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城喜见江豚归

    大作“江湖文章”,江澄湖碧人水相依









    2020年12月31日,在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十年禁渔”全面启动仪式现场,渔政执法船队从长江武汉段江面驶过。


    新华每日电讯记者程敏摄


    新华每日电讯记者唐卫彬、廖君、王自宸


    江城武汉,因水而生、逐水而建、籍水而兴。


    水,是武汉最具特色的符号,最核心的竞争力。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一围烟浪六十里,几队寒鸥千百雏”“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千百年来,文人骚客在此写下传世名篇,诗句中的大美武汉,水为根,水是魂。


    建百里生态廊道、行常年全面禁渔、推江河湖综合治理……大武汉大作“江湖文章”,把生态环境修复摆在压倒性位置,大力度解决好突出环境问题,打造共抓长江大保护的典范。


    从“九龙治水”到“攥指成拳”,改“先污后治”为“生态优先”,变“人水相争”为“人水相依”。一座滨水生态绿城正“浮出”水面。


    因水而生


    “这个盘龙城,就是几千年前的武汉市政府。”在盘龙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市民祁先生形象地向9岁的儿子解释着武汉“城市之根”。


    沥沥细雨中抬头远眺,盘龙城宫城遗址依稀可辨。犹存的城墙和基址无言地叙说着沧海桑田,让人不禁浮想起这座远古城市曾经的辉煌与繁华。


    位于府河北岸三面环水的盘龙城遗址,是长江流域已知布局最清楚、遗迹最丰富的一处商代前期城址,距今已有3500年历史。


    当年的盘龙城便是“九省通衢”。据盘龙城遗址考古发掘领队、武汉大学教授张昌平介绍,盘龙城周边就是长江、汉江和四通八达的河湖水网,其地理位置便于连接中原、辐射四方,鼎盛时期的盘龙城应该控制了长江中游甚至更加广阔的地区。


    武汉核心区域城邑的出现始于东汉末年。当时武汉呈现“两府对望”形态。江北先后称曲阳县、沌阳县、汉津县、汉阳县,江南先后称汝南县、江夏县。自汉以降经南北朝至元、明,武汉成为水陆交通枢纽,商贾辐辏。


    武汉市地方志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至明代成化年间,由汉阳龟山之南入江的汉江主道改由山北入江,由此而形成汉口新镇,奠定了武汉三镇的地理基础。明末清初,汉口以商业大镇卓立华中,与北京、苏州、佛州并称“天下四聚”,又与朱仙镇、景德镇、佛山镇同称天下“四大名镇”,成为“楚中第一繁盛处”。


    晚清时期,湖广总督张之洞在这里推行新政、创办实业、兴修铁路,使武汉成为中国近代工业的发祥地之一。汉口开埠后,武汉码头的发展进入“大江经济时代”,武汉一跃而为雄踞长江中游的商埠,享有“东方芝加哥”的声誉。


    水,持续滋养着这座城市。统计显示,武汉境内水域面积2117.6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近四分之一。长江、汉江穿城而过,列入保护目录的湖泊有166个,长度5千米以上的河流有165条。武汉是一座“漂浮”在水上的城市,它的发展与水息息相关。


    丰富的水资源禀赋持续形塑着武汉的城市形态、城市生活和城市产业。翻开武汉地图,与水相关的地名跃然纸上:水果湖、三眼桥、卓刀泉、武泰闸……远古的云梦大泽,如今已是一栋栋高楼,现在带有“湖”“桥”等字眼的地方,几乎都曾在水里。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千百年来,武汉人也形成了水一样的品质。


    “这片丰水之地,赋予了武汉人灵活的处世态度、开阔的胸襟情怀。”黄鹤文化奖获得者李皖说,水虽柔软,却也遇强则强。这在武汉人“不服周”的性格里体现得淋漓尽致。历史上的“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足以证明这一点。延续至近代,武昌首义,打响了辛亥革命第一枪,“敢为天下先”的“首义精神”从此牢牢植根于武汉人民的信念当中。


    重塑岸线


    “当、当、当。”在汉口江滩,黄包车铃声叮当作响。穿梭卖报的小童、卖力吆喝的小贩、提皮箱戴礼帽的绅士、匆忙赶路的旗袍淑女……复古的风格,让人感到一瞬间穿越回百年以前。


    这是漂移式多维体验剧《知音号》的表演现场,这部实景大剧以长江文化为背景,取材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大武汉。与传统戏剧表现方式不同,《知音号》不分观众区和表演区,游客登上“知音号”后,就成为表演的一部分,因而可以在“穿越”中真切体会到百年前的武汉风情。


    独特的“两江四岸”城市格局,造就了武汉这座天然“码头”。诗词中的武汉,“二十里长街八码头”“十里帆樯依市立,万家灯火彻霄明”,诗人不是“送别”便是“晓泊”,人流、物流、信息流在码头集散,“来如行云,去如流水”,造就了城市的发展与繁荣。


    “码头多了很繁华,但布局杂乱影响市容,汛期也危险。”今年68岁,家住汉正街的周先生告诉记者,从武汉关至集家嘴这一带,过去有数十个码头,人来车往,上下货物、维修设备,几乎昼夜不停。1998年特大洪水时,长江、汉江交汇的南岸嘴千余户居民、数十家企业以及多个码头被淹,损失很大。


    武汉市副市长刘子清介绍,历史上,“两江四岸”老旧码头为武汉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但随着城市发展,这些码头的存在不仅侵蚀了宝贵的岸线资源,影响了城市滨江景观,阻碍了长江经济带和长江新城的建设,更对长江生态环境和生态安全造成了严重破坏。


    从2016年开始,武汉在全市开展沿江港口岸线资源环境综合整治,武汉长江和汉江核心区内103个港口码头和189艘趸船纳入整治范围。优化调整完成后,武汉长江和汉江核心区码头数量减少61.2%,趸船数量减少63.5%,腾退出数百公里的两江岸线。


    腾退出的长江、汉江岸线上,防洪及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迅速展开,武汉百里长江生态廊道建设如火如荼。记者在二七长江大桥附近青山江滩看到,曾经脏乱的岸滩,如今已是城市绿道,多个绿色景观点缀其间,依据不同水位而建的不同高程的滩地广场上,人们或休闲娱乐或漫步观景,十分惬意。


    武汉市水务局河道堤防处负责人凃金花介绍,高标准规划建设武汉百里长江生态廊道,是为了让自然、城市与人之间形成亲善如水般的关系,让老百姓收获实实在在的幸福感。依据不同规划定位,汉口江滩、武昌江滩、汉阳江滩、青山江滩、汉江江滩不断拓建,依江而生的生态滨水空间和“慢生活体系”正一寸一寸地在“两江四岸”生长。


    江豚回归


    “萝卜白菜一大桌,不如来根鱼刺嗦一嗦。”这是在武汉流传的一句民间俗语。说的是,在武汉,无鱼不成席。


    两江在此交汇、湖泊星罗棋布,宽广的水域面积和适宜的气候为鱼类的生长和繁殖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环境。靠水吃水,鱼,也是市民餐桌上的常客。


    武汉市餐饮协会会长刘国梁告诉记者,武汉人吃鱼来者不拒,并且变着花样吃。除了青鱼、草鱼、鲢鱼、鳙鱼等四大家鱼,武汉人还喜欢吃鲫鱼、翘嘴鲌、黄颡鱼、鳢鱼等。在武汉人眼中,鱼头、鱼嘴、鱼腩、鱼尾、鱼鳔全身是宝,蒸、煮、烧、烤、煎、炸、焖等各种方式烹饪出来的鱼都“蛮有味”。


    “武汉人都爱吃鱼,长江鱼尤其不愁销。”年近六旬的原武汉市江夏区金口街花园社区八一渔业大队渔民王明武告诉记者,他15岁时便跟着父亲在长江上捕鱼,几十年前,一网下去打起百十来斤鱼稀松平常。但近些年来,在长江中的鱼越来越少,鱼的个头越来越小,“有时候一网下去一条鱼都没有”。


    “酷捕滥捞”是长江鱼类资源锐减的罪魁祸首。中科院院士曹文宣等国家淡水鱼研究专家2016年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由于滥捕滥捞没有得到根本性遏制,长江流域阶段性禁渔和增殖放流均未阻止渔业资源进入“快速衰退期”。多种鱼类灭绝,水生生物资源不断恶化,长江水生生态环境保护已进入存亡的“危急关头”。他们建议,改阶段性休渔为全面休渔十年,“抢救性保护”我国最大的水生生物资源库,恢复长江生态。


    相关建议得到有关部门重视,江城武汉也迅速行动起来。武汉市农业综合执法支队支队长王文高介绍,从2020年7月1日0时起,武汉对长江武汉段及汉江武汉段实施暂定十年的常年禁捕,千余名持证渔船渔民退出“江湖”。


    “渔船、网具、船证都已经收了,拿到了近12万元的补偿款。每月还有几百块退捕生活补贴,现在当护渔员,每月还有2000多元的工资。”王明武告诉记者,过去打鱼只是为了“小家”,现在护渔则是为了“大家”,这份新职业让他觉得成就感十足。


    渔民上了岸,长江旗舰物种长江江豚正在“回家”。中科院水生所研究员王克雄介绍,2020年10月下旬以来,他们在长江武汉段开展长江江豚科学考察,结果显示,武汉白沙洲正形成稳定的长江江豚群体栖息水域。


    为了让长江江豚更好回归江城,2020年11月,武汉市出台方案,提出组织开展生态环境现状调查、长江江豚出没监视监测、船舶航行限速试点、建立武汉长江江豚繁育保种技术中心等多项措施,加速推进长江江豚重返武汉城区江段。


    “禁渔之后,武汉水产品供应十分充足,市民吃鱼不受影响。”王文高透露,近几年,武汉市加快渔业基础设施的提档升级,通过长江名优特色经济鱼类养殖试验与示范推广、高效设施渔业示范项目建设、农村水产电商发展等,确保市场供应和渔业经济平稳快速发展。目前,武汉市已建成部省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25万余亩,稻虾综合种养面积达23万亩,水产品产量达42.7万吨。


    慢调细养


    碧波万顷,风和日丽。在东湖的子湖郭郑湖鹅咀示范区,一片面积达2.6万平方米的水下森林吸引众多游客围观。只见在阳光映射下,湖面波光粼粼,湖中水草摇曳,鱼虾在水草间纵情穿梭,水下世界绚烂多姿。


    谁曾想到,湖泊蓝线水域面积33.63平方公里,有着“全国最大城中湖”之称的东湖曾因城市急速扩张中的填湖造楼、污水直排,水质一度下降至V类到劣V类。


    东湖的环境恶化引起武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在系统谋划之下,东湖实施水岸同治,水上岸上、污水雨水、形态生态一并抓。


    从源头上截污,东湖雨水汇水区域的雨污分流、混错接点改造加快推进;给污水出路,北湖污水处理厂、大东湖深隧等系统工程快马加鞭;让东湖“慢调细养”,水生态修复从未间断……


    一系列举措成效初显,2020年1至6月,东湖整体水质持续保持Ⅲ类,为近四十年来最好水平。当年11月,武汉东湖高分通过全国示范河湖建设国家验收,位列全国首批示范河湖,成为入选河湖中唯一一座城中湖。


    拥有166个湖泊的武汉,湖泊水面面积达867平方公里,东湖、梁子湖等148个重要湖泊被列入湖北省湖泊保护名录。“百湖之城”不仅是武汉的名号,更是当地得天独厚的宝贵资源。


    为保护赖以生存的生态家园,武汉先后颁布实施《武汉市湖泊保护条例》《武汉市湖泊保护条例实施细则》《武汉市湖泊整治管理办法》《武汉市水资源保护条例》,为加强湖泊保护立下“规矩”。坚持实施源头治理、系统治理、综合治理,统筹岸上岸下、入湖出湖、点面内源,推动湖泊治理“单一水体”治理模式向“水岸陆一体”系统治理模式转变。


    武汉市水务局湖泊处处长徐照彪说,武汉还创新为每个湖泊制定“身份证”,明确湖泊类别。根据规划,相关部门在掌握湖泊面积基础上,明确湖泊水域蓝线、环湖绿化绿线、湖泊周边建筑控制灰线范围,并根据湖泊的分布、水系、功能、水质等情况,将湖泊分为城市调蓄型、郊野型、生态保育型三类湖泊,制定“一湖一策”,进行科学治理。


    水域面积7.67平方公里的南湖,此前因无序开发,导致水质下降,一度成为“先污后治”的反面案例。


    按照“一湖一策”治理方式,武汉市对南湖沿线开展排查,共摸清212个排口现状,查出193处管网混错接点,全面摸清并形成了流域管网“一张图”。同时,按照目标化考核、项目化建设、周报化督查、全程化管理、动态化监控的方式实施“挂图作战”。如今,南湖摘掉劣V类的“帽子”,再现碧波荡漾、飞鸟群集的美景。


    武汉市水务局发布的《2020年武汉市水资源公报》显示,2020年,全市湖泊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的湖泊面积占监测湖泊总面积的42.7%。与2019年相比,62个湖泊水质好转,94个湖泊水质保持稳定。经过综合施策,全市劣V类湖泊数量由2019年的30个减少为2020年的6个。


    人人发力


    “守护江城的河和湖,每个人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3月23日,在汉口江滩的民间河湖长驿站,在校研究生邱天赐前来竞聘成为鲁湖民间湖长。从小在金水河边长大的他,对河湖有着深厚感情,此次竞聘鲁湖民间湖长,他计划组建爱湖护河宣讲团,带领更多同学一起加入到宣传和保护河湖的队伍中来。


    在江城武汉,像邱天赐这样志愿保护河湖的市民还有很多。


    马陟是武汉“爱我百湖”志愿者协会会长,2010年以来带领武汉“爱我百湖”志愿者协会从事保护河湖志愿活动。


    从2015年起,“爱我百湖”志愿者协会开始在全市公开招聘民间湖长,2017年为全市166个湖泊征集民间湖长。2018年至2020年,受市河湖长制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市水务局)委托,“爱我百湖”连续三年在全市范围内为武汉市的市级重点河湖征集“民间河湖长”,并负责组织开展志愿巡河湖活动和第三方调查。


    因在保护河湖工作中贡献突出,2020年10月,在水利部、全国总工会和全国妇联主办的“寻找最美河湖卫士”活动中,马陟被授予“全国民间河湖卫士”称号。


    “以协会为平台,‘爱我百湖’团队探索出了一条有效连接政府、企业与公众共同参与水环境治理管护的发展路径,吸引了最广大的民间力量加入进来。”武汉市水务局河湖长办公室负责人昝玉红评价说。


    保护水环境,仅靠政府的力量远远不够,更需民间力量参与。


    据悉,武汉市自2018年推行官方河湖长、民间河湖长、数据河湖长“三长联动”机制以来,民间河湖长成为河湖保护的重要力量。仅2020年度,受聘的市级民间河湖长就巡查河湖200多次,3000多人次积极参与,巡护河湖里程5000余公里,及时发现并有效解决了一系列河湖治理保护问题。


    保护一城碧水,需要人人参与、代代相传。


    “作为一名少先队员,我们牢记红领巾的责任,用自己的行动呵护一方清湖,造福一城幸福。”3月24日,时值“中国水周”,武汉市晴川初级中学七(8)班全体学生在莲花湖畔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同学们宣读生态文明倡议书,表示要争当爱湖护湖的“小湖长”。


    昝玉红表示,为更好发挥民间河湖长互动管护效能,武汉市水务部门将坚持“开门治水”,广泛聘请公益组织、企业、学校、家庭、群众等社会力量担任民间河湖长,扩大河湖治理管护社会参与面,构建以民间河湖长为主体的监督参与体系。


    勠力同心守江湖,水清岸绿谱新篇。近期,生态环境部公布了2020年监测数据,实施长江大保护以来,从长江武汉段白浒山出境的长江水质已连续两年保持在Ⅱ类,优于国家考核要求的Ⅲ类水质。这意味着近年来长江干流武汉段水质持续改善,达到20年来最优水平。


    一城净水、两江画廊、三镇灵秀。一幅“江湖相济、湖网相连、人水相依”的美丽画卷正徐徐展开。


    根据规划,到2035年,武汉将实现江河安澜、供优排畅、江湖相济、水网相连的健康河湖水网格局,所有江河湖库水生态系统得到全面保护,基本实现水务现代化。

    2021-05-17
  • 武清区招商引资实现首季开门红 落地项目184个 总投资29.1亿元

    武清区深入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积极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主动对接北京创新资源、科研院所,抢抓央企国企二、三级总部外迁机遇,积极引进一大批大项目好项目,助推全区高质量发展。今年一季度,该区共落地项目184个、总投资29.1亿元。






    聚焦招商组织谋划,完善招商引资机制。制定镇街、园区考核标准,建立更科学的招商评价指标,做到目标定导向、考核出动力、实绩论英雄。聚焦产业发展动态,明确方向精准招商。推动优势主导产业集群集约发展,促进产业链上延下伸。聚焦招商重点地区,深入挖掘项目资源。聚焦五大平台建设,打造优势载体资源。集中搭建“五大创新平台”,做强做大创新药物研发制造、精准医学、轨道交通联合创新等细分领域重点平台,推进天大前沿院合成生物产业化基地建设、圆心科技及惠医等企业平行进口肿瘤药物试点落地,全力打造智能轨道交通人才创新创业联盟,促进科研成果就地产业化,推动科技优势向项目优势转化。(陈忠权)

    2021-05-17
  • 平均每家企业拥有5件发明专利!《济南市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白皮书》发布

    4月19日,在首届济南国家级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高端峰会上,济南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书记、局长汲佩德正式发布了《济南市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白皮书》。白皮书主要从产业核心洞察、发展概况以及未来展望三个方面,全方位对济南市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情况进行解读。





    从产业结构来看,济南人工智能产业结构发展呈现出“口阔、底宽、腰窄”的龙山“黑陶杯”的形态。丰富的应用场景是济南人工智能发展的重要力量,人工智能应用解决方案提供企业占全市人工智能企业数量60%以上,其中智能制造、城市管理、能源、医疗领域解决方案企业数量较多。软件和算力产业优势突出,济南市是中国软件名城,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规模总量占全省比重达54%;以服务器、超级计算和量子信息为代表的算力产业在国内外保持领先,浪潮AI服务器连续三年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但人工智能产业算法能力以及数据能力有待增强。相关领域企业数量较少,研发能力处于较初级阶段。汲佩德表示,济南下一步的工作重点就是做大“黑陶杯”的杯底,让算力基础更稳健;做厚“黑陶杯”杯身,让算法能力再提升;做阔“黑陶杯”的杯口,让更多应用场景汇集进来,释放出去。


    从空间布局上看,济南市人工智能产业已形成“三聚多园”的发展格局。三聚是三个聚集区,即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济南片区,济南高新区,济南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多园是指齐鲁软件园,人工智能产业园等多个特色产业园区。呈现集群集聚集约,高端高质高效,专业专注专长发展态势,人工智能产业化、应用水平和辐射能力步入国内前列。


    汲佩德介绍,济南市的人工智能企业优势明显。研发水平稳步提升。人工智能相关研发投入规模和占比近三年实现连年增长;从知识产权方面来看,全市人工智能软件著作权共4400余件,平均每家企业拥有16件软件著作权。人工智能企业拥有发明专利1400余件,平均每家企业拥有5件发明专利。平台载体不断壮大。全市拥有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平台53个,华为三个创新中心、百度“一基地两平台三中心”落地济南,加速构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新生态。


    济南市坚持高点定位、超前谋划,人工智能产业规划引领政策引导支持水平走在前列。一是规划政策体系不断完善。济南市先后制定出台《济南市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0-2022年)》和《济南市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建设实施方案(2020-2022年)》,为济南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建设明确方向和路径。二是举办系列重大活动。2019-2020年济南市举办了世界人工智能融合发展大会、2020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峰会暨昇腾计算产业峰会等系列峰会,在业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三是推进人工智能岛建设,集中展示济南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成果,提供全方位的人工智能科技应用体验。


    下一步,济南市将持续开展“1+311AI泉城赋能行动”,围绕产业发展、创新应用、平台载体建设3个方面展开赋能行动,深度挖掘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征集解决方案、组织N对一精准对接、评选创新应用示范项目等一系列活动,形成11类成果,从而推动人工智能产业集聚,构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良好生态,实现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济南拥有发展人工智能产业的良好基础和优势。AI企业数量居全省首位。目前拥有人工智智能企业数量280余家,集聚了像浪潮集团、神思电子等一批人工智能软硬件行业领军企业。济南在2019年、2020年先后获批建设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和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成为继上海、深圳后第三个人工智能“双区”同建的城市,济南市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方面取得了多项成绩。山东兰剑、神思电子等4家企业上榜工信部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创新重点任务,累计102个项目入选山东省“现代优势产业集群+人工智能”试点示范,人工智能领军企业和优势产品数量居全省首位。


    (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段婷婷报道)

    2021-05-17
  • 《济南市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白皮书》发布

    《济南市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白皮书》正式发布


    新华网济南4月19日电4月19日,在首届济南国家级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高端峰会上,济南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书记、局长汲佩德正式发布了《济南市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白皮书》。白皮书主要从产业核心洞察、发展概况以及未来展望三个方面,全方位对济南市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情况进行了解读。


    从产业结构来看,济南人工智能产业结构发展呈现出“口阔、底宽、腰窄”的龙山“黑陶杯”的形态。丰富的应用场景是济南人工智能发展的重要力量,人工智能应用解决方案提供企业占全市人工智能企业数量60%以上,其中智能制造、城市管理、能源、医疗领域解决方案企业数量较多。软件和算力产业优势突出,济南市是中国软件名城,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规模总量占全省比重达54%;以服务器、超级计算和量子信息为代表的算力产业在国内外保持领先,浪潮AI服务器国内市场占有率连续三年保持第一。但人工智能产业算法能力以及数据能力有待增强,相关领域企业数量较少,研发能力处于较初级阶段。汲佩德表示,济南下一步的工作重点就是做大“黑陶杯”的杯底,让算力基础更稳健;做厚“黑陶杯”杯身,让算法能力再提升;做阔“黑陶杯”的杯口,让更多应用场景汇集进来、释放出去。


    从空间布局上看,济南人工智能产业已形成“三聚多园”的发展格局。三聚是三个聚集区,即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济南片区、济南高新区、济南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多园指齐鲁软件园、人工智能产业园等多个特色产业园区,呈现集群集聚集约、高端高质高效、专业专注专长发展态势,人工智能产业化、应用水平和辐射能力步入国内前列。


    汲佩德介绍,济南人工智能企业优势明显,研发水平稳步提升,人工智能相关研发投入规模和占比近三年实现连年增长。从知识产权方面来看,济南全市人工智能软件著作权共4400余件,平均每家企业拥有约16件软件著作权。人工智能企业拥有发明专利1400余件,平均每家企业拥有约5件发明专利。平台载体不断壮大,济南全市拥有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平台53个,华为三个创新中心、百度“一基地两平台三中心”落地济南,加速构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新生态。


    在人工智能产业工作中,济南坚持高点定位、超前谋划,规划引领、政策引导支持水平走在前列。规划政策体系不断完善,济南先后制定出台《济南市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0-2022年)》和《济南市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建设实施方案(2020-2022年)》,为济南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建设明确方向和路径。举办系列重大活动,2019-2020年济南举办了世界人工智能融合发展大会、2020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峰会暨昇腾计算产业峰会等系列峰会,在业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推进人工智能岛建设,集中展示济南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成果,提供全方位的人工智能科技应用体验。


    截止目前,济南人工智能企业数量有280余家,集聚了像浪潮集团、神思电子等一批人工智能软硬件行业领军企业。济南在2019年、2020年先后获批建设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和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成为继上海、深圳后第三个人工智能“双区”同建的城市。山东兰剑、神思电子等4家企业上榜工信部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创新重点任务单位,累计102个项目入选山东省“现代优势产业集群+人工智能”试点示范。


    下一步,济南将持续开展“1+311AI泉城赋能行动”,围绕产业发展、创新应用、平台载体建设3个方面展开赋能行动,深度挖掘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征集解决方案、组织N对一精准对接、评选创新应用示范项目等一系列活动,推动人工智能产业集聚,构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良好生态,实现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完)

    2021-05-17
  • 激越“迷笛”开启时尚滨城的文化“序章”

    当前,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围绕“富强滨州建设,滨城担当什么”这道时代命题,进一步明确了现代化新滨城的发展方位,也凝聚了加快建设新的“六个滨城”的强大合力。全区正以推动“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为主线,打造高质量发展的承载区、高品质生活的引领区、高标准工作的示范区,在落实重大战略、“双型”城市建设、产业转型升级、推动乡村振兴、优化营商环境、增进民生福祉等方面主动担当、争创一流。


    今日起,本报刊发“滨城区聚焦高质量发展打造高品质生活”系列报道,全面展示滨城区在文化旅游、城市建设、民生保障、社会治理等方面做出的探索、取得的成就。





    “迷笛”开启时尚滨城的文化“序章”


    千里黄河穿越广袤的内陆汇入万顷渤海,在美丽富饶的渤海之滨、黄河之洲,滨城区伫水而立。


    一曲厚重的历史长歌,传颂着帝师故里的文化底蕴,一条穿城而过的黄河,孕育着黄河福地的秀美神韵。


    正是这个充满活力的城市,澎湃“迷笛”的乐音正开启时尚滨城的“序章”。


    作为2021中国滨州黄河文化艺术季项目之一的滨州迷笛音乐节,5月初,将在滨城区北海公园激情上演,3个大型舞台、50支乐队,许巍、丁武、Joyside乐队等摇滚乐坛大咖的到来,将为滨州市民烹制一桌风味独特的文化“盛宴”。


    迷笛音乐节历经20年的发展,已成为现代音乐最响亮的品牌之一。之所以下大力气将“迷笛”入驻落户,不仅让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滨城区更具活力,也让广大市民家门口享受到更新颖时尚、更丰富多元、更别具一格的文化体验。


    滨城区作为黄河文化、龙山文化和齐文化的发祥地之一。现有兰家遗址、侯家遗址、杜受田故居、滨州城墙遗址等在级文物保护单位10处,馆藏文物630余件(套)。滨州民间剪纸、东路大鼓、锅子饼制作技艺、燕青拳、程派高式八卦掌等区级及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89项。曾出秦智谏秦始皇的茅焦、北宋978年状元胡旦、北宋道家高尚真人刘卞功、宋元著名将领攸兴哥等影响较大的历史文化名人13位。





    “一门之盛,甲于天下”。曾出现过“一门七进士”“父子五翰林”辉煌的杜受田故居,让杜家成为明清500多年里国内罕见的知名家族,可谓当之无愧的滨州第一家族。


    近年来,滨城区创新推进城市文化建设,精心打造三条文旅线路,积极拓展五彩文旅板块,以点带线、以线促面,探索文旅融合发展模式,推进文化和旅游产业实现融合发展,以纵向深挖文化积淀、横向开掘自然风光,进一步满足全区人民群众的美好精神文化生活需要。


    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现区域公共文化设施实现全覆盖


    北海公园施工紧锣密鼓,为迷笛音乐节上演做着充分准备。十天多天后,这座公园将迎接来自全国各地、数以万计的乐迷,肩负起城市“文化担当”的任务,成为魅力滨城的一扇明亮窗口。


    近年来,滨城区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不断提升公共文化设施水平,已初步建成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目前,建有区级公共图书馆和文化馆,区级文化中心——“文化大厦”于今年将建成启用。同时,各乡镇(街道)均建有综合文化站,村居、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也将实现全覆盖。


    为解决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滨城区创新管理运行机制,建立总分馆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结构模式。以总分馆建设为突破口,建立“区总馆+乡镇(街道)分馆+村(社区)服务点”三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结构:以区文化馆、图书馆为总馆,整合公共文化服务资源,进一步充实更新设施设备,在人员居住集中、文化辐射范围广、站舍设备完善的基层文化阵地建设分馆和服务点,形成以点带面的文化建设发展模式,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文化服务。


    在此基础上,滨城区还充分发挥文化阵地作用,大力开展各类文化惠民活动。实施全民阅读工程,围绕元旦、春节等传统民俗节日以及重大节点,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系列活动、文艺汇演、夏季广场文化活动等各类大型文化活动,讴歌新时代新生活。同时,每年“戏曲进乡村”公益演出覆盖到全部行政村(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锣鼓大赛等活动把喜闻乐见的优秀文艺作品送到百姓身边。





    为挖掘和弘扬传统文化,滨城区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及民间民俗文化。领子九龙翻身鼓、民间唢呐、双管乐等传统民俗文化让游客在互动性和参与中,亲身体验文化魅力。


    目前,杜受田故居传统文化研学游系列活动已逐步向东营、淄博、德州、济南等周边地区辐射,有效扩大了滨城乃至滨州地域文化的影响力,提升了当地特色旅游产品的内涵,进一步提高滨州杜氏家风家教文化的影响力和4A级景区的知晓率和知名度。去年,由最高检影视中心立项岀品的《杜家大院》剧本杀青,电视剧也预计将于2023年初正式上映。今年,“欢乐过大年,迈向新征程”帝师故里“村晚”在全国“村晚”进行展示,国家公共文化云、央视频等平台进行了播出。


    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日渐完善,公共文化产品的日益丰富,服务方式和手段的不断创新,让滨城区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


    文化旅游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形成独具滨城特色的产业群


    集经营古玩、字画、珠宝、收藏、文化培训等内容的华天文化博览城;


    汇陶瓷、玉石、茶艺、木雕等各类文化项目100余家的黄河民俗文化产业园;





    既潜心开发杜受田故居旅游,还进行杜家留世文献、滨州古城相关文学作品整理、滨城文化系列丛书编纂出版以及旅游纪念品研发的滨州凤凰古城文化研究推广中心……


    中小文化企业逐渐向园区聚集,滨城区文化产业基本形成了涵盖新闻出版、图书音像、文艺演出、工艺美术、群众文化等行业在内的综合型文化产业体系。


    滨州剪纸、芝麻酥糖、锅子饼、东路大鼓、九龙翻身、程派高式八卦掌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各级展览展会展示、电视网络媒体传播,不断扩大文化影响力,形成了独具滨城特色的文化产业群。


    不仅文化产业在日渐崛起,同样,旅游产业也迎来了全新“升级”。


    以杜受田故居、滨州市科技馆为依托,设计国学传承、感恩拜师礼、非遗体验等一系列活动,打造起中小学生文化研学游线路;


    以十里荷塘、黄河之星生态园、西纸坊·黄河古村为核心,串联起黄河沿岸乡村旅游景点,打造起集采摘、观光、自驾、休闲为一体的沿黄休闲自驾游线路。创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讲好黄河故事,传播黄河文化的“滨城实践”;


    以怀周祠景区、渤海革命老区纪念园、渤海革命老区红色教育基地为载体打造起渤海革命老区红色旅游专线……


    围绕构建“一心两带三区”的全域旅游发展布局,滨城区积极探索“旅游+”发展模式,纵向深挖文化积淀,横向开掘自然风光,倾力打造“帝师故里,古韵滨城”和“黄河风情,多彩滨城”两大旅游名片,全区的旅游业发展在提质增效、持续升温中叫响品牌。





    为深挖旅游开发资源,滨城区引导文旅企业因地制宜地开发具有鲜明滨城特色和文化内涵的文化旅游商品,拓展延伸“收获滨城”采摘季系列活动,并将三河湖韭菜、秦台富硒西瓜、梁才高墨葡萄、杨柳雪油坊树莓、沙河沙于巨峰葡萄等优质农产品纳入滨城特色旅游商品系列。大力发展“旅游+工业”模式,加快推进食品、纺织等传统产业和优势特色产业与旅游业有机融合,丰富以中裕面食、亚光毛巾、秦皇台福哲思蕈菌蘑菇酱、里则玫瑰茶、滨北百草园金银花、缤润康宏金丝皇菊等为代表的工业旅游产品品类。推出“滨城味道”特色旅游餐饮店评选活动,发现舌尖美味,发挥贵苑、银茂、腾达的行业引领示范作用。





    目前,滨城区旅游产业已发展形成旅行社及其分支机构115家、A级景区10家、省级旅游强乡镇8个、省级旅游特色村17个。旅游品牌影响力不断增强,旅游接待水平显著提高。去年,全区共接待游客328.63万人次,旅游收入24.56亿元,各项指标均居全市前列。旅游产业在扩大就业、促进生产、拉动消费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已成为全区新的经济增长点。


    借力“迷笛”,实现多元文化的碰撞和文旅的深度融合


    文化底蕴彰显一座城市的气质和品位,凝聚一座城市的发展活力。城市发展中注入的文化内涵越丰富,荷载的文化附加值越高,竞争力和发展活力就越强。如何创新形式,传播本土文化、聚集旅游人气,是滨城区加快发展的时代命题。





    在当前竞争激烈的旅游环境中,举办富有创意的节庆活动是城市展现美好形象,也是满足游客体验的诚意之举。滨城区引进“迷笛”,就是一场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碰撞与融合。


    借力迷笛音乐节,滨州在提升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的同时,又是一次探索和尝试推进文化旅游深度融合的有益实践。





    在迷笛音乐节这场盛会里,不仅是一个让乐迷狂欢的舞台,也是让全国年轻人了解滨城乃至滨州的展台。


    坚持与时俱进,在发展中保护、传承文化资源。滨城区将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共建共享”的模式,促进杜氏文化、红色文化、黄河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打造黄河风情带,开展系列文化旅游休闲活动,倾力打造“帝师故里·黄河龙珠”文化旅游名片,呈献给全国游客形式多样、体验丰富、内涵深厚的文化享受。


    正是伴着“迷笛”激越的音乐旋律,一个更加时尚、更具活力的滨城正阔步迈向现代化大都市。

    2021-05-17
  • 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新时代支持重点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实施意见

    石家庄、张家口、保定、邢台、邯郸市人民政府,省政府有关部门:


    我省太行革命老区属于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和晋冀鲁豫根据地的核心区域,共涉及全省27个县(市、区),大部分为欠发达地区。为落实《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意见》(国发〔2021〕3号),支持革命老区在新发展阶段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让革命老区人民逐步过上更加富裕幸福的生活,结合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落实省委九届十一次、十二次全会部署,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着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着力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着力补齐公共服务短板,着力强化政策支持,努力构建红色文化繁荣、生态环境优美、基础设施完善、产业发展兴旺、人民生活幸福、社会和谐安定的发展新局面。


    (二)主要目标。到2025年,太行革命老区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进一步改善,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6%以上,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以上,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6%以上,对内对外开放合作水平显著提高,红色文化影响力明显增强,城乡人居环境更加优美,生态环境质量和生态服务功能显著增强。到2035年,太行革命老区与全国同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现代化经济体系基本形成,居民收入水平显著提升,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人民生活更加美好。


    二、夯实老区振兴发展基础


    (一)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坚决守住脱贫攻坚成果,工作不留空挡、政策不留空白,按照“四个不摘”要求,优先支持将革命老区县列为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建立健全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长效机制,保持现有帮扶政策、资金支持、帮扶力量总体稳定,精准实施金融支持、产业奖补、职业培训、防贫保障等帮扶措施,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省扶贫办、省农业农村厅,其中列第一位的为牵头部门,下同)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工作,建设配套产业园区,提升完善安置区公共服务设施。加大以工代赈对革命老区的支持力度,在农业农村基础设施等领域积极推广以工代赈方式,组织革命老区脱贫人口和低收入群体就近就地就业,增加劳动收入。(省发展改革委、省扶贫办、省农业农村厅)改善农民生活条件,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推进30%以下“空心村”治理,优先支持革命老区打造美丽乡村,提高农房设计和建造水平,全面提升革命老区农村风貌。(省农业农村厅、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生态环境厅、省发展改革委、省扶贫办)


    因地制宜发展规模化供水、建设小型标准化供水设施。坚持宜气则气、宜电则电、宜煤则煤,积极采用生物质能、地热、太阳能等清洁供暖方式,推进“煤改电”“煤改气”,推广清洁煤应用。全面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开展数字乡村试点,打造一批乡村振兴示范区。(省发展改革委、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交通运输厅、省水利厅)坚持扶志扶智相结合,加大对革命老区农村低收入群体就业技能培训和外出务工的扶持力度,按规定给予职业技能培训补贴。完善城乡低保对象认定方法,科学合理制定低保标准,落实符合条件的在乡退伍红军老战士、烈士老年子女、年满60周岁农村籍退役士兵等人群的优抚待遇,规范发放工作,全面实行按月发放,确保抚恤金及时、足额发放到优抚对象手中。(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民政厅、省财政厅、省退役军人事务厅)


    (二)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战略。


    落实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要求,实施县城建设品质提质升级行动,支持平山、武安、涉县等革命老区重点县城提升功能,促进环境卫生设施、市政公用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产业配套设施提质增效,增强城镇辐射带动能力,积极融入省会都市圈建设,建设一批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省发展改革委、省自然资源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民政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商务厅)


    支持符合条件的县城建设一批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园区,做大做强县域经济,提升县城管理水平,增强内生发展动力和服务农业农村能力。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推进城市人才、资金、科技等进入老区乡村,促进城乡医疗、教育、社保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城乡基础设施建管一体化。积极稳妥推进农村产权改革,推进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省发展改革委、省自然资源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农业农村厅、省交通运输厅、省水利厅、省生态环境厅)推动信息网络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打造智慧城市、海绵城市,提升城市管理和社会治理的数字化、智能化、精准化水平。(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通信管理局、省发展改革委、省住房城乡建设厅)


    (三)深度融入国家重大战略。


    紧抓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规划建设、冬奥会筹办以及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和河北自贸试验区等重大机遇,在产业、生态等领域努力对接京津、服务京津,加强革命老区与京津冀城市群以及中心城市合作,扩大经济、技术、文化合作和市场对接空间。(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生态环境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商务厅)


    积极支持革命老区深度参与雄安新区建设,尽快开通荣乌新线高速公路和容易线、安大线2条建材公路,畅通革命老区与雄安新区之间的交通联系。(省交通运输厅,雄安新区管委会,相关市政府)鼓励雄安新区优先使用革命老区的建筑材料、农产品和劳动力,支持保障雄安新区建设的同时,助推革命老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加快乡村建设步伐。(雄安新区管委会,相关市政府)支持革命老区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把与沿线国家合作作为开辟外贸市场的发力点,组织企业开展精准对接,提高利用外资质量水平,着力开辟多元化市场。(省商务厅、省发展改革委,相关市政府)


    三、增强经济发展动力活力


    (一)完善基础设施网络。


    支持将革命老区公路、铁路、机场和能源、水利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列入国家和省相关规划,具备条件后尽快启动建设,促进实现互联互通。(省发展改革委、省交通运输厅、省水利厅)加快建设雄忻高铁、聊邯长高铁等项目,加大普速货运铁路网建设和改造升级力度。大力支持革命老区高速公路规划建设,积极推进衡昔高速、西阜高速北延等项目前期工作,开展石忻高速规划研究,以太行山高速及其连接线为依托,加快建设太行山水画廊风景道,优化高速公路出入口布局,便捷连接重点城镇和重点红色文化纪念地,加快国省道干线改造。实施革命老区农村公路畅通工程,全面开展以路面修复为主的“翻浆路”整治,因地制宜推进20户以上自然村通硬化路,鼓励有条件的建制村改造建设双车道公路。支持革命老区通用机场规划建设,谋划建设行唐、阜平等通用机场项目,开展低空旅游、应急救援等业务,增强对产业发展、资源开发的支撑能力。(省交通运输厅、省发展改革委)


    建设一批重点水源工程和大型灌区工程,重点加强岗南、黄壁庄、岳城、朱庄、王快、西大洋等城市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建设,推进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中小河流治理、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和山洪灾害防治等工程。支持行唐、灵寿、赞皇、唐县、涉县等县开展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建设,改善灌溉用水条件。(省水利厅、省发展改革委)有序规划建设支撑性清洁煤电项目、煤运通道和煤炭储备基地,加快建设跨区域输电工程,持续完善电力骨干网架,推动石油、天然气管道和配套项目建设,保障革命老区能源稳定供应。(省发展改革委)


    (二)培育壮大特色产业。


    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优质粮食、现代种业提升等工程,在分解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时,优先满足革命老区建设需求,稳定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加强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和管理,推行食用农产品达标合格证制度。对革命老区内的原国定贫困县,从脱贫之日起5年过渡期内,免除绿色食品认证费和标志使用费,减免中绿华夏有机农产品认证费。(省农业农村厅、省发展改革委、省市场监管局、省林业和草原局)


    充分利用太行山不同区域自然资源条件和生态环境优势,以生态保育型农业为主攻方向,实施山区综合开发工程,抓好沟域经济,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做优做特绿色名果、旱作杂粮、生态养殖等山地特色农业,重点扶持发展顺平—平山—井陉—内丘苹果产业带、赞皇—临城—涉县核桃产业带、信都—内丘酸枣仁产业带、阜平—曲阳—行唐—赞皇大枣产业带、蔚县—曲阳—行唐—灵寿—平山—井陉—临城—武安小杂粮产业带。建设一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园区、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和冷链物流基地,鼓励电商企业与革命老区共建农林全产业链加工、物流和交易平台。支持发展一批立足当地优势资源、特色产业的农民合作社及联合社。(省农业农村厅、省林业和草原局、省市场监管局、省发展改革委、省商务厅、省供销社)


    围绕做强实体经济、做大数字经济,聚焦县域特色产业集群,有计划地抓好招商引资,吸引关联企业集群集约发展,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建设新材料、能源化工、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等特色优势产业集群,支持符合条件的地区建设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深入实施两业融合示范和服务业新模式新业态培育工程。(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发展改革委、省商务厅、省国资委)支持革命老区立足红色文化和绿色生态资源,加快特色旅游产业发展,打造一批乡村旅游重点村镇,策划推出10条革命老区红色旅游精品线路。(省文化和旅游厅)支持有条件的地区规划建设旅游行业大数据中心,鼓励互联网企业在革命老区发展运营中心、呼叫中心等业务。(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文化和旅游厅、省发展改革委)


    (三)提高创新发展能力。


    鼓励省内高校特别是“双一流”建设高校积极设立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产业转型升级急需的专业,提高服务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能力。支持农业高校高水平创新平台建设,在蔬菜、棉花、梨、板栗、马铃薯等领域深入开展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推广,助力革命老区科技兴农。建立对口帮扶机制,支持我省国家级高水平高职院校对口帮扶革命老区县职教中心。(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省发展改革委)


    抢抓雄安全球创新高地和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契机,完善科技合作机制,鼓励省内外科研院所、高校与革命老区合作,支持革命老区建设技术创新中心、产业技术研究院、院士工作站等创新载体。推进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培育建立企业化运作的新型研发组织。(省科技厅、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深入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强化革命老区人才支撑,加大对革命老区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加强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实行股权、期权、分红等激励措施,构建充分体现知识、技术等创新要素价值的收益分配机制。加强科技特派员选派工作,推动高校、科研机构科技人员加大对老区的帮扶和支持力度。(省科技厅、省教育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鼓励革命老区完善第五代移动通信(5G)网络、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因地制宜促进数字经济发展,支持在怀来、涞源等地发展大数据产业。(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通信管理局、省科技厅、省发展改革委)


    四、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


    (一)提升公共服务质量。


    支持革命老区依据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原则,结合本地实际,建立健全并积极落实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完善革命老区中小学和幼儿园布局,加大教师培训力度。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着力构建以普惠性资源为主体的办园体系。加大对老区中小学教师在国培、省培和全员培训中的项目和资金支持力度。继续面向革命老区实施相关专项招生计划倾斜,实施好省内重点高校面向农村和原贫困地区专项计划,加大农村定单定向免费医学生计划倾斜力度。(省教育厅、省发展改革委、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


    加强革命老区公共卫生防控救治能力建设,支持县级综合医院、传染病医院(传染科)的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加大资金投入,支持一批革命老区县级综合医院达到三级服务能力要求。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要求,深化县域综合医改,整合县域医疗卫生资源,推动发展县域医共体。支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国医堂建设基本实现全覆盖,提升县级中医院康复服务能力。(省卫生健康委、省财政厅、省发展改革委)提升公共文化和公共体育设施建设运营水平,优化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供给和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建设一批体育公园,鼓励革命老区承办全国性、区域性文化交流和体育赛事活动。(省文化和旅游厅、省广播电视局、省体育局、省发展改革委)


    (二)弘扬传承红色文化。


    把红色资源作为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的生动教材,围绕革命历史创作一批文艺作品,按照国家教材使用要求,将红色经典、革命历史纳入中小学教材,在干部培训中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省委宣传部、省委组织部、省教育厅、省委党史研究室、省广播电视局)加大对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前南峪抗日军政大学旧址、涉县八路军129师司令部旧址、武安晋冀鲁豫中央局旧址等革命历史类纪念设施、遗址和英雄烈士纪念设施的保护修缮力度。加强对邢台市信都区道沟村等129师战斗过的革命老区现存革命文物保护修复和纪念设施保护修缮。(省文化和旅游厅、省委宣传部)加强革命史实研究和革命文物价值挖掘,持续开展革命文物调查、认定工作,分批公布我省革命文物名录,建立红色资源数据库。实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完成各级革命文物保护单位“四有”工作(有保护范围、有保护标志、有记录档案、有保管机构)。推动重要革命文物申报更高等级文物保护单位,支持革命历史类纪念设施、遗址积极申报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英雄烈士纪念设施和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省文化和旅游厅、省委宣传部、省退役军人事务厅)


    深入实施《河北省太行山高速公路沿线绿色产业带发展规划》和《河北省太行山旅游业发展实施方案》,充分发挥旅游业在我省太行山区乡村振兴、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大力弘扬太行精神,坚持生态优先、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加快建设现代旅游产业体系,大力推进旅游与特色农业、健康养老、生态涵养和乡村建设融合发展,提升旅游公共服务能力,加快推进我省太行山区文化旅游创新发展、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支持各类媒体通过新闻报道、公益广告等多种方式宣传推广红色旅游。(省文化和旅游厅、省委宣传部、省广播电视局)


    (三)促进绿色转型发展。


    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减少污染物排放,促进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民生保障相得益彰。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实施生态保护和修复,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筑牢京津冀生态安全屏障。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实施白洋淀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工程,加强补水、治污、防洪一体化建设,科学治水节水用水,实现白洋淀水面保持、水质达标、生态修复等治理目标。加快首都“两区”建设,实施永定河上游等流域综合治理工程。支持革命老区推进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太行山绿色工程取得突出成效,森林覆盖率达到32%以上。支持开展促进生态保护修复的产权激励机制试点。鼓励依法依规通过租赁、置换、合作等方式规范流转集体林地。(省生态环境厅、省自然资源厅、省发展改革委、省水利厅、省农业农村厅、省林业和草原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加快能源资源产业绿色发展,延伸拓展产业链,鼓励资源就地转化和综合利用,实现资源开发和地方经济协同发展。支持革命老区实施绿色制造业示范工程,推进钢铁、建材、化工等行业工艺技术装备绿色化改造,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发展光伏、风电、氢能等新能源,提高可再生能源消纳能力。推动绿色矿山建设,加强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开展尾矿库综合治理,推进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支持部分厂矿旧址、遗址申报工业遗产。全面实行排污许可制,推进排污权、用能权、用水权、碳排放权市场化交易。(省发展改革委、省自然资源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生态环境厅按职责分工负责)


    五、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一)加大财政金融支持。科学分配使用中央革命老区转移支付资金,支持革命老区改善和保障民生,促进革命老区民生事业加快发展。认真开展革命老区转移支付绩效评估,强化结果应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政府债务风险情况,在分配新增政府专项债务限额时适当向革命老区县予以倾斜。探索制定革命老区转移支付绩效评估和奖惩激励办法。(省财政厅、省发展改革委)鼓励政策性金融机构结合职能定位和业务范围加大对革命老区支持力度,鼓励商业性金融机构通过市场化方式积极参与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支持符合条件的革命老区重点企业上市融资。(省地方金融监管局)


    (二)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支持重点革命老区县开展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对损毁的建设用地和零星分散的未利用地开发整理成耕地的,经认定可用于占补平衡,允许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按规定在省域范围内流转使用。对革命老区列入国家、省有关规划和政策文件的建设项目,纳入国家、省重大建设项目范围并按规定加大用地保障力度。支持探索革命老区乡村产业发展用地政策。(省自然资源厅、省发展改革委、省农业农村厅、省林业和草原局)


    六、强化组织实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把党的领导始终贯穿革命老区振兴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出台省直部门及有关单位对口支援革命老区工作方案,继续组织对口支援工作。完善联席会议制度,研究建立省市会商和市际协商机制,及时协调推动振兴发展重要事项。研究建立省内发达地区与革命老区对口合作机制,支持革命老区与省有关部门、省内重点高校、经济发达地区开展干部双向挂职交流。支持地方办好涉县太行山、李保国等干部学院,开展理想信念和党性教育。


    (二)落实责任分工。省有关部门要加强工作指导,在国土空间规划、专项规划、区域规划等相关规划编制实施过程中强化对革命老区的支持,制定支持革命老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修复、红色旅游等重点领域实施方案,细化具体支持政策,指导地方开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修编,在开展试点示范时对革命老区给予倾斜支持。省发展改革委要加强对革命老区振兴发展各项工作的协调。各相关市要将革命老区振兴发展列为本地重点工作,强化工作组织,明确责任分工,完善落实机制,确保各项目标任务的完成。


    (三)营造良好氛围。创新宣传形式,广泛传播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相关政策和生动实践,大力表扬先进事迹和典型人物,大力弘扬老区精神,广泛凝聚正能量,建立健全公众参与机制,凝聚全社会共识和力量,努力营造全社会支持参与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良好氛围。



    附件:河北省太行革命老区范围



    河北省人民政府


    2021年3月29日


    (此件公开发布)

    2021-05-17
  • 李曙光:以“三新”理论为指引,开创中国白酒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4月23日,以“开新篇布新局行致远”为主题的“第10届中国白酒T9峰会”在宜宾隆重召开,峰会由中国酒业协会主办,五粮液集团承办。T9企业领导围绕会议主题展开探讨,就中国白酒产业面临的形势与责任、开启中国白酒产业“十四五”新篇、布好中国白酒产业“十四五”新局、创领产业行稳致远等方面深入交换观点,并形成了诸多共识。一致认为在“十四五”期间,中国白酒产业已进入“名酒引领产业发展的时刻”。名酒企业的互信合作、共担责任才是产业发展的永续动能。





    图为五粮液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曙光进行分享发言


    峰会上,五粮液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曙光围绕“三新理论”,就开创中国白酒“十四五”高质量发展新局面进行了分享发言。


    立足新发展阶段,具体到行业就是要准确研判当前行业发展形势,特别是要把握好行业发展的一些新情况、新趋势、新规律。从四个维度看“白酒热”的有增无减:一是地方政府规划投入的热情有增无减。二是社会资本开发投入的热情有增无减。三是资本市场投资机构抱团的热点有增无减。四是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力度有增无减。白酒产业既是一个永恒的朝阳产业,在不同方面又兼具了成熟期、成长期和初创期的特征。从产能扩张和行业结构来看,白酒行业已处于成熟期。从收入、利润增速来看,白酒行业相对而言仍处于成长期。从行业的规范、标准等方面来看,白酒行业还在初创期,行业规范还需要进一步强化,产品标准建设,特别是白酒国际化标准,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当前白酒产业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需要在热的背后做冷静的思考。


    贯彻新发展理念,具体到行业就是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理念为指引,推动白酒行业守正创新、去术存道。方向比效率更重要,思想比方法更关键。发展理念是否正确,从根本上决定着发展的成效乃至成败。行业要去术存道,坚决摒弃急功近利、投机浮躁的旧方法、旧套路,以行业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在爱国、创新、诚信、社会责任和国际视野等方面不断提升自己,做志存高远、有梦想、有情怀的大企业。


    一要坚守品质第一的匠心。产品品质是企业的生命,是一个企业,乃至一个行业得以永续传承的根基。当前白酒进入品质消费时代。要把产区、酒庄、产品作为新时代品质表达的关键,大幅度地提升名酒产量。


    二要坚守和美发展的哲学。中国白酒不同品牌、不同香型之间按照中国酒协倡导的“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大原则,正在加速形成更加和谐的产业生态。作为行业头部企业,结合自身独特的历史底蕴、品牌文化、产品特点,突出个性,坚持共性,都在推动行业良性竞合发展、和美发展。


    三要坚守诚信务实的理念。人无信不立、事无信不成、商无信不兴。中国酒文化是中国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这是文化的根基、文化的底线。做企业就是做品牌,做品牌就是做良心。作为中国白酒的代表企业,我们一定要时刻保持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心态,以诚为本、戒骄戒躁、戒虚戒浮。


    四要坚守名酒企业的责任。推动产业升级和产区建设,是名酒企业肩负的行业使命。我们有责任以产品创新、品牌创新、服务创新推动产业升级,做好消费者价值担当和渠道担当,更好满足消费者对品质、品牌、审美的要求,用品质升级的价值红利迭代消费升级的价格红利。我们有责任结合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的规划和目标,加强对产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把绿色酿造贯穿生产全过程,做“碳中和”文化的倡导者和先行者。


    构建新发展格局,具体到行业就是要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为指导,推动中国白酒在国内市场的高质量发展,在海外市场的国际化发展。对名酒企业来说,国内市场很大,国际市场也很大。疫情改变了世界格局,也改变了诸多行业的发展态势。后疫情时代的新变化、新趋势势必改变白酒行业秩序、重塑竞争格局,对众多酒业企业未来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但这也许会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机遇。白酒是一个千年行业,但能不能做百年企业、千年企业,就要看企业自身的选择和发展。所以,要以开拓的精神、前瞻的眼光、国际的视野,推动行业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发展。


    一要高度关注模式创新带来的发展机遇。白酒具有明显的社交属性,聚饮消费在白酒消费中占比高达80%。在当前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大趋势下,特别是在后疫情时代,将产品创新与酒体创新相相结合的供给侧结构性创新;基于5G应用、区块链、大数据的产业生态、商业模式创新,特别是酒庄这一商业模式的创新,都将成为开品质新篇、开消费新篇、开服务新篇的重要抓手。


    二要高度关注产业集群化带来的发展机遇。产业集中是历史必然,产业集群化发展是大势所趋。当前,我们的产区建设已经从单一的产能扩张转向供应链上下游的集聚集群集约式发展,将重点聚焦技术链前端、价值链高端、市场链终端,打造产业链条垂直整合、生产服务横向聚合、资源要素高度融合的优质白酒产业集群。


    三要关注白酒成为“中国潮”的发展机遇。要关注中国国际影响力带来文化输出对白酒行业的影响和可能。我们要跟着中国文化走出去、跟着中国外交走出去、跟着中国企业走出去,要充分利用中欧地理标志协定正式生效带来的契机,让中国白酒成为“中国潮”的一部分,让更多年轻人爱上白酒,让更多国际友人爱上中国白酒。

    2021-05-17
  • 璩海雄:以产业兴旺带动乡村振兴

    桃江县鲊埠回族乡是益阳市唯一的少数民族乡,回族人口占到45%。近年来,乡党委政府始终聚焦乡村振兴的总要求,立足本乡实际,发挥比较优势,抓实抓好产业兴旺这个重点,在优质化、品牌化、精细化上着力,推进共同富裕,增强民族团结,生动展现出了一幅业兴、景美、人旺、心齐的新时代乡村振兴画卷。






    推动集聚发展,做强支柱产业。鲊埠回族乡是中国南方最大的细木板生产基地,高峰时期拥有各类细木工板企业30多家,但产品大多低端化、企业盈利长期维持在低水平。乡党委政府以市场为主导,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分步推进细木工板产业走集聚集群集约发展道路,推动支柱产业焕发新生机。对原有31家企业进行了资源整合,淘汰环保不达标、技术粗放、发展空间小的企业7家,同时对发展后劲充沛的2家企业进行了资产整合,组建旗舰型企业,推动“个转企、企升规”,形成规模以上企业8家;大力推动企业绿色发展、转型发展、创新发展,对现有的23家企业全部实施了环保升级改造,支持企业开展科技创新,发展高新技术企业2家,现拥有发明专利10项、实用型专利10项,正在申报且已受理的专利4项,打造了宏森木业、福森木业等3家省、市级龙头企业和“华春”“怡湘居”等2个“湖南省名牌”。严格落实领导干部联系服务企业制度,实行党员干部定点联系、班子成员包干服务、党委政府定期研究调度等措施,用心、用情、用力帮助企业及时解决资金、用工、销售等问题。去年,细木工板产业实现生产总值18.3亿元,同比增长7.9%,实现税收1400万元,直接安置和带动安置劳动力3500多名,其中贫困劳动力超过200人,人均纯收入超过3万元。今年一季度,实现产值1.65亿元,税收600万元,人均月工资达到5500元。


    推动品牌发展,做响地标产业。充分利用鲊埠牛肉的品牌优势,作好“牛文章”,着力将牛肉产业打造成为全乡的第二大产业。“鲊埠牛肉”已通过国家商标总局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审批,正开启谋划将商标知识产权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的总体思路和具体举措。有序发展“直播带货”等电商新业态,加大鲊埠牛肉和“全牛宴”宣传推广力度,精心精细打造了以五香牛肉为代表的特色餐饮。2020年,牛肉销售和特色餐饮行业销售额过亿元。


    推动精细发展,做大特色产业。鲊埠回族乡地处丘陵地带,境内耕地面积1.5万亩,人均0.7亩;林地面积3万亩。田地不集中连片,人均资源较少,发展传统农业比较优势不明显。乡党委政府因地制宜谋突破,向精细化要效益,推动土地综合利用效能最大化。通过扶贫项目扶持发展稻虾共生养殖,目前养殖面积达到1000亩,平均每亩效益达2600元,带动86户贫困户215人分红受益20余万;采取稻油轮作方式,播种油菜面积2200亩,实现收入200多万元;加大陈年抛荒土地治理力度,发展油茶林种植,种植面积达到500亩,实现收入100多万元;着力推进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进程,大力培育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扶持种养大户和专业合作社,目前已发展农村合作社12家、家庭农场22家、种养大户10家。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契机,积极发展“赏美景、观民俗、品美食”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让游客来鲊埠不仅可以看一看、玩一玩、吃一吃、住一住,离开的时候还可以带走鲊埠的特色农产品,去年吸引游客1.2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60万元,直接增加农民收入220万元。(作者系桃江县鲊埠回族乡党委书记)

    2021-05-17
  • 中央环保督察组:房地产开发与湖争地,滇池生态环境遭严重破坏

    新华社北京5月6日电(记者徐汉)记者近日随中央第八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在云南督察了解到,滇池大量房地产项目与湖争地,严重破坏滇池生态系统完整性,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被严重摧残。


    据悉,滇池163公里岸线有61公里已被房地产等项目侵占。长腰山是滇池重要自然景观之一。但自2016年1月起,昆明诺仕达企业(集团)有限公司在长腰山建设“滇池国际养生养老度假区”,总面积达3426亩,涉及5个房地产项目,其中2个项目侵占了1530余亩滇池一级二级保护区。据昆明市晋宁区委区政府测算,长腰山90%以上的表面积已遭到破坏。








    2021年1月卫星地图显示,长腰山90%以上区域已被开发为房地产项目,长腰山变成了“水泥山”。(督察组供图)

    根据相关政策,滇池一级保护区内严禁出现房地产项目,二级保护区内允许发展一定的“健康养老、健身休闲等生态旅游、文化项目”。“滇池国际养生养老度假区”项目涉嫌以“健康养老”之名行“高档房地产”之实。

    督察组核了解到,“滇池国际养生养老度假区”规划建设、销售模式与高档房地产开发基本一致。如晋宁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表示,该项目拥有“商品房预售许可证”,其房屋不动产权证“权利性质”一栏为“市场化商品房”。

    据统计,长腰山上已建成300余栋3层至4层低层建筑、近300栋中高层建筑。仍有400余栋3层至4层低层建筑正在建设,建筑面积在150平方米-770平方米之间,其中部分房屋已经售卖,单套网签备案价在218万元-2992万元之间。

    傍晚时分,记者站在长腰山上看到,脚下几乎无绿色,眼前所见或是一片裸露土地,或是大片塑料布。放眼远处,右侧面湖的山坡上,高尔夫球场若隐若现,紧贴湖岸。左侧面湖的山坡上,混凝土结构中满是步道、人工河道、花园等园林景观,视线再往上,别墅与满是大开窗的高层楼房在山脊上相互交映,位置极佳,可将“夕阳西下”“海天一色”等美景尽收眼底。

    滇池湖畔长腰山上,大部分土地或者裸露,或者被塑料布覆盖。

    此次滇池暴露的问题并非首次。2016年7月第一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曾指出,诺仕达集团建设的有关项目侵占滇池一级保护区。但晋宁区及诺仕达集团不仅没有认真吸取教训,反而变本加厉,在滇池一级保护区毁坏生态林建设了一条沥青道路,并陆续在滇池二级保护区限制建设区违规开发建设房地产项目。

    督察组认为,昆明市迟迟不按《云南省滇池保护条例》要求编制出台滇池保护规划,导致滇池保护长期无“规”可循,滇池“环湖开发”“贴线开发”现象愈演愈烈。云南省相关职能部门履职不到位,未及时指出并制止滇池长腰山等区域的违规开发建设问题。

    近日,云南省委、省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对滇池保护治理工作进行现场督办,对长腰山过度开发提出整改措施。

    督察组将进一步调查核实有关情况,并按要求做好后续督察工作。

    2021-05-07

  • 首 页  上一页   64 65 66 67 68 69 尾 页  

    版权声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 8629 6259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696号 蒙ICP备160010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