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南88家企业将线下参展广交会

    349家企业线上参展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10月10日讯(记者黄婷婷通讯员罗兰君)作为集中展示中国制造和中国外贸形象的平台与窗口,第130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以下简称“广交会”)定于10月15日至19日在广州线上线下融合举办。湖南将有88家企业线下参展,349家企业线上参展。


    本届广交会,我省参展展品主要为工具、工程机械、化工、日用陶瓷、土特产品(花炮)、家居用品、箱包等。省商务厅前期已安排专人,帮助参展企业了解本届广交会的相关政策,指导参展企业完成布展、参展工作,助力企业保订单、稳市场。展会期间,我省还将专设交易团知识产权工作直接责任人,为参展企业提供咨询、维权等指导,保护展商权益。


    本届广交会继续支持脱贫地区发展,湖南交易团组织了6家脱贫地区企业参展。


    广交会是中国外贸的“晴雨表”和“风向标”,本届广交会按16大类商品,设置51个展区,线上线下共有约2.6万家境内外企业参展。

    2021-10-20
  • 宁乡国省干线项目10月1日将全面通车

    宁乡国省干线项目总投资额约31.05亿元,是湖南省交通系统重点工程,也是宁乡市重点推进项目,由中建五局投资建设运营,主要包括宁乡市“十三五”规划期间新建、改扩建国省干线公路及其他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包括金岳公路、华强大道、横雷公路、金唐公路二期4条干线公路和人民北路1条市政道路。






    10月1日通车的金唐公路二期是宁乡国省干线项目最后一个完工的子项目。金唐公路二期起于宁乡市凤凰山互通,止于南田坪互通,全长15公里,采用一级公路标准设计,路面宽度31米,双向六车道,设计速度80公里/小时,全线大、中、小桥梁共计16座,串联沿线数个旅游景点,是宁乡重要的旅游干线。


    “我们历时5年完成5个子项目整体建设,这5个子项目横贯宁乡东西部,将极大助推宁乡交通路网升级。”中建五局项目负责人介绍,这5个子项中,金岳公路、金唐公路二期、华强大道均与直达长沙的岳宁大道相连接,串联起灰汤温泉旅游度假区、香山国家森林公园等景区,将宁乡主要景观资源串珠成链,直接为宁乡市带来经济增长与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华强大道还能为卫职院、方特游乐园提供便利交通。


    人民北路作为市政道路,是宁乡城区首条南北贯穿的市政道路,也是宁乡市首条设计有综合管廊的市政道路,项目按照“海绵城市”理念建设,成为宁乡城区的景观大道、民生大道。横雷公路长32公里,直接造福宁乡西部近30万人民的出行,更成为了传承革命精神的“红色教育路”,是宁乡沙田红色旅游的“主动脉”。

    2021-10-20
  • 工信部约谈7家新能源汽车企业 暂停其新产品申报

    据工信部网站消息,为规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提升生产一致性水平,保障产品质量安全,近日工信部装备工业一司约谈了2020年度新能源汽车监督检查中存在违规问题的7家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下发责令整改通知书,要求有关企业切实履行主体责任,认真分析问题原因,严格按照准入管理要求,限期整改存在问题。


    同时,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准入管理规定,根据违规情节轻重,对违规企业依法予以撤销或暂停违规产品《公告》、暂停新能源汽车产品合格证电子信息上传、暂停新能源汽车新产品申报、取消抽检不合格车型《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等行政处理,并将违规信息纳入企业信用记录,列入后续重点监管对象。


    下一步,工信部表示,将进一步加强对道路机动车辆产品的事中事后监管,与相关部门密切协作,加强信息共享,实施联合惩戒,切实保障车辆产品生产一致性和质量安全。

    2021-10-19
  • 新形势、新格局下,纺织产业如何共利互赢?

    过去两年,世界变化之大超出预期,全球纺织服装供应链也随之处于激烈的调整中。在近日召开的2021中国纺织业“一带一路”大会上,专家学者围绕“可持续的贸易投资双循环”,立足扩大内需战略基点,加快推动内外贸一体化,为纺织行业发展研判风向,发布重磅指引。


    新形势、新格局、新发展


    构建纺织行业共利互赢产业链


    今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8周年。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纺织行业分会会长徐迎新表示,全球纺织产业紧密相连,经过8年的辛勤耕耘,中国纺织服装业已成为“一带一路“倡议的先导和示范性产业,在沿线的合作硕果累累。2000年以来,中国纺织服装行业对外直接投资总额超过110亿美元,其中70%以上流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坚持共建”一带一路“已经成为纺织行业共识。


    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一级巡视员曹学军同样认为,深化纺织业的国际合作,构建共利互赢的产业链、供应链,拓展多元化市场符合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也是纺织强国发展的应有之策。


    曹学军建议中国企业应克服要素资源环境约束瓶颈,提升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从产品走出去向投资、技术、标准、品牌走出去发展,开拓新市场,增强国际化运营能力,加快数字化、绿色化、高端化、服务化转型,发挥国内超大规模市场和已有技术优势,立足国内大循环促进双循环,提升在全球产业供应链中的竞争力。





    2021中国纺织业“一带一路”大会现场。中国经济网记者王婉莹/摄


    推进纺织产业基础高级化


    填补新材料尖端技术空白


    在“双循环”的新格局下,纺织工业面临着新的发展阶段。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产业经济研究院副院长赵明霞透露,在新世纪前20年中,全世界的纤维消费量从5000多万吨增涨到1.1亿吨,增加了近一倍。2020年1.1亿吨的纤维消费中,36%是产业用纺织品。“纤维消费总量增长最快的是中国,说明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的崛起,带动了需求的增长,但发达国家在整个纤维消费中仍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


    这就要求我国纺织业要不断探索新材料及新材料产业链,通过新材料的应用,拓展新的领域。


    今年6月发布的《纺织行业“十四五”发展纲要》提出,要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加快突破碳纤维、对位芳纶、聚酰亚胺等高性能纤维及其复合材料领域的尖端技术空白,推进生物基纤维和原料关键技术研发及其终端产品应用。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党委书记兼秘书长高勇介绍,纲要所提及的“产业基础高级化”,重点是指原材料部分,即高新纤维,主要针对碳纤维、芳纶等。“力求在两到三年内,迅速形成10万吨产能,在西宁、包头、吉林形成3个比较大的碳纤维产能集聚区。”


    数据显示,当前,中国纺织纤维加工量占全球的50%以上,产业链整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曹学军指出,中国纺织业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展现出强大的产业链优势,率先实现复工复产,口罩防护服等防疫物资迅速形成产能并大量出口,为全球抗疫做出了重要贡献,纺织品服装出口占比进一步提高,已位居制造强国第一阵营。


    “与此同时,还存在着资源环境约束加剧、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产品附加值不高等问题,”曹学军说,“因此,还需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强弱项短板攻关,以实现产业基础高级化。”


    高勇同时表示,“我国纺织产业结构应向产业用纺织品转移和倾斜,力争在十四五时期或者更长一点的时间内,将产能规模超过服装。”

    2021-10-19
  • 工信部:8月家用洗衣机产量673.8万台 同比下降10.0%

    中国经济网北京10月14日讯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发布2021年1-8月家电行业经济运行情况显示:2021年1-8月,全国家用电冰箱产量5913.5万台,同比增长6.7%;房间空气调节器产量15219.8万台,同比增长15.6%;家用洗衣机产量5591.5万台,同比增长22.6%。8月当月,全国家用电冰箱产量736.4万台,同比下降19.1%;房间空气调节器产量1491.2万台,同比增长4.3%;家用洗衣机产量673.8万台,同比下降10.0%。


    2021年1-8月,全国家用电器行业营业收入11036.8亿元,同比增长24.9%;利润总额701.5亿元,同比增长5.7%。

    2021-10-19
  • 电足浴器打出卫生牌 抗除菌功能成为区分产品档次重要指标

    秋风渐起,天气一天一天转凉,暖脚驱寒的电动足浴器又成为不少消费者购物车中的热门商品。有消费者向《中国消费者报》记者咨询,一家老小是否可以混用一个电动足浴器,市场上那些宣传可以杀菌抑菌的产品效果如何?日前,《中国消费者报》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过节了,想给父母买个电动足浴器,可是老爸有灰指甲,他们可以用一个足浴器吗?”北京消费者孙女士向《中国消费者报》记者提出了这样的问题。


    “目前家庭使用的电动足浴器的确是微生物污染的重灾区。”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检测所微生物实验室主任张庆玲在接受《中国消费者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由于使用过程中水温较低,不同人员的交叉使用,足部分泌的汗液、皮脂和脱落的皮屑等粘附在足浴器的表面或沟槽中,且长时间保持潮湿状态,会滋生细菌,从而造成交叉感染等问题。虽然经过冲洗、清洁可以处理掉部分微生物,但是依旧会残留大量细菌,并在后续持续滋生,其中不乏各种致病菌,如果没有严格的预防措施,细菌、真菌就会通过足浴用具传染。另外在足浴器表面也会存在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在人体免疫力低下或者有伤口等情况下,会造成感染。因此,电足浴器在带来方便的同时,其存在的微生物残留和滋生等健康隐患不容忽视。“为了从根本上杜绝感染的发生,去除微生物是根本。”张庆玲说。


    《中国消费者报》记者调查发现,目前市场上有些足浴产品打出了卫生牌。比如有些产品在电商平台的销售页面上标注着“红光抑菌”“红外线照射暖足抑菌”,有些产品则直接标称为“杀菌泡脚桶”,并标注了杀菌率“99.99%”“紫外线+臭氧升级杀菌”的字样。


    据张庆玲介绍,电足浴器去除微生物的方式,一种是通过使用具有特殊功能的材料,目前比较成熟的是抗菌、防霉材料,通过在材料中添加某种特殊的抗菌防霉剂,对附着在材料表面的微生物起到抑制、杀灭的作用。此外,目前还出现了抗过敏原、抗病毒材料,有特殊需求的人可以针对性地应用这些具有特殊功能的材料,防止微生物滋生,避免感染、过敏等疾病发生。


    另一种去除微生物的方式是通过在电足浴器整机中嵌入具有除菌功能的模块,产生某种除菌因子来去除微生物,比较常见的是臭氧。“臭氧除菌首先作用于细胞膜,使膜构成成分受损伤,而导致新陈代谢障碍,臭氧继续渗透穿透膜,而破坏膜内脂蛋白和脂多糖,改变细胞的通透性,导致细胞溶解、死亡。”不过,张庆玲表示,依据GB9665-1996《公共浴室卫生标准》国家标准,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检测所对市场上销售的6款宣称具有除菌功能的产品进行了检验,结果显示其微生物杀灭合格率并不容乐观。


    据了解,关于足浴器,目前有GB/T26206-2010《注水式足部按摩器》国家标准,其主要规定了安全、外观、水温控制误差、热效率、防干烧等要求,并未涉及除菌等相关性能的技术要求和评价方法。目前在家用电器领域,评价材料抗菌防霉效果主要依据GB21551.2-2010《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抗菌、除菌、净化功能抗菌材料的特殊要求》。


    张庆玲介绍,后续抗过敏原、抗病毒的评价方法也将加入GB21551.2-2010,使用了具有抗菌、防霉等功能材料的电足浴器应满足此标准的要求,消费者在选购带有抗菌功能的产品时应注意确认其是否执行这一标准,并可从检验报告中确认所用抗菌材料的部件。


    张庆玲指出,电足浴器必然要朝着高端化、健康化以及多功能化方向发展,而是否具有良好的抗除菌功能将成为区分产品档次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生产企业和消费者使用过程中不可回避的主要问题。对于消费者而言,首先要养成健康的足浴习惯。而最根本的问题是,加强电足浴器行业相关卫生健康标准制定,在标准的引导下推动产品质量升级和行业转型,从而规范市场行为,有效遏制假冒伪劣产品的销售和虚假宣传行为的发生。

    2021-10-19
  • 煎鱼饼、双皮奶将有“湾区标准”

    昨日是第52届世界标准日,佛山市顺德区市场监管局认真贯彻本届世界标准日“实施标准化纲要,促进高质量发展”的主题,持续深入推进标准化战略实施。


    掌握“标准”,就是掌握“话语权”。据悉,当前,顺德成立了区全面实施标准化战略领导小组,在今年以来,顺德新增制定国家、行业标准106项,数量创历史之最。


    记者从顺德区市场监管局获悉,接下来,“村改”、美食标准即将高规格发布,“顺德模式”未来有望推广到省、市层面。另外,顺德协同开展“村改”标准化等创新工作,在全省和全市标准化工作中将开创先河。


    “村改”如何改?佛山市一级标准公布


    据介绍,顺德区《村级工业园区改造标准体系规划与路线图》即将上升到市层面发布。


    把“村改”工作标准化,顺德此前已在探索。今年8月,顺德区市场监管局主导制定的省级地方标准《村级工业园升级改造工作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已获广东省市场监管局、佛山市市场监管局批准立项。


    该《指南》通过标准化手段,系统总结顺德区“村改”经验,从改造模式、工作流程、工作内容、工作机制与组织保障等都有提及,为现代化工业园区规划建设工作划下“定园区规划建设标准、定产业主题方向、定园区企业准入标准、定有力度的产业扶持政策”的“四定”标准。


    另外,《指南》提炼出顺德村级工业园升级改造常用的九种模式(政府挂账收储、政府直接征收、政府生态修复、企业长租自管、政府统租统管、企业自主改造、一二级联动开发、国有集体混合开发和改造权公开交易;九种模式形成了九项团体标准),形成了可推广、可复制标准化样本。值得关注的是,如今市级地方标准《村级工业园区改造标准体系规划与路线图》通过审定后,由佛山市市场监管局正式发布。未来,“村改”系列标准将为解决村级工业园改造遇到的诸多难题和疑点提供路径与经验,未来有望向全省和全国推广村改“顺德经验”。


    美食也有了“湾区标准”


    5项美食湾区标准已审定


    据悉,美食“湾区标准”即将上升到省一级层面发布。


    今年4月,顺德积极推动美食“湾区标准”制定工作,选定口碑俱佳、影响深远、传承度高、群众基础广泛的顺德美食进行标准化。据介绍,当时,顺德聘请了三地餐饮行业、高校等十余位专业人士组成项目组专家团队,加入五个标准工作小组,指导、推动和提升五项粤菜标准的制定与推广工作。


    据悉,顺德区市场监管局认真贯彻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联合餐饮行业协会和专业技术机构、粤港澳三地粤菜大师和餐饮企业,以顺德美食为突破口探索“湾区标准”研制工作,通过标准引领推动粤菜粤厨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创新,不断深化“粤—港—澳”三地美食文化交流,提升粤港澳三地的文化认同感,促进粤港澳大湾区美食文化产业的协同发展。


    据介绍,目前,该局完成了《四杯鸡》《烧鹅》《煎鱼饼》《双皮奶》《拆鱼羹》5项美食湾区标准审定,数量占全省第一批美食“湾区标准”近50%,上述5项“湾区标准”将于近期由广东省市场监管局统一发布。


    延伸:顺德标准化工作“成绩单”


    据顺德区市场监管部门提供数据显示,截至目前,顺德共有14家单位的5个项目获得标准化领域最高荣誉“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35家(次)企业的54项标准入选全国企业标准“领跑者”榜单,数量居全国县域第一。


    另外,顺德参与制修订已正式发布的国际标准16项、即将发布7项,居全省县域首位。


    顺德20家企业的35个产品通过佛山标准评价,佛山标准产品数量居全市五区首位。此外,顺德还累计组织制定发布团体(联盟)标准437项,指导和督促1374家企业自我声明公开9085项标准,标准数量占全市38.2%,居全市首位。

    2021-10-18
  • 5G创新点亮数字化未来 消费应用加快探索

    在日前召开的2021年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上,5G创新带来的数字化未来看得见摸得着——外表呆萌的5G机器人能来回巡检还能送外卖,戴上VR(虚拟现实)头盔在模拟雪车上沉浸式体验风驰电掣的速度,借助AR(增强现实)设备用虚拟分身试穿心仪的衣服……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介绍,截至今年8月底,我国建成5G基站超过100万个,占全球的70%以上,5G终端连接数超过4亿。同时,5G应用也呈现百花齐放局面,文体娱乐、赛事直播、居住服务等消费领域5G应用加快探索,制造、矿山、医疗、港口等垂直行业5G应用模式日渐清晰,在实体经济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升级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消费应用加快探索


    2021年是5G加速普及、数字化加速推进的一年。当前,随着5G行业应用不断拓展、数字化融合持续深入,人们的生产生活发生了哪些改变?


    这个问题在通信展上可以找到答案。记者在展区看到,中国电信展区依托5G技术创造了有“声”有“色”的红色通信沉浸式体验。戴上VR眼镜,瞬间就能从人潮涌动的展会现场进入中共一大、二大、四大会址及上海电信博物馆等历史场景;戴上耳机,打开的则是中国电信与喜马拉雅合作搭建的有声图书馆,可以聆听红色故事,重温红色历史。此外,互动项目“5G时间折叠”吸引了大批观众排队“穿越”到未来城市、外星热带丛林,亲身感受5G的高宽带、低时延特性。


    在中国联通展区冬奥互动沙盘前,通过VR眼镜,观众可以窥见座座“冰山”和周围的5G基站,亲临“冰丝带”、鸟巢、冰立方、“雪如意”等场馆。任意视角切换、自由缩放、随时暂停、定格旋转……借由5G自由视角直播系统,能呈现出现场物体360度环绕视角的立体感效果。


    华为展示了智慧家庭场景下的影音娱乐、智慧厨房、智慧办公等解决方案,基于鸿蒙操作系统的分布式软总线技术,可以连接家庭里每个智能设备,变身一个“超级终端”。


    华为无线网络产品线总裁杨超斌介绍说,目前,全球5G用户数达4.9亿人,5G基站数量达150万个。从产业发展速度看,5G在过去两年时间走完了4G用5年所走的路。从目前中国5G网络建设情况来看,5G网络速度跟4G相比,用户体验提升10倍的目标已经达成。


    不过,德勤中国科技、传媒和电信行业领导合伙人林国恩坦言,德勤对5G消费端的调查显示,5G消费者相比以往有些下滑,可能是因为目前5G在消费端的应用场景没有很大新突破。


    5G到底能不能提供“杀手级”的业务?杨超斌认为,答案是肯定的,消费者的行为模式已经有所变化。这一点在视频使用上体现明显,一是高清视频占比提升,二是视频缓冲时间从3秒缩短至0.5秒,这是网络能力变化带来的结果。我国5G用户与4G用户相比,每个月在视频上消耗的流量已经由原来不到10G上升到现在的14.4G,提升了近50%。


    行业应用日渐明晰


    在通信展上,记者发现5G在行业端应用的展示要多于消费端。这也契合了杨超斌所言:“中国5G在行业端上的应用,比消费端在全球更领先一些,目前已经形成1万多个创新应用案例,批量服务于20多个行业。”


    多家企业都展示了自己的5G行业应用案例。在水泥行业,中国移动打造了一个5G智慧水泥综合解决方案,能够打破水泥企业各业务系统间的信息壁垒,实现“一屏知全厂”;并在水泥生产的矿区和厂区打造了“5G高清360度VR远程参观”“5G大规模数采”“5G视觉质检”“5G视频安防”四个5G典型应用场景,促进水泥行业从数字化向数智化转变。


    在电力行业,中国电信将5G应用于输电线巡检、电厂数据监控、配网纵差保护、配网动态感知和用电信息采集等场景;在化工行业中国电信落地5G定制网,帮助企业实现高能耗设备数字化管理、污染排放全流程监控、实时获取节能减排数据、将安全管控关口前移等。


    在钢铁、家电、航空制造等行业,中国联通展示了自己的5G工业智脑,各种远程操作尽显黑科技,可远程查看设备的工作状态、远程控制维护及数据监控。工作人员介绍说,目前,5G工业智脑已在多个行业进行了验证部署,实现制造新业态、新模式。


    “目前,制造、能源、医疗、文旅、农业等领域都已经有了5G应用,应用模式比较成熟的有矿山和港口。”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长余晓晖说。


    中国工程院院士刘韵洁认为,5G的主要应用前景是垂直行业,是工业互联网,是融入实体经济。5G的三大应用场景——大带宽、低时延、海量连接都对网络提出新的要求,亟待确定新的网络服务能力,需要新的网络架构才能支持这些新的应用场景。


    我国“5G﹢工业互联网”建设进程明显加快,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截至今年6月,“5G﹢工业互联网”累计在建项目超过1500个。同时,工业互联网赋能数字化转型应用范围逐步扩大至40个国民经济重点行业,“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覆盖20余个国民经济重要行业。


    适度超前布局5G


    “要进一步拓展5G、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在数字化生产生活和社会公共治理等领域的创新应用,推动信息通信技术和经济社会深度融合。加快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慧社区建设,提升交通、教育、科研、医疗健康、就业和社会保障信息化水平,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辛国斌说。


    5G应用的进一步创新和丰富建立在5G网络加快普及的基础之上。从全球范围看,我国的5G建设和发展已走在前列。统计显示,我国5G应用创新案例已超过1万个,5G终端连接数占全球比重超过80%,均居全球首位。


    据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发展司副司长梁斌介绍,截至8月底,我国5G基站建设覆盖全国所有地级以上城市,全国5G基站数占4G基站比例达到18%。


    “目前,全国县级行政区已开通5G网络超过2900个,占比超过97%,已有29个省份实现了县县通5G网络。全国乡镇已有1.4万个开通5G网络,占比超过40%。东部地区累计建设开通5G基站超过51万个,乡镇5G覆盖比例达到76%,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续合元介绍说。


    当前,5G发展已进入商用部署关键阶段。工信部持续推进5G高质量精品网络的打造,坚持“适度超前”的建设原则,持续完善热点区域网络深度覆盖,提升乡镇5G网络覆盖比例,优化5G网络质量。同时,各地政府积极为5G建设发展创造有利条件,从加强5G基站站址统筹协调、加大5G基站建设资金支持、降低5G网络用电成本、推进公共资源开放共享和建立联合工作机制等方面支持5G网络建设。截至今年8月底,所有省级政府均已出台支持5G发展的相关政策,全国省、区、市共出台5G政策近570个。


    “我国坚持适度超前推进5G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将为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提供坚强的承载底座,对抢占5G产业生态发展先机、加快产业数字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梁斌说。

    2021-10-18
  • 老字号焕新 新品牌崛起

    今年资本市场“国潮风”劲吹,多个国货品牌公司的股价涨势如虹。包括服装、美妆、汽车在内的多个行业景气向好,国货品牌获得广阔成长空间。业内人士表示,“国潮热”体现了资本市场投资者对国货品牌的关注,折射出消费者新的需求变化、价值归属和社群认同,传递出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民族品牌崛起的信号。






    业绩提升明显


    今年以来,在国货品牌消费热潮刺激下,多家传统品牌业绩显著提升,其中纺织服装行业表现抢眼。


    以李宁、安踏为代表的国潮服装品牌受消费者钟爱。李宁公司上半年营业收入首过百亿元,达101.97亿元,同比增长65%,为10年来最高涨幅;净利润同比增加187.18%至19.62亿元。安踏公司半年报同样亮眼。安踏上半年营业收入228.1亿元,同比增长55.5%;净利润38.4亿元,同比增长131.6%。


    同为服装领域的太平鸟也交出了最佳半年成绩单。数据显示,公司上半年营业收入50.15亿元,同比增加55.88%;实现净利润4.11亿元,同比增加240.52%。曾经稍显“老态”的太平鸟近年来进行年轻化转型,在产品风格、营销方式上进行调整,通过联名等方式打造“国潮风”产品,如今初见成效。


    美妆赛道同样景气。拥有“佰草集”“美加净”等多个护肤国产品牌的上海家化,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42.1亿元,同比增长14.3%;净利润2.86亿元,同比增56%。有国产美妆“领头羊”之称的水羊股份,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1.19亿元,同比增长49.83%;净利润8893.87万元,同比增164.48%。


    无锡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吴琦表示,随着国货品牌成为消费时尚,部分领域国产品牌的关注度和销售量反超海外品牌,也使得相关企业成为资本市场关注的重点。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盘和林表示,资本市场能支持国货品牌产能扩张,也能推动国货品牌估值提升。此外,国货品牌市值增长还向外部传递了企业发展的积极信号,扩大了国货影响力。


    谁的贡献最多


    近年来,国货品牌迅速崛起重新赋能消费品赛道,其中,既有“李宁”“百雀羚”“大白兔”等老字号焕新,又有“故宫淘宝”“完美日记”“钟薛高”等新品牌兴起。


    北京中创文旅集团董事长秋童表示,国货品牌兴起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带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品牌在国际上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二是年轻一代设计师将传统文化用现代审美的方式进行二次创作,让年轻人普遍接受并喜爱,扩大了国潮国货的传播;三是新消费领域的创业群体,不断创造出新的国货品牌,增强国货品牌的价值。


    国泰君安消费团队认为,国潮兴起不是仅靠单一产品推动,其背后是人口结构、收入水平、文化心态、消费理念等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百度搜索大数据显示,“00后”“90后”是最关注国风文化的人群。听国潮音乐,看国潮综艺,不少“后浪”以更多新颖的方式与国潮亲密接触。直播、短视频、影视综、文创、文旅成为近10年“国潮文化”关注度大增的主要载体。


    业内人士认为,年轻消费群体已成为近年来国货崛起的重要推动力量。其中,伴随国潮文化成长的Z世代(出生于1995年至2009年的年轻消费群体)消费者已成为国货市场消费的主力。


    “‘95后’消费群体追求个性化与潮流化,传统文化加持下的国货品牌更易吸引他们的关注。另外,作为互联网的‘原住民’,‘95后’群体对于线上线下全渠道品牌营销接受度更高,也愿意通过短视频平台、直播等形式购买商品。”秋童认为。


    还需哪些努力


    国货品牌驶入快车道,背后是“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型提速。


    “国货只有通过品质超越,才能获得消费者的认可。也只有不断超越,不断强化专利技术,形成技术和工艺壁垒,才能让国货走向全球市场。在这个过程中,完备的工业体系使国潮设计成为现实,并快速进入量产。所以,完备的工业体系和制造能力对国货的风靡至关重要。”业内专家表示。


    “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坚持自主可控、安全高效,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增强制造业竞争优势,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分析人士认为,完善现有制造业体系,推动质量加快提升、结构优化升级,将为国货品牌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如今,以新能源车和手机为代表的国货产品在全球高科技消费领域已形成竞争力。“随着制造业转型升级,国内汽车、IT通信、家电、快消日化与服装服饰等行业的产品质量、品牌形象将进一步提升。”吴琦说。


    在政策东风、制造业赋能之下,国货品牌的发展还离不开文化自信的提升。业内专家表示,国货品牌硬实力和国潮文化软价值,将是国货崛起的内外逻辑。因此,对“国潮”文化的发掘不应止于表面,还应注重产品质量、精神内核、文化表达、传播形式等层面的创新,塑造消费者对国货的认可。


    当然,国货品牌长远发展也少不了企业的努力。秋童表示,国货品牌要把握好消费者心理,在设计上推陈出新,赋予传统文化新的生命力;不断提高产品质量,让消费者买得安心、用得放心;也要坚持创新营销方式,让国货国潮触达更多消费群体。

    2021-10-18
  • 数字人民币正走进你我的生活

    不用联网,不用打开手机APP扫码,用卡片或手机触碰一下,就可解锁共享单车、体验无人驾驶、无人超市、直接兑换多种外币……近日,多地联动测试数字人民币应用。数字人民币,正走进你我的生活。


    多场景应用激发消费活力


    用一张普通银行卡大小、附有电子墨水屏幕的卡片,轻轻触碰车锁处,车锁即弹开。这是美团与中国联通、中国银行合作开发的数字人民币新应用。“这太适合我们老年人了!”北京市民刘大爷激动地说。


    不仅如此,喝咖啡、离线乘坐公交、买文创纪念品、逛无人超市,都可以通过这张“可视卡硬钱包”来实现。如果用户觉得“刷卡”不够方便,还可选择搭载手机APP、智能手表、手机壳甚至老年智能手杖,通过多种方式享受数字化带来的便利。


    数字人民币具有主权信用的法偿性、双离线支付的便利性、定向流通的可追溯性等优势,试点测试已在全国多地开展。


    在山东青岛,全国首个以数字人民币为结算方式的碳普惠平台——“青碳行”APP已上线。该平台以数字人民币衡量碳减排量和健身精力值价值,通过智能合约直采支付给居民作为低碳活动的奖励。在北京,8月1日起,轨道交通新增支持数字人民币线下购票/卡、补票和充值以及通过APP进行线上购票等多种场景的应用。数字人民币冬奥全场景试点应用稳步推进。在江苏苏州,“网上国网”云终端上实现了数字人民币跨省缴费功能;在湖南长沙,10万份数字人民币现金抵扣券发放给市民,用于公交和地铁乘车抵扣优惠……


    多地联动测试助力低碳出行


    尽管此前数字人民币在全国多个试点省市进行了多轮测试,但每次的测试范围大多限于一个城市或者一个区域。日前,首次在全国多个试点地区全面铺开、多地联动进行的数字人民币应用测试开启。


    此次多地联动测试数字人民币应用活动,由美团联合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共同发起,主题为“用数字人民币,享低碳骑行季”。北京、上海、海南等9个省市的居民可通过报名参加活动,用数字人民币免费骑共享单车,累计的骑行次数还可以换取更多数字人民币奖励,用于支付后续的骑行费用。通过“骑得越多奖得越多”,激励人们了解和体验数字人民币消费的便捷性、高效性和安全性。


    数据显示,在5公里以内的交通出行中,共享单车可替代近30%的燃油车出行选择。业内人士认为,此次测试搭建了一个“绿色金融+绿色场景”的模式,为数字人民币的推广匹配了贴近百姓日常的绿色低碳场景,为后续以数字人民币应用为契机引领绿色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此次试点省市跨度广、规模大,将会进一步验证数字人民币业务技术设计及系统稳定性、产品易用性。


    “从以前多地相对独立的‘单点’试点模式逐步向多地联动的‘区域网’试点模式过渡,意味着数字人民币的底层技术和运营体系已达到中等规模可靠运行的基本需求。”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区块链研究组组长李礼辉表示。


    建立长效机制推动数字化转型


    “数字人民币是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有利于推动社会生活、生产方式的数字化转型。”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范一飞日前在2021中国(北京)数字金融论坛上说。


    9月24日,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穆长春在第十届中国支付清算论坛上表示,数字人民币通过在设计上增强支付服务的可获得性、降低支付成本、提升支付产品使用效率,在试点中维护支付市场的公平竞争,助力落实金融普惠。


    范一飞介绍说,尽管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数字人民币还有一些问题亟待解决,比如规则制度有待完善、受理环境有待优化、支付体系有待健全等。


    为了打造数字人民币生态体系,范一飞认为,在规则制定方面,既不能完全按照账户去管理,又不能照搬纸币去要求,该打破的要打破,该约束的要约束;在技术实现方面,持续开展技术迭代保持整体先进性,充分利用现有金融基础设施,支持与传统电子支付系统间交互;在生态建设方面,研究既能激发创新活力又能提升服务质效的长效机制,提升数字人民币普惠性和可得性。

    2021-10-15
  • 网络直播用户规模超6.3亿

    日前,由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主办的“直播电商新业态撬动经济新潜能”研讨会在京举行。会上发布的《直播电商成长研究报告》显示,近年来我国网络直播用户规模持续扩大,目前已超6.3亿。


    报告指出,作为新业态,直播电商的兴起创造了新的销售和消费场景,为推动农产品网络销售、助力乡村振兴、促进就业等提供了新路径,有力撬动了经济新潜能。未来,应加强直播电商的规制管理,提升电商领域规范运营的水平,进一步释放其发展潜力。


    本次研讨会上,来自产学研各界的嘉宾共聚一堂,围绕直播电商行业的发展现状及热点问题深入交流,为引导和规范直播电商良性发展、营造行业健康生态建言献策。

    2021-10-15
  • 跨境电商增势迅猛

    今年上半年,山东省荣成市石岛管理区石岛新港开展跨境电商、大宗货物的承揽和疫情检测业务,有效增加了集装箱的周转量和安全性。图为在石岛新港,大型客滚轮正进港卸货。


    浙江省义乌市作为贸易大市,积极探索“市场采购+跨境电商”融合发展的方式与路径,为国际碎片化订单提供规范化的出口供应链服务,实现了跨境电商进出口规模持续快速增长。图为义乌金融商务区一家跨境电商科技型贸易企业的员工正在线上接单。


    中国跨境电商行业经历数年的积累蓄力,迎来快速发展的“黄金期”。全国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简称“跨境电商综试区”)扩容至105个,跨境电商5年增长近10倍。今年上半年,中国跨境电商进出口额为8867亿元,同比增长28.6%。跨境电商已成为外贸发展新动能、转型升级新渠道和高质量发展新抓手。


    新兴业态逆势增长


    在中国(南宁)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频繁来往的货车满载来自中国和东盟的商品,不少年轻人在这里从事跨境电商运营和直播相关工作。自2018年设立南宁跨境电商综试区以来,跨境电商相关业务在此落地生根,茁壮成长。据统计,今年1至7月,南宁跨境电商综试区共完成跨境电商进出口交易额30亿元。


    全国范围内,像这样的跨境电商综试区已达105个。自2015年首批跨境电商综试区设立以来,先行先试的“试验田”结出累累硕果。据海关统计,2020年全国跨境电商进出口额达1.69万亿元,增长31.1%。作为新兴贸易业态,跨境电商在防疫期间飞速发展,成为稳外贸的重要力量。据统计,2020年实体经济遭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中国出口电商凭借高度灵活性,逆势实现超20%的高速增长。


    全球化智库近日发布的《B2C跨境电商平台“出海”研究报告》显示,中国和美国目前是全球跨境电商的主要平台方所在国,也是全球跨境电商交易的主要市场。全球约有26%的企业到消费者(B2C)跨境电商交易发生在中国大陆,中国超过美国、英国、德国和日本等,排名居世界第一。


    “近年来,中国跨境电商呈现迅猛增长的发展态势,体现出诸多明显特点。”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美欧所首席研究员张茉楠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分析,中国在跨境电商贸易领域正从数量型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跨境电商交易的产品类型呈现大而全的特点,企业到企业(B2B)跨境电商交易量显著增加,大量中小企业参与跨境电商贸易,体现了中国整体产业能力和企业竞争力的提升;中国对新兴市场的贸易增量明显加速,尤其是在东南亚、拉美、非洲国家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跨境电商增长速度较快。


    多方蓄力提供支持


    在广东海关,一批跨境电商货物仅用10分钟就完成了从申报到放行的审核流程;在贵州省铜仁市玉屏侗族自治县,服装企业的产品销往欧美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从2021年服贸会、第18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到第五届中阿博览会,在中国近期举办的大型展会上都能发现跨境电商的身影……中国跨境电商迅猛发展背后,是中国数字经济综合实力的提升和多方长期蓄力的支撑。


    “中国跨境电商的快速发展,与中国产业基础、政策红利和制度开放密不可分。”张茉楠说,随着近年来中国数字经济飞速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和中国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强为跨境电商提供良好的产业基础和生态环境。中国105个跨境电商综试区遍布全国,综试区形成的成熟经验和制度创新政策逐步推广到全国。中国政府不断推出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的配套政策,探索制度开放的重大举措,通过进博会、广交会、消博会等大型国际展会上跨境电商“云参展”等方式,起到明显示范效应。


    “中国跨境电商以其低成本、高效率、突破时空限制的独特优势,受到全球消费者的青睐。”商务部研究院电子商务研究所副研究员洪勇表示,商务部等部门通过积极探索,形成了近70项成熟的经验做法,搭建了以“六体系两平台”为核心的跨境电商制度框架。如中国“清单核放、汇总统计”的报关模式提高了通关效率,核定征收等跨境电商税收优惠政策大大减轻了企业负担。跨境电商B2B出口监管试点、零售进口试点范围持续扩大。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商品清单进一步优化,更好满足国内消费需求。此外,出台了一系列关于跨境电商进出口退换货管理规定,消费者退换货更加方便。


    作为跨境电商最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中国海外仓建设不断加强,为跨境电商发展提供保障。商务部数据显示,中国海外仓数量1800个,面积1200万平方米,分别同比增长80%和50%。今年以来,海外仓的数量和规模进一步扩大,海外仓达1900个,面积1350万平方米,业务范围辐射全球,其中北美、欧洲、亚洲等地区海外仓数量占比将近90%。


    面朝“蓝海”持续创新


    今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出台的《关于加快发展外贸新业态新模式的意见》,进一步释放跨境电商领域政策利好,提出积极支持运用新技术新工具赋能外贸发展,扩大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试点范围,培育一批优秀海外仓企业,完善覆盖全球的海外仓网络,促进中小微企业借船出海,带动国内品牌拓展国际市场空间。


    商务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倡导开放共赢,支持跨境电商和海外仓发展是“十四五”期间商务部门的重点工作。目前,中国已与22个国家建立“丝路电商”双边合作机制,共同开展政策沟通、规划对接、产业促进、地方合作、能力建设等多层次多领域的合作,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电商发展创造有利环境。


    “面向广阔蓝海,跨境电商在机遇与挑战中快速成长,有望成为中国在数字经济领域‘换道超车’的新赛道。”张茉楠认为,跨境电商企业出海,应提升产品质量、创新力、竞争力,遵守海外当地贸易规则,注重高质量发展。中国跨境电商发展不仅需要“政策红利”,更需要制度创新和强化监管,企业规范自身行为,承担社会责任,多方共同打造跨境电商贸易的良好产业生态,为中国跨境电商创造更多“生态红利”。

    2021-10-15

  • 首 页  上一页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下一页    尾 页  

    版权声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 8629 6259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696号 蒙ICP备160010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