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沃野绘美景 乡村谱新篇 榆中特色产业集群引领农业高质量发展

    沃野绘美景乡村谱新篇

    榆中特色产业集群引领农业高质量发展



    种植高原夏菜



    肉牛养殖

    乡村振兴,农业先行。榆中县借着当前全县农业产业发展的良好势头,按照“独一份、特别特、好中优、错峰头”的特色产业培育方式,着力培育壮大“牛羊菜薯药”五大优势特色产业和小杂粮、无籽西瓜等地方特色农产品,逐步形成了蔬菜产业核心区、中药材产区、百合产区、马铃薯产区、生猪产区以及都市观光农业聚集区。

    “我们将以创建国家、省级现代化产业园区为抓手,聚焦‘舌尖上’的安全,坚持抓产业必须抓质量、抓质量必须树品牌,着力打造一批国家级、省级农产品区域公用、企业商标、农产品知名品牌,培育形成以技术、标准、品牌、服务为核心的质量新优势,推动优势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7月4日,榆中县农业农村局局长魏立荣向记者透露,榆中县已启动实施乡村振兴特色产业三年倍增行动计划。该计划将全力打造30亿元级现代高原夏菜产业核心区、3亿元级北山中药材产业园区、5亿元级北山百合产业园区、10亿元级青城及北山生猪养殖产业园区、6亿元级中部都市观光农业聚集区为主的5大特色产业集群,实现产业增效、农民增收,助推乡村振兴发展。

    高原夏菜:农民人均收入贡献率达超40%

    7月的榆中,正是兰州高原夏菜上市的旺季。田野里,一行行蔬菜密密匝匝、攒攒挤挤;加工车间,一颗颗蔬菜被采择清洗、分拣包装,送往超市;循环厂区,一堆堆尾菜被粉碎加工,变废为宝;交易中心,人流、车流、物流,熙熙攘攘,满载着一车车馨香沁人的高原夏菜,运往远方……新营镇黄坪村田间地头,菜农们正在收割菜花。一颗颗菜花被高大枝杆和宽阔枝叶所包裹,像珍藏的又大又白的“珍珠”。金崖镇陆家崖村苑川河畔的菜地里,二茬菜已出苗一指多!

    近年来,榆中县充分发挥全国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基地县品牌效应,建成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工程核心示范基地1000亩、蔬菜保鲜库及配送中心6000平方米,通过新品种选育培育、标准化种植示范、订单化销售加工等方式,辐射带动清水、高崖、甘草店、龙泉等乡镇4000户农户发展高原夏菜种植2万亩以上,辐射带动60个行政村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助推高原夏菜产业做大做强。同时,大力推广榆兴农庄“互联网+设施农业”和康源公司“集团连市场建基地带农户”的工厂化产业订单发展模式。

    如今,榆中高原夏菜已成为全国“北菜南运”“西菜东调”主要基地之一。目前全县高原夏菜种植面积达到35万亩,总产量75万吨,实现总产值19亿元,带动6万农户24万人参与产业发展,高原夏菜收购、加工、冷藏、物流等服务业带动2.3万人务工就业,创收4.6亿元以上,蔬菜种植对全县农民人均收入的贡献率达到40%以上。

    畜牧养殖:转型升级发展势头迅猛

    近年来,榆中县畜牧养殖业发展势头迅猛,而且价格较好,让很多养殖户实现致富,圆了发财梦。牛的价格一直保持着“牛气冲天”;羊戴着“羊贵妃”的桂冠“洋洋得意”;鸡的价格也是持续向好;生猪价格更让养殖户赚了个盆满钵满。农村养殖业前景一片大好。

    咸水岔村榆中芳美肉牛养殖合作社探索推广“5+3+1”的“芳美模式”,目前已带动发展肉牛养殖户130户,养殖繁育母牛326头,户均年增收1.5万元。

    甘草店镇三墩营村新建万头肉牛养殖基地,合作社与农户签订玉米饲草种植收购合同,统一收购农户种植的饲草,2020年收储玉米饲草5200吨,增加群众收入200多万元,增加临时就业岗位200多个,带动甘草店及周边农户种植饲草3万亩。

    当前,榆中县正加快推动甘草店镇万头肉牛养殖基地、青城镇万头生猪养殖基地等15个畜牧养殖业重点项目建设。同时,全面落实政策性保险,强化动物疫病各项防控措施,有力保障了畜牧养殖产业健康发展。

    榆中县大力推广芳美合作社“母牛还犊+分散育肥+托管养殖”和兰州聚鑫生猪养殖有限公司“支部+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利益链接带动模式,全年新改扩建规模养殖场16个,生猪、肉羊、肉牛、家禽饲养量分别增加10万头、1.2万只、0.5万头和40万只。生猪饲养量突破30万头,步入生猪养殖大县行列;各类畜禽饲养量达到260万头只,肉蛋奶总产量达4.3万吨,畜禽养殖存出两旺。

    中药材:添新丁扩规模延链条激发新动能

    在中药材龙头企业和专业产销合作组织的带动下,榆中县中药材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针对北山地区耕地资源丰富、土地流转成本低,气候自然条件好等基础优势,榆中县划定北山地区中药材优势产区,打造甘草、黄芪、艾草等特色中药材品种集聚区,建成吕家岘村、黑虎子村、石台村、百禄村、黄蒿湾村5个标准化基地。引进甘肃华源、正源、百草公司,分别在北山地区投资4950万、5000万、2300万,建成3个万亩中药材种植基地及1000吨中药材饮片加工基地,3个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基地。

    积极推广“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产业发展模式,在贡井、上花岔、中连川、哈岘等乡镇建成中药材集中连片种植基地5万亩。

    两年多来,榆中县通过加快推进正源、华源中药材饮片加工厂建设,新增中药材饮片加工能力1200吨。新建甘草、黄芪标准化种植基地1万亩、高原艾草标准化种植基地5000亩、艾草种苗繁育基地500亩。启动百草公司艾草产业园、艾草种质资源库及储藏库建设。

    擦亮“有机中药材”品牌,积极组织开展北山地区有机甘草、艾草申报认证,进一步提升中药材品牌效应。2021年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11.5万亩。同时,依托甘肃中医药大学、中国中医研究院、甘肃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所,在北山地区建成产、学、研结合示范基地,将中药材产业打造成为榆中现代农业的又一支柱。

    百合洋芋:土疙瘩变身“金蛋蛋”

    百合、洋芋是榆中县南北两山又一支柱产业。近年来,该县探索形成“统一技术、分散种植,统一加工、集中销售”的百合产业发展模式,加快实施“兰州百合”种植基地有机质提升工程,持续推进后北山和南部二阴山区百合主产区建设。百合种植总面积达到6.9万亩,总产量达到2.3万吨,实现总产值2亿元。并积极创建园子百合绿色食品生产基地,新增认证百合绿色食品基地1000亩,绿色食品认证产品1个。

    按照做优种薯、做强商品薯、大力发展马铃薯深加工和做活销售市场的现代马铃薯产业发展方向,榆中县依托独特的地理优势,建设优质脱毒马铃薯种薯基地建设,配套建设马铃薯种薯储藏库,加快打造马铃薯“北繁南种”种薯繁育基地。今年该县马铃薯种植面积16万亩,鲜薯产量将达到23万吨以上,可实现产值5亿元。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首席记者杨贵智特约记者杜莉莉刘明亮文/图

    2021-07-06
  • 新时期的延安谋变:向“三区一基地”转型 打造五大千亿级产业集群

    新时期的延安谋变:向“三区一基地”转型,打造五大千亿级产业集群

    从现实情况看,延安的转型正在“路上”——与2015年相比,2020年当地的三次产业结构由9.2:60.5:30.3,调整为11.9:55.3:32.8。其中,第三产业比重有较明显上升。

    “每一趟列车几乎都是满员”,D5085次列车的乘务员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临近7月1日,赴延安的游客逐渐增多,这趟由西安前往延安的动车座无虚席,很多游客胸前佩戴着党徽,表明了他们此行的主要目的。

    延安时期十三年,中国共产党由弱变强、转败为胜,突破重重困境取得辉煌胜利,并由延安开始走向中国、走向世界。延安和陕甘宁边区也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领导中心、解放战争的总后方、万众瞩目的革命圣地,如今,延安已成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有着“中国革命博物馆城”的美誉。

    红色旅游、洛川苹果、石油深加工,都是延安早已“出圈”的产业优势,在新发展阶段,革命圣地如何积极推动能化产业高端化、农业现代化,打好红色旅游和新经济系列组合拳,让革命老区重焕高质量发展“新颜”?2021年6月下旬,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来到延安,探寻新时期延安的经济社会变化,以及作为资源型城市,其产业结构的转型之路。

    红色旅游升温

    “我们想在党的生日前去革命圣地参观,重温党史,不忘初心”,D5085次列车上一位来自西安某国有企业的工作人员对记者说。

    “春风吹遍了坦平的原野,群山结成了坚固的围屏”,在歌曲《延安颂》中所反映的风貌,随着列车向延安站渐行渐近,而真实地展现在乘客眼前。这座位于黄河中游的城市,属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尽管已处于黄土高原,但当动车驶入市区后,却见高山植被繁茂、街道绿树成荫。

    一位延安当地市民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延安近几年生态环境有较大改善,“过去刮大风的日子黄沙漫天,但随着植树造林见成效,延安几乎不再见风沙天,是一座绿水青山之城。”

    在这座城市里,保存着全国规模最大、数量最多、布局最完整的革命根据地旧址,即使只在老城区主干道上,就聚集了中共中央西北局旧址、宝塔山景区、中央党校旧址、延安革命纪念馆、枣园革命旧址等历史文化景点。

    其中,宝塔山是前往延安的游客必到景点之一。“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著名文学家贺敬之的名句讴歌了宝塔山在中国人民心目中的神圣地位。在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当日,来自四川、河北、广东的几批团队游客分散于塔身四周,通过重宣入党誓词、唱红歌等方式,与这座有着特殊历史背景的建筑“共鸣”。

    数据显示,即使是在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的2020年,延安接待国内外旅游人数也达到1847.69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08.96亿元。而在2019年,延安接待国内外旅游人数达到7308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495亿元。

    “你到红街去逛逛”,在延安采访过程中,不止一位当地人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推荐,在延安众多历史文化景点之外,“红街”是当地现代商业步行街的代表。

    这是一条长达1.5公里的步行街,于6月中旬开业,以延安的红色历史文化为主题进行串联,游客在这里不仅可参观相关历史陈列展览,也可进行互动式的体验,而各类现代商业门店的聚集,则激发了更多的消费可能。

    这是延安老城区中,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条现代化步行街。“你要是晚上来更漂亮,我认为不比西安的大唐不夜城差”,步行街的一位工作人员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介绍,“延安夏季的气候特点是,白天热、夜晚凉爽,因此具备发展夜间经济的客观条件,过去很多游客在参观完红色旅游景区后,没有其他的游览项目,而红街填补了这一空缺”。

    当地文旅部门也在不断开发新的产品。如今,在当地多个红色旅游景点外,都有“延安文化”门店,“我们是围绕红色旅游进行周边产品的销售”,在宝塔山景区门店,一位工作人员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介绍道,“比如这款与历史人物有关的水杯,就卖得特别好”。而在门口的冰柜里,还有当地的“网红”雪糕——售价18元、以宝塔山为造型,提供三种可选择的口味。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十三五”期间,延安接待的国内外游客突破2.5亿人次,旅游综合收入突破1500亿元,2021年1-5月接待游客1500万人次。

    而在携程平台发布的2021年上半年最具人气的红色旅游目的地中,延安也与北京、长沙、遵义等地一起入围了TOP10。

    革命圣地焕新颜

    站在宝塔山顶眺望,近处是延安老城区,凤凰山在左侧,对面是清凉山,延安老城区被清凉山、凤凰山和宝塔山三座大山包围,同时被延河和南川河分割,使得延安城市的发展走向以“人”字型为布局,为典型的山地河谷型城市。

    最远处可见一条笔直、延展数百米的跑道——这是延安二十里铺机场的旧址,如今南泥湾新机场已启用,从而为老城区的有序发展提供了新的建设空间,“机场附近已经开始建设延安高铁场址”,当地居民介绍说。

    延安市亦有明确时间表:“十四五”时期建成西延高铁,开工延榆鄂高铁。对此,陕西省社科院研究员张宝通向记者分析称,“西延高铁建成后,延安到西安时空距离缩短,而延安到包头、太原、兰州的高铁修建后,延安既可以发展成为黄土高原腹地的中心城市,还可以融入到关中平原城市群。”

    若将目光从机场跑道向上眺望,在山顶处矗立着一整片建筑物,那是延安新城区,数年前,为解决延安老城区人地关系紧张的矛盾,当地政府开山填沟,开辟了新的用地空间,使得延安未来的经济发展、产业落地有了更多的承载地。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乘车从老城区出发,实地走访了延安新城区。由于地势平坦,这里已经初具一座现代化城市的模样,随着当地政府、延安大学新校区搬迁于此,增添了新城区的活力。

    延安高新区立足革命老区振兴规划、延安综合能源基地规划、延安列入国家100个高铁站点枢纽等新的发展机遇,明确了延安深化改革开放先行区、延安产业转型升级引领区、西部现代科技转化示范区、革命老区创新创业新高地的“三区一基地”发展定位。现有注册企业2178家,已引进了大唐集团、彩虹集团、万达集团、延长石油、延安卷烟厂等一批重点企业,2020年实现营业综合收入423.4亿元。

    资源型城市的转型之路

    不过,在新时期,延安也需要在经济转型上有更大的突破。作为依托石油而兴起的资源型城市,这项工业在过去很长时间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但随着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重创,以及此后油价的持续大幅波动,对延安经济增速产生影响。

    延安大学教授徐长玉长期研究当地产业经济转型,他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一油独大”使得延安经济存在明显的单一结构模式,地方经济增速随着石油市场行情而波动,即使在从石油采掘向石油深加工产业转移,这样的纵向延伸模式也无法从根本上保障延安经济发展的后继动力,“因此在石油之外,延安能否建立其他支柱产业是非常关键的事情”。他说。

    发展红色旅游业被认为是一条可行之路。但徐长玉指出,过去延安对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模式较为单一,对地方经济贡献比重仍相对较低,但他认为,未来延安旅游业有成为千亿级产业的可能。

    对此,徐长玉提出的发展思路是,延安需要进行彻底的工业转型,“一个现实是,由于目前工业经济仍占全市经济比重很高,所以不能完全丢掉,但长期看,利用延安人口优势、劳动力成本优势,发展包括食品加工业在内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是可行之举”。

    第二是,延安要加大服务业领域的投入力度。“延安最大资源是旅游资源,不仅有红色旅游资源,自然领域资源也很丰富,同时,陕北文化、黄土风情文化也具有独特性,综合看,在全国的地级市上是有突出优势的”,徐长玉说。

    而第一产业也被徐长玉认为是延安经济转型的倚重。“延安苹果产业快速发展,苹果种植面积达到323.65万亩,其中洛川苹果品牌价值达687亿元,居全国水果类第一”,他表示,“延安昼夜温差大,苹果含糖量高,再加上大枣和小米,都是游客最喜欢购买的当地特色农产品。”

    而从现实情况看,延安的转型正在“路上”——与2015年相比,2020年当地的三次产业结构由9.2:60.5:30.3,调整为11.9:55.3:32.8。其中,第三产业比重有较明显上升。

    而根据当地政府规划,未来五年,延安将围绕建设国家现代能源经济示范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革命文物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国内一流苹果研发生产营销基地“三区一基地”定位,并着力打造油气、煤电、能化、农业、文旅五大千亿级和先进制造、新经济两大五百亿级产业集群。

    “你的名字将万古流芳,在历史上灿烂辉煌”,《延安颂》的这两句歌词,是对延安未来发展的最好祝愿。

    2021-07-02
  • 完善产业集群 做强特色产业 上半年高坪区主要经济指标实现“双过半”

    今年以来,高坪区继续坚持“工业强区、产业兴区”发展思路,坚定不移招大引强、招强引优,着力突出项目建设工作,有效推动了全区经济运行形势向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的转型跨越。全区呈现出大开放、大招商、大建设、大发展的良好局面。

    筑巢引凤招商引资势头强劲

    在南充三环电子有限公司陶瓷插芯生产车间,工人们正熟练地操作着精密仪器仔细作业,生产现场繁忙有序。“今年上半年,南充三环电子实现销售总额近8亿元,实现税收6000余万元,而随着三环集团在高坪连续投资发展,员工人数已经从2007年的500人增长到现在的5000余人。”南充三环电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梁明川告诉记者。



    据了解,从2007年开始,南充三环电子一期落户高坪,二期到十期项目随后持续推进,很快带动当地的电子信息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特别是去年,我们用不到两个月时间,成功招引投资百亿的三环电子片式电容项目。”航空港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胡兴平谈到,该项目在招引过程中,高坪在与潮州、成都、重庆等城市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打赢了一场“三线城市”对阵“一线城市”的翻身仗。

    企业发展态势喜人,得益于高坪区良好的营商环境及完善的产业链。近年来,高坪区以建设千亿产业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为目标,大力发展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全区上下筑巢引凤,大力实施精准招商、精品招商、产业链招商,众多电子信息企业纷纷看好高坪、集聚高坪。目前,全区电子信息产业集聚效应显现。

    以“大开放”带动“大招商”,以“大招商”促成“大项目”。今年以来,高坪区继续把招大引强作为“一号工程”和“生命线工程”,重大项目捷报频传,对外开放氛围空前。



    为提升招商引资实效,高坪区出台了一系列“联动出击”的“硬办法”:设立行业招商小组,绘制全区大招商作战图,实行专家评审制,精致包装项目,严格逗硬奖惩。切实减少“无用功”,让高坪抛出的“橄榄枝”真正成为富有吸引力的投资合作项目。1—6月,实现新签约项目18个,同比增长12.5%,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64%;总投资134亿元,同比增长18%;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2个、5亿元以上项目7个。实现新开工项目15个,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71%;新投产项目11个,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73%;实现到位内资48.5亿元;到位商务部口径(FDI)外资5291.35万人民币,招商引资规模和质量实现“双量齐增”。各项主要指标稳居全市一方阵、顺利实现“双过半”目标。

    发展特色产业经济发展注入“强心剂”

    近日,记者在南充现代物流园看到,园区内厂房林立、路网发达、配套完善,到处是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在南充现代物流园南充传化公路港,载满货物的快运车辆鱼贯而出,几十辆货车在这里装卸、中转、送货入仓……



    作为南充现代千亿物流产业集群的龙头企业之一,今年以来,南充传化公路港充分发挥“一港两站三中心”优势,依托完善的现代物流体系,全力畅达物流血脉,为本地经济发展打上有力的“强心剂”。

    “我们年初就从人员储备、运输车辆添置等方面着手准备,政府全方位提供‘保姆式“服务,破解企业在运输中的各种难题,全力冲刺全年目标任务。”南充传化公路港物流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何霞介绍说,“同时,企业自身优化了易配货、易宝网等线上物流软件,有效降低了物流成本,提升了物流效率。园区目前快递企业出货量已全面达到去年峰值,今年有望冲刺新的高峰。”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实现平台营业额9.6亿元,上缴税金突破5000万元;实现快递分拨5亿件,货物吞吐量2000万方。

    记者了解到,除此之外,园区内机动车检测中心、中国物流、川东北粮油中心、南鑫商贸物流城、达海南鑫产业园等重点物流企业均在落实目标任务,查找存在问题,制定解决措施,有序推进各项工作,在公司和车间两级掀起了大干、奋战的热潮。

    南充现代物流园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1至5月,该园区实现社会物流总值308亿元,交易额50.9亿元,货物进出量1457万吨,利税4.5亿元。下一步,高坪区将加快园区物流板块产业填充、项目争引、项目建设和企业服务,继续当好“企业保姆”,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企业营运等困难。同时,园区将咬定招商目标不放松,力争8月底前完成3户,年底前完成5户的招商目标任务;全年社会物流总值力争突破710亿元,税收1.3亿元,交易额120亿元,商户属地注册率达到90%以上,新增升规入统企业10户以上。



    今年上半年,高坪区各大主要经济指标总量及增幅顺利完成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要求。据统计,1-5月,全区89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189.2亿元、同比增长18.26%,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4%,排名全市第二位;工业投资同比增长39.7%,排名全市第二位;技改投资同比增长57.1%,排名全市第一位;全区工业用电量26199万千瓦时,增速29.11%,排名全市第一位,全社会用电量55011万千瓦时,增速27.98%,排名全市第一位。

    2021-07-01
  • 从小作坊到产业集群的蜕变-东明县大屯镇决胜乡村振兴侧记





    房屋错落有致,街道干净整洁,院墙粉刷一新,村民文化广场一片欢声笑语……在东明县大屯镇薛庄新村,处处呈现出一派祥和景象。

    很难想象,就是这样一个景色宜人的村庄,在几年前,村民的日常出行都成问题。薛庄新村的村民们切切实实感受到了发展带来的“红利”,不仅村容村貌得到了改善,村民的精气神也有了很大提升。2018年,薛庄新村被评为“省级美丽乡村”,2019年又被评为“森林村居”。

    产业升级融合发展思路

    大屯镇位于县城东南25公里,地处东明县、牡丹区、曹县三县区结合部,总面积76平方公里,辖25个行政村,41个自然村,总人口4.96万人,耕地8.8万亩,是“中国西瓜之乡”的主产区、山东省板材加工基地。240国道、328省道穿境而过,县道海庄路北连省道346线,南接国道240线,与省道328线在境内交汇,日兰高速曹县西出口距境内1公里,鲁南高铁庄寨站距境内3公里,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

    作为菏泽市首批重点镇和“两新”融合试点镇后,2019年以来,大屯镇围绕加快镇域发展步伐,按照“统筹城乡发展、促进乡村振兴、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工作目标,积极强化“融合、创新、优质”发展理念,以乡村振兴统领经济社会内涵式发展,坚持高起点谋划、高标准推进、高质量打造,谋划提高新型城镇化水平、优化公共资源配置、集约高效利用土地,全镇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扎实成效。

    大屯镇是木材加工业大镇,目前规模以上企业31家,其中板材加工企业29家;规模以下企业493家,板材加工企业占到九成。大屯镇夏营村,菏泽市首个农村党支部诞生在这里。

    政府护航,企业腾飞。在大屯镇,正朝着由原来的小作坊向产业集群的方向发展,传统的板材加工逐渐向附加值更高的家具成品转型。越来越大的市场,要求企业扩大规模,产品提升档次。大屯镇政府顺势而为,因势利导,在全镇规划了三个共占地五千亩的产业园。首个园区建成后,部分企业在园区实现了提档升级,在产业园园区,板材产业实现从低端到高端的蜕变,附加值不断提升,产业集群不断壮大,集聚效应日渐显现。东明三信木业、东明硕达木业、菏泽一飞木业、菏泽博飞木业等规模企业,迎来飞速发展,全镇板材产业产值达40多亿元,带动大屯镇及周边乡镇一万多人就业。

    大屯镇的板材加工为社会经济发展和民生利益改善作出突出的贡献,但早期的发展,就其自身发展和产业提升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板材加工企业虽数量众多,但多而不精、广而不深,产品同质化竞争问题突出,已经限制全镇木材加工行业的进一步发展,让大屯镇党委政府开始寻求一种新的思路。

    有了思路,看清了方向,就朝着目标前行,大屯镇党委政府,立足产业实际,瞄准木材加工产业链条,大力开展“双招双引”,不断推动产业向规模化、集聚化、品牌化方向发展。特别是列入重点镇建设试点以来,抢抓政策机遇,坚持思想境界、产业定位、工作目标再提升,认真谋划,积极推进,着力打造立足鲁西南、面向中原地区有重要影响力的木材加工基地。

    优化空间布局、拓展发展空间。围绕“突破菏泽、鲁西崛起”战略大局,按照东明县城乡总体规划布局,立足大屯镇实际,聘请高水平规划设计团队,抓住国土空间规划的机遇,坚持高标定位、高点起步、高效推进,统筹优化镇域国土空间结构,规划构建“一轴一核多点四片区”的镇域产业空间布局,拓宽发展空间,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

    全力推进木材加工产业园区化、集聚化发展。大屯镇充分发挥鲁南高铁、日东高速、240国道贯彻穿境内的区位优势,着力打造集木材进口集散、木材精深加工、木制品产品展销于一体的木材加工集群。打造面向中原地区的进口木材集散及相关配套产品交易中心。以镇南部彭庄木材加工聚集区为基础,发挥高铁、高速、国道在此交汇的区位优势,借势菏泽济铁物流园,开通“一带一路”中欧班列,从俄罗斯等国家进口质优价廉的初级加工锯材,依托价格优势,致力于打造吸引周边200-300公里的木制品交易集散中心。推动现有板材加工企业提档升级,扩大规模,打造木材精深加工产业基地;依托木材集散地优势,面向国内知名家俱制造企业开展“双招双引”,聚集一大批深加工企业,着力形成分工明确、配合紧密、优势互补、全产业链、多门类的木制产品制造基地。利用市场化手段,依托国内知名企业和两个中心,着力打造打造木制品展销中心,“前店后厂”经营、“线上线下”同步、统筹“国内国际”市场的全模式展销中心。






    经济运行助推逆势增长

    “木材加工产业是大屯镇传统产业,也是支柱产业,为了改变原有的粗放式、分散式、低档次的现状,进一步实现产业聚集、规模和档次,2020年,我们在镇域南部规划了5000亩的木制品加工示范园,目前1130亩土地已完成流转,并聘请国家林草局规划设计院做了高水平规划,引进了木材行业管理投资团队来运作园区平台建设。现在,占地150亩的起步区已经动工,园区全部建成后,可容纳700家企业,吸纳1.4万人就业。”东明县委常委、统战部长、政协党组副书记、大屯镇党委书记张同信说。

    丁咀行政村是大屯镇远近闻名的板材加工专业村。村支书刘西岳介绍,丁咀村共有村民2000多人,从事板材加工或相关的原料运输、半成品收购等行业的就有1000多人,还有许多村民则在村里的各家加工厂里打工。

    跟着村支书刘西岳走进一家加工厂,这是在自家院子的基础上改造成的一个半成品加工厂,占地约4亩,包括原料场、仓库和车间,从事板材半成品加工。老板张雪进说,他现在有两台剥皮机和三台旋切机,开工的时候需10多个工人才能忙得过来,自家人不够忙,还要从外面雇几个工人,而村里像他这样的加工企业有几十家。此时,张雪进购置的一大卡车原料正好运来。张雪进指着卡车上的原木说,“像这样的原木进价是1000元/方,加工成板材半成品后再卖就是2000元/方。村里有专门从事半成品收购的,一个电话打过去,就会有人前来收购,再销往外地。加工时的下脚料也有人专门来收购,一吨下脚料也能卖上200多元,就是毫不起眼的锯末都可以用来加工成压缩板。”

    张雪进加工厂的旁边是一家板皮加工厂,院子里晾满了加工好的板皮,在阳光下泛着金灿灿的光芒,就是这一张张薄薄的板皮,成了老板增收致富的“金叶子”。老板刘先生介绍,冬季是板皮加工的“春天”,板材厂对板皮的需求量大,而且价格也高,每张板皮有着30%的利润。“像这样,1根长2.5米、直径20公分左右的木头,能加工60余张板皮。板皮加工完,有人来收,1张1块多钱。”刘先生说,剥下来的树皮也有人来收,可以进行再加工,旋坏的板皮还可以造纸。木头旋切到最后,剩下直径3厘米的木头芯,可以卖给做木线条装饰和做拖把的,一个可以卖3至6角,“一根原木没有一点儿废料,原料利用率较高。”并且,板皮加工用工量大,男女劳力都可上阵,男的剖皮、解木,女的晾晒、补皮,解决了大量农村富裕劳动力。

    走进博飞木业生产车间,看到各种加工流程紧张有序地进行着。大屯镇彭庄行政村村委会主任、东明博飞木业董事长彭彦东正在车间内仔细核对实木床订单。物美价廉的家具不仅受到了顾客们的青睐,也让彭彦东实现了返乡创业、助民增收的梦想。

    “虽然在外面这么多年,工资待遇也不错,但是始终没有归属感。父母年龄越来越大,身边没人照顾,就想着回来。”谈起返乡创业的初衷,彭彦东说:“家里本来是做木材初加工的,又赶上了政府鼓励返乡创业的好政策,我就正好利用自己在外学到的经验,让家里的传统产业提档升级,同时也给老家的乡亲们提供增收的路子。”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消费者现在更加注重产品质量,很多人已不再是价格敏感体质,所以我们公司一直向着中高端产品迈进,希望能为消费者提供真正‘物美价廉’的实木家具。所以,想要发展,必须要在专业领域实现精细化生产,才能让自身的优势更加明显。”彭彦东说。

    在博飞公司的生产车间,我们看到刚刚从国外进口过来的白橡、红橡等高档木材。这些木材经过加工,将制作成“北欧风”家具,出口至日本、加拿大和越南等地。

    除了出口外销,彭彦东还利用淘宝和天猫等电商平台增加了代加工业务,网店年营业额可达4000万元,全年销售总额超过1亿元。

    谈及未来发展计划,彭彦东充满信心地说:“下一步,我打算继续整合现有资源,既抓好网上销售,还抓好实体店运营,并努力开拓更多市场,朝着专业化、精细化方向发展,形成自己的独特优势,开拓下游生产链,给乡亲们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带动他们共同致富奔小康。”

    走进大屯镇木产品产业园内,大屯镇南园村村民李红伟正在认真检测加工好的桌面,准备进行打包发往家具厂。大屯镇在现有板材返乡创业园基础上,规划镇驻地工业园区和彭庄木材加工园区,推动板材企业加快速度进园区、提档升级、拉长产业链条,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巩固板材加工业的支柱产业优势,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使更多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






    富民强企助推乡村振兴

    大屯镇积极围绕新型城镇建设和新型社区建设,充分利用土地增减挂钩政策,加快推进镇驻地新型社区建设,新规划三个社区,共容纳人口12000人。新型社区一期已经开始动工,计划不久就可以建成投入使用。新型城镇建设围绕“二十有”项目,推动原有项目进行升级改造,新建项目与新型社区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使用,计划项目21个,投资21000万元。医院、学校、文化健身广场、公园绿地等9个配套项目已经完成;敬老院、垃圾收集点准备提升改造;社区组织办公室、便民服务中心、商务酒店等10个项目正在规划设计,完成投资17400万元。

    板材加工业是大屯的传统产业和支柱产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可以说大屯镇社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木制品加工行业,大屯镇的脱贫攻坚离不开板材加工产业,大屯镇的乡村振兴更离不开木制品加工产业。

    按照菏泽市委市政府“品牌化、园区化、集群化”发展方向要求,大屯镇全方位高标准规划三个工业园,着力打造集木材进口集散及相关配套产品交易、木材精深加工、木制品产品展销于一体的木材加工集群。立足木材加工业提档升级,瞄准板材加工上下游链条,以商招商,以企招企,努力打造鲁西南地区重要的原木交易中心和木制品加工基地。

    现在,大屯镇已经与内蒙古满洲里知名木材进出口贸易公司完成签约仪式,计划总投资30亿元,建设东明县木材加工产业园项目,建成集线上、线下交易,集约式加工,大数据中心,智能物流于一身的现代化工业产业园区。产业园建设规划总占地面积5000亩,分三期启动建设。一期计划建设用地1500亩,建筑面积65万平方米,建设期为2-3年,建成后可引入园区的企业包括集成板、密度板、生态板,家具构件,中档家具生产企业等。整合产业加工能力,优化当地木制品加工产业结构,初步打造具有较为完整产业链的木材深加工基地。园区建成后可解决14000人就业,就地实现农民变工人。二期计划引入中高档及定制家具企业,逐步提升产业园知名度,吸引更多国内外知名企业入园,带动产业升级。三期计划进一步扩大产业园规模,将园区打造成中原腹地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木材产业集群。整体规划计划用8-10年建成。

    经过近30年发展,大屯镇的板材产业逐渐从低端到高端,附加值不断提高。大屯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李明星认为,随着产业的壮大,集聚效应逐渐显现,比如,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通过新成立的板材商会,跟外地的原木供应商谈判,通过大批量进货,降低原料成本。

    “老村子、破院子在薛庄村已经成为历史了。通过整村搬迁,薛庄新村不仅村美景美,还复耕土地579亩,这些土地流转之后,收入将再次投入到新村建设中去。”大屯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李明星说。

    薛庄新村的建设只是大屯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个缩影。大屯镇全面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盘活闲置土地,充分利用入村沿途废弃空地,栽植观赏花木,生态环境越来越美,村民生活品质不断向好。大屯镇凭借羊抵头鼓舞这一舞蹈,入选文化和旅游部颁布的2018-2020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名单,成为菏泽市唯一一个入选乡镇。

    “现在就业环境也好了,村里就有扶贫车间,能挣钱还能照顾老人和孩子,不用为生活犯愁了。”在博飞木业上班的张桂品说。从“一村美”到“村村美”,从“一处兴”到“处处兴”,大屯镇以“两新”融合为契机,通过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开展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促进产业兴旺,实现了乡村的美丽“蝶变”,让村民的“安居梦”“致富梦”变成了现实。

    2021-06-30
  • 广东韶关计划打造3个超千亿元产业集群

    近日,韶关市召开韶钢、韶冶“厂区变园区、产区变城区”试点工作推进现场会,以及“双变”推进会暨全市产业园区大会。会上,韶关宣布将加快打造低碳新能源、生物医药和大健康、电子信息和大数据等3个产值超1000亿元,现代钢铁、现代农业、装备制造等5个产值超500亿元,文化旅游、现代食品、林业经济等5个产值超300亿元及一批产值超百亿元的细分行业领域产业。

    广东省科技厅向获批省高新区园区的乳源、南雄高新区授牌,韶关向第一、二批“双变”改革试点企业(韶钢、韶冶、东阳光、凡口矿、丹冶)授牌。

    据悉,目前,韶钢、韶冶第一批改革试点取得初步成效,宝武(韶关)现代产业园、中金岭南(韶关)功能材料产业园揭牌成立,有近40家企业计划落户韶钢园区,韶钢产业园制氢(一期)、中金岭南军芃高端智能装备制造等一批项目已落户,为同类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和粤北地区产城融合发展探索了路径、提供了示范。第二批“双变”改革试点企业(东阳光、凡口矿、丹冶)于6月26日启动。





    韶钢园区大景。新华网发


    为破解老工业企业高质量发展瓶颈难题,加快传统生产型厂区向现代化园区转型,盘活部分闲置厂房和土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不断促进产城融合发展,推进转型升级,韶关市委、市政府提出推进“双变”改革,并在今年初首批推进韶钢、韶冶“双变”改革试点。

    接下来,韶关将树立“抓园区就是抓发展”的意识,力争“十四五”末全市园区率达到70%以上,把园区建设成为产业集聚的高地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为韶关争当北部生态发展区高质量发展排头兵赋予新动能。(潘俊宇唐音)

    2021-06-29
  • “十四五”期间,合肥聚力打造三大轨道交通产业集群

    6月25日,合肥轨道交通传来好消息,线网总客流在前一天正式突破7亿人次。当天,中国新型轨道交通创新发展大会也在合肥召开。“十四五”期间,合肥市将聚力打造三大轨道交通产业集群,力争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年均增长45%左右。

    当天,位于合肥市肥东县境内的中国中铁新型轨道交通产业基地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相关院士、专家、合肥市政府、中国中铁相关人员试乘了“新时代号”跨座式单轨和氢能源低地板有轨电车。

    落户合肥之后,中国中铁整合优势资源,成功研制了“新时代号”全系列轨道交通车辆及配套系统产品。该新型轨道交通属于中低运量系统,具有绿色环保、投资少、建设周期短、运行平稳、换乘便捷等显著优势。

    这是合肥轨道交通发展的一个缩影。

    经过多年努力,合肥市“米字形”高铁网基本形成,城市轨道交通迈入“网络时代”,已有4线运营,运行里程达到115公里。截至目前,合肥轨道交通线网总客流量已经突破7亿人次,单日线网客流最高达114.6万人次。

    目前,合肥市有9条轨道交通线路项目在建,建设总长超过了170公里。另外,合肥市第四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已经在谋划当中。合肥市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合肥轨道建设与产业发展空间广阔。

    “十四五”期间,合肥市将试点交通强国任务,积极参与共建“轨道上的长三角”,大力实施“1155”行动计划,力争建成及在建铁路1000公里、高速公路1000公里、城区快速路500公里、城市轨道交通500公里,基本形成“时钟形”高速铁路网,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年均增长45%左右。

    装备制造业是合肥市的支柱性、基础性产业。轨道交通是高端装备制造领域的重要一环。在轨道交通产业发展方面,自合肥轨道交通1号线以来,合肥轨道交通各条线路的运营车辆,已经全面实现了“合肥造”。

    “十四五”期间,合肥市将聚力做好“小题大做”文章,按照以零部件推动整车、制造业带动服务业的发展思路,重点实施中铁新型轨道交通智造产业园、巢湖大交通轻量化等项目。同时,重点打造轨道交通核心零部件研发制造、轨道交通维修保养产业培育、未来轨道交通整车更新制造三大轨道交通产业集群。

    相关负责人透露,除了创优发展环境,合肥市还将强化科技支撑,推动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等优势产业与新型轨道交通产业深度融合,提升轨道交通装备技术研发能力,推动轨道交通产业智能化、品牌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

    2021-06-28
  • 中国汽车产业集群触发“链式效应”竞争力

    作为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汽车产业凭借巨大的经济贡献率以及对上下游产业链强力的拉动,一直是各地方政府重点吸引和发展的产业。近年来,随着市场需求和技术发展的需要,汽车产业集聚发展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湖北武汉日前宣布,以东风汽车为基础,加快发展汽车、新能源、新材料三大支柱产业,强化下一代汽车技术、产品、服务创新,打造万亿级汽车产业集群。此外,天津、吉林、安徽、江西、江苏、河北等地也在大力推进汽车产业集群建设。依托已有的汽车产业基础,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形成产业集聚效应,在提高产业效率的同时,大幅度拉动地方经济的发展,中国汽车产业迎来了集群式发展的高潮。



    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职工在长春生产基地总装车间内进行装配作业。记者许畅摄

    集群式发展进入高潮

    作为一汽集团的所在地,吉林省一直将汽车产业作为制造业的龙头。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吉林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近30%,其中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增长54.4%。汽车产业对于稳定吉林经济全局、拉动经济强劲增长发挥着重要作用。

    2020年,以一汽集团为龙头打造的长春国际汽车城启动建设,全面打造世界级一流汽车整车及零部件研发、生产和售后市场服务基地,也标志着吉林省汽车产业集群式发展更加深入。根据规划,到2025年吉林省汽车产业规模将突破万亿级,打造设计研发、整车制造、零部件配套、汽车物流、市场服务创新等全产业链体系,建设世界级汽车产业集群。

    川渝地区作为中国汽车工业的聚集区之一,现有汽车整车企业45家,汽车零部件企业1600家,年产值超过6000亿元,汽车年产量近300万辆,全国占比近12%。重庆市和四川省也在深化合作,共同推动两地汽车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着力做强“长板”、补齐“短板”,打造世界级万亿汽车产业集群。

    河北省也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机遇,加速推进汽车产业聚集。依托长城汽车,以及引入的北京现代、北京汽车等项目,加快推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集聚,加速形成汽车产业集群。例如河北沧州近年来在北京现代沧州工厂项目带动下,先后有40多家国内外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相继落户,全市目前已建成汽车及零部件项目200多个,直接带动2万多人就业。

    此外,安徽省依托江淮汽车加速打造万亿级汽车产业集群。天津市也提出打造包括整车、核心零部件、新能源产业等在内的汽车产业集群。北京市也积极推进以高端汽车、新能源汽车为主的汽车产业集群建设。

    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到目前为止,借助各自的产业优势,已经形成了东北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为主的六大汽车产业集群。其中,东北地区汽车产业集群以长春为中心,拥有一汽集团、一汽大众、华晨宝马、哈飞集团等企业,传统汽车工业深厚。西部汽车产业集群以重庆为中心,以长安系企业为主,重工业基础雄厚。而长三角汽车产业集群以江苏、上海、浙江为中心,以上汽、吉利等企业为骨干,聚集了众多产值超百亿的产业园区。

    产业发展呼唤集群建设

    为什么进行如此密集的汽车产业集群建设?这是汽车产业发展和技术提升的必然结果和现实需要。

    产业链长是汽车产业的一个特点。而作为先进装备制造业,汽车产业还具有技术密集、附加值高、带动作用强等特点,一个整车制造厂的落地,可能会吸引数十、上百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进入。集群发展对于完善产业链、提高产业效率,以及助推地方经济都有着重要作用。

    在吉林省长春市经开区,一个企业引来多个企业、多个企业抱团成为产业集群式的产业集聚效应正在显现效果,经开区已逐渐形成了国内外优秀企业集聚、产品门类齐全、上下游配套生态初步建立、服务机制日益完善的产业体系。一批汽车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成为“补链”生力军,使产业链不断延伸,形成了上下游齐全,产业互补且具有强大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经开区产业既有分工又有合作,通过相互合作,使新供给带来新需求,新需求促成新供给,形成一个“供给侧生态群”。例如,经开区内的企业,可以相互间提供汽车玻璃支架、注塑产品、车灯模具、座椅骨架,以及用于铸造的铝水等原材料,“足不出户”就满足了各自需要,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

    在天津,这里有一汽丰田、一汽大众等多家汽车龙头企业。而且,目前这些企业构成的不仅是一条产业链,更是一张错综复杂的产业网。数据显示,仅这两三家汽车制造企业就涉及天津市及外埠配套企业700多家。

    比如,一汽丰田在天津地区就拥有300多家供应商。一汽大众华北基地,包括一汽大众天津公司及19家零部件和物流企业,组成了一条较为完整的汽车产业链。而一条制造业供应链受到劳动力成本、劳动力质量、基础设施配套、物流水平、营商环境、消费市场体量等非常多的因素影响,优势一旦确立则很难在短时间内被打破。

    蔚来汽车创始人李斌表示,对于一个企业,对于一个产业,最好的支持就是去打造一个完整的产业集群,因为产业集群会带来人才聚集,带来产业链、供应链聚集,带来市场聚集。如果只是星星点点地去做一些事情,其规模化效应是不够的。如果做产业集聚,定位是世界级的电动汽车产业集群,对所有企业都是非常大的“链式”效应。

    例如,蔚来每一辆车的整车物流平均里程是901公里,这一水平要低于行业平均值,一辆车的物流运输费用能够节省三四千元,而这一优势主要是合肥的地理位置所带来的,无论是到长三角,或是往其他方向,合肥正好居中。再加上产业聚集、人才集中,以及良好的营商环境等,都是蔚来最终选择合肥的原因。

    新产业集群特征逐步凸显

    近年来,在我国大力推广应用下,电动汽车、插电混合动力汽车等均得到长足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逐步扩大。以新能源、智能化为代表的新产业集群已经逐步形成。

    数据显示,2021年5月,新能源汽车产销环比略增,同比继续保持高速增长,产销均为21.7万辆,环比增长0.5%和5.4%,同比增长1.5倍和1.6倍,继续刷新当月产销历史纪录。今年前5个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双双超过90万辆,分别达到96.7万辆和95.0万辆,同比均增长2.2倍。

    从国内已形成的六大汽车产业集聚区来看,除了传统造车行业以外,新能源、智能化汽车增长最为明显。例如,以江苏、浙江、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汽车产业集群,主要为新能源汽车产业,聚集了100多个年工业产值超过100亿元的产业园区,以及包括上汽集团、吉利集团、众泰集团以及东风系客车、卡车、乘用车等在内的数千家大型企业。据统计,长三角集群的30个城市中,有超过14个城市已经拿到或规划有新能源汽车项目,涉及新能源汽车项目超过20个,累计计划产能超过300万辆,累计计划投资超过1000亿元。

    此外,在安徽省的规划中,到2025年,世界级汽车产业集群培养将取得突破性进展,全省新能源汽车产业整体发展水平将达到国际先进。未来几年,安徽将重点支持构建新能源汽车核心发展区,并依托产业聚集区,整合产业链上下游资源,力争将合肥打造成为全国新能源汽车之都。

    与此同时,江浙沪地区为进一步满足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配套需求,还将继续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下游集聚发展,打造新能源汽车制造、智能网联汽车测试服务、汽车电子等全产业链集群。(记者李志勇北京报道)

    2021-06-25
  • 今年夏粮再获丰收 产量再创历史新高

    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23日在河北调研夏收夏种时表示,从各地实打实收和各方反映的情况综合研判,今年夏粮再获丰收,产量再创历史新高。

    当前,“夏至”已过,全国麦收接近尾声。唐仁健说,夏粮是全年粮食生产的当头炮。第一季,经过各地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今年夏粮先后过了“倒春寒”、病虫害、抗倒伏等多个关口,实现首战告捷,为全年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打下了坚实基础,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提供了有力支撑。

    2021-06-24
  • 太原市88个转型项目集中签约开工投产

    原标题:88个转型项目集中签约开工投产


    我市与全省同步举行开发区2020年第二期项目集中签约开工投产“三个一批”活动


    罗清宇李晓波出席





    图为罗清宇、李晓波等领导为“开工一批”项目太原国投信息产业创新园培土奠基。(梁琛摄)


    按照省委、省政府统一安排部署,10月10日,我市与全省同步举行开发区2020年第二期项目集中签约一批、开工一批、投产一批“三个一批”活动。我市88个转型项目集中签约开工投产,总投资730.1亿元,预计年产值1171.5亿元。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罗清宇,省政协副主席、市委副书记、市长李晓波,省政府副秘书长、山西综改示范区党工委书记张金旺,山西综改示范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李晋平,省委省政府开发区常态化督导组有关同志出席集中签约开工投产仪式。


    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全面落实省委“四为四高两同步”总体思路和要求,强化“项目为王”鲜明导向,充分发挥开发区主引擎、主战场作用,以开展“三个一批”活动为抓手,扎实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推动“六新”发展,努力在转型发展上率先蹚出一条新路。本次全省开发区“三个一批”活动,我市签约项目42个,总投资564亿元,预计年产值931亿元;开工项目24个,总投资134.7亿元,预计年产值186.7亿元;投产项目22个,总投资31.4亿元,预计年产值53.8亿元。


    集中签约一批,储备发展新动能。与全省活动同步,太原分会场举行了项目集中签约仪式。在罗清宇、李晓波等与会人员共同见证下,山西综改示范区年产90万吨聚酰胺56生产线、中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无人机产业园、清徐经济开发区资源综合利用与生态修复协同创新中心、阳曲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英诚信现代农业田园综合体、西山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京汉体育康养小镇等18个代表项目分三批进行了现场签约。项目涵盖合成生物、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等“六新”各领域,对于我市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夯实高质量转型发展基础将发挥重要作用。


    集中开工一批,厚植发展新优势。“开工一批”项目奠基活动在中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太原国投信息产业创新园举行。该项目占地面积88.29亩,分两期建设,总投资6.9亿元,将建设智能化办公厂房、现代化中试研发基地、多元化开放式商业综合配套,建成后可入驻企业100家左右,推动我市信息技术产业集群集约发展,打造城市北部区域创新要素集聚高地。奠基活动现场,工程机械整齐排列,施工人员士气高昂。罗清宇、李晓波等市领导认真听取全市开发区第二期集中开工情况和太原国投信息产业创新园项目规划建设情况汇报,并共同为项目开工培土奠基。工程车辆齐声鸣笛,标志着项目正式开工建设。


    集中投产一批,建强发展新引擎。“三个一批”活动中,罗清宇、李晓波一行来到“投产一批”代表项目国家先进计算产业创新中心山西高端整机制造基地现场观摩。该项目整机装配生产线,依托机器人智能化技术,2分钟便能完成一台国产高端整机制造。罗清宇、李晓波了解核心技术突破、产品性能测试、应用领域拓展等情况,察看产品成果展示,对项目的高效投产和广阔的发展前景给予肯定,勉励企业加强科技创新,研发更多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拳头产品,深度融入国内大循环,切实把企业做大做强;叮嘱随行负责同志要常态化开展全方位保姆式入企服务,着力打造一流创新生态,为企业发展、项目建设营造最优发展环境。


    集中签约仪式前,罗清宇、李晓波等在太原分会场参加了全省开发区项目集中签约开工投产“三个一批”相关活动。市委常委,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市政协负责同志,各县(市、区)、开发区和市直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参加。(记者张海瑞赵继钊)

    2021-05-17
  • 植信投资研究院:土地市场化改革释放居民消费潜力

    当前,中国经济进入要素市场化改革的时代。作为核心要素之一的土地要素资源,亟需通过市场化改革,激活释放潜在居民消费潜能,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实现“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






    现行土地制度抬高了城镇建设成本,扩大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过去十年,国内城镇化建设逐渐提速,土地价值大幅度增加,征地拆迁成本水涨船高。2010年-2019年间,征地所涉及的补偿费用支出占全国政府性基金支出的比例达到八成,支出规模从2010年的2.83万亿增至2019年的7.58万亿,十年间增加了1.7倍。全国土地价格均价从2010年的2054元/平方米增长到2019年的5696元/平方米,十年间地价也相应增长了1.8倍。随着土地价格的抬升,地价占房价的比例也从2010年的40%左右升至2019年末60%,城市房价的高企,背后的主要推手便是地价水平的不断提高。


    土地产权二元分离。农村居民的住房(包括宅基地)不能予以抵押,也不能向城镇居民出售,既限制了农民抵押融资的能力,也抑制了农村房产资本化的进程,扩大了城乡居民财产收入的差距。截至2020年三季度,全国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比为2.67,消费支出比为2.1,显然不能满足城乡协调发展的要求。


    土地制度向市场化改革迈进,有助于提高居民收入


    “十四五”期间,我国经济将逐步从粗放式向集约化的方式转变,根据年初发布的《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内容,以土地制度改革为突破口,推进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逐步消除城乡土地二元体制,促进生产要素在城乡的优化配置与流动,为促进国内大循环提供动力和保障。具体的改革可从几个方面展开。


    完善农村承包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制度体系,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近日,决策层强调开展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确定对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物权保护,让农民吃上长效“定心丸”,巩固和完善了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落实土地承包关系长久不变制度,完善土地流转制度和办法,遵循自愿、依法、有偿原则,地租归属原享有土地承包权农户所有,土地流转需与原承包者签订法定有效合同。集体建设用地与承包地一样,是农民群众最主要的财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交易是财产权利在经济上实现的一个重要途径,尝试将不同类型的土地包括承包地、宅基地、集体建设用地、非耕地等统一准入门槛进入土地市场,多元化增加土地供给,提高农户财富水平。


    加快推进征地制度改革,建立更公平的土地收益分配制度。未来应改征地补偿由按原用途倍数补偿改为公平补偿。对城市郊区外农民房屋按当地区段综合市场价补偿,对被征地农村居民则将其纳入城镇社保体系。探索多种模式下的土地收益补偿,包括涉及住房、就业、医保、子女教育等问题,以求保障农民的长远生计。对农村村民住宅,应当按照先补偿后搬迁、居住条件有改善的原则,尊重农村村民意愿,采取重新安排宅基地建房、提供安置房或者货币补偿等方式给予公平、合理的补偿。对因征地产生的搬迁、临时安置等费用予以补偿,保障农村村民居住的权利和合法的住房财产权益。


    建立健全“人地钱”挂钩政策,稳定城市地价和房价。地区间人地错配是部分城市房价高企的首要原因。土地制度改革应推动城乡建设用地指标使用更多由省级政府负责,通过新型城镇化建设扭转过往供需错配的问题。从空间分布来看,据测算下个十年人口流入一、二线城市群的数量是三、四线城市群的3倍左右,住房需求将向主要城市群集中。考虑到目前存量土地市场的状况是,除了上海、北京等少数一线城市缺乏土地建设指标外,其余大部分地区土地供应指标处于过剩状态,建议下一步针对大城市可以开展建设用地指标跨省交易试点,一方面缓解大城市土地供给不足的问题,为地价快速上涨减压;另一方面也可以改善偏远地区土地利用率不足问题。


    降低城镇建设用地审批中工业用地比重,增加住宅、商服用地比重。优化城市用地结构,促进产业转型,制定工业用地转商业、住宅用地权属处理及其未来增值收益分配的办法。城市建设用地改革需要提高工业企业供地成本,降低住宅及商服用地价格。与国际上相比,我国居住用地占比明显偏低,美国居住用地比例常年在50%以上,日本住宅用地占比接近60%,我国自2011年以来住宅用地占全国建设用地比例常年低于30%,2019年为22.8%。在新型城镇化发展下,仍有大量农村人口转为城镇居民,需要大量的保障性土地及住房供给,因此最直接有效的方式便是降低住宅用地价格,有效支持发展新城区建设中的保障性住房。与此同时提升工业企业用地成本。无论从城市经济功能定位还是工业企业竞争力提升的角度出发,超低价的工业用地都已经不符合当下时代的需要了。由于经济发展以逐步建立内循环为主,外商投资中的工业部门投资占比正逐渐递减,无需再对外商投资给予过度的政策优惠。应当鼓励公平竞争原则,适当抬高工业用地成本是符合当前经济发展需要的。未来城镇化建设将逐步告别低价补偿征地的低成本时代,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支出占比将从当前1.5%-3%的水平有所提高。


    逐步消除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阻碍,改进农村转城镇移民的生活条件,防止未来逆城市化继续存在。过往农村转城镇劳动力存在“往返旅行”的现象。从长远角度出发,需要认识到移民应当具备永久性,需要认识到家庭的需求,不仅仅是单个移民需要安顿下来,移民不只是雇员而更是城市定居者。由此,需要实现农村转城镇累计权益的兑现,即匹配农村转城镇常住人口的城镇户籍权益、以及土地交易及未来增值权益,允许其出售农地(或者农地使用权)和在当地农村企业的股份,提高移民者在其所在工作的城市的投资能力。此举将有助于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居民消费潜力有望释放,成为支撑经济增长新亮点


    土地制度市场化改革和户籍制度改革,将有效提升居民消费能力,成为支撑经济增长重要的新引擎。从国内外城镇建设经验表明,一个农村居民转为城镇居民后,其消费水平会大幅度提高。根据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城镇化率为60.6%,户籍率为44.4%,两者之间的差距为16.2个百分点。以2019年城乡居民消费支出水平为基准进行测算,如果户籍制度改革成功使农村人口或者城市非户籍人口更快地转为真正享有城镇户籍的人口,意味着该部分群体每人每年消费支出多增约1.5万元。假设到2025年末,如果城镇户籍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每年新增1470万城镇人口,可带动新增消费支出2200亿元,相当于实际GDP约0.2个百分点。如果能将非户籍人口全部转换享有城市居民水平,则每年新增消费支出7500亿元,相当于每年提升实际GDP约0.8个百分点。


    非户籍人口转城镇户籍可带动更多个人住房、企业营商等领域资本或信贷支出增长。如果未来这部分新增户籍人口可以更自由地出售他们在农村的土地和当地农村企业所拥有的股份,他们的财产可提供更多转移至城市以购买/租赁住房、开办企业、融入城市社会的能力。建议对这部分相对低收入群体建立合适的住房租赁市场,给予其更多租赁机会而非选择集体宿舍或城中村应当是引导其更好融入城市社会的办法。与国外大部分国家相比,中国居民住房贷款占GDP的比重是比较低的,2019年为30%,同期美国为51%,英国为41%,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流动人口无法获得住房信贷支持。如果能够更好的处理“人地钱”三者之间的关系,未来国内将释放巨量的居民消费潜力。(作者为植信投资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院院长连平、植信投资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马泓)

    2021-05-17
  • 江城喜见江豚归

    大作“江湖文章”,江澄湖碧人水相依









    2020年12月31日,在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十年禁渔”全面启动仪式现场,渔政执法船队从长江武汉段江面驶过。


    新华每日电讯记者程敏摄


    新华每日电讯记者唐卫彬、廖君、王自宸


    江城武汉,因水而生、逐水而建、籍水而兴。


    水,是武汉最具特色的符号,最核心的竞争力。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一围烟浪六十里,几队寒鸥千百雏”“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千百年来,文人骚客在此写下传世名篇,诗句中的大美武汉,水为根,水是魂。


    建百里生态廊道、行常年全面禁渔、推江河湖综合治理……大武汉大作“江湖文章”,把生态环境修复摆在压倒性位置,大力度解决好突出环境问题,打造共抓长江大保护的典范。


    从“九龙治水”到“攥指成拳”,改“先污后治”为“生态优先”,变“人水相争”为“人水相依”。一座滨水生态绿城正“浮出”水面。


    因水而生


    “这个盘龙城,就是几千年前的武汉市政府。”在盘龙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市民祁先生形象地向9岁的儿子解释着武汉“城市之根”。


    沥沥细雨中抬头远眺,盘龙城宫城遗址依稀可辨。犹存的城墙和基址无言地叙说着沧海桑田,让人不禁浮想起这座远古城市曾经的辉煌与繁华。


    位于府河北岸三面环水的盘龙城遗址,是长江流域已知布局最清楚、遗迹最丰富的一处商代前期城址,距今已有3500年历史。


    当年的盘龙城便是“九省通衢”。据盘龙城遗址考古发掘领队、武汉大学教授张昌平介绍,盘龙城周边就是长江、汉江和四通八达的河湖水网,其地理位置便于连接中原、辐射四方,鼎盛时期的盘龙城应该控制了长江中游甚至更加广阔的地区。


    武汉核心区域城邑的出现始于东汉末年。当时武汉呈现“两府对望”形态。江北先后称曲阳县、沌阳县、汉津县、汉阳县,江南先后称汝南县、江夏县。自汉以降经南北朝至元、明,武汉成为水陆交通枢纽,商贾辐辏。


    武汉市地方志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至明代成化年间,由汉阳龟山之南入江的汉江主道改由山北入江,由此而形成汉口新镇,奠定了武汉三镇的地理基础。明末清初,汉口以商业大镇卓立华中,与北京、苏州、佛州并称“天下四聚”,又与朱仙镇、景德镇、佛山镇同称天下“四大名镇”,成为“楚中第一繁盛处”。


    晚清时期,湖广总督张之洞在这里推行新政、创办实业、兴修铁路,使武汉成为中国近代工业的发祥地之一。汉口开埠后,武汉码头的发展进入“大江经济时代”,武汉一跃而为雄踞长江中游的商埠,享有“东方芝加哥”的声誉。


    水,持续滋养着这座城市。统计显示,武汉境内水域面积2117.6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近四分之一。长江、汉江穿城而过,列入保护目录的湖泊有166个,长度5千米以上的河流有165条。武汉是一座“漂浮”在水上的城市,它的发展与水息息相关。


    丰富的水资源禀赋持续形塑着武汉的城市形态、城市生活和城市产业。翻开武汉地图,与水相关的地名跃然纸上:水果湖、三眼桥、卓刀泉、武泰闸……远古的云梦大泽,如今已是一栋栋高楼,现在带有“湖”“桥”等字眼的地方,几乎都曾在水里。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千百年来,武汉人也形成了水一样的品质。


    “这片丰水之地,赋予了武汉人灵活的处世态度、开阔的胸襟情怀。”黄鹤文化奖获得者李皖说,水虽柔软,却也遇强则强。这在武汉人“不服周”的性格里体现得淋漓尽致。历史上的“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足以证明这一点。延续至近代,武昌首义,打响了辛亥革命第一枪,“敢为天下先”的“首义精神”从此牢牢植根于武汉人民的信念当中。


    重塑岸线


    “当、当、当。”在汉口江滩,黄包车铃声叮当作响。穿梭卖报的小童、卖力吆喝的小贩、提皮箱戴礼帽的绅士、匆忙赶路的旗袍淑女……复古的风格,让人感到一瞬间穿越回百年以前。


    这是漂移式多维体验剧《知音号》的表演现场,这部实景大剧以长江文化为背景,取材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大武汉。与传统戏剧表现方式不同,《知音号》不分观众区和表演区,游客登上“知音号”后,就成为表演的一部分,因而可以在“穿越”中真切体会到百年前的武汉风情。


    独特的“两江四岸”城市格局,造就了武汉这座天然“码头”。诗词中的武汉,“二十里长街八码头”“十里帆樯依市立,万家灯火彻霄明”,诗人不是“送别”便是“晓泊”,人流、物流、信息流在码头集散,“来如行云,去如流水”,造就了城市的发展与繁荣。


    “码头多了很繁华,但布局杂乱影响市容,汛期也危险。”今年68岁,家住汉正街的周先生告诉记者,从武汉关至集家嘴这一带,过去有数十个码头,人来车往,上下货物、维修设备,几乎昼夜不停。1998年特大洪水时,长江、汉江交汇的南岸嘴千余户居民、数十家企业以及多个码头被淹,损失很大。


    武汉市副市长刘子清介绍,历史上,“两江四岸”老旧码头为武汉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但随着城市发展,这些码头的存在不仅侵蚀了宝贵的岸线资源,影响了城市滨江景观,阻碍了长江经济带和长江新城的建设,更对长江生态环境和生态安全造成了严重破坏。


    从2016年开始,武汉在全市开展沿江港口岸线资源环境综合整治,武汉长江和汉江核心区内103个港口码头和189艘趸船纳入整治范围。优化调整完成后,武汉长江和汉江核心区码头数量减少61.2%,趸船数量减少63.5%,腾退出数百公里的两江岸线。


    腾退出的长江、汉江岸线上,防洪及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迅速展开,武汉百里长江生态廊道建设如火如荼。记者在二七长江大桥附近青山江滩看到,曾经脏乱的岸滩,如今已是城市绿道,多个绿色景观点缀其间,依据不同水位而建的不同高程的滩地广场上,人们或休闲娱乐或漫步观景,十分惬意。


    武汉市水务局河道堤防处负责人凃金花介绍,高标准规划建设武汉百里长江生态廊道,是为了让自然、城市与人之间形成亲善如水般的关系,让老百姓收获实实在在的幸福感。依据不同规划定位,汉口江滩、武昌江滩、汉阳江滩、青山江滩、汉江江滩不断拓建,依江而生的生态滨水空间和“慢生活体系”正一寸一寸地在“两江四岸”生长。


    江豚回归


    “萝卜白菜一大桌,不如来根鱼刺嗦一嗦。”这是在武汉流传的一句民间俗语。说的是,在武汉,无鱼不成席。


    两江在此交汇、湖泊星罗棋布,宽广的水域面积和适宜的气候为鱼类的生长和繁殖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环境。靠水吃水,鱼,也是市民餐桌上的常客。


    武汉市餐饮协会会长刘国梁告诉记者,武汉人吃鱼来者不拒,并且变着花样吃。除了青鱼、草鱼、鲢鱼、鳙鱼等四大家鱼,武汉人还喜欢吃鲫鱼、翘嘴鲌、黄颡鱼、鳢鱼等。在武汉人眼中,鱼头、鱼嘴、鱼腩、鱼尾、鱼鳔全身是宝,蒸、煮、烧、烤、煎、炸、焖等各种方式烹饪出来的鱼都“蛮有味”。


    “武汉人都爱吃鱼,长江鱼尤其不愁销。”年近六旬的原武汉市江夏区金口街花园社区八一渔业大队渔民王明武告诉记者,他15岁时便跟着父亲在长江上捕鱼,几十年前,一网下去打起百十来斤鱼稀松平常。但近些年来,在长江中的鱼越来越少,鱼的个头越来越小,“有时候一网下去一条鱼都没有”。


    “酷捕滥捞”是长江鱼类资源锐减的罪魁祸首。中科院院士曹文宣等国家淡水鱼研究专家2016年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由于滥捕滥捞没有得到根本性遏制,长江流域阶段性禁渔和增殖放流均未阻止渔业资源进入“快速衰退期”。多种鱼类灭绝,水生生物资源不断恶化,长江水生生态环境保护已进入存亡的“危急关头”。他们建议,改阶段性休渔为全面休渔十年,“抢救性保护”我国最大的水生生物资源库,恢复长江生态。


    相关建议得到有关部门重视,江城武汉也迅速行动起来。武汉市农业综合执法支队支队长王文高介绍,从2020年7月1日0时起,武汉对长江武汉段及汉江武汉段实施暂定十年的常年禁捕,千余名持证渔船渔民退出“江湖”。


    “渔船、网具、船证都已经收了,拿到了近12万元的补偿款。每月还有几百块退捕生活补贴,现在当护渔员,每月还有2000多元的工资。”王明武告诉记者,过去打鱼只是为了“小家”,现在护渔则是为了“大家”,这份新职业让他觉得成就感十足。


    渔民上了岸,长江旗舰物种长江江豚正在“回家”。中科院水生所研究员王克雄介绍,2020年10月下旬以来,他们在长江武汉段开展长江江豚科学考察,结果显示,武汉白沙洲正形成稳定的长江江豚群体栖息水域。


    为了让长江江豚更好回归江城,2020年11月,武汉市出台方案,提出组织开展生态环境现状调查、长江江豚出没监视监测、船舶航行限速试点、建立武汉长江江豚繁育保种技术中心等多项措施,加速推进长江江豚重返武汉城区江段。


    “禁渔之后,武汉水产品供应十分充足,市民吃鱼不受影响。”王文高透露,近几年,武汉市加快渔业基础设施的提档升级,通过长江名优特色经济鱼类养殖试验与示范推广、高效设施渔业示范项目建设、农村水产电商发展等,确保市场供应和渔业经济平稳快速发展。目前,武汉市已建成部省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25万余亩,稻虾综合种养面积达23万亩,水产品产量达42.7万吨。


    慢调细养


    碧波万顷,风和日丽。在东湖的子湖郭郑湖鹅咀示范区,一片面积达2.6万平方米的水下森林吸引众多游客围观。只见在阳光映射下,湖面波光粼粼,湖中水草摇曳,鱼虾在水草间纵情穿梭,水下世界绚烂多姿。


    谁曾想到,湖泊蓝线水域面积33.63平方公里,有着“全国最大城中湖”之称的东湖曾因城市急速扩张中的填湖造楼、污水直排,水质一度下降至V类到劣V类。


    东湖的环境恶化引起武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在系统谋划之下,东湖实施水岸同治,水上岸上、污水雨水、形态生态一并抓。


    从源头上截污,东湖雨水汇水区域的雨污分流、混错接点改造加快推进;给污水出路,北湖污水处理厂、大东湖深隧等系统工程快马加鞭;让东湖“慢调细养”,水生态修复从未间断……


    一系列举措成效初显,2020年1至6月,东湖整体水质持续保持Ⅲ类,为近四十年来最好水平。当年11月,武汉东湖高分通过全国示范河湖建设国家验收,位列全国首批示范河湖,成为入选河湖中唯一一座城中湖。


    拥有166个湖泊的武汉,湖泊水面面积达867平方公里,东湖、梁子湖等148个重要湖泊被列入湖北省湖泊保护名录。“百湖之城”不仅是武汉的名号,更是当地得天独厚的宝贵资源。


    为保护赖以生存的生态家园,武汉先后颁布实施《武汉市湖泊保护条例》《武汉市湖泊保护条例实施细则》《武汉市湖泊整治管理办法》《武汉市水资源保护条例》,为加强湖泊保护立下“规矩”。坚持实施源头治理、系统治理、综合治理,统筹岸上岸下、入湖出湖、点面内源,推动湖泊治理“单一水体”治理模式向“水岸陆一体”系统治理模式转变。


    武汉市水务局湖泊处处长徐照彪说,武汉还创新为每个湖泊制定“身份证”,明确湖泊类别。根据规划,相关部门在掌握湖泊面积基础上,明确湖泊水域蓝线、环湖绿化绿线、湖泊周边建筑控制灰线范围,并根据湖泊的分布、水系、功能、水质等情况,将湖泊分为城市调蓄型、郊野型、生态保育型三类湖泊,制定“一湖一策”,进行科学治理。


    水域面积7.67平方公里的南湖,此前因无序开发,导致水质下降,一度成为“先污后治”的反面案例。


    按照“一湖一策”治理方式,武汉市对南湖沿线开展排查,共摸清212个排口现状,查出193处管网混错接点,全面摸清并形成了流域管网“一张图”。同时,按照目标化考核、项目化建设、周报化督查、全程化管理、动态化监控的方式实施“挂图作战”。如今,南湖摘掉劣V类的“帽子”,再现碧波荡漾、飞鸟群集的美景。


    武汉市水务局发布的《2020年武汉市水资源公报》显示,2020年,全市湖泊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的湖泊面积占监测湖泊总面积的42.7%。与2019年相比,62个湖泊水质好转,94个湖泊水质保持稳定。经过综合施策,全市劣V类湖泊数量由2019年的30个减少为2020年的6个。


    人人发力


    “守护江城的河和湖,每个人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3月23日,在汉口江滩的民间河湖长驿站,在校研究生邱天赐前来竞聘成为鲁湖民间湖长。从小在金水河边长大的他,对河湖有着深厚感情,此次竞聘鲁湖民间湖长,他计划组建爱湖护河宣讲团,带领更多同学一起加入到宣传和保护河湖的队伍中来。


    在江城武汉,像邱天赐这样志愿保护河湖的市民还有很多。


    马陟是武汉“爱我百湖”志愿者协会会长,2010年以来带领武汉“爱我百湖”志愿者协会从事保护河湖志愿活动。


    从2015年起,“爱我百湖”志愿者协会开始在全市公开招聘民间湖长,2017年为全市166个湖泊征集民间湖长。2018年至2020年,受市河湖长制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市水务局)委托,“爱我百湖”连续三年在全市范围内为武汉市的市级重点河湖征集“民间河湖长”,并负责组织开展志愿巡河湖活动和第三方调查。


    因在保护河湖工作中贡献突出,2020年10月,在水利部、全国总工会和全国妇联主办的“寻找最美河湖卫士”活动中,马陟被授予“全国民间河湖卫士”称号。


    “以协会为平台,‘爱我百湖’团队探索出了一条有效连接政府、企业与公众共同参与水环境治理管护的发展路径,吸引了最广大的民间力量加入进来。”武汉市水务局河湖长办公室负责人昝玉红评价说。


    保护水环境,仅靠政府的力量远远不够,更需民间力量参与。


    据悉,武汉市自2018年推行官方河湖长、民间河湖长、数据河湖长“三长联动”机制以来,民间河湖长成为河湖保护的重要力量。仅2020年度,受聘的市级民间河湖长就巡查河湖200多次,3000多人次积极参与,巡护河湖里程5000余公里,及时发现并有效解决了一系列河湖治理保护问题。


    保护一城碧水,需要人人参与、代代相传。


    “作为一名少先队员,我们牢记红领巾的责任,用自己的行动呵护一方清湖,造福一城幸福。”3月24日,时值“中国水周”,武汉市晴川初级中学七(8)班全体学生在莲花湖畔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同学们宣读生态文明倡议书,表示要争当爱湖护湖的“小湖长”。


    昝玉红表示,为更好发挥民间河湖长互动管护效能,武汉市水务部门将坚持“开门治水”,广泛聘请公益组织、企业、学校、家庭、群众等社会力量担任民间河湖长,扩大河湖治理管护社会参与面,构建以民间河湖长为主体的监督参与体系。


    勠力同心守江湖,水清岸绿谱新篇。近期,生态环境部公布了2020年监测数据,实施长江大保护以来,从长江武汉段白浒山出境的长江水质已连续两年保持在Ⅱ类,优于国家考核要求的Ⅲ类水质。这意味着近年来长江干流武汉段水质持续改善,达到20年来最优水平。


    一城净水、两江画廊、三镇灵秀。一幅“江湖相济、湖网相连、人水相依”的美丽画卷正徐徐展开。


    根据规划,到2035年,武汉将实现江河安澜、供优排畅、江湖相济、水网相连的健康河湖水网格局,所有江河湖库水生态系统得到全面保护,基本实现水务现代化。

    2021-05-17
  • 武清区招商引资实现首季开门红 落地项目184个 总投资29.1亿元

    武清区深入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积极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主动对接北京创新资源、科研院所,抢抓央企国企二、三级总部外迁机遇,积极引进一大批大项目好项目,助推全区高质量发展。今年一季度,该区共落地项目184个、总投资29.1亿元。






    聚焦招商组织谋划,完善招商引资机制。制定镇街、园区考核标准,建立更科学的招商评价指标,做到目标定导向、考核出动力、实绩论英雄。聚焦产业发展动态,明确方向精准招商。推动优势主导产业集群集约发展,促进产业链上延下伸。聚焦招商重点地区,深入挖掘项目资源。聚焦五大平台建设,打造优势载体资源。集中搭建“五大创新平台”,做强做大创新药物研发制造、精准医学、轨道交通联合创新等细分领域重点平台,推进天大前沿院合成生物产业化基地建设、圆心科技及惠医等企业平行进口肿瘤药物试点落地,全力打造智能轨道交通人才创新创业联盟,促进科研成果就地产业化,推动科技优势向项目优势转化。(陈忠权)

    2021-05-17

  • 首 页  上一页   67 68 69 70 71 72 73  下一页    尾 页  

    版权声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 8629 6259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696号 蒙ICP备160010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