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庭院”巧写增收致富“大文章”
作者:郭成  来源:内蒙古日报  更新时间:2024-05-14
  初夏时节,走进通辽市科尔沁区大林镇盖力亩村,村民们正忙着在房前屋后的林下种蒜。近年来,科尔沁区大力推行“小庭院、大经济”模式,着力激活庭院闲置土地,加快庭院改造工作,多方位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全力促进农牧民增收致富。

  为落实因地制宜搞发展的主体思路,近年来,科尔沁区围绕“庭院+特色种植”“庭院+特色养殖”方向,出台了相关优惠扶持政策,采取多种奖励方式,积极鼓励群众发展庭院经济,引导村民开展庭院蔬菜种植及蚯蚓、白鹅、基础母猪、肉牛、肉羊等养殖,形成大群体、有特色的发展模式。

  科尔沁区庆和镇积极推进庭院林果产业种养结合,绿色种植,在发展集体经济的同时,让农户在庭院内实现“房前屋后、足不出户、增收致富”。永和屯村程淑清种植锦绣海棠时,坚持不打农药施用农家肥,并在果树林里散养了白鹅和小笨鸡,用林间养殖代替药物除草。如今,锦绣海棠果已经成为程淑清家的“金字招牌”。截至目前,庆和镇锦绣海棠种植达到5000亩,取得了非常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真正实现了“小庭院”“大产业”。

  因地制宜打造“庭院经济”新模式,是科尔沁区“小庭院”变“大经济”的有效做法。围绕“庭院+特色养殖”特色发展思路,如今,丰田镇窑营子村全村共有300多农户搞起了肉牛养殖,肉牛存栏近7300头。该村通过合理规划庭院生活区与养殖区,选择适合庭院养殖的特色品种,推动庭院养殖融入现代畜牧业生产体系;通过整合资源、外引内联、组建联合体等形式,窑营子村基础母牛养殖业实现了升级、提质、增效;通过激励引导与政策扶持等方式,鼓励村民创新养殖模式,引进优良品种,扩大养殖规模;采取订单养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等养殖模式,引导村民将散养牛进一步向规模化养殖、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转变。2023年,窑营子村养殖业人均收入14500元。

  科尔沁区围绕“宜林则林、宜菜则菜、宜牧则牧、宜禽则禽”的总体方针,多方位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拓宽了农牧民增收致富渠道,乡村振兴工作呈现明显向好的局面。


责任编辑:程凯

版权声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 8629 6259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696号 蒙ICP备160010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