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济观察)淄博楼市升温,烧烤流量发力?

    中新社北京5月3日电(赵斌)淄博市新闻办近日发布信息显示,2023年一季度,淄博市新建商品住宅网签面积增至120.6万平方米,同比大增61.9%;商品住宅网签均价每平方米8020元(人民币,下同),同比上涨3.1%,房地产市场价量齐升。


    易居房地产研究院近期发布的《2023年4月50城新房成交预测报告》也显示,淄博新建商品住宅年初累计成交面积同比增速预测值达70%,在统计的50个城市中位居第4名,仅次于长春、杭州和南宁,是三四线城市中前4个月楼市最热的城市之一。


    该报告显示,2023年1月1日至4月16日,淄博全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成交套数为10417套,成交面积为133万平方米,成交套数和成交面积同比增速分别为75%和77%。


    易居研究院研究总监严跃进表示,淄博楼市近期表现和济南房地产市场整体向好息息相关。“济南房地产市场总体处于升温态势,势必会带动像淄博这样周边城市的楼市交易,这和此前‘成都热、南充跟着热’的楼市逻辑相似。”


    同时,严跃进分析认为,淄博楼市虽在三四线城市中相对活跃,但市场行情还远未达到爆火程度。


    淄博楼市今年以来在众多三四线城市中表现良好,背后到底有无烧烤流量助力?


    淄博市委一位工作人员向记者表示,即便淄博楼市有回暖迹象,那也是各种调控政策起到了作用,是正常表现。淄博烧烤带来的流量利好,不会这么快传导到像房地产这么大的行业。


    不过,除了政策效应显现之外,淄博烧烤的“流量”或也在发挥作用。


    在淄博烧烤网红打卡地“八大局”附近,经营着一家二手房中介公司的张华向中新社透露,近期有客户让他寻找烧烤网红打卡地点附近有可能改造或成为项目落地区域的低价老旧房屋。客户打算投资几十万元,“押宝”接下来的拆迁改造。


    张华认为,即便不能拆迁,这些老旧房屋价格已处于底部,无论自用还是出租都不会太亏。毕竟淄博烧烤眼下能带来人流,外来人员的住宿需求很大,改造成民宿也有商机。


    当地另一家中介机构负责人刘丽却对此持不同意见。她认为,在本地购买老旧小区房屋的客户并非在烧烤爆火之后才出现,去年也有客户通过她购置此类房屋。不排除最近淄博烧烤火了后,客户在购买时会有一定这方面的考虑,但这绝不是实现成交的主要因素。毕竟淄博烧烤到处都是,很难说哪个区域房价会被烧烤带动起来。


    刘丽认为,小区里的住宅改造成民宿,实行起来还要充分考虑多方客观因素,特别是政策方向。


    正值“五一”小长假,淄博文旅官方表示,北京南站到山东淄博的“五一”火车票开售不到一分钟售罄;预计“五一”假期超12万人会前往淄博,旅游订单增长超2000%。


    自3月初淄博烧烤火热出圈至今,近两个月来热度未减。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产业经济学系教授骆品亮对此做过分析:流量型经济的发展对制度比较敏感,为此,政府应强化制度设计和制度创新,包括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以更好地吸引各种新增流量。


    区域经济发展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楼市的走向。虽然目前淄博烧烤的流量效应尚未明确传导至楼市,但如果能持续盘活用好流量经济,当地楼市有望持续复苏。(完)

    2023-05-04
  • 新华述评:持续提振经营主体信心——落实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做好当前经济工作系列述评之四

    习近平总书记4月28日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破除影响各类所有制企业公平竞争、共同发展的法律法规障碍和隐性壁垒,持续提振经营主体信心,帮助企业恢复元气。





    推动经济持续好转、实现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充满活力、充满韧性的亿万经营主体。这次会议释放积极信号、提出务实举措,将极大增强广大经营主体发展信心,积极主动作为,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展现蓬勃活力。


    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为经营主体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4月中国采购经理指数显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延续恢复发展态势。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4.7%,继续处于较高水平,企业对近期市场发展信心稳定。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多次重申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党中央始终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三个没有变’,始终把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当作自己人。”今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的民建、工商联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引导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正确理解党中央方针政策,增强信心、轻装上阵、大胆发展,为实现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信心和动力。


    今年以来,各地各部门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从优化营商环境、缓解招聘用工难题、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等方面发力,为经营主体发展提供支持。一季度,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运行持续向好,同期,全国新设民营企业203.9万户,同比增长10.7%。截至3月底,民营企业在企业总量中的占比达到92.3%,是推动高质量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清华大学经济学研究所副所长王勇表示,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并作出部署,要求“破除影响各类所有制企业公平竞争、共同发展的法律法规障碍和隐性壁垒”,进一步提振市场预期和信心,让广大经营主体创业兴业的信心更为坚定,扩大投资的意愿更为强烈。


    锚定关键环节,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会议指出,“各类企业都要依法合规经营。要下决心从根本上解决企业账款拖欠问题。要推动平台企业规范健康发展,鼓励头部平台企业探索创新。”


    北京大学电子商务法研究中心主任薛军表示,公平竞争没有例外,各类企业都要依法合规经营,真正通过市场竞争提升效率,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清理拖欠企业账款,是支持企业发展的重要举措。中国外汇投资研究院副院长赵庆明说,下决心从根本上解决企业账款拖欠问题,有利于企业缓解资金和经营上的压力,进一步恢复投入再生产。


    今年减税降费持续发力,财税等部门先后两批发布了延续和优化实施的税费优惠政策,预计全年新增减税降费1.2万亿元,加上继续实施的留抵退税政策,预计全年可为经营主体减轻税费负担超过1.8万亿元。


    针对平台经济发展,央行等金融管理部门标本兼治,加快监管制度建设,在第三方支付、个人征信、互联网存款、保险、证券、基金等领域出台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制度文件。平台企业金融业务常态化监管制度框架已经初步形成,为后续常态化的监管奠定了良好制度基础。


    北京师范大学互联网发展研究院院长李韬认为,数字经济成为新动能的重要源泉,平台经济成为一种新的产业组织模式,要与时俱进提升服务平台经济创新发展的能力,激发多元经营主体参与发展的积极性,统筹好发展与安全、管理与服务,助力高质量发展。


    形成合力,持续提振发展信心


    会议指出,当前我国经济运行好转主要是恢复性的,内生动力还不强,需求仍然不足,经济转型升级面临新的阻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仍需要克服不少困难挑战。会议强调,要“把发挥政策效力和激发经营主体活力结合起来”。


    近期,相关部门密集释放支持企业发展的政策信号,加大政策力度,提振企业信心,形成高质量发展合力。


    国家发展改革委通过建立健全民间投资参与重大项目建设机制,鼓励更多民间资本参与国家重大工程和补短板项目建设。


    工业和信息化部提出,加大以龙头企业为主力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为生力军的“链式”数字化转型力度,形成上下游、大中小深度融合的数字化协同发展生态。


    市场监管部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降低经营主体制度性交易成本,为企业生产经营提供更多便利。保护和促进公平竞争,营造普惠公平的市场环境,持续激发企业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


    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力度明显增强。一季度,工业中长期贷款增速提升,普惠金融领域贷款季度增量创新高。央行继续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的精准导向作用,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普惠金融、科技创新等领域的金融服务。


    “会议传递出更加明确的促发展信号,进一步巩固和增强市场信心。”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网络与信息法研究室副主任周辉表示,经营主体是经济发展的底气和韧性所在,持续推动“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良性互动,必将激发广大经营主体更大创造创新活力。

    2023-05-04
  • 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

    新华社福州4月27日电(记者董建国、王思北)中央网信办副主任、国家网信办副主任曹淑敏27日在第六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开幕式上发布《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2年)》。报告指出,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占GDP比重提升至41.5%,数字经济成为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


    报告显示,我国数字基础设施规模能级大幅提升。截至2022年底,已开通5G基站231.2万个,5G用户达5.61亿户,全球占比均超过60%;移动物联网终端用户数达18.45亿户,成为全球主要经济体中首个实现“物超人”的国家。


    根据报告,我国数据资源体系加快建设,2022年数据产量达8.1ZB,同比增长22.7%,全球占比达10.5%,位居世界第二位。同时,数字文化提供文化繁荣发展新动能。文化场馆加快数字化转型,全民阅读、艺术普及数字化服务能力显著提升,我国数字阅读用户达5.3亿。网络文化创作活力进一步激发,全国重点网络文学企业作品超过3000万部。


    曹淑敏表示,2023年,加快建设数字中国,将夯实数字中国建设基础,打通数字基础设施大动脉,畅通数据资源大循环;全面赋能经济社会发展,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发展高效协同的数字政务,打造自信繁荣的数字文化,构建普惠便捷的数字社会,建设绿色智慧的数字生态文明;强化数字中国关键能力,构筑自立自强的数字技术创新体系,筑牢可信可控的数字安全屏障;优化数字化发展环境,建设公平规范的数字治理生态,构建开放共赢的数字领域国际合作格局。

    2023-04-28
  • 加力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新能源汽车消费增势亮眼……商务部回应近期经贸热点

    新华社北京4月27日电题:加力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新能源汽车消费增势亮眼……商务部回应近期经贸热点





    新华社记者谢希瑶


    如何落实《关于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的意见》?新能源汽车消费和引资情况怎样?商务部27日举行的例行新闻发布会回应近期经贸热点。


    四方面加力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的意见》。谈及如何做好意见落实工作,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束珏婷说,将着力抓落实、稳出口、扩进口、促创新,加力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


    狠抓政策落实——商务部将会同各地方各部门加强政策宣传解读,让新一轮政策更快更好惠及广大外贸企业;密切关注形势发展变化,深入调查研究,及时解决企业急难愁盼问题;发挥好外贸大省稳外贸主力军作用;鼓励各地方因地制宜出台支持举措,增强政策协同效应。


    稳定出口规模——将积极优化贸易环境,畅通企业稳订单拓市场渠道;推动其他国家畅通我国商务人员申办签证渠道,支持外贸企业人员利用APEC商务旅行卡赴相关经济体开展供采对接;发布相关国别贸易指南,稳住对发达经济体出口,引导企业深入开拓发展中国家市场和东盟等区域市场;进一步支持汽车企业建立和完善国际营销服务体系,培育汽车出口优势。


    积极扩大进口——支持先进技术、重要设备、关键零部件进口,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保障大宗商品进口各环节稳定运行,增加能源资源产品和农产品进口供给;继续发挥进博会、消博会以及广交会进口展区等重要贸易平台作用,放大各类展会的溢出效应,加速让更多优质商品进入中国;培育好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


    促进创新发展——指导地方结合本地实际,发展“跨境电商+产业带”,推动更多特色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继续结合跨境电商发展新特点新趋势,优化调整考核评估指标,通过评估引导综试区优化发展环境,提升创新水平;指导行业商协会组织制定外贸产品绿色低碳标准,支持相关产品开拓国际市场。


    新能源汽车继续成为汽车消费市场亮点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成为拉动汽车消费市场增长的重要动力。”束珏婷说,从国内市场看,一季度新能源汽车销量158.6万辆,同比增长26.2%,占新车销量比重达26.1%,继续成为汽车消费市场亮点;从国际市场看,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保持增长,一季度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额95.5亿美元,占汽车出口比重提升至44.7%,拉动整体出口增长0.6个百分点。


    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消费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外国投资者持续加大在华投资力度。束珏婷说,从外资看,自2018年我国取消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外资股比限制以来,该行业累计新增实际使用外资达156.9亿元人民币。2022年全年和2023年一季度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业引资同比分别增长138.7%和179.1%,为制造业引资增长提供了重要支撑。


    商务部将2023年定为“消费提振年”,组织开展系列促消费活动。束珏婷介绍,截至目前,据不完全统计,全国范围内累计开展促消费活动2.8万余场,参与企业40余万家。


    第133届广交会第二期展现“新”特点


    发布会当天正值第133届广交会第二期最后一天。束珏婷介绍,第二期集中展示了日用消费品、礼品、家居装饰品等轻工产品,参展企业近1.2万家。截至4月26日闭馆,累计进馆81.5万人次,出口成交超过45亿美元。展现以下“新”特点:


    低碳环保成为新亮点。第二期线上平台展出绿色低碳产品25万件,占本届广交会的一半。有的产品单笔成交就超过100万美元,在轻工行业相当可观。


    研发创新成为新动力。第二期很多产品属于传统劳动密集型行业,参展企业通过创新理念、优化设计、提升技术、丰富文化内涵等方式,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线上平台展出新展品40万件,自主知识产权产品11万件。


    新设题材带来新商机。首次增设孕婴童展区,设置展位501个,参展企业382家。很多企业反映新展区参展效果远超预期。截至4月26日,孕婴童展区成交1.1亿美元。


    线上线下联动成为新特色。截至4月26日,线上参会采购商超过39万人,其中境外采购商超36万人,占比约91%。


    本届广交会第三期将于5月1日至5日举办,主要展示纺织服装、鞋、办公文具、箱包及休闲用品、食品、医药及医疗保健类产品。

    2023-04-28
  • 一季度 免征新能源车辆购置税212.4亿元

    本报北京4月25日电(记者王观)国家税务总局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全国共有125.7万辆新能源汽车享受免征车辆购置税政策优惠,同比增长17.5%;免征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212.4亿元,同比增长36%。


    从价格区间看,享受免征政策的新能源车中,10万至20万元(含)车型占比达48.5%,较去年同期提高14.2个百分点;20万至50万元(含)车型占比为31.3%,较去年同期提高6.1个百分点。从购买对象看,居民购买的新能源汽车数量同比增长15.5%,占全部新能源汽车销量的比重为82.7%;企业购买的新能源汽车数量同比增长28.7%,占比为17.3%,其中汽车租赁、出租车客运和公共客运等行业购进新能源汽车数量居前,公共领域用车电动化步伐加快。


    国家税务总局有关负责人表示,税务部门将持续关注政策执行情况,加强政策宣传辅导,并会同有关部门及时回应纳税人关切,进一步保障优惠政策落地落实落细,更好释放政策效应。

    2023-04-27
  • 工业经济首季企稳回升态势好

    在上市公司近期陆续发布的2023年一季度业绩报告中,不少工业企业交出亮眼成绩单。工业和信息化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一季度工业和信息化发展实现平稳开局,呈现企稳向好态势。尽管当前工业经济发展中还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是中国工业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下一步,有关部门将稳住重点行业,支持龙头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发展,下功夫拉长长板、锻造新板、补齐短板,推动二季度工业经济持续回稳向好。





    关键指标逐步回暖


    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3%、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连续3个月位于扩张区间、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15.2%……今年一季度,诸多关键指标释放出工业经济回暖的积极信号。


    在日前举行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赵志国表示,工业经济保持平稳运行主要呈现三个特点:


    一是工业生产稳步回升。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增幅高于去年四季度0.3个百分点,扭转了去年10月份以来持续下行的态势。


    二是制造业投资持续稳定增长。一季度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7%,高于全国固定资产投资1.9个百分点,在连续两年同期高基数的基础上保持较快增速。


    三是工业大省挑大梁作用明显。河北、山东、江苏等工业大省工业增速显著高于全国水平,3月份以来广东、浙江等地工业经济回升势头向好。


    国家统计局工业统计司副司长江源说,一季度,随着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各项政策措施落地显效,工业生产稳步恢复,制造业增速加快,工业经济实现平稳开局。下阶段,要着力扩大国内需求,狠抓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提升企业竞争力和盈利能力,不断巩固工业经济稳定回升的基础。


    企业信心不断增强


    数据向好,伴随着企业信心的增强。国家统计局对部分规模以上企业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工业企业对二季度企业综合经营状况预期指数为64.6,较上年四季度提高4.4点,同时企业对二季度的用工、投资预期指数均提高3.7点。


    信心来源于企业自身的努力。张家港广大特材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从事高端装备特钢材料和新能源风电零部件的研发、生产、销售,新能源风电领域收入占比超过50%。一季度,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63亿元,较上年同期上涨30.2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较去年同期上涨247.5%。“我们聚焦技术要求高、生产难度大、市场容量小的风电材料产品,采用模铸锻造工艺,在细分领域形成了自身竞争优势。公司凭借在细分产品领域的专注钻研与灵活管理,不断巩固市场份额。”广大特材董事长徐卫明说。


    信心来源于惠企政策的落地。广西惠科智能显示有限公司拥有液晶面板制造、半导体生产、智能终端显示装配全产业链技术,生产的显示产品远销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今年以来,一系列惠企政策有效减轻了企业压力,增添了企业信心。“在广西北海工业园区税务部门的精准服务下,今年一季度公司享受出口退税款2300多万元,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5400多万元。公司用节省下来的税款购置了两条大尺寸自动检测组装线,并对原有线体进行了常规升级。目前,生产效率提升15%以上。”该公司财务负责人张大宝说。


    赵志国表示,下一步要落实落细助力中小企业稳增长调结构强能力的若干措施,持续加强涉企服务,提振企业信心。


    政策作用持续发挥


    一季度,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亮点不断涌现:ARJ21支线客机投入海外商业运营,首台国产体外膜肺氧合机(ECMO)上市,新能源汽车、太阳能电池等新兴产品产量分别增长22.5%、53.2%……


    接下来,一系列促进工业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举措将继续发挥作用。


    比如,在技术创新上,推动6G、光通信、量子通信等关键核心技术加速突破,加大人工智能、区块链、数字孪生等前沿技术研发力度;在产融合作上,深挖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与金融的结合点,促进产业发展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高效协同;在链网协同上,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引领作用,带动上下游企业特别是广大中小企业融入工业互联网,促进工业互联网在重点产业链的普及应用。


    工业和信息化部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陶青说,今年工信部计划在全国范围内再培育100个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引导集群做大做强主导产业,进一步增强中小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激发县域经济活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关键环节配套能力。同时,进一步加强政策引导和资源统筹,构建集群梯度培育体系,引导和支持地方培育一批省级集群。


    “市场主体活力、居民消费潜力、产业升级动力有效释放,二季度我国工业经济将进一步回升向好,为实现全年目标任务打下较好基础。”赵志国说。(王俊岭)

    2023-04-27
  • 重庆巴南:聚合资源做强特色农业

    原标题:聚合资源做强特色农业


    连日来,重庆市巴南区丰盛镇油房村的润在蔬菜种植基地里一派繁忙,村民抢抓晴好天气,忙着定植西红柿、南瓜、茄子等。重庆润在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杨正全告诉记者,这里的蔬菜使用的是有机肥,品质好、产量高,广受市场青睐。


    看到现代特色农业的发展前景,2014年,杨正全在油房村流转了280亩土地,通过“基地+农户”模式,因地制宜发展特色蔬菜种植,带动了当地100多户村民实现增收。去年以来,为进一步延长蔬菜产业链,他依托附近的丰盛古镇景区,发展特色果蔬采摘,取得不错收益。“采摘价3元一斤的新鲜蔬菜,很受游客欢迎,年采摘收入就超过60万元。”杨正全说。


    发展乡村产业,关键要突出特色。围绕做好土特产文章,巴南区一方面挖掘优势资源,发展起精品果蔬、生态渔业、特色粮油、生猪养殖等特色农业;另一方面,实施“党建引领·百村振兴”行动,加强农产品加工、包装、仓储、物流、营销,完善产业链,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升农业综合效益。


    丰盛镇党委书记肖帮雷介绍,该镇通过规划引导和产业指导,发布脆红桃、青脆李等“丰盛高山土特产”目录,成功打造了2000亩脆桃脆李特色产业集聚区、1500亩现代化蔬菜基地,并依托高山果蔬,创建蔬菜绿色品牌8个,无公害食品认证4个,让土特产品牌价值和产业链价值进一步提升。


    在巴南区东温泉镇黄金林村,不少村民正在菊花基地内劳作。黄金林村党总支书记陈现贵介绍,村里种植了200亩金丝皇菊和100亩观赏菊花,每到菊花盛开时节,游客争相来观赏打卡。黄金林村还推出观赏菊盆栽以及菊花茶、菊花精油等精深加工产品,年销售额超150万元。


    41岁的肖桂洋在巴南区安澜镇小龙村经营着一个农场,农场内不仅建有果园、鸡舍、鱼塘,还出售土鸡蛋、香肠、萝卜干、菜油、蜂蜜、花椒等产品。“通过线上销售、线下体验的方式,各地消费者都能品尝到巴南本土质好价优的农产品。”肖桂洋告诉记者,他经营的土特产品在电商平台上年销售收入超300万元。


    在巴南区,越来越多土特产正借助电商力量走出山村。巴南区农业农村委副主任马国辉告诉记者,通过完善区镇村三级电商服务体系,巴南区上线了“巴实游”“农禾电商”等农产品电商平台,2022年全区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达到6.81亿元,较2021年增长20.53%。(吴陆牧)

    2023-04-26
  • 四川省成都市商圈提质发展 消费新场景 体验更多元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一季度,包括旅游在内的服务性消费回升明显,居民餐饮、娱乐、旅游等接触性消费快速增长。在四川省成都市各主要商圈,处处洋溢着市民游客的消费热情。


    “终于见到大兔子了”“太可爱了”……最近,成都市锦江区春熙路商圈一家综合体门前巨大的蓝色兔子雕塑,吸引不少市民游客前来打卡。“今天不光来拍照,听说很多潮流品牌在这里开了西南地区首店,而且整个综合体很有设计感,值得来一趟。”和朋友一起来成都旅游的白女士说。





    “我们刚刚完成改造升级,力图打造一个集青年文化、生活美学、年轻潮流时尚、艺术空间等于一体的时尚潮流地标。”综合体有关负责人介绍,从去年底开业至今,已举办国内外青年艺术家展览15次,特色市集及主题活动派对5次,累计吸引客流量123万人次。


    “我们店开业第一天就排长队,开业一个月,销量就破了百万元。”一家品牌球鞋店负责人说。


    同样热闹的还有不远处的“春台市锦”。200多米长的街巷,云集了市井精酿、音乐演艺、生活美学、艺术长廊、美食市集等众多新消费场景,深受消费者喜爱。


    今年以来,春熙路商圈日均客流量约70万人次,同比增长29%以上,营业额同比增长10.17%。


    新品牌促进新消费,新场景带来新体验。在成都高新区交子商圈,品牌覆盖国际精品零售、文创科技体验等多种业态,推出“交子市集”“交子咖啡文化节”“交子国际消费节”等活动,打破商圈内购物中心物理边界,让市民游客感到更新鲜、更新潮、更多元。


    “许多消费者非常注重体验型消费。”成都SKP商场有关负责人表示,除了促销,还要因地制宜策划特色活动,为消费者提供轻松、优雅、愉悦的沉浸式消费体验。


    成都市商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成都消费示范场景持续涌现,春熙路、交子、蓉北、西博城等商圈提质发展,有机更新特色商业街区165条,累计引进各类品牌首店超过2600家。


    景区商圈人流如织、热门店铺熙熙攘攘、餐饮店小吃摊排起长队……不断丰富的消费场景,让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也激发出人们的消费潜力。据统计,一季度,四川全省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174.1亿元,同比增长4.3%。(本报记者宋豪新)

    2023-04-26
  • 一季度上海进出口总值创新高

    光明日报上海4月24日电(记者孟歆迪通讯员姚伟凌)据上海海关统计,一季度上海市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达1.05万亿元人民币,创历史同期新高,同比(下同)增长3.5%。其中,出口4077.8亿元,下降1.4%;进口6393.2亿元,增长6.9%。





    进出口增速逐月提升。今年1月份,受春节假期影响,上海市进出口下降5.3%。2月“由负转正”,当月增长8.2%。3月同比增速升至9.1%,呈现逐月向好态势。


    外贸经营主体数量稳中有增,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速领跑。一季度,上海市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贸企业4.4万家,增加1.2%。其中,民营企业进出口3159.8亿元,增长14.1%,占进出口总值的30.2%,较去年同期提升2.8个百分点;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6150.6亿元,下降2.6%,占58.7%;国有企业进出口1141.6亿元,增长11.8%,占10.9%。


    欧盟为最大贸易伙伴,对RCEP其他成员国进出口占比超三分之一。一季度,上海市对第一大贸易伙伴欧盟进出口2124亿元,增长8.2%,占进出口总值的20.3%;对东盟、美国、日本分别进出口1375.9亿元、1180.4亿元、980.2亿元。同期,对RCEP其他成员国进出口增长3.6%,占33.6%;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增长2.3%,占22.4%。


    绿色低碳产品出口显著增长。一季度,上海市出口机电产品2853.4亿元,增长0.5%,占出口总值的70%;其中,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等“新三样”出口分别增长98.2%、216.4%、57.3%。


    消费品进口复苏恢复增长。一季度,上海市进口消费品1441.9亿元,增长14.8%,占进口总值的22.6%,较去年同期提升1.5个百分点;其中医药材及药品、汽车进口分别增长43.5%、55.4%,化妆品、肉类、乳品、水果等进口分别增长14.4%、7.7%、46%、16%。

    2023-04-25
  • 市场销售明显回升,服务性消费稳步改善——消费呈现恢复向好态势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8%,餐饮收入增长13.9%……一季度消费数据显示,随着一系列促消费政策落地见效,消费场景不断拓展,消费预期持续改善,带动市场销售明显回升,服务性消费稳步改善,消费整体呈现恢复向好态势。


    拉动作用显著


    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6.6%,比去年回升明显


    近日在海南海口举行的第三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是观察我国经济的一个窗口。


    本届消博会,展览面积比上届增长20%,汇聚65个国家和地区的超过3300个消费精品品牌,各类采购商和专业观众超过5万人……参展品牌数、新品发布数、总进场人数等指标均创新高。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一季度消费增长明显回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4922亿元,同比增长5.8%。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99664亿元,同比增长5.7%;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5258亿元,同比增长6.2%。


    “今年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8%,相比去年四季度增长明显;3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0.6%,增速比1—2月加快7.1个百分点。这些都表明消费在逐步回升和改善。”商务部研究院副研究员洪勇说。


    “消费恢复向好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洪勇认为,今年以来,促消费政策接连出台,就业形势总体稳定,为居民收入和消费稳步恢复奠定坚实基础。一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870元,比上年同期名义增长5.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3.8%,分别快于上年全年0.1个和0.9个百分点。


    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增强。一季度,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6.6%,比去年全年明显回升,是三大需求中拉动经济增长最主要因素。


    前景长期看好


    我国正处在消费快速升级阶段,新场景、新模式不断涌现


    “中国消费者需求更加多样化、个性化,只有研发更多新产品,才能更好满足消费需求。”消博会上,荷仕兰(中国)乳业集团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消博会上新产品集中亮相,折射出我国消费升级的新趋势。“从一季度消费数据来看,我国消费市场呈现恢复增长态势,消费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的特点没有改变,消费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消费提质升级的大趋势没有改变。”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市场研究部副主任张继行说。


    商品销售额稳定回升。随着居民消费潜力逐步释放,升级类消费增长加快,基本生活类消费持续增长。一季度,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4.9%。限额以上单位18类商品零售额类值中,有近七成商品类值同比增长,其中粮油食品类、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等基本生活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7.5%、9%;金银珠宝类、化妆品类等升级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13.6%、5.9%。


    线上线下消费增长加快。随着市场流通改善,网上消费持续向好。一季度,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7.3%,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同时,随着线下消费场景恢复,实体店零售逐步改善。一季度限额以上零售业实体店零售额同比增长3.6%,增速比1—2月加快3.2个百分点。


    “居民消费倾向也在不断回升,意味着消费回暖的预期将持续向好。”张继行说,随着经济企稳回升、就业形势逐步改善、消费场景不断增加,居民消费信心有所提高,带动平均消费倾向上升。一季度,全国居民平均消费倾向为62%,比上年同期提高0.2个百分点。


    张继行认为,综合各方面因素来看,消费对于经济增长“主引擎”的作用有望进一步增强。一方面,就业逐步改善,3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明显下降,有利于增加居民收入、增强居民消费能力。同时,消费新场景、新模式不断涌现,有利于激发新的消费意愿。从中长期发展来看,我国正处在消费快速升级阶段,消费前景长期看好。


    供需共同发力


    居民餐饮、娱乐、旅游等接触性消费持续回暖


    “既能赏花还能体验传统文化,感觉真不错。”在山东济宁兖州区牛楼小镇千亩油菜花观赏田,前来游览的市民郝伟说。“诗词展演”“沉浸式舞台剧”等多项主题活动,提升了游览的参与感和体验感,前来赏花观景的游客络绎不绝。


    当地大力发展“花卉观光+乡村旅游”,打造农业体验、亲子互动、休闲观光等相促进的乡村旅游新产品、新模式,更好满足游客需求,助推乡村振兴。


    数据显示,包括旅游在内,我国服务性消费回升明显。一季度,居民餐饮、娱乐、旅游等接触性消费快速增长。全国餐饮收入12136亿元,同比增长13.9%。从居民人均情况看,一季度全国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同比名义增长6.2%,明显快于全部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水平。


    旅游需求仍在提速回暖。文化和旅游部数据显示,今年清明节假期当日,全国国内旅游出游2376.64万人次,较去年清明节当日增长22.7%。根据在线旅游平台数据,今年“五一”假期,国内长游、出境游需求增长显著。


    美团、大众点评数据显示,截至4月10日,“五一”假期国内住宿、交通、景点门票等预订量较2019年同期增长约200%。途牛旅游网数据显示,“五一”假期,国内长线游、出境游预订人数占比分别为56%和15%;本地游、周边游预订持续加速。


    “当前文旅市场快速升温,是供需两端共同发力的结果。”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文旅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吴若山认为,各地各部门接连出台相关措施,推出景区门票优惠等政策,有力促进旅游消费需求释放。在供给侧,文旅深度融合,数字化等新技术在旅游领域加速应用,催生出更多人们喜闻乐见的文旅融合产品、智慧旅游产品。


    “文旅消费快速升级的方向没有变,市场发展的巨大潜力没有变,行业高质量发展的趋势也没有变。随着各项政策落地生效,旅游供给水平不断提升,我国文旅市场的潜力和活力将进一步得到释放,旅游市场复苏趋势将进一步增强。”吴若山说。(记者王珂史哲李欣怡孙海天)

    2023-04-25
  • 政策“组合拳”稳外贸优结构

    近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研究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政策措施。4月23日,国新办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兼副部长王受文和中国人民银行、海关总署有关负责人详细介绍如何以更大力度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


    一季度外贸实现“开门稳”


    今年一季度,我国外贸进出口实现了4.8%的增长,实现了“开门稳”。同时,我国的外贸形势依然复杂严峻,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


    “今年以来,外贸形势非常严峻。”王受文指出,从外部环境看,外需的不确定性仍然是最大制约因素。4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全球经济增长率进行了下调,由2.9%下调到2.8%,认为发达国家经济体增速放缓将非常明显。


    在前期已经出台多轮稳外贸政策的基础上,国务院最近又出台了新一轮措施。商务部与各地方、各部门密切合作,广大外贸企业也采取一系列措施稳订单开拓市场。


    “为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商务部专门组织调研,到18个省市开展调查、研究,统筹当前和长远,分析外贸企业诉求,会同人民银行、海关总署等有关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高政策的前瞻性和准确性,报告给国务院,国务院据此研究出台相关政策。”王受文告诉记者,商务部将会同地方和有关部门,密切跟踪外贸运行情况,做好形势分析研判,抓好政策落实,发挥好政策组合拳作用,稳住外贸规模,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对外贸易结构,为企业赋能,为企业抓住机遇、开拓市场,为巩固经济向好态势多作贡献。


    稳规模优结构要这样做


    努力创造贸易机会,在国内广泛恢复线下展,提高APEC商务旅行卡办理效率,推进国际客运航班稳妥有序恢复,请驻外使领馆加大对外贸企业的支持,发布有关国别贸易指南具体措施;稳定重点产品贸易,帮助汽车企业建立和完善国际营销服务体系,保障大型成套设备项目合理资金需求,加快修订鼓励进口技术和产品目录……


    王受文介绍,新一轮政策措施分为两大方面,一是稳规模,二是优结构。在增加企业贸易机会和稳定重点产品贸易的同时,稳定外贸企业,包括研究设立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引导基金二期,鼓励银行和保险机构扩大保单融资增信合作,积极满足中小微企业对外贸融资的需求,加快拓展产业链承保等一系列具体措施。


    在优结构方面,主要是两个方面内容。一是优化贸易方式。要引导加工贸易向中西部、东北地区进行梯度转移;将修订边民互市贸易管理办法,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开展全球贸易数字化领航区发展;指导相关商会协会适应绿色环保要求,制定一些外贸产品绿色低碳标准,指导企业用好跨境电商零售出口相关税收政策等。二是优化外贸发展环境。要发挥好预警体系和法律服务机制作用,深入推进“单一窗口”建设,进一步便利出口退税办理,提升口岸通关效率,高质量实施已经生效的自由贸易协定,有关部门还将编发重点行业应用指南。


    精准帮助企业降本增效


    今年一季度,我国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贸企业45.7万家,同比增长5.9%。从数据上看,我国外贸企业活力继续增强,有力支撑了外贸稳定增长。


    “海关天天和企业打交道,对外贸企业的冷暖感同身受。去年,海关总署先后出台了23项稳外贸措施。各地海关结合当地实际,细化了1300多项具体举措。每一项、每一条都聚焦促稳提质和企业关切。从效果上看,这些措施受到了经营主体的欢迎,为去年我国外贸规模再创历史新高作出了贡献。”海关总署综合业务司司长吴海平表示,今年以来,海关对之前的相关措施进行了优化升级,坚决抓好贯彻落实,释放政策措施红利,更好地推动外贸稳定增长。


    海关总署将针对企业的痛点、难点和堵点,围绕进一步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畅通进出口物流、优化口岸营商环境、降低企业成本、支持新业态发展等方面,不断充实、调整和完善相关措施,研究推出新的海关支持举措。同时,继续开展“海关关长送政策上门”服务,精准帮助企业降本增效,全力以赴促进外贸促稳提质。


    在增便利方面,深入推进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为企业提供通关“一站式”服务。更大力度深化“放管服”改革,落实报关单位备案的“全程网办、全国通办”等便民利企措施。在降成本方面,支持企业享受各类税收优惠政策,降低进出口环节成本,进一步扩大主动披露制度适用范围,减少轻微违规行为对企业的经营影响。在激活力方面,强化知识产权海关保护,持续保持打击侵权的高压态势,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同时,定期发布外贸数据以及各类贸易指数,服务外贸企业更好开拓市场。

    2023-04-24
  • 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丨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 力促企业抓机遇拓市场

    如何看待今年外贸发展形势?怎样进一步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助力企业抓机遇、拓市场?23日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来自商务部、中国人民银行、海关总署有关负责人回应有关热点关切。





    4月23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北京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兼副部长王受文、商务部对外贸易司司长李兴乾和中国人民银行国际司司长金中夏、海关总署综合业务司司长吴海平介绍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新华社发(刘健摄)


    再出外贸稳规模优结构政策组合拳


    多重压力下,一季度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4.8%。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兼副部长王受文说,我国外贸形势依然复杂严峻,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从外部环境看,外需的不确定性仍然是最大制约因素。


    他说,近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认为发达国家经济体增速放缓将非常明显。最近周边国家外贸下降幅度比较大。我国从去年10月到今年2月,外贸出口以美元计都是负增长。我国外贸企业也面临一些制约因素和困难,比如去国外参展不方便、贸易风险还在上升、经营压力增加等。


    近期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的政策措施。王受文介绍,稳规模方面,在国内广泛恢复线下展,提高APEC商务旅行卡办理效率,推进国际客运航班稳妥有序恢复等;帮助汽车企业建立和完善国际营销服务体系,保障大型成套设备项目合理资金需求,加快修订鼓励进口技术和产品目录;积极满足中小微企业对外贸融资需求等。


    优结构方面,引导加工贸易向中西部、东北地区进行梯度转移,将修订边民互市贸易管理办法,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全球贸易数字化领航区发展等;深入推进“单一窗口”建设,进一步便利出口退税办理,提升口岸通关效率,高质量实施已经生效的自由贸易协定,还将编发重点行业应用指南。


    力促企业稳订单拓市场


    帮助企业稳订单拓市场是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重要一步。王受文从办好系列展会、便利商务人员往来、持续深化贸易创新、支持企业开拓多元化市场等四方面介绍有关情况。


    谈及便利商务人员往来,王受文说,目前我国对外国际航班已恢复到疫情前将近三成。外交部和其他相关部门正在推动有关国家对我国企业申办签证给予便利,我国也对外国企业到中国办理签证给予便利。与此同时,国内相关部门正在进一步研究优化远端检测措施,为商务人员来中国访问提供便利。


    电子商务是持续深化贸易创新的重要抓手。王受文说,商务部准备扎实推进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开展品牌培训、规则和标准建设、海外仓高质量发展等工作。


    在支持企业开拓多元化市场方面,王受文说,商务部将发布国别贸易指南,对重点市场制定贸易促进指南。还将利用好“一带一路”项下的贸易畅通工作组机制,帮助中国企业解决困难、开拓机遇。


    助力外贸企业降本增效


    谈及应对汇率波动对外贸企业影响,中国人民银行国际司司长金中夏说,下一步,将不断完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继续深化汇率市场化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引导企业和金融机构树立风险中性理念,综合施策、稳定预期,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大出口退税、信保、信贷等政策支持力度。商务部对外贸易司司长李兴乾说,一季度,中信保公司短期险累计服务支持中小微企业数量增长26.2%;承保金额增长21.8%。将继续推动出口信保机构持续优化对中小微外贸企业承保方案,扩大对中小微外贸企业承保覆盖面。


    海关总署综合业务司司长吴海平说,将针对企业痛点、难点和堵点,围绕进一步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畅通进出口物流、优化口岸营商环境、降低企业成本、支持新业态发展等方面,研究推出新的海关支持举措。


    更好发挥进口积极作用


    “我国进口占世界进口的近11%。”王受文说,据世界贸易组织(WTO)不完全统计,中国已经是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最主要出口市场。中国已连续14年是世界第二大进口市场。下一步,将继续采取一系列措施扩大进口。


    “今年,我国对1020项商品实行进口暂定税率,所谓进口暂定税率就是比我们向WTO承诺的税率要低。”王受文说,我国进口关税低于许多发展中国家,表明我国愿意扩大进口市场准入。


    他还介绍,我国已经与26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19个自由贸易协定,签订自由贸易协定意味着大部分进口产品关税要降为零;发挥跨境电商零售进口积极作用,保障大宗产品进口稳定,增加国内所需能源资源产品、农产品、消费品等进口。


    近日,财政部等部门出台进口展品免税政策,明确对2023年举办的广交会在商务部确定的展期内销售的免税额度内的进口展品免征进口关税、进口环节增值税和消费税。


    “现在我国已经有13个展会享受这项政策。”王受文说,继续发挥进博会、消博会、广交会进口展等平台作用,推动进一步扩大进口。

    2023-04-24

  • 首 页  上一页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下一页    尾 页  

    版权声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 8629 6259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696号 蒙ICP备160010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