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蒙古全力化解信访积案

    “感谢你们解决了我的困难,让我的生活有了保障。”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林西县信访局,居民郭女士说。原来,郭女士曾是林西县基层卫生院聘用的工作人员,单位一直没为其缴纳养老保险。后因基层卫生体制改革,原单位撤销,郭女士没有了经济来源,生活较为困难。但因此事时隔太久,无法进入司法程序,通过领导包案、专班推动,郭女士的问题终于得到了解决。





    内蒙古在全区开展“化积案、治重访、促稳定”攻坚行动,明确要求旗县(市、区)领导干部每月至少两次现场接访。自治区领导干部带头到包联地区、信访部门接待群众来访,带案下访推动问题解决,包案化解涉众较多、情况复杂、5年以上的疑难信访积案。内蒙古各级领导干部严格落实“三必须”(必须到实地查看、必须组织责任单位研究化解方案、必须与信访人见面)要求,一大批时间长、涉及面广、化解难度大的信访积案得到有效解决。今年上半年,内蒙古重点信访积案化解率达96%以上。


    前不久,清水河县委书记张科灵一大早便来到县联合接访中心,先后接待了反映房屋拆迁补偿、小煤窑关停处置补偿等问题的群众。他与在场的相关单位负责人分析问题成因,提出解决方案,并明确办理时限。“‘人无难事不信访’,基层干部要用‘热心、耐心、诚心、爱心、细心’联系群众,实打实地解决好群众诉求。”张科灵说。


    “我们要同来访群众‘坐到一条板凳上’解决问题,进一步完善矛盾纠纷化解机制,推动各级领导干部积极接访下访,加快解决困扰基层群众的难题。”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副秘书长、信访局局长吴志强说。

    2022-08-09
  • 河北:提高神经疾病防治水平 满足人民群众高品质医疗需求

    人民网石家庄8月6日电(张浩洋)8月6日,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神经疾病专科联盟(以下简称“联盟”)成立大会在石家庄市召开。来自河北省、山西省、山东省、内蒙古自治区、湖南省、贵州省等省区的38家三级医院成为联盟首批成员医院。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河北医院在会上同时成立了癫痫中心、脊柱中心、帕金森中心、脑血管病中心。





    “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神经疾病专科联盟的成立对河北省神经疾病的诊疗水平发挥着带动提升作用。”中国工程院院士、神经病学专家李春岩说,联盟的成立,是为神经学科搭建交流协作平台,促进河北省神经疾病防治水平提高,促进河北省医疗卫生事业的科学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高品质的医疗需求。


    据了解,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是国家推进医疗卫生事业更快更好发展作出的战略性部署,是尽快均衡解决不同区域群众看病难问题的有效措施,也是卫生健康系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的医改内容。通过优质医疗资源有序扩容,可以把患者最大程度留在居住地就医,会有效减轻就医患者的经济负担。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神经疾病专科联盟重点合作内容为学科建设、科研协作、成果转化等方面。


    河北省卫健委二级巡视员尹文晶说,宣武医院河北医院建设项目,通过输出医院和输入医院各方的努力,在很短的时间内,强学科、建队伍、促科研、通信息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取得了积极成果。联盟成立将为全省乃至周边省份在神经疾病医教研合作当中搭建平台,更好地服务广大患者。


    河北医大一院党委书记、院长赵增仁介绍,借助神经专业优势学科,河北医大一院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合作共建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河北医院,于2021年6月正式纳入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第二批试点项目。项目投入运营以来,在医疗技术、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填补多项河北省空白。此次联盟以及四大中心的成立,将加快推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取得新成效,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更高品质的医疗需求。

    2022-08-08
  • 设招聘专栏、提升待遇,教育部多措吸引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学校任教

    专门开辟教师招聘专栏、发布各地教师招聘公告,指导各地各校挖潜拓展岗位,引导毕业生到基层中小学幼儿园任教,创新基层招聘办法,加大财政支持……8月4日,记者从教育部获悉,教育部会同人社部、财政部等部门大力推进2022年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招聘工作,多措并举吸纳更多优秀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学校任教。





    可采取面试、直接考察的方式公开招聘本科以上高校毕业生


    为帮助毕业生及时获得基层就业信息,教育部在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上专门开辟了教师招聘专栏,发布各地有关教师招聘的公告信息,及时更新招聘公告链接。截至目前,教师招聘专栏已更新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超过680条招聘公告,为高校毕业生提供了更多就业信息。


    在拓展岗位方面,教育部指导各地各高校挖潜拓展岗位、搭建对接平台、优化教师队伍学科结构,精准引导毕业生到基层中小学幼儿园任教。如陕西师范大学开展“百校行”西部基础教育服务对接活动,在学校全体党委常委带领下,组织专家学者、职能部门负责人等人员深入西部12个省区市及海南省149所中小学、幼儿园调研走访,精准对接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现状和实际需求。截至7月25日,该校2022届毕业生签约到中小学教育单位的占就业学生的78%,其中到县级及以下地区任教的占就业学生的21%。


    此外,教育部还会同相关部门下发通知,要求创新基层招聘办法,在坚持公开招聘基本制度的基础上,适当放宽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乡村中小学幼儿园招聘条件;招聘本科以上高校毕业生,可以结合实际情况,采取面试、直接考察的方式公开招聘。


    同时,为提升人才培养的适应性,近年来,西南大学在云南、新疆、西藏、贵州等地建立12个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6个卓越教师工作站入选教育部名师领航工程,近8年培训教师10万余人,为云南昌宁、重庆石柱、四川西昌、贵州遵义等地累计送教100余次,协同培育教师5000人次,从源头上改善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基础教育教师队伍质量。江苏师范大学定期通过第三方毕业生调查、用人单位调查,了解社会需求和毕业生需求,不断优化人才培养的质量。


    加大财政支持,对中央“特岗计划”教师给予工资性补助


    “特岗计划”是补充乡村学校教师的重要渠道,也为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提供广阔空间。2022年全国计划招聘特岗教师6.7万名,中央“特岗计划”仍面向中西部省份实施,重点向原“三区三州”、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少数民族地区等倾斜;重点为乡村学校补充特岗教师等。


    下得去,还要留得住、干得好、有发展。教育部会同相关部门推出优惠政策,指导各地各高校强化待遇保障、加强培训培养,确保高校毕业生在基层学校留得住、教得好。


    中央财政继续对中央“特岗计划”教师给予工资性补助。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印发通知,要求落实特岗教师待遇保障,强调各地要确保特岗教师工资按时足额发放,按规定参加社会保险,保证三年服务期满、考核合格且愿意留任的特岗教师及时入编并落实工作岗位。如,河南省实行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提标扩面”,提高班主任津贴标准、设立地方教龄津贴和建设农村教师周转宿舍和家庭优惠住房的“一补两贴两房”政策。


    同时,为了提升乡村教师的从教能力,各地还对教师开展了专门培训。广西在实施中小学教师“国培计划”“区培计划”基础上,要求各地按照教师工资总额的2%,学校按公用经费的5%足额安排教师培训经费,分层分类开展教师培训,优先支持乡村专业提升,实现乡村振兴县、边境县乡村教师全覆盖。湖北师范大学2016年以来,探索“互联网+教师教育”新模式,利用云计算等智能技术推进教育信息化教学服务平台建设,将所有在线教学资源面向包括乡村任教的所有毕业生开放共享,助力他们全面提升从教能力。

    2022-08-05
  • 保持专注 持续用力 跨越追赶——通辽市上下一心动真碰硬提振干事精气神

    通辽新貌。通辽市委宣传部提供


    ——科尔沁区计划实施重点项目83个,目前项目前期整体办结80个,已全部开复工。


    ——霍林郭勒市计划实施重点项目75个,上半年开复工71个(4个已完工)。


    ——开鲁县计划实施重点项目54个,上半年已开复工53个。


    ——扎鲁特旗计划实施28个重点项目,前期手续办结率和开复工率均达到100%……


    继5月9日通辽市开展为期6天的重点项目拉练式观摩督导之后,7月18日,通辽市2022年上半年经济运行调度暨稳增长促投资项目建设现场会在科左后旗召开,与会人员共同在科左后旗新牛畜牧科技第七牧场项目现场出席了全市夏季重点项目集中开工仪式,实地观摩了科左后旗新开工重点项目。会上,各旗县市区、开发区,纷纷亮出了本地区上半年成绩单,市主要领导一一点评,直击问题。这无疑又是一次督战。


    统计数据显示,通辽市计划实施的547个重点项目,现已开复工501个,开复工率92%,同比提高19个百分点。全市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7.2%,同比提高46.1个百分点,超出年度计划7.2个百分点。


    这一份成绩单来之不易。


    年初以来,面对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新冠肺炎疫情反复延宕,通辽市迎难而上,确定了“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以上,力争实现项目数量、年度投资额、速度同比‘三增长’”的目标,开启了以重大项目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真抓实干招商扶商


    全市300多支招商队、1300余名干部主动出击,多次到北京、上海、天津、浙江、江苏等地对接推进项目,开启全员招商、全域招商、全季招商模式。


    动真碰硬奖惩分明!招商过程中,现场观摩、通报排名、严肃点评层层传导压力,“悬帽招商”、资金奖励、失责问责有效激发活力,一场你追我赶、大干快上的招商引资热潮迅速掀起。


    “保姆式”服务跟踪到底!党政领导干部担任“项目管家”,实行“一个项目、一个领导、一个工作专班、一事一协调、一月一推进”,从签约落地、开工建设到建成投产,全程跟踪服务、帮办代办。


    6月25日,在科尔沁区政府办公大楼会议室,条形会议桌的两侧,一侧坐着通辽金锣食品、内蒙古蒙古王实业、国能通辽生物发电、水发丰远能源等企业的负责人,一侧坐着科尔沁区“一把手”和其他领导干部以及相关部门单位负责人,政企“亲清半月谈”座谈会正在进行。


    问:“厂区东面由于地下管道维护造成破损,影响企业车辆运行,政府能不能帮助协调解决”……


    答:“经申请,市财政局已同意将破路费转给科尔沁区,并由科尔沁区负责破路恢复。只要天气允许,施工队伍可以随时进场施工。”


    问:“35MW扩建工程投产运营后无配套灰渣处理场,政府能否加快推进园区配套灰渣场建设”……


    答:“灰渣场一期已建设完毕,二期工程所需材料均已备齐并上报自治区国土部门审批。审批通过,可立即开工建设。”


    有问题,尽管提。答应的事情,必须办。


    这是科尔沁区召开的政企“亲清半月谈”座谈会的第一期。按照会制,座谈会每半个月召开一次,无论是“历史遗留问题”,还是项目推进、企业发展中遇到的任何困难,都当面锣、对面鼓地提出来,政府必须给出答复,明确解决时限、全力推动解决。


    担当作为推动发展


    讲担当讲作为,领导干部是关键。优化营商环境,广大干部要当领头雁、当排头兵。


    让各级党组织“一把手”做优化营商环境第一责任人,直面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困难问题,比什么“空谈”都有用。


    让“局长走流程”,自己去当一回办事群众、当一回办事员,转换身份、转换视角,就能发现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科尔沁区让干部把担子担起来,带头当好企业和群众的“首席服务官”,全面落实各级领导干部包联服务企业、全程代办工作机制,让“产业集群推进组”“企业综合服务平台”“项目秘书”这些创新制度各显其能,全面落实“一对一”“点对点”精准服务,为重大项目建立“一项一册”台账,安排专人专班跟进。


    科尔沁区委书记徐天鹏说:“企业是科尔沁区高质量发展的活力源泉,营商环境决定着企业发展的空间和速度,区委、区政府要千方百计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支持企业健康发展。”


    这是通辽市党员干部担当作为,树立正面形象的一个缩影。


    “经过上半年的努力,全市经济正在逐步爬出谷底,恢复性增长势头正在形成,但经济运行尚未全面回归合理区间,加快突破困局、实现跨越追赶的局面还没有完全形成。做好下半年的工作,需要长短结合、远近统筹进行考量。”自治区党委常委、通辽市委书记孟宪东从实际出发,再次发出指令。


    要保持专注、持续用力,推动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不断取得新突破。全力推动项目建设加快进度,借助自治区实施的待批项目大起底行动,集中精力快跑紧抓,着力解决项目存在的困难问题,策划实施一批新能源替代项目。


    要内强服务、外树形象,推动营商环境建设尽快跨上新台阶。在树立正面形象上下足功夫,既要善于从宏观层面积极策划宣传全市干事创业、积极进取、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成效,也要从微观层面主动发现报道营商环境变化、干部作风改进等方面的典型事迹,切实把讲诚信、守信用、真善美、不拖拉、有规矩的形象立起来,更加主动地把优化营商环境的措施、利企便民服务的变化及时传递给市场主体和服务对象,让企业和群众真正得到实惠、感到满意。


    要突出实干、注重实绩,推动各级干部队伍工作状态实现更大提振。在改进选人用人上见真章,对换届以来各级领导干部的现实表现进行阶段性的综合评估,大力褒奖一批、提拔一批、调整一批,推动形成能者上、庸者让、劣者汰的用人导向。(记者郭洪申)

    2022-08-04
  • 王莉霞在阿尔山市看望慰问戍边官兵

    8月1日,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主席王莉霞来到三角山哨所,参观总书记慰问情景再现长廊。记者金泉摄


    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来内蒙古考察时,专程到三角山哨所慰问边防官兵。王莉霞来到三角山哨所总书记慰问情景再现长廊,在每一幅照片前驻足凝视,聆听习近平总书记与三角山哨所的故事。在“相思树”旁,王莉霞仔细倾听戍边烈士事迹,强调要创新国防教育表现形式,拓展传播渠道,让这样感人的故事广为流传。在连队驻地,王莉霞参观了荣誉室,了解连队基本情况,向官兵送上节日祝福,与大家一起在食堂用餐。她说,今天是“八一”建军节,我受孙绍骋书记委托,代表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向同志们致以诚挚的问候。希望大家牢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嘱托,按照党中央和中央军委要求,练好本领、守好国门,不辱使命、忠诚戍边,把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建设得更加牢固,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在阿尔山口岸,王莉霞仔细了解口岸专班运行情况。她强调,建设我国向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是党中央交给内蒙古的重大政治任务,要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口岸通关保畅,推动口岸应开尽开、能开尽开。


    王莉霞还调研了当地生态保护和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情况。

    2022-08-02
  • 包头市基层治理“系统重塑”触发“化学反应”

    近年来,包头市按照“强机构、优服务、抓效能、促发展”的思路,系统重塑基层管理体系。通过近三年的运行,基层治理体系不断完善,治理能力不断提高,改革的“化学反应”逐步显现。


    综合治理能力“增强”了!通过重新搭建基层管理体制框架,调整机构布局,着力解决了过去机构冗杂繁多、职能交叉重叠的问题。以“基层党的建设办公室”为重心,加强基层党的建设、筑牢意识形态,战线统一、民族团结的氛围已经形成,党对基层的领导得到持续巩固。以“乡村振兴办公室”为主力,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加快美丽乡村建设,基层生态环境、人居环境明显改善。以“党政综合办、社会事务办、平安建设办”为保障,做优做强服务基层发展的各个领域。以三个中心为“窗口”,提高便民服务、文明实践等综合保障能力,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提升。


    县乡职责权限“清晰”了!全面实行权责清单和公共服务事项目录清单制度,详细界定县乡职责边界。一方面,做优审批服务机构。从“硬件”上,集合各地资源,重点打造集政治建设、便民服务、文化引领等功能于一体的“党群服务中心”,实现基层事务“一窗受理”。多点打造社区便民服务站,开展代办代理代缴业务,大大缩减了群众办事流程。从“软件”上,充分为基层放权赋能,根据自治区赋权清单,因地制宜下方权力事项,大到乡村建设规划,小到村民结婚登记,将能赋予基层管理的事项全部赋权基层,基本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目前,基层承接权力事项比例已达到91%。另一方面,做强执法队伍。在全市39个苏木乡镇、9个涉农街道设立综合执法局,以基层政府名义开展执法工作,首次建立起基层执法体系。目前各执法局平均承接执法事项70余项,涵盖城管、自然资源、水务、林草等多项执法内容,彻底解决了看得见管不了、多头多层执法、执法力量薄弱等问题,大大提高了基层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网格化管理成果“凸显”了!健全县乡村三级综合网格化治理体系,按照每300户左右设置1个网格的标准,将全市279个社区划分为2575个综合网格,统筹管理网格内党建、社保、综合治理、应急、救助等工作,实现“多网合一”。配备专职网格员2866人,抓好网格日常运行。广泛吸纳派出所民警、在职党员、“两代表一委员”、热心群众等,组建2.96万人的兼职网格员队伍,构建平时专人管、战时全员上的治理格局。


    应急反应速度“提升”了!在防疫工作中,新的基层治理体系反应快速、衔接顺畅、分工明确,形成网格员喊麦敲门、社区站岗放哨、乡镇统一调度、疾控统筹监管、公安动态监控的“上下级”五重联动防御体系,在筛查病例、防止疫情蔓延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取得了“全民抗疫”新成效,也为新时代基层治理新模式提供了重要实践依据,证明了上下联动、全员参与的基层治理模式适应基层发展趋势,符合基层群众需求。(记者宋阿男)

    2022-08-01
  • 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召开部分自治区人大代表座谈会

    7月26日下午,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召开会议,与部分列席自治区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的自治区人大代表进行座谈交流。


    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常务副主任林少春主持会议,副主任段志强、秘书长施文学出席会议。





    座谈会上,来自不同行业的11位自治区人大代表,围绕“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更好发挥代表作用”主题,结合各自履职经历,交流了履职体会,提出了意见建议。


    听取大家发言后,林少春说,当好新时代人大代表,首先要旗帜鲜明讲政治,始终站稳政治立场,模范遵守宪法法律,做政治上的“明白人”。要充分认识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大意义和人大代表肩负的重要职责,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联系和服务人民群众,把各方面社情民意统一于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之中。要正确认识人大代表的角色定位、职责使命和行权方式,结合自身的实际和专长,以担当精神、饱满热情、良好作风履行代表职责,不辜负党和人民的重托。自治区人大常委会要把代表工作作为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抓紧抓好,着重加强代表履职能力建设,在补齐代表工作短板、提高履职服务保障水平上持续用力、久久为功。(记者陈春艳)

    2022-07-29
  • 我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明显提升 体系不断健全

    全国备案中医诊所超过2万个、2012年以来中央财政累计投入建设中医馆3.67万个……记者7月26日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近十年来,我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明显提升。





    “基层中医药服务是中医药发展的根基,是维护人民群众健康的基础保障。”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副司长赵文华在发布会上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通过持续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我国基层中医药服务体系不断健全。


    “有没有”解决了,“优不优”提上日程


    “方便看中医、看上好中医”是一直以来百姓普遍追求,怎样有效打通这“最后一公里”?实现中医资源和百姓需求的有效对接?


    现在,基层中医药服务网络趋于完善,这意味着百姓可以在自己家门口的医院实现便捷就医。“截至2020年年底,全国76.7%的县级区域设置了公立县级中医类医院;87%的县级综合医院和64%的县级妇幼保健服务机构设有中医科,85%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和68%的村卫生室配备了中医诊疗设备;县级非公立中医类医院5473个、门诊部3544个、诊所达6.3万个,备案中医诊所21382个。”赵文华介绍说。


    “有没有”解决了,“优不优”提上日程。过去,中医从业者存在人员匮乏、结构不均的问题,在这些年的努力中,基层中医药队伍建设得到加强,四川省兴文县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目前县中医院成功创建了三级乙等中医医院,县人民医院、妇幼保健院均设立了中医科。2021年基层中医药服务量达47.8%,基层中医药服务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四川省兴文县委书记陈良云说。


    网格完善了,队伍加强了,基层中医药的服务能力也随之显著提升。


    “一般病在市县解决,日常疾病在基层解决”


    在已经取得成就的基础上,基层中医药服务依然存在短板和不足,实现百姓真正方便就医还任重道远,针对现存的各种问题,我国围绕“补短板、强弱项、固根基”,打造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的“升级版”。


    现有的基层中医药服务体系,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山东省济宁市委副书记、市长于永生提出了他们的解决方案,市政府出台《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市县两级均成立了党政主要负责人牵头的促进中医药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同时加大对基层中医药的投资,让更多优质资源更好地服务基层百姓,实现“首诊在基层”“一般病在市县解决”。


    中医药发展离不开青年人才。赵文华介绍,要让中医药留住年轻人,也要让年轻人认识中医药的魅力。“具体来说,就是通过完善和落实基层中医药人员编制备案管理、职称评聘、收入分配等政策措施,吸引中医药人才到基层工作、安心在基层服务,为中医药振兴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


    关于未来几年中医发展的目标,赵文华介绍:“到2025年,融预防保健、疾病治疗和康复于一体的基层中医药服务网络更加健全,服务设施设备更加完善,人员配备更加合理,管理更加规范,能够提供全民和全生命周期的中医药服务,中医药服务能力得到较大提升,较好地满足城乡居民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


    便捷的中医服务就在身边


    相比于之前,百姓就医更近了。“目前我县百分之百的乡镇卫生院、90%的村卫生室都能够提供中医服务,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够享受到便捷的中医服务,群众获得感更加充足了。”陈良云介绍。


    发布会上,赵文华介绍,从2012年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五部门就将基层中医馆建设纳入提升工程主要目标。从那一年开始,中央财政每年投入经费建设中医馆,目前已经获得了广泛的成效,预计今年年底,将会实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中医馆建设的全覆盖。


    中医药不再是医院的专属,已经走出医院,走进千家万户。陈良云说,在保证质量不下滑的前提下,应该充分发挥中苗医药“简便验廉”的作用,减轻百姓负担。四川省兴文县将中医药医保起付线降低了一个档次,把137项中医药诊疗技术纳入了医保报销范围,对符合基本医疗报销者,中医药费用报销比例提高了5%,让“看病难,看病贵”不再成为担忧。


    “‘十四五’期间,我们将继续大力推广中医适宜技术,使基层中医药服务基本实现全覆盖,到2025年达到‘两个百分之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能够百分之百规范开展6类10项以上中医适宜技术;社区卫生服务站百分之百规范开展四类六项以上中医适宜技术。80%以上的村卫生室达到能开展四类六项以上中医适宜技术。”赵文华说。(记者田雅婷崔兴毅)

    2022-07-28
  • 内蒙古文艺志愿者协会:用积极的文艺歌颂服务人民

    “产业多兴旺,精神多蓬勃,村美民富幸福来,唱响振兴歌……”嘹亮动听的歌声从呼和浩特市新城区保合少镇恼包村文化大院内传来,伴随着歌曲《村美民富幸福来》的旋律,40多名村民跟随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最美志愿者”乌兰图雅跳起了欢快的广场舞。


    这是内蒙古文艺志愿者协会走进基层开展文艺志愿服务活动的一个缩影。


    内蒙古文艺志愿者协会2016年5月成立。作为一个团结凝聚全区文艺工作者、艺术家以及文艺爱好者的志愿组织,协会充分发挥文艺和志愿服务的双重优势,不遗余力地给基层群众传播艺术、传递温暖、传送欢乐,让文艺志愿服务遍地开花。


    为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内蒙古文艺志愿者协会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文艺志愿服务基层活动。在“村歌嘹亮”项目中,音乐志愿者们深入试点乡村、嘎查,创作了《人人都说杨家堡好》《兵州亥》等12首内容朴实、旋律优美的村歌;在“为人民而舞”志愿服务活动中,舞蹈志愿者们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格此老村和土左旗杨家堡村、包头市土右旗美岱召村编创、排练了百姓广场舞;在“绘画乡村‘明星’”活动中,美术志愿者们为15个试点社区和乡村的优秀干部、致富能手、敬老爱幼模范等先进代表举办了肖像展;摄影志愿者们对28个试点村和社区群众摄影爱好者进行培训,指导他们自拍自编微笑主题摄影作品。


    “带着乌兰牧骑精神去到人民最需要的地方,我很享受这个过程。人民需要艺术,艺术更需要人民。”内蒙古文艺志愿者协会理事呼斯楞说。


    文化振兴是产业振兴、人才振兴的重要支撑。为了培养和扩大基层文艺队伍,内蒙古文艺志愿者协会积极开展以文艺培训、现场辅导、文艺支教为主的“种文化”活动,深入基层围绕“放歌草原·书写百姓”“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等主题,开展专题讲座、辅导培训、创作采风、展演培训、技能培训等丰富多彩的“种文化”文艺志愿服务活动688场。通过送文化“输血”和种文化“造血”,越来越多的基层文艺爱好者加入志愿服务队伍,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竭的文化力量,基层文艺创新创造活力得到充分释放。


    疫情期间,内蒙古文艺志愿者协会展现出了用文艺抗击疫情的责任与担当。在线上成功举办“文艺进万家健康你我他”——“致敬最美逆行者”内蒙古文艺志愿者专场演出;组织20多位文艺工作者和艺术家,一起录制了《助力防疫“艺”不容辞》视频;倡议全区广大文艺工作者充分发挥网络优势,用优秀的文艺作品参与抗疫志愿服务工作,累计创作各类抗疫题材文艺作品近2万部(件),用乐观向上、积极健康的文艺作品温暖人心、慰藉人心,汇聚起以“艺”抗疫的强大合力。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源源不断的艺术创作灵感,来源于内蒙古文艺志愿者协会的广大会员多年来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坚持用积极的文艺歌颂服务人民。协会成立至今,深入各盟市旗县(市、区)组织开展各类文艺志愿服务活动累计达1049场次,活动涉及文学、音乐、舞蹈、曲艺、电影、美术、书法、杂技、摄影、民间文艺等各艺术门类,直接受众人数30多万人,极大地丰富了基层的精神文化生活,为提升基层群众思想觉悟、道德水平,培育良好家风、文明乡风发挥了重要作用。协会在2019年、2021年两次被评为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最佳志愿服务组织。(见习记者杨柳)

    2022-07-26
  • 孙绍骋在太仆寺旗调研

    7月23日,自治区党委书记孙绍骋在锡林郭勒盟太仆寺旗调研产业发展和京蒙协作项目情况。





    7月23日,自治区党委书记孙绍骋来到内蒙古太仆寺旗草原酿酒有限责任公司调研。记者袁永红摄





    7月23日,自治区党委书记孙绍骋来到锡林郭勒盟内蒙古唐合科技有限公司调研。记者袁永红摄

    孙绍骋走进草原酿酒公司、内蒙古唐合科技公司车间、展厅,与企业负责人深入交谈,详细了解企业产值、销售额、利税等情况,听取生产工艺、市场销售、吸纳就业等方面介绍,鼓励企业精准对接市场需求,积极改进生产工艺,提高经营效益。他说,有条件的企业可以发展体验式工业旅游,以厂区景观、生产流程、企业文化、产品展销等为载体,吸引更多的人入园入企,达到宣传产品、扩大影响、开拓市场、增加收益的目的。







    7月23日,自治区党委书记孙绍骋来到锡林郭勒盟红井源油脂有限公司,了解京蒙协作和生产运营情况。记者袁永红摄


    在红井源油脂公司,孙绍骋参观灌装车间、产品展示,深入了解企业带动当地油料作物种植和农民增收等情况,叮嘱企业要借助京蒙协作这个大平台,找准市场定位和目标客户,进一步拓宽销售渠道,不断壮大实力。他说,我们正在建设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抓好这件大事一定要更加注重搞好统筹,更加注重规模化发展。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分区分片、因地制宜规模化种植优势农产品和优质饲草,把量做大,打造若干特色鲜明的优势产业带,形成规模效应,防止各干各的、零敲碎打。


    自治区领导于立新参加活动。

    -0001-11-30
  • 孙绍骋看望慰问驻区部队官兵

    7月21日,自治区党委书记孙绍骋来到陆军某联合训练基地和陆军合成某旅,亲切看望慰问部队官兵,向他们致以诚挚的问候。


    7月21日,自治区党委书记孙绍骋来到北部战区某基地和第81集团军某旅,看望慰问部队官兵。记者袁永红摄


    孙绍骋说,“八一”建军节快到了,我代表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内蒙古军区来看望大家,并通过你们向驻区人民解放军指战员、武警部队官兵、民兵预备役人员、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致以美好的祝愿。他说,军政军民团结是我们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在内蒙古这样的边疆民族地区,军政军民关系要搞得更好。长期以来,全区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做好拥军优属工作,驻区部队积极参与和支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双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军地一家亲。我曾长期从事退役军人服务工作,对军人有着很深的感情。今后,自治区党委、政府将一如既往地全力支持驻区部队建设发展,带着责任和感情做实做好拥军优属工作,千方百计帮助部队官兵解除后顾之忧,与驻区部队一起守好祖国的“北大门”。


    孙绍骋参观了基地史馆和部队装备设施、营房、训练场地,同官兵们深入交谈,详细了解他们的训练、工作、生活等情况。


    自治区党委常委、秘书长于立新,内蒙古军区司令员马庆雷参加活动。(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刘晓冬)

    2022-07-22
  • 由我办 马上办 办必好——锡林郭勒盟淬炼好作风激励干部新作为

    宜居宜业的锡林浩特。崔巍光摄






    在7月12日至13日召开的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传来2022年上半年经济社会发展锡林郭勒盟“好声音”——开展助企纾困解难专项行动,投放重点项目贷款54.9亿元;在全区率先推行企业开办“掌上办”,新增企业10230户;145个自治区级重大项目全部开复工……


    可圈可点的“答卷”,不仅体现出全盟各级干部“群众利益无小事”和“马上就办,办就办好”的责任意识,更让“营商”换来“赢商”的好光景。


    “近日,自治区党委出台了《关于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的十二条措施》,释放了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为干事者撑腰的强烈信号。”对于如何激励干部转作风、善作为,锡林郭勒盟委书记么永波态度鲜明,“锡盟将深入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的部署要求,在树导向、强能力、建机制上精准发力,旗帜鲜明支持改革者、鼓励创新者、宽容非主观失误者、重用干事者,着力提振党员干部精气神,不断营造干事创业好环境。”


    全盟各级干部闻令而动,突破“惯性圈”、打破“舒适区”,一心一意谋发展,心无旁骛抓落实,掀起了一场“以实破虚”的作风革命,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履职尽责注重实干


    能源产业是锡林郭勒盟重要的支柱产业,今年上半年,全盟能源行业完成产值约300亿元,同比增加约95亿元,占全盟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的75%,为全盟工业经济交出了一份合格的成绩单。


    成绩的背后,得益于作风建设绵绵用力、久久为功。锡林郭勒盟能源局在实现工作任务清单化、台账化、责任化的基础上,确立了重点任务有人管、有人抓、有措施、有结果的目标导向。“把自己的职责写进清单,把风险点列入台账,确保每一项要干的工作都一目了然,时间节点人人可见,感觉每天都在奔跑。”锡林郭勒盟能源局副局长戴超宇口中的奔跑,是一种履职尽责、急事急办的工作作风,更像是一场自己跟自己的比赛。


    履职尽责,不仅是每个人的百米冲刺,更是所有人目标一致的接力长跑。


    时间追溯到2021年10月。锡林郭勒盟开启“双百”攻坚行动,以机关单位履职尽责和社会安全稳定风险排查整治为主要内容,在全盟范围内打了一场补短板、打基础、利长远的翻身仗。这场系统性重塑的变革振聋发聩,实干、拼抢、奋斗成为行动最强音,斩获一批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重大“战果”。2月24日全盟“双百”攻坚行动总结会上公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盟直部门百余项业务或单项工作走在全区前列,同比增长近一倍,其中23项工作位居全区首位。


    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双百”攻坚行动让全盟干部精神振奋,大家自心底有了一种变化,有了一股精气神,那就是干啥就要把啥干好。如今,面对新起点,如何巩固拓展“双百”攻坚行动成果,把集中攻坚期间形成的好经验、好做法固化下来,将干部担当作为的好气势、好态势保持下去?


    锡林郭勒盟以奋起自强的高质量发展行动作答——


    从快办起——锡林浩特市将履职尽责台账分为绿色、黄色、红色和无色4个等级,厘清任务优先顺序,提高工作效能;苏尼特左旗坚持将“当下办”和“长久立”结合起来,形成重点项目包联工作制度等18项规定,确保干事创业日有所进、月有所成、年有所就;镶黄旗推行“码上举报”“码上监督”服务,让懒政、怠政、乱政、不作为之政无处遁形。


    从实干起——盟委“双百”攻坚专班督导组深入盟直部门和旗县(市、区),围绕重点项目开工复工、招商引资、优化营商环境、安全生产、乡村振兴、农牧业生产安排等事关全局和整体的重点工作进行督导,突出重点,去繁就简,推动攻坚行动常态化长效化。盟委组织部实施人才“双百培育”工程,从全盟教育、医疗卫生领域各择优选出100名具有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骨干、校长、院长,进行针对性培养,打造一支教育、医疗卫生领域优秀学科带头人队伍,不断提升全盟教育和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全盟上下携手打出“组合拳”,把干部的精气神提振起来。广大干部以“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雷厉风行、快马加鞭,锐意进取、担当奉献。


    马上就办办就办好


    锡林浩特市泰富1000兆瓦风电项目于今年4月正式开工建设,是国家第一批大型新能源基地400万千瓦风电配套项目,也是该盟自治区级重点项目之一。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盟旗两级通过组建专班、挂图作战、帮办代办、销号管理等务实举措,为我们项目如期开工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锡林浩特市泰富风力发电有限公司董事长何英说,“盟旗两级还建立包联机制,逐项梳理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逐一明确办结时限。”


    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充分认清一个市场经济规律——哪里的服务质量好、办事效率高、发展环境优,项目自然会在哪里建,资金和人才自然会往哪里走。


    “过去,群众在办理业务时,常常需要多窗口奔走,办事周期较长。为此,全盟推行‘一件事一次办’,公布与群众密切相关的高频办理事项103件,办事材料、办理环节平均压缩71%和73%,办理时间压缩75%。”锡林郭勒盟政务服务局放管服科工作人员张建辉说,“工作作风有没有转变,机关工作效能有没有提升,主要看是否主动服务群众、服务基层、服务企业,是否在工作中回应人民群众的期盼。”


    在西乌珠穆沁旗巴拉嘎尔高勒镇,党群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直接把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7月1日,中心开展了“迎七一·送服务”志愿服务活动,通过服务窗口前移、一对一指导等形式,深入社区现场解答低保申请、高龄津贴补助申请、就业困难人员认定等服务事项办理流程。


    “我们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将志愿服务融入社区治理,延伸了服务触角。”巴拉嘎尔高勒镇党群服务中心工作人员金桂兰介绍。今年以来,中心已为195人进行了就业困难人员认定,党群服务中心真正成为强服务、暖民心、聚人气的红色主阵地。


    如今,“作风更实,态度更好,工作落实更快”成为群众对锡林郭勒盟各地各单位的普遍评价。


    这样的认可,来自办事少跑腿的便利。锡林郭勒盟印发容缺受理工作制度、告知承诺工作制度,公布了盟直部门第一批45个可容缺受理事项清单,打破了原有的“申请材料齐全且符合法定形式后再受理”的传统模式,变为在主要申请材料齐全、有效、合法的前提下“可容缺受理”和“补正补齐材料”两条腿走路。


    这样的认可,来自办事更便捷的舒心。锡林郭勒盟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车辆管理所推出“进交警门,知全警事”新举措,民辅警群策群力,设计制作了简单明晰的宣传手册,并与治安、户籍、出入境、禁毒等警种加强联系与沟通,利用非工作时间开展晨练晚学,让每一个窗口民辅警做到“一专多能”,熟练掌握全警种业务办理流程。


    一支支服务队伍面向群众,一个个办事窗口为民解难,一项项政策措施硬核支持……透过一点一滴,可以清晰看到锡林郭勒盟各级干部在疫情防控一线、在服务发展前沿、在乡村振兴路上、在基层治理过程中,积极作为、主动担当、快干实干的坚实脚步。


    自2021年换届以来,全盟提拔重用担当作为干部202人,对在能源项目和优化营商环境中表现突出的2名正处级领导干部给予职级晋升,推动形成以实绩论英雄、凭实绩用干部、用实绩兑奖惩的鲜明导向,真正把那些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干部使用起来。


    “鼓励干部担当作为,干事创业,重点要解决好干部思想上‘不想干’、行动上‘不敢干’、能力上‘不会干’的问题,对症施策、因需施教。”盟委委员、组织部部长周祥伟说,“锡盟充分发挥考核的指挥棒作用,采取绩效考核与综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考核指标,以平时监控为主,通过综合适时调度、专项督查、现场观摩等方式进行考核评价,倒逼干部奋发有为、干事创业。”


    与此同时,科学容错纠错,为干部鼓劲撑腰。锡林郭勒盟全面落实“三个区分开来”要求,不断完善干部容错纠错机制,健全保护干部各项制度,主动为敢担责、能干事的干部公开正名、撑腰打气,对造谣污蔑者坚决打击处理。鼓励干部敢想、敢谋、敢干,最大限度调动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春争日,夏争时,一年大事不宜迟。锡林郭勒盟将驰而不息转作风树新风,大力营造担当作为的浓厚氛围,奋力书写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记者戴宏宋爽巴依斯古楞)

    2022-07-21

  • 首 页  上一页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下一页    尾 页  

    版权声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 8629 6259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696号 蒙ICP备160010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