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发行今年制造业中长期贷款签约金额超400亿元

    新华社北京10月21日电(记者侯雪静)记者21日从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了解到,农发行加大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支持力度,今年截至10月20日,已签约项目130个,签约金额444.46亿元;已投放项目25个,投放金额21.02亿元。另外,准备了清单外项目227个,年内贷款需求169.13亿元,充分发挥了“当先导、补短板、逆周期”的职能作用。


    农发行有关负责人表示,农发行建立“四个一”筛选机制,实行一个小组、一套标准、一并会商、一抓到底,确保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方向不偏差、政策无误差。

    2022-10-22
  • “村民们收入涨了好几倍,日子越过越好”

    田埂间,拖拉机隆隆作响。拖拉机上,驾驶员一丝不苟操作。这是非洲国家贝宁中部城市帕拉库“美丽城村”的工作场景。“我们祖祖辈辈以种棉花为生。自从用上拖拉机,以前3天的农活现在半天就能干完。”25岁的拖拉机手伊萨·纳霍姆说。


    “美丽城村”是中国援贝宁棉花技术援助项目组的驻地。中贝棉花技术合作项目始于2013年,通过开展棉花良种选育、种植技术示范、农机技术培训以及农机设备援助等工作,促进贝宁棉花生产提质升级,帮助当地农民脱贫致富。截至目前,项目已累计完成14次培训,培训学员500多人次,覆盖贝宁多个地区。


    今年5月,纳霍姆和另外34名学员参加了2022年度中贝棉花农机技术第一期培训班。在理论和实践课上,他们系统学习了农机基础知识,并熟练掌握了拖拉机、播种机、脱绒机等农机操作要领及日常维修维护技术。“我们全都通过了考试,援助项目还给村里添置了新的农机设备。”中国专家的细致耐心让纳霍姆印象深刻。


    对比村里农业生产模式与往日的不同,纳霍姆连连感叹:“以前,村民们大多采取自给自足的耕种模式,活干得不少,棉花单产却不高。”通过加入项目组负责的棉花种植示范合作社,贝宁多地农村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


    “农户们在中国专家的指导下,不断优化犁地、播种等技术,棉花产量大幅提升。”纳霍姆笑呵呵地说:“村民们收入涨了好几倍,日子越过越好。尤其是一些农业技术员,不仅多次扩建了自家房屋,还购置了属于自己的农机具。”


    同样在培训班上收获满满的还有26岁的当地人森比亚·贝拿宾,他自豪地说:“因为我们能帮村里快速种棉、收棉,现在村民们都叫我们‘棉花超人’。”


    中国援贝宁棉花技术援助项目组组长首小勇介绍,为培训当地农业人才,项目组除了每年举办农机技术培训班,还与驻地附近的奇卡农业职业技术学校合作,吸纳该校毕业班学生到棉花基地实习。中国专家们也借此推广棉花特色种植项目,提升贝宁农民的农业机械化意识和农机使用水平。


    贝宁是非洲重要产棉国,去年全国棉产量达80万吨。“我们将继续加大棉花技术援助力度,进一步降低当地棉农劳动强度,提高生产率、增加当地收入,助力贝宁早日实现农业现代化。”首小勇说。


    中贝在棉花种植领域的合作成果丰硕。贝宁棉花研究院代表西拿表示,在贝中农业专家的通力合作下,明年贝宁全国有望实现产棉100万吨的目标。贝宁农牧渔业部技术顾问巴刚表示,中国援贝宁棉花技术援助项目是贝宁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推动力,“非常感谢中国农业专家的辛苦付出”。(本报记者邹松)

    2022-10-21
  • 31万亿元 彰显中国制造硬实力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我国制造业规模稳居世界第一,明确提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非凡十年,中国制造业屡创奇迹,牢牢站稳世界“C位”,在由大到强之路上勇毅前行。


    依托我国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和世界最大规模的中等收入群体,我国制造业的规模优势不断巩固。制造业增加值从2012年的16.98万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31.4万亿元,占全球比重从22.5%提高到近30%,连续12年保持世界第一制造大国地位。在世界500种主要工业品中,我国有超过四成产品的产量位居世界第一。强大国内市场加快形成,还为我国制造业从规模经济向基于大规模定制的范围经济优势和规模经济优势“双重优势”叠加转变提供条件。同时,全球产业门类最齐全、产业体系最完整、产业链配套能力全球领先等,让中国制造业具备了大而全的优势,具有强大韧性和发展潜力,能迅速构筑起“防波堤”,这在我国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等冲击过程中已得到充分彰显。


    高质量发展的战略主题,指引中国制造业加速向产业链高端进军。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及各部门围绕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围绕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产业技术创新、产业基础再造方面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部门协同、央地联动,形成了横向联动、纵向贯通、各方协同的制造业政策体系,不断优化制造业发展环境。我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中的位势持续攀升,制造业中间品贸易在全球的占比达到20%左右,通信设备、高铁、卫星等成体系走出国门。


    大中小企业协同创新,加速创新向各领域推进,让中国制造业具备了新的优势。企业是创新的主体,十年来,相关激励政策不断完善及落实到位,进一步激发了研发主体投入热情。在最新发布的世界500强企业榜单中,我国工业领域企业有73家入围,比2012年增加28家。新兴产业加速发展、异军突起,成为引领产业结构升级和制造业竞争力提升的重要力量。一些“专精特新”企业立足独门绝技做精做强做优优势产品,全球市场占有率稳居第一方阵。产业创新加快从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向系统能力提升转变,制造业创新迈上新台阶,进入“并跑”甚至“领跑”的行业和领域越来越多,中国制造正向中国创造大步迈进。


    新征程,新要求。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加快建设制造强国”重大任务,首要的是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产业链供应链在关键时刻不能掉链子,是大国经济必须具备的重要特征。锻长板补短板是当下的重任,既要巩固优势产业领先地位,也要在关系安全发展的领域加快补齐短板,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的攻坚战,进一步巩固提升产业链健全、产业体系完备优势,增强我国制造业发展韧性和应对外部冲击的能力。


    创新是第一动力。制造业的核心就是创新,要紧紧扭住技术创新这个战略基点,掌握更多关键核心技术,抢占行业发展制高点。当前,要解决我国制造业部分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技术供给能力与推动高质量发展之间的供需结构性矛盾、供应链安全等问题,关键在于坚持科技自立自强,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战略机遇,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实施关键核心技术和产品攻关工程,着力突破“卡脖子”技术,争取在重点领域取得一系列标志性创新成果。


    制造强则国强。回看过去,成绩斐然,振奋人心;展望未来,任重道远,催人奋进。立足已有规模优势、配套优势和部分领域先发优势,锚定战略目标,中国制造正强筋壮骨、步履铿锵,将为民族复兴夯实发展之基、汇聚前行之力!(金观平)

    2022-10-21
  • 超1.3万亿斤 彰显中国饭碗分量

    党的二十大报告作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的战略安排,要求牢牢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全方位、牢牢、确保……这些词汇语重心长,无不透露出党中央对粮食安全念兹在兹,对中国饭碗高度重视。


    粮食事关国运民生,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只要粮食不出大问题,中国的事就稳得住。”解决十几亿人的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


    民以食为天。一米一面,虽看似平常,却代表着稳稳的幸福。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粮食产量连续7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10年再上一个千亿斤新台阶。在世界粮食市场起伏不定、饥饿依然困扰着部分国家的背景下,中国依靠自身力量做到了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用一个又一个丰收,彰显中国饭碗的底气和分量。


    “谷物总产量稳居世界首位”,大国粮仓的根基一步步夯实,这既是中国人民自己发展取得的伟大成就,也是为世界粮食安全作出的重大贡献。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粮食生产能力不断增强,粮食流通水平明显提升,粮食供给结构不断优化,粮食产业经济稳步发展。2021年,我国粮食产量创历史新高,达到13657亿斤,人均粮食占有量远高于国际公认的400公斤粮食安全线。


    一个国家对粮食的态度,代表了对基本民生的态度。一个执政党对粮食安全的重视程度,体现了对本国全局和世界大势的洞悉程度。从历史来看,如果一个国家粮食不足,发展就会受到延滞,甚至受制于人或被一剑封喉;从世界来看,真正强大的国家、没有软肋的国家,都有能力解决自己的吃饭问题;从国内来看,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必须着眼国家战略需要,稳住农业基本盘、做好“三农”工作。由此来看,新时代我国粮食安全取得突出成就,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打下坚实基础。


    中国道路成就中国饭碗。中央高度重视粮食安全,强调“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一个永恒课题,任何时候这根弦都不能松”“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饭碗主要装中国粮”,农业连续丰收的最大因素在于政策有力。我国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大对粮食生产的支持力度,实施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实行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推出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等一系列政策措施。


    中国智慧铸就大国粮仓。党中央清醒认识到,粮食生产根本在耕地,命脉在水利,出路在科技。10年来,希望的田野发生历史性变革,农业已不是原来的模样:我国累计完成9亿多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靠天吃饭”正得到改变;兴修农田水利,灌溉面积年均增长1.2%,“旱涝保收”梦想照进现实……


    在追求粮食安全的道路上,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什么时候都不能轻言粮食过关了。这是因为,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人们更加关注食物的营养与健康,对粮食供给提出新要求。同时,我国作为人口大国,对粮食问题更应看得深一点、远一点,要居安思危。


    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的要求,关键在夯实,重点在全方位。夯实,意味着措施要硬,执行力要强,各地区各部门要拿出真金白银的举措、真抓实干的劲头,主产区、主销区、产销平衡区都要扛起责任,合力推进。全方位,意味着既要从物质基础上想办法,又要在改革创新方面做文章;既要打牢种子、农机等物质基础,做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又要创新农业经营体系,培育新型生产和服务主体。


    总之,要深入实施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必须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以耕地为基、以科技为犁,以改革添动力、以创新添效率,加强粮食生产、储备、流通能力建设,使得粮食之基更牢靠、发展之基更深厚、社会之基更稳定,中国号巨轮的动力也将更强劲。(金观平)

    2022-10-20
  • 既带来新的研究方法,也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人工智能,为科研注入智慧动能(科技自立自强)

    日前,科技部等六部门发文,着力打造若干重大场景,拓展人工智能应用,高水平科研活动是其中之一。如今,我国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在数据获取、实验预测、结果分析等方面具有优势,生命科学、数学、化学、空间科学等学科研究纷纷拥抱人工智能。丰富的应用场景也反哺技术发展,推动产业智慧升级。


    从日常生活到科学研究,如今,我国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数据和算力资源日益丰富。应用需求是技术进步的重要推动力,新技术往往在“用”中不断完善、成熟。为推动人工智能落地,日前,科技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快场景创新以人工智能高水平应用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着力打造若干重大场景,拓展人工智能应用,高水平科研活动便是其中之一。


    作为赋能手段,人工智能如何带来新的研究方法,又如何为经济发展注入“智慧动能”?


    融合紧密,助力科研更加高效、精准


    诸多学科中,生命科学研究与人工智能融合较为紧密,其中一个热门方向是预测蛋白质结构。


    蛋白质具有三维结构,它的一级结构(序列)由多个氨基酸串联而成。三维结构决定了蛋白质在细胞中的功能,许多疾病都是因体内重要的蛋白质结构异常而起。因此,绘制出人体内重要蛋白质的“三维地图”,才能据此找到药物作用于人体的靶点,从而研制出精准有效的新药。


    传统上,科学家利用冷冻电镜、X射线、核磁共振等方法观测蛋白质三维结构,但这一过程耗时费力且花销不菲。“以冷冻电镜为例,布置一个观测平台耗资数千万元,科研人员还要用很长时间才能绘制出蛋白质结构。”百度飞桨螺旋桨生物计算平台负责人何径舟表示。


    由于难度高、实验周期长、成本高,通过传统方法观测到的蛋白质三维结构,至今数量非常有限。相比之下,氨基酸测序容易得多。为什么不能根据氨基酸序列来预测蛋白质的结构?早在1972年,美国生化学家克里斯蒂安·安芬森曾在诺贝尔奖的获奖感言中提出这一设想。


    从蛋白质的一级结构出发精准预测其三维结构,正是人工智能所擅长的。然而,人类试图解析蛋白质组的工作进展缓慢。据解释,这一方面因为现有的生物数据量小,质量不高,深度学习缺乏足够的样本;另一方面因为人工智能算法成熟也需要过程。


    近些年,随着生物数据剧增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的优化,科学家建立起更精准的预测模型。2020年12月,在一场比赛中,人工智能程序“阿尔法折叠”大放异彩,它预测的结果与大多数实验数据差不多。这证明,预测蛋白质结构,人工智能已经相当精准。


    如今,借助人工智能,曾经可能耗时数年的工作,现在几分钟就能完成,还能解析传统方法不能观测到的一些蛋白质结构。


    据了解,利用人工智能,科研人员预测出了约100万个物种的超过2亿种蛋白质的结构,涵盖科学界已编录的几乎每一种蛋白质。这将对结构生物学领域产生重大影响,可能引发生命科学研究的范式变革,并提升人类对生命的理解。


    前景广阔,在生命科学等多领域发挥作用


    人工智能进入生命科学研究的视野,生物医药行业的需求是重要推动力。据介绍,在生物制药行业,每投入10亿美元能够研发出的药物种类已不断下降。新药研发难度越来越大,周期越来越长,急需新方法突围,人工智能被寄予厚望。


    不只是加速新药研发,人工智能正在生命科学越来越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今年初,国家超算成都中心运行的一个蛋白质预测模型,帮助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小麦研究所团队成功解析PGS1调控种子发育影响产量的分子机制,为培育高产高质小麦材料提供理论依据。科研人员表示,如果没有人工智能,很难高效做出这一突破性成果。


    科研人员还尝试将人工智能技术引入疫苗设计中。比如,相比于蛋白疫苗、DNA疫苗等,mRNA(信使核糖核酸)疫苗具有大规模生产快、抗感染性好等优势,但稳定性和免疫原性相对较差。补上这些短板,科研人员一直希望通过优化mRNA疫苗序列设计,使其更稳定,免疫原性更强。更高效、成本更低,人工智能的介入有望为疫苗研发提供新思路。


    精准治疗也是人工智能应用的舞台。通过机器学习的方法,理论上,人工智能可以解码人体免疫系统,更精准地探寻到一些疾病的复杂免疫规律,从而帮助人们理解疾病,更高效率、更有针对性地开发治疗药物和方法。


    随着基因组学研究带来的人体数据、新药研发积累的知识增加,加上机器学习算法不断迭代,业内专家认为,在生命科学领域,人工智能前景广阔。一些科研人员甚至设想依靠强大的生物计算引擎,利用大量的生物数据,构建统一的知识图谱,以此推动对生命健康的认识。


    场景丰富,推动应用迈向更高水平


    走进生命科学研究,人工智能在带来新方法的同时,也有望开启生物医药产业新时代。


    业内专家表示,抓住智能化药物设计的新机遇,加强在人工智能+生物医药布局,有助于我们在新药研发的新赛道上先行一步。


    虽然人工智能+生物医药发展迅速,但总体上才刚刚起步。何径舟认为,生物医药行业有数百年历史,有成熟、完善的研究流程、产业链条和分工,人工智能改善的只是其中一些环节,“生物医药事关生命健康,行业发展要稳步推进,保持理性和敬畏。”截至目前,全球没有一款完全依靠人工智能发现的新药。一些借助人工智能开发的产品,离真正的上市还有很长一段距离。


    看到人工智能技术在数据获取、实验预测、结果分析等方面的优势,数学、化学、材料学和空间科学等学科也纷纷拥抱人工智能。


    锂电池性能因材料组成不同而有差异。回应丰富多样场景对锂电池的需求,科研人员希望通过优化材料组合,设计出合适的锂电池体系。


    “以前,设计材料体系主要靠人工实验,效率非常低。”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教授张强说,眼下,他正带领团队用人工智能预测分子性质,从而更高效、精准地找到能源材料,设计出更有价值、更安全的电池体系。


    据测算,我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过4000亿元,企业数量超过3000家。得益于海量数据处理带来的旺盛需求、丰富应用场景提供的试验土壤,我国在计算机视觉、语音识别等领域走在世界前列。


    业内专家建议,推动人工智能应用迈向更高水平,有必要发挥我国应用场景丰富的优势。围绕高水平科研活动打造重大场景,将会推动我国人工智能应用走深走实,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智慧动能”。

    2022-10-20
  • 10月迎来专项债发行高峰,5000多亿元结存限额“开闸”——稳投资,地方专项债再发力

    今年以来,中国经济面临超预期因素冲击,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在带动扩大有效投资、稳定宏观经济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根据国务院部署,各地将依法盘活2019年以来结存的5000多亿元专项债限额,并在10月底前发行完毕。这些资金将投向哪些领域和项目?


    带动扩大有效投资


    ——专项债资金重点投向交通基础设施、能源、农林水利等九大领域;新型基础设施、新能源项目纳入重点支持范围


    据了解,专项债于2015年首度发行,当年发行规模1000亿元;2018年超过1万亿元;2020年发行额度达到3.75万亿元。专项债已成为稳投资、稳增长的重要政策工具。


    今年以来,地方专项债发行使用不断提速,截至8月底已累计发行3.52万亿元,用于项目建设的额度基本发行完毕,比以往年度大大提前。“今年专项债靠前发力,进度比往年提早至少3个月,既有力支持宏观经济,又为下半年加强逆周期调节、启动专项债增量政策赢得了时间窗口。”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吉富星说。


    充分发挥专项债稳投资作用,需要接续发力。而依法盘活专项债结存限额,能够有效弥补社会需求不足。目前,正在发行的5000多亿元结存限额引起各方关注。


    什么是专项债结存限额?财政部部长助理欧文汉解释说,地方政府债务余额实行限额管理,地方政府债务总限额由国务院根据国家宏观经济形势等因素确定,并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专项债务结存限额指专项债务余额小于限额的部分,主要是各地为控制债务风险水平,通过加强财政收支管理、安排财政资金偿还到期专项债券、减少专项债务余额,相应形成的限额空间。


    “此次专项债结存限额政策可填补9月份以后专项债发力的‘空窗期’,有助于下半年形成投资滚动接续。”吉富星说。


    通过盘活结存限额产生的新增专项债将重点投向哪些领域和项目?欧文汉介绍,5000多亿元专项债地方结存限额重点投向九大领域,包括:交通基础设施、能源、农林水利、生态环保、社会事业、城乡冷链等物流基础设施、市政和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国家重大战略项目和保障性安居工程等。


    同时,更多项目将被纳入重点支持范围。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龙小燕告诉记者,根据政策安排,今年除原有的九大领域外,专项债券还可支持新基建、新能源等增后劲、上水平的项目建设;支持城市管网建设等惠民生、解民忧的项目建设;支持农业农村现代化、粮食仓储物流设施保障粮食供给等补短板、强弱项的项目建设。


    随着5000多亿元结存限额“开闸”,专项债资金将通过乘数效应撬动社会资金,发挥“四两拨千斤”的杠杆作用。有专家测算,5000多亿元增量资金将对完成全年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提供约3.8个百分点的支撑;按40%的投向基建比例测算,有望拉动全年基建投资增速提升1.1个百分点。


    加快盘活留用额度


    ——专项债结存限额的70%各地留用,30%由中央财政统筹分配并向成熟项目多的地区倾斜;10月份迎来地方专项债发行高峰


    将宁波到金华的路程缩短至89分钟、预计2023年底前建成通车——近日,甬金铁路全线首片框架墩钢横梁精准吊装到位,项目建设顺利推进。


    在浙江宁波,干线机场、高速铁路、城际铁路、高速公路、城市轨道交通为一体的现代交通体系建设不断提速,这背后离不开专项债资金的撬动。发行专项债券10亿元支持甬金铁路建设、29亿元支持杭甬高速复线二期项目建设……今年上半年,宁波市交通基础设施领域累计发行专项债券227亿元,为全市33个交通基础设施项目提供了有力支持。


    在全国各地,许多优质项目正有待专项债资金及时投放对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副秘书长杨荫凯表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已经组织地方报送并筛选形成了今年新的一批准备项目清单,加上今年前期准备项目清单中尚未安排的项目,总体能够满足5000多亿元专项债结存限额存量的发行需求。


    目前,多地已披露下一轮专项债发行计划。辽宁是今年以来率先利用结存限额发行专项债的省份之一,于9月27日发行67亿元新增专项债。天津市于9月28日发行12.89亿元新增专项债。贵州、吉林、陕西、山东、重庆等地也公布了9月份、10月份及四季度政府债券发行计划。


    5000多亿元专项债结存限额,各地如何分配?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70%各地留用,30%由中央财政统筹分配并向成熟项目多的地区倾斜。中央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院长白彦锋分析,这主要是因为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不同,“经济发展潜力大、项目储备充足的地区,往往存在‘项目等钱’的情况;而一些欠发达地区由于项目储备不足等原因容易出现‘钱等项目’。”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9月底已有超4000亿元结存限额明确分配区域,大部分在10月发行;其中河北、山东、福建、四川、河南、云南等省份额度较多,均在300亿元以上。“本次专项债额度分配向成熟项目多的地区倾斜,有助于经济大省勇挑重担,力争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好结果,兼顾了地区间的公平与效率。”白彦锋说。


    业内人士预计,随着专项债结存限额集中发行,10月份将迎来全国地方专项债发行高峰。杨荫凯介绍,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将按照“资金跟着项目走”的要求,推动专项债资金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同时,督促各地方依法合规加快推动项目用地、环评、施工许可等报建审批的手续,加快落实征地拆迁、市政配套等建设条件,“争取专项债资金一到位,项目就能够开工建设”。


    用好用足资金


    ——专项债券资金使用坚决不撒“胡椒面”;资金主要投向在建及能够尽快开工的项目,以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


    面对即将到来的发行高峰,如何用好用足专项债券资金?财政部要求,各地应将专项债券资金优先用于纳入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和重大区域发展战略的重点项目,坚决不撒“胡椒面”。


    做深做实项目储备,是用好用足专项债资金的前提。在河北省,2022年专项债项目储备工作于去年8月就“先声夺人”,今年又建立常态化滚动储备机制,还专门编制了专项债券项目审核规范50条、全流程政策指引60问和项目分领域典型案例70个,指导各市县进一步加强项目谋划储备,储备项目数量达到1440多个、金额1640多亿元。


    从多个省份发行计划看,用好结存限额发行的新增专项债资金主要投向在建及能够尽快开工的项目,以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


    看资金投向,辽宁67亿元专项债资金将投向基础设施和棚改领域。上海于9月20日发行专项债券140.5亿元,其中包括棚改专项债券87亿元。四川将加快356亿元新增专项债发行使用,此前该省已有1882亿元新增专项债券资金于8月底基本使用完毕,用于成达万铁路、向家坝灌区等1896个重大项目,预计拉动有效投资超过5000亿元。福建在今年已下达该省新增政府债务限额1640亿元的基础上,再次获得新增的专项债券发行额度359亿元,用于支持促投资、补短板项目建设。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大财经委明确,广西获得的127亿元结存限额,用于发行新增专项债支持地方重大项目建设。


    业内人士分析,10月份是集中发行专项债结存限额的良好“窗口期”。从发行成本看,目前地方债发行利率较低,有助于减轻地方政府负担。同时,市场流动性保持合理充裕,结存限额集中发行带来的流动性扰动总体可控。“目前专项债有额度空间、有对应的项目储备、有实施条件和时间,能继续发挥拉动有效投资、惠及民生的关键性作用。”吉富星说。


    未来,将有更多重点项目获得专项债资金支持。欧文汉表示,财政部将积极研究适当扩大专项债券资金投向领域和扩大专项债券用作项目资本金的范围,更好发挥专项债券拉动有效投资的作用。


    专家预计,在依法盘活地方专项债限额空间等稳经济政策接续发力的背景下,四季度基建投资有望保持较快增长。“专项债要注重与其他接续政策形成组合效应,重点与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政策性信贷、商业信贷等形成政策协同,更好发挥扩投资、带就业、促消费等综合效应。”吉富星说。

    2022-10-19
  • 前三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18.08万亿元 同比多增1.36万亿元

    本报北京10月18日电(记者吴秋余)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金融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我国人民币贷款增加18.08万亿元,同比多增1.36万亿元。其中9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2.47万亿元,同比多增8108亿元。截至9月末,我国本外币贷款余额216.55万亿元,同比增长10.7%;人民币贷款余额210.76万亿元,同比增长11.2%,增速比上月末高0.3个百分点。


    分部门看,前三季度住户贷款增加3.41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1.09万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2.32万亿元;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14.48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3.28万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8.65万亿元,票据融资增加2.5万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增加224亿元。

    2022-10-19
  • 114万亿元 彰显高质量发展成色

    编者按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十年来,我们采取一系列战略性举措,推进一系列变革性实践,实现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果。为充分展现新时代我国经济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多维度呈现我国经济的强大韧性和潜力,本报即日起推出“数评新时代中国经济历史性跃升”系列评论,从经济总量、粮食产量、市场主体、居民收入等角度进行深入阐释,同时推出多种形式融合报道产品,敬请关注。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实力实现历史性跃升。非凡十年,成就斐然。我们以实际行动交出了一份人民满意、举世瞩目的中国答卷!


    看速度,2013年至2021年,我国经济年均增长6.6%,高于2.6%的同期世界平均增速,也高于3.7%的发展中经济体平均增速,经济增长率居世界主要经济体前列。2020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我国经济增长2.2%,是主要经济体中唯一保持正增长的国家。


    看体量,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总量连续跃升,继2020年跨越100万亿元大关后,2021年又突破110万亿元,达114.4万亿元,按不变价计算为2012年的1.8倍。2021年,我国人均GDP达80976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达12551美元,连续3年超过1万美元,稳居上中等收入国家行列,接近了世界银行划分的高收入国家门槛。


    看分量,2021年我国GDP占世界比重达到18.5%,比2012年提高7.2个百分点。我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谷物总产量、制造业规模、外汇储备稳居世界第一,服务贸易、吸引外资、国内消费市场规模世界第二,形成了全球规模最大、最具成长性的中等收入群体。


    看质量,我国经济发展既保持了量的合理增长,也实现了质的稳步提升。创新型国家建设取得丰硕成果,产业发展持续向中高端迈进,区域城乡协调发展的潜力不断释放,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经济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经济发展迈上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之路。


    看贡献,2013年至2021年,我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达到38.6%,超过七国集团国家贡献率的总和,是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足、回旋余地广、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将为世界经济企稳复苏提供强大动能,为各国提供更广阔的市场机会。


    回顾十年,我们有基于切身体会所确认的深刻认识。


    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全面领导,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根本保证。中国经济是一艘巨轮,体量越大,风浪越大,掌舵领航越重要。能不能驾驭好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能不能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从根本上讲取决于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发挥得好不好。十年来,我们遭遇各种风险挑战,其复杂性严峻性前所未有。


    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党中央多次强调,必须把发展质量问题摆在更为突出的位置,着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不能简单以生产总值增长率论英雄。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制定一系列具有全局性意义的区域重大战略,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经济实力实现历史性跃升。十年来,我国以年均3%的能耗增速支撑了年均6.6%的经济增速,三次产业结构明显优化,全球创新指数排名持续上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4.7%,比2012年末提高11.6个百分点……


    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我国发展具备了更为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在新征程上,要紧紧扭住高质量发展这个主题,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着力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时间属于奋进者!历史属于奋进者!有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有中国制度的显著优势,有亿万人民的磅礴力量,我们有信心、有决心、有能力战胜任何艰难险阻,在新征程创造更大奇迹!(金观平)

    2022-10-18
  • 央行开展5000亿元MLF操作 利率不变

    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10月17日中国人民银行开展50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和20亿元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充分满足了金融机构需求,中标利率均与前次持平。





    央行官网截图


    其中,MLF操作期限为1年,中标利率2.75%;逆回购操作期限为7天,中标利率2%。由于当月有5000亿元MLF操作到期,此次MLF操作为等量续做。(记者张千千)

    2022-10-18
  • 猪价大涨不可持续 专家建议养殖户“落袋为安”

    10月14日,国家统计局发布9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数据显示,CPI同比上涨2.8%,低于Wind统计的市场机构平均预期值。从分项数据看,食品价格特别是猪肉价格上涨是支撑CPI上行的主要力量。同日,业内专家明确指出,近期猪价上涨的重要原因是部分养殖户为博弈后市行情,出现非理性的过度压栏惜售和二次育肥等行为,减少了市场供应量,但后期猪价并不具备持续上涨基础,因此呼吁养殖户应顺势出栏育肥猪,及时“落袋为安”,规避价格波动风险。


    同时,受访人士认为,过去3年行业内大企业持续扩大规模,目前成效初显,生猪养殖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未来随着生猪供应量稳定性的加强,猪价波动幅度有望收窄。


    大涨不可持续


    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批发市场价格信息系统监测数据显示,10月14日,全国生猪批发价格为28.4元/公斤。国家发改委价格司近日组织部分业内专家分析研判近期生猪市场供需和价格形势,专家指出,从历史数据看,剔除2019~2020年生猪产能受到严重冲击的极为特殊年份,2019年前历次“猪周期”生猪平均价格最高点为每公斤21元左右,即使考虑近年来成本上升因素,目前价格也已经处于过高水平。


    参会专家认为,近期生猪价格明显上涨,重要原因是部分养殖户为博弈后市行情,出现非理性的过度压栏惜售和二次育肥等行为,减少了市场供应量。“国庆以来猪价出现比较快速的上升,从业内来看,确实存在一些非理性因素。”无独有偶,某生猪养殖头部企业人士也对记者发出类似感慨,目前大企业的养殖成本维持在16~18元/公斤,“按照行业正常利润水平,猪价在20~25元/公斤是最合适的。”


    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之所以会出现压栏惜售和二次育肥现象,主要是因为10月以来的猪价上涨推高了养殖户的心理价位,同时目前市场上150公斤以上的大肥猪比标猪价格高0.6~0.8元/公斤,刺激养殖户把猪养大,甚至出现收购标猪后二次育肥的现象。


    不过,该人士透露,从下游屠宰场和终端市场的反馈来看,猪价大涨并不会持续太久;发改委近期也表示,当前国内生猪产能总体合理充裕,能繁母猪、新生仔猪、育肥猪存栏量均连续多个月回升,后期生猪价格不具备持续大幅上涨基础。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今年5月开始,能繁母猪存栏量持续回升,截至8月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为4324万头,环比上涨0.6%。农业农村部指出,这一数量相当于正常保有量的105.5%,产能大幅增加。


    此外,受访业内人士对非理性压栏惜售和二次育肥的后续影响表示担忧,他们认为,养殖户当前存在的博弈心态导致生猪出栏延后,若这批生猪在春节前后集中出栏,届时猪价可能会形成“跳水”压力。因此,专家建议养殖户应顺势出栏育肥猪,及时“落袋为安”,规避价格波动风险。


    规模养殖成效初显


    猪价波动幅度有望收窄


    2019年之后,国家出台了系列政策稳定生猪生产、保障猪肉供应能力,同时促进行业往规模化、产业化转型升级。2019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稳定生猪生产促进转型升级的意见》明确提出,到2022年,生猪产业转型升级取得重要进展,养殖规模化率达到58%左右;到2025年,产业素质明显提升,养殖规模化率达到65%以上。


    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随着近3年防疫经验的积累,现在行业对抗非洲猪瘟已不是太大问题,同时,各大猪企近3年快速扩张规模,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银河证券研报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14家上市猪企合计出栏约9042万头,同比上涨32%。其中,出栏量排名前五的猪企合计出栏量占全部14家猪企合计出栏量的比重为86.58%。


    卓创资讯分析师孙魏杰此前曾指出,未来3年生猪养殖行业规模化养殖集中度有望继续提升,原因在于,2023年至2025年多数企业仍将继续扩大生猪养殖规模,预计2025年生猪养殖前十大企业出栏量占市场总量或接近55%。


    “散养户慢慢‘赌’的心态没有了的话,随着大企业供应量稳定性的加强,猪价可能就会越来越平稳。”受访人士认为。


    对于政府持续强化的收储和放储等猪肉供给调控手段,上述业内人士指出,上半年猪价持续在低位徘徊,政府接连几次收储,对于猪价的提振和整个行业的信心起到了一个正面作用;而自9月份以来不断向市场投放中央猪肉储备,也说明了政府对猪价上涨过快风险的判断。此外,受访业内人士建议,政策还应适当向屠宰企业倾斜。

    2022-10-17
  • 中国进出口银行:截至9月末绿色信贷余额达4200亿元

    中国进出口银行今天(15日)发布消息,截至9月末,中国进出口银行绿色信贷余额超过四千亿元。作为政策性金融机构,中国进出口银行持续提升金融服务能力,逐步形成绿色金融服务体系,全力支持绿色发展。


    据介绍,截至2022年9月末,进出口银行绿色信贷余额4200亿元,较年初新增780亿元,较年初增长22.81%。进出口银行聚焦清洁能源、绿色制造、绿色贸易等领域,持续加大资金支持力度,推动实施了一大批水电、光伏、风电、高端储能、智能电网项目,助力制造业企业装备生产线绿色、节能降碳改造,支持采用国际先进环保标准、获得节能低碳认证的绿色产品和绿色技术装备进出口。

    2022-10-17
  • 广东三水:做强“水经济”

    20世纪80年代,全国知名的“广东粮、珠江水、岭南衣”中的“珠江水”,就是指佛山三水出产的饮料。中国第一罐运动饮料“健力宝”和中国第一罐果汁饮料“强力芒果汁”都在此诞生,三水也被誉为“中国饮料之都”。



    如今,佛山市三水区依托西江、北江、绥江“三江汇流”的水资源优势,乘着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机遇,做强“水经济”。



    该区引领型特色制造业园区“水都基地”集聚了百威、红牛、可口可乐、屈臣氏、健力宝等饮料食品及相关企业152家,产业链覆盖饮料食品制造、包装、研发创意等各环节。




    “水都基地”年工业总产值从最初的9.53亿元,一路飙升至2021年的520亿元。2022年上半年规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249.64亿元,创税5.07亿元。

    2022-10-15

  • 首 页  上一页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下一页    尾 页  

    版权声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 8629 6259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696号 蒙ICP备160010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