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蒙古外贸进出口总值突破1700亿元

    内蒙古外贸进出口总值突破1700亿元






    创历史新高


    据呼和浩特海关统计,今年前11个月,内蒙古外贸进出口总值达1721.5亿元人民币,创历史新高,较去年同期(下同)增长29.7%。其中,出口678.4亿元,增长24%;进口1043.1亿元,增长33.7%。

    11月内蒙古外贸进出口192.4亿元,同比增长42.6%,环比增长26.7%,规模创年内单月新高。此外,前11个月,内蒙古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1336.5亿元,增长39.9%,占同期自治区外贸进出口总值的77.6%。

    据了解,呼和浩特海关今年大力压减通关作业“跑腿”事项,全面推行“提前申报”及“两步申报”,全过程通关作业无纸化率超99%。开展“百人联千企力行促外贸”专项活动,深化“关长送政策上门”机制,深入企业问需解困,“面对面”服务企业210家。


    据呼和浩特海关统计分析处相关负责人分析,今年以来,内蒙古立足区位优势和开放优势,加快建设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陆续出台外贸促稳提质系列政策措施,稳规模、优结构持续推进,外贸进出口保持了较强韧性。广大外贸企业积极应对国际需求变化,抓订单、优结构、拓市场,不断开辟新的发展空间。

    2023-12-21
  • 跑出蒙东振兴发展的“加速度”

    跑出蒙东振兴发展的“加速度”






    孙绍骋


    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对东北振兴寄予厚望,党的十八大以来多次为东北振兴把脉定向,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深刻回答了在新时代为什么推动东北振兴、怎样推动东北振兴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明确了东北全面振兴的历史方位和使命任务,对东北地区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作出战略部署,为东北全面振兴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注入了强大动力。

    内蒙古东部5盟市(以下简称“蒙东”)的面积和人口均占全区一半左右,在东北全面振兴中既承担着共性任务也肩负着特有使命。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振兴的重要论述和对内蒙古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进一步推动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和《国务院关于推动内蒙古高质量发展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的意见》,推动蒙东在办好完成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和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两件大事中展现更大作为,让蒙东振兴发展更加出彩,把祖国北疆这道风景线打造得更加亮丽。

    一、全面贯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也是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202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时作出的这一重大论断,对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和民族地区工作具有定向引航的重要指导意义。推动蒙东振兴发展,必须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贯穿各方面和全过程,紧紧围绕、毫不偏离这条主线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等各项工作。

    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是凝聚人心、增进团结的基础。目前蒙东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仅为全区平均水平的63%,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全区平均水平。我们要紧紧扭住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把贯彻主线与落实国家支持东北和内蒙古发展的重大政策结合起来,在政策法规制定、规划编制、项目布局、资金安排等方面充分体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要求,推动经济政策与民族政策同向发力,加快做大蒙东经济总量、提高蒙东发展质量,不断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物质根基。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推动发展的过程中注重健全资源开发补偿和利益分配共享机制,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解决好群众就业、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的急难愁盼问题,让发展成果充分惠及各族群众。

    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应有之义。蒙东拥有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和厚重的红色基因,1947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我国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政权——内蒙古自治政府就诞生在这里。现在,自治区党委正在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根本遵循和指引,系统集成内蒙古大地上的红色文化和草原文化、农耕文化、黄河文化、长城文化等优秀文化,打造以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守望相助、共同弘扬“蒙古马精神”和“三北精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基本内容的北疆文化品牌。我们要深入挖掘蒙东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史实和其中蕴含的守望相助的家国情怀,从各族干部群众团结一心推动振兴发展的火热实践中汲取精神养分,精心组织实施北疆文化创作工程和文化惠民工程,持续推进乌兰牧骑“学·创·演”,广泛开展以弘扬北疆文化为主题的群众文体活动,为打造好北疆文化品牌提供滋养和支撑。结合推进城乡建设和对外开放,把北疆文化元素充分体现到城市街区、旅游景区、边境口岸、特色村镇等建设之中,更好展现北疆文化蕴含的历史之韵、民族之融、人文之美,促进各民族人心归聚、精神相依。

    推动蒙东振兴发展,离不开各民族的共同奋斗。我们坚持在“共同”上做文章、出实招,围绕保障各民族共同当家作主,对各地各部门贯彻实施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条例情况开展执法检查,对现行有效的地方性法规进行梳理清理,切实让各民族依法平等充分享有民主权利。聚焦促进各民族共建共治共享,结合开展创建坚强堡垒“模范”支部“亮晒比”活动推动广大党员积极创先争优,在“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群众教育实践活动中大力推行以工代赈、以奖代补等方式,汇聚起共同建设亮丽内蒙古的强大合力。下一步,要积极创造更加有利于各民族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社会条件,在建设生态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推进共同富裕等方面拿出更多务实举措,让各族群众有事情一起做、有困难一起扛、发展成果一起分享。

    全面贯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是一项长期任务、系统工程,必须发挥制度机制的作用。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党的领导,把贯彻主线作为全区广大党员干部必须严格遵守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在各部门各单位“三定”方案、议事协调机构职责和各类社会组织章程中增加贯彻主线的内容,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成为法定职责、必尽之责。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民族地区干部提出的“四个特别”重要要求,把贯彻主线实打实地体现到党员教育、管理、监督全过程和干部培养锻炼、考察识别、选拔使用各环节。建立健全统筹协调、检查督办、跟踪问效、监督问责等工作机制,确保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有形有感有效地落到实处。

    二、牢牢守住维护国家“五大安全”这条红线

    新时代新征程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必须牢牢把握东北在维护国家“五大安全”中的重要使命。蒙东的自然生态资源富集,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产业链供应能力在内蒙古以及东北地区都占有重要一席。我们必须切实扛起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安全、能源安全、生态安全、国防安全的重任,努力发挥更大作用。

    从维护粮食安全看,蒙东耕地和水资源分别占全区的69%、87%,粮食产量、牲畜存栏分别占全区的76%、62%,生产的粮食一半以上调往区外,是内蒙古建设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的主要依托。推动蒙东振兴发展要始终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摆在首位,特别是在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的复杂形势下,确保“平时产得出、供得足,极端情况下顶得上、靠得住”尤为重要。要紧扣“地、水、种和粮、肉、奶”六个重点,坚持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并举,加快发展设施农业、舍饲圈养、庭院经济,千方百计扩大数量、提高质量、增加产量,努力为国家提供更多优质绿色农畜产品。全链条推进农畜产品精深加工,打造一批立得住、叫得响的区域公用品牌,完善农企利益联结机制,在为国家稳住“粮袋子”的同时,让农牧民的“钱袋子”也鼓起来。

    从维护产业安全看,蒙东的工业生产主要集中在能源、化工、冶金和农畜产品加工等领域,大多是经济体系中最为基础的部分,保障好这些产品的供应对国家产业链供应链的整体可靠和自主可控具有积极意义。近年来,我们按照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加快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以蒙东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为载体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在提升产业供给质量上迈出了重要步伐。当前,蒙东5盟市产业结构单一化、产品结构低端化的状况尚未根本扭转,特别是创新要素不足、高层次创新平台短缺、科技型企业少的问题仍很突出。我们要加强全区创新资源统筹,主动“借船出海”,依托京蒙协作大平台和东北三省丰富的科教资源,强化创新合作和产业协作,尽快在探索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新路径上取得实质性突破,更好地保障国家产业安全。





    蒙东粮食产量占全区的76%,推动蒙东振兴发展要始终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摆在首位。图为2023年9月19日,赤峰市敖汉旗新惠镇王爷地村谷子大丰收,村民喜笑颜开。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宣传部供图


    从维护能源安全看,目前蒙东新能源并网装机规模超3600万千瓦、占全区一半,火电装机近4000万千瓦、占全区1/3以上,2022年生产煤炭3.2亿吨,其中约50%保供东北三省。习近平总书记2023年6月在内蒙古考察时指出,“要发挥好能源产业优势,把现代能源经济这篇文章做好”。我们要与时俱进优化能源资源开发利用方式,着力扩大新旧能源的总量优势和组合优势,更好地为保障东北乃至全国能源安全作贡献。一方面,在稳步推进蒙东国家煤炭储备基地建设、提高煤炭弹性产能和应急保障供给能力的同时,全面实施煤电机组“三改联动”,瞄准“煤头化尾”建设现代煤化工产业示范区,提高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水平。另一方面,加快推动新能源大规模、高比例、全产业链发展,做大风光氢储产业集群,大力推进绿电替代,拓展新能源应用和消纳场景,积极探索建立直送通道,努力为国家提供更多的绿能。

    从维护国防安全看,蒙东边境线约占全区70%,在守好祖国“北大门”、首都“护城河”上承担着重要责任。我们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筑牢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的重要要求,坚持和完善党政军警民合力强边固防等行之有效做法,大力推行草原110、戍边警务室、蒙古包哨所、红色堡垒户等举措和机制,把各方面守边固防的力量最大程度凝聚起来。加强边境地区水电路讯一体化建设,因地制宜完善公共服务设施,提升边境地区产业承载能力和人口集聚能力。同时,加大“数字边防”、“智慧边防”推进力度,加快构建“人网合一”的新型护边体系,多措并举筑牢守护祖国北疆安全的铜墙铁壁。

    三、精心呵护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这条绿线

    良好生态环境是东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宝贵资源,也是振兴东北的一个优势。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是内蒙古必须牢记的“国之大者”。蒙东是内蒙古生态环境最好的区域,这里有辽阔壮美的呼伦贝尔和锡林郭勒大草原,也有森林茂密、物种繁多的大兴安岭。我们必须深入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全力打好“三北”工程攻坚战和污染防治攻坚战。






    内蒙古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北疆大地到处“绿电”澎湃、“绿能”涌动。图为2023年10月29日拍摄的内蒙古兴安盟科右中旗赛音召500千伏开关站施工现场。2023年11月19日,该工程成功投运,标志着蒙东新能源外送能力进入“宽车道”。中新社发王正摄


    蒙东集中了全区56%的草原、78%的森林,保护好蒙东的草原和森林是内蒙古生态系统保护的重要任务。要全面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严格落实草畜平衡和禁牧休牧制度,实施退化草原生态修复治理等重大工程项目,加快解决部分区域草原过牧问题,让草原得以休养生息。严禁在草原核心区新开露天矿,防止为了“仨瓜俩枣”舍本逐末。针对蒙东一些地方森林退化、防护功能减弱的问题,我们要结合实施“三北”工程六期规划,大力推进退化林修复和低质低效林、残次林改造,加强天然林、国有公益林管护,建立和完善森林保护、培育和经营制度,切实保护好大兴安岭这片绿色林海。

    科尔沁、浑善达克沙地是距离首都北京最近的风沙源。2023年下半年,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打好“三北”工程攻坚战的重要要求,我们制定了防沙治沙三大标志性战役规划和方案,全面打响了两大沙地歼灭战。只有跳出治沙抓治沙,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荒漠化和沙化问题。要着力调整优化经济布局,对生态承载能力接近极限的区域,把该退的人和生产力都退出来,加快实现“产休地也休”、“沙退人也退”。聚焦流动沙地、半固定沙地,科学加大人为干预力度,系统实施封禁保护、造林种草等治理举措,确保如期完成歼灭战任务。把节约资源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强化资源虽然富集但一点儿也不能浪费的理念,深化“五个大起底”行动,大力推进各类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加快重点行业和重要领域绿色化改造,以源头治理促进多产出少耗能、多节约少排放、多增绿少产沙。





    蒙东集中了全区56%的草原、78%的森林,保护好蒙东的草原和森林是内蒙古生态系统保护的重要任务。图为2023年7月12日拍摄的额仑草原。内蒙古日报记者王晓博摄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蒙东振兴发展最大的潜力在绿色,要健全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科学合理开发利用林草沙资源,大力推进森林食品、特色林果、木本粮油、林草中药材等优势特色产业示范基地建设,不断拓宽“以绿生金”、“养绿引金”、“点绿成金”的渠道。把森林、草原、湖泊、湿地、冰雪等自然资源和边境、民俗、农耕游牧、革命遗存等历史人文资源有机统筹起来,规划设计精品线路,从东到西串点成线、循环成圈,加大宣传推介力度,加快构建全域全季全业的大旅游格局。碳汇产业是大有前景的朝阳产业。蒙东是内蒙古最大的“碳库”,要主动融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积极参与国家生态碳汇项目开发、交易规则完善、标准制定等工作,强化森林草原湿地碳汇计量监测,打造全国最大的国有林碳汇储备基地,努力把碳汇交易这笔“大买卖”做起来。

    四、大力弘扬“蒙古马精神”和“三北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勉励内蒙古广大党员干部发扬“吃苦耐劳、一往无前,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的“蒙古马精神”;2023年6月在内蒙古主持召开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座谈会时,对“三北”地区广大干部群众坚持不懈防沙治沙铸就的“三北精神”进行了凝练概括。这两种精神相互联系、内在贯通,充分体现了长期以来内蒙古各族人民在艰苦条件下战天斗地、防风固沙、踏雪履冰,不屈不挠守卫祖国边疆、建设美好家园的可贵品质。蒙东振兴发展正处于爬坡过坎、滚石上山的关键阶段,尤其需要以这两种精神激发干事创业的动力和攻坚克难的劲头。

    ——始终保持百折不挠的韧劲。推动蒙东振兴发展非一日之功。要涵养“功成不必在我”的胸襟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埋头苦干,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抓,任务再重也不低头,条件再苦也不退缩。结合主题教育深入开展“扬优势、找差距、促发展”专题学习研讨,以更宽广的视野和格局深化自我认识,既看到优势和长项增强底气,也看到差距和短板发奋努力,用勤勤恳恳的付出换取扎扎实实的振兴发展成效。

    ——始终保持勇往直前的闯劲。面对制约蒙东振兴发展的突出问题,唯有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有出路。要坚决摒弃“没有成方不敢开药”的思维定势,树立“有解思维”和“优解思维”,面对“坡”和“坎”主动出击,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敢打硬仗、敢啃硬骨头。着力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全面革除封闭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全面加强与东北三省和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的合作。进一步向俄罗斯、蒙古国,向日本、韩国和欧美国家有关方面延伸开放触角,走出去找机遇、抢先机,努力闯出一片新天地。

    ——始终保持奋发图强的干劲。实现蒙东振兴发展,必须干字当头。领导干部要带头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带头干实事、谋实招、求实效,坚持“我开的会我贯彻,我作的批示我落实,我制定的政策我兑现,我做的调研我推动”,一级带一级促进工作提标提速提效。进一步激励干部担当作为,深入落实自治区党委正向激励12条措施和容错纠错8条意见,完善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制度机制,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增强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闻令而动、举一反三地开展工作。

    ——始终保持敢战能胜的拼劲。“好马登程奔到头,好汉做事做到头。”对看准了、定下来的事,快马加鞭地干,只争朝夕地推,能往前赶的尽量往前赶,能提前“交卷”的就不“卡着点儿”。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增强报账意识、交卷意识、成果意识,敢于直面风险挑战,遇到什么问题就加紧解决什么问题,风雨兼程、直奔目标,不断积小胜为大胜。

    ——始终保持严抓实抓的硬劲。恪守不卡不拿、不推不拖、不欺不瞒、不扰不烦、不纵容不包庇的底线,对标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高线,推动营商环境全面优起来。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提升监督贯通协调机制效能,抓好煤炭资源领域违规违法问题常态化治理,着力解决“三多三少三慢”等作风顽疾,以清风正气为蒙东振兴发展保驾护航。

    来源:《求是》





    作者:孙绍骋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

    2023-12-17
  • 第一批增发国债支持5400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

    中央财政在今年四季度增发2023年国债1万亿元。国家发展改革委14日发布消息说,近日会同有关部门,已正式将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作为本次增发国债的第一批项目下达地方,项目规模共计5400万亩,安排增发国债资金1254亿元,共支持项目1336个。

    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介绍,本次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大幅提高补助标准,亩均投资补助从1500元左右提高到2400元左右,明确地方出资部分主要由省级承担;优先支持东北地区和京津冀受灾地区,合计支持规模为2885万亩,占总规模的53%,将各省份上报的248.3万亩灾毁农田全部纳入支持范围;着力推进粮食主产区高标准农田建设,全国13个粮食主产省合计支持规模为4200万亩,占总规模的78%。


    据悉,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有关方面,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指导地方抓好增发国债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组织实施,确保将增发国债项目打造成民心工程、优质工程、廉洁工程。

    2023-12-15
  • 内蒙古累计发放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4986亿元

    内蒙古日报12月11日讯自治区财政厅最新消息:2008年1月至2023年11月底,在近16年时间里,内蒙古通过“一卡通”平台累计发放各类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4986亿元。

    据悉,自2008年1月起,内蒙古正式启用“一卡通”平台发放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以来,为实现资金快速安全高效、公开透明发放,自治区财政厅及全区各级财政部门工作人员通过下乡入户实地走访、监督检查和资金项目清理、发布政策清单及优化升级平台功能等,打造形成覆盖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的全生命周期管理(申报、审批、公示、发放)机制。


    特别是进入2023年以来,自治区财政厅通过建章立制,平台功能逐步健全完善,真正实现了资金发放“事前预警、事中监控、事后分析”;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公开”原则,全面完成补贴政策和资金项目清理规范,对发生变化的补贴项目,及时调整并主动公开,做到补贴标准准确、补贴清单明确。与此同时,广大群众通过内蒙古自治区政务服务网、内蒙古自治区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网和蒙速办APP,均可完成补贴资格申报,业务主管部门随后完成补贴资格线上审批、补贴资格认定与结果阳光公示,构建形成补贴对象资格申报与认定“一网通办”新模式;各有关部门在做好补贴信息公开的同时,确保信息的全面性、准确性、时效性,依法保障补贴对象的知情权、表达权、监督权,有效保护个人隐私和信息数据安全。

    2023-12-12
  • 一批农业大项目好项目落地河北

    今年截至十一月底,全省纳入农业重点项目平台项目二千八百余个






    一批农业大项目好项目落地河北


    河北日报讯12月5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河北省高质量推进农业投资工作”新闻发布会。今年截至11月底,全省纳入农业重点项目平台项目2880个,总投资4943.5亿元,已完成投资958.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261.7亿元、134.5亿元,落地投资额占年度目标的95.9%。全省共签约农业招商项目684个,签约引资额1919.6亿元,占年度目标的106.6%。

    这份亮眼的成绩单是如何取得的?

    今年以来,我省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现代种业工程、科技研发推广等一批重点项目,夯实粮食生产根基,把水灾损失降至最低,确保了粮食生产取得丰收。聚焦粮油、蔬菜、果品、中药材、奶业、畜禽养殖六大农业主导产业,集中实施五大千亿级工程项目,加大京津农业项目转移承接力度。加快发展现代设施农业,创建衡沧高品质蔬菜示范区,谋划实施了一大批优质重大产业项目,培育壮大了一批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链条和产业集群。

    “我们把实施奶业、中央厨房、蔬菜、中药材、精品肉类五大千亿级工程作为全省项目投资的主攻方向,以上项目抓投资为产业发展赋能加力。”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苗冰松介绍,在蔬菜产业方面,全省在建和新开工亿元以上蔬菜相关重点项目64个,总投资355.4亿元,今年已完成投资46.2亿元。在中药材产业方面,全省在建和新开工中药材产业重点项目22个,2023年计划投资33.2亿元,已完成投资10.8亿元。

    同时,在奶业方面,全省在建和新开工亿元以上奶业项目27个,总投资185.9亿元,已完成投资32亿元。在精品肉类产业方面,全省在建和新开工畜禽重点项目27个,总投资125.6亿元,已完成投资42亿元。在中央厨房产业方面,今年全省中央厨房产业产值已达到550亿元,占年度任务的91.7%。

    广泛引进国企民企,农业项目招商引资打开新局面。省农业农村厅广泛搭建招商引资平台,厅级干部带队拜访央企、大型民企招引项目,常态化向上争取项目资金支持,举办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大会等大型招商活动,积极开展以商招商、以会招商、以链招商等多种形式的招商引资活动,吸引了国内外大型龙头企业到我省布局项目、投资兴业。

    据介绍,今年以来全省签约5亿元以上农业大项目123个。伊利集团在沧州投资152亿元的乳品全产业链项目稳步实施。北京新发地公司投资69.8亿元,在盐山、魏县、冀州、南和等地建设农副产品智慧物流园暨城市安全保供仓项目,目前项目正在稳步实施中。同福集团投资251亿元在正定、栾城、定兴、魏县、玉田建设五个乡村振兴示范园和大健康食品城项目。此外,大北农、新希望、益海嘉里、中储粮、蒙牛、京东等企业集团纷纷布局落地一批大项目、好项目。

    “我们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全省农业农村系统抓投资上项目促发展的着力点,印发出台22条服务项目主体、优化营商环境的政策举措,在省市县三级农业农村部门中贯彻落实。”苗冰松介绍,在项目投资工作中,全省农业农村系统大力推行“政策创设+环境优化+银企对接+三级包联+重点盯办+服务代办”工作机制,出台精准有效、含金量足的支持政策和工作举措,协调相关部门在供地、资金、审批、环保等方面为项目落地投资排忧解难,致力于打造最优的营商环境。


    对重大战略合作项目,河北引导市县实行“一事一议”,量身定做、研究出台优惠政策,配合做好项目论证、选址、备案、设计等方面工作,为项目落地和开工投资保驾护航,提供全程包联服务。不间断组织开展“银企对接”活动,引导和支持金融机构围绕项目特点和资金需求,开发专属金融产品和融资方案,为企业提供精准金融服务。

    2023-12-07
  • 全区经营主体突破270万户 ​

    全区经营主体突破270万户





    同比增长7.6%


    内蒙古日报12月6日讯经营主体作为营商环境最直观的感受者,是反映经济运行的晴雨表。自治区市场监管局最新统计显示,截至2023年11月底,全区经营主体(含分支机构)发展到270.6万户,同比增长7.6%。其中,企业65.5万户,个体工商户197.8万户,农民专业合作社7.3万户。千人拥有经营主体增长至112户,千人拥有企业量突破27户。

    今年以来,自治区市场监管局聚焦经营主体“准入、准营、退出”各环节的难点、堵点、痛点,用好“放管服”阀门,让市场活水充分涌流。从新设情况看,2023年1—11月,全区共新设经营主体41.18万户,同比增长17.82%,增速较三季度末提升7.94个百分点。其中新设企业10.34万户,个体工商户30.53万户,农民专业合作社0.31万户,分别同比增长22.09%、16.59%、4.55%。从退出情况看,自经营主体虚数清理工作开展以来,经营主体退出量明显增长,截至11月底,全区累计注吊销经营主体23.61万户,同比增长5.26%。经营主体净增量17.57万户,是去年同期净增量的1.4倍。

    与此同时,行业总体发展趋势平稳。从实有经营主体数量看,18个行业大类(不含其他类)中除“金融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外,其他行业均同比保持正增长,五成以上行业同比增速超10%,其中“建筑业”增速达26.81%,位列18个行业之首。从新设情况看,个体工商户主要分布行业中,“住宿和餐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增势明显,新设数量同比均超20%。


    良好的营商环境对经营主体而言必不可少,随着我区优化营商环境政策红利的不断释放,利于经营主体创新创业的新天地正在逐步形成。

    2023-12-07
  • 国通语助力地区经济发展

    12月2日,在内蒙古连运芦苇画制作展示中心,乌拉特前旗民间艺术大师连军强正在指导技师们制作芦苇画。说起推广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连军强感触颇深:“前些年,顾客到店里了解芦苇画时,我们都说地方语言,很多外地游客听不懂,溜达一圈就走了。这几年我们在推广产品时,全部使用国通语,游客饶有兴致地听完介绍后,还要带走很多产品,尤其在旅游旺季,国通语的作用特别明显,芦苇画销量越来越大。”

    近年来,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将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与日常工作紧密结合、共同落实,不断提高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运用水平。

    “考试时,遇到多音节词语,一定要连起来读,不能一个字一个字读,否则会被扣分。”日前,在乌拉特前旗语委办组织开展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规范标准培训班上,授课老师从声、韵、调、单音节字、多音节词的发音等方面进行细致讲解。“此次培训,纠正了许多常见错误用语和用字,对我们机关工作人员帮助很大。”参训人员孙苑说。今年,该旗启动国通语水平等级测试工作,全旗65个单位200余名干部职工完成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达标培训学习和测试工作。

    乌拉特前旗秉承“推广国通语、写好规范字要从娃娃抓起”的理念,依托假期托管班,招募大学生志愿者带领托管班学生用国通语开展诵读、讲故事、辩论等比赛,同时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向孩子们介绍何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以及推广意义,真正将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植入孩子的心灵。“自从参加完推广国通语活动,孩子现在基本不说‘土话’了。”托管班学生家长赵婧说。

    为进一步提高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规范化应用水平,旗语委办联合多家单位和部门,采取现场查看、现场反馈等方式,深入全旗党政机关、主要街道、商场车站等场所,对指示牌、广告牌、提示语、宣传标语等进行联合检查。发现存在汉字残损、标点符号不规范、错别字等问题,现场下达《不规范社会用字整改通知书》。通过常态化监督检查,逐步提升社会用语用字规范化水平,为文明用语、规范用字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同时,该旗积极探索深入基层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新模式,依托乌梁素海生态旅游、三湖村黄河渡口风光、东风一社区和公田村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特色资源,全面提升各场地讲解员的国通语水平。“今年,来我旗旅游的游客数量剧增,‘双节’假期,全旗旅游接待游客61559人次,同比增长123.85%,全旗旅游实现总收入2866.55万元,同比增长244.12%。其中,国通语发挥了巨大作用,讲好国通语能够更好地服务外地游客,让他们对乌拉特前旗的印象更加深刻。”乌拉特前旗文体旅游广电局局长刘嘉耘介绍。

    2023-12-05
  • 内蒙古新型工业化提速正当时

    好风凭借力






    内蒙古新型工业化提速正当时


    内蒙古日报11月26日讯日前,工信部在国务院各部委中率先出台落实《国务院关于推动内蒙古高质量发展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任务分工,形成支持内蒙古高质量发展10个方面33条具体措施,为加快内蒙古新型工业化进程提供了坚实支撑。

    自治区工信厅负责人介绍,《意见》印发后,自治区工信厅第一时间与工信部精准对接,协商如何在工信领域落实《意见》,并就涉及工信部的任务分工进行充分交流,逐条细化落实举措,形成较为全面的任务分工落实措施,对于内蒙古支持的事项更加具体、更加实惠。

    内蒙古资源富集,工业基础较好,是国内重要的原材料和中间产品生产基地。今年1-10月份,内蒙古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3个百分点,居全国第四位,工业发展势头良好。推动内蒙古立足工业发展基础和产业优势,构建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对于进一步提升内蒙古“两个屏障”“两个基地”“一个桥头堡”的作用,更好服务西部大开发和东北全面振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1月9日,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工信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将从加快推动产业创新发展、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布局建设等三个方面支持内蒙古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在加快产业创新发展方面,将从建平台、强企业、育人才等方面发力。推进国家稀土功能材料创新中心高水平建设。聚焦新材料、生物医药、乳制品等优势领域,布局建设一批自治区级的制造业创新中心、中试验证基地。支持内蒙古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领航企业等梯队培育。支持培养一批技术、技能、管理人才。

    在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方面,从优存量、扩增量、育集群等方面发力。支持钢铁、建材、有色金属等行业开展节能减污降碳技术改造,支持高质量建设高铝粉煤灰综合利用示范基地、鄂尔多斯现代煤化工产业示范区。支持内蒙古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和推广应用,引导光伏制造规范有序发展。支持内蒙古创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以新技术培育新产业、促进产业升级。

    在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布局建设方面,加快推进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建设,支持和林格尔数据中心集群“东数西算”项目建设。加快内蒙古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建设,推动重点企业参与试点示范。


    据了解,今年以来,自治区工信厅持续强化政策对接,密切协调配合,在充分吃透政策的基础上,积极协调,精心谋划,主动沟通,认真领会上级政策精神,积极争取工信部支持,助力推动内蒙古新型工业化建设。下一步全区工信系统将在加快推进我区新型工业化上持续用力。立足禀赋特点和战略定位,坚持加快发展、大抓发展导向不动摇,持续做大做强工业总量规模,加快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优化存量、做大增量、提升质量齐抓并举,产业体系、政策体系、服务体系一体再造,为构建体现内蒙古特色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实现内蒙古新型工业化筑基蓄力。

    2023-11-27
  • 固始县城市管理局:带着问题深调研 找准症结谋良方

    本网讯(记者:弓盛舟通讯员:张本元)


    针对富民路农贸市场周边摊贩占道经营、乱堆乱放等突出问题,11月13日,固始县城市管理局牵头组织召开富民路农贸市场整治座谈会。县城市管理局、市场监管局、市场发展局、番城办事处、六里棚社区等相关负责人参加座谈并深入实地调研。










    会上,县番城街道办事处主任王文映介绍了富民农贸市场周边环境的现状背景,分析了菜市场外围交通拥堵的原因,并提出相关建议:一是在地面设置醒目划线区域,明确标识线路;二是多部门协同增加管理人员,增加值班人次;三是加强市容市貌的执法,对违规摆摊的摊贩要进行有力处罚,实行首单免罚制;四是对菜市场进行整顿和改造,做好门头牌匾、门前五包、市容秩序等方面的精细化管理。会上,与会人员讨论积极,各抒己见,献言建策。


    最后,县城市管理局局长李谦强调,在整治过程中各部门要通力合作,互相配合,对市场整改过的摊位,要随时“回头看”,防止反弹;对整改不彻底或达不到标准要求的,及时敦促继续整改;对观望户、心存侥幸的商户,持续宣传动员,使其认识到整洁干净有序的市场环境给商户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










    下一步,固始县城市管理局将持续加大对富民路农贸市场管理力度,从摊位秩序卫生管理抓起,建立长效机制,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更好地为广大市民服务,让老百姓的“菜篮子”拎得更舒心、更省心。

    责任编辑:程凯

    欢迎提供新闻线索(V:mingchengzaobao)

    2023-11-22
  • 光山县紫水街道:小萝卜铺就致富路

    本网讯(记者:弓盛舟通讯员:陈星)


    走进光山县紫水街道马湾社区,千亩农家萝卜正喜获丰收,借助电商直播这一直通车,现采现发,迅速销往全国各地。











    马湾社区位于光山人民的母亲河——官渡河转弯处的一片平畈处,这里土壤含沙量适度,土质松散、肥沃,光热资源充足,使产出的萝卜品质优良、色泽翠绿、香甜爽口、风味独特。











    据悉,马湾萝卜又称“青萝卜”或“高脚青”,已有600余年的栽培历史。每年都是农民自己留种播种,且不打农药、不施化肥,只用菜籽饼做肥料,已形成品牌效应,享誉周边市场,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










    马湾萝卜每亩产量可以达到3000—4000斤,亩均收益在6000元以上。入冬以来,萝卜销售紧俏,每天都有客户大量下单或上门自采。如今,萝卜产业已成为促进马湾社区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特色产业,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金萝卜”。

    责任编辑:程凯

    欢迎提供新闻线索(V:mingchengzaobao)

    2023-11-21
  • 香港海派旗袍师傅封有才:一“旗”一会妙手生花

    师傅封有才背着一只旧帆布袋,几乎和为专访而来的中新社记者同时抵达店铺。他笑吟吟地从包里掏出一块红蓝相间的布料,这是他早先在市场寻觅的收获,为制作一件客户指定样式的改良旗袍。





    海派旗袍师傅封有才近日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中新社记者韩星童摄






    这爿店铺极狭窄、紧凑,堆满了各式布料、成品旗袍,剩余的空间仅够容纳一张工作台、一个老式缝纫机,以及封有才和他的搭档“模特女郎”。“她”脖子上挂着皮尺,身上那件鹅黄带着些水墨风格的旗袍,是封有才的得意近作,不久前刚登上洛杉矶时装周的T台。借由封有才手机里保存的图片,我们得以一窥传统旗袍走上时代潮流尖端的风光,散发出以柔克刚的端庄优雅。


    旗袍分为京派及海派,京派旗袍剪裁平面,连袖宽大,而封有才擅长的海派旗袍则剪裁立体,凸显腰线,手工繁复讲究,针黹、剪栽、熨拔,每一步都显示着裁缝的功力,容不得一丝马虎,“一件旗袍制作出来不可以起皱,衣襟要称身,领口也要对称。”

    “我演示一下?”见记者期待地点头,封有才在那台老式缝纫机前坐下,拧亮桌面台灯,机器轧轧的声响萦绕耳畔,清脆、温婉。老式缝纫机有节奏地运作也将封师傅带回童年夏夜那熟悉的画面:窗外有茂密梧桐,枝叶间有风,霭霭地摇漾,枕着这样的吱轧声,安然睡去。

    封有才所拥有、怀念的如此夏夜,远在上海,那是他的家乡。出生旗袍世家、三代皆为裁缝的封有才,12岁那年跟着家人移居香港谋生,进入大坑的裁缝店当学徒,并继承了家族海派旗袍制作技术。算起来,时至今日已累积超过60年旗袍制作经验。


    “我们那时候年纪太小了,什么都不懂,工作都是听大人安排的。”在少年懵懂尚不懂何为天生热爱的年纪被动选择了人生的道路,从此再未转向,封有才始终奉行的是“专一行精一行”一代传统手艺人共通的精神。不过这些年年纪大了,不时爱回顾往事,也后知后觉地意识到或许确实有基因影响一说。“我小时候走在路上,不由自主就会留意到穿旗袍的人,不同的颜色、长短、款式。”不论是花俏的款式,还是朴实的剪裁,旗袍总是能展现出传统中国女性含蓄却又娇艳之美。





    海派旗袍师傅封有才正在老式缝纫机前忙碌。中新社记者韩星童摄


    封有才来港的20世纪50年代,大批上海裁缝在港开裁缝铺,货如轮转,称得上是真正的黄金时代。裁缝业最兴旺的时候,他一日内可以制作两至三件旗袍。

    时装的出现、流行及普遍,现代化、机械化的制衣业发展,压缩着旗袍裁缝生存空间,“我们这一代的裁缝在香港应该只剩下不多于5位。”

    在行业不敌时代洪流的夕阳余晖里,封有才的生活也逐渐慢了下来,他并未在所谓后继无人的窘境里慌张或故步自封,相反颇有兴致地跟年轻设计师走在一起研究改良旗袍,也开设课程倾囊相授,不遗余力地推广这项传统手艺。闲时他乐于设计款式制作几款旗袍,有更多时间静心感受旗袍之美。


    值得一提的是,前段日子女儿出嫁,他亲手缝制了两套旗袍,一件红色、一件粉色,细致地以绣花点缀,远远望去宛若桃花盛放,叫人移不开眼。问他为女儿做嫁衣的感受,“也没什么,跟客户一样,马虎不得咯。”口里虽说没什么特别,嘴角的笑意却泄漏了满满的自豪和感动。(完)

    2023-11-17
  • 投入经费2亿元 “天府农业”国际研究院揭牌成立

    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成都11月16日讯11月16日,四川农业大学召开国际化办学推进大会暨“粮食安全”教育科技创新联盟成立大会,会上,“粮食安全”教育科技创新联盟正式成立。该联盟由四川农大牵头组建,首批共27家单位,涵盖国内外涉农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企业等,将聚焦“作物丰粮、养殖节粮、果蔬补粮、加工促粮、增收稳粮”等关键核心技术领域,通过搭建交流合作平台,推动联盟成员间在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政策研究、技术推广、社会服务等方面以优势互补、以强带弱的形式,以点带面、从线到片地在粮食安全领域的深度合作,共护粮食安全、共促绿色可持续发展,凝聚智慧提高全球农业治理的参与度与贡献度。

    “天府农业”国际研究院也同步揭牌。该研究院总投入经费2亿元,将聚焦更高水平天府粮仓建设组建8-10支科研团队,团队实行首席科学家负责制。研究院将建设“人才特区、科研特区、研究生培养特区”三个特区,实现“原始创新成果突破、师资队伍建设突破、卓越人才培养突破、管理运行机制突破”四个突破,为四川农大“双一流”建设提供重要的人才保障和强大科技支撑,强力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

    记者从现场了解到,四川农业大学将实施高质量国际化办学“SAGE”(智者)计划,每年专项投入不少于1000万元,不断提升学者国际竞争力(ScholarCompetitiveness)、学术国际影响力(AcademicInfluence)、学生国际胜任力(GlobalCompetence)、学校国际吸引力(EducationalAttractiveness)。该计划包含“四大提升行动”16条具体举措,紧紧围绕学校“双一流”建设核心任务,巩固拓展全球合作网络,在“跨境国际化”和“在地国际化”上双向发力。






    揭牌仪式

    2023-11-16

  • 首 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尾 页  

    版权声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 8629 6259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696号 蒙ICP备160010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