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大行首份2022年中期业绩出炉。中国邮政储蓄银行8月22日发布的半年报显示,上半年该行各项贷款增长5370亿元,同比多增608亿元,增量创历史同期新高。截至2022年6月末,邮储银行涉农贷款余额1.72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042.64亿元;制造业中长期贷款较上年末增长19.23%;“专精特新”及科创企业贷款客户数超2万户;绿色贷款余额4336.71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6.49%。
当前,我国经济延续恢复发展态势,但仍有小幅波动,正处于经济回稳最吃劲的节点。中国人民银行日前召开的“部分金融机构座谈会”强调,主要金融机构特别是国有大型银行要强化宏观思维,充分发挥带头和支柱作用,保持贷款总量增长的稳定性。
“上半年,银行业整体面临有效信贷需求不足的挑战,我行前瞻预判市场形势,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策略。”邮储银行行长刘建军表示,在总量安排方面,邮储银行坚持稳的总基调,全年信贷增量稳中有升、超过去年全年。上半年,邮储银行各项贷款增长5370亿元,同比多增608亿元,增量创历史同期新高,存贷比和信贷资产占比较上年末分别提升0.83个百分点、0.80个百分点。
值得注意的是,从信贷结构看,在上半年的贷款增量中,邮储银行的实体贷款在全部贷款中的新增占比达86%。“绝大部分的信贷资产投向了实体经济。”刘建军说,其中,“三农”金融、小微金融、绿色金融等特色信贷增长势头良好。
在“三农”金融方面,邮储银行持续加大涉农信贷投放力度,力争“让大多数中国农民都有邮储银行的授信,为亿万农户提供综合金融服务”。截至2022年6月末,该行涉农贷款余额1.72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042.64亿元,约占全部贷款余额的四分之一;个人小额贷款结余突破1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近18%;加快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已建成信用村30.41万个,评定信用户486.15万户。
“在小微金融方面,作为普惠金融的倡导者、先行者和推动者,我们长期深耕小微金融市场,不断丰富产品,加快数字化转型。”刘建军说,上半年邮储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突破1万亿元,净增超1300亿元,净增金额同比增长近40%;线上小微贷款余额9775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7%。
在绿色金融方面,邮储银行大力发展可持续金融、绿色金融和气候融资,截至2022年6月末,绿色贷款余额4337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6%;绿色债券投资余额275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9%。
在信贷平稳增长的同时,还要统筹做好防范金融风险工作。今年上半年,邮储银行的资产质量保持较好水平、风险抵补能力充足。截至2022年6月末,该行不良贷款率为0.83%,不到行业平均水平的一半。此外,该行严格做实资产分类,目前逾期60天的贷款已全部划入不良。“无论是产品、客户的准入,还是资产风险分类,邮储银行一直坚持审慎的标准,强调全流程风险管理,这是我们的核心、关键能力。”该行首席风险官梁世栋说,从长远来看,着力打造优秀的风险管理能力最为重要,包括对行业的深刻洞察能力、看未来的能力,也包括智能风控的能力。
“展望下半年,我们对完成全年信贷增长目标的信心还是比较强的,目前信贷投放已经完成了70%以上的进度。”刘建军说,接下来,该行将坚持“特色化、综合化、轻型化、数字化、集约化”的转型方向,在生态金融、产业金融、协同金融、绿色金融和科技金融等方面发力,把传统优势转化为决胜未来的差异化优势。
针对零售金融,邮储银行将坚持不懈地推进财富管理战略,将邮储银行的网点、客群、储蓄存款等资源禀赋优势转化为财富管理发展优势,实现“储蓄银行”向“财富管理银行”的快速蝶变。针对公司金融业务,邮储银行将更加精准地聚焦“专精特新”、科创企业等代表中国经济转型方向的目标客群,通过“商行+投行+交易银行”的综合金融服务模式以及“1+N”的综合金融服务体系,提供全方位的专业金融服务。针对金融同业,邮储银行将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推进“同业生态圈”建设,加大资产交易流转,全面丰富资金管理业务的价值贡献。
“特别是在‘邮银协同’方面,中国邮政拥有独特的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四流合一’优势,拥有强大的生态场景、庞大的渠道、海量的信息数据资源,我们将充分利用这些资源,构建特色更加鲜明的业务模式和服务体系。”刘建军说,尤其是在广袤的农村天地、下沉市场方面,要让场景、数据和流量通过银行实现价值变现,更好地服务国民经济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
责任编辑:延菁菁
版权声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 8629 6259