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支持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若干政策

    为落实《内蒙古自治区关于促进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的意见》,制定以下政策措施。

    一、加强创新能力建设

    (一)支持企业创新平台建设。对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给予1000万元研发经费补助。对新创建成为自治区制造业创新中心的给予500万元一次性研发经费补助。对新认定为国家级、自治区级工业设计中心的,分别给予100万元、50万元一次性研发经费补助。对新认定的自治区级企业技术中心,给予50万元一次性研发经费补助。对新认定的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全国“质量标杆”企业,给予100万元一次性研发经费补助。

    (二)支持技术创新成果产业化应用。发布新技术产业化应用指导目录(2022本),对列入目录的重大技术创新成果在区内实现转化应用的项目,按实际完成投资额的20%给予一次性补助,单个项目最高不超过500万元。

    (三)支持标准制定。对主导制定国际、国家(行业)标准的企业,分别给予每个标准30万元、20万元一次性奖励;参与制定国际、国家(行业)标准的企业,分别给予每个20万元、10万元一次性奖励;单个企业主导或参与标准制定每年奖励资金不超过50万元。

    (四)支持首台套、首批次产品推广。对认定为自治区技术装备首台(套)、关键零部件首批(次)、新材料首批(次)产品,按照保费的80%给予补偿。

    (五)支持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对启动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的药品品种,以受理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申请或备案临床试验为节点,先行补助30万元,通过一致性评价的品种再给予不低于总投入20%后续补助,单个品种补助总额不超过300万元。

    (六)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对自治区认定的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小巨人”企业,分别给予20万元、50万元、100万元一次性奖励。

    (七)支持工匠人才培育。对“大国工匠”“北疆工匠”分别按每人每年20万元、10万元标准给予一次性奖励。

    二、扩大有效投资

    (八)引导企业增加技术改造投入。对投资2000万元及以上(脱贫地区、革命老区投资1000万元及以上)的先进制造业集群、优势特色产业链的工艺设备更新、新产品开发等技术改造项目,按照实际完成投资额的20%、单个项目最高不超过500万元给予补助。对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项目,按照实际完成投资额的20%、单个项目最高不超过500万元给予补助。支持高危、高强度生产环节“机器换人”,按照工业机器人购置费用的20%、单个项目最高不超过500万元给予补助。

    (九)引导企业扩大先进制造业和重点产业链投资。对投资额10亿元及以上且当年投产的先进制造业集群、优势特色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建设重点项目,按贷款实际利息的30%、单个项目最高不超过500万元给予一年贴息补助。

    (十)强化基金支持。扩大自治区重点产业发展引导基金规模,以市场化方式重点支持先进制造业集群和产业链重大项目。在自治区重点产业发展引导基金内设立5亿元中小企业发展基金,重点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以市场化方式设立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基金100亿元,重点支持新能源装备制造重大项目建设。

    三、促进产业智能化转型

    (十一)支持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对新创建的区域级、行业级、企业级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按照实际完成投资额的20%、单个项目最高不超过500万元、400万元、300万元给予奖补。对新建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且与国家顶级节点实现互联互通的企业,给予500万元一次性补助。对开展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创新应用的企业,依据应用效果给予补助,单个企业最高不超过300万元。

    (十二)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推广应用。对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典型应用场景项目,按照实际完成投资额的20%、单个项目最高不超过500万元给予奖补。

    (十三)支持“两化融合”贯标。对通过国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标准贯标评定的企业,达到5A、4A、3A级、2A级、A级的分别给予300万元、200万元、100万元、50万元、30万元一次性奖励。

    (十四)支持企业“上云用数赋智”。对设备上云上平台的企业按照实际费用的20%给予补助,单个企业最高补助不超过300万元。对认定为自治区优秀云服务商给予最高不超过100万元一次性奖励。对登云标杆企业,按照登云投入实际费用的20%给予补助,单个企业最高不超过200万元。支持婴幼儿配方乳粉质量追溯体系建设,对开展婴幼儿配方乳粉数字化可追溯平台建设,且接入国家婴幼儿配方乳粉质量追溯平台的企业给予50万元一次性奖励。

    (十五)支持软件产业发展。按照首版次软件取得知识产权或证书规定期限内截至申请时的实际销售总额的20%给予补助,单个企业补助金额最高不超过300万元。对企业新开发的工业软件(工业APP),按照研发该产品实际投入金额的20%给予补助,单个企业最高不超过300万元。

    (十六)支持智慧工业园区建设。建设涵盖企业运行、项目建设、能耗管控、污染监测等一体化、“全景式”园区管控平台,对单个园区给予最高不超过2000万元一次性奖补。

    四、促进产业绿色化转型

    (十七)支持节能技术改造。对年节能量2000吨标准煤以上的(含2000吨标准煤)节能技术改造项目(包括打捆项目),每节约1吨标准煤给予200元补助,单个项目补助不超过500万元。对大数据中心电源使用效率(PUE值)首次降低到1.3的,每节约1吨标准煤给予200元补助,单个项目补助不超过500万元。

    (十八)支持节水技术改造。对年节水量5万吨以上的节水技术改造项目(包括打捆项目),按每节约1吨水给予10元补助,单个项目补助不超过500万元。

    (十九)支持固废综合利用。对新建年利用量1万吨以上的采用先进适用技术进行工业固废和再生资源高端化、绿色化、循环化利用项目,每利用1吨工业固废和再生资源给予10元补助,单个项目补助不超过500万元。

    (二十)支持低碳零碳示范园区建设。对自治区低碳示范园区、零碳示范园区,根据新增可再生能源消纳对应的能耗量给予一次性奖补。

    (二十一)支持绿色制造示范。对新认定为国家级绿色工厂、绿色产品、绿色供应链、能效领跑者、水效领跑者的企业给予100万元一次性奖励,对新认定为自治区级绿色工厂、绿色产品、绿色供应链、节水标杆的企业给予50万元一次性奖励。

    五、加强要素保障

    (二十二)完善园区基础设施。自治区安排专项债券资金,支持工业园区污水、渣场、供热、管网、标准厂房等基础设施项目建设。

    (二十三)加快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自治区安排专项债券资金,支持新能源汽车充电站(充电桩)、燃料电池加氢站建设。

    (二十四)优化土地政策。对新建先进制造业项目用地可采取长期租赁、先租后让、弹性年期出让等多种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对原依法取得的工业用地改造开发后提高厂房容积率但不改变用途的,可不再增缴土地价款,企业在现有厂区内改建、翻建厂房或者建设地下厂房的免收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在现有厂区内扩建、新建厂房按规定标准减半征收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

    (二十五)完善资源配置政策。统筹资源要素,通过市场集中安排比较优势地区重点项目,促进产业集中集聚集约发展。统筹推进新能源开发与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发展,优先支持新能源开发与新能源装备制造一体化建设。鼓励地区之间通过股权分配、税收分成等方式合作共建重大项目,按照采购规模,对产值、投资、税收等经济指标在产销两地进行分成核算。

    (二十六)加强市场推广。有序淘汰国三以下柴油老旧车辆,新增或更新车辆全部使用新能源重型货车。实施公共领域车辆电动化替代,城市新增和更新的公交车辆全部使用新能源汽车,环卫车辆比例不低于10%,快递物流配送车辆、党政机关及公务机构车辆、出租车、网约车比例不低于30%。

    (二十七)改革电价政策。发布自治区重点支持产业目录,对5G基站、充电设施、数据中心、先进材料、制氢、储能等纳入目录的给予电价政策支持。

    (二十八)调整能耗政策。以控制能耗强度为核心,对标盟市“十四五”单位GDP能耗降低目标,按照“一盟(市)一策、分类处理”的原则,分盟市设置新上项目能耗强度标杆值,合理保障低能耗强度优质项目用能需求。支持将符合条件的煤电气肥保供、现代煤化工、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内蒙古枢纽节点和林格尔数据中心集群(和林格尔新区、集宁大数据产业园)等项目纳入国家重大项目能耗单列范围。

    (二十九)培育优质企业。激励企业高质量发展,按年度对企业进行评选,对认定为技术改造先进企业、科技创新先进企业、节能降耗先进企业、数字化应用先进企业、专精特新先进企业的,每户企业给予一次性100万元支持,支持资金主要用于企业研发投入和关键设备购置。

    (三十)强化园区考核。突出高质量发展导向,按年度对工业园区进行考核评价,对考核评价认定为综合实力强的工业园区,每个工业园区给予一次性3000万元支持,对考核评价认定为争先进位快、亩均效益高、绿色转型好、科技创新强、招商引资多的工业园区,每个工业园区给予一次性500万元支持,支持资金主要用于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

    2022-02-24
  • 高技术制造业引领作用突出

    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2021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较上年增长34.3%,两年平均增长18.2%。


    近八成行业利润实现增长。去年,工业企业生产销售保持较快增长,为企业盈利改善奠定坚实基础。在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有32个行业利润较上年增长,占78.0%,行业增长面较上年扩大14.6个百分点;有6个行业利润增长超过1倍,有18个行业利润实现两位数增长。与2019年相比,有31个行业利润实现增长,占75.6%。

    高技术制造业引领作用较为突出。2021年,高技术制造业利润较上年增长48.4%,两年平均增长31.4%,占规模以上工业利润的比重较2020年、2019年分别提高2.1和4.2个百分点,展现较强发展活力。

    装备及消费品制造业利润均较快增长。分行业看,去年近九成装备制造行业利润较上年增长,其中,利润规模最大的电子行业增长38.9%;金属制品业受集装箱需求旺盛带动,利润增长28.7%,增速创近年新高。随着消费需求持续恢复,七成以上消费品行业利润较上年增长,其中,化纤行业利润增长149.2%,明显高于近年平均水平。

    受益于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等政策措施,企业财务费用较上年下降3.2%。企业成本费用水平总体低于上年,扩大了盈利空间,企业营业收入利润率为6.81%,较上年提高0.76个百分点。

    国家统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尽管去年工业企业效益水平稳步提升,但下游行业尤其是小微企业经营压力仍然较大,2022年工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仍面临挑战。下阶段,要大力帮助企业纾困解难,更大程度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促进工业经济平稳运行提质增效。(陆娅楠)

    2022-02-21
  • 商务部:多措并举保障外贸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

    “一段时间以来,受疫情等因素影响,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出现紊乱,对各国企业和消费者都造成较大影响。商务部将会同各地方和有关部门,多措并举保障外贸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2月17日在例行发布会上表示。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分析,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紊乱主要从两方面对我国外贸企业造成影响:一方面,供应链紊乱会抬高进口价格,影响原材料(例如铜铝等工业金属、原油等能源品)以及一些中间产品的进口。2021年二季度以来,我国进口价格指数一直处于高位,企业成本负担增加、利润空间被压缩,进而降低了竞争力。另一方面,供应链紊乱会导致全球运输效率降低。全球集运和陆运等运输方式运力受阻,使得国内出口企业面临发货难,部分货物出现积压问题,对外贸企业产生一定风险。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刘向东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保障外贸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一方面,要多措并举推动物流畅通,并降低综合物流成本,包括利用数字化等手段克服物流不畅等问题;另一方面,要加快提高抵御供应链中断风险的各项准备,包括增加储备和自我供给能力,降低对全球供应链的依赖性。

    今年1月份,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做好跨周期调节进一步稳外贸的意见》,其中六项措施聚焦保障外贸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

    对于今年我国外贸形势,刘向东认为,从趋势看,在高基数影响下,我国外贸增速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既有外需减弱的影响,也有供应链再度紊乱的冲击。因此,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仍需加大稳外贸力度。“既包括减税降费等政策的落实到位,也需加快推动外贸企业数字化转型,充分利用跨境电商、海外仓等新业态、新模式。同时,还需要积极利用好RCEP生效带来的区域一体化市场,扩展区域内贸易,为稳外贸提供有力支撑。”

    明明表示,当前全球供应链仍在修复过程中,预计今年上半年我国出口仍能保持高景气。进入下半年,随着海外经济体逐步收紧货币政策,外需或逐步放缓,加之东南亚产能修复,我国出口增速将面临一定的回落风险。但是考虑到RCEP的生效对我国外贸的潜在利好,也无需对出口过度担忧。

    “充分利好RCEP中关税减让的优惠政策和原产地累积原则,成为当下稳定外贸形势的最优抓手。”明明进一步分析,RCEP协定下产品对应原产地标准为“区域价值成分40%”,且产品价值可以累积计算,这就使得产品更容易享受到关税优惠,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企业主动融合产业链。外贸企业可抓住相应机会扩大贸易规模,着力扩大中间品生产,同时在产业链方面加强整合,中小企业也能够从RCEP所覆盖区域的上游供应链中受益。

    高峰表示,商务部将积极指导企业用足、用好各项政策措施,推动进口多元化,加强国际合作,构建互利共赢的原材料贸易渠道,帮助外贸企业进一步加强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协作,降低综合成本,提升自身竞争力。(刘萌)

    2022-02-18
  • 2021年我国有色金属行业运行整体平稳

    人民网北京2月9日电(申佳平)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官网获悉,2021年我国有色金属行业克服疫情反复不利影响,把握国内和国际市场复苏机遇,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保障产业链供应链有效供给,加快推进传统产业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行业运行整体平稳。


    在产量方面,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1年,十种有色金属产量6454万吨,同比增长5.4%,两年平均增长5.1%。

    在价格方面,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统计,2021年,大宗有色金属价格持续高位运行,铜、铝、铅、锌现货均价分别为68490元/吨、18946元/吨、15278元/吨、22579元/吨,同比上涨40.5%、33.5%、3.4%、22.1%。

    在进出口方面,据海关总署数据,2021年,铜精矿进口2340.4万吨,同比增长7.6%,进口金额567.6亿美元,同比增长55.6%;未锻轧铜及铜材进口552.9万吨,同比下降17.2%,进口金额524.5亿美元,同比增长20.5%;未锻轧铝及铝材出口561.9万吨,同比增长15.7%,出口金额194.7亿美元,同比增长48.7%。

    工业和信息化部表示,2022年,有色金属行业将做好初级产品供给保障,强化上下游产业协同发展;统筹发展与减排,对标行业标杆水平,加快绿色低碳关键技术研发推广和节能降碳技术改造;坚持扩大内需战略,提升新材料高端供给能力,把握新能源发展机遇,培育行业新增长点,不断提升有色金属行业发展质量效益。

    2022-02-10
  • 工业经济持续稳定恢复 助力“十四五”良好开局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87092.1亿元,比上年增长34.3%,比2019年增长39.8%,两年平均增长18.2%。作为国民经济中最重要的物质生产部门之一,中国工业经济持续稳定恢复,企业利润实现较快增长,盈利能力稳步提升,有力地促进了国民经济持续稳定恢复,为“十四五”良好开局提供了重要助力。


    在世纪疫情冲击下,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不确定,中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因此,推动经济持续稳定恢复,保持宏观经济大盘稳定,是各行各业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目标。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经济走势。

    工业企业利润实现较快增长,经济发展韧性持续显现。2021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较上年增长9.6%,增速较上年加快6.8个百分点;企业营业收入增长19.4%,增速较上年加快18.6个百分点。在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有32个行业利润较上年增长,占78.0%,行业增长面较上年扩大14.6个百分点。工业经济在疫情冲击下持续稳定恢复。而且,鉴于工业的重要作用,其运行态势的好转推动了中国经济发展韧性持续显现。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持续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领域。2021年,在工业各行业中,高技术制造业引领作用较为突出。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利润较上年增长48.4%,两年平均增长31.4%,增速分别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平均水平14.1和13.2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利润的比重较2020年、2019年分别提高2.1和4.2个百分点。这种较强的发展活力,进一步展现了创新驱动的积极作用,推动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持续推进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1年工业经济持续稳定恢复的发展态势,有力地促进了世纪疫情冲击下国民经济持续稳定恢复,为完成全年6%以上经济发展预期目标作出重要贡献。工业经济的这种发展态势及其贡献,是疫情防控、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等综合施策的结果。

    中国疫情防控保持全球领先地位,为工业经济持续稳定恢复创造了有利条件。2021年依然是全球疫情蔓延的一年,新老病毒此起彼伏,给各国经济恢复带来一系列挑战。面对疫情多点多源散发传播,中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科学精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将疫情影响尽可能降到最低,有效避免了疫情对工业生产的重大冲击。这是工业经济走向恢复的重要前提。

    财政货币等宏观政策持续发力,增强工业经济发展活力。为促进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宏观政策上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有机结合,在区间调控基础上加强定向调控、相机调控、精准调控,为工业经济持续稳定恢复提供了良好政策环境。

    通过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大减税降费的精准力度。比如,允许企业提前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进一步降低了企业研发成本,增强了企业创新动能。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重点税源制造业企业研发投入同比增长22.6%,企业创新投入持续加大。再如,落实落细增值税增量留抵退税和企业购买设备器具一次性税前扣除政策,进一步缓解了制造业企业的资金压力。

    通过稳健的货币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货币政策灵活精准、合理适度,把服务实体经济放到更加突出位置,有助于进一步解决工业企业融资难题。受益于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等政策措施,2021年工业企业财务费用较上年下降3.2%。企业成本费用水平总体低于上年,扩大了盈利空间,企业营业收入利润率为6.81%,较上年提高0.76个百分点。

    此外,通过继续强化就业优先政策,为工业企业运行稳岗纾困。2021年,税务部门会同人社部门积极落实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工伤保险费率政策,全年新增降费1504亿元,有效减轻了企业社保缴费负担。就业形势总体稳定,不但有利于兜住兜牢民生底线,也有利于满足工业企业的用工需求,为工业经济持续稳定恢复提供用工保障。

    今年经济工作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工业经济发展亦是如此。中国经济韧性强,基本面长期向好,是工业经济延续2021年发展势头的最大有利条件。此外,中国是全球工业门类最齐全的国家,产业链供应链相对完整,具有强大的生产能力、保供能力和应变能力,这是中国工业经济自身的优势所在。当然也要看到,外部环境复杂严峻和不确定性增强,经济发展面临新的下行压力,下游行业尤其是小微企业经营压力仍然较大,工业企业效益状况持续改善存在压力。2022年工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

    因此,下一步,要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为契机,充分利用好中央实施的有利于经济稳定的政策,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增强发展内生动力,着力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做实做强做优实体经济,促进工业经济平稳运行提质增效,进而推动国民经济持续稳定恢复。(张德勇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

    2022-02-07
  • “十大皖药”品牌建设助推产业发展

    安徽省药材资源极为丰富,据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统计数据,安徽省中药资源共有4115种,居华东地区首位。重点品种389种,野生中药资源蕴藏量达500余万吨。

    为充分利用丰富的药材资源优势,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加快中药产业发展,安徽省于2016年开始创建“十大皖药”区域品牌,着力以品牌的力量推进道地皖药的种植、生产、加工及其产业化发展,满足民众日益增长的中医药健康服务需求。

    品牌的建立不易,但更为重要的是持续的品牌建设和维护。作为安徽省的中药品牌,“十大皖药”自创建以来,全省上下从各个渠道和路径推进品牌建设,在方略上着眼于挖掘“十大皖药”的自然、人文和产业属性,将“十大皖药”的道地性、人文性和传承发展充分地展现出来,丰富“十大皖药”品牌的内涵,全方位培育和推广“十大皖药”品牌,促进安徽省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取得了良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将优质的“山”和“水”融入“十大皖药”的生长

    药材生长离不开自然生态环境,安徽地处华东腹地,是暖温带与亚热带的过渡地区,气候温暖,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地形地貌多样,土地肥沃;境内河湖纵横,长江和淮河自西向东横贯全境,水系湖泊众多;大别山、黄山、九华山、天柱山等山岳风光丽。良好的自然环境涵养了种类繁多的生态资源,使得安徽成为全国中药材主产区之一。

    在“十大皖药”品牌建设中,着力传播安徽优质的“山”“水”生态环境,为“十大皖药”品牌树立良好的产地形象。实践中,也将生态环境指标作为“十大皖药”产业示范基地建设的评价及监管标准,其代表的是“十大皖药”的“天然、绿色、无污染”特征,展现的是“十大皖药”品牌内含的“自然”特质。

    将美好的“人”和“事”融入“十大皖药”的传承

    为生命健康服务的中药材,是在几千年人类活动实践中逐步被发现和利用的,在经历众多“人”和“事”的传承中得到延续,因而“十大皖药”品牌建设也必然离不开“人”和“事”。

    安徽中医药拥有众多名家和悠久历史文化,“北华佗、南新安”影响极其深远。如外科鼻祖华佗,发明世界上最早的麻醉剂——麻沸散,首创全身麻醉术施行外科手术,创编“五禽戏”,开运动医疗健身之先河。安徽最大的地域医学流派——新安医学,见于资料记载的新安医家达900余人,医学论著达800余种之多。安徽中医药大学充分发挥自身的人才、科技优势,成立“十大皖药”科研团队、服务团队,走遍皖山皖水,为“十大皖药”品牌成长注入知识和技术的力量。这些美好的“人”和“事”为“十大皖药”品牌建设提供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凸显“十大皖药”传承中的“人文”特质。

    将美丽的“景”和“愿”融入“十大皖药”的发展

    品牌与产业互为影响和作用,品牌是产业发展水平的符号代言,产业是品牌成长的实体支撑。

    “景”呈现的是“十大皖药”发展的现状,其为“十大皖药”品牌建设提供现实基础。全省中药材种植面积达300万亩;亳州市拥有全国最大的中药饮片产业集群,中药饮片年生产能力达35~40万吨,占全国产量的30%,饮片工业总产值占全国的12%;安徽省已拥有疏风解毒胶囊、黄连上清片、断血流片、六味地黄口服液等一批有市场竞争力的中药产品;亳州市中药材交易额也位居全国第一,是全国最大的中药材流通基地。以“十大皖药”为重心的中药产业发展势头强劲。

    “愿”呈现的是“十大皖药”发展的未来,其为“十大皖药”品牌建设提供新的期待。“十四五”时期,安徽将进一步推进“十大皖药”的创新化和集群化发展,积极融入长三角中医药一体化发展体系,并基于此,打造全国有影响力的优质道地中药材产业发展示范区、绿色饮片产业集聚区、中药科技创新引领区、中医药健康服务业示范区等,为“十大皖药”品牌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产业支撑,体现出“十大皖药”品牌和产业发展中的“创新”特质。

    回顾多年的品牌建设实践,已为“十大皖药”品牌赋予了浓厚的“自然”“人文”“创新”特质,推动了“十大皖药”品牌的推广传播,促进了“十大皖药”产业示范基地的规模化、规范化、标准化发展,为“十大皖药”在品质保障、科技创新、市场应用、产业融合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作者单位为安徽中医药大学)

    2022-01-28
  • 绿色低碳产业将迎巨大增量空间

    中共中央政治局1月24日下午就努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进行第三十六次集体学习。记者注意到,继2021年年末“双碳”政策体系两大纲领性文件发布后,今年以来,中央及部委密集谋划,绿色低碳政策体系持续完善并加快落地。与此同时,多方正全力推进产业优化升级,一方面力促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新兴技术与传统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另一方面,加快发展绿色环保、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整个经济社会的绿色低碳发展。其中,2025年绿色环保产业目标产值达到11万亿元。


    加快完善绿色低碳政策体系

    《经济参考报》记者注意到,2022年以来,多方密集谋划,绿色低碳政策体系进一步完善并加快落地,为节能减排、绿色消费、工业绿色发展等重点领域作好“双碳”工作指明了方向。

    1月24日,国务院印发《“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部署十大重点工程作为节能减排重点领域,包括重点行业绿色升级工程、园区节能环保提升工程等,并明确从优化完善能耗双控制度、健全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等八个方面健全政策机制。

    在绿色消费领域,1月2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七部门印发《促进绿色消费实施方案》,明确到2025年,绿色低碳产品市场占有率大幅提升,重点领域消费绿色转型取得明显成效,绿色消费方式得到普遍推行,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消费体系初步形成。

    针对工业绿色发展,工信部日前发布《“十四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明确到2025年,工业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绿色低碳转型取得显著成效,绿色低碳技术装备广泛应用,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绿色制造水平全面提升,为2030年工业领域碳达峰奠定坚实基础。

    此外,记者获悉,工信部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有关部门编制了工业领域以及钢铁、有色金属、石化化工、建材等重点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后续将按统一要求和流程陆续发布。

    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管理与政策研究所副所长董战峰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加快完善绿色低碳政策体系是支撑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客观需要。政策完善能够有效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调整,从而带动减污降碳的步伐进一步加快,进一步释放绿色发展的巨大潜力。

    5G等新兴技术赋能低碳转型

    在绿色低碳政策体系不断完善的同时,5G、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加快赋能传统产业绿色低碳转型。

    在杭州,2022年亚运会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办中。据介绍,本届亚运会杭州赛区在中国联通5G电力虚拟专网的管理和调控下,用电能耗大幅降低。“可以说亮起的都是‘绿’灯,大大减少了碳排放总量。”国网杭州供电公司调控中心副主任王源涛说。

    在位于北京的三一重工“灯塔工厂”里,依托树根互联股份有限公司打造的工业互联网操作系统——根云平台,工厂建立最优的能效模型及评价指标,实时数据采集和监测、能源精细化管理。树根互联联合创始人、CEO贺东东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通过源头上“踩油门”和过程中“精打细算”,桩机工厂年二氧化碳排放量同比下降30.5%。

    “当前电力、钢铁、石化等传统行业涌现出一批数字化技术改造带动能源资源效率系统化提升的典型应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正在成为工业节能降碳增效的新驱动。”工信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副司长王孝洋说。

    相关政策部署将进一步加码。工信部近日发布的《“十四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提出,以数字化转型驱动生产方式变革,深化生产制造过程的数字化应用,赋能绿色制造。国资委日前发文也明确,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新兴技术与绿色低碳产业深度融合。

    王孝洋表示,“十四五”时期将重点推动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发展,面向节能、降碳、节水等重点领域,培育一批典型应用场景,推广标准化的“工业互联网+绿色制造”解决方案。

    绿色低碳产业发展提速

    发展绿色低碳产业是推进产业优化升级的重要领域,在多方密集部署下,“十四五”时期绿色低碳产业有望迎来巨大增量空间。

    《“十四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我国绿色环保产业产值达到11万亿元。壮大绿色环保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包括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绿色智能船舶、绿色环保、高端装备、能源电子等,带动整个经济社会的绿色低碳发展。

    “绿色低碳产业是推进工业绿色低碳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工信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副司长尤勇表示,壮大培育绿色低碳产业,既可以提升工业竞争力,也可以为交通、建筑、农业、通信等各行业提供绿色低碳产品。

    更多资金支持进一步发力。工信部提出,鼓励地方财政加大对绿色低碳产业发展、技术研发等的支持力度,创新支持方式,引导更多社会资源投入工业绿色发展项目。

    金融方面,2021年11月央行创设的碳减排支持工具近期已进入落地期,多家银行陆续披露了获得首批碳减排支持工具资金情况。该工具通过“先贷后借”的直达机制,对金融机构向碳减排重点领域内相关企业发放符合条件的碳减排贷款,按贷款本金的60%提供资金支持,利率为1.75%。

    工信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国际合作处处长、中国绿色供应链联盟副秘书长毛涛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十四五”时期,绿色低碳将是产业发展的主基调,新能源产业、节能减碳装备制造业、节能减碳系统解决方案服务行业等绿色产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会,有望成为投资的热点。需要进一步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用好国家绿色发展基金、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等资金渠道,满足创新型企业的融资需求。(郭倩向家莹)

    2022-01-27
  • 地方经济开局之年看点多

    2021年地方经济年报已陆续发布。结合各地统计局数据及政府工作报告内容看,多个省份经济总量再上新台阶,主要指标好于预期,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其中,广东以超12万亿元的经济总量稳居第一,湖北以12.9%的同比增速居首,海南则以7.3%的两年平均增速领跑全国。盘点各地成绩单,“首次突破”“再创新高”“高质量发展”等成为关键词,经济发展动力强、韧性足的特征持续显现。


    多省经济总量实现新突破

    从经济总量看,广东继续拔得头筹,2021年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24369.67亿元,成为我国首个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2万亿元的省份,这也是广东GDP连续33年居全国第一。江苏紧随其后,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6364.2亿元,比2020年增加1.36万亿元,增量首次突破万亿元且创历史新高。与广东的总量差距,也由2020年的8042亿元进一步拉近至8005亿元。

    还有多个省份综合实力再上新台阶。山东省经济总量位居第三,地区生产总值突破8万亿元,达到83095.90亿元。浙江省实现生产总值73516亿元,提前一年实现到2022年7万亿元的奋斗目标。河南省2021年生产总值5.89万亿元,已接近6万亿元。湖北省经济发展重回“主赛道”,成为继广东、江苏、山东、浙江、河南、四川之后第7个经济总量超5万亿元的省份,经济总量重回全国第7位。

    上海、北京两大直辖市双双跃上4万亿元新台阶。2021年,上海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3214.85亿元,GDP规模自2017年突破3万亿元以来,4年再上一个新台阶,继续保持国内城市首位。北京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0269.6亿元,在2007年迈过万亿元大关后,此后每迈上一个万亿元台阶分别用了6年、5年和3年,进程逐步加快。

    此外,山西、内蒙古地区生产总值均首次突破2万亿元,甘肃突破1万亿元,宁夏突破4000亿元,西藏突破2000亿元。江西、湖南、安徽等省份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

    结合各地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内容,记者梳理发现,除河南、云南、宁夏、辽宁、青海、西藏外,其余25个省份均完成了2021年初设定的预期增速目标。

    从同比增速看,有13个省份跑赢或持平于全国8.1%的增速。具体来看:湖北、海南分别同比增长12.9%和11.2%,山西、江西、江苏分别为9.1%、8.8%和8.6%,北京、浙江均为8.5%,山东、安徽、重庆均为8.3%,四川同比增长8.2%,上海、贵州均为8.1%。

    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进展

    工业生产平稳运行,是支撑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2021年,北京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两年平均增速自4月份以来保持在两位数以上,全年两年平均增长15.8%。江西省工业增加值首次突破1万亿元,对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5.6%,拉动经济增长3.1个百分点。

    新动能蓄势聚力加快成长,发展韧性增强。2021年,江苏省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分别达39.8%、47.5%,分别比上年提高3个、1个百分点。湖北省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首次突破1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6.9%。

    山东省高端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占装备工业比重达46.4%,“四新”经济投资占全部投资比重提升至51.2%,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到14.1%。山东省政府副秘书长、省政府新闻发言人崔建海说,2021年山东高质量发展之路越走越轻、越走越快、越走越实。

    数字经济为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力。2021年,北京市数字经济实现增加值16251.9亿元,按现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3.1%,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0.4%。浙江省规模以上工业中,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装备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人工智能、高技术产业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20.0%、17.6%、17.0%、16.8%和17.1%,增速均比上年加快并远高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显著拉抬工业生产增速。

    去年以来,各地着力纾困减负稳企,民生保障坚实有力。在湖北,随着惠企政策落细落地,2021年规模以上小微工业企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6.2%,高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4个百分点。全省新增城镇就业93.77万人,年度目标完成比例达133.95%。在浙江,2021年,城镇新增就业122万人,提前4个月超额完成全年80万人的目标。城乡收入比连续9年呈缩小态势,共同富裕三大核心目标之一的缩小城乡差距取得实质性成效。

    新发展格局迈出新步伐

    2021年,各地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经济循环进一步畅通。

    消费潜力持续释放。海南离岛免税销售额去年突破600亿元,网络零售额快速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达到15.6%,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1个百分点。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给北京带来新变化,全年共有901家首店落地北京,是上年的近5倍;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网上零售额占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超过1/3。

    着眼于强动能、增后劲、惠民生,各地投资结构不断优化。2021年,内蒙古制造业重大项目投资增速持续高位运行,比上年增长31.7%。湖北省卫生、教育投资分别增长81.0%、53.6%,分别比2019年增长2.0倍、36.4%,明显快于全部投资增速。

    去年以来,各地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进出口量增质升。2021年,上海市货物进出口总额首次突破4万亿元,再创历史新高,进口额、出口额增速均创2016年以来的最高水平,集装箱吞吐量规模连续12年排名世界第一。山东省进出口总额2.93万亿元,连续第6年刷新历史新高,进口规模首次突破1万亿元。在中西部地区,河南、重庆等省份的进出口总值均创下历史新高。

    总的来看,2021年各地经济持续恢复,但也要看到,当前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不确定,经济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记者注意到,多地的地方两会下调了2022年增速目标,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努力在实际工作中争取更好结果,成为多地2022年普遍的政策取向。

    2022-01-26
  • 共享农庄激活乡村产业

    充电宝可以共享,单车可以共享,按摩椅可以共享,农庄也能“共享”?


    近几年,四川省成都市新津区兴义镇张河村挖掘自身优势,探索了共享农庄等新发展模式,激活了乡村的一池春水,带来了振兴的旺盛动能。

    走进张河村,一排排三层红砖小楼依序排列,曲街巷陌在夕阳下延伸,三两行人悄声低语,悠闲的步履中尽显惬意。

    张河村地理位置优越,成新蒲快速路从村口经过,快速路对面是四川农博会永久举办地——中国天府农业博览园。站在村口的“农夫之家”餐厅外,抬眼就能看到农博园展馆巨型拱形顶。“农博园好耍,农家菜好吃,赶紧进来坐坐!”“农夫之家”的老板罗林忠十分热情。

    走进餐厅,一块牌匾格外引人注意,上面写着“趣悠悠”会员制农庄的简介。“我们张河村果园子社区有不少漂亮的民宿,还有共享农庄,客人可以通过微信小程序、电话等联系餐厅,定制一日三餐。”罗林忠口中的共享农庄就是张河村产业发展的法宝。

    “途远集团在张河村果园子社区打造了25栋低碳装配式共享农庄,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入股参与建设。按照‘保底+分红’的利益分配模式,集体经济每年保底收入31.5万元,271户村民户均每年至少能分红1000元左右。”兴义镇党委副书记周琴告诉记者,在这一模式的示范带动下,社区百姓主动改造闲置房屋,发展民居民宿、特色餐饮,像罗林忠这样回乡创业的群众越来越多。

    共享农庄犹如一颗“芯片”,激活了乡村发展的“主板”,共享经济业态已在天府农博园周边开花结果。

    从共享超市到共享民宿再到共享农庄,曾经再普通不过的平原村落,因为植入“互联网+新经济产业”,实现了田园变公园、农房变客房、劳作变体验,带动形成了“非标民宿+体验农场+特色餐饮+自然教育”等乡村旅游产业链条,兴义镇上百户农户享受到了发展红利,农博园也成为成都周边颇有名气的网红打卡地。

    产业发展带来了人气,也带回了人才。

    在外务工10多年的张燕秋,回到张河村成为一名乡村厨娘,为共享农庄的客人们提供上门做饭的服务,每月能挣近3000元。近1年多来,陆续有10多位从张河村走出去的大学生选择回乡创业。“现在产业发展好了,村子变漂亮了,曾经的‘空心村’吸引了不少青壮年劳动力回流。”天府农博园管委会副主任刘友祥介绍,天府农博园还通过实施数字赋能新农业行动计划,打造了新希望六和智慧生猪养殖、喜马拉雅·听见乡村、58现代农业总部等30多个应用示范场景。

    场景越来越多,乡村越变越美。

    宝墩文化是成都平原迄今为止能追溯到的最早的考古学文化。就在距离张河村8公里外,位于天府农博园片区的宝墩遗址展馆,迎来了今年第一批10余名小朋友前来参观研学。以此为载体,新津区成立了研学旅行产业联盟,以联盟的形式带动乡村旅游文化场景串联叠加,推动研学旅游产业发展。

    如今,天府农博园已获批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纳入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拓展区。而发源于新津区的“共享农庄”带动致富、激活“空心村”的模式,也在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小金县等地落地开花。(刘畅)

    2022-01-25
  • 去年我国5G手机出货量达2.66亿部

    本报北京1月18日电(记者韩鑫)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18日发布去年12月国内手机市场运行分析报告。报告显示,2021年12月,国内市场手机出货量3340.1万部,同比增长25.6%,其中,5G手机2714.5万部,同比增长49.2%,占同期手机出货量的81.3%。


    从全年看,2021年,国内市场手机总体出货量累计3.51亿部,同比增长13.9%,其中,5G手机出货量2.66亿部,同比增长63.5%,占同期手机出货量的75.9%。

    国产品牌手机出货量占比进一步提升。2021年全年,国产品牌手机出货量累计3.04亿部,同比增长12.6%,占同期手机出货量的86.6%;上市新机型累计438款,同比增长6.3%,占同期手机上市新机型数量的90.7%。

    智能手机出货量增速加快。2021年全年,智能手机出货量3.43亿部,同比增长15.9%,占同期手机出货量的97.7%,上市新机型累计404款,同比增长11.0%。

    2022-01-19
  • 固定资产投资超50万亿元 适度超前基础设施投资将发力

    “下一阶段,投资增长走势看好。”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2021年投资规模继续扩大,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超过50万亿元,达到54.5万亿元,比上一年增长4.9%,两年平均增长3.9%。全年两年平均增长速度比前三季度回升0.1个百分点。


    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研究院副院长、产业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宋向清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2021年固定资产投资保持了相对较快恢复态势,投资规模继续扩大,投资结构不断优化,短板得以补上,弱项得以强化,体现了我国经济宏观调控手段在不断增加,调控效果在不断提高。

    展望下一阶段,宁吉喆表示,尽管国际环境复杂严峻,全球疫情影响仍在持续,对投资增长形成一定制约。但从我国发展阶段看,扩大有效投资有潜力、有空间,也有动力,一是促发展投资潜力巨大,二是补短板投资空间广阔,三是创新投资动力充足,四是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等政策正在发力。

    宁吉喆表示,今年年初以来,各地又按规划开工了一批重点项目,可以说投资增长前景看好。

    “预计2022年投资增长走势将继续保持向上向稳向优态势。”宋向清表示,从历史发展阶段来看,我国还有相当大的投资空间,持续提高人均基础设施资产总量将是我国的长期任务;从区域发展均衡度看,需要强化基础设施和民生领域投资,缩小发展不均衡不充分等差距,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空间依然非常大;从贯彻新发展理念角度看,高质量发展需要创新驱动、产业升级、经济转型,要实现这些需要企业在创新投入方面不断加大,以推动我国创新发展、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在基础设施领域进行高质量投资,这将成为2022年中国经济稳增长的主线。目前已有多个地区的重大项目集中开工,全国多地紧锣密鼓敲定2022年重大项目清单,围绕重大交通、能源水利、新基建等重点领域,谋划一批重大投资项目。”巨丰投顾高级投资顾问丁臻宇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在项目审批加快、资金保障充裕的环境下,2022年一季度基建投资同比增速有望达到6.0%。在基建投资发力作用下,预计今年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有望保持在4.0%左右。

    宋向清认为,2022年将围绕双碳经济投资、先进制造业投资等出台若干具有针对性的扶持政策。财税、信贷、资本市场等领域将在增加投资扩大效果方面打出若干组合拳,确保重点项目、重点行业等领域固定资产投资能够积极有序推进,从而充分释放有效投资的潜力和空间。(包兴安)

    2022-01-18
  • 农业农村部:2025年粮食总产量跨上1.4万亿斤台阶

    人民网北京1月13日电(记者李楠桦)据农业农村部网站消息,近日,农业农村部印发《“十四五”全国种植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明确到2025年,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7.5亿亩以上,其中谷物面积稳定在14亿亩以上、口粮稳定在8亿亩以上;确保总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跨上1.4万亿斤台阶。


    种植业是农业农村经济的基础产业,是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战略产业。《规划》提出,到2025年,全国种植业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明显提升,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明显增加,生产方式绿色转型取得明显进展,种植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不断增强。

    在保供能力方面,《规划》提出,区域布局更加合理,品质结构更加优化,供给体系适配性明显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确保总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跨上1.4万亿斤台阶,守住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底线。油料力争新增面积2500万亩以上,棉花、糖料保持合理自给水平。蔬菜、水果、茶叶等稳定发展,安全均衡供应水平明显提高。

    在质量效益方面,现代种植体系基本建立,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取得明显成效,物质技术装备条件持续改善,规模化经营、社会化服务、标准化生产、数字化管理水平明显提高,产业价值链结构持续优化,种植业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进一步提升,生产效益偏低的状况显著改善。

    在绿色发展方面,耕地、水等农业资源利用效率明显提升,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的种植业生产制度初步建立,化肥化学农药减量化取得新成效,节水农业发展取得新进展,病虫害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大面积推广应用,种植业生产方式绿色低碳转型实现新进步。

    《规划》明确,“十四五”时期,紧紧围绕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聚焦七大重点任务,加强统筹协调,加大政策扶持,着力基础建设,强化科技支撑,不断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大豆油料供给能力、棉糖保障能力,推动种植业高质量发展。

    2022-01-14

  • 首 页  上一页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下一页    尾 页  

    版权声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 8629 6259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696号 蒙ICP备160010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