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份我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48.4%

    人民网北京4月1日电(记者乔雪峰)记者从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获悉,由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联合发布的2022年3月份中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48.4%,环比下降3.2个百分点。由于非制造业没有综合指数,通常以商务活动指数来反映非制造业经济的总体变化。


    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相关负责人表示,3月份,在中国非制造业PMI各单项指数中,投入品价格指数和销售价格指数有所上升,升幅分别为2和1.3个百分点;新订单指数、新出口订单指数、在手订单指数、存货指数、从业人员指数、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和业务活动预期指数有所下降,降幅在0.7-5.9个百分点之间。

    分行业来看,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8.1%;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46.7%。21个行业中,土木工程建筑业、金融业、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业、房屋建筑业和邮政业等10个行业高于50%;零售业、租赁及商务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和道路运输业等11个行业低于50%。

    新订单指数环比下降。2022年3月,新订单指数为45.7%,环比下降1.9个百分点。分行业来看,建筑业新订单指数为51.2%;服务业新订单指数为44.7%。21个行业中,金融业、邮政业、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业、土木工程建筑业和装卸搬运及仓储业5个行业高于50%;房屋建筑业位于50%;互联网及软件信息技术服务业、批发业、建筑安装装饰及其他建筑业、水上运输业和零售业等15个行业低于50%。

    投入品价格指数环比上升。2022年3月,投入品价格指数为55.9%,环比上升2个百分点。分行业来看,建筑业投入品价格指数为61.4%;服务业投入品价格指数为54.9%。21个行业中,建筑安装装饰及其他建筑业、航空运输业、批发业、土木工程建筑业、水上运输业和道路运输业等19个行业高于50%;邮政业位于50%;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低于50%。

    销售价格指数环比上升。2022年3月,销售价格指数为51.1%,环比上升1.3个百分点。分行业来看,建筑业销售价格指数为54.4%;服务业销售价格指数为50.6%。21个行业中,批发业、航空运输业、建筑安装装饰及其他建筑业、房屋建筑业和土木工程建筑业等9个行业高于50%;铁路运输业、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业、道路运输业、邮政业和租赁及商务服务业等12个行业低于50%。

    从业人员指数环比下降。2022年3月,从业人员指数为47.1%,环比下降0.9个百分点。分行业来看,建筑业从业人员指数为50.1;服务业从业人员指数为46.6%。21个行业中,互联网及软件信息技术服务业、土木工程建筑业、金融业、邮政业和航空运输业5个行业高于50%;房屋建筑业位于50%;批发业、装卸搬运及仓储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和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业等15个行业低于50%。

    业务活动预期指数明显下降。2022年3月,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54.6%,环比下降5.9个百分点。分行业来看,建筑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60.3%;服务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53.6%。21个行业中,铁路运输业、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业、金融业、互联网及软件信息技术服务业和土木工程建筑业等14个行业高于50%;居民服务及修理业、房地产业、道路运输业和餐饮业等7个行业低于50%。

    2022-04-02
  • 广州出台13条措施促进外贸供应链畅通

    本报广州3月27日电(记者罗艾桦)记者从广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获悉:面对当前外贸形势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特别是疫情防控带来的跨境供应链困境,广州市商务局近日牵头出台了《广州市促进外贸供应链畅通若干措施》,提出了13条直达企业需求的政策措施,多措并举保障外贸供应链畅通。

    措施打通堵点,解决广大中小外贸企业与物流公司供需信息不对称问题,促进物流供需对接,实现通关、物流全链条信息互通共享,提升国际供应链的便捷度。破解难点,提升广州海陆空货运能力,完善仓储物流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广州市国际物流枢纽能级。例如,进一步发挥白云机场、南沙港和广州东部公铁联运枢纽、广州国际港等枢纽口岸的集聚效应;支持航空公司加大全货机运力投放,加密航班航线,发展“客改货”航班业务;支持全球班轮公司在广州港新增外贸班轮航线;拓展广州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铁路货运班列,优化班列监管通关模式,适度增加班列的频次。

    优化综合服务,降低经营成本,提升企业的获得感和满意度。如以南沙港疏港铁路开通为契机,发展公铁、空铁、海铁、江海联运等多式联运;全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航运“超级加油站”,提供便捷的保税加油服务,吸引更多国际航行船舶停靠广州;清理整治强制服务收费、哄抬价格、明码标价不规范等违法违规收费行为;制定更有效和更精准的防疫措施,确保对企业经营的影响最小化。

    2022-03-28
  • 持续优化外商投资环境 外企看好中国经济发展前景

    人民网北京3月16日电(记者栗翘楚)3月15日,2022年全国“两会”有关情况吹风会在京举行,来自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商务部的相关负责同志就外企关心的事项分别做出解读。


    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秘书长赵辰昕表示,做好今年经济工作,要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位置,把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扩大内需有机结合起来,以更大力度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更加注重依靠改革开放增强动力活力,统筹发展和安全,切实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外资企业是联通中国和世界的重要纽带。”商务部外国投资管理司副司长朱冰表示,长期以来,我国不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提升开放平台水平,加大投资促进力度,持续优化外商投资环境,为外资企业在华发展提供政策支持与服务保障。目前,中国正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这将为更多的外资企业带来市场机遇、开放机遇。

    现场交流环节,两位嘉宾还就优化营商环境、积极利用外资、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等议题同与会人士积极互动。

    与会外资企业代表表示,在外部环境日趋复杂的大背景下,中国坚持稳增长、注重高质量发展,有力促进了外资企业在华投资。举办此次吹风会,加深了外资企业对中国宏观经济形势与政策的了解,提振了外资企业在华发展信心。

    此次活动由中国公共关系协会与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共同举办,共有外资企业、国内外公关公司等130余位代表参加了会议。

    2022-03-17
  • 年内新增专项债发行9676亿元 基建投资加速

    今年新增专项债发行节奏加快,有效解决了重大项目融资难题。Choice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截至3月11日,新增专项债发行规模达9676亿元,占提前下达专项债额度的66.3%。


    东方金诚分析师丛晓莉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今年专项债券支持的重点方向包括交通基础设施、能源、国家重大战略项目,以及保障性安居工程等领域。总的来看,今年服务于产业和区域发展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投资规模和增速或将有一定提升。此外,考虑到财政政策发力适当靠前,为满足稳增长等需求,今年基建投资规模有所加大,用于项目建设的债券融资将有所提升。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65万亿元。强化绩效导向,坚持“资金跟着项目走”,合理扩大使用范围,支持在建项目后续融资,开工一批具备条件的重大工程、新型基础设施、老旧公用设施改造等建设项目。

    中国财政学会绩效管理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张依群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专项债券作为积极财政政策的关键举措,需要采取随势而动、因势利导、助势赋能等方式,紧紧围绕重大工程、重点项目建设,实行精准施策,不搞大水漫灌,避免重复建设,从而提高专项债券投放的精准性和有效性。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刘向东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需要加大对地方专项债的使用,使其参与基础设施适度超前建设,尤其重点支持“十四五”规划确定的重大工程和新型基础设施,更好地发挥稳投资、稳增长和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同时将政策发力适当靠前的要求落实到位,并在投资的有效性方面下功夫,增强发展后劲。

    记者注意到,近日,多地密集开工一批重大项目。例如,3月10日,天津市静海区开工22个重点项目,总投资约130亿元,涉及机器人研发、环保设备、新能源、生态农业等产业。

    目前,已有多个省份公布了2022年重点项目投资清单,布局了一批新基建项目。其中,2022年河北省重点建设项目共安排695项,总投资1.12万亿元,年内预计完成投资2500亿元以上。

    “各地纷纷布局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旨在用好用足地方专项债项目,引导资金跟着项目走,发挥数字基础设施等新型基础设施在培育新动能方面的引领作用,提升扩大基建投资的前瞻性和有效性,确保地方专项债有更多的投向目标,为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保驾护航,也为供给结构优化提供基础支撑。”刘向东说。

    2022-03-15
  • 数字经济动能释放提速 强筋骨补短板稳中求进

    已被多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的“数字经济”,今年首次以“单独成段”的方式呈现,这让处在“数实融合”关键期的产业界信心倍增。


    但如全国政协委员、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徐晓兰所言,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过程中,仍存在融合不紧密、深度不足等问题。

    如何有效推动“数实融合”这个庞大的系统工程?

    全国人大代表、腾讯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说:“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还需要用‘技术—产业—社会’三位一体的系统性思维破解难题。”

    让实体经济筋骨强壮起来

    数字经济怎样支撑中国经济行稳致远?

    马化腾言简意赅:“引导技术、资金等资源要素真正流向实体领域。”

    全国政协委员、红杉中国创始及执行合伙人沈南鹏则提出,应鼓励金融机构为制造业数智化转型提供精准服务,为转型中的工业企业和提供数智化服务的数字科技公司提供适当的金融支持。

    “数字经济只有根植于实体经济基座,才能焕发更大价值。”全国人大代表、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说,“全球新冠疫情让我们更加认识到,实体经济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典型代表。”在杨元庆看来,以新IT赋能制造业的智能化转型升级和低碳发展,仍然是促进中国经济稳增长的最大动能。

    值得关注的是,我国4800多万家企业中,90%以上为中小企业,如中国经济“毛细血管”般存在。

    徐晓兰说:“中小企业好,中国经济才会好;中小企业稳,宏观经济大盘才会稳。”

    近两年,我国中小企业生产和发展承受了不少压力,为护航中小企业发展,我国打出了一套长短政策“组合拳”。

    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以来,各部门出台针对中小企业支持政策25项,各地出台政策文件52个,涉及减税降费、资金支持、融资促进、稳岗扩岗、权益保护、扩大市场需求和专精特新发展等多个方面。

    在为实体经济强筋骨的同时,不能忽视数字经济发展的社会基础。

    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移动董事长、总经理郑杰建议,从普及数字素养教育、推动数字技能教育和培训的规范发展、完善数字化人才资源和服务保障体系入手,全面提高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

    让算力价值释放出来

    算力,顾名思义就是计算能力。数据如同生产资料,算力越强,处理数据的能力也就越强。继热力、电力之后,算力成为新的关键生产力,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如何推动算力高质量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移动董事长杨杰认为,这需要充分发挥我国在网络领域的积累,加快算力网络创新发展,推动算力成为像水、电一样可“一点接入、即取即用”的社会级服务。

    要增强算力,需要一张可以连接承载算力的网络,让数据高效跑起来,电信运营商们因此成为搭架算力网络的主力军。

    “当前,我国在算力网络领域已取得一定先发优势,但从概念提出到落地、成熟,仍需解决创新研发基础薄弱、产业现代化水平低、算力需求尚待激发等发展难题。”杨杰表示,加快推动算力网络创新发展,要从顶层设计、技术创新、产业推进、应用孵化、配套政策等方面持续发力、系统推进,进一步提升我国在算力领域的综合竞争力。

    但是,在一张算力网络的支撑下,即便有了算力供给,数据“跑”起来了,也不意味着一定能在数字经济中发挥应有的价值。

    沈南鹏以制造业为例解释道:“要达到为制造业切实解决问题和创造价值的高阶目标,当前工业数据的开发利用仍存在不少挑战。工业数据的采集和采集到的数据如何支持生产流程,仍是限制数据价值释放的重要短板。”

    相比企业内的数据价值释放,跨企业、跨领域的数据调度、共享与开放才是真正的挑战。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研究员盘和林表示,数据的重要性随数字经济水涨船高,打通数据要素流通环节,才能让数据在数字经济中真正发挥作用。

    全国政协委员、贵州省科技厅一级巡视员林浩强调,加快完善我国的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建立健全数据要素市场规则迫在眉睫。

    2022-03-14
  • 年内新增专项债发行5953亿元

    投资是提振工业经济的“牛鼻子”,而专项债对于扩大有效投资具有重要作用。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截至2月20日,年内新增专项债发行规模达5953亿元,占提前下达专项债额度的40.78%。



    中国财政学会绩效管理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张依群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今年新增专项债将在重点投资领域发挥作用。一方面加快补齐中国基础设施短板,提升公共服务、产业发展、能源供应等功能,为相关产业发展提供助力;另一方面投资形成经济增量可以带动消费。

    2月18日,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和服务业特殊困难行业纾困发展新闻发布会上,财政部经济建设司司长符金陵表示,管好用好专项债券资金,保障重点项目建设。2021年12月份,已提前下达各地2022年新增专项债券额度1.46万亿元,截至今年1月底地方已发行新增专项债券4844亿元。

    根据财政部政府债务研究和评估中心披露的数据,1月份发行的新增专项债券分别用于市政及产业园区基础设施1653.55亿元,交通基础设施1055.18亿元,社会事业763.23亿元,保障性安居工程646.98亿元,农林水利440.61亿元,生态环保168.88亿元,能源、城乡冷链物流基础设施115.33亿元。

    无锡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吴琦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今年稳投资促增长,需要用足用好专项债,重点加快国家重大战略项目、补短板项目以及新型基础设施重大项目建设,特别是新型基础设施重大项目可以扩大有效投资和激发信息消费,支撑工业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升级,促进业务模式创新和生产效率提升,助力行业企业脱困发展,进而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

    “今年提出投资适度前置,专项债券资金投资新基建关键在于投基础、投节点、投关键,达到为传统基建赋能、为新兴产业助力的目的。”张依群认为,例如“东数西算”工程,就是通过京津冀、长三角等点上的突破带动全国实现全局性破围,让我国经济能够在网络通信、万物互联、集成智能、绿色低碳的高速轨道上前行。(包兴安)

    2022-02-21
  • 去年我国与自贸伙伴进出口总额10.8万亿元

    “通过近20年的努力,我国自贸‘朋友圈’不断扩大,自贸协定内容日益丰富,水平不断提升。”17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介绍,目前,我国已与26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19个自贸协定,自贸伙伴覆盖亚洲、大洋洲、拉丁美洲、欧洲和非洲。我国与自贸伙伴贸易额占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达到35%左右。2021年,我国与协定已生效的自贸伙伴进出口总额合计10.8万亿元,同比增长23.6%,较同期我国外贸总体增速和与非自贸伙伴进出口增速分别高出2.2和2.4个百分点。


    关于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高峰表示,中方已就协定内容进行了充分、全面和深入的研究评估。中方愿通过改革,努力全面达到CPTPP规则标准,并在市场准入领域作出超过中方现有缔约实践的高水平开放承诺,向各成员提供具有巨大商业利益的市场准入机会。目前,中方正按照CPTPP有关加入程序,与各成员进行接触磋商。

    关于加入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DEPA),目前中方正与相关缔约方保持密切沟通,开展技术磋商。

    下一步,商务部将推动我国自贸区网络扩围、提质、增效,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继续推进中国—海合会、中国—以色列、中国—挪威、中国—厄瓜多尔、中日韩等自贸协定谈判,与更多有意愿的贸易伙伴商签自贸协定,共同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和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

    2022-02-18
  • 个体工商户突破1亿户的动力来自哪里?

    市场监管总局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全国登记在册个体工商户已达1.03亿户,同比增长11.1%,是2012年的2.5倍,年均增长10.9%,约占市场主体总量(1.54亿户)的2/3。


    个体工商户突破1亿户,实现历史性突破。在改革开放之初,1980年,我国个体工商户数量不到1万户,占市场主体比重不足1%。

    尽管受到疫情影响,但个体工商户总体发展平稳。市场监管总局统计显示,2021年全国新设个体工商户1970.1万户,同比增长17.2%,超过2012年到2021年年均11.8%的增速。

    事实上,在疫情发生之后,个体工商户发展确实遇到很大困难。2020年2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有关负责人曾表示,个体工商户面临的困难主要有几个方面:一是复工复产比较困难,开不了张,赚不了钱。二是硬性支出费用压力比较大,除了用工成本之外,还有房租、水电气费。三是信贷流动资金捉襟见肘。

    不过,相关部门研究出台政策,从财税、金融、社保等多方面加大对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的帮扶力度。比如,在加大对个体工商户的服务力度方面,2020年上半年,对受疫情影响无力足额缴纳电、气费用的个体工商户,实行“欠费不停供”措施。对商贸流通、餐饮食品等受疫情影响严重行业的个体工商户,其用电、用气价格享受国家出台的阶段性降低成本的相关政策。

    在减税降费方面,不断优化对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等的减税政策。财政部近日表示,聚焦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促进市场主体加快发展增加活力。延续实施2021年底到期的支持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减税降费措施,进一步缓解小微企业经营压力。

    一系列帮扶措施让个体工商户得以生存并不断发展壮大,对拉动经济、促进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根据调查,个体工商户平均从业人数为2.68人,以此推算,全国个体工商户解决了2.76亿人的就业问题。

    与此同时,个体工商户也成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积极力量。截至2021年底,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四新”经济个体工商户共计2948.7万户,占登记在册个体工商户总量的28.6%。2021年,新设“四新”经济个体工商户778.9万户,同比增长29.3%,增速较个体工商户总量高12.1个百分点。

    尽管发展势头良好,但受疫情反复等因素影响,广大个体工商户的发展还面临诸多困难。今年1月27日,市场监管总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据调查,这些困难主要集中在5个方面:一是预期不稳,发展信心不足;二是招工难、用工贵问题严重;三是成本上涨,压缩了利润空间;四是网络平台企业利用资本、数据和技术等优势无序扩张,抬高了收费标准,附加不合理交易条件,挤压了个体工商户的生存空间;五是资金链紧张问题依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该负责人表示,针对这些问题,市场监管总局将采取措施,千方百计帮扶个体工商户发展。例如,持续完善政策措施,从财税、金融、社保、就业等方面,研究出台一批精准扶持个体工商户发展政策。同时,优化营商环境,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确保个体工商户平等参与市场竞争。加强反垄断监管,防止资本无序扩张,严禁具有优势地位的企业为抢占市场份额挤压个体工商户生存空间,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等。(杨召奎)

    2022-02-10
  • 让更多小微企业吃下“定心丸”

    继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创新金融工具,持续做好支持中小微企业的“大文章”


    金融支持中小微企业,好政策又有新进展。近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进一步采取市场化方式加强对中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按照部署,中国人民银行下发通知,自今年1月1日起,实施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支持工具和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支持计划两项直达工具接续转换。从2022年起到2023年6月底,人民银行按照地方法人银行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增量的1%提供资金,按季操作,鼓励持续增加普惠小微贷款。同时,从今年起,将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支持计划并入支农支小再贷款管理,原来用于支持普惠小微信用贷款的4000亿元再贷款额度可以滚动使用,必要时可进一步增加再贷款额度。

    此次政策的出台,既给期盼中的中小微企业吃下“定心丸”,让原本于2021年底到期的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得到延续,保持了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又给困难中的中小微企业注入“强心剂”,通过支持金融机构发行小微企业专项金融债券、构建全国一体化融资信用服务平台网络等相关措施,进一步放大政策效应,促进中小微企业融资实现量增、价降、面扩,全力帮助中小微企业渡过难关、走出困境。

    量大面广的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是中国经济韧性、潜力所在,稳住了它们,就是稳住了经济的“半壁江山”、稳住了就业、稳住了民生。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地区各部门出台了一系列保护支持中小微企业的政策措施,有效改善了中小微企业生存状态。但必须看到,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面临的困难依然很大,有必要继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创新金融政策工具,持续做好支持中小微企业的“大文章”。

    做好支持中小微企业的“大文章”,要努力提高政策精准度。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仅仅依靠加大信贷投放量是不够的,还必须优化信贷结构,提升货币政策的直达性,将更多信贷资源精准配置到中小微企业发展的关键环节。2020年以来,我国创设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持续加快普惠金融发展,为中小微企业提供了有效和精准的支持。未来,还要继续提升金融政策的直达性、精准性,特别是要重视解决一些中小微企业存在的“首贷难”问题,让金融血脉通达更多毛细血管。

    做好支持中小微企业的“大文章”,要更多运用市场化办法。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要坚持市场经济优胜劣汰原则,依靠市场化的融资机制,保证把资金配置给真正有发展前途的行业和企业,防止可能出现的金融风险。此次出台的政策,始终坚持市场化方式,充分发挥接续转换的市场化工具牵引带动作用,建立正向激励机制,引导地方法人银行自主决策、自担风险扩大包括信用贷款在内的普惠小微贷款投放,积极挖掘新的融资需求。坚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样的支持措施,有利于发挥事半功倍的政策效能,收到长期、稳定、可持续的政策效果。

    我国中小微企业有灵气、有活力,善于迎难而上、自强不息,在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方面支持下,一定能够渡过难关,迎来更好发展。在看清眼前困难和挑战时,我们更要看到,许多中小微企业正在攻坚克难、逆境突围。只要多一分支持与关爱,多一点实招与硬招,广大中小微企业定能穿越风雨,焕发出新的勃勃生机,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2022-02-07
  • 浙江“农业重镇”奔共富:借科技、机械“强农固本”

    地处上虞的“植物工厂”邵利琴摄

    中新网绍兴1月26日电(记者项菁)浙江,七山二水一分田,为多丘陵省份。强农,怎么“强”?

    农业农村现代化路上,科技、机械正在成为强农兴农的利器。浙江正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各地将科技强农、机械强农“双强行动”,当作“三农”共富的关键路径。

    全国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示范县、浙江省产粮大县——绍兴市上虞区,尤为典型。

    上虞地处杭州湾南岸,南高北低的地形以及独特的自然条件孕育了县域特有的农业资源。眼下,上虞将科技、机械作为强农的引擎,鼓励农企创新,探索科研模式,让农业全产业链有竞争力,农民鼓足钱袋子。

    共富之引擎:农企创新加码全产业链

    从育苗到采摘,全过程可实现一体化、自动化,农民成为“农业工人”,持续有收益……这是位于上虞的浙江雾耕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植物工厂”。

    针对农业面临的水资源紧缺、劳动力缺乏、土地利用率低等问题,该公司创新引进雾耕栽培技术,自动化程度高的特点,可让作物栽培极少受到外界自然条件制约,提升单位土地利用率、产出率和经济效益。

    “我们加强数字技术与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融合,实现产业链纵横延伸。”浙江雾耕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植物工厂”以互联网电子商务营销推广平台为基础,以订单农业打通了生产、流通、销售等产业链各环节。

    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上虞农业的鲜明特色,也是农业现代化、走向共同富裕的重要引擎。目前,上虞区有各类农业龙头企业74家,其中年销售收入超1亿元企业5家,浙江省级骨干农业龙头企业4家、市级30家,星级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169家。

    审视当下,作为浙江省产粮大县,上虞全区已累计建成粮食生产功能区18.80万亩,产量连续4年居浙江省首位,其中包括浙江省级千亩高产创建示范区14个、旱粮高产示范区4个,总面积2.117万亩。

    数据背后,离不开农业生产前端的育种创新。譬如,位于上虞的绍兴市舜达种业有限公司年产种子1000万公斤、年销量1200万公斤以上,系浙江省育繁推一体化培育企业。

    “我们与中国水稻研究所合作育成舜达135、舜达95,与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合作育成浙1702、嘉禾239等水稻新品种,有力提升了水稻的抗病抗倒伏性能。”绍兴市舜达种业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如是说。

    共富之模式:院地合作科研攻关

    提升农业核心竞争力,不可“单打独斗”,上虞深谙。多年来,该区探索“院地合作”机制,畅通共富之路。

    目前,上虞全区已建成设施大棚34992只、面积12.95万亩,拥有规模化果园9.1万亩,其中猕猴桃1.45万亩、杨梅2.45万亩、野藤葡萄(可采摘)面积1.87万亩。“二都杨梅”“丁宅水蜜桃”“觉农翠茗茶”“野藤葡萄”等完成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

    上述成果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多年来的“院地合作”。2021年,上虞与浙江省农科院开启新一轮“院地合作”。上虞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畅通合作,双方建立区院协商机制,成立“科技强农、机械强农”合作领导小组,协商确定年度合作方向、扶持领域和重点工作,同时建立合作项目管理和绩效考核评价制度。

    有了制度的护航,“双强行动”中关键性技术问题也有了破解之道。比如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智能农机装备的引进、设施农业技术集成、生态农业生产技术应用等方面,都将由专家、政府、企业以及农技推广单位等共同协同攻关。

    务农重本,国之大纲。围绕共同富裕示范区愿景,浙江提出到2025年,要大力发展智慧农业等。

    “以开发领先的农业智慧大脑系统为牵引,同步推动智能农机装备系统、良种实验示范基地、微生物菌剂创新基地、生物合成技术创新基地建设,创建共同富裕示范样板。”上虞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了该区“智慧农业”愿景。

    2021年,上虞区人民政府与中科院长三角资本管理有限公司、浙江省振兴乡村建设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结成战略伙伴关系,三方采用“基业+基地+基金”协同发展新模式,实现创新资源、产业资源与实体经济联动,推动农业从机械化、信息化向农业数字化、智能化升级。

    共富之路径:机器换人促农增收

    不仅要让农业有竞争力,更要让农民有钱赚,这是共同富裕的应有之义。在“双强行动”之下,农民如何共享农业科技化、机械化发展红利?

    上虞加速全域农机化进程,通过“机器换人”为农业提质增效。

    针对国内农业特色产业自动化程度不高、产品核心零配件进口依赖度高等问题,位于上虞的浙江小精农机制造公司专注轻型农业装备的制造,研发蔬菜移栽机、茶叶采摘机、升降运输车等特色农业机械产品10余种,并实现农机产品的产业化生产和规模化推广。

    如今,上虞区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89.62%。根据该区产粮特色,该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我们着眼上虞水稻优势产业,引进日本一流插秧机制造团队,累计投入资金超2亿元。同时聚力研发适合国情的水稻插秧机,已创新发明专利40余项。”

    农机长期使用,如何维修保养是绕不开的话题,于农户而言更是一件“头痛”事。有农户直言,“以前,就是因为维修成本太高,所以我们不愿意用机器。”

    为破解难题,上虞区供销合作总社在调查该区无人机保有量和机手情况基础上,择优选取31名机手和8家服务组织,2021年8月成立上虞飞防服务产业农合联。据了解,该农合联为会员提供统一技术标准、统一药剂使用、统一售后服务、统一作业调度等服务,为农业生产保驾护航。

    数据显示,上虞全区农机总动力达35.12万千瓦,现已有烘干中心50余个、主要农机经销维修点8个、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23个。已建成浙江省农业生产“机器换人”示范县、“机器换人”示范乡镇8个、“机器换人”示范基地53个,省级全程机械化农机综合服务中心2个。(完)

    2022-01-28
  • 2021年新增减税降费1.1万亿元 利好中小微和制造企业

    国家税务总局1月26日发布数据显示,2021年,全年新增减税降费约1.1万亿元,为制造业中小微企业办理缓缴税费2162亿元,为煤电和供热企业办理“减、退、缓”税271亿元。


    翻开2021年减税“账本”,中小微企业、科技创新、实体经济发展成为关键词。一套税费优惠政策“组合拳”,既有减税降费政策又有缓税缓费措施,既助力稳住经济增长又着力增强企业发展后劲。国务院第八次大督查结果显示减税降费落实到位、成效明显。

    国家税务总局收入规划核算司司长蔡自力在当天国新办举行的发布会上表示,2021年减税取得的积极效果可以概括为“四个促进”:一是加大小微企业税费优惠力度,促进了市场主体活力提升。2021年,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税收优惠政策新增减税2951亿元。税收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小微企业每百元销售收入缴纳税收同比下降12.4%。

    二是允许企业提前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促进了创新发展。企业提前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减免税额3333亿元,进一步降低了企业研发成本、增加了现金流,增强了企业创新动能。税收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重点税源制造业企业研发投入同比增长22.6%,企业创新投入持续加大。

    三是落实落细增值税增量留抵退税和企业购买设备器具一次性税前扣除政策,促进了制造业发展。2021年,税务部门累计为3.1万户制造业企业办理留抵退税1322亿元;实施企业购买不超过500万元的设备器具一次性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政策,新增减税781亿元,进一步缓解了制造业企业的资金压力。

    四是落实社保费降费政策,促进了就业稳定。2021年,税务部门会同人社部门积极落实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工伤保险费率政策,全年新增降费1504亿元,有效减轻了企业社保缴费负担,对稳就业、稳企业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

    蔡自力表示,2022年,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实施组合式、规模性减税降费政策,重点聚焦支持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制造业等发展,帮助困难行业渡过难关。税务部门将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确保政策落实落细,为服务“六稳”“六保”大局、稳定宏观经济大盘贡献税务力量。(孙韶华)

    2022-01-27
  • 湖南去年供应链金融融资余额增42.6%

    本报长沙1月25日电(记者王云娜)记者从日前召开的湖南省金融业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1年,湖南出台供应链金融支持政策,到当年末,全省供应链金融融资余额同比增长42.6%。


    据介绍,湖南结合全省优势产业链、产业集群,出台供应链金融支持政策,推行产业链主办行制度,创新“一链一行、一链一策”金融服务,加大供应链金融对制造业的支持。到2021年末,湖南全省供应链金融融资余额突破5000亿元,带动全省制造业贷款同比增长13.8%,高于各项贷款增速0.8个百分点。

    2022-01-26

  • 首 页  上一页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下一页    尾 页  

    版权声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 8629 6259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696号 蒙ICP备160010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