互亲近,共同维护国家统一、共同建设美好生活、共同创造灿烂文化、共同培育伟大精神。可以说,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一部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伟大祖国的历史。惟有牢牢把握“两个共同”的主题,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才能为社会稳定打下坚实基础,为国家长治久安提供根本保障。抓住了“两个共同”,就抓住了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

    坚持“两个共同”主题,一方面,把民族团结作为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历史反复证明,团结稳定是福、分裂动乱是祸。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则政通人和、百业兴旺;国家分裂、民族纷争,则国破家亡、人民遭殃。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也是我国社会大局稳定的奠基石。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基础性事业抓紧抓好,教育各族群众牢固树立“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观念,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像吸铁石一样牢牢凝聚在中国共产党的周围,让民族团结之花常开长盛。引导各族人民倍加珍惜中华民族大团结的良好政治局面,坚决反对一切危害各民族大团结的言行,坚决反对民族分裂,坚决反对暴力恐怖活动,筑牢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统一的铜墙铁壁,使各民族同心同德、血脉相连的团结牢不可破。

    另一方面,把发展作为解决民族地区各种问题的总钥匙。只有加快发展,满足各族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需求,加强民族团结进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有坚实的物质基础,才能真正得到各族群众的认可和支持。坚持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为促进民族地区长治久安的战略方针,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谋划好、实现好“十四五”时期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提高把“绿水青山”转变为“金山银山”的能力,坚决守住防止规模性返贫的底线,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各族人民群众,不断增强各族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让各族人民共创美好未来、共享中华民族新的光荣和梦想。

    聚焦民族复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也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目标,实现这个心愿和目标,离不开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强调“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一定要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把我们的党建设好,团结全体中华儿女把我们国家建设好,把我们民族发展好,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勇前进。”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这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也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目标。中国梦把国家的追求、民族的向往、人民的期盼融为一体,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大同心圆,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最终落脚点。

    当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处在滚石上山的关键时期,前进之路并非坦途,而是充满挑战。只有广泛凝聚全国各族人民的思想共识,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强大精神动力,才能众志成城冲破重重险阻,保障国家统一和长治久安,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走好中国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作为必由之路,特别是要把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坚持好、完善好,将其优势和作用运用好、发挥好,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汇聚起新时代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为世界解决民族问题提供中国方案。

    弘扬中国精神。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在党的百年接续奋斗中,形成了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红岩精神、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特区精神、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抗疫精神、脱贫攻坚精神等伟大精神,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这些伟大精神,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铸就的,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核所在。只有把这些昂扬向上的伟大精神继承好、弘扬好,才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

    凝聚中国力量。实现伟大梦想,需要强大力量,这就是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回顾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我们之所以能够击败强敌、化解难题,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靠的就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不懈奋斗。只有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能形成各民族最大限度的理想认同和价值认同,用14亿人的智慧和力量汇集起不可战胜的磅礴力量,共同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厚植“五个认同”

    习近平总书记2021年4月考察广西时强调:“要搞好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引导各族群众牢固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增进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五个认同”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前提,没有“五个认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把增进“五个认同”作为重要抓手,不断夯实思想之基。

    增强对伟大祖国的认同。我们伟大祖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共同缔造了伟大祖国,共同捍卫了祖国统一。把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作为国民教育的重要内容,引导各族人民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厚植家国情怀,坚持以民族大义为念、以家国天下为重,把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坚决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坚决反对民族分裂,自觉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融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

    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中华民族与各民族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大家庭和家庭成员的关系,各民族的关系是一个大家庭里不同成员的关系。中华民族作为一个命运共同体,是各民族共同参与以及民族间频繁交往交流交融的结果。把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途径,通过推动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推动建立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创造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社会条件,让各族人民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拥抱在一起,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本在增强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坚持各民族相互尊重、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借鉴,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积极传播与践行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推动各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创新交融,促进各民族文化竞相开放、百花齐放,激发各族儿女的文化认同感,增强文化自信、文化自觉和文化担当,促进各民族文化共同繁荣发展。

    增强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风雨来袭时各族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教育引导全国各族人民深刻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华民族的命运所系,切实增强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教育引导各族人民深刻认识到,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复兴中华民族,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前进。

    遵循依法治理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依法治理民族事务作出重要论述。在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只有树立对法律的信仰,各族群众自觉按法律办事,民族团结才有保障,民族关系才会牢固”,在2019年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再次强调:“依法治理民族事务,确保各族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些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民族工作的宝贵经验,对新时代推进民族事务治理法治化提出了新要求。

    民族团结是社会稳定的重要政治基础,依法治理民族事务是促进民族团结的重要保障,是全面依法治国、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内在要求。法治为促进民族团结提供了准绳,为维护民族团结提供了行为规范,为打击分裂行径提供了武器,在法治轨道上处理民族事务,民族团结就有了最可靠的保障。只有依法治理民族事务,才能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促进公平正义、维护社会稳定、确保长治久安;织密法律之网、强化法治之力,才能为民族事业发展提供根本性、全局性、长期性的制度保障,确保各民族群众生产生活生机勃勃又井然有序。

    近年来,湖北省委统战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始终坚持加强党对依法治理民族事务的领导,依法治理我省各项民族事务,确保民族工作法治化的正确方向,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稳步推进,全省各族群众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尤其是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强化各方力量协同配合,依法处理民族事务、协调民族关系,提高做好民族工作能力,稳妥推进在鄂民族群众疫情防控工作,积极带领在鄂民族同胞复工复产,针对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重点问题和突出困难,以法治形式予以合理规范和有效解决。我们不断提高法治思维能力,始终坚持在法治框架内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不断提升民族工作领域依法行政水平,确保民族事务治理在法治轨道上运行。不断提高底线思维意识,坚决对一切破坏民族团结的行为零容忍,对各种渗透颠覆破坏活动、暴力恐怖活动、民族分裂活动、宗教极端活动进行严密防范、坚决打击,牢牢把握民族工作主动权,着力防范化解民族领域重大风险,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守住底线、夯实基础。

    2021-06-16
  • 从百年党史中汲取力量 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把握中国历史文化和世界民族发展规律作出的重大论断,是我们党对民族工作认识的一次历史性飞跃,是新时代民族工作的鲜明主线和战略性任务。2021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通过党史学习教育,在坚持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维护各民族大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重大问题上不断提高思想认识和工作水平。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考察时强调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一个民族也不能少。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大家只有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手足相亲、守望相助,才能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民族团结进步之花才能长盛不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漫长的历史演进中逐渐形成,在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各族人民百年奋斗历程中发展加强。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深化对党的民族工作方针政策和理论实践的认识,从中汲取营养、蓄积能量,牢牢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推动新时代民族工作不断开创新局面,促进中华民族走向包容性更强、凝聚力更大的命运共同体。

    坚持党的领导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民族工作成功的根本保证,也是各民族大团结的根本保证。没有坚强有力的政治领导,一个多民族国家要实现团结统一是不可想象的。”

    回顾百年党史,中国共产党坚持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从一开始就高度重视民族工作,在中共二大纲领中提出了各民族一律平等、寻求中华民族独立和解放的政治主张。红军长征期间,中国共产党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政策,赢得了广大少数民族群众的拥护,留下了毛泽东与回族阿訇“单家集夜话”、刘伯承与小叶丹“彝海结盟”等民族团结历史佳话。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积极发动各族人民群众,推动建立并领导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同中国民族问题具体实际相结合,建立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并将这一基本政治制度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等一并写入《共同纲领》。新中国成立后,经过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我国各族人民共同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彻底消除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的总根源,前所未有地激发了各民族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改革开放后,党中央将发展作为解决民族问题的关键,不断加大对民族地区的支持力度,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推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加快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把民族地区作为脱贫攻坚的重中之重,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独龙族、基诺族等少数民族实现了“一跃跨千年”的历史飞跃。

    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华民族的先锋队,自然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心骨。回顾历史可知,党的一百年,就是团结带领各族人民实现国家独立、民族解放、人民幸福的一百年;党的百年奋斗史,就是一部带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的历史。实践充分证明,只有牢牢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团结各民族、解放各民族、振兴各民族,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空前的大团结。只要牢牢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没有任何势力任何人能够撼动我国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破坏我国各民族大团结的良好政治局面,削弱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民族工作面临着一系列新情况、新挑战、新任务,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

    保持政治定力。把党的领导贯穿到做好民族工作的全过程、体现到加强民族团结的各方面,坚持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确保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始终沿着正确轨道向前推进。

    强化理论武装。全面深入系统地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论述,深刻把握精神实质、核心要义,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善于从政治高度看待、认识和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

    完善体制机制。积极探索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研究体系、政策法规体系、实践创新体系、宣传教育体系、支撑保障体系,充分发挥各级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把民族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各部门通力协作各司其职、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民族工作格局,为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和强大动力。

    贯穿“两个共同”

    习近平总书记2021年4月在广西考察参观广西民族博物馆时指出,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是中华民族的生命所在、力量所在、希望所在。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一个民族都不能少,各族人民要心手相牵、团结奋进,共创中华民族的美好未来,共享民族复兴的伟大荣光。“两个共同”是做好民族工作的主题,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必经之途。

    回顾百年党史,特别是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我国少数民族的面貌、民族地区的面貌、民族关系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之所以能够发生翻天覆地的历史性巨变,关键在于56个民族始终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团结奋斗、携手共进,坚持经济上相互依存、文化上互相借鉴、情感上相互亲近,共同维护国家统一、共同建设美好生活、共同创造灿烂文化、共同培育伟大精神。可以说,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一部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伟大祖国的历史。惟有牢牢把握“两个共同”的主题,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才能为社会稳定打下坚实基础,为国家长治久安提供根本保障。抓住了“两个共同”,就抓住了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

    坚持“两个共同”主题,一方面,把民族团结作为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历史反复证明,团结稳定是福、分裂动乱是祸。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则政通人和、百业兴旺;国家分裂、民族纷争,则国破家亡、人民遭殃。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也是我国社会大局稳定的奠基石。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基础性事业抓紧抓好,教育各族群众牢固树立“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观念,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像吸铁石一样牢牢凝聚在中国共产党的周围,让民族团结之花常开长盛。引导各族人民倍加珍惜中华民族大团结的良好政治局面,坚决反对一切危害各民族大团结的言行,坚决反对民族分裂,坚决反对暴力恐怖活动,筑牢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统一的铜墙铁壁,使各民族同心同德、血脉相连的团结牢不可破。

    另一方面,把发展作为解决民族地区各种问题的总钥匙。只有加快发展,满足各族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需求,加强民族团结进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有坚实的物质基础,才能真正得到各族群众的认可和支持。坚持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为促进民族地区长治久安的战略方针,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谋划好、实现好“十四五”时期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提高把“绿水青山”转变为“金山银山”的能力,坚决守住防止规模性返贫的底线,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各族人民群众,不断增强各族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让各族人民共创美好未来、共享中华民族新的光荣和梦想。

    聚焦民族复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也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目标,实现这个心愿和目标,离不开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强调“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一定要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把我们的党建设好,团结全体中华儿女把我们国家建设好,把我们民族发展好,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勇前进。”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这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也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目标。中国梦把国家的追求、民族的向往、人民的期盼融为一体,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大同心圆,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最终落脚点。

    当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处在滚石上山的关键时期,前进之路并非坦途,而是充满挑战。只有广泛凝聚全国各族人民的思想共识,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强大精神动力,才能众志成城冲破重重险阻,保障国家统一和长治久安,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走好中国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作为必由之路,特别是要把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坚持好、完善好,将其优势和作用运用好、发挥好,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汇聚起新时代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为世界解决民族问题提供中国方案。



    弘扬中国精神。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在党的百年接续奋斗中,形成了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红岩精神、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特区精神、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抗疫精神、脱贫攻坚精神等伟大精神,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这些伟大精神,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铸就的,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核所在。只有把这些昂扬向上的伟大精神继承好、弘扬好,才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

    凝聚中国力量。实现伟大梦想,需要强大力量,这就是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回顾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我们之所以能够击败强敌、化解难题,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靠的就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不懈奋斗。只有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能形成各民族最大限度的理想认同和价值认同,用14亿人的智慧和力量汇集起不可战胜的磅礴力量,共同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厚植“五个认同”

    习近平总书记2021年4月考察广西时强调:“要搞好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引导各族群众牢固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增进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五个认同”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前提,没有“五个认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把增进“五个认同”作为重要抓手,不断夯实思想之基。

    增强对伟大祖国的认同。我们伟大祖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共同缔造了伟大祖国,共同捍卫了祖国统一。把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作为国民教育的重要内容,引导各族人民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厚植家国情怀,坚持以民族大义为念、以家国天下为重,把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坚决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坚决反对民族分裂,自觉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融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

    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中华民族与各民族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大家庭和家庭成员的关系,各民族的关系是一个大家庭里不同成员的关系。中华民族作为一个命运共同体,是各民族共同参与以及民族间频繁交往交流交融的结果。把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途径,通过推动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推动建立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创造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社会条件,让各族人民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拥抱在一起,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本在增强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坚持各民族相互尊重、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借鉴,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积极传播与践行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推动各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创新交融,促进各民族文化竞相开放、百花齐放,激发各族儿女的文化认同感,增强文化自信、文化自觉和文化担当,促进各民族文化共同繁荣发展。

    增强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风雨来袭时各族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教育引导全国各族人民深刻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华民族的命运所系,切实增强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教育引导各族人民深刻认识到,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复兴中华民族,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前进。

    遵循依法治理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依法治理民族事务作出重要论述。在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只有树立对法律的信仰,各族群众自觉按法律办事,民族团结才有保障,民族关系才会牢固”,在2019年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再次强调:“依法治理民族事务,确保各族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些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民族工作的宝贵经验,对新时代推进民族事务治理法治化提出了新要求。

    民族团结是社会稳定的重要政治基础,依法治理民族事务是促进民族团结的重要保障,是全面依法治国、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内在要求。法治为促进民族团结提供了准绳,为维护民族团结提供了行为规范,为打击分裂行径提供了武器,在法治轨道上处理民族事务,民族团结就有了最可靠的保障。只有依法治理民族事务,才能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促进公平正义、维护社会稳定、确保长治久安;织密法律之网、强化法治之力,才能为民族事业发展提供根本性、全局性、长期性的制度保障,确保各民族群众生产生活生机勃勃又井然有序。

    近年来,湖北省委统战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始终坚持加强党对依法治理民族事务的领导,依法治理我省各项民族事务,确保民族工作法治化的正确方向,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稳步推进,全省各族群众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尤其是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强化各方力量协同配合,依法处理民族事务、协调民族关系,提高做好民族工作能力,稳妥推进在鄂民族群众疫情防控工作,积极带领在鄂民族同胞复工复产,针对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重点问题和突出困难,以法治形式予以合理规范和有效解决。我们不断提高法治思维能力,始终坚持在法治框架内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不断提升民族工作领域依法行政水平,确保民族事务治理在法治轨道上运行。不断提高底线思维意识,坚决对一切破坏民族团结的行为零容忍,对各种渗透颠覆破坏活动、暴力恐怖活动、民族分裂活动、宗教极端活动进行严密防范、坚决打击,牢牢把握民族工作主动权,着力防范化解民族领域重大风险,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守住底线、夯实基础。

    2021-06-16

  • 首 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尾 页  

    版权声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 8629 6259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696号 蒙ICP备160010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