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傅封有才背着一只旧帆布袋,几乎和为专访而来的中新社记者同时抵达店铺。他笑吟吟地从包里掏出一块红蓝相间的布料,这是他早先在市场寻觅的收获,为制作一件客户指定样式的改良旗袍。
海派旗袍师傅封有才近日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中新社记者 韩星童 摄
这爿店铺极狭窄、紧凑,堆满了各式布料、成品旗袍,剩余的空间仅够容纳一张工作台、一个老式缝纫机,以及封有才和他的搭档“模特女郎”。“她”脖子上挂着皮尺,身上那件鹅黄带着些水墨风格的旗袍,是封有才的得意近作,不久前刚登上洛杉矶时装周的T台。借由封有才手机里保存的图片,我们得以一窥传统旗袍走上时代潮流尖端的风光,散发出以柔克刚的端庄优雅。
“我们那时候年纪太小了,什么都不懂,工作都是听大人安排的。”在少年懵懂尚不懂何为天生热爱的年纪被动选择了人生的道路,从此再未转向,封有才始终奉行的是“专一行精一行”一代传统手艺人共通的精神。不过这些年年纪大了,不时爱回顾往事,也后知后觉地意识到或许确实有基因影响一说。“我小时候走在路上,不由自主就会留意到穿旗袍的人,不同的颜色、长短、款式。”不论是花俏的款式,还是朴实的剪裁,旗袍总是能展现出传统中国女性含蓄却又娇艳之美。
海派旗袍师傅封有才正在老式缝纫机前忙碌。中新社记者 韩星童 摄
封有才来港的20世纪50年代,大批上海裁缝在港开裁缝铺,货如轮转,称得上是真正的黄金时代。裁缝业最兴旺的时候,他一日内可以制作两至三件旗袍。
值得一提的是,前段日子女儿出嫁,他亲手缝制了两套旗袍,一件红色、一件粉色,细致地以绣花点缀,远远望去宛若桃花盛放,叫人移不开眼。问他为女儿做嫁衣的感受,“也没什么,跟客户一样,马虎不得咯。”口里虽说没什么特别,嘴角的笑意却泄漏了满满的自豪和感动。(完)
责任编辑:程凯
版权声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 8629 6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