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西小乡村奔富的“水”密码
更新时间:2021-11-12

  蜿蜒的大吉溪自东向西,径流大吉村。汤浩宇摄

  中新网龙岩11月9日电(俞晓芬)福建省龙岩市延绵起伏的大山里,一个小乡村,能在乡村振兴的路上走多远?

  目前当地村民已建成160多幢三层以上别墅型新居,部分新居装配了现代化电梯;配备36套单元房的“大吉综合楼”不仅是龙岩市新罗区雁石镇大吉村村委会的集体资产,也是该村奔富的见证。

  潺潺清溪村前流,古厝新居收眼底,石桥木亭萦朗月,田穴堤鸣鹭来栖——大吉村今非昔比背后的终极密码源自做活“水”文章。

  治水先行,改变乡村水质环境

  蜿蜒的大吉溪自东向西,径流大吉村。

  由于发展生猪产业、垃圾污水胡乱排放,大吉溪溪水变得浑浊并散发出怪味,溪里漂浮着塑料袋、农药瓶和病死的家畜家禽,水类从二类降到劣五类,水污染也由地表水向地下水渗透。
  大吉溪沿河栈道一景。汤浩宇摄

  2017年,区、镇、村三级齐心协力,多管齐下,标本兼治,全面推进河长制,开展网格化河道治污。

  通过入河排污口规范整治,采用截污治污、清障清淤措施改善水质;通过全面推行环卫一体化、农家乐污染治理、公厕改造等完善农村污水收集处理;通过调整种植结构,推广测土配方,提倡节水灌溉、农用废弃物综合利用等控制农业面源污染;通过划分禁养区,关闭拆除禁养区内养猪场,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等整治畜禽养殖污染整治。

  至2020年,大吉小流域水质常年达到二类水质标准,2021年,大吉溪被列入省、市、区美丽流域示范点。随着水质环境的改善,大吉这座村庄再次变得灵动起来。

  护水绿河,推进乡村生态建设

  “巡河不敢松懈,污染容易,治理难,还得坚持保护,巩固治水成果。”大吉村村级河长汤锦国介绍说。“全区实行河长制网格化管理体系和环保网格化监管,让河长能更好地掌握河道污染源的数据,更准确找准河道病因症结。”

  跟随着汤锦国漫步在大吉溪岸边的栈道上,曾经被毁的两岸植被恢复葱郁,新建成的农民文化公园、大吉溪沿河栈道、步云塔登山步道等也成了村民的好去处。

  2018年,区镇两级把大吉溪列入美丽流域建设示范,计划投资3000万元,建设3座生态湿地公园、3个民俗文化公园、生态护岸、生态步游道、生态跌水坝等项目,实现小流域“水清、河畅、岸绿、生态”,让老百姓共享更多绿色福利。

  作为土生土长本地人,汤锦国深有感慨,治水不仅让环境变好,也赢得了民心。村里的妇女组成“巾帼护河队”,定期定时开展”保护母亲河、守护大吉溪”等主题宣传;“民间河长”的志愿者队伍也在不断壮大,“河长制”向“河长治”转变,群众参与爱河护河的积极性高涨。
  航拍大吉村风景如画。汤浩宇摄

  兴水惠民,引领乡村绿色发展

  良好的水生态环境、拥有得天独厚的人文资源、风光旖旎优雅宁静的乡村不仅吸引了栖息的白鹭,也吸引了远道而来的游客。

  步云塔、狮王庙、古民居;油菜花、荷花、水果采摘……今年以来,过万人来此休闲小憩,充分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

  “我们是无公害生态种植,去年卖出大概15万斤冰糖桔,平均一斤能卖5元。”村里种植户陈金美开心地对笔者表示,现在日子越过越红火了。

  大吉胖婆饭店是当地村民高大姐自己经营的小饭店,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平均每天都有十来桌的顾客。“到饭点经常都忙不过来!”高大姐乐呵呵地说道。

  共享治水成果、受益治水红利,激发清水经济,为大吉村带来了可持续发展源源不断的动力。

  看着全村的水系图,村党支部书记汤晓敏表示,接下来,大吉村将继续在“水”上做文章,开展漂流、水上乐园建设,配套农家乐和民宿,不断做强水美乡村旅游产业,让来此游客可以体验到“鱼翔浅底”、山明水秀、淳朴怡然的幸福感。

责任编辑:陈墨

版权声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 8629 6259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696号 蒙ICP备160010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