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餐饮消费热情高 上半年增超两成

    行业呈现向好态势,经营主体信心恢复

    餐饮消费热情高上半年增超两成

    核心阅读

    商圈消费火热,扶持政策助力,新店持续拓展……今年上半年,餐饮收入24329亿元,增长21.4%,餐饮业经营主体信心持续恢复。面向未来,随着助企惠企服务不断优化,经营主体着眼提升产品和服务品质,餐饮消费潜力还将被进一步激发,为经济增长注入更多活力。

    江苏南京秦淮河畔。夜晚的夫子庙灯火璀璨,街边食肆人头攒动。“虽然还要等位几十号,但看看风景,时间也就差不多了。”上海市民王诚暑期带孩子到南京游玩,特地到夫子庙美食街“打卡”。

    山西太原万达广场。工作日午休时段,商场里的餐厅基本都是满座状态。“夏天来吃水煮鱼的顾客很多,门店翻台率高,遇到节假日排队等位是常态。”一家水煮鱼餐厅的工作人员周雅丽说。

    上半年,餐饮消费呈现加快恢复向好态势,餐饮业经营主体信心持续恢复。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7588亿元,同比增长8.2%,其中餐饮收入24329亿元,增长21.4%。

    市场火热,消费者与商家双向奔赴

    放眼各地,城市烟火气正旺。南京新街口、成都春熙路、重庆观音桥和解放碑、深圳会展中心、上海五角场、武汉江汉路等商圈餐饮消费火热。美团数据显示,上半年,深圳会展中心、武汉江汉路步行街、重庆解放碑等商圈堂食订单量增速均超50%,上海五角场地区订单量增速更是超过180%。

    “上半年餐饮市场火热是一场消费者和商家的双向奔赴。”天眼查数据研究院高级分析师陈倞说,“从需求端来看,消费者餐饮消费热情较高,尤其在节假日等时间节点,纷纷走进餐厅,与家人朋友享受美食时光。从供给端来看,多数商家更加务实,深度拓展产品、服务,改善消费体验,让消费者更愿意消费。”

    ——出行旅游增多带动餐饮消费。

    上半年,国内旅游总人次23.84亿,同比增长63.9%,实现国内旅游收入2.3万亿元,同比增长95.9%。居民旅游需求得到集中释放,旅游出行大幅增加,带动餐饮消费持续扩大。

    “今年商务出行、文旅出行等消费场景逐步恢复,尤其二季度以来,国内旅游需求旺盛,酒店入住率大幅提高,带动了相关的餐饮消费。”华住集团公关副总裁周艳介绍,一季度该集团入住率达75.6%,二季度入住率达81.8%,同比均有较大增长。

    ——高性价比大众餐饮更受欢迎。

    “实惠”“好吃”是某点评APP上消费者对“老绥元烧麦”的评价关键词。“今年我们切实感受到了客流量的增加。比如呼和浩特市火车站一个80平方米的小店,之前日均接待顾客200人左右,现在最高日接待量能达到450人。”内蒙古老绥元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韩军说。

    中国饭店协会副会长金勇介绍,调研显示,餐饮消费市场复苏火热,同时,广大消费者也更讲求实惠,这给高性价比的大众餐饮带来了市场机遇。

    ——品质和服务提升吸引更多消费者。

    5月,粤菜品牌广州酒家上海首店开门迎客。岭南清香爽皮鸡、各式广府点心等菜品制作精心,岭南窗花、广彩广绣、园林观景营造沉浸式就餐环境,让宾客在上海感受到广州的氛围。广州酒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徐伟兵介绍,抓住品质和服务,上半年集团餐饮业务营收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

    专家表示,餐饮行业市场竞争激烈,企业应牢牢守住食品安全底线,打造扎实的供应链体系,不断提升产品和服务品质,才能保证持续发展。

    政策扶持,多地举办促销活动

    手抓羊肉、炕锅羊排、牛羊肉串……在青海格尔木举行的首届“瑶池杯”昆仑美食节上,不仅有独具风味的高原特色美食,还有来自各地的60多家小吃。

    珠宝街、阳门里、滨湖大道……不久前,江西南昌推出“品味夜洪城”美食打卡地图,吸引居民和游客走进街头的“深夜食堂”。

    正餐、小吃、烩面、茶饮……河南郑州开启第四届“醉美·夜郑州”消费季品牌餐饮消费券发放活动,累计发放各类美食消费券300万元。

    举办美食节、发展夜经济、发放消费券……今年以来,全国多地积极出台举措促进餐饮消费,收效明显。

    在政府出台促消费举措的同时,购物商圈联合网络平台、商业银行等共同发力,形成拉动餐饮消费的强大合力。

    北京朝阳区合生汇购物中心积极响应当地政府“繁荣夜间经济”的号召,打造“深夜食堂”系列活动。5月至10月初,购物中心每周五六延长营业时间至24点,同时联动网约车平台,为起始站或目的地为合生汇的乘客提供满减服务,提升消费者到店就餐体验。此外,购物中心还联动多家银行为消费者提供就餐团购优惠,促进消费活力进一步释放。

    该购物中心餐饮商户大树餐厅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得益于一系列促消费政策,线下消费场景快速恢复,到店客流大幅增加,我们也配合推出了打卡送甜点等活动。”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恢复和扩大消费措施的通知,明确提出“扩大餐饮服务消费。倡导健康餐饮消费、反对餐饮浪费,支持各地举办美食节,打造特色美食街区,开展餐饮促消费活动。因地制宜优化餐饮场所延长营业时间相关规定”。

    金勇认为,政府出台的各类举措对消费的拉动作用十分明显,随着各项政策效果逐步显现,线上线下经济活动不断发力,餐饮行业恢复和扩大消费有望进一步提高。

    着眼未来,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河南洛阳、广西北海、云南大理……上半年,喜茶开出新城首店的城市在160个以上。喜茶江西赣州万象城店区域经理周薇介绍:“餐饮市场复苏让我们更有信心开拓新市场。目前全国门店总数突破2000家,覆盖240余座城市。”

    “广东省推出一系列政府扶持资金,帮助餐饮企业渡过难关。近年来,集团餐饮业务的拓展中心主要集中在大湾区及华东地区,上海、长沙、广州、深圳、佛山都有新店开业。此外我们也加速在其他重点城市布局拓店。”徐伟兵介绍。

    上半年,受益于消费复苏、政策扶持,餐饮行业信心增强,很多餐饮企业加速布局开店。天眼查数据显示,1—6月餐饮业新增注册企业167.6万余家,与2022年同期相比上涨23.4%。其中,北京市1—6月餐饮业新增注册企业7610余家,与2022年同期相比上涨63%。

    金勇认为,上半年,餐饮行业开新店的势头比较猛,出现部分商家靠打价格战为新店揽客的现象。下半年,餐饮企业投资将更多回归理性,市场可能会出现优胜劣汰,餐饮企业还要在节能降耗、提升品质等方面修炼内功,才能稳步发展。

    此外,在餐饮消费潜力逐步释放的过程中,餐饮企业也面临着原材料成本上升、一线员工流动性大、客户消费动能有待提升等问题。

    专家建议,未来,政府部门还应进一步强化助企惠企服务,优化行业营商环境。通过优化准入服务,开通“绿色通道”,助力餐饮企业发展;通过发放消费券、举办美食节等促消费活动持续提振消费信心,促进行业发展,吸引更多从业者加入餐饮行业。

    2023-08-04
  • 国家防总针对台风“卡努”启动防汛防台风四级应急响应

    新华社北京8月2日电(记者周圆、王聿昊)国家防总于8月2日15时针对今年第6号台风“卡努”启动防汛防台风四级应急响应,向福建、浙江和太湖流域防汛抗旱指挥部下发通知,并派出工作组赴浙江协助指导防台风工作。

    国家防总办公室、应急管理部2日组织会商调度,与自然资源部、水利部、中国气象局联合会商研判,视频连线北京、天津、河北、吉林、河南等省份防办,研判防汛防灾形势,安排部署重点地区防汛救灾工作。

    会商指出,当前正处于防汛救灾工作的关键时期、紧要阶段。海河流域洪水还在向中下游演进,河道行洪、堤防防守等面临较大压力。东北地区迎来新一轮强降雨,吉林、黑龙江等地部分地区大到暴雨,局地大暴雨。加之台风“卡努”路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进一步增大,防汛防台风形势依然复杂严峻。

    会商要求,清醒认识今年雨情风情汛情的极端特殊性,全面落实防汛救灾主体责任。做好海河流域抗洪抢险救灾各项工作,继续全力搜救失联、被困人员,妥善转移安置受灾群众,保障救援人员物资运输和受灾群众基本生活。立足最不利情形,全面做好东北地区强降雨过程的防范应对。密切监视台风发展变化,全面做好台风登陆或影响的各项准备。

    据悉,应急管理部会同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2日紧急调拨1万件家庭应急包,支持河北省做好受灾群众紧急转移安置工作。国家消防救援局启动消防救援队伍跨区域增援预案,调派山东省消防救援总队500名消防救援人员、76艘舟艇增援河北,同时派出水域救援专家组赴河北涿州指导救援工作。

    此外,截至2日15时30分,各类社会应急力量共向河北省社会应急力量现场协调机制报备153支队伍1677人、救援车辆331辆、救援舟艇271艘,已救援转运10650余人。

    2023-08-03
  • 综述:“港车北上”满月 大湾区互联互通再添动能

    新华社香港8月1日电题:“港车北上”满月大湾区互联互通再添动能

    新华社记者梁文佳

    人员往来便利化、消费规模扩大……越来越多的香港市民通过“港车北上”,以“人车自由行”的全新跨境出行方式,实现了跨越伶仃洋的“双向奔赴”,粤港澳大湾区互联互通再添发展动能。

    7月1日零时起,“港车北上”正式实施,符合条件的香港机动车车主在香港预约通关获准后,即可畅享粤港澳大湾区的出行便利。据统计,香港单牌车经港珠澳大桥通关总量呈阶梯式增长,截至7月31日17时,“港车北上”经港珠澳大桥通关车辆超过6800辆次。

    香港车主对“港车北上”反应积极踊跃,目前“港车北上”的整体运转有序畅顺。香港特区政府运输署数据显示,截至7月27日,“港车北上”申请已突破万宗,当中约3800名申请人已完成所有申请程序并获发封闭道路通行许可证。7月31日,“港车北上”也已开启第六轮抽签申请。

    快捷的出行方式和高效的通关环境,吸引越来越多香港市民以自驾方式经港珠澳大桥往返广东省进行短期商务、探亲或旅游。

    社交平台上相继出现关于“港车北上”的资讯分享群组,活跃度很高。即将去内地的车主对申请、验车、保险等环节求解答疑;去过内地的车主则热衷分享自己的自驾游攻略和驾车体验等。

    短短一个月内,香港车主江先生就已通过“港车北上”2次往返粤港两地。他表示,从首轮递交申请到最终完成所有程序,只用了2周左右的时间。“自己开车出行更加自由,而且经港珠澳大桥过关只需要几分钟,通关更快、效率更高。”江先生说。

    “‘港车北上’方便了一家人的出行,平时周末可以带着家人去珠海逛一逛,感受不一样的城市风光。”香港车主钟先生说。由于“港车北上”规定每次进入内地最长可以连续停留30天,他表示,这也为自己在大湾区内地城市的商业投资提供了利好条件。

    为保障“港车北上”顺利实施,粤港两地在此期间不断完善各个流程环节,持续优化两地交通体验,提供便利、高效的配套保障服务。

    港珠澳大桥口岸优化车辆备案管理,完善车辆疏导,升级口岸查验系统,提升口岸边检通关效率。同时,珠海、深圳等地多间停车场已完成港澳单牌车自动识别系统、智能支付系统的升级改造,为港澳单牌车提供便捷的停车服务。

    作为提供跨境车辆检验服务的机构,中国检验有限公司(中检)汽车检验中心自6月1日正式开放“港车北上”申请。截至7月27日,已累计验车3842辆。

    中国检验有限公司副总裁周明辉表示,中检汽车检验中心有充足的检验容量满足香港车主的需求,目前所有预约成功的“港车北上”车辆可随到随检,验车流程20分钟左右即可完成,保持着较高的验车效率。

    中国香港汽车会6月起开设“港车北上”驾驶课程,并推出“驾湾通”App,帮助香港车主熟悉“北上”前的准备、口岸出入境的方式、掌握两地驾驶时的异同,以及遇上事故的处理方法等。

    “我们与广东省汽车救援中心签订合作协议,随时为香港车主提供24小时紧急支援。”中国香港汽车会会长李耀培说,“港车北上”有利于粤港澳大湾区的进一步互联互通。

    “‘港车北上’进一步打通了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经脉,推动了香港深度融入粤港澳大湾区‘一小时生活圈’。随着取得通关资格的香港车主越来越多,未来大湾区的联系将更加紧密。”香港特区立法会议员陈恒镔说。

    2023-08-02
  • 五部门开展“一链一策一批”中小微企业融资促进行动

    新华社北京8月1日电记者8月1日从工业和信息化部获悉,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证监会、财政部等五部门发布《关于开展“一链一策一批”中小微企业融资促进行动的通知》,要求围绕制造业重点产业链,建立“政府—企业—金融机构”对接协作机制,鼓励金融机构结合产业链特点,立足业务特长,“一链一策”提供有针对性的多元化金融支持举措。

    通知明确,选择重点产业链,构建融资促进生态。依托产业链龙头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等重点企业,进一步梳理一批在产业链上发挥强链补链稳链作用的优质中小微企业,列出融资需求清单。

    各地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联合金融机构、数字化服务平台、中小企业公共服务机构、公共服务示范平台等,组成专门服务团队。针对重点产业链,深入园区、集群、企业,对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答疑解惑”。

    通知明确了优化授信服务策略、完善融资增信策略等一系列举措。在优化上市培育策略方面,提出各地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结合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工作,摸排链上中小微企业上市意愿、经营情况等,建立上市企业后备库。

    2023-08-02
  • 两部门紧急预拨1.1亿元资金 支持京津冀地区做好防汛救灾工作

    针对近期京津冀地区暴雨洪涝灾害,8月1日,财政部、应急管理部紧急预拨1.1亿元中央自然灾害救灾资金,支持三省、市做好防汛救灾工作,由地方统筹用于应急抢险救援和受灾群众救助,重点做好搜救转移安置受灾人员、排危除险等应急处置、开展次生灾害隐患排查和应急整治、倒损民房修复等工作。

    财政部要求三省、市省级财政部门及时下拨中央财政补助资金,切实加强资金监管,充分发挥资金效益,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记者田琪永)

    2023-08-01
  • 实现由重点整治到系统治理的重大转变(人民观点) ——生态文明建设从理论到实践的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②

    生态是统一的自然系统,是相互依存、紧密联系的有机链条,必须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

    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由重点整治到系统治理的重大转变,体现的是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的深刻转变

    治理水土流失是一道世界性难题。山水相连,林草相伴,田土相依,千头万绪,何处发力?面对这块“硬骨头”,山东省五莲县破板岩、填新土、建水源,打响治山治水攻坚战,总结出“源头在治山,重点是增绿,关键要蓄水”的治理经验。今天,在长期实践探索基础上,我国形成了一条以小流域为单元,工程、植物、耕作措施相结合,山水林田路村综合治理的技术路线,有效应对了水土流失带来的挑战,成为坚持系统治理、科学治理的生动注脚。

    生态是统一的自然系统,是相互依存、紧密联系的有机链条,必须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全面总结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强调“我们从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入手,注重点面结合、标本兼治,实现由重点整治到系统治理的重大转变”。

    突出重点、带动全局,把握好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是坚持系统观念的题中应有之义。位于黄河“几字弯”顶部的乌梁素海,是我国北方多个生态功能交汇区,是控制京津风沙源的天然生态屏障。今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里考察时强调,“乌梁素海治理和保护的方向是明确的,要用心治理、精心呵护,一以贯之、久久为功”。党的十八大以来,从开展秦岭北麓违规建别墅问题专项整治工作,到集中整治滇池沿岸违规违建问题;从内蒙古“一湖两海”重现生机,到祁连山生态保护由乱到治;从查处一批破坏生态环境的重大典型案件,到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我们聚焦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坚持重点攻坚、以点带面,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让老百姓实实在在感受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

    生态环境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统筹考虑环境要素的复杂性、生态系统的完整性、自然地理单元的连续性、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长江之上,一艘艘执法船如利剑般穿入茫茫江流,水政、公安、海事执法人员仔细搜寻着每一处浅滩、水汊……这是不久前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牵头组织的打击长江非法采砂行动的一幕。近年来,跨部门、跨区域治砂管砂合作范围和力度不断加大,鄂赣湘三省共同签署“一江两湖”系统治理合作协议,长江委会同流域19个省级河长办建立长江流域河湖长制协作机制……长江流域已初步形成流域统筹、区域协同、部门联动的长江大保护新格局。新时代以来,正是坚持和运用系统观念,更加注重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生态环境保护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中华大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

    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由重点整治到系统治理的重大转变,体现的是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的深刻转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系统观念是具有基础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面向未来,我们要处理好重点攻坚和协同治理的关系,坚持系统观念,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对突出生态环境问题采取有力措施,以重点突破带动全局工作提升,同时强化目标协同、多污染物控制协同、部门协同、区域协同、政策协同,不断增强各项工作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要统筹兼顾,推动局部和全局相协调、治标和治本相贯通、当前和长远相结合,既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又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文明建设。

    盛夏时节,位于西藏自治区境内的雅尼国家湿地公园里,迂曲回环的尼洋河波光粼粼,河中的沙洲绿树蓬勃盎然。从荒草滩到鸟掠芳洲的公园,雅尼湿地的变化,离不开系统治理、科学治理。新征程上,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始终坚持系统观念,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就一定能建成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中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2023-07-31
  • 把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促进共同富裕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全过程 ——习近平总书记四川和陕西汉中考察重要讲话引发热烈反响

    7月25日至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考察并作重要讲话。7月29日返京途中,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汉中考察并作重要讲话。

    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在广大干部群众中引发热烈反响。大家表示,要认真学习领会、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牢牢把握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牢牢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和本质要求,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把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促进共同富裕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全过程,深入推进发展方式、发展动力、发展领域、发展质量变革,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要进一步从全国大局把握自身的战略地位和战略使命,立足本地实际,明确发展思路和主攻方向,锻长板、补短板,努力在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进乡村振兴、加强生态环境治理等方面实现新突破。要发挥好博物馆保护、传承、研究、展示人类文明的重要作用,守护好中华文脉,并让文物活起来,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力。生态公园建设要顺应自然,加强湿地生态系统的整体性保护和系统性修复,促进生态保护同生产生活相互融合,努力建设环境优美、绿色低碳、宜居宜游的生态城市。

    必须依靠创新特别是科技创新实现动力变革和动能转换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以科技创新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是大势所趋,也是高质量发展的迫切要求,必须依靠创新特别是科技创新实现动力变革和动能转换。

    “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我们要着力完善科技创新体系,优化创新资源布局,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渠道,以更大力度依靠创新特别是科技创新实现动力变革和动能转换。”四川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科技创新局局长宋大勇表示。

    西南交通大学近年来持续推进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混合所有制改革。“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我们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进一步激发科研人员内生动力,降低技术要素进入市场的交易成本,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提供更多创新方案。”西南交通大学党委书记余敏明说。

    “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更加坚定了我们创新超越、产业报国的信心和决心。”四川长虹电子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人工智能实验室首席科学家展华益表示,要始终走在科技创新前沿,以关键技术突破推动产业升级。

    “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我们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化科技创新资源集聚和转化功能,聚力服务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四川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四川省科技厅厅长吴群刚说,下一步将着力打通科技成果迈出实验室的“最初一公里”和走进生产线的“最后一公里”,加快把科技创新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优势。

    在国家发展大局特别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发挥战略腹地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四川是我国发展的战略腹地,在国家发展大局特别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具有独特而重要的地位。

    “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我们要依托制造业的独特优势,积极服务国家产业链供应链安全,高质量对接东部沿海地区产业新布局。”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厅长翟刚说,要把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主攻方向,着力增强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推动战略科技资源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全面实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行动。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科学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促进水风光氢天然气等多能互补发展。”四川省能源局局长梁武湖说,“我们将加大力度建设多能互补的重点电源项目和互联互济的重要电网工程,加快能源结构调整优化。”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副所长虞洪表示,作为我国发展的战略腹地,四川有责任也有能力强化粮食和战略性矿产资源等生产供应,打造保障国家重要初级产品供给战略基地。

    “我们要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川渝一盘棋’,进一步深化川渝全方位合作、促进区域协同发展,强化经济承载和辐射带动功能、创新资源集聚和转化功能、改革集成和开放门户功能、人口吸纳和综合服务功能,构筑向西开放战略高地和参与国际竞争新基地。”四川省发展改革委主任代永波说。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把乡村振兴摆在治蜀兴川的突出位置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把乡村振兴摆在治蜀兴川的突出位置,更好扛起粮食、生猪、油料等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责任。

    作为全国13个粮食主产省份之一,四川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重任在肩。“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我们要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更好扛起粮食、生猪、油料等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责任。”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厅长徐芝文表示,要立足多产粮、产好粮,抓住种子和耕地两个要害,加速良田、良机、良种、良法、良制“五良融合”,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

    四川省巴中市近年来把乡村振兴摆在突出位置,以产业园区、田园景区、新型社区“三区同建”作为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抓手。“我们要认真学习运用浙江‘千万工程’经验,统筹生产、生态、生活空间布局,推动园区、景区、社区同步规划建设,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巴中市副市长何金虎说。

    四川省德阳市中江县土地流转面积占承包耕地面积42%。“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我们要严守农村宅基地改革底线和耕地保护红线,强化属地管理责任,加强动态巡查,把住土地流转关,坚决遏制各类耕地‘非农化’。”中江县农业农村局局长许世顺表示。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城乡统筹,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城乡均等化。”四川省攀枝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刘敏表示,将持续织密织细社会保障服务网,重点向农村地区布局服务站点,扩大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参保率,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把生态文明建设这篇大文章做好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四川是长江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地、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补给区,也是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重点地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这篇大文章做好。

    “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我们要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强化国土空间管控和负面清单管理,严格落实自然保护地、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制度,不断擦亮巴山蜀水生态底色。”四川省自然资源厅副厅长邓斌表示。

    四川是森林草原湿地资源大省,现有各类自然保护地478个。“我们要高质量建设大熊猫国家公园,推行草原森林河流湖泊湿地休养生息,强化重要自然生态系统、自然遗迹、自然景观和生物多样性的系统性保护,加快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四川省林草局局长李天满说。

    “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我们要加快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培育新型储能、稀土新材料、氢能综合利用等产业,重点推动数字化转型和绿色产业体系建设。”四川省乐山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局长唐代祥说。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我们要扎实推进翠云廊古柏全面系统保护、依法科学管理,持续推行各级相关领导干部离任‘古柏交接’机制,全力以赴把古树名木保护好。”四川省广元市林业局局长李国建表示。

    健全应急管理体系,加强应急力量建设,形成长效机制,系统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四川是自然灾害频发之地,要健全应急管理体系,加强应急力量建设,形成长效机制,系统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我们要切实把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到第一位,全面落实防汛救灾主体责任,统筹抓好防汛、抗旱和蓄水保供工作,努力将各类损失降到最低。”四川省水利厅厅长郭亨孝表示。

    7月26日以来,四川省泸州市叙永县水尾镇受上游强降雨影响,大同河水尾段水位快速上升。“我们第一时间启动防汛应急响应,镇村干部迅速组织人员转移。”水尾镇党委书记柯明财说,要时刻把责任扛在肩上,构建起镇村网格化管理的立体式防汛责任体系,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四川省应急管理厅厅长夏凤俭表示,要压紧压实各方安全生产责任,深化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行动,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同时要加强灾害风险源头防范治理,强化研判预警和应急响应,系统提升地震、水灾、火灾、旱灾、泥石流等方面防灾抗灾救灾能力,不断提高应急处置保障水平。

    对主题教育的实效进行科学、客观评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第一批主题教育只剩下一个多月时间,各级党组织要落实党中央部署,善始善终、慎终如始,务求实效。要对主题教育的实效进行科学、客观评估。

    “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我们进一步明确了工作重点和努力方向。”四川省委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表示,要以高度政治责任感做好评估工作,坚持用事实说话、开门抓评估、让群众评价,全面检验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和干部队伍教育整顿等成效。

    四川省教育厅厅长余孝其说:“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我们将结合基础教育均衡发展、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等方面情况,扎实开展好主题教育实效评估。”

    “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我们要组织党员干部深入检视问题,分析根源,对症下药,切实改出实效,进一步完善防止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机制。”四川省成都市委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表示。

    四川省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廖仁松说:“我们要建立健全相关工作机制,督促党员干部结合学查改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确保开好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和基层党组织组织生活会。”

    抓好汉江流域历史文化传承和生态保护

    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心汉江流域历史文化传承和生态保护。7月29日,在返京途中,总书记走下列车,参观考察了陕西省汉中市博物馆和天汉湿地公园。

    “‘要发挥好博物馆保护、传承、研究、展示人类文明的重要作用,守护好中华文脉,并让文物活起来,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力。’习近平总书记的勉励对我们文博工作者是极大的鼓舞。”汉中市博物馆馆长卢辉说,要扎实开展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深入挖掘研究阐释文物的多重价值内涵,让文物保护成果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高品质生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汉中藤编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久负盛名,要发展壮大特色产业,更好带动群众增收致富。这让我们汉中藤编从业者增添了同乡亲们一起增收致富的信心。”陕西良顺匠心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凌凯说,“要让汉中藤编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活起来、火起来,用条条青藤编织出宽阔致富路。”

    “总书记点赞了汉中藤编,让我这个老藤编人心里特别激动。”在家门口一家藤编加工厂工作的汉中市南郑区黄官镇水井村村民屈玲玉说,“每月收入3000多元,日子越过越有劲头。”

    “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我们要统筹推进生态保护、减污降碳、绿色发展,不断拓宽绿水青山转化金山银山的路径。”汉中市生态环境局局长吴辉表示。

    汉江及其支流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主要水源汇集区和供给地,保护好这一区域的湿地资源责任重大、意义深远。“我们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打造水清岸绿、堤固城安、城水相依的幸福河湖新风貌,促进生态保护同生产生活相互融合,努力建设环境优美、绿色低碳、宜居宜游的生态城市。”汉中市委书记张烨说,要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强化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保护,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上”。

    2023-07-31
  • 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开展第26届 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活动的通知

    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开展第26届






    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活动的通知



    教语用函〔2023〕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语委、党委宣传部、民(宗)委(厅、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局)、文化和旅游厅(局)、广播电视局、团委,各战区联合参谋部、各军兵种参谋部(战勤部)、军委机关事务管理总局综合局、军事科学院科研部、国防大学教育训练部、国防科技大学教育训练部、武警部队参谋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语委、党委宣传部、民宗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文化体育广电和旅游局、商务局、团委,部属各高等学校、部省合建各高等学校:

    经国务院批准,自1998年起,每年9月第三周为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以下简称推普周)。经研究,定于2023年9月11日至17日举办第26届推普周。为做好本届推普周相关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语言文化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服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传承弘扬中华优秀语言文化,在全社会营造学习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浓厚氛围,推动新时代语言文字事业高质量发展。

    二、活动主题

    推广普通话,奋进新征程。

    本届推普周将紧紧围绕宣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的战略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守正创新,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创新开展特色分明、形式多样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工作,宣传展示推普工作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服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所取得的重大成效,引领社会各方面形成推普强大合力,推进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取得新发展新成绩。

    三、活动内容

    (一)组织开展全国性宣传活动。全国推普周领导小组九部门将会同青海省人民政府在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组织开展全国推普周开幕式重点活动,同时赴有关地区调研、观摩。全国推普周领导小组九部门将分别在本系统内开展推普主题宣传活动(活动清单见附件),并结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工作表彰,对推普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开展持续宣传报道。

    (二)指导开展地方性宣传活动。各省级语言文字工作部门要加强推普宣传力度,推出1—2个重点活动城市(地区),精心设计特色亮点活动。各级教育、语言文字、宣传、民族、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文化和旅游、广播电视、共青团等部门及军队相关单位,要紧扣本届推普周主题,组织开展具有行业特色的宣传活动。各地要充分发挥各级各类学校的主阵地作用、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的示范带动辐射作用,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

    (三)创新开展特色宣传活动。各地各部门要充分发挥推普周整合引领作用,将推普周宣传活动与日常工作有机融合,完善推普长效机制,促进推普工作的广泛性、持续性、实效性。要结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工作表彰,突出基层代表和一线经验,对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推普典型事迹开展宣传报道,讲好新时代推普故事。要聚焦数字赋能,充分利用数字化、信息化手段,积极开展线上线下宣传活动,开辟推普新领域新赛道。

    全国推普周领导小组办公室(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将继续制作推普周宣传海报、公益广告等宣传品(电子版将在教育部政府门户网站刊载),并组织征集推普宣传创意设计。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省级教育(语言文字工作)部门要高度重视推普周有关工作,同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紧密结合,科学精准制定推普周活动方案,会同有关部门积极组织实施。各省活动方案和活动总结(含文字、图片、活动亮点、典型案例等)请分别于2023年8月15日前、9月30日前报送全国推普周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强化宣传引导。各地教育和语言文字工作部门要积极会同宣传部门、广电部门,大力宣传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重要意义和推普工作的具体举措、实际成效,凝聚起社会广泛共识和力量。创新宣传形式,丰富宣传内容,整合宣传力量,吸引更多群众参与推普工作,提升宣传集聚效应。

    (三)严守各项要求。各地各单位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举办简约、精彩、创新的推普宣传活动。要力戒形式主义,防止盆景式、一阵风式活动,推动推普工作走心走实。要制定安全应急预案,加强风险防范,确保推普周各项活动安全平稳有序。

    联系人: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耿宏莉吴江军

    联系电话:010-66097122,66097040;传真:010-66096681

    电子邮箱:xuanjiaochumoe.edu.cn

    附件:2023年全国推普周领导小组九部门主题宣传活动


    教育部国家语委中央宣传部






    国家民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文化和旅游部







    广电总局中央军委训练管理部共青团中央







    2023年7月4日


    附件

    2023年全国推普周领导小组九部门

    主题宣传活动清单

    1.教育部、国家语委牵头组织举办全国推普周开幕式重点活动;制发宣传海报、公益广告、宣传片;持续开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工作表彰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宣传并汇编案例集;实施“典耀中华”主题读书行动;组织开展纪念《汉语拼音方案》颁布65周年系列活动;开展系列融媒体推普宣传活动;指导举办推普助力乡村振兴研讨会、2023海峡两岸与港澳大学生汉字创意大会优秀作品展等。

    2.中央宣传部推动中央媒体积极宣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典型事迹,突出基层代表和一线经验。

    3.国家民委组织全国民委系统开展“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宣传活动。

    4.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指导地方开展“普通话+职业技能”培训。

    5.文化和旅游部依托各级公共图书馆、文化场馆,开展经典诵读、全民阅读、推普讲座等系列活动。

    6.广电总局发挥行业引领作用,组织全国各级广播电视媒体和网络视听平台在推普周期间开展集中宣传。

    7.中央军委训练管理部组织开展“新兵推普训练营”主题宣传活动,抓好新入伍士兵的普通话学习教育。

    8.共青团中央组织全国青年学生积极参加“推普助力乡村振兴”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开展“携手普通话,青春实践行”青年志愿者推普进社区活动。

    2023-07-28
  • 向世界奉献一场独具魅力别样精彩的青春盛会 ——热烈祝贺第三十一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开幕

    盛夏的蓉城,郁郁葱葱,生机勃发。7月28日晚,第三十一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在四川省成都市隆重开幕。这是党的二十大后我国举办的首个重大国际体育赛事。来自世界各地的大学生运动员相聚于此,共赴青春之约、共谱青春华章。

    体育承载着国家民族强盛的梦想,青年代表着未来和希望。大运会是规模仅次于奥运会的综合性世界运动会,代表世界大学生最高竞技水平,举办60多年来,见证了一个又一个顽强拼搏、奋勇争先的精彩瞬间,记录了一段又一段超越自我、实现梦想的青春故事。成都大运会致力打造公平竞技、沟通交流、增进了解、发展友谊的平台,必将向世界奉献一场独具魅力、别样精彩的青春盛会。

    这是一次来之不易的大运盛会。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四川省和成都市努力克服疫情等不利因素影响,因势而动,攻坚克难,有力有序推动各项筹备工作。从品质卓越的场馆设施,到温馨舒适的大运村;从兢兢业业的赛会志愿者,到丰富多彩的文体交流活动……美丽的成都,向世界敞开怀抱。按照“简约、安全、精彩”的办赛要求,成都大运会不仅将呈现一届具有中国特色、彰显时代风采、展现巴蜀韵味的体育盛会,也将让世界再次看到一个阳光、富强、开放、充满希望的新时代中国。

    “成都成就梦想”,奋斗创造佳绩。习近平总书记曾深情寄语运动员:“人生能有几回搏,拼搏是值得的。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大运会赛场是体育竞技的场所,也是体育健儿展示拼搏精神、展现青春力量的舞台。成都大运会共设18个大项269个小项,来自世界各地的大学生运动员将向奖牌发起冲击。挑战极限、突破自我,是赛场上体育健儿的不懈追求;挥洒汗水、激扬青春,必将成为大运会赛场内外的动人风景。此次成都大运会,中国派出由700余人组成的代表团,参加全部18个大项的角逐,实现了“满项报名”的目标。弘扬中华体育精神,不畏强手、顽强拼搏、勇敢逐梦,我国体育健儿定能以优秀的运动成绩和精神文明,为祖国争光、为人生添彩。

    大运会是精彩纷呈的体育盛会,也是欢乐祥和的人文盛会。成都大运会以赛为媒,在赛会期间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促进青年人沟通交流。从以“青春梦想”为主基调的开幕式,到收到论文数量创历届大运会新高的国际大体联世界学术大会;从“汉语桥”、全球Z世代体育论坛等系列体育文化交流活动,到赛会运行期间推出的艺术主题晚会、中国非遗文化体验、公园城市主题艺术展等活动……以体育传递友谊、以文化凝聚力量、以交流共筑和平,成都大运会将为世界青年施展才华、追求梦想、共同成长提供契机和舞台,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青春力量。

    “九天开出一成都,万户千门入画图。”当青春与梦想相遇,当体育与古城相融,一届“注定不同、必定精彩”的青春盛会,必将在大运会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预祝第三十一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圆满成功!

    2023-07-28
  • 上半年,国内旅游总人次同比增长超六成 文旅消费强劲复苏(走进市场看信心)

    暑期旺季,行走国内旅游市场,一派热闹景象。

    在北京,怀柔区慕田峪长城景区开启“夜游”模式。随着天色渐暗,长城栈道上的洗墙灯、箭孔灯和灯带纷纷亮起,为古长城增添了别样魅力,古筝演奏、舞蹈表演等吸引了许多游客观看。景区还推出星空研学小课堂,孩子们可以体验长城观星的奇妙经历,也能在专业老师指导下学习知识。“我们点亮了夜长城,也在努力点亮景区的新业态。”景区相关负责人说。

    在广州,长隆野生动物世界“超级大熊猫节”开幕,游客来到景区的熊猫村参加大熊猫科普活动、观看大熊猫巨型科普书、学习大熊猫相关知识。“景区的水上乐园、欢乐世界、国际大马戏等景点已进入‘暑期时刻’,共同为游客带来更加丰富的新体验。”长隆集团相关负责人说。

    在成都,“2023成都音乐啤酒季暨都江堰消夏夜啤美食季”启动,作为成都“新十二月市”系列促消费活动之一,映照出成都文旅消费新业态的活力。炫酷的舞蹈、动感的音乐、耀眼的霓虹……“这里氛围太好啦,是理想中夏夜消费的样子。”陕西游客李欣兴奋地说。5月,成都印发实施《成都“新十二月市”促消费活动实施方案》,助力文旅消费回暖复苏。

    今年以来,随着一系列利好政策和举措落地生效,文旅消费需求加速释放,部分旅游业态达到2019年同期或更高水平。文化和旅游部发布的《2023年上半年国内旅游数据情况》显示,根据国内旅游抽样调查统计结果,上半年,国内旅游总人次23.84亿,比上年同期增加9.29亿,同比增长63.9%;国内旅游收入(旅游总花费)2.30万亿元,比上年增加1.12万亿元,增长95.9%。分季度看,一季度国内旅游总人次12.16亿,同比增长46.5%;二季度国内旅游总人次11.68亿,同比增长86.9%。

    需求的“旺”,得益于供给的“新”。

    文旅融合,持续创新。“带孩子一起走近非遗、了解非遗,觉得特别有意义。”正在参观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苑的上海游客李萍说。寿山石雕、莆田木雕、唐卡漆画……这里展出的非遗精品,吸引了一批批游客专程前来参观。各地将传统民俗、民间艺术有机融入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戏剧场、电影院等文化空间,打造文旅融合新场景。文化和旅游部的专项调查显示,端午假期访问文博场馆、历史文化街区,体验各类非遗项目,参加音乐节、演唱会等文化活动的游客占比高达87.9%。

    政策助力,护航创新。仅在端午假期,北京就统筹全市文旅资源,各区各单位举办活动1700余场;内蒙古推出文旅节庆、美食体验、乌兰牧骑演艺等8类活动300余项;重庆在端午节前后推出超过200项特色活动、70余条旅游线路和80余项惠民措施;福建文旅系统以线上线下结合方式,推出230余场主题活动。各地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创新旅游场景、提升服务品质,激发消费新活力。

    主题引领,推动创新。上半年,文化和旅游部以“旅游中国美好生活”为主题,开展了冰雪旅游、茶文化旅游、城市休闲旅游等主题旅游推广活动和“二十四节气”旅游创意宣传活动,实施“畅游一夏”国内旅游市场促进行动,支持东中西部跨区域游客互送,营造浓厚旅游氛围,联合在线旅游平台加大旅游产品线路供给。

    “文旅市场持续恢复得益于供需两端发力。”美团研究院副院长厉基巍认为,今年以来,各地各部门从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发力,积极采取举措推动国内旅游市场复苏,激发了人们出游意愿,有效拉升旅游消费预期,提振旅游行业信心。不断创新的文旅供给,让更多人愿意走出家门拥抱诗和远方。

    文化和旅游部资源开发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国旅游市场空间广阔,下一步,文化和旅游部将不断丰富文化和旅游产品供给,加大国内旅游宣传推广力度,释放文化和旅游消费活力,促进文化和旅游供需适配,以旅游业恢复振兴助力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2023-07-28
  •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负责人就《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册出版答本报记者问

    编者按:《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册出版了。这是继上册、中册之后又一部综合反映党的十九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和制度创新的重要文献集。这部文献集真实记录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以奋发有为的精神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推向前进的伟大历史进程,为全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提供了重要教材。为帮助读者了解这本书的基本情况,本报记者采访了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负责人。

    记者:近日,继《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册、中册之后,这部文献集的下册正式出版。请您谈谈这部文献集对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有什么重要意义。

    答:《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册,连同之前出版的上册、中册,形成了党的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的完整系列。这部文献集,真实记录了在十九大以来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5年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就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作出重大战略部署,有效应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和接踵而至的巨大风险挑战,攻克了许多长期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事关长远的大事要事,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以奋发有为的精神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推向前进,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的伟大历史进程;集中反映了习近平同志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就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重大时代课题,提出的一系列原创性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

    这部文献集对于我们全面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系统掌握这一思想的基本观点、科学体系,准确把握这一思想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不断增进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各项工作,把党的二十大确定的目标任务落到实处,具有重要意义。

    记者:请您介绍一下《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册选收文稿的基本情况,特别是选收习近平同志文稿的情况。

    答:《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册,收入自2020年10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后,至2022年10月党的二十大召开前这段时间内的重要文献,共74篇,约65.3万字。其中,习近平同志的文稿37篇,其他中央领导同志的文稿15篇,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国务院、全国政协、中央军委的有关文件22篇。有12篇重要文献是第一次公开发表。

    这本书选收的习近平同志文稿,是这本书最重要的内容,是这一时期习近平同志具有代表性的重要文献。总的看,这些文稿有以下特点:

    一是集中反映了这一时期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继续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取得的主要成果。比如,提出习近平法治思想,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继续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坚持人民至上,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全面从严治党探索出依靠党的自我革命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成功路径,践行和维护真正的多边主义,等等。习近平同志的相关重要文稿对这些内容都有系统阐述。

    二是突出反映了这一时期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比如,这一时期党中央召开了十九届六中全会,书中选收了习近平同志在全会上的2篇讲话和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还比如,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高一体推进“三不腐”能力和水平、全面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等,习近平同志对此都作了深入阐述。

    三是集中反映了这一时期党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重大安排和重大活动。比如,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召开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50周年,以及成功举办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等,习近平同志都发表了重要讲话。这在本书中都有反映。

    记者:请您结合这部书选收的第三个历史决议等重要文献,谈谈如何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

    答:坚强的领导核心是关乎党和国家前途命运、党和人民事业成败的根本性问题。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郑重提出,党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心愿,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决议》特别强调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的重要性,就是要求全党坚定不移向党中央看齐,在党的旗帜下团结成“一块坚硬的钢铁”,步调一致向前进。本书选收的习近平同志《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的说明》、《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埋头苦干、勇毅前行》、《更好把握和运用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等重要文献,对此作了进一步阐发。

    “两个确立”是党在新时代取得的重大政治成果,是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决定性因素。新时代的伟大变革,是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取得的。新时代新征程上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最紧要的是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本书收入的重要文献,对于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牢记“国之大者”,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更加自觉地拥护“两个确立”,切实做到“两个维护”,增强拥戴核心、维护核心、捍卫核心的自觉性、坚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记者: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新时代我们经历的对党和人民事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大事。请结合书中文献,谈谈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有关情况。

    答: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大事。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和各级各方面共同努力下,庆祝活动盛大庄严、气势恢宏,礼序乾坤、乐和天地,充分体现了仪式感、参与感、现代感,办出了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中国风采,起到了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振奋人心、鼓舞士气的作用。

    本书收入的习近平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这篇重要文献,首次提出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强调要继续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永远把伟大建党精神继承下去、发扬光大;阐述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九个必须”的根本要求,号召全体党员继续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懈努力,为党和人民争取更大光荣。

    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庆祝党百年华诞的重大时刻,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作出的重大决策。本书收入的习近平同志《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这篇重要文献提出,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要突出重点,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教育引导全党同志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此外,本书收入的《中共中央关于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通知》、王沪宁同志《在党史学习教育总结会议上的讲话》、《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的意见〉的通知》等重要文献,对党史学习教育的目标要求、成效经验、成果巩固等作了充分阐述。

    记者: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我国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党中央提出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请结合本书收入文献,介绍一下其重大意义和实践要求。

    答: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是由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现实逻辑决定的。进入新发展阶段明确了我国发展的历史方位,贯彻新发展理念明确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指导原则,构建新发展格局明确了我国经济现代化的路径选择。本书收入的《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这篇重要文献,是习近平同志2021年1月11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对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作了深刻阐述。

    关于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习近平同志指出,作出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的战略判断,有着深刻的依据。今天我们所处的新发展阶段,就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的一个阶段,同时是其中经过几十年积累、站到了新的起点上的一个阶段,是我们党带领人民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历史性跨越的新阶段,是我国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

    关于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习近平同志指出,新发展理念是一个系统的理论体系,回答了关于发展的目的、动力、方式、路径等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阐明了我们党关于发展的政治立场、价值导向、发展模式、发展道路等重大政治问题。全党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从根本宗旨、问题导向、忧患意识把握新发展理念。在本书收入的另一篇重要文献《全党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中,习近平同志还强调,新发展理念是一个整体,要完整把握、准确理解、全面落实,把新发展理念贯彻到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必须坚持问题导向,继续深化改革开放。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

    关于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习近平同志指出,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把握未来发展主动权的战略性布局和先手棋,是新发展阶段要着力推动完成的重大历史任务,也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重大举措。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在于经济循环的畅通无阻,最本质的特征是实现高水平的自立自强。

    本书还收入李克强同志《政府工作报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浦东新区高水平改革开放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意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等重要文献,系统反映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围绕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采取的一系列重大战略举措。

    记者: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请结合书中选收文稿,谈谈这一时期习近平同志相关重要论述。

    答: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重要时刻,习近平同志对科技自立自强和人才强国作出系统谋划。本书选收的2篇重要文献,对此作了反映。

    一是《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这是习近平同志2021年5月28日在中国科学院第二十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和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指出,科技立则民族立,科技强则国家强。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二是《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这是习近平同志2021年9月27日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强调,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也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求人才。必须坚持党管人才,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为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人才支撑,为2050年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打好人才基础。

    记者: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请您结合书中文献,谈谈习近平同志在这段时间内的相关重要论述。

    答: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断深化对民主政治发展规律的认识,提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大理念。本书收入的习近平同志2021年10月13日《在中央人大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对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和实践要求作出系统精辟的阐述。

    习近平同志指出,实现民主有多种方式,不可能千篇一律。用单一的标尺衡量世界丰富多彩的政治制度,用单调的眼光审视人类五彩缤纷的政治文明,本身就是不民主的。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不仅有完整的制度程序,而且有完整的参与实践。我国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形成了全面、广泛、有机衔接的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构建了多样、畅通、有序的民主渠道。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实现了过程民主和成果民主、程序民主和实质民主、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人民民主和国家意志相统一,是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社会主义民主。

    本书收入的栗战书同志《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汪洋同志《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以及《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政治协商工作条例》等,也是这方面的重要文献。

    记者: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请结合书中有关文献,谈谈这一时期在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方面有哪些重要思想和举措。

    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中国式现代化必须牢牢把握的重大原则之一。习近平同志指出,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才会有正确的发展观、现代化观。这一时期,我们党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不断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不断在解决人民群众普遍关心关注的民生问题上取得新进展。

    摆脱贫困,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幸福,是我们党和国家推动发展的根本目的。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我国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标志着我们党在团结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大步。习近平同志《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指出,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必须乘势而上、再接再厉、接续奋斗。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现在,已经到了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历史阶段。习近平同志在《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正确认识和把握我国发展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等重要文献中,提出了促进共同富裕要把握好的原则和总的思路,深刻阐述了实现共同富裕的战略目标和实践途径,强调,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首先要通过全国人民共同奋斗把“蛋糕”做大做好,然后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正确处理增长和分配关系,把“蛋糕”切好分好。这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我们要创造条件、完善制度,稳步朝着这个目标迈进。

    这一时期,党中央在完善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重大举措,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本书收入的习近平同志《促进我国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等对此作了比较充分的反映。

    记者: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我们注意到本书收入了多篇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重要文稿,特别是对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进行了系统谋划,请谈谈这方面的重要思想和重大举措。

    答: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习近平同志在《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中指出,“十四五”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保持战略定力,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来谋划经济社会发展,统筹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促进生态环境持续改善。这一时期出台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对于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切实维护生态环境安全,提高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水平等作出全面部署。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着力解决资源环境约束突出问题、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庄严承诺。习近平同志在《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中指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坚持“全国统筹、节约优先、双轮驱动、内外畅通、防范风险”的原则。本书选收的韩正同志《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以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等重要文献,对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总体要求、主要目标和重大举措等也作了反映。

    记者:这一时期我国成功举办了多次重大主场外交活动。请您结合本书有关文献,谈谈习近平同志就对外工作提出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以及这一时期外交工作取得的重大成就。

    答: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面对国际形势新动向新特征,习近平同志深刻指出,世界上的问题错综复杂,解决问题的出路是维护和践行多边主义,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时期,习近平同志围绕维护和践行多边主义、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出一系列重要新理念新倡议,深刻阐述积极应对全球性挑战的中国主张和中国方案,深刻体现了中国同各国一道建设更加美好世界的坚定决心和使命担当。

    不断拓展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丰富内涵。在第76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和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开幕式等场合,习近平同志相继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和全球安全倡议,并进而提出打造全球发展共同体和人类安全共同体;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上,习近平同志提出共同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这些重大理念,为进一步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了强大动力。

    维护和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现行国际体系和国际秩序的核心理念是多边主义。多边主义践行得好一点,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就会解决得好一点。习近平同志在《让多边主义的火炬照亮人类前行之路》、《加强政党合作,共谋人民幸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五十周年纪念会议上的讲话》等重要文献中指出,要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和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共同反对以多边主义之名行单边主义之实的各种行为,共同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记者:党的二十大强调,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全党必须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这本书关于全面从严治党收入了哪些重要文献?党中央有哪些重大举措?

    答:经过百年奋斗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新的实践,我们党给出了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这就是自我革命。全面从严治党是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的伟大实践,开辟了百年大党自我革命的新境界。本书选收的习近平同志《全面从严治党探索出依靠党的自我革命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成功路径》,深刻总结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的成功实践,精辟概括对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规律性认识,对把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作出战略部署。

    反腐败是最彻底的自我革命。习近平同志强调,我们对腐败的顽固性和危害性绝不能低估,必须将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本书收入的习近平同志《反腐败斗争是党自我革命必须长期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提高一体推进“三不腐”能力和水平,全面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和赵乐际同志《运用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推动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等重要文献,充分彰显了我们党坚持祛腐必净、除恶务尽、上不封顶,坚决割除毒瘤、清除毒源、肃清流毒,以党永不变质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的坚强意志和决心。

    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长远之策、根本之策。这一时期,党中央把党内法规制度作为重要抓手,全方位扎牢织密制度的笼子,推动构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制度规范体系,为全面从严治党、推进自我革命提供了有力制度保障。本书收入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的意见》、《中国共产党组织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徽党旗条例》、《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条例》等重要文献,对此作了充分反映。

    记者:除了上面介绍的这些,这本书还有哪些需要关注的内容?您对这本书的学习还有些什么建议。

    答:作为一部综合性文献集,本书系统反映了这一时期党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全面呈现了党和国家事业各方面工作的新进展新成就新部署。除了上面介绍的一些重要内容外,还有许多其他方面值得我们关注。比如,关于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收入习近平同志《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法治保障》,深刻阐明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科学内涵和实践要求;关于文化建设,收入习近平同志《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讲话》,指出,广大文艺工作者要用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文化创造,展示中国文艺新气象,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精神推动力;关于坚持和完善“一国两制”、推进祖国统一,收入习近平同志《在庆祝香港回归祖国二十五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届政府就职典礼上的讲话》,记录了党中央全面准确推进“一国两制”实践,推动香港进入由乱到治走向由治及兴新阶段的历史进程;关于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收入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意见》。

    当前,全党正在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这部文献集的出版,对于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埋头苦干、奋勇前进,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而团结奋斗,具有重要意义。

    2023-07-27
  • 鉴往知来, 跟着总书记学历史 | 闪耀在三星堆的文明之光

    2023-07-27

  • 首 页  上一页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下一页    尾 页  

    版权声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 8629 6259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696号 蒙ICP备160010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