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央网信办:重点整治7方面网上涉未成年人突出问题

    新华社北京6月27日电(记者王思北)记者27日从中央网信办获悉,为进一步强化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营造健康安全网络环境,中央网信办近日印发通知,开展为期2个月的“清朗·2023年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重点整治7方面网上涉未成年人突出问题。


    这7方面问题包括:有害内容隐形变异问题、网络欺凌问题、隔空猥亵问题、网络诈骗问题、不良内容问题、网络沉迷问题、新技术新应用风险问题。


    其中,网络欺凌问题方面,重点整治使用网络烂梗对未成年人进行侮辱谩骂;对未成年人进行“人肉搜索”,恶意传播泄露未成年人隐私的欺凌视频等。针对新技术新应用风险问题,重点整治利用所谓“阅后即焚”的密聊软件诱骗未成年人提供个人信息,诱导实施违法行为;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制作发布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等。


    通知提出,通过开展专项行动,集中整治网上涉未成年人突出问题,全面压缩有害信息隐形变异的生存空间,坚决遏制侵害未成年人权益的违法行为,进一步提升学习类APP、儿童智能设备等专属产品服务信息内容安全标准,有效解决网络沉迷问题,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安全成长的网络环境。

    2023-06-29
  • 【沿着党的二十大指引的方向·教育笔谈】 以科教兴国战略为契机加快高等教育强国建设进程

    作者:张学文(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新华文摘杂志社编审)、刘益东(国家教育行政学院高校管理教研部副研究员)


    高等教育是教育、科技、人才的关键连结点和集中交汇处。党的二十大报告单列专章论述科教兴国战略,将教育、科技、人才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位置。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把服务高质量发展作为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任务。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具有内在一致性和相互支撑性,要把三者有机结合起来、一体统筹推进,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倍增效应。在这样的背景下,以科教兴国战略为契机,可从政治、知识、社会、文化四个维度,理念、制度、话语三个层面,推进高等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协同推动高等教育强国建设进程。





    6月17日,上海交通大学海洋学院2023年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在我国自主建造的第一艘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雪龙2”号上举行,70余名毕业生在甲板上与师长道别。新华社发


    1、科教兴国战略为高等教育强国建设提供根本遵循


    从“教育救国”思潮到科教兴国战略的发展历程看,教育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息息相关。中国教育百年发展史表明,教育始终是改造中国社会的重要力量。从清末的“教育救国”思潮、为救亡图存服务,到为社会扩大再生产培养各级各类劳动力,再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民族复兴的历史伟业服务,其核心使命就是通过振兴教育,提高国民素质,实现国家富强。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强调科教兴国战略,强调教育、科技、人才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密切关系,更加强调三者内在关系,旨在将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统筹谋划并一体推进,这为加快推进高等教育强国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


    从高等教育发展历程看,大学的知识生产和社会服务功能相互交织、相互促进。“高深知识”是高等教育区别于其他类型教育的核心特征。从世界范围内大学的发展来看,其职能从偏重教学到偏重研究,再到倡导教学、研究与社会服务并重,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多次发生变化。大学的研究对象是“高深学问”,生产的也是“高深知识”,现代大学所提倡的社会服务,必定也是大学应用自身所特有的“高深知识”来解决社会问题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科技发展与高等教育的互动,进一步拓展了“高深知识”,丰富了其类型和功能。


    从世界科学中心和高等教育中心的转移看,科技发展与高等教育密不可分。16世纪以来,世界科学中心经历了5次转移。世界高等教育中心的转移与科学中心的转移高度相关,科学活动和高等教育在推动世界发展方面同频共振,凸显了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发展能力和全球影响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实质就是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的理念。只有坚持优先发展教育,才能真正实现人才强国、科技强国和文化强国,才能真正构建世界一流的高等教育系统,真正实现高等教育从大到强的跨越式发展。





    6月16日,来自泰国、也门、伊朗、坦桑尼亚等14个国家的30余名宁夏医科大学国际教育学院留学生在宁夏灵武市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感受中国治沙成就。图为留学生们跟随保护区职工学扎草方格。新华社发


    2、从政治、知识、社会、文化四个维度协同推进高等教育强国建设


    在政治维度,高等教育强国建设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第一,高等教育强国建设要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系列重要论述,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准确把握“国之大者”,将党的全面领导融入办学治校全过程,充分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持续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第二,以人民为中心,办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要通过相对完备的高等教育体系结构,形成教育、科技、人才发展合力,贯彻落实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总体目标,以高等教育的普及与公平为基础,走向内涵式发展。第三,坚持系统观念,强化高等教育系统顶层设计,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引导和支持不同地区、不同层次与类型的高等学校差异化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共同服务于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总体目标。


    在知识维度,高等教育强国建设需要体现分类定位和知识生产模式变化。第一,知识逻辑下的高等教育强国建设,是一个分类分层的体系化目标。一方面,不同类型知识的目的和价值不尽相同,天然体现出分层分类特征。另一方面,高等教育体系作为生产高深知识的有机整体,内部自然演化出一套知识的分类体系。第二,知识生产有不同模式,有的具有高度专门性和独立性,有的具有跨学科特征。知识生产模式的变化揭示了大学社会功能的变化,知识的交互性、外部性、社会性等越来越受到重视。


    在社会维度,高等教育强国建设要主动响应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第一,高等教育系统要与其他社会系统良性互动,主动对接其他社会系统的需求,形成自适应的调试机制。第二,高等教育强国建设要求大学在关键核心技术特别是“卡脖子”问题方面攻坚克难,在响应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第三,高等教育强国建设要主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在理念上,要推动构建有利于全人类福祉的终身教育体系;在制度上,要以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在行动上,前瞻研判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构建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共同体。


    在文化维度,高等教育强国建设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第一,高等教育强国既要遵循世界高等教育发展一般规律和模式,更要适应我国独特的经济、政治、文化等环境;既要呈现共性,又要反映差异,培养国家发展所需的杰出人才。第二,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高等教育强国建设力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基石。只有深深植根于中国相对独立而成熟的学术传统,高等教育强国建设才能更好地吸收世界学术思想的精华,为中国学者开展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原创性学术研究和知识生产提供精神养分与条件保障。第三,走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高等教育强国建设新路。需要处理好三个关系:一是中国特色与世界一流的关系,既要守正创新,又要注重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形成独具特色的学术话语体系;二是重点建设与整体提升的关系,既要实现高等教育质量的整体性提升,也要有一批大学在核心关键节点上取得重要突破;三是公平和效率的关系,中国特色一流大学并不存在统一模式,既可以“大而强”,也可以“小而美”。


    3、按照科教兴国战略部署,加快推进高等教育强国建设


    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协同推进自然科学与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科学既包括自然科学,也包括哲学社会科学,但是,在研究和实践领域,却普遍存在一种“科学主义”,将“科学”等同于“好”的价值判断,将“科学”单一地理解为“自然科学”。在这种倾向之下,高等教育系统一定程度上存在着管理主义、绩效主义、“优绩制”等错误认知,严重影响了科研评价与科学发展。因此,在高等教育强国建设过程中,首先要加深对科学本身的理解。第一,要注意反思戴着“科学”帽子的某些极端行为、错误行为,尤其要警惕那些所谓“科学”的评价体系,进一步深入推进教育评价系统性改革,坚决破除“五唯”,加强增值性、综合性、过程性评价和同行评议。第二,要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讲话精神,在稳步推进科学发展、大力加强基础研究、加强有组织科研的同时,更加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注重提升自然科学家的人文素养,更加重视科学背后的人文关怀和伦理思考,警惕“科学”凌驾于价值观之上而可能产生的科学困境。


    继续深入实施体制机制改革,推进高等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完善制度体系,强化制度执行能力。制度体系是科教兴国背景下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依托,制度体系的背后是整个高等教育治理体系。第一,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和加强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推动高校党建与办学治校深度融合,确保党的教育政策和相关决策部署在高校有效贯彻落实。第二,以评价制度改革为抓手,一体化推进科技体制和高等教育制度改革。全面梳理现有科技评价和高等教育评价制度,发现其中的矛盾冲突,适度整合、切实改革,构建科技评价和高等教育评价的“中国标准”。第三,强化执行监督、保障政策效果,需要防范制度执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将复杂目标简化为具体指标的现象,及时评估督导政策效果,坚决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建构中国特色高等教育话语体系,重塑世界高等教育版图与教育话语权。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重要目标是拥有一批一流大学、一流人才和一流成果,使中国成为世界科学知识和高深学问的生产中心、传播中心。第一,以原始创新和思想引领为标尺。强化基础研究前瞻性、战略性、系统性布局,发挥好制度、政策的价值驱动和战略牵引作用;形成有国际影响力的人文社会科学理念和思想,扩大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在全球思想界的影响力。第二,用好来华留学生资源,讲好中国故事。在深入实施既有的高等教育国际化战略基础上,探索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新型高等教育国际化战略,在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不断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和吸引力,多维多层讲好中国故事,不断扩大中国高等教育话语权,提升中国文化吸引力。第三,高等教育强国建设需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上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要从维护全人类利益的高度出发,通过构筑跨国学术共同体、世界青年共同体和社会责任共同体,携手解决人类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为构建新型世界秩序作出积极贡献。要以高等教育强国为抓手,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2023-06-28
  • 【院士谈科技自立自强】加速推动材料产业实现根本性转变

    【院士谈科技自立自强】


    作者:彭寿(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建材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拥有6000余年历史的玻璃,古老而又现代。进入21世纪,玻璃发展为新兴领域的关键功能材料,广泛应用于信息显示、新能源、生物医药、航空航天、深海探测等,受到全球关注。


    玻璃的演变是材料创新的缩影。一代材料一代技术、一代材料一代装备,材料作为人类生存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支撑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可以这么说,任何实体制造都是材料的系统集成,如我国自主研发的C919大型客机,就是由金属材料、复合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等制造或集成的400万个以上的零部件构成。正是由于材料的先进性、支撑性、引导性特征,使其成为一个国家科技水平和综合实力的重要象征。


    我国是材料大国,已经形成了全球门类最全、规模第一的材料产业体系,产业产值从2010年的0.65万亿元快速增长到2022年的6.8万亿元。但不容乐观的是,我国材料产业“大而不强”问题同样突出。当前,国际经济产业格局正在发生深刻改变,体系化提升我国材料产业的自立自强水平,是参与全球产业链优化与重构的重大课题,更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支撑。


    实现材料自立自强,核心在于建成一批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世界材料强国竞争,比拼的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只有建成一批敢于勇闯科技创新“无人区”、机制改革“深水区”的国家新型研发平台,才能在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中涌现更多重大原始创新成果,才能在重大科技攻关中形成均势制衡或颠覆性突破,才能加速推动我国材料产业实现从自主向自立、自强的根本性转变。


    与此同时,我国材料领域发表论文数和申请专利数虽列世界第一,但材料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投入强度较西方发达国家还有较大差距,关键原因就是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不够突出、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不强。因此,实现材料自立自强需要培育应用导向的创新生态,坚持企业“出卷”,高校和科研机构“答卷”,国家战略与市场价值“阅卷”,加速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再说人才,这是实现材料自立自强的基础。交叉融合正成为材料科学的重要特征,也成为科技创新的重要源泉。要面向全球从各领域、多学科选拔青年人才,在实践中培养一批充满创新活力的“青年科研人才”“卓越工程师”。特别要创新用人机制,大胆采用“揭榜挂帅”等激励机制,用事业激励人才,让人才成就事业,为我国材料自立自强厚植根基。

    2023-06-28
  • 哈尼梯田申遗十周年 打造“活态”传承新样式

    5月8日拍摄的元阳哈尼梯田核心区的多依树梯田(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刘诗平摄


    新华社昆明6月24日电(记者曾维)种稻、养鱼、喂鸭……这是大鱼塘村村民李正福在梯田耕作的日常。这种“稻鱼鸭”的耕作方式对于哈尼人来说已传承了上千年。


    李正福家的梯田位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县大鱼塘村,这里也是哈尼梯田的核心区。


    红河哈尼梯田分布在哀牢山南部的元阳、绿春、红河、金平县。2013年6月,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一个以民族名称命名的世界遗产。


    千百年来,哈尼人利用复杂的水渠系统,将水从树木繁盛的山顶引入梯田,构建出森林、村寨、梯田、水系“四素同构”的循环农业生态系统。





    3月16日拍摄的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县哈尼梯田美景。新华社记者江文耀摄


    然而,哀牢山山荒坡险,地形崎岖,缺少大片平坦的土地,大型现代农耕设备很难在此耕作。因此,梯田产量低、利润少,村民的收入一度难以提高。


    “梯田是我的根,丢了什么也不能丢了田。”为了在保护梯田的同时改善收入,李正福将土地承包给了回乡创业者,把传承和创新哈尼“稻鱼鸭”生态种植养殖模式的理念引入大鱼塘村。


    梯田红米、稻田鱼、鸭蛋等绿色特优产品知名度、美誉度不断提高,梯田产业的发展让世界遗产品牌惠及当地群众。大鱼塘村村民的生活有了变化,亩收入是过去的数倍。据统计,遗产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3年的3928元,增长到2023年的12502元。


    哈尼古歌、传统农耕、民族节庆等文化,更是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阿者科村是元阳县的一个“网红”哈尼族村寨,其原始的生态文化被誉为“活态”的哈尼民居博物馆。作为哈尼民居的代表,茅草屋顶、土木结构的伞状哈尼族“蘑菇屋”经历千年岁月洗礼后,依然被完好地保护与传承下来。





    5月7日拍摄的元阳哈尼梯田核心区的坝达梯田(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刘诗平摄


    2018年1月,中山大学保继刚教授团队应元阳县政府邀请来调研,编制“阿者科计划”,以“房、人、田”为基础,65户村民以传统民居、梯田、居住、户籍等入股,以分红鼓励村民保护传统民居、耕种梯田、保留村籍。


    传统的哈尼村落如今也发生了一些新变化。“村民学会了使用电脑,还会一些简单的英语,可以跟外国游客交流。”阿者科村驻村村长刘洋说。


    改造传统村落64个、挂牌保护传统民居1603户、累计修缮保护遗产区民居4500余幢……近年来,全县不断加大对传统民居和村落的保护力度,使民居和村寨留住了原真、特色与乡愁。





    2022年1月3日,地处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县的哈尼梯田蓄水充盈,在阳光的照射下色彩丰富,美不胜收。新华社发(甘与汇摄)


    今年是哈尼梯田申遗成功十周年。不久前,在一场名为“国际青年中国行·红河”活动中,来自印度尼西亚、韩国、菲律宾、秘鲁、泰国等国的十余位青年走进哈尼梯田,近距离体验哈尼族文化。


    国际青年们毫不吝惜对红河的赞美。“梯田风景特别美,弯弯的形状像是大自然的舞蹈。”来自越南的吴香茶这样形容哈尼梯田;来自俄罗斯的留学生孔明瑞则觉得哈尼梯田是“天人合一的世外桃源”。


    生活发生了改变,但哈尼人传承好本民族文化的决心却从未改变。十年来,当地摸索出一条保护生态、致富发展的新路子,传承了上千年的红河哈尼梯田在哈尼人的保护下得以延续。

    2023-06-25
  • 巧手创造“锦绣”新生活——贵州特色苗绣产业发展观察

    配色大胆活泼、图案栩栩如生的苗绣据传诞生于苗族迁徙途中,千百年来,苗族群众用针当笔、用线为墨,将自然万物、民族历史绣在服饰上,苗绣也因此被称为“穿在身上的‘活化石’”。


    皱绣、破线绣、打籽绣……在贵州,有20多种苗绣绣法。千百年来,苗族群众用一双双巧手致敬前辈,用色彩斑斓的丝线勾勒着民族的生生不息。2006年,苗绣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苗族聚居的贵州,近年来将这一文化瑰宝作为产业大力推动发展,妇女们背着娃、绣着花、养活自己养活家,不仅用一针一线创造出“锦绣”新生活,还将蕴藏着古老文化的苗绣巧妙融入时尚元素,登上国际舞台,形成产业融合互动。如今,古老的苗绣,正在得到数字化保护、开发和应用,日益走进大众生活。


    巧手“针功夫”,创造锦绣新生活


    “这款包包款式新颖,背着轻便,很好搭配衣服,姐妹们考虑一下……”


    乌江之畔,峡谷壮美。走进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毕节黔西市新仁苗族乡化屋村的文创产品直播间,一身苗绣装扮的“95后”绣娘杨文丽,准时上线直播,热情地用普通话、贵州话和苗语向网友推介产品。





    绣娘杨文丽在贵州省黔西市新仁苗族乡化屋村的文创产品直播间推介苗绣文创产品(5月30日摄)。新华社记者杨文斌摄


    杨文丽曾在沿海打工多年,2017年返乡创业做苗绣,2022年公司产值已达到180多万元,带动全村20多名绣娘在家门口就业。


    “去年直播销售额达到60多万元,最多的一场直播卖了8万元。”杨文丽兴奋地说。最近,她购入一批直播设备,培训附近的年轻人,今后在村寨的每一个角落,都可以直播销售苗绣等特色产品。





    绣娘杨文丽(右)在贵州省黔西市新仁苗族乡化屋村的蜡染刺绣车间刺绣(5月30日摄)。新华社记者杨文斌摄


    据黔西市苗绣产业发展专班负责人张敏介绍,黔西市围绕“打造一个品牌、培育一批巧匠、建立一个基地、开发一批产品、设置一个示范展区、畅销N个销售平台”的发展思路,搭建了研发、生产、销售、展示、行业五个平台,采取“龙头公司+小微企业+合作社+农户(绣娘)”的发展模式,投入各类项目资金700多万元,全方位立体式抓好苗绣产业发展。“2023年,我们争取苗绣及相关产业产值达到2000万元以上。”张敏说。


    贵州对苗绣推动妇女增收的工作起步于10年前。2013年,贵州省妇联聚焦“针功夫”,围绕苗绣、蜡染等民族技艺开展锦绣计划,目前累计培训10万人次,创建锦绣计划巧手致富基地、智慧锦绣基地、锦绣计划创新研发基地等千余个,带动50余万人就近就业增收,近三年创造产值60余亿元,“指尖技艺”逐渐转化为“指尖经济”。


    “大巴车开动的时候,孩子死死拉住妈妈的手不让走。”回忆起近20年前,送三姐和三姐夫去广东打工的那一幕,43岁的从江县斗里镇马安村妇女韦祖英至今还会红了眼眶。





    韦祖英(中)在贵州省从江县美娥社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的刺绣公司里与绣娘们一起刺绣(2021年2月25日摄)。新华社记者杨文斌摄


    如今,仅有小学文化的韦祖英通过制作苗绣服饰等,公司年产值已达到一两千万元,带动900多名群众就业。“政府在我们这里搞培训,只要愿意学,就有人教。”韦祖英说。


    “过去,绣娘们刺绣是为自己和家人制作服装,现在她们知道,拿着绣花针,能够绣出美好的生活。”从江县妇联主席梁银丽说,“妇女们纷纷返乡就业创业,获得一份体面的收入,甚至成为女企业家。”





    绣娘在贵州省黔西市一家非遗文化公司里制作苗绣(5月31日摄)。新华社记者杨文斌摄


    一二三产互动,亮出锦绣新名片


    “绣花能生香、绣鸟能闻声”,台江县素有“天下苗族第一县”美誉,妇女擅长刺绣。在县城的刺绣银饰一条街姊妹街上,苗绣州级非遗传承人石传英制作的苗绣远近闻名,远销意大利、法国等地。


    “光是这个旅游纪念品,我一年就能卖出去一万多本。”石传英指着一款笔记本说。她用蜡染土布做封皮,绣上一个苗绣图案,可以卖到120至150元一本。


    “浩邓”是石传英的苗名,在苗语里,“浩”意味着丝线,“邓”则是真丝缎子的意思。创业时,石传英为自己公司取名“浩邓”。


    蝴蝶妈妈、凤凰、龙、鱼……石传英将苗族崇拜的图腾和对祖先历史的理解,嵌入时髦的高档旗袍上,也融入日常所用的背包、发卡、腕带等小商品上。2022年,石传英的旅游商品店仅苗绣产品销售额就达到200多万元。








    苗族姑娘们在参加贵州省台江县苗族姊妹节盛装巡游(2021年4月25日摄)。新华社记者杨文斌摄


    为改变苗绣产业长期以来面临的“小散乱”局面,2021年,贵州省成立苗绣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同年,贵州省委、省政府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贵州苗绣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行动方案》,深入推进苗绣保护传承、市场培育、园区建设、品牌培育、科技创新、市场推广“六大工程”,加快实现苗绣产业化、时尚化、国际化发展目标。


    在贵州,一些地方还将与苗绣相关的上下游产业融合,打造乡村振兴崭新名片。


    榕江县自2018年以来,立足苗族、侗族群众利用板蓝根枝叶染制衣服,再加以刺绣的古老习俗,串起采蓝(板蓝根)、制蓝(染膏)、刺绣等手工工艺,将苗绣、蜡染形成“蓝染”文化产业链。


    据榕江县常务副县长王飞介绍,目前,榕江县累计种植板蓝根3.2万亩,年产量5.25万吨,产值达6800余万元,带动6339户群众参与,户均收入达4417元以上。榕江建设了国内最大的古法制靛基地,蓝靛膏等板蓝根粗加工产品年销售产值达4488万元。


    贵州省构建以贵阳市为中心,毕节市、铜仁市、黔东南州等为重点打造苗绣产业集聚区,推动配套企业入驻。据不完全统计,目前,贵州从事苗绣产业的相关企业有近300家,诞生了“黔粹行”“黔尚品”“村寨故事”“创和服饰”等一批非遗品牌。


    数字化传承,保护锦绣非遗之美


    最近,台江县非遗中心工作人员欧小念带领着一支团队,走村串寨,寻找苗绣传承人、非遗工坊,对散落于民间的绣品进行视频、图片、音频、文字记录,再上传到省里进行数字化处理。





    在贵州省台江县萃文街道仰黎坊,苗绣传承人潘玉珍在刺绣(5月30日摄)。新华社记者杨文斌摄


    在位于台江县萃文街道的仰黎坊,欧小念找到了年近八旬的苗族老人潘玉珍,这是一位几乎终生都在刺绣的非遗传承人,也是国际时尚舞台的常客,多次身着苗绣服饰登上国际T台,成为备受瞩目的东方老奶奶。


    “现在的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了,我最担心的是自己的刺绣手艺失传。”潘玉珍说。





    在贵州省台江县萃文街道仰黎坊,苗绣传承人潘玉珍(前)与女儿张艳梅在染布(5月30日摄)。新华社记者杨文斌摄


    “我们会将您的针法、工艺记录下来,通过数字化的形式,一代代传承下去。”欧小念说。


    精湛的苗绣传统手工艺面临失传危险,身处乡村的绣娘与外界市场面临信息鸿沟,为了解决这一难题,贵州已有不少部门、企业在行动。


    近年来,在工信部项目支持下,贵州对苗绣数字化保护、开发、应用进行研究,统筹搭建“两库一平台”,即苗绣素材库、苗绣绣娘数据库和全球设计师开放平台。


    勾线、绘制、填色……在位于贵阳市的多彩贵州文化数据平台有限公司,工作人员聚精会神坐在电脑前,将从贵州各地收集的苗绣绣片进行矢量图提取。





    多彩贵州文化数据平台有限公司的设计师在电脑上做苗绣矢量化提取(6月1日摄)。新华社记者杨文斌摄


    “我们将人工制作的绣片工艺流程简化,完成二次创作,将其变成数字化产物。碰到复杂的绣片,需要一两天才能提取完成。”公司苗绣数字化平台建设负责人韩霄阳说,“通过版权登记,给每一个苗绣传统纹样制作一张虚拟‘身份证’,让它成为可购买、流通的虚拟产品。”


    据统计,自去年底以来,多彩贵州文化产业投资集团已收集和拍摄苗绣纹样图片9000多张,完成矢量图提取3550张,并进行了版权登记。





    多彩贵州文化产业投资集团的工作人员在展示苗绣文创产品(5月23日摄)。新华社记者杨文斌摄


    据多彩贵州文投集团经营管理部负责人、贵州省苗绣产业协会会长彭阳介绍,该集团已与国际女性时尚品牌企业达成合作,首批许可使用1500个苗绣纹样,转化为服装及相关产品150余款,销往美国、英国、日本、巴西等15个国家和地区。


    与此同时,贵州对全省苗绣绣娘情况进行摸排,目前已取得近4000名绣娘、100余个绣娘工坊数据。贵州制定了机绣、手绣、平绣3个苗绣产业团体标准,提升贵州苗绣产品规范化水平,苗绣纹样版权保护管理制度正在制定中。


    “增强苗绣的商品属性,打通时尚界与工匠的桥梁,推动苗绣走向国际,走进大众生活,赋予古老技艺新的时代光彩。”彭阳说。

    2023-06-25
  •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国式现代化】做足“水文章” 答好“生态卷”——厦门高质量推进流域综合治理加码幸福生活

    初夏,福建厦门清水绿岸,浓荫如盖,鱼翔浅底,百鸟嬉戏。这幅生机盎然的图景,无声地诉说着这座城市向水而生的动人故事。


    近年来,厦门市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十六字治水思路,系统实施流域综合治理,加快完善涉河涉湖基础设施,不断提升河湖水环境质量。


    目前,厦门市饮用水水源地、主要流域国控及省控断面、小流域省控断面水质实现“四个100%达标”,6个原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成果持续巩固,筼筜湖、五缘湾内湾、杏林湾、海沧湖等水环境进一步提升。2022年,厦门市各区全部入选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厦门同安西溪流域美景怡人。李国兴摄/光明图片


    稳步推进生态立法,形成治水法治“名片”


    傍晚,太阳褪去它的炙热,红霞在西天飞舞,厦门筼筜湖微风扑面、碧波荡漾、白鹭翩跹。这时,大大小小的身影便出现在这里。老人携手散步,年轻人大步前行,追风少年沿着湖边欢乐地骑着自行车……


    筼筜湖是一个天然避风港,海湾细长,宛若臂膀,由西向东,挽住厦门岛。以前,筼筜湖污染严重,污水横流、垃圾遍地,蚊蝇滋生、鱼虾绝迹。生活在湖边的居民白志鹏,回忆起当年的情景说:“在岸边走一遭,身上的气味半天散不去。”


    事非经过不知难。1988年3月30日,厦门市政府召开“综合治理筼筜湖”专题会议,确立了“依法治湖、截污处理、清淤筑岸、搞活水体、美化环境”治湖方略,拉开了筼筜湖的蝶变序幕。


    1988年9月,厦门市人大通过关于加速筼筜湖综合整治工作的决议,明确了筼筜湖治理的原则和方向。


    从此,厦门治湖有章可循,各部门联动,水岸共治。


    开对了方子,成效立竿见影。仅仅3年,筼筜湖就完成第一期综合治理,实现了“湖水基本不臭”的目标,水质好了,白鹭回来了。1992年,筼筜湖上迎来一场久违的龙舟赛,锣鼓声中,赛手挥桨破浪,两岸市民欢声雷动。


    治湖非一日之功。从1988年厦门市政府颁布的《筼筜湖管理办法》,到后来的升级版《厦门市筼筜湖管理办法》,再到实施地方性法规《厦门市筼筜湖区管理办法》《厦门经济特区筼筜湖区保护办法》,筼筜湖治理每向前推进一步,都有不断升级的制度护航,实现了从点到面、由水下到岸上、从单一治理到联合共治的转变。


    一手抓综合整治,一手划定制度红线,《厦门经济特区筼筜湖区保护办法》,是福建省首个在单个湖泊管理法规中明确施行湖长制的地方性法规。在法治保障下,经过30多年的持续整治,昔日黑臭的筼筜湖换了新颜,变成了“城市会客厅”、厦门的新“名片”。


    《厦门经济特区河湖长制条例》纳入厦门市2022年度制定法规计划后,厦门市水利局成立立法工作领导小组和起草专班,反复深入基层调研并广泛征求意见。厦门市人大常委会于2022年10月审议通过该条例,以立法形式将河湖治理所涉及的工作内容予以明确,形成了更加有效的约束力和强制力,极大推动了河湖长制向纵深发展。





    游人在厦门集美风景湖公园散步。何松云摄/光明图片


    严格落实“双总河长制”,全民同护一方水


    3月30日,是厦门河湖长日。接连几日,福建省委常委、厦门市委书记、市总河湖长崔永辉,厦门市长、市总河湖长黄文辉有点忙碌,他们分别带队巡河,检查推进河湖保护治理工作。


    每年,厦门都会发布新一年度市、区两级河湖长名单。这份名单覆盖厦门市各区所有主要河流、湖泊,党政责任人守护着每条河流、每个湖泊。


    厦门市严格落实双总河长领导机制,各区也参照市委市政府实行双总河长,实现了双总河长全覆盖。目前,厦门市已建立起区域与流域相结合的市、区、镇三级河长湖长体系,全市共设立河(湖)长158名,其中市级河(湖)长4名,区级河(湖)长28名,镇级河(湖)长126名。自全面推行河长制湖长制以来,有效解决了大批影响河湖健康的重点难点问题。


    除了市、区、镇三级河湖长,厦门还充分调动社会力量,让企业河长、市民河长、绿水守护者等民间组织成为“官方河湖长”的有效补充,并广泛发动市民加入民间河湖长行列,共同守护一方绿水。


    日前,接过“民间河长”聘书后,厦门灵燕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总经理叶庆昌有了新工作。他与一同履新的10位优秀企业家代表,在同安区河长带领下,来到苏颂公园广场附近的东西溪河边,开展巡河工作。


    同一天,同安一中“河小禹”志愿者服务队被授旗后,立即行动起来。同安河长办工作人员与师生志愿者队伍一同走出校门,来到东溪干流梵天寺含葳桥河段进行垃圾清理。小志愿者们拿着夹钳、垃圾袋等工具,有的拾树叶,有的捡垃圾,繁忙之余还不忘向行人分发宣传品。


    凝聚起强大“水力量”,厦门爱河护河的民间力量正在不断扩大,目前,民间队伍参加管河护湖,形成独具厦门特色的河湖共治共管综合力量。








    厦门海沧新阳主排洪渠生态修复成果显著。资料图片


    持续推进全流域治理,“生态客厅”迎客来


    夕阳西下,杏林湾畔开始迎来一天最热闹的时光。一拨又一拨游人,伴着天空翱翔的白鹭,走向这个充满诗意的地方。


    污水处理能力是影响河湖水环境的重要因素。杏林湾水域面积约6.9平方公里,已经完成了上游支流截污和“正本清源”排污口排查等工作,52个环湾排口实现截污。杏林湾的污水处理设备从2022年开始“鸟枪换炮”。四座小型污水处理站或关停或纳管改造,日处理量为5万吨的前场污水厂一期开始工作,根据规划,前场污水厂的总规模为60万吨/日。


    厦门市高质量、高标准推进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全市污水处理能力突破200万吨/日。2022年,全市大型集中污水处理设施污水处理能力已达203.5万吨/日,实现“三年翻一番”,总规模位居福建省第一,为城市发展提供充足的污水处理空间。


    不久前,作为集美“生态客厅”的杏林湾水库,晋升为省级水利风景区。随着生态修复的深入推进,优美环境加倍呈现。


    未来,从这里清出的313.3万立方米淤泥,将通过构建鸟类栖息地、原位生态修复、体育岛加高等方式,打造湿地水陆交错带湿生植物群落,提升杏林湾生态环境。


    水域治理是系统工程。“问题表象在水里,根源实则在岸上”,这在厦门已经成为治水的共识。厦门把治水的目光聚焦在岸上,掀起全流域治理高潮。


    厦门市坚持问题导向,追根溯源、系统治理,持续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在岛内的住宅小区,雨污分流改造工程加速推进,污水、雨水分别设管收集,打通排水管理“最后一公里”;在岛外的同安工业集中区,覆盖面积达13.5平方千米的“正本清源”工程让雨污管网延伸至每家每户,从源头上解决雨污混流、管网错接漏接问题,形成了更加完善的排水系统。


    值得一提的是,厦门市按照全链条、系统化治理思路,锚定做精做细农村雨污分流目标,全面推进农村生活污水高质量高标准提升治理,落地实施790个污水提升治理工程,覆盖1336个自然村,打造了海沧区贞庵新村、翔安区澳头村、同安区沟墘村等一批示范村庄。厦门市农村污水治理提升做法,得到生态环境部和福建省生态环境厅的肯定,并在全国、全省推广。


    盘活“水资源银行”,有序实施生态补水


    2022年,马銮湾新城雨洪生态补水工程田边水闸至过芸溪段正式开工。这个生态补水工程将于2024年完工。水终于要动起来了,住在过芸溪边的居民,心情也跟着“荡漾”起来。


    站在过芸溪的桥上向下望,溪流的汇水面积不大、水位也不高。不过,这里的水很快将被输水大动脉给“唤醒”:九龙江北溪丰富的雨洪资源,将被跨城引入马銮湾内湾,通过生态补水让马銮湾水体“动”起来,有效提升湾区水质和水动力循环能力。


    该项目只是厦门市生态补水重要项目之一。厦门按照“把水留下来,让水清起来、让水动起来”的思路,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全市溪流生态补水工程,强化河道生态补水,提升河道水环境。“十四五”期间,厦门市河湖水系生态补水和雨洪增蓄计划实施项目共78个,计划总投资22亿元,充分利用污水厂排放的高标准尾水进行河道补水,保障河道生态流量,改善水环境质量。


    生态补水,提升水质的效果立竿见影,氨氮、总磷等各项指标逐步下降。开展生态补水前,翔安区15处考核断面,有一半水质处于劣Ⅴ类。通过补水,15处考核断面平均水质达标率为100%,怀远湖1个月内水质迅速由近黑臭提升为Ⅲ类。


    2022年,厦门盘活“水资源银行”,首次通过水库联合调度实施跨区生态补水。打开竹坝水库放水涵洞闸门,汩汩碧水通过涵洞流经同安区五显镇后进入翔安辖区,全长近30公里。竹坝水库以每秒1立方米的流量向下游补水,每日供水量在9万立方米左右,一周供水逾60万立方米,有效改善了补水区域溪流水质,极大提高了补水区域六个镇街的水环境质量,解决了农业灌溉缺水问题。


    汛期蓄水、枯期放水,形成蓄丰补枯的“水资源银行”,几个水库之间可根据需要灵活调配水资源。石兜水库、莲花水库、汀溪水库群、西山水厂、翔安水厂……构成了一张巨大的“水网”,有效实现了厦门水资源的互补互济、联合调度、联合保障。


    厦门还通过污水净化处理,提升中水质量,最大限度提升水资源利用率,保障辖区农业灌溉,缓解旱季缺水“窘境”,保障溪流生态需水量,维持溪流形态、达到水体自净,持续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

    2023-06-21
  • 创造与中国式现代化相匹配的新文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把握人类历史发展规律,全面认识中华文明历史底蕴,不断深化对文化建设的前瞻性、全局性、战略性思考,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全面部署和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出“坚定文化自信、担当使命、奋发有为,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伟大号召。


    对近代以来“中西古今”之争的科学回答


    1840年以后,中华民族遭遇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巨大危机,开启了由传统社会走向现代社会的艰难转型。如贺麟先生所言:“中国近百年来的危机,根本上是一个文化的危机。”在步履维艰、振幅巨大的艰辛探索中,如何认识传统与现代、本土与西方的关系,亦即如何评估和定位我们的文化传统,成为事关“中国向何处去”的重要问题。无数仁人志士上下求索,或固守传统,提倡“中体西用”;或拒绝调和,主张“全盘西化”。实际上,无论是保守还是激进,这两种态度都机械地将文化传统视作不变的固化存在,将“传统”和“现代”、“本土”和“西方”割裂对立起来,忽视或否定了文化传统的发展、创新的可能性。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如果不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国,也不可能理解现代中国,更不可能理解未来中国。”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雄辩地证明了我们既不能照搬西方,又不能照搬传统。对待文化传统,应是“温故知新”“推陈出新”。创新就是最好的传承。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决定了我们一定要从历史积淀中汲取养分,从传统文化中开拓创新,走一条持中秉正、守正创新的发展道路。


    对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关系的深刻总结


    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是我们党能够领导人民先后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成就的历史经验的总结。这一基本结论伴随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得到了新的发展。在20年前,费孝通先生就提出:“我们常常讲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那是指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结果,所以在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后变成了毛泽东思想,后来又发展成了邓小平理论。这背后一定有中国文化的特点在起作用,可是这些文化的特点是什么,怎么在起作用,我们都说不清楚。”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彼此契合、互相成就,“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中华文明以现代力量,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尤其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是又一次思想解放,“让我们能够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中,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些阐述,全面总结、高度概括了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论关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创新突破,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原则和本质要求。


    极大拓展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内涵


    近代以来,我们逐渐意识到一个民族要有“文化自觉”。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出发,在深刻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内在要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根本要求的前提下,提出了“坚定文化自信”的重大理论和实践命题,并将之放在“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和“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地位上加以界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让经由‘结合’而形成的新文化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并提出了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目标。这标志着中华文明经过现代化转型,即将迎来历史性的里程碑。“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建成,将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标志。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代中国的伟大社会变革,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不可能找到现成的教科书。”经济基础的变化,迟早会导致整个巨大的上层建筑的转变。新的时代条件,决定了我们必须创造与中国式现代化相匹配的新文化,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外来文化本土化,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不断培育和造就“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最终建成“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而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必须“坚定文化自信,坚持走自己的路,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用中国道理总结好中国经验,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我们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首要的就是建设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建设与中国式现代化相匹配的新的文化形态。


    创造与中国式现代化相匹配的新文化,要秉承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精神,经由对传统文化的重新梳理、评估、扬弃和重构,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与此同时,还要对从世界其他文明传播来的思想观念和理论体系进行本土化的融会与贯通。回顾文化源头,传承文化命脉,融通古今精粹,包容中外英华,只有经过这样一番升华和处理,我们才能创造出与中国式现代化相匹配的新文化,才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2023-06-21
  • 深刻把握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共同塑造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深刻把握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才能真正理解中国道路的历史必然性、文化内涵与独特优势,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等重大工程的研究成果,实证了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有很多文明辉煌之后就被湮没,只有中华文明保持5000多年连绵不断,从远古一直延续发展到今天,这可以说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奇迹。毛泽东同志提出:“一个民族能在世界上在很长的时间内保存下来,是有理由的,就是因为有其长处及特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为什么中华民族能够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顽强生存和不断发展呢?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我们民族有一脉相承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质、精神脉络。”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中创造和延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也是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珍惜的重要财富。历史不能割裂,当代中国是历史中国的延续和发展。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必然走自己的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如果不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国,也不可能理解现代中国,更不可能理解未来中国。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创新性。《周易·系辞传》云:“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革故鼎新、与时俱进是中华文明永恒的精神气质”,“创新精神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禀赋。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高度发达的文明,我们的先人们发明了造纸术、火药、印刷术、指南针,在天文、算学、医学、农学等多个领域创造了累累硕果,为世界贡献了无数科技创新成果,对世界文明进步影响深远、贡献巨大,也使我国长期居于世界强国之列”。不仅如此,中华文明也为人类文明的发展提供了许多思想智慧。如儒家思想为欧洲的启蒙运动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中华文明之所以具有突出的连续性,很重要的一点就在于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创新性,能够守正创新,具有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具有不惧新挑战、勇于接受新事物的无畏品格。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中华文明的突出创新性,使得中华文明长期引领人类文明发展进步。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统一性。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发展进程中,不同文化、不同民族互相交流融合,不但形成了以儒家文化为主的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也形成了各民族牢不可破、和谐相处的中华民族共同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各民族之所以团结融合,多元之所以聚为一体,源自各民族文化上的兼收并蓄、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亲近,源自中华民族追求团结统一的内生动力。”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统一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各民族文化融为一体、即使遭遇重大挫折也牢固凝聚,决定了国土不可分、国家不可乱、民族不可散、文明不可断的共同信念,决定了国家统一永远是中国核心利益的核心,决定了一个坚强统一的国家是各族人民的命运所系。在中国的悠久历史中,始终把维护国家统一看作天经地义、义不容辞的神圣使命与责任。尽管在一些历史时期也曾出现过分裂局面,但统一始终是主流。而且不论分裂的时间有多长、分裂的局面有多严重,最终都会重新走向统一。近代以来,在拯救民族危亡的伟大斗争中,各族人民血流到了一起、心聚在了一起,共同体意识空前增强,中华民族实现了从自在到自觉的伟大转变。在血与火的抗争中,各族人民深刻认识到,中华民族是一个命运共同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各民族只有把自己的命运同中华民族的命运紧紧连接在一起,才有前途,才有希望。民族复兴、国家统一是大势所趋、大义所在、民心所向。中华文明的突出统一性是中华民族强大的根基。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深刻把握中华文明的统一性,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增进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不断凝聚14亿多中国人的磅礴力量,积极推进祖国的完全统一。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中华文明之所以具有突出的连续性,还在于其突出的包容性,以海纳百川的宽阔胸襟成就其大。兼收并蓄是文化自信的表现,也是文化创新的前提和基础。中华文明是在中国大地上产生的文明,既是中国各民族文化交流互鉴而形成的文明,也是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而形成的文明。中华文明的包容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取向,决定了中国各宗教信仰多元并存的和谐格局,决定了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绵延传承至今从未中断,从不具有排他性,而是在包容并蓄中不断衍生发展。通过古丝绸之路的交流,古希腊文明、古罗马文明、地中海文明以及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都相继进入中国,与中华文明融合共生,实现本土化,从来没有产生过文明冲突和宗教战争。”近代以来,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引发了中华文明深刻变革,实现了中华文明的再造和新生。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更是使得中华文明有更多的机会广泛吸收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在兼收并蓄中焕发出新的魅力、活力。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坚持弘扬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以宽广胸怀理解不同文明对价值内涵的认识,尊重不同国家人民对自身发展道路的探索,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弘扬中华文明蕴含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理念,为解决全球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提供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和平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崇尚“以和邦国”“和而不同”“以和为贵”“天下为公”。亲仁善邻、协和万邦是中华文明一贯的处世之道。几千年来,和平观念深深地融入了中华民族的血脉中,刻进了中国人民的基因里。虽然中国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即使数百年前,中国强盛到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30%的时候,也从未对外侵略扩张。历史证明,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才是人间正道,穷兵黩武、霸权主义必然导致国家衰败。中华文明的和平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决定了中国不断追求文明交流互鉴而不搞文化霸权,决定了中国不会把自己的价值观念与政治体制强加于人,决定了中国坚持合作、不搞对抗,决不搞“党同伐异”的小圈子。新时代,我们要继续坚持弘扬中华文明的和平性,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积极承担大国责任,旗帜鲜明反对霸权主义,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积极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努力为促进世界和平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2023-06-20
  • 【光明论坛】坚定文化自信,坚持走自己的路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中华文明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要根基,同时也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与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鉴中启迪新知、贡献智慧,促进了世界文明发展。立足新的历史起点,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我们需要兼顾和平衡好本来、外来与未来,凝心聚力,努力开创中华文明发展新局面、书写现代文明新篇章,立体呈现、生动阐释中国式现代化故事。


    深化规律认识,增强文化建设理论引领力。纵观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发展史、中国共产党百年文化建设史,中华文化从来都是在规律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中实现传承与发展,于实践中总结经验,于经验中提炼规律,于规律中孕育新机。要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理解透、运用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总结党在推进文化建设中的历史经验。要准确把握新时代文化建设规律,在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基础上,将新时代文化建设与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相结合,推动文化纲领、文化目标、文化政策紧跟党的领导、紧贴人民所需、紧追时代步伐。要准确把握全媒体传播规律,运用新传播技术、手段、形态,助力文化建设提质增效扩容,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注入新理念新模式新方法。


    坚定文化自信,提升中华文化民族凝聚力。文化自信关乎文化繁荣、关乎民族自强、关乎国家兴盛。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要求我们必须坚定文化自信,从中生发、汲取国家和民族所需的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需要培育和增强人们发自内心的文化自信心和自豪感,立足数字中国、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的大背景,加快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要在动态发展的舆论环境、文化环境、社会环境中维护好中华文化的独立性与多样性,努力做到保持本色、擦亮底色、凸显特色,倡导和增强广泛的文化自觉,以文化认同为抓手汇集起更为强劲的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


    秉持开放包容,激发文化发展时代创造力。中华文明本身具有突出的包容性,决定了中华文化在传承与发展过程中对待传统与现代能够兼容并包,对待本土创新与世界文明能够兼收并蓄,推动中华文明在开放包容与交流互鉴中历久弥新,不断焕发勃勃生机。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离不开世界文明的交汇交融、相互借鉴、相得益彰。在此形势下,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要求我们在坚定文化独立性的同时,继续推进中华文明的开放体系建设,同世界其他文明展开并加深交流对话,借鉴吸收世界各国在文化传承与发展过程中的有益尝试,于新时代背景下推动中华文化在坚守本根中与时俱进。要继续推进中华文化的海外落地传播,探索运用新模式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围绕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开展多样化交流合作,不断提升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的数字化、国际化水平,在文化传承与发展过程中不断凸显和强化中华文明的精神内核与时代价值。


    坚持守正创新,增强文化传承思想感召力。与时俱进、守正创新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生生不息的重要驱动力,助力中华文化在传承与发展过程中不断开拓新境界、开辟新局面。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既是历史应然,更是发展实然、时代必然,需要调动多主体多要素形成协同力量,以守正奠根基、以创新促发展、以协同促共创,为历史文脉赓续提供不竭动力。新时代背景下,科技创新、消费升级、创意涌现为中华文化传承与现代文明建设带来了新的机遇,多维度延展了中华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的可能性空间。在文化传承中坚持守正创新,就是要在全面理解中华文明史和其中文化精髓的基础上,以现代眼光和未来视野紧盯并抓住数字化、移动化、智能化等发展契机,加大对文化资源的数字化开发与建设力度,利用现代技术手段、新型话语体系进行生动呈现与传播,不断彰显中华文化深厚的历史底蕴与现实基础,使中华文明越发饱满和充盈。

    2023-06-20
  • 共同富裕渐进实现的社会基础

    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合乎现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体现社会公平正义以及“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共同富裕推进实践,追求的不是整齐划一的“同时富裕、同步富裕、同等富裕”,而是一种避免两极分化且不断缩小贫富差距的渐进实现的共同富裕,是在消除绝对贫困基础上,逐步减少相对贫困人口数量进而实现贫富差距最小化的过程。为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同人群不仅实现富裕的程度有高有低,时间上也会有先有后,不同地区富裕程度还会存在一定差异。”显然,科学看待和正确理解新时代的共同富裕,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和辩证法,从中国基本国情出发,把共同富裕的实现看成“是一个在动态中向前发展的过程”。


    共同富裕渐进实现合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


    共同富裕不仅具有人类美好社会价值追求的应然性,而且也具有社会经济基础支撑的实然性。满足人们衣食住行物质需要的社会财富,并非天然育成,而是人类劳动创造的产物。财富创造的有限性既与人的欲望的无限性构成矛盾,也与社会成员占有量的均等化构成矛盾,它意味着,社会财富惠及的人群广度以及社会个体财富的占有数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生产关系的性质,也因之预示在一定的社会分配体制下,会因社会个体劳动质量的差异性,出现财富占有的非均等化现象。众所周知,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作用的矛盾运动中,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这决定了我国现阶段生产资料占有形式以及分配方式要契合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要与社会生产力发展速度相适应。为此,基于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状况,我国必须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基本经济制度,鼓励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先富起来,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在生产发展和社会财富增长的基础上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无疑,承认共同富裕程度的差异性是对客观规律的尊重。我们在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过程中要避免超越社会历史发展阶段的急躁冒进想法和做法。


    共同富裕渐进实现合乎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客观要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较大。”中国式现代化的共同富裕,绝非仅是单纯的理论探讨,归根结底,是要从根本上解决我国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所揭示的“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突出表现为不同地区居民之间和城乡居民之间收入的较大差距。众所周知,我国在地理结构上历史上形成的“胡焕庸线”,不仅是人口密疏程度的分布线,也是地区经济发达程度和居民收入水平的分割线。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21》提供的数据,我国在2021年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与经济落后的西部地区GDP产值及其人均收入,最低值与最高值相差近60倍。这种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无疑在客观上拉开了东、西部地区居民收入的差距。除此之外,我国目前尚未完全破除的城乡二元结构体制,也是影响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实现的一个客观制约因素。尽管我国推行市场经济体制后,在改革和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体制、促进城乡要素流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就,但目前城乡居民在收入以及医疗、养老、社会救助等社会福利方面仍存在一定的差距。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的数据显示,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为2.45。显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是共同富裕推进中亟须解决的社会问题。上述分析表明,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的先天条件与社会环境,如资源禀赋、人才资源、科技创新能力、管理水平等方面的非均衡发展态势,以及“城乡二元结构壁垒”的惯性,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等问题”。进言之,在公平公正的分配体制下,社会成员财富获取的正义性,预示了合理限度内富裕程度差异化存在的客观性。所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共同富裕是一个长远目标,需要一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对其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要有充分估计,办好这件事,等不得,也急不得。”


    共同富裕渐进实现合乎市场经济体制的分配原则和激励机制


    创造社会财富的效率,既受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的制约,也与社会资源配置方式的经济运行体制密切相关。通过市场机制配置社会资源的市场经济,不仅经济资源商品化、市场价格自由化、经济关系货币化和经济系统开放化,而且在价值规律、竞争规律和供求规律作用下,形成了激发市场主体奋斗与创造活力的利益驱动机制,表现为以劳动效率、创新能力以及生产要素贡献率为基础的奖罚机制。撇开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复杂情况,单就按劳分配而言,社会成员的财富积累也会具有一定的差别。在财富创造中,社会成员会因体力、知识、能力、态度、技能、经验、品质等个性差异,价值创造的贡献率不同。按照贡献与得到的“应得”正义分配逻辑,价值创造大的社会个体理当获得较多的报酬。进言之,人们投入到生产劳动中的体力(身体的力量和体能)、智力(知识和技能)和心力(心理素质、理想信念、品德情操等)的人力资源不同,必然会因工作绩效的高低产生收入水平的差异。显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合乎公平的收入差别在所难免,也不可能完全消除,我们所要做的是基于客观规律构建好合理差别的“限度”,既保护能力强的个体具有创造社会财富的积极性,也保障好能力弱的社会成员,有机会参与财富创造并能够分享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缩小与先富人群的贫富差距。“平等”作为衡量人类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价值标准,既包括人格、权利方面的平等享有,也包括人们拥有社会财富创造的均等机会和财富公平分配的权利。社会成员在平等视域下,享有创造财富的公平机会,既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动共同富裕目标渐进实现的前提保障。同样需要强调的是,实现共同富裕既是中华儿女的不懈追求,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和民族伟大复兴实践的社会治理目标,所以,我们务必要认识到,在发挥市场机制激励作用的同时,必须要使经济增长成果惠及社会全体成员尤其是困难群体,在社会发展中不断缩小贫富差距,这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发展趋势的必然要求。


    把握好新时代共同富裕的科学内涵和构建可行的有效路径,需要理想与现实的辩证统一,既承认共富过程中的合理差距,尊重先富与后富差异关系的客观性,也要全面理解共同富裕的道德期待与社会治理目标的一致性。正因如此,“我们要实现14亿人共同富裕,必须脚踏实地、久久为功”。

    2023-06-19
  •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国式现代化】数字文化产业发展按下“加速键”——山东淄博努力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

    在4月召开的2023青岛数字文化应用发展大会上,多个齐文化成语故事,通过动画的形式,以皮影戏的效果闪耀岛城,让数字技术和齐文化碰撞出创意火花,有趣而又形象的展现形式收获了一大拨粉丝。


    数创淄博,美好生活。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近年来,山东省淄博市立足齐文化、陶琉文化、丝绸文化等优势,以打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标杆城市为目标,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文化和科技融合作为新引擎,积极培育文化产业新业态新场景,为全市数字文化产业发展按下“加速键”。


    数字文化产业发展按下“加速键”





    在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悦庄镇中营村,民间艺人在创作“七夕”剪纸作品。赵东山摄/光明图片


    底蕴传承:续写发展生命力


    在淄博,说起拿下首届“振兴传统工艺·鲁班杯”全场大奖的《江山如画》,几乎家喻户晓。


    “我们的陶瓷作品《江山如画》元素选自北宋画家王希孟创作的《千里江山图》,撷取其中的青绿山水,采用汉青陶瓷公司专有的‘无缝贴花’技术手工制作。画面加入珐琅彩非遗技艺,描绘山峰起伏,以24K真金手工描金围边,浓淡之间,东方之美展露无遗。这也是我们首次尝试用数字化技术大规模地将中华传统绘画呈现在瓷器上。”山东淄博汉青陶瓷有限公司总经理黄少晨介绍,作品将宋朝风韵与现代生活美学相融合,大气磅礴。


    淄博是齐国故都、陶琉名城,拥有120年的近现代工业历史。作为一座老工业城市,淄博如何实现数字文化产业“破圈”?靠什么玩转“数字”前沿?


    千年窑口火焰升腾,点亮了光华耀目的淄博陶瓷;延绵于淄河两岸的琉璃炉,烧制出如宝似玉的琉璃器皿……淄博是一座兼具文化厚度和产业活力的魅力之城,陶瓷、琉璃、丝绸等传统优势产业和区域产业集群,让它拥有发展“山东手造”的天然优势。守正与创新,在“山东手造·齐品淄博”的匠心打造中碰撞出多彩火花。


    随着近段时间以来淄博旅游的火爆“出圈”,陶瓷、琉璃、蚕丝织巾也成为令各地游客心心念念的文创产品。前不久,淄博大染坊丝绸集团有限公司与海岱楼钟书阁合作推出了丝巾和手帕,将海岱楼这一淄博新晋“网红”地标的形象印制在传统丝绸制品上。由于设计吸睛、价格亲民、推介有力,这些产品一举成为“爆款”,深受游客尤其是年轻人的喜爱。





    图为蹴鞠侠文创衍生品陶瓷杯,观众用手机扫描后,可在屏幕上与蹴鞠侠动画互动。卢鹏摄/光明图片


    此次与海岱楼钟书阁“跨界”合作推出的文创产品,只是大染坊公司一系列丝绸手造产品的“冰山一角”。作为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和全国文化产品出口重点企业,大染坊公司在持续推进生产工艺更新迭代和新型面料创新研发的同时,不断深挖丝绸文化,博采齐鲁文化、陶瓷文化等精髓,将勾、编、绣等传统丝绸织造技艺融入现代生产工艺,打造出包括丝绸艺术品、旅游产品、服装服饰、文化创意产品等在内的几大系列上千个花色品种的庞大手造产品矩阵,不仅具有浓郁文化魅力和较高艺术价值,也兼顾了实用性和功能性。部分高端产品因原料稀缺、工艺复杂,甚至要以克论价。


    淄博市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中心主任扈振吉表示:“一直以来,淄博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数字文化产业发展工作,由淄博市委宣传部牵头,集中精干力量,定期调度推进,建立‘数创淄博’重点数字文化企业项目库,对数字文化企业、孵化器、园区进行培育扶持,全力推动数字文化产业发展。”2022年,淄博市规模以上文化产业企业182家,其中新业态企业15家,较上年增加4家,实现营业收入44.65亿元,同比增长19.1%。


    科技创新:激活产业驱动力


    在淄博,一个个超现代的数字文化场景不断给人们带来神奇体验。


    在鸿翼创谷世纪天鸿创业孵化平台、齐新文创园众创空间等数字文化创新创业孵化平台,越来越多的数字文化团队、企业“破壳”孵化。“蹴鞠侠”是淄博圆引动漫科技有限公司的原创动漫形象,主体形象要素来自繁体“齐”字和传统蹴鞠的形象,目前拥有表情包、文化衫、陶瓷杯、抱枕等衍生产品,圆引动漫的二维动画、三维动画、影视特效和VR虚拟仿真等业务做得风生水起。山东大齐陶瓷艺术中心开行业之先河,利用先进的数字设计和现代技术,在高端“羊脂白玉瓷”雕塑浮雕及高温窑变釉产品研发上实现新突破。





    在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南麻街道埠下村,民间艺人在创作葫芦画。赵东山摄/光明图片


    在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的背景下,淄博市以顶层设计为引领,加快培育壮大新产业、新业态、新消费模式,引导支持文化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发展,为数字文化产业发展开辟了新路径、注入了新活力。


    华光国瓷便是很好的例证。“我们在自主创新与技术进步工作方面走在了全国同行业前列,拥有全自动数控滚压成型生产线、智慧窑炉数字化车间,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2个、外观设计专利30项、著作权258项。传统制造正转向智能制造,日用陶瓷产业变成文化创意产业。”淄博华光国瓷科技文化有限公司董事长苏同强介绍,他们正顺应数字化发展趋势,在多领域布局数字化项目,努力让“数字”渗透到生产的每个环节。


    科技添翼,淄博市推动传统文化产业创新发展,提升文化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加快发展文化创意、手机电视、网络电视、数字出版、动漫游戏等新兴文化产业,拓展文化发展领域和空间;通过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促进数字文化“产、学、研、服”一体化发展,提升数字文化技术水平,支持原创及衍生产品开发;打造数字文化创新创业孵化平台、高层次人才集聚平台等,让数字经济创新资源不断集聚,为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对此,淄博圆引动漫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兵深有感触。他说:“淄博市围绕数字文化产业深入实施科技型企业梯次培育计划,加快孵化培育、成长扶持、推动壮大,使我们这样的企业受益匪浅,群体规模不断壮大。”





    在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图书馆,小朋友们参加AR互动百科·恐龙亲子体验活动。燕飞摄/光明图片


    世纪天鸿《基于全产业链的出版产业孵化平台建设》和汉青陶瓷《定制化日用陶瓷装饰的三维打印过程精准控制技术及其应用》,入选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文化创意产业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目前项目进展顺利;2022年,超越轻工等4家文化企业入选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淄博市入选数量位居全省前列;山东硅元、华光国瓷获评山东省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以科技赋能,以网络化、智能化为动力,实现了文化和科技的融合;卓创资讯、圆引动漫等21家企业入库“数创淄博”进行重点培育……


    这一项项举措、一个个成绩,是淄博不断加大科创力度、激活产业驱动力,有力推动数字文化产业逐步发展壮大的生动注脚。


    创意融合:赋予时尚创造力


    在刚刚结束的第十九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上,一批有特色、有趣味、热度高、人气足的淄博新文创集中亮相。琉璃、陶瓷、软陶等传统手造技艺与当下潮流文化IP相结合,全方位推介“好客山东好品山东”品牌。其中,2.8米长的软陶泥塑“淄博烧烤”系列微场景作品引得观众频频驻足、拍照。


    “我们用软陶泥塑的表现形式生动还原‘淄博烧烤’场景,以传统的泥塑、面塑技法为根基,以数字化设计结合现代新材料,创造出新的艺术表现形式。”淄博市市级非遗传承人、淄博小虾米软陶艺术工作室负责人王枝介绍。


    数字赋能,文化“出圈”。这是一股澎湃的浪潮,推动“数字化”为文化赋能,也使淄博数字文化产业迸发出蓬勃活力和发展动能。


    如今,“数字+文化”产生的跨界效应,正在淄博不断焕发新活力。淄博市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培育数字文化新业态和新经济创新平台,实施数字产业提升行动,以激发文化产业创新创造活力为抓手,让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城市文化“融”起来,数字文化“建”起来,文化品牌“强”起来,文化企业“优”起来……数字文化产业呈现百花齐放、各具特色的发展态势。


    “我们用AI技术帮助用户学习写作,致力于解决大模型技术在中文教育场景中应用落地的问题。我们开发的App目前已积累超千万的注册用户。”世纪天鸿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秘书张立杰对企业未来前景充满信心。


    据了解,淄博市坚持以“文”塑神、以“创”塑形,做好地域特色和打造品牌、传统文化和时尚创意、讲述淄博故事和促进文化交流三篇结合文章。持续深化与中央美术学院合作,创新设计齐品、淄味、聊斋、蹴鞠、烧烤等五大系列视觉形象系统,有效提升了陶琉、玻璃、丝绸等传统产品的文化附加值。与故宫文创、中视实业集团、国家博物馆等对接合作,以“新手造、新创意、新赋能”为主题举办“山东手造·齐品淄博”城市礼物创意设计大赛。传统和创意的结合,为文创产品附加年轻、时尚、靓丽元素,加速了淄博传统文化资源向文化IP的转化,以文创力量塑造城市新名片。


    向新而行,乘风破浪。眼下,淄博市正厚植数字经济沃土,发挥重大文化产业项目的带动作用,扶持打造一批数字文化产业龙头企业、项目、示范基地,促进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让数字文化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新活力持续迸发。

    2023-06-19
  •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生成逻辑与理论意蕴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式现代化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提供更多更好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从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理论出发理解中国式现代化、人类文明新形态,对于我们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


    唯物史观视域下人类文明形态的历史生成


    唯物史观揭示了人类社会形态演变的基本规律,彰显出人类文明形态的生成逻辑与发展趋势。从唯物史观视域看,人类社会形态即人类文明形态,其发展演进根源于物质生产,是由客观生产方式决定的。生产方式包含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最初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互匹配,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与原本的生产关系发生矛盾,这时生产关系就成为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桎梏。生产力发展的需求呼唤社会革命的到来,使变革了的生产关系重新与生产力相适应。随着占主导地位的经济基础的变更,政治上层建筑和文化上层建筑也随之或快或慢地发生变革。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内在矛盾不仅是人类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构成不同文明形态兴衰交替的本质规律。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言:“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


    马克思主义根据生产力发展水平,将人类社会划分为不同发展阶段和文明形态。在原始社会,由于人们生活在生产力低下的共同体中,社会生产与分配只能采取粗陋朴素的形式,因此与之相适应的是原始的公有制。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原始社会中出现产品剩余,随之出现了私有制,这为占有奴隶提供了物质基础,原始公社逐渐走向解体,奴隶制文明形态产生。奴隶社会的典型生产方式是奴隶使用笨重石器从事农业和畜牧业劳动,当生产力进一步发展到青铜器、铁器等金属可以用于生产时,奴隶社会下奴隶生产积极性低下甚至会有意损害金属器具就成了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桎梏,于是社会发生变革,奴隶社会发展为封建社会,封建地主取代奴隶主成为统治阶级,劳动者成为佃农或者自耕农。随着生产力的继续发展,社会分工更加发达,工商业规模不断扩大,封建社会逐渐发展为资本主义社会,资产阶级占据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劳动者作为雇佣工人向资产阶级出卖自身劳动力换取生活资料。在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作用下,资本主义社会最终要被无阶级的共产主义社会所取代。


    资本主义文明形态是资本驱动的文明形态


    以唯物史观观之,作为现代生产方式的典型形式,资本主义推动了传统农耕文明向工业化、民主化和都市化转型,它建立了世界市场,“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奠定了现代工业文明的总体框架。在资本扩张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资产阶级“把文明带到世界的各个角落”,形成了以西方为中心的文明形态。


    但资本主义文明不是人类文明的最高形态,作为以资本为核心驱动的分裂型文明,这种文明形态具有内在对抗性。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文明时代是在‘恶性循环’中运动,是在它不断地重新制造出来而又无法克服的矛盾中运动,因此,它所达到的结果总是同它希望达到或者佯言希望达到的相反。”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占据统治地位的是资本,资本的唯一目的是追求价值增殖,其他一切都是资本逐利的工具,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导致资本主义社会矛盾重重。这些矛盾突出体现在人与人、人与物、人与自然、人与世界的关系等方面。


    人与人的关系表现为阶级关系。恩格斯在《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中指出,“因为私有制把每一个人隔离在他自己的粗陋的孤立状态中,又因为每个人和他周围的人有同样的利益,所以土地占有者敌视土地占有者,资本家敌视资本家,工人敌视工人……人类目前状态的不道德已经达到极点”。在资本主义社会,劳动与资本的矛盾是引发一切冲突和对抗的根源,在社会关系中直接体现为资本家与工人的矛盾:资本家采取延长劳动时间、提高劳动强度、压低劳动收入等手段榨取剩余价值,雇佣工人采取积极或消极手段与之抗争。这种阶级对抗最终导致社会分化、撕裂和人的利益冲突。


    人与物的关系出现颠倒,人丧失主体地位。人本来应当是生产的主体,但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活劳动从属于死劳动。在机器大工业中,工人要完全根据机器的特点来劳动,人成了机器的附属品,不是人使用机器,而是机器使用人。除此之外,虽然商品和货币都是人的劳动产物,但劳动者在商品经济中感受不到自身的力量,看到的只是商品特别是货币,头脑被商品拜物教和货币拜物教占据,物质主义和拜金主义兴起。


    人与自然的关系趋于紧张,人类对自然的破坏超过了以往各个时代。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使自然界真正成为人的对象,“使自然界(不管是作为消费品,还是作为生产资料)服从于人的需要”。资本主义现代文明在推动生产力发展和大工业进步的同时,也极大增强了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但资本家为了降低生产成本以获取更多利润,将这种能力运用于破坏自然环境和掠夺自然资源,最终导致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集中表现为森林耕地面积急剧减少、淡水枯竭、各类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气候危机愈发迫在眉睫等。


    资本的全球扩张,导致国际政治经济结构不平衡。最初,发达国家将落后地区作为廉价原材料产地和产品倾销地,进行商品输出;此后,商品输出转变为资本输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利用落后地区的廉价劳动力创造更多剩余价值;最后,国际垄断金融资本占据统治地位,金融资本跳过生产流通等环节,直接通过国际金融市场从落后地区掠夺巨额财富。与经济不平衡相伴随的是政治上的不平等,少数国家的霸权主义大行其是,随意压迫和侵略其他国家。这些都导致紧张、冲突、战争甚至世界大战。


    中国式现代化是一种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


    资本主义社会形态是以资本为中心的文明形态,资本主义社会存在阶级对立、两极分化、物质主义膨胀、对外扩张掠夺等问题,其总根源是资本及其增殖扩张的逻辑。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国式现代化所创造的社会主义文明形态,以人民逻辑超越资本逻辑,展现了人类文明形态的全新图景。


    人类文明新形态之“新”,首先在于其文明创造主体之新。以中国式现代化为文明底本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归根到底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创的。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初心使命、信仰信念、政策主张等,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文明属性。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式”,是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形成的,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决定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基本性质和发展方向。中国共产党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在道路和航向上引领人类文明前行之路。


    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表征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价值追求。人民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主体,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尊重人民创造精神,汇集全体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才能推动中国式现代化不断向前发展。我们党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把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等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确保广大人民以主人翁精神满怀热忱地投入现代化建设中来。


    丰富人民精神世界昭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精神文化意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与西方物欲膨胀的现代化根本不同,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这种现代化在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创造和积累社会财富的同时,努力推动形成适应现代化要求的思想观念、精神面貌、文明风尚,推动全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高,不断构筑人民精神家园。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反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民生福祉。中国式现代化把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强调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主张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人类长远利益计,宁可牺牲短期经济利益,也要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这与西方发达国家将污染产业转移至发展中国家的反生态做法实质不同,开创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文明新路。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彰显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世界意义。中国坚定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的一边,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在坚定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谋求自身发展,又以自身发展更好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致力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等推动人类走向大同世界的中国方案,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2023-06-16

  • 首 页  上一页   2 3 4 5 6 7 8 9 10 11  下一页    尾 页  

    版权声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 8629 6259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696号 蒙ICP备160010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