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累计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超6万家(新数据 新看点)

    本报北京11月13日电(记者王政)记者近日从工信部获悉: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中小企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创新能力加速提升,累计培育8997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6万多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截至2021年底,全国中小微企业数量达到4800万家,规模以上工业中小企业年营业收入超过75万亿元。调查数据显示,2021年,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利润率为10.6%,较规上工业中小企业高4.4个百分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中,超六成深耕工业基础领域,超九成为国内外知名企业配套,其中400多家成为航空、航天等领域的“配套专家”。


    我国已建立完善政府公共服务、市场化服务、公益性服务协同行动的服务体系,建成1077家县级以上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3800多家省级以上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培育并鼓励700多家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为专精特新企业提供技术创新、上市辅导、创新成果转化、数字化赋能、知识产权应用、工业设计、节能诊断等服务。


    据了解,“十四五”时期,相关部门将实施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计划,深入开展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携手行动”,实施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推进工程,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参与制造业强链补链稳链;计划培育形成百万家创新型中小企业、十万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万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千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推动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

    2022-11-14
  • 经济总量突破114万亿 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

    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14万亿元,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的比重达18.5%;制造业规模、外汇储备稳居世界第一;建成世界最大的高速铁路网、高速公路网;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从1万亿元增加到2.8万亿元……一个个成绩单彰显十年来我国经济实力实现历史性跃升,经济质量稳步提升。


    迈上新征程,党的二十大报告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着力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沿着高质量发展新航道,中国经济将创造新的发展伟绩。


    经济实力历史性跃升


    位于山东临朐的华建铝业五分厂年产15万吨高性能特种铝材项目,产品主要应用于汽车轻量化、轨道交通、高铁船舶等领域。目前项目车间厂房、办公楼、生活配套区等已全面建成,预计明年初投产运营。从买进卖出的小作坊,一年一个台阶,三年一个跨越,从小到大、从大到强,华建集团已拥有五大生产基地、五大产业园区和两大国家级平台,成为全国铝材行业排头兵。


    “下一步,我们将紧扣铝材及精深加工主业,不断扩大铝的创新应用,加快产业升级,以新时代铝业的高质量发展,助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向更高质量、更高水平、更高层次迈进。”华建铝业集团董事长吴维光说。


    企业是国民经济的细胞。十年来,我们提出并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推进高质量发展,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制定一系列具有全局性意义的区域重大战略,我国经济实力实现历史性跃升。


    从总量看——十年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相继跨越60万亿、70万亿、80万亿、90万亿、100万亿、110万亿元大关,从2012年的54万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114万亿元,我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的比重达到18.5%,提高7.2个百分点,稳居世界第二位。


    从人均看——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2012年的6300美元上升到2021年的12551美元,接近高收入国家门槛,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升。


    从分量看——我国谷物总产量稳居世界首位,14亿多人的粮食安全、能源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制造业规模、外汇储备稳居世界第一。现代化设施建设领跑世界。建成世界最大的高速铁路网、高速公路网,机场港口、水利、能源、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经济质量稳步提升


    走进山东天瑞重工有限公司展厅,一面专利墙颇为壮观:300多张专利证书挂满墙面,凝结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多年的研发投入,让天瑞重工进入科研成果爆发期,先后获批9个省级创新平台,赢得13项省部级科技奖励。


    董事长李永胜说,他们靠着磁悬浮技术闯出了市场,自主研发的磁悬浮鼓风机、真空泵、冷媒压缩机等动力装备,广泛应用于造纸、水泥、钢铁等高耗能行业,节能效果达30%以上,为传统企业绿色转型装上了磁悬浮“动力心脏”。


    十年来,在新发展理念引领下,经济发展不仅保持量的合理增长,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也明显提升,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更加牢固。


    创新发展动能增强——十年来,我国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从1万亿元增加到2.8万亿元,居世界第二位。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不断加强,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载人航天、探月探火、深海深地探测、超级计算机、卫星导航、量子信息、核电技术、新能源技术、大飞机制造、生物医药等取得重大成果,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协调发展成效显著——十年来,第一产业基础地位不断稳固,第二产业创新驱动深入推进,第三产业重点领域蓬勃发展,转型升级成效显著。三大需求结构不断优化,拉动经济增长的协同性明显增强。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更加健全,中部和西部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的比重由2012年的21.3%、19.6%提高到2021年的22%、21.1%。


    绿色发展态势向好——2021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87.5%,比2015年提高6.3个百分点;天然气、水核风光电等清洁能源占能源生产总量的比重为26.4%,比2012年提高11.1个百分点。


    对外开放蹄疾步稳——我国货物进出口占国际市场份额从2012年的10.4%提升到2021年的13.5%。与此同时,外商投资产业布局优化。2021年,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9065亿元,占当年利用外资总额的78.9%,比2012年提高30.7个百分点。


    共享发展扎实推进——我国形成超4亿人口的世界最大规模中等收入群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3.5万元。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卫生体系。


    “新时代十年,是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取得突出成效的十年;是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台阶的十年;是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经济治理能力全面提升的十年;是经济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高质量发展特征更加明显的十年;是深度融入全球经济,对世界经济影响力和贡献率持续提升的十年。”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刘元春说。


    高质量发展再扬帆


    党的二十大报告将高质量发展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着力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高屋建瓴,高质量发展蓝图绘就。


    “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纲目并举,高质量发展路线明晰。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占斌认为,坚持高质量发展就必须要把新发展理念贯彻到位,必须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上,同时,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前进方向,构建一个高水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也要坚持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沿着高质量发展航道,中国经济巨轮将破浪前行,驶入新的壮阔海域。(记者班娟娟陈国峰)

    2022-11-14
  • 数字经济活力迸发

    如今,数字技术作为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先导力量,日益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全过程,深刻改变着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社会治理方式。

    2022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期间发布的《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22》显示,2021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45.5万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39.8%。我国加速推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提升数字政府效能,提高公共服务数字化水平,加强网络空间综合治理体系建设和网络空间法治化进程,强化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治理,深化网络空间国际交流合作,互联网发展取得新成就。

    催生新业态新模式

    可以长时间进行空中作业的“飞艇无人机”、通过小程序一键呼叫的充电桩、可以帮助外卖骑手识别风险的“智能头盔”……在2022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期间的“互联网之光”博览会上,这些深刻改变人们生活的前沿科技产品深受参会者青睐。

    在爱普生公司展台,一款增强现实眼镜吸引了众多参会者前来体验。“效果很逼真,看着是一个立体的青花瓷。”一位参会者戴上增强现实眼镜观看墙上的图案后说。

    爱普生(中国)有限公司智能眼镜产品经理李娜向记者介绍,该眼镜正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游乐园、美术馆和博物馆等旅游景点,它可以为游客显示360度视频和增强现实内容。在海外,爱普生的智能眼镜还被用于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为听力障碍人士显示对话文字,为歌剧院观众显示实时翻译字幕等。

    当前,生活服务数字化消费已成为我国消费增长的重要驱动力之一,网约车、外卖等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数字化就业成为新增就业的重要来源。数字经济发展产生了数字藏品等新业态新模式,催生了互联网营销师、网约配送员等职业。

    中国网络空间研究院副院长李颖新表示,一年来,数字惠民便民取得不小成就,数字社会建设取得新进展。公共服务更加智慧便捷,城乡发展和治理模式不断创新,数字社会建设更加均衡包容。

    中国智慧城市工作委员会预测,2022年,我国智慧城市市场规模将达到25万亿元。当前,城乡“数字鸿沟”进一步弥合,农业信息化应用场景日趋丰富,农村数字化治理程度不断提高。“互联网+政务服务”持续向乡村延伸,通过线上方式推进医疗、教育等优质资源下沉,乡村钉、村村享等数字化平台的应用改进了乡村治理工作。

    我国一体化政务服务能力不断提高,政务事项办理效率和便捷度大幅度提升,网上办、掌上办、一网通办深入推进,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实名注册用户超过9.5亿人,总使用量超过620亿人次,推动90.5%的省级行政许可事项实现网上受理和“最多跑一次”,平均承诺时限压缩51%。

    驱动生产方式变革

    推动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传统行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将为经济发展增添新动能。“5G+工业互联网”典型场景和重点行业应用增多,涌现出数字工厂、智慧矿山等新模式。

    “开展数字化和产业升级,企业首先关注的是那些真正产生高价值的数字化应用场景,头部企业在这方面要加强示范引领。”中兴通讯高级副总裁刘健表示,中兴通讯积极探索典型场景,以制造领域为例,将南京滨江工厂打造为实践基地,开展“5G智造5G”智能制造试点。经过两年多的改造,滨江工厂不仅实现了从单点应用到产线流程的全面优化,还由线到面,逐步从产线应用拓展至车间和园区的整体运营,全面覆盖各类业务,让“5G智造5G”成为现实。

    工业数字化转型助力企业实现智能控制、运营优化和生产组织方式优化变革,推动产业链和供应链升级。截至6月份,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和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分别达到55.7%和75.1%。

    通过“拎包入住”式的软件服务,帮助中小微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

    今年,360集团推出了“企业安全云”服务,把安全服务软件免费开放给中小微企业使用,目前已有近百万中小微企业受益。为进一步加速中小微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进展,360集团创始人周鸿祎表示,公司已上线软件服务商店,汇集市场上各个厂商的各类软件服务应用,让中小微企业可以像去超市购物一样按需求选用。

    数据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关键生产要素,是国家基础性战略性资源,也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2021年,我国数据产量达到6.6ZB,同比增加29.4%,位列全球第二位。

    “数据已成为整个社会新的细胞,数字基础设施构成社会新的骨架,产业数字化成为社会运行新的肌理。”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勇认为,数字经济发展经历了从数字化的大流通到数字化的大物流,再到数字化的大计算三个阶段,一直都深植于实体经济。

    筑牢网络安全基底

    人工智能、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深刻改变人类生活生产方式的同时,也相应带来新的风险与挑战。

    研发软件安全的智能检测手段和工具,是防范技术风险的有效方案。“为避免人工智能技术滥用,我们推出的深度伪造内容检测平台DeepReal,通过辨识伪造内容和真实内容的表征差异性,挖掘不同生成途径的深度伪造内容一致性特征,可以快速、精准地对图像、视频、音频内容进行真伪鉴别。”北京瑞莱智慧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田天说。

    此外,勒索软件攻击产业化、分布式阻断服务攻击手段不断衍化也为网络安全形势带来挑战。勒索病毒入侵电脑后,会导致其业务数据不可逆加密,并横向渗透产生二次危害。

    “我们的终端安全防勒索解决方案采用诱饵引擎,在未知类型勒索病毒试图加密时发现并阻断其加密行为,可有效守护主机安全。在攻防对抗的各个阶段进行防护,不仅可以做到威胁攻击审计,而且还可以防止黑客进行渗透攻击。”杭州安恒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刘思宇说。

    筑牢网络安全底座既靠技防也靠人防。强化网络安全关键技术创新,加强产业融合,培育领航企业,逐步完善网络安全人才培养机制,不断推动高等院校与行业企业合作育人、协同创新,逐渐形成人才培养、技术创新、产业发展的良好生态。

    “我们设有8个网络安全实验室,攻克云计算、物联网、车联网、自动化攻防等技术难点。同时,与清华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在共建网络空间安全实验室、建设学科、培养人才、培训师资等方面展开深入合作。”绿盟科技集团副总裁陈珂介绍,前不久,绿盟科技与清华大学合办的未来互联网安全联合研究中心落地建成,将直击科技创新痛点,有效链接基础研究与科研成果转化。(记者崔国强李芃达)

    2022-11-11
  • 已办理制造业中小微企业缓缴税费超五千亿元 政策有温度 助企添活力(经济新方位·助力中小企业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根基,为支持制造业中小微企业纾困发展,各地各部门积极施策,出台了一系列举措。国家税务总局联合财政部于2021年10月和2022年2月分别发布公告,明确制造业中小微企业缓缴税费政策。政策实施以来,全国已累计为305万户制造业中小微企业办理缓缴税费5256亿元。

    今年9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进一步加大纾困政策力度,对制造业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前期缓缴的税费,9月1日起期限届满后再延长4个月。

    缓缴政策实施效果如何?缓税政策延期后,税务部门采取了哪些措施确保政策落实到位?记者进行了采访。

    税费缓缴帮助企业渡过难关、扩大生产、加大创新

    位于河南省鹤壁市的河南太行全利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振动机械、环保设备、输送设备、电炉节能炼钢技术研究开发与生产的高新技术企业。为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延长产业链条、扩大经营规模,2021年起,公司开始筹建年产30万吨冶金机械铸件项目,对现有电弧炉炼钢铸钢生产线进行技术改造。

    “在投入大量资金进行项目升级的关键时期,制造业中小微企业延缓缴纳部分税费的政策给我们加快项目建设带来了巨大支持。”太行全利重工副总经理师建国说,利用税费缓缴带来的现金流,公司迅速启动了原有厂房、仓库等设施的拆除搬迁工作,重新建设智能仓库及电器车间,并配套采购了三台起重机。

    “今年以来,税费缓缴、增值税留抵退税、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产生的1055万元税费红利,助力我们的项目建设往前推进了一大步。”看着眼前新建厂房雏形初现,师建国特别高兴。

    缓税政策的实施不仅让中型企业能“喘口气”“进一程”,专心扩大生产、加大创新,也为小微企业渡过难关注入了“强心剂”。

    “缓税政策出台后,我心里的石头终于落地了。”重庆博威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主要负责人张福生说,企业销售资金回笼困难、周转压力加大,税费缓缴的钱帮企业及时支付了部分材料货款和员工工资,度过了现金流危机。

    缓税政策延期,累计缓缴时间最长可达13个月

    “之前缓缴的税费原本前些天就要到期了,没想到税费缓缴政策继续延长,真是太惊喜了。”得知缓税政策延期,浙江坤诚塑业有限公司负责人林成实说。

    坤诚塑业是一家以塑料编织袋制造为主的高新技术企业,去年公司销售因疫情受到较大影响,加之原材料涨价、竞争加剧等因素影响,现金流紧张。“去年12月我们办理了税费缓缴30余万元,有效缓解了当时资金周转的困难。今年缓缴政策再延续,算起来这笔税费一共延缓了13个月,对我们接下来增加原材料采购量、保障旺季生产需求都很有帮助。”林成实说。

    “在经济下行压力背景下,缓缴政策为制造业中小微企业平稳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托底作用,能有效为企业‘活血’‘送暖’。”国家税务总局征管和科技发展司副司长付扬帆说,再次延续实施缓缴税费政策,累计缓缴时间最长可达13个月。据估算,缓缴税费政策总体上预计可为制造业中小微企业节省融资成本超过200亿元,既进一步缓解制造业中小微企业资金占用压力,又进一步减轻这些企业的财务成本负担,助力企业渡过难关。

    缓税政策延期,师建国心里也轻松了许多:“目前公司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研发新技术、拓展新项目都离不开大量资金的投入。税费缓缴政策的延续实施,让我们的发展更从容。30万吨冶金机械铸件项目有望在今年内完工,完工后将大幅提高智能化水平和产品质量,实现产量、销售额齐增。”

    简化操作流程,及时提示引导,释放最大红利

    “打开电子税务局就能看到税费缓缴的提示,可根据自己实际情况选择是否缓缴,一键操作就可享受政策,简单又方便。”河北石家庄市华新药业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李志鹏说。

    “我们通过‘前台+后台+税源管理单位’三级联动,利用12366纳税服务热线、电子税务局、税企微信交流群、短信、电话等方式逐户通知符合条件的纳税人缴费人,确保纳税人应知尽知、应享尽享。”石家庄市税务局副局长李晨光说。

    缓税政策实施以来,各地税务部门积极加强宣传辅导,确保政策落实落细。在浙江,温州市税务部门深挖税收大数据,精准筛选符合条件的企业名单,及时推送“红利清单”进行政策辅导提醒;在辽宁,营口自贸区税务部门积极开展线上辅导,对纳税人进行一对一、点对点服务,同时在办税服务厅增设咨询办理窗口方便纳税人;在湖北,武汉市税务部门对企业担心因享受缓缴政策而影响银行贷款审批的情况,与财政、金融等部门协调沟通,为企业提供相关证明,解除后顾之忧。

    付扬帆表示,为确保政策落实有温度、有速度,税务部门及时优化升级了信息系统,无需纳税人操作,原先缓缴的税费缴款期限自动延长4个月。对纳税人在缓缴期限内提前缴纳已缓缴的税费,信息系统自动提示纳税人进一步确认,引导其应享尽享。

    “对在9月1日至公告发布前已缴纳入库的缓缴税费,纳税人可自愿选择申请办理退税并享受缓缴政策,税务部门将提供点对点退税服务。同时,在缓缴税费到期后,企业确有资金困难不能按时缴纳的,可依照税收征管法规定申请办理延期缴纳。”付扬帆说。(记者王观)

    2022-11-11
  • 创新赋能产业发展 市场主体新活力加速迸发

    我国市场主体总量持续增长,结构和质量优化升级。市场监管总局最新数据显示,我国“四新经济”企业蓬勃发展,目前登记在册“四新经济”企业达2300多万户,占全部企业的46.4%。随着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经济发展内生动力显著提升。

    目前,以推动市场主体提质增效为目标,多地多部门正在加快通过创新赋能,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新活力。

    “四新经济”企业蓬勃发展

    艾德克斯电子(南京)有限公司是一家深耕精密测试测量仪器制造的企业,“从成立以来,公司就注重研发投入,攻关核心技术。”该公司营销总监张韵向记者表示,目前,公司每年会将不少于企业营收的20%投入到研发创新,已建有两座研发中心,研发工程师占企业总员工数40%以上,拥有140余项专利,自主研发的900多个型号产品已投入市场。

    “在新技术的赋能下,公司获得了快速发展。”张韵说,公司生产的高压电源测试系统已入选第六批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名单,填补了高端功率测试仪器设备领域国产化的空白。

    当前,我国企业的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市场监管总局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拥有专利的企业达113.3万户,授权专利共1551.2万件。其中拥有发明专利的企业33.3万户,授权发明专利225.5万件,分别是2012年的8.2倍和11.1倍。授权专利主要集中在“制造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占比分别达52.5%和21.3%。

    北京值得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消费产业的科技集团,自创立以来,该公司始终保持对消费市场的密切关注,致力于推动用创新引领行业发展。“今年‘双11’大促开门红期间,仅用14小时56分,公司科学消费指南‘什么值得买’销售额已超越去年全年。”什么值得买“双11”项目总负责人张宇昂介绍。

    这样的企业比比皆是。市场监管总局数据显示,我国市场主体结构和质量优化升级,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登记在册“四新经济”企业达2300多万户,占全部企业的46.4%;“四新经济”年新设企业由2012年的74万户持续增长至2021年的384万户,不断为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力提升积蓄新动能。

    市场监管总局相关负责人指出,疫情以来,“四新经济”企业增速高于同期企业总体增长水平,成为市场经济的新增长点。

    创新加快赋能产业发展

    作为科技信息数据资源平台,八月瓜“创新大脑”已为80余万科研人员提供技术检索、查新及分析服务,在降低研发成本投入的同时,也进一步提高了研发效率。

    “依托八月瓜‘创新大脑’推出的技术尽职调查服务,可以重点解决对高精尖技术先进性判断不足、难以决策的痛点,从先进性、创新度、成熟度、转化条件、市场前景等数十个维度进行对比分析,推动重大投资项目决策科学化。”八月瓜创新事业中心总监任华星介绍道。

    创新驱动让市场主体“跑”得轻快,同时赋能产业优化升级,提升经济发展内生动力。

    这从各地陆续发布的数据中可以得到佐证。

    比如,山东省9月份千家企业调查显示,技术密集型企业综合运营指数为53.4%,高于全部调查企业4.0个百分点;截至10月28日,深圳市规模以上工业“专精特新”企业有3040家,前三季度“专精特新”企业合计增加值同比增长11.4%。

    “当前市场主体的结构变化,体现了我国经济发展的韧性以及‘四新经济’的活跃度。通过创新赋能,将更好满足市场需求和未来经济发展方向。”厦门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孙传旺表示。

    激发市场主体新活力

    支持个体工商户及小微企业转型发展、支持中小企业做精做专,支持企业科技创新;以推动市场主体提质增效为目标,把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新兴产业重点培育、未来产业谋篇布局贯通起来……眼下,多地多部门通过培育壮大市场主体,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无锡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吴琦指出,当前,市场主体通过创新赋能产业发展主要有三种路径,一是通过技术创新,提高传统生产要素的价值转化效率,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协同水平;二是创造更多新业态、新模式、新产品,在更好服务客户需求的同时推动产业发展;三是深化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服务水平和质量,推动传统业态转型升级。

    着眼未来,如何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新活力?孙传旺建议,对于政府部门而言,需明确市场主体转型方向。加快出台新兴产业发展目录和有利于“四新经济”市场主体市场准入的制度规定,让市场主体“愿转”“敢转”“会转”。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强化“四新经济”公共基础平台服务,健全完善数字基础设施,赋能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加快推进产业数字化。此外,建立包容审慎的监管机制,引导“四新经济”企业规范经营、有序发展。

    对于广大市场主体而言,孙传旺认为,要不断强化自主创新。一是加快研发新技术,增强以技术为核心的综合竞争力。二是立足市场需求,瞄准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新型产业发展方向,不断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率。三是开拓发展新业态,通过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赋能,推动传统生产运营和服务业态转型升级;充分利用“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等新模式,加快企业内部要素重组优化和创新发展。(记者班娟娟)

    2022-11-10
  • 中消协发布“双11”消费提示:留心促销规则

    每到“双11”购物季,“全年低价”“巨惠特卖”的促销广告铺天盖地,商家推出预售、满减、红包、优惠券等促销手段,各类“种草视频”“安利软文”接踵而至。根据往年“双11”期间消费投诉热点,中消协提醒广大消费者,留心促销规则,理性购买勿跟风,明晓规则好维权。


    留心促销规则

    今年“双11”,不少电商平台推出了新的保价政策,也有不少消费者反映,不同平台和商家的保价规定复杂繁多,一不小心就可能被套路。比如,“花高价”购买的商品半夜降价,商家以“优惠券、赠品等活动不在保价范围内”为由拒绝退差价。有的商家甚至下架商品直播链接,以此逃避保价规则。

    中消协建议,消费者提前明确保价时间、保价方式、价格范围等规定细则,并及时咨询商家和平台客服,必要时留存聊天记录、广告宣传页面截图等证据,便于遇到纠纷后维权。

    通常情况下“定金”支付后,如果消费者没有在规定时间内支付尾款,或因自身原因不想购买,“定金”不予退还。建议消费者在下单前,认真阅读各平台和商家的预售及促销规定,详细了解定金及尾款支付时间、退还条件以及优惠券使用条件、折扣范围和期限等内容。切勿冲动支付定金,也不要忘记在规定时间内支付尾款。

    理性购买勿跟风

    针对直播带货产品质量良莠不齐、售后服务缺位、维权困难等问题,中消协建议,消费者尽量选择资质全、信誉高、口碑好的正规直播平台,甄别直播商家是否有营业执照,不要随意点击非官方或陌生的直播邀请和链接;下单前了解清楚商品主体信息、功能功效、价格质保等情况,关注商品的购买评价与其直播间商品的相符性;购买后及时截屏或录制商品的广告宣传、直播画面、聊天记录、支付凭证等相关证据,以防商家下架直播视频。

    中消协倡导,消费者不要盲目跟风购买,也不要被“低价爆款”“拍一赠多”等宣传迷惑而冲动消费,应该更加注重商品质量及服务,践行绿色低碳消费理念。

    加强个人信息保护

    在往年的投诉案例中,不少消费者反映营销类短信无法退订,甚至自己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就订阅了品牌信息,总是被各类促销信息和推销电话骚扰。

    中消协提醒广大消费者,仔细阅读各电商平台和第三方支付平台的相关隐私政策及条款,非必要不提供个人相关信息,尤其是身份证、银行卡以及各类验证码等重要信息。同时,及时销毁带有个人信息的资料单据,防止因随意丢弃、使用不当等造成个人信息泄露。

    消费者还要谨防各类电信诈骗。中消协建议,慎点红包领取及促销短信链接,如收到类似“免费中奖”“红包领取”等短信,尤其是页面跳转到其他网页并要求填写个人信息才可兑奖的情况,其中有可能包含钓鱼网站和木马病毒;谨慎甄别购物平台,不随意点击网页、软件中的不明链接和弹窗进行交易,切勿私下进行汇款、转账;如果接到快递丢失、商品缺货、退货退款等信息或电话时,应及时联系平台和商家及物流公司的官方客服确认核实。

    2022-11-10
  • 个人养老金业务加速落地 配套细则陆续出台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五部门日前联合发布《个人养老金实施办法》,对于个人养老金业务管理和运作流程等多个方面作出明确规定。同日,银保监会也发布了《商业银行和理财公司个人养老金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暂行办法》)。


    业内专家认为,《暂行办法》内容详细,既有制度安排又具有可操作性,或将成为个人养老金领域第一个规范性文件,将在规范个人养老金业务发展、完善第三支柱养老保险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个人养老金业务

    实行“一人一户”

    个人养老金业务是指商业银行和理财公司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开展的,市场化运营、政府提供政策支持,实现养老保险补充功能的业务。

    “《暂行办法》是《个人养老金实施办法》的具体落实和细化,办法明确商业银行、相关平台功能和监管主体,对相关业务开展提出具体要求,这为未来业务的开展指明了方向。”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表示。

    其中,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是个人养老金制度的关键,能够直观体现个人权益,方便职工个人操作,完整记录信息,将促进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健康发展。

    如何办理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根据规定,参加人参加个人养老金制度,首先要开立个人养老金账户。由参加人通过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在个人养老金信息管理服务平台开立,用于记载参加人全流程信息,作为参加个人养老金制度、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基础。开立个人养老金账户以后,还需要在符合规定的商业银行开立资金账户。

    值得注意的是,这两个账户都具有唯一性,且互相对应。其中,通过商业银行渠道,可以一次性开立这两个账户。参加人只能选择一家符合条件的商业银行确定一个资金账户,商业银行只能为同一参加人开立一个资金账户。

    个人购买

    可享诸多优惠

    养老金产品是个人养老金业务落地的关键。《暂行办法》明确,个人养老金产品是指符合金融监管机构要求,运作安全、成熟稳定、标的规范、侧重长期保值的金融产品。包括个人养老储蓄、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个人养老金保险产品、个人养老金公募基金产品等。

    不同产品差别较大,适用人群和特点各不一样。总体来看,个人养老金产品可以分为三类,一是保障类,主要是商业养老保险产品;二是储蓄类,主要是养老专项储蓄等,重在保值;三是投资类,包括理财产品和公募基金。

    除了通过投资不同产品实现养老金的保值增值外,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规定,个人购买个人养老金产品最直接的好处是能够享受税收优惠。

    财政部、税务总局11月4日发布的《关于个人养老金有关个人所得税政策的公告》显示,自2022年1月1日起,对个人养老金实施递延纳税优惠政策。在缴费环节,个人向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的缴费,按照12000元/年的限额标准,在综合所得或经营所得中据实扣除。

    此外,购买个人养老金产品还可减免相关费率及手续费。其中包括,商业银行对资金账户免收年费、账户管理费、短信费、转账手续费;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发行机构、销售机构和托管机构应在商业可持续基础上,对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的管理费和托管费设置优惠的费率标准,豁免认(申)购费等销售费用。

    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财政及金融管理部门可在财政税收、产品准入等方面采取更多的支持政策,比如将养老理财、养老保险、养老基金等纳入税收递延账户并降低整体税率,以此鼓励更多的人通过选择养老金融产品来更好地满足养老需求。

    前景广阔

    市场期待试点落地

    当前,我国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存在发展不充分不均衡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对第一支柱基本养老保险依赖程度较高,呈现“一支独大”的结构特征;第二支柱企业(职业)年金发展缓慢;以个人养老储蓄投资形成的第三支柱尚在初步探索过程中,未建立起完善的制度安排。在此背景下,个人养老金制度出台可谓正当其时。

    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制度将给商业银行带来新的发展机遇。“短期内以银行理财子公司等为代表的产品收益稳定、综合风险较低的资管机构,有望在个人养老金账户试点初期获取更大的市场份额与增量资金,抢占市场先机。”光大证券研究所金融业首席分析师王一峰认为,银行理财能够通过自身丰富的客户资源和信用优势,获取较大的市场份额,在目前个人投资者投资风格偏向保守的情况下,有望吸收更多资金。

    据王一峰测算,参加人每年缴纳个人养老金额度上限为12000元,假设全国约6510万纳税人在税优激励下全额参与其中,则每年第三支柱规模可达0.78万亿元,以此速率累积到2030年,总规模可达6.25万亿元,未来若能加大税收优惠力度,将进一步促进第三支柱发展。

    近期,多家头部券商已通过首轮个人养老金行业平台对接验收测试,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结算)近日向券商反馈了测试结果。国有大行已开始小范围内测首批个人养老金账户,保险公司、基金公司等也在积极准备相应产品及流程。

    董希淼表示,商业银行、理财公司应着眼于养老市场长远发展,努力抓住资管、存款、托管等直接业务机会,挖掘账户、发卡、结算等间接业务机会。从组织架构看,有条件的银行可设立养老金融事业部或专门组建养老金融服务专营机构,如设立养老金管理公司,以增强养老领域金融服务能力。除商业银行、理财公司外,保险公司、基金公司等也应积极探索个人养老金业务。

    王一峰表示,长期来看个人养老金账户制趋于成熟后,产品开发与投资能力将成为核心竞争力。未来投资限制逐步放开后,随着投资者投资需求趋向多元化,权益类产品有望成为个人养老金主要投向。各资管机构应聚焦于多元化产品开发,以精准满足投资者需求,提升服务水平,同时加强投资端建设,用优异业绩吸引更多增量资金,实现规模效应。(记者向家莹)

    2022-11-09
  • 稳预期增后劲 民间投资将迎扩容提质

    民间投资占全社会投资一半以上,是稳增长、调结构的重要力量。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进一步完善政策环境加大力度支持民间投资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支持民间投资参与102项重大工程等项目建设、支持制造业民间投资转型升级等21条举措。

    眼下,不少地方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着力促进民间投资合理增长、引导民间投资高质量发展。专家认为,用市场办法、改革举措激发民间投资活力,有利于调动各方投资积极性,促进稳投资稳增长,更好稳定市场预期、增强发展后劲。

    着力扩大民间投资

    前三季度,湖北省民间投资同比增长12.8%;福建省民间投资增长8.1%;浙江省民间投资增长5.5%……近来,地方陆续发布的数据显示,民间投资总体稳定向好。

    民间投资是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主力军。今年以来,我国民间投资占整体投资的比重超过55%。不过,受国内外复杂经济形势影响,民间投资增速有所放缓。前三季度民间投资累计同比增长2.0%,比整体投资增速低3.9个百分点。

    如何有效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促进投资持续向好?10月26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在部署持续落实好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措施时提出,推动扩投资促消费政策加快见效,并再次明确“支持民间投资参与重大项目”。

    哪些重大项目让民间投资“有的投”?《意见》强调,支持民间投资参与102项重大工程等项目建设。

    根据《意见》,除了已确定的交通、水利等项目在招投标中对民间投资一视同仁外,还将支持民营企业参与铁路、高速公路、港口码头及相关站场、服务设施建设。鼓励民间投资以城市基础设施等为重点,通过综合开发模式参与重点项目建设。鼓励民营企业加大太阳能发电、风电、生物质发电、储能等节能降碳领域投资力度。

    支持民间投资参与科技创新项目建设,也将进一步拓宽民间投资领域。其中,鼓励民间资本积极参与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国家能源研发创新平台、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建设;鼓励平台企业加快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操作系统、处理器等领域重点项目建设等成为重点方向。

    重大项目建设钱从哪里来?据悉,在充分发挥政府投资引导撬动作用方面,将利用投资补助、贷款贴息等方式,用好政府出资产业引导基金,推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等;在加强民间投资融资支持方面,将建立和完善社会资本投融资合作对接机制、加大对民营企业发债融资的支持力度、支持民营企业创新融资方式等。

    提升民间投资质量

    日前,欣旺达东风宜昌动力电池生产基地项目开工,该项目总投资120亿元,规划年产30亿瓦时新能源动力电池,建成达产后预计年产值超过240亿元。此前不久,欣旺达与义乌市签订投资协议,计划总投入约213亿元,建设动力电池及储能电池总产能约50亿瓦时生产基地。

    如今,在我国动力电池领域,已涌现出宁德时代、欣旺达、国轩高科等一批民营企业。

    这只是一个缩影。细看各地民间投资结构,也可以窥见其“升级”趋势。前三季度,山东省民间投资同比增长2.1%,其中制造业民间投资增长14.1%;云南省产业民间投资同比增长37.5%,比1至8月提高1.3个百分点,拉动全部投资增长7.1个百分点;山西省民间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7.0%,占高技术产业投资比重达到53.4%。

    在拓宽民间投资领域的同时,引导民间投资高质量发展成为施策重点。《意见》提出,支持制造业民间投资转型升级,鼓励民间投资更多依靠创新驱动发展,引导民间投资积极参与乡村振兴等。

    其中,明确鼓励民营企业积极加大先进制造业投资,持续提升核心竞争力。鼓励民营企业应用先进适用技术,加快设备更新升级,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制造业民间投资增长16.5%,远远高于民间投资整体增速。“制造业投资中,民间投资占比约为七成。当前支持制造业民间投资转型升级的必要性和迫切性较高。”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

    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范若滢表示,拓宽民营企业投资空间,有利于增强制造业投资韧性,增强经济动力。同时,提高民间资本参与新基建项目、产业转型升级、高技术发展、环境保护等领域的积极性,也有利于促进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

    王青指出,当前新增的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主要流向国有制造业企业,这与民营制造业企业信用信息不完整,银行难以判断信用风险有关,也在一定程度上与银行考核、激励力度不足有关。预计后期不排除出台针对银行支持民间投资的考核约束,以及设立类似支小再贷款的支持民间投资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可能。

    改善预期增强信心

    专家表示,进一步拓宽民间投资领域,有助于尽快推动民间投资增速回稳向上,引导民间投资高质量发展,也将产生长期效应,改善经济潜在增长动力。不过,从“有的投”到“愿意投”,还要进一步稳定市场预期,增强民间投资信心。

    《意见》明确,持续推动合理降低企业税费负担,鼓励金融机构合理让利,推进降低企业用能、用地、房屋租金等成本。及时研究解决突出问题,切实降低民营企业生产经营成本,推动政策红利应享尽享。

    同时,落实鼓励民营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为资本设立“红绿灯”,推出一批“绿灯”投资案例,规范和引导资本健康发展。

    中国企业联合会研究部研究员刘兴国表示,在落实落细惠企政策、切实减轻民营企业成本费用负担、增强盈利能力的同时,还要进一步采取措施刺激有效需求增加,为民营企业创造和拓展市场空间,改善经营预期。此外,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和垄断领域改革,推动国有企业积极与民营企业合作,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更多机会。(记者汪子旭班娟娟)

    2022-11-09
  • 国家发展改革委21条举措加大力度支持民间投资发展

    新华社北京11月7日电(记者安蓓)记者7日了解到,国家发展改革委于近日出台文件,以21条举措进一步完善政策环境,加大力度支持民间投资发展。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进一步完善政策环境加大力度支持民间投资发展的意见》指出,民间投资占全社会投资一半以上,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加大政策支持,用市场办法、改革举措激发民间投资活力,有利于调动各方投资积极性、稳定市场预期、增加就业岗位、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助力实现中国式现代化。

    意见明确发挥重大项目牵引和政府投资撬动作用,支持民间投资参与102项重大工程等项目建设,发挥政府投资引导带动作用,支持民间投资参与科技创新项目建设。意见强调,要推动民间投资项目加快实施。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民间投资项目前期工作,健全完善政府守信践诺机制。地方各级政府要严格履行依法依规作出的政策承诺,对中小企业账款拖欠问题要抓紧按要求化解。加大失信惩戒力度,将政府拖欠账款且拒不履行司法裁判等失信信息纳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并向社会公开。

    意见指出,要引导民间投资高质量发展,支持制造业民间投资转型升级,鼓励民间投资更多依靠创新驱动发展,引导民间投资积极参与乡村振兴,探索开展投资项目环境、社会和治理评价。要鼓励民间投资以多种方式盘活存量资产。加强民间投资融资支持。促进民间投资健康发展。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在防止资本无序扩张的前提下设立“红绿灯”,推出一批“绿灯”投资案例,规范和引导资本健康发展。

    2022-11-08
  • 廊坊数字经济赋能高质量发展

    在家照镜子一扫描脸,镜面就能弹出健康监测报告;穿戴VR设备,躺在椅子上能全景浏览廊坊各地著名文旅景点;利用遥感技术“天眼”,坐电脑前可快速发现区域内水体污染源的类型、位置,减少现场奔波……

    如今在河北廊坊,数字经济发展成果丰硕。

    早在2009年“大数据”概念还未广为人知时,廊坊就发挥紧邻首都的区位优势,启动了以润泽国际信息港为代表的数据中心建设。“廊坊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机遇,大力发展现代商贸物流和数字经济。特别是廊坊市区距北京市中心仅40公里,网络时延与北京相当,发展数字经济区位优势明显。”廊坊市委书记王立彤表示。

    近年来,廊坊聚焦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字化治理、数据价值化等方向,加强数字经济,赋能高质量发展。

    “数”聚廊坊,做大做强数据产业,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坚实基础。

    在润泽国际信息港A—5数据中心,走进恒温恒湿机房,一组组机柜整齐排列。蓝光闪烁的硬盘里,存储着海量数据信息。据介绍,润泽国际信息港共设计建设了22栋高等级云计算数据中心,机房面积100万平方米,可容纳约13万个机柜。

    为保障设备安全运行,润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依托大数据、液冷、智能风墙等先进技术,打造“数据中心智能低碳全域制冷系统”,在保证供电安全可靠、整体制冷效果提升的同时,将节能率提高了10.7%,进一步实现绿色低碳发展。今年9月15日,该系统荣获中国电子技术节能协会评定的2022年“云计算中心科技奖卓越奖”。

    “润泽科技以‘稳定、安全、可靠、绿色’为运营发展目标,在大数据中心、算力基础设施和智能算力产业持续投入,深耕数据要素厚重‘底座’,为数字经济蓬勃发展贡献力量。”润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周超男说。

    目前,润泽国际信息港、华为云数据中心等41家数据中心落户廊坊,整体上架机柜数量达9.5万个,已投运服务器80万台。2022年上半年,全市电子信息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55.35亿元,规模全省第一。

    “智”惠廊坊,廊坊积极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推进商贸物流、装备制造等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近日,走进京东物流廊坊“亚洲一号”智能物流中心的现代化物流仓内,一排排钢结构货架鳞次栉比,10台22米高的自动化堆垛机械辗转腾挪,进行上架和拣货。

    “廊坊正加快构建背靠京津、辐射全国甚至全球的现代化商贸物流体系,中通、圆通、申通、韵达等企业北方总部基地已落户廊坊或已达成意向。”廊坊市邮政管理局副局长张惠荣说。

    廊坊“亚洲一号”智能物流中心仓采用自动识别、数据挖掘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整体运营效率较以往提升了3倍。该中心目前日均单量25万单,高峰期可达50万单。

    目前,廊坊拥有省级数字化车间35家。廊坊还引进高层次人才,培育青年拔尖人才,并在科研项目上给予资金支持,为数字经济夯实人才基础。

    “用”在廊坊,廊坊大力推进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创新应用落地,赋能经济社会各领域。其中,廊坊推进智慧城市建设,让创新成果惠及百姓。

    10月13日上午,一台宽1.5米、长2米,通体黑色的5G人工智能巡逻车行驶在廊坊临空经济区道路上。车顶安装360度高清摄像头,沿街拍摄。

    “翔泰路有无照经营游商”“室外公共区域乱停车”……拍摄图像同步上传临空经济区智慧城市运营管理平台,系统自动识别其中违规停车、违规占道经营等行为,红圈框定,生成工单派给相关人员赶赴现场处置,并上报结果形成闭环。

    “巡逻车在60公里时速下识别准确率达90%。”廊坊临空城市资源经营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贾国良说。

    此时,在临空经济区智慧城市运营管理中心,全区3D地图铺满大屏,街道、楼宇、田地一目了然。巡逻车图标沿着道路行进,四周楼宇间或道路上,星罗棋布的蓝色光点在移动。

    “光点是环卫工及市政工作人员的位置,我们脖子上挂着的工作牌里有信号定位装置,还能呼叫,便于以最快速度处置相关情况。”贾国良说。

    此外,廊坊不断提升政务服务数字化水平,将与企业和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事项向线上推进,让数据多跑腿,群众少跑路。

    廊坊市行政审批局政务服务中心副主任金鑫介绍,他们积极与人社、交通、环保等有关部门协调配合,将社保、生活缴费、邮政快递、职业资格、企业服务、交通出行、准营准办等218项便民服务内容顺利接入“冀时办”,百姓可以“指尖办”。

    目前,廊坊建成智慧平安社区194个,市级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达到96.8%,扎实服务企业和群众。全市高新技术企业由2015年的135家增至2020年的905家,增长了5.7倍。(本报记者徐运平张腾扬)

    2022-11-08
  • “新”生活、“酷”科技、“潮”消费——进博会消费品展区纵览

    新华社上海11月6日电(记者周蕊、王默玲、杨溢仁)绿色可持续理念贯穿始终,美妆“黑科技”亮眼登场,消费新趋势竞相涌现……在第五届进博会的消费品展区,超过7万平方米的空间里,围绕“新”生活、“酷”科技、“最”潮流三大方向,来自全世界的消费好物集聚于此。



    11月5日,在第五届进博会消费品展区拍摄的乐高展品。新华社记者张建松摄

    拥抱绿色“新”生活

    “你看这张微微发黄的纸,它就是我们今年在进博会上全球首发的‘BBC纤维絮纸’。”在金光集团App的展台上,一系列添加了“BBC纤维絮纸”材料的可降解餐具被放在了最显眼的地方,项目负责人江圣熙介绍道,“普通的可降解塑料虽然对环境相对友好,但相比化石原料制成的塑料制品,其耐用度、耐高温性等方面均有所欠缺。但可分解塑料中若加入了这款纤维絮纸,其物理性、耐热性都会显著提升,且能实现更快速地降解。”

    连续五年参展的花王集团,本次展示的新品的包装容器未来都将采用回收再利用的再生树脂作为原材料,相较之前的洗衣液产品,产品包装壳将减少50%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除了给具体的产品“增绿”之外,在松下电器的展台,一个零售便利店的场景被整体“搬”了进来。“在这里你可以看到,我们如何让一整间店铺实现节能减排。”松下电器冷链物流事业部项目经理赵斌说,“通过采用节能环保设备,并使用综合运行管理云平台‘松下环境云’进行远程监控等方式,我们能够让店铺运营更加节能高效,减少设备损耗、降低碳排放。”

    变美还看“酷”科技

    在集聚了全球十大化妆品品牌的消费品展区,变美这件事充满了科技含量,进博会俨然成为美妆领域全球好物的重要首发地。

    欧莱雅带来了一套基于脑电波原理的多传感器、头戴式装置,它能分析出消费者闻到不同香味系列时的情绪反应,从而帮助更好实现香水产品个性化选择。此外,欧莱雅还结合独特的用户定制设计,展示了一款能在家里轻松染发的手持染发设备。

    资生堂则带来了一项“数字皮肤”技术,利用人工智能在计算机上实现皮肤的超高精细度再现和分析,帮助研究人员在三维视角下对皮肤内部的超微细结构自由地进行分析。

    “个性”“定制”是美妆“黑科技”产品中最被高频提到的词汇。在本届进博会带来入浴剂、化妆水、粉底液等多款产品个人定制服务的爱茉莉太平洋,其中国总经理于剑表示,前沿科技将给消费者带来更个性、更科学、更可持续的美妆体验,为未来美妆消费市场开创革新性品类,开拓美丽新思路。

    最“潮”的消费趋势

    左边是中国首发的户外露营设备,右边是全球首发的生态设计山地自行车。迪卡侬展台最前方的两个展示场景正好反映了近来消费领域最热门的两个类目——露营与骑行热。“此外,今年我们还带来了生态设计多功能划船机、海上冲浪风筝等,全方位满足时下消费者对于居家健身、户外露营等运动场景的消费需求。”迪卡侬展台工作人员介绍说。

    今年的消费品展区还专设了文物艺术品板块,有包括佳士得、苏富比等顶尖拍卖行在内的12家境外文物艺术品经营机构参展。

    富艺斯拍卖行中国区总监张文嘉表示:“本次进博会我们精心挑选了十多件出自国际艺坛巨匠和新晋艺术家的风格各异的画作和雕塑,受惠于展期内的免税政策,我们将为国内的藏家提供拍卖以外的收藏途径。我们也期待继续向潜力无穷的中国内地艺术市场延伸,创造更多机遇。”

    2022-11-07
  • 进博会参展商瞄准“银发商机”

    新华社上海11月6日电(记者邹多为、吴振东)蓝牙助听器、无导线心脏起搏器、康复互联网医院……6日,在第五届进博会现场,一大波更智慧、更人性、更普惠的老年人护理产品和适老化服务映入眼帘。

    “2020年,中国银发经济总规模约5.4万亿元,占全球银发市场比重的5.56%,与中国老年人口占全球老年人口20%以上的比重而言,市场发展大有空间。”在虹桥国际经济论坛“全球老龄化机遇共享”分论坛上,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发展司司长欧晓理给出一组数据。

    中国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产生了更多需求,呼唤着更多创新。此次进博会,众多参展商瞄准“银发商机”,发布“健康好物”。

    在医疗器械及医药保健展区,一款运用芯片技术、老人自控按钮即可操作的德国5G智能护理床可以实现智能辅助翻身,输液全程精准监控,心率、呼吸等体征实时监测。

    漫步汽车展区,丰田展示了与清华大学联合推出的最新研究成果——5G智能移动医院。该车配备全自动尿液分析系统、全自动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智能手提出诊箱等,并可与医院实时连线,共享检测结果,实现远程诊疗。

    除了关注健康医疗,老年食品也成为参展企业的发力点。食品及农产品展区里,达能为中国消费者量身定制的中老年奶粉迎合了银发群体的口味和营养需要。

    “中国老年人口规模大、增长快,老年产品和服务市场发展潜力巨大。”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王一鸣说,随着老年人消费需求从“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变,消费层次不断提升,医疗健康、智慧家居、旅游度假、文化娱乐等产业将提质扩容,有效拓展国内需求,孕育经济增长新动能。

    2022-11-07

  • 首 页  上一页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下一页    尾 页  

    版权声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 8629 6259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696号 蒙ICP备160010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