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敦化:严守食品安全底线 护航开学“第一餐”

    为切实加强学校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筑牢校园食品安全防线,保障广大师生饮食安全。2月28日,敦化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教育局开展集体用餐配送单位监督检查工作,守护开学“第一餐”。

    执法人员对集体用餐配送单位进行现场督导检查,重点检查了许可管理、信息公示、是否严格落实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环境卫生是否符合要求、食品原材料的购进是否严格索证索票、是否建立健全台账资料、加工制作是否遵守操作规范、设施设备是否清洁彻底、餐饮具消毒是否规范等几个方面。特别要求配餐单位合理规划备餐时间,做好饭餐保温措施,严格留样制度,落实好配餐用品、学生餐具的消毒工作。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了整改意见。同时,将对本次检查存在问题的单位实行“回头看”,检查企业问题整改落实情况,对整改不力和涉嫌违法行为的将依法立案查处,切实保障广大师生的饮食安全。

    下一步,敦化市市场监管局将持续强化责任担当,加大对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风险隐患排查和监管力度,严厉打击各项食品安全违法行为,全力守护师生“舌尖上的安全”。(武传波)

    2022-05-27
  • 兰州市市场监管局开展端午节食品安全检查

    端午节将至,节令食品消费进入旺季。5月25日,记者从兰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了解到,为保障节日期间广大消费者的饮食安全,近期该局联合区县局开展节前食品生产企业专项检查。

    据悉,此次专项检查主要针对糕点、肉制品、乳制品、食用植物油等生产规模较大,产品市场占有率较高的生产企业。监管人员深入生产车间、原辅料库、成品库,重点检查了企业的原辅材料采购验证、生产过程卫生管理、食品添加剂使用管理、产品出厂检验等制度的落实情况。要求企业加强质量管理,确保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持续有效运行,切实担负起企业产品质量安全第一主体责任,确保人民群众吃上安全放心的食品。同时,对企业安全生产及疫情防工作提出具体要求。

    2022-05-27
  • 广西贺州平桂市场监管局开展餐饮食品安全大整治大排查专项整治行动

    为维护百姓舌尖上的安全,近日,广西贺州市平桂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开展餐饮食品安全大整治大排查专项整治行动。

    此次行动主要围绕餐饮服务单位持证经营、台账建立与贮存、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后厨环境卫生、消毒设施设备维护、过期食品等重点内容去开展检查。每到一个餐饮服务单位,执法人员亮证执法,认真检查每个环节,针对存在的隐患问题都一一提出,要求问题餐饮店限期整改,对达到立案处罚的餐饮单位坚决给予立案调查。

    此次专项行动共出动执法人员432人次,检查餐饮服务单位200余家,对38家后厨环境卫生差、无证无照小餐饮单位给予限期责令整改,对39家出现涉嫌使用过期食品原料、安排无健康证人员从事直接接触入口食品工作的违法行为,给予立案调查。

    通过此次大排查大整治,进一步压实了餐饮食品安全企业主体责任,强化了餐饮食品安全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解决了突出问题,维护了食品安全大局稳定。

    2022-05-27
  • 陕西举办食品安全知识进校园活动

    5月23日,陕西省消保委与陕西省市场监管局在陕西省西咸新区沣西新城实验学校,联合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会烹会选会看标签”食品安全知识进校园活动。

    活动灵活运用PPT、小视频、小实验、有奖知识问答和展板等多种形式,向广大学生生动讲解如何查看食品标签、怎样养成良好健康饮食习惯以及不健康食品给身体带来怎样危害等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知识,引导学生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拒绝过期食品,多食健康食品。

    工作人员现场发放消费教育手册,并向学生细致讲解消费维权常识,引导他们初步掌握“买前辨真假,买后会维权”的消费方法,与学校共同营造“教育一名学生,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良好消费维权氛围。

    陕西省消保委副主任兼秘书长任利表示,随着我国食品产业迅猛发展,各类儿童食品生产加工与经营企业数目众多,产品呈现多元化、便利化发展趋势,吸引了愈来愈多青少年的喜爱。而与此同时,儿童食品安全问题也成为社会和家庭关注的焦点。为此,陕西省消保委积极组织社会各方力量,携手食品安全教育机构,将食品消费教育课堂搬进中小学校园,与广大学生面对面交流、手把手操作,旨在通过形式多样、内容生动的食品安全宣传教育方式,引导广大学生从小树立安全、营养、健康的消费理念和科学文明、保护环境的消费方式。

    活动现场,陕西省消保委部分委员、媒体代表共同参观了学校音乐餐厅、员工食堂和食品安全快检中心。

    2022-05-27
  • 预制菜销售火热食品安全引关注 亟待出台行业规范

    疫情发生以来,居家成了生活常态。对于厨房“小白”和繁忙的上班族来说,省时省力的预制菜解决了宅家吃饭的诸多“痛点”,只需将商家配好的食材和调料简单制作,就能吃上餐厅同款大厨菜。但在“人人都能成为大厨”的背后,预制菜的食品安全问题也引发广泛关注。市场快速扩张的同时,生产和运输环节的标准化、规范化迫在眉睫。

    预制菜成商家竞争新阵地

    北京餐厅暂停堂食以来,预制菜在线上线下销售火热。在大兴区一家预制菜门店,店长向顾客热情地推销店里的菜品。“我们这个平台今年刚起步,专门做预制菜。”据店长介绍,她上个月刚加盟平台开了这家小店,和以往开餐馆不同,现在只需一个人打理门店,顾客可以到门店购买,也可以通过APP下单,半小时配送上门。

    记者注意到,收银台上摆着一张菜单,密密麻麻印有100多种菜品,包括鱼香肉丝、红烧肥肠、香辣笋菇烧鸡块等。预制菜的包装上还贴有二维码,扫码后可以观看相应菜品的做法。

    除了专营预制菜的门店,连锁餐企也展开布局。打开西贝商城小程序,菜单上除了莜面鱼鱼、草原羊蝎子、蒙古牛大骨等门店同款经典菜,还有新疆椒麻鸡、泰式咖喱牛腩、闽南沙茶牛丸等各地名菜。西贝相关负责人透露,最近预制菜销量一直攀升。

    在各大电商平台,预制菜也成了吸引用户的新阵地。叮咚买菜针对北京地区上新了18款预制菜新品,平台数据显示,4月25日至今,北京地区预制菜销量环比上月增长超过50%。

    商品包装和冷链物流问题频出

    事实上,消费者在享受方便的同时,也对预制菜的食品安全情况产生担忧。

    冷链运输对于预制菜格外重要,但市民陈晴最近收到网购的预制菜时发现,不少冷冻食材已属于半解冻状态。“本想着多买几包放进冰箱慢慢吃,现在看来最好是随吃随买,否则产品就要反复冷冻和解冻,影响口感。”陈晴还担心,在运输过程中一旦食品解冻,有滋生细菌的风险。市民涂女士在收到商家寄来的一款湖南特色预制菜时则发现,商家不仅没有使用冷链运输,还有两个包装破损,调料洒了一箱。

    在西贝莜面村天猫旗舰店,销量最高的预制菜是一款“草原羊蝎子”。记者注意到,评论区里多数消费者都对预制菜媲美堂食的口感、味道点赞,但近期也有“到家漏了”“包装有破损”“全化了,里面坏没坏不知道”等评论出现。

    某消费者权益保护机构今年对预制菜消费进行调查时发现,目前预制菜市场存在菜品质量不尽如人意、菜品口味有待提升、菜品标识不详细、菜品种类单一、物流配送及提货问题多等方面问题。调查显示,超八成消费者在提货过程中遇到了各种问题,例如包装破损、食品未冷藏导致变质等。

    树标准立规范促行业健康发展

    不少餐厅通过明厨亮灶,保障消费者对食品制作过程的知情权,但预制菜从加工生产到物流运输都难以被直观看到,如何监管依旧是难题。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教授罗云波认为,预制菜作为新兴行业,急需出台团体标准、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来规范企业的经营行为,企业也可以制定自己的标准,接受社会的监督。

    今年4月,首个全国公益性预制菜行业自律组织——中国预制菜产业联盟在京成立。联盟表示,将通过树标准、立规范、建准则、做服务,推动行业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

    记者注意到,一些地方已开始对预制菜行业展开规范化引导。近日,国内20余家单位共同起草了全国首部《预制菜点质量评价规范》团体标准,明确了冷冻预制菜点贮存温度应低于-18℃,冷藏预制菜点贮存温度应在0℃至4℃。标准还规定,预制菜产业应在标签的醒目位置标明通俗易懂的菜点名称、制作加工日期、主料净含量等制作加工信息,以及食用方法、贮存方法、保质期限等。

    中餐工业化为人们提供了生活便利,但也有业内人士认为,市场不应过度追捧预制菜,中餐的个性化制作手艺和中餐文化也需要更多人的传承和弘扬。

    2022-05-27
  • 陕西省市场监管局赴榆阳区督导检查食品安全“守底线、查隐患、保安全”专项行动工作

    为进一步严防严管严控食品安全风险,守牢食品安全底线,从源头抓起,有效防范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5月23日,省市场监管局食品生产处张学军处长、刘巍副处长一行六人对榆阳区食品生产环节“守底线、查隐患、保安全”专项行动开展情况进行督导检查。

    督查组对老闫家食品有限公司、可尚颖食品有限公司进行了检查。督查组深入企业车间,详细查看产品原料、生产工艺、生产过程控制、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环境卫生、企业产品检验能力,听取企业负责人对生产经营情况的汇报,要求企业抓好食品安全质量关,规范外包装上的标签标识。针对检查发现成品库存放外包材;检测试剂过期;留样保存期和产品保质期不符等问题进行现场指导,责令限期整改。

    下一步,榆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将按照省市统一部署,持续认真开展食品安全“守底线、查隐患、保安全”专项行动,结合切实解决食品安全领域群众反映强烈突出问题专项行动,进一步加强监管,牢牢守住食品安全的第一道防线。

    2022-05-27
  • 市场监管总局印发通知 加强高考中考期间校园食品安全监管工作

    本报讯2022年高考、中考将至。5月25日,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强2022年高考中考期间校园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部署5方面重点工作,要求各地市场监管部门统筹做好高考、中考期间校园食品安全监管和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积极防范化解校园食品安全风险,保障广大考生餐食安全。

    《通知》要求,要督促落实主体责任。各地市场监管部门要严格执行《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联合教育部门进一步落实学校的食品安全校长(园长)负责制,压实校外供餐单位的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督促学校和校外供餐单位严格执行《餐饮服务通用卫生规范》(GB31654-2021)要求,规范原料进货查验、餐食加工制作、餐具清洗消毒、餐食分餐配送、食品留样等行为,需要熟制的食品必须烧熟煮透,餐具必须彻底清洗消毒,食品原料、半成品和成品及盛放、接触、加工制作上述食品的容器、工具、用具,必须有明显的区分标识并分开存放、使用,避免交叉污染。同时,要督促学校和校外供餐单位根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及属地政府有关学校疫情防控要求,认真做好疫情防控。

    强化风险隐患排查。各地市场监管部门要把保障高考、中考期间校园食品安全作为当前正在开展的“守底线、查隐患、保安全”专项行动的重要内容,结合属地校园食品安全实际,坚持问题导向,加大对学校食堂、校外供餐单位、校园周边食品经营者等重点单位,肉制品、乳制品、水产品、蔬菜水果、进口冷链食品等重点品种的隐患排查力度,及时督促相关单位整改存在的食品安全问题,该整改的必须在高考、中考前整改到位,该停止经营的必须在高考、中考前停止经营,对存在食品安全违法行为的食品经营者必须从快从严查处。

    加大抽检和宣传工作力度。各地市场监管部门要结合属地2022年度食品安全抽检计划安排,开展校园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依法核查处置抽检不合格食品,及时公布抽检结果。在高考、中考前加强校园食品安全消费提示,普及食品选购、餐食选择等食品安全知识,引导学生和家长科学饮食消费,不购买“三无”食品。提倡结合考前健康需要,优先选择烧熟煮透的食品和减盐、减油、减糖的健康餐食。

    做好应急值班值守。各地市场监管部门要严格落实高考、中考期间值班值守和重大事项报告制度,明确分工,责任到人,细化流程,提高校园疑似食源性疾病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有效防范和迅速妥善处置高考、中考期间食品安全突发事件。

    强化校园安全共治。各地市场监管部门要加强与教育、卫生健康、公安、宣传等部门的协调联动,加强部门间信息共享,形成保障高考、中考期间校园食品安全工作合力。畅通12315等投诉渠道,接到有关校园食品安全的投诉举报后,迅速妥善处置。(张林保)

    2022-05-27
  • 广西印发食品安全“十四五”规划实施方案 聚焦六项重点用功发力

    近日,广西印发食品安全“十四五”规划任务分解实施方案,明确工作责任、指标任务,聚焦基层监管能力建设、检验检测能力建设、风险监测能力提升行动、全链条监管、智慧监管及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等六项重点工作,全面推进“十四五”期间广西食品安全高质量发展。……(世界食品网-www.shijieshipin.com)

    近日,广西印发食品安全“十四五”规划任务分解实施方案,明确工作责任、指标任务,聚焦基层监管能力建设、检验检测能力建设、风险监测能力提升行动、全链条监管、智慧监管及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等六项重点工作,全面推进“十四五”期间广西食品安全高质量发展。

    聚焦基层监管能力建设

    要求加强基层执法装备配备、职业检查员队伍建设、专业化能力培训、基层市场监管所、农产品监管服务站建设。要求实施“531培训计划”,加强食品安全工作人员培训;建立职业检查员和基层农产品检测队伍,加快基层监管装备能力和服务站标准化建设,切实解决基层监管力量薄弱的问题。

    聚焦检验检测能力建设

    对中国—东盟检验检测认证高技术服务集聚区、防城港国际医学开放试验区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创新平台、柳州螺蛳粉检验检测中心、国家食糖及加工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国家六堡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国家茉莉花及制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等重大项目跟踪督办,到2025年,基本建立以三级检验检测机构为基础,以第三方机构为补充的“1+14+N”检验检测机构体系,为食品安全监管提供技术支撑。

    聚焦风险监测能力提升行动

    明确组建广西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实施风险监测评估预警专项行动,绘制广西食品安全风险地图;持续推进“你点我检”“你送我检”活动,强化抽检监测的隐患排查和风险管控作用,发挥风险预警作用,让监管跑在风险前面。

    聚焦食品安全全链条监管

    要求加强主要农资产品、食用农产品和林产品生产监管,抓好源头治理;强化食品安全各环节监管,到2025年,印发广西食品生产企业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清单,食品安全管理人员配备率和培训率达到100%,全区运用电子监管系统检查餐饮服务单位的覆盖率达70%以上,完成14家以上规范化农贸市场建设。发挥协同联动作用,不断提升食品安全综合治理水平。

    聚焦食品安全智慧监管

    按照全区“一盘棋”思路,建设智慧监管平台系统,横向实现食安委各成员单位数据共享,纵向实现自治区、市、县三级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实现“六个统一”:统一数据汇总、分析、研判、监测、交流、预警等。到2025年,乳制品、婴幼儿辅助食品生产企业100%,白酒、肉制品、食用植物油生产企业98%,规模以上食品生产企业90%以上实现追溯;纳入“八桂集中仓”冷链食品追溯监管平台的使用率达99%以上;食用农产品合格证试行主体开证率基本全覆盖。

    聚焦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

    明确加快建设地方特色食用农产品培育工程,打造优质特色农产品标准实施综合体,持续提升广西农产品品牌影响力;深入实施“智能+”工程,建设地方特色的现代化食品产业集群,到2025年,力争打造形成500亿元产值的植物油加工产业集群,400亿元产值的谷物深加工及特色米粉产业集群。

    2022-05-27
  • “探火”一年间 天问一号有何收获?备受世界关注

    2021年5月15日,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在火星成功着陆,首次在火星留下中国印记。一年多的时间里,从发射、环绕到着陆、巡视,天问一号的一举一动备受世界关注。

    截至目前,祝融号火星车已在火星北部低地的乌托邦平原区域行驶1年多的时间,累计行驶近2000米,获得大量宝贵的科学探测数据。“探火”一年,天问一号有何收获?在不远的将来,中国深空探测将走到多远?

    祝融号火星车:

    连续“服役”暂时“冬眠”

    中国国家航天局日前发布的信息显示,天问一号着陆火星一年来,祝融号火星车已在火星表面工作356个火星日,行驶总里程1921米。环绕器自发射以来已飞行661天,进入环火轨道后,持续开展遥感探测。目前,两器状态良好,累计获取并传回原始科学数据约940GB。

    在中国航天发展史上,天问一号任务实现了6个“首次”:首次实现地火转移轨道探测器发射;首次实现行星际飞行;首次实现地外行星软着陆;首次实现地外行星表面巡视探测;首次实现4亿公里距离的测控通信;首次获取第一手火星科学数据。

    踏上火星大地后,祝融号火星车经历了多重考验。在完成了90个火星日的巡视探测任务后,祝融号火星车度过了日凌阶段——太阳运行至地球和火星中间,受太阳电磁辐射干扰,器地通信不稳定。按照既定预案,火星车在日凌期间暂停科学工作。日凌结束后,“超期服役”的祝融号火星车继续开展拓展性巡视探测任务,获取巡视区域地形地貌影像、行驶路径磁场信息和地下剖面结构信息,岩石、沙丘等典型地物的成分信息以及温度、气压、风向、风速气象信息等第一手科学数据,探寻火星起源与演化之谜的线索。

    进入2022年,天问一号接连传回“问候”和喜讯,留下了许多难忘的时刻——农历虎年春节前夕,天问一号从火星轨道传回一组“自拍”视频拜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当天,天问一号探测器与五星红旗和冬奥会、冬残奥会会徽同框……一系列“美拍”和科学影像的发布,让公众对神秘的火星有了更多了解和认知。

    据专家介绍,目前祝融号火星车的巡视区已进入冬季,白天最高气温降至零下20摄氏度以下,夜间最低气温更是降至零下100摄氏度,到7月中旬火星冬至前后,气温还会进一步下降。与此同时,天问一号任务团队通过环绕器获取的中分辨率图像判断分析,祝融号所处区域正在经历强烈的沙尘天气。

    为应对沙尘天气导致的太阳翼发电能力降低及冬季极低的环境温度,按照设计方案和飞控策略,祝融号火星车已于5月18日转入休眠模式。预计今年12月前后,巡视区将进入初春季节,环境条件好转后,祝融号将恢复正常工作。在此期间,环绕器将继续开展遥感探测,并为火星车提供中继通信支持。

    探测成果:

    发现近期水活动迹象

    天问一号着陆火星和祝融号行驶火星一年多来,中国国家航天局已发布了十批天问一号科学探测数据。科学家通过对探测数据的研究,陆续发布了新的科学发现和科研成果。

    近日,中国科学院公布了一项研究成果——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刘洋团队在地质年代较为年轻的火星着陆区,发现了一种岩化的板状硬壳层,其富含含水硫酸盐等矿物,形成过程可能与地下水波动有关。

    火星是如何从一个“海洋星球”演变为“沙漠行星”的?火星的水环境演化过程是火星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据刘洋介绍,祝融号火星车着陆区位于年轻的亚马逊纪地层上——30亿年前至今的亚马逊纪是火星地质年代几个主要阶段的末期。已有的研究认为,火星在亚马逊纪时期气候寒冷干燥,液态水活动的范围和程度极其有限。

    利用祝融号火星车的探测数据,研究团队发现了岩化的板状硬壳层,其中富含含水硫酸盐等矿物。据推断,这些硬壳层可能是由地下水涌溢或者毛细作用蒸发结晶出的盐类矿物,胶结了火星土壤后经岩化作用形成。

    刘洋说,这一发现意味着火星在亚马逊纪时期的水活动可能比以前认为的更加活跃,祝融号着陆区以及火星北部平原的广泛区域可能含有大量以含水矿物形式存在的可利用水,可供未来载人火星探测的原位资源利用。这一发现,对理解火星的气候环境演化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行星探测:

    未来进行小行星探测及采样

    根据《2021中国的航天》白皮书显示,未来5年,中国将继续实施行星探测工程,发射小行星探测器、完成近地小行星采样,完成火星采样返回等关键技术攻关。

    根据规划,中国还将陆续实施天问二号、天问三号、天问四号等任务。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介绍,目前天问二号探测器已转入初样研制阶段,任务正在加快推进。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说,中国的深空探测会长期持续,“能走多快走多快,能走多远走多远”。后续的主要任务是对深远空间的小行星进行探测,希望能对小行星进行采样,成为拥有小行星样品的国家。

    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总设计师张荣桥说,小行星探测任务除了科学研究的意义之外,也将通过技术的递进式发展,为后续火星取样返回验证相关技术。

    火星取样返回可谓火星探测“皇冠上的明珠”,目前还没有国家做得到。张荣桥说,与月球采样返回相比,火星取样返回存在诸多难点——火星的“个头”比月球大得多,从火星上起飞返回需要更大的逃逸速度,这就要求火箭有更强的动力;火星表面存在大气,从火星表面起飞需要一整套适应火星大气环境的飞行产品及其控制系统;再加上往返火星路途遥远,火星环境恶劣,都增加了取样返回的难度。

    吴伟仁说,未来中国还准备进行太阳系其他行星的穿越探测,如对金星和威胁地球的近地小行星进行探测,实现对其预警、防御、处置等。

    中国行星探测工程是开放的,中国始终致力于在深空探测领域推进国际合作。在天问一号任务实施过程中,中国与有关国家和国际组织在测控支持、载荷研制、科学研究等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

    其中,中国与欧空局开展了工程技术合作,祝融号火星车与欧空局“火星快车”轨道器在轨中继通信试验取得成功;与奥地利、法国开展了科学载荷合作;设在阿根廷的深空站是中国首个海外深空测控站,为天问一号提供了测控支持;中国还与美国建立了火星探测器轨道数据交换机制,启动了小行星探测任务国际载荷搭载合作等。

    2022-05-26
  • 守护群众脚下安全 “井盖吃人”悲剧何时不再重演

    5月12日21时左右,在陕西西安未央区惠西村村口,一名3岁男童掉入下水道被冲走后失联。

    这样的窨井“吃人”事件并非个例。据不完全统计,仅在2019年,全国因窨井施工、管理、养护不当致人伤亡案件就多达155件,其中,造成16人死亡。

    整治问题井盖,也是多位全国人大代表关注的事情。近年来,多位人大代表针对窨井安全问题进行调研,并在全国人大会议上从依法严厉打击涉窨井盖刑事犯罪、加快数字化智能井盖服务系统全覆盖、推动统一窨井盖制造标准、建立完善窨井盖现代管理机制等角度提出建议,封堵“马路陷阱”,守护群众脚下安全。

    “井盖吃人”折射社会治理短板

    2018年12月,浙江省杭州市,孕妇任某某不慎掉入窨井身亡。

    2019年11月,湖南省娄底市,6岁男童掉进排污井被冲走,热心小伙在排污管里往返爬行400多米才将其救出。

    2020年4月,湖北省咸宁市,7岁男童放风筝时掉入下水道,经抢救无效死亡。

    ……

    近年来,“井盖吃人”事件屡屡发生。在一些全国人大代表看来,从表面来看,各类窨井盖存在的缺失、破损、下沉、凸出、松动等安全隐患,是导致“井盖吃人”的直接原因,但其背后有着深层次的问题——管理不当、责任缺失、智能化水平不高等基层社会治理能力的不足。

    全国人大代表、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工艺工程部新品试制装配工段工段长许燕妮直言,屡见报端的“井盖吃人”悲剧反映出社会治理和执法司法的短板。窨井盖治理涉及通讯、供水、排水、消防、电力、交通、物业、建设公司等多个权属部门。根据“谁所有、谁负责”的原则,窨井盖权属部门应落实窨井盖的维修、养护和管理责任。但权属部门之间缺乏统筹、衔接不畅,“各事各办”“推诿不办”“标准不一”时有发生,责任落实存有“真空地带”。

    除了多头管理的问题,智能化管理能力不足的问题也较为突出。全国人大代表、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港北区环境卫生管理所有偿服务大队副大队长林少群认为,数字化智能井盖服务系统全覆盖迫在眉睫,“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以及配套的通讯、供水、排水、交通等设施的不断完善,窨井盖已经遍布城市各个角落且数量庞大,难以实时获取窨井盖状态、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及快速解决问题”。

    检察机关督促整改隐患93万处

    井盖事关群众脚下安全,为更好解决窨井盖安全隐患问题,近年来相关部门和地方持续加大治理力度。

    2020年3月,最高人民检察院、最高人民法院、公安部联合制定《关于办理涉窨井盖相关刑事案件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依法惩治盗窃、破坏窨井盖以及相关职能部门失职渎职犯罪作出明确规定,指导司法机关准确认定涉窨井盖相关刑事犯罪。

    为进一步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安全建设,《意见》发布后,最高检紧跟着发出“四号检察建议”。这份检察建议向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出后,同时抄送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司法部、交通运输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国家能源局等相关单位。对此,最高检第二检察厅厅长元明指出,依法惩治涉窨井盖刑事犯罪,形成有力震慑,是推进窨井盖问题治理,促进检察建议刚性监督的重要举措之一。

    相关制度的完善和落实,使得群众脚下安全得到了切实维护。今年的最高检工作报告指出,2021年,检察机关持续落实“四号检察建议”,督促整改窨井安全隐患93万处,河南检察机关推动将窨井设施维护改造纳入全省十大重点民生实事。

    与此同时,相关部门和地方还通过开展窨井盖问题治理专项行动、出台窨井设施相关管理办法、进一步细化窨井盖管理标准、将窨井盖数据纳入数字化信息管理系统等方式,解决窨井盖所关涉的公共安全问题。

    广东省广州市制定了《广州市井盖设施管理办法》,对井盖设施的行政管理部门职责、维护管理责任主体进行了明确,并对井盖设施的日常维护、保护和应急处置全流程进行了规范。

    河南省印发了《河南省城市公共区域窨井盖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和《2021年窨井设施专项整治工作推进方案》,对年度任务进行了明确;编写了《河南省城市公共区域窨井设施治理提升技术导则(试行)》,为该省窨井设施治理提升和日常维护管理提供了技术保障。

    四川省大力开展问题窨井盖排查整治工作,组织动员管理人、产权人、使用人和属地相关单位,集中开展排查整治行动,全面排查缺失、破损、下沉、凸出、松动等各类窨井盖安全隐患和管理人不明等问题,建立了问题清单,进行集中整治。

    2021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6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加强窨井盖安全管理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到要切实扭转“重建设轻管理”观念,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和新技术应用,创新窨井盖安全管理模式。浙江、江苏、安徽等地充分运用5G、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逐步实现基于传感器和物联网的管理创新,提升窨井盖安全管理效率和水平。

    建立城市数字化智能井盖系统

    “今年,希望我提出的提高井具标准要求的建议能够得到采纳。”在2020年全国人大会议首场“代表通道”上,全国人大代表、山西省太原市市政公共设施管理处职工王润梅曾经许下了这样的心愿。

    王润梅在建议中提出,提高城市道路井具标准要求,安装智慧井盖防马路“陷阱”。城市内各行业之间井具应尽量统一规格,井具应具有防沉降、防盗窃、防响动功能,并安装井盖位移探测器、智能化监管系统等,逐步推进基于物联网的市政井盖管理系统。两年来,王润梅的这件建议得到了全国人大的重视,最高人民检察院也对这件建议进行了答复。更让她高兴的是,这件建议已经在一些城市得到了落实,井盖规格从30多种降到了4种。

    全国人大代表、中色(宁夏)东方集团副总经理、稀有金属特种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王东新也在关注窨井盖统一制造标准。从今年最高检工作报告中,王东新看到了检察机关对“小”井盖的“大”治理,“解决窨井‘吃人’问题后,下一步应着眼推动形成窨井盖统一制造标准”。

    多位全国人大代表建议,推动信息化、智能化建设,通过“智慧赋能”的方式解决窨井盖的安全隐患。

    “面对数量庞大的窨井盖,靠人工日常巡查和群众热线举报管理,难以及时、准确、全面掌握每个窨井盖的基本情况,在这种形势下,城市的数字化智能井盖服务系统急需全面覆盖。”林少群说。

    全国人大代表、广西壮族自治区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技术委员会副主任朱惠英认为,要加快推动建立完善窨井盖现代管理机制,权属单位共同细化城市智慧管网、综合管廊建设逐步推进方案。完善日常巡查、定期维护、全程监控、应急处置等协调工作规范,健全各权属单位之间信息共享与协调联动机制,为群众脚下安全多加一层防护网。

    2022-05-24
  • 求职先查雇主底细 当年轻人开始对雇主“反向背调”

    当年轻人开始对雇主“反向背调”……

    专家认为,此举使人岗匹配更加精准,有助于求职者职业发展,是重塑职场生态的一股新风

    本报记者陈曦



    应届毕业生乔林刚面试了某大厂,凭借事先收集的“情报”,他全程应对自如。然而,意向部门的面试官让他印象不佳,多方调查后,他果然在一份“互联网行业领导黑名单”上发现了对方的名字:此人经常打压下属,团队氛围压抑,新人负责“背锅”。乔林果断放弃了这个offer。

    乔林的“避坑”经历并不鲜见。当下,大批主体意识强烈的00后步入职场,他们不甘于被动接受公司的选拔和背景调查,而是主动出击,利用强大的信息网络对雇主展开“反向背调”。记者采访发现,比起大厂“光环”,年轻求职者更在意“气场合”“被尊重”,更关注领导风格、企业文化等软性指标……反过来,这股新风也正在重塑职场生态。

    “反向背调”为何受年轻人青睐?他们怎样调查雇主底细?企业如何做出反应?记者进行了采访调查。

    多维度为意向雇主“画像”

    将求职目标锁定在互联网行业后,乔林把闲暇时间都给了职场社交软件。“官方信息太空泛,鲜活的日常工作细节才有参考意义。”通过在职和离职员工的分享,他了解到哪些公司试用期待遇好,哪些公司晋升机制明朗,甚至还打探到一些企业架构调整的内幕。

    各种社交平台是他的“背调”神器。去年,一份名为《公司作息表》的共享文档广为流传,乔林从中了解到千余家热门企业不同岗位的作息安排,细化到午餐时间、有无周报等,他借此筛掉了两个加班严重的大厂团队,同时也补充了几条新数据进去。“以前这些只能听人力资源工作人员描绘,现在大家互帮互助,让信息流动起来,有效降低了试错成本。”

    法律专业毕业生胡康,把实习看作最直观的“反向背调”。“企业文化渗透在每一件小事中,体验过才知道是否契合。”几份实习带给胡康的,还有一群履历相当的伙伴,以及灵活可靠的消息网络。每当“背调”遇到瓶颈,他总能在实习群中找到答案。“我曾想通过暑期实习进入某心仪律所,一位已经入职的姐姐透露,最近项目多才大量招人,但留用名额极少。我及时打住,以免白白浪费时间。”

    对于在某普通高校学习金融的楚越来说,天眼查等商业信息服务平台是开展“背调”的主阵地,“被公开讨论的只有大企业,以我的学历背景很难进,而摸清小企业情况只能靠自己。”

    一方面,她会逐一分析注册信息、股权结构、投融资情况等资料,从而推测出公司规模和发展前景;另一方面,法律纠纷和行政处罚也是她关注的重点。“就像我们不会把黑历史写进简历,雇主也不会在公开宣传中自曝其短,‘反向背调’就是为了规避潜在风险。”

    从“被挑选”到双向奔赴

    教育部数据显示,2022年高校毕业生规模首次突破千万大关。在越来越激烈的就业竞争之下,“反向背调”何以日渐风行,甚至成为00后的求职标配?

    “00后心目中‘好工作’的标准正在发生变化。”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研究中心主任王霆分析称,作为互联网原住民,新生代求职者思想特征鲜明,崇尚宽松自由的环境,追求更具创造力的岗位,而这些“非传统因素”只能靠“背调”去印证。“在大数据的加持下,这个目标可以凭借强大的信息检索能力来实现。”

    虽然早就听说过“反向背调”,但乔林一直有些不解。在他看来,求职是一场“双向奔赴”,背景调查也无需区分“正向”和“反向”。

    除了筛选公司,充分的“背调”还让楚越在面试中化被动为主动。在一家民企接受总裁面试时,她着眼于该公司刚开拓的一项新业务,抛出一个角度巧妙的问题,让对方眼前一亮。

    胡康觉得,“反向背调”的过程,也是自我探索的过程。“起初职业规划是模糊的,在先后体验了各大律所、法检系统、公司法务之后,我才渐渐明确自己想做一名律师。这段经历让我学会结合自身特质去衡量一份工作,也让我真正走出象牙塔,开始为自己负责。”

    “‘反向背调’的兴起,是就业市场更加成熟的表现,这将进一步提升双向选择的效率和成功率。”王霆说,对企业来说,求职者基于“背调”做出的理性选择,使人岗匹配更加精准,降低了招聘成本。从长远计,无论对于年轻人的职业发展,还是劳动关系和谐稳定,“反向背调”都大有裨益。

    推动职场环境进一步完善

    重视自身权益、不迷恋大厂“光环”、旗帜鲜明反对无效加班……以“反向背调”为起点,年轻求职者正用个性化的方式,按照自己的期待,重新塑造职场面貌。

    据胡康回忆,实习时他曾碰到一位热衷于搞团建的领导,但所谓团建实则把大家拉到酒店变相加班。实习结束前最后一次团建,当公司统计参与人数时,一位实习生在群内明确拒绝,其他人纷纷附和。后来该公司秋招时,同期的二十几名实习生都没有再投简历。

    “从取消大小周到告别996,改变正在发生。”某互联网公司人力资源工作人员高桐桐向记者介绍,为回应求职者的“反向背调”需求,不少企业也在主动打破屏障,让信息更加公开透明。例如,通过“企业开放日”,邀请应届生提前感受公司氛围;在宣讲会上,请刚入职的员工分享工作状态,并组建校招微信群,由人事专员解疑释惑。

    “‘反向背调’十分必要,但求职者也要审慎把握。”王霆提示,在社交媒体上,一些匿名信息真假难辨,很多观点带有浓厚的主观色彩,甚至是单纯的情绪宣泄,如离职员工的负面吐槽。求职者要提高甄别能力、扩充信源,不能照单全收。

    王霆建议,在“背调”过程中,不能被海量信息牵着鼻子走,要抓住关键。“首先应关注雇主的品牌,以及背后体现的价值观,如是否重视人才,是否有社会责任。在价值观一致的基础上,再依据所掌握的可靠信息,对未来的发展预期和职业通道做出推断,而不是单纯以薪资水平、工作强度来衡量一个岗位。”

    2022-05-23
  • 四川雅安市汉源县发生4.8级地震 震源深度20千米

    中新网5月20日电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5月20日8时36分在四川雅安市汉源县(北纬29.67度,东经102.48度)发生4.8级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

    2022-05-20

  • 首 页  上一页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下一页    尾 页  

    版权声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 8629 6259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696号 蒙ICP备160010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