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贵州黔西:羊肚菌种植助农增收

    近年来,贵州省黔西市中坪镇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利用冬季稻田空闲,推动“稻菌轮种”,以“合作社+公司+农户”的模式发展羊肚菌种植,带动农户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2021-10-28
  • 多处龙头猪企猪场“烂尾”!8个月降价90%,猪周期拐点来了吗

    多处龙头猪企猪场“烂尾”!8个月价格降90%,仔猪150元一只都难卖!本轮猪周期拐点来了吗?






    农业农村部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10月中旬以来,猪肉价格出现震荡回升,目前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猪肉平均价格为21.25元/公斤,已经略高于成本线了。农业农村部的监测显示,当前,我国生猪生产仍在惯性增长,市场供应宽松充裕,价格下行周期还没结束。


    湖南益阳:仔猪出货难八个月价格降九成


    价格下行周期还没有结束,对生猪养殖户来说,就还没有到给仔猪补栏的时候。记者近日在生猪主产区湖南采访时就发现,仔猪出货依旧低迷。


    在湖南益阳,仔猪养殖户张荣国迎来了三个月以来的第一单生意。这天一早他就亲自到猪场抓猪,希望将大一点的仔猪多卖出一些。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平均50多斤的仔猪最终以7.5元/斤的价格成交,最终200头的仔猪卖了不到七万元,但养这些仔猪的成本却在14万元左右。


    湖南省益阳市仔猪养殖户张荣国:价格波动从天上到地下,过年的时候我们一头20斤的小猪,保底价是1500元、1600元,现在我们一头20斤的小猪是150元,还没人要。这个价格还是要卖,不卖不行,栏舍里面压了2800多头仔猪没地方关了,自己的肥猪场也关满了,口袋里面的钱也没有了,只能够选择贱卖。


    张荣国告诉记者,当前猪价虽然呈现一定程度的反弹,但后市尚不明朗。尤其到明年春节过后的消费淡季,猪价可能继续走低。加上高企的饲料成本以及非洲猪瘟的风险,让多数生猪养殖户补栏意愿不强。仔猪养殖户也加快了淘汰速度。吴海香是张荣国三个月以来的第一个客户,有着十几年养殖经验的他,对今年的行情也摸不透。不过,他还是决定赌一下,毕竟,现在仔猪的价格是他从业以来的新低。


    湖南省益阳市生猪养殖户吴海香:这一车仔猪就是赌一下明年的行情,也不敢多搞,再亏就亏不起了,行情太低迷了,今年的猪价都预测不了。


    湖南:多处龙头猪企猪场“烂尾”养殖户清栏退场


    不仅是散户清栏出场,连一些规模养殖场也出现了烂尾情况。在湖南大通湖,养殖户冯亮带记者来到一个空置的猪场,这里是一家江西大型上市猪企在2019年底向他租借的猪场。和对方签了五年的合同后,冯亮按要求投入了300多万元进行场地扩建改造和设备升级,如今租借不到两年,就人去楼空。


    冯亮告诉记者,今年以来,像这种违约的烂尾猪场项目在湖南至少数十家。而这些规模养殖场基本都是在去年入场的,养殖规模少则千头以上,多则五万头,不过,随着今年年初生猪价格一路下行,这些规模养殖场也加速了退场的步伐。冯亮说,本来他还想把自己空置的猪场利用起来,但现在的行情让他进退两难。


    业内人士:猪价波动加剧拐点尚未到来


    记者了解到,9月份,全国养猪场亏损面达到76.7%。但是进入10月份以来,生猪价格出现震荡反弹行情。这轮走势会呈现怎样一个行情,猪周期拐点是否已经到来?


    农信互联生猪行业分析师夏晨丰:9月末能繁母猪存栏同比增幅为16.7%,生猪和猪肉的供给仍然处在惯性增长。较高的冻肉库存和增长的生猪出栏量都限制着猪价上涨高度,明年上半年生猪养殖仍然面临着亏损的可能。


    业内人士表示,7月份以来,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结束增长势头,环比连续3个月减少,预计明年二季度生猪出栏量将逐渐达到峰值。近日农业农村部发布的《生猪产能调控实施方案》也提出,将及时发布生猪生产监测信息,完善生猪生产和市场监测预警体系的建设。


    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副局长孔亮:下一步,为推动生猪养殖加快走出困境,防止生猪生产和供应出现大的起落,我部将按照产能调控方案要求,落实地方分级调控责任,重点抓好生猪产能调减工作,加强生产和市场监测,及时发布产能过剩预警,鼓励养殖场、户加快淘汰低产母猪,顺势出栏肥猪,使生猪产能尽快回到合理水平。


    此外,业内人士提醒,面临后期可能出现的猪价低位震荡,养殖主体要做好存栏结构调整,适度调减存栏。


    农信互联生猪行业分析师夏晨丰:对于养殖户来说,未来要减轻亏损跨越周期,最关键的两点就是把控资金流和降本增效。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在价格低迷时,养殖户容易忽视猪群的健康,尤其是冬季处在猪病的高发期,非洲猪瘟的防控仍然不容懈怠。

    2021-10-28
  • 围绕“五个一批” 合肥市将打造节能环保千亿产业集群

    记者从合肥高新区近日举行的聚力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双招双引”项目集中签约仪式上获悉,未来,合肥市将重点围绕“五个一批”,推动节能环保产业发展,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千亿产业集群。

    22个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项目落户

    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是国家明确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合肥高新区作为中西部首批、安徽省首家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在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上一直先行先试,率先在全国工业园区中编制绿色发展规划和发布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为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提供先进的科技支撑。

    本次签约的22个项目主要集中在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领域,具有发展质量高、示范效应强、行业前景优等显著特点,总投资达50亿元。其中,中霖高科安徽有限公司投资3.2亿元,建设总部暨水环境自主先进设备生产基地项目,解决目前我国高性能橡胶阀依赖进口和产品供应不足的问题;合肥车有道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建设车用环保尿素项目,用于汽车尾气处理等。“项目建成后将为全省加快推动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凝聚更强大动力。”合肥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下一步,该区将继续瞄准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高端,以高水平的招商引资和高质量的项目,在经济发展的“第一战场”发挥领军作用和做出积极贡献。

    将节能环保产业打造成千亿产业集群

    近年来,合肥市注重科创优势,推动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绿色优质新型化发展。去年全市产业规模突破700亿元,产值年均增速10.2%,增加值年均增速9.7%。其中,合肥高新区作为我省最大的光伏产业基地,也是合肥打造中国光伏业第一城核心区,积聚了上下游企业300余家,年营业收入超300亿元。国际环保科技园产业集群更是发挥出龙头牵引作用,有力促进全市环保产业快速发展。

    据市政府相关负责人介绍,未来,我市将重点围绕“五个一批”,即“做大做强一批行业龙头企业,培育一批专业化骨干企业,继续招商一批对产业发展有驱动效应的重大项目,扶持一批专特优精中小企业,建设一批高级研发基地和高端制造基地”,重点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千亿产业集群,进一步扩大合肥高新国际环保科技园、新能源汽车之都等“国字号”招牌的影响力。(记者赵俊松)

    2021-10-27
  • 创新科技为特色产业集群“造血”

    在襄阳湖北天鼎微波科技有限公司的研发基地,一辆装载着毫米波雷达的轿车在即将撞上障碍物时,自动停了下来。



    图为天鼎毫米波雷达产品应用展示新华网发赵梦琪摄

    “毫米波雷达作为传统雷达的升级换代产品,在军用领域和智能交通、自动驾驶、智能安防、智能家居等领域都有广泛应用。”这个项目负责人介绍说,下一步,天鼎毫米波雷达及太赫兹研发生产基地将在襄阳投资建设成果转化中心及研发平台,把院士专家的研究成果就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项目全面达产后,预计每年可实现产值9亿元,形成华中地区雷达产业链,并辐射带动长江经济带智能制造产业发展。

    在襄阳高新区宇昂科技有限公司无尘车间内,聚维酮碘粉剂设备在有序生产。“项目投资4亿元,占地55亩,可年产医用水溶性高分子材料1.45万吨。”襄阳市高新区负责人介绍。

    从毫米波雷达应用、高端药用辅料等科技创新成果,到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互联网洗车服务、智能马桶、智能穿搭口罩、环保型玉米淀粉餐具等一批新科技产品,“十三五”期间,襄阳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突破1000亿元。襄阳市在近期出台的《襄阳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方案》中提出,到2025年,力争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020年的21.8%提高到24%,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200家,实现总量倍增。



    图为襄阳华中科技大学先进制造工程研究院新华网发吴肖摄

    产学研融合“护航”高新产业

    襄阳九鼎昊天环保设备有限公司是国内最大的电捕焦油器生产企业之一。公司办公室主任张瑞说:“我们是国内第一个解决电捕焦油器放电安全问题的企业,但因为储积电荷后续放电问题,一度导致产品的升级换代工作停摆。”

    2019年,九鼎昊天将企业技术需求发布在汉江科联网共享平台上。湖北工业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院长张晓星看到这一信息后,通过汉江科联网联系到九鼎昊天,最终敲定了技术合作事宜。“张晓星团队开发的新技术帮助我们的产品完成了升级换代,占据了行业第一的位置。”张瑞说。

    襄阳华中科技大学先进制造工程研究院产学研创新孵化基地项目作为襄阳产、学、研、用一体化创新产业链条的重要载体,2013年成立以来,服务企业170余家,完成企业委托开发项目50余项,与企业签订合作共建协议42项。

    2020年,襄阳华中科技大学先进制造工程研究院服务湖北回天新材粘剂产线智能化改造升级,解决了企业智能化产线问题,降低了人工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2021年,华中科技大学与湖北回天新材料有限公司签署协议,共同组建粘接密封新材料联合研发中心。华中科技大学副校长解孝林表示,双方将通过产教融合,重点攻克一些“卡脖子”的关键技术,助力企业和行业高质量发展,



    图为北航襄阳研究院产业园内高科技企业产品展示新华网发赵梦琪摄

    在襄阳高新区的北航襄阳航空研究院里,隐身装备、大型无人直升机、机柜新型高效冷却技术……这些展品都是北航襄阳研究院产业园内高科技企业的产品。北航襄阳研究院落户襄阳后,依托科研技术和专家优势,成立产业园,近年引进了4个通航项目,成立了4家高科技企业。据悉,北航襄阳研究院将致力于建设华中地区实力最强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人才培养平台、科学研究平台和成果转化平台。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提升自主创新能力,需要广泛借助高校、科研院所的力量。”襄阳高新区科技局局长何雁男介绍说,企校联合密切对接,深度融合,为高新技术企业产品研发和技术升级提供了充足的智力支持。

    招校引院,“科技大脑”刷新发展思维

    在襄阳东津新区鹿鸣路以东、内环线以南的工地上,机声隆隆、各种施工机械齐上阵,施工现场热火朝天。这里是华中农业大学襄阳现代农业研究院(校区)建设工地。

    现场的项目展板显示,校区内规划有教学楼、实验楼、图文艺术中心、交叉学科中心、国际学术交流中心、产业楼和市农科院综合大楼等。同时,还将建设1000亩教学科研试验基地,3个各300亩的科研试验站。预计华中农业大学襄阳校区未来3到5年内学生规模将达到1万人左右。

    除华中农业大学外,武汉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湖北工业大学以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都会在这里建立起研究院或研究生分院。

    襄阳经济总量在湖北省内名列前茅,但一直以来只有一所本科院校,科研能力不足严重制约了襄阳高质量发展。近年来,襄阳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招校引院”,围绕“产业链”,布局“院所链”,引入了10多家高校院所进驻襄阳。

    目前,襄阳市在“招校引院”上规划投资超过100亿元,襄阳市正从见效快、周期短、对GDP拉动明显的固定资产投资,转为打基础、管长远、提升未来竞争力的科技创新投入,用长远眼光,布局科技创新。

    10月20日,湖北省政府新闻办召开发布会介绍,襄阳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方案已印发实施并全面启动建设,襄阳将通过实施创新策源、双链融合、人才引领、要素聚合、协同创新五大工程,着力打造湖北“北部列阵”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到2035年,襄阳将全面建成湖北省域重要科技创新中心,为科技强省建设提供重要支撑。

    2021-10-27
  • 普惠小微贷款余额达18.6万亿元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三季度末,我国普惠小微贷款余额18.6万亿元,同比增长27.4%,比各项贷款平均增速高15.5个百分点。普惠小微贷款维持较高的增长态势,继续保持量增、面扩、价降、结构优化的特点。


    ——18.6万亿元的背后,是更多金融资源流向小微经营主体。


    广州“90后”店主马佳经营的网店生意越来越好,迫切需要扩大资金规模。日前,她在建设银行“惠懂你”APP上填了基本信息,2分钟后15万元贷款就到账了。


    建设银行广东省分行行长刘军介绍,到9月末,分行普惠金融贷款余额已超2000亿元,当年新增近400亿元。


    今年以来,人民银行积极引导金融资源更多流向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到三季度末,普惠小微贷款累计支持小微经营主体4092万户,同比增长30.8%。


    ——18.6万亿元的背后,是政策“直达性”提升,精准“滴灌”小微企业。


    为切实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2020年6月1日,人民银行创设两项直达实体经济货币政策工具,运用央行资金激励银行对普惠小微贷款“应延尽延”,大幅增加信用贷款投放。今年3月,人民银行进一步延长两项直达工具实施期限到今年年底。


    数据显示,在直达工具激励下,2020年至2021年9月,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累计支持中小微企业延期还本付息11.1万亿元,累计发放普惠小微信用贷款8.6万亿元。


    ——18.6万亿元的背后,是持续推进减费让利,不断降低融资成本。


    “工商银行免费为我们升级了智慧景区系统,仅刷卡手续费这一项,每年就将为我们减少支出约20万元。”湖北随州的西游记公园景区负责人吴峰说。


    据介绍,今年以来,人民银行持续释放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改革效能,推动小微企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9月新发放的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利率为4.89%,比上年12月下降了0.19个百分点。与此同时,人民银行、银保监会等四部门联合推出进一步降低支付手续费等12项减费措施,预计每年减少手续费支出约240亿元。

    2021-10-26
  • 光纤变身 从信号传输的“血管”到监测的“神经”

    现在走进中国地震局院内的花坛,蹲下身,你还能看出土被翻动过的痕迹。在南门附近,仔细找,你能看到露出在外的一圈光纤。






    这种廉价的、大众熟知的入户光纤,在地震局内新铺设了600多米。600多米的环形光纤,接入中国科技大学和中国地震局团队合作自主研制的DAS(分布式光纤声波/振动传感)和DTS(分布式光纤温度监测)系统,相当于布置了1600个振动和温度传感器开展观测试验。


    10月22日,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应用展示会在北京召开。光纤,不只是传输信号的“血管”,如今,也成为监测信号的“神经”。


    将40千米长的光缆变成数万个地震传感器


    近年来,光纤除应用于通信领域外,还被作为传感器用于测量应力和温度等物理量。不过,这项新技术的核心设备——光信号调制解调主要依赖进口。国外设备不仅价格高昂,高端产品向我国出口也受到诸多限制。


    2021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DAS系统,可利用现有通讯光缆进行地震监测和地下空间探测等工作。


    其技术原理是利用光时域反射技术进行定位。光的瑞利散射对光纤的折射率、长度等变化极其敏感。当光纤受到扰动时,瑞利散射光的强度和相位会发生变化。因此,探测并解调瑞利散射光可获得外界振动信息。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教授王宝善介绍,这套设备的三大关键点,是专用激光光源、高灵敏探测系统和高保真解调系统。DAS设备能够将40千米长的光缆变成数万个地震传感器。“光纤与传统地震仪的灵敏度相当,能够感知各种振动信号;但超高密度观测使得光纤具有更高的监测能力。”2021年6月,DAS设备部署在合肥紫蓬山进行连续观测,成功测到宣城2.7级地震,菲律宾6.6级地震等。在地震局内铺设光纤后,DAS系统记录到10月15日内蒙古赤峰4.7级地震波形数据,与传统短周期地震仪观测一致性良好。


    王宝善说,这为在城市地区开展地震密集/超密集台阵观测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可以成为现有监测系统的补充。


    连续性测温,抵达传统测温技术所不能达之处


    而利用光的另一种散射,则可以灵敏捕捉温度的变化。它是拉曼散射,即光波在被散射后频率会发生变化。


    拉曼散射源于光子与分子的固有振动相互作用,携带了分子温度信息,其强度和温度相关。所以,对这种光的散射进行解析,就能测温。


    前不久,科技部部长王志刚向冬奥会筹办百日科技攻坚发出“动员令”。中国科学院院士、地球物理学家、中国地震局科技委主任陈颙告诉科技日报记者,研究团队积极响应这一“动员令”,集中力量对激光光源、核心算法等关键技术进行攻关,研制出包括激光光源系统、信号解调和数据处理系统等模块的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DTS)系统,它具有完全知识产权,全部器件均为国产。


    温度对冰雪运动有很大影响。“温度测量技术是冰雪运动会的科技支撑,运动场地冰雪的动态温度变化是运动会的基本科学数据。”陈颙说。


    传统测温方式往往是单点测量,无法全面及时反映温度的时空变化。DTS正可以解决这一痛点。在冰雪比赛场地附近埋设一条温度测量光纤,就能对整条赛道每隔1米甚至更短距离的温度变化进行监测,测量精度可达0.1℃。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教授陈旸介绍,分布式光纤传感系统,可以监测温度、应变和振动,拓展传统方式无法或难以监测的区域。这类监测,还可以及时发现大型设施的潜在故障。它在输电网络、石油化工、大型仓库中,在深地和深海探测中,都能得到应用。


    陈颙表示,下一步,他们将推动分布式光纤传感软硬件的研发和成果产业化,推动分布式光纤传感监测网络建设,拓展其应用领域。

    2021-10-26
  • 广东全力创建国家级丝苗米产业集群





    大会开幕式广东省农业农村厅供图

    中新网江门10月23日电(记者程景伟)纪念《中国水稻栽培学》发行60周年暨2021年广东丝苗米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23日在江门开平举行。记者从大会上获悉,“十四五”时期,广东全力创建国家级“广东丝苗米”产业集群,拓展全产业链,实施“广东丝苗米”品牌培育计划,挖掘广东特有的粤稻文化和丝苗米文化,做大做强“广东丝苗米”产业。

    丝苗米是广东主要特色农作物之一,细长苗条、晶莹洁白、米泛丝光、香味怡人。早在上世纪90年代,广东丝苗米就在国际市场享有较高声誉,特别是丝苗型小粒优质稻米,深受港澳、欧美等市场的欢迎,热销2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当时广东出口创汇的主要产品之一。



    参会人员参观稻田广东省农业农村厅供图

    广东省农业农村厅有关负责人表示,2018年,广东启动优质稻战略,实施广东丝苗米振兴工程,成立广东丝苗米产业联盟,现有联盟会员单位近200家,已认定广东丝苗米品种16个,已建设19个省级丝苗米现代农业产业园。

    作为此次大会的举办地,江门农耕文明悠久,资源禀赋得天独厚,有“中国优质丝苗米之乡”“广东第一田”的美誉。江门市有5个省级商品粮基地县,3个省级以上产粮大县。今年全市优质水稻播种面积253万亩,98%以上为丝苗米;全市丝苗米年总产量91.26万吨,丝苗米优质品种覆盖率达100%;水稻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位列全省第一,达到90.2%。

    此外,江门还成立了广东首个地市级的丝苗米联盟——江门丝苗米产业联盟。

    此次大会聚焦“粮头食尾”,打造产业全链,开展水稻品种转化及产业化开发合作、广东丝苗米全产业链标准建设暨共建广东丝苗米品牌、广东丝苗米产销合作签约等多项活动,并举行2021年广东丝苗米品牌示范基地授牌仪式,启动广东第二届国际名米(籼米)金奖评鉴工作,举办了高峰论坛。

    大会回顾了中国第一本水稻理论专著《中国水稻栽培学》发行60年历程及其对印证野生稻华南起源说的重大贡献。会上展示了广东丝苗米成果,举办丝苗米新产品竞拍、观摩活动。据了解,后续还将开展丝苗米文创和产销对接活动。

    此次大会由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中国水稻研究所、华南农业大学、江门市人民政府主办,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江门市农业农村局、开平市人民政府承办。

    2021-10-25
  • 安徽蚌埠发展硅基产业集群 产业规模将突破750亿元





    中国首片8.5代TFT-LCD玻璃基板蚌埠市委宣传部供图

    中新网蚌埠10月24日电(成展鹏)人类社会的发展,总是与科技创新和新材料研发息息相关,新材料是传统产业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基石,已成为国际竞争的重点领域。10月24日,安徽省蚌埠市发改委主任陶广生对中新网表示,近年来,蚌埠市围绕建设“创新之城,材料之都,制造高地,幸福蚌埠”,形成了以硅基为代表的新材料产业集群。

    硅基新材料广泛应用于电子信息、新能源、节能环保等领域。陶广生介绍说,蚌埠目前拥有浮法玻璃新技术重点实验室等9个国家级技术创新平台,累计授权专利1000余件,获国家科技进步奖6次、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0余项,制定国家及行业标准10余项,成功研发0.12毫米世界最薄浮法电子玻璃、成功生产30微米柔性可折叠玻璃、成功开发中性硼硅药用玻璃、成功下线国内首片铜铟镓硒薄膜太阳能电池高效模组、成功拉引600mm类石墨烯高导膜刷新世界纪录,硅基新材料制造技术受到行业瞩目。



    蚌埠国显液晶模组生产车间,设备操作员正在进行液晶面板与线路板压接蚌埠市委宣传部供图

    据了解,蚌埠市近年来坚持龙头带动,坚持打造产业集群,先后培育了以凯盛科技股份、盛世新能源、北方电子研究院等为代表的一批骨干企业,引进了比亚迪股份、大富科技、康宁药玻、台玻集团、帝晶光电、鸿程光电、海控三鑫等头部企业,ITO导电膜玻璃、超薄触控玻璃、高铝盖板玻璃、CIGS薄膜电池、玻璃装备等产品规模居全国前列。

    今年上半年,蚌埠市共有硅基新材料企业269家,产业规模突破600亿元,以新型显示、光伏发电、半导体材料、特种玻璃等四大产业链条为代表,以玻璃装备、玻璃工程、新型建材、储能材料等产品为配套的产业集群已经形成。成功创建玻璃新材料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示范基地、国家硅基新材料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

    陶广生介绍,目前,蚌埠市正着力打造龙子湖特种玻璃核心区、高新区新型显示集聚区、淮上光伏发电发展区,加速形成“一核两翼”空间发展格局,加速完善新型显示、光电材料、建筑节能、特种玻璃四大产业链条。到2025年,新集聚行业企业200家以上,产业规模达到1000亿元。

    蚌埠市国家玻璃新材料制造业创新中心在安徽省委、省政府大力推进下也即将获批。预计2021年末,硅基新材料产业规模将突破750亿元。

    “十四五”期间,蚌埠市将围绕奋力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新兴产业聚集地、改革开放新高地、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区、淮河流域和皖北地区中心城市,狠抓项目引进、加快载体建设、完善政策配套、聚焦品牌升级、强化平台支撑,做大做强硅基产业集群,着力实现千亿产业发展目标。

    2021-10-25
  • 四川银行业保险业“说廉、倡廉、行廉”文化作品展览在蓉启幕

    10月15日,在四川银保监局指导下,四川省银行业协会、四川省保险行业协会联合主办的四川银行业保险业“说廉、倡廉、行廉”文化作品展览在成都开幕。





    文化作品展览开幕式现场。四川银协供图


    据悉,本次文化作品展览以“扬清廉蜀风守金融安全”为主题,共征集到四川银保监局及13家分局、50家银行机构及55家保险机构创作报送的597件作品,涵盖书画、摄影、诗文及微视频等类型。经过行业评委和专业评委多次甄选,最终遴选近300幅作品入展。


    参展作品紧扣主题,突出“廉”“洁”“清”“正”,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含义深刻、激浊扬清,生动诠释了金融从业人员对廉洁金融的理解和追求,体现了风清气正的价值取向,形成了有行业特色的清廉金融文化符号。





    参展作品丰富多彩。四川银协供图


    主办方介绍,举办“说廉、倡廉、行廉”文化作品展,打造有行业特色的清廉金融文化符号,是落实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中国银保监会纪检监察组、四川银保监局提出的推进清廉金融建设的具体举措,也是“清廉金融文化建设月”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四川银保监局“清廉蜀风”品牌统领下,四川银行业保险业着力增强全行业清廉金融文化建设的政治自觉,将廉洁从业贯彻内部管理全过程,致力于打造地方特色的清廉文化品牌。


    下一步,四川省银行业协会、四川省保险行业协会将持续发挥行业引领作用,在“清廉蜀风”品牌的统领下,深入探索如何更好地建设、引导、弘扬清廉金融文化,大力推动清廉金融文化进基层,在加强研究赋能、行业规范、培训教育等多方面持续发力,举行业之力、以点滴之功、行长久之计,共同推进四川银行业保险业廉洁金融生态建设。





    相关领导现场观展。四川银协供图


    为提高本次廉洁文化作品展览的传播力和渗透力,主办方还将同步进行线上作品展播,并组织在蓉银行保险机构开展为期10天的现场参观。

    2021-10-22
  • 江苏:这三类校外培训机构不再登记

    10月20日,记者从江苏省民政厅获悉,为做好江苏省校外培训机构登记管理有关工作,江苏省民政厅日前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外培训机构登记管理工作的通知》,就进一步加强校外培训机构登记管理工作进行部署安排。


    【严格登记审查】


    《通知》明确,各地民政部门不再登记新的面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和普通高中学生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以及面向学龄前儿童的校外培训机构。对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也应坚持双重管理,区分相应主管部门进行前置审批。


    要正确把握关于从严审批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的相关精神,根据省有关部门关于做好统一登记工作的通知要求,积极配合教育、市场监管等部门,依法依规稳妥推进现有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统一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工作。在登记时明确前置审批机关同时担任业务主管单位,实行同级审批、同级登记。


    此外,《通知》要求加强对举办者资格的审查,在可行性报告中要求详细介绍举办者的具体情况,对照《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其实施条例对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要求,对举办者的信用状况等进行审查。对举办者是企业的,可联合有关部门审查其资产负债情况、是否为外商投资企业等情况。可行性报告应由所有举办者签字盖章。要厘清债权债务关系,新成立的民办非企业单位法人不承接原营利性机构主体的任何债权债务关系。


    【履行告知义务合理引导预期】


    各地要按照有关要求,向举办者、出资人说明民办非企业单位(社会服务机构)法人属于非营利法人中的捐助法人,与教育部门相互配合,要求举办者签收事先告知书、出资人填写捐资承诺书,尽到告知义务,合理引导登记预期。


    对于在《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印发前,已在民政部门依法登记的校外培训机构,按要求向举办者、出资人以及主要负责人重申民办非企业单位(社会服务机构)法人的非营利属性,采取适当措施,要求其补充签署事先告知书和捐资承诺书,推动其对照有关要求,及时修改章程,加强自身管理。


    【加强监督管理强化风险防控】


    各地要根据《通知》的要求,厘清登记管理机关的职责,主动配合教育等部门,加强联动协调,在校外培训机构成立登记、章程核准、检查评估等工作中,进一步推进校外培训机构党的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政治作用。要与教育等部门共同开展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前置审批情况的摸底排查,对未经审批的责令停止活动,对违规运作、拒不整改的及时予以查处。要加强校外培训机构年度检查、抽查审计、信息公开、信用管理和执法监察,严格杜绝校外培训机构出现超范围开展学科类培训、违反财务管理制度、内部管理混乱、侵占私分法人财产等情形,有效防控各级民政部门履责风险。

    2021-10-22
  • 江苏东海:工业驱动县域经济“跑”起来

    图为一生产车间。东海县委宣传部供图


    焊接、组装、调试……10月19日,在占地110亩的莱卡尔海洋食品项目建设现场,2万余平方米的标准厂房及4000平方米综合办公楼已建成,工人们正在进行内部装修和部分设备的安装。“按照这个速度,最迟到年底便可投入生产。”该企业负责人谭国林说。


    莱卡尔海洋食品公司是江苏省东海县重点招商引资项目,项目总投资5亿元。项目达产后,可形成年产60000吨高端海洋速冻食品能力。项目达产后,可实现年应税销售收入6亿元,税收5000万元以上。


    投资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今年以来,东海县以“年内招引过亿元项目100个以上、实现有效工业投入超120亿元”为目标,坚持“项目为王、投入为要”不动摇,牢固树立“项目落地多、落地快就是营商环境好”的理念,研究出台更具含金量的政策,提供更加热情周到的优化营商环境服务,在行政审批上进一步简环节、优流程、压时限,深化“一件事一次办”改革,最大限度利企便民。同时,严格控制涉企检查频次,着力改变“一罚了之”“只罚不管”的“硬性执法”。目前,总投资15亿元的雨润食品、总投资20亿元的科美新材料、总投资60亿元的爱康新能源等91个总投资225.56亿元项目实现签约。


    工业经济是东海强县之基、富民之源。“我们突出‘工业立县、产业强县’的核心战略不动摇,紧紧咬定全年目标任务,把全部心思都投入到抓落实、抓工作、抓发展上,以发展增速高于周边、快于全市为引领,全面加大项目招引和建设力度,持续扩大有效工业投入。”东海县长张其兵说,“现在全县上下大干四季度,以工业发展‘热’起来驱动县域经济‘跑’起来,不断做大‘经济蛋糕’,夯实共同富裕根基。”1-9月份,全县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249.7亿元,进出口总额实现5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08亿美元,规上工业产值实现216.95亿元,工业应税销售收入225.5亿元。


    为确保签约项目早开工,东海县落实“一个项目、一个领导、一套班子、一抓到底”机制,紧盯影响项目推进的重点难点问题,着力破解环境容量指标、土地指标、项目审批、消防验收等瓶颈,挂图作战、清单管理,全力保障项目建设。“结合党史学习教育的开展,现在项目建设工地就是我们上班地方,积极主动为企业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帮助企业解决建设过程中的大小事,当好金牌‘店小二’是我们的义务。”东海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委员陈建文说。目前,大煦朗宁、金红矿业二期、博韬新材料等64个涵盖食品精深加工、精密制造、新型建材、石英材料等众多领域的项目加速推进,不仅优化了东海工业产品的结构,而且延伸了产业链条,成为壮大工业经济的又一增长点。


    走进坐落于东海高新区的晶海洋半导体材料(东海)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数台多功能硅片分选机“一”字排开,高速运转,一块块不同型号的单晶硅片从机器中不断“流出”,工人们有序地进行包装入箱。按照打造硅产业、新循环经济产业、新材料产业、矿业产业“四个百亿级产业”的定位,东海县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紧盯光纤、半导体等行业高端方向,通过延链、补链、强链的方式,着力突破电子级多晶硅、单晶硅生产的关键核心技术和工艺,实现“由硅材料到前沿新材料”的产品升级。


    “今年只剩下2个多月时间,我们以能耗‘双控’推动工业经济转型升级,走绿色低碳发展之路。”东海县委书记宋波说,“力争未来五年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以上,到2025年确保达到900亿元、冲刺千亿元大关,经济社会总量在全市占比稳步提升,稳定跻身全国百强县,成为东陇海产业带上的发展标杆。”

    2021-10-22
  • 读懂中国经济“秋季报”,经济专家这样说

    在严峻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下,今年前三季度,中国经济同比增长9.8%,两年平均增长5.2%。其中,三季度同比增长4.9%,两年平均增长4.9%。


    如何看待当前经济走势?中国经济增长后劲何在?多位经济学家表示,要全面客观看待季度经济增速放缓,累计看中国经济目前仍处于良好的恢复状态,保持平稳健康增长是没有问题的。





    这是江苏连云港港集装箱码头。新华社发(司伟摄)


    数据显示,今年一、二、三季度,我国经济同比增速分别为18.3%、7.9%、4.9%,两年平均增速分别为5.0%、5.5%、4.9%。


    “从两年平均增速来看,最高增速和最低增速之间的差距为0.6个百分点,相对来说比较平稳。”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社会数据研究中心主任许宪春说。


    受去年基数影响,“前高后低”是专家们对今年全年中国经济走势的基本判断。


    “现在不单单中国经济从二季度到三季度出现回落,整个世界经济发展复苏都处在缓慢回落状态。”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姚景源说,三季度中国经济增速放缓既有国际因素,也有国内因素,更多是国内阶段性、短期因素。


    从国际看,全球疫情仍在蔓延,叠加流动性泛滥,导致今年以来国际市场包括石油、天然气、黑色金属、煤炭等在内大宗原材料价格高企,并传导到国内抬升部分企业运营成本;从国内看,部分地区受到疫情汛情等多重冲击,电力供需矛盾进一步凸显。


    许宪春说,三季度经济增速回落有多重因素,能源供应偏紧、疫情汛情冲击等偶发性因素是阶段性的,总体看中国经济依然非常有韧性。


    专家表示,从前三季度累计看,中国经济增速依然较高,为实现全年经济增长目标奠定了基础。


    “把握一个国家的总体经济状况,关键要把握经济增长、就业、物价和国际收支四大指标。”姚景源说,前三季度中国经济增速仍在预期范围之内;新增就业1045万人,完成全年目标的95%;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上涨0.6%,物价总水平仍处低位;进出口和利用外资依然保持高位增长。“这四大指标告诉我们,中国经济目前处于一个良好的恢复状态。”


    许宪春认为,从三季度经济数据中既要看到压力,更要看到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前三季度,制造业增加值比重为27.4%,比上年同期提高1.1个百分点;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0.1%,快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服务业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4.2%,比上半年提高1.2个百分点。


    需求结构继续改善——前三季度,最终消费贡献率为64.8%,比上半年提高3.1个百分点,升级类消费和高技术产业投资较快增长;教育、卫生投资同比分别增长10.4%和31.4%,快于全部投资增长。


    新动能加快成长——前三季度,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产量同比分别增长172.5%和57.8%。信息技术广泛渗透,网上直播带货、平台经济等新业态新模式快速兴起。


    “经济增速出现回落,并不意味着我国经济的内生动力不足。”姚景源说,当前既要处理好阶段性矛盾、临时性问题,更要在结构改革、结构优化等方面下更大的力气,不断激发经济新动能,稳住持续复苏态势。





    在广西柳州一家汽车企业,工人在新能源汽车生产线上忙碌。新华社发(黎寒池摄)


    展望四季度及明年初,专家表示,尽管中国经济增长存在下行压力,但仍能够保持比较稳定的增长态势。


    “发展经济就像开汽车,首先要把好方向盘,方向盘往哪儿开?要往高质量发展的方向开。”姚景源说,下一步要坚持绿色发展理念,用辩证思维来看待并处理好阶段性任务和长远目标的关系,处理好经济稳增长与调结构、转型升级的关系,从而保证中国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此外,姚景源认为,从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看,要进一步发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关键作用,加大地方政府专项债布局扩大有效投资,同时加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基础作用,加大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稳投资既拉动当前内需,又支撑未来发展,空间巨大。


    许宪春建议,下一步要从多方面孕育新动能,包括积极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加大创新研发支持力度,大力推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和政策保障体系,持续支持海外仓、跨境电商、工业互联网等。“新经济新动能对经济增长起到重要的作用,也必将为中国经济未来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2021-10-20

  • 首 页  上一页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下一页    尾 页  

    版权声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 8629 6259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696号 蒙ICP备160010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